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中形象与理性具有统一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中形象与理性具有统一性

文学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具有普遍的属性,也具有特殊的属性。而它的普遍性在于它是一般意识形态,文学的特殊性在于它是审美意识形态。

审美意识形态的属性表现为无功利性‘形象性,和情感性与功利性,理性与认识性相交接融合。

且不谈文学审美意识形态的功利与无功利性和情感与认识。那么审美意识形象性与理性的统一性究竟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呢

一、文学中的形象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

从方式看,文学处处以形象感人。但同时具有理性。

这是因为形象是文本结构所呈现的直观的富有意义的画面。

能使读者更直接地感受文本中的形象。正如描写蓝天白云。

从形象的角度看。这仅仅是一幅平凡的固定的画面。但是审

美形象让我们感受的这不仅仅是蓝天白云那么苍白的画面。

审美形象不仅具有感性特征同时又渗透想象,虚构或情感等

的精神过程。记得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艺术高于生活。的

确。从审美形象角度看,文学中的形象都是假定的,不确定

的或者模糊的。以达到一种朦胧美。从审美理性看。它不像

科学中的理性那样具体明确。作诗的最高境界是把诗附以灵

魂。这就要求融入审美理性的认识与解读。例如鲁迅先生所

作的<阿Q正传>中阿Q的形象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他是

在现实的基础上基于理性的角度创造了这个活生生的形象。

这是现实的高度反应。而这个高度正是通过理性的思考与想

象把思想物化的最终结果。当读到李白的白发三千丈。心中

不由得涌起一股莫名的忧伤。那是一种怎样的愁绪染白了诗

人三千丈发丝。这是夸张的写法。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但在

审美理性角度看来这是一种极富感染力的手法。诗人通过这

三千丈白发塑造了一个完美的由于愁绪引起的形象。把诗人

的愁绪表达得如此形象。如此淋漓尽致令人不禁赞叹不已。

所以说审美形象是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把文学所表达的思

想融入到似乎不合现实但符合理性的形象中。

二、文学中形象受到理性制约。

文学中的形象都不是凭空产生的。文学中的形象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带着作者理性的思考,需要收集素材,分析素材,构思主题、情节、人物关系等,还要考虑外来评论对作品的影响,才能把作者心中所想所思表达出来。这都是理性的体现。形象本身的创作是被置入文学成为文学的直接存在方式。仅仅只是依赖于形象的文学作品是没有生命力的。也就没有了文学的精髓所在。一幅作品都必需包含作者的理性思考。就像那些批评家们。如果没有借助于概念去分析而仍旧沉浸于创作形象的状态,那必然也是荒谬的批判。

文学中所表达的形象如月亮的阴晴圆缺。它被人们赋以了人们悲欢离合的情怀。也赋以了对亲人故乡的思念之情。它不会让人感觉到这是个可怕的事物。不会让人觉得他只是个月亮。因为从理性上看。它是一活的事物,并带有古往今来所蕴含的意味,这便是理

性制约文学形象的表现之一。人们通常都是追求赞美美好的事物。而摒弃唾骂不好的事物。这也是从理性的角度去分析形象的美丑善恶。

三文学艺术形象本身蕴含着某种理性

文学是由艺术形象构成的世界。但这一世界不是无理性的。而是蕴含理性的。作者通常会在作品里把所描述的形象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这是一种理性的升华。是对艺术形象审美追求的最高境界。艺术形象给人最直接是视觉感受。把某人或某事活脱脱呈现在读者眼前。但如果没有通过理性的感受这只是一副面具或者一个定点。也就无法深切地感悟到艺术形象中所蕴含的自身存在价值了、如陶渊明所描写的田园风光。看是平淡的生活。但那却是诗人的向往。也是无数人的向往。因为那不仅仅是简单的生活描绘。更是对于没有剥削压迫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和对现实残酷的无奈与讽刺这是理性的意图而这种理性的意图不是由哲学家通过推理的方法而是通过活生生的形象描绘去实现的。这就证明了文学形象中蕴含着理性的审美解读。

可以说。不论是在创作和阅读的过程中还是艺术形象本身。理性在其中都起着微妙而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集中表现在它使文学的艺术形象终究服务于特定时代的人类生活。所以。文学是形象的,这是由文学直接的审美感性特征决定的。同时,文学又蕴含着某种理性。即文学创作,阅读及形象本身都可能与某种间接地或深层的理性考虑有关,这是由文学的人类活动属性本省决定的。总而言之。

文学史形象的。但在深层又具有理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