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 图形与几何(4)
新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图形与几何》课件(知识点全面)
这些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用面积单 位量出来的。
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
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或梯形 都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
利用割补、转化的方 法来推导图形的面积 公式。
长方形的面积是研究其它图形面积的基础。
9.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4cm
7cm
13cm
三角形其中两条线段的和大于第三条线段时,这样的三条 线段才能组成一个三角形。
30cm
上升的水的体积就是马铃薯的体积。
在方格纸上分别画出从不同方向看到左边立体图形 的形状图。
正面
左面
上面
连一连。
一个蓄水池(如下图),长10米,宽4米,深2米。 (1)蓄水池占地面积有多大?
10×4 = 40(平方米) 答:占地面积是40平方米。 (2)在蓄水池的底面和四周抹上水泥,抹水泥的面积有多大? 10×4 +(4×2+2×10)×2= 96(平方米)
三角形
锐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三个角都是 (有一个角是直角) 不等边三角形 (两条边相等)
锐角) 钝角三角形
(三条边都 等边三角形 不相等) (三条边都相等)
(有一个角是钝角)
1.平面图形的分类
四边形的分类
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
正方形
四边形 梯形
等腰梯形 直角梯形
2.直线、射线和线段
名称
相同点
比例尺 1∶20000
2.辨认方向
在平面图中确定方位,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北
西北
东北
西
东
西南
南
东南
3.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一般步骤。
《图形与几何》教案设计
《图形与几何》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识别和描述各种基本几何图形,如三角形、矩形、圆形等。
(2)能够运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学会使用直尺、三角板等工具进行几何图形的绘制。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能力。
(2)学会运用归纳、演绎等方法分析几何问题。
(3)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学会倾听、表达、讨论、探究。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图形与几何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3)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认识基本几何图形(1)学习三角形、矩形、圆形等基本几何图形的特征。
(2)学会用语言描述几何图形的大小、位置、形状等。
2. 第二课时:几何图形的绘制(1)学习使用直尺、三角板等工具进行几何图形的绘制。
(2)掌握基本几何图形的画法步骤。
3. 第三课时:几何图形的拼接与组合(1)学习几何图形的拼接方法,了解拼接后的图形特征。
(2)尝试几何图形的创意组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 第四课时:解决实际问题(1)运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面积、体积等。
(2)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
5. 第五课时:欣赏几何艺术(1)欣赏各种几何艺术作品,感受几何图形的魅力。
(2)尝试创作自己的几何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资源1. 教材:《图形与几何》2. 教具:直尺、三角板、几何模型等3. 课件:几何图形的相关图片、动画等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准确识别和描述基本几何图形。
2. 学生能够运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能够创作出有创意的几何艺术作品。
五、教学建议1. 注重直观教学,利用教具、模型等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2. 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增强实践能力。
3.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4.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几何审美情趣。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 几何图形 教学课件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形(第2课时)
4.1 几何图形
4.1.1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第2课时)
导入新知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导入新知
【想一想】“横看成岭侧成峰”一句中,蕴含了怎样的数学 道理?
素养目标
3.在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互相转换的过程中,初 步建立空间观念.
2. 知道一些简单的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1. 初步体会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可能 会看 到不同的平面图形,能识别简单物体从正面看、从 左面看、从上面看的平面图形.
探究新知 知识点 1 从不同方向看同一个物体
他们为什么会出现争执?
这是数字“9”。 这是数字“6”。
探究新知 如图,把茶壶放在桌面上,那么下面五幅图片分别
是从哪个方向看得到的?
从正面看 从右面看 从左面看 从后面看别是从什么方向看的?
1
背面
2
顶部
3
4
正面
5右
侧
左 侧
探究新知 排一排
一辆汽车从小明的面前经过,小明拍摄了一组照片. 请按照汽车被摄入镜头的先后顺序给下面的照片编号, 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探究新知
从左面看
巩固练习
分别画出圆柱体、圆锥及球体的从正面、左面、上面 看到的图形.
巩固练习
从正面看 从左面看
从上面看
探究新知
知识点 2 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将一个正方体的表面沿某些棱剪开,能展成哪些平面图形?
友情提示: 沿着棱剪,展开后是 一个平面图形.
探究新知
正方体的展开图
1
2
34
5
6
7
8
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2图形与几何第4课时 解决问题(1)-冀教版(含答案)
第4课时解决问题(1)1.认真填一填。
(1)一块梯形广告牌的下底是8米,上底是5米,高是下底的一半,它的面积是()平方米。
(2)做一节长是1米、底面直径是2分米的圆柱形铁皮烟囱,至少要用铁皮()平方分米。
(3)小明家挖了一个长为6 m、宽为5 m、深为2 m的长方体地窖,这个地窖占地()m2。
(4)中国某民间慈善组织向发生地震的雅安地区捐赠了一批圆锥形帐篷,它的底面半径是5米,高是2.4米。
这个帐篷里面的空间是()。
(5)把一个棱长为10 cm的正方体钢坯锻造成高和宽都是5 cm的长方体钢坯,长方体钢坯的长是()cm。
2.仔细选一选。
(1)车轮转动一周,所行的路程是车轮的()。
A.直径B.周长C.面积D.半径(2)把一块长为12.56米、宽为6.28米的长方形铁皮卷成一个圆筒,再配上一个底面做成水桶,要使做成的水桶的容量尽可能大,应该()。
A.以12.56米为底面周长,6.28米为高B.以6.28米为底面周长,12.56米为高C.以上都可以(3)一块正方形草地,边长为4米,一条对角线的两个顶点处各有一棵树,树上各拴一只羊,绳长都为4米,两只羊都能吃到草的草地的面积是()平方米。
A.6.28B.9.12C.12.56(4)如右图,用丝带捆扎一个礼品盒,打结处长25厘米,要捆扎这个礼品盒,准备()分米的丝带比较合理。
A.10B.15C.20D.24.53.一辆自行车轮胎的外直径是64厘米,如果平均每分钟转60周,那么通过一座长为1200米的桥,大约需要多少分钟?(结果保留整数)4.一个圆柱底面半径为2分米,如果把其底面分成许多相同的扇形,然后沿着圆柱半径的竖直方向一一切开,拼成一个与它等底等高的近似长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圆柱的表面积增加了24平方分米。
原来圆柱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5.梁师傅有一个工具箱(如下图所示),工具箱的下半部分是棱长为20 cm的正方体,上半部分是圆柱的一半,请你算出它的体积和表面积。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9单元第4课时《图形与几何》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9单元第4课时《图形与几何》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9单元第4课时《图形与几何》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和推理等数学活动,进一步理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能够将这些现象与实际生活中的例子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对于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应用中,可能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生活中的例子,加深对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的理解和应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进一步理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
2.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能够理解和应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
2.难点:将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与实际生活中的例子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交流法和实例分析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理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2.学生分组,准备小组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如翻转一张图片,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和实物展示,呈现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加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一个实例,要求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展示和解释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供几个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要求学生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的知识,解决这些问题。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讨论。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设计图案、建筑物的布局等,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复习-图形与几何(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 四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
复习-图形与几何(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图形与几何的基本概念,如点、线、面、体等。
2.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提高学生运用图形与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图形的基本概念:点、线、面、体2. 几何图形的分类:平面图形、立体图形3. 几何图形的性质:对称性、相似性、全等性4. 几何图形的度量:长度、面积、体积5. 几何图形的变换:平移、旋转、翻转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图形与几何的基本概念,几何图形的分类和性质,几何图形的度量。
2. 教学难点:几何图形的变换,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策略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直观展示几何图形,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4. 设计富有启发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几何图形,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图形与几何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1)图形的基本概念:点、线、面、体引导学生认识图形的基本概念,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理解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2)几何图形的分类:平面图形、立体图形引导学生根据图形的特点进行分类,掌握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概念。
(3)几何图形的性质:对称性、相似性、全等性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几何图形的性质,并能运用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4)几何图形的度量:长度、面积、体积讲解几何图形的度量方法,让学生掌握长度、面积、体积的计算公式。
(5)几何图形的变换:平移、旋转、翻转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几何图形的变换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 巩固练习设计富有启发性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图形与几何》人教新课标(2023秋)
此外,图形的变换部分,学生对平移、旋转、对称等变换的理解还不够透彻。在实践活动环节,我发现他们在操作过程中容易混淆。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变换,我将在下一节课中增加一些互动环节,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和掌握图形变换的规律。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平面图形的认识: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的特征及分类,能够识别并描述这些图形。
举例: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理解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
(2)角的度量与分类:学会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并能够区分锐角、直角、钝角、周角。
举例:正确测量角的度数,判断角的类型。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平面图形的基本概念。平面图形是只存在于二维空间的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等。它们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建筑设计、艺术创作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以及这些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图形的变换:了解平移、旋转、对称等变换,培养空间观念和想象力。
举例: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图形的平移、旋转、对称变换。
2.教学难点
(1)平面图形的分类:对于一些特殊的平面图形,如菱形、矩形等,学生容易混淆。
突破方法: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找出各种图形之间的共性和特性,加深理解。
(2)角的度量:学生在使用量角器时可能出现操作不当,导致测量不准确。
3.三角形的分类:学习三角形的基本概念,掌握按边分和按角分的分类方法。
最新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第五章图形与几何第二课时图形的测量
体,表面积最多增加( D
A.24
B.12
)平方厘米。 C.36
D. 48
2. 把一个底面积是10平方厘米,高是6厘米的圆锥形容器装满
水,倒入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形容器中,水深( D )厘米。
A.60
B.20
C.18
D.2
返回目录
3. 下图中四个长方形的面积相等,其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C )。
A. 有两个相等 B. 有三个相等 C. 全部相等 D. 全部不相等
返回目录
题型三 【例3】一个高为20厘米的圆柱体,如果它的高增加2厘米,那
么它的表面积增加62.8平方厘米,求这个圆柱的体积。(
)
精析:圆柱的高增加2厘米时,增加的表面积就等于底面积 不变、高为2厘米的圆柱的侧面积,用侧面积÷2算出周长, 然后算出底面积,就可以求出圆柱的体积了。
答案:底面半径为62.8÷2÷3.14÷2=5(厘米) 圆柱体积为3.14×52×20=1570(立方厘米)
返回目录
四、操作题。 下图中每个小方格是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按要求画一画。 1. 请在方格空白处设计一个面积是5平方厘米的轴对称图形 (每个小方格的面积为1平方厘米),并画出它的一条对称轴。 2. 画一个周长是48厘米的长方形,长和宽的比是5∶3。
略
返回目录
五、解决问题。 1. 求右边图形的周长。(单位:厘米)
返回目录
三、填空题。
1. 做一个三角形,有长度分别为4厘米,5厘米,9厘米,12
厘米的4根铁丝,做成的三角形的周长是( 25 )厘米或
( 26 ) 厘米。
2. 右图是正方体展开图,与字母A相对的是
数字( 5 )。
3. 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倍,棱长总和扩大( 3 )倍,表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第四章-4.1几何图形-第二课时-习题与答案
第四章 4.1.2点、线、面、体测试题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下列图形绕直线l旋转360°后,能得到圆柱体的是().2.如果一个棱柱是由10个面围成的,那么这个棱柱是().A.十棱柱B.九棱柱C.八棱柱D.七棱柱3.将三角形绕直线l旋转一周,可以得到如图a所示的几何体的是图b中的().4.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几何体,能得到截面是圆的图形是().①圆锥②圆柱③球④五棱柱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5.一个正方体的面共有()个。
A.1B. 2C. 4D.66. 半圆面绕直径旋转一周形成()。
A.球B.圆柱C.圆锥D.圆台7.下列结论中,其中正确的为()○1圆柱有三个面围成,三个面都是平面。
○2圆锥由两个面围成,其中一个是平的,一个是不平的。
○3球仅由一个面围成,这个面是平的。
○4正方体由六个面围成,这六个面都是平的。
A.○1○2B.○2○3C. ○2○4D.○3○48.长方体的定点数、棱数、面数分别为()。
A.8、10、6B.6、12、8C.6、8、10D.8、12、69.一个棱柱有12个顶点,所有的侧棱长的和是48厘米,则每条侧棱长是()厘米。
A.7B.8C.9D.1010.陀螺是由下面哪两个几何体组合而成的()。
A.长方体和圆锥B.长方形和三角形C.圆和三角形D.圆柱和圆锥二、填空题11.点动成__________,线动成___________,面动成___________.12.圆柱的侧面和底面相交成__________条线,它们是__________线.13.由6根火柴围成4个面相同的三角形,所形成的几何图形是______________,由12根火柴围成6个相同正方形所形成的几个图形是______________.14.如图所示,三棱柱底面边长都是3厘米,侧棱长为5厘米,则此三棱柱共有_________个侧面,侧面展开图的面积为__________平方厘米.15.如图,观察图形,填空:包围着体的是______;面与面相交的地方形成_____; 线与线相交的地方是_______.16.笔尖在纸上快速滑动写出了一个又一个字,这说明了_________;车轮旋转时,看起来像一个整体的圆面,这说明了_________;直角三角形绕它的直角边旋转一周,形成了一圆锥体,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17.如图,三棱锥有_______个面,它们相交形成了________条棱, 这些棱相交形成了________个点.18.把下面几何体的标号写在相应的括号里.(1)(2)(3)(4)(5)(6)(7)(8)(9)(10)长方体:{}棱柱体:{}圆柱体:{}球体:{}圆锥体:{}19.如下图所示,这些物体所对应的立体图形分别是:___________.20.如图,各图中的阴影图形绕着直线I旋转360°,各能形成、和。
五年级数学上册 【同步讲练】总复习 第二课时 图形与几何教材详解+分层训练(含答案)(北师大版)
总复习2 图形与几何1.估一估下列图形的面积。
(每个方格的面积1cm2)叶子面积约为()cm2,花朵面积约为()cm2。
2.画出下面图形的对称轴。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面积单位。
(1)一个足球场的面积约是1( )。
(2)电视机屏幕的面积约是0.6( )。
(3)安徽省的面积约是14万( )。
5.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和是8.6分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6.有一块平行四边形花池底长30米,高25米。
如果每平方米花池造价25元,这块花池共需要造价多少元?7.一个梯形花坛(如图),在校园改造中上底增加了2米,下底减少了2米,请计算一下新建成的花坛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8.下面是一块用木板制作的指示牌,制作这样一块指示牌,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木板?素养提升我最强9.如图,是一张长方形卡纸和一张三角形卡纸重叠在一起的图形。
已知长方形卡纸的面积比三角形卡纸的面积小16cm2,你能算出线段DE的长度吗?(单位:cm)参考答案总复习2 图形与几何基础知识我最行1.估一估下列图形的面积。
(每个方格的面积1cm2)叶子面积约为(6)cm2,花朵面积约为(10)cm2。
2.画出下面图形的对称轴。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面积单位。
(1)一个足球场的面积约是1( 公顷 )。
(2)电视机屏幕的面积约是0.6( m2 )。
(3)安徽省的面积约是14万( km2 )。
4.把表格填写完整。
名称底高面积平行四边形8cm 4cm 32cm2三角形6dm 5dm 15dm2梯形上底:11m 下底:19m 2.4m 36m2能力拓展我最棒5.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和是8.6分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8.6÷2=4.3(分米)(4.3×4.3÷2)=9.245平方分米。
答:它的面积是9.245平方分米。
6.有一块平行四边形花池底长30米,高25米。
如果每平方米花池造价25元,这块花池共需要造价多少元?30×25×25=18750(元)答:这块花池共需要造价18750元。
总复习第二课时图形与几何-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详解+分层训练
总复习2 图形与几何1.估一估下列图形的面积。
(每个方格的面积1cm2)叶子面积约为()cm2,花朵面积约为()cm2。
2.画出下面图形的对称轴。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面积单位。
(1)一个足球场的面积约是1( )。
(2)电视机屏幕的面积约是0.6( )。
(3)安徽省的面积约是14万( )。
4.把表格填写完整。
5.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和是8.6分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6.有一块平行四边形花池底长30米,高25米。
如果每平方米花池造价25元,这块花池共需要造价多少元?7.一个梯形花坛(如图),在校园改造中上底增加了2米,下底减少了2米,请计算一下新建成的花坛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8.下面是一块用木板制作的指示牌,制作这样一块指示牌,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木板?素养提升我最强9.如图,是一张长方形卡纸和一张三角形卡纸重叠在一起的图形。
已知长方形卡纸的面积比三角形卡纸的面积小16cm2,你能算出线段DE的长度吗?(单位:cm)参考答案总复习2 图形与几何基础知识我最行1.估一估下列图形的面积。
(每个方格的面积1cm2)叶子面积约为(6)cm2,花朵面积约为(10)cm2。
2.画出下面图形的对称轴。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面积单位。
(1)一个足球场的面积约是1( 公顷 )。
(2)电视机屏幕的面积约是0.6( m2 )。
(3)安徽省的面积约是14万( km2 )。
4.把表格填写完整。
5.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和是8.6分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8.6÷2=4.3(分米)(4.3×4.3÷2)=9.245平方分米。
答:它的面积是9.245平方分米。
6.有一块平行四边形花池底长30米,高25米。
如果每平方米花池造价25元,这块花池共需要造价多少元?30×25×25=18750(元)答:这块花池共需要造价18750元。
7.一个梯形花坛(如图),在校园改造中上底增加了2米,下底减少了2米,请计算一下新建成的花坛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4+2+10-2)×5÷2=35(平方米)答:新建成的花坛的面积是35平方米。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9单元第4课时《图形与几何》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9单元第4课时《图形与几何》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辨认并描述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
–能够使用直尺画出简单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通过观察和实践提高学生的几何图形辨认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兴趣,促进学生对几何图形的理解和感受。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 - 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辨认和描述。
- 使用直尺绘制简单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
难点: - 区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特征。
- 准确使用直尺绘制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含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图形示例。
2.学生板书:练习题和学生课堂笔记。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通过展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图片,激发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习新知识1.学习平行四边形:–讲解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特征。
–带领学生观察并辨认平行四边形的形状。
–学生练习使用直尺画出平行四边形。
2.学习三角形:–介绍三角形的定义和特征。
–引导学生辨认和描述三角形的形状。
–学生实践利用直尺画出简单的三角形。
3. 拓展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题目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理解。
4. 总结归纳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特征和绘制方法。
五、课堂反馈与作业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册上与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相关的习题。
- 挑战性作业:在生活中找出具有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属性的物体并绘制。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注重培养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观寒和分析能力,通过实践绘制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几何图形的特征。
未来可以加强实践性学习,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应用几何知识。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案内容,从导入新知识到拓展练习、总结归纳和课堂反馈,全面展示了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图形与几何》的内容。
希望学生能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4.2第2课时《线段长短的比较与运算》
CD 1 CB 1 3 1.5 22
AD AC CD 31.5 4.5(cm)
练一练
1.如图,点C是线段AB的中点 若AB=8cm,
则AC= 4 cm.
AC B
2.如图,下列说法 ,不能判断点C是线段AB
的中点的是 ( C )
A、AC=CB C、AC+CB=AB
比较两个同学高矮的方法:
① 让两个同学站在同一平地上,脚底平齐,观看两 人的头顶,直接比出高矮; ——叠合法.
② 用卷尺分别度量出两个同学的身高,将所得的
数值进行比较.
——度量法.
试比较线段AB、CD的长短.
a
A
B
b
C
D
(1) 度量法
(2) 叠合法 将一线段“移动”,使其一端点与另一线段
的一端点重合,两线段的另一端点均在同一射线上.
1.如图,这是A、B两地之间的公路,在公路工程改造
计划时,为使A、B两地行程最短,应如何设计线路?
在图中画出. 你的理由是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
A
2.把原来弯曲的河道改直,A、B两地间的河道长度有什 么变化?
练一练
1.如图,AB+BC > AC,AC+BC > AB,
AB+AC > BC(填“>”“<”或“=”).
∴M是线段AB的中点
点M、N是线段AB的三等分点:
A
M
N
B
1 AM=MN=NB=__3_ AB
(或AB =__3_AM=___3 MN=__3_NB)
典例精析
例1若AB = 6cm,点C是线段AB的中点,点D是
图形与几何教案
图形与几何教案图形与几何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习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图形的基本属性和性质,能够正确辨认并在生活中应用。
2. 能力目标:能够通过观察、比较、描述、判断等方式来认识和描述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比较能力和归纳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细致、思维敏捷、善于观察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学习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图形的基本属性和性质三、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比较法、归纳法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正方形和长方形1. 自由讨论让学生自由讨论:生活中有哪些事物或物品是属于“正方形”的?有哪些是属于“长方形”的?2. 观察图形引导学生观察正方形和长方形,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和不同之处。
3. 归纳总结让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特点,总结出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基本属性和性质。
4. 应用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找出周围环境中的正方形和长方形,并进行分类。
第二课时:圆形和三角形1. 观察实例呈现一些圆形和三角形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形状和特征。
2. 讨论比较引导学生讨论圆形和三角形的共同特征和不同之处,比较它们的边数、角度以及形状特征。
3. 归纳总结让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特点,总结出圆形和三角形的基本属性和性质。
4. 应用练习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找出圆形和三角形,然后描述其特征。
五、教学延伸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剪纸或拼图等手工活动,让学生切割出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和三角形,并通过拼贴的方式制作图形拼图,加深对图形的认识。
六、教学反思通过观察实例,讨论比较和归纳总结,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图形的基本属性和性质。
通过应用练习,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实际运用,并在生活中积极应用。
通过手工活动的延伸,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因此,教学方法多样化,并结合实际生活与教学内容的联系,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与几何》第4课时 立体图形的认识与测量(2)【教案】
教学笔记第4课时立体图形的认识与测量(2)教学内容教科书P87第5题,完成教科书P87“做一做”第1题,P89~90“练习十八”中第9、10、11、13、15、16题。
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内涵,能灵活地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加强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将所学知识进一步条理化和系统化,发展空间观念。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体会转化、类比、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和方法,增强创新意识,发展数学思考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学会整理数学知识的方法,培养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立体图形的特征,沟通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立体图形表面积、体积计算方法的熟练掌握。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明确目标课件出示立体图形。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复习了这几种立体图形的特征,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共同复习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
[板书课题:立体图形的认识与测量(2)]【设计意图】开门见山,揭示复习的内容,明确复习任务,让学生很快进入整理复习的学习氛围中。
二、整理知识,沟通联系1.复习表面积。
师:立体图形的表面积指的是什么?【学情预设】立体图形的表面积是指它表面的面积总和。
师:请你写出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
学生依次汇报三种立体图形的表面积的计算公式,教师板书:S长方体=2(ab+ah+bh)S正方体=6a2S圆柱=2πrh+2πr2师:进一步想一想,它们的表面积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学生可能会感到困难)师:大家觉得有困难,我们来看看展开图。
课件演示立体图形的表面展开图。
【学情预设】引导学生发现三种立体图形的表面积计算都是“2个底面+1个侧面”。
师:2个底面好计算,关键是侧面,它们的侧面积分别怎样计算?【学情预设】学生先说出长方体的侧面积=(长×高+宽×高)×2;正方体的侧面积=棱长×棱长×4;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侧面积都可以用底面周长×高来计算。
二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课时 图形与几何-教材详解+分层训练(word版有答案)(北师大版)
总复习2 图形与几何1.第一行的图案是从第二行的纸上剪下来的,连一连。
2.下列现象哪些是平移,画“√”;哪些是旋转,画“○”。
()()()()3.填一填。
回形针长()厘米;螺丝钉长()厘米;接力棒长()厘米。
4.谁说得对?请在说得对的小朋友旁边的□里画“☆”。
5.蜗牛爬行比赛。
(1)每只蜗牛都要爬行()厘米,也就是()米。
(2)第①只蜗牛已经爬行了()厘米,还要爬行()厘米才能到达终点。
也就是()米。
(3)第③只蜗牛已经爬行了()厘米,还要爬行()厘米才能到达终点。
(4)第②只蜗牛比第①只蜗牛多爬行了()厘米。
6.比身高。
(1)小猴的身高是多少厘米?(2)公鸡的身高是小老鼠的几倍?7.已知李叔叔比柜子高50厘米,请问李叔叔的身高是多少?参考答案总复习2 图形与几何1.第一行的图案是从第二行的纸上剪下来的,连一连。
2.下列现象哪些是平移,画“√”;哪些是旋转,画“○”。
(√)(√)(○)(○)3.填一填。
回形针长(3)厘米;螺丝钉长(2)厘米;接力棒长(8)厘米。
4.谁说得对?请在说得对的小朋友旁边的□里画“☆”。
5.蜗牛爬行比赛。
(1)每只蜗牛都要爬行(100)厘米,也就是(1)米。
(2)第①只蜗牛已经爬行了(60)厘米,还要爬行(40)厘米才能到达终点。
也就是( 1 )米。
(3)第③只蜗牛已经爬行了(40)厘米,还要爬行(60 )厘米才能到达终点。
(4)第②只蜗牛比第①只蜗牛多爬行了(40)厘米。
6.比身高。
(1)小猴的身高是多少厘米?5×9=45(厘米)答:小猴的身高是45厘米。
(2)公鸡的身高是小老鼠的几倍?35÷5=7答:公鸡的身高是小老鼠的7倍。
7.已知李叔叔比柜子高50厘米,请问李叔叔的身高是多少?1米25厘米+50厘米=1米75厘米答:李叔叔的身高是1米75厘米。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认识4.1.1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第2课时(图文详解)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认识
5.长方形、正方形、圆等都是 平面 图形. 6.写出下列几何体的名称.
棱柱
棱锥
圆锥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认识
7.下列图形中为圆柱的是( D ).
8.埃及金字塔类似于几何体( C ).
(A)圆锥 (B)圆柱 (C)棱锥 (D)棱柱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认识
你做对了吗?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认识
1.下面是由六个正方形连在一起的图形,经折叠后能围 成正方体的图形有哪几个?
A
B
C
D
E
F
G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认识
2.(武汉中考)如图所示,李老师办公桌上放着一个圆柱 形茶叶盒和一个正方体的墨水盒,小芳从上面看,看到的 图形是(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认识
9.下列图形中不是立体图形的是( D ).
(A)球
(B)圆柱
(C)圆锥 (D)圆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认识
10.小明为班级专栏设计了一个图案,如图所示,主 题是“我们喜爱合作学习”,请你也尝试用圆、扇形、 三角形、四边形、直线等为环保专栏设计一个图案, 并标明你的主题.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认识
4.(宁波中考)骰子是一种特别的数字立方体(如图),它
符合以下规则:相对两面的点数之和总是7.下面四幅图中
可以折成符合规则的骰子的是( )
(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复习
第二课时图形与几何
教学内容:
教材第98、103页。
教学目标:
1. 在认识图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2. 学会测量和估测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喜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估测物体的长度。
难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复习整理的内容与我们的日常生活非常密切,首先想一想在“图形与几何”部分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测量。
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知道了1米=100厘米。
能够沿着一条线剪出完全重合的图形。
平移和旋转现象。
二、探究新知
1. 教材第98页第1题。
师:我们学了哪些长度单位?
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厘米”和“米”。
师: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物品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有哪些物品的长度大约是1米?
师:关于“厘米”和“米”,你还知道什么呢?
1米=100厘米。
2. 教材第98页第2题。
师:说一说测量时应注意什么。
测量时要注意把尺子的0刻度与物体的一端对齐,物体的另一端到尺子的什么刻度,读出来就是物体的长度。
师:你能说出下面物体的长各是多少厘米吗?
课件出示:教材第98页第2题。
最上面的铅笔长5厘米,中间的一支长4厘米,最下面的回形针长2厘米。
3. 教材第98页第3题。
师:说一说在生活中可以用什么方法对长度进行估计。
我可以把要估计的物品的长度与1厘米或1米比一比。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复习了“图形与几何”,咱们这学期的内容到这就结束了,但是知识的学习与应用是无止境的,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只要你们努力,相信就能掌握更多的知识。
教学反思:
通过结合具体例子能加深学生对测量知识的认识,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使数学更贴近学生,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身边的各种事物,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展现数学的魅力。
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倾听、提问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倡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数学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发展提高,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