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复习导学案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复习学案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复习学案一、单元复习目标:基础知识目标:1、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新中成立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迅速发展。
2、“一国两制”构想的含义、意义。
3、香港、澳门回归的时间、回归的伟大意义。
4、党和政府确立的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汪辜会谈”“、九二共识”、江泽民提出的八项主张。
能力目标:1、会分析香港、澳门回归的原因;2、改革开放以来两岸人员及经济、文化蓬勃发展的原因。
情感目标:1、中华民族是一家,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
2、增强热爱党、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单元知识自主梳理:1、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是什么?我国政府采取哪些行之有效的民族政策实现民族之间的团结和睦?2、邓小平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为实现祖国统一创造性地提出的伟大构想是什么?其具体含义是什么?用这一构想成功地收回了哪两个地区?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3、由于历史原因,台湾至今和大陆分离,但两岸统一是海峡两岸炎黄子孙的共同愿望。
党和政府在各个时期都采取对台方针,争取早日统一。
你知道这些对台方针吗?5、你知道有海峡两岸为促进两岸的交流,推进祖国统一大业都做了哪些努力吗?你能解释“汪辜会谈”、“九二共识”“海基会”、海协会”吗?三、自我检测1、下列哪一项措施最能体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A、民族平等B、民族团结C、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压迫好歧视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成功实践这一构想的地区有:①香港②澳门③台湾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①3、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是()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B、海协会和海基会1992年达成的共识C、汪辜会谈“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利互补的协议”D、江泽民提出的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四、你在自主复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疑惑有哪些?请你写下来,大家一起解决。
鲁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复习教学设计

鲁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鲁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复习教学设计,主要涉及我国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交融,以及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事件。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各民族的交流交融: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交融,促进民族团结。
2.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事件:使学生了解我国历史上有哪些重要事件是维护国家统一的,增强学生的国家观念。
3.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六年级已经学习过相关的历史知识,对我国历史上的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有一定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复习教学,加深对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我国历史上的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的重要事件,提高学生的的历史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维护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我国历史上的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的重要事件。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国家观念。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述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鲁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2.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以便于教学演示。
3.教学资源:收集与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相关的历史事件,用于案例分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复习我国历史上的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的重要事件。
2.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与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相关的历史事件,如文成公主入藏、金朝与南宋的和议等。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这些事件对国家统一的影响。
第27课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导学案)

问题
导学
1.了解民族区域自治;理解“一国两制”制度;说说香港、澳门回归以及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
2.说说祖国大陆与台湾文化经济交往日益密切的历史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课堂
小结
难点
“一国两制”是本课难点
学习环节
导学内容
预
习
导
引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我国共有_______各民族,除了人口占多数的____外,还有____个相对较少的民族,成为少数民族,其人口总数超过_______。
2.新中国在少数民族居住地区实行_______________,即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由当地少数民族自己管理地方的内部事务。
1.民族区域自治的目的和实质---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民族区域自治的的积极作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
2.港、澳、台问题的又来---“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检
测
反
馈
一、选择题
1.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于()
A.1999年7月1日B.1990年7月1日C.1997年7月1日D.1996年7月1日
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材料题
“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与大陆不同的制度,台湾的党政军等系统都由台湾自己来管,但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请回答
(1)这段话是谁说的?是针对什么问题提出的?
(2)利用这一构想,我们已经成功解决了哪些问题?
学后反思
2.1999年9月20日,中国正式对()恢复行使主权。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复习学案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复习学案一、概述本学案将对第四单元内容进行复习,重点包括民族团结的意义、民族关系的发展历程、中国的民族政策以及祖国统一的重要性等内容。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复习,旨在加深对该单元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相关考试和学习任务。
二、复习要点1. 民族团结的意义民族团结是指不同民族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友爱、和睦相处的状态。
它对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动国家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基石和保障。
2. 民族关系的发展历程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的关系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从远古时期的融合交流,到中华民族形成和民族边界的确立,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的民族政策制定和实施,民族关系经历了许多起伏和变迁。
3. 中国的民族政策中国的民族政策是保护少数民族权益、促进民族团结和发展的重要政策。
它包括民族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文化保护和传承、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等方面。
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推动各民族之间的平等交往和共同发展,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
4. 祖国统一的重要性祖国统一是每个中国人的共同愿望和责任。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曾经经历了分裂和痛苦的历史。
现在,中国实现了大陆和台湾的和平统一,但仍存在尚未统一的问题。
祖国统一对于国家的繁荣稳定和民族的团结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三、复习方法1. 复习重点•确定优先级,将重点放在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的重要性上;•复习民族关系的发展历程,掌握其基本概念和关键节点;•熟悉中国的民族政策,了解其具体内容和实施效果。
2. 复习工具•复习课本和相关教辅材料,重点关注相关章节和知识点;•利用互联网搜索相关资料,扩充对复习内容的了解;•制作复习笔记和思维导图,帮助整理和记忆重要知识点。
3. 复习步骤•预览复习内容,了解整体框架和重点知识点;•逐个章节进行深入学习,理解概念和原理;•制定复习计划,按部就班地进行复习任务;•做题巩固知识,检验自己的复习效果;•做一些综合性的复习题,全面检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八下第四单元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导学案

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复习导学案主备人:@@@主审人:九年级历史教研组一.复习目标⑴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史实。
⑵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⑶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复习的要点和考点把握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⑵一国两制构想⑶港澳问题及解决⑷台湾问题及对台政策、两岸关系的发展三、知识梳理1.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概况:中国是由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间形成了、的关系.民族格局:以为主体的各民族、的格局。
2.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发展现状:全国已建成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和许多在自治州自治县意义:民族区域自治对、、、具有重大的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和。
3.各民族共同发展少数民族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的政策,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4.“一国两制” 的构想提出: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后,邓小平针对创造性地提出来的.内容:就是在境内,大陆实行,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
意义:“一个国家”有利于实现祖国的统一;”两种制度”有利于有利于港澳台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
"一国两制”,为实现指明了前景,赢得了海内外人士的好评。
实践:运用该构想,成功的促成了、的回归;回归意义:。
5.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⑴从时期开始,台湾就与祖国大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⑵时,台湾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管辖下的一个行政区域。
⑶1662年从手中收复台湾;⑷1684年清政府在台湾设,隶属 .⑸1895年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把台湾割让给。
⑹年日本战败投降后,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6.台湾问题的实质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战败溃逃至台湾所遗留下来的问题。
7.推进祖国统一大业⑴党和政府对台湾问题政策的转变:①新中国成立后:;②20世纪50年代:;③改革开放以后对台基本方针: ;④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 .⑵两岸僵局的打破:①1987年台湾方面被迫调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②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就达成九二共识;③1993年的,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导学案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导学案一、复习目标:1、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2、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一国两制的构想;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3、海峡两岸的交往: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海峡两岸日益密切的交往二、学生自主学习提纲:理解:1、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何时提出?含义是什么?(训p57)2、新中国成立后的民族政策是什么?表现如何?(训p57)识记:1、一国两制含义、应用情况如何?课本p662、香港、澳门回归的时间、依据、意义?课本p67-68分析:1、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方针、进程?课本p71-722、海峡两岸日益密切交往的原因、局面?课本p72-73三、针对性回顾练习题:1、我国是个个民族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2、中共中央在筹建新中国时,提出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政策。
3、我国多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4、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的是。
5、“一国两制” 构想中的两制指。
6、我国经济特区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主要区别是不同。
7、香港、澳门回归的主要原因是的提高。
8、20世纪50年代中期,党和政府决定用解放中国台湾。
9、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
10、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指导思想是:。
11、“一国两制”构想的根本目的是。
四、重点剖析与合作探究题:材料解析题:1、阅读下列材料:“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请回答:①我国一共有多少个少数民族?②、在筹建新中国时,提出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什么政策?此政策有什么意义?③、我国对少数民族实行什么原则?有什么意义?2、阅读下列材料:你可知“妈港”,不是你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掠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我要回来!。
人教新课标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复习学案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第12课民族大团结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定义: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在自治区域内,由当地民族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
2.过程: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确定;后来被载入宪法;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
3.实施:全国已建立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4.意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共同繁荣发展1.背景:各民族发展很不平衡,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
2.政策和措施:(1)进行一系列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2)采取优惠政策,派遣大批人员、技术、资金和物资等;(3)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4)20世纪末,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
3.重要史实:2019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和边疆地区的联系,促进了青海和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第13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港澳顺利回归的原因和启示:原因:(1)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根本原因)(2)“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的提出;(3)港澳自古以来是中国的神圣领土;(4)港澳同胞渴望回归祖国。
启示: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
(结合问题言之有理即可)第14课海峡两岸的交往一、推进祖国统一大业1.台湾与祖国的三次分离、两次回归:难点:台湾问题与香港、澳门问题有何不同?台湾前两次与祖国分离以及香港、澳门与祖国分离是由外国侵略造成的;第三次与祖国分离是国共内战导致的,属于中国内政。
2.我国的对台政策3.4.我们应该如何应对阻碍统一台湾的因素?➢阻碍统一台湾的因素:①台独势力蓄意制造分裂;②以美国为首的外国势力利用台湾问题牵制中国的统一和发展。
➢我们应如何应对:①坚决依法打击台独分子(《反分裂国家法》);②反对美国等外国势力以任何形式干涉中国内政;③采取“一国两制”的方针解决社会体制问题;④努力学习,增强祖国的综合国力。
八下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复习教案

八下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复习教案)主备人:宋春霞审核:初二历史组课型:复习课一、教学目标1.掌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了解并明确一国两制的提出,以及成功实践的例子。
3.思考台湾实现统一的必然因素和阻碍台湾统一的因素有哪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一国两制2.台湾统一问题三、教学准备复习学案四、教学课时1课时五、教学流程第一步.学生自主复习要求学生以教材为基础,按照复习学案的第一步明确单元基础知识,识记基础及重点知识.主题一:民族团结1.民族区域自治:(1)原因: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____、的格局。
(2)提出:筹建新中国时,中国共产党提出在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
(3)实行:全国已建立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自治区)和许多自治州、自治县等。
(4)意义:对、民族平等、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成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2.各民族共同发展:(1)20世纪60年代初期,地区完成民主改革,进入社会主义阶段。
(2)中央提出实施,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
主题二:香港和澳门的回归1.“一国两制”的构想:(1)提出:改革开放新时期,提出。
(2)内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实行制度。
(3)意义: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是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2.香港澳门回归:(1)方针:“一国两制”。
(2)回归:年7月1日,香港回归;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
(3)意义: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我国在完成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主题三:海峡两岸的交往1.大陆对台政策:2.两岸关系的发展:(1)1987年台湾调整,海峡两岸近三十八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
(2)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就“”达成共识,即九二共识。
(3)1993年“汪辜会谈”,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中考历史 单元知识复习 第一部分 主题十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导学案 华东师大版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复习目标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意义。
了解香港、澳门回归和海峡两岸关系改善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一、题组训练一(问题习题化)1.“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这项基本政治制度是A .册封达赖、班禅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 .“一国两制”2.2010年4月,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发生地震。
同胞有难,全国人民感同身受,倾力相助。
我国在藏族聚居地设立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A .西藏自治区B .内蒙古自治区C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D .广西壮族自治区3.在海峡两岸关系进一步发展的今天,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仍然是( )A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B .海峡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C .海峡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D .海协会和海基会领导人进行互访4、“紫荆怒放,莲花添彩,港澳回来了!”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分别是( )A .1997年7月1日 1999年12月20日B .1997年12月20日 1999年7月1日C .1997年12月1日 1999年7月20日D .1997年7月1日 1997年7月20日5.“一国两制”构想不适用于下列哪一地区( )A .深圳B .香港C .台湾D .澳门6.把党中央多年来酝酿的和平统一祖国的构想创造性地概括为“一国两制”,为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正确道路的是( )A .毛泽东B .邓小平C 江泽民D .胡锦涛二、知识点梳理1.2. 3. 民族区 域自治 背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个省级自治区:______________ 香港、澳门回归 一国两制 背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香港回归:(史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 澳门回归:(史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历史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海峡两岸的交往对台方针 新中国成立后:________________改革开放以后:________________ 新时期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 两岸交往 隔绝状态的打破:______________ 汪辜会谈:____________________两岸交往前景:________________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三、题组训练二(知识网络化)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第四单元复习 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导学案

材料四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声明,收回香港地区是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中华人民共和国定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必须恢复行使主权。二、联合王国声明:联合王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将香港交还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英《联合声明》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材料四产生的历史条件是什么?结果怎样?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明确国力的增强才是根本。落后就要挨打。
记忆方法:小平爷爷办法高,一国两制提的妙,九七九九港澳归,全国统一指日待。
结合时政谈台湾问题的现状,谈谈对台湾问题的前景的展望
反馈练习解题思路点拨:审题,答题规范。
三、思维导图展示
知识结构图
四、反馈练习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
问题二:各民族共同发展
(1.)政策:我国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很(),中央人民政府实行()的政策。
(2)表现
西藏:废除了(),进入(),成为我国重要牧区。
()的莫立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成为国家商品粮基地。
()是我国第二大橡胶基地。
()的实施,少数民族地区实现了(),()的新气象。
任务由两组共同完成问题一,二
任务:回顾香港问题的由来,怎么样一步一步落入到殖民者的统治中的。
情景剧的表演
问题五:推进祖国统一的大业
1大陆政策(1)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提出要()
(2)20世纪50年代中期,确立争取用()解决台湾的思想。
(3)改革开放后
()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后来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的基本方针。
背景:()构想的提出,为香港澳门的回归开辟了道路。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复习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下)(1)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复习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下)✧考纲要求(1) 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史实。
(2) 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3) 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知识清单1.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1)背景:(原因)中国是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并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
(2)建立:建立了省级民族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
(3)意义: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2. 新型民族关系的建立(1)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2)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3.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1)背景:长期以来,我国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
(2)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
意义:使少数民族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
(可以大大改善西部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吸引外资等。
它的提出有利于民族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地区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4.“一国两制”的构想(1)提出的目的:实现祖国统一。
(2)提出的时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3)提出者:邓小平(4)出发点: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
(5)含义: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6)意义: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正确道路,成为我国的重大国策。
5.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1)香港回归: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2)澳门回归:1999年12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中国现代史——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复习学案

中国现代史——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复习学案班级:姓名:【备考目标】1、记住我国五个省级自治区的名称,了解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涵;2、掌握“一国两制”的提出、含义与实践,理解香港和澳门回归是“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3、通过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学习重点】香港、澳门和“一国两制”【学习难点】海峡两岸的交往【学习过程】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依此政策我国先后建立的五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何优越性?2、香港澳门的回归有何意义?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香港澳门能够顺利回归祖国的有利条件有哪些?4、我国政府对台的基本方针是什么?有哪些因素在阻碍我国统一台湾?3、你能否联系历史上与台湾有关的事件,分析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巩固练习】1、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我国各民族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成为一个民族大家庭。
我国现在的民族分布格局是()A.有聚居、无杂居B.有杂居、无聚居C.大杂居、小聚居D.大聚居、小杂居2、“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这首歌反映了中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民族政策包括()①民族平等②民族团结③各民族共同繁荣④西部大开发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3、到1965年我国在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区建立了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由此你认为新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是()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民族平等C.各民族共同繁荣D.民族团结4、西藏解放五十多年来,国家向西藏自治区拨付的财政补贴和基本建设费已达200亿元人民币,目前每年保持在不少于10亿元。
党和政府之所以重视和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是为了()A.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B.实现国内各民族平等C.加强各民族团结D.贯彻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5、下列对“一国两制”理解正确的选项是()①“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②“一国两制”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③“一国两制”最初是为解决香港澳门问题提出来的④“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6、近几年来,两岸关系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实现“大三通”、共同抗议外国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侵犯、共同应对自然灾害、国共两党高层持续良性互动、通过《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2008—2012年两岸贸易总额达5542.7亿元等。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复习学案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复习学案【内容标准】1.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史实。
(背景、概况、意义。
课本56—57页)2.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港澳回归的原因、时间、意义。
P60—62)3.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P65--67【自主温故】1、民族格局——以汉族为,各民族、的格局。
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制度,20世纪60年代,西藏胜利完成,进入了社会主义。
如今,中央提出战略,促进西部地区的发展。
2、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提出构想,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实行,台湾、港澳实行。
在此构想指导下,分别于(时间)收回香港,(时间)收回澳门。
港澳的回归,洗雪了百年耻辱,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卖出了重要的一步。
3、改革开放后中国形成了对台基本方针。
在此方针指引下,两岸交往日益密切。
【合作温故】【知新探索】1、(09年临沂市中考题)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一直十分注重西藏的稳定和发展。
根据相关资料,回答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最终通过什么方式解放了西藏?(2分)为充分尊重和保障藏族人民管理本民族内容事务的权利,我国在西藏实行了哪一基本政治制度?(2分)材料一--------2009年3月12日西藏文化网(2)材料一中的两枚徽章表明,50年前在西藏发生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2分)这一事件之后,西藏人民的社会政治地位怎样?(2分)材料二1959年,克松村70户人家,433人,全年粮食总产量仅16万斤。
到2008年,克松居委会拥有居民210户,838人,粮食总产量达到170多斤,克松居委会还大力发展副业,2008年经济总收入达1019万多元,人均收入达到6380元,其中现金收入为4600元。
---2009年3月27日北方网《走进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克松村》(3)读完材料二,你认为克松村居民当年的经济状况与50年前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4分)(4)2000年以来,西藏回忆了发展步伐,出现了大发展的新气象。
八年级历史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复习学案)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一、选择题:1、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A、民族平等B、民族团结C、民族区域自治D、各民族共同发展2、下列省级行政单位中,不属于少数民族自治区的是:()A、内蒙古自治区B、海南省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D、西藏自治区3、“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所适用的范围是: ( )A、经济特区B、沿海开放城市C、少数民族地区D、台湾、香港、澳门地区4、“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提出的时间是在:()A、新中国建立时B、十一届三中全会上C、中共“十二大”D、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5、1997年7月1日,在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上,庄严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的是:()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胡锦涛6、“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名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当这首熟悉的歌曲萦绕在耳边时,我们似乎听到了亲人远离家乡的凄楚呼喊。
你知道“MACAU”是指:()A、香港B、澳门C、台湾D、旅顺7、香港、澳门的先后回归祖国得益于邓小平提出的:()A、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B、四项基本原则C、“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8、中国正式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标志着()①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耻辱②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取得了完全的胜利③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成功的范例④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和平统一祖国的信心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9、孙中山说:“统一是全体国民的希望。
能统一全体国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
”这句话现在对地区来讲仍然是真知灼言。
()A、香港B、澳门C、西藏D、台湾10、新时期和平统一台湾的基础和前提是:()A、坚持一个中国有原则B、坚持社会主义道路C、坚持改革开放D、坚持使用武力11、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指导下,海峡两岸在经济上初步形成了____的局面。
()A、激烈竞争B、相互促进,互补互利C、互不往来D、经济一体化12、1995年江泽民针对两岸关系等新情况,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复习导学案
复习目标:
1.回顾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史实,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2.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3.通过复习,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
复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一国两制”的区别
难点: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的异同
复习过程
1.激情导入
2.明确复习任务和复习重难点(小组长宣读)
3.自主复习,完成知识梳理
考点1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史实
1.原因: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形成了以______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
2.成就:全国已建立_______省级民族自治区和许多自治州、自治县等。
3.意义: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________和地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_______________。
考点2、3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1.“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1)提出者:________。
(2)涵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____________,台湾、______和______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3)意义: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
2.香港、澳门的回归
(1) 回归时间:香港________ 年7 月1 日;澳门
_______年12 月20 日。
(2)影响: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是________ 构想的成功实践,为解决________创造了有利条件。
3.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大陆对台政策:
①改革开放后:确立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对台基本方针。
②1995 年,江泽民提出的____________是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
(2)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①1990 年,台湾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海基会),次年祖国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海协会)。
两岸授权这两个民间团体开始进行_______、_______商谈和政治对话。
②经海内外人士的共同努力,两岸人员往来及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
海峡两岸经济交流日益频繁________的局面正在形成。
4.指导合作学习(组织讨论,完成突破难点内容)
突破难点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一国两制”有着根本的区别
突破难点2.引用有关史实,说明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
突破难点3.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的途径和方式有那些?不同的方式会有什么样结果?
突破难点4.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的异同
5.反馈评价(完成链接中考共8题)
6. 本课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