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行为学重点整理

合集下载

消费者行为学知识点整理

消费者行为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篇:导论1.消费者行为定义:消费者行为学是研究个体或群体为满足其需要而如何选择、获取、使用、处置产品、服务、体验和想法以及由此对消费者和社会产生的影响。

2.消费者行为学研究什么?①影响消费者消费的内在因素:知觉,学习与记忆,动机与价值观,态度,个性与自我观念。

②影响消费者消费的外在因素:文化,亚文化等③消费者的决策过程④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最新趋势和问题---如网络时代的消费心理学等,在介绍上述内容的同时,注意讨论中国社会中消费者行为的主要特点结合一些具体实例,介绍消费者行为研究的主要方法。

第二章消费者决策过程:问题认知与信息搜集①看p33的图2-2;②p34名义型决策分为:忠诚型购买决策和习惯型购买决策。

1.特定需要与购买行为-1(考大题)成就的需要(自我为中心,整个大社会群体公认的)有高度成就需要的个体、高度重视个人成就,他们重视显示成功的产品和服务,因为这些消费项目反映了他们的目标的实现。

能够显示成功的产品在这些消费者中大有市场。

具有高度成就动机的职业女性更可能选择他们觉得利落整洁的服装,而可能对强调女人味特质的服饰不感兴趣。

2.★重点P148感官阈限①绝对阈限:能被感觉通道识别的最低限度的刺激称为感觉通道的接收阈限。

是指特定感觉渠道所能觉察到的最小刺激量。

(吹狗哨的声音太高,人耳听不到;路边广告太小,乘车路过者看不到)②差别阈限:指感觉系统觉察两种刺激之间的差别或者变化的能力。

能够觉察到的两种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别称为最小可觉察差别例如Example:包装更新的变迁必须微妙到让人看不出,以此留住现有客户P206消费者态度对购买行为的影响:①对消费者判断和评价产品品牌的影响;②影响消费者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③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向。

P232--234态度的测量考小计算P244个性与消费者行为(看书):①运用个性预测购买者行为(预测不到10%);②品牌个性;③与采用创新产品相关的个性特征:④个性与决策。

消费者行为学重点

消费者行为学重点

消费者行为学重点方法:1.决策导向研究法2、体验导向研究法3、行为影响研究法消费者行为研究基本分析框架:消费者决策过程个体与心理因素问题认知与信息搜寻外部环境因素消费者资源评价与购买文化需要动机购后行为社会阶层消费者知觉社会群体学习与记忆家庭消费者态度情境个性、自我概念与生消费者保护政策活方式与法律消费者决策的类型:①扩展型决策②有限型决策③名义型决策名义型购买决策分为两种:即忠诚型购买决策和习惯型购买决策。

形成原因:一是减少购买风险,二是简化决策程序。

忠诚型购买决策是指消费者认定某一品牌较竞争品牌能更好地满足需要,对该品牌形成了情感上的依赖,长期反复选择该品牌。

三种购买决策类型的比较:决策类型扩展型有限型名义型信息搜集的范围与数量广泛一般很少决策速度慢中等快重复选择同一品牌的可能性小中大心理过程形成概念获得概念运用概念消费者问题的类型:主动型和被动型。

主动型问题是指在正常情况下消费者能意识到的问题。

冲动性购买于无计划购买的区别:前者是基于对某种产品的一时性情感所进行的购买,含有情感多于理智或非理智性购买的意蕴。

无计划购买包含的范围更为宽广,它不仅仅包括冲动性购买,而且包括很多纯理性的购买。

冲动性购买的特征:①冲动性②强制性③情绪性或刺激性④对后果的不在意性答:首先,如果新兴的或非传统的零售渠道销售具有高经济风险或社会风险的产品,应设法降低顾客的知觉风险。

其次,非传统的零售渠道,尤其是折扣商店销售高知觉风险的产品时,应尽量从有品牌影响的供应商处供货。

再次,传统零售店应将侧重点放在销售那些有较高知觉风险的产品上。

最后,经济风险可以通过提供担保或保证来降低。

消费者满意:是购买者在特定的购买情形中,对其所付出的是否得到足够回报的认知状态。

消费者不满:一般是指消费者由于对交易结果的预期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出入而引起的行为上或情绪上的反应。

重复购买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习惯型购买者和忠诚型购买者。

习惯型购买者:重复购买某种产品是由于习惯,或者他们购物的地方没有更好的备选品,或该品牌是最便宜的。

消费者行为学重点整理

消费者行为学重点整理

消费者⾏为学重点整理第⼀章消费者⾏为学概述1. 消费者⾏为:指消费者为获取、使⽤、处置消费物品或服务所采取的各种⾏动,包括先于且决定这些⾏动的决策过程。

2. 消费者⾏为的特点:(1)多样性–各⼈消费需求、偏好等不同–同⼀⼈不同期、不同情景、不同产品的⾏为⽅式不同。

(2)复杂性。

受消费动机、⽂化背景、经济、个体等因素的影响(3)⾏为共性。

由⼈们需要的共性决定。

该性质决定研究消费者⾏为的意义(4)可引导性。

在满⾜消费者现实或潜在需求的前提下,企业可影响消费。

3. 消费者⾏为的研究⽅法从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不同层⾯划分:(1)决策导向研究(20世纪70—80年代)。

研究购买者理性决策过程。

(2)经验导向研究(20世纪80年代)。

探讨消费者⾮理性购买和体验型购买的⾏为。

(3)⾏为影响研究(20世纪90年代始)。

探讨源于外部⾮情感和信念因素产⽣的购买⾏动。

4. 消费者⾏为研究的基本框架(必须掌握)第⼆章消费者决策过程---问题认知与信息搜索1. 消费者决策过程的5个阶段:问题认知---信息搜索---评价与选择---购买---购后评价2. 消费者决策类型(1)扩展型决策属复杂决策。

对产品不熟悉,消费者介⼊程度⾼,备选产品或品牌差异程度⼤,购买的时间压⼒⼩。

特点:消费者进⾏⼤量的信息搜集;⼤量的⽐较、评价。

决策过程:认知问题---⼤量的内、外信息搜集---复杂的产品评价---购买---复杂的购后评价。

举例:住房、汽车、电脑等(2)有限型决策特点:消费者对产品了解有限;被选品差异性不⼤且数量有限;有限的外部信息搜集;介⼊程度不很⾼;所花时间较短。

决策过程:认知问题---以内部信息搜集为主---有限的产品评价(规则简单、属性少、品牌少)---购买---有限的购后评价追求多样化的购买、在它⼈影响下或某种情绪下的购买决策,⼀般属有限型决策。

举例:⽜奶、酒等。

(3)名义型决策特点:购买介⼊程度低、购买基本不⽤决策、购后基本不评价。

消费者行为学重点

消费者行为学重点

消费者行为学重点1.消费者行为是指:消费者为获取、使用、处置消费物品或者服务所采取的各种行为,包括先于且决定行动的决策过程。

2.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历史:1899年凡勃伦《有闲阶级论》、1903年斯格特《广告论》。

3.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方法:1决策导向研究法2体验导向研究法3行为影响研究法。

4.影响店铺选择的店堂特征:1商店的位置与规模2商店的形象3零售店广告。

5.影响品牌选择和产品购买数量的店内因素:1购物点陈列2削价与促销3店堂布置与气氛4商品脱销。

(①采用不同与平时的放置方式陈列商品对消费者的品牌选择行为将产生重要影响②这些手段的相对影响不易分清,且店内削价对品牌选择有很重要影响③商店内商品如何摆放对产品和品牌的选择有重要影响,一种商品越容易被看到,它被购买的可能性就越大④在缺货的情况下,顾客面临着转换商店,转换品牌等众多选择,还影响消费者对脱销产品的口碑)6.消费者的经济资源:1消费者的收入2其他经济资源3财产4信贷。

7.马斯洛对需要的分类: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归属和爱的需要4自尊心的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

意义:这一理论的效用在于它可以为人们提供一种有用的思考工具,其优点总超过它存在的问题。

应用:1它提醒我们消费者购买某种产品可能处于多种需要与动机,产品服务与需要之间并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2越是涉及低层次需要,人们对需要的满足方式与满足物就越明确3越是高层次需要,越难以得到完全满足。

原因在于满足需要的愉快体验中又会产生更高的需要4只有低层次需要获得充分满足后,高层次需要才会更好的得到满足。

8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由三部分构成:意识、前意识、潜意识。

人的结构由三大系统组成:本我、自我、超我。

9.精神分析学说对分析消费者行为的启示意义:1精神分析说认为,日常行为与动机主要由潜意识支配,研究人的动机必须深入到人类的内心深处,精神分析说在行为分析领域有渗透和影响的作用2精神分析学说提醒我们在分析消费者行为时,应特别重视研究消费者深层的心理需要,以及这些需要以何种形式反映到商品的购买上。

消费者行为学---期末考试重点

消费者行为学---期末考试重点

消费者行为学复习重点第一讲1.什么是消费者行为是消费者为获取、使用、处置消费物品或服务所采取的各种行动,包括先于且决定这些行动的决策过程。

2.影响消费者行为的个体与心理因素包括哪些(1)需要与动机(2)知觉(3)学习与记忆(4)信念与态度(5)个性(6)自我概念和生活方式3.影响消费者行为的环境因素包括哪些(1)文化(2)社会阶层(3)社会群体(4)家庭(5)情境因素(6)营销因素4.消费者决策过程(1)认知与信息搜集(2)评价与购买(3)购后行为5.消费者行为研究的类型(1)定性研究包括深入访谈、集中小组、隐喻分析、拼图研究以及投影法。

这些方法经过高度训练的访谈-分析,往往带有主观性。

因为样本很小,所以研究结果不能推广到更大的人群。

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关于促销活动与产品的新观点,而这些内容的具体方面可以通过更广泛的研究来测试。

(2)定量研究包括实验法、调查法和观察法。

这种方法被看做实证性的,主要用于预测消费者行为。

研究的结果是描述性的,如果数据收集是随机的,结果可推广到更大的人群。

(3)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利用定性研究结果来发现新的创意或开发宣传战略,利用定量研究的结果来预测消费者对各种宣传的反应。

6.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具体方法(1)观察法是在自然情况下,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地直接观察被研究者的外部表现,了解其心理活动,进而分析其心理活动规律的一种方法。

(2)实验法是有目的地严格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人为地引起某种心理现象产生,从而对它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

实验法有两种形式: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

(3)调查法调查法是从大量消费者中系统收集信息的方法。

调查可以采用邮寄问卷、电话访问和人员访问等方式。

(4)访谈法访谈法是指调查者与消费者进行面对面有目的的谈话、询问,以了解消费者对所调查内容的态度倾向、人格特征等的方法。

访谈法可以分为结构式访谈和非结构式访谈两种。

(5)投影法是指向消费者提供一些含义模糊的材料,通过这些材料激发出消费者潜意识中的感情和态度。

消费者行为学要点

消费者行为学要点

一、名词解释:1.消费者:购买、使用各种消费品或服务的个人或组织。

2.消费者行为含义:消费者获取、使用、处置消费物品或服务所采取的各种行动包括先于且决定这些行动的决策过程。

3.消费者满意:购买者在特定购买情形中,对其所付出的是否能够得到足够回报的认知状态,它是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期望水平与认知的实际水平的主观比较。

4.需要:生理与心理的缺乏状态,因缺乏从而导致想获得的状态。

5.动机:引起个体活动,维持已引起的活动,并促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作用。

6.注意的概念:个体对展现于其感觉神经系统面前的刺激物做出进一步加工与处理、个体要把感知力、记忆力、思考力等心理活动集中于特定对象的现象。

7.知觉定义:个体对事物整体属性的直接反映。

8.态度涵义:消费者对某一事物或观念所持有的正面或反面的认识上的评价、情感上的感受和行为上的倾向。

9.文化价值观:关于理想的最终状态和行为方式的持久信念。

10.社会阶层是由具有相同或类似社会地位的社会成员组成的相对持久的群体。

二、要点1.消费者行为特性:1)多样性与复杂性2)可引导性3.消费者问题认知类型1)主动型问题:说明产品优越性,提供足够的信息。

2)被动型问题:激发其认识问题,同时说服顾客相信本公司的产品和服务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甚至是最佳方法。

4.影响问题认知的因素(非营销因素)1)、时间2)、环境改变3、产品的获取4)、产品的消费5)、个体差异5.激发问题认知的方法:加强现实状态认知,提升理想状态6.内部信息类型1)产品评价标准:产品特征集2)备选品牌信息3)备选品牌具体特征或属性集。

7.外部信息收集行为的测量1)传统指标:走访店铺数目;与朋友讨论或求助的次数;查阅购买指南的数目;与之交谈的销售或营业人员的人数;消费者看到、听到或阅览过与购买问题相关的广告数量2)搜集工具度量法:评价消费者对不同信息的依赖程度和不同信息源对消费者的影响(有用)程度8.影响外部信息收集的因素1)经济层面:成本与收益的比较2)决策角度A.产品风险相关因素:财务、功能、心理、时间、社会(由于知识与选择的不确定性)B.消费者特征相关因素:个性、人口特征、知识水平、收入、教育C.情境因素:时间、生理心理状况、购买任务与性质、市场性质9.确定消费者采用的评价标准1)直接测量(恒和量度法):即要求消费者对每一产品属性的相对重要性赋予权数,权数和为100 2).间接测量(相关分析法):即对同一属性的不同水平的一系列产品作出整体偏好评价,然后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各种属性及各种水平的相对重要性10.决策规则类型:(1)连接式决策规则(2)重点选择规则(3)按序排除式决策规则(4)编纂式决策规则(5)补偿式决策规则(6)情感型选择11.消费者购买过程中购买意向影响因素1)他人态度:他人对备选品牌所持否定态度的激烈程度;他人与购买者密切程度;他人在本产品购买的权威性2)购买风险3)意外事件12.冲动购买特征——冲动性、强制性、情绪性或刺激性、后果的不在意性13.影响店铺选择的店堂特征1)、位置与规模:2)、商店形象:某个消费者或目标市场对一个零售店铺所有特点的整体印象,被称为店铺形象。

消费者行为学重点

消费者行为学重点

消费者行为学重点一.名词解释1.消费者黑匣子:消费者黑匣子,又称买方黑匣子,是指消费者接受外部刺激后进入的心理活动过程。

因为它对企业来说是无形的、不可触摸的和不透明的,所以被称为消费者黑匣子。

2.非中心注意:对刺激的无意识处理称为“前注意状态下的信息处理”,也称为非中心注意。

此时,由于主要注意力集中在其他事情上,对营销信息的关注非常有限,我甚至不知道这些信息是否已被处理。

3.知觉警惕:消费者更可能意识到与他们目前需要有关的刺激物。

4.消费者动机:人们是否愿意了解某项活动并为某项目标做出努力,取决于该目标在大多数程序中是否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具体分为:现实动机、新奇动机、美丽动机、名声动机、诚实动机、便利动机、模仿或从众动机、成瘾动机。

5.消费者态度:消费者对某一事物或观念所持的正面或反面的认识上的评价、情感上的感受或行为上的倾向。

6.消费者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指个人对自己一切的感知、理解和感受的总和。

自我概念有三种类型:(1)实际自我概念指消费者如何看待自己;(2)理想自我概念是指消费者如何看待自己;(3)社会自我概念指的是消费者如何看待他人;(4)理想的社会自我概念是指消费者希望他人如何看待自己;(5)期望自我指的是消费者对未来的期望。

它指的是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的一种形式。

7.参照群体:参照群体实际上是个体在形成其购买或消费决策时,用以作为参照、比较的个人或群体。

最初是指家庭、朋友等个体与之具有直接互动的群体,现在还涵盖了与个体没有直接面对面接触但对个体行为产生影响的个人和群体。

四中参照群体:接触群体、渴望群体、否认群体和避免群体。

二、简短回答问题1.消费者是如何形成对质量的认知的?一种观点认为,消费者根据产品的内部特征或内部线索(如产品特征、形状、原材料等),形成对产品质量的认知或对产品质量的总体印象;另一种观点是,消费者主要基于产品的外部线索,如价格、产地、商标或企业声誉,来形成对产品质量的全面理解。

消费者行为学重点整理

消费者行为学重点整理

第1章导论●消费:指人们为满足需要而消耗各种物质产品及非物质产品的行为和过程。

●消费者:消费者就是购买与使用各种产品或服务的人。

●消费者行为:就是指人们为满足需要和欲望而寻找、选择、购买、使用、评价及处置产品和服务时介入的活动和过程。

●消费者市场:市场是那些具有需要得到满足的需求、同时有能力获得这种需求的人、集团或组织。

消费者市场是由为满足个人生活需要而购买商品的所有个人或家庭组成,是产业市场乃至整个经济活动为之服务的最终市场。

●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内容:1)研究消费者的需求和动机2)研究消费者的购买决策3)研究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的各种因素●研究消费者行为的意义:a 有利于企业赢得消费者 b研究消费者行为可以帮助和引导消费者,保护消费者权益 c可以有效地帮助企业制定市场营销战略 d有利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市场细分:市场细分就是指按照消费者欲望与需求把一个总体市场划分成若干个具有共同特征的子市场的过程。

●市场细分的依据(1)按地理变量细分市场(2)按人口变量细分市场(3)按心理变量细分市场(4)按行为变量细分市场●市场细分的原则(1)一致性(2)可衡量性(3)可进入性(4)效益性(5)稳定性●营销组合1)产品2)定价3)分销4)促销●产品定位产品定位,就是在消费者头脑中为产品确立某种地位或树立某种形象,使其与其他同类的竞争产品相区别。

第2章消费者研究●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历史2.1.1萌芽时期(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2.1.2应用时期(从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发展时期(20世纪60年代以后)●消费者行为研究的理论来源经济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市场营销学,心理学●心理学1)心理现象的内涵(1)心理动力(2)心理过程(3)心理状态(4)心理特征气质类型: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心理学的发展(1)从哲学的心理学到科学的心理学冯特(2)现代心理学的三大学派:精神分析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消费者行为研究的信息来源第二手资料:企业内部资料、企业内部资料、政府部门、市场调查机构、行业协会、互联网 + 第一手资料●消费者行为研究的类型: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具体方法1)观察法:是在自然情况下,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地直接观察被研究者的外部表现,了解其心理活动,进而分析其心理活动规律的一种方法。

《消费者行为学》复习重点1

《消费者行为学》复习重点1

《消费者行为学》复习重点1消费者就是购买与使用各种产品或服务的人。

具体地说, 消费者是各种消费品的需求者、购买者和使用者。

2所谓消费者行为, 就是指人们为满足需要和欲望而寻找、选择、购买、使用、评价以与处置产品和服务时介入的活动和过程。

消费者行为的特点: ①消费者行为是受动机驱使的。

②消费者行为包含许多不同的角色。

③不同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不同。

④消费者行为是可以诱导的。

⑤消费者行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3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 个人因素、环境因素和营销因素。

个人因素包括消费者的心理过程、学习、价值观与态度与个性等消费者的心理因素, 还包括消费者的产品知识、职业与性别、经济状况、自我意识与生活方式。

环境因素包括社会环境因素和其他环境因素。

社会环境因素包括文化因素、参照群体、社会阶层、家庭以与社会流行等。

其他环境因素包括购物环境因素、情境因素等。

营销因素包括与产品有关的因素与与产品营销组合有关的因素。

与产品有关的因素包括产品定位、商标、商品命名、包装装潢等, 与产品营销组合有关的因素包括促销、广告、定价、企业公共关系等。

4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投射法。

投射法是用来测量消费者在一般情况下不愿或者不能披露的情感、动机或者态度, 是“根据无意识的动机作用来探询人的个性深蕴的方法”。

常用的投射法测试有很多, 例如主题统觉测验、造句测验、角色扮演法等。

例如, 在角色扮演法中, 实验者向被试描述某种情景, 然后让被试充当情景中的某一角色, 观察被试在该情景中的反应, 然后取得实验效果。

这是一种简介调查的方法, 让被试在不知不觉中自然地流露出自己的真实动机和态度。

5购买目的的确立、手段的选择和动机的取舍的过程, 就是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6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 需要确认、信息搜寻、方案评价、购买决策、购买后的行为。

这五个步骤代表了消费者从认识到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到评估一项购买的总体过程。

此过程是研究如何做决策的指导原则。

消费者行为学重点

消费者行为学重点

消费者行为学重点1、消费者行为定义是作为决策单位的消费者通过交换,为实现其一定目的而购买、使用、处置产品或服务的一系列行为。

2、消费者行为的特点● 满足需要的手段 ● 心理过程的产物● 是一个过程 〔交换 购买前、中、后 〕● 需求通过交换过程而实现● 包括许多不同的参与者 ——● 个人消费者/组织消费者 3、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意义● 市场细分 〔手表 、移动通讯〕● 产品定位 〔直排溜冰鞋 、星巴克〕● 营销组合策略 〔 产品定价、一次性尿布、分销渠道、促销策略、新产品开发〕● 有助于消费者自身作出更明智的购买决策● 为消费者权益爱护和有关消费政策制定提供依据4、消费者行为研究范式● 信息处理研究范式 消费者是合理的购买决策者 ● 体会主义研究范式消费者为了获得情绪、情感上的欢乐进行购买 ● 行为主义研究范式消费者可能在外界环境的强烈阻碍下进行购买5、消费者行为学的产生● 50年代,导入市场营销观念● 1968年恩格尔、科拉特和布莱克维尔出版«消费者行为学»〔consumer behavior 〕● 1970年学术研究团体——消费者研究学会 ● 1974年专业研究杂志——消费者研究杂志6、消费者行为学的进展第一时期微观经济学 效用理论 凡勃伦«有闲阶级论» 炫耀性消费倡议者 阻碍者 决策者购买者 使用者第二时期经济大危机、二战时勒温的研究、动机研究第三时期1960年消费者心理学分会、购买风险、参照群体第四时期消费者信息处理过程、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情感过程7、消费者行为学科学基础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8、消费者行为的概念体系二、消费者动机和卷入度1、动机的概述伍德沃斯:〝引起个体活动,坚持已引起的活动,并促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作用〞需要〔need〕消费者生理和心理上的匮乏状态需要——动机——行为2、动机的类型生物起源性的一次动机:饥饿、性、渴〔生存〕心理起源性的二次动机:成就、归属、地位〔社会〕有意动机营销中重视产品的有用性无意动机营销中重视产品的象征性3、消费者动机的特点● 动机的不可观看性或内隐性、动机的原发性、动机的复杂性、动机的可导性4、动机理论本能理论、弗洛伊德理论、动因理论、诱因理论、唤醒理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显示性需求理论、麦圭尔的心理动机理论5、动机的测定观看法、问询法、投射法、手段-目的分析6、卷入度的概念消费者对某一对象所感知的与个人的关联性或关怀程度 高卷入度产品,营销中要提供给消费者广泛的产品信息 低卷入度产品,要注重产品包装的设计以及店内的陈设卷入度的两个特点:卷入度受其他因素的阻碍、卷入度差异是相对的三、消费者信息处理过程12、信息获得● 感受:直截了当作用于感受器官的外部刺激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视觉、听觉、嗅觉 、味觉、触觉● 知觉:是直截了当作用与感受器官的客观外部刺激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认知:认知和情感是引起行为的两个方面,认知是明白得现实世界的方法,是经历、联想、形成概念、使用语言以及解决问题等的总称,包括注意过程和刺激的有意说明以及经历表象。

消费者行为学重点总结

消费者行为学重点总结

问题认知:指消费者意识到理想状态与实际状态存在差距,从而需要采取进一步行动。

影响问题认知的因素:时间环境的改变产品获取产品消费个体差异影响品牌选择和产品购买数量的店内因素:1.购物点陈列2.削价和促销3.店堂布置与气氛4.脱销5销售人员。

消费者动机的特征:1.动机的不可观察性和内隐性2.动机的多重性3.实践性与学习性4复杂性影响消费者注意力的因素:(一):影响注意力的刺激物因素1.大小与强度2.色彩与运动3.位置与隔离4.对比与刺激物的新颖感5.格式与信息量(二):1需要与动机2.态度3.适应性水平4。

(三):情景元素对遗忘产生影响的因素:1.识记材料对消费者的意义与作用2.识记材料的性质3.识记材料的数量4.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5.学习的程度6.学习的情绪遗忘的原因:1.痕迹衰退说2.干扰抑制说3.压抑说消费者态度:消费者对某一事物或观念所持有的正面或反面的认识上的评价.情感上的感受和行为上的倾向。

品牌忠诚的成因:1产品吸引2时间压力3风险因素4自我形象知觉风险及类型:1功能风险2物质风险3经济风险4社会风险5心理风险减少知觉风险的方式:1主动搜索信息2保持品牌忠诚3依据品牌与商店形象4购买高价产品5寻求商家保证6从众购买家庭的功能:1经济功能2情感交流功能3赡养与抚养功能4社会化功能+消费者态度的功能:1适应功能2自我防御功能3知识或认识功能4价值表达功能。

文化:(广义)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成果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狭义)特指人类创造的精神成果,如哲学制度宗教文学艺术科学与技术等。

文化的特点:1习得性(传承性)2群体性3复合性4符号性5动态性亚文化:除主流文化外的所有文化(次级群体成员共同的独特的信念.价值观)1名族亚文化2宗教亚文化3区域亚文化:地方语言地方风俗习惯性格特征决定参照群体影响强度的因素:1产品使用时的可见性2产品的必要程度3产品的生命周期4个体对群体的忠诚程度6个体在购买中的自信程度流行的分类:1物的流行2行为的流行3思想的流行流行的特征:社会普遍性2时期性3自发性4反传统性消费者情境的类型:(一)沟通情境(二)购买情境1信息环境2零售环境3时间的影响(三)使用情境消费者:(狭义)指购买.使用各种产品或服务的个人与住户。

消费者行为学重点

消费者行为学重点

消费者行为学重点精品文档--------------------------精品文档,可以编辑修改,等待你的下载,管理,教育文档--------------------------------------------------------------------------------------------------------------------------------------------------------------- 消费者行为学复习资料第一章消费者行为学概述消费: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它和生产、分配、交换一起构成社会经济的整体,是社会经济活动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领域。

消费者:1、广义消费者:指购买、使用各种产品和服务的个人或组织。

2、狭义消费者:指购买、使用各种产品和服务的个人或家庭。

消费者行为:消费者行为的特点:1、广泛性、分散性。

2、多样性、复杂性。

3、易变性、发展性。

4、非专家性、可诱导性。

消费者的意识:1、含义:指人的神经系统对自己的身心状态和外界环境等变化的知觉和认识。

简言之,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自觉反映。

它的产生依赖于劳动和语言。

2、意识的层次:潜意识;潜意识也称无意识、边意识,半意识。

消费者心理现象构成: 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心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心理现象意志过程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态度,兴趣,价格观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能力学科基础:消费者行为学就是研究消费者的心理与行为各种规律的科学和学问。

消费者行为学最早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主要标志有:1889年社会学家凡伯伦出版《有闲阶级论》;1901年心理学家斯科特首次提出心理学原理可运用在销售和广告中,并发表了12篇论文, 1903年汇集成《广告论》;1908年心理学家盖尔出版《广告心理学》1905年梅森*海尔主持的速溶咖啡的研究是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对消费者购买研究的典型代表。

消费者行为学重点

消费者行为学重点

第一章1、【消费者】:是指购买、使用各种消费品或服务的个人与住户。

2、消费者行为的意义:(1)消费者行为研究是营销决策和制定营销策略的基础(2)为消费者权益保护和有关消费政策提供依据(3)有助于消费者自身作出更明智的购买决策(4)提供关于消费者行为的知识和信息。

第二章3、名义型决策实际上就其本身而言并未涉及决策p344、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和现在所处的情景不仅决定了消费者的理想状态,也决定了他对实际状态的认知。

[问题认知过程]5、影响消费者对问题认知的因素有哪些?P38(1)、消费者的理想状态与实际状态之间的差距是产生问题认知的必要条件,凡影响消费者的理想状态与实际状态的因素均会影响消费者对问题的认知(2)、影响问题认知的非营销因素:时间、环境的改变、产品获取、产品消费、个体差异(3)、影响问题认知的营销因素即激发消费者对问题的认知:一般性问题认知与选择性问题的认知(一般性问题的认知会导致整体市场的扩大,而选择性问题的认知则会增加某一特定品牌或特定企业的产品销售)、激发问题认知的方法(途径一宣传其产品的优越之处影响消费者的理想状态;途径二通过广告或其他促销手段影响消费者对现实状态或现有状况的认知)、问题认知的时机(有些公司如保险公司、旅游公司,主要通过大量的广告宣传引起问题认知;另一些公司更多的依赖卖场商品陈列或其他店内手段激发消费者对问题的认知).6*、意识域的三个次级域:激活域(被考虑的备选品牌)、惰性域(后备备选品牌)、排除域(避免选择的品牌).第三章6、【评价标准或选择标准】:实际上是消费者在选择备选品时所考虑的产品属性或特征.这些属性或特征与消费者在购买中所追求的利益、所付出的代价直接相关.7、消费者通常运用的选择规则有5种,即连接式规则、重点选择规则、按序排除规则、编纂式规则、补偿性选择规则。

P618、【冲动性购买】有时被称为无计划购买:通常是指消费者在进入商店前并没有购买计划或意图,而进入商店后基于突然或一时的念头马上实施购买行动。

消费者行为学题库 重点

消费者行为学题库 重点

消费者行为学一.名词解释1.参照群体:是指个体在形成其购买或消费决策时,用以作为参照、比较的个体或群体。

2.从众:是指个体的观念与行为由于受到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趋向于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现象。

----从众消费行为(个人因群体影响而遵照大多数人消费行为方式进行消费)3.动机冲突:消费者面临两个或两个以上诱发力大致相等但方向相反的购买动机时产生的左右为难的心理。

----广义上指在同一时间内出现的彼此不同或相互抵触的动机,因不能都获得满足而产生的矛盾心理。

)4.记忆:指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凡是人们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的情感以及练习过的动作,都可以以映像的形式保留在人的头脑中,在必要的时候又可把它们再现出来,这个过程就是记忆5.角色:是个体在特定社会或群体中占有的位置和被社会或群体所规定的行为模式。

6.流行:指一个时期内社会上流传很广,盛行一时的大众心理现象和社会行为。

----消费流行是指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大部分消费者呈现出相同或相似行为表现的一种消费现象。

7.消费习俗:指消费者受共同的审美心理支配,一个地区或一个民族的消费者共同参加的人类群体消费行为。

----它是人们在长期的消费活动中相沿而成的一种消费风俗习惯。

8.消费者动机(购买动机):是引起个体活动,维持并促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作用。

----为了满足一定的需要,引起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愿望和意念动机是一种个体内在的主动的力量,是个人基于需要而由各种刺激引起的心理活动。

9.消费者决策(购买决策):消费者决策是消费者在可供选择的若干种购买方案中选定一种合理方案的过程。

----是指消费者作为主体,为了实现满足需求这一特定目标,在购买过程中所进行的评价、选择、判断、决定等一系列活动决策是消费者购买活动中的关键环节,消费者的决策过程实际就是决策问题的过程。

10.消费者情境(社会情境):指消费或购买活动发生时个体所面临的暂短的环境因素。

----指那些独立于单个消费者和刺激消费者的单个客体(产品、广告等)之外,能够在某一具体时间和地点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一系列暂时的环境因素。

消费者行为学重点复习

消费者行为学重点复习

第一章概述一、消费者:指购买、使用各种产品与服务的个人或组织。

二、消费品和服务的分类(举例题)有形物品混合型物品与服务无形服务个人用品或服务服装手表餐馆用餐、?汽车修理理发、?外科手术家庭用品或服务汽车洗衣机、?微波炉照看小孩、室内装修家庭财务咨询集体用品或服务街灯,收费桥梁教育,敬老院天气预报,消防服务三.不同类型的购买行为角色(简答、判断、选择)角色类型 ????????????角色描述倡议者 ???????首先提出或有意购买某一产品或服务的人影响者 ???????其看法或建议对最终购买决策具有一定影响的人决策者 ???????是否购买,为何买,如何买,哪里买等方面做出部分或全部决定的人购买者 ???????实际购买产品或服务的人使用者 ???????实际消费或使用产品或服务等人★四.动机研究(应用题)速溶咖啡的例子:两张购物单,一张标有雀巢的速溶,一张标有麦氏的普通咖啡,进行测试对所标示的家庭主妇做出描述。

结果,标有速溶的,把那位家庭主妇描绘为懒惰、缺乏计划、吝啬和不称职的人,这就是消费者不买速溶咖啡的真实的原因。

第二章消费者决策过程五个阶段:问题认识、信息搜集、评价与选择、购买、购后行为。

一.消费者决策类型的划分1、扩展型决策:对某类产品或这类产品的具体品牌不熟悉,容易变换品牌。

???特点:较为复杂的购买决策,一般是在消费者介入程度较高,品牌间差异程度比较大,而且消费者有较多时间进行斟酌的情况下所作的购买决策。

介入程度:是指消费者对购买或购买对象的重视程度、关心程度。

???????????2、有限型决策者:当消费者认为备选品之间的差异不是很大,介入程度不高,解决需求问题的时间比较短时,消费者所面临的大多属于有限型决策。

特点:追求多样化的购买决策,以及在他人影响下或在某种情绪影响下作的购买决策,很多可以归入有限型决策。

3、名义决策型:某个消费问题被意识到后,经内部信息搜集,消费者脑海里马上浮现某个偏爱的产品或品牌。

消费者行为学知识点

消费者行为学知识点

消费者行为学知识点消费者行为学是研究消费者在市场环境下做出购买决策的学科。

它涉及到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以下是消费者行为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1. 需求识别:消费者发现自己有某种需求或问题,需要购买相应的产品或服务解决。

2. 信息搜索:消费者主动或被动地寻找相关信息,了解产品或服务的特点、品牌、价格等。

3. 评估比较:消费者对不同的产品或服务进行评估和比较,选择最符合自己需求的。

4. 购买决策: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选择购买某个品牌或产品,并决定购买的渠道。

5. 后购买行为:消费者在购买后对产品或服务的满意度进行评估,并可能进行反馈或二次购买。

二、个人因素对消费行为的影响1. 消费者的人格特质:个体在购买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如个人的价值观、性格、自我概念等。

2. 消费者的动机和需求:消费者购买某个产品或服务的内在动机和需求,如满足基本生理需求、社交需求、个人成就等。

3. 消费者的知识和态度: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了解程度和态度,包括品牌认知、产品知识等对购买行为产生影响。

4. 消费者的生活方式: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如消费者的兴趣爱好、社交圈子等。

三、社会因素对消费行为的影响1. 文化因素:文化价值观对消费行为的影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方式的差异。

2. 社会类别:消费者所属的社会群体和社会阶层,社会地位和所处环境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3. 参考群体:消费者在购买决策中参考的群体,包括家人、朋友、媒体等,他们的意见和推荐对消费行为产生影响。

4. 群体效应: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会受到群体的影响,包括群体行为的认同和从众心理等。

四、市场因素对消费行为的影响1. 产品和服务特性:产品或服务的品质、功能、价格等特性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产生影响。

2. 市场营销策略:市场营销工具和策略对消费者行为的引导和激励,如广告、促销、品牌形象等。

3. 渠道选择:消费者通过哪个渠道购买产品或服务也会影响购买决策,包括实体店、电商平台等。

消费者行为学知识点归纳

消费者行为学知识点归纳

消费者行为学知识点归纳消费者行为学是研究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行为模式和心理因素的学科。

它涉及到心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并通过对消费者的需求、决策、态度和行为等方面进行研究,帮助企业理解消费者,并制定相应的市场营销策略。

以下是消费者行为学的几个重要知识点的归纳。

1. 消费者需求消费者需求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之前所表现出的对某种满足感的渴望或期望。

需求的形成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体特征、社会环境、文化背景等。

在市场营销中,了解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

2. 消费者决策过程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通常会经历决策过程。

决策过程包括问题识别、信息搜索、评估备选方案、购买决策和后期行为评价等阶段。

消费者在每个阶段都会受到内部因素(如个人偏好、态度等)和外部因素(如促销活动、广告宣传等)的影响。

3. 消费者态度与行为消费者态度是指对某种对象或事物所持的评价和评判。

态度往往是由消费者的信念、情感和行为意向等构成的。

消费者的态度对他们的购买决策和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市场营销中,通过有效地影响消费者的态度,企业可以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认可度和销售量。

4. 消费者个体差异消费者之间存在个体差异,这些差异包括个体特征、社会经济地位、信仰价值观等。

消费者个体差异对他们的需求、购买决策和态度等方面都会产生影响。

企业需要根据不同的消费者个体特点来制定差异化的市场策略,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5. 消费者行为的伦理和社会责任消费者行为不仅仅是一种经济活动,还涉及到伦理和社会责任等方面。

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和行为对环境、社会和个人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企业应该积极倡导和践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并通过提供具有社会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来引导消费者做出更加负责任的消费决策。

总结:消费者行为学的知识点涉及到消费者需求、决策过程、态度与行为、个体差异以及伦理和社会责任等方面。

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消费者,制定针对性的市场策略,提高产品或服务的市场竞争力。

消费者行为学考试重点

消费者行为学考试重点

消费者行为学名词解释1、社会阶层:是由具有相同或类似社会地位的社会成员组成的相对持久的群体。

2、消费者态度:消费者对于某一事物或观念所持有的正面或反面的认识上的评价、情感上的感受和行为上的倾向。

3、记忆:凡是人们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的情感以及练习过的动作,都可以以映象的形式保留在人的头脑中,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把它们再现出来,这个过程就是记忆。

4、刺激物的辨识:指消费者将某一刺激与另一类似刺激相区分的学习过程,或者说是消费者对相互类似的刺激予以不同反映的过程。

5、刺激物的泛化:指消费着对某种特定刺激所做的反映会扩大到其他相似刺激的反映中。

6、学习:指人在生活过程中,因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7、认识质量:消费者对产品适用性和其他功能特性适合其使用目的的主观理解.8、注意:理解为意识的指向性和集中性.指向性是指消费者将意识指向某一营销对象,而离开其他对象.集中性是指消费者对特定营销对象倾注比较多的心里资源.9、刺激物的展露:刺激物展现在消费者的感觉神经范围内,使其感官有机会被激活。

10、感觉:人脑对于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11、知觉:人脑对刺激物各种属性和各个部分的整体反映,它是对感觉信息加工和解释的过程。

12、重复购买:指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选择一个品牌或极少几个品牌。

13、品牌忠诚:是消费者对某一品牌形成偏好、试图重复选择该品牌的倾向。

14冲动购买:通常是指消费者在进入商店前并没有购买计划或意图,而进入商店后基于突然或一时的念头马上实施购买行动。

15、消费者满意: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期望水高于认知的实际水平.16、消费者不满:指消费者由于对于交易结果的预期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出入而引起的行为上或情绪上的反映。

简答题1、研究消费者行为的意义?答:①消费者行为研究是营销决策和制定营销策略的基础.②消费者行为研究为消费者权益保护和有关消费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政府应制定什么样的法律,采取何种手段保护消费者权益,政府法律和保护措施在实施过程中能否达到预期的目的,很大程度上可以借助消费者行为研究提供的信息。

消费者行为学知识点整理

消费者行为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篇:导论1.消费者行为定义:消费者行为学是研究个体或群体为满足其需要而如何选择、获取、使用、处置产品、服务、体验和想法以及由此对消费者和社会产生的影响。

2.消费者行为学研究什么?①影响消费者消费的内在因素:知觉,学习与记忆,动机与价值观,态度,个性与自我观念。

②影响消费者消费的外在因素:文化,亚文化等③消费者的决策过程④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最新趋势和问题---如网络时代的消费心理学等,在介绍上述内容的同时,注意讨论中国社会中消费者行为的主要特点结合一些具体实例,介绍消费者行为研究的主要方法。

第二章消费者决策过程:问题认知与信息搜集①看p33的图2-2;②p34名义型决策分为:忠诚型购买决策和习惯型购买决策。

1.特定需要与购买行为-1(考大题)成就的需要(自我为中心,整个大社会群体公认的)有高度成就需要的个体、高度重视个人成就,他们重视显示成功的产品和服务,因为这些消费项目反映了他们的目标的实现。

能够显示成功的产品在这些消费者中大有市场。

具有高度成就动机的职业女性更可能选择他们觉得利落整洁的服装,而可能对强调女人味特质的服饰不感兴趣。

2.★重点P148感官阈限①绝对阈限:能被感觉通道识别的最低限度的刺激称为感觉通道的接收阈限。

是指特定感觉渠道所能觉察到的最小刺激量。

(吹狗哨的声音太高,人耳听不到;路边广告太小,乘车路过者看不到)②差别阈限:指感觉系统觉察两种刺激之间的差别或者变化的能力。

能够觉察到的两种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别称为最小可觉察差别例如Example:包装更新的变迁必须微妙到让人看不出,以此留住现有客户P206消费者态度对购买行为的影响:①对消费者判断和评价产品品牌的影响;②影响消费者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③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向。

P232--234态度的测量考小计算P244个性与消费者行为(看书):①运用个性预测购买者行为(预测不到10%);②品牌个性;③与采用创新产品相关的个性特征:④个性与决策。

消费者行为学复习重点

消费者行为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第二节研究消费者行为的意义P6一、消费者行为研究是营销决策和制定营销策略的基础从营销角度,它是未被满足的消费者需要。

1.对市场条件和市场变化趋势的分析:分析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和收入水平变化等,以了解消费者的新需要和欲望等,捕捉市场机会,由此获得发展。

的需求或行为特点,不同的子市场差异大。

企业细分市场的目的是为了找到适合自己进入的目标市场,并根据目标市场的需求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方案,使目标市场的消费者的独特需求得到更充分的满足。

(三)选择目标市场(四)产品与店铺定位(市场位置):营销人员只有了解产品在目标消费者心目中的位置,了解品牌或商店如何被认知,才能发展有效的营销策略。

(五)市场营销组合:1.新产品开发:消费者的需求和欲望、对产品评价的调查2.产品定价3.分销渠道的选择(消费者购买商品的渠道,以此营销者选择渠道进行销售)4.广告和促销策略的制定:要足够了解消费行为。

二、为消费者权益保护和有关消费政策制定提供依据通过研究消费者行为,可以更全面地评价现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政策,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更加切实可行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措施。

政府制定相关消费政策,也必须建立在了解消费者行为的基础上。

三、有助于消费者自身作出更明智的购买决策1.了解知识,使消费者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有一定了解,避免从众。

2.了解企业如何运用消费者行为知识来制定营销策略,使我们能更好洞悉企业行为后的动机,从而更加理智地实行购买决策。

3.进行消费者教育,提升决策能力与水平。

四、提供关于消费者行为的知识和信息第四节消费者研究的理论来源与方法P20一、研究的方法:1.决策导向研究法(经济学角度)2.经验导向研究法(心理学角度)3.行为影响研究法(营销学角度)第二章消费者决策过程:问题认知和信息搜集p31一、消费者决策的类型(解释、典例)(一):当对某类产品或对这类产品的具体品牌不熟悉,而且也未建立起相应的产品与品牌评价标准时,消费者面临的就是扩展型决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消费者行为学概述1. 消费者行为:指消费者为获取、使用、处置消费物品或服务所采取的各种行动,包括先于且决定这些行动的决策过程。

2. 消费者行为的特点:多样性各人消费需求、偏好等不同同一人不同期、不同情景、不同产品的行为方式不同。

复杂性。

受消费动机、文化背景、经济、个体等因素的影响行为共性。

由人们需要的共性决定。

该性质决定研究消费者行为的意义可引导性。

在满足消费者现实或潜在需求的前提下,企业可影响消费。

3. 消费者行为的研究方法从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不同层面划分:(1)决策导向研究(20世纪70—80年代)。

研究购买者理性决策过程。

(2)经验导向研究(20世纪80年代)。

探讨消费者非理性购买和体验型购买的行为。

(3)行为影响研究(20世纪90年代始)。

探讨源于外部非情感和信念因素产生的购买行动。

4. 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基本框架(必须掌握)第二章消费者决策过程---问题认知与信息搜索1. 消费者决策过程的5个阶段:问题认知---信息搜索---评价与选择---购买---购后评价2. 消费者决策类型(1)扩展型决策属复杂决策。

对产品不熟悉,消费者介入程度高,备选产品或品牌差异程度大,购买的时间压力小。

特点:消费者进行大量的信息搜集;大量的比较、评价。

决策过程:认知问题---大量的内、外信息搜集---复杂的产品评价---购买---复杂的购后评价。

举例:住房、汽车、电脑等(2)有限型决策特点:消费者对产品了解有限;被选品差异性不大且数量有限;有限的外部信息搜集;介入程度不很高;所花时间较短。

决策过程:认知问题---以内部信息搜集为主---有限的产品评价(规则简单、属性少、品牌少)---购买---有限的购后评价追求多样化的购买、在它人影响下或某种情绪下的购买决策,一般属有限型决策。

举例:牛奶、酒等。

(3)名义型决策特点:购买介入程度低、购买基本不用决策、购后基本不评价。

决策类型:忠诚型购买(品牌忠诚)、习惯性购买(原因:减少购买风险、简化决策程序)决策过程:认知问题---有限的内部信息---购买---基本不评价举例:牙膏、洗发香波等。

扩展型决策有限型决策名义型决策4.影响问题认知的因素影响消费者的理想状态和实际状态的所有因素,包括:非营销因素和营销因素(企业可控)。

(1)非营销因素时间。

购买或使用时间越长,差异越大。

环境的改变。

会激发许多新的需要。

产品获取。

获得一件产品会激发对配套或相关产品的需求。

产品消费。

好的消费体验会激发需求。

个体差异。

如,有人用完一件产品才买新品,有人会因潮流替换刚买不久的产品。

(2)营销因素企业利用营销方法来激发消费者对问题的认知。

①一般性问题认知与选择性问题认知一般性问题特征:所涉及产品在生命周期的前期;该公司的此产品市场占有率很高;外部信息搜集有限;需要全行业协作。

问题认知会导致整体市场扩大,一般最大受益者为行业领导者。

选择性问题针对某一特定企业的产品或品牌。

②激发问题认知的营销活动影响消费者的理想状况影响对现实状况的看法常用手段:广告、公共关系等。

认知时机:理想时机,在潜在问题暴露前5.激发消费者对问题的认知(1)一般性问题认知与选择性问题认识(2)激发问题认知的方法(3)问题认知的时机6.信息来源7.内部信息搜集内部信息搜集一般先与外部信息搜集。

内部信息类型:产品评价标准信息;备选品牌信息;备选品牌具体特征或属性的信息。

8. 外部信息搜索①外部信息主要来源:商场实地观察、朋友(同事、同学)、广告(电视、杂志、报纸)、购物指南(包括宣传册)等。

②影响外部信息搜集的因素从经济分析:当边际成本=边际收益时,消费者停止搜索。

影响边际成本的因素:购物距离及交通费用、时间的机会成本。

从决策角度分析:主要考虑三种因素,购买产品(服务)的风险(包括:知识的不确定性与选择的不确定性)。

与消费者特征相关的因素,如:个性、人口特征、消费者知识水平等。

情景因素,如:时间;购买任务、性质;消费者情绪等。

第三章消费者决策过程---评价与购买1.冲动性购买①特征:冲动性、强制性、情绪性或刺激性、对后果的不在意性。

②超市内无计划购买的影响因素购买金额、购买产品数目、主要购物次数、产品购买频率、是否带购物清单、结婚时间长短。

③研究意义利于店内布置和店内商品展示,利于店内促销,利于店内信息的提供。

2.店铺选择与消费者特征风险类型:社会风险、经济风险风险规避:承诺与保证、品牌供应商进货、销售人员经验与知识、店铺销售有利于规避较高知觉风险。

②购物导向购物的风格、方式。

它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类型:不活跃型、活跃型、服务型、传统型、易变型、价格型、过渡型。

影响因素:年龄、性别、社会阶层、家庭生命周期、收入、交往经验等。

3. 影响品牌选择与产品购买的店内因素①购物点陈列采用不同于平时的放置方式陈列对品牌选择产生重大影响。

如:陈列于货架与商店入口、出口或橱窗的效果完全不一样。

②削价与促销削价促进销售:提前购买、争取其它品牌使用者的购买、争取新的顾客光临店铺、争取新的产品使用者。

③商品脱销对缺货商店及脱销品牌均不利,应重视分销和存货管理,避免商品脱销。

④销售人员随着顾客购买介入程度的提高,商家了解目标顾客的需求与特征,并为值提供匹配的销售人员。

⑤店堂布置与气氛研究表明,与视线平行的货架最好,其次是与腰部平行,再次是与膝盖平行。

故,扩大商品陈列空间,吸引顾客视线。

搜寻性商品与必购品靠店内摆放,吸引顾客到毛利率高和易引发冲动性消费的位置。

商店的氛围影响顾客购物情绪及对商店整体印象。

第四章消费者决策过程---购后行为1. 消费者满意与不满意的行为①不满意的行为方式(1)不满意的表达方式寻找能够表明该产品具有高价值的信息或避免能够表明该产品具有低价值的信息。

(忍受)讨回损失或补偿损失。

包括:私下行动、直接行动、要求第三方干预。

(2)影响消费者抱怨的因素不满的程度对抱怨本身的态度从抱怨行动中可获得的利益消费者个性对问题的归因产品对消费者的重要程度消费者用于抱怨的资源及其获得性(3)企业对消费者不满和抱怨的反映主动应对,避免与消费者和政府发生正面冲突。

方式:建立消费热线;设立服务代表,解决消费者投诉;签订服务合同等。

②满意的行为(1)满意的行为方式持续购买向他人推荐品牌忠诚是消费者对某一品牌形成偏好,试图重复选择该品牌的倾向。

(2)品牌忠诚对企业的重要性减轻同行竞争压力提高获利水平(忠诚性顾客价格不敏感)提升口碑,扩大影响(3)品牌忠诚度的测定比较法。

频率测定法。

一定时间内,购同类某特定商品次数S/购某类商品总次数T货币测定法。

测定顾客愿支付的额外费用(包括:现金成本和时间成本及其它搜索成本)注意:基本决策单位的的正确选择(4)品牌忠诚的原因产品本身。

时间压力。

解决时间的机会成本与信息搜集的矛盾。

风险因素。

四种“知觉风险”:时间损失、危害性、自我精神损失、自我经济损失。

应付风险的办法:自己搜索信息、从众购买或选择著名品牌、形成品牌忠诚。

自我形象。

消费者选择品牌往往接近自我认定形象。

第五章消费者的资源一、消费者的时间预算1、现代人的时间划分:工作、非自由处置时间、修闲。

2、影响消费者自由处置时间的因素工作性质、报酬和是否有第二职业。

家庭其它人员的时间预算。

退休年龄、节假日数目及时间长短。

消费者感受的时间压力。

二、消费时间与产品可支配时间多的消费者选择花时间的产品或服务。

时间压力大的消费者可能由较休闲的活动转向剧烈活动。

越紧张忙碌的消费者,越选择节约时间的产品或服务并愿为此付费。

三、耗时与省时的产品1、消费时间的产品娱乐类。

如:KTV、酒吧等。

休闲度假类。

如:旅游、游乐园、钓鱼等。

健身类。

如:游泳馆、健身馆、高尔夫场等。

家庭视听产品。

如:电视机、音响设备、DV机等。

学习充电。

语言培训、听讲座、读书等。

2、节省时间的产品减少家务劳动时间的电器产品速食产品快餐业代购外卖及配送家政服务电视购物、网购、邮购等非店铺式购买第六章消费者的购买动机1.消费者的需求指没有得到某些满足的感受状态,是人们生理和心理的不平衡状态。

潜在需要(匮乏感)需要的自我唤醒诱因动机特定产品2.早起动机理论一、本能说人的本能由遗传决定,本能是一切思想和行为的基本源泉和动力。

本能行为条件:与生俱来无习得性;人类的行为模式相同。

营销上,可以针对人们的本能强化刺激效果。

二、精神分析说①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论(1)人的精神组成:意识、前意识、潜意识。

(2)人格结构: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与生俱来的、靠遗传源源不断提供能量、遵循趋乐原则。

本我靠冲动、想象、梦境等消除紧张,这些动力是完全无意识的,要求即刻的满足,并不能真正满足欲望与需求。

自我:是本我与外界联系的中介,是本我在父母训导和外界影响下逐步形成的。

行事原则:遵从本我意图是考虑社会认可度,从长计议、自我保护、趋利避害。

超我:为最高境界,以道德、理想、价值观为表现。

行事原则:尽善尽美、符合社会道德行为规范。

②精神分析说与消费者行为(1)狄西特运用多种投射调查法,调查了无意识动机与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关系,认为:“物”内有“精神”存在。

(2)与促销广告策略。

心理分析理论强调使用梦境、幻想和符号来辨别某人行为背后的无意识动机。

♂、♀(3)与消费者调查。

用投射技术确定刺激人们行动的无意识动机。

用深度访谈法来辨别隐藏在人们购买产品和服务背后的原因。

用焦点团体法鼓励消费者畅谈对产品和服务的感觉和想法。

3.诱因与最佳唤醒解决驱力理论的局限(1)诱因(外部因素)无匮乏感时也可以有(吃、喝)动机。

归结为诱因。

作用原理:感受—激励机制;预期—激励机制强调内在动机在多大程度上可被外部刺激激活。

营销意义:通过刺激物操纵(如:试用、折扣券)达到影响消费者行为的目的。

(2)最佳唤醒个体在身心两方面均保持适度兴奋的内在倾向,少则增,多则减。

营销意义:了解营销现象,如:对忠诚品牌的中途转换、广告文案、版式变化带得的效果。

4.麦克里兰的显示性需求美国行为学家David McClelland提出。

该理论关注三种需要:①成就需要。

为追求卓越、实现目标、争取成功的内驱力。

②权力需要权力需要是影响和控制他人的欲望。

高权力需要者喜欢处于竞争性和重视地位的环境。

与有效的绩效相比,他们更关心威望和对他人的影响力。

③亲和需要建立友好和亲密人际关系的欲望。

亲和需要很大程度上经由学习形成。

高亲和力消费者注重他人对自身购买行为的评价。

④营销意义:需要的习得性与个人的背景与现实环境有关。

弄清不同需要的人在购买产品和服务上的差异。

第七章消费者的知觉一、感觉与知觉1、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

它是天生的反应。

2、知觉:人脑对刺激物各种属性和各个部分的整体反应。

它借助于经验和思维、记忆的参与。

3、感知与市场营销韦伯定律:个体可察觉的刺激强度变化量ΔI,与原刺激强度I之比为常数K。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