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的防卫第一课时教案

合集下载

第5课时 3.3 身体的防卫(一)

第5课时 3.3 身体的防卫(一)

第5课时 3.3 身体的防卫(一)●学习目标1.初步学会识别免疫现象、类型;2.了解抗体和抗原;3.了解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教学设计本课时的主要任务是要求学生了解我们的身体对传染病的三道防线,虽然传染病的知识已在前几节课中有了一定的了解,但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仍然是理解的重点和难点,因而可在课前要求学生自主预习,在课堂中创设情景依次加强对三道防线的理解,并在一定程度上化解难点、击破重点。

同时课本中出现了“人身体中防止病原体侵入体内的结构”、“吞噬细胞对病原体的作用”、“抗体如何对付病原体”等图解,这些图一方面是为了利于学生更直观、更形象地理解这些问题,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培养对形象材料的空间想象能力。

●知识精讲防止病原体侵入体内1.人体中有多种结构和方法来阻止微生物的侵入抵抗已侵入体内的病原体皮肤的屏障作用,防止病原体进入体内2.人第呼吸道内的纤毛细胞能挡住或粘住病原体体一消化道内的内壁细胞能防止病原体进入非对道眼睑、眼睫毛的保护作用特(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付防泪液中的溶菌酶能杀死致病物质异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传线……性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染免的保护性生理功能。

)病第二道防线疫的突破第一道防线防病原体遭到吞噬细胞的抵抗线(在组织内吞食和消化病原体)(自特(只能针对某种特定的病然第三道防线异原体或异物起防御作用免病原体大量涌入——吞噬细胞无法将它们性的保护性生理功能。

)疫)全部吞噬——病原体有可能进入血液免——血液中的淋巴细胞产生免疫反应疫(1)进入人体后能和淋巴细胞产生免疫反应的任何体外物质都称抗原,如细菌、病毒、移植器官、花粉等。

(2)B淋巴细胞对在细胞外的体液中长出的细胞等加以识别,并产生相应的抗体,抗体是一种蛋白质,因而抗体通常也称为免疫球蛋白。

(3)抗体与抗原具有特异对应性●典型例题[例1]下列免疫作用中没有淋巴细胞参与的是( )A.非特异性免疫B.特异性免疫C.细胞免疫D.体液免疫[解析] 本题考查人体抗传染免疫的内容,非特异性免疫是指对多种病原体产生免疫防御作用,如皮肤的屏障作用、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体液的抗菌作用等,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都属于特异性免疫,其中细胞免疫是有T淋巴细胞参与的,而体液免疫是有B淋巴细胞参与的,所以特异性免疫都是有淋巴细胞参与的免疫,而本题中的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体抗病的第一道防线,是没有淋巴细胞参与的人体免疫功能,所以答案是A[例2]皮肤大面积烧伤的病人,如果护理不当,很容易发生感染,其原因是()A.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下降B.营养物质不能即使供应皮肤再生C.主要是此时容易使某一种细菌入侵D.大量体液流失,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解析]本题考查的内容是人体对传染病的第一道防线。

中小幼3.3 身体的防卫(第1课时)教学设计(教案 表格式)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一等奖】

中小幼3.3 身体的防卫(第1课时)教学设计(教案 表格式)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一等奖】

并以中箭士兵为载体层层深入推进新课。

)任务二读图交流,初抗破伤风过渡:日常生活中,他身体的哪些防卫能够抵抗破伤风?请结合图片和模型罗列士兵的防卫办法,例如“纤毛——摆动清除细菌”,注意简洁,并准备交流。

生:读图,在任务单上书写归纳,并结合图片和模型展示。

(学生边讲,老师边板书)师:播放视频《白细胞消灭病原体》。

小结:结合板书,小结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通过皮肤直接阻挡或者分泌液杀死细菌或病毒,第二道防线通过吞噬细胞杀死细菌。

师:士兵的吞噬细胞非常努力,它可能增加是1000倍的数量,但仍然没有杀死所有的破伤风菌,细菌在体内快速繁殖,并产生毒素,将毒素注入血液,感染细胞和组织。

(设计意图:通过读图和模型直观的认知人体防卫的第一、二道防线,基于信息加工理论,不仅让学生找出人体的防卫方法,还让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简要罗列和找出中箭士兵的防线是怎么被突破的,通过知识的加工,让科学学习从简单学习引入深度学习)任务三概念辨析,再抗破伤风师.结合流程图,小组合作,演示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防卫过程。

要求:(1)分工:毒素、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蛋白质、记忆细胞、被毒素感染的细胞各1人;(2)配合旁白和肢体动作,演示第三道防线的工作过程;(3)每人简要说出自己角色的作用;生:在组长带领下演示,其他小组点评。

提问:记忆细胞有什么作用?如果士兵抵抗住了这次破伤风,对他今后有什么好处?生:从表演中可以看出,记住这种毒素,以后可以快速消灭毒素。

师:抗原——进入人体引起免疫反应物质。

抗体——专门消灭某种抗原的蛋白质。

指出士兵感染破伤风过程中的抗原和抗体?生:毒素是抗原、蛋白质是抗体师:请揭开道具的毒素和蛋白质的封面,看看你们的判断是否正确?提问:请举例天花病的抗原和抗体。

生:天花病毒是抗原、消灭天花病毒的蛋白质是抗体。

师:小结,B淋巴细胞在体液中作战,称为体液免疫;T淋巴细胞在在细胞内作战,称为细胞免疫。

(设计意图:通过演示过程、情景模拟和概念辨析,来促进学生的参与,从活动中、从实际问题中加深对科学知识理解和应用,突出“做中学”,对角色的模拟加深了学生对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抗原和抗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三对概念的理解,也更有趣味性。

《身体的防卫》PPT(第1课时)

《身体的防卫》PPT(第1课时)

二、特殊的防病措施
1.人工免疫
天花是一种烈性传染病,患者死亡率很高。
宋代
种牛痘
1.人工免疫
类型一:像种牛痘这样,采用人工的方法将由病原微生 物制成的疫苗或其他抗原物质接种到人体,使人体产生 相应的抗体、获得免疫的方法。
类型二:将含有特异性抗体的血清或淋巴因子等免疫物 质注入人体,可使人体立即获得免疫。主要用于治疗和 应急预防。
(2)第二道防线
组成:溶菌酶、 吞噬细胞(是一种白细胞) 。
功能:溶解、吞噬和消灭病原体。
吞噬细胞对病原体的作用
吞噬细胞在组织中 吞噬和消化病原体 血液中的吞噬细胞
皮肤破损,病原体进入体内
病原体
皮肤
血管
非特异性免疫:
对病原体的抵抗,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 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这种保护性生理功能称为非特 异性免疫。包括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
以上两种方法可综合使用,如对被狗咬伤的人, 应及时注射狂犬病疫苗,对咬伤严重者同时注射 狂犬病血清,以提高疗效。
为了预防某种传染病而进行的接种叫做预防接种。
预防接种的原理是什么?
预防接种的原理是特异性免疫。在 人不生病时接种疫苗,刺激人体产 生抗体,人便获得了对该抗原的免 疫力。当这种抗原再次进入人体时, 人便不会得病了。
第3章 人的健康
第3节 身体的防卫 第1课时
-.
生活链接
生命体作为一个开放系统,随时可能受到细菌、 病毒的入侵,体内自身也会产生衰老、破损、 死亡、异常的细胞。
生命体又该如何应对呢?
一、对微生物的抵抗
人体有多种结构和方法保护我们免受病患,这些 构造和方法可分为以下两类: 人体的防卫:
一、防止病原体侵入人体内; 二、抵抗已侵入体内的病原体。

九年级下册科学《身体的防卫》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下册科学《身体的防卫》教案、教学设计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生物学基础,对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有了初步了解。在此基础上,学生对《身体的防卫》这一章节的学习有以下特点:
1.好奇心强:学生对免疫系统这一神秘领域充满好奇,渴望了解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
2.思维活跃:九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善于发现问题,具有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2.教师引导: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生物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导入新课:
在学生观察和思考的基础上,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身体的防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
讲解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功能及作用,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2.教学方法:
采用讲解、举例、展示图表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免疫系统的知识。
2.注重启发: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践探究:组织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4.团队协作:鼓励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理解并掌握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功能及作用。
2.了解疫苗和免疫接种的原理,认识到预防接种的重要性。
3.教师要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给予评价和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2.教师指导:
在学生做题过程中,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评价反馈:
对学生的练习成果进行及时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对错误进行纠正和指导。
(五)总结归纳
1.教学活动设计: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总结免疫系统的重要性和预防接种的意义。

3.3身体的防卫(第1课时)导学案

3.3身体的防卫(第1课时)导学案

课题:3.3身体的防卫(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主备人:刘文兵审核人:初三科学备课组姓名:学习目标:1.人体的三道防线分别是什么?2.抗原和抗体是什么关系?3.认识免疫现象,了解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学习重点:免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抗原、抗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学习难点:区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抗原和抗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合作探究】思考:细菌和病毒存在生活环境中,我们的身体经常受到自然环境中这些微生物的威胁,为什么我们不一定会患传染病呢?对微生物的抵抗1、人体能防止微生物侵入的方法:(1)(2)一、人体的三道防线第1道防线:如:皮肤、呼吸道、消化道、泪腺、伤口等相关结构作用(见课本76页)第2道防线:(1)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会遭到体液中的抵抗,它能在组织内和病原体。

(2)吞噬细胞对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这种保护性生理功能成为。

第3道防线:(1)、病原体可能进入血液,血液中的就会产生。

这种保护性生理功能称为(2)、抗原:能和淋巴细胞产生的物质,如:、、、、等。

(3)、体液免疫:①血液中的B淋巴细胞在侦察到抗原后,产生的对抗抗原的和,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人体时,记忆细胞就会迅速增殖并分化、产生,消灭。

②抗体是一类,通常称为。

③:某种病原体只会使身体产生特定抗体,一种抗体也只能对抗相应的某种病原体(4)细胞免疫:血液中的也能识别侵入人体的寄生虫、外来细胞团块、被病毒感染的自身细胞等异物,并发挥直接或间接(释放)的作用,来消灭和清除异物。

T淋巴细胞也有。

★特异性免疫:病原体被T 淋巴细胞消灭称为 免疫。

被抗体消灭称为 免疫。

★第 道防线是防止病原体侵入体内,第 道防线是抵抗已侵入体内的病原体。

其中:第 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 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

☆ 记忆小窍门:B 与TT ,T 与BBB 淋巴细胞――抗体(T )、体(T )液免疫 ;T 淋巴细胞――淋巴(B)因子、细胞(B )免疫二、自然免疫:对病原体的抵抗作用有一种天生的防御能力☆ 即时反馈11.判断:抗原都来自体外。

九年级科学下册 3.3《身体的防卫》(第1课时)学案 浙教

九年级科学下册 3.3《身体的防卫》(第1课时)学案 浙教

身体的防卫(一)学习目标1、认识免疫现象。

2、了解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3、了解抗原和抗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学习重点难点1、重点:免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抗原、抗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概念。

2、难点:区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抗原和抗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课前准备1. .如图中一只蚊子在吸食了甲的血液后,又叮咬乙,若甲的血液中含有丝虫病的幼虫——微丝蚴,乙被蚊子叮咬后患上了丝虫病,请回答:(1)甲是传染源;乙在患病前是易感人群,微丝蚴是传播途径。

(2)针对丝虫病,要以切断传播途径为重点,搞好环境卫生,并及时防蚊灭蚊。

拓展与提高1. 据调查,患有流感的人在讲话、咳嗽、打喷嚏时,会从鼻咽部喷出大量的含有流感病毒的飞沫悬浮于空气中,而周围抵抗能力不强的人吸入了这种带有病毒的空气以后,病毒进入呼吸道,就可能引起流行感冒。

据此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流行性感冒病原体是流感病毒,传染源是患有流感的人,传播途径是空中飞沫,易感染群是周围抵抗能力不强的人。

(2)患者症状轻微时,一般可不用药物治疗,经过一段时间后就可痊愈,这是因为人体具有免疫能力。

患者痊愈后,一般不会再感染同样的流感病毒,是因为体内已存在这种病毒的抗体。

(3)在教室中预防该病的主要措施是通风透气,消毒。

新课预习一、对微生物的抵抗1. 对微生物的抵抗:一是防止病原体侵入体内;二是抵抗已侵入体内的病原体。

2. 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是防止病原体侵入人体,皮肤、呼吸道、口腔、胃等保护屏障能抵挡和杀死与人接触的大多数病菌;第二道防线是吞噬细胞对突破屏障侵入人体的微生物进行吞食和消化;第三道防线是对吞噬细胞不能吞噬的病原体,血液中的淋巴细胞产生免疫反应消灭病原体。

3. 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

特异性免疫可分两类:(1)体液免疫:由 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再由抗体来完成免疫反应;(2)细胞免疫:由 T淋巴细胞直接或间接(释放淋巴因子)参与的免疫反应。

开学第一课身体安全教案

开学第一课身体安全教案

开学第一课身体安全教案一、教学目标。

1.了解身体安全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身体安全知识。

2.学会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安全,学会拒绝陌生人的接触。

3.培养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重点。

1.身体安全的重要性。

2.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安全。

三、教学难点。

1.如何拒绝陌生人的接触。

2.如何在遇到紧急情况下保护自己。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PPT、图片、视频等教学辅助材料。

2.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品。

五、教学过程。

1.引入。

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些相关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身体安全的重要性,引起学生对身体安全的关注。

2.讲解身体安全的重要性。

通过PPT或者教师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介绍身体安全的重要性,告诉学生身体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要好好保护自己的身体安全。

3.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安全。

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安全,比如在外面遇到陌生人时要保持警惕,不要随便跟陌生人走,不要接受陌生人的礼物等。

4.如何拒绝陌生人的接触。

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向学生演示如何拒绝陌生人的接触,告诉学生要学会说“不”并及时报警。

5.如何在遇到紧急情况下保护自己。

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常见的紧急情况,比如火灾、地震等,告诉学生在这些情况下应该怎么做,如何保护自己。

6.总结。

教师可以通过小结的方式,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身体安全的重要性,鼓励学生要时刻保持警惕,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安全。

七、作业布置。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身体安全的作文,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表达自己对身体安全的看法。

八、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身体安全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身体安全知识,学会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安全,培养了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了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同时,通过作业的布置,也能够检验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身体的防卫教案

身体的防卫教案

⾝体的防卫教案⾝体的防卫(第⼀课时)⼀、教材分析:教材有关免疫的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问题:⼀是免疫对⼈体的主要作⽤和免疫的类型;⼆是免疫的概念;三是计划免疫。

关于免疫的作⽤和免疫的类型,先联系⼈们⽣活的⾃然环境,指出⼈之所以能在有许多病原体存在的环境中健康⽣活,是因为⼈体具有保卫⾃⾝的三道防线。

然后,结合前⾯所学过的⽪肤、粘膜、吞噬细胞、淋巴结等有关知识,配以形象化的插图(课⽂中插见图⾄4),分别讲述⼈体的三道防线。

在讲完第⼀和第⼆道防线之后,⼩结这两道防线的特点,指出这两道防线的作⽤属于⾮特异性免疫。

讲述第三道防线时,先介绍了第三道防线的组成,然后举例讲述了抗原、抗体的概念及它们的作⽤,最后⼩结这道防线的特点,指出它的作⽤属于特异性免疫。

预防接种是贯彻执⾏预防为主⽅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护易感⼈群,预防传染病发⽣,保护⼴⼤⼈民⾝体健康的⼀种有效措施。

因此,在本章教材的最后,结合⽣活实际举例讲述了计划免疫的概念和意义。

⼆、教学⽬标:(1)、知识⽬标1.了解免疫的概念;2.了解免疫器官、⾮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3.了解爱滋病的相关知识;4.理解计划免疫。

(2)、能⼒⽬标分析⽐较传统的免疫概念与现代免疫概念的联系与不同。

教学中溶⼊对学⽣进⾏科学史观的教育,使其感受到⼈们对某⼀个问题的认识永远不会停留在⼀个认知⽔平上,需要的是对科学不懈的努⼒与追求,培养学⽣对科学不断追求与探索的能⼒。

(3)、情感⽬标结合学⽣打预防针的亲⾝经历,使学⽣深刻的认识到党和国家关⼼下⼀代健康成长,为提⾼⼈⼝素质进⾏计划免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特别是我国在医药卫⽣事业上的巨⼤成就,向学⽣进⾏爱国主义教育。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特异性免疫和免疫的概念。

难点:特异性免疫和免疫的概念。

第三道防线的内容是整个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其原因有⼆:⾸先要考虑到学⽣对免疫的基础知识⽐较⽣疏;其次是这个内容中基本概念多,有的概念学⽣较难理解。

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准备:课件六、教学过程设计:(⼀)、引⼊:在感冒流⾏的季节⾥,有的⼈始终很健康地⼯作、学习和⽣活,⽽有的⼈却未能幸免。

科学九年级下浙教版3.3身体的防卫教案

科学九年级下浙教版3.3身体的防卫教案

3.3 身体的防卫【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免疫现象;了解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了解抗原和抗体;了解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了解人工免疫和计划免疫;了解人体的免疫功能。

2.能力目标:学会读图和分析图表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了解免疫现象及自身免疫能力的兴趣;培养学生用辨证的观点了解免疫现象。

【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2.教学难点: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人体的免疫功能。

【教学准备】练习题投影片【教学过程】一.引入设问:我们周围的环境中有很多微生物,我们是否都会生病呢?在感冒流行期间,是否周围的每个人都会被传染呢?学生回答后引入:我们的身体有一定的抵抗病原体,保护自己不生病的能力。

且不同的人抵抗力不同。

二.新课(一).对微生物的抵抗人体对微生物的抵抗有两类:防止病原体侵入体内;抵抗已侵入体内的病原体。

学生读图并讨论:哪些结构能把病原体阻挡在体外?哪些结构能杀死病原体?学生小结:(鼻黏膜分泌的黏液;纤毛;泪液;胃酸等)介绍吞噬细胞对病原体的作用。

小结:以上对病原体的抵抗,不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称为非特异性免疫。

学生自学课本内容后介绍:抗原;抗体;B淋巴细胞的作用;体液免疫;T淋巴细胞的作用;细胞免疫等知识。

游戏:以讲述的形式用教室代表人体,部分学生代表病原体,部分学生分别代表皮肤、吞噬细胞、淋巴细胞等模拟人体对微生物的抵抗过程。

强调:1.抗体是一类蛋白质,通常称为免疫球蛋白。

2.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都有免疫记忆功能3.由B淋巴细胞产生的抗体来消灭抗原的免疫反应,称为体液免疫;由T淋巴细胞来完成的免疫反应,称为细胞免疫。

4.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只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起防御作用,称为特异性免疫。

5.人天生的抵御能力,称为自然免疫。

学生讨论:1.有些传染病,你只要得过一次,就不会得第二次,这是什么原因?2.为什么移植的器官会遭受排异?练习: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能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抗原B 抗原不同会引起人体产生不同的抗体C 抗体一旦在体内产生即可终身存在D 进入人体的抗原包括病原体和异物等2.烧伤病人常采用自身的皮肤进行植皮治疗,而不植入外来皮肤,这是因为()A 会产生免疫反应B 神经血管不易接通C 外来皮肤含菌量的大D 外来皮肤含有抗体3.下图表示的是人在先后两次感染同一种细菌后,血液中相应抗体产生的情况。

身体的防卫教案

身体的防卫教案

《身体的防卫》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免疫现象;2、了解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3、了解抗原和抗体4、了解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课堂教学设计:一.教学引入播放多媒体影音文件“舒肤佳巩固对细菌的抵抗力”片段,引入课题。

“其实,我们的身体本身也存在着对细菌的抵抗力,而且这种防线还不止一道呢!”二.教学探究〈一〉第一道防线1.我们的皮肤其实是一道很好的防线,你能根据皮肤的结构猜出它有怎么样的功能吗?学生列举教师总结:皮肤表面的角质层,是一些排列紧密的死细胞,能有效地将环境中的病菌、化学物质等与里面的活细胞隔开,以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

真皮内的汗腺和皮脂腺的分泌物在皮肤表面形成一个微酸性的环境,能够抑制多种病原微生物的生长。

同时,皮肤和黏膜的分泌物还有杀菌作用。

2.除了皮肤外还有很多器官都具有对外界病原体的抵抗力。

[出示幻灯片;课本图3-12]]学生读图列举]]教师总结概括] 呼吸道—纤毛细胞能阻挡或粘住病原体;泪腺—分泌的泪液中含有溶菌酶,能使病菌溶解;胃壁的黏膜—能分泌胃液,杀死入侵的病菌;血凝块—能防止病菌进入。

3.我们把以上防止病原体进入体内的这种抵抗力称为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概括第一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二〉第二道防线1.万一皮肤破损了,病菌越过了第一道防线进入体内,那我们会不会就得病?不一定,因为这时吞噬细胞起作用了。

[出示幻灯片—课本图3-13][学生读图了解吞噬细胞的作用和位置]2.除了吞噬细胞外,体内的溶菌酶也能溶解病菌。

[出示动画—吞噬细胞和溶菌酶的作用]3.我们把吞噬细胞和溶菌酶的这种杀菌作用称为第二道防线。

4.在第一二道防线中,皮肤,黏膜,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等的抵抗不是针对某一种病原体的,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具有防御作用,即"来着都拒",我们吧这种保护型生理功能称为非特异性免疫.〈三〉第三道防线1.当病原体大量涌入时,吞噬细胞就无法将它们全部吞噬,这时病原体就有可能进入血液。

(回忆血液的成分,与抵抗细菌有关的是哪种成分?----白细胞)这时白细胞中的淋巴细胞就会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构成了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身体的防卫》第1课时优教课件

《身体的防卫》第1课时优教课件
2.下列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B ) A.患过麻诊的人不会再患此病 B.白细胞吞噬侵入人体的病菌 C.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 D.吃预防脊髓灰质炎的糖丸
3.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免疫是人体对“自己”和“非己”的识别 B.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人生来就有的 C.免疫能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 D.由免疫器官和淋巴细胞组成
第三节 身体的防卫
(第1课时)
CONTENTS
新课导入
以流行性感冒为例子,说说在感冒流行的季节里, 有的同学能始终很健康的学习、生活,而有的同 学却未能幸免,为什么? 人为什么能在有大量病原体的环境中生活呢?
学习目标
1.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2.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3.区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粘膜、眼泪和胃液
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 清扫作用
泪液中的溶菌酶的 溶菌作用
胃液呈强酸性,具有杀菌作用
皮肤和粘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他们不仅能 够阻挡大多数病原体入侵人体,它们的分泌物还有杀菌 作用。呼吸道粘膜上的纤毛具有清扫异物的作用。
2 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当病原体侵入体内时,吞噬细胞将病菌包围、吞噬、消灭。
1、体液和细胞免疫都具有记忆功能。
2、在人体器官移植中,移入的器官对人体的免疫功能来 说,相当于侵入人体的大分子异物(好像是病原体),千方 百计要除去。(排斥反应中相当于清除人体中的寄生虫 、异物,起免疫作用的是T淋巴细胞)
人体免疫的三道防线(小组合作学习)
免疫的类型 第一道防线 先天性
组成
第二道防(线后天性)
作用 阻挡病原体的
侵入 吞噬病菌
第三道防线 后天性
免疫的类型
组成
作用
第一道防线 第二道防线

第3节身体的防卫第1课时课件—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课件31张)

第3节身体的防卫第1课时课件—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课件31张)

完成人体的免疫功能。
为什么移植的异体器官会遭到排挤?
在人体器官移植中,移入的异体器官对人体的免疫 系统来说,相当于侵入人体的大分子异物(病原体), 千方百计要除去。(排挤反应中相当于清除人体中 的寄生虫、异物,起免疫作用的是T淋巴细胞)
二、特殊的防病措施
1.人工免疫
方法一:采用人工的方法将由病原微生物制成的疫 苗或其他抗原物质接种到人体,使人体产生相应的 抗体、获得免疫。
疫苗 卡介苗 脊灰糖丸 乙脑疫苗
百白破疫苗
流脑疫苗 流感疫苗
预防的疾病
病原体
肺结核
结核杆菌
脊髓灰质炎
脊髓灰质炎病毒
流行性乙型脑炎
乙脑病毒
百日咳 白喉 破伤风
百日咳杆菌 白喉杆菌 破伤风杆菌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脑膜炎双球菌
流感
流感病毒
课堂小结
皮肤的屏障作用
非特异性免疫 泪液、胃液杀死病菌
抗传染免疫 (自然免疫)
及时巩固
3.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共同之处在于( C ) A.产生抗体 B.释放淋巴因子 C.免疫记忆能力 D.产生非特异性免疫
及时巩固
4.接种卡介苗是为了预防哪一类传染病( B) A.乙型肝炎 B.肺结核 C.小儿麻痹症 D.破伤风
相互配合、共同完成
比较项目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形成
生来就有的
诞生以后逐渐形成的
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备作用, 只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
作用特点
不具有专一性
具有专一性
结构基础
第一、二道防线
第三道防线
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特异性免疫的
联系 形成反过来增强了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两者相互配合、共同

九年级科学下册 3.3.1 身体的防卫教案 浙教版(2021年整理)

九年级科学下册 3.3.1 身体的防卫教案 浙教版(2021年整理)

九年级科学下册3.3.1 身体的防卫教案(新版)浙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九年级科学下册3.3.1 身体的防卫教案(新版)浙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九年级科学下册3.3.1 身体的防卫教案(新版)浙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三节身体的防卫教学目标:1、识别免疫现象、类型;2、举例说明计划免疫和人工免疫;3、了解免疫功能。

教学重点: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教学难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抗原和抗体,人体免疫功能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复习传染病的三个特点和预防的三种途径思考:虽然我们的身体经常受到来自环境中微生物的威胁,但不一定会患传染病,这是为什么?学生思考后回答(皮肤阻挡作用)问:人体有些部分没有皮肤阻挡,如眼睛、鼻腔、口腔等,是如何抵抗外界的病原体入侵的?学生回答,并相互补充读图:找出人体防御病原体入侵的防线有哪些?(1)皮肤:起屏障作用,防止病原体进入人体(2)皮肤、呼吸道分泌物有杀菌作用(3)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摆动,清除异物和病菌(4)泪液中溶菌酶,胃液中胃酸能杀死病菌教师归纳: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组成:皮肤、胃壁的黏膜、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功能:阻挡或杀死病原体,不让病原体侵入人体保护自身免受病患的两种方法:一是防止病体侵入体内;二是抵抗已侵入人体内的病原体。

问:如果病原体突破以上防线侵入人体后会怎样呢?学生回答,教师归纳第二道防线血液中的吞噬细胞、吞噬细胞在组织中吞食和消化病原体功能:溶解、吞噬和消灭病原体归纳: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组成有:皮肤屏障作用;吞噬细胞和体液(泪液、唾液中所含的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干扰素对病毒的抑制作用。

3.3身体的防卫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九年级下册科学

3.3身体的防卫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九年级下册科学
在行为习惯方面,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课堂参与度有待提高。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将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如小组合作、探究活动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同时,通过设置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综合考虑学生的学情,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将注重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实际应用,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探究能力以及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的综合理解。同时,关注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引导他们克服困难,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维持免疫平衡
3.免疫系统的调节机制:
-免疫记忆
-免疫耐受
课后作业
1.根据教材,概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答案:人体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如胸腺、脾脏、淋巴结)、免疫细胞(如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和免疫分子(如抗体、细胞因子)组成。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识别和清除病原体,维持免疫平衡。
2.举例说明免疫系统如何识别和清除病原体。
-小组讨论:探讨免疫平衡的重要性
-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免疫系统相关问题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深入理解免疫系统的应用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提供免疫系统的PPT、视频等资料,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免疫系统的基本概念,设计探究性问题,如“免疫系统如何识别和清除病原体?”
8.请解释什么是自身免疫疾病,并简述其发生的原因和特点。
答案:自身免疫疾病是指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产生异常免疫应答,导致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原因可能包括遗传、环境因素、免疫系统失调等。特点包括多器官受累、病程迁延、治疗困难等。
-在线科普文章,了解免疫系统在不同疾病中的作用。

3a1身体的防卫(第一课时)共26页文档

3a1身体的防卫(第一课时)共26页文档


图,找出人体

防御病原体

入侵的防线
线
有哪些?
有皮肤, 泪液,消化液, 纤毛等
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组成 :
皮肤、胃壁的黏膜、呼 吸道黏膜上的纤毛、泪腺
功能 : 阻挡或杀死病原体,
不让病原体侵入。
皮肤—起屏障作用,防止病原体进入 人体。
胃酸—杀死入侵的病菌。 纤毛—摆动,可清除空气中的异物和
病菌。 泪液—溶菌酶能破坏多种病菌的细胞
C.体液免疫 D.特异性免疫
2.人体免疫有三道防线,在三道防线中, 居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 C ) A.只有第1道防线 B.只有第2道防线
C.1、2两道防线 D.1、3两道防线
防止病 第一道 屏障作用

原体侵 防线

人 入体内 体
杀菌作用
异 性 免
的 防 卫
第二道 体液中吞噬细胞的

防线 吞噬作用
特异性免疫有两种方式: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吞噬 细胞
结合

原(抗原)

刺激
B淋巴细胞
产生
抗体
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
体等异物)叫做抗原。
当病原体(包植括器如:官病细 、菌 花毒、 粉、病 、毒 自病、 身菌移 组 ) 进入人体以后,刺织(激癌B细胞淋)等巴 细胞,B淋巴细胞就产生一 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 质,叫做抗体。
对微生物的抵抗
人体的许多结构和方法保 护我们免受病患。
防止病原体侵入体内 抵抗已侵入体内的病原体
免疫的概念
广义上:是生物有机体的一种特殊 的保护性生理功能。通过免疫,生 物有机体能识别“自己”,排除 “非己”,也就是机体对异物的识 别、排除或消灭等一系列过程,以 维持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身体的防卫
教学目标:1、识别免疫现象、类型;
2、举例说明计划免疫和人工免疫;
3、了解免疫功能。

教学重点: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教学难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抗原和抗体,人体免疫功能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复习传染病的三个特点和预防的三种途径
思考:虽然我们的身体经常受到来自环境中微生物的威胁,但不一定会患传染病,这是为什么?
学生思考后回答(皮肤阻挡作用)
问:人体有些部分没有皮肤阻挡,如眼睛、鼻腔、口腔等,是如何抵抗外界的病原体入侵的?
学生回答,并相互补充
读图:找出人体防御病原体入侵的防线有哪些?
(1)皮肤:起屏障作用,防止病原体进入人体
(2)皮肤、呼吸道分泌物有杀菌作用
(3)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摆动,清除异物和病菌
(4)泪液中溶菌酶,胃液中胃酸能杀死病菌
教师归纳:
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组成:皮肤、胃壁的黏膜、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
功能:阻挡或杀死病原体,不让病原体侵入
人体保护自身免受病患的两种方法:一是防止病体侵入体内;二是抵抗已侵入人体内的病原体。

问:如果病原体突破以上防线侵入人体后会怎样呢?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第二道防线
血液中的吞噬细胞、吞噬细胞在组织中吞食和消化病原体
功能:溶解、吞噬和消灭病原体
归纳: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组成有:皮肤屏障作用;吞噬细胞和体液(泪液、唾液中所含的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干扰素对病毒的抑制作用。

问:它们对人体的作用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答:能对多种病原体产生免疫防御作用
总结:非特异性免疫:第一、二道防线是对多种病原体的防御作用
问:如果病原体突破了第一、二道防线之后进入血液后,会怎么样?
(血液中的淋巴细胞会产生免疫反应)
播放FLASH小动画
解释抗原和抗体
抗原:进入人体后能和淋巴细胞产生免疫反应的任何体外物质,包括:细菌、病毒、
移植器官、花粉、自身组织(癌细胞)等
抗体:B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抗原的特殊蛋白质。

人们通常也称为免疫球蛋白。

可使病原菌凝集,中和病原体产生的毒素。

问:抗体是如何对付病原体的?
抗体附在病原体上,病原体被溶解及杀死;抗体附在病原体表面,使病原体更易被吞
噬细胞吞噬;病原体被抗体粘结在一起,以致不能进入细胞或繁殖
归纳:在体液中(细胞外)消灭病原体——体液免疫
再看FLASH,介绍B淋巴细胞的记忆功能。

问:B淋巴细胞是在体液中起作用的,一旦病原体进入细胞内时,人体还有什么免疫
方法?
观看动画,T淋巴细胞的作用方式——直接作用和释放淋巴因子
归纳:在细胞内消灭病原体→细胞免疫
列表比较体液细胞和细胞免疫
要得过1次,就不会再得第2次,
这是什么原因?(体液和细胞免
疫都具有记忆功能)
2、为什么移植的器官会遭受排斥?
在人体器官移植中,移入的器官对人体的免疫功能来说,相当于侵入人体的大分子异
物(好像是病原体),千方百计要除去。

(排斥反应中相当于清除人体中的寄生虫、异物,起
免疫作用的是T淋巴细胞)
归纳:第三道防线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总结人体的免疫类别
课堂练习:
1.下列免疫作用中没有淋巴细胞参与的是()
A、细胞免疫B.非特异性免疫
C、体液免疫D.特异性免疫
2.人体免疫有三道防线,在三道防线中,居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A、只有第1道防线B.只有第2道防线
C.1、2两道防线D.1、3两道防线
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人体皮肤的屏障作用是非特异性免疫。

(2)特异性免疫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

(3)抗体是由抗原产生的。

(4)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都具有免疫记忆的能力。

(5)抗体是一类蛋白质。

(6)T淋巴细胞的作用是产生抗体
4.当病毒、病菌等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人体能产生一种抵抗某种病原体的物质,这种
物质叫()
A.抗原B.抗体
C、B淋巴细胞D.T淋巴细胞
5、通过飞沫传播的肺结核的由结核杆菌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结核杆菌从传染病的角度看属____,从免疫学角度看属于____,从生态学角度看属于____成分。

6.下列不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A.泪液的杀菌作用
B.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完成免疫反应
C.T淋巴细胞直接消灭病原体
D.T淋巴细胞释放淋巴因子完成免疫反应
7.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共同之处在于()
A.产生抗体B.释放淋巴因子
C.免疫记忆能力D.产生非特异性免疫
8.人体器官移植手术中,碰到的最大难题是,移入的器官受人体的“排异作用”而不易成活。

这主要是哪种细胞在起作用()
A.红细胞B.T淋巴细胞
C、B淋巴细胞D.血小板
后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