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2008_2009年高考文言文字词_翻译详解

合集下载

2009年全国高考江苏语文试题答案

2009年全国高考江苏语文试题答案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参考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⒈【参考答案】B项“省视/省吃俭用,拓本/落拓不羁,纤绳/纤尘不染”。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考查要求识记字音,不要求拼写,重点考查声母和韵母,注意读音与意义的相关性。

【解析】延续近两年命题思路,完全落实在多音多义词的辨读上,应当说没有难度。

各组每对读音分别是A.diào/tiáo jiàng/xiáng sâ B.xǐng/shěng tà/tuò qiàn/xi ān C.juàn/quān bó chóng/zhòng D.pǐ yuâ/lâ píng/bǐng⒉【参考答案】C A项“极端气象事件”后缺少成分“发生”致搭配不当;B项不合逻辑,“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要克服彼此间的同质化倾向”表意费解;D项为滥用介词“由于”致使主语缺少。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辨析病句主要采用客观性试题,修改病句主要采用主观性试题。

【解析】命题者还是将第2题留给了病句考查,这与之前出炉的诸多模考卷取向不同。

可考查的成语似乎已“弹尽粮绝”,模拟卷又不停地“围追堵截”;病句可灵活采用新鲜语料,对学生表达能力考查要求又较高,“去成语留病句”的命题思路当在情理之中。

A项“极端气象事件”后缺少成分“发生”致搭配不当;B项不合逻辑,“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要克服彼此间的同质化倾向”表意费解;D项为滥用介词“由于”致使主语缺少。

⒊【参考答案】环境优势加速生产要素向该区域集聚从而促进发展的现象。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扩展语句主要考查扩充语言成分、丰富语言信息的能力;压缩语段主要考查提炼内容、概括语意的能力。

2009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题(有详解和译文)

2009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题(有详解和译文)

2009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题(有详解和译文)2009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题(有详解和译文)(全国卷1)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魏德深,本巨鹿人也。

祖冲,仕周,为刑部大夫、建州刺史,因家弘农。

父毗,郁林令。

德深初为隋文帝挽郎,后历冯翊书佐、武阳郡司户,书佐,以能迁贵乡长。

为政清净,不严而肃。

会兴辽东之役,征税百端,使人往来,责成郡县。

于时王纲弛紊,吏多赃贿,所在征敛,人不堪命。

唯德深一县,有无相通,不竭其力,所求皆给,而百姓不扰。

于时盗贼群起,武阳诸城多被沦陷,唯贵乡独全。

郡丞元宝藏受诏逐捕盗贼,每战不利,则器械必尽,辄征发于人,动以军法从事,如此者数矣。

其邻城营造,皆聚于听事,吏人递相督责,昼夜喧嚣,犹不能济。

德深各问其所欲,任随便修营,官府寂然,恒若无事。

唯约束长吏,所修不须过胜余县,使百姓劳苦。

然在下各自竭心,常为诸县之最。

寻转馆陶长,贵乡吏人闻之,相与言及其事,皆歔欷流涕,语不成声。

及将赴任,倾城送之,号泣之声,道路不绝。

既至馆陶,阖境老幼,皆如见其父母。

有猾人员外郎赵君实,与郡丞元宝藏深相交结,前后令长,未有不受其指麾者。

自德深至县,君实屏处于室,未尝辄敢出门。

逃窜之徒,归来如市。

贵乡父老,冒涉艰险,诣阙请留德深,有诏许之。

馆陶父老,复诣郡相讼,以贵乡文书为诈。

郡不能决。

会持节使者韦霁、杜整等至,两县诣使讼之,乃断从贵乡。

贵乡吏人,歌呼满道,互相称庆。

馆陶众庶,合境悲泣,因从而居住者数百家。

宝藏深害其能。

会越王侗征兵于郡,宝藏遂令德深率兵千人赴东都。

俄而宝藏以武阳归李密。

德深所领皆武阳人也,念其亲戚,辄出都门,东向恸哭而反。

人或谓之曰:“李密兵马,近在金墉,去此二十余里。

汝必欲归,谁能相禁,何为自苦如此!”其人皆垂泣曰:“我与魏明府同来,不忍弃去,岂以道路艰难乎!”其得人心如此。

后没于阵,贵乡、馆陶人庶,至今怀之。

(节选自《北史魏德深传》)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为政清静,不严而肃肃:恭敬。

高考历年文言文原文及翻译(2008-2020年)

高考历年文言文原文及翻译(2008-2020年)

高考历年文言文原文及翻译(2008-2020年)2020一卷(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

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嘉祐二年,试礼部。

主司欧阳修思惊喜,殿试中乙科。

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 洵卒,赠光禄丞。

既除丧,还朝,以判官告院,安时创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

徙知密州。

司农行手实法,不时施行者以违制论。

轼谓提举官曰:“违制之坐,若自朝廷,谁敢不从?今出于司农,是擅造律也。

”提举官惊曰:“公姑徐之。

”未几,朝廷知法害民,罢之。

元佑元年,轼以七品服入侍延和,即赐银绯,迁中书舍人,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暖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四年,积以论事,为当轴者所恨。

轼恐不见容,请外,拜龙图阁学士、知杭州。

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

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

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

轼曰:“杭,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

”乃裒羡缗得二千,复发橐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

徽宗立,更三大敖,遂提举玉局观,复朝奉郎。

轼自元佑以来,未尝以岁课乞迁,故官止于此。

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轼师父洵为文,既而得之于天,尝自谓:“作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

”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

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参考译文】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

苏轼十岁时,母亲程氏亲自教授苏轼读书。

听到古今的成败得失,常能说出其中的要害。

嘉祐二年(1057),参加礼部的科举考试,主考官欧阳修见到苏轼的文章很惊喜,参加殿试考中了乙科,后来苏轼携书信拜见欧阳修,欧阳修对梅尧臣说:“我要避开他,好让他出人头地。

江苏高考卷文言文梳理

江苏高考卷文言文梳理

2006《宋史董槐》 2006《宋史董槐》
《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 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 鸿门宴》 《鸿门宴》 五人墓碑记》 《五人墓碑记》
2005《新唐书阳城传》 2005《新唐书阳城传》
《五人墓碑记》 五人墓碑记》 季氏将伐颛臾》 《季氏将伐颛臾》 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 报任安书》 《报任安书》
2005年 2005年
⑴会里人郑俶欲葬亲,贷于人无得,城知其然, 无得,城知其然, 会里人郑俶欲葬亲, 缣与之。 状语后置句、实词) 举缣与之。 (状语后置句、实词) ⑵常以木枕布衾质钱,人重其贤,争售之。 人重其贤,争售之。
(实词) 实词)
⑶有陈苌者,候其得俸,常往称钱之美,月有获 有陈苌者,候其得俸,常往称钱之美, 焉。
江苏高考文言文分析
题目与课本的联系
2008《后汉书吴汉传》 2008《后汉书吴汉传》
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 转头向户里, 赵见我走, 淮阴侯列传》 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淮阴侯列传》) 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荆轲刺秦王》) 荆轲刺秦王》 群臣惊愕,卒起不意,
2007《三十国春秋高进之》 2007《三十国春秋高进之》
杀人如不能举, 人如恐不胜.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鸿门宴》) 鸿门宴》 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童区寄传》) 其睡,以缚背刃( 童区寄传》 左师触詟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 左师触詟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入而徐趋,至 而自谢( 触龙说赵太后》 而自谢(《触龙说赵太后》) (《三十国春秋》,作者萧方,主要记述东晋时期列国。 三十国春秋》 作者萧方,主要记述东晋时期列国。 )
2004
(1)每曲意事二人,勣不少降节。(实词、名 (1)每 实词、

高考文言文翻译难点实词十年试题例析(一)

高考文言文翻译难点实词十年试题例析(一)

1【谙】①熟悉,知晓。

例1、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例2、二人久居江东,谙习水性。

(《三国演义·群英会蒋干中计》)②熟记,记诵。

虽复一览便谙。

(《南齐书·陆澄传》)2【按】①查看,察看。

按西域书,阿罗汉诺矩罗居震旦东南大海际雁荡山……(《雁荡山》)②审查,核查。

例1、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

(《五人墓碑记》)例2、安到郡,不入府,先往按狱,理其无明验者,条上出之。

(《后汉书·袁张韩周列传》袁安到郡后,不进官府,先去审查案件,查出那些没有明确证据的犯人,上奏要求放他们出狱。

)③巡查,巡行。

例1、部使者臧,新贵,将按郡至袁。

(2007福建卷,高启《书博鸡者事》江西湖东道肃政廉访司有一个姓臧的,新近做了高官,将要巡查所管各州郡,来到袁地。

)例2、曩胡公按部,令所过毋供张。

(《明史·海瑞转》刚才胡公巡查所部地区,命令经过的地区不要办礼物准备招待。

)④压抑,止住。

按助强弱。

⑤于是,就。

3【案】①通“按”,察看,查看。

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通“按”,考察,核实。

案贤圣之言,上下多相违(互相矛盾)。

③通“按”,巡行,巡查。

宣王案行其营垒,曰:“天下奇才也。

”④通“按”,用手压或按。

例1、案灌夫项令谢(道歉)。

例2、(高进之)案腰间刀伺道济,有异言,则杀之。

道济趋下阶,叩头曰:“武皇帝在上,臣道济如有异心,速殛之。

”(2007广东卷,高进之此时用手按住腰间的刀窥探檀道济,如果他有异言,就杀掉他。

檀道济快步走下台阶,叩头说:“武皇帝在上,我檀道济如有异心,就赶快诛杀我。

”)⑤文书,案卷。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暗】①愚昧,糊涂。

例1、水府幽深,寡人暗昧,夫子不远千里,将有为乎?(《柳毅传》)例2、刘璋暗弱。

(《三国志·隆中对》,昏庸无能,胆小懦弱。

)例3、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②悄悄地,默默地。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行》)群书万卷常暗诵。

09高考文言文参考译文

09高考文言文参考译文

一.09海南(宁夏)卷(参考译文):朱昭,字彦明,府谷人。

他凭着自己的能力和功业,逐步升任至秉义郎的官职,他升降按次序而行,从不表现自己有什么独特的地方。

宣和末年,任震威城兵马监押,代理知城事。

金兵入侵,夏人乘机攻下黄河外的全部城镇。

震威府距离府州三百里,形势十分孤立危急。

朱昭带领全城老幼绕城固守,以抵御敌人攻击的力量。

朱昭招募精锐的士兵一千多人,和他们商定:“敌人知道城中的实际情况,有轻视我们的想法。

如果我们出其不意去攻击他,可以一鼓作气把他们击溃。

”于是趁着夜晚从城墙上用绳子将士兵放下去,逼近夏人的营地,敌人果然十分惊慌,城里官兵乘机大声叫喊,奋勇杀敌,杀死和俘获了很多敌人。

夏人用鹅梯准备登上城墙,城上的守军的箭像雨一样(向他们射去),他们没办法登上来,但是攻势还是日夜不停。

夏人的首领悟儿思齐穿着铠甲来到城前,以毡盾挡住自己,邀请朱昭出来议事。

朱昭穿着平时的衣服登上城墙,打开衣襟问:“你是什么人,竟然这么胆小怕死。

想见我,我在这里,你有什么事?”思齐放下盾牌走上前,数说宋朝的失信行为,说:“大金约我夹攻京师,于城下订立盟约,约定战胜后以黄河为界分河而治。

太原早晚被我攻下,麟州诸州县都已经归我所有,你依仗什么而不投降呢?”朱昭说:“皇上知道朝中奸臣误国,已经毫无保留地改正过错,主动禅让了皇位。

现在的皇上政治纲领已经焕然一新,难道你还不知道吗?”于是把内禅的诏书拿出来宣读,众人十分惊讶地望着朱昭,佩服他的雄辩能力。

当时,很多城池都投降了,朱昭的旧识在旁边对他说:“现在天下已经完了,你的忠心将向谁表达呢?”朱昭呵斥他说:“你们这些人背弃正义,苟且偷生,与猪狗无异,还敢用言语来诱我投降?我宁死不降!”于是拿起弓箭去射他们,众人都被吓走了。

(震威城)总共被围四天,城墙多处毁坏,朱昭凭着才智修补城墙抵御敌兵,全都中规中矩,但是也不能再支撑下去了。

朱昭在议事厅召集各位校官说:“城就快将被攻破,我们的妻儿不能让贼人污辱,希望先将我家妻儿杀死,然后拼死一战,如果胜利了就往东进攻建立大功,如果失败了就战死在境内,大丈夫一生的事就此完成了。

江苏省高考语文文言翻译

江苏省高考语文文言翻译

江苏省2008年高考语文文言翻译:本文由江苏省黄桥中学尹继东翻译,有错误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如引用请指明出处QQ:158768286 邮箱:yinjidongman@吴汉传吴汉,字子颜,南阳宛阳人也。

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自达。

及得召见,遂见亲信。

建武二年,封汉为广平侯。

明年春,围苏茂于广乐,周建招聚收集得十余万人救广乐。

汉将轻骑迎与之战,不利,堕马伤膝,还营。

诸将谓汉日:“大敌在前而公伤卧,众心俱矣。

”汉乃勃然裹创而起,椎牛飨士,令军中日:“贼众虽多,皆劫掠群盗,‘胜不相让,败不相救’,非有仗节死义者也。

今日封侯之秋,诸君勉之。

”于是军士激怒,人倍其气。

旦日,齐鼓而进。

建军大溃。

时鬲县五姓共逐守长,据城而反。

诸将争欲攻之,汉不听,日:“使鬲反者,皆守长罪也。

敢轻冒进兵者斩。

”乃移檄告郡,使收守长,而使人谢城中。

五姓大喜,即相率归降。

明年,贼率五万余人夜攻汉营,军中惊乱,汉坚卧不动,有顷乃定。

即夜发精兵出营突击,大破其众。

十二年春,汉乃进军攻广都,拔之。

遣轻骑烧成都市桥。

帝戒汉曰:“但坚据广都,待其来攻,勿与争锋。

若不敢来,公须转营迫之,须其力疲,乃可击也。

”汉乘利进逼成都,阻江北为营,使刘尚将万余人屯于江南。

帝闻大惊,让汉曰:“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悖乱?与尚别营,事有缓急,不复相及。

“诏书未到,谢丰、袁吉将众十余万出攻汉;使别将将万余人劫刘尚,令不得相救。

汉与大战一日,兵败走入壁。

汉召诸将厉之曰:“吾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御之。

成败之机,在此一举。

”于是,乃多立幡旗,使烟火不绝,夜衔枚引兵与尚合军。

丰等不觉,明日,汉悉兵迎战,遂大败之。

汉从征伐,诸将见战陈不利,或多惶惧,失其常度。

汉意气自若,方整厉器械,激扬士吏。

汉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业。

汉还,让之日:“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遂尽以分与昆弟外家。

吴汉传吴汉、字文质,是南阳宛阳人。

吴汉为人朴实、厚道,说话缺少有文采,吴汉(后来)被召见,并成为刘秀亲近的人。

09年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

09年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

09年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09年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09年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109年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是新人教版高考语文教案,本教案由Word软件制作,文件大小为58 K,创作者将在文件内注明,已被网友下载次,受欢迎程度为级。

09年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2易错题诊断文言翻译,高考试卷中要求直译,也就是字字落实。

所谓字字落实,主要是判断每一个虚词、实词的用法和意义,找出通假字、古今异义字、活用词等,并做准确解释,还要把握句式特点和句子的语气。

具体来说,应从“留”“换”“补”“删”“调”“贯”六个方面进行。

“留”,凡指朝代、年号、人名、地名、官职等专有名词,皆保留不动。

“换”,将单音词换成现代汉语双音词,将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将通假字换成本字……凡该换的,一律换之。

“补”,即补出古代简练说法省略或隐含的内容,特别是对省略句。

“删”,指删去那些无意义或没有必要译出的`虚词。

“调”,指把文言句中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要求调整过来。

“贯”,指文言句中带修辞方法的说法,用典用事的地方,根据上下文灵活、贯通地译出。

可记住口诀文言翻译重直译,把握大意斟词句。

人名地名不必译,古义现代词语替。

倒装成分位置移,被动省略译规律。

碰见虚词因句译,领会语气重流利。

1.把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二世祖讳伍,有善行,称善人公。

……好施予,岁时勤力活家,人产计口给食,余悉以贩乡里贫乏者。

门前植槐一株,枝叶扶疏,时作糜哺饿者于其下。

……高祖讳重光,字廷宣。

……丁巳,肃皇新三殿,求大木,取办贵竹。

公至,彝人争以所知异木走报公。

公深入其阻。

冲风瘴疠,勤事以死。

事闻,特加恩恤,赐祭葬。

壬戌秋,三殿告成,以公前绩诏赠太仆寺少卿。

公性孝友,为颖川公次子,方龀而母沈安人亡。

三事继母常、岳、卢,如所生。

两弟早夭,抚其遗孤,不殊己子。

居乡,恂恂退让,君子也。

遇事慷慨,不避艰险。

及卒,无一语及家事。

世庙谕祭文,有“忠勤报国”之褒,故称忠勤公焉。

2009年全国2卷语文文言文及翻译

2009年全国2卷语文文言文及翻译

2009年全国2卷语文文言文及翻译1. 2009全国二卷文言文翻译原文:郭原平字长泰,禀至行,养亲必已力。

性闲木功,佣赁以给供养。

性谦虚,每为人作匠,取散夫价。

主人设食,原平自以家穷,父母有肴味,唯餐盐饭而已。

若家或无食,则虚中竟日,义不独饱,要须日暮作毕,受直归家,于里中买里中买籴,然后举爨。

父抱抱笃疾弥年,原平衣不解带,口不尝盐菜者,跨积寒暑。

父丧既终,自起两间小屋,以为祠堂。

每至节岁烝尝,于此数日中,哀思,绝饮粥。

父服除后,不复食鱼肉。

于母前,示有所啖,在私室,未曾妄尝。

自此迄终,三十余载。

高阳许瑶之居在永兴,罢建安郡丞还家,以绵一斤遗原平。

原平不受,送而复反者前后数十。

瑶之乃自往曰:“今岁过寒,而建安绵好,以此奉尊上下耳。

”原平乃拜而受之。

每出市卖物,人问几钱,裁言其半,如此积时,邑人皆共识悉,辄加本价与之。

彼此相让,欲买者稍稍减价,要使微贱,然后取直。

居宅下湿,绕宅为沟,以通淤水。

宅上种少竹,春月夜有盗其笋者,原平偶起见之,盗者奔走坠沟。

原平自以不能广施,至使此人颠沛,乃于所植竹处沟上立小桥,令足通行,又采笋置篱外。

邻曲惭愧,无复取者。

又以种爪为业。

世祖大明七年大旱,瓜渎不复通船,县官刘僧秀愍其穷老,下渎水与之。

原平曰:“普天大旱,百姓俱困,岂可减溉田之水,以通运瓜之船。

”乃步从他道往钱唐货卖。

每行来,见人牵埭未过,辄迅楫助之;己自引船,不假旁力。

若自船已渡,后人未及,常停住须待,以此为常。

太守王僧郎察教廉,不就。

太守蔡兴宗临郡,深加贵异,以私米馈原平及山阴朱百年妻,原平固让频烦,誓死不受。

人或问曰:“府君嘉君淳行,敏君贫老,故加此赡,岂宜必辞。

”原平曰:“府君若以吾义行邪,则无一介之善,不可滥荷此赐。

若以其贫老邪,耋齿甚多,屡空比室,非吾一人而已。

”终不肯纳。

百年妻亦辞不受。

翻译:郭原平,字长泰,生性孝顺,侍养父母一定要依靠自己的力量。

他熟习木工,常靠给人做木匠,只取一般干活人的工钱。

第四章 文言文阅读 第二节 文言翻译与断句

第四章 文言文阅读 第二节 文言翻译与断句

第四章文言文阅读第二节文言翻译与断句第二节文言翻译与断句第一部分六年高考题荟萃2009年高考题1.(09年广东卷)用“/”给下列文段断句。

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与斯见之。

答案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

2.(09年江苏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6处)观足下所为文百余篇实先意气而后辞句慕古而尚仁义者苟为之不已资以学问则古作者不为难到古者其身不遇于世,寄志于言,求言遇于后世也。

自两汉以来,富贵者千百,自今观之,声势光明,孰若马迁、相如、贾谊、刘向、扬雄之徒,斯人也岂求知于当世哉。

(选自杜牧《答庄充书》,有删节)答案观足下所为文百余篇/实先意气而后辞句/慕古而尚仁义者/苟为之不已/资以学问/则古作者不为难到/古者其身不遇于世……3.(09年北京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短句。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

(取材于《老子·七十七章》)答案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补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

解析文言文的断句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与翻译相关的题型,其难度低于翻译,但读不懂文句,断句也是很困难的。

考生可在读懂大意的基础上,据标志词进行辅助断句。

如据实词“补不足”、“人”、“损”,据虚词“之”、“是以”等可辅助判断。

2008年高考题1.(08北京)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杨朱过于宋东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恶者贵美者贱杨子问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杨子谓弟子曰:“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

2009年江苏卷文言文:汪琬《书沈通明事》详注详解

2009年江苏卷文言文:汪琬《书沈通明事》详注详解

2009年江苏卷文言文:汪琬《书沈通明事》详注详解江苏省盐城中学顾向阳笺注(2009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书沈通明事汪琬扶助弱小2、任侠之士、侠客】轻【形容词意动用法,轻视、看轻】素习通明之为人,加礼遇焉;至是见明将亡,遂属.【同“嘱”,委托、交付】所。

会清军渡淮,购【重金收买,悬赏以求】今异义,妻子儿女】急【紧急、急迫】,踪迹【追踪、探访】至通明家。

是时通明杜门久矣。

捕者围其居,通明走入寝门,饮酒数斗,裂束帛缚其爱妾,负之背,牵骑【jì,马】手【手执、手拿】弓矢以出,大呼曰:“若辈亦知沈将军耶!”遂注矢拟捕者,..【后退。

引:退(“引”还有一个特殊的意思:自杀。

如《报任安书》“乃自引决”)】。

通明疾驰,与爱妾俱得脱。

赁【租借、雇用】【依赖、寄托】,出家人】。

已,复弃浮屠服,北访故人于邓州。

通明故魁垒..【高大】丈夫也,美须髯,以饮酒自豪。

每醉辄歌呼【唱歌呼喊】(于)邓州市上,一市皆以为狂。

彭公子篯,其州人也,素有声望于江淮间,方罢巡抚家居,独闻而异之。

侦【暗中察看】得通明所在,徒步往与之语,通明默不应。

已询知为彭巡抚,乃大喜吐实。

公捉其手曰:朱家【朱家,秦汉之际的游侠,朱家是人名,非家族名,鲁(今山东曲阜)人,以任侠得名。

大量藏匿豪士及亡命之人。

季布被刘邦追捕,他通过夏侯婴向刘邦进言,得赦免。

以助人之急而闻名于关东。

】耶?”引【带着】通明少以勇力闻,尝与贼战,贼射之洞【贯穿】胸,通明即拔矢裂甲裳裹其创,往逐射者,竟杀其人而还,一军皆壮【意动,认为豪壮】饮酒犹不减少时,任侠自喜,亦如故也。

夫明季【一个朝代的末了】通明之属【shǔ,类,等辈】,率【副词,大抵、一般】【我们】之所习【常常、频频】闻也。

其他流落湮没,为余所不及闻而不得载笔以纪【同“记”】者,又不知几何人。

然而卒无补于明之亡【“于”状语后置的标志,“于明之亡无补”】也,何与【语助词,用于句末,表示疑问、感叹或反诘】?当此之时,或有其人而不用,或用之而不尽。

江苏2008,2009年高考文言文字词,翻译详解

江苏2008,2009年高考文言文字词,翻译详解

五、(08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题。

吴汉,字子颜,南阳宛人也。

汉为人质厚少文【朴实厚道,缺少文才】,及得召见,遂见亲信。

建武二年,封汉为广平侯。

明年春,围苏茂于广乐,周建招聚十余万人救广乐。

汉将.轻骑迎与之战,不利【失利】,堕马伤膝,还营。

诸将谓汉曰:“大敌在前而公伤卧,众心惧矣。

”汉乃勃然【精神振奋】裹创而起,椎牛飨.士,令军中曰:“今日封侯之秋【时期,时刻】。

诸君勉【尽力,努力】之!”于是军士激怒【情绪激愤,斗志昂扬】,人倍【倍增】其气。

旦日,齐鼓【击鼓】而进,建军大溃。

时鬲县五姓共逐【驱逐】守长【太守、县令等地方长官】,据【占据】城而反。

诸将争欲攻之,汉不听.,曰:“使鬲反者,皆守长罪也.。

敢轻冒【轻率,冒失】进兵者斩!”乃移檄告郡,使收【拘押】守长,而使人谢.【道歉→安抚】城中。

五姓大喜,即【立即】相率【相随】归降。

明年,贼【敌人】率五万余人夜攻汉营,军中惊乱,汉坚卧【安卧。

坚,安心】不动,有顷乃定。

即夜发精兵出营突击,大破其众【军队】。

十二年春,汉乃进军攻广都,拔【攻克】之。

遣轻骑烧成都市桥。

帝戒【告诫】汉曰:“但【只管】坚据【牢固地占据→坚守】广都,待其来攻,勿与争锋。

若不敢来,公转营【转移营寨】迫.【逼迫】之,须【等待。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其力疲,乃.可击也。

”汉乘利进逼成都,阻【依靠】江北为.营,使刘尚将万余人屯于江南。

帝闻大惊。

让【责备】汉曰:“比【近来】敕【告诫,吩咐】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悖乱!【为什么遇到事件时却又悖离错乱呢?】与尚别营【分开扎营】,事有缓急【偏义复词,只有“危急”义】,不复相及【相互照应】。

”诏书未到。

谢丰、袁吉将众十许【表约数】万攻汉,使别将将万余人劫【胁迫,攻打】刘尚,令不得相救。

汉与大战一日,兵败,走入壁.【营垒】。

汉乃召诸将厉【勉励,激励】之曰:“欲潜师【秘密率领军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就尚于江南【到江南向刘尚靠拢】,并【合,联合】兵御之。

2008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08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一、语言文宁运用(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识.别/博闻强识.模.仿/装模.作样剥.削/生吞活剥.B .朝.圣/朝.令夕改提.防/提心吊胆绿.茵/绿.林好汉 C .箴.言/缄.默无言蠕.动/耳濡.目染粗犷./旷.日持久 D .湍.急/惴.惴不安讳.言/经天纬.地勘.察/堪.称一绝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 .为了不让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年轻的父母纷纷送孩子去练钢琴,学围棋.上英语兴趣班.真是费尽心思,无所不为....。

B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安土重迁....的观念越来越深人人心、即使富庶地区的人们也乐意告别家乡,外出闯荡一番。

C.书法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风格各异的书法精品,或古朴,或隽秀,或雄浑.或飘逸.将汉字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D33 ABc 时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

D .将于2013年建成的京沪高速铁路,不仅能使东部地区铁路运输结构得到优化,而且有利于铁路运输与其他交通方式形成优势互补。

4.下面是英国学者里基-特里维尔关于“战略环境评价”的经典性定义,请提取反映其主要信息的三个重要词语。

(不超过15个字(3分)战略环境评价是指对政策、计划、规划及其替代方案的环境影响进行规范的、系统的、综合的评价过程,包括根据评价结果提交的书面报告和把评价结果应用于决策之中。

战略环境评价:5.有些高中生上学、放学仍由家长接送。

针对这种现象,请拟写赞成者与质疑者的不同看法。

要求:赞成者需说出两点理由,使用陈述句;质疑者要针对赞成者的话表述.使用反问句。

(6分 (不超过30个字赞成者说:质疑者说: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吴汉,字子颜,南阳宛人也。

汉为人质厚少文,及得召见,遂见亲信。

建武二年,封汉为广平侯。

明年春,围苏茂于广乐,周建招聚十余万人救广乐。

高考江苏卷文言文翻译汇总

高考江苏卷文言文翻译汇总

高考江苏卷文言文翻译汇总2014年《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柳宗元⑴若乃名者,方为薄世笑骂,仆脆怯,尤不足当也。

答案:至于老师的名称,正被浮薄的世人所嘲笑谩骂,我懦弱胆怯,更是不足以承担了。

⑵亟谋于知道者而考诸古,师不乏也。

答案:尽快跟精通学问之道的人商量并且到古代典籍中验证,老师就不缺乏了。

【第⑴句中的“乃”“薄世”“脆”“当”“也”是翻译中的难点,翻译时要当心:乃,这样;薄世,浅薄的世人;脆,脆弱;当,担当,承担。

第⑵句中的“亟”“谋”“于”“知道”“考诸古”是难点,而且句子中有两处特殊句式:亟,急迫,迫切;谋,商量;于,跟,向;谋于,于……谋;知道,懂得学问道理;考诸古,考之于古,于古考之,在古代(典籍)中考证它。

】2013年《三国志·李丰》(1)明帝问左右安国所在,左右以丰对。

答案:明帝问身边臣子安国在哪里,身边臣子用“李丰”来回答。

(要点:“左右”“所在”“对”)(2)丰子韬以选尚公主,丰虽外辞之,内不甚惮也。

答案:李丰的儿子李韬通过选拔娶公主为妻,李丰虽然表面上推辞,而内心不怎么害怕。

(要点:“以选”“尚”“外……内……”“辞”)(平按:此处“辞”似乎已译为“辞让”更合适)(3)中书令缺,大将军谘问朝臣:“谁可补者?”答案:中书令一职空缺,大将军征询朝臣意见:“合适补任的人是谁?”(要点:“缺”“谘”“谁可补者”)2012年苏辙·伯父墓表⑴知公之贤,屈意礼之,以郡委公。

(3分)译文:(王蒙正)知道您贤能,违背自己的意愿(或降低自己骄横的态度)拿礼节对待您,并把全郡的治事交付给您。

标准答案:(王蒙正)了解苏涣的贤能,降低身份以礼相待,把郡里的事务托付给他。

[解析]注意关键点:“屈意”“礼”“委”。

⑵君以一县令能此,贤于言事官远矣!(3分)译文:您凭借一个县令就能做到这样,远远比言事官(也可译为“谏官”或“只说不做的官员”)贤能啊!标准答案:你作为一个县令能够这样,比言事的官员好多了。

2008年高考文言文试题汇编并附译文

2008年高考文言文试题汇编并附译文

2008年高考文言文试题汇编并附译文【篇一:2008年高考文言文试题汇编并附译文】谓即如此,何以示惩有何面目尚在朝廷乎c.贼知刚父子有信义,亦散去d.百姓愿耕,假以粮种,复以租赋是欲置我何地耶但岁时行家人礼于内庭【参考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和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在解答时,先要准确理解题干文句的含义,再推敲各选项文句所表达的内容是否与题干文句契合。

b项“从盗者使反业”是他安抚百姓的一个方面,“有何面目尚在朝廷乎”是他直言抗争的语言表现,符合要求。

a项中,“昌民以刚为命”是廖刚安抚百姓的结果;c项中“贼知刚父子有信义,亦散去”与“是欲置我何地耶”都不是直接表明廖刚“安抚百姓”和“对不公事敢于抗争”的;d项中“但岁时行家人礼于内庭”一句是对圣上的劝谏之言,不能说是“敢于抗争”。

因而,a、c、d三项均不能选。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廖刚是南剑州人,任监察御史时正值蔡京当权。

他敢于直言,奏事议论无所避忌。

又很孝顺双亲,以亲老求往地方任职,父亲去世后又因母病辞任工部员外郎。

b.廖刚认为古代天子亲自率军,是为防备不测增强主威。

当今也应精选亲兵,平时守卫,战时打仗。

他又认为,当前国家危难,应率军往建康固守,防备金人入侵。

c.廖刚提出国不可一日无兵,兵不可一日无食,如今诸将率领部队布于江淮之间,人多粮少,因而要重耕战、行屯田,将校若既能打仗又能种田,应当给以优待。

d.廖刚敢于直言。

郑亿年因秦桧的关系而得美官,廖刚上疏奏其恶行,秦桧因此忌恨廖刚。

金人叛盟,廖刚起用有德望的旧相,以遏制秦桧,又引起秦桧的强烈不满。

【参考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人物、事件以及文中人物的观点态度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要重视选文细节处的理解。

d项写廖刚敢于直言,原文是“刚乞起旧相之有德望者,处以近藩”,“乞起”是“请求起用”的意思,这里说成“起用”,因此该项不正确。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


指要根据上下文语境,灵活贯通地翻译。。 指要根据上下文语境,灵活贯通地翻译。
文从句顺调补贯
小 结
字字落实留删换 文从字顺调补贯
文言文翻译歌诀
通读全文,掌握大意。古今同义,保留不译。 通读全文,掌握大意。古今同义,保留不译。 句中省略,括号补齐。如遇倒装,调整语序。 句中省略,括号补齐。如遇倒装,调整语序。 偏义复词,删去衬字。同义连用,只留其一。 偏义复词,删去衬字。同义连用,只留其一。 个别虚词,无法翻译,没有影响,不妨删去。 个别虚词,无法翻译,没有影响,不妨删去。 古今异义,辨析仔细,以古换今,要合原义。 古今异义,辨析仔细,以古换今,要合原义。 直译为主,辅以意译。忠于原作,贯通顺利。 直译为主,辅以意译。忠于原作,贯通顺利。
名作动, 名作动,题名 2、吾为子新其亭,而更题曰“一柱”,可乎? 吾为子新其亭,而更题曰“一柱” 可乎?
(2011年福建卷) 2011年福建卷) 年福建卷 我为你新修那座这亭子,并重新命名为“一柱”,可以吗? 我为你新修那座这亭子,并重新命名为“一柱” 可以吗?
单音词 词类活用 通假字 古今异义 双音词替换 活用后的词语替换 本字替换 古义替换
文言文的翻译方法
留 删 换 调

补 贯

1、 留 : 凡朝代 、 年号 、 人名 、 地名 、 官职等专 、 凡朝代、 年号、 人名、 地名、 人名 有名词或现代汉语也通用的词,皆可保留不动。 有名词或现代汉语也通用的词,皆可保留不动。
地名
1.况 吴人,恃才少所推可。(2008年浙江卷) 1.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2008年浙江卷) 。(2008年浙江卷
不予吾 2009年浙江 1、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 (2009年浙江 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 卷) 别人拥有的(书画),只担心他们不肯给我啊。 ),只担心他们不肯给我啊 别人拥有的(书画),只担心他们不肯给我啊。 弗顾之 一日,携褚币诣富家易谷种,值大雪, 2、一日,携褚币诣富家易谷种,值大雪,立门 下,人弗之顾。 (2011年四川卷) 2011年四川卷 年四川卷) 人弗之顾。 一天,(吕徽之)带上纸币到富人家换谷种,正遇大雪, 一天,(吕徽之)带上纸币到富人家换谷种,正遇大雪, ,(吕徽之 以薪厚衣之 站在门口,(那家)人不理睬他。 ,(那家 站在门口,(那家)人不理睬他。 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 3、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 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 2011年湖北卷 年湖北卷) 树,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 (2011年湖北卷) 古代埋葬死人,用柴草厚厚地把他包裹起来, 古代埋葬死人,用柴草厚厚地把他包裹起来,将其葬于 山野之中,既无封土,又不树立墓碑, 山野之中,既无封土,又不树立墓碑,后世的圣人用棺 椁来替代这种情况。 椁来替代这种情况。

2008年高考文言文译文汇编

2008年高考文言文译文汇编

2008年高考文言文译文汇编2009年2月7日目录01、全国卷Ⅰ 02、全国卷Ⅱ 03、北京卷04、天津卷05上海卷06、重庆卷07、安徽卷08、福建卷09、广东卷10、海南宁夏卷11、湖北卷12、湖南卷13、江苏卷14、江西卷15、辽宁卷16、山东卷17、四川卷18、浙江卷原文与译文01.全国卷Ⅰ原文:廖刚字用中,南剑州顺昌人。

宣和初,自漳州司录除国子录,擢监察御史。

时蔡京当国,刚论秦无所避。

以亲老求补外,出知兴化军。

钦宗即位,以右正言召。

丁父忧,服阕,除工部员外郎,以母疾辞。

绍兴元年,盗起旁郡,官吏悉逃去,顺昌民以刚为命。

刚喻从盗者使反业,既而他盗入顺昌,部使都檄刚抚定,刚遣长子迟喻贼,贼知刚父子有信义,亦散去。

寻召为吏部员外郎,言:“古者天子必有亲兵自将,所以备不虞而强主威。

愿稽旧制,选精锐为亲兵,居则以为卫,动则以为中军,此强干弱枝之道。

”又言:“国家艰难已极,今方图新,若会稽诚非久驻之地。

请经营建康,亲拥六师往为固守计,以杜金人窥伺之意。

”丁母忧,服阕,复拜给事中。

刚言:“国不可一日无兵,兵不可一日无食。

今诸将之兵备江、淮,不知几万,初无储蓄,日待哺于东南之转饷,浙民已因,欲救此患莫屯田。

”因献三说,将校有能射耕,当加优赏,每耕田一顷,与转一资,百姓愿耕,假以粮种,复以租赋。

上令都督府措置。

时朝廷推究章@、蔡卞误国之罪,追贬其身,仍诏子孙毋得官中朝。

至是章杰自崇道观知婺州,章仅自太府丞提举江东茶盐事。

刚封还诏书,谓即如此,何以示惩,乃并与祠。

时徽宗已崩,上遇朔望犹率群臣遥拜洲圣,刚言:“礼有隆杀,兄为君则君之,己为君则兄之可也。

望勉抑圣心,但岁时行家人礼于内庭。

”从之。

郑亿年与秦桧有连而得美官,刚显疏其恶,桧衔之。

金人叛盟,刚乞起旧相之有德望者,处以近藩,桧闻之曰:“是欲置我何地耶?”改工部尚书,而以王次翁为中丞。

初,边报至,从官会都堂,刚谓亿年曰:“公以百口保金人,今已背约,有何面目尚在朝廷乎?”亿年奉祠去。

全国近三年高三语文高考真题及分项解析—第三部分 文言文整体阅读考点2 文言文断句和翻译

全国近三年高三语文高考真题及分项解析—第三部分 文言文整体阅读考点2 文言文断句和翻译

第二部分文言文整体阅读考点2 文言文断句和翻译62.(2009广东卷9)断句和翻译。

(10分)(1)用“/”给下列文段断句。

(4分)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2)翻译下面的句子。

(6分)①语迪曰:“卿向不欲吾预国事,殆过矣。

”②诏不许,然甚壮其意。

63.(2009福建卷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1)且鸿宁以衣食忧吾母耶?(5分)(2)自新辄诣县自代,而匿其兄他所(4分)64.(2009江苏卷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购仰妻子急,踪迹至通明家。

(2)方罢巡抚家居,独闻而异之。

(3)然而卒无补于明之亡也,何与?65.(2009山东卷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3分)(2)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故人曰:“诺。

”(3分)(3)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4分)66.(2009天津卷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若必治国家,则非臣之所能也,其唯管夷吾乎!(2)彼知吾将用之,必不吾予也。

(3)于是鲁君乃不杀,遂生束缚而柙以予齐。

67.(2009浙江卷2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6分)(1)然至其留意而不释,则其祸有不可胜言者。

(3分)(2)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

(3分)68.(2008广东,9)翻译下面句子。

(6分)①时陶侃为散吏,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

译文:②人有小善,鲜不自称。

卿功勋如此,而无一言,何也?译文:69.(2008山东,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兄曰:“无论弟不能樵,纵或能之,且犹不可。

”于是速归之。

(5分)译文:(2)“吾弟,非犹夫人之弟,况为我死,我何生焉!”遂以斧自刎其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08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题。

吴汉,字子颜,南阳宛人也。

汉为人质厚少文【朴实厚道,缺少文才】,及得召见,遂见亲信。

建武二年,封汉为广平侯。

明年春,围苏茂于广乐,周建招聚十余万人救广乐。

汉将.轻骑迎与之战,不利【失利】,堕马伤膝,还营。

诸将谓汉曰:“大敌在前而公伤卧,众心惧矣。

”汉乃勃然【精神振奋】裹创而起,椎牛飨.士,令军中曰:“今日封侯之秋【时期,时刻】。

诸君勉【尽力,努力】之!”于是军士激怒【情绪激愤,斗志昂扬】,人倍【倍增】其气。

旦日,齐鼓【击鼓】而进,建军大溃。

时鬲县五姓共逐【驱逐】守长【太守、县令等地方长官】,据【占据】城而反。

诸将争欲攻之,汉不听.,曰:“使鬲反者,皆守长罪也.。

敢轻冒【轻率,冒失】进兵者斩!”乃移檄告郡,使收【拘押】守长,而使人谢.【道歉→安抚】城中。

五姓大喜,即【立即】相率【相随】归降。

明年,贼【敌人】率五万余人夜攻汉营,军中惊乱,汉坚卧【安卧。

坚,安心】不动,有顷乃定。

即夜发精兵出营突击,大破其众【军队】。

十二年春,汉乃进军攻广都,拔【攻克】之。

遣轻骑烧成都市桥。

帝戒【告诫】汉曰:“但【只管】坚据【牢固地占据→坚守】广都,待其来攻,勿与争锋。

若不敢来,公转营【转移营寨】迫.【逼迫】之,须【等待。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其力疲,乃.可击也。

”汉乘利进逼成都,阻【依靠】江北为.营,使刘尚将万余人屯于江南。

帝闻大惊。

让【责备】汉曰:“比【近来】敕【告诫,吩咐】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悖乱!【为什么遇到事件时却又悖离错乱呢?】与尚别营【分开扎营】,事有缓急【偏义复词,只有“危急”义】,不复相及【相互照应】。

”诏书未到。

谢丰、袁吉将众十许【表约数】万攻汉,使别将将万余人劫【胁迫,攻打】刘尚,令不得相救。

汉与大战一日,兵败,走入壁.【营垒】。

汉乃召诸将厉【勉励,激励】之曰:“欲潜师【秘密率领军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就尚于江南【到江南向刘尚靠拢】,并【合,联合】兵御之。

成败之机【关键,机会】,在此一举。

”于是多树幡旗,使烟火不绝,夜衔枚【嘴里含着以免说话、发声的东西】引兵与刘尚合军,丰等不觉。

明日,汉悉兵【出动全部兵力】迎战,遂大破之。

汉从【跟随(皇上)】征伐,诸将见战陈【同“阵”】不利,或多惶惧,失其常度.【气度;神色】;汉意气【气概,神情】自若.【自如,自然,镇定】,方【正】整厉【整理磨砺】器械,激扬【激励】士吏。

汉尝出征,妻子在后【后方,家中】买田业。

汉还,让【责备】之曰:“军师..【军队】在外,吏士不足【生活用度匮乏】,何【为什么】多买田宅乎!”及薨,赐谥曰忠侯。

(选自《后汉书〃吴汉传》,有删节)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A.诸将争欲攻之,汉不听.听:同意B.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迫:逼近C.大战一日,兵败,走人壁.壁:营垒D.或多惶惧,失其常度.度:考虑(神色,气度)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A.汉将.轻骑迎与之战将:率领B.椎牛飨.士,令军中曰飨:犒赏C.使收守长,而使人谢.城中谢:感谢(道歉→问候,安抚)D. 军师..在外,吏士不足军师:军队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C)A.使鬲反者,皆守长罪也./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皆表判断语气,助词)B.须其力疲,乃.可击也/至于鞭箠之间,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副词,才)C.汉乘利进逼成都,阻江北为.营/宫中府中,俱为.一体(安置,安扎/是)D.汉意气自若./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如,……的样子)4、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的一组是(B)..表现吴汉激励士气①勃然裹创而起,椎牛飨士②今日封侯之秋,诸君勉之③军士激怒,人倍其气④敢轻冒进兵者斩⑤汉乘利进逼成都⑥方整厉器械,激扬士吏A.①③⑥ B.①②⑥ C.③④⑤ D.②④⑤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C)A.吴汉从马上摔落伤了膝盖,撤回营帐。

将领们提出,大敌当前,主帅因伤而卧,会使军中产生恐惧心理,吴汉立刻接受了他们的意见。

B.吴汉面对五万多敌人趁夜进攻、军中惊恐混乱的情况,处变不惊,镇定自若,坚卧不动。

他的这一做法,一会儿便稳定了队伍。

C.吴汉没有听从皇帝告诫.以致落败。

他吸取教训,在与刘尚的队伍会合后,树起许多旗帜,不熄烟火,蒙骗敌人,终于转败为胜。

D.吴汉具有朴实淳厚的品质,对家人的要求也很严格。

他外出打仗时,妻儿曾经在家购买田产,吴汉回来后,责备了他们。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及得召见,遂见亲信。

(3分,“及”“见”“亲信”各1分)答案:等到获得皇帝召见,便受到(被)皇帝亲近(宠爱)信任。

(2)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悖乱!答案:近来告诫你千条万项,为什么临事却又违背、错乱!(4分,“比”,近来;“敕”,告诫;“何意”,为什么;“悖乱”,背离、错乱。

各1分)(比:①靠近。

天涯若比邻。

②勾结。

君子周而不比。

③等到。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3)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

答案:我想要将军队秘密转移到江的南岸向刘尚靠拢,合并兵力抗击敌人。

(3分,“潜”,秘密地,偷偷地;“就”,靠近,靠拢;“于江南”,状语后置,翻译时需前置;“并”,合并。

错一个扣1分)文言文翻译参考:【参考译文】吴汉、字文质,是南阳宛阳人。

吴汉为人朴实厚道,说话缺少文采,等到他获得召见,于是就受到光武帝的亲近信任。

建武二年,吴汉被封为广平侯,在广乐包围了苏茂。

周建召集了十多万人,到广乐援救。

吴汉率领轻便的骑兵与他交战,失利,从马上掉下来摔伤了膝部,回到营中。

诸位将领对吴汉说:“大敌当前,您又受伤在卧.众人感到担忧。

”吴汉于是精神振作,裹伤而起,杀牛犒赏将士,现在正是封侯的时候,诸位好好努力吧!”于是军士们激发斗志,士气倍增。

第二天,一同击鼓前进。

周建军队大败,当时,鬲县五姓一同驱逐太守县令等地方官员,占据城池造反。

诸位将领争着要攻打它,吴汉不同意,说:“使鬲县百姓造反,是地方长官的罪。

敢随便进兵的人,杀!”吴汉传递檄文到州郡,派他们拘押(鬲县)地方长官,并派人到城中谢罪。

五姓百姓非常高兴,立刻相随出来归降。

第二年春天,敌人率领五万多人夜里攻打吴汉的营地,军中惊乱,吴汉安心地躺着不动,一会儿军中就安定下来。

(吴汉)当夜就派精兵出营突然攻击敌人,大败敌军。

十二年春天,吴汉率领军队进攻广都(今成都南),攻克了城池。

然后派遣轻装的骑兵烧掉了成都市桥。

光武帝刘秀告诫吴汉说:“你只要坚守广都,等待他来进攻,不要跟他交锋。

如果敌人不敢前来,你必须转移营寨,以此逼迫敌人,等敌人疲惫后才能进攻。

”吴汉乘着胜利进攻,逼近成都,紧靠长江北岸扎营,派刘尚率万余人在长江南面驻扎。

光武帝得知后,大惊,责备吴汉说:“近来我告诫你千条万条,你为什么遇到事件时却又悖离错乱呢?与刘尚分开扎营,一旦有紧急事情,不能再彼此照应。

”刘秀的诏书尚未送到,谢斗、袁吉领兵十万余人攻吴汉,派遣副将带一万余人前去威逼刘尚,让他们不能相互援助。

吴汉与他们大战了一天,吴汉的军队大败,逃入营垒,吴汉召见诸将激励他们说:“我想要将军队秘密转移到长江的南岸,向刘尚的军队靠拢,合并兵力抗击敌人。

成败的机会在此一举。

”于是树立了许多彩旗,使军营中烟火不绝,夜晚就让士兵衔枚,带领士兵和刘尚的军队汇合。

谢丰等人没有觉察,第二天,吴汉出动全部兵力迎战,于是大败敌人。

吴汉跟随皇上征战讨伐的时候,诸位将领看到战场上形势不利,时常有很多人惶恐害怕,失去了他们的正常的神色;而吴汉神情自若,正在认真地整理、磨砺器械,激励士兵官吏。

吴汉曾经出征在外,他的妻子儿女在后方购置田地产业。

吴汉回来,责备她们说:“军队在外,将士们连必需的生活用度都不足,为什么买这么多田地房宅呢?”等到他逝世的时候,被赐谥号为忠侯。

六、(09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书沈通明事汪琬淮安沈通明,尝为前明总兵官。

任侠..【见义勇为,扶助弱小→行侠仗义】轻财,士大夫皆称之。

顺治二年,先是有巡抚田仰者,素习【一向熟知】通明之为人,加【更加】礼遇焉.【之】;至是见明将亡,遂属.【通“嘱”,托付】其家(于)通明,而身自浮海【乘船出海】去。

通明匿【藏匿】仰妻子(于)他所。

会【适逢】清军渡淮,购【悬赏捉拿】仰妻子急,踪迹【追踪,搜寻】至通明家。

是时通明杜门【闭门不出。

杜,堵塞】久矣。

捕者围其居【住处】,通明走入寝门【卧室的门】,饮酒数斗,裂【撕裂】束帛【成捆的帛】缚其爱妾,负之(于)背,牵骑手.【执,握】弓矢以出,大呼曰:“若辈亦知沈将军耶!”遂注矢【拉开弓箭。

注,把箭搭在弦上】拟【比划→对准】捕者,皆逡巡【①迟疑徘徊、欲行又止的样子。

如:大阉亦逡巡畏义。

②后退的样子。

此取义项②】引却..【退却】。

通明疾驰,与爱妾俱得脱。

赁居【租房居住】苏州,变姓名,卖卜【算卦占卜】以自活【养活自己】。

未几【不久】爱妾死,意不自聊【精神无所寄托】,祝发【削发。

祝:断】为浮屠【①佛教,佛。

②佛塔。

③和尚,佛教徒】。

已【不久】,复弃浮屠服【又脱去僧服】,北访【寻访】故人于邓州。

通明故【原来】魁垒..【雄伟】丈夫也,美须髯【两颊上的胡须】,以.饮酒自豪【把能饮酒作为有豪气的事情】。

每醉辄【①专擅,擅自②总是③就】歌呼【歌唱呼号】(于)邓州市上,一市皆以为狂。

彭公∕子篯【jiān】,其州【这个州,本州】人也,素【向来】有声望于江淮间,方【刚,刚刚】罢巡抚家居【不做巡抚待在家里】,独闻而异之【唯独他(彭子篯)听到这件事而感到惊奇】。

侦得【暗中察到】通明所在,徒步往与之语,通明默不应。

已【不久或……以后】询知【打听得知。

询①询问②打听】为彭巡抚,乃【才】大喜吐实【说出实情】。

公捉【握】其手曰:“君状貌稍【甚,很】异【不同寻常,不凡】,必将有物色..之者【必定会有人注意你。

物色:搜寻→注意。

因为清朝廷一直在搜捕他。

之:你。

第二人称代词】,非我其孰为鲁朱家耶?”【除了我谁还会做鲁国的朱家呢?(用鲁国朱家救季布的故事)其:反问语气副词“难道”。

释为“助词,无义”亦可。

(成语:舍我其谁)】引【带领】与俱归,日夜与通明纵酒【纵情喝酒,狂饮】甚欢。

居久之,遇赦始得出【遇到天下大赦才得以出头露面】。

通明少【年轻时】以勇力闻,尝与贼【贼寇】战,贼射之洞【贯穿,射穿】胸,通明即【立即】拔矢裂【撕裂,撕破】甲裳裹【包扎】其创【伤】,往逐【追逐】射者,竟【最终】杀其人而还,一军皆壮.【以……为雄壮→佩服】之。

今且年八十余,膂力【体力,四肢的力量。

膂lǚ:①脊梁骨②体力】稍衰矣,饮酒犹【还,仍然】不减少时,任侠自喜【喜欢行侠仗义】,亦如故【和原来一样】也。

夫明季【朝代的末期。

孙中山《黄花岗烈士事略序》:杌陧之象,视清季有加】战争之际,四方奇才辈出,如通明之属,率.【一般,大抵】倜傥【卓越】非常【不同寻常】之人,此皆予之所习【常常】闻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