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弯曲应力

工程力学-弯曲应力
工程力学-弯曲应力

6 弯曲应力

1、平面弯曲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计算。正应力公式是在梁纯弯曲情况下导出的,并被 推广到横力弯曲的场合。横截面上正应力公式为

j z

M y I σ=

横截面上最大正应力公式为 max z

M W σ=

2、横力弯曲梁横截面上的切应力计算,计算公式为

*2

z QS I b

τ= 该公式是从矩形截面梁导出的,原则上也适用于槽形、圆形、工字形、圆环形截面梁横截面切应力的计算。

3、非对称截面梁的平面弯曲问题,开口薄壁杆的弯曲中心。

4、梁的正应力强度条件和切应力强度条件为

[]max σσ≤

[]max ττ≤

根据上述条件,可以对梁进行强度校核、截面设计和容许荷载的计算,与此相关的还要考虑梁的合理截面问题。

5、梁的极限弯矩

6.1图6-6所示简支梁用其56a 号工字钢制成,试求此梁的最大切应力和同一截面腹板

部分在与翼板交界处的切应力。

6.1

[解] 作剪力图如图(c).由图可知,梁的最大剪力出现在AC 段,其值为

max 7575000Q kN N ==

利用型钢表查得,56a 号工字钢*247.7310z z S I m -=?,最大切应力在中性轴上。

由此得

以下求该横截面上腹板与翼板交界处C 的切应力。此时*

z S 是翼板面积对中性轴的面积

矩,由横截面尺寸可计算得

*34356021

16621(

)9395009.401022

z S mm m -=??-==? 由型钢表查得4

65866z I cm =,腹板与翼板交界处的切应力为

*

max max max max

23

*

max

75000

12600000126.47.731012.510z a z z z Q S Q MP I I d

d S τ--==

===????a MP 6.12解题范例

4

83

750009.40108.6658661012.510fc a MP τ---??==???

6.2长为L 的矩形截面悬臂梁,在自由端作用一集中力F ,已知b =120mm ,h =180mm 、

L =2m ,F =1.6kN ,试求B 截面上a 、b 、c 各点的正应力。

[解] B 截面的弯矩为

m kN FL M B .6.126.15.02

1

=??==

a 点的正应力

Z a B a I y

M =σ12

3213bh

h FL =MPa 65.1=

B 点在中性轴上,其正应力0=b σ.

c 点的正应力为

Z c B c I y

M =σ12

2213bh

h FL =MPa 47.2= (压)

6.3图 6.3(a)示为一工字形钢梁,受力如图 6.3(a)示,钢的容许弯曲应力为

[]152a MP σ=,容许切应力为[]95a MP τ=。试选择工字钢的型号。

F

h 图 6.2

图 6.3

[解] 首先将梁简化为简支梁,作出剪力和弯矩图如(b)(c),先按正应力强度条件选择截面,因梁的最大弯矩为

max 375000M N m =?

根据][max

max σσ≤=

z

W M ,可计算梁截面的截面模量z W ,应为

63

max

6

max

37500024601015210

z M W m σ-=

=

=?? 由型钢表查得最接近这一要求的是56b 号工字钢,其截面模量为

63244710z W m -=?

由于在规定材料的容许应力时,为材料留有一定的安全裕度,所以只要超出容许应力不是很大(一般5%在之内),选用小一号的截面是充许的,这里56b 号工字钢截面模量比所需要的相差不到1%,相应地,最大正应力也将不会超出容许应力1%,因此可以采用。

进行切应力强度校核: 梁的最大剪力为

max 112500Q N m =?

kN

(b )

(c )

5

.375

.375

.1125

.112

利用型钢表查得,56b 号工字钢的*

247.1710z z I S m -=?,最大切应力为

显然,这个最大切应力小于容许切应力,切应力强度条件满足。实际上,前面已经讲到,梁的强度多由正应力控制,故在按正应力强度条件选好截面后,在一般情况下不需要再按切应力进行强度校核。

6.4 T 字形截面铸铁梁受力如图 6.4所示,已知材料的拉、压容许应力分别为

[]30l a MP σ=,[]90a a MP σ=。已经给出了截面的部分尺寸,试按合理截面的要求确定尺

寸δ,并按所确定的截面尺寸计算梁的容许荷载。

图 6.4

[解] 为了达到合理截面要求,必须使同一横截面上的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之比

max max l a σσ等于相应的拉、压容许应力之比[][]l a σσ,这样当荷载增大时,截面上的最

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将同时达到容许应力,受拉区和受压区的材料可以同样程度地发挥潜力。

根据给定条件可知[][]:30:901:3l a σσ==,所以同一截面上应有

max max :1:3l a σσ=

由图6.4(c).由于正应力在横截面上按直线分布,由几何关系可确定中性轴的位置0y 为

*

6max max max max

23*

max

1550000025.41025.447.171012.510z a a z z z Q S Q P MP I I d

d S τ---==

===????a 6

104.25?

0210y mm =

由于中性轴是通过形心的,根据形心计算公式,可建立0y 与截面几何尺寸关系式为

02806060

(28060)(

)60220(280)22(28060)60220

y δδ--+?-=

-+? 将0210y mm =代入上式可解得24mm δ=。 下面确定梁的容许荷载:

首先计算截面惯性矩,由于T 形截面可划分为两个矩形,由几何关系可求得两矩形形心相对于中性轴位置如图6.4(c),利用平行移轴定理可解出

最大弯矩max M 出现在跨中,即

max 2

0.544

PL P M P ?=

== 最大拉应力为

根据强度条件

[]max l σσ≤

故有

6352.93010P ≤?

可解得

3851085P N kN ≤?=

3

6

0.57010352.999.1810P P --??==?332

26

2422022060(24220100)(2206040)99.18101212z I mm ??=+??++??=?

故按拉应力强度条件可确定梁的容许荷载为85kN ,由于梁的截面尺寸是按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同时达到相应容许应力的条件确定的,所以按压应力强度条件也会求得同样的容许荷载。

由于与上题同样的考虑,对于所确定的容许荷载,不需要再进行切应力强度校核。

6.1 长度为250mm ,截面尺寸为h ×b=O.8mm ×25mm 的薄钢尺,由于两端外力偶的作用而弯成中心角为?60的圆弧,已知弹性模量E=2.1×105

MPa 。试求钢尺横截面上的最大正应

力。

[解]

a MP l h

E y E 352310250214.3108.0101.23

23

311max

=???????=?

==--πρσ 6.2 厚度为h=1.5mm 的钢带,卷成直径为D=3m 的圆环,求此时钢带横截面上的最大正应力。已知钢的弹性模量E=2.1×l05

MPa 。

[解] 因为

222

1

22z

z D l R M D EI M E I D

ππρ

==?

=

==

所以 2105z My Ey MPa I D

σ=

== 6.3直径为d 的钢丝,其名义流动极限为2.0σ。现在其两端施加外力偶使弯成直径为D 的圆弧。试求当钢丝横截面上的最大正应力等于2.0σ时D 与d 的关系式。并据此分析为何钢丝绳要用许多高强度的细钢丝组成。

[解]

习题解析

222

122z z D

l R M D EI M E I D

ππρ==?

=== 所以 0.20.2

2,z My E

D E

I D d σσσ=

===

由上可见,细钢丝强度越大,E 越大,D 越大,抗弯刚度大.

6.4 截面形状及所有尺寸完全相同的一根钢梁和一根木梁,如果所受外力也相同.则内力图是否相同?它们的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变化规律是否相同?对应点处的正应力与纵向线应变是否相同?

[解] 因 ,z z

M My

W I σσ=

=

,且钢梁与木梁截面尺寸一样及所受外力相同,所以其内力及横截面的正应力变化规律相同。

又因E εσ=?,钢梁与木梁的弹性模量不同,所以对应点处的正应力与纵向线应变不相同。

6.5 一根25a 号槽钢,在纵向对称平面内受矩为Me=5kN ·m 的一对外力偶作用,如图6.6(a)所示。试求截面上A 、B 、C 、D 四点处的正应力。若力偶仍作用于铅垂平面内,但将槽钢绕其轴线转?90,如图6.6(b)所示,则此四点处的正应力又如何

?

图6.5

[解] 因为两种情况下各横截面上的弯矩m 都等于外力偶矩Me ,但(a)和(b)的惯性矩Iz

不同,按应力公式 z

I σ=

,故有 对于图(a ): A D z

My I σσ==

Z A

e I y M =(压力)

B z

My I σ=Z B

e I y M =(拉力)

C z

My I σ=

Z c e I y M max =(拉力最大)

对于图(b ): A D z

My I σσ==Z A e I y M max =(A 点是压力最大,D 点为拉力最大)

0.B C σσ==

6.6矩形截面的悬臂梁,受集中力和集中力偶作用.如图6.7所示。试求I —I 截面和固定端Ⅱ一Ⅱ截面上A 、B 、c 、D 四点处的正应力。

图 6.6

[解] I-I 截面,弯矩为 20I M kN m =?, 3

12

z bh I =441005.4m -?= II-II 截面,弯矩为

对于I-I 截面: 7.41A D z

My

mPa I σσ==

=(A 点压力最大,D 点为拉力最大) 0, 4.94C B z

My

mPa I σσ==

=(拉力) 对于II-II 截面:

1532025II M kN m =?-=?m kN ?-25

9.26A D z

mPa I σσ==

=(A 点拉力最大,D 点为压力最大) (压力)

6.7一外径为250mm ,壁厚为lOmm ,长度L=12m 的铸铁水管,两端搁在支座上,管中充满着水,如图6.8所示。铸铁的容重3/76m kN =铸铁γ,水的容重3/10m kN =水γ。

试求管内最大拉、压正应力的数值。

图6.7

[解] 铸铁水管上的荷载集度q

m kN ql M ?==4.138

1

2max

a Z MP D

D M I y M 3858)1(64

2

/44

max max max max ?=-?==

απσ 6.8对于横截面边长为b ×2b 的矩形截面梁,试求当外力偶矩分别作用在平行于截面长边及短边之纵向对称平面内时,梁所能承担的容许弯矩之比,以及梁的抗弯刚度之比。 [解] 因

[]z

M

W σ=

[],z M W σ= 梁所能承的容许弯矩之比:

11

22

2z z M W M W == ''222

()()() 1.042

22D D D q kN m

γπγπ??=?-+?=?????水铸铁m kN /745.00, 1.85C B z

My

mPa I σσ==

=a MP 17.6-

抗弯刚度之比

1

2

4EI = 6.9 图6.8示一由1 6号工字钢制成的简支梁,其上作用着集中荷载P,在截面c-c 处梁的下边缘上,用标距s=20mm 的应变计量得纵向伸长△S=0.0O8mm 。已知梁的跨长L=1.5m,a=1m ,弹性模量E=2.1×105

MPa 试求p 力的大小。

[解] 因 z

C

W M s s E E =??

==εσmax 2

P R R B A =

= C 截面的弯矩 )(a L P

M C -=2

查表得1 6号工的3

6

10141m W z -?=,代入后得 kN a

l E W P z 38.472=-=

ε

6.10 简支梁的荷载情况及尺寸如图6.9所示,试写出梁下边缘总伸长的表达式。

图 6.9

q

图 6.8

2

ql R R B A =

= z

W x M dx x d E )

()(=??

=max σ dx WE x M x d x l

x

)()(?

?=?=??0

dx qx x ql EW l

)(2

212

0?-= z EW ql 123

=2

32Ebh

ql = 6.11 简支梁由22b 号工字钢制成,受力如图6.10所示,P=150kN,材料的容许应力[σ]=170M P a ,试校核梁的正应力强度。

[解] 支座反力

kN R kN R B A 50100==,

最大弯矩在集中力作用处,其值为 m kN M ?=50max

a Z MP W M 15410

32510506

3max max

=??==-σa MP 170 满足要求 6.12 由两根36号槽钢组成的梁,如图6.11所示。已知:P=44kN ,q=1kN /m,如钢的容许应力[σ]=170MPa ,试校核此粱的正应力强度。

p

p

p

p

p 图 6.10

B A R kN R ==113

查表得36号槽钢3

6

10703m W z -?=

跨中弯矩最大,其值为 m kN M ?=5.202

max a Z MP W M 1.28810

703105.2026

3

max max

=??==-σa MP 170 不满足要求 6.13 一简支木梁受力如图 6.12所示,荷载P=5kN,距离a=0.7m ,材料的容许应力[σ]=10MPa .横截面为h/b=3的矩形,试按正应力强度条件确定此梁横截面尺寸。

[解] 支座反力 B A R kN R ==5 跨中弯矩最大,其值为 max M Pa =m kN ?=5.3

][max max

σσ≤=Z W M ,[]233max 6

35100.7,621010

z z M bh W b W σ??≤∴==≥? 0.061,30.183b m h b m ∴≥∴==

取 mm h mm b 20070==,。

6.14一矩形截面简支梁系由圆柱形木料锯成图6.13,已知P=5kN ,a=1.5m ,[σ]=10MPa 。试确定抗弯截面模量为最大时矩形截面的高宽比h/b ,以及锯成此梁所需木料的最小直径d 。

图 6.12

[解]

1、支座反力 kN P R R B A 5===

2、 确定W Z 最大时的h/b

0=db dW Z

得 0)2(6122=-b h , 2=b

h

3、确定圆木直径d

kNm Pa M 5.7max ==

][max

max σσ≤=

Z

W M

]

[max

σM W Z ≥

Pa

m N 631010105.7???≥

341075mm ?=

6.15 当荷载P 直接作用在跨长为L=6m 的简支梁AB 之中点时,梁内最大正应力超过容许值30%。为了消除此过载现象.配置了如图6.14所示的辅助梁CD ,试求此辅助梁的最小

mm

b 131=222b h d +=23b =mm

d mm 227105152

2=?=341075mm ?=])2[(61

2b b ?=

6

2

bh W Z =

62bh W Z =6)

(22b d b -

=

Pa kN.m

图 6.13

跨长a 。

图6.14

[解] 不设辅梁时,最大弯矩在跨中,其值为 4

max PL M =

最大正应力 []max 14 1.3z

z

pl M W W σσ=

== 设辅梁时, 跨中最大弯矩为 4

max )

(a L P M -=

(减小)

最大正应力 []max 1()

4z

z

p l a M W W σσ-=

=≤z W PL 3.141=

解得 m a 38.1≥ .

6.16 已知40a 号工字钢制成的长为L=6m 的悬臂梁,在自由端受一集中荷载P 作用。材料的容许应力[σ]=170MPa,考虑自重对强度的影响,试按正应力强度条件计算此梁的容许荷载P 。

[解] 查表得40a 号工字钢的每米长的质量为67.598kg, 36101090m W z -?= 均布荷载 m

q 68kN/.0=

支座处弯矩最大为 Pl ql M +=2

2

max

由 []max

z

M W σσ=

=≤ 解得 kN P 86.28≤

6.17 一根简支木梁,在全梁长度上受集度为q=5kN /m 的均布荷载作用。已知跨长L=

7.5m.截面尺寸为宽度b=300mm ,高度h=180mm ,木材的容许切应力为1MPa 。试校核此梁的切应力强度。

[解]

1、支座反力 kN R R B A 75.18==

2、 最大剪力在支座内侧,其值为Q=18.75kN

6.18由工字钢制成的简支梁受力如图6.15所示。已知材料的容许应力[σ]=170MPa ,[τ]=1OOMPa 。试选择工字钢号.

图 6.15 [解]

1、支座反力 kN R kN R B A 88.76,13.113==

2、 最大剪力和最大弯矩

max max 113.125,76.875Q kN M kN m ∴==?

[]max

z

M W σ≤

][*max max

ττ≤?=b S I Q z

z , b S I Q z z ?≤*max ][σ,2

6

3*3.11101001013.113cm b S I z z =??≥? 选工28a ,3508cm W z =,剪应力强度也能满足。

6.19 如图6.16所示木梁,受一可移动的荷载P=40kN 作用。已知[σ]=10MPa ,[τ]=3MPa,木梁的横截面为矩形,其高宽比h/b=3/2,试选择此梁截面尺寸。

[]

4max

4.5210z M W m σ-∴≥

=?max 312Q

Mpa A τ=

=][52.0τ a MP

图6.16

[解] kN P

Q 202

max ==, max 10M kN m =? 由正应力条件

[]max

z

M W σ≤

][max max

σM W ≥, 6

32210101010236161??≥=)(b b bh

cm h cm b 20142

3

14=?=

=, 由剪应力条件

][23max max ττ≤=

hb

Q , cm h cm b 12823

8=?=≥,

取 cm h cm b 20142

3

14=?=

=,.

工程力学第九章梁的应力及强度计算

工程力学第九章梁的应力 及强度计算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课时授课计划 掌握弯曲应力基本概念; 掌握弯曲正应力及弯曲剪应力的计算;掌握弯曲正应力的强度计算; 掌握弯曲剪应力强度校核。

教学过程: 复习:1、复习刚架的组成及特点。 2、复习平面静定刚架内力图的绘制过程。 新课: 第九章梁的应力及强度计算 第一节纯弯曲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一、纯弯曲横梁截面上的正应力计算公式 平面弯曲时,如果某段梁的横截面上只有弯矩M,而无剪力Q = 0,这种弯曲称为纯弯曲。 1、矩形截面梁纯弯曲时的变形观察 现象: (1)变形后各横向线仍为直线,只是相对旋转了一个角度,且与变形后的梁轴曲线保持垂直,即小矩形格仍为直角; (2)梁表面的纵向直线均弯曲成弧线,而且,靠顶面的纵线缩短,靠底面的纵线拉长,而位于中间位置的纵线长度不变。 2、假设 (1)平面假设:梁变形后,横截面仍保持为平面,只是绕某一轴旋转了一个角度,且仍与变形后的梁轴曲线垂直。 中性层:梁纯弯曲变形后,在凸边的纤维伸长,凹边的纤维缩短,纤维层中必有一层既不伸长也不缩短,这一纤维层称为中性层。

中性轴:中性层与横截面的交线称为中性轴。 中性轴将横截面分为两个区域——拉伸区和压缩区。 注意:中性层是对整个梁而言的; 中性轴是对某个横截面而言的。 中性轴通过横截面的形心,是截面的形心主惯性轴。 (2)纵向纤维假设:梁是由许多纵向纤维组成的,且各纵向纤维之间无挤压。各纵向纤维只产生单向的拉伸或压缩。 3、推理 纯弯曲梁横截面上只存在正应力,不存在剪应力。 二、纯弯曲横梁截面上正应力分布规律 由于各纵向纤维只承受轴向拉伸或压缩,于是在正应力不超过比例极限时,由胡克定律可知 ρ εσy E E =?= 通过上式可知横截面上正应力的分布规律,即横截面上任意一点的正应力与该点到中性轴之间的距离成正比,也就是正应力沿截面高度呈线性分布,而中性轴上各点的正应力为零。 三、纯弯曲横梁截面上正应力计算公式 梁在纯弯曲时的正应力公式: Z I My = σ 式中:σ——梁横截面上任一点的正应力; M ——该点所在横截面的弯矩; Iz ——横截面对其中性轴z 的惯性矩;矩形Z I =123 bh ;圆形Z I =64 4D π

工程力学(一)知识要点

《工程力学(一)》串讲讲义 (主讲:王建省工程力学教授,Copyright ? 2010-2012 Prof. Wang Jianxing) 课程介绍 一、课程的设置、性质及特点 《工程力学(一)》课程,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机械等专业必考的一门专业课,要求掌握各种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包括主要的各种公式。在考试中出现的考题不难,但基本概念涉及比较广泛,学员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熟练掌握各章的基本概念、公式、例题。 本课程的性质及特点: 1.一门专业基础课,且部分专科、本科专业都共同学习本课程; 2.工程力学(一)课程依据《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基本内容而编写,全面介绍静力学、运动学、动力学以及材料力学。按重要性以及出题分值分布,这几部分的重要性排序依次是:材料力学、静力学、运动学、动力学。 二、教材的选用 工程力学(一)课程所选用教材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机械类专业),该书由蔡怀崇、张克猛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2008年版)。 三、章节体系 依据《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基本体系进行,依次是 第1篇理论力学 第1章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公理受力图 第2章平面汇交力系 第3章力矩平面力偶系 第4章平面任意力系

第5章空间力系重心 第6章点的运动 第7章刚体基本运动 第8章质点动力学基础 第9章刚体动力学基础 第10章动能定理 第2篇材料力学 第11章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 第12章轴向拉伸与压缩 第13章剪切 第14章扭转 第15章弯曲内力 第16章弯曲应力 第17章弯曲变形 第18章组合变形 第19章压杆的稳定性 第20章动载荷 第21章交变应力 考情分析 一、历年真题的分布情况 《工程力学(一)》历年考题的分值分布情况如下:

工程力学第九章梁的应力及强度计算

课时授课计划 掌握弯曲应力基本概念; 掌握弯曲正应力及弯曲剪应力的计算;掌握弯曲正应力的强度计算; 掌握弯曲剪应力强度校核。

I D (d

根据[M],用平衡条件确定许用外载荷。 在进行上列各类计算时,为了保证既安全可靠又节约材料的原则,设计规范还规定梁内的最大正应力允许稍大于[σ],但以不超过[σ]的5%为限。即 3、进行强度计算时应遵循的步骤 (1)分析梁的受力,依据平衡条件确定约束力,分析梁的内力(画出弯矩图)。(2)依据弯矩图及截面沿梁轴线变化的情况,确定可能的危险截面:对等截面梁,弯矩最大截面即为危险截面。 (3)确定危险点 (4)依据强度条件,进行强度计算。 第三节梁的剪应力强度条件 一、概念 梁在横弯曲作用下,其横截面上不仅有正应力,还有剪应力。 对剪应力的分布作如下假设: (1)横截面上各点处剪应力均与剪力Q同向且平行; (2)横截面上距中性轴等距离各点处剪应力大小相。 根据以上假设,可推导出剪应力计算公式: 式中:τ—横截面上距中性轴z距离为y处各点的剪应力; Q—该截面上的剪力; b—需求剪应力作用点处的截面宽度; Iz—横截面对其中性轴的惯性矩; Sz*—所求剪应力作用点处的横线以下(或以上)的截面积A*对中性轴的面积矩。 剪应力的单位与正应力一样。剪应力的方向规定与剪力的符号规定一样。 二、矩形截面横梁截面上的剪应力 如图所示高度h大于宽度b的矩形截面梁。横截面上的剪力Q沿y轴方向作用。 将上式带入剪应力公式得: 上式表明矩形截面横梁截面上的剪应力,沿截面高度呈抛物线规律变化。 在截面上、下边缘处y=±h/2,则=0;在中性轴上,y=0,剪应力值最大,

工程力学习题库-弯曲变形

第8章 弯曲变形 本章要点 【概念】平面弯曲,剪力、弯矩符号规定,纯弯曲,中性轴,曲率,挠度,转角。 剪力、弯矩与荷载集度的关系;弯曲正应力的适用条件;提高梁的弯曲强度的措施;运用叠加法求弯曲变形的前提条件;截面上正应力分布规律、切应力分布规律。 【公式】 1. 弯曲正应力 变形几何关系:y ερ = 物理关系:E y σρ = 静力关系:0N A F dA σ==?,0y A M z dA σ==?,2z z A A EI E M y dA y dA σρ ρ == =?? 中性层曲率: 1 M EI ρ = 弯曲正应力应力:,M y I σ= ,max max z M W σ= 弯曲变形的正应力强度条件:[]max max z M W σσ=≤ 2. 弯曲切应力 矩形截面梁弯曲切应力:b I S F y z z S ??=* )(τ,A F bh F S S 2323max ==τ 工字形梁弯曲切应力:d I S F y z z S ??=* )(τ,A F dh F S S ==max τ 圆形截面梁弯曲切应力:b I S F y z z S ??=* )(τ,A F S 34max =τ 弯曲切应力强度条件:[]ττ≤max

3. 梁的弯曲变形 梁的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 ''EIw M x =- 梁的转角方程:1()dw M x dx C dx EI θ= =-+? 梁的挠度方程:12()Z M x w dx dx C x C EI ??=-++ ??? ?? 练习题 一. 单选题 1、 建立平面弯曲正应力公式z I My /=σ,需要考虑的关系有( )。查看答案 A 、平衡关系,物理关系,变形几何关系 B 、变形几何关系,物理关系,静力关系; C 、变形几何关系,平衡关系,静力关系 D 、平衡关系, 物理关系,静力关系; 2、 利用积分法求梁的变形,不需要用到下面那类条件( )来确定积分常 数。查看答案 A 、平衡条件 B 、边界条件 C 、连续性条件 D 、光滑性条件 3、 在图1悬臂梁的AC 段上,各个截面上的( )。 A .剪力相同,弯矩不同 B .剪力不同,弯矩相同 C .剪力和弯矩均相同 D .剪力和弯矩均不同 图1 图2 4、 图2悬臂梁受力,其中( )。

工程力学基础习题

《工程力学》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充分必要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各点只有剪应力,其作用线________________,同一半径的圆周上各点剪应力___________________。 3、梁在集中力作用处,剪力Q_______________,弯矩M________________。 4、强度条件 []σ ≤ + W T M2 2 只适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以截面的左侧的外力计算剪力时,向________的外力取正号;向______的外力取负号。若以右侧的外力计算,则外力正负规定与此__________。 6、平面任意力系平衡方程,? ? ? ? ? = = = B A m m X ∑ ∑ ∑ 的附加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 而? ? ? ? ? = = = C B A m m m ∑ ∑ ∑ 的附加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7、梁在集中力偶作用处,剪力Q______________,弯矩M________________。 8、梁某截面的弯矩,若梁在该截面附近弯成________________ ,则弯矩为正;弯成________________则弯矩为负。 9、当梁的材料是钢时,应选用______________ 的截面形状;若是铸铁,则应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截面形状。 10、塑性材料的弯扭组合变形圆轴的强度条件为_____ 11、柔性约束对物体只有沿_________的___________力。 12、铰链约束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13、平面汇交力系的特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平衡的充分必要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力偶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作用于刚体上的力,均可_________到刚体上任一点,但必须同时

工程力学-应力状态与应力状态分析

8 应力状态与应变状态分析 1、应力状态的概念, 2、平面应力状态下的应力分析, 3、主平面是切应力为零的平面,主应力是作用于主平面上的正应力。 (1)过一点总存在三对相互垂直的主平面,对应三个主应力,主应力排列规定按代数值由大到小为: 321σσσ≥≥ 最大切应力为 13 2 max σστ-= (2)任斜截面上的应力 α τασσσσσα2sin 2cos 2 2 xy y x y x --+ += α τασστα2cos 2sin 2 xy y x +-= (3) 主应力的大小 2 2min max )2 ( 2 xy y x y x τσσσσσ+-±+= 主平面的方位 y x xy tg σστα--= 220 4、主应变 12 2122x y x y xy xy x y ()()tg εεεεεεγγ?εε? = +±-+? = - 5、广义胡克定律 )]([1 z y x x E σσμσε+-=

)] ( [ 1 x z y y E σ σ μ σ ε+ - = )] ( [ 1 y x z z E σ σ μ σ ε+ - = G zx zx τ γ= G yz yz τ γ= ,G xy xy τ γ= 6、应力圆与单元体之间的对应关系可总结为“点面对应、转向相同、夹角两倍。” 8.1试画出下图8.1(a)所示简支梁A点处的原始单元体。 图8.1 [解](1)原始单元体要求其六个截面上的应力应已知或可利用公式直接计算,因此应选取如下三对平面:A点左右侧的横截面,此对截面上的应力可直接计算得到;与梁xy平面平行的一对平面,其中靠前的平面是自由表面,所以该对平面应力均为零。再取A点偏上和偏下的一对与xz平行的平面。截取出的单元体如图8.1(d)所示。 (2)分析单元体各面上的应力: A点偏右横截面的正应力和切应力如图8.1(b)、(c)所示,将A点的坐标x、y代入正应力和切应力公式得A点单元体左右侧面的应力为: z M y I σ= b I QS z z * = τ 由切应力互等定律知,单元体的上下面有切应力τ;前后边面为自由表面,应力为零。在单元体各面上画上应力,得到A点单元体如图8.1(d)。 8.2图8.2(a)所示的单元体,试求(1)图示斜截面上的应力;(2)主方向和主应力,画出主单元体;(3)主切应力作用平面的位置及该平面上的正应力,并画出该单元体。 解题范例

工程力学应力状态与应力状态分析样本

8 应力状态与应变状态分析 1、应力状态概念, 2、平面应力状态下应力分析, 3、主平面是切应力为零平面,主应力是作用于主平面上正应力。 (1)过一点总存在三对互相垂直主平面,相应三个主应力,主应力排列规定按代数值由大到小为: 321σσσ≥≥ 最大切应力为 13 2 max σστ-= (2)任斜截面上应力 α τασσσσσα2sin 2cos 2 2 xy y x y x --+ += α τασστα2cos 2sin 2 xy y x +-= (3) 主应力大小 2 2min max )2 ( 2 xy y x y x τσσσσσ+-±+= 主平面方位 y x xy tg σστα--= 220 4、主应变 12 2122x y x y xy xy x y ()()tg εεεεεεγγ?εε? = +±-+? = - 5、广义胡克定律

)]( [1 z y x x E σσμσε+-= )]([1 x z y y E σσμσε+-= )]([1 y x z z E σσμσε+-= G zx zx τγ= G yz yz τγ= , G xy xy τγ= 6、应力圆与单元体之间相应关系可总结为“点面相应、转向相似、夹角两倍。” 8.1 试画出下图8.1(a)所示简支梁A 点处原始单元体。 图8.1 [解](1)原始单元体规定其六个截面上应力应已知或可运用公式直接计算,因而应选用如下三对平面:A 点左右侧横截面,此对截面上应力可直接计算得到;与梁xy 平面平行一对平面,其中靠前平面是自由表面,因此该对平面应力均为零。再取A 点偏上和偏下一对与xz 平行平面。截取出单元体如图8.1(d)所示。 (2)分析单元体各面上应力: A 点偏右横截面正应力和切应力如图8.1(b)、(c)所示,将A 点坐标x 、y 代入正应力和切应力公式得A 点单元体左右侧面应力为: z M y I σ= b I QS z z *= τ 解题范例

(整理)工程力学第六章答案梁的变形

第五章 梁的变形 测试练习 1. 判断改错题 5-1-1 梁上弯矩最大的截面,挠度也最大,弯矩为零的截面,转角亦为零. ( ) 5-1-2 两根几何尺寸、支承条件完全相同的静定梁,只要所受荷栽相同,则两梁所对应的截面的挠度及转角相同,而与梁的材料是否相同无关。 ( ) 5-1-3 悬臂梁受力如图所示,若A 点上作用的集中力P 在A B 段上作等效平移,则A 截面的转角及挠度都不变。 ( ) 5-1-4 图示均质等直杆(总重量为W ),放置在水平刚性平面上,若A 端有一集中力P 作用,使A C 部分被提起,C B 部分仍与刚性平面贴合,则在截面C 上剪力和弯矩均为零。 ( ) 5-1-5 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不能用于求截面直梁的位移。 ( ) 5-1-6 等截面直梁在弯曲变形时,挠度曲线的曲率最大值发生在转角等于零的截面处。 ( ) 5-1-7两简支梁的抗刚度E I 及跨长2a 均相同,受力如图所示,则两梁跨中截面的挠度不等而转角是相等的。 ( ) 5-1-8 简支梁在图示任意荷载作用下,截面C 产生挠度和转角,若在跨中截面C 又加上一 个集中力偶M 0作用,则梁的截面C 的挠度要改变,而转角不变。 ( ) 5-1-9 一铸铁简支梁,在均布载荷作用下,当其横截面相同且分别按图示两种情况放置时,梁同一截面的应力及变形均相同。 ( ) 5-1-10 图示变截面梁,当用积分法求挠曲线方程时,因弯矩方程有三个,则通常有6个积分常量。 ( ) 题5-1-3图 题5-1-4图 题5-1-8图 题5-1-7图 题5-1-9图

2.填空题 5-2-1 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EI x M x y ) ()(" - = 的近似性表现在 和 。 5-2-2 已知图示二梁的抗弯度E I 相同,若使二者自由端的挠度相等,则 =2 1 P P 。 5-2-3 应用叠加原理求梁的变形时应满足的条件是: 。 5-2-4 在梁的变形中挠度和转角之间的关系是 。 5-2-5 用积分法求图示的外伸梁(B D 为拉杆)的挠曲线方程时,求解积分常量所用到的边界条件是 ,连续条件是 。 5-2-6 用积分法求图示外伸梁的挠曲线方程时,求解积分常量所用到边界条件是 ,连续条件是 。 5-2-7 图示结构为 次超静定梁。 5-2-8 纯弯曲梁段变形后的曲率与外力偶矩M 的关系为 ,其变形曲线为 曲线。 5-2-9 两根E I 值相同、跨度之比为1:2的简支梁,当承受相同的均布荷载q 作用时,它们的挠度之比为 。 5-2-10 当梁上作用有均布荷载时,其挠曲线方程是x 的 次方程。梁上作用有集中力时,挠曲线方程是x 的 次方程。梁上作用有力偶矩时,挠曲线方程是x 的 次方程。 5-2-11 图示外伸梁,若A B 段作用有均布荷载,B C 段上无荷载,则A B 段挠曲线方程是x 的 次方程;B C 段挠曲线方程是x 的 次方程。 5-2-12 减小梁变形的主要途径有: , , 。 题5-2-2图 题5-2-7图 题5-2-6图 x C 题5-2-11图

工程力学 第九章 梁的应力及强度计算备课讲稿

课时授课计划

教学过程: 复习:1、复习刚架的组成及特点。 2、复习平面静定刚架内力图的绘制过程。 新课: 第九章梁的应力及强度计算 第一节纯弯曲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一、纯弯曲横梁截面上的正应力计算公式 平面弯曲时,如果某段梁的横截面上只有弯矩M,而无剪力Q = 0,这种弯曲称为纯弯曲。 1、矩形截面梁纯弯曲时的变形观察 现象: (1)变形后各横向线仍为直线,只是相对旋转了一个角度,且与变形后的梁轴曲线保持垂直,即小矩形格仍为直角; (2)梁表面的纵向直线均弯曲成弧线,而且,靠顶面的纵线缩短,靠底面的纵线拉长,而位于中间位置的纵线长度不变。 2、假设

(1)平面假设:梁变形后,横截面仍保持为平面,只是绕某一轴旋转了一个角度,且仍与变形后的梁轴曲线垂直。 中性层:梁纯弯曲变形后,在凸边的纤维伸长,凹边的纤维缩短,纤维层中必有一层既不伸长也不缩短,这一纤维层称为中性层。 中性轴:中性层与横截面的交线称为中性轴。 中性轴将横截面分为两个区域——拉伸区和压缩区。 注意:中性层是对整个梁而言的; 中性轴是对某个横截面而言的。 中性轴通过横截面的形心,是截面的形心主惯性轴。 (2)纵向纤维假设:梁是由许多纵向纤维组成的,且各纵向纤维之间无挤压。各纵向纤维只产生单向的拉伸或压缩。 3、推理 纯弯曲梁横截面上只存在正应力,不存在剪应力。 二、纯弯曲横梁截面上正应力分布规律 由于各纵向纤维只承受轴向拉伸或压缩,于是在正应力不超过比例极限时,由胡克定律可知 ρ εσy E E =?= 通过上式可知横截面上正应力的分布规律,即横截面上任意一点的正应力与该点到中性轴之间的距离成正比,也就是正应力沿截面高度呈线性分布,而中性轴上各点的正应力为零。

工程力学教学大纲(48学时)

《工程力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01011076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必修课 学时:48 学分:3 适用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 一、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技术类相关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运用力学的基本原理,研究机械零部件在载荷等因素作用下的平衡规律、运动规律和承载能力,使学生掌握机械工程力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运用力学的基本原理解决机械工程中简单的力学问题,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为学习后续课程和继续学习提供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绪论 教学要求:了解机械工程力学课程的性质、任务和主要内容;了解机械工程力学的研究对象:机械零部件——杆件;了解机械工程力学研究的模型刚体与变形体;分布力与集中力。 重点:工程力学研究的目的、内容、方法。 难点:工程力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构件静力学基础 第一节力的基本概念和公理 第二节常见约束及力学模型 第三节构件的受力图 教学要求:掌握构件受力图的画法,理解力的基本概念和公理,了解常见的约束模型 重点:画构件的受力图 难点:构件的受力分析 第二章力的投影和平面力偶 第一节力的投影和力的分解 第二节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 第三节力矩和力偶 第四节平面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 教学要求:掌握平面受力时平衡方程及其应用,理解平衡方程的其他形式,了解平面受力的特殊情况 重点:力的投影、力矩;平面力系的合成与平衡 难点:平衡方程的应用 第三章平面任意力系 第一节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 第二节平面任意力系简化的平衡方程及其应用 第三节固定端约束和均布载荷

第四节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 第五节考虑摩擦时构件的平衡问题 教学要求:掌握平衡方程的应用,理解固定端约束,了解工程中的摩擦与自锁问题 重点:任意力系的简化和物体系统的平衡分析 难点:平衡方程的应用 第四章空间力系和重心 第一节力的投影和力对轴之矩 第二节空间力系的平衡方程 第三节空间力系常见约束 第四节轮轴类构件平衡问题的平面解法 第五节物体的重心和平面图形的形心 教学要求:掌握力对轴之矩、合力矩定理,理解力在空间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了解形心的概念、形心位置坐标公式;组合图形形心坐标的概念 重点:组合图形形心坐标的电算方法,物体重心的求解 难点:物体重心和平面图形形心的计算 第五章轴向拉伸与压缩 第一节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轴向拉压的工程实例与力学模型 第三节轴力和轴力图 第四节拉压杆横截面的应力和强度计算 第五节拉压杆的变形 第六节材料的力学性能 第七节许用应力与强度准则 第八节应力集中的概念 第九节拉压静不定问题的解法 教学要求:掌握杆件拉伸和压缩时的轴力图,以及强度、刚度计算,理解截面法和杆件内力的概念,了解材料的力学性能;应力集中、静不定问题的求解。 重点:杆件的强度、刚度计算 难点:杆件轴力图的绘制 第六章剪切和挤压 第一节剪切和挤压的工程实例 第二节剪切和挤压的实用计算 第三节剪切胡克定律 教学要求:掌握剪切和挤压的实用计算,理解胡克定律,了解切应力互等定理 重点:剪切与挤压的实用计算 难点:剪切与挤压的实用计算 第七章圆轴扭转 第一节圆轴扭转的工程实例与力学模型 第二节扭矩扭矩图 第三节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应力和强度计算 第四节圆轴扭转时的变形和刚度计算

工程力学答案

1:图示应力状态,其主应力有何特点( ) 1. 2. 3. 4. 2:图示应力状态,其主应力有何特点( ) 1. 2. 3. 4. 3: 一两端受扭转力偶作用的圆轴,下列结论中哪些是正确的( ) 1)该圆轴中最大正应力出现在圆轴横截面上; 2)该圆轴中最大正应力出现在圆轴纵截面上; 3)最大切应力只出现在圆轴横截面上; 4)最大切应力只出现在圆轴纵截面上。 1. 2),3);

2. 2),4); 3. 1),4); 4.全错。 4: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1. 钢材经过冷作硬化后,其弹性模量不变; 2.钢材经过冷作硬化后,其比例极限不变; 3.钢材经过冷作硬化后,其材料的强度极限可得到提高; 4.钢材经过冷作硬化后,其材料的强度不能得到提高。 5:受扭圆轴中最大切应力为τ,下列结论中哪些是正确的( ) 1) 该圆轴中最大正应力为σmax=τ; 2) 该圆轴中最大压应力为σmax=-τ; 3) 最大切应力只出现在圆轴横截面上; 4) 圆轴横截面上和纵截面上均无正应力。 1. 1),2),3); 2. 1),2),4); 3.全对; 4.全错。

6:图示应力状态,其主应力关系必有( ) 1. 2. 3. 4. 7:箱形截面外伸梁,梁有图示的两种放置方式,在对 称弯曲的条件下,两梁的 有如下4种关系:正确答案是( ): 1. 2. 3. 4.无法确定 8: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1.钢材经过冷作硬化后,其延伸率将降低;

2.钢材经过冷作硬化后,其截面收缩率可得到提高; 3.钢材经过冷作硬化后,其抗冲击性能可得到提高; 4.钢材经过冷作硬化后,其材料的强度将降低。 9: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1.钢材经过冷作硬化后,其截面收缩率可得到提高; 2.钢材经过冷作硬化后,其延伸率可得到提高; 3.钢材经过冷作硬化后,其抗冲击性能可得到提高; 4.钢材经过冷作硬化后,其材料的强度可得到提高。 10: 脆性材料具有以下哪种力学性质( ): 1.试件拉伸过程中出现屈服现象; 2.压缩强度极限比拉伸强度极限大得多; 3.抗冲击性能比塑性材料好; 4.若构件因开孔造成应力集中现象,对强度无明显影响。 11: 图示结构,其中AD杆发生的变形为:( )

工程力学-应力状态与应力状态分析报告

8 应力状态与应变状态分析 1、应力状态的概念, 2、平面应力状态下的应力分析, 3、主平面是切应力为零的平面,主应力是作用于主平面上的正应力。 (1)过一点总存在三对相互垂直的主平面,对应三个主应力,主应力排列规定按代数值由大到小为: 321σσσ≥≥ 最大切应力为 13 2 max σστ-= (2)任斜截面上的应力 α τασσσσσα2sin 2cos 2 2 xy y x y x --+ += α τασστα2cos 2sin 2 xy y x +-= (3) 主应力的大小 2 2min max )2 ( 2 xy y x y x τσσσσσ+-±+= 主平面的方位 y x xy tg σστα--= 220 4、主应变 12 2122x y x y xy xy x y ()()tg εεεεεεγγ?εε? = +±-+? = - 5、广义胡克定律 )]([1 z y x x E σσμσε+-=

)] ( [ 1 x z y y E σ σ μ σ ε+ - = )] ( [ 1 y x z z E σ σ μ σ ε+ - = G zx zx τ γ= G yz yz τ γ= ,G xy xy τ γ= 6、应力圆与单元体之间的对应关系可总结为“点面对应、转向相同、夹角两倍。” 8.1试画出下图8.1(a)所示简支梁A点处的原始单元体。 图8.1 [解](1)原始单元体要求其六个截面上的应力应已知或可利用公式直接计算,因此应选取如下三对平面:A点左右侧的横截面,此对截面上的应力可直接计算得到;与梁xy平面平行的一对平面,其中靠前的平面是自由表面,所以该对平面应力均为零。再取A点偏上和偏下的一对与xz平行的平面。截取出的单元体如图8.1(d)所示。 (2)分析单元体各面上的应力: A点偏右横截面的正应力和切应力如图8.1(b)、(c)所示,将A点的坐标x、y代入正应力和切应力公式得A点单元体左右侧面的应力为: z M y I σ= b I QS z z * = τ 由切应力互等定律知,单元体的上下面有切应力τ;前后边面为自由表面,应力为零。在单元体各面上画上应力,得到A点单元体如图8.1(d)。 8.2图8.2(a)所示的单元体,试求(1)图示斜截面上的应力;(2)主方向和主应力,画出主单元体;(3)主切应力作用平面的位置及该平面上的正应力,并画出该单元体。 解题范例

工程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工程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210305 课程名称:工程力学/Engineering Mechanics 学时/学分:96 / 6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 适用专业:机械设备及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汽车应用技术、金属材料工程 开课院系:基础教学学院工程力学教学部 开课院系:基础教学学院工程力学教学部 教材:《工程力学教程》西南交大应用力学与工程系编 2004年7月 参考教材:《理论力学》第六版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力教研室高教社2002年8月教材: 主要参考书:《材料力学》单辉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 4月第二版 《材料力学》刘鸿文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第四版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工程力学》包括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这两门课的主要部分内容,是机电、材料、汽车等工科大学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在学习高等数学、工程制图等课程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简单工程对象正确建立力学模型的能力,对这些力学模型进行静力学,运动学,动力学(包括瞬时与过程)分析和计算的能力;同时对构件的强度、刚度以及稳定性等问题有明确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计算能力。能利用工程力学的基本概念判断分析结果正确与否的能力。并为后续课程学习、以及从事工程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力学基础。 二、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理论力学内容部分和基本要求: (一)静力学: 力的概念;约束及约束力;物体的受力分析;各种力系的简化与平衡;摩擦和物体的重心。(二)运动学: 描述点的运动方程、在其基础上求点速度和加速度;刚体的平动与定轴转动方程的建立、如何求其速度和加速度;重点讲授点的复合运动和刚体的平面运动。 (三)动力学: 质点运动微分方程,动力学普遍定理应用,惯性力的概念及达朗伯原理。 学完理论力学后,应完整地理解基本内容,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达到下列要求: 1、具有从简单实际问题中提出理论力学问题的初步能力。 2、能选取分离体并正确画出受力图。 3、平面力系和空间力系的简化;能熟练运用平面力系的平衡方程求解简单物系的平衡问题(包 括考虑有摩擦力的情况)。 4、能正确地运用分解和合成的方法分析点的运动。能熟练运用点的速度合成定理。熟练地计算 刚体作平面运动时角速度和刚体上点的速度。 5、能正确运用动力学普遍定理求解简单的动力学问题。 6、能熟练地运用达朗伯原理求解简单的动反力问题。

工程力学-组合变形

10 组合变形 1、斜弯曲,弯扭,拉(压)弯,偏心拉伸(压缩)等组合变形的概念; 2、危险截面和危险点的确定,中性轴的确定; 如双向偏心拉伸, 中性轴方程为 p p o o 22 y z z y 1z y0 i i ++?= 3、危险点的应力计算,强度计算,变形计算、。 4、截面核心。 10.1、定性分析图10.1 示结构中各构件将发生哪些基本变形? 图10.1 解题范例

[解](a)AD杆时压缩、弯曲组合变形,BC杆是压缩、弯曲组合变形;AC杆不发生变形。 (b)AB杆是压弯组合变形,BC杆是弯曲变形。 (c)AB是压缩弯曲组合变形,BC是压弯组合变形。 (d)CD是弯曲变形,BD发生压缩变形,AB发生弯伸变形,BC发生拉弯组合变形。 10.2分析图10.2中各杆的受力和变形情况。 图10.2 [解] (a)力可分解成水平和竖直方向的分力,为压弯变形。 (b)所受外力偶矩作用,产生弯曲变形。 (c)该杆受竖向集中荷载,产生弯曲变形.

(d)该杆受水平集中荷载,偏心受压,产生压缩和弯曲变形。 (e)AB段:受弯,弯曲变形,BC段:弯曲。 (f)AB段:受弯,弯曲变形,BC段:压弯组合。 (g)AB段:斜弯曲,BC段:弯纽扭合。 10.3分析图10.3 示构件中(AB、BC和CD) 各段将发生哪些变形? 图10.3 [解] AB段发生弯曲变形,BC段发生弯曲、扭转变形;CD段发生拉伸、双向弯曲变形。 10.4一悬臂滑车架如图10.4 所示,杆AB为18号工字钢(截面面积30.6cm2,Wz=185cm3),其长度为l=2.6m。试求当荷载F=25kN作用在AB的中点处时,杆内的最大正应力。设工字钢的自重可略去不计。 B l/2 F 20kN 300 C D A l 图10.4 [解]取AB为研究对象,对A点取矩可得 NBCY F12.5kN = 则3 2 25 = = NBCX NAB F F

2021年工程力学第六章答案 梁的变形-工程力学梁的弯曲答案

第五章梁的变形 欧阳光明(2021.03.07) 测试练习 1.判断改错题 5-1-1梁上弯矩最大的截面,挠度也最大,弯矩为零的截面,转角亦为零.() 5-1-2两根几何尺寸、支承条件完全相同的静定梁,只要所受荷栽相同,则两梁所对应的截面的挠度及转角相同,而与梁的材料是否相同无关。() 5-1-3悬臂梁受力如图所示,若A点上作用的集中力P在A B段上作等效平移,则A截面的转角及挠度都不变。() 5-1-4图示均质等直杆(总重量为W),放置在水平刚性平面上, 若A端有一集中力P作用,使A C B部分仍与刚性 平面贴剪力和) 5-1-5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不能用于求截面直梁的位移。() 5-1-6等截面直梁在弯曲变形时,挠度曲线的曲率最大值发生在转角等于零的截面处。 () 5-1-7两简支梁的抗刚度E I及跨长2a均相同,受力如图所示,则两梁跨中截面的挠度不等而转角是相等的。 题5-1-3图题5-1-4图

( ) 5-1-8 简支梁在图示任意荷载作用下,截面C 产生挠度和转角,若在跨中截面C 又加上一个集中力偶M 0作用,则梁的截面C 的挠度要改变,而转角不变。 ( ) 5- 下别按放截面同。 ( ) 5-1-10 图示变截 面梁,当用积分法求挠曲线方程时,因弯矩 方程有三 个 , 则 通 常 有 6 个 积 分 常 量 。 ( ) 5-2-1 挠曲线近似微分方 程y "。 5-2-2 已知图示二梁的抗弯度E I 相同,若使二者自由端的挠度相等,则 =2 1 P P 5-2-3 应用叠加原理求梁的变形时应满足的条件是:。 5-2-4 在梁的变形中挠度和转角之间的关系是。 5-2-5 用积分法求图示的外伸梁(B D 为拉杆)的挠曲线方程时,求解积分常量所用到的边界条件是,连续条件是。 5-2-6 用积分法求图示外伸梁的挠曲线方程时,求解积分常量所用到边界条件是,连续条件是。 5-2-7 图示结构为次超静定梁。 题5-1-8图 题5-1-7图 题5-1-9图 题5-2-2图

工程力学(48学时)

《工程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工程力学 考核方式:考试课 学时:48 前导课程: 后续课程: 一、课程定位 1.课程性质 本课程系机械等工科专业的重要技术基础课,是研究结构受力及构件承载能力的课程,是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知识。它包括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两部份内容。 2.课程作用 课程作用是使学生具有对一般工程结构作受力分析的能力,对构件作强度,刚度计算和稳定性核算的能力,了解材料的主要力学性能并具有测试强度指标的初步能力。根据“以就业为导向,以教学为中心的”的教育理念,把工程力学课程定位在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上。同时提出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即要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可有效地把知识转化为相应的工作能力和技能。使本课程为今后应用于压力容器和学习建筑结构、机械设计等后续课程打下必要的力学基础。 二、适用专业、课程代码 本课程大纲适用于城市热能应用技术专业。 课程代码:。 三、课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力学模型的建立 (2)掌握刚体系统平衡分析 (3)掌握杆件的强度分析 (4)理解超静定结构的分析 (5)初步掌握锅炉结构的力学模型及其力学分析 2.能力目标

(1)会应用力学概念对实际问题建模 (2)能够对实际问题抽象提炼进行理想状态分析 (3)能够综合实际问题作出比较准确的估算 3.素质目标 (1)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 (2)训练良好的团队精神 (3)具备自主学习能力,能通过信息数据库获取有关汽车电气系统的知识。 (4)具备一定的独立分析能力 四、课程教学设计

五、课程教学内容学时分配表 六、教学内容纲要 第一部分绪论 (一)教学内容和要求 初步了解工程力学的学习目的、内容和任务。 (二)教学建议(采用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初步了解工程力学的学习目的、内容和任务 第二部分静力学基础理论 (一)教学内容和要求 理解平衡、刚体和力的概念;掌握静力学四个公理;掌握物体的受力分析画物体受力图。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工程力学

1.低碳钢材料由于冷作硬化,会使()提高。 A.弹性极限 2.杆件的应力与杆件的()有关。 D.外力、截面、杆长、材料 3.截面上的剪应力的方向()。 C.可以与截面形成任意夹角 4.扭转变形时,圆轴横截面上的剪应力()分布。 A.均匀 5.如图所示,简支梁A端剪力为()。 A.16kN 24.图示外伸梁中EI相同,C点的线位移为()。 6.用同一材料制成的实心圆轴和空心圆轴,若长度和横截面面积均相同,则抗扭刚度较大的是下列哪项?( B.空心圆轴 7.圆形截面梁剪切弯曲时,横截面上最大切应力发生在()。 A.中性轴上,方向平行于剪力 8.圆轴扭转时,表面上任一点处于()应力状态。 B.二向 9.圆轴受外力偶作用如图,圆轴的最大扭矩为()kN.m。 D.6 10.直径为d=100mm的实心圆轴,受内力扭矩T=10kN.m作用,则横断面上的最大剪应力为()MPa。 C.50.93 11.设矩形截面对其一对称轴z的惯性矩为Iz,则当长宽分别为原来的2倍时,该矩形截面对z轴的惯性 D.16Iz 12.在下列关于平面图形几何性质的结论中,错误的是()。 C.图形对对称轴的静矩为零 13.多跨静定梁是由单跨静定梁通过铰链连接而成的()。 A.静定结构 14.多跨静定梁中必须依靠其他梁段的支撑作用才能维持平衡的梁段称为()。 B.附属部分 15.建立虚功方程时,位移状态与力状态的关系是()。 A.彼此独立无关 16.静定刚架在支座移动作用下的位移是由()产生的。 D.扭转变形 17.静定结构的截面尺寸发生改变,()会发生改变。 C.位移 18.静定结构改变材料的性质,()会发生改变。 D.支座反力 19.力产生的内力在其他原因所引起的位移上做的功称为()。 D.内力虚功 20.力产生的内力在自己所引起的位移上做的功称为()。 B.内力实功 21.图示外伸梁中EI相同,A点的转角为()。 答案:D 22.图示外伸梁中EI相同,B点的转角为()。 答案:B 23.图示外伸梁中EI相同,C点的位移为()。 答案:A

工程力学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工程力学》复习资料1.画出(各部分)的受力图 (1)(2) (3) 2.力F作用在边长为L正立方体的对角线上。设Oxy 平面与立方体的底面ABCD相平行,两者之间的距离为h, 试求力F对O点的矩的矢量表达式。

解:依题意可得:?θcos cos ??=F F x ρ ?θsin cos ??=F F y ρ θsin ?=F F z ρ 其中33sin = θ 3 6cos =θ ο45=? 点坐标为:()h l l ,, 则() 3 ) ()(33 33333j i h l F k F j F i F F M ρ ρρρρρρρρ+?+=-+-= 3.如图所示力系由F 1,F 2,F 3,F 4和F 5组成,其作用线分别沿六面体棱边。已知:的F 1=F 3=F 4=F 5=5kN, F 2=10 kN ,OA=OC/2=。试求力系的简化结果。 解:各力向O 点简化 .0.0 .523143=-==-==+-=C O F A O F M C B F A O F M C O F C O F M Z Y X ρρρρρρρ ρρρρρρ ρρρρρ 即主矩的三个分量 kN F F Rx 55==ρ kN F F Ry 102==ρ kN F F F F RZ 5431=+-=ρ ρ 即主矢量为: k j i ρρ ρ5105++ 合力的作用线方程 Z y X == 2 4.多跨梁如图所示。已知:q=5kN ,L=2m 。试求A 、B 、D 处的约束力。 取CD 段 0=∑ci M 02 12 =-?ql l F D 解得 kN F D 5=

工程力学答案81216

1:图示应力状态,其主应力有何特点( ) 1. 2. 3. 4. 2:图示应力状态,其主应力有何特点( ) 1. 2. 3. 4. 3: 一两端受扭转力偶作用的圆轴,下列结论中哪些是正确的( ) 1)该圆轴中最大正应力出现在圆轴横截面上; 2)该圆轴中最大正应力出现在圆轴纵截面上; 3)最大切应力只出现在圆轴横截面上;

4)最大切应力只出现在圆轴纵截面上。 1. 2),3); 2. 2),4); 3. 1),4); 4.全错。 4: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1. 钢材经过冷作硬化后,其弹性模量不变; 2.钢材经过冷作硬化后,其比例极限不变; 3.钢材经过冷作硬化后,其材料的强度极限可得到提高; 4.钢材经过冷作硬化后,其材料的强度不能得到提高。 5:受扭圆轴中最大切应力为τ,下列结论中哪些是正确的( ) 1) 该圆轴中最大正应力为σmax=τ2) 该圆轴中最大压应力为σmax=-τ; 3) 最大切应力只出现在圆轴横截面上;4) 圆轴横截面上和纵截面上均无正应力。 1. 1),2),3); 2. 1),2),4); 3.全对; 4.全错。

6:图示应力状态,其主应力关系必有( ) 1. 2. 3. 4. 7:箱形截面外伸梁,梁有图示的两种放置方式,在对称弯曲的条件下,两梁的有如下4种关系:正确答案是( ): 1. 2. 3. 4.无法确定 8: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1.钢材经过冷作硬化后,其延伸率将降低;

2.钢材经过冷作硬化后,其截面收缩率可得到提高; 3.钢材经过冷作硬化后,其抗冲击性能可得到提高; 4.钢材经过冷作硬化后,其材料的强度将降低。 9: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1.钢材经过冷作硬化后,其截面收缩率可得到提高; 2.钢材经过冷作硬化后,其延伸率可得到提高; 3.钢材经过冷作硬化后,其抗冲击性能可得到提高; 4.钢材经过冷作硬化后,其材料的强度可得到提高。 10: 脆性材料具有以下哪种力学性质( ): 1.试件拉伸过程中出现屈服现象; 2.压缩强度极限比拉伸强度极限大得多; 3.抗冲击性能比塑性材料好; 4.若构件因开孔造成应力集中现象,对强度无明显影响。11:

工程力学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工程力学》复习资料 1.画出(各部分)的受力图 (1)(2) (3) 2.力F作用在边长为L正立方体的对角线上。设Oxy平面与立方体的底面ABCD 相平行,两者之间的距离为h,试求力F对O点的矩的矢量表达式。

解:依题意可得:?θcos cos ??=F F x ?θsin cos ??=F F y θsin ?=F F z 其中33sin =θ 3 6cos =θ 45=? 点坐标为:()h l l ,, 则

()3)()(3333333j i h l F k F j F i F F M +?+=-+-= 3.如图所示力系由F 1,F 2,F 3,F 4和F 5组成,其作用线分别沿六面体棱边。已知: 的F 1=F 3=F 4=F 5=5kN, F 2=10 kN ,OA=OC/2=1.2m 。试求力系的简化结果。 解:各力向O 点简化 0 .0.0.523143=-==-==+-=C O F A O F M C B F A O F M C O F C O F M Z Y X 即主矩的三个分量 kN F F Rx 55== kN F F Ry 102== kN F F F F RZ 5431=+-= 即主矢量为: k j i 5105++ 合力的作用线方程 Z y X ==2 4.多跨梁如图所示。已知:q=5kN ,L=2m 。试求A 、B 、D 处的约束力。 取CD 段 0=∑ci M 02 12=-?ql l F D 解得 kN F D 5= 取整体来研究,

0=∑iy F 02=+?-+D B Ay F l q F F 0=∑ix F 0=Ax F 0=∑iA M 032=?+?-?l F l ql l F D B 联合以上各式,解得 kN F F Ay A 10-== kN F B 25= 5.多跨梁如图所示。已知:q=5kN ,L=2m ,ψ=30°。试求A 、C 处的约束力。(5+5=10 分) 取BC 段 0=∑iy F 0cos 2=?+?-?C B F l q F 0=∑ix F 0sin =?-?C Bx F F 0=∑ic M 022=??+?-l l q l F By 联合以上各式,解得 kN F Bx 77.5= kN F By 10= kN F C 574.11= 取整体研究 0=∑ix F 0sin =?-?C Ax F F 0=∑iy F 0 cos 2=?+?-?C Ay F l q F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