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与胰岛素治PPT课件
合集下载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指南PPT演示课件
9. Somogyi现象,低血糖后反应性高 血糖,胰岛素用量不增反减。
◆外因
1. 精神因素:精神刺激后,PTF升高,T3T4升 高,肝糖输出增加,导致胰岛素用量增加。
2. 运动:下肢运动可促进胰岛素吸收,运动 促进糖利用。
3. 进食时间、数量及质量。 4. 药物:升高血糖:糖皮质激素、避孕药、利
尿剂、苯妥英钠、烟酸、消炎痛、异烟肼。 降低血糖:乙醇、他巴唑、心得安、磺胺类
1型糖尿病人胰岛素治疗方案
• 高度个体化 • 开始胰岛素剂量为0.5-1U/公斤(体重)/天 • 每3-4天逐渐调整2-4单位,直到血糖滿意控制 注意:
1. 初始从小剂量开始,调整期间随时带含糖食品 2. 注意夜间低血糖,睡前加餐 3. 注意血糖高低, 波动大时,可考虑加用口服药 4. 运动前进餐,饮食、运动要定时定量 5. 感染胰岛素要加量,有胰岛素抵抗。 6. 进食少,适当减胰岛素量, 避免酮症酸中毒。 7. 应坚持蜜月期使用少量胰岛素。
• 314 名 患 者 为 对 照 组 : 常 规 胰 岛 素 治 疗 • 平 均 追 踪 3.4 年 (1.6 - 5.6 年 )
Malmberg K, et al.: BMJ, 1997
•30
DIGAMI 研 究
胰岛素强化治疗
• 使 急 性 心 肌 梗 塞 死 亡 率 下 降 28% (p=0.011)
•7
口服降糖药原发失效(无效)
• 指发生在开始治疗的第一个月内糖 尿病未能得到控制
• 由于残存 的 细胞在OHA作用下仍 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
•8
口服降糖药继发失效
指开始治疗控制有效一年以上,以后 发生控制失效达3个月以上
原因: - 肝葡萄糖输出 ( 26.1% ) -胰岛素抵抗 ( 17.3% ) - 细胞功能恶化 ( 12.6% ) - 原因不明 ( 44% )
◆外因
1. 精神因素:精神刺激后,PTF升高,T3T4升 高,肝糖输出增加,导致胰岛素用量增加。
2. 运动:下肢运动可促进胰岛素吸收,运动 促进糖利用。
3. 进食时间、数量及质量。 4. 药物:升高血糖:糖皮质激素、避孕药、利
尿剂、苯妥英钠、烟酸、消炎痛、异烟肼。 降低血糖:乙醇、他巴唑、心得安、磺胺类
1型糖尿病人胰岛素治疗方案
• 高度个体化 • 开始胰岛素剂量为0.5-1U/公斤(体重)/天 • 每3-4天逐渐调整2-4单位,直到血糖滿意控制 注意:
1. 初始从小剂量开始,调整期间随时带含糖食品 2. 注意夜间低血糖,睡前加餐 3. 注意血糖高低, 波动大时,可考虑加用口服药 4. 运动前进餐,饮食、运动要定时定量 5. 感染胰岛素要加量,有胰岛素抵抗。 6. 进食少,适当减胰岛素量, 避免酮症酸中毒。 7. 应坚持蜜月期使用少量胰岛素。
• 314 名 患 者 为 对 照 组 : 常 规 胰 岛 素 治 疗 • 平 均 追 踪 3.4 年 (1.6 - 5.6 年 )
Malmberg K, et al.: BMJ, 1997
•30
DIGAMI 研 究
胰岛素强化治疗
• 使 急 性 心 肌 梗 塞 死 亡 率 下 降 28% (p=0.011)
•7
口服降糖药原发失效(无效)
• 指发生在开始治疗的第一个月内糖 尿病未能得到控制
• 由于残存 的 细胞在OHA作用下仍 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
•8
口服降糖药继发失效
指开始治疗控制有效一年以上,以后 发生控制失效达3个月以上
原因: - 肝葡萄糖输出 ( 26.1% ) -胰岛素抵抗 ( 17.3% ) - 细胞功能恶化 ( 12.6% ) - 原因不明 ( 44% )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ppt课件
代谢作用与促有丝分裂作用
人胰岛素 赖脯胰岛素 门冬胰岛素 地特胰岛素 甘精胰岛素
胰岛素受体亲 代谢作用强度 和力
IGF-1受体亲和力 IGF-1IR/IR
促有丝分裂强度
100
100
100
1
100
84
82
156
1.9
66
92
101
10
15
21
S
S
S
S
Phe Val Asn Gln His Leu Cys Gly Ser His Leu Val Glu Ala Lau Tyr Leu Val Cys
1
5
Gly
10
15
20
Glu
十六碳脂肪二酸
30
25
Arg
L-r-
Gly
Glu
Thr
Lys Pro Thr Tyr Phe Phe
17
注射部位pH7.4
微细沉淀
酸性注射液(pH 4.0)3澄清溶液
皮下组织(pH 7.4)形成来得时微细沉淀3
来得时 缓慢释放
六聚体 二聚体
单体
毛细血管
微细沉淀中游离的来得时六聚体缓慢释放3
血液中胰岛素
作用延长3
1. Lantus® (insulin glargine) EMEA Summary of Product Characteristics. 2002. 2. McKeage K et al. Drugs. 2001;61:1599-1624. 3. Kramer W. Exp Clin Endocrinol Diabetes. 1999;107(suppl 2):S52-S61.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PPT
如果时光将你载回到1920年。你可能会对当时的科技留
下深刻的印象——科技正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早期模式 的汽车、无线电、电影、电话、直升飞机、空调、医学 科学,甚至识别鉴定系统和标识同位素。
可是,你如果患了糖尿病怎么办?尽管世界已经开始了
飞机旅行,但你仍不得不接受无望的治疗,直到最终慢 慢地死亡。
自从1921年,那年二位加拿大人:班丁.费雷克和贝斯
血液中内生胰岛素和C 肽的比例是对等的。
胰岛素的结构
人胰岛素的一级结构
胰岛素的两个肽链分别 为21个氨基酸组成的 A链和30个氨基酸组 成的B链,氨基酸排 列有种属差异。
猪胰岛素与人胰岛素仅 在B链第30位氨基酸 上有所不同,牛胰岛 素在A链上还有两个 氨基酸不同。
胰岛素的研发史
自18世纪至今,在诸多研究者不断进取的 努力下,胰岛素的研究经历了五个阶段: 发现胰岛素 得到胰岛素 了解胰岛素 合成胰岛素 改造胰岛素
1型糖尿病人胰岛素治疗方案
基础—餐前加強疗法, 每日注射4次
诺和灵R(瓶装,笔芯) 诺和灵N(瓶装,笔芯) 诺和灵R 20-45% 早餐前30分钟 诺和灵R 20-30% 午餐前30分钟 诺和灵R 20-30% 晚餐前30分钟 诺和灵N 20-30% 睡前注射
每天总剂量减去诺和灵N量作为100%来分配早餐前,午餐前和晚餐前胰岛素用量的百分数
2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的第3阶段 (每天多次胰岛素)
针对应用二次胰岛素治疗 血糖控制仍无法达标的患者 ◆ 应用每天三次或四次胰岛素治疗 方案
◆ 三短一中
或二短二中(早晨70/30预混胰 岛素,
晚餐短效胰岛素,睡前中效胰岛 素)每天多次胰岛素治疗方案 (MDI)
二短二中
短效 NPH
下深刻的印象——科技正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早期模式 的汽车、无线电、电影、电话、直升飞机、空调、医学 科学,甚至识别鉴定系统和标识同位素。
可是,你如果患了糖尿病怎么办?尽管世界已经开始了
飞机旅行,但你仍不得不接受无望的治疗,直到最终慢 慢地死亡。
自从1921年,那年二位加拿大人:班丁.费雷克和贝斯
血液中内生胰岛素和C 肽的比例是对等的。
胰岛素的结构
人胰岛素的一级结构
胰岛素的两个肽链分别 为21个氨基酸组成的 A链和30个氨基酸组 成的B链,氨基酸排 列有种属差异。
猪胰岛素与人胰岛素仅 在B链第30位氨基酸 上有所不同,牛胰岛 素在A链上还有两个 氨基酸不同。
胰岛素的研发史
自18世纪至今,在诸多研究者不断进取的 努力下,胰岛素的研究经历了五个阶段: 发现胰岛素 得到胰岛素 了解胰岛素 合成胰岛素 改造胰岛素
1型糖尿病人胰岛素治疗方案
基础—餐前加強疗法, 每日注射4次
诺和灵R(瓶装,笔芯) 诺和灵N(瓶装,笔芯) 诺和灵R 20-45% 早餐前30分钟 诺和灵R 20-30% 午餐前30分钟 诺和灵R 20-30% 晚餐前30分钟 诺和灵N 20-30% 睡前注射
每天总剂量减去诺和灵N量作为100%来分配早餐前,午餐前和晚餐前胰岛素用量的百分数
2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的第3阶段 (每天多次胰岛素)
针对应用二次胰岛素治疗 血糖控制仍无法达标的患者 ◆ 应用每天三次或四次胰岛素治疗 方案
◆ 三短一中
或二短二中(早晨70/30预混胰 岛素,
晚餐短效胰岛素,睡前中效胰岛 素)每天多次胰岛素治疗方案 (MDI)
二短二中
短效 NPH
-胰岛素药ppt课件
Thanks
药理作用机制
• 降血糖: • 对正常人及胰岛功能尚存的糖尿病患者均有降血糖作用
– 促进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 – 降低胰岛素代谢(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提高靶细胞
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强靶细胞上INsR的数目和亲和 力)
(二) 体内过程
• 口服易吸收
• 血浆蛋白结合率很高 • t1/2:氯磺丙脲最长,甲苯磺丁脲 最短,作
•抗糖尿病药
重点、难点
• 重点: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的作用 与应用。 难点:糖尿病不同类型的选药。
糖尿病
• 糖尿病是一种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症状的代谢内分 泌疾病;
• 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成为全世界发病 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病因与免疫功能紊乱、 遗传、环境等因素的改变有关;
• 分类
– Ⅰ型(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 IDDM) 自身免疫性疾病 – β细胞破坏,胰岛素分泌缺乏
糖代谢 :降血糖
利用增加
胰
促进细胞膜对葡萄糖的转运,增加外周
岛
组织对糖的摄取。
素 使
诱导葡萄糖激酶、丙酮酸脱氢酶等,
血
加速葡萄糖的酵解和氧化。
糖
来源减少
促进糖原的合成和贮存,同时又抑制
糖原分解和异生。
• 脂肪代谢
促进合成,抑制分解
•
糖尿病:酮体增多
• 蛋白质代谢促进合成,抑制分解
• 促进钾进入细胞内
• 定义:病人血中胰岛素含量正常或高于正常,但其生 物效应明显降低 – 急性型:血中拮抗物质增多,胰岛素与受体结合率下降
诱因:并发感染、创伤、手术、情绪激动等应激状态 措施:处理诱因,调整水、电解质平衡,加大胰岛素用量
胰岛素的相关知识PPT课件
注射部位的选择和轮换
注射部位的选择
根据患者的需求和胰岛素的类型 ,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如腹部 、大腿外侧、上臂外侧等。
注射部位的轮换
为了避免皮肤硬结、脂肪萎缩等 不良反应,应定期更换注射部位 ,并确保每次注射部位都正确。
胰岛素的保存和运
胰岛素的保存
胰岛素应存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阳 光直射和高温,以免影响药效。
患者在接受胰岛素治疗过程中应密切 关注自身状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不良反应。
06
胰岛素的未来发展
新型胰岛素的开发和研究
总结词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型胰岛素的开发和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旨在提供更加安全、有效、方便的治疗方案。
详细描述
目前,新型胰岛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长效胰岛素的研究,旨在减少注射次数,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二是新型胰岛素类似物的研发,旨在提供更加精准的血糖控制。
胰岛素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药物之一,可用于控制血糖、 预防并发症。
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需要依赖 外源性胰岛素来控制血糖。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随着病程 进展,胰岛功能逐渐衰退,也需要使用胰岛素来补充治疗 。此外,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也需要使用胰岛素来控制血糖 。胰岛素治疗可以有效降低血糖水平,预防和延缓糖尿病 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注射部位脂肪增生和脂肪萎缩
长期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注射部位脂肪增生和脂肪萎缩的情况,导致胰 岛素吸收不良,影响治疗效果。
为避免这种情况,患者应定期更换注射部位,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注射,同时注 意注射技巧和方法,避免过度用力按摩注射部位。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共62张PPT】
内分泌激素 胰岛激素:胰升血糖素、生长抑素; 胃肠激素:胰泌素、胆囊收缩素、胃泌素、抑胃肽; 其它升糖激素:生长激素、糖皮质激素、儿茶酚胺等 药物:如离子通道活性剂 钾离子通道激动剂:如多种降压药、长压定、利尿剂 钾离子通道阻滞剂:如磺脲药; 钙离子通道激动剂 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吡啶、尼莫地平、尼群地平等
胰岛素概论 胰岛素分泌与血糖的关系 胰岛素治疗的适应证 胰岛素治疗的方法 胰岛素治疗注意点
胰岛素概论
胰岛细胞的种类
细胞种类 (主要类型)
约占胰岛细胞 总数的%
分泌物
A细胞()
20%
胰高血糖素
B细胞()
75%
胰岛素、C肽及胰岛素原
D细胞()
3-5%
生长抑素及小量胃泌素
F细胞(PP)
<2%
胰多肽
胰岛素的结构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优选)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上第一位 接受胰岛素注射的患者
14岁的男孩,处于死亡边缘 1922年1月1日接受胰岛素注射----注射部位形成脓肿 1月23日再次接受Collip提取的胰岛素注射----血糖正常,尿糖及尿酮体消失 生存到27岁
Leonard Thompson
主要内容
OGTT时平均 胰岛素水平(mU/l)
*
胰岛素使用适应证(1)
1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 口服药无效者 急性并发症或严重慢性并发症 应激情况(感染,外伤,手术等) 严重疾病 (如结核病) 肝肾功能衰竭 妊娠糖尿病 各种继发性糖尿病(胰腺切除,肾上腺皮质激素 增多症,慢性钙化性胰腺炎等等
胰岛素治疗的适应证(2)
胰岛素治疗的适应证
*
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 2型糖尿病发病机理
2024版糖尿病指南版ppt课件
胰岛素治疗原理及使用方法
01
02
03
04
胰岛素治疗原理
补充外源性胰岛素,纠正体内 胰岛素不足,降低血糖。
胰岛素种类及选择
根据病情和血糖特点,选择速 效、短效、中效或长效胰岛素。
胰岛素注射技术
掌握正确的注射部位、注射时 间和注射剂量,确保胰岛素有
效吸收。
胰岛素泵治疗
通过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模 拟正常胰岛素分泌模式,更稳
注重食物的色、香、味、 通过以上内容的讲解,
形搭配,提高食欲和消 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更
化吸收率
好地掌握饮食治疗的原
则和方法,从而在日常
生活中更加科学合理地
安排饮食,控制血糖水
平,保持身体健康。
03 糖尿病运动治疗
运动益处与适应症
运动益处
运动可以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有助于 控制血糖、减轻体重、降低血压和血 脂,改善心肺功能,缓解心理压力等。
神经病变
评估风险因素如长期高血糖、年 龄大等,干预手段包括控制血糖、 营养神经药物应用、物理治疗等。
患者自我管理与教育支持
饮食管理
指导患者制定个性化饮食计划,控制 总热量摄入,均衡营养,避免高糖高 脂食物。
运动锻炼
鼓励患者进行适量有氧运动,如散步、 慢跑、游泳等,提高身体代谢水平, 改善血糖控制。
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实现糖尿病患者 的智能化管理,提高诊疗效率和管理水平。
3
综合防治策略 未来糖尿病防治将更加注重综合策略,包括饮食、 运动、药物等多方面的干预措施。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建议
健康饮食 建议患者遵循低糖、低脂、高纤维的健
康饮食原则,控制总热量摄入。
定期监测 建议患者定期监测血糖、血压、血脂 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药理学第二十八章胰岛素及降血糖药ppt课件
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因而具有降低糖尿病患者体内血糖波动频率和波
动幅度,改善总体血糖控制的作用。
35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处理
糖尿病患者在受到感染、外伤、手术等应激因素时, 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糖代谢紊乱,脂肪分解 加速,酮体生成增多,出现酮血症和酮尿称酮症, 乙酰乙酸和β-羟丁酸均为较强的有机酸,机体产生 酸中毒,统称酮症酸中毒。
(2)慢性型: 临床指每日需用Ins 2OOu以上,且无并发症的糖 尿病人。
脂肪萎缩 见于注射部位,女性多于男性。 20
第二节 口服降血糖药
治疗糖尿病的药物 口服降血糖药 胰岛素
21
口服降血糖药
概述: 该类药可口服,使用方便,但作用弱而慢,仅适
用于轻、中型糖尿病,不能完全取代胰岛素。 常用有两类:磺酰脲类和双胍类。 还有其他类新型口服降血糖药:胰岛素增敏剂、
α-葡萄糖苷酶抑制药和餐时血糖调节药。
22
一、磺酰脲类
第一代 甲苯磺丁脲 tolbutamide,D860 氯磺苯脲 chlorpropamide
第二代
格列苯脲 gluburide, 格列吡嗪 glipizide 格列美脲 glimepiride
第三代 格列奇特 gliclazide
23
磺酰脲类 药理作用**
18
胰岛素
制剂分类
胰岛素注射剂
速效胰岛素:包括正规胰岛素和经分子改构获得的。 共 同特点:溶解度高、可静脉注射、皮下注射,起效快, 作用时间短(维持6~8h)。
中效胰岛素:包括低精蛋白锌胰岛素和珠蛋白锌胰岛素, 维持(18~24h),不能静脉给药,只能皮下注射。
长效胰岛素:精蛋白锌胰岛素,维持(24~36h),不能 静脉给药,只能皮下注射。
动幅度,改善总体血糖控制的作用。
35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处理
糖尿病患者在受到感染、外伤、手术等应激因素时, 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糖代谢紊乱,脂肪分解 加速,酮体生成增多,出现酮血症和酮尿称酮症, 乙酰乙酸和β-羟丁酸均为较强的有机酸,机体产生 酸中毒,统称酮症酸中毒。
(2)慢性型: 临床指每日需用Ins 2OOu以上,且无并发症的糖 尿病人。
脂肪萎缩 见于注射部位,女性多于男性。 20
第二节 口服降血糖药
治疗糖尿病的药物 口服降血糖药 胰岛素
21
口服降血糖药
概述: 该类药可口服,使用方便,但作用弱而慢,仅适
用于轻、中型糖尿病,不能完全取代胰岛素。 常用有两类:磺酰脲类和双胍类。 还有其他类新型口服降血糖药:胰岛素增敏剂、
α-葡萄糖苷酶抑制药和餐时血糖调节药。
22
一、磺酰脲类
第一代 甲苯磺丁脲 tolbutamide,D860 氯磺苯脲 chlorpropamide
第二代
格列苯脲 gluburide, 格列吡嗪 glipizide 格列美脲 glimepiride
第三代 格列奇特 gliclazide
23
磺酰脲类 药理作用**
18
胰岛素
制剂分类
胰岛素注射剂
速效胰岛素:包括正规胰岛素和经分子改构获得的。 共 同特点:溶解度高、可静脉注射、皮下注射,起效快, 作用时间短(维持6~8h)。
中效胰岛素:包括低精蛋白锌胰岛素和珠蛋白锌胰岛素, 维持(18~24h),不能静脉给药,只能皮下注射。
长效胰岛素:精蛋白锌胰岛素,维持(24~36h),不能 静脉给药,只能皮下注射。
2024版糖尿病药物ppt课件
重要性
预防糖尿病对于降低糖尿病发病率、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 量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早期发现和治疗糖尿病也能有效控制 病情,避免病情恶化。
02 糖尿病药物治疗原则
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定
综合评估患者病情
包括血糖水平、胰岛功能、并发症等。
考虑患者个体差异
制定个体化治疗目标
根据患者情况,设定合理的血糖控制 目标。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包括遗传因素、环 境因素和自身免疫等。其中,1型糖尿 病主要由自身免疫导致,2型糖尿病则 与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有关。
危险因素
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包括肥胖、高血压、 高血脂、缺乏运动、不良饮食习惯和家 族遗传等。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包括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下降等。此外,患者还可能出 现视力模糊、感染易发、伤口愈合缓慢等非特异性症状。
诊断依据
糖尿病的诊断主要依据血糖检测结果。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 ≥11.1mmol/L,且伴有糖尿病症状,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预防措施及重要性
预防措施
预防糖尿病的关键在于改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 动、戒烟限酒、保持心理平衡等。此外,定期体检和早期发现 也是预防糖尿病的重要手段。
糖尿病药物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糖尿病概述 • 糖尿病药物治疗原则 • 口服降糖药物介绍 • 胰岛素治疗及应用技巧 •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与处理 • 患者教育与自我管理支持
01 糖尿病概述
糖尿病定义与分类
定义
糖尿病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 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分类
根据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糖尿病 主要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和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预防糖尿病对于降低糖尿病发病率、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 量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早期发现和治疗糖尿病也能有效控制 病情,避免病情恶化。
02 糖尿病药物治疗原则
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定
综合评估患者病情
包括血糖水平、胰岛功能、并发症等。
考虑患者个体差异
制定个体化治疗目标
根据患者情况,设定合理的血糖控制 目标。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包括遗传因素、环 境因素和自身免疫等。其中,1型糖尿 病主要由自身免疫导致,2型糖尿病则 与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有关。
危险因素
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包括肥胖、高血压、 高血脂、缺乏运动、不良饮食习惯和家 族遗传等。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包括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下降等。此外,患者还可能出 现视力模糊、感染易发、伤口愈合缓慢等非特异性症状。
诊断依据
糖尿病的诊断主要依据血糖检测结果。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 ≥11.1mmol/L,且伴有糖尿病症状,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预防措施及重要性
预防措施
预防糖尿病的关键在于改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 动、戒烟限酒、保持心理平衡等。此外,定期体检和早期发现 也是预防糖尿病的重要手段。
糖尿病药物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糖尿病概述 • 糖尿病药物治疗原则 • 口服降糖药物介绍 • 胰岛素治疗及应用技巧 •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与处理 • 患者教育与自我管理支持
01 糖尿病概述
糖尿病定义与分类
定义
糖尿病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 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分类
根据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糖尿病 主要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和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胰岛素的正确注射ppt课件
03
正确的注射方法
注射部位的消毒与处理
清洁皮肤
用肥皂和清水清洁注射部位,避免使用酒 精或其他刺激性液体。
检查胰岛素
确认胰岛素类型、剂量及有效期,确保药 物安全有效。
轮换注射部位
每次注射时轮换不同的部位,避免同一部 位重复注射导致脂肪增生或萎缩。
注射角度与深度的掌握
01
02
03
选择合适的针头
根据患者的皮肤厚度和注 射部位选择合适的针头长 度,确保药物能够准确注 入皮下组织。
提供心理支持与辅导,增强患者信心
倾听患者的感受和疑虑
认真倾听患者的感受和疑虑,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和问题所在,为后续的心理支持和辅导 打下基础。
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支持
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和疑虑,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支持,如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等 ,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压力。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治疗和自我管理
储存条件
未开封的胰岛素应储存在2-8℃的冰 箱中,避免冷冻和阳光直射。已开封 的胰岛素可在室温下(不超过25℃) 保存28天。
携带方式
旅行或外出时,可将胰岛素放在保温 盒或保温袋中,以保持适宜的温度。 避免将胰岛素暴露在高温或低温环境 中。
注意事项
不要将胰岛素放在冷冻室或冰柜中, 以免结冰导致失效。定期检查胰岛素 的有效期,过期胰岛素不得使用。
分类
根据作用时间和特点,胰岛素可 分为超短效、短效、中效、长效 及预混胰岛素等类型。
胰岛素治疗的适应症
1型糖尿病
由于胰岛β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 乏,需要依赖外源性胰岛素维持生命。
2型糖尿病
在口服降糖药效果不佳或存在禁忌症时, 需要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
妊娠期糖尿病
2024年全新胰岛素治疗ppt课件
胰岛素注射技巧与注意事项
2024/2/28
15
注射部位选择与轮换方法
2024/2/28
注射部位
腹部、大腿外侧、上臂外侧和臀 部外上侧等脂肪丰富部位。
轮换方法
同一注射部位内区域轮换,避免 在同一部位反复注射导致皮下脂 肪增生或萎缩。
16
注射时间掌握与血糖监测
注射时间
根据胰岛素类型和作用时间,合理安排餐前或睡前注射。
建立多学科团队,包括医生、营养师、运动教练等,共同协作,为患 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与管理。
22
2024/2/28
06
CATALOGUE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23
患者教育内容与方法
胰岛素治疗的基本知识
包括胰岛素的种类、作用机制、治疗方案等 。
血糖监测与自我管理
指导患者进行血糖监测,掌握自我管理的技 能。
个性化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病情、血糖波动 特点、经济状况等制定。
12
胰岛素剂量调整策略
初始剂量设定
根据患者体重、血糖水平及胰岛素类 型设定。
剂量调整方法
逐步增加或减少剂量,避免血糖波动 过大。
剂量调整时机
根据血糖监测结果,结合饮食、运动 等因素进行调整。
2024/2/28
13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低血糖预防与处理
5
胰岛素治疗的历史与发展
动物胰岛素阶段
20世纪20年代,科学家从动物胰腺中提取出了胰岛素,并开始应用于临床治疗糖尿病。
2024/2/28
人胰岛素阶段
20世纪80年代,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生产出了人胰岛素,与人体自身分泌的胰岛素结构完 全相同,减少了免疫反应和过敏反应的发生。
胰岛素类似物阶段
2024/2/28
15
注射部位选择与轮换方法
2024/2/28
注射部位
腹部、大腿外侧、上臂外侧和臀 部外上侧等脂肪丰富部位。
轮换方法
同一注射部位内区域轮换,避免 在同一部位反复注射导致皮下脂 肪增生或萎缩。
16
注射时间掌握与血糖监测
注射时间
根据胰岛素类型和作用时间,合理安排餐前或睡前注射。
建立多学科团队,包括医生、营养师、运动教练等,共同协作,为患 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与管理。
22
2024/2/28
06
CATALOGUE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23
患者教育内容与方法
胰岛素治疗的基本知识
包括胰岛素的种类、作用机制、治疗方案等 。
血糖监测与自我管理
指导患者进行血糖监测,掌握自我管理的技 能。
个性化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病情、血糖波动 特点、经济状况等制定。
12
胰岛素剂量调整策略
初始剂量设定
根据患者体重、血糖水平及胰岛素类 型设定。
剂量调整方法
逐步增加或减少剂量,避免血糖波动 过大。
剂量调整时机
根据血糖监测结果,结合饮食、运动 等因素进行调整。
2024/2/28
13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低血糖预防与处理
5
胰岛素治疗的历史与发展
动物胰岛素阶段
20世纪20年代,科学家从动物胰腺中提取出了胰岛素,并开始应用于临床治疗糖尿病。
2024/2/28
人胰岛素阶段
20世纪80年代,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生产出了人胰岛素,与人体自身分泌的胰岛素结构完 全相同,减少了免疫反应和过敏反应的发生。
胰岛素类似物阶段
糖尿病胰岛素治疗ppt课件
– 口服药控制不佳 – 有糖尿病并发症 – 肝、肾功能不全 – 妊娠期、哺乳期妇女 – 非酮症高渗性昏迷、乳酸胰岛素的种类(按来源分)
动物胰岛素 7
人胰岛素
胰岛素的种类(按作用时间分)
短效胰岛素 (主要用作餐前负荷量) 中效胰岛素 (主要用作基础胰岛素) 长效胰岛素 (主要用作基础胰岛素)
1921年Benting和 Best成功的提取了胰 岛素
挽救了千百万糖尿病 患者的生命
44
胰岛素有什么作用?
胰岛素是人体自身胰腺分泌的唯一能降低血糖的物质。胰岛素就象 一把钥匙,开启葡萄糖进入细胞的大门,从而达到降低血糖的效 果。
5
什么样的病人应使用胰岛素(适应 证) 1型糖尿病患者
2型患者有以下情况
17
特别关注两个现象
---空腹血糖高,原因各不同,处理正相反!!! 黎明现象(dawn phenomenon):半夜血糖
高,早晨空腹血糖也高。 苏木杰现象(Somogyi phenomenon):半
夜血糖低,早晨反应性空腹血糖增高。
18
胰岛素注射的误区
成瘾?不会!胰岛素不是鸦片烟,正如我们一生都在吃馒头, 不是成瘾,而是一种维持生命的需要。
尚存内源胰岛素分泌 仅需基础胰岛素治疗
16
治疗原则与方法
重型2型DM:
(FBG>11.1mmol/L) ※ 每天2次中效胰岛素或加用短效胰岛素
极重型DM(几乎无内源胰岛素分泌)
(FBG>13.9mmol/L) 基础胰岛素(降低水位—餐前血糖降低)和餐前胰岛素(减少往河中的注水 量—使餐后血糖不致明显增高)都要用
1.新的给药方式,例如:口服、吸入 2.改进注射手段,让使用者无痛:无针注射
器 3.人工胰腺:智能化模拟人的胰腺分泌
动物胰岛素 7
人胰岛素
胰岛素的种类(按作用时间分)
短效胰岛素 (主要用作餐前负荷量) 中效胰岛素 (主要用作基础胰岛素) 长效胰岛素 (主要用作基础胰岛素)
1921年Benting和 Best成功的提取了胰 岛素
挽救了千百万糖尿病 患者的生命
44
胰岛素有什么作用?
胰岛素是人体自身胰腺分泌的唯一能降低血糖的物质。胰岛素就象 一把钥匙,开启葡萄糖进入细胞的大门,从而达到降低血糖的效 果。
5
什么样的病人应使用胰岛素(适应 证) 1型糖尿病患者
2型患者有以下情况
17
特别关注两个现象
---空腹血糖高,原因各不同,处理正相反!!! 黎明现象(dawn phenomenon):半夜血糖
高,早晨空腹血糖也高。 苏木杰现象(Somogyi phenomenon):半
夜血糖低,早晨反应性空腹血糖增高。
18
胰岛素注射的误区
成瘾?不会!胰岛素不是鸦片烟,正如我们一生都在吃馒头, 不是成瘾,而是一种维持生命的需要。
尚存内源胰岛素分泌 仅需基础胰岛素治疗
16
治疗原则与方法
重型2型DM:
(FBG>11.1mmol/L) ※ 每天2次中效胰岛素或加用短效胰岛素
极重型DM(几乎无内源胰岛素分泌)
(FBG>13.9mmol/L) 基础胰岛素(降低水位—餐前血糖降低)和餐前胰岛素(减少往河中的注水 量—使餐后血糖不致明显增高)都要用
1.新的给药方式,例如:口服、吸入 2.改进注射手段,让使用者无痛:无针注射
器 3.人工胰腺:智能化模拟人的胰腺分泌
糖尿病胰岛素治疗PPT课件
测一次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
03
血糖监测的注意事项
在监测血糖前应保持安静状态,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波动,同时也要注
意定期校准血糖仪。
胰岛素剂量调整
剂量调整的原则
根据血糖监测结果,结合饮食、运动等情况,适时调整胰岛素剂 量,以保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内。
剂量调整的方法
根据不同胰岛素类型,采用不同的剂量调整方法,如增加或减少注 射次数、改变注射时间等。
控制体重的方法
保持合理的饮食结构,增加运动量,必要时可咨询专业营养 师。
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的症状
注射部位红肿、瘙痒,全身荨麻疹, 呼吸急促,甚至过敏性休克。
过敏反应的处理
立即停止使用胰岛素,就医接受抗过 敏治疗,避免再次使用相同品牌及类 型的胰岛素。
其他副作用
其他可能的副作用
注射部位硬结、脂肪萎缩、胰岛素抵抗等。
应对方法
定期更换注射部位,避免重复注射同一部位;如出现胰岛素抵抗,可能需要调整治疗方 案。
06
胰岛素治疗的监测与自 我管理
血糖监测
01
血糖监测的重要性
通过定期监测血糖,可以了解病情控制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预防
并发症。
02
血糖监测的频率
根据病情和医生建议,确定合适的血糖监测频率,一般建议每天至少监
注射技巧与注意事项
注射前准备
检查胰岛素类型和有效期,确 保针头无菌、干燥,准备好消 毒用品。
注射角度与深度
根据注射部位选择合适的角度 和深度,确保胰岛素完全注入, 避免肌肉注射。
总结词
掌握正确的注射技巧和注意事 项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注射效果, 减少不良反应。
注射方法
采用正确的握持针头和注射器 的方法,确保针头与注射器紧 密连接,避免空气进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3
.
14
饮食治疗
▪ 糖尿病饮食治疗是所有糖尿病人的基础治 疗,也最重要的治疗手段,必需终身坚持.
糖尿病饮食要求合理控制总热量、营养全面、 平衡膳食,因此对于正常人亦不失为科学健康 的饮食。 糖尿病人什么都可以吃,关键是吃多少、怎么 吃,要吃的合理、吃的科学。
.
15
.
16
糖尿病治疗
▪ 驾驭好五匹马车: ▪ 1、糖尿病教育 ▪ 2、饮食治疗 ▪ 3、运动治疗 ▪ 4、药物治疗 ▪ 5、自我血糖监测
血 糖
和饮食、运动、情绪等多种因素的监测,
的
以便分析血糖波动的原因。
注
意 ▪ 必要时,要求患者带上血糖测定仪到医院,
有医务人员观察患者血糖自我测试技术。
事
项
.
46
谢谢
.
47
随身携带胰岛素、注射笔、针头、酒精棉球及血糖仪、血糖试纸
按时服药、打针、注射用具的消毒。 随身携带一些水果糖、饼干之类的食品,
﹠主食量相应加大,及时加餐。 ﹠劳逸结合 ﹠以备发生低血糖时急用。 ﹠随身携带一张糖尿病自我保健卡片
出国旅行注意:在国外购买胰岛素 应仔细阅读说明书
.
41
自我血糖监测的益处
.
38
胰岛素的储存注意事项有哪些?
不能带针头保存。
.
39
胰岛素使用出现低血糖时怎么处理?
▪ 低血糖会出现虚汗、 ▪ 无力、心悸、饥饿 ▪ 感、烦躁症状 ▪ 使用血糖仪检测血 ▪ 糖加以证实,立即 ▪ 进食含糖食物 ▪ 无条件的患者不要 ▪ 强忍,可直接进食 ▪ 含糖食品。
.
40
使用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外出旅行时应该注意 哪些问题?
.
17
▪ 做好四件事:
▪ 1、降糖 ▪ 2、降脂 ▪ 3、降压 ▪ 4、降低血粘度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制定食谱步骤
▪ 第一步:计算标准体重: 标准体重(Kg)=身高-105
▪ 第二步:计算每日所需总热量
▪ 总热量=标准体重×kcal/kg标准体重
▪ 第三步:计算食品交换份额
糖尿病与胰岛素治疗
.
1
糖尿病的定义
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的缺陷和/或胰岛素 作用缺陷,导致的一组以慢性血浆葡萄 糖(简称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 性疾病群。慢性高血糖可导致多种组织 ,特别是眼、肾脏、神经、心血管的长 期损伤、功能缺陷和衰竭。
.
2
.
3
.
4
.
5
糖尿病诊断标准
1、糖尿病症状+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 平≥11.1mmol/L
▪ 自我血糖监测 (SMBG)——方便、经济、准确、及时 ▪ 监测工具 ▪ 反映血糖的即时变化 ▪ 治疗工具 ▪ 为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 促使患者及时调整饮食、运动疗法及口服药或胰 岛素剂量 ▪ 教育工具 ▪ 让患者直观感受到饮食、运动、药物治疗对血糖 的影响
.
42
自我监测的意义
▪ 了解血糖控制趋 ▪ 认识导致高血糖或是低血糖的因素 ▪ 评价食物,活动,疾病,压力或是药物对你的糖尿
2、空腹血浆葡萄糖水平≥7.1mmoI/L
1≥、131糖、.≥1尿m1O病m1G症o.1lT/状LmT+试m任意验o时I中/间L,血浆2葡h萄PG糖水水平平
2、空腹血浆葡萄糖水平≥7.0mmoI/L 3、OGTT试验中,2hPG水平≥11.1mmoI/L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病的影响
▪ 了解在你的治疗计划中哪些方面需要改变 ▪ 确定当你生病时你需要做些什么
.
43
问题1 血糖测试结果为何有偏差?
1. 试纸条过期 2. 采血方法不当 3. 试纸条保存不当 4. 操作方法不正确 5. 取血部位消毒后残留酒精
6. 血糖仪不清洁 7. 血糖仪代码与试纸条代码
不一致
8. 长时间不进行血糖仪校准 9. 电池电力不足 10. 其它影响因素
▪
总热量÷90
▪ 第四步:参考食品份额表,根据个人习惯
及嗜好 选择交换食物。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注射部位的轮换
间距2.5cm, (约两个手指的宽度) 不要在距脐部 5 cm 的范围内注射胰岛素
.
37
正确的注射方法
捏起皮肤注射:使用短 细针头,尽可能保证正 确皮下注射的有效方法 注射应保证在皮下注射, 避免误入肌肉层,否则, 胰岛素的吸收曲线将不 能与血糖吸收峰值相吻 合,血糖波动大
.
44
问题3
血糖监测几次为宜?
2 点法 4 点法 7 点法 8 点法
.
45
▪ 按计划进行监测,应进行多点监测,即在
自
我 一周内在监测不同时间的血糖,采用4点或
7点法,也可在数天内完成不同时间的多点 血糖监测,如周五完成白天的,周六完成 夜间的。
监 测
▪ 做好认真记录,不仅要记录血糖测定值, 还需要做好降糖药(特别是胰岛素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