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人类思想史上的壮丽日出,它使哲学的理论主题、思维方式和社会功能发生了根本转换,其思想之深刻、方法之科学、影响之广泛都是无与伦比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150多年来,追随者有之,赞同者有之,批评者有之,反对者有之。梅林、考茨基、伯恩施坦、拉布里奥拉、普列汉诺夫等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过深刻论述,卢卡奇、柯尔施、葛兰西、霍克海默、马尔库塞、阿尔都塞、哈贝马斯等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了新的探索,罗素、杜威、萨特、海德格尔、福科、伽达默尔、德里达等人也直接或间接地研究过马克思主义哲学,其中不乏深刻的见解。在这个论述、探索过程中,许多观点不很一致,甚至很不一致,争论持久而激烈。第一种是西方
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学,以及一些既不属于西方马克思主义,也不属于西方马克思学的当代西方哲学家。第二种是苏联模式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第三种是俄罗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即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哲学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反思和再认识。这些社会思潮、理论模式和研究范式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做了许多新的探索,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多维视野中的马克思。其意义不仅表明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存
在着不同的观点和流派,而且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已突破单一的模式,呈现出解释的多元化格局;不仅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可能途径,而且为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提供了更多的方法。
对于当代和历史上国外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学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我们不能采取简单拒斥的态度,而应在批判它们错误的同时,对它们提出的重要问题和具有启发性的思想进行反思,以扩大自己的理论视野。无论在哪一个时代,马克思主义如果忽视对同时代理论成果的批判考察和借鉴,把自己同整个时代的文化背景和社会思潮隔离开来,都会由于孤立而走向枯萎。
在充分肯定当代和历史上国外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学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意义及其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具有启示性的同时,对它们的局限及其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负面影响也应有清醒的认识。从一定意义上讲,一个完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西方这些不同的学派、学说和思潮中被肢解了。
因此,全面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唯物史观,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已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是涉及国家和民族的现实利益,其所影响的绝不仅仅是哲学和史学观念的保守和滞后,而是对于我们民族和国家的现实政治需求起着一种事实上的阻碍作用。当今,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所有马克思主义者的头等重要任务!有的学者认为,过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遵循的是逻辑主义的研究方法。以预设的概念或哲学观念为逻辑前提,探讨哲学概念或哲学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缺点是:把哲学研究变成了“概念的演绎”,从而切断了哲学与现实之间的联系。如果运用历史主义的方法,把概念的研究转化为问题的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就能够走进中国的现实。要做到这一点,则必须进行:一是哲学基本问题的革命;二是哲学思想体系的革命;三是以社会历史为终极视野和总体性本题论规定;
按照黑格尔式的理性理解现实,虽然更接近经典的马克思,但这恰恰反映了马克思哲学的时代规定和问题。整个近代西方以来的理性主义和科学主义的问题就是把概念的问题、理想性的东西当作现实来操作。这是一个自然主义的或理性主义时代的错误。马克思在分析哲学与社会历史条件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扬弃了独立的哲学,而建立一种以分析现实社会矛盾为任务的新唯物主义。这种新唯物主义在分析现实社会矛盾的基础上寻求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并把它作为哲学研究的主题。按照这种哲学观,哲学的研究就是要从“人间上升到天堂”,而不是“从天堂下降到人间”,从而达到现实性和超越性的统一;
我们只有克服传统体系和模式(即前苏联教科书所宣传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缺陷,才能重新焕发起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机,使之更好地发挥其对现实的指导作用。因此除了内容上的更新之外,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模式和体系在叙述方式和表述问题上,在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问题上,也都亟待发展和创新。
就传统模式和体系呈现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来看。有学者指出,传统教材只是在近代唯物主义本体论认识论传统中理解马克思哲学的革命意义,因而是一种实体性、单一性思维方式。所谓单一性是指把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当作一成不变的教条,要求各国的革命运动遵循同一模式;所谓多样性就是强调各国文化、历史发展的特殊性,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与各国文化和具体的革命实践相结合,即要求使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由于这一特定的内容,马克思主义世界化的过程也就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单一性与多样性的矛盾以教条化与反教条化的形式表现出来,于是,反教条化就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要特点;
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应用的实质是理论与实际的创造性结合与转化,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应用的最终标准是看改造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效果,而不是仅停留在“思维领域”;
要树立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统一的大哲学观,强调哲学改革,一方面要哲学基础理论创新——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另一方面要以问题为中心研究重大课题。要调整学科结构,大力发展部门哲学。要坚持哲学专业化和大众化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向,使哲学走出玄思,面向现实,回归生活,是繁荣哲学的必由之路。
相反的意见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任务不是构建哲学的新形态,而是要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加以发展;
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关键是如何增强问题意识。应该恰当地提出问题,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同时要合理地研究问题,让问题进入哲学的视野,并且以哲学的方式予以关照和解答。
可以说,今日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创新的高度,就取决于它提出、分析和解决重大时代性问题的程度和水平。而对这些问题的合理解答,即是现时代“时代精神的精华”;
发展唯物史观、使唯物史观做到与时俱进上,要真正下踏踏实实的功夫。切切实实地为发展唯物史观做些有益的事情。切忌空洞的指责和说教。唯物史观的创新的具体内容虽然有很多,但涉及方法论的基本原则只有两条:一是实事求是;二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实事求是地说明我们今天这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今天的“多样化的世界”从何而来,学者们认为今天存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多样化的文明”、“多样化的世界”、“多样化的发展道路”无疑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由历史发展来的。作为哲学研究,就应该以哲学的方法阐明这些问题,为理论的创新提供哲学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