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高分突破答案
高分突破同步语文七年级下册答案
参考答案第一单元1 邓稼先【课前自学】二、1.质朴献身2.①在美国获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报效祖国)②1958年受命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并成功设计了两弹。
(“两弹”元勋、功勋卓著)③1985年重病期间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④文革初期,说服两派继续工作。
(没有私心)⑤1971年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竟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
(勇敢、公正无私)⑥一封短短的信。
(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朴实)⑦1982年,“我不能走”。
(执着追求、无私奉献、责任心强)3.课文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更能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可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说明了只有中国的传统文化背景才能孕育出邓稼先这样品格高尚的人物,也只有邓稼先这样的人才适应中国社会的需要,为民族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三、1.(1)奠基元勋当之无愧(2)挚友(3)谣言(4)可歌可泣(5)鲜为人知(6)锋芒毕露(7)家喻户晓(8)妇孺皆知(9)至死不懈(10)鞠躬尽瘁2.C(鲜为人知:很少人知道。
用于这里与语境不合。
)3.D (删去“具体”或者删去“详情”)4.如果说人生是一望无际的大海,那么挫折则是其中骤然翻起的浪花。
如果说人生是一片湛蓝的天空,那么失意则是其中翻腾堆积的乌云。
【课内精读】1.写大漠戈壁的艰苦与危险,展现了邓稼先不计个人安危,甘为祖国献身的崇高精神。
2.既写出了当时环境的恶劣,又写出了邓稼先所肩负的使命的重大。
这一系列推测,实际是对邓稼先所做出的伟大贡献的无比敬佩与热情讴歌,也表现出作者对友人的关心。
3.他是一个爱国、执着、果断的人。
4.引用《吊古战场文》,渲染了古罗布泊荒无人烟、凄凉萧索的气氛,从侧面突出了邓稼先工作环境的艰苦。
引用“五四”时代的一首歌歌词,作为邓稼先一生的写照,把邓稼先的贡献置于近一百年来的历史背景上,说明他正是这样有血性的中国男儿。
语文七年级下册高分突破答案2022
语文七年级下册高分突破答案2022语文学科7年级下册答案1. 默写。
(1) 无丝竹之乱耳,。
(《陋室铭》)(2) ,化作春泥更护花。
(《己亥杂诗》(其五))(3) 商女不知亡国恨,。
(《泊秦淮》)(4) ,自缘身在最高层。
(《登飞来峰》)2.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两小题。
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 《望岳》作者是唐朝的,诗中“岱宗”是指。
(2)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蕴含的人生哲理是。
3.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四小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 《爱莲说》的作者是朝的(人名)。
(2) 解释加点字。
i 可爱者甚蕃:ii 晋陶渊明独爱菊:(3) 翻译句子。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4) 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甚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邴原戒酒邴原旧能饮酒,自行①之后,八九年间,酒不向口,单步负笈,苦身持力②,至陈留则师韩子助,颖川则宗陈仲弓,汝南则交范孟博,涿郡则亲卢子干。
临别,师友以原不饮酒,会米肉送原。
原曰:“本能饮酒,但以荒思废业,故断之耳。
今当远别,因见贶③饯,可一饮宴。
”于是共坐饮酒,终日不醉。
【注释】①自行:此指出门游学。
②苦身持力:凭体力支撑着疲乏的身体。
③贶(kuàng):赐与。
(1) 解释加点字,i 邴原旧能饮酒ii 单步负笈(2) “因见贶饯”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正确的A.因为看见赐与酒席;B.乘着给我饯行的机会;C.因为你们赐我钱;D.乘着这次最后的见面跟大家吃一顿。
(3) 文章为什么在最后要强调“终日不醉”?(4) 读了选文,你可以得到什么启示?5.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四小题。
2015高考语文高分突破训练:NO.2 古代诗文阅读.重点突破1 文言文阅读(传记)
资料概述与简介 NO.2古代诗文阅读·重点突破1 文言文阅读(传记) 【高考原貌再现】 一、(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题。
马文升,字负图,貌瑰奇多力。
登景泰二年进士,授御史。
历按山西、湖广,风裁甚著。
成化初,召为南京大理卿。
满四之乱,录功进左副都御史。
振巩昌、临洮饥民,抚安流移,绩甚著。
是时败寇黑水口,又败之汤羊岭,勒石纪之而还。
进右都御史,总督漕运。
淮、徐、和饥,移江南粮十万石、盐价银五万两振之。
孝宗即位,召拜左都御史。
弘治元年上言十五事,悉议行。
帝耕藉田,教坊以杂戏进。
文升正色曰:“新天子当使知稼穑艰难,此何为者?”即斥去。
明年,为兵部尚书,督团营如故。
承平既久,兵政废弛,西北部落时伺塞下。
文升严核诸将校,黜贪懦者三十余人。
奸人大怨,夜持弓矢伺其门,或作谤书射入东长安门内。
为兵部十三年,尽心戎务,于屯田、马政、边备、守御,数条上便宜。
国家事当言者,即非职守,亦言无不尽。
尝以太子年及四龄,当早谕教,请择醇谨老成知书史者,保抱扶持,凡言语动止悉导之以正。
山东久旱,浙江及南畿水灾,文升请命所司振恤,练士卒以备不虞。
帝皆深纳之。
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诸大臣莫敢望也。
吏部尚书屠罢,倪岳代,岳卒,以文升代。
南京、凤阳大风雨坏屋拔木,文升请帝减膳撤乐,修德省愆,御经筵,绝游宴,停不急务,止额外织造,振饥民,捕盗贼。
已,又上吏部职掌十事。
帝悉褒纳。
正德时,朝政已移于中官,文升老,连疏求去,许之。
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
语及时事,辄颦蹙不答。
五年卒,年八十五。
文升有文武才,长于应变,朝端大议往往待之决。
功在边镇,外国皆闻其名。
尤重气节,厉廉隅,直道而行。
卒后逾年,大盗至钧州,以文升家在,舍之去。
(节选自《明史·马文升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登景泰二年进士 登:升职。
B.录功进左副都御史录:记载。
C.振巩昌、临洮饥民振:救济。
2020 高分突破 中考语文--2.课内外文言文·考前抢分组合特训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 分)
(1)求.二石兽于水中 寻找 g (2)尔辈不能究.物理 研究、探求 g (3)不亦颠.乎 颠倒、错乱 g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
(2)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人们)依照他的说法去做,果然在上游几里开外找到了石兽。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9 分) 张骞,汉中人也,建元中为郎①。时匈奴降者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 头为饮器,月氏遁而怨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 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骞以郎应募,与甘父②俱出陇 西,使月氏。径匈奴,匈奴得.之,传诣单于。单于留骞十余岁予妻 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骞为人强力,宽大信人,蛮夷爱之。单于死, 国内乱,骞与胡妻及甘父俱亡归汉。
逾时,其父拟征召姻友万氏姓者饮,令子晨起治状。久之不 成。父趣②之。其子恚③曰:“天下姓字夥矣奈何姓万自晨起至 今才完五百画也。” 【注释】①搦(nuó) 管:执笔。②趣:同“趋”,催。 ③恚(huì ):怨恨。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楚士始训之搦管临.朱/执策而临.之 B.其子辄.欣欣然掷笔/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 C.请谢.去/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D.其父喜而从.之/战则请从.
前抢分特训课内外文言文考前抢分组合特训训练篇目成绩第一组陋室铭张骞出使爱国主题第二组爱莲说一心为民第三组河中石兽奈何姓万第五组富贵不能淫魏征谈君明训练篇目成绩第六组三峡李崇断案第七组记承天寺夜游第八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第九组孙权劝学香居谏齐王训练篇目成绩第十一组桃花源记第十二组愚公移山宁越为师第十四组湖心亭看雪祖莹偷读第十五组醉翁亭记以少胜多第十六组曹刿论战训练篇目成绩第十七组邹忌讽齐王纳谏淳于髡巧第二十组唐雎不辱使命唐太宗选太子第二十一组陈涉世家司马懿谏魏武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河 圮: 倒塌 (2)阅.十余岁 阅: 经过,经历 (3)求.二石兽于水中 求: 寻找 (4)竟.不可得 竟: 终了,最后 (5)棹.数小舟,曳.铁钯 棹: 划(船) 曳: 拖 (6)尔辈不能究.物.理. 究: 研究、探求
8.广东中考高分突破古诗文阅读《愚公移山》
考
点
全
练
课内文言文阅读
愚公移山
一、字词理解、句子翻译 1.解释文中加点字词,并翻译全文。
( 哪怕、怎怕 )而不平?”河曲智叟亡 ( 通“无”,没有 )以( 来 )应。 操( 持 )蛇之神闻(听说 )之( 这件事 ),惧 (害怕 )其不已( 停止)也,告之于帝。帝感( 被感动) 其诚(诚心),命夸娥氏二子负( 背 )二山,一厝 ( 通“措”,放置)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 汉之阴,无陇(通“垄”,高地 )断( 断绝 )焉。
返回
考
点
全
练
愚 公 移 山
课内文言文阅读
课外文言文阅读
首 页
末 页
考
点
全
练
课内文言文阅读
愚公移山
一、字词理解、句子翻译 1.解释文中加点字词,并翻译全文。 太行、王屋二山,方(方圆 )七百里,高万仞, 北岸 )之北。北山愚公 本在冀州之南,河(黄河)阳( 者,年且(将近)九十,面( 名词作动词,面对 )山 而居。惩(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苦 )山北 之塞( 阻塞 ),出入之迂( 曲折,绕远 )也,聚 (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聚集 )室而谋 ( 谋划、商量 ) 曰:“吾与汝毕( 全 )力平( 铲除 )险 ( 形容词作动词,险峻 ),指直 ( )通豫南,达 ( 到达 )于汉阴( ) 南岸 ),可乎?”杂然 (纷纷的样子 赞同)。其妻献疑(提出疑问 相许( ) 曰:“以( 凭 )君
考
文言词汇
方
点
全
解
愚 公 移 山
方七百里(方圆) 今齐地方千里(方圆)
居
面山而居(居住) 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停留)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削平) 斟酌损益,进尽忠言(除去) 曾(cé ng)不若孀妻弱子(居然) 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 始龀(才) 始一反焉(才)
高考语文复习考前专题突破—文言文翻译题
高考语文复习考前专题突破—文言文翻译题一、(2021·广东普宁普师高级中学高三二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周公旦者,周武王弟也。
自文王在时,旦为子孝,笃仁,异于群子。
及武王即位,旦常辅翼武王,用事居多。
武王十一年,伐纣,至牧野,周公佐武王,作《牧誓》。
破殷,入商宫。
已杀纣,衅社..,告纣之罪于天释箕子①之囚封纣子武庚使管叔蔡叔傅之以续殷祀遍封功臣同姓戚者。
封周公旦于少昊之虚曲阜,是为鲁公。
周公不就封,留佐武王。
其后武王既崩,成王少,在强葆..代成王摄行..之中。
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乃践阼政当国。
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于国曰:“周公将不利于成王。
”周公乃告太公望、召公奭曰:“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
三王之忧劳天下久矣,于今而后成。
武王蚤终,成王少,将以成周,我所以为之若此。
”于是卒相成王,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鲁。
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
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
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管、蔡、武庚等果率淮夷而反。
周公乃奉成王命,兴师东伐,作《大诰》。
遂诛管叔,杀武庚,放蔡叔。
收殷余民。
宁淮夷东土,二年而毕定。
诸侯咸服宗周。
成王七年三月,周公往营成周洛邑,卜居焉,曰吉,遂国之。
成王长,能听政。
于是周公乃还政于成王,成王临朝。
周公之代成王治,南面..倍依以朝诸侯。
及七年后,还政成王,北面就臣位,匔匔②如畏然。
周公归,恐成王壮,治有所淫佚,乃作《多士》,作《毋逸》,以诫成王。
天下已安,周之官政未次序,于是周公作《周官》,官别其宜。
作《立政》,以便百姓,百姓说。
周公在丰,病,将没,曰:“必葬我成周,以明吾不敢离成王。
”周公既卒,成王亦让,葬周公于毕③,从文王,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
成王乃命鲁得郊祭文王。
鲁有天子礼乐者,以褒周公之德也。
(选自《史记·鲁周公世家》,有删节):纣王的叔父,官太师,封于箕地。
中考文言文专项突破 有详解和参考译文
第三部分专项突破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
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
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
遂书以名其亭焉。
(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1.用斜线(/)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
(共两处)(2分)又爱其俗之安闲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4分)①乐.其地僻而事简( )②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 )③因.为本其山川( )④遂书以名.其亭焉( )3.用现代汉语学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3分)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4.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5分)(1)这是“丰乐亭”得名的缘由是什么?(3分)(2)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5.欧阳修被贬滁州时所作,作者仕途受挫,犹能心系百姓,造福一方。
你从其生活态度中获得了什么教益?请结合文章内容和自身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3分)答案:1.又/爱其/俗之安闲2.(1)喜欢(2)在……以后(3)根据(4)起名,命名3.喜欢这地方僻静,而政事简单,又爱它的风俗安恬闲适。
4.(1)滁人生太平之世,享山川风俗之美,安丰年之乐(2)与民同乐5.作者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不懈追求的职业操守难能可贵。
我们在学习、生活中也要发扬乐观向上的精神,不惧挫折,不畏困难,积极进取。
参考译文:我来到这个地方,喜欢这里地方僻静,而且政事简单,又爱它的风俗安恬闲适。
既然在山谷间找到这样的甘泉,于是每天同滁州的人士来游玩,抬头望山,低首听泉。
春天采摘幽香的鲜花,夏天在茂密的乔木下乘凉,刮风落霜结冰飞雪之时,更鲜明地显露出它的清新秀美,四时的风光,无一不令人喜爱。
(那时)又庆幸遇到民众为那年谷物的丰收成熟而高兴,乐意与我同游。
于是为此根据这里的山脉河流,叙述这里风俗的美好,让民众知道能够安享丰年的欢乐的原因,是因为有幸生于这太平无事的时代。
2023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学案2考点突破精准答题第5讲文言文翻译题课时演练(含答案)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考点突破精准答题:专题三学案二第5讲1.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8分)彪之字叔武,年二十,须鬓皓白,时人谓之王白须。
初除佐著作郎、东海王文学。
……永和末,多疾疫。
旧制,朝臣家有时疾,染易三人以上者,身虽无病,百日不得入宫。
至是,百官多列家疾,不入。
彪之又言:“疾疫之年,家无不染。
若以之不复入宫,则直侍顿阙,王者宫省空矣。
”朝廷从之。
及简文崩,群臣疑惑,未敢立嗣。
或云,宜当须大司马处分。
彪之正色曰:“君崩,太子代立,大司马何容得异!若先面咨,必反为所责矣。
”于是朝议乃定。
及孝武帝即位,太皇太后令以帝冲幼,令温依周公居摄故事。
事已施行,彪之曰:“此异常大事,大司马必当固让,使万机停滞,稽废山陵,未敢奉令。
谨具封还内,请停。
”事遂不行。
加光禄大夫、仪同三司,未拜。
疾笃,帝遣黄门侍郎问所苦,赐钱三十万以营医药。
太元二年卒,年七十三,即以光禄为赠,谥曰简。
(选自《晋书·王彪之传》)(1)朝臣家有时疾,染易三人以上者,身虽无病,百日不得入宫。
(2)疾笃,帝遣黄门侍郎问所苦,赐钱三十万以营医药。
【答案】(1)朝臣家中有人得流行病,如果出现三人以上传染,即使本人未病,百日之内也不准进宫。
(2)病重,皇帝派黄门侍郎探问病痛,赐钱三十万给他治病买药。
【参考译文】王彪之,字叔武。
二十岁时,胡须鬓角都白了,当时人称他为王白须。
最初任佐著作郎、东海王文学。
……永和末年,多发传染病。
按旧例,朝臣家中有人得流行病,如果出现三人以上传染,即使本人未病,百日之内也不准进宫。
此时,文武百官多称家有时疾而不入朝理事。
王彪之又进言说:“瘟疫之年,没有哪一家不传染。
如果因此就不入宫,那恐怕连近侍也无人充当,皇宫将会空无一人了。
”朝廷听从了王彪之的进谏。
等到简文帝驾崩,群臣犹豫不定,没有敢立下继承人。
有人说,这件事应该由大司马来决定。
王彪之严肃地说:“国君驾崩,太子应当即位为君,大司马怎能有资格提出异议?如果事先在大司马的面前询问,那么一定会被责备的。
高分突破百校联考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评分总体说明: 1.主观题答案只要意思相同或相近即可酌情给分;如果考生的答案与参考答案不一致,但 符合题目要求且言之成理,也应该判为正确。 2.主观题答案语言表述不准确的酌情扣分。 3.除有特别说明的题目外,答案中出现错别字每3个扣1分(重复不计),但扣分不得超过该 小题的分值。 4.附加题给分应从严。】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0分)
12
3
B(最后两句对现实问题产生的原因的分析不符合文意)
13
3
C(司马光的事例主要论述了“勤奋”,与第④段所说的“文明”无关。)
14
4
(1)知识分子理应有文化的先觉,把文化自觉承担起来,留下一批千古
流传的作品,带动所有人充分认识到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新时代里民族
文化复兴的重要意义,最终形成整个国家的文化自觉。(2分)(2)还
(2)示例一:巨鹰展翅能救援双栖水陆 鲲龙腾空擅灭火频显神威
示例二:鲲龙腾空擅灭火双栖水陆 巨鹰展翅能救援频显神威(2 分)
二、阅读(46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10分)
6
3 (1)使……劳累 (2)犯错误 (3)在国外 (每空1分)
7
4 (1)(上天)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
并论,突出了人生中要像卖菜那样善于抓住时机的主题。(1 分)
作文等级 一类卷
(50~45分)
二类卷 (44~40分)
三类卷 (39~30分)
四类卷 (29~15分)
五类卷 (14~0分)
三、作文(50分) 评分标准
1.立意明确,中心突出,材料具体生动,有真情实感。 2.结构严谨,注意照应,详略得当。 3.语言得体、流畅。 1.立意明确,中心突出,材料具体。 2.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3.语言规范、通顺。 1.立意明确,材料能表现中心。 2.结构基本完整,有条理。 3.语言基本通顺,有少数错别字。 1.立意不明确,材料难以表现中心。 2.结构不完整,条理不清楚。 3.语言不通顺,错别字较多。 1.没有中心,空洞无物,严重离题。 2.结构残缺,不成篇章。 3.文理不通,错别字较多。
文言文翻译重难点突破讲练(附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翻译重难点突破讲练(附答案及解析)一、突破翻译重难点的前提:全面把握语境1.必须强化语境意识语境即言语环境,分为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社会背景、知识积累、情理事理等)。
文言文中所说的语境主要是内部语境,主要是文段语境和句子语境,很少涉及像现代文阅读那样的全篇语境。
文言语境在翻译中的作用,不仅仅是激活、锁定学生已有的文言文知识积累,更在于:(1)确定重要实词、虚词的含义,并借此判定特殊句式(尤其是无判断标志的判断句和意念被动句),推测疑难词语含义。
(2)结合语境推断被省略的成分和代词具体指代的对象。
(3)保证文意通顺,避免“望文生义”“刻意硬译”等常见问题。
语境对于翻译来说如此重要,可是在平时学习乃至考试中,学生的语境意识非常淡薄乃至没有。
这其中有个客观因素,就是在考试时被翻译的语句一般放在文言文阅读题的最后,与原文相对分开了,于是考生只盯着这个句子想,即使明知翻译不通也还是硬译,就是不知道把这个句子代入原文中去读、去思考。
这可能是考生普遍存在的一个坏习惯吧!因此,必须改掉这个坏习惯,真正做到让“字回到词中、词回到句中、句回到段中、段回到篇中”。
2.把握语境的要点:外看段境,内看句境(1)外看段境文言文翻译所需的语境不像现代文那么大,大多数情况下只看译句所在的段落,尤其是译句的上下文。
这时,把握译句所在的段落语境的要点在于:如是记叙性段落,重点看:①事件经过,②人物身份、性格和人物间相互关系。
如是议论性段落,先要区分观点与材料,理清段内层次关系;再要注意前后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如并列、因果、转折、总分等。
必要时要与前或后的叙事结合起来。
(2)内看句境关注句子内部语境,要充分注意其内容和形式两方面。
内容是指句子的内涵意义,要抓住句子主干成分(主谓宾)来确定;形式指句子的形式特征,如前后词语的搭配、结构是否对称等等。
另外,特别关注从人物对话中抽取出的译句的语境。
从人物对话中截取语句翻译,是命题者较通行的做法,考生对这类语句的语境关注远远不够,以致出现译不准、改变原意的情况。
广东中考高分突破古诗文阅读《湖心亭看雪》
答:本文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简练自然,不事雕琢。
(2)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这种写作手 法就是白描。体味本文所用的白描手法。
答:文中的白描能够抓住景物的突出特征,颇有韵 味。一白、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 概括,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传达 首 出景物的形与神。
页
返回
考
点
全
练
湖心亭看雪
课内文言文阅读
课外文言文阅读
首 页
末 页
考
点
全
练
课内文言文阅读
湖心亭看雪
一、字词理解、句子翻译 1.解释文中加点字词,并翻译全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 我 )住西湖。大雪三 消失 日,湖中人鸟声俱(都 )绝( )。是(这) 日更( 古代夜间计时单位)定矣,余拏( 撑,划) 一小舟,拥( 穿着 )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白色弥漫的样子 雾凇(水汽凝成的冰花)沆砀( ),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全)白(白色 )。湖 上影子,惟( 只有)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 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罢了 )。
返回
考
点
全
解
湖心亭看雪
写作特色
①本文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叙事简练,寓 意深蕴。 ②“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使用白描 手法,高度抽象,概括。 ③善用对比手法,大与小、冷与热、孤独与知己, 对比鲜明,有力地抒发了人生渺茫的深沉感慨和挥 之不去的故国之思。
返回
考
点
全
解
湖心亭看雪
写作意图(思想感情)
考
点
全
解
湖心亭看雪
重点内容
(6)“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显示了天空、云 层,山峦湖水混蒙一片,举目皆白的景象。 (7)“强饮三大白而别”一句中“强”表现作者的喜悦和豪 爽心情,“拉余同饮”一句中“拉”表现客人的喜悦心情。 (8)“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句中的“痴”字:① 作者引用舟子的话包含了对“痴”字的称赏,同时以天涯遇知 音的愉悦化解了心中的淡淡愁绪。②与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 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凡脱俗的性格。 (9)本文在表达方式上的特点:以记叙开头,以议论结尾,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静中有动,寂中有声。 (10)“湖中人鸟声俱绝”句中的“绝”字,从听觉入手,描 绘了一幅人鸟受冻,悄然无声、不敢外出的寒冬静默图。
语文高分突破七年级上册
语文高分突破七年级上册一、基础知识部分。
1. 字词积累。
- 生字表中的重点字词。
例如:- 易读错的字,像“确凿(záo)”“菜畦(qí)”等,要准确掌握读音。
- 易写错的字,如“罔”字中间是“亡”,“殆”字右边是“台”等,要注意字形结构。
- 多音字,像“宿”(sù、xiǔ、xiù)在不同语境中的读音。
- 词语解释。
课本中重点词语的含义,如“人迹罕至”(少有人来),“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像水在鼎中沸腾一样)等。
2. 语法知识。
- 词性。
区分名词(如“学生”“学校”)、动词(如“跑”“读”)、形容词(如“美丽”“高大”)等词性。
- 句子成分。
了解主语(句子陈述的对象)、谓语(陈述主语的动作或状态)、宾语(动作的对象)等,例如“我(主语)喜欢(谓语)语文(宾语)”。
- 病句类型及修改。
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如“我们讨论并听取了校长的报告”应改为“我们听取并讨论了校长的报告”)、搭配不当(如“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改进了”应改为“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提高了”)等。
3. 文学常识。
- 古代文学常识。
- 了解古代作家,如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思想家、教育家等。
- 古代文体知识,像古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格律较自由,近体诗又分为绝句和律诗等。
- 现代文学常识。
二、文言文学习。
1. 重点实词和虚词。
- 虚词。
像“之”的用法,可作助词(“的”,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等。
2. 文言文翻译。
- 遵循“信、达、雅”的原则。
例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可译为“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3. 文言文理解。
三、现代文阅读。
1. 记叙文阅读。
- 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 人物描写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及其作用。
2022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五文言文阅读分点突破五文言文翻译综合知识练习含解析
分点突破五文言文翻译综合知识一、专项练习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赵景纬字德父,临安府于潜人。
少勤学,弱冠得周敦颐、程颢兄弟诸书读之,恨不及登朱熹之门。
入太学,登淳祐元年进士第。
授江阴军教授,诸生守其榘度。
知台州,两辞,不许,趣命益严。
至郡,以化民成俗为先务。
约束官吏扰民五事,平重刑,惩哗讦,治豪横,节浮费。
期年之内,乞归田里者再,皆不许。
乃乞于赤城、桐柏之间采药著书,庶几有补后学,使病废之身不为无用于圣世,不许。
御笔..兼崇政殿说书,造朝,侍缉熙殿。
彗出于柳,景纬应诏上封事..曰:今日求所以解天意者,不过悦人心而已。
百姓之心即天心也。
闾阎之糟糠不厌,而燕私之供奉自如,则人不悦。
百姓之膏血日削,而符移之星火愈急,则人不悦。
不公于己而欲绝天下之私,则人不悦。
夫必有是数者,斯足以召怨而致灾。
(节选自《宋史·列传·卷一百八十四》)(1)知台州,两辞,不许,趣命益严。
至郡,以化民成俗为先务。
(5分)译文:_被任命为台州知州,两次推辞,不被允许,催促的命令更加严厉。
到台州,将教化百姓改变习俗作为首要事务。
(2)闾阎之糟糠不厌,而燕私之供奉自如,则人不悦。
(5分)译文:民间百姓的粗劣食物都不能满足,可是(官宦们)私宴的供给还和原来一样,那么百姓就不高兴。
【解析】(1)知:任知州。
趣:催促。
化民成俗:教化百姓改变习俗。
以……为先务:将……作为首要事务。
以上每点1分,句意1分。
(2)闾阎:平民百姓。
糟糠:粗劣的食物。
厌:满足。
自如:和原来一样。
以上每点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赵景纬字德父,临安府于潜人。
少年时勤奋好学,二十岁得到周敦颐、程颢兄弟的各种书阅读,遗憾不能到朱熹门下做弟子。
进入太学,淳祐元年进士及第。
任江阴军教授,学生都遵守他的规矩。
被任命为台州知州,两次推辞,不被允许,催促的命令更加严厉。
到台州,将教化百姓改变习俗作为首要事务。
限制官吏骚扰百姓五件事,公正判刑,惩办吵闹、攻击别人的人,整治豪强,节省不必要的开支。
1.广东中考高分突破古诗文阅读《醉翁亭记》
考
点
全
练
课内文言文阅读
醉翁亭记
上,而在山光水色中啊。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 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要说那太阳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了,烟云 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这明暗交替变化的 景象,就是山中的早晨和晚上。 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 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天气高爽霜色洁白, 水流减少,石头裸露,这是山中的四季景色。早 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而那快乐 也是无穷无尽的。
考
文言词汇
点
全
解
醉翁亭记
临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居高向下) 临溪而渔(靠近) 执策而临之(对着) 临表涕零(面对)谓太守谓谁(是) 太守自谓也(命名) 谓其妻曰(对)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说)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认为) 一词多义 然颓然乎其间者(……的样子) 蔚然而深秀者(……的样子) 然后知生于忧患(这样) 霏日出而林霏开(雾气) 若夫淫雨霏霏(雨或雪繁密的样子)归云归而岩穴暝(聚 拢)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回家) 微斯人,吾谁与归(归依)
课
文
全
解
醉翁亭记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 面的呼喊,后面的应答,老人弯着腰走,小孩由大人领着走, 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们在出游啊。到溪边来钓鱼, 溪水深鱼儿肥;用泉水来酿酒,泉水甜酒水清,野味野菜,杂 七杂八摆放在面前,这是太守的酒宴啊。宴会喝酒的乐趣,不 在于音乐,投壶的投中了,下棋的下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 杂,起来坐下大声喧哗,是众位宾客快乐的样子。脸色苍老、 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夕阳落到西山上,人的影子散乱一地,是太守回去、 宾客跟从啊。树林茂密阴蔽,鸟到处叫,是游人走后鸟儿在欢 唱啊。然而鸟儿(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游人的乐趣;游 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 乐啊。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 的人,是太守啊。太守是谁?就是庐陵人欧阳修啊。
文言翻译专项突破训练(附参考答案)
文言翻译专项突破训练(附参考答案)一、文言实词的翻译方法方法一:代入推断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判断加点词解释正误。
然其与人不苟合,论事是是非非,遇权贵不少屈下,要必申其意,用是亦不肯轻试其所有,而人亦罕能知君者。
方法总结:可用代入推断法,将选项中对“申(施展)”的解释放在语境中不通,这里应该是“说明、表明”的意思,前文说他议论事情对错时不屈从权贵,“要必申其意”的意思是“一定要表明他的意思”。
〖参考译文〗然而他与人相处不随便附和,议论事情是非分明,遇到有权有势的人也不稍稍屈服,一定要表明他的意思,因此也不肯轻易运用他所拥有的(知识),别人也很少能了解他。
方法二:语境判断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判断加点词解释正误。
先生于古文不多作,其有作,必合古人矩度,而于禅悦文字尤善。
方法总结:可用因文定义法。
从上下文看这里是说先生作文规范,而不是说他有气度,故选项中“矩度(气度)”错误。
〖参考译文〗先生在古文方面创作不多,但只要有作品,就一定符合古人创作的规矩,而他尤其擅长表达修禅得到喜悦的文字。
方法三:联想推断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判断加点词解释正误。
出隘塞,犯泥涂,将必先下步,名曰力将。
将不身服力,无以知士卒之劳苦。
军皆定次,将乃就舍;炊者皆熟,将乃就食;军不举火,将亦不举,名曰止欲将。
方法总结:运用联想推断法。
“次”结合下一句“将乃就舍”,联想初中课文《陈涉世家》中“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一句中的“次”,推断出“次”是“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即临时驻扎”之意。
而选项“次(次序)”错误。
〖参考译文〗在通过险阻要塞,遇到泥泞道路时,将领必须要先下来步行,这叫作力将。
将领不身体力行,就无法了解士兵的劳苦。
士兵都驻扎安定了,将领才就寝;饭菜都做熟了,将领才吃饭;士兵不举火照明,将领也不举火照明,这叫作止欲将。
方法四:句式推断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判断加点词解释正误。
方其刻意为廉之时,而其萌芽固已露矣。
高分突破2024中考文言文
高分突破2024中考文言文
《高分突破2024中考文言文》是一本针对中考文言文的专项突破教辅书。
以下是该书的简介:
《高分突破2024中考文言文》在内容上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中考文言文知识梳理,包括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
通过系统的梳理,让学生对中考文言文考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第二部分是中考文言文真题解析,收录了近五年全国各地中考文言文真题,并给出详细的答案解析,让学生熟悉中考出题规律,掌握解题技巧。
第三部分是中考文言文模拟训练,设计了20套模拟试卷,题型全面,难易适中,旨在帮助学
生提高文言文应试能力。
此外,《高分突破2024中考文言文》还具有以下特点:
1. 针对性强:针对中考文言文考试要求,全面系统地梳理考点,突出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快速突破文言文难关。
2. 真题实战:收录近五年全国各地中考真题,让学生熟悉考试形式和出题规律,提高应试能力。
3. 解析详尽:答案解析详尽易懂,帮助学生理解题目思路,掌握解题技巧。
4. 模拟训练:设计20套模拟试卷,题型全面,难易适中,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应试水平。
5. 附加价值高:随书赠送文言文基础知识手册和中考文言文命题趋势分析,增加附加价值,提高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高分突破2024中考文言文》是一本适合中考考生使用的教辅书,能够帮助考生系统梳理文言文知识,掌握解题技巧,提高应试能力。
语文超越中考提分精练答案
语文超越中考提分精练答案文言文参考译文【甲】略。
【乙】华款、王朗一起乘船逃难,(途中)有一个人想要搭船,华款当即感到很为难。
王朗说:“(船里)恰好还很宽松,为什么不同意?”后来作乱的人追上来了,王期想要抛弃所携带的那个人。
华款说:“先前之所以犹豫不决,正因为考虑到这种情况。
既然已经接纳他,难道可以因为情况紧急就抛弃他吗!”于是还像当初一样携带教助这个人。
世人根据这件事来评定华献、王朗的优劣。
三、1、(1)生气,恼怒(2)疑惑(3)到达(4)离开2、D[A、同“悦”,愉快/叙述;B、虽然/即使;C、连词,表因果,就/连词,表假设,如果;D、代词,他(她、它)的]3、(1)(我)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加以改正。
(2)众多的儒生在他家按时操演(练习)礼仪。
4、因为孔子讲求良好的学习方法,有谦虚的学习态度和大度宽厚的待人胸怀,所以学者都很敬仰他。
文言文参考译文【甲】略。
【乙】太史公说:《诗经》上有句话:“惹峨的高山可以仰望,宽广的大道可以依循前进。
”(我)虽然不能到达(那里),但是心中一直向往它。
我读孔子的书,由此推理可以知道他的为人。
到了鲁国,看到孔子的祠堂、车子、衣服、礼器,众多的儒生在他家按时操演(练习)礼仪,我徘徊留恋,舍不得离开。
天下的君王以及鹭人是很多的,(他们大多是)当时的荣暴,死后就终止了。
孔子是一个平民,传到十几代,读书的人都等崇他。
从天子王候,到全国研究六经的人。
都以孔子的学说作为准则,(孔子)可以说是道德学问最高尚的人了四、1、A2、D(A、书信/书写,写字;B、放纵/使厖迷惑;C、结构助词,的/代词,他;D、诉讼事件)3、C(“赶超韩愈”错,原文是“必欲并警绝驰而追与之并”,“并”是“比肩”的意思)4、(1)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2)(我)设法使他们活下来却不能够(努力让他们活下来却没有成功),那么死去的人和我都没有遗憾。
5、①须有“志”。
明确志向,选定目标。
高考二轮 突破文言文翻译的破解2 试题
六、文言文翻译的破解第二节 准确翻译虚词题组一1.以下加点词语的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哪一项 ( )A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B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HY 。
C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D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解析 C 项为代词,你;A 、 B 、D 项均为连词,表目的,来。
答案 C2.以下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一样的一项是哪一项 ( )A.⎩⎪⎨⎪⎧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B.⎩⎪⎨⎪⎧ 大王来何.操?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C.⎩⎪⎨⎪⎧或者异二者之为,何.哉?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D.⎩⎪⎨⎪⎧徐公何.能及君也?何.以战?解析 C .均为代词,什么原因。
A.动词,呵问;代词,什么原因。
B.代词,什么;副词,多么。
D.副词,怎么;代词,什么。
答案 C3.以下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不同的一项是哪一项 ( )A.⎩⎪⎨⎪⎧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B.⎩⎪⎨⎪⎧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将HY 迎曹,欲安所归乎.?C.⎩⎪⎨⎪⎧飘飘乎.如遗世HY 。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D.⎩⎪⎨⎪⎧儿寒乎.?欲食乎?技盍至此乎.?解析 A .均为助词,反问语气,吗; B .均为助词,反问语气,吗、呢。
C.形容词词尾,助词,……的样子;相当于介词“于〞。
D 项均为助词,表疑问语气,吗。
答案 C4.以下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一样的一项是哪一项 ( )A.⎩⎪⎨⎪⎧度我至HY 中,公乃.入。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B.⎩⎪⎨⎪⎧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
C.⎩⎪⎨⎪⎧ 假设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D.⎩⎪⎨⎪⎧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
解析 A .均为副词,表顺承,就、才。
B.表出乎意料,竟然;副词,确认判断,是、就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卷
天的覆盖没有偏私,地的承载没有偏私,日月照耀四方没有偏私,四季的运行没有偏私。
它们各自施行它们的恩德,所以万物才得以生长。
尧有十个儿子,但是不把王位传给他的儿子却传给了舜;舜有九个儿子,但不传位给他的儿子却传给了禹,他们最公正了。
晋平公向祁黄羊问道:“南阳没有县令,谁可以担任呢?”祁黄羊回答说:“解狐可以担任。
”晋平公说:“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祁黄羊回答说:“君王问的是可以做地方官的,不是问我的仇人哪。
”晋平公说:“好啊!”于是就让解狐担任,国人都很称赞。
过了不久,晋平公又问祁黄羊说:“国家没有管军事的官,那有谁能担任呢?”祁黄羊回答说:“祁午可以担任。
”晋平公说:“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祁黄羊回答说:“君王问的是谁可以担任管军事的官,不是问我的儿子呀。
”晋平公说:“好啊。
”于是又让祁午担任,国人都很称赞。
孔子听到了这件事说:“祁黄羊的说法太好了!推荐外人不回避仇人,推荐家里人不回避自己的儿子。
”祁黄羊可以称得上公正了。
墨家有个大师腹黄享,居在秦国。
他的儿子杀了人,秦惠王说:“先生的年岁大了,也没有别的儿子,我已经命令官吏不杀他了,先生在这件事情上就听我的吧!”腹黄享回答说:“墨家的法规规定:‘杀人的人要处死,伤害人的人要受刑。
’这是用来禁绝杀人伤人的。
用来禁绝杀人伤人的是天下的大义。
君王虽然为这事加以照顾,让官吏不杀他,我不能不施行墨家的法规。
”腹憞没有答应秦惠王,就杀掉了自己的儿子。
儿子是人们所偏爱的,忍心割去自己所偏爱的而推行大义,腹黄享可称得上大公无私了。
答案:
①我曾经替鲍叔谋划事情,却使鲍叔更加困窘(或译为“却使事情情更加糟糕”),但
鲍叔不认为我愚蠢,他知道时运有好的时候,有不好的时候(“时”译为“运气”、“利”
译为“顺利”也对)。
②人们不赞美管仲的贤明却赞美鲍叔能够识别人才(“天下”译为“天下人”、“知”译为“了
解”也对)。
译文:过去楚国要攻打宋国,墨子听说以后很哀伤,就从鲁国出发赶路十天十夜,脚上打起一层层的老茧也不肯休息,撕下衣衫布包裹一下又向前赶路,到达楚都郢城,马上拜会楚王,说:“我听说大王您要兴兵攻打宋国,您是估计一定能攻占宋国后才决定攻打的呢?还是要使民众劳苦、损兵折将、蒙受被天下指责为不义的名声、却得不到尺寸之地,仍还进攻的呢?”楚王说:“如果必定占领不了宋国,又要蒙受不义之名声,我为什么还要进攻呢?”墨子说:“我看您大王一定是既得不到宋国又必定是名誉受损的。
”楚王又说:“公输现在是天下有名的工匠,由他来制造云梯这种器械来攻宋城,为什么不能取胜?”墨子回答说:“请让公输假设来攻城,我来防守,演习一下。
”于是公输般摆开器械来攻城,墨子也摆出守城的阵式和装备,公输般连攻九
次城,被墨子打退九次,始终攻不进城内。
这样使得楚王只得息兵,停止对宋的进攻。
(二)
儒者的书上称赞鲁般和墨子技艺高超,用木头雕刻成老鹰,飞了三天不会落下来。
说他们用木头做成老鹰会飞,是可能的;说它飞了三天不下来,就是夸大。
用木头雕刻成老鹰,就因为仅仅像老鹰的样子,怎么能飞上天就不下来了呢、既然会飞翔,怎么能达到三天之久呢?如果真有机关,飞上天就一直翱翔,不会再落下来,那么该说终于能一直翱翔,不该说三天不落下来。
像社会上流传的话说:“鲁般技艺高超,丢失了他的母亲。
”这是说巧工鲁般为他母亲做木车马、木车夫,机关完全齐备,那上面坐着他母亲,车一跑就不回来了,鲁般终于失去了他母亲。
如果木老鹰机关完备,跟木车马一样,那么就会飞上天不下来。
实际上,机关只能在很短时间内起作用,不会超过三天,那么木车马一样也该三天内在路上停下来,不会一去不回因此而丢失鲁般的母亲。
看来这二件事一定都不符合真实情况。
(三)
鲁般,是肃州敦煌县人,具体的生卒年代不清楚,他的手艺巧夺天工。
曾经在武威修造佛寺,制作了木鹰,只要敲击三下(木鹰上面的)木楔子,(木鹰就飞起来了)鲁班就坐上它飞回家。
不久之后,他的妻子就怀孕了,(鲁班的)父母就盘问媳妇(是怎么回事),妻子就原原本本的诉说了原因。
这之后(有一次)鲁班的父亲乘机拿到了木鹰,敲击了楔子十几下,就坐着木鹰来到了吴国的都城,当地的人以为是妖怪,就(把鲁班的父亲)杀掉了。
鲁班又制作了一只木鹰乘坐(飞到了吴国都城),于是才找到父亲的尸体。
(他)怨恨吴国人杀了自己的父亲,就在酒泉城南制作了一个木头仙人,(这个仙人)手指着东南方向,(于是)吴国大旱三年。
算卦得人说:“(这大旱)是鲁班造成的。
”(吴国人)就拿了几千礼物去跟鲁班谢罪,于是鲁班就为他们砍掉了(木仙人)的一只手臂,当天吴国就下起大雨。
天津卷(1)果真(如果确实)得不到宋国,而且做不道义的事情,为什么还要攻打它呢?
(2)如果木鸾机件、枢纽完全具备,和木车马相同,就一直飞翔不会落下来。
(3)鲁般为他们砍断(木人)一只手,那天吴中就下了大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