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听课记录
高中教师听课记录50篇
高中教师听课记录1. 课程名称:数学- 授课老师:李老师- 日期:2024年1月5日- 主题:代数方程- 记录内容:李老师讲解了如何解代数方程,并提供了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她还组织了小组讨论,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合作和思考。
2. 课程名称:物理- 授课老师:王老师- 日期:2024年1月6日- 主题:力学- 记录内容:王老师通过实验演示了力学的基本原理,例如牛顿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
他还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以加深他们对力学概念的理解。
3. 课程名称:化学- 授课老师:张老师- 日期:2024年1月7日- 主题:化学反应速率- 记录内容:张老师使用图表和实验结果向学生展示了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他还设计了一个小组活动,让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并讨论结果。
4. 课程名称:语文- 授课老师:刘老师- 日期:2024年1月8日- 主题:古代诗词欣赏- 记录内容:刘老师向学生介绍了古代诗词的韵律和表达方式。
她还与学生一起朗读和分析了几首著名的古代诗词,以帮助他们理解并欣赏其中的意境。
5. 课程名称:英语- 授课老师:Smith老师- 日期:2024年1月9日- 主题:阅读理解技巧- 记录内容:Smith老师教授了一些阅读理解的技巧,例如主旨概括和推理推断。
他还提供了一些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6. 课程名称:生物- 授课老师:陈老师- 日期:2024年1月10日- 主题:细胞结构与功能- 记录内容:陈老师介绍了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并通过显微镜展示了不同类型的细胞。
她还鼓励学生进行细胞模型制作,以更好地理解细胞的组成和特点。
7. 课程名称:地理- 授课老师:杨老师- 日期:2024年1月11日- 主题:地球的内部结构- 记录内容:杨老师使用图表和动画向学生展示了地球的内部结构,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
他还讲解了板块构造理论,并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板块运动对地质现象的影响。
高中数学教案听课记录模板
授课班级:高一年级(1)班授课教师:张老师授课时间:2021年9月15日授课地点:学校多媒体教室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函数单调性的概念,掌握判断函数单调性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及判断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根据函数的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提问:“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习了函数的概念,那么什么是函数的单调性呢?”引导学生回顾函数的定义,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授新课(1)函数单调性的概念教师通过实例讲解,如$f(x)=x^2$在区间$(-\infty, 0)$上单调递减,在区间$(0, +\infty)$上单调递增。
让学生理解函数单调性的定义。
(2)判断函数单调性的方法教师讲解判断函数单调性的两种方法:一是通过函数的导数,二是通过函数的图像。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这两种方法的运用。
(3)讨论与探究教师提出问题:“如何根据函数的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分享讨论成果。
3. 练习巩固教师布置课堂练习,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选取典型题目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和判断方法,并对学生的课堂表现给予肯定。
四、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本节课通过实例讲解、小组讨论和课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对函数的单调性有了较深入的理解。
学生在课堂练习中表现积极,课堂气氛活跃。
2. 教学不足在讲解函数单调性的判断方法时,部分学生对导数的概念理解不够透彻,导致在练习中遇到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对导数概念的教学,提高学生对导数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改进措施针对教学不足,教师将采取以下措施:(1)在讲解函数单调性的判断方法时,结合导数的概念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导数。
高中听课记录范文大全
高中听课记录范文大全高中生活是人生中最为重要的阶段之一,学习是高中生活中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
在学习过程中,听课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因此,记录老师上课讲解的内容,是高中生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高中听课记录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数学课听课记录范文。
今天数学老师讲解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首先,老师复习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和性质,然后详细讲解了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两种方法,配方法和因式分解法。
在配方法中,老师重点讲解了完全平方公式的运用,通过实例演示了方程的求解过程。
而在因式分解法中,老师强调了要先将方程变形成完全平方 trinomial,然后再进行因式分解。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掌握了更多的解题技巧。
2. 物理课听课记录范文。
今天物理老师讲解了光的反射和折射。
老师首先通过实验演示了光的反射和折射的现象,然后详细讲解了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
在讲解反射定律时,老师强调了入射角、反射角和法线之间的关系,还通过实例演示了反射定律的应用。
而在讲解折射定律时,老师重点讲解了光的速度和折射角之间的关系,还通过实例演示了折射定律的应用。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对光的反射和折射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掌握了更多的解题技巧。
3. 历史课听课记录范文。
今天历史老师讲解了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老师首先介绍了科举制度的起源和发展,然后详细讲解了科举考试的内容和制度。
在讲解科举考试的内容时,老师重点介绍了经义、史书、子集和诗赋的考试范围,还详细讲解了考试的程序和标准。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对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对中国古代的文化和教育制度有了更多的了解。
通过以上的范文,我们可以看到,高中听课记录不仅是对知识的记录,更是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希望同学们在听课的同时,能够认真记录老师的讲解内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效果。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听课评课记录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听课评课记录1. 课程概述1.1 课程目标本节课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公式,并能够运用三角函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1.2 课程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解了三角函数的定义、周期性、奇偶性、单调性等基本性质,以及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1.3 教学方法教师采用了讲授法、互动提问法和例题讲解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练。
2. 听课情况2.1 学生参与度学生们在课堂上表现积极,大部分学生能够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并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练。
2.2 学生理解程度通过教师的讲解和例题演示,学生们对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有了较好的理解,但在一些复杂问题的解决上仍需加强。
2.3 教学效果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学生们能够掌握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3. 评课意见3.1 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内容上讲解清晰,逻辑性强,能够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三角函数的知识。
但在讲解一些复杂问题时,可以更加深入地进行剖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3.2 教学方法教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但在课堂互动环节可以进一步加强,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思考和探讨问题。
3.3 教学效果教师的教学效果总体较好,学生们能够较好地掌握三角函数的知识,但在一些复杂问题的解决上仍需加强,建议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
4. 建议4.1 教学内容建议教师在讲解复杂问题时,更加深入地进行剖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4.2 教学方法建议教师在课堂互动环节加强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讨,提高学生的效果。
4.3 教学评价建议教师在教学评价中注重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练。
以上是对本节高中数学《三角函数》听课评课记录的详细记录,希望能够对教师的教学和改进有所帮助。
高三数学听课记录
听 课 记 录 .交集、并集、全集、补集的概念;B A A B =⇔⊆,A B A A B =⇔⊇; ()U U U A C B C A B =,()U U U C A C B C A B =.
(二)例题分析:
.设全集{}|010,U x x x N *=<<∈,若{}3A B =,{1U A C B ={}9U C B =,则A ={}1,3,5,7,B ={}2,3,4,6,8. 解法要点:利用文氏图.
.已知集合,{|0B x ax b =++≤{|0B x =<{}|B x =,求实数、b 的值.解:由323x x +得(1)(0x x x +,∴21-<<-或x >∴(2,(0,)A =--+∞,又{|0B x ={}|2B x x =, ∴[1,2]B =-,∴1-和2是方程20x =的根,由韦达定理得:{1212a b -+=--⨯=,∴{
. 说明:区间的交、并、补问题,要重视数轴的运用.3.已知B =φ;B ={(,x 训练”第6解法要点:作图.注意:化简4.(《高考2{|y y =-B φ=,求实数
B φ≠,求实数抛物线y 的取值范围.1)1m x -+=B φ≠,∴方程①在区间上至少有一个实数解,首先,由(∆=3m ≥或m ≤设方程①的两个根为)当3m ≥时,不合题意; )当1m ≤-为倒数的两个正数, )
B A =,②B φ=,③U
C B U =个 ()B 2个)C 3个 ()
D 4个.集合{(,||}A x a x =,B ,若A B 为单元素集,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1,1]-(四)课堂总结:.求交集、并集、补集,要充分发挥数轴或文氏图的作用;。
高中数学听课记录怎么写
高中数学听课记录怎么写高中数学听课记录怎么写听课记录对于自己的教学设计有一定的帮助,以下是店铺整理的高中数学听课记录,欢迎阅读参考!高中数学听课记录:1。
这是一节师生互动好、教师有激情的课。
教师讲解清楚,透彻,由于教师的亲和力大,学生积极性调动得较充分,感觉到课堂的一种和谐的氛围。
2。
教师有钻研,课堂条理清晰,但重点处理有偏颇。
本节课教学重点是正弦定理的证明与定理的简单应用。
在评议中,大家认为,三角形的解的情况的讨论和归纳应该作为下节课的一个重点,提前来讲,显得过犹不及,学生产生知识学习的障碍,同时,由于是在临近下节课的讲解,造成教师抛出结论多,学生无法很好思考和消化理解,当然,教师通过数轴上“01211”,让学生形象理解和记忆,很有新意。
事实上,平时学生若能抓住内角和等于180度、大边对大角,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等,再结合图形,就能很好判断三角形的解个数。
3。
正弦定理的证明方法讲哪种更好呢?有老师认为,用三角形面积法证明更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能够更好地进行定理应用的例题讲解;有老师认为,定理证明的几种应该都介绍给学生,让学生更好掌握定理的形成过程,这更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有老师认为,定理讲解就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对于基础较好班级可以更深入去挖掘一下,拓展学生思维,反之,不提倡讲得太多;有老师认为,定理推导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去发现、类比等。
4。
如何进行情境引入创设?本节课从白塔高度的测量引入,但由于塔心不可到达,这样引入效果不好。
若能从解三角形需三条边和三个角中,寻找能构成一个三角形需要什么条件?引导学生从三角形全等到边角关系(三边、两边一角、两角一边,三角),会更自然些。
5。
定理的应用中的例题一题多变,有利于培养发散思维。
当然,解题中教师板演示范在尽量规范,渗透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
6。
注意定理表述上图形、文字、符号的转换。
怎样做听课记录听课是学校进行教学研究的一个主要形式,也是老师借鉴学习的一个主要途径。
高中数学听课教研记录(3篇)
第1篇一、教研背景为了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于近日开展了高中数学听课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邀请了多位数学教师参与,旨在通过听课、评课、研讨等形式,共同探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分享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二、听课情况本次教研活动共听课四节,涉及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必修二、选修一和选修四四个模块。
以下是听课情况的详细记录:1. 第一节课: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三角函数的概念与性质”授课教师:张老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三角函数的概念、性质以及诱导公式。
张老师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动画演示、实例讲解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三角函数的相关知识。
听课感受:张老师的教学设计合理,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课堂上,张老师能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差异化教学。
2. 第二节课: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立体几何”授课教师:李老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了立体几何的基本概念、性质以及计算方法。
李老师通过实物展示、课堂互动等形式,让学生在直观感受的基础上,掌握了立体几何的相关知识。
听课感受:李老师的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生动活泼。
在课堂上,李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立体几何。
3. 第三节课: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一“概率统计初步”授课教师:王老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概率统计的基本概念、性质以及计算方法。
王老师采用案例教学,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掌握概率统计的相关知识。
听课感受:王老师的教学思路清晰,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在课堂上,王老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第四节课: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四“数列”授课教师:刘老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数列的概念、性质以及计算方法。
刘老师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数列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听课记录模板范文数学(优选6篇)_3
听课记录模板范文数学(优选6篇)1.信息量比较充分;2.调整练习(练习要与教学内容相对应);3.教学目标明确性;4.练习量还要加多,利于学生巩固;5.前呼后应;6.对学生的回答不要急于评价,呈现更多的学习材料;7.给学生思维的空间(让学生先思考再动手);8.鼓励、激励学生,调动课堂氛围;9.对于数学广角整体内容的梳理;10.参与与反馈(关注全体学生)为更好加强学校管理,提升教师业务素质,整体推进全中心校教育教学质量,白沙中心学校于12月21日开始为期两天的业务检查。
检查分为南北两组,分别由徐继岩督学和王全心副校长带队,协同教科室共同进行。
检查组通过进课堂、查业务、看资料、听汇报等方式,从校园管理、教育教学管理、安全卫生、财务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细致检查。
现对这次检查作如下总结:一:校园管理辖区九个保留学校,四个教学点,校园管理规范,校园环境干净整洁。
各学校绿化规划合理,卫生区责任明确,自行车摆放整齐,校风班风醒目大方,校园文化氛围浓厚。
办公室及班级窗明几净,桌凳摆放整齐,无卫生死角,课程表、作息表、眼保健操挂图张贴合理有序。
表明整个中心校校园管理已进入常态化,有序化,环境育人正在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教育教学管理方面,检查组从教案、作业、听课记录及听课、校本培训等方面做了检查,情况如下:(一)教案各位教师的教案设计都比较新颖、合理,书写比较规范、工整。
大多数教师做到了适当超前备课,有的已经备完。
在检查中,大布分教师兼带常识科目较多。
特别是国政小学和湖南小学科目较全,有《文明礼仪》、《口语交际》、《魅力安徽》、《心理健康》等,能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并做到了科科有教案。
在各科教案中,布分教师做到了课后有反思,且反思内容比较深刻。
教学过程设计合理。
(二)作业作文交送次数充足,批改及时,作文批改很有特色,评语下的有针对性,个别教师鼓励性语言用的较好,如谭玲老师对工整、正确的学生批有“小蝴蝶”符号。
作业次数较多,最低36次,最高100多次,批改都较认真。
数学教研活动听课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数学教研组于2021年10月15日开展了数学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由我校资深数学教师王老师主讲,全体数学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数学课堂教学的理解和把握;2. 促进教师之间的教学经验交流;3. 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三、活动内容1. 王老师主讲课程:《分数的加减法》2. 听课教师:全体数学教师3. 活动流程:(1)王老师进行课堂教学展示;(2)听课教师进行点评;(3)王老师进行总结发言;(4)教研组长进行总结发言。
四、活动过程1. 王老师进行课堂教学展示本次教研活动,王老师以《分数的加减法》为主题,通过生动的教学案例和丰富的教学手段,向学生们展示了如何进行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以下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1)导入:王老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分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授:王老师详细讲解了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并结合具体的例子进行讲解,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3)巩固练习:王老师设计了多种形式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
(4)总结:王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分数加减法运算的注意事项。
2. 听课教师进行点评在王老师课堂教学展示结束后,听课教师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1)张老师:王老师的课堂氛围活跃,教学手段丰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讲解分数加减法运算规则时,王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2)李老师:王老师的课堂组织有序,教学目标明确。
在讲解过程中,王老师注重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3)刘老师:王老师的课堂教学效果显著,学生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浓厚。
王老师的课堂教学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3. 王老师进行总结发言王老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了总结,并对听课教师们的意见和建议表示感谢。
王老师表示,在今后的教学中,会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高三数学听课记录
高三数学听课记录老师显然也知道高三的我们有多焦虑,她一开口就给大家做了个“心理安抚”。
“大家不用怕,今天我们讲的东西,其实没有你们想的那么难,咱们一步一步来。
”听到这句话,心里顿时有了一丝丝安慰。
然后老师就开始讲解导数的概念了。
她说得特别生动,好像在讲一个很简单的故事。
比如她说,导数其实就是“变化的速度”,好比你开车上高速公路,速度表上显示的数值就是你车速的导数——也就是你开得快不快的标准。
哇!瞬间明白了,数学也可以这么形象,顿时豁然开朗。
然后,老师开始给我们讲解导数的公式。
哎呦喂,我差点没晕过去。
公式一个个就像是连环炸弹一样在我眼前爆炸,什么"f(x) = x²"的求导,什么"链式法则",听得我脑袋都要爆炸了。
心里那叫一个崩溃:这不是我能搞定的节奏啊!不过老师似乎早就习惯了我们的这种状态,见我们有点儿迷茫,就笑眯眯地说:“别急,你们看,这些公式其实都不难,只要你们理解了背后的‘道理’,就能轻松掌握。
”一听这话,我忍不住又松了口气。
是啊,万事开头难,先搞明白了,不就能轻松搞定了吗?紧老师开始给我们讲如何用导数解决实际问题。
这时候我才意识到,原来数学不光是死记硬背的东西,它背后有那么多和实际生活相关的地方。
老师举了个例子,讲一个小孩坐滑梯的速度变化问题,听着挺简单的,但在她解释下,原来数学的世界就是这样,在生活中到处都有它的身影。
比如你跑步时的加速度、你和朋友玩手机游戏时的反应速度,都是跟导数有关系的。
哇,天哪!我第一次感觉数学这么有趣,真心佩服那些能把枯燥公式讲得这么生动的老师。
数学课堂上的气氛也因此变得轻松了不少,大家开始有了兴趣,开始低声讨论,互相帮助。
有人说自己做题的时候,有些地方不太明白,有人则在旁边给出自己的理解,大家一来二去,反而讨论得热火朝天。
就像是给沉闷的课堂灌进了新的空气。
其实吧,数学就是这样,很多时候你不明白、做不出来,往往是因为思维没有打开一扇窗,而一旦理解了其中的“窍门”,整个人都会觉得豁然开朗。
数学高中听课记录
数学高中听课记录数学高中听课记录该怎么写呢?下面店铺整理了数学高中听课记录,欢迎大家阅读借鉴!数学高中听课记录范文(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复习:圆柱的体积公式是什么?2、从日常生活中引出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商店的冰箱里有两种香芋冰淇淋,圆柱形冰淇淋每支3元,圆锥形的冰淇淋每支0.8元,已知这两种冰淇淋的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你认为买哪一种冰淇淋比较合算?。
3.导入:那么,到底谁的意见正确呢?通过今天这节课学习圆锥的体积计算之后,相信这个问题就很容易解答了。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圆锥的体积。
(板书:圆锥的体积)(二)、动手测量,大胆猜想1.我们已经认识了圆柱和圆锥的.各部分的名称,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测量一下你们手中的圆柱和圆锥,看看能发现什么?(按四人小组动手测量)教师巡视学生测量方法是否正确,不对的给予指导。
2.量后交流发现,得出结论:每个组的圆柱和圆锥都是等底等高的。
3.大胆猜想:估计一下,这个圆锥的体积与这个圆柱的体积有怎样的关系?可能是这个圆柱体积的几分之几?(给学生充分猜想的时间和机会)(三)、实验操作,推导圆锥体积计算公式1.谈话:下面请大家利用你们手中的圆柱体和圆锥体来做实验,验证一下你们的猜想对不对。
(你们打算怎样做实验,先在小组内商量好办法)2.学生分组做实验,师巡回指导。
3.交流汇报。
(1)你们小组是怎样做实验的?(2)通过做实验,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圆锥体积与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师相机板书: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4.提问:是不是所有的圆柱和圆锥都有这样的关系?教师出示不等底等高的圆锥、圆柱,让两学生上台操作实验。
提问:通过这个实验,你得出什么结论?(只有等底等高的圆锥才是圆柱体积的)5.启发引导推导出圆锥体积公式并用字母表示。
提问:那么我们怎样计算圆锥的体积?板书:圆锥的体积=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用字母表示:=(先让学生试着写一写,然后师板书,学生进行对照)6.提问:要求圆锥体积需要知道哪些条件?公式中的底面积乘高,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要乘。
高中数学听课记录
高中数学听课记录开始上课:1. 老师介绍了今天的课程内容2. 向同学们讲述了文章中的一些重要的概念和证明3. 老师繁琐的展示了方程的详细推导步骤开始上课时,老师介绍了今天的数学课程内容,教授的是关于函数背后的一些概念和证明的课程。
老师的讲解十分细致,让我们对于函数背后的原理更加清晰。
比如,老师细致地解释了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连续性,增长函数,奇函数和偶函数,凸函数等概念,老师用具体的实例将这些概念呈现了出来,让我们对这些概念都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
随后,老师细细推导了一道函数的方程,老师仔细讲解每一步的推导,画出图像来一一论证每一步的推导结果是否正确,做出的计算也比较繁琐,如果不是老师仔细的讲解让我们看明白,很可能在复杂的推导过程中就迷失了。
之后,老师还用一个经典的曲线来理解函数的定义,并结合例子表明一些重要的定理,及时提出疑问并且一一解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函数的定义。
同学们也都积极思考,认真参与了课堂讨论,这让整节课变得活跃有趣起来。
本节课总结:1. 理解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连续性,增函数,奇函数和偶函数,凸函数等概念2. 掌握函数方程的推导,会运用经典曲线来理解函数的定义3. 感受到函数理论背后的一些关系4. 熟悉一些相关的函数证明本节课,老师给我们普及了关于函数理论的一些知识,让我们对函数背后的秘密有了更加深刻认识。
我们理解了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连续性,增函数,奇函数和偶函数,凸函数等概念,掌握了函数方程的推导,运用经典曲线来理解函数的定义,感受到函数理论背后的一些关系,加深了对于一些相关的函数证明的理解。
在课堂上,大家都十分认真,思考积极,这让我们体会了数学的美妙和逻辑性。
(完整版)高三数学听课记录
解法要点:弄清集合中的元素是什么,能化简的集合要化简.
对课堂练习,采取先预留时间,再讲解。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者的教学理念。
学生自学加老师总结,让学生主动探索,并在老师的点播下逐渐修正,进而得到结论。
练习题切中学生易错点,反复巩固知识点。
4.设数集 , ,且 、 都是集合 的子集,如果把 叫做集合 的“长度”,那么集合 的长度的最小值是
(五)课堂总结:
1.解决集合问题,首先要弄清楚集合中的元素是什么;
2.弄清集合中元素的本质属性,能化简的要化简;
3.抓住集合中元素的3个性质,对互异性要注意检验;
4.正确进行“集合语言”和普通“数学语言”的相互转化
(1)求证: ;
(2)如果 ,求 .
解答见《高考 计划(教师用书)》第5页.
(三)巩固练习:
1.已知 , ,若 ,则适合条件的实数 的集合 为 ; 的子集有8个; 的非空真子集有6个.
2.已知: , ,则实数 、 的值分别为 .
3.调查100名携带药品出国的旅游者,其中75人带有感冒药,80人带有胃药,那么既带感冒药又带胃药的人数的最大值为75,最小值为55.
听课记录
2014年10月24日
授课
教师
莫乾锡
学科高三(2班)
课题
第一轮复习第一章集合与简易逻辑
集合的概念
课型
复习课
教师教学过程记录:
(一)复习主要知识:
1.集合、子集、空集的概念;
2.集合中元素的3个性质,集合的3种表示方法;
3.若有限集 有 个元素,则 的子集有 个,真子集有 ,非空子集有 个,非空真子集有 个.
高中数学听课记录模板范文
高中数学听课记录模板范文一、听课要求:根据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每位任课教师听课不少于15节,各科任老师在每学期第二周前将听课计划上交给科研处。
二、记录分类:三、记录格式及内容:第一部分:书名:本节课时间:教师:学生:记录第二部分:学生行为表现如:积极发言,思维活跃,提出问题等;回答错误或中断;交头接耳;插嘴等;坐姿不正;衣着不整洁;个人卫生差等;其它方面的情况记载。
教师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参观法、讨论法等;板书设计;教学程序与方法选择;课堂教学效果等。
学生活动主要是课堂练习、课堂作业,课后复习巩固的情况。
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和发现、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具体做法及学生学习的具体困难与收获,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
四、要求及注意事项: 1.听课时要认真做好听课记录,注意收集整理相关信息资料,按要求填写,并注明日期、听课者姓名及专业等。
2.科研处负责组织人员对听课情况进行抽查或重点检查,对不认真填写听课记录或未按规定完成听课记录,以及弄虚作假的教师,将视情节轻重严肃处理。
3.有以下情形之一者不得参加评优树模、晋级晋职。
(1)缺席教育教学研究活动的;(2)违反学校规定,给学校造成不良影响的;(3)违反教学纪律,经教育不改的;(4)无故迟到、早退、旷工累计超过半天的;(5)批评指责、训斥他人者。
高中数学听课记录模板教师授课内容:一、教材简析课题为水平一般的学生准备《向量》,通过两个例题,帮助学生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向量的几何意义及运算,能借助向量的有关性质进行一些线性规划问题的简单计算。
同时培养学生利用向量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课型为新授课。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结合实例,让学生体会向量概念及运算与直角坐标系的联系;(2)掌握向量加法、减法及数乘向量的运算性质;(3)熟悉用坐标表示向量的几何意义;(4)使学生体会到数形结合的思想;(5)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人教版高中数学听课记录20篇
人教版高中数学听课记录20篇在上高中数学课的时候,我听了许多人教版的数学课。
下面是我总结的20篇课堂听课记录。
国内的高中教育非常重视数学学科的教学,因此数学课程在学生们的日常学习中占据重要地位。
第一篇:函数基本概念这节课老师首先简要介绍了函数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强调了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随后,老师给出了几个例子,让我们通过观察和分析来理解函数的含义。
第二篇:二次函数这节课老师详细讲解了二次函数的图像以及相关的性质。
我们通过观察函数图像和计算相关数值来理解二次函数的特点,包括顶点、对称轴、开口方向等。
第三篇:三角函数初步这节课老师介绍了三角函数的定义和初步的性质,包括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
我们通过计算角度的三角函数值来理解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第四篇:一元二次方程这节课老师讲解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概念以及求解方法。
他引入了配方法、公式法和图像法等多种方法,帮助我们理解和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题技巧。
第五篇:一元二次不等式这节课老师讲解了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基本概念以及求解方法。
他通过具体的例题来帮助我们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表示法和图像表示法。
第六篇:三角恒等变换这节课老师介绍了常见的三角恒等变换,如和差化积、积化和差、倍角公式等。
通过推导和举例,老师让我们理解并掌握这些三角恒等变换的使用方法。
第七篇:向量的基本概念这节课老师讲解了向量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包括向量的加法、减法和数量乘法。
他通过几何解释和具体的例子来帮助我们理解向量的性质和运算规则。
第八篇:直线与平面这节课老师介绍了直线和平面的基本概念以及相关的性质。
他通过具体的例子来帮助我们理解直线和平面的方程表示法和几何特征。
第九篇:复数这节课老师讲解了复数的定义和基本运算规则,包括复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他通过具体的例子来帮助我们理解复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第十篇:概率初步这节课老师介绍了概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包括事件的概率、样本空间和事件的计算公式。
数学听课记录10篇
数学听课记录10篇
第一篇听课记录
内容:在本节数学课上,老师讲解了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他首先解释了二次函数的定义和一些基本概念,如顶点、对称轴和判别式。
接着,他用具体的例子演示了二次函数的图像如何根据其相关性质进行变形和平移。
最后,老师还介绍了一些实际应用,如抛物线的轨迹和最值问题。
整节课内容丰富,让我对二次函数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第二篇听课记录
内容:在本节数学课上,老师讲解了复数与复数运算。
他首先介绍了复数的定义和表示方法,包括实部和虚部。
然后,老师教授了复数的四则运算规则,并用实例进行了详细解释。
他还提到了复数在几何中的应用,如平面向量的表示和旋转操作。
整节课内容清晰明了,让我对复数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
第十篇听课记录
内容:在本节数学课上,老师讲解了概率统计中的抽样与数据收集。
他首先介绍了概率抽样的概念和方法,如简单随机抽样和分层抽样。
接着,老师讲解了抽样误差和样本容量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
最后,他还介绍了常用的数据收集方式和调查设计。
整节课内容内容丰富,让我对抽样和数据收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以上是我对数学课的十篇听课记录。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和老师的讲解,我收获了许多数学知识和技巧,增强了我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高中数学正弦定理听课记录
高中数学正弦定理听课记录本次听课的内容是正弦定理,授课教师是数学组的李老师。
在这次课堂上,李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正弦定理的原理和应用,使我对这一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李老师首先从三角形的角度出发,通过引入三角形边长和角度的关系,阐述了正弦定理的基本概念。
他解释说,在任意三角形中,任何一边的长度与其对应角的正弦值的比都等于另外两边的长度与其对应角的正弦值的比。
这个比值是一个常数,与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无关。
然后,李老师详细讲解了如何应用正弦定理来解决实际问题。
他通过一些生动的例子,展示了如何利用正弦定理来计算三角形的未知边长和角度。
这些例子包括计算海岛的宽度、建筑物的距离以及月球的距离等。
通过这些实例,我理解到正弦定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讲解过程中,李老师还穿插了一些与正弦定理相关的历史故事和背景知识,使我对这个概念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他提到,正弦定理是三角学的基础定理之一,最初由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发现。
这个定理的证明和应用在数学和物理学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推动人类科学进步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听课后,我对正弦定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我认为,这次听课不仅让我掌握了正弦定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更重要的是让我领略了数学的魅力。
通过学习正弦定理,我认识到数学不仅仅是抽象的公式和计算,更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同时,李老师的讲解也让我感受到数学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激发了我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总之,这次听课让我受益匪浅。
我相信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更加注重数学知识的应用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和能力。
同时,我也会时刻保持对数学的热爱和好奇心,不断探索数学的奥秘和魅力。
高中数学听课记录
高中数学听课记录听课有利于青年教师学习优秀教师的先进教学经验,兴城良好的教学风气。
那么高中数学听课记录怎么写呢?高中数学听课记录范例(一)一、实例导入课题:日常生活中,我们有过这样的体验:从阶梯教室前向后走,逐步上升,从阶梯教室后向前走,逐步下降,上下楼梯也是一样。
(板书课题:函数的单调性)二、推出新课:(一)、函数的单调性:1、观察非典时期每日新增病例的变化统计图,对函数的单调性有感性的认识。
2、学生思考一次函数y=kx+b中,当k>0时,y的值随x的值的变化情况。
总结该函数图像中点的坐标规律。
3、单调增(减)函数的定义:一般地,设函数的定义域为I,区间A I,如果对于区间A内的任意两个值,当时都有,那么就说在这个区间上是单调增(减)函数。
(让学生思考交流之后,说出增、减函数定义中的关键词)(二)、单调函数、单调区间的概念:(教师板书,引导学生理解。
)(三)、函数单调性的判断与证明1、讲解例1:画出的图像,判断它的单调性,并加以证明。
分析:画出图形,让学生归纳,并利用定义证明,教师板书。
例题中的注意点:(1)、解题格式;(2)、防止循环论证;(3)、作差同“0”比较。
2、师生共同归纳用定义法证明函数单调的一般步骤:(1)、取值;(2)、作差与变形;(3)、判断;(4)、结论。
3、讲解例2:求证:函数在区间上是单调增函数。
(学生小组讨论,集体思考证明过程,请完成的小组上黑板板演,其他小组分析纠错,教师做好点拨。
)三、课堂练习:1、P39页1、2、3题。
四、课堂小结:(学生总结知识点,教师补充。
)五、布置作业:1、P39页2、4、5题。
评价与建议1、教学环节设计合理,思路清晰。
2、对概念的.讲解很细致,教学作用点找的很好。
3、讲解、合作讨论、学生板演、核心指导相结合,防止学生疲劳而影响课堂效果。
4、教学中善于表扬学生、鼓励学生。
5、教学中要更多地深入学生之中,关注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提高课堂效率。
教研观课记录高中(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组织开展了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观摩活动。
本次活动邀请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专家和各兄弟学校的优秀教师进行授课,旨在通过观摩学习,提升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
二、活动时间2022年9月20日三、活动地点我校高中部数学实验室四、活动内容本次活动共观摩了四节高中数学课,分别为:人教版必修一《三角函数》——正弦函数、人教版必修二《数列》——等差数列、人教版必修三《立体几何》——球和圆锥、人教版选修四《概率统计》——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五、观课记录(一)人教版必修一《三角函数》——正弦函数授课教师:张老师1.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正弦函数的定义、性质及图像;(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活动,理解正弦函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 教学方法(1)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比较、归纳等方法,自主发现正弦函数的性质;(2)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共同完成探究任务;(3)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展示正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3.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实例引入正弦函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新课讲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正弦函数的定义、性质及图像;(3)巩固练习:布置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4)总结:归纳正弦函数的主要性质,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4. 教学效果张老师的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课堂气氛活跃。
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积极参与,对正弦函数的性质有了较深刻的理解。
(二)人教版必修二《数列》——等差数列授课教师:李老师1.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及求和公式;(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理解等差数列的产生和发展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听课教研活动记录数学(3篇)
第1篇听课教研活动记录:数学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数学教研组于2023年3月15日开展了以“聚焦核心素养,提升教学质量”为主题的听课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共同探讨数学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
二、活动时间与地点活动时间:2023年3月15日(星期三)上午第二节课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三、活动参与人员数学教研组全体教师四、活动内容1. 观摩优秀课例2. 评课议课3. 经验分享4. 总结反思五、活动过程(一)观摩优秀课例本次活动由我校数学教研组长王老师主讲,课题为《分数的加减法》。
王老师以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教学手段和巧妙的教学设计,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上,王老师通过创设情境、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同时,王老师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二)评课议课观摩课后,全体数学教师进行了热烈的评课议课活动。
首先,王老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了反思,分享了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随后,其他教师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1. 优点- 教学设计合理,教学目标明确。
- 教学方法多样,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 教学过程流畅,课堂气氛活跃。
- 教学效果显著,学生掌握知识扎实。
2. 不足- 部分环节时间分配不够合理。
- 部分学生的参与度有待提高。
- 课堂评价方式可以更加多样化。
(三)经验分享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活动邀请了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李老师进行经验分享。
李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分享:1. 深入研读教材,把握教学重难点2.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3. 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4. 加强课堂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四)总结反思最后,数学教研组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去掉绝对值的主要方法有:
(1)公式法: , 或 .
(2)定义法:零点分段法;
(3)平方法:不等式两边都是非负时,两边同时平方.
二、例题分析:
例1.解下列不等式:
(1) ;(2) ;(3) .
解:(1)原不等式可化为 或 ,∴原不等式解集为 .
解:(1)可由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或 的图象或者绝对值不等式的性质 得 ,∴ ;
(2)与(1)同理可得 ,∴ .
例3.(《高考 计划》考点3“智能训练第13题”)设 ,解关于 的不等式: .
解:原不等式可化为 或 ,即 ①或 ②,
当 时,由①得 ,∴此时,原不等式解为: 或 ;
当 时,由①得 ,∴此时,原不等式解为: ;
(2)原不等式可化为 ,即 ,∴原不等式解集为 .
(3)当 时,原不等式可化为 ,∴ ,此时 ;
当 时,原不等式可化为 ,∴ ,此时 ;
当 时,原不等式可化为 ,∴ ,此时 .
综上可得: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
例2.(1)对任意实数 , 恒成立,则 的取值范围是 ;
(2)对任意实数 , 恒成立,则 的取值范围是 .
听课记录
2014年9月22日
授课
教师
莫乾锡
学科
数学
学校
班级
忠县中学
高三(2)班
课题
含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解法
课型
新授课
教师教学过程记录
一、基础梳理(10分钟)
(一)主要知识:
1.绝对值的几何意义: 是指数轴上点 到原点的距离; 是指数轴上 两点间的距离
2.当 时, 或 , ;
当 时, , .
(二)主要方法:
当 时,由①得 ,∴此时,原不等式解为: .
综上可得,当 时,原不等式解集为 ,
当 时,原不等式解集为 .
例4.已知 , ,且 ,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解:当 时, ,此时满足题意;
当 时, ,∵ ,
∴ ,
综上可得, 的取值范围为 .
(四)巩固练习:
1. 的解集是 ; 的解集是 ;
2.不等式 成立的充要条件是 ;
3.若关于 的不等式 的解集不是空集,则 ;
4.不等式 成立,则 .
(五)课堂小结
教Hale Waihona Puke 点评:本节课主要以讲解例题为主。老师对例题的详细讲解,充分考虑到学生易错点,误区。
精炼的总结,系统的巩固知识。并且
充分调动课堂气氛
听课随感:老师对例题的讲解,充分考虑到学生易错点,误区。学生对知识主动探索,并在老师的点播下逐渐修正,进而都得出正确结论,富有趣味以及创造性,既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又防止学生思维僵化。在课业压力较大的的高三,充分做到了效率和时间有机结合,能力和容量相兼容。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知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学习的主动权。在课堂中,教师花了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多次进行合作学习,在合作探索中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