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语文考前古诗词鉴赏李煜浪淘沙往事只堪哀赏析素材含答案

合集下载

李煜《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李煜《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阅读理解题目】:浪淘沙①(南唐)李煜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注释]①此词婉转曲折,词中的自然环境和身心感受,更多象征性,也更有典型性。

(1)下片首句“独自莫凭栏”的“莫”字,有“莫”和“暮”两种读法和意义。

根据诗意,说说你认为哪一个更好。

(2)“流水落花春去也”,与上片“”相呼应,同时也暗喻来日无多。

(3)作者善于把自己的生活感受,作高度的艺术概括。

身为亡国之君的李煜,在词中很少流露帝王之气,倒是常常以普通人的口吻作诗,所以容易唤起读者的共鸣。

这首诗中最有广泛影响的诗句是:。

【参考答案】:(1)作“莫凭栏”,是因凭栏而见故国江山,将引起无限伤感;作“暮凭栏”,是晚眺江山遥远,深感“别时容易见时难”。

两说都可以。

(2)春意阑珊(3)“别时容易见时难”或“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问题】1、说说“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它所传达出来的神韵。

答:A以声写静,传达出词人亡国后的孤寂之感。

B以雨滴声声写出词人内心愁绪纷扰。

C以春雨之寒,衬托人物内心的悲凉。

总结:白描手法,以粗细条的景物勾画,营造深沉的意境,传达出丰富的内心活动。

2、正常顺序应为“梦欢”“春寒”“梦醒”,而词中却为“春寒”“梦醒”“梦欢”,作用如何。

答:为了突出现实的孤寂凄凉,“梦欢”为反衬而已。

梦里梦外的巨大反差其实也是今昔两种生活的对比,是作为一国之君和阶下之囚的对比。

写梦中之“欢”,谁知梦中越欢,梦醒越苦;不着悲、愁等字眼,但悲苦之情可以想见。

3、“梦里不知身是客,一饷贪欢”的表达作用。

答:以梦的短,写现实之长;以梦的欢,写现实的悲;以梦中的主,写现实的客:表达了词人沦为亡国奴的孤寂凄凉。

(引导学生比较“客”的含义)虚实结合译文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

罗织的锦被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

【高中古诗词阅读】李煜《浪淘沙令 帘外雨潺潺》阅读答案

【高中古诗词阅读】李煜《浪淘沙令  帘外雨潺潺》阅读答案

【高中古诗词阅读】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阅读答案【高中古诗词阅读】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阅读答案海浪冲刷着沙滩,雨点在李玉莲外面汩汩作响,春天渐渐消逝。

罗的被子受不了更冷的天气。

我在梦中不知道自己是客人,玩得很开心。

不要独自倚在篱笆上,无限的河流和山脉,在其他时间很容易看到,也很难看到。

落水落花,春也去,天地。

1.谈论窗帘外的涟漪雨和沙洗顺序李煜雨点在窗帘外低语,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玩得愉快。

独自莫凭栏,千山万水,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世界的零。

1谈论“雨点在窗帘外汩汩作响”,春意阑珊”它所传达出来的神韵。

A.以声写静,传达出词人亡国后的孤寂之感。

B以雨滴声声写出词人内心愁绪纷扰。

C以春雨之寒,衬托人物内心的悲凉。

结论:线描技法运用浓淡的场景,创造出深刻的意境,传达出丰富的内心活动。

2正常的顺序应该是“梦幻快乐”、“春寒”和“醒来”,而单词是“春寒”、“醒来”和“梦幻快乐”。

它是如何工作的。

为了突出现实的孤寂凄凉,“梦欢”为反衬而已。

梦里梦外的巨大反差其实也是今昔两种生活的对比,作为一个国之比较国王和军衔以下的囚犯。

在梦中写下“快乐”。

谁知道梦越快乐,梦越痛苦;没有悲伤和悲伤这样的词,但是悲伤的感觉是可以想象的。

3“我不知道我是梦中的客人,但我又贪婪又快乐”的表达功能。

以梦的短,写现实之长;以梦的欢,写现实的悲;以梦中的主,写现实的客:表达了词人沦为亡国奴的孤寂凄凉。

(引导学生比较“客”的含义)虚实结合。

李煜《浪淘沙·往事只堪哀》原文译文创作背景

李煜《浪淘沙·往事只堪哀》原文译文创作背景

李煜《浪淘沙·往事只堪哀》原文|译文|创作背景《浪淘沙·往事只堪哀》是南唐后主李煜的作品,作者从一个亡国之君的立场和思想感情来写他追怀昔日帝王生活的悲哀和寂寞,下面儿童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这首词的相关资料,一起来看看吧!《浪淘沙·往事只堪哀》原文五代:李煜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

秋风庭院藓侵阶。

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

晚凉天净月华开。

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译文及注释译文往事回想起来,只令人徒增哀叹;即便面对多么美好的景色,也终究难以排遣心中的愁苦。

秋风萧瑟,冷落的庭院中,爬满苔藓的台阶,触目可见。

门前的珠帘,任凭它慵懒地垂着,从不卷起,反正整天也不会有人来探望。

横江的铁锁链,已经深深地埋于江底;豪壮的气概,也早已付与荒郊野草。

傍晚的天气渐渐转凉,这时的天空是那样的明净,月光毫无遮拦地洒满秦淮河上。

注释①藓侵阶:苔藓上阶,表明很少有人来。

②一任:任凭。

吴本、吕本、侯本《南唐二主词》、《花草粹编》作“一行”。

《续选草堂诗余》、《古今词统》作“一片”。

粟本《二主词》、《历代诗余》、《全唐诗》作“桁(héng)”。

一桁:一列,一挂。

如杜牧《十九兄郡楼有宴病不赴》:“燕子嗔重一桁帘。

”③终日谁来:整天没有人来。

④金锁:即铁锁,用三国时吴国用铁锁封江对抗晋军事。

或以为“金锁”即“金琐”,指南唐旧日宫殿。

也有人把“金锁”解为金线串制的铠甲,代表南唐对宋兵的抵抗。

众说皆可通。

锁:萧本、晨本《二主词》作“琐”。

侯本《南唐二主词》、《花草粹编》、《词综》、《历代诗余》、《全唐诗》作“金剑”。

《续选草堂诗余》、《古今词统》作“金敛”。

《古今词统》并注:“敛,一作剑。

”按:作敛不可解,盖承“金剑”而误。

⑤已:《草堂诗余续集》、《古今词统》作“玉”。

《古今词统》并注:“玉,一作已。

⑥”蒿莱:蒿莱,借指野草、杂草,这里用作动词,意为淹没野草之中,以此象征消沉,衰落。

浪淘沙阅读答案

浪淘沙阅读答案

浪淘沙阅读答案浪淘沙阅读答案在学习、工作中,我们会经常接触并使用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好的领会题意和知识点,有助于个人提升。

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浪淘沙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分享。

浪淘沙阅读答案1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7分)浪淘沙丹阳浮玉亭席上作陆游绿树暗长亭,几把离尊。

阳关常恨不堪闻。

何况今朝秋色里,身是行人。

清泪浥罗巾,各自消魂。

一江离恨恰平分。

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

(1)“一江离恨恰平分”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

(3分)(2)“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具体分析。

(4分)答案:10.(1)比喻(或夸张)。

(1分)离别的悲愁犹如眼前的江水那么多,一半给你,一半给我,(1分)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词人内心难以言状的离愁。

(1分)(2)如果能得到千寻铁锁,把长江截断,锁住,就可以与友人长聚不分了。

(2分)作者以奇特的想象,表达了自己不忍与友人离别的愁苦之情。

(2分)浪淘沙阅读答案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浪淘沙①欧阳修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②。

垂杨紫陌③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

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注】①本词是诗人春日与友人旧地同游而作的游宴诗歌。

②从容:悠闲舒缓。

③紫陌:京城郊外。

8.本词是一首游宴之作,但作者在上片中并未直接描写宴饮的场面,请结合诗句分析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处理?(5分)9.结合诗句“今年花胜去年红。

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分析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6分)答案:8、诗人不写酒筵之盛,也不写宴饮之欢乐,而是述说举酒向东风祝祷,希望东风不要匆匆离去,停留下来,一同欣赏大好风光;(2分)也是希望人们慢慢游赏,尽兴而归;(1分)同时也以游宴的地点指出此行是故地重游,回忆了往昔的游赏之乐,同时为下文抒怀铺垫。

(2分)9、“今年花胜去年红”既有希望友人尽情赏玩之意,又与上片“当时”句呼应,道出了对过去美好的回忆及久别重逢的喜悦;(2分)“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虚笔想象,明年此处花朵将更加繁盛,但自己与友人又将天各一方,突显出了好友相逢,不能久聚的痛苦;(2分)此二句呼应前文“当时”句,将三年之花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惜花来写别情,以新颖的构思,抒发好友难得聚首,见面旋即离别的伤感。

李煜浪淘沙往事只堪哀表现手法

李煜浪淘沙往事只堪哀表现手法

李煜浪淘沙往事只堪哀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
全词以往事与今景对比着写,一虚一实(虚实结合),动人心魄。

起两句实全词主旨,“往事堪哀”与对景难排”,使词人深陷于往事与今景的痛苦之中。

由昔至今,凄凉一色。

“秋风”三句既补足难排之景,又极言其环境落寞之状,皆是写实之句。

换头两句是对当年壮气豪情的回忆。

“想得”句是因月想得,南唐故都的玉楼瑶殿与波光闪烁的秦淮河,同在此月之下,然情景已非,痛从中来,颇有悔不当初之意。

以此我们也应注意到,李煜虽是一个亡国之君,它对故国的怀念不仅有忆念逸乐生活的内容,也有对当时国策的一些反思。

附原文: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
李煜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

秋风庭院藓侵阶。

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

晚凉天净月华开。

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最新试题库含答案】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阅读答案

【最新试题库含答案】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阅读答案

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阅读答案:篇一:无锡市2014年秋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无锡市2014年秋学期高二期末试卷语文2015.1注意事项及说明: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所有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卷上,试题序号不要搞错。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当前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接访人员一定要专心、耐心、细心,推诿敷衍,粗心大意,搞官僚主义那一套。

②经调查,这一事故不是人为的,是一个偶发事件,完全与他无关,在确凿的证据面前是无可的了。

③注胶虾和残余农药超标的“立顿”茶叶,都曾经地摆在大超市的柜台上,这不能不令人深思。

A.切忌质疑冠冕堂皇B.切记置疑冠冕堂皇C.切忌置疑堂而皇之D.切记质疑堂而皇之2.下列诗句中对仗最为工整的一项是(3分)A.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B.紫艳半开篱菊静,鸿雁不堪愁里听C.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D.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3.下面是日常生活中的四个交际情景,其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分)A.主持人介绍来校讲学的专家:王元教授是我校杰出校友,他长期从事天文学研究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去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B.张老师遇到原来的同事:王老师,昨天在书店里遇到了你的家父,几年不见他还是精神矍铄。

C.某读者在收到作家的著作后回信:老师,您寄奉的新作已经收到,拜读之后受益匪浅,感激之情,无以言表。

D.校庆前夕某校友发给联络办老师的短信:因近日事务繁忙,恐难以按时到达贵校参加庆典,对此深表歉意!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五个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近年来,养老金问题已成为举国关注的话题。

人们希望老有所养,即人们进入老年后,不能自己解决生活问题的情况下,能够得到家庭、社会的赡养。

老有所养,快乐养老,平等养老,可见养老并轨彰显的是改革决心。

①人到了老年以后,自身没有生产能力,只有消费了。

【诗词大观园●赏析】浪淘沙.往事只堪哀

【诗词大观园●赏析】浪淘沙.往事只堪哀

【诗词⼤观园●赏析】浪淘沙.往事只堪哀《浪淘沙》,词牌名。

唐时原为七⾔绝句体,⼆⼗⼋字,⾄南唐李煜始改双调,长短句。

钦定词谱为《浪淘沙令》。

本调共⼗句,五⼗四字,前后⽚各四平韵。

下⾯赏析的便是李煜的作品。

要赏读李煜的词,⾸先要简要了解李煜其⼈。

李煜,原名李从嘉,字重光,世称南唐后主或李后主,公元961年在⾦陵登基即位。

公元975年国破降宋,被俘到汴京(今开封)后软禁。

公元978年被赵光义毒杀.追封吴王。

李煜是南唐的第三位皇帝,⾃⼩长在深宫,即所谓“⽣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之⼿”,从⽽导致其“性宽恕,威令不素著”。

也就是说,他的性格宽厚仁慈,⼼不狠,威严不⾜,虽然是皇帝,说话有时候还会不管⽤。

然⽽,也正是这种优越的⽣活环境与深厚的⽂化熏陶以及其后的遭遇造就了⼀位改写⽂学史的伟⼤的词⼈。

⾄于后⼈对其评价的“性骄侈,好声⾊,⼜喜浮图,为⾼谈,不恤政事”等等也极易理解,很多后代皇帝皆是如此,宋徽宗就与其极为相似。

该词流传着⼏个版本,本次活动所提供的是王国维辑本《南唐⼆主词》,如下: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

秋风庭院藓侵阶。

⼀任珠帘闲不卷,终⽇谁来?⾦琐忆沉埋,壮⽓蒿莱。

晚凉天净⽉华开。

想得⽟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在其他版本中再选出⼀例: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

秋风庭院藓侵阶。

⼀任珠帘闲不卷,终⽇谁来!⾦锁已沉埋,壮⽓蒿莱。

晚凉天净⽉华开。

相得⽟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两个版本中有两字不同,我认为其“已”字强于“忆”字;⽽“想”字则强于“相”字。

从描绘的景象与蕴含的情绪看,这⾸词应写⾃开封。

《古今词统》中有题作“在汴京念秣陵作”。

(秣陵者,秦汉时对今南京的称谓)由此可以肯定,这⾸词必定是作于软禁之中。

下⾯我们来分句细读: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

——往事对我来说只有悲哀,眼前的情景更让我⽆法排遣。

此处开门见⼭,直接道出对过去的怀念。

“堪哀”绝不是“往事”不好,⽽是太好,更因为此时的处境太不好。

美好时光⼀去不返,作为帝王的⾃⼰已永远的成为了过去,现在的⾃⼰是他⼈的阶下之囚。

语文苏教版选修系列《唐诗宋词选读》配套文档:专题七+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Word版含答案

语文苏教版选修系列《唐诗宋词选读》配套文档:专题七+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Word版含答案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一、词人名片李煜作为“好声色而不恤国政”的亡国之君,确实可悲可叹,但却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泣血词章。

李煜前期词作风格绮丽柔靡,不脱“花间”习气。

国亡后在“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的软禁生涯中,以一首首泣血的绝唱,使亡国之君成为千古词坛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词话》语),正是“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

这些后期词作,凄凉悲壮,意境深远,已为苏、辛等“豪放派”打下了伏笔,为词史上承前启后的大宗师,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言:“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

”至于其语句的清丽、音韵的和谐,更是空前绝后的了。

李煜词的最大特点是纯真、直抒胸臆,尤其在亡国之后,他毫不掩饰地倾吐自己内心难解难排的悔恨和巨大悲痛,如泣如诉。

王国维评价:“后主之词,真可谓以血书者也。

”他是我国诗歌文学发展的有力推动者。

二、诗词故事宋太宗鸩杀李后主李煜被俘来到汴京后,其词一经写成,很快便在其住所传开。

宋太祖赵匡胤一时不知该怎么处理他。

后来,他的弟弟赵匡义即位后,准备对他下毒手。

一年的七夕时分,探子密报:李煜带着他的大臣们一起在屋中唱着一首悲凉的曲子,君臣都在流泪不止。

赵匡义赶忙去听他们在唱什么。

一去,就听见南唐君臣正在唱《虞美人》。

词作一唱三叹,曲折反复地表现了被俘虏的南唐君臣们的愁苦心情。

赵匡义听后,知道再也不能让南唐君臣们继续这么颓废下去影响民心了。

第二天,他就暗地里下了一道命令,把李煜给毒死了。

三、文题背景这首词,一般编集的人都认为是李煜的绝笔之作。

李煜不堪被俘之后囚徒生活的一腔悲怨之情,在这首小令里得到了尽情的抒发。

一、诵读,整体感知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词,感知内容。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饷/贪欢△。

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2.在前面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该词。

浪淘沙阅读答案

浪淘沙阅读答案

浪淘沙阅读答案浪淘沙阅读答案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我们很多时候都不得不用到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检查自己的得与失,分析原因及时总结。

那么一般好的阅读答案都具备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浪淘沙阅读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浪淘沙阅读答案1浪淘沙怀旧 (李煜)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 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译文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

罗织的锦被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

只有迷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时的欢娱。

独自一人在太阳下山时在高楼上倚靠栏杆遥望远方,因为想到旧时拥有的无限江山,心中便会泛起无限伤感。

离别它是容易的,再要见到它就很艰难。

像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也,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

(1)词的上片和下片分别写了什么?答:上片写春寒愁感.下片写家国恨情.(2) 天上人间一句流露了词人怎样的心境?答:流露了词人内心世界生与死的矛盾,是绝望者的希望.3. 对这首词的理解,不全恰当的一项是(C )A. 前三句,写词人被帘外潺潺的雨声惊醒,感到春天将衰残消逝,丝绸被子抵御不了五更时的春寒袭击。

B. 梦里两句是说,梦中以为自己还在做着皇帝,不知已经是亡国俘囚了。

一晌,片时片刻。

C. 无限江山即锦绣江山;别时句是说,离别时很容易(即丢失很快),再要见可就难了(即身不由己)。

D. 最后两句照应开头的春意阑珊,同时也表达逝者如斯、时不再来的慨叹。

4. 对这首词的分析,不全正确的一项是(C )A. 这首词,写的时间是暮春一个五更天的梦醒之后,写的地点是睡床上,写的事情是怀旧感今。

B. 这首词,以词人当时的囚徒生活和片刻欢乐的梦境对比,抒发了怀念故国的悲苦和绝望的心情。

C. 结尾写好的景物,好的时光一去不复返,用天上人间概括对比今昔生活,都是形象而很有余味的双关D. 这首词塑造了一个失去故国,一梦醒来无限辛酸的不幸者形象,语言精炼自然,音韵和谐流畅。

李煜词《浪淘沙》赏析

李煜词《浪淘沙》赏析

李煜词《浪淘沙》赏析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注释:[1]潺潺:形容雨声。

[2]阑珊:衰残。

一作「将阑」。

[3]罗衾(音亲):绸被子。

不耐:受不了。

一作「不暖」。

[4]身是客:指被拘汴京,形同囚徒。

[5]一晌(音赏):一会儿,片刻。

贪欢:指贪恋梦境中的欢乐。

分析:此首殆后主绝笔,语意惨然。

五更梦回,寒意潺潺,其境之黯淡凄凉可知。

"梦里"两句,忆梦中情事,尤觉哀痛。

换头宕开,两句自为呼应,所以"独自莫凭阑"者,盖因凭阑见无限江山,又引起无限伤心也。

此与"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同为悲愤已极之语。

辛稼轩之"休去倚危阑,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亦袭此意。

"别时"一句,说出过去与今后之情况。

自知相见无期,而下世亦不久矣。

故"流水"两句,即承上申说不久于人世之意,水流尽矣,花落尽矣,春归去矣,而人亦将亡矣。

将四种了语,并合一处作结,肝肠断绝,遗恨千古。

此词上片用倒叙手法,帘外雨,五更寒,是梦后事;忘却身份,一晌贪欢,是梦中事。

潺潺春雨和阵阵春寒,惊醒残梦,使抒情主人公回到了真实人生的凄凉景况中来。

梦中梦后,实际上是今昔之比。

李煜《菩萨蛮》词有句:「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所写情事与此差同。

但《菩萨蛮》写得直率,此词则婉转曲折。

词中的自然环境和身心感受,更多象征性,也更有典型性。

下片首句「独自莫凭栏」的「莫」字,有入声与去声(暮)两种读法。

作「莫凭栏」,是因凭栏而见故国江山,将引起无限伤感,作「暮凭栏」,是晚眺江山遥远,深感「别时容易见时难」。

两说都可通。

「流水落花春去也」,与上片「春意阑珊」相呼应,同时也暗喻来日无多,不久于人世。

「天上人间」句,颇感迷离恍惚,众说纷纭。

其实语出白居易《长恨歌》:「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李煜《浪淘沙》译文及鉴赏

李煜《浪淘沙》译文及鉴赏

李煜《浪淘沙》译文及鉴赏李煜《浪淘沙》译文及鉴赏原文: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注释:潺潺:形容雨声。

阑珊:衰残。

一作“将阑”。

罗衾:绸被子。

不耐:受不了。

一作“不暖”。

身是客:指被拘汴京,形同囚徒。

一晌:一会儿,片刻。

贪欢:指贪恋梦境中的欢乐。

译文: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

罗织的锦被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

只有迷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时的娱欢。

独自一人在暮色苍茫时依靠画栏,遥望辽阔无边的旧日江山。

离别它是容易的,再要见到它就很艰难。

像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了,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

作者简介:李煜(937-978),字重光,南唐最后一个国君,世称李后主,五代著名词人,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

南唐中主李璟之子,公元961年嗣位,在位15年,李煜通晓音律,善诗文,能书画。

他前期词写宫廷生活为主,后期词抒写被赵宋王朝所俘后的遭遇,虽然内容充满着对昔日繁华生活的留念和亡国的哀伤,但毕竟已从狭窄、虚浮的小天地中突破出来,提高了词的抒情艺术表现力,在词史的发展上,自有着一定的地位。

作品鉴赏一:此词上片用倒叙手法,帘外雨,五更寒,是梦后事;忘却身份,一晌贪欢,是梦中事。

潺潺春雨和阵阵春寒,惊醒残梦,使抒情主人公回到了真实人生的凄凉景况中来。

梦中梦后,实际上是今昔之比。

李煜《菩萨蛮》词有句:“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所写情事与此差同。

但《菩萨蛮》写得直率,此词则婉转曲折。

词中的自然环境和身心感受,更多象征性,也更有典型性。

下片首句“独自莫凭栏”的“莫”字,有入声与去声(暮)两种读法。

作“莫凭栏”,是因凭栏而见故国江山,将引起无限伤感,作“暮凭栏”,是晚眺江山遥远,深感“别时容易见时难”。

两说都可通。

“流水落花春去也”,与上片“春意阑珊”相呼应,同时也暗喻来日无多,不久于人世。

古诗浪淘沙·往事只堪哀翻译赏析

古诗浪淘沙·往事只堪哀翻译赏析

古诗浪淘沙·往事只堪哀翻译赏析《浪淘沙·往事只堪哀》作者为唐朝诗人李煜。

其古诗全文如下: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

秋风庭院藓侵阶。

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

晚凉天净月华开。

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前言】《浪淘沙·往事只堪哀》是南唐后主李煜的作品,这首词是词人从一个亡国之君的立场和思想感情来写他追怀昔日帝王生活的悲哀和寂寞,词中以直抒悲怀领起,继之以一系列鲜明的图景。

词中有眼前景,有象征景,有想象景,把他的凄凉之感,亡国之痛,故国之思,寄寓其中,突出地表现了词人善于捕捉形象的艺术才能。

【注释】①藓侵阶:苔藓上阶,表明很少有人来。

②一任:任凭。

吴本、吕本、侯本《南唐二主词》、《花草粹编》作“一行”。

《续选草堂诗余》、《古今词统》作“一片”。

粟本《二主词》、《历代诗余》、《全唐诗》作“桁(hén)”。

一桁:一列,一挂。

如杜牧《十九兄郡楼有宴病不赴》:“燕子嗔重一桁帘。

”③终日谁来:整天没有人来。

④金锁:即铁锁,用三国时吴国用铁锁封江对抗晋军事。

或以为“金锁”即“金琐”,指南唐旧日宫殿。

也有人把“金锁”解为金线串制的铠甲,代表南唐对宋兵的抵抗。

众说皆可通。

锁:萧本、晨本《二主词》作“琐”。

侯本《南唐二主词》、《花草粹编》、《词综》、《历代诗余》、《全唐诗》作“金剑”。

《续选草堂诗余》、《古今词统》作“金敛”。

《古今词统》并注:“敛,一作剑。

”按:作敛不可解,盖承“金剑”而误。

⑤已:《草堂诗余续集》、《古今词统》作“玉”。

《古今词统》并注:“玉,一作已。

⑥”蒿莱:蒿莱,借指野草、杂草,这里用作动词,意为淹没野草之中,以此象征消沉,衰落。

⑦净:吴讷《百家词》旧抄本、吕本、侯本、萧本《南唐二主词》、《花草粹编》、《词综》、《续集》、《词综》、《全唐诗》俱作“静”。

⑧秦淮:即秦淮河。

是长江下游流经今南京市区的一条支流。

据说是秦始皇为疏通淮水而开凿的,故名秦淮。

古代诗歌赏析李煜《虞美人》《浪淘沙令》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代诗歌赏析李煜《虞美人》《浪淘沙令》阅读练习及答案

六、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17~19题。

(共12分)虞美人①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浪淘沙令李煜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②。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注释】①这两首词均作于词人亡国后被囚汴京期间。

②阑珊:将尽,衰落。

17.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往事知多少”一句责问自己做了多少错误的往事,后悔当初未能励精图治。

B.南唐故宫的“雕栏玉砌”应该依旧,而“朱颜”已改,物是人非,对比强烈。

C.“一晌贪欢”之“欢”只是梦里的片刻欢愉,有力衬托了梦醒之后的悲情。

D.曾经的无限江山再难见到,即使凭栏远眺也是徒劳,因此劝自己“莫凭栏”。

18.两首词的下阕写到了“春水”或“流水”,下列句中的“春水”“流水”与两首词中的这两个意象情感内涵一致的一项是(3分)A.一池春水绿如苔,水上新花取次开。

(刘无极《漾花池》)B.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

(苏舜钦《初晴游沧浪亭》)C.秋后风光雨后山,满城流水碧潺潺。

(苏轼《暴雨初晴》)D.画桥浅映横塘路。

流水滔滔春共去。

(张先《偷声木兰花》)19.两首词上阕均借写春景来抒情,但景与情之间的关系却有不同。

请结合词中的内容分析其不同之处。

(6分)17.(3分)A18.(3分)D19.(6分)【答案示例】《虞美人》以乐景写哀情,景与情是对立的。

上阕中“春花”“东风”本是春天的美景,令人愉悦,此处却勾起词人对美好往事的回忆,徒增伤感。

美好怡人的春景反衬了词人的亡国之痛。

《浪淘沙令》以哀景写哀情,景与情是一致的。

上阕的春雨、春寒营造出凄清的氛围,“春意阑珊”更是写出美好春景的衰败凋残,衬托出身为异乡之客的悲伤和亡国之痛。

【评分参考】共6分。

每首词3分;说明景与情的关系1分,结合内容分析2分。

《浪淘沙疏雨洗天清》阅读答案附赏析

《浪淘沙疏雨洗天清》阅读答案附赏析

《浪淘沙疏雨洗天清》阅读答案附赏析《浪淘沙疏雨洗天清》阅读答案附赏析《浪淘沙·疏雨洗天清》当时邓剡被俘虏,和文天祥一同被押解北上。

在途经建康,邓剡作了此词。

浪淘沙疏雨洗天清。

枕簟凉生。

井桐一叶做秋声。

谁念客身轻似叶,千里飘零?梦断古台城。

月淡潮平。

便须携酒访新亭。

不见当时王谢宅,烟草青青。

这首词寓含有怀古感今的浓浓深情,语言极为明快,堪称邓剡现存的词中的一篇佳作。

浪淘沙疏雨洗天清邓剡①疏雨洗天清。

枕簟凉生。

井桐一叶做秋声。

谁念客身轻似叶,千里飘零?梦断古台城。

月淡潮平。

便须携酒访新亭②。

不见当时王谢宅,烟草青青。

【注】①邓剡:南宋词人,追随文天祥抗元。

南宋灭亡,被俘押赴北上,本词为北上途经建康(今江苏南京)所作。

②新亭:在今南京市南,据史料记载,西晋灭亡后南渡士人经常相邀到此。

1.本词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作具体分析。

(5分)2.结合全词的内容,谈谈作者“枕簟凉生” “凉”的原因。

(6分)参考答案1.①用典(1分)“客身”句化用李煜的“梦里不知身是客”的词句,写出自身的飘零之况;“新亭”句,运用西晋灭亡后南渡士人的哀叹和相慰,写出亡国之痛(2分)②融情于景(1分)“井桐一叶做秋声”,秋叶飘落暗含着盛极而衰的哲理,“月淡潮平”,暗含心境的凄怆(此处若答成“反衬”,写出激愤之情,也可给1分)(1分)2.①秋天到来,客观气候的转凉;②自身被俘,被押北上的凄凉身世;③家国沦亡的悲凉。

(每点2分)(分析时结合全词)二1.下列有关诗歌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本词以“疏雨洗天清”简淡起笔,通过描写秋雨疏落、一洗天地的景象,奠定了全词清新爽朗的情感基调。

B.“枕簟凉生”是写此时已从夏季转入秋季,暑退寒来本是自然节序,但一个“生”字却写出了词人是从枕簟渐生凉意的触感中感知到秋的到来。

C.“井桐一叶做秋声”一句,既是报秋,又勾起了对自己身世的感叹,将景物的萧条与心境的衰颓熔铸一体。

D.“谁念客身轻似叶”是通过设问、比喻手法写出词人由秋叶轻飘联想到身世飘零,道尽了去国离乡、无人顾念的凄苦。

浪淘沙李煜原文浪淘沙赏析

浪淘沙李煜原文浪淘沙赏析

浪淘沙李煜原文浪淘沙赏析作者:[南唐]李煜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

秋风庭院藓侵阶。

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金锁已科合,壮气蒿莱。

晚肥天净月华上开。

想要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注释>金剑:寓意南唐政权。

<韵译>可悲的追忆真的难以排解。

苔藓布满秋风庭院,任它朱帘不卷,反正没有人去。

已就是国被家亡了,从前搞皇帝的一切都磨灭在蒿莱之中。

晚凉天静,满天月色,记起远方的金陵,那些过去属我的宫殿的影子,还照曝光在秦淮河的清波里,只是人回去殿空!<评析>此词下堂宋后抒发自闭时心情。

“往事只堪哀”,是说想起往事就悲哀,而不是说想起悲哀的往事。

后主被俘入宋后,总是难忘故国的“往事”。

《虞美人》词说“往事知多少”;《菩萨蛮》词说“往事已成空”,可见他的“往事”是指过去欢乐“往事”。

如今触目皆悲,所以想起欢乐的往事,更倍增伤感。

开篇流露的是幸福的失落感,接下来表现的是沉重的孤独感。

庭院长满了苔藓,可见环境的极度荒凉冷清。

室内也是死气沉沉。

珠帘不卷,既是无人卷,也是无心卷帘。

户外荒凉,触目肠断,不如呆在室内消磨时光。

可长期龟缩幽闭一室,内心的孤独还是不能排解。

他在期盼人来,期盼着与人交流、倾诉,可等待“终日”,不见人来,也无人敢来。

据宋人王铚《默记》记载,后主在汴京开封的住处,每天都有“一老卒守门”,并“有旨不得与外人接”。

李煜在汴京,实质是被软禁的囚徒。

他明明知道没有人愿意来看望,也没有人敢来看望,却偏偏说“终日”有“谁来”。

他是在失望中期盼,在期盼中绝望。

这就是李后主的心态。

在极度寂寞中度日的李煜,消磨时光、排解迷茫的最出色方式就是回忆往事。

金剑沉埋入废墟,壮气疲惫于荒草,复国的机会与可能将就是一点儿也没了,只好任命吧!就这样过一天算一天吧!上片写的是白天,下片写晚上,晚凉天静,月华普照,全词的境界闪出一丝亮色,主人公的心情也为之开朗。

可这月亮已非故乡之月,就像建安时期王粲《登楼赋》所说的“虽信美而吾土”。

《浪淘沙·帘外雨潺潺》的阅读参考答案附翻译赏析

《浪淘沙·帘外雨潺潺》的阅读参考答案附翻译赏析

《浪淘沙·帘外雨潺潺》的阅读参考答案附翻译赏析《浪淘沙·帘外雨潺潺》的阅读参考答案附翻译赏析浪淘沙①(南唐)李煜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注释]①此词婉转曲折,词中的自然环境和身心感受,更多象征性,也更有典型性。

(1)下片首句“独自莫凭栏”的“莫”字,有“莫”和“暮”两种读法和意义。

根据诗意,说说你认为哪一个更好。

(2)“流水落花春去也”,与上片“”相呼应,同时也暗喻来日无多。

参考答案:(1)作“莫凭栏”,是因凭栏而见故国江山,将引起无限伤感;作“暮凭栏”,是晚眺江山遥远,深感“别时容易见时难”。

两说都可以。

(2)春意阑珊(3)“别时容易见时难”或“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二:1、说说“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它所传达出来的神韵。

答:A以声写静,传达出词人亡国后的孤寂之感。

B以雨滴声声写出词人内心愁绪纷扰。

C以春雨之寒,衬托人物内心的悲凉。

总结:白描手法,以粗细条的景物勾画,营造深沉的意境,传达出丰富的内心活动。

2、正常顺序应为“梦欢”“春寒”“梦醒”,而词中却为“春寒”“梦醒”“梦欢”,作用如何。

答:为了突出现实的孤寂凄凉,“梦欢”为反衬而已。

梦里梦外的巨大反差其实也是今昔两种生活的对比,是作为一国之君和阶下之囚的对比。

写梦中之“欢”,谁知梦中越欢,梦醒越苦;不着悲、愁等字眼,但悲苦之情可以想见。

3、“梦里不知身是客,一饷贪欢”的表达作用。

答:以梦的短,写现实之长;以梦的欢,写现实的悲;以梦中的主,写现实的客:表达了词人沦为亡国奴的孤寂凄凉。

(引导学生比较“客”的含义)虚实结合译文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

罗织的锦被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

只有迷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时的欢娱。

独自一人在太阳下山时在高楼上倚靠栏杆遥望远方,因为想到旧时拥有的无限江山,心中便会泛起无限伤感。

离别它是容易的,再要见到它就很艰难。

像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也,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片转折而起,以“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悲悼国家破灭、身陷为虏的遭遇。想当年,身为君主,群臣俯首,宫娥簇拥,有过颐指气使的威严,有过春花雪月的风流,而所有的繁华与富贵都一起随着金陵的陷落而烟消云散,化为了乌有。此时徘徊庭院,往事无限,看秋夜天高,秋月澄明,那金陵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却不再是往日的气象。南唐已破灭,君主成囚虏,秋月还是那轮秋月,只是“空照秦淮”而已。这里的“玉楼瑶殿影”,可以分作两层理解。第一层是指秦淮河边的旧时宫苑,映照在月光下,投影在河水中,却是有楼影而无人影,重在一个“照”字。第二层是指神话传说中的月宫,华丽壮观却虚无缥缈,就像此刻记忆中的故国宫苑,重在一个“空”。就第一层讲,作者是凭着想象回到旧地,就第二层讲,则作者是在当地望月而遥寄哀思。这两层意思就将一人而两地的情思通过一轮秋月糅合到一起,“空照”不仅在秦淮的楼阁,也在汴京的人一心。“空照”的感受中有无尽的心酸与哀苦。
这首词写当前的孤寂,与往日的繁华相对,不过不是直接道出,而是借景抒情。上片景色“秋风庭院藓侵阶”,写得寒瑟凄惨;下片景色“晚凉天净月华开”,虽然清冷,却是一片澄明。这两处景色,一明一暗,又一在白日,一在夜晚,就构成了双重的联系。在格调上是现在与过去的对比,在时间上则是日以继夜的相承。因此,“对景难排”不仅是说眼前景,而且是指所有的景物,无论四季,无论日夜,都不能为孤苦的作者排遣悲哀,不说“往事只堪哀”,用其他的话也是无法表达出悲哀的。
横江的铁锁链,已经深深地埋于江底;豪壮的气概,也早已付与荒郊野草。
傍晚的天气渐渐转凉,这时的天空是那样的明净,月光毫无遮拦地洒满秦淮河上。
【注释】
①藓侵阶:苔藓上阶,表明很少有人来。
②一任:任凭。吴本、吕本、侯本《南唐二主词》、《花草粹编》作“一行”。《续选草堂诗余》、《古今词统》作“一片”。粟本《二主词》、《历代诗余》、《全唐诗》作“桁(héng)”。一桁:一列,一挂。如杜牧《十九兄郡楼有宴病不赴》:“燕子嗔重一桁帘。”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
李煜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译文】
往事回想起来,只令人徒增哀叹;即便面对多么美好的景色,也终究难以排遣心中的愁苦。
秋风萧瑟,冷落的庭院中,爬满苔藓的台阶,触目可见。门前的珠帘,任凭它慵懒地垂着,从不卷起,反正整天也不会有人来探望。
③终日谁来:整天没有人来。
④金锁:即铁锁,用三国时吴国用铁锁封江对抗晋军事。或以为“金锁”即“金琐”,指南唐旧日宫殿。也有人把“金锁”解为金线串制的铠甲,代表南唐对宋兵的抵抗。众说皆可通。锁:萧本、晨本《二主词》作“琐”。侯本《南唐二主词》、《花草粹编》、《词综》、《历代诗余》、《全唐诗》作“金剑”。《续选草堂诗余》、《古今词统》作“金敛”。《古今词统》并注:“敛,一作剑。”按:作敛不可解,盖承“金剑”而误。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李煜囚于汴京期间(976—978)所作。宋人王轾《默记》记载,李煜的居处有“老卒守门”,“不得与外人接”,所以李煜降宋后,实际上被监禁起来了。他曾传信给旧时官人说,“此中日夕以泪洗面!”
【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起句“往事只堪哀”,将全篇基调定出,并凝结到一个“哀”字上。这“哀”是如此深重,以至于“对景难排”。本来“对景难排”就在说无人可以倾诉,只好独自面对景物,希望能作排遣,在诉说哀痛深重的同时,已有孤独之意。由此拈出“难”,是说孤苦之深,面对景物也无法排遣。更接以“秋风庭院藓侵阶”,用苔藓满地写无人造访,用庭院秋风写空旷凄凉,景色已然寂寞,孤苦唯见深重。这样便将人的孤独写得很具体,很形象,那内心的哀伤,非但是“难排”,“对景”更是徒然增痛而已。时当秋天,是枯索萧瑟之季;身在庭院,有高墙围困之难。而在这小院中,秋风吹过,树叶黄落,唯一的绿色就是蔓延生长的苔藓,那层暗绿一直爬到了进入堂室的台阶上,看着令人心酸。刘禹锡的《陋室铭》有“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名句,表现高逸脱俗的文人雅趣。这里写苔藓,是说生活的孤寂,在寒瑟的秋天虽然有这一点绿色,却是长年没有人行走的痕迹,尤增悲哀。于是作者“一任珠帘闲不卷”,既然“终日”都无人来。“一桁”写索性,不是痛快的豪放,而是无奈的放弃。“闲”写门帘长垂的状态,实指自己百无聊赖的生活处境,既不是“一帘风月闲”(《长相思》)的悠闲,也不是“同醉与闲平,诗随羯鼓成”(《菩萨蛮》)的闲散。上片就眼前景物而写孤苦的凄凉心境。
⑤已:《草堂诗余续集》、《古今词统》作“玉”。《古今词统》并注:“玉,一作已。
⑥”蒿莱:蒿莱,借指野草、杂草,这里用作动词,意为淹没野草之中,以此象征消沉,衰落。
⑦净:吴讷《百家词》旧抄本、吕本、侯本、萧本《南唐二主词》、《花草粹编》、《词综》、《续集》、《词综》、《全唐诗》俱作“静”。
⑧秦淮:即秦淮河。是长江下游流经今南京市区的一条支流。据说是秦始皇为疏通淮水而开凿的,故名秦淮。秦淮一直是南京的胜地,南唐时期两岸有舞馆歌楼,河中有画舫游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