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合集下载

器质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教学

器质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教学

患者及家属的教育与指导
倡导社会各界关注器质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问题,提高社会对这一群体的关注和支持。
社会关注与支持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器质精神障碍的护理知识,提高公众对疾病的认识和理解,减少歧视和偏见。
宣传教育
推动相关政策与制度的完善,为器质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支持。
政策与制度支持
社会支持与宣传
自我管理技巧
帮助患者认识并改变不良的思维和行为模式,提高应对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教授患者情绪调节的方法和技巧,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等,帮助其缓解情绪波动。
指导患者调整生活方式,如规律作息、健康饮食、适量运动等,促进身心健康。
教育患者正确使用和管理精神类药物,提高服药依从性,减少药物副作用。
认知行为疗法
பைடு நூலகம்
护理计划的制定
基础护理
病情观察
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
护理措施的实施
01
02
03
04
确保病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如饮食、休息、清洁等。
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关注病人的心理状况,提供心理支持和疏导,帮助病人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
向病人及家属传授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和情感关怀,帮助其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心理支持
协助患者处理日常生活问题,如饮食、洗漱、穿衣等,确保其生活基本需求得到满足。
生活照顾
注意患者的安全,防止意外事件发生,如防止患者自伤、自杀等行为。
安全监护
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观察病情变化
家庭护理要点

第五章_器质性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完整版)

第五章_器质性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完整版)
第五章 器质性精神障碍 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概述
CCMD-III 器质性精神障碍 · (0)器质性精神障碍 · (00)阿尔茨海默(Alzheimer)病 · (01)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 · (02)其他脑部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 (03)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 (09)其他或待分类器质性精神障碍
治疗
首先要控制血压和其他危险因素 目前无特效药治疗
颅内感染所致精神障碍:
❖ 颅内感染的部位可分别位于蛛网膜下腔、脑 实质或局限于某个部位的感染。病原体可分 为病毒、细菌、寄生虫或螺旋体。一般起病 急,主要以意识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如:
▪ 急性病毒性脑炎
▪ 流行性乙型脑炎
▪ 结核性或化脓性脑膜炎
▪ 梅毒……
保神 , 动 碍 弱 变 斑 全变 退 障 渐 , 系 失
持经 阶 脉 明 , , 片 面明 , 碍 发 呈 统 自
较症 段 硬 显 哭 相 状 衰显 关 突 展 进 定 知
久状 性 化
笑 对 衰 退, 心 出 史 展 位 力
恶史
交缓退
进兴
性体

替慢
展趣

快缩

注:表中各项凡不存在者计0分,存在者计1分,症状明显者计2分;计总 分后天平倾向右侧者为AD,倾向左侧者为VD,接近水平者为混合型。
重度
病程呈进行性,一般经历8-10年左右,罕 见自发缓解或自愈,最后发展为严重痴呆 ,常因褥疮、骨折、肺炎、营养不良等继 发躯体疾病或衰竭而死亡。
诊断与鉴别诊断
起病缓慢,以逐渐加重的痴呆为主要症 状,不可逆转 与其他老年期的其他精神障碍及其他表现 为痴呆的疾病相区分
AD与老年抑郁的鉴别
鉴别要点
临床表现

40例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护理体会

40例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护理体会

40例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护理体会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是一种由脑部器质性病变引起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情绪波动、行为异常等症状。

护理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也需要关怀和爱心。

在工作中,我结合自己的经验总结了一些护理体会,希望对大家的工作有所帮助。

1.了解患者的病情和个性特点。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病情复杂,具有较强的个性特点,护理人员需要了解患者的病情和个性特点,根据其不同的表现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

有些患者可能对疼痛和不适更为敏感,需要更加细致的护理。

2.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

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交流需要细心和耐心,要尊重患者的意见和情感。

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能够更好地促进患者康复。

在与患者交流时要注意语速和语音的清晰度,避免使用过于复杂或抽象的语言。

3.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病情波动大,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作出相应的处理。

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幻觉等情绪和行为问题,护理人员需要及时进行干预和处理。

4.营造舒适的护理环境。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护理人员需要营造一个舒适、安全的护理环境,减少患者的紧张和焦虑感。

可以在病房内加入一些舒缓的音乐或自然声音,让患者感到放松和安心。

5.合理安排患者的生活和作息。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作息和起居规律较容易紊乱,护理人员需要合理安排患者的生活和作息,提倡有规律的生活习惯。

可以定时进行心理护理活动,引导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和生活状态。

6.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治疗过程较为复杂,护理人员需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治疗任务。

需要协助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康复训练和心理咨询等工作。

7.关注患者的情感需求。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常常会感到孤独和焦虑,护理人员需要关注患者的情感需求,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陪伴。

可以与患者进行交流、陪伴他们进行康复锻炼,让他们感受到关爱和温暖。

器质性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

器质性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

针对原发性疾病治疗为主 结合支持治疗和对症治疗 配合心理治疗
意识障碍:是核心症状,有昼轻夜重的特点。由轻到重一般
依次出现时间、地点、人物、自我定向障碍。
错觉和幻觉:以恐怖性的错视和幻视多见。 思维障碍:常有继发于错觉和幻觉的妄想,系统性差,呈片
断性。
情绪异常:表现焦虑、抑郁、情绪不稳、愤怒、欣快等。 其它:记忆障碍、行为异常、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
躯体疾病 所致精神
障碍
谵妄是器质性疾病常见的并发症,可见于5%~15%的普通内
、外科病房患者,20%~30%的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而在急诊 入院的老年患者中则大约有24%~65%在住院过程中会出现谵 妄。
随着全球老龄化的来临,痴呆的发生率日益增加,其中以
阿尔茨海默现最常见,约占全部痴呆病人的55%,女多于男 。
• 作用或破坏脑组织 脑器质 • 脑组织供血供氧障碍
• 作用于神经递质或受体 脑器质 • 神经元的兴奋性发生变化
• 直接有关 躯体疾病 • 体内各系统改变
• 重金属、农药、医用药物
中毒 • 食物中毒、致幻剂、嗜好物质
• 儿童和60岁以上的老人易发生谵妄
年龄 • 壮年以后易发生痴呆
• 遗传倾向
其它 • 心理社会因素及文化背景
呼吸道是否通畅? 有无受伤? 病人及家属是否掌握防护措施?
谢谢
概念:是一组病因未明的原发性、退行性脑变性疾病,主
要临床相为痴呆综合征。
通常起病在老年前期或老年期发病以女性多见,患病率随
年龄增加而上升。
其发病率还与社会人口学因素有关,如教育程度以文盲组
的患病率最高;丧偶者患病率明显高于有配偶者;经济水 平低者患病率高。
该病预后不良,最终常因营养不良、褥疮、肺炎等并发症

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02
患者的评估与诊断
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病史
评估社会心理因素
包括起病时间、症状表现、病程变化 等。
了解患者的生活环境、工作压力、人 际关系等,以评估其对疾病的影响。
了解家族史
询问患者家族中是否有类似疾病或精 神疾病史。
精神状况评估
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
注意患者的意识、定向力、注意力、记忆力、言语表达等方面。
护理技能培训
指导家属掌握一些基本 的护理技能,如观察病 情、协助患者日常生活 、应对突发情况等,以 便更好地照顾患者。
心理调适培训
帮助家属学会如何调整 自己的心态,面对患者 的病情变化和治疗过程 中的挫折,保持积极乐 观的态度。
家属在患者康复中的角色
情感支持
家属是患者最重要的情感支持者之一,他们的关心和支持有助于 患者建立积极的心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
个性化护理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 个性化护理将成为未来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护理的重要趋 势。
跨学科合作
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需要跨学科的合作,包括医学 、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跨学 科合作,为患者提供全面的照护。
智能化护理
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实现智能化护理,提 高护理效率和质量,是未来护理工作的重要发展方向。
应对挑战
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面临 诸多挑战,如症状复杂、病情多 变等,需要专业的护理知识和技 能来应对。
器质性精神障碍的定义和分类
定义
器质性精神障碍是指由于脑部疾病或 躯体疾病引起的精神障碍,表现为认 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方面的异常 。
分类
根据病因和临床表现,器质性精神障 碍可分为以下几类:脑器质性精神障 碍、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中毒 所致的精神障碍等。

器质性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

器质性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

器质性精神障碍病人的药物治疗
药物选择
根据病因和症状选择适当的药物 治疗方案。
用药原则
按照医嘱准确使用药物,并注意 剂量和不良反应。
药物监测
定期监测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
器质性精神障碍病人的心理支 持
通过心理咨询、支持性心理治疗等方式提供心理支持,帮助病人适应和应对 疾病,减轻心理压力。
器质性精神障碍病人的康复计划和预后 评估
1
制定康复计划
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支持、康复训练等。
2
定期评估
定期评估康复计划的执行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调整和改进。
3
预后评估
根据病人的病情、治疗效果和康复进展,评估其预后情况。
器质性精神障碍病人的评估方史、症状、行为等信息。
2
体格检查
包括生理指标、神经系统、感知能力等方面的检查。
3
辅助检查
如血液化验、脑电图、神经影像学等。
器质性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原 则
• 提供安全和舒适的环境。 • 保持规律的日常护理活动和生活方式。 • 保持适宜的社交互动和心理支持。 • 积极引导和支持其参与康复活动。
器质性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
器质性精神障碍的定义
器质性精神障碍是指由器质性病理、病变或药物所致的一类精神症状和行为 障碍,包括认知功能损害和情绪行为异常。
器质性精神障碍的常见症状
认知障碍
如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失语、迷茫等。
情绪异常
如抑郁、焦虑、易激动、冲动行为等。
行为改变
如言语和运动减少、失控、逃避、疑神疑鬼等。

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治疗及护理

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治疗及护理
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治疗包括药物治 疗、心理治疗、康复治疗等。
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成因
01
脑部疾病:如脑肿瘤、 脑外伤、脑炎等
03
感染性疾病:如艾滋 病、梅毒等
05
遗传因素:如家族史、 基因突变等
02
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04
药物滥用:如酒精、 毒品等
06
环境因素:如家庭环 境、社会环境等
保持家庭环境整洁、安静,避免刺激患者
02
鼓励患者参与家庭活动,增强自信心
03
关注患者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心理支持
04 监督患者按时服药,避免自行调整药物剂量
05
定期带患者进行复诊,了解病情变化
06
学习相关护理知识,提高护理技能
医院护理
住院环境:保 持安静、整洁、 舒适,避免刺 激
心理护理:关 心患者,倾听 患者需求,提 供心理支持
障碍治疗的重要组成部
分,包括认知行为疗法、
心理动力学疗法等。
02 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
认识和调整自己的思维
和行为模式,提高应对
压力和问题的能力。
03 心理治疗还可以帮助患
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提高社交能力,增强自
信心和自尊心。
04 心理治疗可以与药物治
疗相结合,提高治疗效
果,减少药物副作用。
康复治疗
器质性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
1 认知功能障碍:记忆力、注意力、理解力等受损 2 情感障碍:情绪不稳定、易怒、焦虑、抑郁等 3 行为障碍:冲动、攻击、自伤、自杀等行为 4 意识障碍:意识模糊、昏迷、谵妄等 5 精神症状:幻觉、妄想、思维混乱等 6 躯体症状:头痛、头晕、失眠、乏力等
器质性精神障碍 的治疗

器质性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课件

器质性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课件

THANK YOU
感谢聆听
器质性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课 件

CONTENCT

• 器质性精神障碍概述 • 器质性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原则 • 常见器质性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 • 器质性精神障碍病人的康复与家庭
支持 • 案例分享与讨论
01
器质性精神障碍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器质性精神障碍是指由于脑部疾病或躯体疾病引起的精神障碍, 其中脑部疾病包括脑外伤、脑肿瘤、脑炎等,躯体疾病包括躯体 感染、内分泌疾病等。
家庭支持与护理
家属培训
向家属传授相关知识和技能,提 高其对患者的照顾能力和心理支
持水平。
家庭环境调整
根据患者的需求,对家庭环境进行 适当调整,如改善居住条件、调整 家居布置等,以利于患者的康复和 生活。
定期随访
医护人员定期对患者家庭进行随访, 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康复进展,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护理计划。
定期进行心理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患者的焦虑、抑郁 等情绪问题。
04
器质性精神障碍病人的康复与家庭支持
康复训练
认知行为疗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心理疏导
通过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改善其行 为和情绪问题,增强自我控制能力。
通过倾听、安慰、鼓励等方式,帮助 患者排解心理压力,增强自信心和积 极面对生活的勇气。
技能训练
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日常生活 技能、社交技能和职业技能等方面的 训练,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 应能力。
鼓励表达
鼓励病人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给予倾听和理解 ,促进情感宣泄。
生活护理
80%
保持生活规律
协助病人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 的睡眠。

07、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07、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智能障碍:日益加重,初期仅有反应迟钝,掌握新知识能力 差。以后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也全部遗忘。最后呈痴呆状态。
人格改变:初期为原有性格缺陷的日益显露,以后不修边幅 、举止轻浮,本能活动亢进。心境紊乱:焦虑、抑郁、易激 惹、欣快
其他精神行为症状:
心境紊乱:焦虑、抑郁、易激惹、欣快
妄想:片断的
行为紊乱:缺乏目的性,刻板或作态,收敛行为,懒散
第四章 器质性 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
器质性与功能性的区分只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掌握
1.常见综合症:谵妄、痴呆的概念、主要 的临床表现和早期识别。
2.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治疗护理原则。 3.器质性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 熟悉
1.器质性精神障碍的基本概念、病因及发 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预后。
人格改变 脑外伤后精神性症状 脑震荡后综合征
颅内感染所致精神障碍-麻痹性痴呆
由梅毒螺旋体侵犯大脑引起的慢性脑膜脑炎 主要脑实质的病理改变 临床特点:进行性智能损害和人格改变,伴有
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的体征和躯体机能的衰退, 最后导致痴呆和全身性麻痹。
治疗
对症和支持治疗 选择青霉素和其他抗生素,剂量达到脑脊液有
效浓度。
七、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I)健康史及生理功能方面
1.健康史 2.生理功能
MMSE 简易智能状态检查--P86 精神症状的评估
(II)心理功能方面
1.个性特征 2.压力反应
(III)社会功能方面
1.人际关系 2.支持系统
3.压力应对
(二)【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1.慢性 /急性意识障碍 ---与各种脑器质性疾病所致脑组织损害有关。 2.有暴力行为的危险/有受伤的危险

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一概述;有明确的生物学病因或发病与某种生物学因素有关的精神障碍器质性精神障碍分为: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与非依赖性物质的精神障碍。

1.脑部器质性精神障碍:脑变性或退化性疾病,脑炎,脑肿瘤,脑血管病变,脑外伤等引起的精神障碍。

其特点是脑部存在肯定的病理性或损伤结核变化。

这种变化与精神异常之间因果关系,一般比较明显与肯定。

临床多见脑血管病变脑外引起的精神障碍,疗效欠佳。

2.躯体疾病所致的障碍:如心、肝、肾等脏器疾病,内分泌疾病,代谢性疾病,颅外感染性疾病等过程中所伴发的精神障碍。

其特点是颅内只有一些程度较轻的非特异性病变如水肿、充血等。

这种精神异常是原发躯体疾病的症状之一。

通过治疗原发病和对症治疗好转。

3.精神活性物质与非依赖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与外源性物质中毒,成瘾或成瘾后戒断有关。

临床常见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吸毒),药物依赖。

二、器质性精神停滞的特点、临床特点。

不同的病因引起的精神症状可能相同,也可以相同的病因在不同的人身上可能引发不同的症状。

从精神症状学的角度来说其临场表现基本为:意识障碍,痴呆,遗忘,精神病症状,情感障碍、神经症样症状,人格改变,依赖综合症与戒断综合症等,精神科临床,意识障碍以谵妄多见。

谵妄以意识障碍,显著的兴奋躁动。

感知觉障碍为三联征;一组器质性精神障碍症状群,是急性脑器性反应中最常见的表现。

症状特点:起病大多急性突然发生,少数患者有1-2天的前驱期,表现为怠倦,焦虑,恐惧,失眠,多梦等。

谵妄患者特点是一天之内症状呈波动性表现为昼轻夜重式;落日效应以黄昏时病情为剧。

临床表现:意识障碍:主要是意识清晰度下降,还表现为对外界的感觉和注意减退。

知觉障碍:包括错觉、幻觉、定向障碍。

错觉中以错视最常见,其次为错听;幻觉以幻视最多见;定向障碍根据谵妄的严重程度从轻到重依次为时间→地点→人物→自我定向障碍。

精神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护理常规

精神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护理常规

精神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护理常规器质性精神障碍是指具有明确的生物学病因,患者发病与某种生物学因素有关的精神异常。

急性、广泛损害导致谵妄,慢性、广泛损害导致痴呆、记忆障碍、人格改变。

前额叶、顶叶病变引起人格改变,边缘系统损害引起情绪障碍,海马沟、乳头体、丘脑背内侧核损伤引起记忆障碍,常见脑器质性综合征包括谵妄、痴呆、遗忘综合征、幻觉、妄想等。

本病大多急性起病,突然发生,部分患者可有1~2d的前驱期,表现为倦怠、焦虑、恐惧、失眠、多梦等。

意识障碍、知觉障碍、思维障碍、记忆障碍、情绪障碍、精神运动障碍、不自主运动、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睡眠节律紊乱、1d 之内病情波动为昼轻夜重;意识障碍、定向障碍、记忆障碍、睡眠一觉醒周期不规律,可有错觉、幻觉。

常伴有带恐怖性的、生动的错视或幻视、被害妄想,以致患者有情绪恐惧、抑郁、易怒或欣快自知力和判断力不良,生活不能自理。

谐妾的常见特征是症状的波动性,可表现为白天嗜睡而晚上活跃。

1.一般护理(1)提供安静、舒适的治疗和休养环境。

(2)评估患者的自理能力,做好日常生活护理。

协助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料理个人卫生,保持床单清洁、整齐、干燥,防止压疮;预防患者继发感染。

(3)饮食护理对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估,提供合适的饮食。

保证患者的营养、水分的补充及维持电解质的平衡。

(4)睡眠护理为患者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除必要的观察和操作外,不要干扰患者睡眠。

协助睡眠障碍者了解失眠的原因,并进行针对性处理。

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药物辅助人眠。

(5)大小便护理保持大便通畅。

便秘者,应增加粗纤维饮食,3d以上无大便者遵照医嘱给予缓泻剂或灌肠。

2.病情观察(1)根据病情,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意识、缺氧程度、出入液量等;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痰液、分泌物阻塞呼吸道,避免和消除诱发因素。

(2)将患者安置在易观察的房间,并在工作人员的视线内活动,定时巡视,必要时专人陪护;严格病室内危险物品管理,防止意外事件发生。

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最常见的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其次为脑血管疾病。其他病因相对少见, 包括脑外伤、颅内肿瘤、颅内感染、内分泌障碍 (如甲状腺功能低下、库欣综合征等)、营养障 碍(如维生素B1缺乏、叶酸缺乏等)、药物中毒 (如慢性酒精中毒)等。

认知障碍是痴呆的核心症状,常见的认知障碍包 括
验室检查发现存在躯体疾病的证据。
已有文献报道该器质性疾病可引起精神障碍。 精神症状主要表现为两大类症状群。 有证据表明器质性疾病与精神障碍之间存在因果
关系。
①精神障碍发生在器质性疾病之后; ②精神障碍随器质性疾病的病情变化而变化; ③精神障碍与器质性疾病之间存在某种病理生理
患者感觉功能正常,但不能认识或鉴别物体,常
常与失命名伴随出现。AD患者可出现有特征性的 自我面容失认,认不出镜中的自己,因此感到恐 惧,有的还会与镜中的自己“对话”。如果患者 出现对亲人的面容失认,则有可能导致Capgras综 合征(替身综合征)。
患者理解和运动功能正常,但不能执行运动。失用分为两类,
或情感淡漠,也可表现为激越、惊慌、恐惧,还 可表现为易激惹、敌对等。
感觉障碍:感觉减退、感觉迟钝或感觉过敏。 知觉障碍:片断的错觉、幻觉,其中以视幻觉尤
为常见。
思维障碍 记忆障碍:一般以瞬时记忆及近事记忆障碍为主,
而远事记忆大多不受影响。
思维形式障碍:思维不连贯; 思维内容障碍:妄想。妄想多为片断性,不系统、
表现为患者逐渐丧失了作为社会人的属性,丧失
了对人情世故的感知、理解以及正确的应对能力。
疾病初期:常表现为社会性情感的逐渐丧失,表现为
莫名感到焦虑、恐惧,对亲人逐渐疏远、冷淡,变得 自私,既不体谅别人,也不会感激别人,领悟不到他 人的关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一概述;有明确的生物学病因或发病与某种生物学因素有关的精神障碍器质性精神障碍分为: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与非依赖性物质的精神障碍。

1.脑部器质性精神障碍:脑变性或退化性疾病,脑炎,脑肿瘤,脑血管病变,脑外伤等引起的精神障碍。

其特点是脑部存在肯定的病理性或损伤结核变化。

这种变化与精神异常之间因果关系,一般比较明显与肯定。

临床多见脑血管病变脑外引起的精神障碍,疗效欠佳。

2.躯体疾病所致的障碍:如心、肝、肾等脏器疾病,内分泌疾病,代谢性疾病,颅外感染性疾病等过程中所伴发的精神障碍。

其特点是颅内只有一些程度较轻的非特异性病变如水肿、充血等。

这种精神异常是原发躯体疾病的症状之一。

通过治疗原发病和对症治疗好转。

3.精神活性物质与非依赖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与外源性物质中毒,成瘾或成瘾后戒断有关。

临床常见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吸毒),药物依赖。

二、器质性精神障碍的特点、临床特点。

不同的病因引起的精神症状可能相同,也可以相同的病因在不同的人身上可能引发不同的症状。

从精神症状学的角度来说其临场表现基本为:意识障碍,痴呆,遗忘,精神病症状,情感障碍、神经症样症状,人格改变,依赖综合症与戒断综合症等,精神科临床,意识障碍以谵妄多见。

谵妄以意识障碍,显著的兴奋躁动。

感知觉障碍为三联征;一组器质性精神障碍症状群,是急性脑器性反应中最常见的表现。

症状特点:起病大多急性突然发生,少数患者有1-2天的前驱期,表现为怠倦,焦虑,恐惧,失眠,多梦等。

谵妄患者特点是一天之内症状呈波动性表现为昼轻夜重式;落日效应以黄昏时病情为剧。

临床表现:意识障碍:主要是意识清晰度下降,还表现为对外界的感觉和注意减退。

知觉障碍:包括错觉、幻觉、定向障碍。

错觉中以错视最常见,其次为错听;幻觉以幻视最多见;定向障碍根据谵妄的严重程度从轻到重依次为时间→地点→人物→自我定向障碍。

思维障碍:注意力显得松散凌乱,推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受损。

记忆障碍:主要表现新信息的保存困难,对病中经过大多不能回忆。

情绪障碍:常见有焦虑,抑郁,情绪不稳等。

精神运动障碍;患者常有不协调的精神运动性兴奋(如无目的的摸索,喊叫,扭动,翻滚或出现职业性的重复动作。

如打字员患者出现不断打字的动作.少数可出现精神运动性抑制。

不自主运动:如震颤扑翼样运动,多发性肌陈挛等。

自主精神功能障碍:如皮肤潮红,多汗或无汗,瞳孔扩大或缩小,血压升高或降低,心跳加快或减缓,体温过高或过低,恶心,呕吐腹泻等。

在多数谵妄患者中均可见到。

睡眠节律紊乱:典型表现为白天嗜睡,夜晚失眠(落日效应)治疗与预后谵妄是一种内科急症,必须尽快去除病理根源,以免造成脑组织永久性的损害。

治疗包括:病因的治疗与支持,对症治疗。

支持疗法包括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补充营养和足量的维生素;对症治疗包括对于兴奋躁动或幻觉妄想比较严重的谵妄,可给予抗精神病药物如氯哌啶醇或抗焦虑药安定类等治疗。

预后:一般良好,病程短暂,多数持续数小时,数天缓解极少数超过1个月。

常随原发病好转恢复。

也可以因脑部发生不可逆的病变,或较长时间兴奋躁动,不进饮食而引起躯体功能衰竭,可以死亡告终。

痴呆痴呆是在脑部广泛性病变的基础上出现的一种脑部慢性综合症。

通常是慢性,进行性,不可逆(15﹪左右可逆)的智能减退与人格衰退;记忆力,思考能力,理解,判断,计算及至言语能力都受到损伤,并由此严重影响患者的职业或社会功能。

患者无意识障碍。

痴呆最常见的病因是脑组织变性引起的疾病,其中以阿尔茨海默病(简称:AD)最常,见占所有老人痴呆症的60-70﹪,女多于男,大部分发生在65岁以上。

其次是脑动脉硬化引起脑部的多发性梗死,男多于女。

其他的脑部病变如外伤,脑瘤,药物中毒等也可引起痴呆。

痴呆一般起病缓慢,患者和家属往往说不清何时起病。

有时在一次躯体疾病或精神应激后,患者智能个性的变化才引起家人的注意。

少数患者起病叫急(如脑外伤,脑缺氧后出现的痴呆)临床特点:早期表现:①最早的症状常为记忆力下降,如表现为记不住定好的约会与任务,记不住近期发生的事件。

患者常采取措施弥补,如记笔记,常力图掩饰,但远记忆力受损不明显,仍记得诸多往事。

②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能力下降。

③有自知力患者对自己的状况变现出焦虑,苦恼,易激惹等情绪反应。

④个性变化。

(如对周围漫不经心,不注重仪表开一些不适宜的玩笑,变得多疑,固执等)中期表现:①记忆力明显下降,远记忆力也受损。

②理解判断计算定向力均受损,思维失去条理性,明晰性(如说话离题,缺少抽象思维)渐渐发展至电报式语言,缺少形容词,思维内容日渐贫乏。

③由于智能与个性缺损相当严重,患者对外界常做出错误判断,极易出现妄想(不系统,片断,不持久)。

④行为变笨,不守规矩,控制力下降,如出现性犯罪,偷窃行为等。

晚期表现:智能人格衰退严重。

①记忆力极差(事情刚过即忘,如刚吃完饭又说要吃饭,出门不知归家,甚至床铺,厕所都找不到)②个人生活料理能力丧失。

③言语理解与表现能力严重丧失(翻来覆去几句简单的话,可出现刻板语言,字句停顿不连贯,最终发展为失语。

④行为刻板或某些职业刻板动作。

⑤最后发展至大小便失禁,肢体瘫痪,终日缠绵棉褥,最终可死于感染,内脏疾病或衰竭。

常见的脑器质性神经障碍阿尔茨海默病概述:阿尔茨海默病简称AD。

是一组原因不明的原发性脑变性疾病,常起病于老年或老年前期,缓慢起病,逐渐进展临床以痴呆综合征为主要表现。

病因:近年研究以为阿尔茨海默病可能是一种家族遗传性疾病,还可能与正常衰老过程加速,脑内蓄积中毒,感染,脑部外伤有关;各种心理社会因素如丧偶,独居,经济窘迫,动荡不定,低教育水平等亦可成为发病诱因。

临床表现:大多隐匿起病,缓慢发展。

早期以记忆力障碍为首发症状,如丢三落四,遗忘东西,言语啰嗦重复,以后随病情发展科渐出现进行加重的全面性痴呆症状,如外出找不到家门,叫不出亲人的名字,进食不知饥饱,甚至不知道自己叫什么,多大年龄,是否结婚等。

在发病期间,一些病人还可以出现错构,虚构,片段被窃妄想,嫉妒妄想或兴奋冲动等。

病人的自知力丧失和人格改变发生就较早,如不知羞耻,不讲卫生,常收集破烂,至后期则可以变得终日卧床不起,大小便失禁,口齿不清,言语杂乱无章。

治疗与预防:阿尔茨海默病目前尚无特效的药物治疗方法,首先应认真做好一般生活照料,并应根据不同病情给予相应的护理。

①一般营养支持治疗②若病人出现妄想观念或兴奋冲动等症状可对症使用小量抗精神病药物如奋乃静、维思通等。

③选用改善认知功能和促进代谢的药物,如脑复新,氯酯醒。

④当前国内广泛应用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如他克林、石杉碱甲。

预防:三早(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积极预防意识障碍和躯体合并症的发生,一旦出现亦应及时处理。

癫痫性精神障碍概述:癫痫性精神障碍是指原发性癫痫即一组原发性反复发作的脑异常放电所致的精神障碍。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大致分为发作性和持续性精神障碍两种。

发作性精神障碍多发于癫痫的发作前,发作时和发作后的一段时间内。

主要表现为一定时间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障碍;精神运动性发作,心境恶劣以及短暂的精神分裂症样发作。

发作前数小时至数日的前驱症状可出现全身不适,极度抑郁,易激惹,思维零乱,发作时可出现错觉,原姓性幻觉,视物变形,似曾相识或旧事如新症,思维中断,情绪恐惧紧张等,发作时则可以出现精神自动症或朦胧状态。

精神自动症主要表现为意识不清,目光呆滞,无目的咀嚼,舔舌,解系纽扣,动作笨拙,重复,刻板,或出现点头,奔跑,旋转以及神游症,夜游症,朦胧状态除意识不清外,常有严重的精神运动性迟滞和明显持续言语及动作,甚至出现癫痫性谵妄状态或癫痫性木僵状态等。

癫痫发作后可出现一定时间的朦胧状态。

脑电图检查可确诊可见弥漫性慢波后棘波,尖波发放。

持续性精神障碍主要指癫痫反复发作之后,病人在意识清晰的情况下出现幻听,联想障碍,强制性思维,被害妄想等类似精神分裂症偏执型的症状,或出现人格改变如自我为中心,思维粘滞,病理性赘述,挑剔,固执,凶狠,好争吵,刻板及冲动自伤伤人等。

另外部分病人还可以出现记忆,智能障碍甚至出现癫痫性痴呆等。

脑器质精神障碍的护理1.基础护理:多数病人因原发病或意识障碍而不能料理个人生活或需要人协助料理。

且容易并发压疮,呼吸道感染和泌尿系感染,故做好基础护理十分重要。

⑴为病人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并创造舒适的治疗休养环境。

⑵尊重病人建立良好护患关系,与其交谈时态度和蔼,亲切用字简单,吐字清晰,语速缓慢,耐心倾听病人的主诉,保持有效的沟通。

⑶生活护理:①做好晨晚间护理。

②定期督促或协助病人洗澡,更衣,理发,剃胡须,剪指(趾)等。

③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物。

④保持床单元清洁整齐干燥。

⑤为病人提供必要的生活用具,教会病人使用。

⑥功能锻炼,鼓励病人尽自己的能力独立完成日常生活活动,如独立穿脱衣服,防止功能丧失。

⑷饮食护理:①提供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和液体。

②对协调障碍或者吞咽困难的病人提供易吞咽及易消化的食物,专人照顾以防噎食。

③避免同一时间吞食固体及液体食物。

因为同一时间把固体和液体食物放入口中,病人全倾向于不加以咀嚼,可能因此导致窒息。

④进食异常的护理,对于不知进食或拣食秽物,或不知饥饱,不断索食的痴呆病人,护理人员不可对其过分指责或对其要求置之不理,应对症护理。

⑸睡眠护理:脑器质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病人常常出现睡眠障碍。

同时可伴有焦虑情绪和躯体不适。

措施:①评估导致病人睡眠形态紊乱的具体原因和病人的睡眠形态并尽量减少或祛除影响病人睡眠的相关因素。

②为病人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如病房内空气新鲜,温度适宜,周围环境安静,除必要的观察和操作外,不易的干扰病人睡眠,光线适宜。

③为病人建立规律的生活,日间为其安排适当的活动,如适时的做操,看电视,读报,散步等,减少白天卧床睡眠的时间。

④避免睡前兴奋,如不宜看刺激,紧张的电视,不宜长久谈话,不宜喝浓茶,咖啡等。

协助病人入睡。

⑤晚饭不宜吃得过饱不宜多饮水。

⑥做好睡前心理护理,对于紧张,焦虑的病人,护理人员可以在其视线内活动,让病人安全感。

⑦如病人在半夜醒来,应给与轻声安慰,有助于病人再次入睡。

⑧温水泡脚,自身放松,依次计数等。

⑨必要时遵医嘱药物辅助入眠,尽量减少约束。

⑩不定时巡视病房,防止发生意外。

(6)大小便的护理:对于伴有不同程度的感觉迟钝,智障的病人间断出现便秘,尿潴留或大小便失禁,弄污衣裤,被褥等现象。

病人感到焦虑或尴尬,护士应观察大小便情况祛除相关因素。

便秘:多运动多喝水,丰富维生素食物,定时排便,夜间定时督促大小便。

2.安全护理:(1)对有受伤危险的病人,评估可能受伤的因素并尽量减少或防止危险因素的发生专人护理,提供安全保障及时清理危险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