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语文文言文重要实词归类复习
高考语文复习《120个常见文言实词》
高考语文复习《120个常见文言实词》(一)爱愛愛爱小篆隶书繁体楷书简体楷书“爱”繁体字写作“愛”,形声字,据《说文解字》和小篆字形,从“夊”部,(ài)声。
本来是行走的意思,后来假借来表示仁爱、给人以恩惠的意思。
字义例释①恩惠例:古之遗爱.也。
(《左传》)②疼爱,爱护例: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师说》)③喜欢,爱好例: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阿房宫赋》)④爱惜,珍惜例: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阿房宫赋》)⑤同情,怜惜例:仁而爱.人。
(《高祖本纪》)⑥羡慕,欣赏例: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赠孟浩然》)⑦爱戴例: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李将军列传》)⑧吝啬,吝惜例: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过秦论》)识记方法“爱”在古代常有“吝啬,舍不得”的意思,“舍不得”自然就会“喜欢”并加以“爱护”。
由“喜欢”可推出“亲爱的,心爱的”(如“爱女”)。
成语助记爱.(同情)莫能助爱.(喜爱)屋及乌爱.(喜爱)不释手爱.(喜爱)毛反裘(二)安安安小篆隶书楷书“安”是会意字,小篆上边是“宀”字,表示屋子,下边是“女”字。
合起来指女子在家安心生活,不必外出担风险。
表示安定。
字义例释①安稳,安定,稳固例: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活用)使……安定(安心)例:既来之,则安.之。
(《季氏将伐颛臾》)②平安,安全例: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
(《苏武传》)③养生例: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曹刿论战》)④习惯,满足例:安.于现状、随遇而安.⑤安放,安置例:安.营扎寨⑥安逸,安适例:然后得一夕安.寝。
(《六国论》)⑦怎么,哪里例: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沛公安.在?(《鸿门宴》)识记方法“安”的本义即“安全、安定”,“安全”了就会感到“舒服、安逸”,后又用于使动义“使……安”,由此又可推出“安放”“养生”等义。
成语助记居安.(安稳)思危安.(安生)身立命生于忧患,死于安.(安适)乐安.(安然,坦然)之若素安.(平安)然无恙安.(安居)土重迁安.(安适)居乐业(三)被被被小篆隶书楷书“被”是形声字,小篆从“衣”部,皮声。
【可编辑全文】高中必备文言文虚词实词知识点整理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高中必备文言文虚词实词知识点整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中必备文言文虚词实词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高中必备文言虚词一.而1.图穷而匕见《荆轲刺秦王》——连词,表承接,“来”、“就”2.宗受而藏之于庙《伶官传序》——连词,表承接,“来”、“就”3.温故而知新《论语》——连词,表并列,“和”、“并且”4.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伶官传序》——连词,表并列,“和”、“并且”5.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游褒禅山记》——连词,表并列,“和”、“并且”6.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六国论》——连词,表并列,“和”、“并且”7.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六国论》——连词,表转折,“却”8.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游褒禅山记》——连词,表转折,“却”9.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连词,表递进,“而且”10.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游褒禅山记》——连词,表递进,“而且”11.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邹忌讽齐王纳谏》——连词,表递进,“而且”12.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连词状语和动词,表修饰13.盛以锦囊,负而前驱《伶官传序》——连词状语和动词,表修饰14.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连词,表因果,“因而”二.何1.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疑问代词,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带有语气助词“哉”“也”。
译作“为什么”“什么原因”。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疑问代词,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带有语气助词“哉”“也”。
译作“为什么”“什么原因”。
3.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作前置的宾语,问处所或事物,译作“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4.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作定语。
译作“什么”“哪”5.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作状语,常表示反问。
译作“为什么”“怎么”。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高中语文古文常见实词汇编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高中语文古文常见实词汇编高中语文古文常见实词汇编18.审①详细,周密,仔细。
审谛之,短小,黑赤色,顿非前物《促织》审视,巨身修尾,青顶金翅《促织》②觉察,清楚,明白。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归去来兮辞》③审讯,审判。
余经秋审,皆减等发配《狱中杂记》④果真,确实。
甚如是,某诚爱焉(王安石《答李参书》9.甚①表示程度,很,非常。
先妣抚之甚厚《项脊轩志》可爱者甚藩《爱莲说》②厉害,过分,严重。
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廉颇蔺相如列传》③胜过,超过。
过甚其词、日甚一日。
④代词,什么,怎么。
水东流,甚时休《六州歌头镇长淮》秦人视之,亦不甚惜《阿房宫赋》10.生①生长。
生石罅《登泰山记》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秋水》②天生,生来,出生,生育。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天之于物,春生秋实《秋声赋》③产生,发生。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并序)》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劝学》④活着,生存。
存者且偷生《石壕吏》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陈情表》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孔雀东南飞》⑤生活,生命。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前赤壁赋》而乡邻之生日蹙《捕蛇者说》舍生而取义者也《鱼我所欲也》⑥生的,与“熟"相对。
则与一生彘肩《鸿门宴》⑦生气,生机。
遏其生气《病梅馆记》⑧生平,一生。
穷予一生之光阴以疗病梅也哉《病梅馆记》庑下一生伏案卧《左忠毅公逸事》⑨对读书人的称呼,有时也指弟子或门徒。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沁园春·长沙》⑩通“性”,本性,天性。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⑾生小:幼年。
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古诗为焦仲卿妻作》11.胜①胜利,战胜,取胜。
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诸子喻山水》②胜过,超过。
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并序)》③优美的,好的;优美的山水或古迹。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以览观江流之胜《黄州快哉亭记》十旬休假,胜友如云《滕王阁序》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黄州快哉亭记》④(shēng)能承受,禁得起。
高中文言文120个实词归纳总结
高中文言文120个实词归纳总结一、高中文言文实词的重要性文言文是高考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实词则是文言文的基础。
掌握实词,不仅能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还能提升文言文的写作水平。
因此,对高中文言文120个实词的归纳总结,对于高中生的文言文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120个实词的分类归纳1.人物描写类:这类实词主要用于描绘人物的外貌、性格、才能等。
如“貌、勇、慧、俊”等。
2.自然环境类:这类实词主要用于描绘自然景观,如“山、水、林、花”等。
3.情感表达类:这类实词主要用于表达人物的情感,如“喜、怒、哀、乐”等。
4.社会制度类:这类实词主要用于描述古代的社会制度,如“皇、帝、官、臣”等。
5.文化习俗类:这类实词主要用于描绘古代的文化习俗,如“诗、书、礼、乐”等。
6.历史事件类:这类实词主要用于描述历史事件,如“战、乱、兴、亡”等。
三、实词记忆方法的探讨实词的记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运用一定的方法。
比如,可以通过词义联想、语境理解、词根词缀等方式来记忆实词。
同时,也可以利用课内外的资源,如课文、词典、古籍等,进行系统性的学习和复习。
四、实词在高考中的应用举例高考语文试卷中的文言文阅读理解部分,常常会涉及到实词的考查。
如2019年全国卷II的文言文阅读部分,就考查了“宴、戮、篡、馈”等实词。
因此,掌握实词,对于高考文言文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五、总结与建议总的来说,高中文言文的120个实词是文言文学习的基础,也是高考文言文考查的重点。
同学们应当重视实词的学习,运用各种方法进行记忆和理解。
同时,也要注重课内外的学习资源,进行系统性的学习和复习。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新教材文言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整理
高中语文新教材文言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整理A爱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爱)——《过秦论》使秦复爱六国之人(爱护)——《过秦论》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过秦论》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吝惜)——《齐桓晋文之事》爱而不见(隐藏)——《静女》暗愚者暗于成事(昏昧,愚昧)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隐秘)——白居易《琵琶行》银汉迢迢暗度(悄悄)——《鹊桥仙》案必穷极案治(查办)每移案(长方形的桌子)——《项脊轩志》安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安逸)——《论语十二章》。
安与项伯有故(怎么)——《鸿门宴》而今安在哉(哪里)——《赤壁赋》B拔势拔(超出)五岳掩赤城——《梦游天姥吟留别》过蒙拔擢(提拔)————《陈情表》拔三川之地(攻占,攻取)——《谏逐客书》白不知东方之既白(明亮)便可白公姥(禀告)白单于(告诉)——《苏武传》被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
(覆盖)——《促织》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披散)——《屈原列传》妆成每被秋娘妒。
(表被动)——《琵琶行》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表被动)——《屈原列传》北赢得仓皇北顾(败逃)——《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追亡逐北(败逃)——《过秦论》北收要害之郡(在北方)——《过秦论》报使者报王(答复,回复)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回报)——《过秦论》而报养刘之日短也(报答)——《陈情表》欲略上报(报答)——《答司马谏议书》本其本欲舒(根)——《种树郭橐驼传》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伶官传序》比比肩而立(并列)比去,以手阖门。
(等到)——《项脊轩志》比及三年,可使有勇。
(等到)——《侍坐》宰严限追比。
(官府限期办好公事)——《促织》毕六王毕(结束)——《阿房宫赋》群咸毕至(全部)——《兰亭集序》靡不毕见(全都)——《屈原列传》鄙越国以鄙远(把....作为边邑。
)——《烛之武退秦师》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庸俗,鄙陋)——《曹刿论战》兵斯用兵之效也(军事行动,名词)——《六国论》非兵不利(兵器,名词)——《六国论》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军队,名词)——《六国论》收天下之兵(武器,兵器)——《过秦论》草木皆兵(士兵)赵奢之伦制其兵(军队)——《过秦论》行军用兵之道(军队)——《过秦论》病病偻(名作动,患病)——《种树郭橐驼传》故病且怠(困苦)——《种树郭橐驼传》违己交病(痛苦)——《归去来兮辞》本必固其根本(根本)人穷则反本(根本、基础)——《屈原列传》此之谓失其本心(本来的、原来的)——《鱼我所欲也》抑本其成败之迹(动词,推究)——《伶官传序》自言本是京城女(副词,原来、本来)——《琵琶行并序》薄日薄西山(迫近)——《陈情表》门衰祚薄(微薄,少)——《陈情表》不宜妄自菲薄(轻视)——《出师表》薄言掇之(助词,无义)——《芣苢》C草元嘉草草(轻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草创未就(起草)——《报任安书》策策扶老以流憩(拄着)——《归去来兮辞》振长策而御宇内(马鞭子)——《过秦论》操大王来何操(拿)——《鸿门宴》所操(持)之术多异故也。
高考常考的文言40个实词虚词
高考常考的文言40个实词虚词
高考文言文阅读中,常考的40个实词和虚词是考生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点。
这些实词和虚词在文言文中出现的频率较高,掌握它们有助于考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内容和结构。
以下是高考常考的40个实词和虚词的总结:
实词:
安:安定、安宁;
奉:侍奉、供奉;
间:间隔、缝隙;
就:完成、实现;
视:看、注视;
出:出现、露出;
生:生命、生存;
坐:坐着、受罚;
鄙:轻视、鄙视;
操:节操、操守;
信:诚信、信任;
之:的、助词;
以:用、因为;
薄:轻视、不厚道;
恶:厌恶、不好;
病:疾病、痛苦;
顾:顾虑、考虑;
策:计策、策略;
独:独自、特立独行;
伐:进攻、讨伐;
盖:遮盖、覆盖;
故:所以、因此;
好:喜好、喜欢;
劳:劳力、勤劳;
就:完成、实现。
虚词:
以、于、则、而、若、所、之、焉、也、乃。
这些实词和虚词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和用法可能会有所不同,考生需要在具体语境中加以理解和记忆。
同时,考生还需要注意一些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的情况,这些都需要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和理解。
高考文言文重点实词精讲(实词1-50)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考情分析与备考策略(新高考区)
大动干戈
【经典真题】
【经典真题】 19 、为展示“走进汉字历史,探究字形变化”的研究性学习成果,请给 下面的《汉字字形演变表》配写一段说明性文字, 介绍汉字习性的演变特点。
要求:①至少答出两个特点;②语言准确 、简明 、连贯;③不少于40字 。(4分)
汉字字形演变表
【答案】汉字演变具有象形程度逐步减 弱 、字形由繁到简的特点 。从“⻥”“⻥ ” 等字来看, 小篆以及之前的汉字与图画 相关,象形性强, 笔画繁复;之后象形 程度减弱, 字形逐步简化。
(2)李陵曰 “思一得当以报汉”,愧苏武而为之辞也。 【2024新课标II卷】 (1)吾求公数岁, 公辟逃我, 今公何自从吾儿游乎?
(2)却军还众,不犯魏境者, 贤干木之操,高魏文之礼也 。 【2024全国甲卷】 (1)操使霸出二人,霸曰 :“霸所以能自立者, 以不为此也。” (2)吾前听谗言,与汝父大义不笃, 以此负汝。
①劝请;②互相劝酒;③你们这些人;④类;辈;⑤撰写;⑥连 、跟着 。相随属:接连出现;
⑦类 、辈, 指某一类人
比较学习 赴,如 ,适 ,往,之
“如”与“适”“之”同义 。“如+地点”=“适+地点”=“之+地点”
“赴”的意义是将身投入,往往指投入水火 。 “往”多不接宾语(不用时期用法有差异, 了解即可)
B.亲,父母,可偏指父或母,与《孔雀东南 【我有亲父兄】 “亲”,有血缘关系的
飞》 “我有亲父兄”的“亲”意思不相同。
【陵事亲孝】 “亲”,父母
C.“彼之不死”与《爱莲说》 “予独爱莲之出淤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之”,取独
泥而不染”的“之”用法不相同。
【彼之不死】
“之”,取独
D.迨,等到,与《项脊轩志》“迨诸父异爨” 【迨诸父异爨】
高三 文言实词知识点
高三文言实词知识点文言实词是指在文言文中常用的具体事物名称或表示实际动作的动词,是文言文中最基本的词类之一。
它们在文言文的表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一些高三学生在学习文言文过程中需要掌握的文言实词知识点。
一、名词类1. 人物名称:如皇帝、臣子、儿子、朋友等。
它们在文言文中常用来描述不同的人物身份、称谓以及关系。
例句:朋友之间应互相帮助。
(互相:互相之间)2. 地点名称:如山川、宫殿、湖泊、城市等。
这些名词常用于描写故事情节中的环境背景。
例句:湖泊边的柳树摇曳着。
(摇曳:轻轻摆动)3. 物体名称:如书籍、衣物、器具、食物等。
它们常用来描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物质文明。
例句:古人用竹制品代替塑料制品。
(代替:替换)二、动词类1. 描写动作:如行走、吃饭、睡觉、工作等。
这些动词常用来描述人们的动作状态和行为方式。
例句:学子们正在认真读书。
(认真:专注、用心)2. 表示变化:如增加、减少、改变、发展等。
这些动词常用来描述事物的变化过程和发展趋势。
例句: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不断发展。
(随着:跟随)3. 表示情感:如喜欢、憎恶、感动、羡慕等。
这些动词用于描述人们的情感和态度。
例句:他羡慕着别人的成就。
(羡慕:嫉妒、仰慕)三、其他实词1. 数词:如一、二、三、十等,用于表示数量。
例句:这个项目需要四个人合作完成。
(合作:共同努力)2. 代词:如我、你、他等,用于指代人或物。
例句:我已经完成了作业。
(完成:完毕)3. 副词:如很、非常、快速等,用于修饰动词或形容词。
例句:他很快速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解决:处理)总结:文言实词是高三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础,掌握这些实词的常见用法对于理解和翻译文言文非常重要。
通过学习名词类、动词类以及其他实词,可以提升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并且能够更好地应对文言文阅读和写作的任务。
希望以上的知识点对你有所帮助。
高考语文文言文精华实词分类总结
高考语文文言文实词分类归纳1.孤:幼年失去父亲;孤独;封建君王自己的谦称。
2.家:安家;大夫统治的地方。
3.归:女子出嫁;返回;归还;归附。
4.适:女子出嫁;到……去;适合,适宜;恰好。
5.事:侍奉;为……服务;从事,做。
6.先:祖先,上代;已经死去的,如先考妣;称古代的人;先于,前于;首要的事情。
7.作:起身,起来,如“虽少,必作”;创作,制作,如“仲尼戹而作《春秋》”8.字:女子许嫁。
1.工:擅长。
工擅文。
2.厉:磨练,磨砺;勉励,激励;严肃,严厉;磨刀石;磨。
3.劝:勉励,奖励;劝告。
4.勉;尽力,努力;鼓励,使人努力。
5.师:老师;以……为师;效法,学习。
5.训:教导,教诲,如训俭示康;规范,准则,如不足为训;训练;词义解释,训释。
6.善:善于,擅长;友好,亲善;应答之词,表同意;好好地,如善待。
7.修:研究,学习,如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修饰,装饰,修养(动词);善,美好;高,长;著,撰写,如修书;整治,治理;修建,如乃重修岳阳楼。
8.习:反复练习;学习;通晓,熟悉。
9.务:致力,从事,如“务农”“君子务本”;事务,事情,如“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10.攻:深入钻研,如术业有专攻。
11.游:出外求学或求官:交际,交往;纵,放纵,如游目骋怀;游玩,游览;旅行。
12.售:考试得中,如“操童子业,久不售”;实现,如“挟邪作蛊,于是不售”;施展(奸计),如“以售其奸”;卖出去;买13.笃:忠厚,“太祖闻其笃行”;坚定,如“笃志而体(意志坚定,并且努力去实践)”;深,甚,如“笃好文章”;(病)重,如“孙权病笃”。
14.敬:严肃,慎重,做事情严肃认真,如敬事而信;尊敬,尊重。
15.忠:(做事)尽心竭力,如使民敬.忠以劝;忠于君主。
16.恕:待人仁爱宽厚,指推己及人,如夫子之道,忠恕而已;宽恕,原谅。
17.谅:诚信,如“友直,友谅”;相信,如“不谅人”;原谅。
18.勤:劳,辛苦,与“逸”相对,如四体不勤;努力,尽力,与“惰”相对。
高考语文课内文言文重点字词归纳
高考语文课内文言文重点字词归纳一、内容提要本篇文档旨在总结高考语文课内文言文重点字词,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言文的基础知识。
本文主要涵盖了高中阶段常见的重要实词、虚词的用法和含义,并针对不同文体进行了分类归纳。
二、重点字词归纳1. 常见实词(1)兵:武器;士兵;战争。
(2)走:逃跑;逃离;逃离人或事。
(3)故:事故;缘故;老朋友。
(4)焉:语气助词,无实意;于何处;他。
(5)谢:道歉;告知;感谢。
(6)亡:丢失;逃走;无。
(7)固:本来;固然;坚固。
(8)以:因为;用;认为。
(9)之:代词;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语气助词。
(10)为:被;替;做。
2. 常见虚词(1)以:和,跟;由于;以致于。
(2)其:他的;其中的;多么。
(3)于:在……里面;从……来;对……来说。
(4)而:并且;但是;而且。
(5)为:是;是……的原因;表示被动。
3. 特殊实词(1)则:就;那么;如果。
(2)乃:竟然;是。
(3)所:……的地方。
(4)夫:那。
4. 特殊虚词(1)也:用于陈述或疑问句,表判断或肯定回答。
(2)乎: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感叹。
(3)其:表示选择或推测,相当于“或者……或者……”。
(4)且:表示递进关系,相当于“而且”。
三、文体分类归纳1. 记叙类文章记叙类文章中常见的实词、虚词用法较多,如“兵”、“走”、“故”、“焉”、“谢”、“亡”、“固”等,需要掌握其基本含义和用法。
同时,需要注意一些特殊的句式和表达方式,如倒装句、省略句、比喻句等。
例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的“晋侯、秦伯围郑”一句,“围”为使动用法,“郑”为代词,“晋侯、秦伯”为并列关系,“退”为动词作名词。
此外,还需要注意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
2. 议论类文章议论类文章中常见的实词、虚词用法较少,但需要掌握一些常见的固定搭配和表达方式,如“以”、“之”、“于”、“所”、“且”等。
同时,需要注意一些特殊的论证方法和逻辑表达方式,如对比论证、归纳论证、因果论证等。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实词分类课件
练
今义:气息将绝。
一
5.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屈原《离骚》)
练
古义:上衣为“衣”,下衣为“裳”。 今义:指衣服。
6.白露横江。(苏轼《赤壁赋》)
古义:白茫茫的水汽。 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
四、词类活用
(1)词类活用定义 词类活用是指一个词语在特定语境环境中临
时改变词性而做另一类词使用,如动词作名词 用。
(一)名词的活用
3.名词的使动用法 名词用作使动词,是指这个名词带了宾语,并且使宾语
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变成这个名词所指称的人或事物。
• 1、阙秦以利晋。《烛之武退秦师》 • (利:使……得利) • 2、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 (王:使/让……称王)
(一)名词的活用
4.名词的意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把宾语当
规律三:副词(能愿动词)+名词,名词前面有副词特别 是否定副词或有“能”“可”“足”“欲”等能愿动词修 饰,名词活用为动词。
9、不过数仞而下。(落下) (“而”的前面是动词性短语“过数仞”,其后的“下” 也应活用作动词,向下落) 10、顺流而东也。(东下) 11、衣冠而见之。 (穿上衣服,戴上帽子)
◆第二:读音相近:可能只是声调、声母不同。
——道:同“导’;引导。动词。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离骚》 ——见:同“现”;呈现,露出来。动词。 “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有:同“又”;1.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副词。 “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五人墓碑记》; 2.再、又。“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丰,甲骨文
丰封
= (枝叶茂盛的树木 )+
表示种在土里的树木。
(土坑)
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高频词汇总
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文高频词汇总文言文高频词汇总贡举:古时地方向朝廷荐举人才(举荐科目:孝、廉),指科举考试。
第: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即考中。
登第:登科,科举考中进士。
进士:通过最后一级考试殿试者,称为进士。
中第:科举考试及格。
落第、下第:科举时代指殿试或乡试没考中。
状元:殿试第一称状元。
会元:会试第一称会元。
解元:乡试第一称解元。
乡试:科举时代,每三年,由朝廷选派考官,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选拔人才的考试。
1.表官职的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
宰,主持,相,辅佐。
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
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三司:太尉,司徒、司空。
中书省:中央行政机要机关。
尚书:六部最高行政长官。
太尉:军事首脑。
郎中:尚书属下部员。
宦官:宫廷内侍,又称太监。
侍郎侍中:宫廷侍卫。
校尉:汉代军事长官。
翰林学士:管文件,图书,侍读。
太史:记史,管文书。
国子监:中央教育机构。
左右拾遗:唐代谏官。
总督:清代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巡抚:总揽一省行政军事长官。
知州:州一级行政长官。
知,管理。
太守:郡一级行政长官。
主簿:秘书。
2.表官职变化的①表授予官职的词语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如公车特征拜郎中。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如连辟公府不就。
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如举其偏,不为党。
荐:韩琦镇长安,荐知(主持,掌管)泾阳县。
拜:授予官职。
如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征拜郎中。
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
如延、至治间……选丞相东曹掾。
除:任命,授职。
如寻蒙国恩,除臣冼马。
授:授给、给予官职。
如秦定初恩授东平路儒学教授。
赏: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
如八月初一,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
封:指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
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
起:起用人任以官职。
如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都事。
察:考察后予推荐,选举。
如郡察孝廉,州举茂才。
仕:做官。
如学而优则仕。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题知识梳理
202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题知识梳理一、考查形式多以选择、简答的形式考查。
一般考查实词、虚词、文言断句、古代文化常识、筛选概括信息、翻译等。
二、知识讲解(一)五类常考实词1.通假字所谓通假,就是两字通用或这个字借用为那个字。
它的分类如下:(1)通用字: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也相通的字,古代可以写这个,也可以写那个。
例:《烛之武退秦师》中“失其所与,不知”的“知”就是“智”的意思,“知”和“智”这两个字在古代是通用的,现代一般认为“知”通“智”。
(2)假借字: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毫不相干的字,古代有时也可以借代。
例:《鸿门宴》中“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的“蚤”,本义是跳蚤,因为它和“早”的读音相同,被借用了“早”的意义。
“早”是本字,“蚤”是假借义,“蚤”是“早”的假借字,“蚤”通“早”。
(3)古今字:一个汉字(古字)原有几个意义,后为区别,另造一个新字(今字)来表示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意义。
例:《师说》中“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的“受”字是古字,“授”是今字。
2.一词多义一词多义现象在文言文中相当普遍。
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
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即词产生时的最初的根本的意义。
如“道”的本义是“路途、道路”。
词的引申义,就是词由本义派生出的与本义相关的其他意义。
如“道”的引申义为“方向、方法、道理”。
词的比喻义,就是词建立在比喻基础上所产生的意义。
如“爪牙”的本义是“鸟兽的爪子和牙齿”,比喻义是“得力的帮手或武士”,现在属贬义词。
3.古今异义古今异义是指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和用法不同的词语。
这种意义和用法的差异是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形成的,大致包括词意扩大、词意缩小、词意转移、词意强化、感情色彩变化几种。
(1)词义扩大:古义的范围小于今义。
如“中国”,古义指“中原地区”,今义指“整个中国”。
(2)词义缩小:古义的范围大于今义,今义一般包含在古义之中。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实词
对点小练4:[2022全国甲卷]原文:……王曰:“何也?”对曰:“夫秦所以重王者,以王有齐也。今地未可得而齐先 绝,是楚孤也,秦又何重孤国?且先绝齐,后责地,必受欺于张仪。是西生秦患,北绝齐交,则两国兵必至 矣。”…… T11-C.孤国指孤立的国家,“孤”与《赤壁赋》“泣孤舟之嫠妇”的“孤”字含义相同。
【真题演练】
全国卷一般不单独设题考查文言实词,而是放在句子翻译中进考查。
[2023新高考卷Ⅰ]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群臣无有不骄侮之意者,唯赫子不失君臣之礼,是以先之。
请找出实词
轻慢/轻侮/怠慢/侮慢/轻视;
因此/所以/…的原因。
以他为先/先赏赐他/第一个赏赐他
我的群臣没有不对我有骄傲轻慢之意的,只有高赫没有失去君臣间的礼节,因此把他放在前面。
________动__词__,_取__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伐无道,诛暴秦(《陈涉世家》) ________名__词__,_道__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臣之所好者,道也(《庖丁解牛》) ________名_词__,__天__道__,_自__然__的__规__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________名_词__,__风__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考点总结及备考策略
文言文专题考点总结及备考策略考点一五类文言实词一、一词多义在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很多,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里是一个意义,在那个句子里又是另一个意义。
一般地说,词语的各个义项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例如:“鄙”。
“鄙”原意为“边邑”,边境自然“偏远”,地处偏远之人,自然“见识浅薄”,“见识浅薄”自然会被人“看不起”,从而受到“轻视”;后也常用作自谦之辞,如“鄙人”。
一词多义是由本义引申和假借而形成的。
我们可以从理解词的本义入手。
来理解和掌握它的其他的义项。
二、古今异义古代汉语中的实词在发展过程中,只有少量的词义没有发生变化,大多数的词义已经发生了变化。
例如:“布衣”的古义:平民。
《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现代汉语中“布衣”的意义:用布做的衣服。
我们把古代汉语中这些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称为古今异义词。
古今异义词变化的情况大致有以下几种:(一)词义扩大文言文中,某些词的原有意义比较狭小,后来它的意义有了发展,应用范围比原来扩大了,这种现象叫词义扩大。
如“皮”,本义指“兽皮”,现指“植物动物表面的一层组织”,如“树皮”等。
有利用通感方法扩大的,如“甘”,本义是“美”“甜”,现在除了“味美”之外,还有“心里乐意”的意思,如“心甘情愿”。
由只表某一事物的一部分扩大到表示这一事物整体的,如“秋”,泛指“秋天”,后扩大到指“一年”,如“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由专名扩大到通用名的,如“江”“河”,原指“长江”“黄河”,现指“一般的大江大河”。
(二)词义缩小词义缩小,是指词的古义表示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变化逐渐变得狭小的现象。
如“金”,古代泛指金属,“金就砺则利”,现在专指黄金;“谷”古代泛指庄稼粮食,“始播百谷”,今北方指谷子(小米),南方指水稻;“臭”古代指各种气味,“其臭如兰”“乳臭”,今天专指与“香”相反的气味。
这都是词义缩小的表现。
(三)词义转移古代汉语中的一些词义,随着历史的发展,由原来表示的一种对象转移为另外一种对象,这就叫词义转移。
文言文实词整理笔记
文言文实词整理笔记
一、通假字类实词。
1. “说”通“悦”
- 释义:“说”在这里表示“愉快、高兴”的意思。
2. “女”通“汝”
- 释义:“女(汝)”是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
3. “反”通“返”
- 释义:“反(返)”表示返回的意思。
二、一词多义类实词。
1. “绝”
- 断绝。
- 极点。
- 停止,消失。
- 隔绝。
2. “兵”
- 兵器。
- 军队。
- 军事,战争。
三、古今异义类实词。
1. “交通”
- 古义:交错相通。
- 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2. “妻子”
- 古义:妻子和儿女。
- 今义:男子的配偶。
3. “无论”
-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 今义: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都不会改变。
四、词类活用类实词。
1. 名词作动词。
- “策”
- 释义:“策”本是名词,马鞭,在这里活用为动词,用马鞭驱赶。
- “腰”
- 释义:“腰”本是名词,腰部,在这里活用为动词,腰佩。
2. 名词作状语。
- “犬”
- 释义:“犬”本是名词,狗,在这里作状语,像狗一样。
- “日”
- 释义:“日”本是名词,天,在这里作状语,每天。
3. 形容词作名词。
- “贤”
- 释义:“贤”本是形容词,贤德,在这里活用为名词,贤德的人。
- “善”
- 释义:“善”本是形容词,擅长,在这里活用为名词,擅长的技能(口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高考语文文言文重要实词归类复习第一部分谙①熟悉,知晓。
例1.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例2.二人久居江东,谙习水性。
(《三国演义·群英会蒋干中计》)②熟记,记诵。
虽复一览便谙。
(《南齐书·陆澄传》)按①查看,察看。
按西域书,阿罗汉诺矩罗居震旦东南大海际雁荡山……(《雁荡山》)②审查,核查。
例1.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
(《五人墓碑记》)例2.安到郡,不入府,先往按狱,理其无明验者,条上出之。
(《后汉书·袁张韩周列传》袁安到郡后,不进官府,先去审查案件,查出那些没有明确证据的犯人,上奏要求放他们出狱。
)③巡查,巡行。
例1.部使者臧,新贵,将按郡至袁。
(2007福建卷,高启《书博鸡者事》江西湖东道肃政廉访司有一个姓臧的,新近做了高官,将要巡查所管各州郡,来到袁地。
)例 2.曩胡公按部,令所过毋供张。
(《明史·海瑞转》刚才胡公巡查所部地区,命令经过的地区不要办礼物准备招待。
)④压抑,止住。
按强助弱。
⑤于是,就。
案①通“按”,察看,查看。
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通“按”,考察,核实。
案贤圣之言,上下多相违(互相矛盾)。
③通“按”,巡行,巡查。
宣王案行其营垒,曰:“天下奇才也。
”④通“按”,用手压或按。
例1.案灌夫项令谢(道歉)。
例2.(高进之)案腰间刀伺道济,有异言,则杀之。
道济趋下阶,叩头目:“武皇帝在上,臣道济如有异心,速殛之。
”(2007广东卷,高进之此时用手按住腰间的刀窥探檀道济,如果他有异言,就杀掉他。
檀道济快步走下台阶,叩头说:“武皇帝在上,我檀道济如有异心,就赶快诛杀我。
”)⑤文书,案卷。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暗①愚昧,糊涂。
例1.水府幽深,寡人暗昧,夫子不远千里,将有为乎?(《柳毅传》)例2.刘璋暗弱。
(《三国志·隆中对》,昏庸无能,胆小懦弱。
)例3.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②悄悄地,默默地。
寻声暗问弹着谁?(《琵琶行》)群书万卷常暗诵。
(杜甫《可叹》)③私下里,不公开的;隐蔽地,隐藏不露的。
例1.明察暗访例2.龙门水尤湍急,多暗石。
媪①对老年妇女的尊称。
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触龙说赵太后》)②泛指妇女。
其父郑季,为吏,给事平阳侯家,与侯妾卫媪通,生青。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第二部分拔①攻取,攻下。
例1.其后秦伐赵,拔石城。
(《廉颇蔺相如列传》)例2.汉乃进军攻广都,拔之。
(2008江苏卷,吴汉挥师直攻广都,迅速攻克。
)②突出,超出。
例1.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出类拔萃。
例2.吾读严子祺先之文,深叹其能矫然拔俗也。
(2011湖南卷)③提拔。
山涛作冀州(的长官),甄(审查)拔三十余人。
罢①停止,结束。
例1.于是罢酒,侯生遂为上客。
(《史记·信陵君窃符救赵》)例2.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例3.语罢暮天钟。
②散,散集。
罢市。
③遣散。
侠曰:“以口腹役人,吾所不为也。
”乃悉罢之。
(2005全国Ⅰ卷,裴侠说:“为了饮食而役使人,是我不做的事。
”于是把他们全都遣散了。
重点词语:以,因为、为了;口腹,饮食。
)④免官,罢官。
例1.敢用是为怨望!又投间蔑污使君,使罢。
汝罪宜死,今姑贷汝。
(2007福建卷,你竟敢为此产生怨恨!又趁机诬陷总管使他丢了官,你的罪恶应当处死,现在暂且饶了你。
)例2.方罢巡抚家居,独闻而异之。
(2009江苏卷,刚刚不做巡抚待在家里,唯独他(彭子篯)听到这件事而感到惊奇。
)⑤免除。
山后盐禁,久为民害,皆奏罢之。
(2007四川卷,山后盐业禁令,长期危害百姓,他都奏请免除。
此义项大体相当于“贷、假、省、蠲”等)⑥撤去,撤除。
于是安堵,遂罢镇兵五千人。
(2011辽宁卷,从这以后那里的人都安居,便撤除镇守的兵士五千人。
)⑦通“疲”,疲劳,疲弱。
例1.率罢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
(贾谊《过秦论》)例2.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
(贾谊《论积贮疏》)例3.帝问修太乙祠,则对曰:“土工洊起,民罢于征发,非所以事天也。
”(2006江苏卷,土建工程再度兴起,百姓被征集调遣搞得疲惫不堪,这不是用来侍奉上天的做法。
)⑧无能,与“贤”相对。
无国而不有贤士,无国而不有罢士。
(无国,没有一个国家)。
⑨尽,完。
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白①纯洁,皎洁;明亮,天亮。
例1.唯见江心秋月白。
例2.雄鸡一唱天下白。
②清楚,明了。
罪白者伏其诛。
③显著。
威功白著。
④禀告,告诉,陈述。
例1.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例2.巫妪、弟子,是女子也,不能白事。
(《西门豹治邺》)例3.县有轻囚十数人,会春暮时雨,临白令请出之,令不许。
(2005江西卷,(万泉)县有十几个犯了轻罪的囚徙,适逢春末下了应时的雨,唐临禀告县令,请求(暂且)放他们出狱,县令不允许。
)例4.其军帅怒贲不先白己而专献金,下贲狱。
世祖闻之,大怒,执帅将杀之,以勋旧而止。
(2007四川卷,贺贲的主帅对他事先不禀告自己就擅自(向世祖)献金感到愤怒,把贺贲关进监狱。
世祖听说这件事,非常愤怒,逮捕了主帅将要杀他,因为(他)是有功的老臣而作罢。
)败①毁坏,颓坏。
例1.涉河,侯车败。
(《左传·僖公十五年》渡黄河,晋侯的车子坏了。
)例2.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
(司马光《训俭示康》)例3.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靡计不施。
(蒲松龄《促织》)②毁弃,背弃。
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贾谊《过秦论》)拜①授官,授予官职,任命担任。
例1.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廉颇蔺相如列传》)例2.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败郎中。
(《后汉书·张衡传》)②接受官职,担任。
于是辞相印不拜。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③敬辞,有时含上奏、上进之意。
谨拜表以闻。
(李密《陈情表》)颁①通“斑”,花白。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②分赐,分赏。
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某得八焉。
版堰水灌城,不没者数版。
(2004辽宁卷,)傍靠近,临近。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谤①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
例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例2.厉王虐,国人谤王。
②毁谤,中伤。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诽,背地里议论。
讥,微言讽刺。
刺,指责,斥责。
以刺世事。
)保①抚养,养育。
夫腹肌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妻子。
(同“字”。
)②安抚,安定。
例1.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例2.以宽徭役,保士民。
(《盐铁论》)③依靠,依仗。
处庙堂之下,不知有战阵之急;保俸禄之资,不知有耕稼之苦。
(2006湖北卷,在朝廷当官,不知道有战场上的危急;依仗有俸禄的收入,不懂得有耕作的劳苦。
)其余略暴①晒。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②显露。
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
引申为“公开地”,子悟曰:“噫!是盗矣。
”然不敢暴语,密以白监司使。
(太守的儿子明白了,说:“唉,这是强盗啊。
”可是不敢公开说,只好秘密地把这件事报告了监司使。
)③突然。
例1.澭水暴益。
例2.重荣起于军卒,暴至富贵。
(2007全国Ⅱ卷,安重荣从军卒开始发迹,突然达到富贵。
)例3.子何绝我之暴也?(2008福建卷,您为什么突然(就要)同我绝交呢?)④猛然。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
⑤欺负,欺凌;侵害。
例1.若有见暴如是叟者,又必不与也。
(2004上海卷,如果有人像这个老人一样被欺负,也一定不会给他马驹的。
)例2.并皆暴犯百姓。
⑥徒手搏击。
近城有虎暴(祸害,祸患)……不敢暴虎。
成语:暴虎冯河报①答复,回信,回应。
例1.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
(《廉蔺列传》)例2.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
(2010全国卷)②批复,批示,批准。
帝感悟,即报许,得出者四百余家。
(2011模拟卷,《后汉书·袁张韩周列传》皇帝醒悟了,立即批复同意,因此有四百多家得以出狱。
)引申为“应允,同意”。
灌言:“水浅不胜舟,陆当用车八千乘,沿边方登麦,愿以运费增价就籴之。
”奏上,报可。
(2011新课标卷,何灌说:“河水太浅不能走水路,如果用陆路运输要用马车八千乘,工作量太大。
这时沿边麦子正熟,可以用运输粮草的费用就地加价收购麦子。
”奏了上去,朝廷应允了。
)③告诉,告知。
例1.是女子不好,烦大巫妪为入报河伯,得更求好女,后日送之。
(《西门豹治邺》)例2.公至,彞人争以所知异木走报公。
(2007湖北卷,忠勤公到后,彝人争着跑去把他们知道的奇异树木告诉他。
)④断案,判决罪人。
例1.报而罪之。
(判决而治他罪。
《韩非子·五蠹》)引申为对一般事物的判定、判决。
例2.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黄巢《题菊花》)⑤酬劳。
其余义项略陂①山坡,斜坡。
例1.陂南陂北鸦阵寒,舍西舍东枫叶赤。
(陆游《思故山》)例2.牛羊已归去,残照满山陂。
(宋张耒《岁暮书事》)②水边,水岸。
莽莽苍波兼宿雾,纷纷白鷺落山陂。
(宋陈与义《自黄岩县舟行入台州》)③池塘,水泽。
例1.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王安石《北陂杏花》)例2.凄风披田原,横污溢山陂。
(唐储光羲《同诸公秋日游昆明池思古》)④倾斜,不平。
北①败退,败逃。
例1.鲁人从君战,三战三北。
例2.佯北勿从。
(敌人假装逃跑,不能追赶。
)②败逃的人。
追亡逐北。
悖①糊涂。
先生老悖乎?②谬误,荒谬。
例1.以此任物,亦必悖矣。
例2.此天下之悖言乱辞也。
③违背,抵触。
故新相反,前后相悖。
其余义项略被①遭受,蒙受。
例1.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例2.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
(贾谊《论积贮疏》)例3.意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无所施欤?(2009湖北卷,料想老虎吃人,必定先使他遭受威吓,而(对此)不感到害怕的人,(老虎的)威吓不就没有可以施加的地方了吗?)②通“披”,穿。
将军身被坚执锐。
今体被衣冠,坐谈礼义。
(《柳毅》)③通“披”,披散。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④覆盖。
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
⑤加于,加在……之上。
公,乃陌上人也,而能急之。
幸被(pī)齿发,何敢负德!”(《柳毅传》幸,承蒙。
齿发,谦称自己的身子。
承蒙您加惠于我,(我)怎么敢辜负(先生的)恩德?)本①推究,考察。
例1、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与? 例2、吾虽喜且幸其将行,而又忧夫来者之不吾继也,于是本其意以告来者。
(2009湖南卷,我们虽然为它即将推行而感到高兴并且庆幸,但又担心那些后来的人不能继承我(的思想),在这种情况下,(我)推究它的意义来告诉后来的人。
)②依照,根据。
比①并列,并排,紧挨着。
例1.鳞次栉比比肩接踵比邻(近邻)而居。
例2.货廛牧场相比,盗遂绝迹。
(货场牧场相邻,盗贼就绝迹了。
)例3.纳比笼中。
例4.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
(2004全国Ⅱ卷,郡中不产粮食,而海里出产珠宝,同交阯接界,常常互相通商,购买粮食。
)②等到。
比去,以手阖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