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23——25页(青岛版)
教材与学情分析:
“角的初步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开始学习的,是进一步学习几何初步知识的基础。
关于“角”,学生对它的认识更多的是基于生活中的经验,而非数学中的图形。在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认知过程中的这一知识“盲点”,巧妙地引导学生对角的认识自然地从生活实际过渡到数学知识,逐步建构起“角”的正确的表象。在认识角的过程中,发展学生初步的观察、想象、动手操作、形象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用简单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初步学会画角。
2、在认识角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观察、想象、动手操作、形象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角
教学难点:
1、建立角的正确表象
2、角的画法
教具、学具准备:
1、教师准备直尺、圆形纸、多媒体课件
2、为每位学生准备:圆形纸、直尺、彩笔、(信封装:两张硬纸条、图钉)
为每个小组准备一套学具:三角板、红领巾、钟表、扇子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直接导入:
师:今天徐老师要带着大家一起到数学王国里面认识一种新的图形——角。
(说明:第1次教学设计中采用“激趣导入”,第2次教学设计中采用“开门见山,直接导入”。通过上课实践,发现利用学生的剪纸作品“红五星”激趣导入,吸引学生的有效力不强。而“开门见山直接导入”,为下面学生探究角的知识节省了时间。所以第3次教学设计沿用第2次教学设计的导入方式。)
二、实物图中找角
1、课件出示实物图:
多媒体课件逐个出示:红领巾、三角板、小闹钟、打开的折扇(说明:第1次教学设计中采用的是课本23页的情境图,里面的物体多,有:三角板、钟表、电视机、路灯、汽车、单杠、带支架的小树、打开的折扇等,第2次教学设计修改后只用了红领巾、三角板、小闹钟、打开的折扇这4种物体。)
(关于实物图的修改分析:第1次教学设计采用的情境图中出现的物体太多,学生找角用的时间太长。所以第2次教学设计只选取了情景图里面的的三种物体:三角板、小闹钟、打开的折扇,另外又增添了“红领巾”的实物图。通过上课实践,发现学生对这4种物体很感兴趣,而且这4种物体与小学生的生活联系密切,而且物体中的“角”的特征更明显,方便学生找“角”,认识“角”。所以第3次教学设计没做改动。)
2、引导学生观察,说出物体名称。
师:谁想说一说图上有哪些物体呀?(学生会说出图中各物体的名称。)
3、引导学生继续观察,发现各实物图中的“角”
为突出实物图中的角,课件先出示4种物体的轮廓图,再给各物体涂上不同的颜色。
指名说发现。
(说明:第1次教学设计中,让学生在情境图上指角,第2次教学设计改成“让学生只是从实物中发现“角”的存在”,不再让学生指角。)
(修改原因:在情境图上指角意义不大,对角的认识还应让学生从实物中找一找,指一指,学生才有最切身的体验。)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动态演示,先出示4种物体的轮廓,再涂上不同的颜色。就会让学生第一时间从实物图中发现4种物体的共同特征:都有“角”。引起对“角”的研究兴趣。所以第3次教学设计
沿用第2次的教学设计。)
4、小结:师:刚才,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有角。
三、实物中找角
1、从实物中找角。
①明确要求:
(说明:本环节第3次教学设计改动的内容为蓝色。)
师:在咱们小组的桌上也有这4样东西。现在4个人一起找一找角在哪里,互相说一说。
(修改内容:提出小组活动要求时,第2次教学设计中的教师语言显得有些啰嗦。删去的教师语言是:“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物体上有角,在每个小组的桌子上有三角板、红领巾、小钟表、小扇子。请你仔细观察,找一找,它们的角在哪里?把你找到的角指给你们小组的同学看。看哪个小组找到的角最多。”所以第3次教学设计修改了教师的语言,让语言精炼、吸引学生。)
(设计意图:学生小组活动,找角,教师巡视观察,了解学生找“角”的情况。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指角的方法。为下一步教学角的正确指法,使学生初步建立对“角”这一图形的正确认识作准备。)
②小组汇报。
(说明:这一环节,第3次教学设计添加的内容为蓝色。)
师:你们找到这4种物体的角了吗?谁想代表你们小组来说一说呀?
师:拿着你们的东西,到前面边说边指给大家看。
师:你们小组对这位同学的发言还有补充吗?
师:其他小组对这个小组找到的角有补充或不同意见吗?
(如果其他小组有不同意见或补充,教师要给机会展示。)
(预设:学生指角时可能只是指了一下角的顶点处。)
(修改内容:第2次教学设计中“小组汇报”这一环节设计过于简单,预设不够。导致上课时教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不能较好地处理。所以第3次教学设计作了修改和补充。)
(设计意图:先让一个小组的想法得到充分展示,然后再让其他小组补充或提出不同意见,教师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找角和指角的情况。从而为下一步教学指角的方法奠定基础。)
2、研究指角方法:
①提出疑问:
师:刚才有的同学是这样指角的。(教师演示学生指角的方法:“只是指了角的顶点处”。)
师:老师明白了,同学们指出的角原来是这样一个图形(边说边在黑板上点一个“点”),大家看,这是个角吗?
(学生回答:不是。)
②小组讨论:
师:对,这是个“点”。想想看,怎样才能将你想的角的样子完整地指出来?在小组里讨论一下,再指指看。
(添加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小组讨论”的环节,可以让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