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教案复习课程

合集下载

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复习课教案

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复习课教案

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三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写作手法。

2.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回顾《小石潭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描写手法和表达情感的方式。

2. 回顾《岳阳楼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议论手法和表达思想的方式。

3. 回顾《醉翁亭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幽默手法和表达情趣的方式。

三、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回顾《小石潭记》的主要内容,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文章情节。

2. 分析《小石潭记》的描写手法,如对小石潭的描写、对鱼的描写等,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如何通过细节描写表达情感。

3. 让学生翻译《小石潭记》中的重点句子,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答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表达。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对文章中的重点句子进行详细分析。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文章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

五、教学评估:1. 通过学生复述文章情节的情况,评估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掌握程度。

2. 通过学生翻译重点句子的情况,评估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

3. 通过学生小组讨论的情况,评估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三篇文章的核心思想。

2. 文章中的经典句子和写作手法。

难点:1. 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和用词。

2. 文章深层次的含义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七、教学资源:1. 《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的原文。

2. 相关的参考资料和解析。

3. 多媒体教学设备。

八、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复习《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三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2. 分析文章中的经典句子,解释其中的深层次含义。

3. 通过案例分析,讲解文章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

九、教学反馈:1. 课堂提问,了解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

小石潭记复习教案

小石潭记复习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小石潭记》,使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复习《小石潭记》,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2. 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的文言文词汇和句式。

2. 课文中的难点句子和词语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问题。

2. 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 采用案例教学法,以典型实例讲解课文中的难点句子和词语。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简要回顾《小石潭记》的作者、背景和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标记出难点句子和词语。

3.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标记的难点句子和词语,进行讲解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文言文句子,讲解其句式和用法,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5.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的练习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练习,巩固课堂所学。

6.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7.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学生,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练习批改:对学生的课堂练习进行批改,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3. 课后作业: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批改,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七、教学策略:1.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2. 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3. 鼓励学生参加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八、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进行相关文言文阅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xx小石潭记复习课教案

xx小石潭记复习课教案

小石潭记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小石潭记》的主要内容,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表达的情感。

2.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回顾《小石潭记》的故事情节,梳理文章的结构。

2. 分析文章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理解其含义和作用。

3. 翻译文中的长句和难点句子。

三、教学重点1. 掌握《小石潭记》的主要内容,理解文章的主旨。

2. 分析文章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提高文言文理解能力。

3. 翻译文中的长句和难点句子,提高翻译能力。

四、教学难点1. 理解文章中的抽象词语和比喻修辞手法。

2. 翻译文中的长句和难点句子。

五、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文章中的重点问题。

2. 使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文章中的具体句子和词语。

3. 运用翻译练习法,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回顾《小石潭记》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回忆文章的主要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

二、梳理文章结构(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文章的结构,分析文章的层次和主题。

2. 学生跟随教师的指导,进行思考和讨论。

三、分析重点句子和词语(15分钟)1. 教师提出文章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2. 学生通过讨论和思考,理解重点句子和词语的含义和作用。

四、翻译练习(20分钟)1. 教师给出文中的长句和难点句子,引导学生进行翻译练习。

2.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翻译练习,并分享自己的翻译成果。

五、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反思。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2. 评价学生在翻译练习中的表现,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3. 收集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惑,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六、教学活动:分组讨论与解读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段落进行深入讨论和解读。

小石潭记复习课教案Microsoft_Word_文档

小石潭记复习课教案Microsoft_Word_文档

八年级语文上册《小石潭记》复习教学目标1.复习本课相关的文学常识(记、柳宗元)2.背诵课文,默写名句3.解释文言词,翻译句子4.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5.分析文章抓住景物的特征移步换景的写法6.完成拓展阅读训练题教学重点2.背诵课文,默写名句3.解释文言词,翻译句子4.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5.分析文章抓住景物的特征移步换景的写法6.完成拓展阅读训练题教学策略:自学、讨论、练习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目标导学1、朗读导入2、展示目标(见上)二、自主复习1、填空(1)柳宗元,字子厚,唐代人,号称“唐宋八大家之一”,山水游记是柳宗元散文中最有成就的作品。

(2)《小石潭记》的“记”是一种文体,可记叙描写,也可抒情议论,是属于散文的范畴。

2、解释文言词(所划)3.翻译句子(所划)4、问题:①作者发现小石潭的经过怎样?在这一过程中,作者用了哪些准确的动词?②文章都描写了哪些与小石潭相关的景物?③小石潭的全貌怎样?④请你依据文章内容概括出课文是按找怎样的游览顺序来写的?(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⑤文章在写景中用了什么写法?(先闻其声,后见其形,用的是"移步换景"的写法)⑥潭水和游鱼各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的?这段描写渗透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作者采用动、静相结合的方法,作者把自己快乐的心情幻化到鱼儿身上,仿佛鱼儿也会像人那样感到快乐似的)⑦作者在描写小潭源流时,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那些特点来写的?运用了那些修辞方法?(抓住溪身的蜿蜒、曲折,小溪的或明或暗,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的,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动静结合,准确地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描写)⑧文章后部分的凄寒的感受与上文中的“乐”,对比鲜明,你是怎样体会这种情感的变化?(这种情感变化足以说明,作者被贬谪的悲凉是他心中的主调,寄情山水的欢乐只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触发便显露出来设计此题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矛盾中发现人物的内心情感,领会文章感情所在)三、合作探究(以上难题)四、堂清检测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注意字音和停顿。

《小石潭记》复习教案

《小石潭记》复习教案

《小石潭记》复习教案中考古诗文复之——《小石潭记》教案【研究目标】1、背诵、翻译、默写全文,积累XXX及“记”有关的常识;2、积累文中重点的字、词、句;3、研究本文在描绘景物时善于运用多种描写和修辞的写作手法;4、体会本文借景抒情的手法,感受作者情感变化。

【教学过程】一、导入:“人有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生在世,难免遇到灾难、祸害,这时就要想方设法摆脱抑郁。

排谴忧伤,如唐代文学家XXX就曾政治失意,于是到了永州“小石潭”,并留下了著名的山水游记,今天我们就来复这一课:《小石潭记》。

二、作者简介及背景1.XXX:字子厚,河东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

世称“XXX”。

因其出生于XXX,故又称柳河东,XXX之一,与XXX倡导古文运动,并称“XXX”。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XXX记忆口诀:在唐代的“XXX”下,“曾”有“三苏”殴(“欧”)打XXX。

2.XXX曾参与XXX文集团的政治革新运动,XXX员外郎。

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

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心境抑郁,以是就以游山玩水,观赏大自然风景来排遣内心的郁悒。

他在永州发现了很多风景佳丽的中央,记下了个中的八处名胜,形成了我国古典文学散文史上颇有名的《永州八记》。

《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游记散文。

(补充:XXX、XXX的分歧性情)三、朗读课文,读准字音隔篁竹huáng水尤清冽liè为坻chí为XXX为XXX佁然不动yǐ俶尔远逝chù往来翕忽xī犬牙差互cī悄怆幽邃qiǎochuàng四、感知课文,疏通文意从XXX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XXX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觉得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XXX上。

xx小石潭记复习课教案

xx小石潭记复习课教案

小石潭记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复习并巩固《小石潭记》的主要内容,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观点。

2.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复习《小石潭记》的主要内容,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观点。

2. 教学难点:对文言文中的难点词语和句式的理解和翻译。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复习和思考文章中的重点问题。

2. 使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和翻译文言文。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括文章内容、难点词语和句式的解释和翻译。

2. 准备相关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

3. 准备一些思考题和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简单的介绍,引导学生回顾《小石潭记》的主要内容和学习目标。

2. 复习文章内容: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复习文章的主要内容,包括故事情节、人物关系和作者的观点。

3. 难点解析:教师针对文言文中的难点词语和句式进行解释和翻译,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思考题,通过合作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5. 总结与作业布置: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布置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巩固学习成果。

六、教学延伸1. 文章背景介绍:教师讲解《小石潭记》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

2. 文学鉴赏: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文章的语言、描写手法和情感表达,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批判性思维训练:教师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评价文章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七、课堂互动1. 问答环节: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检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小组竞赛:教师设置一些竞赛题目,学生分组进行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八、案例分析1. 教师选取一些与《小石潭记》相关的文章或案例,进行比较和分析,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思考。

小石潭记复习课教案

小石潭记复习课教案

《小石潭记》复习教案学习目标:1、文体复习:了解所学过的相关古文文体2、写作技巧:景物描写及其作用3、文言基础:重点实词、虚词、一词多义、疑难句子及句式的翻译。

学习重点:写作技巧:景物描写及其作用学习难点:疑难句子及句式的翻译学习方法:讲授法、练习法、比较阅读法教学过程一、揭示复习目标(2)二、导入:复习“记”这一文体、作者及代表作(2)1、“记”是古代一种不定文体,一般来说,作者对现实生活中某件事有所感受,而后不拘一格的记下来,都可以称“记”。

记可以全是叙事,如《桃花源记》,也可以叙事、描写、议论相结合,如《岳阳楼记》。

2、提到文体,在我们学国的文言文中还有哪些以一个字代表一种文体的?(齐答,不全面的老师补充)“说”《马说》《爱莲说》“序”《送东阳马生序》“传”《五柳先生传》“书”《与朱元思书》《答谢中书书》“铭”《陋室铭》“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三、(自由复习15分钟)再次出示复习目标(可以自己进行,掌握不到位的地方小组合作解决)1、一词多义(2)清:下见小潭,水尤清洌(清澈)以其境过清(冷清)差:参差披拂(长短不一)其岸势犬牙差互(交错)可: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不可知其源(能够)为:全石以为底(作为)为坻,为屿(成为)以:全石以为底(用)卷石底以出(表承接,“而”)以其境过清(因为)2、活用(找出活用的字并解释)(3)名词作状语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向西)下见小潭(向下,往下)皆若空游无所依(在空中)日光下彻(向下)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像北斗星那样;像长蛇爬行那样)其岸势犬牙差互(像狗的牙齿那样)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心乐之(以为乐)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使神凄使骨寒)4、难句翻译(先打开书自己复习,然后合书提问)(5)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复习课教案

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复习课教案

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巩固对《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三篇名篇的理解和记忆。

2.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阅读和分析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深入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提升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回顾《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的主要内容,提炼每篇文章的主题和亮点。

2. 分析三篇文章在写作手法、表达技巧和语言风格上的异同。

3. 深入探讨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联系现实生活进行思考。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简要回顾三篇名篇的作者、背景和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针对每篇文章的主题和亮点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3. 课堂分享: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分享,其他学生和老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4. 对比分析:引导学生从写作手法、表达技巧和语言风格等方面,比较三篇文章的异同。

5. 深入探讨:组织学生针对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深入探讨,联系现实生活进行思考。

6. 课堂小结: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四、作业布置2. 选择其中一篇文章,进行翻译和赏析,体会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语言魅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作业的质量和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自主寻找答案。

2. 利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文章内容,让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

3.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鼓励学生思考和探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七、教学资源1. 提供《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的原文和相关注释,方便学生阅读和理解。

2. 提供相关的研究资料和论文,供学生参考和拓展。

3. 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如PPT、视频等,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八、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讨和分析文章的亮点和主题。

小石潭记复习教案

小石潭记复习教案

小石潭记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小石潭记》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 分析并欣赏作者运用寓言手法表现人物性格和道德观念的技巧。

3.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能力。

4.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内容1. 回顾《小石潭记》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2. 分析文中的寓言手法及其作用。

3. 翻译并解释文中的难点词汇和句子。

4. 讨论作者通过故事传达的道德观念和寓意。

三、教学方法1.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思考,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

2. 利用图表、图片等辅助材料,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故事内容。

3. 分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4. 设计练习题,检测学生的理解和翻译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回顾《小石潭记》的故事情节,让学生简要复述故事的主要事件和人物。

2. 分析文中的寓言手法,引导学生发现作者如何通过寓言表达人物性格和道德观念。

3. 翻译并解释文中的难点词汇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意思。

4. 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并进行思考,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五、教学评估1. 通过课堂提问和练习题,检测学生对《小石潭记》的理解和翻译能力。

2. 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收集学生的练习和作业,对他们的翻译和分析能力进行评估。

六、教学资源1. 准备《小石潭记》的原文文本,并进行适当的排版和注释,以便学生阅读和理解。

2. 收集相关的图表、图片等辅助材料,用于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故事内容。

3. 准备练习题和作业,包括翻译、分析和写作任务,以检测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安排1. 计划两节课的时间进行《小石潭记》的复习教学,每节课45分钟。

2. 第一节课重点回顾故事情节和寓言手法,进行翻译和解释练习。

3. 第二节课进行分组讨论和评估,总结复习内容,并进行相关的练习和作业布置。

八、教学反思1. 在复习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反应和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小石潭记》的理解程度。

xx小石潭记复习课教案

xx小石潭记复习课教案

小石潭记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小石潭记》的主要内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写作特色。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对《小石潭记》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 《小石潭记》的主要内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

2. 写作特色及表现手法。

三、教学难点:1. 写作特色及表现手法的理解与分析。

2. 对作者情感态度的把握。

四、教学方法:2.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写作特色。

3. 讲解辅导: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辅导。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简要回顾《小石潭记》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进入复习状态。

(1)课文讲述了哪些主要内容?(2)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有哪些?他们的特点是什么?(3)课文采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表现了什么特色?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问题,形成小组共识。

4. 讲解辅导: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辅导,重点解析写作手法及表现特色。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教学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知识掌握:评价学生对《小石潭记》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写作特色的掌握程度。

2. 能力培养:评价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中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评价学生对作者情感态度的理解和认同,以及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的提升。

七、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小石潭记》原文。

2. 参考资料:相关评论、解析《小石潭记》的文章。

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八、教学进度安排:1. 课时:1课时(45分钟)。

2. 教学环节:课堂导入(5分钟)、自主学习(10分钟)、合作探讨(10分钟)、讲解辅导(10分钟)、课堂小结(5分钟)、课后作业(5分钟)。

小石潭记复习导学案 3篇

小石潭记复习导学案 3篇

小石潭记复习导学案篇1【教学目标】1、自学寻找资料,了解柳宗元的作品和写作特色。

2、通过采访活动使学生领略文中描写的自然风光的美,学习综合运用多种技巧,细致真切地描写事物的方法。

3、培养学生有意观察的能力,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步骤】一、课前活动1、根据以下论题搜集资料1)柳宗元的生平2)柳宗元的主要文学创作及代表作品3)柳宗元的政治生活对文学创作的影响4)柳宗元散文的特点5)永州八记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情感2、根据搜集材料的多少和理解程度选择两个论题写成200字的小论文。

3、教师评改论文,指出优劣。

4、学生修改小论文。

二、课堂活动(一)新课导入风景图片情景导入,美丽的大自然是我们最好朋友。

碧绿的大地、青翠的树木、缤纷的鲜花、馨香的空气、暖暖的阳光都能带给我们美的享受,今天我们就到永州的小石潭去看看那里的美景,那是我国唐代大文学家柳宗元最为醉心的一处风景。

(二)焦点访谈1、铺设情境:教师提示,由于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入选了新课标教材,《焦点访谈》节目将对他进行一次访问。

请你以柳宗元的第一人称接受采访。

2、交换阅读:学生将搜集的资料在小组内交流,丰富对柳宗元的生活、创作、心路历程的了解。

3、采访提纲:教师出示采访提纲,学生准备资料。

4、节目彩排:在小组内部学生先互问互答,相互指正,彩排练习,意在使学生增加语言的流畅度和材料的丰富准确性。

5、现场直播:1)选出五到八名小组代表到讲台上来共同扮演柳宗元的角色。

2)教师作为主持人根据采访提纲对“柳宗元”进行访谈。

3)下面的同学关注“柳宗元”的表现,作为柳宗元的秘书对“柳宗元”们答题的不足进行补充和纠正。

采访提纲:1)请柳老为大家介绍一下你的生平,以使不熟悉你的观众更好地了解你。

2)你的生活经历对你的创作有什么样的影响?3)你在什么样的心境下写的《小石潭记》?4)古代与现代的语言习惯有所不同,请你提示一下青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哪些字词的意思?5)你游览了小石潭后是按照怎样的顺序组织材料的?6)外界评论你的这篇小散文写景很有特色,你是否能自己谈一谈这方面的内容?7)请你能不能顺便向广大观众介绍一下你的其他山水游记?明确:教师资料平台1)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人,代宗大历八年(773年)出生于京城长安,客死于柳州。

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复习课教案

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复习课教案

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巩固对《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三篇经典散文的理解和记忆。

2. 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技巧,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回顾《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三篇散文的主要内容,包括情节、人物、主题等。

2. 分析三篇散文的艺术特色,如语言风格、表现手法、修辞技巧等。

3. 比较三篇散文的异同,探讨作者在不同的题材下所展现的思想感情和价值观念。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简要回顾《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三篇散文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三篇散文,结合注释和译文,理解文意,把握人物和情节。

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互相提问,解答疑惑。

4. 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重点分析三篇散文的艺术特色和价值观念。

5. 比较分析:组织学生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三篇散文的异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四、作业布置2. 选择其中一篇散文进行熟读背诵,加强文言文阅读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讨论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发言积极性、思考深度等。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作业的质量,包括内容完整性、分析深度、文笔等。

3. 学生对三篇散文的理解和记忆程度: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形式,了解学生对散文的理解和记忆情况。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2. 运用比较分析法,组织学生对三篇散文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发现异同,深入理解作品。

3. 采用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七、教学资源1. 《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原文及其注释和译文。

《小石潭记》复习教案

《小石潭记》复习教案

中考古诗文复习 之——《小石潭记》教案【学习目标】1、背诵、翻译、默写全文,积累柳宗元及“记”有关的常识;2、积累文中重点的字、词、句;3、学习本文在描绘景物时善于运用多种描写和修辞的写作手法;4、体会本文借景抒情的手法,感受作者情感变化。

【教学过程】一、导入:“人有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生在世,难免遇到灾难、祸害,这时就要想方设法摆脱抑郁。

排谴忧伤,如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就曾政治失意,于是到了永州“小石潭”,并留下了著名的山水游记,今天我们就来复习这一课:《小石潭记》。

二、作者简介及背景1.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

世称“柳柳州”。

因其出生于河东,故又称柳河东,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并称“韩柳 ”。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唐宋八大家记忆口诀:在唐朝的“韩柳”下,“曾”有“三苏”殴(“欧”)打王安石。

2.柳宗元曾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运动,任礼部员外郎。

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

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心情抑郁,所以就以游山玩水,欣赏大自然风光来排遣内心的愁闷。

他在永州发现了许多风景佳丽的地方,记下了其中的八处名胜,形成了我国古典文学散文史上颇有名的《永州八记》。

《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游记散文。

(补充:柳宗元、刘禹锡的不同性格)三、朗读课文,读准字音隔篁竹 hu áng 水尤清冽 li è 为坻 ch í 为屿 y ǔ 为堪 k ān佁然不动 y ǐ 俶尔远逝 ch ù 往来翕忽 x ī 犬牙差互 c ī 悄怆幽邃 qi ǎo chu àng四、感知课文,疏通文意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小石潭记复习课教学设计

小石潭记复习课教学设计

小石潭记复习课教学设计常州市花园中学裴子云教学目标:1.能流畅地诵读课文2.能分类整理积累文言词句3.能用四字短语概括分析课文4.能迁移阅读课外文言语段教学过程:一、诵读课文二、归类整理1.学生自主勾画重要字词2.运用归类法积累文言词句A含义接近B相同用法C一词多义D四字短语三、复习课文1.用四字短语来概括段落大意2.结合文本品味语言特色四、拓展练习联系同类作品《右溪记》,完成语段阅读。

附:学案《小石潭记》复习课学案一、课前准备1.诵读课文2.朗读翻译3.分类整理示例:二、自主复习1.用四字短语概括各段大意第一段:发现小潭,景色奇丽。

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第五段:同游之人,跟随小生。

2.结合课文品味语言三、拓展练习【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

两岸悉皆怪石,敧嵌盘屈,不可名状。

清流触石,洄悬激注。

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

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

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节选自元结《右溪记》)[注] ①道州:今湖南省道县。

唐时偏僻荒凉,元结曾在此为官。

②合营溪:汇入营溪。

③敧嵌qīqiàn:石块错斜嵌插溪岸的样子。

④逸民退士:遁世隐居的人。

⑤置州:设置州郡。

1.解释下面加点词或短语在句中的意思。

(4分)①佁然..不动()②以其境过清..()③南.流数十步()④两岸悉.皆怪石()⑤不可名状....()2.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小石潭记复习教案

小石潭记复习教案

小石潭记复习教案小石潭记复习教案《小石潭记》以生动传神之笔,生动地描写了小石潭环境的清幽美妙,潭水清澈,游鱼活泼生趣,同时寄托了作者谪居荒远之地的孤寂忧愤的心情。

小石潭记复习教案篇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小石潭记》是柳宗元的著名山水游记“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

作者从不同角度描绘了小石潭的各种景物,着意渲染它的寂寞、幽怆的气氛,借助抒发自己在贬官失意时的悲凉,凄怆的情感。

编选这篇文章意在让学生学习名家名篇,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评品味文章的优美意境,提高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复习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巩固知识,包括字词、句子的翻译等,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体会课文写景特点,揣摩借景写情的写法,提高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

复习教学重点:积累文言知识,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复习教学难点:体会借景写情的写法。

复习方法:诵读法、开放式讨论、提问法、练习法。

学法指导:1、借助与学习伙伴的合作,回顾文中的重点字词、句子的意思,疏通文意,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2、利用合作、讨论、探究的方法,采用师生互动的形势,与作者同游、与作者对话,体会借景抒情的方法;3、人人都来当导游,写写导游词,提高写作口语表达能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工具:多媒体复习教学过程:一、导入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而在他的诛多山水游记中,《小石潭记》是杰出的代表,是柳宗元“永州八记”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无论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具有很高的价值,今天,我们再次走进小石潭,进一步去感受作者文中的景,心中的情。

二、回顾体裁“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三、走进作者,了解背景1、作者简介柳宗元,字子厚,山西人,世称柳河东,唐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和韩愈都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奠基人,并称“韩柳”。

代表作有《永州八记》、《三戒》、《捕蛇者说》等。

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复习课教案

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复习课教案

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巩固《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三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2. 提高学生对古代散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古文阅读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回顾《小石潭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描绘的石潭景色和作者的情感变化。

2. 回顾《岳阳楼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表达的忧患意识和家国情怀。

3. 回顾《醉翁亭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描绘的醉翁形象和作者的生活态度。

4. 对三篇文章进行比较,探讨它们在主题、写景手法和情感表达方面的异同。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简要介绍复习课的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回顾三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准备进行课堂讨论。

3. 课堂讨论:分组进行讨论,每组选择一篇文章,重点分析其主题、写景手法和情感表达。

讨论结束后,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4. 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和评价,教师进行总结性讲解,对三篇文章进行比较,强调它们在主题、写景手法和情感表达方面的异同。

5. 课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进行巩固。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收获,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2. 课堂练习:检查学生的练习完成情况,评估其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的课后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相关课文。

2. 参考资料:相关古代散文鉴赏书籍、学术论文等。

3. 教学工具:投影仪、黑板、粉笔等。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课堂讨论、提问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2. 比较分析法:引导学生对三篇文章进行比较,帮助他们发现各自的特点和异同。

3. 案例教学:以具体的文章为例,分析其主题、写景手法和情感表达,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代散文的魅力。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第三单元第十课《小石潭记》复习课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第三单元第十课《小石潭记》复习课教案
-写作手法运用:学生往往难以将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需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让学生在实际写作中尝试运用。
-文学鉴赏能力提升:如何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韵律美和意境美,是教学难点之一。可以通过对比现代文与文言文的表达,帮助学生体会文言文的独特魅力。
-创意写作:在拓展延伸环节,指导学生进行创意写作时,如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突破思维定式,将所学知识创新性地运用到写作中,是教学的难点。
此外,我也注意到,在小组讨论中,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主题不够感兴趣,或者是对自己的写作能力缺乏信心。针对这个问题,我考虑在以后的课程中,可以设置更多元化的讨论主题,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同时鼓励他们多尝试、多表达。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增加实际运用举例,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写作手法。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第三单元第十课《小石八年级语文下第三单元第十课《小石潭记》复习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课文内容回顾:通过回顾《小石潭记》的作者、背景、文章主题等,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生字词复习:复习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包括读音、书写和词义。
3.文言文句式分析:分析课文中的文言文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等,巩固学生文言文知识。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小石潭记》相关的实际问题,如文言文句式的应用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写作练习,尝试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描述身边的一个场景。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练习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将《小石潭记》中的写作手法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石潭记》教案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实词和短语;正确译出重点语句。

2、通过推敲、揣摩、品味文中词语和句子,概括小石潭景物的特点;学习文章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清之情。

教学重点:推敲、揣摩、细细品味文中词语和句子,学习文章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感情的含蓄流露,体会文中的“乐”与“忧”。

教学方法:学案导学,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前活动:欣赏课文诵读视频。

小石潭记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g)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chí)为屿(yǔ),为嵁(kān)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yǐ)然不动,俶(chù)尔远逝,往来翕(xī)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liáo)无人,凄神寒骨,悄(qiǎo)怆(chuàng)幽邃(suì )。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gōng )古,余弟宗玄。

隶(lì)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一.导入;学生诵读,进入新课时。

提示学习要点。

明确学习目标。

二.自主预习,细读课文,回答问题。

(学生展示为主)
1.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章每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氛围---记同游者
2.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这个过程的?
点拨:“从小丘---下见小潭”。

充满发现的期待与欣喜。

作者在移动变换中带领我们领略各种不同的景致,具有极强的动态的画面感。

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闻水声,再由水声寻到小潭,讲述了发现小潭的经过,充满了悬念和探奇的情趣,逐渐在人们面前展开一幅美妙的图画。

(移步换景)
三.合作探究,品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意境美。

(教师组织学生探究、讨论,分层次进行,先由赏、读语言来品析景物描写,再探究作者的心境,可适当提示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来探讨。


1.小石潭中有什么?结合具体语句,说说作者是怎样写出景物特点的?
明确:石“奇”:千姿百态尽显奇特不凡,而且因为潭底都是石头,文中写道“卷石底以出”和“全石以为底”,所以将这个水潭命名为小石潭。

而且,“闻水声,如鸣佩环”通过水声悦耳也表现出石的奇特。

鱼“乐”:鱼影表现出静态美,游动之态体现出活泼可爱,而且,拟人手法的运用也使得作者笔下的鱼灵动可人。

水“清”:“水尤清冽”直接写水的清凉。

之后,通过描写游鱼、阳光、影子来侧面衬托出潭水的清澈,写鱼动静皆宜,情态美好,看到了其行踪,鱼像在空中游动一样。

体现出水的透明,再进一步用太阳的照射,一起突出潭水的清澈。

2.比较探究,名家写水各不同。

吴均在《与朱元思书》:“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郦道元《水经注·洧水》:“绿水平潭,清洁澄深,俯视游鱼,类若乘空矣”。

柳宗元《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共同点:都写了水的清澈透明。

柳宗元写水独特之处:只字不提水却处处写水,看似不着痕迹,却匠心独运:以无水显透明;以鱼影,鱼姿侧面烘托水清;以鱼乐见人乐,移情于物。

3.小石潭周围的环境如何?渲染出一种怎样的氛围?
四周都被竹子、树木环绕着,但是却寂静寥落,空无一人。

渲染出一种幽深冷寂,孤凄悲凉的氛围。

学生小结:读完此文,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幽深冷寂的小石潭,它带给我们一种孤凄悲凉的感受。

个别同学范读,注意文中感情的把握。

4.作者初见小潭,“心乐之”,后面又写到“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
明确: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后被贬职,他心中抑郁、愤懑,试图借助山水来排解自己的抑郁之情。

美丽的自然景物曾使他暂时忘记愁苦,但这种快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幽深冷寂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空寂的环境,冰凉的石头,让他再一次涌起失意之感。

淡淡的喜,浓浓的愁,缓缓流淌在笔下的景物里,谱出的是一首抑郁哀怨的曲子。

(寓情于景)
点拨:发现小石潭,“心乐之”,写潭中游鱼,看到游鱼的怡然自得,灵魂便得到净化和复归,心灵便得到片刻的抚慰,作者能不感到快乐吗?现实是严峻的。

在这“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的环境里,作者感到“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乐毕竟是暂时的,而凄怆是永恒的。

5.柳宗元的处境与眼前的这个小潭有没有相似之处?
小石潭固然美丽,可惜人迹罕至,不为人知,正好影射了作者自己空有一腔改革热忱,却身处僻壤、无人赏识、怀才不遇的心情。

作者通过写人迹罕至、凄清幽静的小石潭,意在抒发不可排遣的孤寂悲凉的心情。

(借景抒情)
课堂小结:这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

作者描绘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着力渲染了凄寒幽邃的气氛,借景抒发自己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苦的情感。

文中调动各种技法营造小石潭幽清秀美的景致:有移步换景,有化静为动;有正面烘托,有侧面映衬;有移情于物,有寓情于景……这些手法值得我们借鉴。

四.当堂检测
1.本文选自《》,作者_____,字____,_____朝著名的_________。

作者在被贬为_____司马时,写下了有连续性的山水游记,合称《》,最得后人称赏,誉称“模山范水”之作。

2.写游鱼和潭水的特点的句子是:
3、写游鱼动态的句子:
4.翻译下列句子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5.下列是对本文的分析,其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采用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的手段展示小石潭环境的清幽。

B、文中采用了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笔墨经济,语言优美。

C、文章抓住小石潭的景物,从各个方面烘托出“水尤清洌”的特征和小石潭的幽深之美,手法高超,形象生动。

D、本文所写景物,透出作者与同游人的高兴愉悦的心情。

五.拓展延伸。

奇文共欣赏。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大家说说,这首诗中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是哪个字,为什么?
江城子●读《小石潭记》有感
为民报国改革忙,奸人陷,没忠良。

被贬永州,多年愁断肠。

纵有闲情和逸致,独与雪,钓孤伤。

忽见小潭喜心房,水清冽,游鱼畅。

溪折蛇行,岸边着文章。

欢乐亦不可久居。

离别时,又凄凉
六. 板书设计:略
七.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