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时期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思考
关于新形势下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思考
![关于新形势下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0a1a5d0d6c85ec3a87c2c529.png)
关于新形势下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思考国防大学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2006年06月22日10:54●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历史形成并在实践中不断巩固的。
新形势下社会思想呈现多样、多元、多变的特点,是一种正常现象。
承认社会思想的多样化,并不意味着可以削弱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可以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
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要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并以此来引领和整合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确保我国的文化安全。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指导地位。
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当20世纪即将落幕之际,英国广播公司在全球范围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马克思遥遥领先,高居榜首。
之所以在世界各种文化相互激荡、国际共运出现严重挫折的情况下,出现这样的评选结果?就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历久弥真,虽然历经一个半世纪风霜雨雪的考验,依然充满旺盛的生命力。
一个政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一个民族的团结振兴,离不开科学理论的引领。
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是我们党的根本方针和一贯要求。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社会思想出现多样化的社会实际,如何有效地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回答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是历史的选择,是实践的呼唤。
正如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的那样:“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对的,决不是因为马克思这个人是什么‘先哲’,而是因为他的理论,在我们的实践中,在我们的斗争中,证明了是对的。
”近代以来,特别是“五四”运动前后,社会思想五花八门,各种社会思潮诸如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无政府主义等思想流派纷纷登台表演,都是昙花一现。
唯独在十月革命影响下传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很快就以其真理性把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吸引到这面旗帜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为之一新。
关于新时代学习马克思的几点思考
![关于新时代学习马克思的几点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454eb6a59e31433239689396.png)
关于新时代学习马克思的几点思考作者:边勇来源:《法制与社会》2019年第08期摘要马克思作为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我们纪念他,就是要学习他胸怀理想,坚定信念,做新时代的追梦人;学习他心系人民,坚持人民立场,做人民利益的维护者;学习他勇于实践,与时俱进,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关键词人民中国化马克思作者简介:边勇,安徽省淮南市淮河河道管理局,政工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和党建工作。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 ;;;;;;;;;;;DOI:10.19387/ki.1009-0592.2019.03.228马克思,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和国际共产主义的奠基人,是迄今为止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
2018年5月5日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
党中央隆重召开了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缅怀马克思的丰功伟绩,重温马克思的光辉思想,总结我们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丰硕成果。
当前,我们纪念马克思,就是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工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一、学习马克思胸怀理想,坚定信念,做新时代的追梦人马克思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站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宏大背景之下去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他早在17岁中学毕业时就在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充分表达了其为人类谋幸福的崇高理想;而在其30岁时写的《共产党宣言》,集中表达了其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谋求全人类幸福的决心,真正使马克思成为“世界伟人”。
对新时期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思考
![对新时期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e77de200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16.png)
对新时期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思考摘要:社会主流信仰的强弱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中国民众的精神世界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来的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事业是一项崭新的实践,它要求我们必须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这是我们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思想保证,战胜困难的精神动力。
社会转型时期我们要把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从而促进我国主导信仰的与时俱进。
本文将主要围绕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本理论和现实状况,对我国新时期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作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分析。
首先在阐明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科学信仰的基础上,论述了在新时期坚持并发展马克思主义信仰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
其次从多方面具体分析了我国在新时期更好地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信仰。
关键字: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重要性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关注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不但将彻底的人道主义与彻底的自然主义有机地统一起来,帮助我们正确的地认识人和自然,同时它重视个人德行修养,坚定地追求政治层面、经济和社会层面的人的自由、民主、平等权利的进一步实现。
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的科学性,首先在于其汲取了前人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特别是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成果。
马克思主义不仅是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出现而产生的,而且是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
其次,在于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必然会走向共产主义的历史大趋势,确定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提出了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并解放自己的历史使命。
它立足当时的历史现状,对人类社会的未来做出了合理推论;它根植于人类发展与进步的实践,与时俱进,决不使基本结论成为僵化的教条。
因此马克思主义信仰对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建设有着重要意义:第一,马克思主义信仰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朝着正确方向发展提供保障。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路径的几点思考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路径的几点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c36ef98202d276a200292e65.png)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路径的几点思考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主要有三条路径:回归文本、借鉴西方学者的研究、面向时代和实践。
在三种路径中,回到文本是前提,借鉴西方是参照,面向实践是根本。
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亚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是超越路径依赖,实现不同研究路径的互补,使三种路径之间既保持一种必要的张力而并行发展,又相互借鉴和补充。
实践路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主渠道,为此,特别需要确立研究的主体意识、问题意识和超越意识。
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前所未有”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时代和实践需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也为其创新提供了新的问题和新鲜经验。
二是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格局确立,开启了文本解读和阐发的研究路向。
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的译介,提供了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视角。
如何理解及实现三种路径的统一,关系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前景。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路径之一,是回归文本。
对文本的学术化阐释,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理论和历史依据。
以往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总是强调唯一性,定于一尊,不允许有其他的解释。
从实现意识形态功能来说,这一做法不无理由,但同时也造成了相关研究中的单一性甚至僵化,似乎马克思主义理论只能有一种形态,其他的皆为谬误甚至异端邪说。
事实上,任何理论都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可以给予不同视角或层面的阐释和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亦不例外。
内容的博大精深、新文本的陆续发现以及时代的变迁,决定了无论从逻辑还是历史看,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都不应只有一种理路。
多样性的理念,使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术取向成为可能和必要,而学术取向的重要表现,是回归文本,即通常说的“回到马克思”。
回归文本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历史起点。
回归文本当然要做出深入的版本考证,明确相关的语境,厘清字句的原意,分析语句的逻辑关联,以及探究某一观点在理论体系中的地位等。
但回归之要义并非拘泥于文字,而在于阐发真精神,或如德里达所说的马克思的“某种精神”,这就是它的理论内核、基本原理和方法。
新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思考
![新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a2792856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93.png)
新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思考【摘要】新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目前在教育内容和方法上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改革与创新,完善教育体系,提高教育质量。
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重要性不可忽视,需要进一步强化。
只有持续推动教育的发展,才能更好地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重视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加强改革与创新,推动其持续发展,对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关键词: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新时代、重要性、现状、问题、挑战、改革、完善、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强化、创新、持续发展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新时代的到来,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马克思主义是近代社会的重要理论体系,对于培养高校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至关重要。
在当今社会,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不仅仅是学术研究的范畴,更应该成为高校教育的核心内容。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和发展,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应该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深化教学方法,以适应时代的需求,培养出更多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本文将就新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现状与面临的问题,如何改革与完善以及如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等方面展开探讨。
1.2 问题提出在新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进展,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和挑战。
一些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兴趣和认可度不高,存在学习动力不足的情况。
部分教师在教学中缺乏创新和亲和力,导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产生抵触情绪。
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内容和形式相对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社会不断发展变化,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也需要与时俱进,适应新的挑战和需求。
如何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效果和吸引力,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2. 正文2.1 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重要性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关于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几点思考
![关于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几点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72540d9f6bec0975f465e224.png)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必然要提出马克思主 义时
代化的任务
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 , 我们能够看到. 中 国改革开放战略的实行 . 是在原有的发展思路走到死胡同后 的被迫转身。当时的现实在相当的程度上决定着 。 对于社会 主义建设怎样搞的问题. 我们只知道不应该“ 怎么办”而对 ,
这就是说.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到一定程度 . 必然要 提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任务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 与马克
思主义中国化一样. 其出发点也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 展提供理论支撑。 但是, 它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同在于, 它更强调要立足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来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事业的发展. 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的角度来思考与把握 中国的问题. 它应该也必须有更为宽广的视野。
业发展的理论障碍。这两个问题都指向一个答案 : 实现马克
思 主义时代化
作 者 简介 : 新 J (9 2 , , 苏徐 州人 , 孙  ̄ 16 一) 江 . 男 国防 大 学 马 克 思 主 义 教 研 部 副 教 授 , 究 方 向: 会 主 义 基 础 理 论 。 研 社
!: 丝 ! !
■
马 克思 主义 中国化的理论 与实 践
义运动的发展作为自己的理论目 标 考察马克思恩格斯思想 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我们能够看到。 马克思主义始终是作为 个完整的、 有机的整体而存在和发展的 而马克思主义的 时代化发展. 当然也应当是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完整体系的
一
总称 。
应该“ 怎么办” 并没有明确的答案 在这样的情况下. 我们党 以“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为理论依据. 运用“ 不争论” 策略, 从 中国的实际出发 .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 . 构建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挑战及实现路径的思考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挑战及实现路径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d48bcf6c27d3240c8547ef0d.png)
积极探 索基层宣讲教育 的有效形式。 按 也要接近群众 。群 众中 的鼓动 , 关键 是要 点 ,
具 体 , 据 于 工 农 群众 眼前 的实 际 , 察 群 根 考 马 克 思 主 义 理 论 学 科 门 类 建 立 宣 讲 师 资 众 的 言 论 , 道他 们 的 需要 , 口头 上 文 字 库 ,建立集体研讨 制度 ,通过完善科研选 知 在 上 的 宣传 表 现他 们 的心 理 。 要 使 马克 思 主 题 、 成果考核 、 专业评 奖、 会评 价等 方面 社
更加 重 视 公 平 。 是 , 会 上 贫 富 差 距 正在 但 社 扩 大 却 是 一 个 无 法逃 避 的现 实 。 社 会 存在
过 程 , 是 推 动 中 国特 色 社 会 主 义 事业 不 挑 战 主 要来 自于 : 就 经 掌 握群 众 , 会 变成 物 质 力 量 ” 也 。 理 论 的 大众 化 过 程 是理 论 随着 社 会 的 发 展 不 断 完 善 并 与 社 会 、 代 发 展 不 断相 时
3 决. 4 l策i 2探 02 1索 2<
决策观察 0
今 年 的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中 提 出 “ 们 不 仅 要 我 通 过发展经济 , 社会财富这个 ‘ 糕 ’ 把 蛋 做 大 , 要 通过合 理 的收入 分配制度 把 ‘ 也 蛋 糕 ’ 好 ” 分 。 在 马 克 思 主 义 大 众 化 过 程 中 出 现 的
一
本 到书 本 , 须把 所 讲 理 论 和 群 众 的生 活 、 必 学 习 、 作联 系 起 来 , 关 注 大众 需 求 , 工 要 回
大 众 化 工作 取 得 成 效 的 有 力保 证 。重 点 加
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基层宣讲 阵地 建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的新思考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的新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76946c12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7e.png)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的新思考
马克思主义是一门科学理论,它的基本理念亘古不变,但是在新时代下,我们需要从
全新的视角和角度去研究和探究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以适应当下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首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需与社会现实相结合。
在新时代中,我们需要将马克
思主义理论与现实相结合,了解当下社会的变革与发展,分析社会的矛盾与问题,这样才
能得出更为科学的结论,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其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需重视文化层面。
文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也需要重视文化层面,对于现代文化的发展、传播和影响进
行深入的研究,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社会的变化和前景,并开展深入的文化建设。
第三,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需重视全球化的问题。
在当今一体化的全球化时代,
国家之间的界限和发展模式已不再是封闭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也应对全球经济、文化、政
治和环境等问题进行研究和拓展,才能为人类的共同发展作出贡献。
最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应注重与新时代的科技发展相结合。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不断出现,需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科技进行深度结合,才能
更好地指导新时代的发展,实现科技与社会和谐共生。
在新时代下,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研究需要我们以上述四个方向进行思考和探讨。
我们需要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文化层面、全球化和科技发展四个方面不断深入研究,以
期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习与思考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习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6cbf3570b84ae45c3b358ccd.png)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习与思考摘要: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有机组成部分,不能分割。
“使马克思的理论得到最深刻、最全面、最详尽的证明和运用的是他的经济学说”。
马克思的主要著作《资本论》就是专门研究现代社会即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制度的。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化、时代化、民族化的过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其内容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习、研究和实践要全面把握,不能片面化和实用化。
要在改革开放中,科学完整地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图分类号:F0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674(2008)03―0021―05自改革开放以来,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习及其研究一直成为人们关注、讨论的一个热点,特别是近十多年以来,随着改革的深入,随着新时期、新形势的新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越来越成为媒体、政府、社科研究、高校马克思主义教学、人们学习工作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术语,成为最为振奋神州大地,凝聚民族力的主导思想和指引人们奋进的一面旗帜。
十七大报告更为明确的指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那么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化什么”?怎样“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命题、含义。
内在联系是什么?在现阶段及其未来为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如何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如何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应如何总结经验,提高认识,减少失误,降低改革成本。
对新时期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几点思考
![对新时期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几点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d48eaf4a69eae009581bec95.png)
对新时期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几点思考[导读]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
摘要:马克思主义作为迄今为止人类最伟大的思想理论,是在继承人类文化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立的,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本文就新时期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与研究,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新时期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现实意义以及新时期如何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关键词:新时期;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考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就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而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第一任务就是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作为迄今为止人类最伟大的思想理论,是在继承人类文化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立的,是科学的世界观和彻底的社会革命论,是一个博大精深、严谨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
正是由于这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党,这个党就一直致力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与实践。
本人拟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新时期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现实意义以及如何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谈一谈自己的思考。
一、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所谓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在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他指出:“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
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地应用它。
成为伟大中华民族之一部分而与这个民族血肉相联的共产党员,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
新时期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状与对策
![新时期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状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0cb94d03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a2.png)
新时期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状与对策【摘要】在新时期,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呈现出多种现象。
许多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思想存在认识偏差,信仰不够坚定。
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信息泛滥、社会价值观扭曲等。
马克思主义教育缺乏有效传播渠道,导致学生对其认识不深刻。
针对这一现象,应加强马克思主义教学,注重实践教育;建立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小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未来,随着马克思主义在新时期的应用和发展,大学生对其的信仰将更加坚定,对社会主义建设起到积极作用。
学习马克思主义不仅是学生的责任,更是提升自身素质,服务社会的需要。
【关键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现状、问题、影响因素、对策、建议、措施、总结、未来展望、重要性、学习、现代社会1. 引言1.1 背景介绍20世纪末21世纪初,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新时期大学生群体的规模逐渐扩大。
作为国家的未来希望和栋梁之材,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思想信仰问题备受关注。
马克思主义作为当今时代最重要的思想文化资源之一,对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新时期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存在着一些困惑和迷茫,表现为信仰淡薄、思想虚无等现象,对这种现象深入分析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通过对新时期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状深入剖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问题所在,为解决相关问题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1.2 问题意义新时期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状与对策引言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其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坚定与否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方向和进程。
近年来,新时期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知程度逐渐降低,信仰热情也有所下降,甚至出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解和偏见。
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仅影响了大学生自身的思想境界和价值观念,也直接损害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深入研究新时期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状和对策,对于促进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坚定和提升,对于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开辟马克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心得
![开辟马克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7a6f9e58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b0.png)
开辟马克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心得1.引言1.1 概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发展的有机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且不断推动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
在中国共产的坚强领导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通过不断的实践和理论创新,逐步形成了初步探索、理论建构、实践推动的完整路径。
这一过程中,我们不能仅仅停留于对西方理论的照搬照抄,更重要的是要深入研究中国的国情和人民群众的需要,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进行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
这样,才能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代表国家和时代发展方向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形成和发展,是在长期的实践中锤炼而来的,是中国共产的领导集体和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有效解决了中国在社会主义探索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为中国的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和指导方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开拓,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创造性再创造。
通过深入研究实践,总结经验,总结错误,继续推动理论的创新和实践的团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得以不断发展和壮大。
在这个时代的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正逐渐展现出其强大的理论魅力和实践价值。
它不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和文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支撑,也为人民群众的幸福和社会进步开辟了崭新的道路。
我们有理由相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将继续引领中国的发展,为中国的崛起注入更大力量和信心。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必将发挥重要的历史作用,为人类社会的共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来展开讨论。
马克思主义信仰
![马克思主义信仰](https://img.taocdn.com/s3/m/ca28edd03186bceb19e8bbf1.png)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有利于增强民族精神。作为统一的指导思想和共同的理想信念,马克思主义信仰大大地凝聚了人心,增强了各名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并且在维系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和谐社会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坚定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同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文化制度决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推动着人们积极地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只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才能保证我国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稳步发展。
关键词:新时期、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信仰
பைடு நூலகம்正文: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发展、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中国也正发生着巨大而深刻的变化,特别是我国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期、矛盾的凸显期和发展的关键期。在新时期,国际环境,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的考验、市场经济的考验对中国来说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同时,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西化分化的图谋始终没有停止。它们渲染、鼓吹多元文化主义,主张文化平等,主张文化价值的普世性,实质上是试图否定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西方国家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科技优势,对我国输出文化的同时,也输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对抗和削弱马克思主义的权威性,所以,新时期国人的信仰现状令人担忧,表现主要为:1.信仰多元化。信仰宗教的人群在增加,现在“信教热潮”,这其中有佛教、基督教等,信仰日益复杂化、多元化。随着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推进、国家的宗教政策民主健全,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我国公民信教群体比例有着很大幅度的提高。这导致不关注马克思主义,甚至出现不关心和回避的现象。国外各种文化对影响巨大,宗教尤其体现的突出。2.信仰正在弱化。在东西文化的交融的全球化环境下,他们基本能能正确对待西方的文化和价值观。但是,也有部分存在马克思主义信仰淡漠及其理想模糊的倾向,对社会主义最终战胜资本主义的信心不足,关心国家政治不够。三十多年来,我国已经从政治中心的社会,转向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并重。虽然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都内在地包含着政治的成分,但,政治不再是最重要的事情,一些人对政治教育和政治活动的兴趣不如以前高。马克思主义即使思想层面的,又是政治层面的东西,一些人缺乏对这方面的关注。3.无信仰。对自己的未来没有任何想法,生活忙碌平淡。有些人存在着严重的信仰缺失问题,日常生活中我行我素,不关心其他事,更有把信仰寄托在网络游戏上。完全没有信仰,是典型的无信仰者。“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是一个可怕的民族,也是一个走向灭亡的民族。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信仰,就没有凝聚力和前进力,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信仰和精神是人生前进的力量,是民族繁荣兴旺的法宝。”4.信仰功利化。有一部分说自己信仰马克思主义,但是当问及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时,他们的回答中带有明显的功利性。即信仰马克思可以入党,对就业有帮助等想法。信仰宗教的大都也是带有某些宗教和政治目的。他们把精神信仰和政治追求混为一谈,没有分清两者的本质区别。
探究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现实意义:我的思考与实践
![探究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现实意义:我的思考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4710075b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27.png)
探究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现实意义:我的思考与实践2023年了,我们站在一个新的时代起点上。
社会在不断地改变和发展,人们的生活也在逐渐地改善和提高。
这一切都得益于我们前辈的智慧和勇气,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探究和实践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思考和启示。
马克思主义思想是一个哲学和社会科学的理论体系,它站在社会阶级斗争的立场上,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矛盾和必然趋势,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案。
近百年来,这一理论不仅在国内,而且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应用。
虽然马克思主义思想已经不再是一个新鲜事物,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它的意义和价值仍然不可忽视。
在我看来,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马克思主义思想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路线。
在大量的理论探讨和社会实践中,马克思主义提出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反映了社会意识和社会物质的关系,指出了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
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在处理当下的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问题时,都可以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中找到依据和方法。
2. 马克思主义思想强调了人民群众的权利和利益,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不断追求公正和平等的社会目标。
近些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些问题,一些人的个人利益和欲望开始抬头,社会矛盾也逐渐加剧。
这时,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念和人类本质观念成为我们理解和解决社会矛盾的重要指南。
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教育人民自觉维护自己的权利和利益,促进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3. 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社会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
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党的领导是一个始终贯穿的主题,发扬民主的同时,充分发挥党在国家和社会管理中的领导作用。
在这一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坚定地遵循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原则,团结和固定群众,稳步发展社会主义事业。
我的思考和实践源于自己的经历和观察。
我是一名大学生,曾经参与多项社会实践活动。
当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思考
![当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35cfbe3e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0c.png)
当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思考房慧玲【摘要】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石,关于它的争论一直伴随着它问世以来的全过程。
当今时代的主题、生产力、生产关系、阶级结构等方面与马克思所处时代相比均有很大的不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面临着空前的挑战,重温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准确把握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本质内涵,树立正确的理论发展观,乃是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当代价值的重要前提。
%s: As the theoretical cornerstone of Marxist political economics, labor theory of value had been al-ways a controversial doctrine since it came to earth. Comparing with the world of Marx, the theme of times, pro-ductive forces, production relations and the class structure have deeply changed in current world, which brings about great challenges to Marxist labor theory of value. As a result, if we want to explore the current value of this theory, an important prerequisite is, to re-interpret its content and essential meaning, and to hold a scientif-ic development perspective of theory.【期刊名称】《韶关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00)005【总页数】5页(P29-33)【关键词】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当代境遇【作者】房慧玲【作者单位】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思政部,广东广州 5103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10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领域实现科学革命的最辉煌成果之一,围绕它的争论一直伴随着它问世以来的整个过程。
关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思考
![关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d32f0d1d59eef8c75fbfb348.png)
邓剑秋
摘要: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向我们昭示:与时俱进、解放思想、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时 代化的三大要素。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根本依据,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 的思想先导,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不竭动力。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牢牢 把握这三大要素,才能在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进程中,不断开拓出当代中国马克思 主义的新境界。
正是秉持这种理念,马克思、恩格斯在其理 论生活中,始终关注着时代和历史条件的变化, 不断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推进自己的理论学说。 《共产党宣言》 是一部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历史文 献,它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形 成。但是,他们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将 《共产
*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主 义中国化的认识进程及其基本经验”(项目编号: 04BDJ011) 的成果之一。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可以说就是一部追随时 代前进步伐的思想解放史。19 世纪上半期的欧 洲,正经历着一场空前的社会大变革,即以第一 次工业革命为动力的资本主义工业化。这场工业
化对人类社会的推动力是巨大的,然而,它也给 人类社会带来了新的灾难,阶级矛盾、民族矛 盾、社会矛盾日益激化。马克思、恩格斯为了回 答这一时代的课题,大胆地解放思想,打破空想 社会主义思潮的桎梏,既继承前人,又超越前 人,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开创了人类思想史和 社会发展史的新篇章。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特征问题有过 深刻的认识,他经常强调“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 不是经过发生、发展和消灭的”。任何思想“要 随客观实际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他还说过: “马克思主义一定要向前发展,要随着实践的发 展而发展,不能停滞不前。停止了,老是那么一 套,它就没有生命了。”⑨这里,毛泽东从历史演 进的大视野,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问题,显示 的正是对马克思主义时代性特征的认识。为此, 刘少奇曾说:“他在理论上敢于进行大胆的创 造,抛弃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某些已经过时的、不 适合于中国具体环境的个别原理和个别结论,而 代之以适合于中国历史环境的新原理和新结论, 所以他能够成功地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样艰 巨的事业。”⑩
坚持马克思主义 做新时代青年
![坚持马克思主义 做新时代青年](https://img.taocdn.com/s3/m/893d4b55d4d8d15abf234e11.png)
坚持马克思主义做新时代青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新时代提出了新要求。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中国青年人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更应该顺应时代发展,做一名以马克思思想理论为指导的新时代进步青年。
标签:马克思主义;青年;理论;旗帜;新时代中国青年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同志说过:“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对的,决不是因为马克思这个人是什么‘先哲’,而是因为他的理论,在我们的实践中,在我们的斗争中,证明了是对的。
”[1]我们青年人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各种各样思潮,学派影响着我们自己价值观的形成。
我们青年人要做的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用长远的眼光看问题,用有利于国家,有利于人民的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
一、从青年马克思到马克思主义青年的马克思在干什么?马克思早期思想发展从哪里来?是从黑格尔开始,经过费尔巴哈,最后“成为马克思”的一系列过程。
这里所说的“青年”阶段也指马克思主义初级发展阶段,是马克思主义的形成过程和一个从不存在到存在;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
然而,现代的资产阶级却通过伪造“青年马克思”来否定成熟的马克思主义,这显然是不成熟的,因此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了解好青年马克思在干什么,有什么成就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不仅有助于我们早期思想意识形态的形成,更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回到青年马克思去”,我借用这句话话开启我的论述。
马克思的才华是卓越的,在中学毕业作业作文上《青年在选择职业上的考虑》中已经显示出他从青年时代起就具有冷静地考察现实和为人类幸福而献身的高尚感情,并且深情地写道:我们的事业是默默的,但她将永恒地存在,并发挥作用。
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2]我们现在的大部分青年呢?或许只沉浸在理想世界的幻想之中,或许面对现实有着深深的无力感,但从马克思身上,我们能学到很多,对解决现实问题以及思考人生的意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谈谈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几点思考
![谈谈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几点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65985521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ec.png)
汇报人:
日期:
• 引言 •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内涵 •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必要性 • 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途径
•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未来展望 • 结语
01
引言
时代背景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社会变迁与马克思主义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也需要不断适应 时代的变迁,与时俱进。
03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必要性
应对新时代挑战的需要
适应全球化进程
全球化是当代世界发展的重要趋 势,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能够帮助 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全球化带
来的挑战和机遇。
解读信息化社会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 化社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出了 新的课题。时代化能够使我们更 好地把握信息化社会的本质和规
马克思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与推广
要点一
多元化传播
要点二
跨文化交流
在全球范围内普及和推广马克思主义,需要采用多元 化的传播手段,包括学术著作、大众读物、互联网等 ,以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
在推广马克思主义过程中,需要注重跨文化交流,尊 重不同文化背景和价值观,以形成全球范围内的马克 思主义研究和实践共同体。
加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问题的结合
关注现实问题,提供解决 方案
密切关注新时代背景下的重大现实问题,如 社会公平、经济高质量发展、国际关系等, 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分析,为解决现实 问题提供科学思路。
推动马克思主义与实证研 究的融合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证研究的融合,使 理论研究更好地为政策制定和实践创新提供
坚持实事求是
在探索过程中,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为 今后的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
思想汇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新时代发展与当代意义
![思想汇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新时代发展与当代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c9d59b9d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39.png)
思想汇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新时代发展与当代意义尊敬的领导:值此岁末年终之际,我谨向您汇报过去一年的工作情况,并对未来的计划和目标提出建议。
本次汇报的主题为“思想汇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新时代发展与当代意义”。
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一种深刻的哲学思想体系,对人类社会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下,我们需要深入思考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新发展与当代意义。
首先,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在新时代得到了新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发展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规律的认识。
在当今世界,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入发展和全球化的趋势仍然持续存在。
我们需要深入研究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善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更好地把握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
其次,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在当代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世界发展的日新月异,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不断涌现。
我们需要从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中汲取智慧,以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应对时代的挑战。
只有通过对阶级斗争、科学发展观、社会公平正义等核心概念的深入理解,才能有效应对社会问题,推动社会的稳定与进步。
我们在过去一年中,深入学习和研究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努力将其融入到具体工作中。
在实践中,我们注重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团结协作和创新精神,并倡导员工的公平分配和个人发展。
通过这些努力,我们在组织文化建设、团队协作和项目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以其强大力量推动公司的不断发展。
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完善公司的管理体系,提高运营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同时,我们将加强员工培训和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潜力和创造力。
我们还将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战略,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在结束之前,我要坦诚地表示,我们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增强团队凝聚力和执行力,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
关于新形势下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思考
![关于新形势下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e8ceffc6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0e.png)
全面深化改革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坚持 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有助于确保改革的正确方向。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有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当代中国最伟大的梦想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有助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思想保障。
神支柱。
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实践意义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伟大成就
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我国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从贫穷落后到繁 荣富强的历史性飞跃。
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在实践中,我们不断总结经验,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马克思主 义在中国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有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坚定的政治方向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有助于确保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正确政治方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 政治保障。
04
新形势下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 地位的途径与方法
时代背景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加速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需要坚持马克思 主义指导地位来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理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是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是指导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进行革命和 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在新形势下,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时代化大众化,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任务
研究新形势下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分析当前存在的主 要问题及原因,提出加强和改进的思路与对策,为党和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提供 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新时期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思考
马克思指出,“信仰的本质,在于人类对自身本质力量和生存发展的把握信仰就是人们对其认定的最高生活价值的某种对象的始终不渝的信赖和执著的追求,是一种对人生有限性的超越和对不朽精神的追求。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就是指对马克思的理论及其奋斗方向坚信不移,并且愿意身体力行。
青年,寄托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
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目光的关注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
”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
大学时代是大学生培养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阶段。
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大学生个人成长和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至今马克思经久不衰,因为马克思具有先进性。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既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又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理论品质和活的灵魂。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
而青年大学生作为党和国家的接班人,大学生的信仰则显得尤
为重要。
马克思主义是当今世界上最科学的真理,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当今世界上最科学的信仰。
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对于指导人们创造美好的人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要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就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认真学习并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
科学信仰建立在正确的认识基础之上,只有真正地认识马克思主义,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才能坚定地信仰马克思主义。
而要理解马克思主义,就要认真地研读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的著作,深刻地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性,完整、准确、全面的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和科学体系。
如果不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或者对马克思主义只是停留在一知半解的水平上,就不会被马克思主义的伟大理论所吸引、所折服,也就不可能真正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第二,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深刻体会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
科学信仰的形成不仅建立在思想观念的基础上,而且还要建立在实践体验的基础上。
只有在实践之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自己的行动,反复用实践的结果来检验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才能坚定地信服马克思主义。
同时,科学信仰形成的过程又是一个意志的过程,只有在反复社会实践的过程中,经历困难、曲折和失败的磨难,才能形成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不移的信仰。
第三,努力识别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
在现实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错误思想经常地、大量地存在,并且每时每刻都在影响和侵袭着人们的思想,干扰着人们的科学信仰。
要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就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自己的头脑。
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着重认清它们的思想实质。
在分析和鉴别的基础上,摈弃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我们当代大学生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的一代,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
因此,当代青年大学生的信仰不仅关乎自己的成长发展,而且关乎祖国的前途与未来。
所以,作为当代大学生一定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争做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自觉认清肩负的历史责任,在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共发展、与人民齐奋斗的过程中茁壮成长,努力成才。
吕志成
B1101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