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统编版)-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1教案
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教师通过展示一幅中国古代历史地图,引导学生观察辽宋夏金时期各民族政权的地理位置,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兴趣。
2.提出问题:请学生思考,为什么在这一时期会出现多民族政权的并立?这种局面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2.学生在情感态度方面,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但可能对具体历史时期的民族关系理解不深。教师应通过生动形象的历史故事,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尊重历史的情感。
3.学生在方法方面,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待提高。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论述能力。
1.教学活动:教师设计一份关于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并立与元朝统一的练习题,内容包括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等。
2.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教师批改练习题,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解。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2.请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元朝统一中国的论述文章,要求分析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影响以及对中国历史进程的贡献。文章结构要清晰,观点明确,论述充分。
3.教师推荐一本关于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并立与元朝统一的历史书籍,要求学生阅读并撰写一篇读后感,字数在800字左右。读后感要体现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思考,以及从中得到的启示。
3.创设情境:播放一段关于辽宋夏金时期的历史纪录片,让学生感受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讲解辽宋夏金各民族政权的建立、发展及并立局面,分析其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教案高一上学期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拥有正确的历史观念,掌握正确的历史思维分析方法,拥有唯物史观。通过解读史料素材,提炼有关信息,掌握史料实证能力。通过观看地图,制作时间轴,将历史发展带入时间空间之中,形成时空观念。根据相关材料,掌握准确的历史分析方法,拥有历史解释能力。通过对辽宋金元的历史学习,对少数民族政权在中国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影响有正确的认知,形成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
了解辽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
教学难点
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流程】
环节
教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计
情境
引入
展示辽、西夏、金、元政权的建立灭亡时间、持续时间、战争时间、建立者、民族、都城等基本信息,复习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这些政权与宋朝之间的战争持续时间其实并不长久。
【学生活动】阅读姚大力教授的言论,思考并说明辽夏金元为中国历史都带来了什么。
【教师活动】整理总结学生发言,展示辽宋夏金元时间轴,对自先秦以来各个时代对中国历史的贡献进行总结。
【学生活动】阅读钱穆的言论,了解辽宋夏金元时期文化、经济等的繁荣与发展,为下一课留下悬念。结束本课。
板书设计
习题演练
通过王安石、陆游的诗歌与夏圭的绘画作品,说明宋朝士大夫对于这一时期历史的认识,带学生从传统的宋朝正统认知跳出,放眼大历史观,从大历史角度了解辽宋夏金元的历史,引入本课。
讲授新课
【教师活动】展示辽、西夏、北宋对峙图与金、西夏、南宋对峙图,请学生思考辽、金等政权与以往的少数民族政权相比有何特点?
【学生活动】在教师引导下得出,这些政权持续时间较长,且疆域跨长城南北。
学情分析
通过初中阶段的历史学习,学生已基本掌握历史学科学习方法,对于辽宋夏金元历史有了初步的架构性认识,对于历史知识学习具有一定的思考和理解能力,但认知较为片面,对少数民族政权的发展认知还不足,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需要结合图片、文字等史料,绘制图表,使学生更有逻辑思维,形成历史理解。
第3讲+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课件--2025届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
于提高国家的行政管理能力,B项正确;材料的主旨信息是赦令 2
更加规范化,其推行范围并未因此扩大,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
3 4
民众法律意识的高低,赦令的规范有利于地方官员的落实和管 5
理,排除C项;“完善”的表述太过绝对,且材料并非强调赦书 6
的传递程序,而是内容的规范,排除D项。]
第3讲 辽宋夏金多有利条件,A项正确;“从 3 源头消除了藩镇割据现象”说法过于绝对,虽然这些变化对遏制 4 藩镇割据有积极作用,但不能说从源头消除了藩镇割据,排除B 5
6
项;材料主要论述的是军事力量的变化,与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
并无直接关联,排除C项;材料中并未体现重文轻武观念逐渐被 接受的相关内容,排除D项。]
6
C.地理志修纂体例发生了根本变化
D.正式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A [根据材料“记载了疆域内路府州县古今建置沿革及山川、风
俗、里至等内容”可知,元朝意图通过修纂全国性的地理志来树
题号
立正统地位,为全国统治秩序寻求合法性,A项正确;材料只提 1 及西域地区,不能代表全部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而且“全面” 2
3
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并未具体说明修纂体例的变 4 化,只是强调地理志的范围更广,局部采用了外来制图法,排除 5
6
C项;汉武帝时期通过尊崇儒术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排
除D项。]
第3讲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主题一
主题二
大题增分 通史限时集训
1.唐宋时期的政治变革
士族政 治衰落,
君主专 制加强
隋唐实行并完善科举制,通过考试选拔官吏,从制 度上打破了门阀士族贵族垄断政权的局面;隋唐实 行三省六部制分散相权、提升皇权;北宋实行重文 政策,大兴科举,士族政治进一步衰落;中央实行 分权政策,相权一分为三,相互牵制,加强皇权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上册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复习课教学设计
b.问答题: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c.分析题: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深入分析和思考能力。
4.拓展阅读:推荐学生阅读以下历史书籍或文章,拓展知识面,提高历史素养:
a.《中国古代历史地图集》
b.《辽宋夏金元史研究》
c.《元朝历史与文化的探讨》
4.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认识到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尊重各民族的历史文化,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5.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深入学习,探索历史奥秘,提高历史学科素养。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特布置以下作业:
1.阅读教材:请学生深入阅读教材中关于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并立与元朝统一的相关内容,进一步理解各民族政权的基本情况、历史地位及元朝统一的意义。
2.阐述各民族政权之间的关系,分析其相互影Βιβλιοθήκη ,以及这种关系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3.系统介绍元朝的建立过程,讲解元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以及元朝统一对我国历史的意义。
4.结合教材内容,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直观展示历史事件、人物和地理环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2.思考题:结合教材内容,思考以下问题,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回答:
a.辽宋夏金时期,各民族政权之间的关系如何?这种关系对我国历史发展有哪些影响?
b.请分析元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c.从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并立到元朝统一,这一历史过程中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历史经验?
3.课后习题: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重点关注以下题型:
4.地图题:让学生在地图上标出辽宋夏金各民族政权的地理位置,分析其地理环境对政权发展的影响。
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单元说课稿)高一历史(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3.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选择这些方法的理论依据是,讲授法能够确保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案例分析法能够帮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讨论法则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强学习的互动性。
(二)新知讲授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会按照以下步骤逐步呈现知识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1.先介绍辽、宋、夏、金和元朝的基本情况,包括它们的建立、主要统治者和疆域范围。
2.通过案例分析,详细讲解每个政权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3.利用历史地图和时间轴,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各个政权的地理位置和时代背景。
4.结合文献资料和现代研究成果,对元朝的统一及其意义进行深入剖析,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历史事件。
5.在讲解过程中,我会不断提问,励学生思考,并及时给予反馈,帮助他们消化和吸收新知识。
(三)巩固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或实践活动:
1.历史小测验:通过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等形式,检测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4.设定学习任务,如历史小论文、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历史,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5.结合现实生活,讨论历史对现代社会的启示,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历史的重要性和实用性,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在本次教学中,我将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系统讲解,使学生掌握辽、宋、夏、金和元朝的历史知识,确保学生对历史事件、人物和背景有清晰的认识。
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单元说课稿)高一历史(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古代历史知识,如唐朝的繁荣与衰落等。然而,可能存在以下学习障碍:
1.对多民族政权并立时期的历史背景和各个政权的关系理解不够深入。
2.对各个政权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特色的认识较为模糊。
3.缺乏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和分析能力。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
2.加强课堂互动,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确保全员参与。
3.不断更新和完善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2.主要内容:包括辽、宋、夏、金政权的建立、发展、相互关系,以及元朝的统一过程和历史意义。
3.风格:简洁明了,采用不同颜色粉笔突出重点,使用箭头、框架等符号表示逻辑关系。
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结构,强化记忆。为确保板书清晰、简洁且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结构,我将:
1.在课前精心设计板书立与元朝的统一(单元说课稿)高一历史(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一、教材分析
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是高一历史(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位于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关键位置。本单元主要讲述了自10世纪初至14世纪末,中国历史上的辽、宋、夏、金等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背景、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以及元朝的建立和统一过程。
2.多媒体资源:视频、PPT、网络资源等,丰富课堂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技术工具:投影仪、电子白板等,方便展示教学资源,提高课堂互动性。
这些媒体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主要有:提供丰富的教学信息,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直观性;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注意力。
(三)互动方式
为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我计划设计以下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环节: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课辽夏金元的统治学案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必备知识·自主学习——新知全解一遍过走进教材知识点一辽与西夏1.契丹族的兴起和建国(1)辽朝的建立者契丹族与________同源,在辽河上游过着游牧、渔猎生活。
(2)916年,契丹族首领__________建立契丹国,定都上京,后来版图扩大,改国号为辽。
(3)辽与北宋长期对峙,大部分时间里维持了________,通使频繁,贸易活跃。
(4)辽朝的职官设置分为南、北面官,北面官负责契丹等________事务,南面官负责以汉人为主的________事务。
(5)皇帝和宫廷依然保持草原习俗,每年随季节转换定期迁徙。
迁徙中的________成为国家政治中心。
2.西夏的建立(1)西夏的建立者党项族是古代________的分支,唐末在今陕北、宁夏一带形成边疆________,宋初仍然保持半独立的地位。
(2)1038年,党项首领________脱离宋朝称帝,定都兴庆府,国号大夏,史称西夏。
(3)制度基本模仿北宋,中央机构除汉式官称外,同时有一套本民族称谓的官称。
启思助学1.【学习情境】——少数民族的汉化自契丹侵取燕、蓟以北,拓跋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豪英,皆为其用。
得中国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所为,皆与中国等。
—《续资治通鉴长编》思考:材料说明在契丹族和党项族发展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是什么?试答:2.【名师指津】教材P58“学思之窗”第一段材料反映的辽朝职官设置特点是什么?你能否从第二段材料的描述中体会到这一特点?试答:知识点二金朝入主中原1.金朝的建立与发展(1)金朝的建立者女真族活动于________、松花江流域,以农业、狩猎、畜牧为生。
(2)1114年,女真族首领__________举兵反辽,次年称皇帝,建立金朝,定都会宁府。
(3)1125年,金灭辽,两年后又灭北宋,与________逐渐形成对峙局面。
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单元教学设计)高一历史(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并立的背景、过程、特点及其历史意义;元朝统一中国的过程、措施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2.运用案例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帮助学生深入剖析辽宋夏金时期各民族政权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3.结合实地考察、文物鉴赏等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直观感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通过小组讨论、汇报展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尊重历史、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民族自豪感。
2.教学方法:采用师生互动、学生自主总结等形式,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概括能力。
3.情感教育:强调民族团结、共同发展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历史观。
五、作业布置
1.书面作业:
(1)请学生结合教材内容,整理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并立与元朝统一的历史线索,以时间轴或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
(2)针对本章节的重点内容,设计适量的选择题、简答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2.拓展阅读:
推荐学生阅读《辽宋夏金史》等相关书籍,了解辽宋夏金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成就,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
3.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开展“辽宋夏金时期文物鉴赏”活动,让学生分组收集、展示辽宋夏金时期的文物图片或实物,提高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
4.小组合作:
分组布置以下任务,要求学生在课后合作完成:
1.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特别是对于辽宋夏金时期各民族政权的基本情况、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了解。
2025年高中历史高考精品备课教案: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辽宋夏金元时期(916—1368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大分裂走向大一统的时代,也是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的时期。
1.政治上:从若干民族政权并立到逐步走向统一;宋朝崇文抑武并不断分散地方权力来加强中央集权,元朝通过行省制度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发展完善;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2.经济上: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封建土地私有制不断发展,土地兼并盛行,租佃制度发达;农业、手工业、商业不断发展,宋代出现“商业革命”;宋元时期海外贸易发达。
3.民族关系上:民族政权并立、对峙,但以和平交往为主,各民族互相交融,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加快。
4.思想文化上:理学产生,儒学走向思辨化、哲理化;科技成就突出,印刷术、指南针、火药走向成熟并外传;以宋词、元曲、风俗画为代表的市民化、多元化的文学艺术繁荣;少数民族在传承本民族文化历史的基础上受汉文化影响创制出新文字,促进了文明交流与借鉴。
5.社会关系上:与前代相比,宋代出现了一些重要的新变化,包括门第观念淡化、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
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优秀教学案例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本章节的教学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辽宋夏金四个民族政权的成立、发展、更迭及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具体包括:
4.引导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对辽宋夏金时期和元朝统一进行评价,提高他们的历史评价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章节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对我国历史的自豪感,增强民族认同感,提高他们的历史责任感。具体包括:
1.通过讲述辽宋夏金时期各民族政权的发展过程,让学生感受我国历史的丰富多彩,培养他们对历史的热爱。
2.引导学生认识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明白国家统一对民族繁荣昌盛的重要性,增强民族凝聚力。
3.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以及它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培养合作与交流能力。
2.分配研究任务,让学生分组探究辽宋夏金时期各民族政权的发展过程,提高他们的研究能力。
3.鼓励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对辽宋夏金时期和元朝统一的评价,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2.元朝的统一:总结元朝统一的背景和意义,强调国家统一对民族繁荣昌盛的重要性。
3.教师总结: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学习的意义。
(五)作业小结
1.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2.作业要求:明确作业生对课后作业进行反思,总结自己的学习成果,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第三讲+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课件+--2024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
澶 渊 之 盟
岁赐
庆 历 和 议
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
空前庞大的军队
冗
募兵政策
兵
政府机构重叠
冗
官僚子弟入仕过滥
官
养兵养官成为负担
冗
财政状况日益恶化
费
天下六分之物,五 分养兵
积 国家财政入不
贫
敷出
积 军力不振,战
弱
争败多胜少
宋代对外之积弱不振…… 宋室内部之积贫难疗……
——钱穆《国史大纲》
市易法:在大城市收购滞销货物待 机出售,允许商贾贷款或赊货
增收,限制高利贷盘剥 增收,稳定物价
富国 保甲法:编制乡村民户,农闲时军 强兵 训,平时夜间轮差巡逻,维持治安
加强对农民控制 节省募兵、养兵费用
实际:
中央:为推行新法,提拔了一大批投机取巧者,政坛风气大为败坏
地方:官员为了政绩,将新法由建议变为强制且程度进一步加重
宋初面临什么样的局面?
藩镇割据、君弱臣强
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地方管理
文官出任地方长官
收归人
设“四监司“监控各州 事权
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 收归财
财政
权
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 军 守内虚外
实行“更戍法”
收归兵 权
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
收权
宋初君主专制的加强 分散机构权力——中央管理
机构重叠,分权制约 强枝弱干,守内虚外 崇文抑武,文人治国
变
城市的人口结构:市民阶层逐步形成; 城市的人口文化结构:商品经济的活跃,营造出开放的社会文化氛围,酝酿
化 出全新的市民文化。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经济发展
元 朝 运 河 取 直
第9课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侍侍
(2)分权,分散机构权力
殿 前
①中央:二府三司制 唐 宋:三 二省 府六 三部 司 司
卫 马 军
卫 步 军
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皇帝
司司
行政效率低
御前会议
三衙
调统 兵兵 权权 分离
三司
三司使 盐铁 户部 度支
财政
中中书书门省下(政门事下堂省) 尚枢书密省院
台谏
同平章事 (宰相)
参知政事 (执政)
不可取——加重北宋财政负担;长期的妥协造成北宋积弱的形象,也不可能 换来长久和平(北宋最后为金所灭) 有可取之处——结束了战争,此后宋辽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状态;节省 了巨额战争开支; 促进宋辽之间经济文化交流,民族融合
2、财政危机——对内:积贫 (1)冗兵:募兵制(北宋的募兵政策:通过广泛募兵而稳定社会 治安、消除动乱因素)。 (2)冗官:机构重叠,官僚子弟入仕过滥,官员人数太多。 (3)冗费:养兵和养官成为朝廷的沉重负担,财政状况日 益恶化。
这八个字,是宋太宗及其智囊人物对于太祖朝所作所为进行的高度提炼,体现出 “祖宗之法”的核心原则,是以防微杜渐、防范弊端为基本精神。
——邓小南
基础梳理
要点探究
习题演练
一、北宋(960-1127) 3、北宋后期的统治危机 (2)边防危机
问题:北宋为何会出现边防危机?
守内虚外,地方防御能力薄弱
我是你们的将军!
夏
建建
建
国立
立
金金金
朝灭灭
建辽北
立
宋
蒙
蒙古
古
改国
统
号元
一
1.两宋的建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第5讲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教学案--2022届高三统编历史新教材二轮复习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时空定位】【知识结构】【阶段特征】辽宋夏金元(960-1368年)是继三国两晋南北朝之后又一个北方民族活跃的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文化成就在世界上仍处于领先地位。
具体可分3个阶段:北宋与辽、西夏的对峙,南宋与金、西夏的对峙,元朝的统一。
宋朝强化专制集权,内部统治比较稳定,社会经济高度发展,学术文化也取得突出成就,但军事力量不振,与北方民族交战处于劣势,与这段时期爆发的战争相比,各民族之间政治、经济、文化联系更为持久和稳定,呈现出相互交融的趋势,元朝结束了多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北方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
【考情考向分析】(1)考查内容:主要集中在宋代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方面,如科举制的完善、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等,对宋代理学发展的考查也有涉及。
(2)命题趋势:宋元时期是中国古代文明进步发展时期,是高考命题的重点。
预计试题命制仍会关注社会热点,如改善营商环境、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社会阶层流动等。
【备考策略】(1)应抓住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即中华文明的继续发展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认识宋元时期制度创新对后世的影响,重点掌握宋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表现与影响,深层认识宋元时期儒学的转型,理解这一时期科技文化的繁荣及其与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关系。
(2)抓住本单元的核心概念进行深入理解,如二府三司、转运使,宋代“商业革命”、程朱理学、发明本心、行省制等。
(3)基于核心素养的考查趋势,需要通过理学家的言论,了解理学的主要内容,认识理学服务于专制统治的本质;了解理学对后世的影响,能够客观、辩证地看待宋代理学对当时及后世产生的影响,培养历史解释素养;通过阅读《东京梦华录》、赏析《清明上河图》等文学绘画作品,了解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对城市结构面貌带来的影响,认识文学艺术作品的史料价值,培养史料实证素养。
【基础知识排查】考点1 北宋建立及强化中央集权1.北宋建立:960年,后周禁军统帅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被部下拥立为皇帝,随即回师夺取后周政权改国号为宋定都东京,史称北宋。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对点训练
1.(2022山东卷)目前考古发现的宋代纺织品,主要有福建福州黄昇墓的纺 织品和衣物300余件,江苏金坛周瑀墓的衣物50余件,江苏武进宋墓衣物残 片,河南南阳宋墓和宁夏西夏陵区108号墓丝麻织品,浙江兰溪南宋墓棉毯, 江西德安南宋周氏墓丝织衣裙,浙江台州南宋赵伯澐墓纺织品60余件等。 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宋代( B ) A.海上丝绸贸易兴盛 B.纺织业中心位于南方 C.衣料材质发生明显变化 D.南方纺织技艺已超过北方
培养·பைடு நூலகம்学思维
学术引领——两宋时期崇文抑武的国策 绍兴和议时,宋金战争已经持续了10余年之久,宋金战争对峙的局面逐渐形 成,南宋朝廷已无流亡之虞。赵构君臣手中有些与金讨价还价的资本,对于 战争中形成的刘家军、张家军、韩家军、岳家军、吴家军,忌惮之心越来 越重。赵构认为“诸将权太重”“天下之权不在庙堂,而在诸将”。此时,赵构 忧内之心,不减于忧外,甚至先于忧外。战争旷日持久,再打恐兵连祸结,太 阿倒持,不知半壁江山落入谁家。……为了收回兵权,办法之一,就是祖宗 家法:以文制武……
解析 宋朝,在州府设通判,通判与知州(府)共议政务,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 规范地方官员的行为,进而规范地方行政,故A项正确;仅仅靠通判不能防止 武人干政,宋朝为防止武人干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而设置通判主要是为了 制约知州(府)的权力,排除B项;通判的主要职责是与知州(府)共议政务,而 不是处理军务,不能提升地方军事能力,且宋朝收地方精兵于中央,导致地 方军事实力较弱,排除C项;通判可以制约知州(府),但不会导致整个地方机 构的权力削弱,排除D项。
(二)具体表现 1.政治 (1)从分裂割据,若干民族政权并立到逐步走向统一。 (2)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元朝行省制基本上解决了中央集权与地方 分权的矛盾,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加强。 (3)少数民族政权在政治上深受中原政治制度影响。 (4)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单元优秀教学案例)高一历史(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4.元朝的统一:我讲解了元朝的统一过程、统治特点及其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讲授新知后,我组织了学生小组讨论。我提出了以下讨论话题:“辽宋夏金时期的民族政权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你觉得哪个政权最具代表性?为什么?”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关注历史发展规律,认识历史的发展既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培养他们的历史责任感。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本章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情景创设,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具体措施如下:
1.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历史地图、文物图片等资源,为学生营造直观、生动的历史情景;
1.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事件背后的矛盾和冲突,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探究欲望;
3.创设讨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堂交流,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4.注重问题解决的实践性,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1.了解辽宋夏金时期各个民族政权的历史背景、成立过程、统治范围及其政治制度;
2.掌握各个政权之间的战争冲突、和平交往以及民族融合的历史事实;
3.掌握元朝的统一过程、统治特点及其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
此外,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从多元视角看待历史,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
在评价学生学习成果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既要考察他们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要评价他们在分析问题、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能力。通过本单元的教学,使学生对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有更深入的理解,为继续学习我国历史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统编版培训课件1
手工业 商业
制瓷业(宋朝五大名窑,元朝青花瓷)、矿冶业、印刷业 基层市场;榷场;商品流通;北宋出现纸币(交子);海外贸易
城市
城市布局和功能(经济功能增强);大都市
经济格局
经济重心南移(宋朝)
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重点) ①人口因素:北民南迁,带来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 ②政治因素:南方相对安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环境。 ③政策因素:南方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 ④自然因素: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⑤其他因素:江南地区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
的征兵制,取代募兵制。
性质: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地主阶级对生产关系进 行的局部调整。 进步性: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 弱的局面。 局限性: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不可 能从根本上摆脱统治危机。
二、辽、西夏和金的统治 民族 兴起区域 首领
一、北宋专制集权的加强(重点)
原则三:崇文抑武,文人治国。 1.文官任枢密院长官 2.罢免宿将的兵权(杯酒释兵权) 3.大力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
一、北宋专制集权的加强(重点) 北宋:960——1127 中央:二府三司
一、北宋专制集权的加强(重点) 北宋:960——1127 北宋地方:路、州、县三级
的改革,史称“庆历新政”。新政明显触犯了官僚集团的既得 【教学重难点】
有时用“孟”“仲”“季”分别表示一季中的三个月份。如“孟春(1月)”“孟冬(10月)”。
利益,引发抵制,很快归于失败。
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
王安石变法
富国方面,官府向农民提供农业贷款;
强兵方面,对农民进行编制管理和军事训练,恢复“兵农合一”
理:是指封建伦理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即三纲五常。 理学的实质:用儒家纲常伦理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
第3讲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_1
第3讲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课标解读课程标准历史素养(1)通过了解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认识这一时期在政治方面的新变化(2)通过了解辽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3)认识辽宋夏金元时期在经济、文化与社会等方面的新变化时空观念:认识两宋时期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梳理教材知识,从“时空观念”角度认识辽夏金元政权的建立和发展;认识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理论,客观辩证地认识辽宋夏金元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对政治、科技思想文化的影响。
结合宋元时期的科技、文艺成就,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文化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
史料实证:通过文献资料记载,论证宋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加强的特点及影响;通过文献资料记载,实证宋代农业、手工业及商业发展的表现、特点及影响。
历史解释:运用文献资料,认识宋代加强了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解决了唐代以来的藩镇割据问题,也造成了庞大的管理体系的弊端。
结合具体事例,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辽夏金元的制度建设;运用文献资料,认识宋元时期是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繁盛时期,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城市商品经济发展,对外贸易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列举宋代理学的代表人物及主张,从“历史解释”角度说明宋代儒学的发展。
唯物史观: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角度理解,宋代政治制度演变趋势的特点及影响,辩证客观地评价政治现象。
家国情怀:结合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民族关系,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各民族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建设中的作用;认识宋元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及对外贸易的发展历程,培养中华民族爱国爱家的情怀。
了解宋元时期科技成就和少数民族文字的概况,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中国对世界的贡献,理解中华文明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元朝的民族关系
史实梳理
1.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1)农业和手工业发展
(2)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3)经济重心南移
(4)社会的变化
2.文化成就
(1)思想领域:儒学复兴,程朱理学兴起
(2)文学艺术领域:
宋词、元曲流行;
宋元城市中说书流行,说书底本为话本(早期白话小说)
(3)艺术:书法绘画成就突出
——叶适《水心别集》
提问:依据材料,评价宋代加强中央集权举措的利弊得失。
3.辽夏金的政治制度
(1)辽朝南北面官制度
(2)西夏制度模仿北宋
(3)金朝沿袭唐宋制度,保持具有民族特色的猛安谋克制度
(4)少数民族政权对中原政治文化的学习和借鉴
出示材料:
北宋灭亡后,金兵再度南下,攻破曲阜,群指“圣像”大骂:“尔是言‘夷狄之有君’者!”一把火将孔庙烧成灰烬。但就是领兵践踏孔庙孔林的金熙宗,在做皇帝以后,便拨钱修理孔庙,还搜出一名潜藏鲁地的孔姓族人封为衍圣公。从此出现南北两衍圣公长期并存的喜剧场面。
——温海清《从游牧部落到世界性帝国:元》
提问:如何理解金熙宗对孔子态度的前后变化?
1.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史实梳理
2.元朝巩固统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
——《元史·地理志》
(1)地方管理方面,实行行省制度
(2)加强边疆管理
教 案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学科
历史
学段:高中
年级
高一年级
教材
书名: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年7月
姓名
单位
设计者
实施者
指导者
课件制作者
其他参与者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通过史料阅读,关联所学知识,把握辽宋夏金时期多民族政权对峙的时代特点,了解元代的统一与民族交融,了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成就。
本课重点
辽宋夏金时期的民族交融与元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本课难点
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评价。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环节
主要教学活动
设置意图
一、辽宋夏金民族政权的并立
二、元朝的统一
三、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经济文化成就
1.辽宋夏金政权概况
出示辽、北宋、西夏与金、南宋、西夏对峙图
2.宋代中央集权的加强
(1)北宋加强中央集权背景
出示材料:
唐自肃、代以后,上失其柄,藩镇自相雄长,擅其土地人民,用其甲兵财赋,官爵惟其所命,而人才亦各尽心于其所事,卒以成君弱臣强、正统数易之祸。
——《宋史·儒林传六》
(2)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政策
①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②分散各级机构权力
史实梳理
③制定“崇文抑武”方针
出示材料:
北宋开科69次,取士总数61000人,平均每年360人。
(4)科技:三大发明成熟,被广泛应用;科技著作
(5)少数民族文化:创造本民族文字,记录本民族历史
(本部分简略处理,史实梳理为主)
结合地图,回顾辽宋夏金政权概况
结合材料,理解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背景是吸取唐末五代藩镇割据、政局动荡的历史教训
结合材料,归纳宋朝崇文抑武的措施
辨析核心概念“崇文抑武”
依据材料,分析宋代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影响。
——据张希清《北宋贡举登科人数考》
天圣初,宋兴六十有二载,天下乂安。时取材唯进士、诸科为最广,名卿巨公,皆由此选,而仁宗亦向用之,登上第者不数年,辄赫然显贵矣。
——《宋史·选举一》
提问:宋代“崇文”的表现有哪些?
出示《武经总要》插图及材料:
统合全国来看,武人大体脱离了各种政策之决策——包括军事决策,仅负责执行而已。由这种分工来看,文官地位明显较武人为高。宋廷在武装力量上投入的人力、物力和精力都绝不少,不可谓“轻武”,但其以文官来压制武人的地位,确可称为“抑武”。
——余蔚《士大夫的理想时代:宋》
(3)宋代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评价
出示材料:
兵皆天子之兵,财皆天子之财,官皆天子之官,民皆天子之民,纪纲总摄,法令明备,郡县不得以一事自专也……举天下皆由于规矩准绳之中,而二百年太平之基从此而立。
——《宋史·儒林传六》
唐失其道,化内地为藩镇,内外皆坚,而人至不能自安。本朝反其弊,使内外皆柔,虽能自安,而有大不可安者。
理解少数民族政权对中原政治文化的学习和借鉴;认识中华文明的向心力
突出元朝不仅疆域辽阔,而且有效管理边疆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