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过程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上册复习提纲

八年级物理上册复习提纲

新课标八年级物理上册复习提纲第一章声现象(八上课本12页)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振动停止发声就停止。

有声音就一定有物体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一般来说:V固> V液> V气(反例:V软木<V水)4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八上课本16页)1.过程:外界声音→外耳道→骨膜(振动)→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大脑(听觉中枢)2.耳聋种类:神经性耳聋(听觉神经或者大脑受损)和传导性耳聋。

前者不能治愈,永远失去听力,后者可以治愈(利用骨传导也可以感受到声音)。

3.骨传导:声音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4.双耳效应:(利用双耳效应可以判断声音传来的方位)三、声音的特性1.音调: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1秒钟振动的次数,单位:赫兹Hz)有关,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课本19页直尺实验)声音按频率来分类可闻声:频率在20~20000Hz之间。

(人耳听觉频率范围)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

(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发生前向外界发出)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

(蝙蝠、海豚等发出超声波探路,捕猎)重要例题(课本24页):音调与水柱高度、与空气柱长度的关系。

2.响度:指声音的强弱(大小)。

声音的响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产生的响度越大。

3.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

一般来说不同人或者不同乐器都有自己独特的音色。

人们根据音色能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波形图(参照课本波形图):相邻左右峰之间越密,音调越高。

上下高度差越大,想读越大。

波的形状不同,代表音色不同。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八上课本25页)1.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振动发出的声音。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

流体力学与传热复习提纲

流体力学与传热复习提纲

流体力学与传热复习提纲第一章 流体流动1) 压强的表示方法绝对压:以绝对真空为基准的真实压强值表压:以大气压为基准的相对压强值表绝=p p p a +如果绝对压小于表压,此时表压称为真空度。

例题 当地大气压为745mmHg 测得一容器内的绝对压强为350mmHg ,则真空度为 。

测得另一容器内的表压强为1360 mmHg ,则其绝对压强为 。

2) 牛顿粘度定律的表达式及适用条件dydu μτ= 适用条件:牛顿型流体 μ-流体粘度3) 粘度随温度的变化液体:温度上升,粘度下降;气体:变化趋势刚好和液体相反,温度上升,粘度增大。

4) 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5) 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的应用等压面及其条件静止、连续、同种流体、同一水平面6) 连续性方程对于稳定流动的流体,通过某一截面的质量流量为一常数:如果流动过程ρ不变,则1122u A u A =如果是圆管,则121222u d u d =因此管径增大一倍,则流速成平方的降低。

7) 伯努利方程式的表达式及其物理意义、单位不可压缩理想流体作稳定流动时的机械能衡算式∑-+++=+++21,222212112121f s W p u gz W p u gz ρρ 对于理想流动,阻力为0,机械能损失为0,且又没有外加功,则ρρ222212112121p u gz p u gz ++=++ )(2112z z g p p -+=ρ常数==uA m ρs物理意义:理想流体稳定流动时,其机械能守恒。

注意伯努利方程的几种表达形式和各物理量的单位。

例题 如题图所示虹吸装置。

忽略在管内流动损失,虹吸管出口与罐底部相平,则虹吸管出口处的流速8) 流型的判据流体有两种流型:层流,湍流。

层流:流体质点只作平行管轴的流动,质点之间无碰撞;湍流:流体质点除了沿管轴作主流运动外,在其它的方向上还作随机脉动,相互碰撞。

流型的判据: Re <2000,流体在管内层流,为层流区;Re >4000,流体在管内湍流,为湍流区;9) 流体在圆管内层流时的速度分布层流时流体在某一截面各点处的速度并不相等,在此截面上呈正态分布。

史上最全的初二物理复习笔记!(必收藏)

史上最全的初二物理复习笔记!(必收藏)

史上最全的初二物理复习笔记!(必收藏)第一章《声现象》复习提纲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2、耳聋:分为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3、骨传导: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

4、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

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

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

这就是双耳效应.三、乐音及三个特征1、乐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

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

3、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

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

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4、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

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2、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3、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

4、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五、声的利用可以利用声来传播信息和传递能量第二章《光现象》复习提纲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通信技术复习提纲

通信技术复习提纲

通信技术复习资料1,通信是通过某种介质进行信息传递,信号分为与。

模拟信号,数字信号2,是指幅值连续的信号,是指幅值离散的信号。

模拟信号,数字信号3,数字信号的使用频率要模拟信号的使用频率。

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最常见的模数信号转换方法是。

其中一共有3个步骤:、、。

大于,脉冲编码调制〔PCM〕技术,抽样,量化,编码4,抽样频率不是越高越好,太高时,将会降低信道的利用率。

5,量化分为和。

均匀量化,非均匀量化6,最常用的多路复用技术是和。

频分多路复用,时分多路复用7,在一根光纤中同时传输多个波长光信号的一项技术称为。

波分复用8,WDM系统按照工作波长的波段不同可以分为哪两类:、。

粗波分复用,密集波分复用9,我国所使用的PCM30\32路系统,在每条信道中传输32路信号,其中为语音信号,为信令信号。

30,210,多址技术可以提高频率利用率,其中CDMA为〔〕。

A频率区分B空间方向区分C时间区分D编码区分D11,多址技术中相同频段的系统容量:( ) > ( ) > ( )A TDMAB FDMAC CDMAC A B12,频分多址技术的频率利用率低,系统容量有限,每个频道一对频率。

Y13,通信系统可以抽象为一个通信模型,通信模型由信源、、变换器、反变换器、。

信宿,信道14画出通信系统的简化模型。

15,通信模型中传输的信号会被噪声所干扰,从而产生误码。

噪声可以分为和。

自然噪声,人为噪声16,通信网络包括、、3个部分。

用户终端设备,传输线路,交换系统17,通信网络结构的拓扑结构图常见的有总线型、、、、复合状。

星型,环状,网状18,常见的传输介质包括、、等。

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19,为了降低信号的干扰程度,电缆中的每一对双绞线一般是由两根绝缘铜导线相互扭绕而成,为何要这样做?每根导线传输中辐射出来的电波会被另一根线上发出的电波抵消,扭线越密其抵抗外来电磁信号干扰的能力就越强。

20,同轴电缆有一根空心的外圆柱导体和一根位于中心轴线的内导线组成。

八年级下册物理复习提纲

八年级下册物理复习提纲

八年级下册物理复习提纲
1. 力和运动
- 力的概念
- 不同力的种类及作用
- 力的计算方法
- 运动的描述和图示
- 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
2. 压力和浮力
- 压力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 压力的影响因素
- 浮力的概念和性质
- 浮力与物体的浮沉关系
3. 力和压力的应用
- 杠杆原理及应用
- 水压机械的原理和应用
- 水上运动的原理和技巧
4. 热和温度
- 温度的概念和计量
- 热传递的方式
- 物体的热膨胀
- 温度的计算方法
5. 热和能量
- 能量的转换和守恒
- 功的概念和计算
- 功率的概念和计算
- 机械能的转化、守恒和损耗
6. 光的传播
- 光的特性和传播
- 光的反射和折射
- 光的色散和合成
- 光的成像和光学仪器
7. 声的传播
- 声的特征和传播
- 声音的响度和音调
- 声音的反射和衍射
- 声音的利用和保护
8. 电和磁
- 电流的概念和计量
- 电路的组成和特性
- 电阻和电阻率
- 磁的产生和性质
9. 电和磁的应用
- 电灯和电路的使用
- 电的危害和安全
- 磁的利用和应用
- 磁场对带电粒子的作用
以上是八年级下册物理的主要复习内容提纲,包括力和运动、
压力和浮力、力和压力的应用、热和温度、热和能量、光的传播、
声的传播、电和磁、电和磁的应用等方面的知识点。

在复习过程中,建议结合教科书、课堂笔记和习题进行学习,加深理解和巩固知识。

八年级物理上、下册复习提纲

八年级物理上、下册复习提纲

八年级物理上、下册复习提纲第一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介质都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

3、声音在介质中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来表示,它的大小等于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

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最慢,在液体中传播的较快,在固体中传播的最快。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在声音传递给大脑的整个过程中,任何部分发生障碍(例如鼓膜、听小骨或听觉神经损坏),人都会失去听觉。

耳聋分为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

2、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一些失去听觉的人可以骨传导来听声音。

3、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

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

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

这就是双耳效应。

正是由于双耳效应,人们可以准确地判断声音传来的方位,听到的声音是立体声。

三、声音的特性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音调高低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

频率的单位为赫兹(赫Hz),物体在1s的时间里如果振动100次,频率就是100Hz。

人能感受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20000Hz,动物的听觉范围通常和人不同,一些动物对高频声波反应灵敏。

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低于20Hz 的声音叫次声波。

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教育信息处理课复习提纲201106

教育信息处理课复习提纲201106

教育信息处理课复习提纲第一章:教育信息概述1 教学过程是一种信息的传递和信息处理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有利于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

教学设计是在信息收集、分析、加工、处理的基础上,实现创造信息的操作过程;教学实施是信息的呈现、传递、处理和控制的阶段;教学评价是收集、分析、处理信息的阶段。

2 教育信息的获取:可利用(网络)调查(量表、问卷)、(网络)考试、(网络)交流工具、文献检索(书、杂志、光盘、搜索引擎)、访谈、观察、实地考察、实验等。

教育信息的处理:可利用教材分析(图、ISM)、教学分析(逐语记录、分类、时序、S-T)、结构分析(S-P表、IRS图)、多元分析(回归、聚类)、生物信息分析等方法,可用Excel、SPSS及专门软件等。

教育信息的表达和传送:可利用word、Powerpoint、Authorware、Frontpage等软件,网络、传统媒体等途径。

3 信息论的奠基者香农(C.E.Shannon)将信息定义为熵的减少,即信息可以消除人们对事物认识的不确定性,并将消除不确定程度的多少作为信息量的量度。

信息的价值因人而异。

是否是信息,不是由传者,而是由受者所决定。

4 教育信息表现的结构形式:矩阵、时间序列、图5教育数据数量化的尺度有四种,分别是名义尺度(nominal scale)、序数尺度(ordinal scale) 、等距尺度(interval scale,equal unit scale)、比例尺度(ratio scale)。

第二章:教育信息熵1 信息量:以2为底的对数,单位为字位(bit)。

若对数是以e或10为底,H的单位为nat或dit。

2 信息熵,简称为熵(entropy)。

熵的意义:熵的大小可用于表示概率系统的不确定程度。

设概率系统中有n个事件,每一事件产生的概率为:p i(i=1~n)当事件I产生后,给予我们的信息量为对于n个事件构成的概率系统,每一事件产生的平均信息量为:H为信息熵信息熵的基本性质:单峰性、对称性、渐化性、展开性、确定性3 相对信息熵h信息熵的计算与系统中事件数的多少有关,它不利于我们对不同系统的熵进行比较。

八年级(上)物理期末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物理期末复习提纲

第一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考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考钟振动发声,等等);2、振动停止,发生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二、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损耗最少(在固体中传的最远,铁轨传声),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软木除外);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3、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注:由声音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三、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夏天雷声轰鸣不绝,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教师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重合);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离);四、怎样听见声音1、人耳的构成: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及听觉神经组成;2、声音传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听觉神经传给大脑,形成听觉;3、在声音传给大脑的过程中任何部位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鼓膜、听小骨处出现障碍是传导性耳聋;听觉神经处出障碍是神经性耳聋);4、骨传导:不借助鼓膜、靠头骨、颌骨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贝多芬耳聋后听音乐,我们说话时自己听见的自己的声音);骨传导的性能比空气传声的性能好;5、双耳效应:生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因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步调亦不同,可由此判断声源方位的现象(听见立体声);五、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低;)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强;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弱;3、音色: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法的声靠音色)注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六、超声波和次声波1、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20Hz~20000Hz,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低于20Hz 叫次声波;2、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大象靠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次声波;七、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噪声:(!)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2)从环保的角度上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2、乐音: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3、常见招生来源:飞机的轰鸣声、汽车的鸣笛声、鞭炮声、金属之间的摩擦声;4、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

直接打印】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核心知识点复习提纲(实用!)

直接打印】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核心知识点复习提纲(实用!)

直接打印】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核心知识点复习提纲(实用!)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1.体液: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体液是细胞生活所需要的液体环境,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细胞内液存在于细胞内,约占细胞总容积的2/3;细胞外液存在于细胞外,约占细胞总容积的1/3,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

2.内环境1) 体液各组成之间的关系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之间通过动态的有机联系,共同构成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其中,组织液和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但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2) 内环境的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人体内不同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不同。

3) 特别提醒人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膀胱、泪腺、汗腺等孔道中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应算作外部环境,因而汗液、泪液、尿液、消化液等虽在体内,但不属于内环境,也不是体液。

内环境是针对多细胞生物而言的,单细胞生物可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3.细胞外液的成分属于内环境成分的物质包括消化或呼吸系统吸收的物质、代谢废物和细胞合成的分泌物。

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物质包括存在于细胞内或细胞膜上的物质、分泌到人体外界环境的物质和存在于消化道中的食物、不能被吸收的物质。

4.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包括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

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1.细胞外液中的Na+和Cl-是维持液体渗透压的主要来源,而细胞内液体的渗透压则主要由K+维持。

生理盐水中的0.9% NaCl是血浆的等渗溶液。

2.组织水肿的原因可以是组织液浓度升高或血浆、细胞内液浓度降低。

此外,酸碱度的增加也可能导致组织水肿。

正常人的血浆pH为7.35~7.45,这一范围的维持与其含有的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缓冲物质如H2CO3/NaHCO3(主要)、NaH2PO4/Na2HPO4等可以调节血浆pH。

复习提纲

复习提纲
4种延时
处理延时
排队延时
发送延时
传播延时
延时计算
流通率与吞吐量的定义和计算
因特网体系结构和层次
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链路层、物理层
单位换算
1k = 1000bit
1M = 1000k = 106bit
1G = 1000M = 109bit
2
2.1通过电路交换网络,将长度为320,000bit的文件从主机A传到主机B的时间多长?
B)TCP协议的拥塞控制机制适用于实时视频应用
C)TCP协议不保证最小的传输速率与传输延时
D)TCP协议能够保证数据按照字节流的方式传送到、达目的进程
2.4以下关于网络应用系统选择UDP协议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UDP一最小的开销来达到网络主机之间进程通信的目的
B)发送进程可以用任意的速率通过UDP协议发送数据
不考虑其他延时,计算总延时。
2.3电流交换与分组交换相比较各自有哪些优点?
2.4考虑从某源主机跨越一条固定的路由向某一目的主机发送分组,列出分组端到端时延中的组成,这些时延中,哪些是固定的,哪些是变化的?
2.5假定主机A要向主机B发送一个大文件,从主机A到主机B的路径上有4段链路,其速率分别为R1=500kbps,R2=1Mbps,R3=750kbps,R4=2Mbps。
1)假定该网络中没有其他流量,该文件传送的吞吐量是多少?
2)假定该文件大小为5000kB,将该文件传输到主机B大致需要多长时间?
3)当R2减少到200kbps,以上1)、2)的数据变成多少?

1
网络程序体系结构
什么是客户机?什么是服务器?C/S工作模式的特点
P2P工作模式特点
Socket与进程定位

传热学复习提纲标准版

传热学复习提纲标准版

1 •傅里叶定律:在各向同性均质的导热物体中,通过某导热面积的热流密度正比于该导热面法向温度变化率。

2.临界热绝缘直径:临界热绝缘直径de是指对应于总热阻RL为极小值时的保温层外径,只有当管道外径d2大鱼临界热绝缘直径de时,覆盖保温层才肯定有效地起到减少热损失的作用。

3.速度边界层:在流场中壁面附近流速发生急剧变化的薄层。

4.温度边界层:在流体温度场中壁面附近温度发生急剧变化的薄层。

5.定性温度:确定换热过程中流体物性的温度。

6.特征尺度:对于对流传热起决定作用的几何尺寸。

7.相似准则:(如Nu,Re,Pr,Gr,Ra)由几个变量组成的无量纲的组合量。

8.珠状凝结:当凝结液不能润湿壁面(9 >90?时,凝结液在壁面上形成许多液滴,而不形成连续的液膜。

9.膜状凝结:当液体能润湿壁面时,凝结液和壁面的润湿角(液体与壁面交界处的切面经液体到壁面的交角)9 <90?,凝结液在壁面上形成一层完整的液膜。

10.核态沸腾:在加热面上产生汽泡,换热温差小,且产生汽泡的速度小于汽泡脱离加热表面的速度,汽泡的剧烈扰动使表面传热系数和热流密度都急剧增加。

11.膜态沸腾:在加热表面上形成稳定的汽膜层,相变过程不是发生在壁面上,而是汽液界面上,但由于蒸汽的导热系数远小于液体的导热系数,因此表面传热系数大大下降。

12.热辐射:由于物体内部微观粒子的热运动状态改变,而将部分内能转换成电磁波的能量发射出去的过程。

13.吸收比:投射到物体表面的热辐射中被物体所吸收的比例。

14.反射比:投射到物体表面的热辐射中被物体表面所反射的比例。

15.穿透比:投射到物体表面的热辐射中穿透物体的比例。

16.黑体:吸收比a = 1的物体。

17.白体:反射比p =1的物体(漫射表面)18•透明体:透射比T = 1的物体19•灰体:光谱吸收比与波长无关的理想物体。

20.黑度:实际物体的辐射力与同温度下黑体辐射力的比值,即物体发射能力接近黑体的程度。

九年级物理复习提纲【三篇】

九年级物理复习提纲【三篇】

九年级物理复习提纲【三篇】九年级物理复习提纲一第一节分子热运动1. 扩散现象定义: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① 分子之间有间隙;②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在课本图13.1-2中,二氧化氮被放在下面的目的:防止二氧化氮扩散被误认为是重力作用的结果。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

分子运动与物体运动要区分开:扩散、蒸发等是分子运动的结果,是从微观领域看。

而灰尘飞扬、液体对流、气体对流是物体运动的结果。

是从宏观领域看。

2. 分子的热运动: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 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

4. 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的作用力包括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

当分子间的距离d=分子间平衡距离r,引力=斥力。

d<r时,引力<斥力,斥力起主要作用。

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d>r时,引力>斥力,引力起主要作用。

固体很难被拉断、钢笔能写字、胶水能粘东西都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当d>10r时,分子之间作用力十分微弱,可忽略不计。

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镜块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作用范围,分子间几乎没有作用力。

第二节内能1. 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3. 内能的单位为焦耳。

4. 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

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

材料: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

存在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

5. 内能与机械能不同机械能是宏观的,是物体作为一个整体运动所具有的能量,它的大小与机械运动有关。

内能是微观的,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初中物理复习提纲

初中物理复习提纲

初中物理复习提纲初中物理复习提纲提纲,是一种概括地叙述纲目、要点的公文。

它不把全文的所有内容写出来,只把那些主要内容,提纲挈领式地写出来。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物理复习提纲,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中物理复习提纲篇1一、分子动理论及其应用:1、物质是由分子若看成球型,其直径以来度量。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

①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现象。

②扩散现象说明:A 分子之间有B分子在。

③固、液、气都可扩散,扩散速度与有关。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扩散越。

3、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和。

①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之间的②固体很难被拉断,钢笔写字,胶水粘东西都是因为分子之间起主要作用。

③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镜块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作用范围,镜子不能因分子间作用力而结合在一起。

所以分子作用力为。

二、内能: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和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既然物体内部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着和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那么内能是无条件的存在着。

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是寒冷的冰块。

3、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①: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

②: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物体的内能越大。

③: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

④: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

4、内能与机械能关,它们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量。

5、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6、内能的改变:1、内能改变的外部表现:物体温度升高(降低)——物体内能增大(减小)。

2、改变内能的方式:和。

A、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①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

B、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热传递是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的现象。

八年级下册物理复习提纲

八年级下册物理复习提纲

八年级下册物理复习提纲第一章:光的反射与折射1. 光的直线传播和速度2. 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3.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4. 理解和应用光的反射和折射原理第二章:声的传播与听觉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2. 声音的特性:音调、音量和音质3. 声音的传播速度和传播介质4. 声音的反射和回声的产生5. 听觉结构和听力保护的重要性第三章:电的基本概念1. 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2. 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3. 并联和串联电路的特点和应用4. 了解电能的转化和消耗过程第四章:电的磁效应1. 直流电的磁效应2. 电磁铁和电动机的工作原理3. 交流电的磁效应和变压器的原理4. 磁场对带电粒子运动的影响第五章:电的化学效应1. 电的化学效应和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2. 电解和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反应3. 了解电池和电解槽的原理和应用4. 探究电的化学效应在生活中的应用第六章:力的转换和机械能1. 力的平衡和合力的概念2. 斜面和滑块的力学分析3. 了解简单机械原理和力的转换4. 掌握机械能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第七章:物质的热性质1. 热传递的方式:传导、传播和辐射2. 了解热的计量单位和热量的传递3. 物体的热膨胀和热收缩现象4. 理解物质的熔化和凝固过程第八章:机械波与电磁波1. 机械波的传播和特性2. 理解横波和纵波的区别3. 了解声波和地震波的产生和传播4. 电磁波的特性和应用以上为八年级下册物理复习提纲,希望能够帮助你有条理地进行备考和复习。

记得多做一些习题和实践操作,加深对各个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祝你考试顺利!。

八年级物理复习提纲及主要必记内容

八年级物理复习提纲及主要必记内容

八年级物理复习提纲及主要必记内容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对于中学生而言,是一门必修科目。

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帮助各位同学进行八年级物理的复习,本文将提供一份复习提纲以及主要必记内容。

一、光的性质与光的传播1.光的性质a. 光的直线传播特性:光在真空和同质介质中呈直线传播。

b. 光的反射特性:光在面镜上的反射规律,即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光的反射现象。

c. 光的折射特性:光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发生折射,折射定律的描述。

d. 光的折射现象:光经过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折射现象。

2.光的传播a. 光的传播速度: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最快的,为3.0×10^8m/s。

b. 光的传播路径:光在同质介质中沿着直线传播,遇到透明介质的边界会发生折射。

c. 光的传播模式:光的传播可以是直线传播、反射传播和折射传播。

二、声音的性质与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性质a. 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需要介质传递。

b. 声音的传播:声音需要介质传播,空气是最常见的传播介质。

c. 声音的传播速度: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2.声音的传播a. 声音的传播路径:声音在介质中沿着波纹传播,遇到不同介质的边界会发生折射、反射和绕射。

b. 声音的传播模式:声音的传播可以是直线传播、反射传播和绕射传播。

c. 声音的吸收: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会被障碍物吸收,障碍物的材质和形状会影响声音的吸收程度。

三、电的基本概念与电路1.电的基本概念a. 历史背景:电的研究和应用起源于对静电现象的研究。

b. 电荷与电量:正电荷和负电荷的区别,电量单位为库仑(C)。

c. 电流与电荷的关系:电荷的流动形成电流,电流的单位为安培(A)。

2.电路a. 电路的基本元件:电源、导线、电阻和开关是电路的基本元件。

b. 串联与并联:串联电路中元件连接在一起,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并联电路中元件分别连接在电源上,电流有多条路径。

九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实用10篇)

九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实用10篇)

九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实用10篇)九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第1篇机械能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能量)。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物体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

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的能。

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

(机械能=动能+势能)单位是:焦耳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

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大量利用的机械能有风能和水能。

内能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

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

(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比热(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

比热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相同,比热就相同。

比热的单位是:J/(kg?℃),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水的比热是:×103J/(kg?℃),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千克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103焦耳。

热量的计算:①Q吸=cm(t-t0)=cm△t升(Q吸是吸收热量,单位是焦耳;c是物体比热,单位是:焦/(千克?℃);m是质量;t0是初始温度;t是后来的温度。

②Q放=cm(t0-t)=cm△t降热机和热值热值(q):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热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递过程原理复习提纲
2007
1.何为“连续介质假定”,这一假定的要点和重要意义是什么,为
何说“连续介质假定”是推导流体力学基本方程的基础?
2.如何理解“三传之间存在着共同的、内在的联系”的说法?试
从从分子传递和边界层理论的两种角度阐述三传的共性。

3.试解释流体力学研究中经常使用的两种分析观点。

采用上述两
种分析观点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4.什么是拉格朗日导数,其中各项的物理意义如何?
5.试解释联续性方程的物理意义,如何将其化简为一维圆管内形
式ρu A=常数。

6.试从不可压缩流体流动的Eq
-和连续性方程出发,经简化
n⋅
s
推导出描述垂直于重立方向的单向稳态层流流动的方程形式。

并对无限大平行平板间的剪切流和库特流以及圆形直管和环隙内流动进行求解。

7.何为惯性力?何为粘性力?为何爬流运动中可忽略惯性力?而
当1
R时却不能忽略粘性力的影响?
>>
e
8.何为流函数,何为势函数,二者各有何特性?
9.何为欧拉方程,何为理想流体的有势无旋流动,试推导不可压
缩流体稳态平面有势无旋运动的柏努利方程。

10.何为边界层学说,边界层内不同区域中传递机理有何区别,试
以平板壁面流动为例说明边界层的形成,发展过程。

11.什么是临界距离,临界点前后边界层有何异同,试以流体进入
圆直管流动为例解释曳力系数以及传热、传质系数沿程变化规律。

12.试推导Kaman边界层动量积分方程以及边界层热流、边界层质
量积分方程,并采用速度分布3
2dy
+
=对平板层流边
+
u+
a
cy
by
界层进行求解。

13.25℃的常压空气以6m/s的流速流过平板壁面,试指明距平板前
缘0.15m处边界层内流型,求出边界层厚度。

若流体与壁面同时存在传热与传质,如何求出热边界层及浓度边界层厚度,并求出局部及平均传热、传质系数?
14.发生湍流的原因是什么?湍流有何特点?湍流的本质是什么?
如何对湍流进行描述?试比较v和
v的异同。

E
15.何为普兰德混合长,如何估计混合长的数值?
16.何为导热问题的数学模型?不稳态导热求解中的边界条件有那
几种?
17.湍流流动为何可强化传热与传质,如何进行湍流条件下的传热
与传质计算。

试利用1/7次方分布分别对传热、传质进行求解,推导出准数关联式。

18.相间传质模型有那些,双膜模型与溶质渗透模型的要点何在,
有何异同。

19.何为类似率,以雷诺类似率为例说明如何进行三种传递现象之
间的类似。

20.总结比较三种传递现象中下列内容的异同。

①微分方程及其简化形式。

②边界层及边界层方程。

③边界层的求解方法与结果。

④无因次准数及其物理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