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
摘要: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高素质人才,针对传统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转变教学观念,充实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用创新式教学思想指导实验教学全过程,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同时注重学生严谨认真、不畏困难、勇于探索等品质的培养。

关键词:实验教学教学改革创新能力
高校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新型人才的主阵地,而实验
教学作为学生接受实验知识、培养操作技能、开发创新能力、提高全面素质的重要环节,是理论教学不能代替的,其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

目前高校实验教学通常是以班级为单位,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在实验室里,做着同一个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的实验教学活动。

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因此在实验教学中,我们要转变教学观念,深刻认识到实验教学在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努力探索和建立开放式、自主式教学模式,努力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用创新式教学思想指导实验教学全过程,发挥教师在实验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实验中的主体作用,充
分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能,激励学生进行自主创新,使学生的自主性、创新性意识在实验课堂上能够得到真正充分的施展。

一、当前高校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招生、考试制度不利于实验教学的发展,制约了学生创新
能力的培养。

我国目前的招生、考试制度以笔试为主,学生考入大学后实验基础差,而且往往轻视实验,对实验动手能力在自身成长过程中的作用认识不够。

学校对实验教学重视不够,重理论、轻实验的传统观念依然存在。

传统的实验教学以验证为主,以巩固、加深理论知识为目的,在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培养上不够。

多数院校仍然以知识传授为核心的静态方式在进行教学活动,学生的创新心理得不到满足,创造能力得不到培养,个性得不到发展。

虽然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和质量工程的实施,加大了本科教学工作的投入,但是实验教学与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仍存在较大差距,必须给予足够重视。

二、改革当前实验教学途径
1、营造良好的实验环境
从实验室的设计、实验室的空间布局和结构安排到实验室运行管理,要处处体现人本思想,以人为本,坚持人性化管理原则,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科研环境。

如实验室内悬挂与实验相关科学家及科普知识等,营造良好的实验室文化,以利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有利于营造浓厚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通过不断对实验技术的研究,在实验项目的选择、实验方案的设计上更具人性化,针对不同的实验对象、实验内容设计多种不同的实验方案,学生可选取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实验,也可对实验方案
进行修改,有利于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形成。

2、改革实验教学内容
实验教学内容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学生对实验是否感兴趣,进而关系到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具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陈旧,结构不够合理,验证性实验偏多,综合设计性、研究性实验偏少。

对于验证性实验,教材上还非常详细地列出了实验原理、实验步骤等,学生成了名副其实的“药剂师”,无需多思考也能完成实验,再加上与生产和生活实际脱节,缺乏新颖的科技含量高的实验器材,整个实验过程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更谈不上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因此,应整合实验教学内容,删减验证性和陈旧过时的实验内容,增加与工程实际密切联系、体现学科领域新进展的综合设计性、研究性实验。

现代科学技术向着两个方向发展,既有分化也有综合。

在这种情况下,课程内容也同样产生分化和综合的矛盾。

因此,在实验课程内容的设置上,跨学科开设综合实验课程也是势在必行。

总之,进行实验教学内容改革的思路是:精简基础性、验证性实验;规划综合性实验和模拟设计性实验。

3、改变实验教学模式
改革实验教学模式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即由教学向教育转变;由传授知识向传授学习知识的方法转变;由主导学生向服务学生转
变。

当出现问题时,首先应该让学生明白,实验中出现问题、解决问题也是实验的一部分,实验成功与否的标准是实验技能是否得到提高。

其次要改变实验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的改变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提供良好的实验预习平台。

允许学生在实验器材闲置的情况下,面对实验设备、实验工具、实验材料等实物,通过阅读实验指导书或观看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课件进行预习,达到明确实验目的、学会实验方法并了解实验注意事项的目的,这样就减少了实验前教师的引导时间,相应地增加了学生的动手操作时间;二是实验前,教师以提问的形式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抽查,并记入平时成绩,以激
励学生积极主动的预习实验;三是实验中,要避免学生在实验操作
过程中完全按指导书或教师讲的实验操作步骤亦步亦趋地进行,处于被动学习和机械操作的状态,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主动与学生进行探讨,引导学生更多地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启发学生思考,尽量避免直接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激发学生实验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以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研能力。

4、完善实验考核方法
传统模式的实验课程考核多数只重视实验结果的考核,就是以
实验报告和教师的印象为主要依据而进行的延迟性考核。

由于实验报告中的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实验药品、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数据等内容具有可复制性,加之教师手工批阅实验报告不可避
免会出现挂一漏万等问题,所以单一的实验结果考核会造成评定的成绩不可能客观反映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水平;在实验过程中的不规范或错误操作,教师不易发现和不能及时纠正;也不利于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

在实验教学中,除进行实验结果的考核之外,更要进行实验过程的考核。

就是指在实验操作结束时,实时对学生的本次实验操作和理性思维等方面做出定量或定性的评定。

强化对学生实验过程的考核,既是实验结果考核有效性的前提,又是激励学生达到实验教学目标要求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王伯康,王志林.开设综合化学实验的探索与实践[j].大学化学.2001,16(2):25-27.
[2]张勇.高校多媒体教学环境构建与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6):73-75.
[3]郑家茂.对大学实验教学若干问题的厘析[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11):1-3.
[4]高成伟.大学理念与大学实验室:j:.实验技术与管
理,2007,24(6):135—13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