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复习提纲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意志

一、意志的概述

(一)什么是意志

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二)意志行动及其特点

1.意志行动:受意识支配、调节、控制的行动。

2.特点:

(1)有明确的预定目的。

(2)随意行动是意志行动的基础。随意行动是可以由意识支配的行动。

(3)意志行动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二、动机

(一)动机定义

1.动机:指能引起、维持一个人的活动,并将该活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念头、愿望、理想等。

2.诱因:凡是能引起动机并能满足个体需求的外在刺激。

(二)动机功能

1.激发

2.选择和定向

3.维持和调节

(三)动机理论

1.本能理论:本能指有机体生而具有的、程序化的行为模式或行为倾向。

2.驱力—诱因理论

驱力:由有机体的生理需要所唤起的一种紧张状态,它能激发个体采取行动,恢复体内的平衡。赫尔是驱力理论的主要支持者。

3.认知理论

(1)期望

美国心理学家弗洛姆强调期望的作用,认为个体从事某种行为的动力,取决于行为目标的价值以及他对达到该目标可能性的期望。

(2)归因(论述)

对导致自己和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的知觉和推断称为归因。归因不仅影响个体对自己行为的认识,而且会影响个体后续行为的动力。

最早研究归因理论的是海德,后来韦纳使归因理论更加系统化。

韦纳认为,个体在完成一项重要的工作后,无论成败,都会从能力、努力程度、工作难度、运气、身心状况、外部环境等方面进行归因。这些影响因素归纳为三个维度:因素源、稳定性、可控性。

一般来说,把行为成败的原因归结为外部的和不可控的因素,会降低个体的行为动机;把行为结果归结为内部的、可控的因素,会增强个体的行为动机。

(3)自我效能感(论述)

班杜拉把个体对自己能否胜任某种任务的判断和知觉称为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就是个体根据以往成败的经验,相信自己对于处理某一方面的任务具有较高的能力或水平。

自我效能感与自信有关,但二者并不相同。自信是个体在一般情况下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适用于广泛的场合。自我效能感是对自己某项特殊的任务和活动胜任与否的评价。

自我效能感对个体完成挑战性的任务具有重要影响。还对行为的坚持性、遇到困难时的态度、活动时的情绪状态都有影响。

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成败经验、来自于他人的评价、人际比较、生理因素和情绪唤醒等。

(四)学习动机的培养

1.主要有三条途径:创设外部条件,激发学习动机;引起内部需要,转化学习动机;强化内外因素,维持学习动机。

2.具体从以下方面着手:

(1)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远景性学习目的教育

(2)提高教学艺术,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

(3)明确学习目标

(4)及时、有效地反馈

(5)创设良好学习氛围

三、意志行动的过程

(一)采取决定阶段

1.确定行动目的

(1)双趋冲突:从两个所爱者或两趋向中只能任择其一的矛盾心理状态。

(2)双避冲突:从两个所恶者或两躲避中必须择其一的困扰心理状态。

(3)趋避冲突:对同一目的兼具好恶的矛盾心理状态。

2.制定行动计划

3.作出行动决定

(二)执行决定阶段

四、意志品质及其培养

(一)意志品质(简答)

1.意志的自觉性:一个人能够深刻地认识行动的正确性和重要性,并且自愿地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符合行动目的的品质。

2.意志的果断性:一个人迅速地辨明是非,合理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的品质。

3.意志的自制性:一个人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言行的品质。

4.意志的坚韧性:一个人在行动中坚持决定,百折不挠地克服重重困难去达到行动目的的品质。坚韧性是在意志其他品质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是其他品质的综合表现或总结。

(二)意志品质的培养(论述)

1.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2.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

3.根据学生意志品质上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

4.加强自我锻炼,从点滴小事做起

第九章注意

一、注意的概述

(一)定义

1.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

2.注意的特点:指向性、集中性

3.注意的功能:选择的功能、保持的功能、调节和监督的功能

4.注意的外部表现(简答)

(1)适应性动作

(2)无关动作的停止

(3)呼吸运动的变化

(4)紧张时出现心跳加速、牙关紧闭、握紧拳头等现象。

(二)注意的分类

1.无意注意

2.有意注意:(简答)

有意注意指有预先目的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的、主动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1)加深对目的任务的理解

(2)合理组织活动

(3)培养间接兴趣(对活动结果的兴趣)

(4)排除干扰

二、注意的生理基础

1.定向反射

2.大脑皮层机制

三、注意的品质与培养(简答、填空)

(一)注意的范围

也称注意的广度,指在同一时间内,人们能够同样清楚地知觉出来的对象的数目。

(二)注意的稳定性

1.定义:指注意能够集中在一定对象上的持续时间。

2.如何培养(简答)

(1)有高度的责任心

(2)对工作与学习有浓厚的兴趣

(3)与分心现象作斗争

(三)注意的分配(简答)

1.含义:指人在一定时间之内,能够同时进行不同活动的数目

2.注意分配的条件

(1)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活动是已经熟练的。

(2)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都已熟练,已经在经验中形成巩固的联系。

(3)几种不同的活动已成为一套统一的组织。

(四)注意的转移

1.含义:人们的注意有目的地从一个事物及时地转移到另一个事物上。

2.注意转移的快慢和难易取决于:

(1)大脑皮层神经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相互转换的灵活性。

(2)各项活动的目的性或第二信号系统的调节作用。

(3)原来注意的紧张度

(4)新的注意对象的特点

四、注意的理论(知识点)

(一)过滤器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