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五、名词解释:1、颅囟:新生儿颅顶各骨交接处,因颅缝较宽,只覆盖有膜性结构,称颅囟,主要的颅囟有额囟、枕囟。

2.骺线:长骨骨干与骺相邻的部分,称为干骺端,幼年时保留一片骺软骨,成年后骺软骨骨化,干骺端与骺软骨融为一体,其间遗留一钙化线,称骺线。

3、胸骨角:胸骨柄和胸骨体连接处,形成向前凸的角,其两侧接第2肋软骨, 是计数肋序数的体表标志。

4、翼点:颞窝内额、顶、颞、蝶四骨相交点,此处骨质最薄,内面有脑膜中动前支通过,此处外伤骨折,易损伤该血管造成颅内出血。

5、胸廓:胸廓由脊柱胸段,肋,胸骨及其间的骨连结构成,有上、下两口和前、后、外侧壁,起到保护胸腔脏器的作用,并参与呼吸运动。

6、肋弓:第8-10肋软骨依次连于上位肋软骨,形成左、右肋弓,构成胸廓下口的一部分。

7、椎间盘:位于椎体之间,由外部纤维环和内部的髓核构成,连接相邻椎体,并起到缓冲震荡作用。

8、足弓:由跗骨和跖骨借其连结而形成凸向上的弓,分为前后方向的内、外纵弓,左右方向的横弓。

足弓的存在,使足三点着地,增加了足的弹性和稳定性。

9、界线:由骶骨岬、弓状线、耻骨梳、耻骨结节和耻骨联合上缘所组成,其上方为大骨盆,下方为小骨盆。

10、斜角肌间隙:前、中斜角肌和第一肋之间的空隙,其内有锁骨下动脉和臂丛神经通过。

11、骨盆:由骶骨、尾骨和两侧髋骨及其连结构成。

12、腹股沟管:由腹前壁肌和腱膜所形成的一条潜在性的管道。

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侧半的上方约2.5cm处与腹股沟韧带平行。

于成年人,管长约4-5cm。

在男性有精索通过,女性有子宫圆韧带通过。

13、腹股沟韧带:腹外斜肌腱膜下缘增厚卷曲,张于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之间,称为腹股沟韧带。

14、拮抗肌:每一关节至少配布两组运动完全相反的肌,这些在作用上相互对抗的肌,互称为拮抗肌。

拮抗肌既相互对抗,也相互依存。

一组肌的功能丧失,另一组肌也无法发挥作用。

15、白线:位于腹前壁正中线上,介于左右腹直肌鞘之间,由两侧三层扁肌腱膜交织而成。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致用:”致用”指人类从实用的、功利的观点看待自然。

2.比德:所谓“比德”,就是以自然景物的某些特征来比附、象征人的道德情操的自然审美观。

3.畅神:所谓“畅神”,指自然景物本身的美可以使欣赏着心旷神怡,精神为之一畅。

4.澄怀观道:就是澄清心中一切已有之见,在心无旁骛的情况下,观照“宇宙里最幽深最炫远却又弥沦万物的生命本体。

”5.移情:所谓“移情”,就是我们把自己的情感移置到外物身上,于是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情感。

6.情感:情感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

7.想象:形象是在原有的表象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表象的分化、重组和运动,创造新形象的心理活动。

8.联想:联想是由知觉的一种事物想起另一种事物,或者由想起的另一种事物再想起第三种事物的心理活动。

9.联想分为:1)接近联想:2)类似联想:3)对比联想。

10.通感:又称联觉,指美感活动中视觉、听觉和其他各种感觉,即触觉、嗅觉、味觉可以相互沟通。

它是美的对象所引起的一种感觉能够和其他感觉相联系,从而产生感觉的转移、转化和渗透的一种心理现象。

11.趣味:直接含义指味觉,由此有机体从饮食中体验到愉快或不愉快,从而在饮食时判定方向。

非生理含以上的趣味概念有时说明人们对某些对象、生活方式和事业不由自主的眷恋和爱好。

12.科学美:是一种反映美,是人类在探索、发现自然规律过程中所创造的成果或形式。

13.科学美表现在对称、和谐、简洁三个性质中。

简答题1.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对美的认识是怎样的?柏:1)美的理式具有永恒性;2)美的理式具有绝对性;美的理式具有先验性和单一性。

亚:1)美产生于大小和秩序;2)美产生于一定的尺度,不能及也不能过。

2.对自然美的欣赏我国经历那三种阶段?1)第一阶段:在人类发展初期,致用的自然审美观不仅适用于我国,而且适用于欧洲。

2)第二阶段:我国比较成熟的比德的作自然审美观,形成于春秋时代。

“比德”是儒家学说的表现,是将儒家思想核心中的“仁政”“礼教”的部分渗透到山水审美中来。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一:稽留热:指体温恒定维持在39~40摄氏度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

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摄氏度。

常见于大叶性肺炎、伤寒等。

二:间歇热:骤起寒战高热39摄氏度以上,持续数小时,又骤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数天,高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如此反复发作。

常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三:回归热:指体温骤升达39摄氏度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降至正常水平。

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交替一次。

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等。

四:咯血:是指喉及喉以下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经口排出者。

包括大量咯血、血痰或痰中带血。

五:端坐呼吸:急性左心衰时呼吸困难的特点为活动时出现或加重,休息时减轻或缓解;仰卧加重,座位减轻。

病情较重的患者,被迫取半坐位或端坐位呼吸。

主要是因为活动时加重心脏的负荷,机体耗养量增加;坐位时下半身回心血量减少,减轻肺淤血的程度,同时膈肌位置低,膈肌活动增大,肺活量可增加11%~30%六:心源性呼吸困难(心源性哮喘):急性左心衰竭发作时的表现:患者于熟睡中突然胸闷、憋气惊醒、被迫坐起、伴有咳嗽,轻者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后症状逐渐减轻、缓解,重者呈高度气喘、面色青紫、大汗淋漓,呼吸有哮鸣音,咳浆液性粉红色泡沫样痰,两肺底有较多湿性罗音,心率增快、有奔马律。

此种呼吸困难又称“心源性哮喘”,常见于高心病、冠心病、风心病、心肌炎、心肌病。

七:三凹征:见于喉部疾病、气管疾病、外压性狭窄等原因引起的喉、气管、大支气管的狭窄与阻塞。

其特点是吸气费力、显著困难,重者由于呼吸肌极度用力,胸腔负压增大,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明显凹陷,称“三凹征”,常常伴有干咳及高调吸气性喉鸣。

八:发绀:亦称紫绀,主要由于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还原血红蛋白)增多,或血液中含有异常血红蛋白衍生物所导致的皮肤黏膜弥漫性青紫现象。

发绀在皮肤较薄、色素较少和毛细血管丰富的末梢部位,如舌、口唇、鼻尖、颊部和指甲床处表现较为明显。

名 词 解 释 大 全

名 词 解 释 大 全

名词解释大全爱憎分明:喜爱什么,憎恨什么,界限十分清楚明白。

安然无恙:恙,疾病,也指灾祸.平平安安地没有遭遇任何损害.拔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只能事与愿违.跋山涉水:形容旅途上艰辛劳苦.百看不厌:班门弄斧:比喻在内行面前卖弄本事.搬弄是非:把别人的话传来传去,从中挑拨,制造纠纷.变本加厉:原意是指变得比原来更深一层.后指变得比原来更严重.变幻莫测:变幻,没有规则地改变.该词指变化奇特,不可预测.别具匠心:匠心,高明而巧妙的构思.该词指具有独特的\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不耻下问: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或地位\辈分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不可救药:药,治疗.该词比喻人或事物已经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不可思议:思议,想象,理解.该词指对事物\情况\言行等难以想象,不能理解.不能自已:已,停止.该词指不能控制住感情.不屈不挠:屈挠,弯曲,比喻屈服.该词指在压迫或困难面前不低头,不屈服.不速之客:速,邀请.该词指没有受到邀请而自己来得客人.不屑置辩:不言而喻:喻,明白.该词指不用说什么就能明白.不约而同:原意是事先没有约定而一齐前来回合.后指没有事先商量约定而彼此的看法或言行相同.不折不扣:折\扣,商品照标价减去十分之几,叫几折或几扣.该词指丝毫未打折扣.形容完全十足,没有减少或走样.畅所欲言:畅,尽情\痛快.该词指痛痛快快地把要说的话都说出来.车水马龙:车像流水,马如游龙.形容车马来来往往的热闹景象.称心如意:称,适合.如,符合.该词指完全合乎心意.承前启后:承,接续.启,开创.该词指承接前代的,开创以后的.多用于事业\学术等领域.诚心诚意:诚,真实\诚恳.该词指真挚诚恳.触景生情:触,触动.该词指被眼前景物所触动而产生了某种感情.触目惊心:触目,目光接触到的.该词指看到的情况,引起内心震惊..穿凿附会:穿凿,勉强进行解释。

附会,将毫无关系的事物生硬地联系在一起。

该词指在论争中勉强解释、生硬联系。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视觉集中:通过两眼肌肉的协调,能够把视线集中在适当的位置观察物体。

2.视觉敏锐度:又称“视敏度”,即我们日常所说的实力,它是衡量视觉发展优劣的指标,是指分辨物体细节和轮廓的能力,也就是一个人的眼睛能正确辨别物体的最小维度。

3.颜色视觉:指区别颜色细微差异的能力,也称辨色力。

4.色盲:指不能正确辨别颜色。

5.色弱:指辨别颜色的能力较弱。

6.空间知觉:包括对方距离(或深度),形状,大小等的辨别,它需要由视觉,听觉,运动觉等多种感觉分析器联合活动才能逐步形成的。

7.方位知觉:即一个人对物体所处的空间位置的知觉,包括上下,前后,左右,东西,南北等。

8.形状知觉:对物体的几何形状的知觉。

9.距离知觉:辨别远近的知觉。

10.深度与距离知觉:即一个人判订物体与物体之间以及物体与人之间距离的一种能力。

11.时间知觉:对客观事物的延续性,顺序性和速度的反映。

12.观察: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

13.观察力:人在观察过程中表现出的稳定的品质和能力。

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产生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2.幼儿心理学:幼儿心理学是研究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3.认知过程:4.情感过程:5.意志过程:6.个性倾向性:7.个性心理特征:8.自我意识:9.反射:10.无条件反射:11.1.记忆:人脑识记信息,保持信息和提取信息的心理过程。

2.形象记忆:以事物的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3.运动记忆:以做过的动作为内容的记忆。

4.情绪记忆:以体验过的情绪为内容的记忆。

5.语词逻辑记忆:以有内在逻辑的信息为内容的记忆。

6.识记:识记就是记,是信息编码与输入过程。

7.机械识记:对识记的内容没有理解,只是根据前后顺序等外部联系去识记,这种识记就是机械识记。

8.意义识记:如果识记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则是意义识记。

9.保持:大脑贮存信息的过程。

10.回忆:大脑回忆并输出信息的过程。

11.再认:再次识别出识记过的信息。

12.再现:即对识记过的信息的重现。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五常:指五行。

2.风气:指自然界的气候。

3.元真:指元气或真气。

4.客气邪风:外至曰客,不正曰邪,泛指外来的致病因素。

5.疢难:指疾病。

6.导引:指自我按摩的一种养生却病疗法。

7. 吐纳:是调整呼吸的一种养生却病方法。

8. 膏摩:用药膏熨摩体表的一种外治法。

9. 未至而至:第一个"至"字指时令,第二个"至"字是指相应的气候变化。

10.阳病:指属外表经络的病证。

11.阴病:指属内部脏腑的病证。

12.五劳:《素问·宣明五气篇》及《灵枢·九针论》均以"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为五劳所伤。

13.七伤:《诸病源候论·虚劳候》指出七伤为大饱伤脾,大怒气逆伤肝,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形寒饮冷伤肺,忧愁思虑伤心,风雨寒暑伤形,大恐惧不节伤志。

14.六极:杨雄《方言》:"极,疲也"。

六极指六种虚损的病证。

《诸病源候论》谓气极、血极、筋极、骨极、肌极、精极为六极。

15.谷饪:谷同榖(gǔ谷)。

饪(rèn任),熟食也。

饪指饮食。

16.五邪:指风、寒、湿、雾、饮食之邪。

17.厥阳:厥,逆也。

厥阳即阳气上逆。

18.卒厥:卒同猝。

卒厥,是突然昏倒的一种病证。

其病机阴阳气血逆乱。

19.脉脱:指一时性脉象乍伏不见,多由邪气阻遏,脉中气血一时不通所致。

20.四季脾王:王,通旺。

意指四季之末,即农历三、六、九、十二各月之末十八天,为脾土当令之时。

此处可理解为一年四季脾气都健旺之意。

21.痼疾:指难治的慢性久病。

22.卒病:指突然发生的新病。

二、一、名词解释1.刚痉:是外感痉病的一种以头项强急,口噤,甚则角弓反张,发热恶寒,无汗为主症的疾病。

2.柔痉:是外感痉病的一种以头项强急,口噤,甚则角弓反张,发热汗出而不恶寒为主症的疾病。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大全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大全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大全现代汉语名词解释大全1. 爱情:指人与人之间互相喜爱、关心、尊重和亲密交往的感情。

2. 安全:指人的生命、财产和身体得到保护,没有受到威胁和危险的状态。

3. 环境:指人类生活和工作的周围条件,包括大气、水、土壤等自然要素以及社会、文化等人为因素。

4. 教育:指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学习,培养人的知识、能力、品德和态度的过程。

5. 人权:指人类共有的、不可分割的自由和权益。

6. 政府:指治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组织机构,负责管理公共事务,维护社会秩序和提供公共服务。

7. 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所创造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艺术作品等的综合体。

8. 健康:指身体和心理的健康状况,即没有疾病和痛苦,身心正常运转的状态。

9. 知识:指人们通过学习和实践所掌握的有关事物的信息和技能。

10. 消费:指人们购买和使用商品和服务的行为。

11. 媒体:指传播信息和传播意见的工具和机构,如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

12. 建筑:指为人类活动而建造的房屋、公共设施和工程。

13. 交通:指人和物在不同地点之间流动的方式和工具,如道路、铁路、航空、海运等。

14. 科技:指科学和技术的结合体,包括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应用。

15. 文学:指用语言来表达思想、感情和意境的艺术形式。

16. 历史:指过去发生的事件、人物和事物的纪录和研究。

17. 经济:指社会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一系列活动。

18. 政治:指社会组织和管理权力的活动和制度。

19. 心理:指人的思维、情感、意识等心理过程和状态。

20. 卫生:指人的健康保健和疾病预防的措施和活动。

21. 军事:指国家用来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武装力量和战争活动。

22. 农业:指种植农作物和养殖家畜的生产活动。

23. 玩具:指供儿童玩耍和学习的物品。

24. 电影:指用电影摄影技术制作的艺术作品。

25. 社会:指人类的群体组织和关系,以及人们在其中生活和互动的活动。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大全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大全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现代汉语名词解释1. 文字: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2.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性符号系统,是汉族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创造出来的。

3.六国古文:战国时期秦国的文字变化较小,我们把秦以外的诸侯国的文字称之为六国古文。

4.隶变:用横、竖、撇、点、捺等笔画转写隶书所发生的变化。

5.表音文字:用数目不过的文字及字母表示一种文字里有限的音位和音节,从而标识语言中词语的声音。

一定的音又一定的字母来表示,一定的字母又表示一定的音。

6.假借:本无其字而根据被记录的词的读音,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已有汉字表示新词的一种方法。

(胡)/ 一种借字表音的方法,即借一个已有的字来表示语言中与其声音相同或相近的语素。

这种由于音同或音近而被借来表示另外意义的字叫假借字。

7.转注:部首相同,声音相同或相近,意义相通,可以互相训释的字。

8.笔画:字形的最小结构单位,是独体字的结构单位,书写时从落笔到提笔称之为一笔或一画,它由点和线构成。

这些点和线的具体形状叫做笔形。

9.部件:汉字合体字中由一个以上的笔画构成的可以独立书写的组字单位。

10.偏旁:合体字进行第一次切分而产生的两个部分。

11.笔顺:书写现代汉字时,笔画有先有后,书写时的这种笔画先后叫做笔顺。

12.部首:字典为了给汉字分类而确定的字类标目,是从分析字型的结构产生的。

/ 具有字型归类作用的偏旁,是字书中各部的首字。

13.通用汉字:在当代使用的汉字,除去专用汉字(人名、地名及科技专用字)以外的字。

14.六书:古人把汉字的结构方式和使用方式归结为六种类型,称为“六书”。

“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汉字的结构形体,转注、假借指的是汉字的使用方式。

15.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16.方言:全民语言即民族共同语的地方变体或地域分支,是从属于民族共同语的语言低级形式,是为全民范围内某一地区的人民服务的,并不是与普通话并立的独立形式。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全部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全部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全部名词是语言中的一个重要词类,用来指代人、事物、概念等。

在现代汉语中,名词的解释有很多种,以下是对一些常见名词解释的详细讨论。

1. 人名:人名是用来指代具体个体的名词,如张三、李四等。

人名通常由姓氏和名字组成,用于个人的唯一标识。

2. 地名:地名是用来指代地理位置的名词,如北京、上海等。

地名可以包括国家、城市、山脉、河流等地理要素,用于描述特定的地理位置。

3. 物品名:物品名是用来指代物品的名词,如书、笔、汽车等。

物品名可以包括具体的实物,也可以包括抽象的概念,用于描述具体的物品。

4. 抽象名:抽象名是用来指代抽象概念的名词,如爱、幸福等。

抽象名可以包括情感、状态、观念等抽象概念,用于描述抽象的概念。

5. 动物名:动物名是用来指代动物的名词,如猫、狗等。

动物名可以包括具体的动物种类,用于描述具体的动物。

6. 植物名:植物名是用来指代植物的名词,如树、花等。

植物名可以包括具体的植物种类,用于描述具体的植物。

7. 专有名词:专有名词是特指某个具体个体的名词,如《红楼梦》、《水浒传》等。

专有名词可以包括作品、机构、品牌等特定的个体,用于描述具体的特定事物。

8. 泛指名词:泛指名词是用来指代一类事物或概念的名词,如人类、动物等。

泛指名词用于泛泛地描述某个范围内的事物或概念。

需要注意的是,名词的解释可以根据上下文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同一个名词在不同语境中可能有不同的含义。

因此,在使用名词时,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和意义来进行理解和解释。

总结起来,现代汉语中的名词可以分为人名、地名、物品名、抽象名、动物名、植物名、专有名词和泛指名词等。

名词的解释可以根据不同的语境和意义而有所变化,需要根据具体的上下文来进行理解和解释。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遗传(heredity):指亲代与子代之间相似的现象。

变异(variation):指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

染色体(chromosome):指细胞分裂过程中,由染色质聚缩而呈现为一定数目和形态的复合结构。

有丝分裂(mitosis ):又称间接分裂,是高等植物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包含细胞核分裂和细胞质分裂两个紧密相连的过程。

减数分裂(meiosis ):又称成熟分裂,是性母细胞成熟时,配子形成过程中发生的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方式。

由于形成子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比性母细胞减少一半,因此称为减数分裂。

联会(synapsis):减数分裂偶线期开始出现同源染色体配对现象,即联会。

姊妹染色单体(sister chromatid):二价体中一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互称为姊妹染色单体。

同源染色体(homologous chromosome):指形态、结构和功能相似的一对染色体,他们一条来自父本,一条来自母本。

性状(character):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的总称。

单位性状(unit character):把生物体所表现的性状总体区分为各个单位,这些分开来的性状称为单位性状。

相对性状(contrasting character)等位基因(allele):位于同源染色体上,位点相同,控制着同一性状的基因。

测交(test cross):是指被测验的个体与隐性纯合体间的杂交。

基因型(genotype):也称遗传型,生物体全部遗传物质的组成,是性状发育的内因。

表现型(phenotype):生物体在基因型的控制下,加上环境条件的影响所表现性状的总和。

染色单体(Chromatid)又称染色分体,是染色体的一部分。

在减数分裂或有丝分裂过程中,复制了的染色体中的两条子染色体。

非姐妹染色单体(non-sister chromatid):两个同源染色体中由不同着丝点相连的染色单体,就叫非姐妹染色单体。

着丝粒(centromere):在细胞分裂时染色体被纺锤丝所附着的位置。

名词解释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即对专业名词的解释。

简单来说,就是解释一个词语。

名词是一个词语,意思是表示人或事物以及时间、方位等的词。

“名词解释”的意思是:对概念的内涵或语词的意义所做的简要而准确的描述。

一、读音:míng cíjiěshì
二、举例:1、学校:教授某一项或一些专门技术的地方。

2、司机:机动车驾驶员。

3、菊花: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卵形有柄,边缘有缺刻或锯齿,秋季开花。

由于人工培育,增加了很多品种,颜色、形状和大小变化很大。

有的品种可入药。

4、厨师:以烹调为职业的人。

5、袋鼠:哺乳动物的一科,形似鼠而体大。

前肢短小,后肢粗大,善于跳跃,尾巴粗大,能支持身体。

雌的腹部有一育儿袋。

种类多。

如大袋鼠、树袋鼠等。

分布于澳洲各地。

三、名词解释与概念定义区别:名词解释:是对一个名词的分析解说概念:是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方式。

是把事物的共同本质特点抽象出来加以概括。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呼吸: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需要不断地从外界环境中摄取氧气并把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这种机体与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潮式呼吸:又称陈—施呼吸,是一种呼吸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然后再由深快转为浅慢,再经一段时间的呼吸暂停(5—30S),又开始重复以上的周期变化,其形态如潮水起伏。

深度呼吸:一种大而规则的呼吸,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尿毒症酸中毒浅快呼吸:浅表而不规则的呼吸,有时呈叹息样。

见于呼吸机麻痹,濒死病人间歇(断)呼吸:又称毕奥呼吸,是有规律地呼吸几次后,突然停止呼吸,间隔一段时间后又开始呼吸,如此反复交替体位引流:是将病人臵于特殊的体位,借重力作用使肺部及深部支气管的痰液引流至较大的支气管并咳出体外的方法。

吸痰法:是指利用机械吸引的方法,经口,鼻腔,人工气道将呼吸道分泌物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吸入性肺炎,肺不张,窒息等并发症的一种方法氧气疗法:是指通过给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增加动脉血氧含量,纠正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以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一种治疗方法外呼吸:指外界空气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即通过呼吸运动与血液循环,肺泡内的空气与肺部毛细血管内的静脉血之间不断地进行气体交换,静脉血吸入氧,排出二氧化碳,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的过程.生命体征:是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总称体温:通常是指身体内部胸腔,腹腔,中枢神经的温度,又称为体核温度,其特点是相对稳定且较皮肤温度高发热:体温过高,是由于致热源作用于体温调节或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等原因,使产热增加而散热减少,导致体温超过正常范围热型:将体温绘制在体温单上,互相连接,就构成了体温曲线,各种体温曲线的形状称为热型稽留热:体温持续在39-40℃左右,数天或数周,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但波动幅度不大,24小时体温差在2.0℃以上,最低体温仍高于正常水平间歇热:体温骤然升高至39℃以上,持续数小时或更长,然后下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经过一个间歇,又反复发作不规则热:体温在24小时中变化不规则,持续时间不定脉搏:每个心动周期中,动脉内的压力随着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而发生的周期性波动所引起的动脉管壁的搏动,称为动脉脉搏,简称脉搏脉率:脉率是指每分钟脉搏搏动的次数(频率)速脉(心动过速):指成人在安静状态下脉率大于100次每分钟缓脉(心动过缓):指成人在安静状态下脉率小于60次每分钟脉搏短绌:在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称为脉搏短绌二联律/三联率:是指每隔一个/两个正常搏动后出现一次期前收缩洪脉:当心输出量增加,外周动脉阻力较小,动脉充盈和脉压较大时,则脉搏强而大,称为洪脉血压:是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一般所说的血压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收缩压:在心室收缩时,动脉血压上升达到的最高值称为收缩压舒张压:在心室舒张末期,动脉血压下降达到党的最低值称为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的平均值称为平均动脉压热疗法:是利用高于人体温度的物质作用于人体表面,通过神经传导,引起皮肤或内脏器官血管的收缩压或舒张压,改变机体各系统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达到治疗目的冷疗法:是利用低于人体温度的物质作用于人体表面,通过神经传导引出皮肤或内脏器官血管的收缩或舒张,改变机体各系统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达到治疗目的继发效应:持续用冷1小时后,即出现10-15分钟小动脉扩张,持续用热1小时后,扩张的小动脉会发生收缩,这种用冷或用热超过一定时间,所产生的生理效应相反作用的现象称为继发效应标本:是指采取病人少许的血液,排泄物,分泌物,呕吐物,体液和脱落细胞等样品,经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实验室技术和方法对其进行检验,作为判断病人有无异常存在的依据12小时尿标本:留取12小时尿标本,于下午7点排空膀胱后留取尿液至次日早上7点留取最后一次尿液24小时尿标本:留取24小时尿标本,嘱病人在早上7点排空膀胱后,开始留取尿液,至次日早上7点,留取最后一次尿液危重病人:是指病情严重,随时有可能发生生命危险的病人意识障碍:是指个体对外界环境刺激缺乏正常反应的一种精神状态,任何原因引起大脑高级神经中枢功能损害时,都可能出现意识障碍意识模糊:较嗜睡深的一种意识障碍,病人表现为思维和语言不连贯,时间、地点、人物定向力发生障碍,可有错觉、幻觉、躁动不安、精神错乱嗜睡:病人处于持续睡眠状态,但能被语言或轻度刺激唤醒,醒后能正确、简单而缓慢的回答问题,但反应迟钝,刺激去除后又很快入睡,是最轻度的意识障碍昏睡:病人处于熟睡状态,不易唤醒,但经压迫眶上神经、摇动身体等强刺激可被唤醒,醒后答话含糊或答非所问,停止刺激后又马上进入熟睡昏迷:是最严重的意识障碍,也是病情危重的信号,按其程度可分为浅昏迷,中度昏迷,深昏迷心肺复苏:是针对心跳,呼吸停止所采取的心脏按压或其他方法形成的暂时的人工循环并恢复心跳和血液循环,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并恢复自主呼吸,达到恢复苏醒和挽救生命的目的基本生命支持:又称徒手(或初步)心肺复苏,指不用任何设备保证气道通畅,支持呼吸和循环,维持病人的脑、心和其它组织的供氧,维持生命,基本生命支持可以用于对任何原因所致的心搏动骤停和呼吸停止的病人洗胃法(术):是将胃管由鼻腔或口腔插入胃内,反复灌入洗胃溶液而达到冲洗并排出胃内容物目的的一种方法(技术)临终:是临近死亡的阶段,指现代医学不能彻底医治的疾病,经过一段时间的维持(支持性)治疗,仍不能好转,病情逐渐恶化,医生认为是无效治疗时至病人临床死亡的时间为临终关怀:是一种社会及亲属对临终者总体的、特殊的、人文的态度,自始至终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临终关怀:是有组织地向临终病人及其家属提供一种全面的照护,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主要是为临终病人缓解痛苦,使生命得到尊重,症状得到控制,提高生存质量,家属的身心健康得到维护和增强,使病人在临终能够无痛苦、安宁、舒适的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脑死亡:即全脑死亡,包括大脑、中脑、小脑、脑干的不可逆死亡,是生命活动结束的象征静脉输液: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原理将大量无菌液体、电解质、药物由静脉输入体内静脉输血:是将血液通过静脉输入人体体内的方法,输血是临床上常用的急救和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成分输血:即依据不同的血液比重,将血液中的各种成分加以分离提纯,分别制成高浓度的制品,根据病人情况的需要分别输入有关血液成分自体输血:是指采集病人自己的血液或术中失血再回输给本人的方法便秘:是指正常的排便形态改变,排便次数减少,排出过干过硬的粪便,且排便困难腹泻:正常排便形态的改变,频繁排出松散稀薄的粪便甚至水样便粪便嵌塞:指粪便持久滞留堆积在直肠内,坚硬不能排出,常发生于慢性便秘病人排便失禁:指肛门括约肌失去意识的控制而不自主地排便肠胀气:指胃肠道内有过量气体积聚,不能排出灌肠术:是将一定量的液体由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以帮助病人清洁肠道,排便、排气或肠道供给药物,达到缓解症状,协助和治疗疾病为目的的方法不保留灌肠:是将一定量的溶液由肛门经直肠,以刺激肠蠕动,清除肠内粪便和积气的方法。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现代汉语名词是指现今汉语中用来指称人、物、事物的词语。

名词是汉语八大词性之一,它可以具体表示一个人、物、地点,也可以抽象表示一个概念或者动作。

下面我将解释一些常见的现代汉语名词。

1.人名:指的是用来指称具体个体的名词。

例如:“张三”、
“王小明”等都属于人名。

2.地名:指的是用来指称地理位置的名词。

例如:“北京”、
“上海”等都属于地名。

3.物名:指的是用来指称事物或物品的名词。

例如:“手机”、“电视”等都属于物名。

4.抽象名词:指的是用来指称一种概念、性质、状态或者动作
的名词。

例如:“爱情”、“友谊”等都属于抽象名词。

5.专有名词:指的是用来指称特定个体的名词。

例如:“中国”、“苹果”等都属于专有名词。

6.集体名词:指的是用来指称由多个个体组成的集体的名词。

例如:“家人”、“学生”等都属于集体名词。

7.可数名词:指的是可以用数字进行计数的名词。

例如:“书”、“桌子”等都属于可数名词。

8.不可数名词:指的是不能用数字进行计数的名词。

例如:“水”、“爱”等都属于不可数名词。

9.专有名词:指的是用来指称独特个体的名词。

例如:“中国”、“苹果”等都属于专有名词。

10.具体名词:指的是用来指称具体个体的名词。

例如:“猫”、“桌子”等都属于具体名词。

以上是对现代汉语名词的一些解释,名词作为汉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我们描述世界、交流思想提供了丰富的词汇资源。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色调:又称色泽、色相,是色彩所独有的相貌,是区别色彩种类的名称。

一个颜色的名称就代表了这种颜色的相貌。

2.视度:视觉感觉的清楚程度称为视度。

3.明视度:指人眼视觉之品质及状态,于户外,其指目标物可被人眼察觉之距离;于室内,其指可在标准视觉环境观看实际物清楚对比之能力。

4.明适应:人由黑暗环境进入明亮环境的时候,刚开始时人眼不能辨别物体,要经过几十秒的时间才能看清物体,这种过程叫做明适应。

5.劳动强度:指作业者在生产过程中体力消耗及紧张程度。

6.适应:视觉适应环境光线条件的能力。

当外界光线亮度发生变化时,人眼的感受性也随之发生变化,这种感受性对刺激发生变化顺应性的变化叫做适应。

7.微气候:微气候是指生产、生活过程中的局部气候条件。

包括下列4个参数:空气气温、空气湿度、气流速度(风速)、热辐射。

8.人机系统:由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人和机器两个子系统构成的,且能完成特定目标的一个整体系统。

系统中的人指机器的操纵者或使用者;机器的含义是广泛的,指人所操纵或使用的各种机器、设备、工具等的总称。

9.体力工作负荷:人体单位时间内承受的体力工作量大小。

工作量越大,人体承受的体力工作负荷强度越大。

10.视觉偏码:11.应激:应激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状态。

每当系统偏离最佳状态而操作者有又无法或不能轻易地校正这种偏离时,操作者呈现的状态即为应激。

12.屏蔽:13.基础代谢:指人体维持生命的所有器官所需要的最低能量需要。

即人体在清醒而又极端安静的状态下,不受肌肉活动、环境温度、食物及精神紧张等影响时的能量代谢率。

二.简答题1.什么是人因工程学?答:人因工程学是研究人—机—环境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是一门边缘性学科,该学科在发展过程中有机的融合了心理学、生理学、管理学等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成果。

该学科的研究目的在于设计和改进人—机—环境系统,使系统获得较高的效率和效益,同时保证人的安全、健康和舒适。

综上所诉,人因工程学即按照人的特性设计和改进人—机—环境系统的科学。

名词解释——精选推荐

名词解释——精选推荐

名词解释:1.志怪传奇小说:志怪小说是指魏晋时代以神仙怪异为题材的文言小说。

至唐代志怪小说演变为唐传奇,从此志怪传奇小成为文言小说的主流。

2.唐传奇:唐代文言短篇小说称之为“传奇”最早见于晚唐裴铏的《传奇》一书,宋以后根据这种小说记叙奇行异事的特点,遂以传奇概称之。

另一方面,由于当时人们对小说也还没有摆脱传统的偏见,一些正统派文人轻蔑地称其为“传奇”,以别于高雅的古文。

3.宋元话本小说:我国古代小说发展到宋元时代,又出现了新的飞跃。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和“说话”艺术的兴盛,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小说即“话本小说”,这也是我国古代最早的白话小说。

宋元话本散见于《清平山堂话本》《京本通俗小说》《熊龙峰四种小说》和冯梦龙编撰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中,在结构体制上由题目、入话、正话和篇尾四部分组成。

4.入话:也叫“得胜头回”、“笑耍头回”就是在正文之前,先写几首与正文意思相关的诗词或几个小故事,把它作为开篇,以引入正话。

“入话”具有肃静听众,启发听众和聚集听众的作用。

5.“三言”:“三言”是冯梦龙编撰的短篇白话小说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总称,每集收短篇小说四十篇,共一百二十篇。

其中多数是经过作者润色的宋元明话本和明代文人的拟话本,而作者自己创作的作品较少。

6.“二拍”:是凌蒙初编写的,包括《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每集40篇,共80篇。

但《二刻》中有一篇与《初刻》中重复,有一篇是杂剧,所以实有78篇,主要是作者自己的创作。

7.历史演义小说:我们把敷演史传、偏重叙述朝代兴废争战之事,而又故事性强,通俗易懂的小说称为历史演义小说。

如《东周列国志》《三国演义》《樵史通俗演义》等。

8.《全相平话五种》:元刊《全相平话五种》,包括《武王伐纣平话》、《七国春秋平话》(后集)、《秦并六国平话》、《前汉书平话》、《三国志平话》,均不署作者姓名。

9.《三国演义》嘉靖本:现见到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最早刊本是明嘉靖壬午(1522年)刊刻的。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症状:患者主观感受到不舒适或痛苦的异常感觉或病态改变称症状(symptom)。

2.体征:医生或其他人能客观检查到的改变称体征(sign).3.发热:当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称发热(fever)4.稽留热(continued fever):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常见于大叶性肺炎。

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

5.弛张热(remittent fever):又称败血症热型。

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

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

6.水肿: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称为水肿(edema)。

7.咯血(hemoptysis):喉及喉以下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经口排出者称咯血。

8.牵涉痛:是指内脏器官或深部组织的疾病引起的疼痛,可在体表的某一部位也发生痛感或痛觉过敏区。

这是因为病变内脏与分布体表的传入神经进入脊髓同一节段并在后角发生联系,来自内脏的痛觉冲动直接激发脊髓体表感觉神经元,引起相应体表区域的痛感,称牵涉痛(referred pain)或放射痛(radiating pain)9.发绀(cyanosis):又称紫绀,是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粘膜呈青紫色的表现。

10.呼吸困难(dyspnea):是指患者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表现呼吸运动用力,重者鼻翼扇动,张口耸肩,甚至出现发绀,呼吸辅助肌也参与活动,并伴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的异常。

11. 呕血(hematemesis):是上消化道疾病(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器官,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肝、胆、胰疾病)或全身性疾病所致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血液经口腔呕出。

12、腹泻(diarrhea):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带有粘液。

脓血或未消化的食物。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熬:“干煎也”,相当于现代的焙法,对药物用微火烘烤的过程。

白粉:米粉。

白饮:又作白米饮,指米汤。

奔豚:病证名。

豚,猪也。

此证以病人自觉有一股气从少腹上冲胸咽,呈发作性,像小猪奔跑为特征,故名奔豚。

该证时发时止,发时痛苦异常。

(苓桂甘枣汤)并病:一经的病证未罢,而另一经病又起,有先后次第之分。

不更衣:不大便。

不可余药:不可用其他的药剂,从抵当丸服法看,本为不可剩余药渣,连同药渣一并服下。

但欲寐:精神萎靡,似睡非睡状态。

合病:凡两经或三经同时发病,无先后次第之分者。

潮热:一种热型,发热如潮水一样,定时而发,至时而降。

瘛瘲:即阵发性手足抽搐痉挛。

喘家:指素有喘病的人。

喘冒:气喘而头晕目眩。

除中:证候名。

中,此指胃气。

除为消除,去除之意。

除中,即胃气垂绝,表现为本当不能食,而反突然求食,是病情恶化的表现。

怵惕:恐惧不安的样子。

疮家:久患疮疡之人。

干噫食臭:噫,嗳气。

臭,气味。

干噫食臭,即嗳气并带有陈食酸腐气味。

甘澜水:又称“劳水”,即扬之搅之已无力之水。

用此水煎药,意在不助下焦水邪。

固瘕:胃中虚寒,水谷不化而结积的病证。

临床表现为大便初硬,后便溏薄,且日久不愈。

谷瘅:瘅,通“疸”,黄疸的一种,由脾胃虚弱,运化失职,湿邪内阻所致。

以饮食减少,过经:邪离本经,传入他经,名曰过经。

食后头眩,心胸不舒为主要临床表现,有寒湿与湿热两种类型。

寒格:下寒与上热相格拒。

汗出濈濈然:汗出连绵不断。

嘿嘿:表情沉默不欲言语。

坏病:变证。

指因误治使原发病出现反常变化,无六经病临床特征的病证。

蛔厥:因蛔虫内扰,疼痛剧烈,气机逆乱而致四肢逆冷。

火逆:误用火法治疗而引起的变证,通称火逆。

饥不能食:言懊恼之盛,似饥非饥,而不能进食。

煎:将液体加热浓缩的过程。

将息:调理休息之意,是服药后护理之法。

脚挛急:脚,小腿。

脚挛急,即小腿筋肉拘急,伸屈不利,或伴有轻度疼痛。

结胸:证候名。

指有形之邪结于胸膈,以胸脘部疼痛而硬为主症的证候。

筋惕肉瞤:指肌肉不自主地跳动。

名词解释全

名词解释全

1)表面(surface):是指凝聚相与真空,空气或其蒸气间的交界2)界面(interface):是指凝聚相与其他相间的交界面。

3)表面张力:即垂直作用在单位边长且与液面相切的力,这个力力图使液面收缩。

4)比表面积,就是单位体积V(或单位质量m)物质所具有的表面积5)比表面能:物质的细分过程需要外界做功,并以表面能的形式储存于表面之上,因此物质表面分子较内部分子有更高的能量,其差值称为表面过剩自由能,或表面能。

6)临界胶束浓度:胶团或胶束形成胶团的最低浓度称为临界胶团浓度CMC。

7)加溶(或增溶)作用:是表面活性剂溶液对于不溶性或微溶性物质溶解能力突然增加的现象。

8)毛细凝结:就是气体和蒸汽在多孔吸附剂被视为毛细管的孔洞中自动凝结和液化的现象,饱和吸附量对应了毛细孔被吸附质填满的情况。

9) 接触角滞后:若液体与固体发生相对运动时,则会形成两个不同的接触角。

较大的θa 称为前进接触角,较小的θr 称为后退接触角。

这种θa >θr 的现象称为接触角滞后。

10) ζ电位定义:在Stern 模型中,带有溶剂化层的滑移界面与溶液之间的电势差称为 ζ 电位。

11) 絮凝:分散体系中,由于布朗运动,小颗粒互相碰撞并聚集成更大的粒子,此过程称之为絮凝。

12) 中和絮凝:因为粒子表面失去电荷, 值降低,使体系稳定性降低乃至失去稳定性的过程为中和絮凝。

13) 浓度絮凝:当外加惰性电解质浓度增加时,使双电层的扩散层厚度减少,从而ζ电位下降,静电排斥位能降低而引起的絮凝。

14) 溶胶的习惯性:习惯性是指溶胶发生絮凝的一次电解质加入量不等于分几次加入的总量的现象。

15)流变性质:液体流动和在切应力作用下的形变。

16)流变学:研究液体的流动与形变的科学。

17)自由型分散体系:分散相浓度低,粒子间作用力极小,粒子随介质一起运动,体系的流变性质大体遵循介质的规律,只是黏度略高于纯溶剂。

18)结合型分散体系:是分散相浓度很大的体系,是实际存在的体系。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作业3一、名词解释1、“诗穷而后工”说:欧阳修在《梅圣俞诗集序》一文中提出来的,他认为“诗人少达而多穷,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愈穷则愈工”。

“诗穷而后工”这的“穷”不是指经济生活的穷困,而是指诗人困厄的人生境遇。

认为诗人在受到困厄环境的磨砺,幽愤郁积于心时,主能写出精美诗歌作品。

这在司马迁、钟嵘、韩愈等人的诗文论中也有类似表达。

欧阳修则进一步将作家的生活境遇、情感状态直接地与诗歌创作自身的特点联系起来。

2、词“别材”、“别趣”说:所谓“别材”是从创作主体方面讲的,“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这种诗人的特别才能主要在便体现在“妙语”上,不是只靠书本学问就能写好诗的。

“别趣”是就诗歌的审美特征而言的,这种特别的趣味便是“兴趣”,便是“尚意兴而埋在其中”,便是“兴致”,而不是宋诗里充斥着的道理、性理。

诗歌必须具有生动的形象,真实有情感,不是发议论,讲道理就可成诗歌的。

严羽的“别材”“别趣”之说虽强调诗歌不同于“书”“理”的思维表现特点,但并没把“别材”“别趣”和“书”“理”完全对立或割裂开来,而是同时看到了二者间的关系。

严羽主要是反对宋人以议论为诗、以文字为诗,强调不能用抽象的思维来创作,不能拘泥于语言文字,而抹煞了诗歌的缘情本质。

3、李清照的词“别是一家”说:李清照在《论词》中提出的一个著名观点是词“别是一家”说,就是说诗和词应该分家,力主严格区分词与诗的界线。

她认为两者区别主要在于诗、词声律要求不同,诗的声律要求简单粗疏,而词的音律、乐律规则要求严格;如果说,诗要求语言的节奏美,则词不仅要求语言的节奏美,而且要求歌唱时的音乐美,反对以诗的粗疏的格律来破坏词之音乐美。

4、“性灵”说:为了抨击七子派的复古之风,公安派的中坚人物袁宏道提出了“独抒性灵”的口号。

他在给他的弟弟中道的诗集写序时说道:“足迹所至,几半天下,而诗文亦因之以日进。

大都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

”提出了文学批评史上所称的“性灵”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1、实验针灸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主要开展针灸理论、针灸作用规律、针灸作用机制和针灸应用技术等相关研究的一门新兴学科;是针灸学科一个新的分支;也是研究针灸神经生物学机制的重要基础。

3
4、
5
6、穴位功能特异性:是指穴位与非穴位、不同穴位之间在主治和
功能作用上所存在的差异。

7、针灸作用的时间效应:对穴位进行针灸刺激时,针灸效应的发生、发展呈现一个渐进的时间过程,分为潜伏期、上升期、高峰
期和下降期。

时效曲线:用直角坐标图表示针效与时间的关系。

8、针麻诱导期:在实施针麻手术之前,对选定的穴位预先进行一段时间针刺刺激,至镇痛效果达到可以手术这段时间。

(一般在
25~40min左右)
9
11
痛阈
12
13、
针灸作用:针灸的镇痛作用、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调控作用和对失调的脏腑器官功能的调整作用。

第一章针灸作用的基础研究
第一节:
1、穴位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感受刺激、反应病症
2、穴位感受器的特点:(后面要加具体的内容)
1穴位可以感受多种形式的刺激,2穴位对不同形式的刺激有不同的适应性,3穴位对不同形式刺激的感觉阈不同
3、穴位病理反应的表现形式:感觉异常、组织形态改变、生物物
5
1
2、常见的经络现象及其特点:
常见的经络现象
(1)生理现象——循经感传现象
(2)病理现象——循经性感觉障碍和可见的经络现象:①循经性
感觉障碍;②可见的经络现象:循经性皮肤病、循经性皮肤血管神
经性反应
特点:(1)循经感传现象基本特征:1)循经扩布;2)趋向病所;3)宽度和深度不均;4)感觉性质多样;5)慢速传导;6)双向循行和回流现象;7)可以阻滞:①机械压迫②局部降温③局部注射普
5、神经节段性分布与穴位主治功能的关系
1)躯干部经穴主治功能与神经节段的关系
分析任脉、督脉、胃经、膀胱经、肾经和脾经位于颈部、上胸部、下胸部和腰骶部经穴的主治病症,可发现其有明显的神经节段性。

从神经解剖学分析,人体躯干部穴区所属神经节段与其主治内脏
所属神经节段具有相当的一致性
7、远距离取穴可以用“中枢汇聚理论”解释。

8、胃耳反射:传入神经—迷走神经;传出神经—交感神经节后纤
维;中枢神经—下丘脑后外侧区
1
23得5
1
引起痛觉的刺激多为伤害性刺激。

疼痛分类:(根据疼痛的性质):
①刺痛:又称快痛、第一痛。

其特点是痛觉清晰、尖锐,定位明确,迅速发生又迅速消失,引起较弱的情绪变化,常伴有受刺激
的肢体出现保护性反射。

②灼痛:又称慢痛、延缓痛、第二痛。

其特点是痛觉缓慢形成,持续时间较长,定位较差,呈烧灼感,使人不易忍受,常伴有情绪反应、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变化。

③酸痛、胀痛、绞痛:其特点是痛觉难以描述,定位差,难以确
25 3

⑶针刺镇痛的空间作用范围:针刺具有全身性的镇痛作用,但穴
位与针刺镇痛部位之间有相对的特异性。

⑷针刺镇痛作用的时程:在人体从针刺开始至痛阈或耐痛阈升高至最大值一般需20~40min,继续运针或通电刺激可使镇痛作用持
续保持在较高水平上,停针后其痛阈呈指数曲线形式回复,半衰
期为16min左右。

⑸针刺镇痛作用的影响因素:针刺镇痛作用主要受到个体差异、
时间因素、刺激参数等的影响。

5、针麻特点:①使用安全,适用范围广。

②患者处于清醒状态,
6
1
胞免疫等):
⑴针灸对白细胞的调节作用:针灸可以调节外周血白细胞的数量
和吞噬功能。

①针灸对白细胞数量的调节:例如针灸正常人的足三里、合谷、
内关,可使血中白细胞总数上升,并以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为主,
而淋巴细胞比例下降。

②对白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针刺足三里或合谷穴,均能提高白
细胞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吞噬能力。

⑵针灸可以增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例如针刺老年大鼠双侧足
3
1
量,②改善血液流变学异常,③改善脑电活动,④抑制免疫炎性反应,促进内皮细胞的修复,⑤保护受损神经元(a、降低自由基水平,b、拮抗兴奋性氨基酸神经毒作用,c、抑制神经细胞的凋
亡,d、抑制钙超载)
2、针灸治疗糖尿病的作用机制:①影响血糖水平(双向调节)、
②影响血脂水平(降低)、③改善胰岛素抵抗、④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功能、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a、改善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异常,b、改善神经病变)
3、针灸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机制:针刺内关穴可以改善急性心肌缺
4
2
3
基本程序(了解):1提出问题、2查阅文献、3建立假说、4确立
选题、5选题的说明
5、实验设计的三要素:研究对象、处理因素、实验效应
四原则:对照原则、随机原则、重复原则、盲法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