高中语文文言文语法讲解——词类活用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文言文词类活用汇总(共八类)
高考语文文言词类活用一、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以下几种情况:(1)名词+宾语籍吏民,封府库。
(登记)(《鸿门宴》)(2)副词做状语+名词江水又东。
(向东流)(《水经注江水》)(3)能愿动词+名词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渡水)(《劝学》)(4)名词+补语沛公军霸上。
(驻扎)(《鸿门宴》)(5)名词充当连动式谓语组成部分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
(恭敬对待)(《赤壁之战》)(6)叙述句的谓语部分找不到动词或其他词语做谓语中心词,事物名词就活用为动词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
(开花)(《采草药》)(7)两个名词连用,不存在并列、同位和修饰关系,不带计量意义时,第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来之所敢知。
(做)(《答司马谏议书》)(8)在复句中充当一个叙述性独词分句,名词就活用为动词权,然后知轻重。
(权衡)(《孟子·梁惠王上》)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一般不带宾语,如果带了宾语,就是用作一般动词。
①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说……短处)(《屈原列传》)②亲贤臣,远小人。
(亲近。
疏远)(《出师表》)③素善留侯张良。
(与……友善)(《鸿门宴》)④峨大冠、拖长绅者。
(高戴)(《卖柑者言》)⑤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看重。
轻视)(《论贵粟疏》)⑥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尊敬)(《廉颇蔺相如列传》)三、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1)动词活用为名词,即这个动词在句子中具有明显的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
它一般位于句子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有时它前面有“其”字或“之”字。
①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到达的人)(《游褒禅山记》)②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出产的东西。
收入的东西)(《捕蛇者说》③惧有伏焉。
(埋伏的军队)(《曹刿论战》④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拥有的东西)(《捕蛇者说》)(2)和动词活用为名词一样,活用为名词的形容问般位于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有时它前面有“其”子,“之”字或数词。
高中语文文言文语法讲解——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指甲类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备了乙类词的语法特征,并进而产生出某一新的意义这样一类语法现象。
根据考纲要求,我们重点分析以下六种情况:一、动词、形容词、名词用作使动用作使动的动词,对宾语含有“使它怎样”或“使它成为什么”的意味,“使动”必须使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发生变化。
1.动词的使动用法在古代汉语里,动词的使动用法一般只限于不及物动词。
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时,后面就带有宾语。
例如: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使之归。
“归”,动词的使动用法。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苏轼《石钟山记》)——不能使(之)鸣。
“鸣”,动词的使动用法。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是使宾语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例如:工师得大木,则王喜……匠人斲(zhuó)而小.之,则王怒。
(《孟子·梁惠王下》)——匠人斫削,把它弄小..,国王恼火。
“小之”是“使它小”的意思。
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值,居为奇货。
(蒲松龄《促织》)——“昂其值”是“使其值昂(抬高)”的意思。
3.名词的使动用法令尹南.辕反旆。
(《左传·宣公十二年》)——“南辕”是“使车辕向南”的意思。
以膏泽..斯民。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膏泽”,名词,恩德,带宾语,作动词,为“使……得到好处”的意思。
二、形容词、名词用作意动意动就是形容词、名词带宾语,主观上对宾语含有“感到它怎样”或“把它看作什么”的意味。
1.形容词用作意动例如: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上》)——“小鲁”,感到鲁国很小;“小天下”,感到天下很小。
2.名词用作意动例如:友.风而子.雨。
(《荀子·赋》)——“友风”,以风为友;“子雨”,以雨为子。
三、名词用作一般动词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以下几种情况:1.名词带宾语例如:籍.吏民,封府库。
【专题讲解】高中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含出处)
【专题讲解】高中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含出处)1.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1)动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的使动,对宾语含有“使它怎样”或“使它成为什么”的意味,“使动”必须使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发生变化。
在古代汉语里,动词的使动用法一般只限于不及物动词。
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时,后面就带有宾语。
如: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使之归。
“归”,动词的使动用法。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石钟山记》)使(之)鸣。
“鸣”,动词的使动用法。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是使宾语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如:工师得大木,则王喜……匠人斫(zhuó)而小之,则王怒。
(《孟子·梁惠王下》)“小之”是“使它小”的意思。
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
(《促织》)“昂其直”是“使其直昂(抬高)”的意思。
(3)名词的使动用法。
令尹南辕反旆。
(《左传·宣公十二年》)“南辕”是“使车辕向南”的意思。
以膏泽斯民。
(《答司马谏议书》)“膏泽”,名词,恩德,带宾语,作动词,为“使……得到好处”的意思。
2.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意动就是形容词、名词带宾语,主观上对宾语含有“感到它怎样”或“把它看作什么”的意味。
(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上》)“小鲁”,感到鲁国很小;“小天下”,感到天下很小。
(2)名词的意动用法。
侣鱼虾而友麋鹿。
(《赤壁赋》)“侣鱼虾”,以鱼虾为伴侣;“友麋鹿”,以麋鹿为朋友。
3.名词作一般动词(1)名词带宾语。
籍吏民,封府库。
(《鸿门宴》)“籍吏民”即登记百姓户口。
(2)能愿动词+名词。
沛公欲王关中。
(《鸿门宴》)“王”前带能愿动词“欲”。
“王”译为称王,读wàng。
(3)名词带补语。
沛公军霸上。
(《鸿门宴》)“军”带补语“霸上”,作动词,驻军。
高中语文高考文言文词类活用汇总(共四类)
高考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一)名词作状语1.动词前面有名词,如果此名词不是句子的主语,一定活用作状语。
[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每天”2.表示时间、方位的名词常常活用为状语。
[例]上食尘土,下饮黄泉(《劝学》)“向上”“向下”【总结】1.表示对待人的态度。
译为“用对待……的方式”⑴人皆得以隶使之(隶:像对奴隶一样)(《五人墓碑记》)2.表示动作使用的工具。
译为“用……”“借助……”⑵余自临安舟行适临汝(船:乘船)(《石钟山记》)⑶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函:用匣子)(《荆轲刺秦王》)⑷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目:亲眼,耳:亲耳)(《石钟山记》)3.表比喻:译为“像……一样”⑸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狐:像狐狸一样。
)(《陈涉世家》)4.表状态:译为“……地”⑹日削月割(天/月:一天天/月月地)(《六国论》)(二)名词作动词古代汉语当表示同某事物或方位处所等有关的行为变化时,常常使用表示这一事物、方位处所的名词来表示,这就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总结】[规律一]名词放在“能”“可”“足”“欲”“敢”等能愿动词的后面,活用为动词。
[例]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水:游泳)(《劝学》)2.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下:咽下)(《六国论》)[规律二]代词前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因为代词不受名词修饰。
[例]1.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树:种植)(《寡人之于国也》)2.无乃尔是过与?(过:责备。
恐怕该责备你吧?)(《季氏将伐颛臾》[规律三]名词与名词连用,如果二者不是并列、偏正、判断等关系,而是主谓关系、动宾关系或动补关系,那么其中必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1.籍吏民,封府库(籍:造册登记)(《鸿门宴》)2.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壁(衣:穿。
怀:怀里揣着)(《廉颇蔺相如列传》)3.吾师道也(师:学习)(《师说》)[规律四]副词特别是否定副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1.范增数目项王。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高中文言文语法现象词类活用课件
在古代汉语里,有些词可 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 运用,甲类词临时具备了乙类 词的语法特点,并临时作乙类 词用。
词类活用七种类型
1、名词活用作动词 2、名词用作状语 3、动词活用作名词 4、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动词 5、使动用法 6、意动用法 7、为动用法
名词活用作动词
1、腰白玉之环
山:(地点名词)→(状语)沿着山路
时间名词、方位名词、地点名词放在动 词前(且并非该动作的主语),活用作状语
1、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船:用船
(工具)
2、失期,法皆斩 法:按照律法 (根据)
3、吾得兄事之 兄:以兄长之礼、像对待兄长一样
(待人的方式、对人的态度)
4、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用箕畚 (使用的工具)
名词放在动词前(且并非该动作的主语),表 该动作产生时的状态时,活用作状语。
名词用作状语小结:
1、时间名词、方位名词、地点名词放在动词 前(且并非该动作的主语),活用作状语
2、名词放在动词前(且并非该动作的主语), 表该动作产生时方式、方法、工具时,活用作状 语。
3、名词放在动词前(且并非该动作的主语), 表该动作产生时的状态时,活用作状语。
名词活用作状语
1、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日:(时间名词)→(状语)每天
2、东临碣石
东: (方位名词)→(状语)在东面
3、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日:(时间名词)→(状语)一天比一天
4、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西:(方位名词)→(状语)向西
5、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内、外:(方位名词)→
(状语)在内(外)
6、山行六七里
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宾语发 出的
谓语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状态不是主语具有的,而 是宾语具有的
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
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知识梳理】一、什么是词类活用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临时改变了它的语法功能,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特点,这种现象叫做词类活用。
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左右欲刃相如”,“刃”原为名词,“刀口”的意思,在这里作动词用,“用刀杀”的意思。
词类活用不同于词的兼类和一词多义。
一个词经常具备两类词的语法特点,是词的兼类。
一个词固定地具有几个义项,是一词多义。
如“使”,有“出使”和“使者”两个意思,一为动词,一为名词,属于词的兼类,也是一词多义。
而词类活用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临时改变了它的语法功能,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特点,进而产生某一新的意义的一类语法现象。
二、必须掌握的词类活用知识。
一、活用作动词(一)活用为一般动词1.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2.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3.数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二)活用为使动词1.名词的使动用法。
2.动词的使动用法。
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4.数词的使动用法。
(三)活用为意动词1.名词的意动用法。
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3.数词的意动用法。
二、活用为状语1.名词作状语。
2.动词作状语三、活用为名词1.动词活用为名词。
2.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一、活用为一般动词活用为一般动词是指原属于词、形容词或者数词,在特殊的下,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动词,临时具备了动词的语法特点1.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①左右欲刃相如。
(“刃”即“杀”,用刀杀)②沛公军霸上。
(“军”,驻扎)○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范增数目项王。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唐浮图慧褒始舍(shè)于其址。
句子特点:1、句中无动词或形容词可作谓语。
2、能愿动词+名词/数3、否定副词/不、弗、无+名词4、名+名/代2.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①谨庠序之教。
(“谨”,重视/认真从事)②[素]善/留侯张良。
(“善”,与……交好)3.数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①六王毕,四海一。
(“一”,统一)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词类活用+课件
• 3.项伯杀人,臣活之/沛公旦日从百余 骑来见项王
( 活,使……存活;从,使……跟从)
4.李牧连却之。
(却:使……退却;击退)
• 5.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兴,使……兴盛;亡,使……灭亡)
高考题
• 有运饷官以弃运走,道死,其孙以贿 乞入死事之列,先生斥而退之。
译文:有个押运粮饷的官员因为放弃押运逃 跑,在路上死了,这个官员的孙子通过行贿 要求把祖父列在因公事而死的人物中,先生 批评并且赶走了他。“道”:在路上(名词 作状语);“退”:让……退下(使动用 法)。
君子不齿 。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齿,谈论,提及 王,称王
4.名+补语(介词结构)
•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风”是名词,后面带介词结构“乎 舞雩”,活用为动词,是“吹风”的意思。 名词“舍”带介词结构“于其址”,活用 为动词,是“筑房子”的意思。
5.能愿动词+名词 (“能”“可”“足”“欲”等) •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 ①孟尝君客我。 • 答案:孟尝君把我当作客人。 • 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 答案:况且我和你在江岸沙洲上捕鱼、打柴,把 鱼虾当成伴侣,把鹿看作朋友。
• ③今我在也,而人皆藉吾弟,令我百岁后,皆鱼 肉之。
• 答案:现在我还活着,而人们都欺侮我的兄弟, 假使我死后,都会把他当作鱼肉了(任意宰割)。
衣”“封”“树” :名词活用为动词。
(三).名词活用为使动
• 名词+宾语(名词/代词),主语使宾语 怎样,由宾语发出动作。
• 例1: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 (“王之”就是“使他为王”) • 例2:既东封郑。(《烛之武退秦师》)
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归纳总结
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归纳总结一、名词1、名词:指人、事物或抽象概念的名称,如:家、人、朋友、汽车、书、教育、爱情。
2、专有名词:指人名、地名、国家名、公司名等,如:北京、美国、李明、阿里巴巴。
3、集体名词:一组人或物的总称,如:队伍、团队、动物园、家庭。
4、抽象名词:指无形、无实体的抽象概念,如:时间、爱情、自由、幸福。
二、代词1、个人代词:指替代人或物的词,如:我、你、他、它。
2、疑问代词:指询问人或事物的词,如:谁、什么。
4、反身代词:指代替主语反身指自己的词,如:我自己、你自己。
三、形容词1、形容词:指表示人或事物特征的词,如:幸福的、美丽的、宽大的、英俊的。
2、反义词:指表示两个人或事物相对性的词,如:活跃的,被动的、高的、低的。
3、副形词:指表示程度或状态的词,如:非常、十分、完全、极其。
四、动词1、动词:指表示行为、动作、状态或其它现象的词,如:跑、唱歌、看、学习。
2、及物动词:指需要跟宾语才能完成意义的动词,如:教育、拥抱、回答、帮助。
4、动词的时态:指动词表示的动作或状态发生的时间,如: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现在完成时、过去完成时、将来完成时等。
五、副词1、副词:指修饰动词、形容词、其他副词等词语的词,如:很、非常、简单地、高兴地。
3、时间副词:指表示时间的副词,如:今天、昨天、现在、此刻。
4、方式副词:指表示方式的副词,如:坚决地、勇敢地、快速地、优雅地。
六、连词1、连词:指将句子成分连接起来的词,如:并列连词(如:和、或、但)、从属连词(如:因为、虽然)、并列连词(如:而且、但是)。
2、转折连词:指表示句子中所指的意义相反的词,如:但是、却、反而、虽然。
4、独立连词:指作为独立的句子插入到主句中的连词,如:然而、当然、不过。
(完整版)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归纳总结
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归纳总结一.使动用法(一)名词活用为使动1.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鸿门宴》王,使动用法。
使……称王。
2.欲辟土地,朝秦楚。
《齐桓晋文之事》朝,使……朝见。
3.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鸿门宴》王,使……做大王。
4.足以荣汝身。
《孔雀东南飞》荣,使……荣耀。
(二)动词活用为使动1.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腾”“起”用做使动词:使蛟龙腾空,使凤凰飞起)《滕王阁序》2.川泽纡其骇瞩(骇,使动用法。
使……吃惊)《滕王阁序》3.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屈”“窜”,用作使动。
“使……受屈”,“使……逃匿”)《滕王阁序》4.李牧连却之(却:使……退却;击退)《六国论》5.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师》亡,使……灭亡。
6.项伯杀人,臣活之。
《鸿门宴》活,使动用法。
使……活。
7.乘犊车,从吏卒。
《赤壁之战》从,使……跟从。
8.可烧而走也。
《赤壁之战》走,使……逃跑。
(三)形容词活用作使动1.危士臣,构怨于诸侯。
《齐桓晋文之事》危,使……危险。
2.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报任安书》辱,使……受辱。
3.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
《孔雀东南飞》荣,使……荣耀。
二.意动用法(一)名词活用为意动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师说》师,以……为老师。
2.侣鱼虾而友麋鹿。
《前赤壁赋》侣,以……为伴侣;友,以……为朋友。
3.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师说》师,以……为老师。
(二)形容词活用为意动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柬》美,认为……美丽。
2.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师说》耻,以……为耻。
3.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师说》耻,以……为耻。
4.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师说》耻,以……为耻。
5.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鉴:以……为鉴;借鉴)《阿房宫赋》6.渔人甚异之。
《桃花源记》异,认为……奇怪。
三.动词活用为为动词1.伏清白以死直兮,故前圣之所厚。
文言文词类活用[高中语文]
出、入:产品、收入
⑤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把他们土地上生产出来的东西都拿出来, 捕:搜捕活动
家里的收入也尽数拿去(交租税,仍不够) ⑥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②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 收藏、经营:动词作名词,
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金玉珍珠
得:收获、心得
⑦司马子反渴而求饮
③作有利于时,制有便于物者,可 为也
规律一:能愿动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 动词。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
器:名词活用动词,器重。徐庶见到刘备后,刘备十分器重 徐庶。
驴不胜怒,蹄之。
蹄:用脚踢它。
规律二:代词前面的名词活用为动 词。因为代词不受名词修饰,且这个 名词与代词构成的是动宾关系!
⑻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帝王:称帝称王) (《过秦论》) ⑾吾师道也 (师:学习)(《师说》)
3、贫甚,质女婢于人 (年重庆卷 )
名作动,典当、抵押或 把……抵押给
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找出下列句中哪些词语是属于词类活用并翻译
1、左右欲刃相如 2、一狼洞其中 3、非能水也 4、二月草已芽 5、置人所罾鱼腹中 6、去今之墓而葬焉
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规如律何识别
1 ﹑左右欲刃相如
1 名+宾语
·· 2 ﹑ 一狼洞其中
隶:像对待奴隶一样
③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苏轼《石钟山记》:
④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 害之郡
东、北:在东边、在北边
⑤而相如廷叱之
廷:在朝廷
⑥士大夫终不肯夜泊绝壁 之下
夜:在夜晚
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舟:用船
日:每天
记笔记:名词放在动词之前不做主语就做状语
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
高中文言文的词类活用1、使动用法(1)动词的使动用法①动词的使动用法主要集中在不及物动词上。
如“项伯杀人,臣活之”,“活”是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但因分别跟了“之”,成为使动用法。
“活之”即“使之活”。
②某些及物动词也有使动用法,这种情况比较少见。
例如:.谨食之,时而献焉。
(小心地喂养它,到时候把它献上去)“食”,吃,及物动词,但这里不是捕蛇者吃蛇,而是捕蛇者“使蛇吃”(让蛇吃东西),可译为喂养。
“食”用作使动意义后读sì。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同动词的使动用法略有区别,它的特点是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
(春风又使江南岸变绿)(3)名词的使动用法①表示使宾语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或使宾语产生这个名词用作动词后所表示的动作。
例如:尔欲吴王我乎?(你想让我做吴王吗?)②作使动用法的名词,后面也偶尔有省略宾语的。
例如:天子不得而臣也,诸侯不得而友也。
(天子不能使他为臣,诸侯不能使他为友)“不得而臣”相当于“不得而臣之”;“不得而友”相当于“不得而友之”,意思是“不得使之为臣”“不得使之为友”(不能和他作朋友)。
③方位名词,是名词的一类,活用为动词后有时也有使动用法。
例如:筑室百堵,西南其户。
(修起房屋,四周墙壁一百方丈,将一座座门户向着西方或南方开着)方位名词的使动用法,便是使宾语表示的人或物向某一方向行动。
“西南其户”,意思是使门户向着西方或南方开着。
(4)数词的使动用法数词活用为动词后也有使动用法。
例如:籍令秦始皇长世,……虽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
(假若秦始皇长寿的话,……那么即使是使秦始皇与三皇并列变成四皇,与五帝并列变成六帝,也不能比拟秦始皇的隆盛)数词的使动用法,在于使事物发生数量的(如例B的“四”“六”)或以数量为比喻的。
2、意动用法(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由形容词活用而来的动词,表示主观上认为(觉得)宾语所表示的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课件
5.表示时间、动作的连续性
例如: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
[译文:一天天地削xuē减,一月月地割让,而走向灭
亡。] 6.表示动作行为使用的方法
例如:(1)、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出师表》) [译文:我本来是平民,在南阳的田间亲身耕种。]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文: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人,可 得到上等奖赏。]
7.表示动作行为的地方
例如: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史记·廉 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终于在朝堂上召见相如,完成礼节后把他送 回赵国。]
规律六:表示时间、方位的名词常常活用为 状语。
练习:
1、下列句子中不属于名词作状
语的两项是( )。
译:认为……奇特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译:认为……奇特
七、为动用法
为(wèi)动用法,是指作谓语中心语的动词表示“主语 为(替)宾语”施行某一动作行为,即“主语为(替) 宾语怎麽样”,简言之,即主语为宾语而动。一般译 为:“给(替、为)……怎么样”。可图示为:
实施
主语
谓语中心语
宾语
为(替)
• 七、下列加点词,与“余稍为修葺,使 不上漏”中“上”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
B.妣,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C.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D.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八、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 他几句的一项是: 1. A.火尚足以明
B.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C.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 意动用法
● 为动用法
名词的活用
名词
高中语文高考文言文词类活用汇总(共四大类)
高考文言文词类活用一、名词活用1.名词作动词1.鞭数十(鞭,用鞭子打)2.果然鹤也(鹤,变成白鹤)3.天雨墙坏(雨,下雨)4.稍稍宾客其父(宾客,意动,当作宾客)5.其家甚智其子(意动,认为……聪明)6.父利其然也(意动,以……为利)7.歌以咏志(歌,写诗歌)8.愿为市鞍马(市,买)9.不能名其一处(名,说出)10.对酒当歌(歌,高歌,唱歌)1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后是方位名词做动词,表示“放在前面”.“放在后面”)12.置所罾鱼腹中(“罾”用是用罾捕的)13.皆指目陈胜(“目”是用目示意)14.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太守,做太守)15.名之者谁(名,给……命名)16.一鼓作气(鼓,击鼓)17.朝服衣冠(服,穿戴)18.惠子相梁(相,作宰相)19.冬雷震震(雷,打雷)20.夏雨雪(雨,降下,落下)21.寻向所志(志,做的记号,标志)22.有仙则名(出名)23.有龙则灵(现灵)24.披发文身(画文彩;刺花纹)25.书帛曰:“陈胜王。
”(称王)26.不蔓不枝(蔓延;生出枝节)27.皆刑其长吏(刑,惩罚)28.环而攻之(环,包围)29.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限制)30.峨冠而多髯者(峨冠,戴着高帽子)31.皆下之(下,攻下)32.此中人语云(语,告诉)33.欲穷其林(穷,走到尽头)34.吾义固不杀人(坚持合宜的道义.情理)35.天下缟素(穿孝服)36.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划船)2.名词作状语1.窗扉洞开(像洞一样)2.当窗理云鬓(云,像乌云一样)3.其一犬坐于前(犬,像犬一样)4.失期,法当斩(法,依照法律)5.吾义固不杀人(义,按照道义)6.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船,用船)7.面刺寡人者(面,当面)8.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用箕畚)9.夜篝火(用篝火装着“鬼火”)10.箪食壶浆(用箪,用壶)11.乃丹书帛(用朱砂)二、动词活用1.动词作状语1.几处早莺争暖树(争)2.忽啼而求之(啼,哭着)3.跳往助之(跳,跳着)2.动词作名词1.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骑,战马)2.宜枉驾顾之(驾,指车.马)3.虽乘奔御风(奔,飞奔的马)4.猛浪若奔(奔,飞奔的马)3.使动用法1.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正.笃.睦.和,形容词)2.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伏.流)3.凄神寒骨(凄,使……凄凉;寒,使……寒冷)4.乱花渐欲迷人眼((“迷”,意为“使‥‥‥迷乱”))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使……扰乱;使……劳累)6.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使……痛苦;使……劳累;使……饥饿;空乏,使……穷困;使……颠倒错乱;使……惊动;使……坚韧)7.固国不以山溪之险(使……巩固)8.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威,使……震慑)9.忿恚尉(使尉愤怒)4.意动用法1.以贤勇知(《大同》,贤,形,认为……为贤)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形,认为……美)3.闻寡人之耳者(闻)4.父异焉(对此感到诧异)5.邑人奇之(以之为奇)6.父利其然(认为这种情况有利可图)7.渔人甚异之(对此感到诧异)8.余悲之(对此感到悲哀)9.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10.固以怪之矣(对此感到奇怪)5.为动用法1.死国可乎(死,为国而死)2.伤仲永(伤,为仲永而哀伤)3.既泣之三日(泣)4.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丧,为死去的人办丧事)5.念悲其远也(悲)6.祭祀必祝之(祝,为之祈祷)三、形容词活用1.作名词1.温故而知新(故,旧知识;新,新知识)2.近塞上之人(近,靠近)3.披坚执锐(坚.锐)4.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惑,疑惑的问题)5.毕力平险(险,险阻的山)6.此皆良实(贤良诚实的人)7.攘除奸凶(奸臣贼党)8.野芳发而幽香(香花)9.心乐之(以之为乐)2.作状语1.胡人大举入塞(大,大举,大规模)2.见渔人,乃大惊(大,非常,大吃)3.与蒙论议,大惊曰(非常)3.作动词1.家富良马(富,有很多)2.明月别枝惊鹊(惊,惊动)3.京中有善口技者(善,擅长)4.父异焉(异,对……感到惊异)5.邑人奇之(奇,以……为奇)6.而日中时远也(远,距离远)7.不远千里(远,以……为远)8.食之不能尽其材(尽,使尽,竭尽)9.心乐之(乐,喜欢)10.凄神寒骨(凄.寒)11.聚室而谋(聚,使聚,召集)12.笑而止之(止,使止,阻止,阻拦)13.似与游者相乐(乐,嬉戏,逗乐,游乐)14.日光下澈(澈,深深透过,直射水底)15.毕力平险(毕,用尽)16.不能绝也(绝,杀绝,杀尽)17.私我也,美我者(私,偏爱;美,意动)18.楼渐低(低,降低)19.渔人甚异之(异,感到诧异)20.欲穷其林(穷尽,走到头)21.一览众山小(小,意动,以……为小)22.此教我先威众耳(威服,动词)23.亲贤臣,远小人(亲,亲近;远,远离)24.香远益清(远播)25.互相轩邈(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四、数量词活用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千里,跑千里路)2.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贰,两属)。
高中_语文_文言文词类活用
5.表动作行为的趋向
骊山北构而西折(北面——从北面)(西 面——向西面)(《阿房宫赋》) 仓皇东出。(东面——向东)(《伶官传 序》) 东犬 西 吠。(西面 —— 朝西)(《项脊轩 志》)
6.表事物的发展变化
1.日削月割。(天——一天天地)(月— —一月月地)(《六国论》)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天——每天) (《劝学》) 3.独夫之心日益骄固。(天——一天天地) (《阿房宫赋》)
A.名+名/名+代 填然鼓之。(鼓——击鼓)(《寡人之于国 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树木——种植) (《寡人之于国也》) 五十者可以衣帛。(衣服——穿上)(《寡人 之于国也》)
B.能愿动词+名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河水——游泳) (《劝学》 )
沛公欲 王 关中。(王 —— 称王)(《鸿门宴》)
3.名词的使动用法
既东封郑。(《烛之武退秦师》)
(疆界——使……成为边境)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鸿门宴》) (王——使……称王)
二、形容词、名词及动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名词活用作有“认为”“以为” 意义的动词,表示“(主语)认为(宾 语)怎样”或“(主语)把(宾语)当 作什么”。 意念作用
三.名词用作一般动词
兰亭已矣,梓泽邱墟。(邱墟——变为荒丘和废墟) (《滕王阁序》) 目吴会于云间。(眼晴——遥看)(《滕王阁序》) 长桥卧波,未云何 龙 ?(龙 ——出现龙)(《阿房宫 赋》) 复道行空,不霁何 虹 ?(彩虹 —— 出现彩虹)(《阿 房宫赋》) 朝歌夜 弦 ,为秦宫人。(丝弦 —— 奏乐)(《阿 —— 以礼相待)(《六国论》)
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归纳总结
⾼中⽂⾔⽂词类活⽤归纳总结⾼中⽂⾔⽂词类活⽤归纳总结古代汉语中最值得注意的词类活⽤有使动⽤法、意动⽤法、名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名词、名词作状语等。
⼀.使动⽤法:所谓使动⽤法,是指“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①使动⽤法中的谓语动词本来就是动词,有的是由形容词、名词变来的。
由于原来的词类不同,活⽤作使动的时候,它们所表⽰的语法意义也不完全相同。
”㈠动词的使动⽤法就是“主语所代表的⼈物并不实⾏这个动词所表⽰的动作,⽽是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实⾏这个动作。
”②在古代汉语中,不及物动词常有使动⽤法。
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于使动时,后⾯就带有宾语。
⒈有能助寡⼈谋⽽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勾践灭吴》)退,使……撤退。
2、夫差与之成⽽去之。
(《勾践灭吴》)去,使……回去。
3、焉⽤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师》)亡,使……灭亡。
4、夫如是则修⽂德以来之。
(《季⽒将伐颛臾》)来,使……来。
5、振长策⽽御宇内,吞⼆周⽽亡诸侯。
(《过秦论》)亡,使……灭亡。
6、屈贾谊于长沙,⾮⽆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滕王阁序》)屈,使……委屈;窜,使……逃窜。
7、市中游侠⼉得佳者笼养之,昂其值,居为奇货。
(《促织》)昂,使……⾼。
8、沛公旦⽇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鸿门宴》)从,使……跟从。
9、项伯杀⼈,⾂活之。
(《鸿门宴》)活,使……活下来。
㈡名词的使动⽤法名词的使动⽤法,就是“使宾语所代表的⼈或事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或事物。
”⒈⼈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滕王阁序》)下,使……放下来。
⒉纵江东⽗⽼怜⽽王我,我何⾯⽬见之。
(《鸿门宴》)王,使……做⼤王。
㈢形容词的使动⽤法所谓形容词的使动⽤法,就是“使宾语所代表的⼈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
课本中有这些句⼦:1、诸侯恐惧,会盟⽽谋弱秦。
(《过秦论》)弱,使……削弱。
2、铸以为⾦⼈⼗⼆,以弱天下之民。
(《过秦论》)弱,使……变弱。
3、欲居之以为利,⽽⾼其值,亦⽆售者。
高中语文文言文语法讲解——词类活用(最新整理)
高中语文文言文语法讲解词类活用【编辑】Crazy Urus【日期】2009-12-23词类活用是指甲类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备了乙类词的语法特征,并进而产生出某一新的意义这样一类语法现象。
根据考纲要求,我们重点分析以下六种情况:一、动词、形容词、名词用作使动用作使动的动词,对宾语含有“使它怎样”或“使它成为什么”的意味,“使动”必须使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发生变化。
1.动词的使动用法在古代汉语里,动词的使动用法一般只限于不及物动词。
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时,后面就带有宾语。
例如: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使之归。
“归”,动词的使动用法。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苏轼《石钟山记》)——不能使(之)鸣。
“鸣”,动词的使动用法。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是使宾语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例如:工师得大木,则王喜……匠人斲(zhuó)而小之,则王怒。
(《孟子·梁惠王下》)——匠人斫削,把它弄小,国王恼火。
“小之”是“使它小”的意思。
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值,居为奇货。
(蒲松龄《促织》)——“昂其值”是“使其值昂(抬高)”的意思。
3.名词的使动用法令尹南辕反旆。
(《左传·宣公十二年》)——“南辕”是“使车辕向南”的意思。
以膏泽斯民。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膏泽”,名词,恩德,带宾语,作动词,为“使……得到好处”的意思。
二、形容词、名词用作意动意动就是形容词、名词带宾语,主观上对宾语含有“感到它怎样”或“把它看作什么”的意味。
1.形容词用作意动例如: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上》)——“小鲁”,感到鲁国很小;“小天下”,感到天下很小。
2.名词用作意动例如:友风而子雨。
(《荀子·赋》)——“友风”,以风为友;“子雨”,以雨为子。
三、名词用作一般动词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以下几种情况:1.名词带宾语例如:籍吏民,封府库。
高中语文文言文7种词类活用法汇总解析
高中语文文言文7种词类活用法汇总解析在古代汉语里,某些词,主要是实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语句中临时改变它的功能,即改变原来的词性。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文言文7种词类活用法汇总解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高中语文文言文7种词类活用法汇总解析古汉语词类活用,常见的主要有:1.名词作动词2.名词作状语3.形容词作动词4.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5.使动用法6.意动用法7.数词有时也活用为动词高中阶段必须掌握的词类活用知识有:(一)名词作动词,有以下几种情况:1.后有宾语或补语。
“朝服衣冠”服,穿戴“沛公军霸上”,军,驻军2.前有副词或能愿动词。
“二月草已芽”,发芽“三岁贯汝,莫我肯德”,德,感激3.用“而”连接,一端是动词,另一端的名词常活用。
“蹄而杀之”,用脚踢“项王复引兵而东”,向东进发“男耕而食,女织而衣”,穿衣4.两个名词连用,其中一个通常活用。
“面山而居”,面对着“春风风人,夏雨雨人”,吹拂,滋润5.句子谓语部分找不到动词或其他词作谓语中心词,事物名词活用为动词。
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名词作动词的译法是:(1)动+名,如驻军 (2)介+名+动,用蹄踢 (3)换成动词,如德,感激一狼洞其中(《狼》) 洞:“打洞”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陈涉世家》) 目:用眼睛看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曹刿论战》) 福:赐福,保佑(二) 名词作状语,有以下几种情况:1.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译为“像……一样”“有狼当道,人立而啼”,像人一样“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狼》犬:像狗一样地坐。
2.表示动作行为的态度、方式。
译为“用对待……的方式”“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用对待客人的方式“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3.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手段、依据。
译为“用……”,“好事者船载以入”,用船“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箕畚:用箕畚。
4.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
译为“按照……”“予分当引决”,按照道理“其势必不敢留君”,按照那情势5.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趋向。
高三语文复习技巧:文言文词类活用
高三语文复习技巧:文言文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在具体语言环境中一类词临时用作另一类词并且改变了原来的语法语义的语言现象。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三语文复习技巧:文言文词类活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文言文词类活用其特点:一是要有具体语境二是语义语法的临时性三是“以今律古”.比如”雨”字最好的方法就是划分句子成份,然后去分辨各个成分上的词类是否和正常的词类位置一致,不一致的就可能是活用。
词类的活用汉语的某个词属于某一词类比较固定,各类词在语句中充当什么成分也有一定的分工。
名词、代词经常用作主语、宾语、定语,动词经常用作谓语,形容词经常用作定语、状语和谓语,数词经常用作定语副词经常用作状语,补语等等。
常见词类活用类型及判断方法常见的类型有:名词作状语;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动词活用为使动用法;动词为动用法;动词作状语;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作一般动词;形容词活用为使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
数词的活用为名词;活用为动词;数词的使动用法;数词用作形容词名词的活用一、名词作状语从句法关系看,谓语动词在句中总是出现在主语、状语后,所以,如果名词出现在动词前,而句子已有明确的主语时,即可判断名词活用成了状语。
①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②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③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④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一)普通名词作状语①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②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③日吾来此也,非以翟为荣,可以成事也。
(二)时间名词“日”“月”“岁”作状语①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三)方位名词作状语二、名词用作一般动词①籍吏民,封府库②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
《与妻书》③驴不胜怒,蹄之。
①三代不同礼而王,五霸不同法而霸。
②晋师军庐柳。
③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①狼不敢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文言文语法讲解
词类活用
【编辑】Crazy Urus
【日期】2009-12-23
词类活用是指甲类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备了乙类词的语法特征,并进而产生出某一新的意义这样一类语法现象。
根据考纲要求,我们重点分析以下六种情况:
一、动词、形容词、名词用作使动
用作使动的动词,对宾语含有“使它怎样”或“使它成为什么”的意味,“使动”必须使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发生变化。
1.动词的使动用法
在古代汉语里,动词的使动用法一般只限于不及物动词。
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时,后面就带有宾语。
例如: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使之归。
“归”,动词的使动用法。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苏轼《石钟山记》)
——不能使(之)鸣。
“鸣”,动词的使动用法。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是使宾语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例如:
工师得大木,则王喜……匠人斲(zhuó)而小之,则王怒。
(《孟子·梁惠王下》)
——匠人斫削,把它弄小,国王恼火。
“小之”是“使它小”的意思。
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值,居为奇货。
(蒲松龄《促织》)
——“昂其值”是“使其值昂(抬高)”的意思。
3.名词的使动用法
令尹南辕反旆。
(《左传·宣公十二年》)
——“南辕”是“使车辕向南”的意思。
以膏泽斯民。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膏泽”,名词,恩德,带宾语,作动词,为“使……得到好处”的意思。
二、形容词、名词用作意动
意动就是形容词、名词带宾语,主观上对宾语含有“感到它怎样”或“把它看作什么”的意味。
1.形容词用作意动
例如: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上》)
——“小鲁”,感到鲁国很小;“小天下”,感到天下很小。
2.名词用作意动
例如:友风而子雨。
(《荀子·赋》)
——“友风”,以风为友;“子雨”,以雨为子。
三、名词用作一般动词
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以下几种情况:
1.名词带宾语
例如:籍吏民,封府库。
(司马迁《鸿门宴》)
——“籍吏民”即登记百姓户口。
2.能愿动词+名词
例如:沛公欲王关中。
(司马迁《鸿门宴》)
——“王”前带能愿动词“欲”。
“王”译为称王。
读wàng。
3.名词带补语
例如:沛公军霸上。
(司马迁《鸿门宴》)
——“军”带补语“霸上”,用作动词,驻军。
4.“所”+名词
例如: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
(《记王忠肃公翱事》)
——特殊的指示代词“所”的后面一般只粘附动词或动宾词组,名词“货”粘附在“所”的后面,用作动词,作“购买”讲。
5.副词作状语+名词
例如:恐托付不效。
(诸葛亮《出师表》)
——名词“效”受否定副词“不”的修饰,作“奏效,有效果”讲。
6.名词作句中的谓语
例如:或师焉,或不焉。
(韩愈《师说》)
——名词“师”充当“或”的谓语,作“从师”讲。
7.名词+“者”
例如: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特殊的指示代词“者”的前面一般只粘附动词或动宾词组,名词“名”粘附在“者”的前面,作“指名,识其本名,说明白”的意思讲。
8.名词+“之”
例如: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代词“之”一般不受名词修饰。
“名”用在代词“之”前,作“命名”讲。
9.名词+名词
例如: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两个名词“事”连用,不存在并列、同位和修饰关系。
不带计量意义时,第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事(第一个)作“做,从事”讲。
10.在复句中充当一个叙述性状语分句,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如:权,然后知轻重。
(《孟子·梁惠王上》)
——“权”,在此句中作动词“称量”讲。
四、名词用作状语
有以下作用:
1.表示比喻
例如: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司马迁《陈涉世家》)
——“狐鸣”,像狐狸那样叫,“狐”名词作状语。
2.表示对待人的态度
例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司马迁《鸿门宴》)
——“兄事之”,像兄长一样对待他。
名词“兄”用作动词“事”的状语。
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
例如: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
——“东南”,向东南,方位名词作状语,表示“飞”的方向。
4.表示动作行为所用的工具
例如:手巾掩口啼。
(《孔雀东南飞》)
——“手巾”,用手巾,作“掩”的状语。
5.表明时间、动作的连续性
例如: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
(《孔雀东南飞》)
——“日”,一天天地,充当“胜贵”的状语。
6.表示动作行为使用的方法
例如: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诸葛亮《出师表》)——“躬”,亲身,作“耕”的状语。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邹忌讽齐王纳谏》)
——“面”,当面,是“刺”的方式,作“刺”的状语。
7.表示处所
例如: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草行露宿”,在草地上行,在露天里宿。
名词“草”“露”分别作“行”“宿”的状语。
8.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
例如:从流石蛇行而上。
(《游黄山记》)
——“蛇”,像蛇一样。
名词“蛇”作“行”的状语。
五、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作主语或宾语
特征:形容词的主要功能是作谓语、定语;如果一个形容词作了主语或宾语,这个形容词就可能活用为名词了。
例如:
(1)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
(贾谊《过秦论》)
——“贤”本是形容词“德才优秀”的意思,这里指“贤士、贤人”,用作名词。
(2)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被坚执锐,伐无道,诛
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
”(司马迁《陈涉世家》)
——“坚、锐”本是形容词“坚硬、锐利”的意思,这里指“坚固的盔甲、锐利的武器”,用作名词。
(3)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诸葛亮《出师表》)
——“良实”本是形容词“善良诚实”的意思,这里指“善良诚实的人”,用作名词。
六、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后带宾语
形容词是不带宾语的,如果带了宾语,而又没有使动、意动的意味,就是用作一般动词。
(1)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司马迁《鸿门宴》)
——“善”原本是形容词“好”的意思,在这里是“亲善,交好”的意思。
(2)卒使上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司马迁《屈原列传》)
——“短”原本是形容词,在这里是“说别人的短处、坏话”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