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的屈光和调节 正常屈光状态和调节

合集下载

《眼屈光学基础》幻灯片

《眼屈光学基础》幻灯片
– 跟框架镜比,视野大,影像变化不大,且不 影响外观。特别是用于高度近视或屈光参差 较大者及某些特殊职业者,但需严格按照佩 戴规那么和注意用眼卫生,防止并发症发生。
– 屈光性手术。
– 预防
– 养成良好用眼习惯。
– 定期检查视力,如有异常及时矫治。
– 注意营养,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定义:
二 远、视远眼是视在眼调节松弛状态下,平行光线
– 轻度远视:?+3.00D
– 中度远视: +3.00D~+6.00D
– 高度远视; ?+6.00D
– 根据调节情况:
– 显性远视:不滴用麻痹剂所测出的度数
– 全部远视:滴用麻痹剂后测出的度数。
– 隐性远视:指全部远视与显性远视的差值。
– 临床表现:
– 视力:视力减退程度 与调节 年龄和安康状况有关
– 婴幼儿发育不良:导致眼轴变异增长。
– 眼病:巩膜软化、眼外伤、色素膜炎、房水混浊等。
临床表现:
– 视力:远视力减退,近视力正常。
– 眼位偏斜:近视眼看近时不用或少用调节,所以集 合功能也相应减弱,易引起外隐斜或外斜视。斜视 眼多为近视度数较高的眼。
– 眼球改变:眼球前后径过长,高度近视者明显。
– 中度近视:-3.00D~-6.00D
– 高度近视:-6.00D以上
– 假性近视:
– 睫状肌过度收缩引起的调节痉挛会使平行光线聚焦 于视网膜之前,造成与屈光性近视一样的情况。滴 用睫状肌麻痹剂,以解除睫状肌痉挛,视力可以改善 或恢复正常或轻度远视。
– 即使滴有麻痹剂,近视无改善或降低度数<0.25D 称为真性近视。
调节和集合两者保持密切的协同关系,有调节 必有集合,调节力越大,集合也越大。正视眼 的调节与集合相互协调,对于非正视眼,其调 节与集合不协调。远视患者调节作用超过集合 作用,反之,近视患者集合作用超过调节作用。

眼的屈光和调节

眼的屈光和调节

.
23
斜视的定量检查
角膜映光法 三棱镜遮盖法 同视机检查法
.
24
.
25
.
26
共同性斜视
定义 分类
内斜视esotropia 外斜视exotropia 上斜视
.
27
共同性内斜视
先天性内斜视 调节性内斜视 非调节性内斜视
.
28
先天性内斜视
<6个月 斜视角较大 多数>40 远视和近视的斜视角相等而稳定 90%有远视 多有交替性注视,表现外展受限
.
32
共同性外斜视
临床表现
发病年龄不同 间歇性外斜视 恒定性外斜视
.
33
共同性上斜视
健眼固视 另一眼上斜 上斜眼固视 健眼下斜 眼球运动无明显异常 常合并内、外斜
.
34
共同性斜视的治疗
& 矫正屈光不正 & 治疗弱视 & 正位视训练 & 手术治疗
.
35
非共同性斜视
也称麻痹性斜视 支配眼肌运动的神经核、神经或
.
30
非调节性内斜视
基本型内斜视
近距离内斜视
远距离内斜视
发病初期间歇性, 有复视 斜视角可渐增大到
30~70 全麻下斜视消失
发 病 年 龄 2~3 岁 为远视或近视 看近时内斜 A C /C 比 值 正 常 或 低
看远内斜视,看进则正位 无屈光不正,视力双眼相等
.
31
共同性外斜视
病因 • 神经支配的异常 • 调节与集合力不平衡 • 屈光参差 • 解剖因素 分类 • 外展过强型外斜视 • 基本型外斜视 • 集合不足型外斜视 • 拟似外展过强型外斜视
近视弧形斑、豹纹状眼底、黄斑 部改变、巩膜后葡萄肿、玻璃体 改变、视网膜变性、脱离等 验 光 配 镜 、 角 膜 接 触 镜 、 屈 光. 性

眼的屈光与调节

眼的屈光与调节
视力 远视力正常 近视力下降
矫正 视近
儿童 远近视力下降 视远、视近
老视的处理
配凸透镜:单光、双光、渐变多焦点
45岁— +1.5D 以后每增加5岁,屈光度增加+0.5D
眼外肌病和弱视
华西医院眼科中心
教学大纲
掌握共同性斜视的分类及处理原则 了解麻痹性斜原则
角膜映光法
正位
角膜映光法
10 °-15°
角膜映光法
25 °-30°
角膜映光法 45°
共同性斜视(concomitant strabismus)
调节松弛 平行光线 焦点落在视网膜后
远视眼的病因
眼球小 前后轴较短 扁平角膜
远视眼的分类
屈光成分:轴性、屈光性 远视程度:轻、中、高度远视
远视眼的临床表现
与年龄相关:
➢ 视力下降 ➢ 视疲劳
其它相关问题
➢ 弱视 ➢ 内斜视 ➢ 小眼球:青光眼、假性视乳头炎
远视眼的矫正
凸透镜 ➢ 轻度远视,无症状者可不配镜 ➢ 内斜视、视疲劳 及时验光配镜
单纯远视散光 复性远视散光
混合散光
散光的症状
视物模糊 视疲劳
散光的矫正
规则散光:圆柱镜 不规则散光:RGP
老视 Presbyopia
定义 年龄增长
晶体硬化、弹性下降 睫状肌功能减退
生理性调节功能减弱
近距离工作或阅读发生困难
老视
远视
病因 年龄相关
屈光不正
调节功能减弱
年龄 40岁左右
屈光成分: 屈光性、轴性、混合性
近视程度: 轻、中、高度近视
近视眼的临床表现
远视力差,近视力好 外隐斜或外斜视 眼球前后径变长 玻璃体液化、混浊和后脱离 眼底改变:豹纹状、近视弧、黄斑病变、

眼的屈光和调节

眼的屈光和调节

屈光不正
屈光不正: 眼球调节松弛状态下, 5m以外的
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折射后,不能聚焦在 视网膜上。 屈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散光。
近视(myopia)
概念:在调节松弛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屈光系
统的折射后,焦点落在视网膜前,使远距离物体 不能清晰地在视网膜上成像.
近视眼的分类
屈光成分分类: 轴 性 近视: 眼轴过长,屈光力正常。 屈光性近视:屈光力过大, 的物象放大率问题。 缺点:容易影响眼表的 正常生理。
角膜塑形术( OK镜)
角膜塑形术(orthokeratology,OK):使用特
殊设计的高透氧硬镜,通过机械压迫、镜片 移动的按摩作用及泪液的液压作用,是角膜 中央压平,达到暂时减低近视度数的作用。
屈光性手术
散光用柱镜或球柱镜矫正;不规则光不能用柱镜矫正,可试用接 触镜。
屈光参差(anisometropia)
概念:双眼屈光状态不等,不论是屈光不正的性质或
度数的不同均称为屈光参差。
临床表现:
1、轻者无症状。 2、视疲劳和视力降低(>2.50D) 。 3、可产生交替视力 易发生于双眼视力均较好的眼。 4、斜视或弱视(屈光度数高的眼)。
5、眼球的特点:小眼球,浅前房,
小、色红、界欠清
视盘
远视眼以凸镜片矫正
远 视 眼 的 成 像 及 其 矫 正
概念:眼球各径线的屈光力不同,平行光线进入眼
内不能在视网膜上形成焦点而形成焦线的一种屈光 状态。


散光的临床表现:


视物模糊:看远看近均不清楚。 眼 疲 劳:低度散光患者明显。 不正常的头位:头位倾斜和斜颈,散光 矫正后可消除。 眯眼:看远看近均眯眼。

眼的屈光和调节

眼的屈光和调节
近两年屈光度数稳定(每年0.5D以内) 配戴角膜接触镜者,软镜应停戴1-2周,硬镜应停戴2-4周


眼部检查无活动性眼病者
屈光度数范围 近视为-1.00D~-14.00D;
远视+1.00D~+6.00D;
散光在6.00D以下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适应证

患者本人有摘镜愿望




放 射 状 角 膜 切 开 术 (RK) 激 光 表 面 角 膜 切 削 术 (PRK)

光 原 位 角 膜 磨 镶 术(LASIK)
角膜放射状切开术(RK)
最早起源于日本 1974年,前苏联的费德罗夫改革 适合于低、中度近视 预测性、稳定性欠佳
准分子激光手术
原理:
在角膜上切削出一个适合的镜片
软性角膜接触镜
• • •
质软、含水量高,验配简单,配戴舒适,适合大多数人群 透氧性差,易产生蛋白沉淀,护理要求高 不宜长期配戴
哪些人不适合戴软性隐形 眼镜
• • • • •
眼部活动性炎症 上睑下垂或眼睑闭合不全 过敏体质 翼状胬肉等结膜病变 角膜疤痕或角膜营养不良
• • • • •
重度干眼症 圆锥角膜 进展性近视 卫生习惯不良 工作或学习环境烟尘较大
治疗
1 验光配镜: 凹镜片 配镜原则:最好矫正视力的最 低度数。 2 接触镜 3 手术 4 后巩膜加固术
远视眼(hyperopia)
定义:不调
节时平行光 线通过屈光 系统聚焦在 视网膜后.
远视分类
按屈光成分:
轴性:眼球前后径短 屈光性: 1 曲率性 2 屈光指数性 3 无晶体眼
按远视程度:
近视眼(myopia)

眼的屈光及调节课件

眼的屈光及调节课件
19
正视和屈光不正
屈光参差 • 双眼屈光状态不等 • 性质不同 • 度数不同 • 屈光参差大于2.50D可能会产生不适感 • 戴角膜接触镜, 或行屈光手术
20
老视
21
老视
• 老视: 年龄增长,晶状体弹性逐渐下降, 引起眼调节功能减弱,近视力减退。
• 临床表现 • 视近物困难 • 视疲劳 • 远视眼者老视出现较早,近视眼者出现较
眼的屈光及调节 斜视弱视
1
眼的屈光和调节
2
概述
屈光和光学系统
• 眼的屈光: 当外界光线通过眼的光学系统后, 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倒像的生理功能。
• 眼的光学系统 • 角膜 43D • 房水 • 晶状体 19D • 玻璃体 • 眼轴长度 24mm • 屈光状态由光学系统屈光力和眼轴长度决定
3
概述
• 分类 • 斜视性弱视 • 屈光参差性弱视 • 屈光不正性弱视 • 形觉剥夺性弱视
31
斜视
治疗 • 年龄越小, 效果越好 • 视觉发育关键期0~3岁, 敏感期0~12岁 • 弱视多发年龄, 也是治疗弱视的适宜年龄 • 原则 • 消除病因 • 遮盖治疗 • 光学药物疗法(压抑疗法)
32
7
正视和屈光不正
• 正视眼: 调节放松,5m以外的平行光线,经过眼 的屈光系统后,焦点恰好落在视网膜上。
• 屈光不正: 调节松弛,平行光线的焦点 • 在视网膜之前——近视眼 • 在视网膜之后——远视眼 • 各子午线的焦点不在同一平面——散光
8
正视和屈光不正
正视眼示意图
9
正视和屈光不正
近视眼示意图
– 眼镜 – 角膜接触镜 – 屈光手术
• 角膜屈光手术 • 眼内屈光手术 • 后巩膜加固术

《眼的屈光及调节》课件

《眼的屈光及调节》课件

调节训练的方法
渐进镜法
通过逐渐增加镜片的度数,训 练眼睛的调节能力。
反转拍法
使用正负不同度数的反转拍, 交替看远看近,以锻炼眼睛的 调节能力。
远近交替法
通过观察远近不同的目标,让 眼睛不断地调节焦距,以增强 调节能力。
乒乓球训练法
通过用眼睛跟踪旋转的乒乓球 ,训练眼睛的调节和追踪能力

调节训练的原理
CHAPTER 03
眼的屈光检查
视力检查
视力检查
通过视力表检查,评估患者能否 看到特定距离的物体,确定视力 状况。
矫正视力检查
通过验光检查后,佩戴适当度数 的眼镜或隐形眼镜,再次进行视 力检查,评估矫正效果。
验光检查
主观验光
通过患者的主观反应,使用红绿视标 、散光表、蜂窝状点群视标等来测量 近视、远视和散光的度数。
玻璃体
填充于晶状体和视网膜之间的 透明胶状物质,对光线无折射
作用。
视网膜
位于眼球壁的内层,能够将光 线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到大
脑。
眼的屈光系统的作用
01
02
03
折射光线
使光线按照特定的角度折 射,确保光线聚焦在视网 膜上。
调节焦距
通过改变晶状体的形状, 实现远近不同物体的清晰 成像。
保护眼球
角膜、晶状体等结构能够 阻挡外来物质进入眼球, 保护眼球不受损伤。
生理学原理
通过训练眼睛的肌肉,增强肌肉 的收缩能力和耐力,改善眼睛的
调节功能。
心理学原理
通过视觉训练,提高眼睛对不同 距离和不同焦距的适应能力,改
善视觉感知和认知能力。
物理学原理
通过改变光学透镜的焦距,训练 眼睛在不同距离和不同光线条件

《医用物理学》眼的调节

《医用物理学》眼的调节

11.3 眼
(2)远视眼 定义: 眼不调节时,平行光进入眼内经折射后会聚在 视网膜后。 原因: 对光线偏折太弱,折射面曲率半径太大、眼 轴太短等。 矫正: 配凸透镜 光学原理:眼前近物(明视距离)经凸透镜会聚后成 一虚像在眼的近点处。
近点
பைடு நூலகம்
11.3 眼
近视眼 远点变近,使物成虚像在远点上 远视眼 近点变远,使物成虚像在近点上
明视距离(visual distance):正常人眼约为25cm
11.3 眼
三、 视力 屈光不正及其调节
1、视力
视角:从物两端入射到人眼中节点的光线所夹之角, 称视角。
分辨本领:眼睛能分辨两物点间最小视角称为眼 的分辨本领。
视力:用能分辨的最小视角的倒数来表示人眼 的分辨本领,称为视力
视力
1
能分辨的最小视角
对数视力 L 5 lg ,以分为单位
11.3 眼
2、眼的屈光不正及其调节
正常眼、 非正常眼(屈光不正)
11.3 眼
(1)近视眼 myopia 定义:眼不调节时,平行光进入眼内经折射后会聚在 视网膜前。 原因:对光线偏折太强,折射面曲率半径太小等。
矫正:配凹透镜
光学原理:无穷远处的物经凹透镜发散后成一虚像在 眼的远点处。
11.3 眼
2、眼的调节 accommodation 定义: 眼睛改变焦度的本领,称眼的调节 远点(far point): 眼睛不调节时能看清的物点 到眼的最大距离。理想状态正常人眼的远点为无 穷远处 近点(near point): 眼睛最大调节时能看清的物 到眼睛之间的距离。正常人眼的近点约为10~12cm。
11.3 眼
(3)散光眼astigmatism 定义:点物不能成一清晰的点像。 原因:角膜各方向子午面折射半径不对称引起。 矫正:配柱面透镜

招飞体检学生正常视力眼的屈光及调节状况

招飞体检学生正常视力眼的屈光及调节状况

招飞体检学生正常视力眼的屈光及调节状况摘要:目的总结招飞体检学生正常视力眼的屈光及调节状况。

方法选取2015年02017年某战区空军招收的1000名前来报名的学员进行全身体检,先行小瞳孔电脑验光,再行电脑验光,记录两次验光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散瞳前呈近视倾向,散瞳后呈远视倾向,散瞳前屈光均值-0.28D,散瞳后屈光均值+0.53D。

大多位于0.00-2.00D区间(占95%),最高为5.25D,平均为(0.81±0.68)D。

散瞳前后屈光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U=25.3,P<0.01),其中远视眼平均为(0.84±0.67)D,近视及零屈光眼平均为(0.52±0.61)D,差异有显著性意义(u=3.60,P<0.01)。

结论招收飞行学员体检中进行屈光检测的学生多数为远视眼,调节力较强,验光之前必须注重散瞳,使睫状肌充分麻痹。

关键词:招飞体检;学生;正常视力眼;屈光;调节状况随着我国航天科技力量的不断增强,航天飞行器朝着高性能方向发展,同时也对飞行员身体素质选拔提出新的要求[1],招飞体检中对学员进行严格的体质筛选对保证飞行人员体格符合航天飞行需求及飞行员安全具有重要意义[2]。

前招飞医学选拔中,眼科的淘汰率占第一位。

在文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新形势下,要求体检医师基础理论知识扎实、技术过硬,准确使用眼科各项仪器的检查方法[3]。

统一认识、统一方法、统一判定,以确保眼科的检查质量及受检者具有完善的视功能,适应飞行安全的需要。

眼部屈光各结构的正常及相互之间的协调与平衡是视功能正常的重要条件,为了解正常视力眼的屈光与调节状况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对应招飞行学员的1000名学生进行了检测,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取2015年02017年某战区空军招收的1000名前来报名的学员进行全身体检,全部为高中男性毕业生,年龄17-19岁。

双眼裸眼远视力≥1.0,近视力=1.0,内隐斜≤8△、外隐斜≤4△、垂直隐斜≤1△,身体健康。

眼的屈光ppt课件

眼的屈光ppt课件

1.视力—远、近视力均差
2.视疲劳
a.头痛、眼胀、流泪、恶心、呕吐
b.眯眼—达到针孔效果,远近都用
c.幼年时期高度散光,易致弱视
3.眼底
a.视盘呈垂直椭圆形,边缘模糊
b.检眼镜不能很清晰地看清眼底
46
五.散 光
㈣矫正
• 规则散光—散瞳验光 配戴合适散光镜片 配足散光度数 较佳矫正效果
• 不规则散光—角膜接触镜
适应:薄角膜患者手术。LASIK手术的补充
33
四.近 视
㈢分类:
2.屈光性近视 a.曲率性近视—眼轴正常,屈光力强
角膜和晶体曲度大,屈光力增强 调节痉挛、圆锥角膜、球形晶体
b.指数性近视—晶体屈光指数
34
四.近 视
㈣临床表现
1.视力—远视力下降、近视力正常 2.视疲劳和外斜视
• 近距离阅读,不调节,集合过度 • 调节与集合平衡失调,易视疲劳 • 时间长后,易致外隐斜和外斜视
27
三.远 视
㈤矫正
• 散瞳验光 • 配镜矫正
配戴足量 凸透镜片
28
四、近 视
(Myopia)
29
四.近 视
㈠概念
不用调节时,平行光线经过眼屈光系 统的屈折,聚焦在视网膜前面。
30
四.近 视
㈡病因:
1.遗传:
高 度—常染色体隐性 中低度—多基因
2.发育:
婴幼儿时—眼球小,为生理性远视 发育过度—眼轴过长,后天性近视
㈣临床表现
3.内斜视:
学龄前儿童高度远视 可因为调节与集合过强 诱发内斜视而造成弱视
(调节性内斜视)
4.眼底:
视盘小、色红、边界模糊
视盘会变小
26

7-1眼屈光状态

7-1眼屈光状态

眼的屈光状态眼的屈光——指眼球让光线通过眼的屈光系统的时候对光产生的一种屈折现象。

眼的屈光状态的分类:屈光正常:正视眼屈光异常:近视、远视、散光(一)正视眼1、定义:远离5M外物体发出的或反射的平行光线经眼屈光系统屈折后,能在视网膜上成一焦点,故可形成一清晰物像,是为正视眼。

眼轴24mm2、正视眼的屈光状态:平行光线入射静止状态眼时成像在视网膜上据光的可逆性原理:从正视眼视网膜上反射出来的光线必然是平行状正视眼的远点在无限远处(1.0以上)正视眼的近点在与其年龄相等的正常值内,随年龄增加近点变远(老花)(二)近视——近视配镜原则:以最低度数获得最佳视力。

定义:当眼调节静止时,远离5M外物体发出的或反射的平行光线经眼屈光系统屈折后,不能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物像,而是成像于视网膜前,是为近视眼。

远视力明显降低,但近视力尚正常。

1、近视眼的原因内因⑴遗传素质:近视眼有一定遗传倾向,一般近视眼属多因子遗传病(2)发育因素外因即环境因素按照近视的程度⑴3.00D以内者称为轻度近视眼⑵3.00D~6.00D者为中度近视眼⑶6.00D以上者为高度近视眼双称病理性近视3、屈光成分分为:A轴性近视(遗传性):眼轴过长所致。

B曲率性近视:角膜、晶状体弯曲度加强所致。

C指数性近视:屈光介质折射率过高所致。

4、依是否有调节因素参与分类:A假性近视:由于调节紧张引起的一种暂时性屈光性近视.当使用睫状肌麻痹药物检查后,近视消失,呈现正视或轻度远视。

为调节紧张所致,多发生于少年儿童。

B真性近视:眼睛确实属于器质性近视变化即通常的近视眼,指使用睫状肌麻痹剂后检查,近视屈光度未降低或降低度数小于25D。

C中间性近视:指使用睫状肌麻痹剂后检查,近视屈光度未降低或降低小于或等于50D。

5、近视症状:A远视力降低(表现:远视力差,近视力好)B视疲劳;(表现:眼胀用眼时间不长)C易发生外隐斜;D高度数眼底易发生变化。

(易产生飞蚊症)6、近视眼护眼饮食:要避免视力衰退,就多吃鱼、柑桔类水果和红色果实,以及含钙、铬微量元素和维生素B1的食物,这些都是健康眼球生长发育中必不可缺的成份,多分布在糙米、杂粮、青菜、水果之中,但注意不得吃那些加重近视的食物,特别是多种糖果、肉和全脂奶酪,过多的粮在代谢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维生素B1和中和大量的钙、铬元素,致使眼球壁弹性降低,眼轴拉长,促使近视发生和近视度数加深。

眼的调节作用名词解释

眼的调节作用名词解释

眼的调节作用名词解释眼睛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感官器官,对于人类的视觉体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眼睛的调节作用则是指眼球通过对焦调节,使得我们能够看清不同距离的物体,并保持清晰的视觉。

本文将深入探讨眼的调节作用的机制和影响因素。

一、眼的调节机制眼的调节机制是指眼球通过改变晶状体的形状和眼球的位置以适应不同距离的物体,从而使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的过程。

眼睛对于不同距离的物体的清晰成像是通过以下两个主要的调节机制来实现的:屈光调节和调节节律。

屈光调节是指通过改变晶状体的曲率来调节光线的折射,使得光线在眼晴内的焦点位于视网膜上。

当眼睛注视远处的物体时,晶状体的弹性使其扁平,从而使光线的折射率降低,能够正确地聚焦到视网膜上。

而当眼睛注视近处的物体时,晶状体的肌肉通过收缩,使其变得厚而且圆形,增加光线的折射能力,以保持清晰的成像。

这种通过晶状体的屈光调节使得我们能够在不同距离上获得清晰的视力。

调节节律是指通过调节眼球的位置来适应不同距离的物体。

正常情况下,当眼睛注视远处的物体时,我们的眼睛处于正常状态,静止而放松。

而当我们注视近处的物体时,眼球的肌肉群会紧张并通过收缩眼球肌肉来调节。

这种调节节律使我们能够快速适应不同距离的物体,保持视线的清晰度。

二、影响眼的调节作用的因素眼的调节作用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年龄、环境条件和个体差异等。

年龄是影响眼的调节作用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年龄的增长,晶状体的弹性会降低,导致调节作用的减弱。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在中老年时出现近视度数增加或需要佩戴老花镜的原因。

环境条件也会对眼的调节作用产生影响。

例如,长时间用电子产品,特别是近距离使用电子屏幕,会使眼睛长时间保持近焦点调节,从而导致眼睛的疲劳。

此外,环境光线的明亮度和色温也会影响调节作用的效果。

个体差异也是影响眼的调节作用的重要因素。

每个人的眼睛结构和调节能力可能略有差异,因此对于距离的适应能力也存在差异。

一些人可能比其他人更敏感于眼睛的调节变化,可能需要更频繁地进行调节。

屈光不正ppt课件

屈光不正ppt课件
注视同一目标。
☆ 调节越大,集合也越大,协同关系 ☆ 三联动现象(近反射):
看近物时,调节、集合、瞳孔缩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五、正视眼:
在调节静止状态下,平行光线经 过眼的屈光系统屈折后,焦点恰好
落在视网膜上。
第二节:屈光不正
(Ametropia)
〖定义〗 在调节静止状态下,平行光线经过眼
的屈光系统屈折后,不能聚焦在视网 膜上。
第三节 屈光参差 (Amisometropia)
〖定义〗 双眼的屈光状态不相等,无论是
屈光不正的性质或度数的不同均称 为屈光参差。
〖临床表现〗 ①轻度:无症状 ②屈光参差>2.5D时,可产生 融合困难,弱视,斜视。
〖治疗〗 1.配戴眼镜 2.角膜接触镜 3.角膜屈光手术:
PRK(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 LASIK(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
〖原因〗
①眼轴过短 ②屈光力不足
〖分类〗 轻度远视:<+3.00D 中度远视:+3.00~+5.00D 高度远视:>+5.00D
〖临床表现〗
1. 视力减退,
轻度者年轻时 可使用调节代偿
2. 视力疲劳:调节性
3. 易诱发内斜视
4. 眼底:正常, 或假性视神经炎改变。
〖治疗〗 验光,配戴适度的凸透镜
包括:近视、远视、散光。
近视 (Myopia)
〖定义〗
在调节静止状态下,平行光线经过 眼的屈光系统屈折后,聚集在视网膜 前方。
〖原因〗 1. 眼球轴过长 2. 屈光力过强
☆ 遗传因素 ☆ 发育因素 ☆ 环境因素
〖分类〗 1.根据近视程度分类: (1)轻度近视:<-3.00D (2)中度近视:-3.00~-6.00D (3)高度近视:>-6.00D 2.根据屈光成分分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象 调节、集合、缩瞳称为近反射三联运动。三
者关系密切,相互协调 5
6
第二节 正视、屈光不正与老视
正视眼 眼在无调节状态下,来自5
米以外的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 屈折后,焦点恰好落在视网膜上。
7
屈光不正
眼在无调节状态下,平行光 线经眼的屈光系统屈折后,不能 在视网膜上聚焦者
近视 屈光不正 远视
复性远视散光
混合散光
不规则散光 27
临床表现 1、视物模糊
2、视疲劳
3、喜眯眼
4、不正常头位
28
29
治疗
1、规则散光配戴圆柱镜 2、不规则散光试戴硬性角膜接触镜
30
31
32
屈光参差
双眼屈光状态不等,外伤; 手术;
临床表现 1、视力改变 双眼视力下降 单眼视力下降 交替视力
临床表现
▲ 远视力减退 ▲ 视疲劳 ▲ 斜视 ▲ 眼球改变 ▲ 眼底改变
14
15
16
17
治疗
◆ 验光配戴凹透镜 ◆ 角膜接触镜 ◆ 屈光性手术
18
19
预防措施 1、 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2、 良好的学习环境 3、 定期体检 4、 增强体质
20
21
远视眼
在无调节状态下,平行光线经 眼的屈光系统屈折后在视网膜后聚 焦。远视眼的远点在眼后,为虚焦 点。
25
散光
由于眼球各经线的屈光力不同,平行光 线进入眼内不能在视网膜上形成焦点而形成 焦线和最小弥散斑的一种屈光状态。
26
病因
角膜各经线的曲率半径大小不一致,常
见于水平及垂直两个主要经线的曲率半径不 一致。或由于圆锥角膜、角膜云翳等造成的 各经线或同一经线屈光力不同。
分类
单纯近视散光
单纯远视散光
规则散光 复性近视散光
散光
8
近视眼
眼在无调节状态下,平行光线 经眼的屈光系统屈折后聚焦于视网 膜前
9
10
分类 轴性近视 屈光性近视 曲率性近视 屈光指数性近视
轻度 - 3.00 D 以下 中度 - 3.00 D ~ -6.00 D 重度 - 6.00 D 以上
11
病因 遗传因素 发育因素 环境因素 不良习惯
12
13
屈光力的单位:D = 1/f
3
4
二、眼的调节与集合
1.眼的调节 眼在看近处物体时晶状体改变 屈光力以便能看清不同距离的近处目标的能力
2.调节幅度 眼所能产生的最大调节力 3.调节范围 远点与近点的间距
远点 眼在放松调节时,所能看清的最远一点。 正视眼的远点是无限远
近点 眼在最大调节时所能看清的最近一点 4.眼的集合 眼使用调节时引起双眼内转的
33
2、视疲劳
3、弱视
4、斜视


◆ 根据屈光状态配戴合适眼镜;
◆ 低度数眼充分矫正,高度数眼 降低度数
◆ 角膜接触镜
34
老视
由于年龄所致的生理性调节力减 弱称为老视 临床表现 近点远移、视近物困难
视疲劳
治 疗 配戴凸透镜
单光眼镜 双光眼镜 渐变多焦眼镜
35
第三节 屈光检查法
主觉检查法 直接插片法 云雾法
22
分类
轴性
曲率性
屈光性 屈光指数性
无晶体眼
轻度 + 3.00 D 以下
中度 + 3.00 D ~ +5.00 D
重度 + 5.00 D 以上
23
临床表现
1、视力改变 正常 近视力下降 远、近视力均下降
2、视疲劳 3、斜视 4、眼球较小、视盘较小
治疗
◆ 散瞳验光、 ◆ 配戴凸透镜
24
治疗
◆ 散瞳验光 ◆ 配戴凸透镜
他觉检查法 检影法 自动验光仪法
36
第四节 屈光不正矫治
●框架眼镜
●角膜接触镜 ●放射状角膜切开术 (RK) ●表面角膜镜片术
●角膜基质环植入术(ICR)
●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 (PRK) ●自动板层角膜切削术 (LASIK) ●眼内屈光手术 ●巩膜屈光手术
37
第十六章
桂林医学院眼科教研室
1
1
第一节 眼 球 光 学
一、光与眼的屈光
光在同一均匀透明的介质中沿直线方 向行进。
光由一介质射入另 一密度不同的介质时, 在交界处,一部分反射 回去,另一部分透入第 二介质,并改变其行进
方向。 2
眼的屈光系统
屈光系统:角 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眼的屈光:外界物体发出或反射出的光线, 经过眼的屈光系统将产生折射, 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缩小的倒 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