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大黄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大黄的不同炮制方法在中药汤剂中的运用探析
大黄的不同炮制方法在中药汤剂中的运用探析
中药大黄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药材,具有通便、泻火、清热、解毒等多种功效。
大黄在中药的炮制中有多种不同的方法,如酸炒、炭制、清洗等,每种方法都有不同的特点和运用。
本文将探讨大黄的不同炮制方法在中药汤剂中的运用。
一、酸炒大黄
酸炒大黄是指将大黄与醋或酒经过高温反复炒制,使其成为黄棕色或暗褐色的干品。
酸炒大黄除了保留大黄的通便、泻火功效外,还能够增加药材的稳定性,使其更容易储存和使用。
在中药方剂中,酸炒大黄可以与其他药材搭配使用,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例如,与黄连、芒硝、甘草等配伍,可用于清热解毒、泻火下气等方面,常用于治疗湿热病、口舌生疮、痈肿疮痔等疾病。
二、炭制大黄
炭制大黄是指在高温环境下将大黄进行加工,使其形成炭化的状态。
炭制大黄具有温经止痛、祛风除湿、解毒消肿等功效。
同时,炭制大黄能够降低大黄的副作用,可以更好地保护人体健康。
三、清洗大黄
同时,清洗大黄也可以单独使用,作为药材汤剂的主要成分。
例如,将清洗大黄煮成汤剂,可以用于治疗便秘、病毒性感冒等疾病。
综上所述,大黄的不同炮制方法在中药汤剂中的运用,可以根据疾病情况和药物特性进行选择。
酸炒大黄能够增加药材的稳定性,炭制大黄能够降低副作用,清洗大黄能够使药材更加纯净。
不同的炮制方法有不同的药性,可以帮助医师根据不同的治疗需求进行科学搭配,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更好的保障。
大黄的不同炮制方法在中药汤剂中的运用探析
大黄的不同炮制方法在中药汤剂中的运用探析大黄,又名黄连、苍术,为马鞭草科植物大黄的根或根茎。
大黄有泻下通便,消肿散结,清热解毒等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中药方剂中。
不同的炮制方法会影响大黄的药效和用途,本文将对大黄的不同炮制方法在中药汤剂中的运用进行探析。
一、大黄的炮制方法1. 清洗大黄:将大黄浸泡在清水中,去除表面的泥土和杂质,然后进行洗净,晒干备用。
2. 生大黄:即未经炮制的大黄,直接使用鲜品或晒干后的大黄入药。
生大黄性寒、味苦,功能泻下通便,清热祛湿,用于治疗热病便秘、痢疾、黄疸水肿等症状。
3. 炒制大黄:将大黄切成小片后,放入锅中炒烤,直至颜色变黄,有炭焦香味时捞出,瞬间泡于凉水中,捞出沥干备用。
炒制大黄能够加强其泻下通便的作用,降低其对人体的刺激性。
2. 炒制大黄:炒制大黄能够加强其泻下通便的作用,降低其对人体的刺激性,常用于治疗便秘、积聚湿热等症状。
例如《金匮要略》中提到“大黄二两,炒、轧、末服”,说明炒制后的大黄能够更好地发挥其泻下通便的功效。
3. 醋炒大黄:醋炒大黄除了保留炒制大黄的作用外,还具有活血化瘀、软坚消肿的功效。
常用于治疗瘀血阻滞、症结积聚等症状。
例如《神农本草经》中记载“大黄平服,与胆一升浸,胆汁微溢,可便如油”,说明醋炒大黄具有明显的通便作用。
大黄经过不同炮制方法后,在中药汤剂中的运用也会有所不同。
生大黄通便泻火,清热祛湿;炒制大黄增强泻下通便作用,降低刺激性;醋炒大黄除了具有炒制大黄的作用外,还兼有活血化瘀、软坚消肿的功效。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病症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炮制大黄,以发挥其最佳的药效。
在使用大黄时,还需要注意用药的剂量和疗程,避免出现不良反应和药物滥用的情况。
不同人群在使用大黄时也需要注意慎重,尤其是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以免影响身体健康。
大黄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中药大黄蛰虫丸
大黄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 中药大黄蛰虫丸中药大黄是多种蓼科大黄属植物的统称。
中医认为大黄有泻热通便,凉血解毒的功效与作用。
常见如大黄蛰虫丸(胶囊)、大黄苏打片等。
目录基本信息功效与作用现代研究食用方法及注意基本信息大黄别名将军,西吉,中吉,川军,生大黄(生军),制大黄(熟军),酒炒大黄(酒军),大黄炭(军炭)。
来源产地本品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药用大黄的根茎。
掌叶大黄和唐古特大黄药材称北大黄,主产于青海、甘肃、四川等地。
药用大黄药材称南大黄,主产于四川、湖北等地。
采收炮制秋末茎叶枯萎或次春发芽前采挖,除去细很,刮去外皮,切瓣或段,绳穿成串干燥或直接干燥。
酒大黄:取大黄片加酒(大黄100kg用黄酒10kg)拌匀,闷透,置锅内,用文火炒干。
熟大黄:取大黄片,每100kg,加入黄酒30kg,置适宜的容器内,密闭,隔水加热,或用蒸气加热,炖或蒸至内外均呈黑色。
大黄炭:取大黄片,置热锅中,用武火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焦褐色。
性昧归经本品呈类圆柱形、圆锥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块状,长3〜17cm直径3〜10c.。
除尽外皮者表面黄棕色止红棕色,有的可见类白色网状纹理及星点(异型维管束)散在,残留的外皮棕褐色,多具绳孔及粗皱纹。
质坚实,有的中心稍松软,断面淡红棕色或黄棕色,呈颗粒性;根茎髓部宽广,有星点环列或散在;根本部发达,具放射状纹理,形成层环明显,无星点。
气清香,味苦而微涩,嚼之粘牙,有沙粒感。
北大黄商品有西宁大黄和铨水大黄,南大黄商品有雅黄、南川大黄等。
苦,寒。
入脾、胃、大肠、肝、心经。
功效与作用功效主治泻热通便,凉血解毒,逐瘀通经。
本品苦寒沉降,性猛善走,素有“将军”之称,可荡涤肠胃积滞,为治疗热结便秘之要药。
并能泻血分实热,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及活血祛瘀之效。
传统应用1. 泻热通便,用于大便秘结,胃肠积滞,治温热病热结便秘、高效不退,甚则神昏谵语,或杂病热结便秘者,常与芒硝、枳实、厚朴同用,如大承气汤;治脾阳不足、冷积便秘者,须与附子、干姜等温里药同用,如温脾汤;治湿热痢疾初起,腹痛里急后重者,常与黄连、木香同用;治食积腹痛,泻而不畅者,可与青皮、木香等同用。
熟大黄的中药功效与作用
熟大黄的中药功效与作用熟大黄,又称大黄,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在中医药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
它是大黄植物的根茎部分,常用于治疗各种积滞内热、便秘、肝胆湿热等病症。
本文将详细介绍熟大黄的中药功效与作用。
1. 熟大黄的主要成分及性味熟大黄的主要化学成分是大黄素,它是一种黄蓝色的结晶性物质。
熟大黄性味苦、寒,有通过湿热、泄热的功效。
2. 熟大黄的功效与作用2.1 温胆通便熟大黄能够刺激肠道蠕动,促进排泄,起到通便的作用。
它可以治疗慢性便秘、肠道积滞、痔疮等病症。
2.2 留下发汗熟大黄寒凉性质,具有清热、泻火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热毒病、湿疹等症状。
熟大黄入药后,还具有极强的发汗作用,能够将体内的热浊物质排出体外,起到清热解毒的作用。
2.3 消肿化瘀熟大黄有破血消肿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瘀血引起的各种疼痛和肿胀,如痈肿、瘰疬、积血等。
在外科手术中,熟大黄也可以用于减轻术后肿胀和疼痛。
2.4 利尿通淋熟大黄有利尿通淋的作用,能够促进尿液排出,降低水肿,对于水肿、尿潴留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2.5 降脂降压熟大黄中的大黄素通过降低胆固醇和血脂的形成,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同时,熟大黄中的大黄素还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能够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功能。
2.6 保肝护肝熟大黄中的大黄素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质,能够减轻肝脏的氧化损害,对肝脏起到保护作用。
同时,熟大黄还可以降低肝脏的炎症反应,改善肝功能。
2.7 杀虫止痒熟大黄有较强的杀虫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寄生虫感染症,如蛔虫病、血吸虫病等。
此外,熟大黄还可以减轻皮肤瘙痒和红肿,对于荨麻疹、湿疹等皮肤病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3. 熟大黄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3.1 使用方法熟大黄可以作为中药和中成药使用,一般分为煎剂、丸剂、散剂等多种剂型。
具体用量和使用方法需根据具体的病情和医嘱而定。
3.2 注意事项熟大黄属于寒凉药物,故在服用期间需要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受凉。
同时,使用熟大黄时应遵循医嘱,不宜过量使用,以免引起腹泻、腹痛等不适症状。
大黄的正确服用方法
大黄的正确服用方法
大黄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泻火、通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便秘、痔疮等
疾病。
然而,由于大黄具有一定的毒性,因此在服用时需要特别注意正确的使用方法,以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大黄的正确服用方法。
首先,关于大黄的剂型,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大黄剂型有颗粒剂、片剂、糖浆剂等。
不同剂型的服用方法略有不同,因此在使用前需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或咨询医生的建议。
其次,大黄的剂量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情况下,成人每次服用大黄颗粒剂5-10克,每日1-3次;大黄片剂0.3-0.6克,每日2-3次;大黄糖浆剂5-10毫升,每
日2-3次。
但是,具体的剂量还是要根据个人的体质和病情来确定,最好在医生的
指导下进行用药。
再者,大黄的服用时间也需要注意。
一般来说,大黄最好在饭后或睡前服用,
可以增加其通便的效果,同时也可以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另外,大黄在服用期间需要避免食用一些对胃肠道刺激较大的食物,如辛辣食物、油腻食物等,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最后,大黄虽然有通便的功效,但是长期或过量使用会对肠道造成一定的伤害,因此在使用大黄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用药,不可随意增减剂量或延长服用时间。
综上所述,正确的服用大黄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用药,并
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上的剂量和用法进行服用,才能发挥其良好的疗效,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希望大家在使用大黄时能够注意以上几点,确保安全有效地使用这种中药材。
大黄的食用方法有哪些张明
大黄的食用方法有哪些张明发布时间:2023-07-06T05:32:19.856Z 来源:《医师在线》2023年7期作者:张明[导读]南充市中医医院四川南充 637000大黄又可以称为火参,这种材料当做药材时主要使用的是大黄的根和根茎,味道较为苦涩,属于一种寒性的药物,大黄具有清热解毒和活血的作用,当大家有便秘等这些症状的时候,适当的服用一些大黄会有非常不错的效果。
同时大黄还具有治疗跌打重伤以及辅助妇科痛经的作用。
所以大黄是一种具有很强药用价值的中药材,对于身体的健康有着非常多的好处,但是在食用的过程中同时也需要选择合理的方法才能起到想要的效果,不能进行盲目的服用,那么大黄的疗效都有哪些,又需要如何服用呢?下面就来带领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一、大黄的功效和作用1、缓解便秘因为大黄具有寒性,所以具有非常强烈地清热泻火的效果,尤其是在肠胃不通顺的时候十分有效果,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将大黄和其他的清热类的药品熬制成为药汤便可以有效地治疗大便不通畅,便秘这些症状,假如内服的过程中没有明显的效果,可以尝试使用灌肠的方式。
2、缓解痤疮因为大黄属于性情温凉的药材,所以除了内服以外,外敷也有着非常显著的效果,主要原因是大黄具有解毒的功能,所以对于一些热毒便十分有作用,很多因为上火所导致的表皮出现的反应,比如舌头,嘴唇上经常见到得口疮,以及青少年皮肤上面经常出现的痤疮以及一些不慎的烫伤现象时,外敷大黄都是十分有效的。
3、消除红肿因为大黄性寒的特点,所以对于凉血止血都有着十分好的镇定作用,比如可以将大黄和苦寒的黄连等等这些药物一同使用,便可以极大程度地消除眼睛红肿以及皮肤红肿的现象,同时因为大黄凉血的功能,所以在一些跌打损伤的方子上也经常能够看到大黄的身影。
同时将大黄和红花等等这些辅助治疗淤血的药物反之在一起便可以辅助治疗血管阻塞,月经不调等等这些常见的病状。
4、辅助肠胃将少量的大黄和乌贼骨配合在一起使用可以对于‘胃灼热’的症状起到很好地减轻作用,从严谨的角度来说,主要原因是大黄具有清热的功效,对于胃脘灼热、泛酸这些的症状也有着非常好的缓解作用,在进行具体使用的过程中,可以使用酒将大黄浸泡,焖熟,取出来晒干之后进行煎服使用。
浅谈大黄的炮制及功效
浅谈大黄的炮制及功效大黄,又名将军,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Ex Balf.)或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 Baill.)的干燥根及根茎。
主产于青海、甘肃、四川等地区,野生或栽培,药材以质地坚实、断面“锦纹”明显、红棕色、稍有油性、气清香、味苦而微涩、嚼之粘牙者为佳。
性味苦寒,归胃、大肠、肝、脾经,主要功效是泻下攻积、泻火解毒、活血祛瘀,清泄湿热。
一、古代医籍对大黄炮制的论述大黄从古至今,炮制品种在20种以上,沿用至今的炮制品仍有生大黄、酒大黄、醋大黄、熟大黄、酒熟大黄、大黄炭、清宁片等数种,其中以生大黄、酒大黄、熟大黄、大黄炭最为常用。
2005 版《中国药典》收载有以上4种炮制品种。
大黄作为最常用的中药之一,历来被各医家所重视,从汉代《金匮玉函经》以后的本草医书中大多见有大黄的多种炮制品。
大黄的炮制品早在汉代就有记载,酒浸、酒洗用于临床,大医家张仲景的《金匮玉函经》有“大黄去皮、酒洗、酒浸、蒸”的记载。
梁代陶宏景的《本草经集注》中有“大黄破如米豆、炒至黑”的记载。
说明炒大黄这一炮制品从梁代就诞生了。
现存最早的炮制专著《雷公炮炙论》在过去蒸制的基础上提出了“七蒸七晒”的炮制方法,从而更加完善了熟大黄的炮制技术。
到了唐代,产生了醋蒸、湿纸煨大黄的炮制技术。
宋代的《银海指南》中有:“大黄切作小块,用泔水浸透,以侧柏叶铺甑,入大黄蒸过晒干”,这是米泔水制大黄的初步诞生。
《圣济总录》记载的蜜制、姜制则是大黄炮制技术的又一个进步。
元明时代提出了酥制,《普济方》中记载:“绵纹大黄为极细末,陈醋两大碗,砂锅内文武火熬成膏,倾在新砖瓦上,日晒夜露三朝夜,将上药起下,再研如细末用”。
同时代的《医林集要》更有独特的主张,提出了童便制、盐制、红花制、当归制、淡醋制等炮制方法。
二、常用炮制方法及功效(一)生大黄1.炮制方法: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大小分档,洗净,焖润至内外湿度均匀,切厚片或小块,晾干或低温干燥备用。
大黄的不同炮制方法在中药汤剂中的运用探析
大黄的不同炮制方法在中药汤剂中的运用探析一、大黄的不同炮制方法大黄的不同炮制方法包括生大黄、制大黄、炒大黄、醋炙大黄等。
其中,生大黄为未经过任何炮制的原料;制大黄为煮沸、捣碎、晒干等步骤后制成的大黄;炒大黄为将大黄加热炒制而成;醋炙大黄为将大黄用醋处理后再加热炙制而成。
1.生大黄:生大黄性寒,味苦,功效较强。
由于生大黄未经过任何炮制处理,因此在中药汤剂中应用较少,仅用于特殊情况,例如治疗热盛病证或无法忍受大黄刺激的患者等。
2.制大黄:制大黄经过水洗、煮沸、捣碎、晾干等步骤后制成,具有泻下通便,消肿止痛的功效。
制大黄较生大黄性温,可以提高其泻下通便的功效,但相应的刺激性较弱。
3.炒大黄:炒大黄是将制成的大黄加热炒制,经过炒制后大黄的颜色和质地都发生了变化,成为棕色的块状物。
炒大黄性温,可以增加其排毒通便的功效,适用于治疗实证病证,但其刺激性也相应增强。
4.醋炙大黄:醋炙大黄是将晒干的大黄用醋处理后再加热炙制而成。
经过醋炙处理后的大黄具有较好的润肠通便功效,且刺激性较炒大黄和制大黄较弱,适用于治疗便秘等病症。
不同炮制方法的大黄在中药汤剂中的应用也不尽相同。
一般而言,制大黄作为最基本的炮制方法,常常在中药方剂中使用。
例如常用的大承气汤、二妙散等中均含有制大黄。
炒大黄和醋炙大黄则常常用于治疗久病肠糜、脾胃虚弱等的中药方剂中。
例如脾胃虚弱证症下的藿香汤、二陈汤等都含有炒大黄。
使用醋炙大黄的方剂一般用于治疗便秘。
例如枳壳汤、小承气汤等。
综上所述,大黄的不同炮制方法会对其特性产生影响,因而在中药汤剂的应用中也会存在不同。
在应用中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炮制方法的大黄。
九制大黄丸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九制大黄丸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九制大黄丸是一种中药方剂,九制大黄丸的食用方法也有很多种,不同的食用方法对身体的效果也有可能存在差异,所以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服用
九制大黄丸是一种中药方剂,九制大黄丸的食用方法也有很多种,不同的食用方法对身体的效果也有可能存在差异,所以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服用。
【处方】大黄不拘多少
【制法】将大黄串碎。
用黄酒拌,于铜罐中密闭,隔水加热,九蒸九晒,研为细粉,过罗,炼蜜为小丸。
【功能主治】消滞通便。
治积瘀停滞,宿食,积痰,大便燥结。
【用法用量】每服6克,温开水送下。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饲鹤亭集方》
以上就是向大家介绍了关于九制大黄丸的作用资料,希望对有需要的人有帮助。
九制大黄丸的作用是比较多的,只有多了解的它的人才可以将它的作用发挥出来,所以说在生活中应该要多去认识一些疾病和药材,这样对自己是挺有帮助的。
生活常识分享。
酒制大黄的功效与作用
酒制大黄的功效与作用酒制大黄的功效与作用自古以来,大黄作为一种传统中药,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是在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方面。
酒制大黄是将大黄与酒进行浸泡、提取后制成的一种中药制剂。
酒制大黄不仅具有大黄的基本功效,还具有酒的温补作用,使其在治疗疾病时更具效果。
下面将详细介绍酒制大黄的功效与作用。
一、酒制大黄对消化系统的功效与作用1. 温中下气:酒制大黄具有温中下气的作用,可用于胃寒引起的胃脘冷痛、呕吐泄泻等症状的治疗。
2. 祛食积:酒制大黄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增加胃液分泌,促进食物消化,从而起到祛食积的作用。
常用于治疗消化不良、食积不化等情况。
3. 消炎杀菌:酒制大黄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可以用于胃肠道感染的治疗,如细菌性腹泻等。
4. 利水下湿:酒制大黄具有利尿作用,可以促进体内多余的水分排出,有利于湿热体质的调理。
5. 提振胃肠功能:酒制大黄可以刺激胃肠道的运动,增加肠蠕动,促进排便,对便秘具有明显的功效。
二、酒制大黄对肝胆系统的功效与作用1. 清肝火:酒制大黄可以清热解毒,对肝火上炎有一定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口苦咽干、目赤肝火旺盛等症状。
2. 通肝胆:酒制大黄对肝胆排泄功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能够加快胆汁的分泌和排出,促进消化吸收。
3. 消胆结石:酒制大黄可刺激胆囊收缩,增强胆道蠕动,可以用于胆囊结石的治疗。
三、酒制大黄对循环系统的功效与作用1. 活血化瘀:酒制大黄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淤血症状,如经闭、痛经、乳腺增生等。
2. 降脂减压:酒制大黄可以通过降低血脂、调节血液循环,减轻血管压力,起到降压的作用,对高血压患者有一定的益处。
四、酒制大黄对泌尿系统的功效与作用1. 利尿通淋:酒制大黄可增加尿液排出,促进泌尿系统的排除废物,对尿路感染、泌尿系结石等病症具有一定的疗效。
2. 清热利湿:酒制大黄可以清热利湿,对尿湿症状,如尿频、尿急、尿赤等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五、酒制大黄对肺部的功效与作用1. 化痰止咳:酒制大黄可刺激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具有化痰止咳的作用,对于痰湿阻肺、咳嗽咳痰等有一定的疗效。
不同方法炮制大黄的功效
生大黄也被称作将军,大黄直接经净制、润制、切制后 得到的生大黄饮片,气锐而峻,生用气味重浊,具有较 强的泻下作用,可以用于治疗积滞便秘等病症。中医 用药过程中,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通过配伍其他复方 共用,研究 发 现,生 大 黄 有 较 好 的 抑 菌 效 果。 所 谓 的 酒大黄是将黄酒喷淋的大黄片进行炒制所得的饮片。 中医认为大黄经黄酒炒制后,可以借酒之升腾清上焦 火毒。现代医 学 研 究 发 现,大 黄 经 酒 炙 以 后,其 中 蕴 含的蒽醌类衍生物及鞣质含量降低,因此泻下作用有 所衰减[9]。在实际应用过程 中,常 配 伍 使 用。 炭 制 大 黄是将生大黄用武火炒至成炭所制成的炮制品。研 究发现,大黄经炭制后,结合性蒽醌类成分被破坏,游 离性蒽醌等 成 分 增 多,因 而 导 致 泻 下 作 用 减 弱,此 外 大黄经炭制 后,鞣 质 成 分 较 少,表 现 出 较 好 的 止 血 效 果[10]。《 十药神书》中曾经有“ 消肿捣汁,止血烧灰存 性”,生大黄本 身 并 无 止 血 的 功 效,但 是 经 炒 制 后,涩 性增强,有化 瘀 止 血 的 功 效,临 床 上 常 用 来 治 疗 火 热 引发的出血症。熟大黄与酒大黄相近,但是在炮制方 法上与酒大黄用黄酒喷淋炒制不同,熟大黄是采用酒 炖或酒蒸的方法的得到的外皮焦黑色的饮片,清宁片 的主要成分就是熟大黄。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熟大黄 经过剧烈的 炮 制 以 后,游 离 型 蒽 醌 类 成 分 增 加,而 使 泻下成分减 少,副 作 用 随 之 减 弱,适 用 于 正 气 虚 弱 的 患者,此外熟 大 黄 还 兼 具 活 血 化 瘀 的 功 效,可 以 用 来 治疗跌打损伤、月经闭停等。醋大黄是指将生大黄加
4 结论 大黄是中医常用的一味药材,性苦寒,气味重浊,
大黄泻火通便清热燥湿
大黄泻火通便清热燥湿大黄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泻火通便、清热燥湿的功效。
在中医药领域,大黄被广泛应用于治疗与火热、湿滞相关的疾病。
本文将就大黄的功效和使用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一、大黄的功效大黄具有泻火通便、清热燥湿的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以下症状的治疗:1. 火热便秘:大黄能够刺激肠道蠕动,促进排便,缓解便秘问题。
由于大黄具有泻下作用,使用时需要注意剂量,以免引发腹泻等问题。
2. 湿热黄疸:湿热黄疸是指由于湿气和热气的侵袭导致的黄疸症状。
大黄具有清热燥湿的作用,能够帮助排除体内湿气和热气,缓解黄疸症状。
3. 湿热淋病:湿热淋病是指因湿气和热气的侵袭导致的尿频、尿急等症状。
大黄能够渗透湿气和热气,促进排尿,缓解淋病症状。
4. 湿疹:湿疹是一种皮肤发病,常常与湿气、痰湿相关。
大黄具有清热燥湿的功效,能够改善湿疹症状,促进皮肤的愈合。
二、大黄的使用方法大黄通常以煎剂、散剂和丸剂等形式使用。
下面将分别介绍各种使用方法:1. 煎剂:将大黄切碎后,加入适量的水,煮沸后小火煎煮30分钟至溶液呈黄色。
冷却后,饮用煎剂。
2. 散剂:将大黄研磨成粉末后,根据医嘱调配成适当剂量的散剂。
将散剂溶于清水或温开水中,搅拌均匀后饮用。
3. 丸剂:将大黄制作成丸剂,通常以胶囊或者丸剂的形式供应。
根据医嘱服用适量的丸剂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大黄时需谨慎剂量,以免引发腹泻等不适症状。
同时,孕妇、儿童和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三、注意事项在使用大黄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剂量控制:大黄具有泄泻的作用,使用时需注意剂量,避免过量使用。
一般来说,成人每次使用不超过10克。
2. 不宜久服:大黄属于泻下药物,久服可能会对肠道产生依赖。
因此,不宜长期连续使用,一般用药时间不超过7天。
3. 配伍禁忌:大黄与某些中草药具有禁忌配伍关系,如与芒硝、己椒、草果等药物不宜同时使用。
4. 不适症状:使用大黄可能会引起腹泻、恶心等不适症状,如出现不适应及时停药,并咨询医生的建议。
大黄的不同炮制方法在中药汤剂中的运用探析
大黄的不同炮制方法在中药汤剂中的运用探析大黄作为中药中常用的泻药,其不同炮制方法对于药物活性的影响较为显著。
不同的炮制方法具有不同的药效,可以针对不同的病症进行应用。
本文将探析大黄的不同炮制方法在中药汤剂中的运用。
一、新鲜大黄新鲜大黄是指将野生大黄根、茎叶连带土壤摘取、洗净后直接使用的原药。
新鲜大黄中含有较多的真菌和细菌,活性成分未经干燥处理,药效较强。
新鲜大黄运用于中药汤剂中,具有促进排便、通便泄热、利尿消肿的作用。
二、炮制大黄炮制大黄是指将大黄切成小块或细粉后,通过不同的炮制方法加工制成的药材。
炮制大黄可以减轻其泻痢作用,增加其药效稳定性。
经过炮制的大黄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散淤、去瘀通经的功效。
1、黄牛膝大黄汤在临床中治疗痔疮、便秘常常采用黄牛膝大黄汤,该汤剂主要以大黄为主体,采用炮制大黄方法中的枣汁炮法,并加入产地为云南的黄牛膝草。
汤剂主要通过活血化瘀、滋阴润肠、通便导滞的作用减轻痔疮、便秘引起的疼痛。
2、绛黄散绛黄散运用炮制大黄方法中的红糖炮法,通过加入红枣糖、蜜糖等中草药配合炮制大黄,该散剂主要用于治疗痛风、关节炎等疾病。
绛黄散具有祛风散寒、消肿止痛的作用。
三、炭炙大黄炭炙大黄是指将大黄用木炭火烧炙后制成的药材。
炭炙大黄中的芫花苷、黄芩苷等成分比新鲜大黄和炮制大黄的含量更高,具有强烈的泻痢作用。
但由于其药效极强,其在应用时要控制剂量,注意不要过量使用。
在中药汤剂中运用炭炙大黄,可用于治疗肠胃瘀滞、口腔溃疡、喉咙肿痛等症状。
四、黄化大黄黄化大黄是指将大黄经过特殊的处理方式制成的药材。
黄化大黄颜色呈现为深黄色或暗黄色,质地较硬。
黄化大黄具有较强的解毒效果,可以清除体内积存的毒素和废物,有利于促进身体代谢和调节免疫力。
总之,大黄经过不同的炮制方法,可以调节其药效和适应症,减轻其泻痢作用,增加其稳定性,并进一步发挥其疗效。
在中药汤剂的制备过程中,不同的炮制方法应根据具体病情和临床需要进行选用。
大黄的用处与功能主治用量
大黄的用处与功能主治用量大黄的简介大黄是一种中药材,它是指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大黄类植物的根茎。
大黄的主要成分是大黄素,具有极强的泻药作用。
因此,大黄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中。
大黄有着丰富的用途和功能,主要成分有大黄素、大黄酚等。
大黄的用途大黄主要用于以下方面:1.泻下通便:大黄有明显的泻下通便作用,可以用于治疗急性痢疾、便秘等疾病。
它可以刺激肠道蠕动,增加排便频率,缓解便秘症状。
2.清热燥湿:大黄有清热燥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湿热下注、黄疸等疾病。
它可以通过增加尿量、排除多余的湿热物质来清热燥湿。
3.利水消肿:大黄可以促进尿液排泄,减轻水肿症状。
它对于水肿性疾病、急慢性肾炎引起的水肿等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4.消毒杀菌:大黄还具有消毒杀菌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
它可以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大黄的功能主治大黄在中药学中有着广泛的功能主治,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泻痢:大黄可以刺激肠道蠕动,增加排便频率,对于治疗急性痢疾有一定的效果。
2.便秘:大黄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增加排便次数,用于治疗便秘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3.湿热下注:大黄可以通过清热燥湿的作用,用于治疗湿热下注引起的疾病,如黄疸、湿疹等。
4.水肿:大黄具有利尿的作用,可以帮助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减轻水肿症状。
5.感染性疾病:大黄具有一定的消毒杀菌作用,可以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如溃疡、痈肿等。
6.肝胆疾病:大黄可以帮助排解胆汁,调节肝胆功能,对于治疗肝胆疾病有一定的效果。
大黄的用量大黄的用量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一般情况下,成人每次用量为3-6克,每日2次。
儿童用量需要根据年龄和体格来确定,一般每次用量为1-3克,每日2次。
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哺乳期妇女和老年人),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大黄可以煮水服用,也可以制成丸剂、散剂等剂型。
需要注意的是,大黄是属于泻药类药物,使用时需谨慎。
长期或过量使用大黄可能会导致肠道依赖性或滞留便秘。
大黄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
大黄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功能主治大黄是一种中药材,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它具有以下主要功能和主治:•泻下通便:大黄含有丰富的草酸,具有良好的通便作用,可用于治疗便秘、积食等肠胃道问题。
•消肿止痛:大黄具有抗炎作用,能够减轻肿痛症状,常用于治疗疼痛、肿胀等病症。
•清热泻火:大黄能清热泻火,常用于治疗热毒性病症,如口腔溃疡、痈肿等。
•通经活络:大黄能够活血通经,可用于调理妇科问题,如痛经、月经不调等。
•散结消痈:大黄有一定的散结消痈作用,常用于治疗肿瘤、淋巴结炎等疾病。
•治疗湿疹:大黄有较好的清热解毒作用,可用于治疗湿疹、皮肤瘙痒等问题。
用法大黄可以内服、外用,常见的用法有:1.内服:将大黄研磨成细末,每次可口服1-3克。
可直接冲服或与蜂蜜、糖浆等混合服用,一般每日2-3次。
2.外用:将大黄研磨成细末后,可加入适量的清水调成糊状,涂抹于患处。
对于肿胀疼痛的问题,也可将大黄研磨后煮水洗患处。
大黄一般不宜长期连续使用,常见的用药周期为1-2周。
注意事项在使用大黄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慎用;2.对大黄过敏者禁用;3.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姜等;4.大黄不宜与酒类、咖啡等同服;5.大黄使用后可能会出现短暂的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6.在使用大黄前,最好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
用量大黄的用量一般根据个体情况、症状轻重及配伍药物等因素来确定。
一般的推荐用量如下:•成人每次口服1-3克,每日2-3次;•儿童用量需减半,每次口服0.5-1.5克,每日2-3次。
用量需根据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调整,遵循医生嘱托。
使用大黄时,应注意控制剂量,避免过量使用,以免出现副作用。
小结大黄作为一种中药材,具有良好的通便、消肿、清热泻火、通经活络、散结消痈等功能主治。
使用时需要注意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尤其是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应谨慎使用。
在使用大黄前,最好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以确保安全有效地使用大黄。
大黄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大黄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大黄,又名大黄皮、黄连,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也是一种常见的食用植物。
大黄既可以用于药用,也可以用于食用,其功效与作用也是非常丰富的。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大黄的功效与作用及其食用方法。
首先,大黄具有清热泻火、通便利水的功效。
大黄含有丰富的大黄素和大黄酚,这些成分可以有效清热泻火,对于体内的湿热有很好的排毒效果。
同时,大黄还含有一定的草酸和蜡质物质,这些成分可以起到通便利水的作用,对于便秘和水肿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其次,大黄还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
大黄中含有丰富的大黄素,这种成分对于
细菌和病毒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可以帮助人体抵抗疾病,预防感染。
同时,大黄还含有一些挥发油和酚类物质,这些成分可以有效消炎,对于肠胃炎、肠道感染等疾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此外,大黄还具有促进消化的功效。
大黄中含有丰富的大黄素和蒽醌类物质,
这些成分可以刺激胃肠黏膜,增加胃液分泌,促进消化。
同时,大黄还含有一些苦味成分,可以刺激消化腺分泌,增加食欲,对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问题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关于大黄的食用方法,一般可以将大黄切成小块,晒干或者烘干后,可以用来
泡水饮用,也可以用来煮汤或者煮粥。
需要注意的是,大黄具有泄泻作用,不宜过量食用,一般每次食用量不宜超过3克。
另外,孕妇、儿童、老年人和体质虚弱者应慎用大黄。
总的来说,大黄具有清热泻火、通便利水、抗菌消炎、促进消化等多种功效与
作用,但在食用时需要注意适量,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希望大家在食用大黄时,能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食用方法,享受大黄带来的健康益处。
大黄的功效作用及食用方法
大黄的功效作用及食用方法
大黄又称为黄连,是一种传统中药材。
它具有以下功效和作用:
1. 清热泻火:大黄含有大黄素,具有独特的清热泻火功效,用于治疗热病高热、口干舌燥等症状。
2. 活血祛淤:大黄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瘀血引起的症状,如经血不畅、痛经、血瘀症等。
3. 通便润肠:大黄具有促进肠道蠕动和增加粪便水分的作用,可用于治疗便秘和肠道梗阻。
4. 抗菌消炎:大黄对多种细菌和病毒有抑制作用,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功效。
食用方法:
大黄具有药用价值,一般不建议直接食用。
一般情况下,可以将大黄研磨或煎煮成汤剂,饮用。
具体用法和剂量应根据个人体质和疾病情况,以医生的建议为准。
由于大黄具有泻痢作用,不适宜过量使用,并禁止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年幼儿童使用。
不同工艺炮制大黄对临床药效的影响
不同工艺炮制大黄对临床药效的影响
大黄是中药中常用的药材之一,在临床应用中主要用于通便、清热解毒、祛瘀止痛等方面。
不同的炮制工艺对大黄的药效有着不同的影响。
1. 鲜用大黄
鲜用大黄指的是将新鲜的大黄洗净后去皮,直接使用。
鲜用大黄具有清热、祛瘀、通便等作用,但因为含有草酸和草酸钙等成分,容易刺激肠胃,导致腹泻等不适症状。
2. 生用大黄
生用大黄指的是将干燥的大黄粉末加入到水中煮沸后,不加研磨直接服用。
生用大黄具有通便、清热、解毒的作用,但因为未经炮制,药效不够稳定,容易出现过敏和不良反应。
3. 熟用大黄
熟用大黄是指将大黄先用水浸泡,去除部分草酸和草酸钙,再用酱油煮炒,炒至表面发黑,失去苦味为止。
熟用大黄除了具有通便、清热、祛瘀等作用外,还能够去除被认为具有毒性的草酸和草酸钙,减轻了对胃肠的刺激作用,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具有较好的口感。
4. 冰糖大黄
冰糖大黄是将大黄切成块状,然后与冰糖一起加水煮沸后,调味后服用。
冰糖大黄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促排毒等作用,对于淤血瘀滞引起的胸痛、腹痛、腰痛等症状有较好的缓解作用,同时口感也更为可口。
总之,不同的大黄炮制工艺对药效和不良反应均有不同的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工艺炮制大黄,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关于大黄炮制的5种方法,炮制方法不同,功效区别太大了
关于大黄炮制的5种方法,炮制方法不同,功效区别太大了大黄是常见的一种中药,从古至今大黄在临床上的应用十分广泛,可以用来治疗多种疾病。
根据大黄的药理研究表明,大黄中还含有大量的螳螂类衍生物,具有强大的抗病毒作用,由于患者病情不同,在大黄用药上需求也不相同,会选择不同的炮制方法。
那么大黄在炮制后都有哪些应用呢?1、生大黄生大黄就是将原生大黄洗净切片晾干,在晾干之后将生大黄进行合理的配伍入药,具有凉血解毒和活血化瘀的功效,在临床上用用生大黄可以治疗口舌生疮和大便干燥等疾病。
生大黄味苦性寒,在用药过程中可以配伍枳实、厚朴、芒硝等药物,缓解腹部疼痛以及腹痛便秘等症状。
2、熟大黄熟大黄在临床上的应用也十分广泛,将大黄片洗净用黄酒搅拌,放置合适的容器之内,密封进行隔水加热,待酒液吸收干净之后,晾干入药。
熟大黄在配伍之后能够起到泻下作用,既能够活血化瘀,还能够减轻腹部疼痛。
3、酒大黄酒大黄是常用的大黄炮制方法,主要是将大黄用黄酒拌匀之后用文火炒干,取出晾透之后入药。
酒大黄通过用酒炮制之后,能够起到一定的清热解毒功效,在临床上治疗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咽喉肿痛等疾病具有十分良好的效果,同时还能够治疗吐血等血热妄行所引起的疾病。
4、醋大黄醋大黄主要是指用米醋将大黄拌匀,用文火炒干放凉后入药。
醋大黄能够调节肝脏疾病,治疗七情内伤,同时还能够泻热逐瘀。
临床上常常用醋大黄治疗产后血运不畅、大便干燥、烦躁发热等症状,采用醋大黄还能够治疗肝郁化热和月经不调。
5、大黄炭大黄炭就是将生大黄置于锅内,用文火将大黄表面炒至焦黑色为主,喷洒清水之后即可入药。
大黄经过炮制之后变成大黄炭泻下攻击作用就会减弱,而收敛作用就会增强,就具有收敛止泻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大黄炭治疗崩漏、大便带血、外伤出血等疾病。
大黄的刨制方法多种多样,根据临床需求还有酒蜜大黄、盐制大黄、炒大黄等炮制方法,需要根据患者不同的病情进行不同的炮制,根据临床上用药的需求,炮制方法和所用的辅料也各不相同,在炮制之后大黄的功效也不相同。
制大黄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制大黄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制大黄的功效及作用可表现在很多的地方,它能够更好的帮助我们清热除湿,同时还可以治疗小便不利大便干结等问题,对于牙龈肿痛皮炎湿疹淋病带状疱疹等疾病,有很好的治疗功效。
1、大黄经炒制后对其所含大黄蒽醌类衍生物均有影响,其泻下成分番泻甙及大黄酸明显减量,加热对鞣质影响较小,因此泻下作用减弱而收敛作用相对增强,现认为大黄所含的鞣质是降低肌酐、尿素氮的有效成分,由此可见,生大黄泻下作用强,制大黄泻下作用弱,在临床上患者大便不通畅者用生大黄;大便通畅者用制大黄。
大黄性味归经:味苦,性寒。
归胃、脾、大肠、肝、心包经。
2、功能主治:具有泻热通便功效,用于胃肠实热积滞、大
便秘结、腹部胀满、疼痛拒按,甚至高热不退、神昏谵语,如大承气汤;或脾阳不足之冷积便秘,如温脾汤。
解毒消痈功效,用于热毒疮疡、暴赤眼痛、口舌生疮、齿龈肿痛,如大黄牡丹皮汤。
行瘀通经功效,用于瘀血阻滞之月经闭止、产后瘀阻、症瘕积聚,及跌打损伤、瘀血肿痛。
清热除湿功效,用于湿热壅滞之黄疸、小便不利、大便干结;热淋、石淋如八正散。
亦可凉血止血,用于热伤血络之吐血、衄血、便血、崩漏、赤白带下。
3、现代临床可用于治疗流行性脑膜炎、大叶性肺炎、急性胆道感染、急性腮腺炎、急性阑尾炎、急性传染性黄疸型肝炎、急性肠炎、细菌性痢疾、消化道出血、咽喉炎、牙龈脓肿、皮炎、湿疹、淋病、带状疱疹等。
制大黄泻下力缓,泻火解毒。
用于火毒疮疡,正虚邪实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大黄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大黄是多种蓼科大黄属的多年生植物的合称,也是中药材的名称。
下面我们具体了解下制大黄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大黄的功效与作用
功效
具有泻热通便功效,用于胃肠实热积滞、大便秘结、腹部胀满、疼痛拒按,甚至高热不退、神昏谵语,如大承气汤;或脾阳不足之冷积便秘,如温脾汤。
解毒消痈功效,用于热毒疮疡、暴赤眼痛、口舌生疮、齿龈肿痛,如大黄牡丹皮汤。
行瘀通经功效,用于瘀血阻滞之月经闭止、产后瘀阻、症瘕积聚,及跌打损伤、瘀血肿痛。
2清热除湿功效,用于湿热壅滞之黄疸、小便不利、大便干结;热淋、石淋如八正散。
亦可凉血止血,用于热伤血络之吐血、衄血、便血、崩漏、赤白带下。
现代临床可用于治疗流行性脑膜炎、大叶性肺炎、急性胆道感染、急性腮腺炎、急性阑尾炎、急性传染性黄疸型肝炎、急性肠炎、细菌性痢疾、消化道出血、咽喉炎、牙龈脓肿、皮炎、湿疹、淋病、带状疱疹等。
作用
1.大黄具有很强的抗感染作用、抗衰老抗氧化作用、能够调节免疫、抗炎、解热作用、抗病原微生物作用、降血脂、止血作用、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促进胰液分泌、抑制胰酶活性、利胆、保肝、泻下作用。
2.大黄有抗感染作用,对多种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最敏感的为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其次为白喉杆菌、伤寒和副伤寒杆菌、肺炎双球菌、痢疾杆菌等。
3.大黄能增加肠蠕动,抑制肠内水分吸收,促进排便。
4.还有止血、保肝、降压、降低血清胆固醇等作用。
5.生大黄能够够泻热通肠,逐瘀通经,凉血解毒。
用于瘀血经闭,跌打损伤,湿热黄疸,血热吐衄,实热便秘,积滞腹痛,肠痈腹痛,泻痢不爽,目赤,咽肿,痈肿疔疮,外治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
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
用于血热有瘀出血者。
大黄的食用方法
加工炮制:
1.净制除去杂质,洗净。
2.切制洗净,润透、切厚片、或块晾干。
大小个分开,略浸,捞出,淋润至透,切厚片或小方块,晾干或低温干燥。
加水稍浸泡、润透,切成1.5—5毫米厚的片,晒干或晾干。
取大黄片用低温烘脆,磨成细粉,过筛即可。
服用方法:
内服:煎汤,3-12g;泻下通便,宜后下,不可久煎;或用开水泡渍后取汁饮;研末,0.5-2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煎水洗、涂。
煎液亦可作灌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