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标侵权的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合集下载

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整治方案

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整治方案

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整治方案一、背景分析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知识产权保护日益受到重视。

注册商标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专用权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当前市场上商标侵权现象屡禁不止,严重损害了企业合法权益,影响了市场秩序。

为加强注册商标专用权保护,整治侵权行为,特制定本方案。

二、目标定位1.提高全社会对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意识,营造尊重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

2.加大对商标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3.促进企业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工作措施1.完善法规制度(1)修订和完善《商标法》及相关法规,为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持。

(2)建立健全商标侵权行为的认定标准和查处程序,提高执法效率。

2.强化执法力度(1)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对商标侵权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2)加强部门间的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打击商标侵权行为。

(3)对侵权行为依法进行处罚,严厉打击恶意侵权、重复侵权等行为。

3.提升企业自我保护意识(1)开展企业知识产权培训,提高企业对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意识。

(2)引导企业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加强商标管理。

(3)鼓励企业积极维权,对侵权行为进行举报。

4.加强宣传教育(1)利用网络、报纸、电视等媒体,广泛宣传注册商标专用权保护的重要性。

(2)举办知识产权宣传活动,提高全社会对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认识。

(3)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培训,提高执法水平。

四、具体实施步骤1.调查摸底(1)对市场上存在的商标侵权情况进行调查,摸清侵权底数。

(2)分析侵权原因,为制定整治措施提供依据。

2.制定整治方案(1)根据调查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整治方案。

(2)明确整治目标、任务、措施和时间节点。

3.落实整治措施(1)组织执法力量,对商标侵权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2)加强对企业的指导,提升企业自我保护能力。

(3)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社会对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意识。

4.督促检查(1)对整治工作进行督促检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现状与发展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现状与发展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现状与发展概述: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简称IPR)是指在法律上保护创造性的工作的一种权利,涉及到版权、商标、专利和商业秘密等领域。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对于促进创新、推动经济发展和维护市场秩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现状1.1版权保护我国版权保护制度已逐步完善。

通过修订《著作权法》和加强执法力度,侵权行为得到了更有效的打击。

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侵权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盗版和盗用作品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版权保护。

1.2商标保护我国商标保护制度取得了显著进展。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简化注册程序、加强执法力度和提高处罚力度等,以减少假冒伪劣产品和商标侵权行为。

同时,加强对国内外知名品牌的保护,对于促进企业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3专利保护我国专利保护力度逐渐增强。

政府加大了专利审查力度,提高了专利申请的质量,加强了专利权的维护和保护。

此外,建立了专利保护的国际合作机制,加强了国际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构建。

1.4商业秘密保护商业秘密保护制度亟待加强。

尽管已经有了相关法律的规定,但依然存在商业秘密泄露等问题。

建议加强培训和引导,提高企业对商业秘密保护的重视和自觉性。

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发展趋势2.1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加强相关法律的修订,提高法规的科学性和完备性。

同时,加强对知识产权保护法律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提高公众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

2.2加大执法力度和打击力度加大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执法力度,建立严密的监管机制,提高违法成本,切实维护创新和知识产权的合法权益。

2.3加强国际合作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共同打击跨国知识产权侵权行为。

加强对国内企业在海外市场的知识产权保护,确保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和声誉。

2.4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教育加强对公众、企业和政府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教育,提高全社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知识产权侵权问题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知识产权侵权问题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知识产权侵权问题的问题与解决方案在知识产权领域,侵权问题一直是一个关注的焦点。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的流通,知识产权的保护越来越成为一个复杂而紧迫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知识产权侵权问题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问题描述知识产权侵权问题包括盗版、侵犯专利权、商标侵权、著作权侵权等多个方面。

这些问题对于知识产权拥有者来说,不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而且会影响创新动力和技术进步。

同时,知识产权侵权也对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造成负面影响。

二、解决方案为了解决知识产权侵权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加强法律保护制定具有针对性和可执行性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法律制裁力度。

同时,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司法制度,提高审判效率和公正性。

通过加强法律保护,有效减少侵权行为的发生。

2. 提高知识产权意识加强对知识产权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知识产权的认知水平。

通过开展知识产权宣传活动和教育讲座,提高社会各界对知识产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只有增强知识产权意识,才能有效遏制侵权行为的发生。

3. 增强技术手段利用科技手段加强对知识产权的监测和防护。

建立专门的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平台,用于实现对侵权行为的监控和预警。

通过技术手段,可以及时发现和阻止侵权行为,为知识产权拥有者提供更好的保护。

4. 建立合作机制加强国际合作,建立跨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机制。

通过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合作,加强信息的共享和交流,提高跨国侵权行为的查处和打击能力。

建立更加紧密的国际合作机制,形成合力,共同保护知识产权。

5. 强化企业内部管理企业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内部管理,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密和保护,严格控制对核心技术的访问和使用。

通过内部管理,有效防止企业内部的侵权行为。

三、小结知识产权侵权问题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加强法律保护、提高知识产权意识、增强技术手段、建立合作机制和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才能有效解决知识产权侵权问题。

商标侵权现状分析报告模板

商标侵权现状分析报告模板

商标侵权现状分析报告模板一、背景介绍本报告旨在分析当前的商标侵权现状,帮助相关机构和企业了解并应对商标侵权问题。

商标侵权是指未经授权使用他人商标的行为,侵犯了商标所有人的权益。

商标侵权既给商标所有人造成经济损失,也破坏了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和消费者的权益保护。

二、商标侵权案例分析1. 侵权行为类型根据对一定范围内商标侵权案例的分析,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典型侵权行为:- 盗用商标:盗用商标是指在商品或服务上标注与他人商标相同或类似的标志,以获取非法利益。

- 仿冒商标:仿冒商标是指以与他人商标相似的标志出售商品或提供服务,容易产生混淆和误认。

- 恶意注册:恶意注册是指他人故意注册与他人商标相同或相似的商标,企图获得经济利益或阻碍他人发展。

- 侵犯商标权益:侵犯商标权益是指未经授权使用他人商标,损害商标所有人的经济利益和商业声誉。

2. 侵权行为特点在商标侵权案例分析中可以发现以下几种行为特点:- 高发行业:商标侵权主要集中在互联网、电子商务、服装、家电等行业,这些行业相对较容易发生仿冒、盗用等违规行为。

- 法律意识淡薄:对商标侵权行为的侵害程度和法律责任并不普遍被侵权方所知晓,侵权方常常存在法律意识淡薄现象。

- 地区分布不均:商标侵权案件分布不均,大城市和沿海地区是商标侵权案件数量较多的地区。

3. 案件处理结果商标侵权案件的处理结果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赔偿:商标侵权案件一般需要侵权方进行赔偿,赔偿金额根据侵权行为的严重性和对商标所有人的损失进行计算。

- 刑事追责:严重的商标侵权行为可能触犯刑法,侵权方可能面临刑事追责的惩罚。

- 行政处罚:商标侵权行为违反了《商标法》的相关规定,被依法查处后可能面临行政处罚,如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等。

三、商标侵权应对策略分析如何应对商标侵权问题是每个商标所有人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商标侵权应对策略:1. 注册商标:在商标侵权问题中,拥有注册商标是最基本的保护手段。

关于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关于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关于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2020年,XX局不断加大监管执法力度,深挖细查、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犯罪活动,共出动执法人员XX人次,检查经营主体XX余家,查处各类侵权假冒案件XX件,涉案金额XX万元,罚没XX万元,其中查获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和假冒伪劣口罩案XX件,没收侵权假冒、产品质量不合格口罩XX万余个,切实维护了商标权利人和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但市场监管部门在“双打”工作中仍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引起高度关注。

一、存在问题(一)过于依赖商标权利人的举报或投诉。

近年来,随着制假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执法人员仅凭眼观、手感越来越难以识别商品真假。

日常检查巡查发现违法线索的几率较低,如2020年,XX 局查处的侵权假冒案件中,监督检查发现的案件线索仅有X件,占比X%,多依赖于商标权利人或其代理人提供的证据材料。

(二)互联网执法难度大。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案件呈现出隐蔽性的特征,执法难度日益加大。

与传统经营模式相比,网络经营主体一般会隐藏个人真实信息,仅根据消费者提供的快递单或网络信息很难找到售假者。

且网络具有流动性,信息内容随时都会变化,消费者如未及时保留电子证据,将增加维权难度。

如2020年疫情期间我局查处的销售假冒伪劣口罩案中,当事人通过微信朋友圈实施销售假冒伪劣口罩的违法行为,因快递信息不全,较难固定证据,给案件查处带来不小难度。

(三)各方监管协作有待加强。

一方面,商场、农超市场的管理方未对商家的入驻严格审核、把关,在日常监管中未仔细查验入驻商家的进销存票据和台账,甚至有的管理方只认钱,对入驻商家不闻不问,发现问题内部消化,不及时告知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导致入驻商家抱有侥幸心理,铤而走险销售侵权商品,或出现真假混卖的现象。

另一方面,虽然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有很多成员单位,但各成员单位之间职责不清,沟通协作不够紧密,主动开展工作意识不强,打击违法行为力度不够。

商标侵权的演讲稿范文

商标侵权的演讲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个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话题——商标侵权。

商标,作为企业品牌的象征,不仅是企业竞争力的体现,更是消费者权益的保障。

然而,近年来商标侵权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在此,我将就商标侵权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首先,让我们明确什么是商标侵权。

商标侵权,是指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行为。

这种行为不仅侵犯了商标注册人的合法权益,还可能误导消费者,损害市场公平竞争。

近年来,商标侵权案件频发,原因有以下几点:1. 法律意识淡薄。

部分企业和个人对商标法律知识了解不足,对商标侵权的危害认识不够,导致侵权行为屡禁不止。

2. 监管力度不够。

商标注册和监管体系尚不完善,部分侵权行为难以得到及时发现和处理。

3. 利益驱动。

部分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不惜侵犯他人商标权益,给消费者带来误导。

面对商标侵权这一严峻问题,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全社会对商标法律知识的认识,增强企业和个人对商标保护的意识。

2. 完善法律法规。

修订和完善商标法律法规,加大对商标侵权的打击力度。

3. 加强监管力度。

建立健全商标注册和监管体系,提高侵权行为的查处效率。

4. 增强维权意识。

鼓励企业和个人积极维权,共同维护市场公平竞争。

5. 强化国际合作。

加强与国际知识产权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打击跨国商标侵权行为。

在此,我要呼吁每一位企业、每一位消费者,携手共进,共同抵制商标侵权行为,为我国市场经济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最后,让我们共同努力,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为构建一个公平、有序、健康的商标市场环境而努力!谢谢大家!。

商标-商标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商标-商标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商标注册数量持续增长,质量不断提高,商标战略不断推进。

同时,商标保护与监管的压力也日益加大,监管资源与经济发展形势的矛盾日益凸显。

存在问题(一)侵权行为表现更加复杂一是侵权仿冒手段更加多变。

近年来,商标侵权仿冒行为更多地表现为部分仿冒,即产品某部分是原厂产品,其他部分则被不法分子更换为假冒配件。

随着山寨水平不断“提升”,经过更换的产品几乎和原产品没有差异,配件高仿程度高,专业鉴定人员也难以分辨。

二是销售渠道更加分散。

经过多年整治,部分不法分子总结出监管部门的执法规律,将大量商标侵权产品分散在不同的柜台和区域销售,发现违法线索难。

三是仓储地点更加隐蔽。

为避免侵权商品被一网打尽,部分不法分子会租用不起眼的房间,或就近租用民房作为仓库,拿取货由专人负责,警惕性较高,执法难度加大。

(二)互联网环境下执法难度加大一是执法依据有待明确。

现行法律法规不能完全适应网络监管需要,而行政执法必须直接适用法律明文规定,因此有必要通过行政规章或规范性文件对互联网环境下商标侵权行为的认定处理予以明确。

二是违法主体追溯难、取证难。

与传统经营模式相比,网络经营成本较低。

不法分子一般会隐藏个人真实信息,仅根据消费者提供的快递单或网络信息很难找到售假者。

而且,网络具有流动性,网上的商标使用信息随时可能消失;多数消费者及时保留电子证据的意识不强,一旦证据被篡改或销毁,消费者维权很难。

三是执法协作要求高。

互联网彻底打破了地理区域和管辖部门的界限,侵权行为实际所在地、网络地址所在地和侵权商品所在地可能完全分离,这对跨地域、跨部门行政执法协作提出更高要求。

由于目前公安、域名管理机构、网络运营商、通信管理机构等部门以及不同地区间缺乏联动配合,单纯依靠市场监管部门现有技术力量很难将监管网络违法行为的责任落实到位。

(三)调查取证难题有待破解一是关键证据采信存在法律风险。

《关于假冒注册商标商品及标识鉴定有关问题的批复》明确指出,商标权利人的鉴定报告只有在没有相反证据时才能予以采纳。

我国商标权法定赔偿的现状及反思

我国商标权法定赔偿的现状及反思

我国商标权法定赔偿的现状及反思商标是企业在市场中建立品牌形象和区分产品的重要标志,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法律保护意义。

商标权法定赔偿是指商标权人在商标权受到侵犯时,可以获得法律赔偿的权利。

然而,我国商标权法定赔偿的现状却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进行反思和改进。

一、商标侵权赔偿标准不够明确目前,我国商标权法定赔偿的标准较为模糊,无法提供明确的指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五条的规定,商标侵权赔偿的标准包括直接损失、侵权利益和合理开支等。

然而,这些标准没有具体的计算方法和明确的界定,导致司法实践中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

二、商标侵权赔偿金额偏低尽管商标权法定赔偿制度存在,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商标权的赔偿金额往往偏低。

对于商标侵权行为造成的损失和侵权利益的计算,法院常常认为难以准确衡量,导致赔偿金额无法真正反映商标权人遭受的损失。

这使得商标侵权行为相对低成本,对侵权者没有足够的震慑力。

三、证明商标损害的难度较大要想获得商标权法定赔偿,商标权人需要证明侵权行为给自己造成了损失。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商标损害的证明常常面临诸多困难,例如需要提供大量的证据和数据,涉及到复杂的市场调查和成本计算,同时还需要面对不同司法机关对证据的认定标准不一致等问题。

对于上述问题,我们需要进行反思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善商标权法定赔偿制度。

一、明确商标侵权赔偿标准应完善法律法规,明确商标侵权赔偿标准的计算方法和界定,为商标权人和侵权人提供明确的指导。

可以借鉴国际上一些先进国家的经验做法,通过考虑商标受到侵权行为的严重性、侵权行为所带来的市场影响等因素,以公平合理的方式确定赔偿金额。

二、提高商标侵权赔偿金额应当加大对商标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增加商标侵权赔偿金额,确保商标权人可以获得真正的赔偿。

可以通过提高侵权行为的罚金和赔偿上限等方式来实现。

同时,相关部门应当加强监管,及时对商标侵权行为进行查处,维护商标权人的合法权益。

三、简化商标损害的证明程序为了降低商标权人证明损害的难度,可以建立统一的商标侵权案件评估与鉴定机构,依靠专业的团队和科学的方法来评估商标侵权造成的损害程度。

我国商标制度与商标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我国商标制度与商标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我国商标制度与商标发展的现状和问题一、我国商标制度的现状及其问题分析商标是一种重要的知识产权,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进行品牌宣传和产品销售的有效手段。

我国商标制度的基本框架已经建立,但是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具体如下:1.商标注册缓慢,审核周期长目前,我国商标注册的审核周期长,需要平均6-12个月,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效益。

2.商标认定不严谨在商标认定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主观性和不严谨性,导致了一些虚假商标、伪劣商品出现,损害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权益。

3.商标保护难度大由于我国商标保护的法律、监管和执行力度不够,许多企业和个人采用恶意注册、侵权等手段,将已有的商标剽窃、仿冒或者跨界使用,导致商标保护难度大。

4.商标维权成本高由于我国商标案件诉讼成本较高,决定了商标维权难度大,尤其是对于一些中小企业来讲,商标维权往往是一项多赔少赚的事情。

5.商标管理薄弱在商标管理方面,我们民间组织力度不够,对于商标的研究和管理多停留在表面,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我国商标发展的现状及其问题分析商标是企业进行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品牌意识的逐渐普及,我国商标的发展也逐步壮大,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

具体如下:1.商标意识淡薄在我国企业当中,不少中小企业对于商标意识较为淡薄,基于对商标的认识缺乏,存在商标使用、管理、维护、保护等一系列问题。

2.品牌竞争不够激烈在我国品牌竞争,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然不够激烈,很多中小企业缺乏对于市场的认识和自我推广的能力,导致一些中小企业被市场淘汰。

3.商标营销方式单一在商标的营销方式上,目前还存在一些企业只使用传统的广告宣传方式,对于社交媒体、移动端等全新的营销渠道没有足够的了解与应用。

4.大量商标缺乏专业性针对国内中小企业,很多商标设计都缺乏专业性,甚至有些商标的图案、字体等方面缺乏美感和可视性,影响了其市场竞争力。

5.商标研究力度不够在商标研究方面,我国大量的学科、机构都未开展有效的研究,特别是跨领域的商标研究课题,更是较少受到重视。

浅议我国商标侵权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完善对策

浅议我国商标侵权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完善对策

浅议我国商标侵权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完善对策[摘要] 商标作为“无言推销员”,企业宣传自身形象的一种利器,也是消费者简化购买过程的重要筹码,商标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彰显,随之而来的是一些不法之徒“傍名牌”、“搭便车”等商标侵权行为便应运而生。

这些行为对商标权所有人、消费者利益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和伤害,危及社会的公共利益和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

因此,对我国商标侵权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相应的完善对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 商标侵权问题完善对策一、我国商标侵权制度存在的问题商标侵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商标侵权是指给他人的商标权造成损害的一切行为,包括直接侵权和间接侵权。

直接侵权是指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的许可,为了商业目的,在相同或近似商品或服务、域名或商号上(对于驰名商标而言,还包括在不近似商品或服务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商标的行为。

间接侵权主要是指明知某种行为构成商标侵权,仍然教唆、引诱他人去实施这种行为,或者对他人的侵权行为提供实质性帮助的行为。

(一)普通商标侵权的认定标准不完善考察其他国家的商标侵权认定标准,很多都以“混淆的可能”作为认定标准,但我国商标法第52条规定商标侵权时并没有提到,只在《商标法实施条例》和司法解释中对“混淆”这个词有所涉及。

我国有关法律中出现“误导公众”及“容易使相关公众产生误认”的提法,如《商标法实施条例》第50条规定,但“误导公众”是一种结果状态,而在认定商标侵权中不一定非要有“误导公众”的结果,远不如“混淆的可能”的认定标准实用。

2、未注册商标的保护内容缺乏尽管我们可从商标法中找到保护未注册驰名商标的法律依据,但我国现行商标法基本上围绕注册商标而规定的,并无有关未注册商标保护的明确、详细规定。

3、驰名商标的保护力度不够我国《商标法》第十三条对驰名商标的保护中,对未注册的驰名商标,提供保护的前提是他人在相同或类似商品或服务上注册或使用“容易导致混淆”,对已注册的驰名商标,第13条提供的保护是跨类注册或使用会“误导公众”。

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建议

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建议

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建议一、商标权利保护存在的问题(一)新业态模式上的保护困难目前,我国商品、服务的类似判断以尼斯分类《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为参考标准。

基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复合型的经营模式层出不穷,《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略显滞后,这对商品/服务是否类似的判断带来了新的挑战。

在执法过程中,就凸显出:业态有交叉,但从《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上判断又不类似的情况。

例如:酸奶产品与近年兴起的酸奶饮品店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类似问题的判断就存在较为突出的困难。

(二)《商标法》第六十二条中止案件查处问题的把握难问题商标申请量的不断增加,注册商标难免稂莠不齐。

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出现了复合型的案件。

例如:商标权利人进行了商标侵权投诉,被投诉人又向国家知识产权市场监管局提出了商标无效宣告申请。

对于执法部门的挑战在于:如何把握中止案件查处,既维护了商标权人的权益,又杜绝恶意商标注册人,注册商标后,通过行政投诉等手段不当获益。

(三)对在先使用并具有较高知名度的认定难问题网络经济的新形势下,品牌借助网络媒介尤其是抖音等新媒体的兴起,商标一夜之间成为网红品牌,但依据《商标法》第32条“具有一定影响”的构成要件判断,又缺乏使用时间、销售区域、获得荣誉等材料支撑的突出问题。

因此,如何把握尺度,认定品牌具有较高知名度上,成为执法过程中的一大突出问题。

二、专利权利保护存在的问题(一)维权成本高专利权利人维权时,有时可通过公证或直接购买侵权商品等方式获得侵权证据,但也常常因难以取得侵权证据,或者因取证技能欠缺而难以证明侵权行为成立。

例如:有些涉嫌侵权产品是大型机器乃至整条生产流水线,通过购买获取这样的侵权证据成本过于高昂。

建议:设立由专业化人民陪审员、技术调查员、领域专家、司法鉴定机构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技术事实调查团队,并能以相对较低的费用(或政府设立基金补助)或公益性质实施,降低当事人举证难度和费用,促进社会创新、维权的积极性,从而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

关于查处商标侵权案件难点及对策建议

关于查处商标侵权案件难点及对策建议

关于查处商标侵权案件难点及对策建议一、查处商标侵权案件的难点(一)执法调查手段薄弱, 发现线索难。

一方面商标权利人自身保护商标意识比较薄弱,对商标侵权行为表现形式和危害程度认知有限,没有发现或者不愿投入过多精力公开打假。

加之注册商标具有独立性、专有性和知识产权的保护性的特点,作为一般消费者或执法人员,很难辨别出商标权利人所使用的注册商标和侵权人所使用的注册商标存在的差异,导致大多数商标侵权案件的来源只能依靠商标权利人的举报或投诉,从而给商标专用权的保护工作带来了“民不告、官不举”的尴尬局面。

另一方面,侵权当事人往往通过注册合法的经营场所,给生产、加工假冒注册商标商品带上合法面具,造成合法生产经营的假象,使工商部门难以察觉。

更有些违法当事人通过伪造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委托加工合同等文件,侵犯国外知名品牌,加大了工商部门辨别真伪的难度。

(二)侵权行为手段复杂,调查取证难。

由于商标侵权违法行为一般具有隐蔽性、专业性、复杂性的特点,给工商部门调查线索,获取证据带来了麻烦。

比如,一些违法当事人利用自己的住宅或者租赁的民房,生产、加工假冒商标商品,致使工商部门很难发现,即使察觉,也不具备立即进入检查的权利。

联合公安部门共同查处,需要经过一系列的请示、审批手续,往往会贻误查处的最佳时机。

即使请公安部门配合,入户检查也仅限于“涉嫌刑事案件”,对于一般商标侵权违法案件公安部门一般不介入,造成调查取证难。

此外, 商标权利人提供的证据不规范不齐全,加大了案件调查取证难度。

在办理商标侵权案件中,需要商标权利人提供其营业执照、商标注册证、法定代表人身份证以及鉴定结论等证据,但由于大多数厂家派出的只是市场销售人员作为代理人员,在其提供的以上证据方面往往不全或不规范,当要求其进行补充时,由于厂家往往跨市或跨区,很难尽快提供出有效的证据,给案件的调查带来一定的困难,有时为了等待鉴定报告,案件久拖难结,执法办案的效率受到影响。

(三)涉案物品鉴定困难, 案件定性难。

知识产权保护的难题及对策

知识产权保护的难题及对策

知识产权保护的难题及对策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知识产权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对于企业的创新发展、市场竞争以及国家的经济增长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我们面临着诸多难题,需要深入探讨并寻找有效的对策。

一、知识产权保护的难题1、侵权行为的多样性和隐蔽性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侵权行为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和隐蔽。

从传统的盗版书籍、假冒商标,到网络环境下的软件侵权、影视作品非法传播,侵权手段不断翻新。

网络的普及使得侵权行为能够在瞬间传遍全球,且难以追踪和查处。

例如,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虚拟网络身份和加密技术,隐藏其侵权活动的源头和踪迹,给执法机关的调查带来极大困难。

2、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尽管我国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但在某些方面仍存在不足。

例如,法律条款对于一些新兴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不够明确,导致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争议和模糊地带。

同时,知识产权法律的执行力度也有待加强,一些侵权行为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制裁,使得违法成本相对较低,从而助长了侵权风气。

3、知识产权意识淡薄在社会层面,许多人对知识产权的认识不足,缺乏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

一些企业和个人认为侵权行为是一种“捷径”,可以节省研发成本和时间,从而获取不当利益。

这种观念的存在,不仅损害了创新者的积极性,也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4、跨境保护的复杂性在全球化背景下,知识产权的跨境保护面临着诸多挑战。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制度、文化背景和执法水平存在差异,导致知识产权的保护标准和执行力度参差不齐。

跨国企业在拓展国际市场时,常常遭遇知识产权被侵权的情况,但由于各国法律的差异和协调机制的不完善,维权成本高昂且效果不佳。

5、举证困难在知识产权侵权诉讼中,权利人往往面临举证困难的问题。

要证明侵权行为的存在、侵权造成的损失以及侵权行为与损失之间的因果关系,需要收集大量的证据。

然而,由于侵权行为的隐蔽性和复杂性,证据的获取难度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权利人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的积极性。

商标侵权专项整治方案

商标侵权专项整治方案

一、背景与目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标侵权行为日益猖獗,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损害了消费者权益,影响了企业的合法权益。

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提升消费者权益保障水平,特制定本专项整治方案。

二、整治目标和重点目标:1. 严厉打击各类商标侵权违法行为,切实保护商标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2. 净化市场环境,提升消费者对商标侵权行为的辨识能力。

3. 增强社会公众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重点:1. 以假冒知名品牌、仿冒知名商品特有名称、包装、装潢等为主要整治对象。

2. 重点整治涉农产品、家用电器、日用品、食品等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商品领域。

3. 严厉打击通过网络、批发市场、展销会等渠道进行的商标侵权行为。

三、整治措施(一)加强线索排查与案件办理1. 建立商标侵权案件举报奖励机制,鼓励社会公众积极参与。

2. 加强与公安机关、行业协会等部门的协作,拓宽线索来源渠道。

3. 及时对举报线索进行核查,对涉嫌侵权行为立案调查,依法处理。

(二)强化执法检查与专项行动1. 开展常态化市场巡查,对重点区域、重点商品进行专项检查。

2. 针对网络商标侵权,开展网络执法检查,打击网络侵权行为。

3. 定期开展专项行动,集中力量打击重大、典型商标侵权案件。

(三)宣传教育与普法宣传1. 开展商标侵权法律法规宣传活动,提高社会公众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2. 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公布典型案例,警示教育侵权行为。

3. 邀请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开展座谈,探讨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四)加强部门协作与联合执法1. 加强与公安机关、法院等部门的协作,形成打击商标侵权行为的合力。

2. 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打击商标侵权工作中的难点问题。

3. 开展联合执法行动,提高执法效率和震慑力。

四、组织实施(一)成立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场监管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与,成立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组织实施专项整治工作。

(二)明确责任分工各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知识产权侵权问题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知识产权侵权问题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知识产权侵权问题的问题与解决方案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知识产权逐渐成为企业重要的财产之一。

知识产权是指人类从事各种创造性活动所创造的智力成果,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商业秘密等。

这些知识产权的存在和合法性,帮助维护了各种商业利益和企业形象。

但是,知识产权侵权问题也在不断出现,给企业和个人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困扰。

本文将从知识产权侵权问题的表现、原因以及解决方案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知识产权侵权问题表现1、专利侵权问题专利是指在发明或实用新型方面让公众能够领略到创造性或实用性成果的权利。

专利权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禁止任何人非法制造、使用或销售专利权人的发明或实用新型。

因此,专利侵权引起的问题就是未经专利权人的授权,他人生产、实用或销售专利产品。

专利侵权不仅涉及技术产业,还包括化学、文化、生命科学、纺织、电子和机械工业等行业。

2、商标侵权问题商标是一种标识,用来区分属于不同企业、团体或个人的商品和服务。

商标侵权指第三方非法使用已经注册或未注册的商标,产生混淆或误导消费者,或者销售未经授权的商品或服务。

商标侵权不仅损害商标所有者的商誉和形象,而且会降低消费者对商标的认知度和信任度。

3、著作权侵权问题著作权是指作者对其创作的文字、音乐、艺术、摄影等作品所享有的法律权利。

著作权侵权是指未经版权所有人授权,他人使用、复制、出版或表演被保护作品。

著作权侵权不仅剥夺著作权所有人的利益,而且会对文化产业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4、商业秘密侵权问题商业秘密是指商业活动中的相关信息和技术,如技术流程、商业计划、客户资料、销售计划和生产方法等等。

商业秘密侵权是指未经授权的取得、使用或公开披露商业秘密。

这会让企业极其困扰,低估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

二、知识产权侵权问题的原因1、盲目追求利益一些企业为了在市场上获取更大的利益,会采用一些不正当的手段。

他们可能会盗用其他企业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这些行为可能会失去市场信任和利益。

论我国商标保护机制的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

论我国商标保护机制的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

论我国商标保护机制的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商标保护问题日渐凸显。

虽然政府对商标保护制度进行了多次修订和完善,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商标保护制度的法律适用存在一定的问题1. 相似商标的问题。

在现有法律框架下,相似的商标可以同时存在,这给商标的使用者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相同或相似的商标容易引发消费者混淆,也容易引发版权纠纷。

尽管商标局在审核时应该会考虑这些因素,但实际上,证明商标相似并不容易。

2. 商标侵权的问题。

目前,商标侵权的难度和要求非常高,使得商标的维权变得十分困难。

有时候,商标持有人必须面对复杂的诉讼程序,并拥有充足的资金去维护他们的利益。

二、商标保护的政策执行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1. 行政保护力度有限。

政府主张行政保护,但实际上的问题是对于侵权行为的判断标准以及行政部门的维权能力还有待于加强。

2. 制度的完善与执行尚待加强。

改革和建设商标制度,必须保持持续不断的努力,加强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和运用,并且创新制度,加强制度执行的力度,确保商标制度能够更好的发挥其在保护知识产权和推动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

三、加强商标保护机制的建议1. 需要统一商标的审核标准,加强相似商标的审核。

尽管商标法上规定商标必须具备鲜明特征,但实际上,在审核过程中,如果对具体审核标准没有更为明确的规定,很容易产生模糊的情况。

政府应该引导商标行业理清标准,以便更好地保护权利人的权益。

2. 需要建立“公共有损失”制度。

这个制度也被称为“公共利益抵消”制度。

通过该制度,可以对商标权利人的过度维权进行限制,防止其对公共利益产生损失。

3. 需要建立有效的商标纠纷解决机制,加强商标执法力度,防止商标维权成本过高。

一方面,商标维权尤其是商标侵权者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自身权益范围,合理投入维权代价,采用便于调节和协商的解决方式和程序;另一方面,行政执法机关应该加强对侵权者的检查和制裁,在法定范围内加大对侵权人的处罚,以取得更好的打击和维护。

重点商标保护工作情况说明

重点商标保护工作情况说明

重点商标保护工作情况说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商标保护成为企业发展中的重要环节。

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商标的保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商标保护工作的情况,包括商标保护的重要性、我国商标保护的现状以及商标保护工作中的挑战和对策。

首先,商标保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商标是企业的形象和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文化和价值观的象征。

在市场经济中,商标不仅仅是一种标识,更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和竞争优势。

因此,保护商标不仅是保护企业自身利益的需要,更是维护市场秩序和保护消费者权益的需要。

只有通过有效的商标保护,才能确保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声誉。

其次,我国商标保护的现状值得关注。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商标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我国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商标法律体系,包括商标法、商标法实施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为商标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

同时,我国还加入了国际商标注册组织,为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保障。

此外,我国还建立了一系列的商标保护机构,包括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审查委员会等,为商标保护提供了组织和管理的支持。

然而,我国商标保护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是商标侵权和假冒现象屡禁不止。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获取不正当利益,采取了侵犯他人商标权的手段,给企业的正常经营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其次是商标保护的成本较高。

由于商标保护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于一些中小型企业来说,商标保护的成本较高,难以承受。

再次是商标保护的国际化问题。

随着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如何在国际市场上保护自己的商标权益也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针对以上挑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加强商标保护工作。

首先是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行。

通过加大对商标侵权和假冒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侵权成本,净化市场环境,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其次是加强商标保护的国际合作。

通过加入国际商标组织、签订双边或多边协议,加强国际商标保护的合作与交流,为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我国商标法的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商标法的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商标法的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摘要:商标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资产之一,也是保护品牌形象和消费者利益的关键手段。

我国商标法自1982年实施以来,经历了多次修订和完善,不断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取得了显著成效。

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消费升级的趋势,商标法将更加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加强打击商标侵权行为,促进知识经济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商标法、保护、知识产权、市场经济、消费升级正文:一、商标法的现状1982年,我国首次颁布实施了《商标法》,这是我国现代知识产权法律的开端。

此后,由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贸易的深入推进,商标法大幅度修订,并于1993年、2001年、2013年、2019年进行了四次修改。

目前,我国商标法已经形成完善的法律体系,包括了商标的注册、使用、转让、许可、变更、撤销等方面的规定。

依据商标法,商标登记申请得到审查通过后,具有法定的独占权,商标注册有效期为10年。

此外,商标法还规定了商标侵权行为,对于商标权人的合法权益进行了明确保护。

二、未来发展趋势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消费升级的趋势,商标法未来的发展将有以下几个趋势:1. 更加注重知识产权保护未来,我国商标法将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强打击商标侵权行为,保护商标权人的权益。

同时,我国将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营造更加公平、稳定、可预见的商标保护环境。

2. 加强对新兴商标的保护随着新兴产业的不断涌现,商标的种类也在不断增加,涵盖了技术、文化等多个领域。

未来,我国商标法将根据新型商标的特点,加强对其知识产权的保护。

3. 加强对大众消费的保护未来,我国商标法将更加关注对于大众消费者的保护。

除了加强对侵权行为的打击,还将促进商标市场的合理竞争,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4. 促进知识经济的健康发展知识产权的保护是支持知识经济发展的基础。

未来,我国商标法将在持续推进知识产权保护的同时,加强知识经济的监管和引导,发挥知识经济的创新驱动作用。

浅析基层市场监管所查处商标侵权案件中存在的困难及对策

浅析基层市场监管所查处商标侵权案件中存在的困难及对策

浅析基层市场监管所查处商标侵权案件中存在的困难及对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推进,商标已经成为企业的重要资产之一。

商标的价值的体现在于商标具有独特性、辨识度和商业价值,对企业来说,保护商标就是保护自身利益和品牌形象。

然而,随着商标使用者的增加和商标的复杂性,商标侵权案件也不断增加。

百舸争流,千帆竞发,无数企业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不惜采用不道德和不法的手段,侵犯其他企业的商标权利,然而,在基层市场监管所查处商标侵权案件中,也存在许多困难。

一、困难分析1、证据收集困难商标侵权案件的关键在于证据,但是,商标侵权涉及到的证据多为文件、商品样品、广告标识等,这些证据大多数需要非常细致地进行现场勘查和取证。

对于许多基层市场监管所来说,缺乏先进的仪器设备和高水平的取证技术,这使得他们在证据收集方面存在困难。

2、案件定性困难商标侵权案件的定性问题很难进行准确的分析和判断。

因为商标侵权案件往往涉及到多个方面,商标复杂性和商业中的复杂性加剧了案件的定性难度。

因此,在处理此类案件时,基层市场监管所往往需要借助于权威专业鉴定机构的帮助来确定商标是否存在侵权行为。

但是,这也会导致审理过程非常的长,并且很容易被人诉讼。

3、司法解释不明我国在商标侵权方面的规则、政策和司法解释并不是特别清晰,这也给基层市场监管所在商标侵权案件中的工作带来了困难。

这也就是说,在商标侵权案件中,不同的司法解释和不同的判断标准很容易导致判断和处理的困难。

4、证明商标的地位在处理商标侵权案件时,要求当事人对自己的商标的设计、商标的历史和使用过程进行详细的描述,并提供市场调研的证据,以证明商标的地位。

但是,对于许多小企业来说,要进行市场调研,提供证据是非常困难的。

5、处罚难度大在处理商标侵权案件时,如何作出合理的处罚同样是一个难点。

有些商标侵权案件需要进行停业整顿,而某些案件仅需要进行口头警告和罚款就能处理。

但究竟该采取什么样的处罚方式,这需要考虑到很多因素,如商标的地位、违法程度、造成的影响和社会责任等。

《我国商标法的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商标法的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商标法的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摘要:商标法是保障商标权益的关键保护法律,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商标法不断完善,并出台一系列改革措施。

本文介绍了我国商标法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探讨了商标法在实践中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商标法,现状,发展趋势,问题,建议正文:一、我国商标法的现状1.1 商标法的基本规定我国商标法是指对商标的管理、保护和使用等方面所制定的法律规定。

商标的定义是指具有识别商品或服务来源的标志。

我国商标法对商标的申请、登记、使用、变更、授权等方面作出了详细规定。

1.2 商标法的改革措施近年来,我国商标法在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也提出了一些改革措施。

例如,商标法规定了“先行审查、先公告、后注册”的原则,意味着商标注册程序加强了审查力度;商标使用较低的标准,要求更明确,使得市场上的商标更具可比性;商标审查员制度的建立,让商标审查工作变得更为规范和专业化;商标主题共同体的建立,促进了在不同领域建立广泛的商标合作,共同实现品牌价值等。

二、我国商标法的未来发展趋势2.1 消费升级将加速商标法的完善随着消费升级的逐步深入,人们对品质和品牌号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

这也增加了商标法保护消费者所需的标准和要求。

未来的商标法将针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更加重视,包括更严格的商标管理法规,鼓励创新等。

2.2 商标争议解决机制将进一步完善在当前商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商标争议不可避免。

未来,商标主题共同体将加强合作,共同解决商标争议。

另外,互联网时代,商标法的适用范围和争议解决机制也需要更加完善。

三、商标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3.1 商标审查流程不严格商标审查机构由省、市级商务部门设立,因此,审查人员的专业性参差不齐,审查流程不严格,所以可能导致商标的质量问题。

3.2 商标侵权问题难以解决在跨国企业间,商标侵权问题尤为复杂。

中国与许多国家缺乏国际公认的专利保护机制,难以处理跨国企业的商标侵权问题。

案例:一家中国电视生产厂家申请“Anon”商标,但被日本公司“SONY”抢先注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技术贸易论文
我国商标侵权的现状以及面临的问
题和对策
系别:国际贸易与金融系
专业名称:国际经济贸易
***名:***
学号:********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彭娟
完成日期 2014 年 1 月 1 日
一.商标侵权内容及相关概念
1.商标权
商标权是它是商标注册人对其注册商标所享有的权利,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使用权,商标权人可依法使用其注册商标,并通过使用而获得收益。

二是商标人具有排他人使用的权利。

商标权是为社会公共利益,具体说是为消费者利益而设定的权利。

在普通国家,最开始对商标的保护源于阻止销售欺诈性商品的仿冒之诉。

仿冒行为危害十分明显,一方面,它使消费者无法通过商标选购到自己真正需要的商品;另一方面,这种行为如不加制止,由此给仿冒者带来的低成本高收益会使其他竞争者争相仿效。

因此,在制度上确认被仿冒者的商标权对于正本清源、制止仿冒、构建有序的竞争环境极为重要。

英国在法律上承认商标权作为一种财产权,商标权的赋予保护了商标所有人的投资,在商标所有人投入精力、时间和金钱向公众提供商品时,他的付出免于被盗版和欺骗等行为盗用。

不论是从市场效率还是商业道德来说,赋予并保护商标权都是必要的。

保护商标权,对仿冒者形成侵权前的威慑和侵权后的打击,使商标的标识功能得以持久强化,继而是商标能够得以顺利实现其自然功能和社会功能。

2.商标侵权的行为表现
(一)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行为。

这种行为是我们行政执法和司法实践中最常见的一种商标侵权行为。

它主要包括四种行为:一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二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三是在类似的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四是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近似的商标。

应当注意的是,这里所讲的“使用”是一个广义上的概念,包括将商标用于商品、商品包装或者容器以及商品交易文书上,或者将商标用于广告宣传、电子商务、展览以及其他业务活动。

销售发票、合同等商业性文件,是商品交易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些商业性文件中使用商标,应当视为商标的使用。

同时,这时的“使用”应当仅仅限于商业性使用,当事人在教育、科研等公益活动中对商标的使用行为并不包括在内。

(二)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

在商标行政执法和司法实践中,由于故意实施商标侵权假冒行为的企业往往具有较大的隐蔽性,销售商标侵权商品的行为就成为我们最容易发现,也是最常见的商标侵权行为。

由于商标侵权商品要通过销售环节,才能使侵权人实现非法
获利,才能使消费者产生误认和混淆,才能对商标注册人的权益造成损害,所以查处销售环节的商标侵权商品是制止商标侵权行为的一个重要手段。

(三)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

商标标识是商标的载体,是商标的物质表现形式。

有人将制造和销售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的行为,比喻为商标侵权和假冒行为的源头。

因此,我国《商标法》将此类行为明确规定为商标侵权行为加以禁止,是从根本上防止商标侵权假冒行为的发生。

应当特别指出的是,我国新修订的《刑法》将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行为确定为可以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

(四)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

这项规定是新增加的规定,学理上称之为“反向假冒”。

具体是指在商品销售活动中将他人在商品上合法帖附的商标消除、变动或者更换,冒充为自己的商品予以展示或者销售的行为。

一般来说,这种做法是居于市场垄断地位的经营者扼杀新生的潜在的竞争对手,使其商标永远无法与消费者建立联系,无法形成自己独立的销售市场的不正当竞争。

在国外,一般用反不正当竞争法进行调整。

由于这种行为是利用商标进行的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我国则利用《商标法》对其进行调整。

(五)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此种商标侵权行为主要包括:1、在同一种或者类似商品上,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标志作为商品名称或者商品装潢使用,误导公众;2、故意为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仓储、运输、邮寄、隐匿等便利条件的”。

二、我国商标侵权现状以及问题
自《商标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在保护商标专用权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举世瞩目、有口皆碑。

十多年来,我国查处了近15万宗商标侵权假冒案件,其中包括一大批假冒"茅台"、"凤凰"、"可口可乐"、"索尼"等国内、外名牌的大、要案件,并依法追究了一批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有效地保护了商标注册人的合法权益和消费者的正当利益,维护了正常的市场秩序。

然而,勿庸讳言,同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我国在保护商标专用权方面仍存在一些不尽人意、亟待解决的
问题。

商标专用权的流失、淡化、削弱、损害在一些地区和单位还相当严重。

(一)大肆生产和销售侵权假冒商标商品
目前,这种行为在我国日趋复杂、隐蔽,作案主体、客体、地域、手段都在不断变化。

侵权行为人既有自然人、个体户,也有集体企业、国营企业;既有专业外贸公司,从人们不可须臾离开的日常生活用品到生产资料商品,市场上什么走俏,就仿冒什么商品,什么牌子出名,就剽窃什么商标。

为了逃避执法部门的追查,他们不断变换手法、或不签合同、不立帐本,送货上门、现金交易;或制假于农村、售假于城市,或偃旗息鼓于白天、紧锣密鼓于黑夜。

执法部门纵有三头六臂,也难追查他们的行踪。

他们采用现代化电脑排版技术,使真假标识如一模泡制,不但消费者容易上当,有时连商标注册人都难以识别。

(二)自我保护不力
某些商标所有人认为商标一注册就万事大吉、高枕无忧,自损自毁商标专用权的现象屡见不鲜。

有的对刊登在商标公告上有可能与自己的注册商标构成近似的商标不及时提出异议、争议;有的利令智昏,为了赚取高额许可费而不惜坑害消费者。

还有的对市场不作调查、不作分析,对侵害自己商标专用权行为不检举、不控告,听之任之、和平共处,有的甚至对执法部门要求鉴定真伪也不理睬、不配合,直到市场被他人挤占才如梦初醒。

(三)地方保护主义
地方保护主义者错误地以为制假售假是地方致富的捷径,对侵权假冒行为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默认许可,或包庇怂恿。

执法机关一到,便有人通风报信,不法分子便逃之夭夭、逍遥法外;侵权行为人一旦被查,便有人迫不急待地出来为之说情,为其开脱。

(四)执法不严
由于执法队伍素质参差不齐、水平不一,存在着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问题。

表现在;概念混淆、定性不准,把一般侵权行为、假冒商标行为、冒牌行为、制售伪劣商品行为混为一谈,适用法律主观随意,乱套乱用。

(五)不正常的消费心理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盲目追求优质名牌的虚荣心理也应运而生,似乎只要是名牌,不论真假,便可身价百倍、荣耀无比。

于是乎,明知是假冒商标商品,也愿慷慨解囊、津津乐道、沾沽自喜。

这就难怪地摊上会出现10元4对的"花花公子"袜子、20元一条的"金利来"皮带、30元一件的"鳄鱼"衬衫等等。

人们不正常的消费心理,在客观上为假冒商标商品提供了市场,使侵权行为易于得逞。

三.商标被侵权后如何采取措施
商标是一个企业的形象,是对本企业商品质量的担保,也是企业信誉的象征。


别是著名商标,更是企业的财源,能为企业带来巨大的利润,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砝码。

而当今,市场上的商标侵权现象屡禁不止,不仅使企业受损,而且扰乱了市场秩序。

所以,商标一旦被他人侵犯,怎样保护自己的权益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因此企业商标被侵害后,切不可掉以轻心,应及时正确的采取自我保护措施,大体上有两个方面:一是收集证据,而是及时投诉或起诉。

首先是收集证据。

证据是解决商标纠纷权的依据,企业一旦犯现自己的注册商标被侵权,应立即着手调查,力求掌握全面、准确的证据,以便有力的证明侵权人的侵权行为。

其次,掌握了充分的证据后,被侵权人要及时地向当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或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要求侵权人立即停止侵害,消除影响,恢复被侵害商标的名誉以及损失赔偿等。

如果被侵害者认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行政决议未能充分保护自己的权益而不服的,应在收到通知书之日起15日内或请求上一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进行复议,或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

应当注意的是:一是企业被侵权的是商标而不是商品,如果他人仅仅是仿冒企业的商品,如外形、配方、口味等,但并未仿冒商标,则不能以商标权来起诉,而只能以其他诉讼请求进行起诉,两者的界定一定要划清。

二是请求法院保护的商标必须是受法律保护的“注册商标”,未经注册的商标,或被撤销的注册商标,或已过保护期的注册商标,不受法律保护,因而也就不能提起商标侵权之诉。

三是提起商标诉讼的企业必须既有合法的主体资格,也就是说提起诉讼的企业必须是被侵权商标的合法所有人或合法受让人、被许可使用人、特别使用人,否则便无权提起诉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