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出血性败血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牛出血性败血症的诊断与防治
陆 明 飞
牛 出血 性 败血 症 又 称 为 巴 氏杆菌 红 ,食欲废绝 ,卧地不起 。随后 出现严 灰 白色致病菌菌落 ,致病 菌菌落周 围存
病 ,是牛养殖过程 中一种常见 的传染性 重腹泻症状 ,排 出夹杂有血液和粘液 的 在 13溶血环 。生化 实 验发现 该种 致病
射液 ,按 照牛体 重每公斤使 用 5mg,肌
亡 。巴氏杆菌是一种条件致病 菌广泛存
3 病理学变化
肉注射 ,每天一 次 ,连续使用三天 。针
在 于 自然界和牛体 内 ,通 常情 况下不会
解剖 5头病 死牛 ,发现患病 牛内脏 对患病 牛体温升 高 ,持续不退的症状 ,
表 现出致病力 ,当牛群身 体免疫力低下 器 官广 泛性 充血水肿 。所有病死 牛咽喉 可 以使 用 维 生 素 C注 射 液 lOm],20%
很高的死亡率 ,给养殖户带来 巨大经济 肿部位 ,初期 温热 ,后期变凉变硬 ,随 该种致病菌对 阿米 卡星 、氧氟沙星 、庆
损失 。因此做好该种疾病 防控工作就显 后 口腔 黏膜 变得红肿 、干燥 ,舌头肿大 , 大霉素 高敏 ,对 青霉素 、链霉素 、氟苯
得十分重要 了。本 文主要就一起牛 出血 患病牛舌头伸 出 口腔 ,不 能正常抽 回, 尼考 、磺胺 类药物低敏 。
时 ,就会为该种致病菌侵 袭提供条件 。 和皮下 组织 存在 出血性胶样浸润 。切 开 的安 钠咖注射液 10ml,5% 的葡萄糖 生
因此 ,加强饲养管理 ,对 预防该种疾病 水肿部 位 ,流出大量黄褐 色或 者深 黄色 理盐 水 500ml,混合后 一次静 脉注射 ,
有着很大帮助 。通常情 况下 ,牛 出血性 的透明内容物 。患病 牛全 身淋 巴结肿胀 每 天一 次 ,连续使用 3天 。通过采用 上
牛出血性败血病诊断和防治
牛出血性败血病诊断和防治牛出血性败血病(Bovine hemorrhagic septicemia)是一种由兽疫链球菌引起的急性、高致死率的疾病。
其主要特点是高度传染性、病程短暂、快速发展以及高度致死率。
下面将重点介绍牛出血性败血病的诊断和防治方法。
一、诊断1. 临床症状:牛出血性败血病主要表现为高热、明显的全身不适、呼吸困难、腹部胀痛、口腔黏膜和眼结膜充血、眼角膜浑浊、鼻腔流血、粪便呈水状或带有血丝、乳房组织肿胀等。
2. 实验室检查:通过实验室检查可以进一步确认牛是否患有出血性败血病。
常见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清学检查(包括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病理学检查(包括组织病理学和细菌学检查等)等。
二、防治1. 疫苗预防:牛出血性败血病的最佳防治方法是定期接种疫苗。
目前市场上有多种不同的疫苗可供选择,根据兽医建议选择合适的疫苗,并按照规定的程序和剂量进行接种。
2. 隔离患病牛:一旦发现有牛患有出血性败血病,应立即将其隔离,避免与其他健康牛接触。
隔离条件要保持良好,定期进行消毒,防止病毒传播。
3. 提高牛群健康水平:加强牛群的管理和饲养,提高牛群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保持合理的饲养环境,定期检查牛群的健康状况,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
4. 强化消毒措施:对于牛群生活的环境要经常进行消毒,特别是对牛舍、饮水设备、饲料器具等进行定期的清洁和消毒,杀灭病原体,降低病菌传播的风险。
牛出血性败血病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和致死率的疾病,对畜牧业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通过及时进行诊断和防治,采取合适的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疾病的传播和防止牛的死亡,提高养殖业的经济效益。
养殖户也应加强对牛出血性败血病的认识,增强预防意识,定期接种疫苗,提高养殖牛的健康水平。
牛出血性败血病诊断和防治
牛出血性败血病诊断和防治牛出血性败血病(Bovine hemorrhagic septicemia,简称BHS)是一种由Yersinia pestis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侵袭牛、水牛等偶蹄动物,病死率较高,给畜牧业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
本文将介绍BHS的诊断和防治方法。
一、BHS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1. 临床表现BHS潜伏期短,发病急剧,病程短暂,常在2-3天内死亡。
临床表现包括:(1)突然发生高热,体温可达40-41℃,伴有明显的抑郁、厌食、体重急剧下降等。
(2)呼吸急促,心率增快,粘膜和口唇发青。
(3)粪便干结,粪便带血。
(4)全身发生出血倾向,包括皮肤、黏膜、肌肉和内脏器官。
如皮肤上可见出血斑点和瘀血。
2. 诊断方法对于疑似BHS的患牛,应当进行详细的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测,以明确诊断。
(1)临床检查:包括观察患牛的临床表现、体温、呼吸、心率等。
特别要注意观察粪便是否带血、皮肤有无出血点等。
(2)实验室检测:可以进行血液学检查、血清学检测和病原体检测。
如血液学检查可以了解患牛的血细胞计数、凝血功能等;血清学检测可以检测患牛的血清学反应;病原体检测可以通过分离培养细菌,进行病原体鉴定等。
二、BHS的防治方法1. 疫苗预防疫苗预防是BHS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目前市场上已经有多种BHS疫苗,可以有效地预防这种疾病的发生。
定期给牛群接种疫苗,是防治BHS的基本措施。
2. 确诊患病牛的隔离和治疗一旦发现患有BHS的牛,应立即进行隔离,防止病毒的扩散。
同时对患牛进行抗感染治疗,给予抗生素、解热镇痛药等治疗措施。
3. 消毒防疫在疫情暴发之后,需要对牛舍、饮水设施、饲料和粪便等进行彻底的消毒,防止病毒再次传播。
4. 加强免疫力定期为牛群进行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提高牛群的免疫力,减少感染BHS的机会。
5. 清洁卫生保持牛舍的清洁卫生,防止细菌、病毒传播。
三、总结BHS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有着急剧的发病和高死亡率,给畜牧业造成了不小的经济损失。
牛出血性败血病诊断和防治
牛出血性败血病诊断和防治牛出血性败血病,又称为牛瘟或牛流行热,是由牛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急性传染病,病死率极高。
该病主要通过呼吸道分泌物、眼结膜分泌物、病酵母汁及病死牛体及其制品等途径传播,对牛群的危害极大,给养牛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对牛出血性败血病进行及时的诊断和防治是非常重要的。
一、诊断1. 临床症状牛出血性败血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烧、结膜炎和角膜浑浊、流涕、脓鼻、鼻孔张力减弱、恶臭的黄色或绿色脓涕流出、短暂的抽搐、无力、厌食、腹泻以及肛门脓涕等。
2. 血清学检测利用间接血凝试验、不完全性凝集试验、凝血酶抑制试验、凝集素中和试验等方法对患牛进行血清学检测,可以明确是否感染了牛出血性败血病病毒。
3. 病理学检查通过对患牛的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可以观察到典型的出血性损害和组织病变,进一步确诊是否感染了牛出血性败血病。
二、防治1. 病毒灭活采用正常兽医检疫局批准的灭活疫苗对牛进行接种,可以有效地提高牛的免疫力,减少牛出血性败血病的发病率。
2. 饲养管理加强对牛舍和饲养环境的清洁卫生管理,及时清理粪便和污水,保持牛舍通风干燥,减少病毒的传播和扩散。
3. 隔离治疗对已感染牛进行隔离治疗,避免其他健康牛的感染,同时对患牛进行及时的药物治疗。
4. 合理饲养合理饲养,供应充足的饲料和饮水,提高牛的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5. 定期检疫定期对牛进行疫苗接种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患病牛,减少疾病的传播和暴发。
三、结语牛出血性败血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对养牛业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及时诊断和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养牛户应做好对牛群的定期检疫和疫苗接种工作,加强对牛舍和饲养环境的清洁卫生管理,及时发现和隔离治疗患病牛,提高牛的抵抗力,减少牛出血性败血病的暴发。
兽医部门也要加强对养牛户的健康知识培训,提高养牛户的自我防护意识,共同致力于防止牛出血性败血病的发生和传播。
牛出血性败血症的诊断和防控措施
牛出血湘鼬牛出血性败血症又称牛出败,属于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发生率较高,病牛的败血症表现极为明显,各组织器官有血性炎症病变,如未能及时对症的治疗以及干预,极易导致患牛死亡,对养殖户造成的经济损失很严重。
1流行病学1.1病原特点多杀性巴氏杆菌属于短杆菌类型,该病菌的形状为细小球状且病菌两端的形态为钝圆形,以分散形式存在,且无鞭毛,无芽泡。
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抵抗力较弱,如将其放置在干燥的空气环境下,仅能够存活2〜3d,在病牛分泌物、排泄物以及血液之中的存活时间能够延长至6〜10d,在腐败尸体中则可存活1〜6个月。
阳光对其直射,几分钟之内即可死亡,且大部分的消毒液均能杀除该病菌。
1.2易感动物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感染范围较广,家禽、家畜以及各类野生动物均可感染,但牛的易感性明显较高,猪、羊、兔也可感染,驴、马、骆驼以及犬类动物的感染率较低。
1.3传播途径患牛的排泄物以及分泌物含有大量病菌,病死牛尸体中也有大量病菌,如健康牛群与上述物质接触后可发生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并出现出血性败血症。
该病症可以通过呼吸道系统、消化系统进行传播,牛的饮水水源受该病菌污染之后,极易导致牛群中出现大面积感染发病。
1.4流行特点该病呈地方散发或地方性流行,且在牛类之间的传播速度明显加快,病菌的侵袭性较强,但不同动物之间大多不会出现交叉感染,该病全年均可发生,季节性特征并不明显,但气候变化速度较快及多雨潮湿时期的发病率较高。
2临床症状2.1败血型该型病牛的尿液以及鼻孔中会有带血,体温快速升高到41〜42°C,随后出现腹泻、腹痛,患病初期病牛会排出稀粥样的粪便,随着病情发展,粪便变为液态,且掺杂大量的血液粘液以及脱落的胃肠壁黏膜,粪便恶臭难闻,腹泻后病牛的体温水平会有所下降,如未能及时干预和治疗,会导致病牛失血量增加,败血型病牛的病程只有12〜24h。
2.2水肿型水肿型病牛主要表现为头颈部、咽喉部、胸前部位出现炎性水肿,通过触诊可感受到该部位有明显的肿块,且手术部位能够明显感觉灼热异常,病牛会出现呼吸困难,且会有明显流涎表现,所以,又称“清水症”。
牛出血性败血病诊断和防治
牛出血性败血病诊断和防治1. 病因与流行病学牛出血性败血病(Bovine hemoplasmosis)是由一种微小的细菌类群——赤色杆菌属(Mycoplasma)引起的一种血液传播疾病。
赤色杆菌在侵入宿主细胞后,会繁殖、破坏红细胞,导致出血和贫血。
这种疾病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发生,包括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和澳洲等地区。
在牛群中传播极为广泛,往往是慢性发生,严重影响牛群健康和生产效益。
2. 临床表现牛出血性败血病表现为体温升高、食欲减退、贪睡、牛的精神状态下降等,同时表现出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眼结膜及粘膜变得苍白,肌肉出现疲乏或无力等。
在晚期病症中,尿液混浊,出血或血尿,牛乳生产减少,严重的情况甚至可能引起死亡。
3. 预防和控制(1)免疫防控疫苗预防是控制牛出血性败血病传播的重要措施。
用于免疫的疫苗通常是含有变异血球体和暴露血球体两种主要衣原体抗原的多价病毒疫苗。
应该在繁殖期(春季和秋季)的初期给予一次基础注射免疫,然后每年接种一次加强免疫,以保持免疫力水平。
(2)病媒控制牛出血性败血病的传播主要是通过蜱媒传播,因此应加强蜱媒控制,消除或减少蜱的密度,避免发病。
采取以下措施:①消毒:对扩展牛栏和清洗和消毒车辆等需要防止感染的地方进行消毒。
②管理密度:尽量防止过多牛头集中在一起,这可以减少感染的概率。
③草地控制:在收割和管理牧场时清除杂草和矮树叶,以减少受感染的可能性。
(3)治疗当发现牛出血性败血病时,必须及时采取抗生素治疗。
应将患牛与健康牛分开,进行严格隔离,并对患牛进行草药疗法。
4. 结论在预防和控制牛出血性败血病的传播中,疫苗预防和病媒控制是最有效和经济的措施。
如果出现疫情,及时隔离和治疗可以防止疾病的扩散和致死率的升高。
总之,预防和控制牛出血性败血病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有系统的防治措施来保证畜牧业的健康。
牛出血性败血症的诊断与防控
2020年第11期牛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侵袭引起的细菌性传染病,该病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治疗难度大、死亡率高的特点。
牛一旦感染会造成大量牛死亡,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本文分析了牛出血性败血症的诊断方案,提出了具体的防控策略,供参考。
1牛出血性败血症的诊断该病牛的头颅、咽喉、胸部等组织器官大量出血,引发局部水肿,病情进展与传播速度较快。
该病的传播途径广泛,如污染的饲料与水源经牛的消化道、呼吸道会感染致病菌,引发牛出血性败血症。
再比如,蚊虫叮咬、外伤也会造成该病的流行。
该病不受牛的年龄、性别、季节、地区限制,发病范围极广,所以为了避免该病大面积暴发,需要对病情及时诊断。
根据患病牛的临床表征可分为三种类型,即败血型、水肿型、肺炎型。
(1)败血型常见于幼龄牛,主要的临床表征为幼龄牛体表温度上升、精神状态较差、体弱多病、眼睛常有泪液流出。
一些幼龄牛在颈部甚至会出现水肿且排便异常,常带有血丝或黏液,散发出恶臭味,在2d 之内感染的幼龄牛就会死亡。
(2)水肿型常见于幼龄牛、牦牛、水牛,主要是在患病牛的头部、咽喉部等组织处出现水肿,初期发病肿胀部位会出现高温疼痛感,随后相应症状会减轻,但是相继而来的是呼吸异常、舌头肿大等症状,病死率极高。
(3)肺炎型是最常见的疾病种类,首发症状为干性、疼痛性咳嗽,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出现呼吸障碍,对胸部进行挤压,有疼痛感出现,且流出脓性的鼻液。
疾病发展到末期,会出现血便、呼吸衰竭等临床症状,在一个月内会使病牛死亡。
所以在诊断过程中,需要重点观测患病牛的临床症状,一旦有上述症状出现,需要考虑病牛是否患有牛出血性败血症。
(1)涂片镜检收集病死牛的各项组织器官进行涂片,在革兰氏染色与瑞氏染色后,可显微镜下观察确诊。
(2)细菌培养,将病料接种于培养基,培养基类型主要为鲜血琼脂与麦康凯琼脂,在培养箱内放置20h 左右,观察培养的菌落形态与大小,其中病死牛的菌落呈现出光滑性、半透明性以及原整性,菌落大小中等,用折射光进行照射,出现荧光反应。
牛出血性败血病诊断和防治
牛出血性败血病诊断和防治牛出血性败血病是由“放线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疾病。
本病以发热、贫血、细胞内“放线杆菌”增生和血液凝固障碍为主要病征,病程急剧,死亡率高,是我国牛类中重要的传染病之一。
本文着重介绍牛出血性败血病的诊断和防治。
一、临床表现1. 发热:炎症反应引起的体温升高,常在40℃—41℃之间。
2. 贫血:毒素的破坏性作用和溶血性质引起贫血,并可出现苍白、疲倦、食欲减退及少量乏力等症状。
3. 出血:病初可有全身出血、皮肤瘀点,后期出现黏膜出血和器官出血,如口腔、鼻腔、眼结膜、肠道等。
二、诊断1. 医学史和症状:从疾病发生、流行、传染性等方面,结合精确的病史界定牛是否患有出血性败血病。
2. 体格检查:由于病初很难发现明显的病征,所以需要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以发现贫血、出血等依据。
3. 实验室检查:排除其他血液疾病,确定贫血和凝血障碍等,各类实验室检查可以辅助诊断,包括血常规、血液学和微生物学检查。
4. 病原学检验:牛出血性败血病特异性表现并无明显,必须进行病原学检验才能准确地发现病原。
三、防治措施1. 预防措施:结合养牛业的实际情况,开展规范化防控、加强饲养管理,增强免疫能力,有助于防治疾病的发生。
(1) 合理免疫:根据不同季节和疫情,采用合适的疫苗,提高牛的免疫能力。
免疫后应该做好检测和检疫工作。
(2) 提高饲养标准:解决营养不良问题和疾病传播问题,特别是在管理和兽医方面要加强监管。
(3) 不同养牛区域需要采用不同的防控措施,加强养牛环境修复,预防疾病传播。
2. 治疗措施:发现牛出血性败血病症状后,要迅速处理,进行细致、全面的治疗。
(1) 应用药物:用抗生素和免疫调节药物,增强免疫力,控制病情。
(2) 辅助治疗:采用输液、药物内服、注射等多种方法,加强护理和卫生。
综上所述,牛出血性败血病是牛类中常见的传染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
预防措施和治疗措施是防治本病的主要手段,保障兽医治疗技术和防控水平日益提高,可有效降低牛繁殖的死亡率,促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牛出血性败血病的诊断及防治
牛出血性败血病的诊断及防治
引起 的急性传 染病 , 以高热 、 肺炎 、
腹泻 , 尽管病初不会死亡 , 但最终也会因为虚脱而死亡 。
牛出血性败血 病是 由巴氏杆菌
牛通常在 1 ~ 2 d内会 发生死亡。有些牛犊常 出现便血 的严重
李 文学2 了陈 胃肠 炎 、 脏 器出血为特征 , 本 病成牛 . 3 水肿 型林 病牛胸前和头部水肿 ,严重的可能波及腹 部 ,
氏杆菌后均能发病 。一般来说 , 健康 牛体 内就 存在 巴氏杆菌 ,一旦 外界 环境发生 变化( 例如 , 圈舍空气 潮湿 闷热 、 拥挤 , 动物感染 寄生虫 , 着凉 ,
部位 、 脓汁取样染色镜检 , 可以观察到两极浓染 的杆 菌 , 有必
要 可 以进 行 动 物 接 种 。
3 防 治
杆菌病发病急 , 病 程急 , 死亡率较高 。 败血 型和浮肿 型的牛 巴
氏杆菌病应与牛的炭疽 、 气 肿 疽 和恶 性 水 肿 鉴 别 诊 断 。如 果 要 确诊该病 , 就 必 须 到 兽 医站 进 行 细 菌 学 检 查 , 可 以在 病 变
黄牛 、 耗牛、 水 牛 感 染 多 杀 性 巴
治工作 不到位 ,必然会给养殖 户带
来 巨大的经济损失 。 出血性败 血病 俗称“ 牛出败 ” , 病 原是 多杀 性 巴 氏 杆菌 , 与猪肺疫是 同一病原 。
1 流 行 病 学
量积水 , 同时牛的舌部 、 肌 肉处也有出血点。 有些病牛 的肺会 变灰 、 变黑 , 用手按压无弹性 。该病很容易误诊 为牛肺疫 , 所 以要仔 细鉴 别诊 断。一般来讲 , 牛肺 疫发病慢 , 病程缓 , 巴氏
孕的母 牛患病 , 很可能发生 流产 、 产死胎等情 况。 这种病常 常发生在新 引进牛群 , 长 途运输牛 群 , 或天气
牛出败的诊治与预防措施
牛出败的诊治与预防措施675204摘要:牛出败病作为牛类养殖中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具备一定范围内的暴发性流行特征,所以一旦一只牛被感染,同牛舍的其他牛很大程度上会被感染,最终暴发一定的牛疫病,使养殖者造成较大程度的损失。
所以进行牛出败病的正确诊断与治疗具备重要意义,可以利用现代化的先进设备与技术,进行有效的预防与控制双对策解决,针对不同品种的牛群有效的治疗牛出败病,保障牛群的健康安全成长。
关键词:牛出败;诊治;预防措施引言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不断发展,牛养殖量不断增加,牛出血性败血症(以下简称牛出败病)的发生率也在逐渐提高。
牛出败病是一种具有较高传染率的疾病,不仅对牛的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同时该病一旦传播,会给牛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必须要加强诊断及防治,以确保牛健康生长,提高养牛户的经济效益。
牛出败病的发生与感染牛巴氏杆菌有关,是一种常见的急性、热性传染病,其发病率为4%~8%,死亡率为40%~50%,病牛大多会出现高热、肺炎、急性胃肠炎以及内脏器官广泛出血等显著病症。
有关研究表示,气候突变、抵抗力低下、长途运输等情况的发生,会增加患牛出败病的发生几率。
该病主要经过消化道、呼吸道、吸血昆虫、皮肤及黏膜损伤等途径传播,发病无季节区分,但牛舍或牛群所处环境闷热潮湿会增加患病几率。
牛出败病发生后,病牛的死亡率非常高。
因此,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有效的防治措施,是降低牛患病率及死亡率的主要途径。
1流行特点牛出败病又被称作出血性败血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
牛在患病后,会引起体温升高、肺炎和其他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会对牛的肠道和内脏造成损害,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会导致疾病在短时间内传播,患病牛体内存在细菌、分泌物、粪便,可能感染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或皮肤的损害,健康牛可能会因与生病的牛密切接触而感染传染病,此外,在畜牧业中蔓延,而且在野牛、野兔和其他野生动物之间也很容易传播,由于传播迅速,疾病的预防更加困难,更严重的是,雨季和季节的病原体可能在草地上传播,一旦环境和牲畜的空气流动不良,加上气候的变化,不良的饲养,牲畜就更有可能在欺骗的情况下丢失,因此需要改进管理。
牛出败的诊治与预防措施
健康养殖·防控畜牧业环境 2020.2266摘 要:牛出血性败血症简称为牛出败,是一种急性发热性传染病。
当牛患有该病时,通常会出现高热和肺炎的症状,同时牛还会出现急性肠胃炎以及内脏大面积出血的情况。
关键词:牛出败;诊治;预防1 前言牛出血性败血症简称为牛出败,是一种急性发热性传染病。
该病由巴氏杆菌感染牛体而引起,当牛患有该病时,通常会出现组织器官出血性炎症以及败血症等。
2 牛出败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牛出败的根本原因为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牛体,当牛的抵抗力下降时,便会比较容易患牛出败。
在研究调查中发现,一年四季中,牛均有可能患牛出败,但是在季节交替,气温突然下降的情况下,牛出败发生的概率要相对更高。
巴氏杆菌在牛体内一直都存在,当牛体健康时,巴氏杆菌便处于潜藏状态,不会对牛造成什么影响。
但是当牛由于一些特殊情况,例如气温突然降低、长途运输以及气候过于潮湿闷热等而导致自身抵抗力下降时,便会容易患牛出败。
当牛健康时,抵抗力很好,能够及时杀死入侵体内的病菌,不会让病菌对牛体造成感染,引起相关症状;然而当牛的抵抗力下降时,便会导致病菌随血液进入其体内,造成感染。
3 牛出败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牛出败的另一个名称为牛败血病,当牛患有牛出败时,通常都会出现头颈、胸部以及咽喉部位的炎症性水肿,因此在民间,牛出败又被饲养户称为牛肿脖子。
另外牛在患牛出败时,常常会表现地精神呆滞和反应迟钝,并且出现长时间卧圈不起的现象,同时会出现鼻涕较多且流泪的症状。
在前文中提到过,牛出败产生的原因为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根据症状的不同可以被分为败血型、肺炎型以及浮肿型三种。
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牛出败的症状都属于混合型,这也是导致牛出败发病较急且具有较高死亡率的原因。
3.1 败血型败血型牛出败的病牛体温很高,甚至会出现41℃~42℃持续高温的情况。
同时患有败血型牛出败的病牛通常表现地精神不振、呼吸困难、心跳加快和厌食等等,有的病牛还会出现痢疾粪便带血的情况。
牛出血性败血病诊断和防治
牛出血性败血病诊断和防治【摘要】牛出血性败血病是一种由牛传染性流行性坏死性肉芽肿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致命的疾病。
本文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方法、治疗方案和预防措施等方面对牛出血性败血病进行了详细介绍。
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高热、精神萎靡、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等症状,实验室检查可通过血液学和病毒学检测来确诊疾病。
诊断方法多为排除法和病原学诊断相结合,治疗方案主要是对症支持和抗病毒治疗。
预防措施包括加强养护、消毒隔离和疫苗接种等手段。
牛出血性败血病的防治工作至关重要,减少疫情传播和保障牛群健康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牛出血性败血病, 诊断, 防治,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诊断方法,治疗方案, 预防措施, 防治的重要性1. 引言1.1 牛出血性败血病概述牛出血性败血病是由败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
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或空气传播等途径传播,易在牛舍内迅速传播蔓延。
这种疾病的传播速度快,病程也较短,但病死率高,给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
牛出血性败血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高烧、厌食、虚弱、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等症状。
患病牛的粘膜和皮肤常出现出血点、淤血、水肿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中毒性休克甚至死亡。
诊断牛出血性败血病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常规实验室检查可发现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高,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升高。
治疗方案主要包括抗生素治疗、抗休克治疗和支持疗法。
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成功治疗的关键。
预防措施包括加强对牛棚和牛的清洁消毒、定期检查牛只健康状况、强化饲养管理等措施。
牛出血性败血病的防治至关重要,需要引起饲养者的高度重视和加强管理,以减少疾病的传播和减少经济损失。
2. 正文2.1 临床表现牛出血性败血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其临床表现通常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两个阶段。
在急性期,患牛会出现突然发热、昏倒、抽搐、肌肉抽搐、呼吸急促、心率加快等症状。
慢性期的表现则包括持续性发热、厌食、体重减轻、贫血、浆液肿胀、皮肤溃疡等。
牛出血性败血病诊断和防治
牛出血性败血病诊断和防治牛出血性败血病是一种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 BVDV)引起的疾病,其特征是严重的出血现象,包括全身黏膜出血、多脏器水肿出血等。
本文将针对牛出血性败血病的诊断与防治进行详细介绍。
一、诊断1. 临床表现牛出血性败血病的临床症状包括发热、食欲不振、精神萎靡、乳根红肿、产后无乳、黏膜苍白或发绀、呕吐、腹泻、贫血、出血点等。
这些临床表现并不具有特异性,但辅以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可以更加准确地诊断。
2. 病理改变牛出血性败血病主要病理改变包括脏器浮肿、淋巴组织萎缩、出血点与淤血区、黏膜糜烂、胸腔与腹腔积液等。
病理检查是诊断牛出血性败血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3. 实验室检测(1)病毒检测:可通过PCR、RT-PCR等技术检测牛出血性败血病病毒。
(2)抗体检测: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BVDV特异性抗体。
二、防治牛出血性败血病的防治策略主要包括疫苗接种、隔离治疗、环境消杀等。
1. 疫苗接种选择安全有效的牛出血性败血病疫苗进行接种,可有效预防病毒的传播和感染,并提高牛的免疫力。
2. 隔离治疗对于感染牛只,应及时隔离,确保其不与健康牛只接触,避免病毒的传播。
隔离治疗期间,应给予适当的抗生素治疗,保持良好的饲养环境,提高牛只的免疫力。
3. 环境消杀对于疫情发生地区,需要进行彻底的环境消杀,包括清洁、消毒和隔离感染物。
消毒剂的选择应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并且对牛只和人员无毒副作用。
4. 健康管理加强牛只的健康管理,包括合理饲养、充足的饮水、良好的环境卫生等,可以提高牛只的免疫力,降低感染的风险。
牛出血性败血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对畜牧业产生一定的危害。
通过临床症状、病理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等手段进行诊断,并采取疫苗接种、隔离治疗、环境消杀等措施进行防治,可以有效控制牛出血性败血病的传播和流行。
牛得了败血症是什么样的?怎么判断牛是不是败血症?
牛得了败血症是什么样的?怎么判断牛是不是败血症?牛得了败血症是什么样的?平常所说的牛出血性败血症是比较常见的,而且这种疾病一般的类型是有三种,败血型、浮肿型和肺炎型。
病程一般可达三天或一周左右。
牛得了败血症是什么样的?平常所说的牛出血性败血症是比较常见的,而且这种疾病一般的类型是有三种,败血型、浮肿型和肺炎型。
病程一般可达三天或一周左右。
牛得了败血症是什么样的?潜伏期2—5天,病程可分为败血型、浮肿型和肺炎型。
败血型:病初发高烧,达41—42°C,随之出现全身症状,稍轻时,病牛表现为腹痛、开始下痢,粪便初为粥样,后呈流状,其中混有粘液,粘膜片及血液,恶臭,有时鼻孔内和尿中有血。
拉稀开始后体温下降,迅速死亡。
病期多为12—24小时。
浮肿型:除呈现全身症状外,在颈部、咽喉部及胸前部皮下出现迅速扩展的炎性水肿,同时伴有舌及周围组织的高度肿胀,舌伸出齿外,呈暗红色,患畜呼吸高度困难,皮肤和粘膜普遍发绀,也有下痢和某一肢体发生肿胀者,往往因窒息而死。
病期多为12—36小时。
肺炎型:主要呈现纤维素性胸膜肺炎,病畜便秘,有时下痢,并混有血液,病程一般可达3天或一周左右。
怎么判断牛是不是败血症?病死牛经过数小时可见体内凝血不良,全身组织器官都出现大面积出血。
剖检能够发现有大量的蛋花样液体积聚在胸腔内,肺脏与心包、胸膜发生黏连,肺组织发生肝样病变,切面呈灰白色、灰黄色或者红色,且有小坏死灶散布,小叶间质略有增宽,发生纤维索性胸膜肺炎。
如果病牛出现腹泻,还可见胃肠黏膜严重出血。
鉴别诊断恶性水肿:通常是奶牛分娩以及存在外伤感染等容易发生,伤口周围发生气性、炎性肿胀,且切面呈苍白色,肌肉呈暗红色,存在轻微捻发音。
气肿疽:通常是4岁以下的牛只容易发生,在肌肉丰满部位通常形成气性、炎性肿胀,且肿胀部位比较柔软,进行触诊能够听到明显的捻发音。
切开肿胀部分,发现呈黑色,且有泡沫状液体流出,呈污红色,并散发酸臭味。
另外,肌肉上发生肿胀的部位存在坏死病灶;肌纤维的肌膜之间由于存在气体而形成裂隙,横切面呈海绵状。
牛出血性败血病的诊断与防治
3 1 败 血 型
检 查 : 呼 吸 、 脉 搏 加 快 ,体 温 4 ℃ , l
可 视 粘 膜 呈 蓝 紫 色 .胸 部 叩 诊 有 浊 音 及 痛 感 .听 诊 有 支 气 管 呼 吸 音 及 水 泡
性 杂 音 ,粪 便 成 浆 带 血 , 诊 断 为 肺 炎
马 场 村 张 某 的 牛 场 内 有 3头 牛 呼 吸 迫
胸 腔 内有 浆 同 肝 变 期 的 变 化 , 切 开 呈 大 理 石 样 变 , 有 时 有 纤 维 索 性 心 包 炎
和 腹 膜 炎 :支 气 管 淋 巴 结 与 纵 膈 淋 巴
流 涎 ,吞 咽 和 呼 吸 困难 , 多 因 窒 息 而
金银花 5g 0 、连 翘 6 g 0 、射 干 6 g 0、
山 痘 根 6 g、 天 花 粉 6 g 桔 梗 6 g、 0 0、 0
黄 连 5 g 黄 芩 5 g 栀 子 5g 茵 陈 0、 0、 0、 5g 0 、牛 蒡 子 3 g 0 ,水 煎 取 汁 ,一 次 灌
22 浮 肿 型 .
下 痢 ,粪 便 稀 薄 ,恶 臭 带 血 ; 当 鼻 孑 L
草 注 射 液 4 ml V2 、卡 那 霉 素 注 射 0 、 g
液 02 l g体 重 、 颈 部 肌 肉 注 射 , 2 .m / k
2 4小 时 内虚 脱 死 亡 。
52 中 药 -
病 牛 头 颈 和 胸 前 及 全 身 皮 下 结 缔 组 织发 生 炎性 水 肿 ,触 诊肿 块 硬 痛 . 初 为 灼 热 ,后 为 冷 凉 ,舌 肿 大 , 外 伸
型 牛 败 。 治 疗 : ( ) 注 射 用 头 孢 噻 呋 钠 1
内脏 器 官 充 血 ,在 粘 膜 、 浆 膜 及 肺 、舌 、皮 下 组 织 和 肌 肉有 散 在 的 『 叶 J 血 点 :胸 腔 内 有 大 量 渗 }液 ,淋 巴 结 I J 显著水肿。
牛出败病的鉴别诊断及防治措施
静脉滴注 , 每天 1 次, 连 用 3天 。按 上 述 方 法 治 疗 3天 后 病 牛 体 温 正 常 , 肺 泡 呼吸音减 弱 , 鼻 液减少 , 鼻镜有 汗 ,
逐渐康复 。 7治疗 体 会 本 病 以秋 末 冬 初 季 节 及 天 气 骤 变 时 容 易 发 病 ,是 危 害 养 牛 业 较 为 严 重 的一 种 传 染 病 。 要做好疫情上报工作 , 划定 疫 区 , 实 行封 锁 、 隔离 , 并 和 药 物 防治 。 加强饲养管理 , 搞 好 牛 舍 及 运 动 场 的清 洁 工 作 , 合理使 役 , 注 意 气温变化 , 冬 季 注 意 防寒 保 暖 , 夏 季 注 意通风降温 , 尽量减少应激反应 , 提 高 免疫力。 养牛密度不要过大 , 尽 量 减 少 皮肤、 粘 膜 的损 伤 。 认 真 做 好 春 秋 两 季 牛 出败 灭 活 疫 苗 的 预 防 接 种 工 作 。 常 年 补 针 ,保 质 保 量 .将 防疫 措 施 做 到 位 。疫 情 发 生 后 必 须 对 未 发 病 的 牛 紧 急 接 种 牛 出败 灭 活疫 苗 ,平 时 做 好 经 常 性 的 机 械 消毒 和药 物 消 毒 。病 死 畜 是 该 病 的重 要 传 染 源 .病 死 牛 必 须 进 行 无 害 化 处 理 ( 作 者单位 : 黑龙 江 省 逊 克 农 场 畜
发音 。 6牛 出败 病 的 预 防 及 治 疗 策 略
舍 及 周 围环 境 进 行 消 毒 处 理 。 同时 对 病 牛 出现 过 的地 方 . 被 污 染 的水 源 、 操 场 等 等 场 所 进 行 灭 菌 消 毒 。消 毒 工 作 1次 / d , 并 持续 7 d以上 6 - 3无 害 化 处 理 。 病 牛 死 亡 之 后 将 成 为 重 要 的 传 染 源 ,导 致 牛 出 败 病 疫 情 的 一 个 重 要 因素 就 是 屠 宰病 牛 污 染 水源, 进 而 引 发 疫 情 .所 以在 疫 情 中 死 亡 的 病 牛 要 进 行 严 格 的 无 害 化 处 理 , 对 病 死 牛要 实施 深 埋 . 严 禁 销售 或 者 食 用 ,并 且 对 可 能 受 污 染 的 牛 舍 等 等 区 域 进 行 严 格 消 毒 ,预 防疫 情 的 再 次爆发 。 6 . 4牛 出败 病 的 治疗 。 治 疗 药 物 可 采 用 磺 胺 嘧 啶 钠 .对 病 牛 进 行 静 脉 注 射, 2次 / d , 连续注 射 3 d 。对 于 病 情 较 严 重的病牛 , 在 用磺 胺 药 物 的 同时 , 用 1 0 %葡萄 糖 5 0 0 mL 、青 霉 素 6 0万 单 位 、链 霉 素 1 6 0万 单 位 、 1 0 %葡 萄 糖 5 0 0 mL 、 安 痛 定 注射 液 3 0 mL , 分 2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出血性败血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牛出血性败血病又称牛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特定血清型引起牛和水牛的一种高度致死性传染病。
其特征为发病突然、高热、肺炎、急性胃肠炎和内脏广泛性出血。
本病多见于犊牛。
一、病原
病原为多杀性巴氏杆菌。
本菌为球状小杆菌,独立或偶尔成对存在,在人工培养基上呈多形性。
革兰氏染色阴性,呈两极着色。
不形成芽孢,无鞭毛,不运动。
在急性败血症的病例中,细菌有荚膜,可产生内、外毒素。
溶血性巴氏杆菌细胞壁来源的内毒素可协助致活补休和凝血过程。
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抵抗力不强,60℃经10分钟即死亡;在干燥、直射阳光下迅速死亡;1%石炭酸、1%漂白粉、5%石灰乳的杀菌效果良好。
二、流行病学
病牛排泄物、分泌物和带菌(包括健康带菌和病愈后带菌牛)为传染源。
一般散发或呈地方流行,同种动物能相互传染,一般不同动物种间不易互相传染。
发病无明显季节性,但以冷热交替、气候剧变、闷热、潮湿、多雨的时期多发。
巴氏杆菌可存在于健康牛的上呼吸道和消化道中,饲养管理不良、气候聚变、营养缺乏、寄生虫等可诱发牛出血性
败血病。
多杀性巴氏杆菌为牛(成年牛和犊牛)上呼吸道的常在菌,牛扁桃体带菌率为45%,一般不呈致病作用。
溶血性巴氏杆菌不易从正常牛的上呼吸道分离出来,有时以非致病性的血清Ⅱ型存在于上呼吸道。
在应激因素(如牛舍通风不良、运输、拥挤等)导致呼吸道防御功能受损、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多杀性巴氏杆菌和非致病性的溶血性巴氏杆菌血清Ⅱ型有机会在下呼吸大量繁殖或由血清Ⅱ型转变为具有较强毒力的血清Ⅰ型。
多杀性巴氏杆菌常可与昏睡嗜血杆菌、支原体和呼吸道病毒混合感染。
一旦发病,病牛会不断排出强毒菌感染健康牛,造成牛场、或整个地区的牛出血性败血病流行。
三、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1、急性败血型
临诊表现为体温突然升高到41-42℃,精神浓郁,食欲废绝,呼吸困难,黏膜发绀,鼻流带血泡沫,腹泻,粪便带血。
一般于24小时因虚脱而死亡,甚至突然死亡。
剖检时往往没有特征性病变,只见黏膜和内脏表面有广泛的点状出血。
2、肺炎型
此型最常见。
病牛呼吸困难,有痛性干咳,鼻流无色或带血泡沫。
叩诊胸部,一侧或两侧有浊音区;听诊有支气
管呼吸音和啰音,或胸膜摩擦音。
严重时,呼吸高度困难,头颈前伸,张口伸舌,病牛迅速窒息死亡。
主要病变为纤维素性胸膜肺炎,胸腔内有大量蛋花样液体,肺与胸膜、心包粘连,肺组织肝样变,切面红色或灰黄色、灰白色,散在有小坏死灶,小叶间质稍增宽。
3、水肿型
多见于牛、牦牛,病牛胸前和头颈部水肿,严重者波及腹下,肿胀硬固热痛。
舌咽高度肿胀,呼吸困难,皮肤和黏膜发绀,眼红肿、流泪。
病牛常因窒息而死,死后可见肿胀部呈出血性胶样浸润。
四、诊断
1、现场诊断
分析牛场的情况,如有无引进外地牛,以前有无牛出血性败血病病例、饲养管理状况如何等,结合发病季节、临床症状及剖检病变,综合分析。
牛出血性败血病引起的肺炎在肺前腹侧区域常能听到表明病变的支气管啰音,背侧支气管区域正常。
有条件的牛场可作细菌学检查。
此外,还要与炭疽、气肿疽及牛肺疫等病相区别。
2、鉴别诊断
牛炭疽的肿胀可发生在全身各处,濒死时天然孔出血,血液呈暗紫色,血凝不良,尸僵不全,血液抹片可见炭疽杆菌;牛气肿疽的肿胀主要见于肌肉丰厚的部位,触诊柔软,
有明显的捻发音;牛恶性水肿只发生在外伤或分娩之后,肿胀触之柔软,具捻发音;牛肺疫病程较长经过较久,肺呈明显的大理石样变化但缺乏全身性败血症变化,病原为牛胸膜肺炎支原体。
3、实验室诊断
(1)涂片镜检。
将病料涂片,瑞氏或姬姆萨氏染色,可见两极染色的卵圆形杆菌。
(2)细菌培养。
将病料接种于鲜血琼脂或马丁琼脂培养基,置37℃培养24小时,观察培养结果。
必要时可进一步作生化特性鉴定。
五、预防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合理搭配饲料,牛舍要通风,干燥,冬天做好防寒保温工作,勤换褥草,尽量减少应激因素。
2、定期全场消毒,搞好环境卫生。
杀灭环境中的可能存在的病原体。
坚持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
3、在经常发生牛出血性败血病的疫区,可以定期接种牛出血性败血病菌苗。
六、治疗方法
将病牛立即隔离治疗,全场用5%漂白粉或10%石灰水消毒,对健康牛仔细观察、测温,凡体温升高的牛只,应尽早治疗了。
治疗方法如下:
1、抗血清疗法
发病早期可用免疫血清,每头静脉注射或皮下注射100-200毫升。
重病牛可连用2-3次。
2、抗生素疗法
一次静脉注射10%磺胺噻唑钠100-150毫升,每天二次,连用3-5天,与免疫血清同时应用,效果更佳。
此外,青霉素、链霉素、氨苄青霉素、头孢噻唑、恩诺沙星、红毒素、林可霉素、壮观霉素等都对牛出血性败血病有很好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