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水肿中医诊治
水肿的中医名词解释是什么
水肿的中医名词解释是什么水肿,又称为浮肿,是一种身体组织或器官中的液体积聚所导致的肿胀现象。
在中医理论中,水肿属于湿证范畴,是指湿邪停聚于体内所导致的病理状态。
下面将从中医的角度解释水肿的病因、症状以及治疗方法。
一、水肿的病因中医认为,水肿是由于人体体内湿邪停聚所致。
湿邪多会在体内聚集,最常见的病因有以下几种:1. 饮食不节:长期大量食用寒凉、湿重之品,如生冷食物、寒凉饮料等,容易导致脾胃功能失调,湿邪内停而形成水肿。
2. 湿邪侵袭:外感湿邪或湿邪内生,侵入体内后停聚,引发水肿。
常常与气候潮湿、环境潮湿、体寒、不良生活习惯有关。
3. 脾胃虚弱:脾主运化,脾胃虚弱则不能运化水液,导致湿邪内停,形成水肿。
长期饮食不规律或过度劳累,都可能导致脾胃虚弱。
4. 水液代谢障碍:水液代谢异常也是水肿的常见病因之一,如心肾功能不全、淋巴循环障碍等。
二、水肿的常见症状水肿的主要症状是身体组织的肿胀、压痛以及僵硬感,常见于面部、手足、下肢、腹部等部位。
除此之外,水肿还可能伴随其他症状:1. 尿量减少:由于湿邪内停,容易导致尿量减少,尿色浓暗,甚至出现尿黄、尿赤等症状。
2. 脾胃不适:湿邪停聚脾胃,容易引发脾胃虚弱的相关症状,如食欲不振、腹胀、消化不良等。
3. 疲乏无力:湿邪困阻,容易影响人体气血运行,造成气血不足,进而导致疲乏乏力、精神不振等症状。
4. 舌苔厚腻:中医通过观察舌象来判断疾病,水肿患者舌苔常常厚腻,并可能出现舌体胖大、舌体略暗等症状。
三、中医治疗水肿的方法中医治疗水肿的方法多样,常用的治疗手段包括中药、针灸、推拿等。
其中,主要的治疗原则和方法有以下几点:1. 祛湿利水:中医治疗水肿的关键在于化湿利水。
常用的中药有茯苓、车前子、赤小豆等,这些药物具有利尿作用,可以促进水液排泄,达到祛湿的效果。
2. 补益脾胃:脾胃虚弱是水肿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医常用的补益方法有健脾益气、温中散寒等,可以调节脾胃功能,增强运化水湿的能力。
水肿中医辨证论治课件
水肿中医辨证论治课件
摘要:
1.水肿的定义和症状
2.水肿的中医分型
3.中医治疗水肿的方法
4.总结
正文:
水肿是指体内积液过多,导致组织间隙和体腔内液体增多的一种症状。
水肿可以出现在任何部位,常见的有眼睑、四肢和全身。
水肿的中医分型主要根据病因和症状来划分,常见的有风水泛滥、风热、风寒等类型。
风水泛滥症状:眼睑浮肿,继则四肢及全身皆肿,来势迅速,多有恶寒发热,肢节酸楚,小便不利等症。
偏于风热者,伴咽喉红肿疼痛,舌红,脉浮滑数;偏于风寒者,兼恶寒,咳喘,舌苔薄白,脉浮滑或紧。
如水肿较甚,亦可见沉脉。
证候分析:风邪袭表,肺失宣降。
治疗水肿的中医方法有很多,根据不同的病因和症状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中医药膳是可以缓解水肿症状的,比如说可以喝一些青鸭赤小豆汤。
这种汤能够帮助增强身体代谢,而且还可以起到利尿的功效,有健脾益气的作用。
也可以喝冬瓜汤来治疗水肿,冬瓜汤可以用来缓解因为营养不良引起的水肿症状。
把玉米须放在热水中煮沸,每天坚持喝也可治疗水肿。
另外,针灸、拔罐等中医疗法也可以用来治疗水肿。
对于体虚引起的水肿,可以服用一些健脾补肾的药物来缓解水肿。
对于肾炎引起的水肿,可以将车前草、白茅根以及积雪草放在一起水煎成药剂来治疗。
总之,水肿是一种常见的症状,中医通过辨证论治,可以有效地缓解水肿症状。
治疗水肿的方法有很多,包括中医药膳、针灸、拔罐等。
水肿名词解释中医
水肿的中医解释水肿是指体内组织或腔隙内过量积聚液体,导致局部或全身出现肿胀的症状。
在中医理论中,水肿被称为“水泛”,它与人体的津液代谢紊乱、气血运行不畅等因素有关。
中医理论基础根据中医理论,水肿主要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1.水液代谢失调:中医认为人体内的水液由脾、肺、肾等脏腑共同调节。
当这些脏腑功能出现问题时,就会导致水液代谢失调,从而引发水肿。
2.气血运行不畅:中医认为气血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质基础。
如果气血运行不畅,就会导致津液停滞,从而形成水肿。
3.脏腑功能失调:中医认为人体各个脏腑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联系。
当某个脏腑功能出现问题时,就会影响其他脏腑的正常运行,进而导致水肿的发生。
分类与病因根据中医的分类方法,水肿可分为表里两类:1.表层水肿:表层水肿主要表现为皮肤浮肿,多与外感风寒、湿热等因素有关。
感冒后出现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时,常伴随着面部浮肿。
2.深层水肿:深层水肿主要表现为全身性浮肿,多与脏腑功能失调有关。
慢性肾病患者常出现双下肢浮肿、眼睑浮肿等症状。
中医诊断与治疗中医诊断水肿时,通常会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病史询问:通过询问患者的病史,了解水肿的起始时间、发展过程和相关症状,以帮助确定水肿的原因。
2.脉诊:中医重视脉象的变化,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来判断体内气血运行情况和脏腑功能状态,进而指导治疗。
3.舌诊:中医认为舌苔和舌质的变化可以反映人体的病理状态。
通过观察患者的舌苔和舌质,可以了解水肿的程度和病因。
中医治疗水肿时,通常会采取综合调理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针灸、中药熏蒸等。
1.药物治疗:中医常用的药物有利尿消肿、活血化瘀等作用。
茯苓、泽泻等可利尿消肿;丹参、川芎等可活血化瘀。
2.针灸:针灸是一种通过刺激穴位来调节人体气血运行的方法。
对于水肿患者,针灸可以促进气血畅通,从而减轻水肿的程度。
3.中药熏蒸:中医认为通过将特定的中草药进行熏蒸,可以改善体内气血运行不畅的情况。
水肿的中医概念
水肿的中医概念水肿是中医学中的一种常见病症,又称为水湿,是指体内水液代谢紊乱,导致水液滞留在组织间隙或腔隙中,引起水肿现象。
根据中医学理论,水肿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阳水、阴水、气水、湿水等。
针对不同类型的水肿,中医学有着相应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
首先,阳水是指水湿中所带有的热性物质较多,常见于急性炎症、感染等情况。
阳水多为急性发作,水肿部位多为面部、上肢以及下肢等较为局部的部位,皮肤颜色一般红润,伴有温热感。
针对阳水,中医师通常采用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的治疗方法,如华薏苡仁汤或白虎汤等。
其次,阴水是指水湿中带有的寒性物质较多,常见于寒湿侵袭、肾阴亏损等情况。
阴水多发生于面部、下肢等全身性水肿,水肿部位皮肤颜色一般苍白或青紫,伴有寒冷感。
针对阴水,中医师通常采用温补肾阳、祛寒化湿的治疗方法,如加减逍遥散或四物汤等。
此外,气水是指由于气机失调所引起的水肿,常见于心脏、肺脏疾病等情况,以及情志不畅导致的气郁化火。
气水多见于全身性水肿,水肿部位常见于腹胸腔、腰腹部等较大范围的部位,皮肤颜色一般无明显变化。
针对气水,中医师通常采用疏肝理气、利水消肿的治疗方法,如加减越婢汤或温胆汤等。
最后,湿水是指由内湿或外湿侵袭所引起的水肿,多见于脾胃虚弱、湿热内蕴等情况。
湿水多见于下肢、腹部等局部水肿,皮肤颜色一般呈现黄色或浑浊色。
针对湿水,中医师通常采用健脾化湿、利水消肿的治疗方法,如加减升宪散或二妙散等。
总的来说,中医学认为水肿是由于水液代谢紊乱所引起的症状,不同类型的水肿有不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需要采用相应的中医治疗方法进行调理。
在治疗水肿的过程中,中医师通常会综合分析病情,辨证论治,结合体检和望闻问切等方法来确诊水肿的类型,并采用中药调理、针灸、推拿等治疗手段进行治疗。
此外,中医还重视饮食调理和生活习惯的改善,以促进水液排泄和恢复正常的代谢功能,从而达到治疗和预防水肿的目的。
水肿的中医认识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在本次实习中,我选择了中医内科作为实习科室,主要学习了中医对于水肿的认识和治疗。
水肿是中医临床常见的病症之一,其病因复杂,治疗方法多样。
通过本次实习,我对中医对水肿的认识和治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二、实习过程1. 学习中医对水肿的认识中医认为,水肿是由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导致水液代谢失常,水湿内停而引起的。
肺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若肺气失宣,水液不得下行,则水湿内停;脾主运化水湿,若脾气虚弱,水湿不运,则水湿内停;肾主水,若肾阳不足,水液代谢失常,则水湿内停。
因此,治疗水肿的关键在于调理肺、脾、肾三脏功能,恢复水液代谢平衡。
2. 学习水肿的临床表现及辨证分型水肿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等部位的浮肿。
根据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中医将水肿分为风水、湿阻、脾虚、肾虚、阴水、阳水等类型。
3. 学习水肿的治疗方法中医治疗水肿的方法主要包括:(1)宣肺利水:适用于风水型水肿,常用药物有麻黄、石膏、生姜、白术等。
(2)健脾化湿:适用于湿阻型水肿,常用药物有茯苓、泽泻、白术、桂枝等。
(3)温中健脾:适用于脾虚型水肿,常用药物有黄芪、白术、茯苓、桂枝等。
(4)温肾利水:适用于肾虚型水肿,常用药物有附子、肉桂、茯苓、泽泻等。
(5)利水消肿:适用于阴水、阳水等水肿,常用药物有茯苓、泽泻、白术、车前子等。
4. 学习水肿的中医治疗案例在实习过程中,我跟随导师学习了多个水肿病例,包括风水、湿阻、脾虚、肾虚等类型。
通过对病例的分析,我深刻体会到中医治疗水肿的疗效。
三、实习总结1. 中医对水肿的认识通过本次实习,我了解到中医对水肿的认识主要包括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辨证分型。
中医认为,水肿是由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导致水液代谢失常而引起的。
2. 中医治疗水肿的方法中医治疗水肿的方法主要包括宣肺利水、健脾化湿、温中健脾、温肾利水、利水消肿等。
治疗过程中,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辨证施治。
3. 实习体会通过本次实习,我深刻体会到中医治疗水肿的独特之处。
水肿中医辨证论治
⽔肿中医辨证论治⽔肿是⾮常常见的现象,但是⽔肿在中医的分类,也是⽐较详细的。
风邪、湿毒、⽔湿、以及湿热导致的⽔肿为阳⽔,脾阳虚衰和肾阳衰微,是属于阴⽔的⼀种,不同的病症,⽤药不同,⽐如越婢加术汤、越婢加术汤、寄⽣肾⽓丸合真武汤等。
中医将⽔肿分为阳⽔及阴⽔,各⾃都有不同的特点,阳⽔和阴⽔之间在⼀定的条件下,也是会互相转换的。
所以要⽤动态的观点进⾏辨识,因此要辩证治疗⽔肿,下⾯我们就来仔细分析⼀下,⽔肿的阳⽔辩证论治以及阴⽔辩证论治吧。
1、阳⽔的辩证论治 阳⽔有四种症候,不同的情况,辩证有所不同。
风⽔泛滥证候主要是由于风邪袭表,多见眼睑浮肿,继则四肢及全⾝皆肿,来势迅速,多有恶寒发热,肢节酸楚,⼩便不利等症。
治以疏风清热,宣肺⾏⽔,⽅选越婢加术汤。
湿毒侵淫证候主要是由于湿毒侵淫,症状为眼睑浮肿,延及全⾝,⼩便不利。
患者会出现⾆红,苔薄黄的情况,脉浮数或滑数。
治疗的时候需要宣肺解毒,利湿消肿,⽅选⿇黄连翘⾚⼩⾖汤、合五味消毒饮都是⽐较对症的药⽅。
⽔湿浸渍症候主要是由于⽔湿之邪,浸渍肌肤导致的,患者会出现全⾝⽔肿,按之没指,⼩便短少的情况。
观察⾆头部位可以看到苔⽩腻,脉沉缓。
起病缓慢,病程较长。
治以运脾化湿,通阳利⽔,⽅选五⽪饮合胃苓汤。
湿热壅盛症候为⽔湿之邪,郁⽽化热或者化于肌肤,症状:遍体浮肿,⽪肤绷急光亮,胸脘痞闷,烦热⼝渴,⼩便短⾚,或⼤便⼲结。
苔黄腻,脉沉数或濡数。
治以分利湿热,⽅选疏凿饮⼦。
2、阴⽔辩证论治 脾阳虚衰证候分析:中阳不振,健运失司,⽓不化⽔,从⽽出现⽔肿的情况,⽔肿主要表现在腰以下部位,按之凹陷不易恢复。
观察患者的⾆苔,表现为⾆质淡,苔⽩腻或⽩滑,脉沉缓或沉弱。
治疗的⽅法⼀般选择健脾温阳利⽔的⽅法,⽅选实脾饮是⽐较对症的。
肾阳衰微症候腰膝以下,肾⽓虚衰,阳不化⽓,⽔湿下聚。
也主要表现为腰部以下的浮肿,腰部冷痛酸重,具体的治疗要温肾助阳,化⽓⾏⽔,⽅选寄⽣肾⽓丸合汤。
中医关于“水肿”的病因病机和治则治法
中医关于“水肿”的病因病机和治则治法病因包括风邪外犯、疮毒内陷、水湿浸渍、饮食劳倦及体虚久病。
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阖,三焦气化不利,水液内停,外溢肌肤,则发为水肿。
一、病因1.风邪外犯风为六淫之首,风寒、风热或风湿之邪外犯,肺失通调,风水相搏,发为水肿。
此即《景岳全书·肿胀》所言:“凡外感毒风,邪留肌肤,则亦能忽然浮肿。
”2.疮毒内陷身发疮痍,烂喉丹痧,或乳蛾红肿,火热内攻,肺、脾、肾功能受累,致津液气化失常,发为水肿。
《严氏济生方·水肿门》曰:“年少,血热生疮,变为肿满,烦渴,小便少,此为热肿。
”3.水湿浸渍久居湿地,冒雨涉水,水湿内侵,困遏脾阳,脾胃失于健运,水无所制,发为水肿。
《医宗金鉴·水气病脉证》曰:“皮水,外无表证,内有水湿也。
”4.饮食劳倦过食肥甘,嗜食辛辣,久则湿热中阻,损伤脾胃,或因劳倦内伤,饥饱失宜,脾气失养,或脾肾俱伤,以致水湿内停,发为水肿。
《景岳全书·水肿》曰:“大人小儿,素无虚泄泻等证,而忽尔通身浮肿,或小水不利者,多以饮食失节,或湿热所致。
”5.体虚久病素体脾虚、肾虚,久病脾肾亏虚,水液代谢失常,或久病血瘀,血不利则为水,可发为水肿。
二、病机1.水肿的基本病机是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阖,三焦气化不利,以致水液积聚,泛溢肌肤。
2.病位主要在肺、脾、肾三脏,关键在肾。
肺主一身之气,有主治节、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的作用。
风邪犯肺,肺气失于宣畅,不能通调水道,风水相搏,发为水肿。
脾主运化,有布散水津的功能。
水湿浸渍,脾阳被困,或饮食劳倦等损及脾气,造成脾失转输,水湿内停,乃成水肿肾主水,水液的输化有赖于肾阳的蒸化、开作用。
体虚久病,肾脏受损,则肾失蒸化,开阖不利,水液泛溢肌肤,则为水肿。
3.《景岳全书·肿胀》云:“凡水肿等证,乃脾、肺、肾三脏相干之病。
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唯畏土,故其制在脾。
水肿的中医辨证论治
现代医学多用于:急性肾炎水肿、血管神经性水肿, 腱鞘积液等。
(五)阴水--脾阳虚衰
主证:身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脘腹
眼睑浮肿、唇色晦暗、舌淡白,苔 白腻,边有瘀,脉沉,胃口差,大 便粘,手脚冰凉,夜尿频多。
(六)阴水--肾阳衰微
主证:肢体浮肿,腰以下为甚,形寒肢冷,腰膝冷
痛,神疲,尿少,面色灰滞或咣白,舌质淡胖,苔 白,脉沉迟或沉细无力。 治则:温肾助阳、利水消肿 方药:真武汤加减 本证后期,因脾肾阳衰,浊阴不降而见神 疲倦怠, 恶心呕吐,甚至口有尿味,面色晦暗等症,治宜温 阳泄浊解毒,方可选用温脾汤合小半夏汤加减。
西医对应疾病参考: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慢 性肾炎急性发作 等属于风水泛滥证的。
(二)阳水--湿毒浸淫
主证:眼睑头面浮肿,延及全身,小便不利,
身发疮痍,甚则溃烂,或恶风发热,舌质红, 苔薄黄,脉浮数或滑数。 治则:宣肺解毒,利湿消肿。 方药: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
麻黄6克,连翘9克,杏仁9克,赤小豆30克,大枣12枚,桑白 皮10克,生姜6克,甘草6克,金银花15g,野菊花6g,蒲公英6g, 紫花地丁6g,紫背天葵6g 。 西医对应疾病:以皮肤瘙痒、水疱、糜烂、渗出等为特征的皮 肤科疾病。如荨麻疹、急性湿疹、红皮病、脂溢性皮炎、水痘、 玫瑰糠疹、过敏性皮炎等。急性传染性黄疸型肝炎、重型病毒 性肝炎、肝硬化腹水、术后黄疸、妊娠期黄疸等 。
茯苓10 白芍10 附子(炮、去皮、破八)10 白术20 甘草5 生姜10 现代医学多用于:肝、肾、心性水肿,耳源性眩晕 等属于脾肾阳虚者。
中医对水肿的解释
中医对水肿的解释水肿是一种常见的中医病症,指体内水分代谢紊乱导致体液滞留在组织间隙引起的症状。
在中医理论中,水肿被归类为“水湿停聚”的范畴,通常是由于脾胃功能失调或气血循环障碍等内因引起,又可受到外界湿邪的侵袭而加重。
中医认为,水肿的发生与人体的气血运行不畅和脏腑功能失调有关。
在正常情况下,脾胃运化水谷精微为气血,脾气分清、上运于肺,肺气分布全身,而肺气的宣发作用则有助于水液的代谢与排出。
一旦脾胃功能失调,如脾虚湿邪不化、湿湿停聚,则会导致水湿潴留于身体组织,从而引发水肿。
另外,气血循环障碍也会对水肿的发生产生影响。
中医认为,气为阳,血为阴,气血互相依赖、相互转化,气血循环通畅才能保证身体的正常运作。
如果气血循环受阻,就会导致肌肤组织的水分代谢障碍和水液滞留,从而引发水肿。
除了内在的原因,外界湿邪的侵袭也可能加重水肿症状。
湿邪为外界的一种病邪,具有黏腻重浊的特性,容易阻滞气血流通,加重水肿的程度。
湿邪还可能干扰脾胃功能,导致水湿停聚。
针对水肿的辨证施治,中医采用个体化、综合治疗的原则。
根据水肿的病因病机进行辨证施治,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调理脾胃。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水湿,脾胃功能好坏与水湿排泄息息相关。
因此,调理脾胃功能至关重要。
可以通过饮食调节,少食油腻、辛辣、寒凉之品,多食易消化、温煦脾胃的食物。
其次,活血通络。
中医强调气血行畅,调畅气血可改善水肿。
可以采用适量运动、穴位按摩、艾灸等方法活血通络,促进气血运行,从而达到消肿的目的。
此外,祛湿化痰。
如果水肿与湿邪侵袭有关,需要用中药祛湿化痰,通利水道。
常用的药物包括茯苓、泽泻、苍术等。
最后,调理情志。
中医认为情志与脏腑气血有关,情志不畅会影响气血运行,导致水湿停聚。
要合理调理情绪,保持心情愉快,有助于水肿的缓解。
综上所述,中医对于水肿的解释非常全面。
水肿是脾胃功能失调、气血循环障碍和湿邪侵袭共同作用的结果。
通过调理脾胃、活血通络、祛湿化痰和调理情志等方法,可以有效缓解水肿症状,提高人体的自愈能力。
水肿的辨证论治
水肿的辨证论治水肿的辨证论治一、辨证要点阳水和阴水是水肿的两种主要类型。
阳水多因感受风邪、水湿、疮毒、湿热诸邪所致,起病较急,病程较短,肿多先起于头面,按之凹陷即起,常伴烦热口渴,小便赤涩,大便秘结等表、实、热证。
阴水多因饮食劳倦、久病体虚等引起脾肾亏虚、气化不利所致,起病缓慢,肿多先起于下肢,按之凹陷不易恢复,甚则按之如泥,常伴小便少但不赤涩,大便溏薄,神疲气怯等里、虚、寒证。
辨证时应注意阳水和阴水之间可互相转化,需用动态的观点进行辨识。
二、治疗原则水肿的治疗应分阴阳而治,阳水主要治以发汗、利小便、宜肺健脾,水势壅盛则可酌情暂行攻逐,总以祛邪为主;阴水则主要治以温阳益气、健脾、益肾、补心,兼利小便,酌情化瘀,总以扶正助气化为治。
虚实并见者,则攻补兼施。
三、分证论治___1、风水泛滥症状:浮肿起于眼睑,继则四肢及全身皆肿,甚者眼睑浮肿,眼合不能开,来势迅速,多有恶寒发热,肢节酸痛,小便短少等症。
偏于风热者,伴咽喉红肿疼痛,口渴,舌质红,脉浮滑数。
偏于风寒者,兼恶寒无汗,头痛鼻塞,咳喘,舌苔薄白,脉浮滑或浮紧。
如浮肿较甚,此型亦可见沉脉。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行水。
方药:越婢加术汤。
方用麻黄、生石膏、白术、甘草、生姜、大枣等药物,以宣肺散表、清热健脾、化湿消肿为主。
也可以加入浮萍、茯苓、泽泻等药物,以协助宣肺利尿消肿功效。
如果风热偏盛,可以加入连翘、桔梗、板蓝根、鲜白茅根等药物,以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如果风寒偏盛,则去石膏加入苏叶、桂枝、防风等药物,以助麻黄辛温解表之力。
如果出现咳喘较甚的症状,可以加入杏仁、前胡等药物,以降气定喘。
如果出现汗出恶风的情况,可能是卫气已虚,可以使用防己黄芪汤加减,以助卫解表。
如果表证渐解,但身体仍然感到沉重且水肿不退,可以按照水湿浸渍型进行治疗。
对于湿毒浸淫的症状,可以使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进行治疗。
前方使用麻黄、杏仁、梓白皮等药物宣肺行水,连翘清热散结,赤小豆利水消肿;后方使用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等药物加强清解湿毒之力。
水肿中医辩证论治
水肿中医辩证论治水肿是指由外感、内伤多种原因造成肺脾肾三脏对水液宣化输布功能失调,致使体内水液潴留,泛滥于肌肤,引起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等为临床特征的疾病。
西医学中心原性水肿,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所见之肾原性水肿,低蛋白血症、维生素B,缺乏症、严重贫血等引起的营养不良性水肿,甲状腺机能减退、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引起的内分泌性水肿,以及特发性水肿等,均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
早在《内经》时代,中医学对水肿病已有了较为系统与朗确的认识。
《内经》中出现了风水、石水、涌水的名称,对水肿症状已作详细描述,如《灵枢·水胀》说:“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其颈脉动,时咳,阴股间寒,足胫肿,腹乃大,其水已成矣。
以手按其腹,随手而起,如裹水之状,此其候也。
”《素问·评热病论》中说:“诸有水气者,微肿先见于目下也。
”对水肿的病机病位,《素问·至真要大论》言:“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素问·阴阳别论》指出:“三阴结谓之水”。
《素问·水热穴论》说:“故其本在肾,其末在肺……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
上下溢于皮肤,故为胕肿,”又说,“水病下为胕肿大腹,上下喘呼不得卧者,标本俱病。
故肺为喘呼,肾为水肿。
肺为逆不得卧,分为相输,俱受者,水气之所留也”。
张仲景《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按表里上下把水肿分为风水、皮水、正水、石水、黄汗5种类型;又由五脏发病的机制与证候,言及心水、肝水、肺水、脾水、肾水。
《中脏经·论水肿脉证生死候》充分认识到水肿病之危重难愈,指出:“人中百病,难疗者莫过于水也。
水者,肾之制也。
……又三焦壅,荣卫闭络,血气不从,虚实交变,水随气流,故为水病”。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水肿病诸候》将水肿划分成“十水候”;同时指出了水肿病与肾、脾、胃三脏密切相关,说:“肾者主水,脾胃俱主土,土性克水,脾与胃合,相为表里,胃为水谷之海,今胃虚不能传化水气,使水气渗溢经络,浸渍脏腑,脾得水湿之气,加之则病,脾病则不能制水,故水气独归于肾,三焦不泻,经络闭塞,故水溢于皮肤,而令肿也”,又说,“水病者,由脾肾俱虚故也……令人上气体重,小便黄涩,肿处按之,随手而起是也”。
水肿的中医辩证论治
水肿的中医辩证论治1.风水相搏证:眼睑浮肿,继则四肢及全身皆肿,来势迅速,多有恶寒发热,无汗,肢节酸楚,小便不利,舌淡红,苔薄白,脉浮。
疏风解表、利水消肿。
越婢加术汤加减。
2.风热水停证:眼睑浮肿,延及全身,来势迅速,发热,微恶风寒,咽喉红肿疼痛,身发疮疖,甚则溃烂,小便不利,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疏风情热、利水消肿。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蝉衣、片参等。
3.水湿内停证:全身水肿,按之没指,不易随复,小便短少,身体闲重,胸闷腹胀,纳呆,泛恶,苔白腻,脉濡缓。
化湿利水。
丘苓散合五皮饮加减。
4.湿热窒盛证:遍身浮肿,皮肤绷急光亮,脘腹胀闷,烦热口渴。
小便短黄,或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腻,脉沉数或濡数。
清热利湿消肿。
疏凿饮子加减。
5.脾气虚水泛证:下肢肿胀,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脘腹痞满胀闷,纳呆,便溏,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声低气短,小便短少,舌淡苔白滑,脉弱。
健脾益气、利水消肿。
春泽汤加淮山、黄芪、防己等。
6.脾阳虚水泛证:肢体浮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起,脘腹胀闷,纳减便溏,面色萎黄,畏冷肢凉,小便短少,大便或溏,舌淡胖,苔白腻或白滑,脉沉缓或沉弱。
温补脾阳、利水消肿。
实脾饮加桂枝、黄芪等。
7.水气凌心证:水肿日甚,心悸胸闷,气息喘促,倚息不得卧,畏寒肢冷,口淡不渴,舌淡胖,脉弦细。
温补心阳、化气行水。
真武汤加减。
8.血瘀水停证:久病水肿,腹大青筋,口渴但欲漱水不欲咽,肌肤甲错,面色黧黑,舌质紫暗,苔润,脉沉迟涩。
活血化瘀、化气利水。
血府逐瘀汤合四苓散加减。
9.肾阳虚水泛证:面浮身肿,腰以下尤甚,按之凹陷不起,心悸,气促,腰部冷痛酸重,尿少,四肢厥冷。
怯寒神疲,面色灰滞或白,舌质溯胖,苔白,脉沉细或沉迟无力。
温补肾阳、利水消肿。
济生肾气丸加减。
10.阴虚水停证:水肿反复发作,精神疲惫,腰酸遗精,口咽干燥,五心烦热,舌红,脉细数。
滋阴利水。
六味地黄汤加猪苓、阿胶等。
中医对水肿的认识与治疗
中医对水肿的认识与治疗水肿病的类型水肿病包括:局部性水肿,可能与外伤或者感染有关,相对比较好治;还有全身性水肿就比较严重,如肝硬化的腹水、肺水肿、心衰引起的双下肢水肿、肾衰引起的面部浮肿。
原因与治疗大法引起水肿病有各种不同的原因,要掌握一个大的治疗方法,中医的辨证用药是重点。
全身性的水肿一般都是因为阳气虚弱,阳气是运化水湿的,包括脾阳、肾阳、心阳,阳气虚了,水湿不能运化,停留在肢体上就引起越来越严重的水肿。
而且这种病一般开始可能会有一些湿热,到后期虚寒的比较多,治疗还是以药物为主。
局部性小的水肿,比如手肿、脚肿,针灸效果非常好。
针灸治疗不需要太多的辨证,就是局部扎跳通电,不做手法,也不用辨寒热;艾灸、放血都会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扎跳通电效果是最好的,扎好了一次就搞定。
有的时候因不太熟练或病人太敏感,一次不行两次就能有百分之八十的效果。
如果病人看到这么明显的症状减轻会很满意,他只是怕花了很多钱没治好,还得去别的地方那就冤枉。
只要有效果哪怕稍微慢一点,病人都能忍受,也会给你继续治疗的时间。
针灸治疗当年在中医学院上学,研究课题就是“中风病人的针灸治疗”,针对中风病人局部的水肿,我们扎合谷、足三里、阳陵泉、阴陵泉、照海、阴跷、阳跷、申脉、太溪等穴位,疗效甚微。
我的导师杨甲三老师告诉扎偏历和足临泣,老先生还是有经验,扎这两个穴位真的就消肿了,现在足临泣我还会用,偏历扎不跳就不用了。
上肢的水肿,我一般扎合谷、外劳宫、中渚、后溪,就看水肿的部位,前臂扎手三里、曲池、尺泽,如果是整个肘关节肿,就配三角肌。
有的是乳腺的问题,比如术后伤到淋巴系统,导致上肢浮肿,下面扎合谷、外劳宫,上面肩井、三角肌上下各一个穴位扎跳通电,一般一两次肿就消了。
下肢扎太冲、足临泣,然后上面配足三里、血海、地机、阳陵泉,就是上、下各一个穴位让穴位通过水肿部位扎跳通电,水肿很快就搞定。
做烧山火手法,针要稍微粗一点,守气时间长效果会更好。
膝关节的水肿积液,就是足三里、血海扎跳通电一、两次就消得非常快,踝关节肿也一样。
中医关于“水肿”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中医关于“水肿”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1.水肿先从眼睑或下肢开始,继及四肢全身。
轻者仅眼睑或足浮肿,重者全身皆肿,腹大胀满,气喘不能平卧,甚则出现尿闭或尿少,恶心呕吐,口有秽味,鼻衄牙宜,头痛,抽搐,神昏谵语等危象。
2.发病可急可缓。
阳水,尤其是风水发病急,病程短,多发生于青少年;阴水多隐匿发病,病程长,常发生于久病体虚者。
3.常因外感、乳蛾红肿、疮毒内陷等诱发,或继发于紫斑、痹证、消渴病等。
病程中常因劳累或外感使病情加重。
4.尿常规检查、24小时尿蛋白总量测定、肝肾功能检查、肾小球滤过率检查、血浆免疫球蛋白检查、抗核抗体检查及心电图、B超等检查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二、鉴别诊断
水肿应与鼓胀相鉴别。
水肿是由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阖,三焦气化不利所致;鼓胀是由肝病日久肝、脾、肾功能失调,气、血、水相裹水停腹内所致。
二者的鉴别要点主要为水停部位不同水肿为水泛肌肤,四肢皮色不变,发病时头面或下肢先肿,以至全身浮肿,甚则可见腹水;鼓胀为水聚腹腔,单腹胀,腹部胀大,皮色苍黄,青筋暴露,四肢瘦削,部分患者也可兼有下肢水肿。
水肿发病可
急可缓,可因外感、疮毒内陷等诱发,也可继发于紫斑、痹证、消渴久病等;鼓胀多为黄疸、胁痛、积聚久病迁延而成。
水肿的中医认识实习报告
中医认识实习报告:水肿的中医治疗与实践一、前言水肿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指的是体内液体代谢障碍,导致水分在组织间隙和体腔内积聚。
在中医学中,水肿被称为“水气”、“水肿”等,认为其病因病机复杂,涉及肺、脾、肾等多个脏腑功能失调。
本次实习报告将结合中医理论,对水肿的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进行探讨,并通过实习期间的跟师学习,分享实际病例经验和体会。
二、病因病机中医认为,水肿的病因病机主要分为实证和虚证。
实证多由外感风邪、湿邪、热邪等侵袭人体,导致肺失宣降、脾失健运、肾失开合,使水液代谢失常,进而引发水肿。
虚证则多由于素体虚弱,或久病耗伤,导致脾气虚弱、肾阳不足,水液代谢失常,产生水肿。
在实际临床中,水肿往往虚实夹杂,病情较为复杂。
三、诊断中医诊断水肿主要依据病史、症状和体征。
典型症状包括身体某个部位或全身性肿胀,伴随有沉重感、尿量减少、食欲不振等。
体征方面,可见皮肤紧张、苍白、凹陷性水肿等。
此外,中医还注重脉象的变化,水肿患者多见脉沉、脉细等。
四、治疗中医治疗水肿的原则是根据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实证以疏风利湿、清热解毒为主,虚证则以健脾温阳、益气温阳为主。
常用治疗方法包括中药内服、外敷、针灸等。
1. 中药内服:根据辨证结果,选择具有利水渗湿、健脾益胃、温阳化气等功效的中药。
如五皮饮、五苓散、越婢加术汤等。
2. 中药外敷:选用具有利水消肿、散结消肿作用的中药,如泽泻、茯苓、猪苓等,研末后外敷患处。
3. 针灸治疗:选用相应穴位,如水分、阴陵泉、足三里等,采用针刺或灸法,以调节水液代谢,缓解水肿症状。
五、实习体会在实习期间,我跟随导师参与了多个水肿病例的诊治,深刻体会到中医治疗水肿的优势。
一方面,中医治疗注重整体观念,强调调整人体内环境,从而达到治疗水肿的目的。
另一方面,中医治疗具有灵活性,可根据患者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中医治疗水肿还能有效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然而,在实际临床中,我们也应认识到中医治疗水肿的局限性。
中医关于“水肿”的证治分类
中医关于“水肿”的证治分类一、阳水(一)风水相搏1.临床表现:眼睑浮肿,继则四肢及全身皆肿,来势迅速。
可兼恶寒,发热,肢节酸楚,小便不利等症。
偏于风热者,伴咽喉红肿疼痛,舌质红,脉浮滑数。
偏于风寒者,兼恶寒,咳喘,舌苔薄白,脉浮滑或浮紧。
2.证机概要:风邪外犯,肺失通调,风遏水阻。
3.治法:疏风清热,宣肺行水。
4.代表方:越婵加术汤。
5.常用药:麻黄、杏仁、防风、浮萍疏风宣肺;白术、茯苓、车前子淡渗利水;石膏、桑白皮、黄芩清热宣肺。
若风热偏盛,加银花、连翘、桔梗、板蓝根、鲜芦根,或用银翘散加减;风寒偏盛,去石膏,加苏叶、荆芥、防风,或用荆防败毒散加减;夹有风湿,肢体关节疼痛,伸屈不利者,加羌活、独活、穿山龙,或用羌活胜湿汤加减;一身悉肿,胸闷腹满,小便不利,加猪苓、大腹皮行气利水。
(二)湿毒浸淫1.临床表现:眼睑浮肿,延及全身,皮肤光亮,尿少色赤,身发疮痍,甚则溃烂,恶风发热,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滑数。
2.证机概要:疮毒内陷,肺脾失调,水湿内停。
3.治法:宣肺解毒,利湿消肿。
4.代表方: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
前方宣肺利湿,后方清热解毒。
5.常用药:麻黄、杏仁、桑白皮、赤小豆肺利水;金银花、连翘、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清热解毒;丹参凉血活血。
若脓肿毒甚者,重用蒲公英、紫花地丁清热解毒;疮痍糜烂流水者,加土茯苓、萆薢、石韦、苦参利湿解毒;皮肤瘙痒者,加白鲜皮、地肤子、蝉蜕、白蒺藜祛风除湿止痒;疮疡色红肿痛或小便红赤者,加丹皮、赤芍、生地黄、泽兰等凉血化瘀;大便不通,加大黄、萃葶苈子通腑泄实。
(三)水湿浸渍1.临床表现: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全身水肿,下肢为甚,按之没指,小便短少,身体困重,胸闷,纳呆,泛恶,苔白腻,脉沉缓。
2.证机概要:水湿内侵,脾阳被困,泛溢肌肤。
3.治法:运脾化湿,通阳利水。
4.代表方:五皮饮合胃苓汤加减。
前方理气化湿利水,后方通阳利水,燥湿运脾。
5.常用药:桑白皮、陈皮、大腹皮、茯苓皮、生姜皮化湿行水;苍术、厚朴、陈皮、草果燥湿健脾;桂枝、白术、茯苓、猪苓通阳化气行水。
水肿中医辨证论治下肢肿中医辨证
水肿中医辨证论治下肢肿中医辨证水肿水肿就是指因感受外邪、饮食失调或劳倦过度,使肺失通调、脾失传输、肾失气化、膀胱开合不利,导致体内水湿潴留,泛溢肌肤,表现以头面、眼帘、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水肿既就是一个有独立意义的病证,又就是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
水肿有阴水、阳水之分,阳水易治、阴水难除,久则反复发作,不易速愈,甚至危及生命。
西医学的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营养不良及内分泌失调引起的水肿均可参考本篇辨证施护。
【病因机制】水肿的形成与风邪袭表、外感水湿、饮食不节、体虚劳伤有关。
风为六淫之首,每夹寒夹热,侵袭肺卫,肺失通调,风水相博;久居湿地、冒雨涉水或衣着冷湿、汗出渍衣,使水湿内侵,脾为湿困,使其健运之职,致水湿停聚不行;嗜食辛辣肥甘,久则湿热中阻,损伤脾胃;或平素饥饱失宜,饮食失于调摄,脾运不健,生化无权,传输失司,水湿壅滞;体虚劳伤、先天禀赋不足或年高体弱;久病喘、咳痢或产后体虚,或劳倦过度、纵欲无节、生育过多等,损伤脾肾,水湿输布失常,泛溢肌肤,均可发为水肿。
水肿病位在肺、脾、肾、而关键在肾。
病因多为风邪、水湿、疮毒、瘀血。
病机特点为肺失通调、脾失传输、肾失开合,水液潴留,泛滥成肿。
病性总属本虚标实,有阴水、阳水之分,两者在一定的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辨证施护】(一)辨证要点1、辩阳水与阴水阳水多为实证、热证;阴水多为虚证、寒证。
凡因风、湿、热毒邪侵袭,起病急骤,病程短,水肿以上半身为甚,伴有外感症状者属阳水;有肺肾亏损所致,或羊水失治日久转化,起病慢,病程长,反复发作,水中以下半身为甚,伴有正气亏虚表现者属阴水。
2、变病因辩外感与内伤,外感常有恶寒发热、头痛脉浮等表证;内伤多由内脏亏虚、正气不足所致。
外感多实,内伤多虚。
外感日久不愈也可由实转虚;内伤正气不足,表卫虚弱,又易招致外感。
一般而言,水肿头面为主,恶风头痛者,多属风;水肿下肢为主,纳呆身重者,多属湿;水肿而伴有咽痛溲赤者,多属热;因疮痍、猩红赤斑而至水肿者,多属疮毒。
中医解释水肿
中医解释水肿中医学中水肿是全身气化功能障碍的一种表现,与肺、脾、肾、三焦各脏腑密切相关。
依据症状表现不同而分为阳水、阴水二类,常见于肾炎、肺心病、肝硬化、营养障碍及内分泌失调等疾病。
水肿是指体内水湿滞留,泛滥肌肤,引起头面、四肢、腹部,甚至全身浮肿的症状,严重者还可伴胸水、腹水,其基本病机是肺脾肾三脏对水液的代谢失调。
临床时应了解浮肿的程度,见面目虚浮,手足发胀,但压无凹陷,称为潜在性水肿;若仅踝肿,按之凹陷易复,为工度浮肿;较重者,浮肿过膝,按之凹陷没指,不易恢复,为Ⅱ度浮肿;更重者全身浮肿,腹大胸满,卧则喘促,为Ⅲ度浮肿。
临床时还应了解水肿的发病经过及伴随症状。
急性起病,多由外邪所致的阳水;慢性起病,多为内伤所致的阴水。
身半以上肿甚,其病属阳;身半以下肿甚,其病属阴。
始于头面,伴恶风或疮痍者,多为风水相搏,其病在肺;始于下肢,伴面白,身倦畏寒者,为气不化水,其病在脾肾。
伴烦热口渴,舌红苔黄腻者,为水湿化热或湿热壅盛;伴心悸、唇紫、脉虚数或结代,为水邪凌心,瘀血内阻;伴喘促、汗出、痰多呈泡沫样、脉虚浮而数,是水邪凌肺,肾不纳气;伴呕吐不食、脘腹胀满,是水毒干胃,脾气不运;若伴身颤动,神昏,是水湿之邪内盛,暗耗肝阴,虚风内动。
1.宣肺利水:水病初起或病程中感受外邪,浮肿来势凶猛,以头面为著,可延及周身,伴有风寒表证或风热表证。
风邪袭表,肺气被外邪所郁闭,不能宣达肃降,故水液流溢肌肤为肿。
2、健脾利水:全身水肿,按之没指,小便短少,伴湿困脾土之症,身体困倦,腹胀纳呆,舌苔白腻,脉沉缓。
因湿困脾土,脾阳不升,阳气不得舒展,则见上述诸症。
3.温肾利水:面目浮肿,腰以下为甚,腰部冷痛酸重,伴肾阳不足之症,四肢厥冷,畏寒神疲,面色白,舌质淡胖,苔白,脉沉无力。
肾阳不足,命门火衰,阴中无火,以至形成水肿。
4.行气利水:周身浮肿,水肿较剧,小便短少。
气为推动水液运行的动力,气滞水停,水聚气不行,所以气滞则水停,水停又加重气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水肿中医诊治
发表时间:2016-11-01T15:14:20.760Z 来源:《临床医学教育》2016年9月作者:曾德斌[导读] 本病当与鼓胀鉴别鼓胀往往先见腹部胀大,继则下肢或全身浮肿,皮色苍黄,腹皮青筋暴露。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妇幼保健院中医内科;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人民医院中医内科【摘要】水肿初起,大都从眼睑开始,继则延及头面、四肢以及全身。
亦有从下肢开始,然后及于全身者。
如病势严重,可兼见腹满胸闷,气喘不能平卧等症。
本病当与鼓胀鉴别鼓胀往往先见腹部胀大,继则下肢或全身浮肿,皮色苍黄,腹皮青筋暴露;而水肿则以头面或下肢先肿,继及全身,一般皮色不变,腹皮亦无青筋暴露。
【关键词】水肿;病因;治疗
【中图分类号】R256.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9-104-01
一、探求病因
1.风邪外袭,肺失通调内舍于肺,肺失宣降,水道不通,以致风遏水阻,风水相搏,流溢肌肤,发为水肿。
2.湿毒浸淫,内归脾肺肌肤因痈疡疮毒,未能清解消透,疮毒内归脾肺,导致水液代谢受阻,溢于肌肤,亦成水肿。
3.水湿浸渍,脾气受困久居湿地,或冒雨涉水,水湿之气内侵,或平素饮食不节,多食生冷,均可使脾为湿困,失其健运,水湿不运,泛于肌肤,而成水肿。
4.湿热内盛,三焦壅滞湿热久羁或湿郁化热,中焦脾胃失其升清降浊之能,三焦为之壅滞,水道不通而成水肿。
5.房劳过度,内伤肾元生育不节,肾精亏耗,不能化气行水,使膀胱气化失常,开合不利,水液内停,形成水肿。
上述各种病因有单一发病者.亦有兼杂为病者,临床宜加分辨。
二、拟定治疗原则
1.重视湿邪的治疗湿邪贯穿于水肿的整个病程中,在外可与风邪、热毒夹杂,而成风湿、湿毒之症;在内可以水湿、湿热、湿瘀的形式存在;或与肺、脾、肾虚并存,而成本虚标实之证。
根据证情应选用不同治法,如疏风利湿、清热解毒利湿、渗湿利水、渗湿化瘀、健脾渗湿、补肾利湿等。
2.重视肺脾肾三脏功能的调理无论是外邪侵袭,还是肺、脾、肾亏虚,均可致气化功能失常,因此,肺、脾、肾调治在水肿治疗中十分重要。
治肺有宣肺、清肺、降肺之不同。
外感而兼肺卫证者宜宣肺;肺经热盛者宜清肺;水气上逆,肺气不利者宜降肺气。
治脾需分清湿邪困脾、脾虚湿盛之不同而分别采用化湿醒脾,健脾化湿治法。
治肾多重于补气、养阴、温阳,需根据气阴亏虚之侧重采取不同治法。
此外,肝主疏泄,调畅气机,遇有气滞而气化功能失司者当疏肝理气,于化湿同时加理气之品。
如肾阴亏虚累及于肝致阴不敛阳、肝阳上亢者当滋阴潜阳,肝肾共补。
3.久病重视祛痰化瘀痰、瘀为水肿的病理产物,也是导致水肿迁延不愈的病因。
唐容川《血证论》就有“瘀血化水,亦发水肿,是血病而兼水也”的论断。
现代中医证型与肾脏病理的关系研究也表明,临床辨证痰、瘀内积的病人,肾脏病理多有增生性病变,如系膜基质增生,基底膜增厚的表现。
化痰有清化热痰、温化寒痰之不同。
三、分证论治
1.风寒束肺,风水相搏证
(1)治法:散寒祛湿,宣肺利水。
本证是肺之布达、通调为风寒之邪受阻,致水之上源壅闭,故用疏风宣肺以促肺之宣降、水道通调之恢复,俾通调正常则水自下趋,尿自外排,水肿自消矣,正如《内经》所谓“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及后世“提壶揭盖”之谓。
(2)选方用药思路:可选用麻黄加术汤或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合五苓散加减治疗。
前两方均由麻黄汤加减而来,适用于风寒夹湿证,其中麻黄加术汤发汗之力强,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渗湿之功甚。
五苓散重在渗湿利水,兼有健脾化气之力,与前两方合用可达散寒解表,祛湿利水之功。
常用药物:麻黄、桂枝、白术、杏仁、薏苡仁、茯苓、泽泻等。
2.风热犯肺,水邪内停证
(1)治法:疏风清热,利水消肿。
本证同为上焦不得布达通调,唯壅阻之邪为风热,故拟疏散风热,待风热之邪得散,而肺之通调水道功能得复而水肿自消。
(2)选方用药思路:可选用越婢加术汤或银翘散加减。
前方疏风清热,兼能除湿,适用于急性肾炎初起,起病急骤者;后方解表清热之力强,适用于水肿而表热之证重者。
常用药物:麻黄、石膏、白术、生姜、大枣、甘草、金银花、连翘、竹叶、荆芥等。
3.热毒内归,湿热蕴结证
(1)治法:宣肺解毒,利湿消肿。
本证为热毒内归,影响脾之运化,湿浊内生,湿热蕴结。
病性属实,当清热解毒、清利湿热祛邪泻实,配合宣肃肺气、理脾除湿之法。
(2)选方用药思路:可选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
前方解表泻肺,清热利湿;后方清热解毒,消肿散痈,两方合用,共达利湿消肿,清热解毒之功。
主要药物有麻黄、连翘、杏仁、桑白皮、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等。
4.脾肾阳虚,水湿内阻证
(1)治法:健脾温肾,利水渗湿。
本证为脾肾阳虚,水湿内阻。
以温补脾肾之阳“补其不足”而扶其正,温肾、健脾二者相辅相成,火生土,温肾可温脾,而健脾可以后天充养先天;以利水渗湿“泻其有余”而祛其邪,邪去正安,有助脾肾功能恢复。
(2)选方用药思路:实脾饮或附子理中汤或济生肾气丸加减。
实脾饮偏于温暖脾肾,行气利水;附子理中汤偏于温阳祛寒,益气健脾,而利水之力弱;济生肾气丸偏于温补肾阳,兼有利水消肿之功。
常用药物:炮附子、干姜、桂枝、白术、茯苓、泽泻、厚朴、木香、草果、槟榔、木瓜、山药、山茱萸、牛膝、生姜、甘草、大枣等。
5.肝肾阴虚,水湿内停证
(1)治法:滋补肝肾,利水渗湿。
本证肝肾阴虚,水湿内停,滋阴常易助湿,利湿常致伤阴,治疗两难。
唯以滋、利并投,方不至掣肘,故一以滋补肝肾扶其正;一以利水渗湿祛其邪。
(2)选方用药思路:方选杞菊地黄丸或猪苓汤合二至丸加减。
前方滋补有余而淡渗不足,故需增入甘淡渗利之品;后二方相配一以淡渗,一以滋养,较为合拍。
常用山萸肉、山药、熟地、女贞子、墨旱莲、猪苓、丹皮、茯苓、泽泻、枸杞子、菊花等。
参考文献:
[1]梁杰试论中医治疗水肿.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11(14).
作者简介:
潘月丽.小儿水肿文献及方药证治规律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7年.
卢林耿,柯建利,王中民.中医辨证论治的对应分析方法[A];国际传统医药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