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古典文献的校勘海边老狗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字倒之例,如《淮南子·人间训》:“家富良马。”王念孙云: “良马本作马良,与家富相对为文。”
句倒之例,如《老子》第十四章:“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 后。”周祖谟指出:“汉代帛书《老子》乙本作:‘随之而不见 பைடு நூலகம்后,迎之而不见其首。’”
第四章 古典文献的校勘
第一节 文献发生错误的类型 1,“讹”及造成文献讹误的原因。 2,“脱”及脱文的类型。 3,“衍”及衍文的类型。 4,“倒”及倒文的类型。 5,文献多重错误概况。 文献同时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错误类型即为多重错误。有既讹且脱、既讹且衍、既讹
第四章 古典文献的校勘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古典文献发生错误的原因及错
误类型,掌握校勘的几种基本方法。认识校勘成果的不同处理形 式。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中国古典文献发生错误的主要类型。 (2)古典文献校勘的主要方法与处理形式。 2,教学难点: 如何灵活掌握中国古典文献校勘的不同方法。 三、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为主,启发学生阅读思考与练习为辅。 四、教学课时: 3课时。
且倒、既脱且衍、既脱且倒、既衍且倒。既讹且脱又衍、既讹且脱又倒、既脱且衍又 倒等情况。 两重错误者,如上海古籍出版社点校本《开元天宝遗事·斗花》:“长安王士安,春时 斗花,戴插以奇花多者为胜。”“王士安”实为“士女”之误。是为既衍且讹。 三重错误者,如《淮南子·说林》:“屠者羹藿,为车者步行,陶者用缺盆,匠人处狭 庐。”王念孙曰:“‘羹藿’本作‘藿羹’,‘藿羹’与‘步行’相对为文。诸书多 言‘藿羹’,无言‘羹藿’者,此写者误倒也。‘为车者步行’本作‘车者步行’, 古者百工各以其事为名,故《考工记》曰:‘攻木之工,轮舆弓庐匠车梓。’此言车 者,犹《考工记》言车人也。后人误以车为车马之车,故又加‘为’字耳。‘陶者’ 本作‘陶人’,与‘匠人’相对为文,今本‘人’作‘者’,因上二句而误。‘庐’ 与‘卢’同。道藏本、刘本并作卢,庄改‘卢’为‘庐’,未达假借之义。《太平御 览·器物部三》引此正作‘屠者藿羹,车者步行,陶人用缺盆,匠人处狭庐’。”是为 既讹且衍又倒例。
第四章 古典文献的校勘
第一节 文献发生错误的类型
1,“讹”及造成文献讹误的原因。 讹也称误,为文献中最常见的错误现象。《吕氏春
秋·察传》: 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
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 ‘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 亥涉河”也。
以上即是典型的文献讹误。由于古代文献先由手自笔录、 辗转传抄,唐代才逐渐有刻板印刷,且即使刻印也有精 粗之分,所以年代既久,文献讹误势必难免,有些文献 文字讹误甚至极为严重。
第四章 古典文献的校勘
第一节 文献发生错误的类型
1,“讹”及造成文献讹误的原因。 2,“脱”及脱文的类型。
文献在传抄或刻印过程中脱漏一字或数字称为脱文,也称夺文或 阙文。脱文现象产生应甚早,且也较普遍。
第四章 古典文献的校勘
第一节 文献发生错误的类型 1,“讹”及造成文献讹误的原因。 2,“脱”及脱文的类型。 3,“衍”及衍文的类型。 原稿所无而传抄或出版过程中误增的文字称为衍文,亦称衍字、羡字。 衍一字或数字情况多见。如《淮南子·氾论》:“诵先王之《诗》、《书》,
不若闻得其言,闻得其言,不若得其所以言,得其所以言者,言弗能言也。” 王念孙校:“‘诵先王之诗书’,‘诗’字因上文《诗》、《春秋》而衍。 先王之书泛指六艺而言,非《诗》、《书》之书也。‘不若闻得其言、闻得 其言’,两‘得’字皆因下句‘得’字而衍。高注云:‘闻圣人之言,不如 得其未言时之本意。’则‘闻’下无‘得’字明矣。《文子·上义》篇正作 ‘诵先王之书,不若闻其言;闻其言,不若得其所以言’。” 衍文也有衍出一句以至数句的,如《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杨雄以为靡丽 之赋,劝百风一,犹驰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不已亏乎?”宋·王应麟 《困学纪闻·考史》指出其为后人取《汉书·司马相如传》赞语,正是。
古代简册因编绳断烂,在重编时失去一简或数简称为脱简,后世 也称脱文较多的现象为脱简。古书脱页现象也较常见,如《文心 雕龙·隐秀》一篇脱去一页,后人予以增补,已非原貌。黄侃称: “此纸亡于元时,则宋时尚得见之。惜少征引者。唯张戒《岁寒 堂诗话》引刘勰云:‘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前曰秀。’此真 《隐秀》篇之文,今本既云出于宋椠,何以遗此二言?然则赝迹 至斯愈显,不待考索文理而亦知之矣。”古代脱文甚至有脱卷的 情况,如《汉志》著录《太史公百三十篇》,注曰:“十篇有录 无书。”可见东汉之时《史记》已有十篇(亦即十卷)亡佚。
第四章 古典文献的校勘
第一节 文献发生错误的类型
1,“讹”及造成文献讹误的原因。 2,“脱”及脱文的类型。 3,“衍”及衍文的类型。 4,“倒”及倒文的类型。 倒指原稿文字并无讹误、衍、脱等,只是在流传过程中产生文字
前后次序颠倒错乱的现象。次序被颠倒之文字称“倒文”,纠正 之则称乙正或乙转。倒文较多的习惯称“错简”。倒文分字倒、 句倒、篇章倒等,目录、表格也有颠倒错乱情况。
第四章 古典文献的校勘
第二节 校勘的资料
第四章 古典文献的校勘
第二节 校勘的资料 1,依据本书的异本进行校勘及异本的种类。 章学诚《校雠通义·校雠条理》称:“校书宜广储副本,刘向校雠中秘,有所
谓中书,有所谓外书,有所谓太常书,有所谓太史书,有所谓臣向书、臣某 书。……夫博求诸本,乃得雠正一书,则副本固将广储以待质也。” 章学诚,清代史学家、文学家。字实斋。汉族,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乾隆 四十三年(1778)进士,官国子监典籍。曾主讲定州定武、保定莲池书院,并 为南北方志馆主修地方志。章学诚倡“六经皆史”之论,治经治史,皆有特 色。所著《文史通义》共9卷(内篇6卷,外篇3卷),是清中叶著名的学术 理论着作。 第一,稿本。稿本为成书时最初文字记录,保持书籍的本来面目,因此为校 勘之最可靠依据。稿本又有初稿与定稿之别,定稿更能代表文献原貌。 陈廷焯(1853—1892)字亦峰,又字伯与,原名世琨。丹徒(今江苏省镇 江县)人,光绪十四年(1888)举人。 《白雨斋词话》共8卷,690余则,是近代词话中篇 幅较大的一部重要著作。 本书作者自称撰述的宗旨是“本诸风骚,正其情性,温厚以为体,沉郁以为用, 引以千端,衷诸壹是。非好与古人为难,独成一家言,亦有所大不得已于中, 为斯诣绵延一线”(《词话自序》),是有意识的针对词坛风尚提出和阐述 自成体系的论词主张。
句倒之例,如《老子》第十四章:“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 后。”周祖谟指出:“汉代帛书《老子》乙本作:‘随之而不见 பைடு நூலகம்后,迎之而不见其首。’”
第四章 古典文献的校勘
第一节 文献发生错误的类型 1,“讹”及造成文献讹误的原因。 2,“脱”及脱文的类型。 3,“衍”及衍文的类型。 4,“倒”及倒文的类型。 5,文献多重错误概况。 文献同时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错误类型即为多重错误。有既讹且脱、既讹且衍、既讹
第四章 古典文献的校勘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古典文献发生错误的原因及错
误类型,掌握校勘的几种基本方法。认识校勘成果的不同处理形 式。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中国古典文献发生错误的主要类型。 (2)古典文献校勘的主要方法与处理形式。 2,教学难点: 如何灵活掌握中国古典文献校勘的不同方法。 三、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为主,启发学生阅读思考与练习为辅。 四、教学课时: 3课时。
且倒、既脱且衍、既脱且倒、既衍且倒。既讹且脱又衍、既讹且脱又倒、既脱且衍又 倒等情况。 两重错误者,如上海古籍出版社点校本《开元天宝遗事·斗花》:“长安王士安,春时 斗花,戴插以奇花多者为胜。”“王士安”实为“士女”之误。是为既衍且讹。 三重错误者,如《淮南子·说林》:“屠者羹藿,为车者步行,陶者用缺盆,匠人处狭 庐。”王念孙曰:“‘羹藿’本作‘藿羹’,‘藿羹’与‘步行’相对为文。诸书多 言‘藿羹’,无言‘羹藿’者,此写者误倒也。‘为车者步行’本作‘车者步行’, 古者百工各以其事为名,故《考工记》曰:‘攻木之工,轮舆弓庐匠车梓。’此言车 者,犹《考工记》言车人也。后人误以车为车马之车,故又加‘为’字耳。‘陶者’ 本作‘陶人’,与‘匠人’相对为文,今本‘人’作‘者’,因上二句而误。‘庐’ 与‘卢’同。道藏本、刘本并作卢,庄改‘卢’为‘庐’,未达假借之义。《太平御 览·器物部三》引此正作‘屠者藿羹,车者步行,陶人用缺盆,匠人处狭庐’。”是为 既讹且衍又倒例。
第四章 古典文献的校勘
第一节 文献发生错误的类型
1,“讹”及造成文献讹误的原因。 讹也称误,为文献中最常见的错误现象。《吕氏春
秋·察传》: 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
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 ‘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 亥涉河”也。
以上即是典型的文献讹误。由于古代文献先由手自笔录、 辗转传抄,唐代才逐渐有刻板印刷,且即使刻印也有精 粗之分,所以年代既久,文献讹误势必难免,有些文献 文字讹误甚至极为严重。
第四章 古典文献的校勘
第一节 文献发生错误的类型
1,“讹”及造成文献讹误的原因。 2,“脱”及脱文的类型。
文献在传抄或刻印过程中脱漏一字或数字称为脱文,也称夺文或 阙文。脱文现象产生应甚早,且也较普遍。
第四章 古典文献的校勘
第一节 文献发生错误的类型 1,“讹”及造成文献讹误的原因。 2,“脱”及脱文的类型。 3,“衍”及衍文的类型。 原稿所无而传抄或出版过程中误增的文字称为衍文,亦称衍字、羡字。 衍一字或数字情况多见。如《淮南子·氾论》:“诵先王之《诗》、《书》,
不若闻得其言,闻得其言,不若得其所以言,得其所以言者,言弗能言也。” 王念孙校:“‘诵先王之诗书’,‘诗’字因上文《诗》、《春秋》而衍。 先王之书泛指六艺而言,非《诗》、《书》之书也。‘不若闻得其言、闻得 其言’,两‘得’字皆因下句‘得’字而衍。高注云:‘闻圣人之言,不如 得其未言时之本意。’则‘闻’下无‘得’字明矣。《文子·上义》篇正作 ‘诵先王之书,不若闻其言;闻其言,不若得其所以言’。” 衍文也有衍出一句以至数句的,如《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杨雄以为靡丽 之赋,劝百风一,犹驰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不已亏乎?”宋·王应麟 《困学纪闻·考史》指出其为后人取《汉书·司马相如传》赞语,正是。
古代简册因编绳断烂,在重编时失去一简或数简称为脱简,后世 也称脱文较多的现象为脱简。古书脱页现象也较常见,如《文心 雕龙·隐秀》一篇脱去一页,后人予以增补,已非原貌。黄侃称: “此纸亡于元时,则宋时尚得见之。惜少征引者。唯张戒《岁寒 堂诗话》引刘勰云:‘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前曰秀。’此真 《隐秀》篇之文,今本既云出于宋椠,何以遗此二言?然则赝迹 至斯愈显,不待考索文理而亦知之矣。”古代脱文甚至有脱卷的 情况,如《汉志》著录《太史公百三十篇》,注曰:“十篇有录 无书。”可见东汉之时《史记》已有十篇(亦即十卷)亡佚。
第四章 古典文献的校勘
第一节 文献发生错误的类型
1,“讹”及造成文献讹误的原因。 2,“脱”及脱文的类型。 3,“衍”及衍文的类型。 4,“倒”及倒文的类型。 倒指原稿文字并无讹误、衍、脱等,只是在流传过程中产生文字
前后次序颠倒错乱的现象。次序被颠倒之文字称“倒文”,纠正 之则称乙正或乙转。倒文较多的习惯称“错简”。倒文分字倒、 句倒、篇章倒等,目录、表格也有颠倒错乱情况。
第四章 古典文献的校勘
第二节 校勘的资料
第四章 古典文献的校勘
第二节 校勘的资料 1,依据本书的异本进行校勘及异本的种类。 章学诚《校雠通义·校雠条理》称:“校书宜广储副本,刘向校雠中秘,有所
谓中书,有所谓外书,有所谓太常书,有所谓太史书,有所谓臣向书、臣某 书。……夫博求诸本,乃得雠正一书,则副本固将广储以待质也。” 章学诚,清代史学家、文学家。字实斋。汉族,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乾隆 四十三年(1778)进士,官国子监典籍。曾主讲定州定武、保定莲池书院,并 为南北方志馆主修地方志。章学诚倡“六经皆史”之论,治经治史,皆有特 色。所著《文史通义》共9卷(内篇6卷,外篇3卷),是清中叶著名的学术 理论着作。 第一,稿本。稿本为成书时最初文字记录,保持书籍的本来面目,因此为校 勘之最可靠依据。稿本又有初稿与定稿之别,定稿更能代表文献原貌。 陈廷焯(1853—1892)字亦峰,又字伯与,原名世琨。丹徒(今江苏省镇 江县)人,光绪十四年(1888)举人。 《白雨斋词话》共8卷,690余则,是近代词话中篇 幅较大的一部重要著作。 本书作者自称撰述的宗旨是“本诸风骚,正其情性,温厚以为体,沉郁以为用, 引以千端,衷诸壹是。非好与古人为难,独成一家言,亦有所大不得已于中, 为斯诣绵延一线”(《词话自序》),是有意识的针对词坛风尚提出和阐述 自成体系的论词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