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考文言文翻译题汇编(山风)
江苏省高考文言文真题汇编(含答案)

201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18分汪容甫先生行状王引之先生名中,字容甫,江都人。
少孤,好学。
贫不能购书,助书贾鬻书于市,因遍读经史百家,过目成诵。
年二十,应提学试,试《射雁赋》第一,补附学生,诗古文词日益进。
仪征盐船阨于火,焚死无算,先生为《哀盐船文》,杭编修世骏序之,以为惊心动魄,一字千金,由是名大显。
当世通儒如朱学士筠,卢学士文弨,见先生所撰,咸叹赏以为奇才。
年二十九,始颛治经术。
谢侍郎墉提学江左,特取先生为拔贡生。
每试,别为一榜,列名诸生前。
侍郎尝谓人曰:“予之先容甫,以爵也;若以学,则予于容甫当北面矣。
”其见重如此。
朱文正公提学XX,先生往谒,答述XX割据之迹、死节之人,作《广陵对》三千言,博综古今,天下奇文字也。
毕尚书沅总督湖广,招来文学之士。
先生往就之,为撰《黄鹤楼铭》,歙程孝廉方正瑶田书石,嘉定钱通判坫篆额,时人以为“三绝”。
先生于六经、子、史以及词章、金石之学,罔不综览。
乃博考三代典礼,至于文字训诂、名物象数,益以论撰之文,为《述学》内外篇。
又深于《春秋》之学,著《春秋述义》,识议超卓,论者谓唐以下所未有。
为文根柢经、史,陶冶汉、魏,不沿欧、曾、王、苏之派,而取则于古,故卓然成一家言。
性质直,不饰容止,疾当时所为阴阳拘忌、释老神怪之说,斥之不遗余力。
而遇一行之美、一文一诗之善,则称之不置。
事母以孝闻,贫无菽水,则卖文以养,左右服劳,不辞烦辱。
其于知友故旧殁后衰落,相存问过于生前,盖其性之笃厚然也。
年五十一,卒于XX西湖之上。
先生,家大人之所推服也。
其学其行,窃闻于趋庭之日久矣。
而先生于予所说《尚书》训诂,极奖励,以为可读父书,则又有知己之感焉。
虽不能文,尚欲扬榷而陈之,以告后之君子。
(选自《王文简公文集》,有删节)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助书贾鬻书于市鬻:卖B.先生往谒谒:拜见C.称之不置置:置办D.尚欲扬榷而陈之陈:陈述7.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江左:文中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
江苏高考文言文翻译题解析 ppt课件

⑵丰子韬以选尚公主,丰虽外辞之,内不甚 惮也。(4分)
解析:“尚”(求偶,引申为娶妻)“ 外辞之”“惮”和句顺即可
⑵李丰的儿子李韬因为被选中娶公主为妻, 李丰虽然表面上推辞,而内心不怎么害怕。
⑶中书令缺,大将军谘问朝臣:“谁可补者 ?”(3分)
解析:“缺”“谁可补者”和句顺即可
⑶中书令一职空缺,大将军征询朝臣意见: “合适补任的人为谁?”
⑶尔曹才不逮人,姑亦师吾之寡过焉可也。 (4分)
【解析】注意关键点:“不逮”“姑” “师”“也”。 译文:你们才能赶不上别人,姑且学习我少 犯错误就可以了。
2013《李丰》
(1)明帝问左右安国所在,左右以丰对。 “解析:所在”“以丰对”和句子的通顺
⑴魏明帝问左右臣子“安国”在哪里, 左右臣子用“李丰”来回答。
【解析】“设备” ,古今异义,“悉” 课本中多次出现,《廉蔺列传》中有“ 大王乃悉召群臣议”。
译文:谢晦很高兴,没有作防备,发动全 部精锐兵力沿江而下。
(3)累世农夫,父以义死友,子以忠死君
【解析】(死,为动用法)
译文:我家几代都是农民,我父亲因仗义为 朋友而死,我因为忠诚为皇上而死。
2008年《吴汉》
(1)及得召见,遂见亲信。 【解析】“及”,到;“得”,获得; “见”表被动。
译文:到获得皇帝召见,便受到皇帝亲近 信任。
(2)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悖乱!
【解析】“比”,近来。“敕”,告诫;“何意 ”,为什么;“悖乱”,背离、错乱。
译文:近来告诫你千条万项,为什么临事却 又背离、错乱三道翻译小题,选得甚是精到,包含文 言知识点较多,而且大部分的关键点都是 在必修和选修文言文教材中学过,学以致 用,考查的就是这个!
(2)方罢巡抚家居,独闻而异之。
2018版高考语文(江苏专用)文言句式与文言翻译 含解析

文言句式与文言翻译(时间:45分钟分值:54分)一、基础题组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12分)禁家人侵渔张养浩居官所以不能清白者,率由家人喜奢好侈使然也。
中既不给,其势必当取于人。
或营利以侵民,或因讼而纳贿,或名假贷,或托姻属,宴馈征逐,通室无禁,以致动相掣肘,威无所施。
己虽日昌,民则日瘁;己虽日欢,民则日怨。
由是而坐败辱者,盖骈首纚(现在多写作“”,编者注)踵也。
呜呼!使为妻妾而为之,则妻妾不能我救也;使为子孙而为之,则子孙不能我救也;使为朋友而为之,则朋友不能我救也。
妻妾、子孙、朋友皆不能我救也,曷若廉勤乃职而自为之为愈也哉!盖自为虽阖门恒淡泊,而安荣及子孙;为人虽欢然如可乐,而祸患生几席也。
二者之间,非真知深悟者,未易与言。
有官君子,其审择焉。
(节选自《三事忠告》,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分)(1)居官所以不能清白者,率由家人喜奢好侈使然也。
(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为子孙而为之,则子孙不能我救也。
(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盖自为虽阖门恒淡泊,而安荣及子孙;为人虽欢然如可乐,而祸患生几席也。
(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近三年年江苏高考文言文参考译文

2013年江苏高考文言文参考译文:李丰,字安国,是原来卫尉李义的儿子。
黄初年间,因为父亲的职务被召为随军。
当初还是平民百姓的时候,他十七八岁,在邺城一带有清白的名声,品评辨别当时的人物,天下的人一致称颂,没有人不在意他。
后来在许昌任随军,声誉渐渐地隆盛起来。
他的父亲不愿意他这样,就命令人把门关上,命令他断绝与客人往来。
当初,明帝还是太子,李丰是文学侍从。
等到明帝当了皇上,得到了吴国的一个投降者,问他说:“江东听说中原的有名之士是谁呀?”投降者说:“听说过有个叫李安国的。
”这个时候李丰是黄门郎,明帝问身边臣子安国在哪里,身边臣子用“李丰”来回答。
明帝说:“李丰的名字竟然在吴越流传?”后来,李丰转职为骑都尉、给事中。
明帝驾崩后,李丰任永宁太仆,因为他名过其实,才能和用处很少。
正始年间,李丰升职为侍中尚书仆射。
李丰在中央机构,经常称病(不来工作),当时台省的制度是,生病(请假)满一百天应当解职。
李丰生病(请假)没有满几十天,就暂时病愈(工作),不久又卧病,像这样好几年。
当初,李丰的儿子李韬通过选拔娶了公主为妻,李丰虽然表面上推辞,而内心不怎么害怕。
李丰的弟弟李翼和李伟,当官开始的几年,都当过郡守,李丰曾经在众人面前公开告诫两个弟弟。
等到司马宣王长期卧病,李伟当了两千石的官,因为嗜酒荒废政务,使新平、扶风二郡治理混乱,但是李丰没有召唤他,大家认为李丰是在凭着皇上的宠幸(而胡作非为)。
曹爽专政,李丰在曹爽、司马宣王两派之间态度暧昧,没有表现出亲疏厚薄,所以在当时有批评他的文字说:“曹爽的权势像开水一样热,太傅父子的权势像浆水一样冰冷,李丰兄弟几个像鬼怪游光。
”其中的意思是认为李丰虽然对外表现出无欲无求,但是内心图谋奸事,有像鬼怪游光的地方。
等到司马宣王上奏给曹爽定罪,在宫门停下车,和李丰碰面。
李丰害怕,马上敛住气息,脚软在地上不能站起。
到嘉平四年司马王宣死了以后,中书令的职位空缺,大将军询问朝中之臣:“合适补任的人是谁?”有人提出李丰。
高考语文(江苏版)训练试卷:文言文阅读专题卷3Word版含解析

文言文阅读专题卷(三)(建议用时:40分钟)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8分)亡友方思曾墓表归有光予友方思曾之殁,适岛夷来寇,权厝.于某地。
已而其父长史公官四方,子昇幼,不克葬。
某年月日,始祔于其祖侍御府君之墓,来请其墓上之文。
思曾少负奇逸之姿,年二十余,以《礼经》为京闱首荐。
既一再试春官不利,则自叱而疑曰:“吾所为,以为至矣,而又不得。
彼必有出于吾术之外者!”则使人具书币.走四方,求尝已得高第者,与夫邑里之彦,悉致之于家而馆饩之。
其人亦有为显官以去者。
然思曾自负其材,顾彼之术,实不能有加于吾,亦遂厌弃不能以久。
方其试而未得也,则愤憾而有不屑之志。
其后每偕计吏行,时时绝大江,徘徊北岸,辄返棹.登金、焦二山,徜徉以归。
与其客饮酒放歌,绝不与豪贵人通。
间与之相涉,视其龌龊,必以气陵之。
闻为佛之学于临安者,思曾往师之,作礼赞叹,求其解说。
而人遂以思曾果溺于佛之说,不知其有所不得志而肆意于此。
以是知古之毁服童.发,逃山林而不处,未必皆精志于其教,亦有所愤而为之者耶!以思曾之材,有以置之,使之无愤憾之气,其果出于是耶?然使假之以年,以至于今,又安知其愤憾不益甚,而将不出于是耶?此吾所以叹天之成材为难也。
思曾少善余,余与今李中丞廉甫晚步城外隍桥,每望其庐,怅然而返。
其相爱慕如此。
后予同为文会,又同举于乡。
思曾治园亭田野中,至梅花开时,辄使人相召,予多不至。
而思曾时乘肩舆过安亭江上,必尽醉而归。
尝以予文示上海陆詹事子渊,有过奖之语,思曾凌晓,乘船来告。
予独痛思曾之材,使不得尽其所至,亦为之致憾于天而已矣。
(选自《震川文集》,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权厝.于某地厝:停柩待葬B.则使人具书币.走四方币:钱财C.辄返棹.登金、焦二山棹:船桨,代指船D.以是知古之毁服童.发童:未成年的D[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D项,童:秃,使动用法,使……变秃。
2019 高考语文试卷江苏卷(教师版h含文言译文与诗歌鉴赏资料等)

2019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B)(3分)A.调度/宏观调.控降.解/降.龙伏虎搪塞./敷衍塞.责.视/省.吃俭用拓.本/落拓.不羁纤.绳/纤.尘不染C.圈.养/可圈.可点喷薄./厚古薄.今重.申/老成持重.D.臧否./否.极泰来乐.府/乐.不思蜀屏.蔽/屏.气凝神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CA.随着全球气温升高,飓风、洪水、干旱等极端气象事件的频率和强度正在增加,气候变暖已成为全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挑战。
B.对“80后”作家来说,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要克服彼此间的同质化倾向,张扬自己的艺术个性才是他们的发展之路。
实,中国经济出现回暖迹象,人们对经济复苏的信心开始回升。
D.由于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好奇心又强,对事物缺乏分辨力,容易被大众媒介中的不良信息诱导,从而产生思想上、行为上的偏差。
3.根据下面一段文字,概括说明什么是“洼地效应”(不超过30个字)。
(4分)区域竞争的焦点更多的集中在综合环境的竞争上。
这里的“环境”既包括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制环境、人文环境等“软环境”,也包括绿化覆盖率、空气质量、居住条件、基础设施水平等“硬环境”。
谁的环境好,“洼池效应”就明显,吸引力就强,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聚集就快,发展就快。
“洼池效应”指:环境优势加速生产要素向该区域集聚从而促进发展的现象。
4.汶川大地震过去一年了,地震博物馆已经建成。
请你在博物馆的留言簿上写一段话,表达对生命或对自然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运用排比手法,不超过30个字。
(5分)【答案】(内容符合要求,运用排比手法。
)示例:生命脆弱短暂,生命坚韧沉毅,生命绵延永续。
自然是生命的家园,自然是无情的力量,自然是人类反思的源泉。
逝去的是同胞的生命,传颂的是民族的精神,留下的是人类的警醒。
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三年真题 大聚焦)2.1.4文言文中句子的翻译 新人教版(1)

文言文中句子的翻译三年真题·大聚焦一、(2016·江苏卷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题。
祖讳汝霖,号雨若。
幼好古学,博览群书。
少不肯临池学书,字丑拙,试有司,辄不利。
遂输粟入太学,淹蹇二十年。
文恭①捐馆,家难渐至。
大父读书龙光楼,辍其梯,轴轳传食,不下楼者三年。
江西邓文洁公至越,吊文恭,文恭墓木已拱,攀条泫然,悲咽而去。
大父送之邮亭,文洁对大父邑邑不乐,盖文洁中忌者言,言大父近开酒肆,不事文墨久矣,故见大父辄欷歔。
是日将别,顾大父曰:“汝则已矣,还教子读书,以期不坠先业。
”大父泣曰:“侄命蹇,特耕而不获耳,藨尚不敢不勤。
”文洁曰:“有是乎?吾且面试子。
”乃拈“六十而耳顺”题,大父走笔成,文不加点。
文洁惊喜,击节曰:“子文当名世,何止科名?阳和子其不死矣!”甲午正月朔,即入南都,读书鸡鸣山,昼夜不辍,病目眚,下帏静坐者三月。
友人以经书题相商,入耳文立就,后有言及者,辄塞耳不敢听。
入闱,日未午,即完牍,牍落一老教谕房。
其所取牍,上大主考九我李公,詈不佳,令再上,上之不佳,又上,至四至五,房牍且尽矣,教谕忿恚而泣。
公简其牍少七卷,问教谕,教谕曰:“七卷大不通,留作笑资耳。
”公曰:“亟取若笑资来!”公一见,抚掌称大妙,洗卷更置丹铅。
《易经》以大父拟元,龚三益次之,其余悉置高等。
(选自张岱《家传》,有删节) 【注】①文恭:张元汴,号阳和,谥文恭;张汝霖的父亲,张岱的曾祖父。
②藨蓘:耕耘。
1.汝则已矣,还教子读书,以期不坠先业。
(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这个句子共三小句,第一小句是判断句,重点词是“已”,意为“停止、完了”,可意译为“算了”。
第二、三两句是个目的复句,“以”即为表目的的连词,可译为“来,用来”;“教子”即“教育你的孩子”;“坠”即“毁害、损害”等意。
苏教版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文言文:翻译 练习

2019届高考第一轮复习--文言文:翻译文言文翻译——关注三考向||,考虑六方法理解和翻译文中的句子||,就是根据语境读懂、领会某一个句子的意思||,能从语句内容、语意阐释和语气效果等方面把这个句子用现代汉语的形式表达出来||。
文言文翻译对理解文言文来说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文学文化常识等多方面的知识||,考查考生对文言文的综合理解能力和做题的细心程度||,是文言文阅读的重点||,也是最容易失分的点||。
做好文言文翻译题||,可按以下两个步骤进行||。
第方案关注三考向——明白采分点一、实词[思考是否为5种特殊实词]作为采分点的实词||,从词性上看||,以动词居多||,其次是形容词和名词||。
把关键实词翻译到位||,就是对句中的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活用词语(名词作状语、形容词作动词、意动用法、使动用法等)、特殊难解词语进行准确理解||,并且在译文中正确地体现出来||。
二、虚词[思考译或不译]作为采分点的虚词||,主要指文言语句中的副词、连词、介词||。
虚词的翻译要注意两点:(1)必须译出的——有实词义项的要译出实义||,如作代词的“之”“其”等;现代汉语中有与之相对应的虚词进行互换的||,如“之”“而”“以”“于”等||。
(2)不必译出的——在句中起语法作用的“之”、发语词及句末语气助词等||。
对关键虚词的翻译||,要仔细辨明词性及意义||,能译则译||,不需要译出的切不可强行译出||。
三、句式[思考是否为特殊句式]文言句式在翻译题目中是重要的得分点||,翻译时审出译句中的特殊句式是关键||。
根据对前面“学案4”中“文言句式5大类型”的复习||,考生要注重积累||,重点掌握容易忽略的省略句、宾语前置句和固定句式等||。
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应詹||,字思远||,汝南南顿人||,魏侍中璩之孙也||。
詹幼孤||,为祖母所养||。
年十余岁||,祖母又终||,居丧毁顿||,杖而后起||,遂以孝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高考文言文翻译题汇编(山风)
————————————————————————————————作者:————————————————————————————————日期:
•2006——2012年江苏卷高考文言文翻译题解析
2006年《董槐》
11.请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
⑴民,吾民也。
发吾粟振之,胡不可?
译文:百姓,是我们的百姓。
发放我们的粮食救济他们,有什么不可以?
【解析】“民,吾民也”是判断句。
“振”通“赈”,救济。
“胡”,疑问词,为什么,怎么。
⑵土工洊起,民罢于征发,非所以事天也。
译文:土木工程再度兴起,百姓被征集调遣搞得疲惫不堪,这不是用来侍奉上天的做法。
【解析】“罢”通“疲”,疲惫不堪。
“所以”表凭借,译为“用来……的……”
⑶天大雨,烈风雷电,槐起衣冠而坐。
译文:天下大雨,刮起狂风,雷鸣电闪,董槐起身穿衣戴帽坐着。
【解析】“大雨”“烈风”“雷电”“衣冠”,都是名作动,译时要补出相应的动词。
2007年《高进之》
11.请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
(1)刘公猜而不忍,怨而好叛,不去,必及祸。
”
译文:刘公好猜疑而且不宽容忍让,怨恨别人而且容易叛变,自己如果不离开,一定会遭到祸害。
”
【解析】“忍”和“怨”,其中“忍”在《鸿门宴》中有“君王为人不忍”一句。
(2)晦喜,不设备,悉精锐蔽江下。
译文:谢晦很高兴,没有作防备,发动全部精锐兵力沿江而下。
【解析】“设备”,古今异义,“悉”课本中多次出现,《廉蔺列传》中有“大王乃悉召群臣议”。
(3)累世农夫,父以义死友,子以忠死君
译文:我家几代都是农民,我父亲因仗义为朋友而死,我因为忠诚为皇上而死。
【解析】(死,为动用法)
2008年《吴汉》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
(1)及得召见,遂见亲信。
译文:到获得皇帝召见,便受到皇帝亲近信任。
【解析】“及”,到;“得”,获得;“见”表被动。
(2)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悖乱!
译文:近来告诫你千条万项,为什么临事却又背离、错乱!
【解析】“比”,近来。
“敕”,告诫;“何意”,为什么;“悖乱”,背离、错乱。
(3)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
译文:想要将队伍秘密转移到江的南岸向刘尚靠拢,合并兵力抗击敌人。
【解析】“就”,靠拢;“于江南”,状语后置,“并”,合并。
2009年《书沈通明事》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购仰妻子急,踪迹至通明家。
译文:紧急悬赏捉拿田仰的妻子儿女,追踪觅迹直到沈通明家。
【解析】“购”,悬赏缉捕;“妻子”,妻子儿女;“踪迹”,追踪行迹。
(2)方罢巡抚家居,独闻而异之。
译文:刚刚不做巡抚待在家里,唯独他(彭子篯)听到这件事而感到惊奇。
【解析】“家居”,在家居住;“异之”,认为他是奇特的。
(3)然而卒无补于明之亡也,何与?
译文:然而最终对明朝的灭亡没有起到补救作用,为什么(什么原因)呢?
【解析】然而,虽然这样,那么;“卒”,最后;“与”,通“欤”
2010年《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敛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
译文:用出嫁时的衣服(给她)穿上入棺,我的贫穷超乎寻常,就可以知道了。
【解析】殓、介宾结构后置、主谓倒装句式、甚
(2)使吾不以富贵贫贱累其心者,抑吾妻之助也
译文:让我不因为财富多少、地位高低而焦虑,这是妻子对我的帮助吧。
【解析】使、累其心、抑、判断句
(3)君所交皆一时贤隽,今与是人饮而欢邪?
译文:您所交往的都是当今品德高尚、才能杰出的人,现在竟与这种人喝酒取乐了?【解析】所交、一时、邪
2011年《陈公弼》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⑴毁淫祠数百区,勒巫为农者七十余家。
译文:(陈公弼)拆毁几百处惑乱人心的祠堂,强制巫师务农的人有七十多家。
【解析】“淫”“勒”,应依据上下文的语境对这些词进行合理的揣度,“淫”解释为“迷乱”“惑乱”。
⑵身居前行,命士持满无得发。
译文:(陈公弼)亲自处在队伍的前列,命令士兵把弓箭拉满但不要射出。
【解析】“前行”“居”“持满”,根据上下文语境来译。
⑶贷而流之,尽以其余给左右使令,且以守仓库。
译文:(陈公弼)饶恕了他并流放了他,把其余的士兵全部交给公府左右使令,并且用他们来把守仓库。
【解析】“贷”(严惩不贷)“流”和句式以及语顺。
2012年《伯父墓表》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⑴知公之贤,屈意礼之,以郡委公。
(3分)
译文:(王蒙正)了解苏涣的贤能,降低身份以礼相待,把郡里的事务托付给他。
【解析】注意关键点:“屈意”“礼”“委”。
⑵君以一县令能此,贤于言事官远矣!(3分)
译文:你作为一个县令能够这样,比言事的官员好多了。
【解析】注意关键点:“以”“此”“于”。
⑶尔曹才不逮人,姑亦师吾之寡过焉可也。
(4分)
译文:你们才能赶不上别人,姑且学习我少犯错误就可以了。
【解析】注意关键点:“不逮”“姑”“师”“也”。
【评点】三道翻译小题,选得甚是精到,包含文言知识点较多,而且大部分的关键点都是在必修和选修文言文教材中学过,学以致用,考查的就是这个!
06-遇、责、徇、麾 07-爽、刑、伺、趋 08-听、迫、壁、度 09-属、引却、魁垒、率
10-归、容止、著、庶几 11-耸、易、戟、蠲 12-多、益、许、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