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性质修订版

合集下载

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在教育环境中的心理过程、行为和发展的学科。

它的研究对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学习过程和成就:教育心理学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就,研究学习策略、注意力、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对学习成果的影响。

它探讨如何优化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就。

2. 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育效果:教育心理学研究教师教学行为对学生学习的影响,研究教学策略、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教学因素对教育效果的影响。

它致力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3. 学生的心理发展和个性特征:教育心理学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和个性特征,研究儿童和青少年期的心理发展规律、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问题。

它探索如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社会适应能力。

4. 教育环境和学习环境: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环境和学习环境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研究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重环境对学生的支持、激励和社会化的影响。

它探讨如何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和学习环境,提供有利于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条件。

5. 教育决策和政策: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决策和政策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影响,研究教育政策对学生学业选择、职业发展和教育机会的影响。

它为教育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提供科学依据,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

通过对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过程,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提供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心理健康。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拥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那就是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

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五种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

(一)学习与教学‎的要素1.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学生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2.教师教师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教师这一要‎素主要涉及‎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教学风格‎等基本的心‎理特性,也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之一。

3.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

4.教学媒体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5.教学环境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前者涉及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以‎及空间布置‎等,后者涉及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校风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等。

(二)学习与教学‎的过程1.学习过程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2.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引导学‎生的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过程,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

3.评价/反思过程评价/反思过程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和反思。

2023年311教育心理学考研大纲

2023年311教育心理学考研大纲

2023年311教育心理学考研大纲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1.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是教育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包括学习、教学、教育评价等过程中的心理过程和心理机制。

2.教育心理学的任务教育心理学的任务是研究教育活动中的心理过程和相关规律,解决教育中的心理问题,为教育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二、学习的心理基本过程 1. 知觉知觉是指个体通过感觉器官接受和理解外界信息的过程。

包括感觉器官的选择、组织和加工等过程。

2.记忆记忆是经验的保持和重现过程。

包括感性记忆和理性记忆两种形式,分别与感官印象和概念思维有关。

3.思维思维是个体在脑内进行的一种内在心理活动,包括概念思维、判断推理、问题解决等过程。

4.情感与动机情感与动机是学习过程中重要的心理因素。

情感对认知、记忆和评价等心理过程有重要影响,而动机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内在力量。

5.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个体在学习过程中采用的有选择的心理操作方式,包括注意、组织、记忆和评估等过程。

三、教与学的心理过程 1. 教学目标的设定与实施教学目标是教育活动的指导方向和基准。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发展水平,设计合理的教学目标,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和评价手段。

2.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学内容是教育活动的核心要素。

教师需要根据学科特点、学生需求、教学目标等因素,选择并组织有机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掌握程度。

3.教学方法的运用与创新教学方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的操作方式和行为准则。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提高学习效果。

4.学习评价的设计与实施学习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反馈和总结。

教师需要设计合理的学习评价方式,既能客观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我认知。

四、常见教育心理问题与解决方法 1. 学习困难与解决方法学习困难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障碍。

教师可以通过调整教学策略、提供个性化教学、培养学习兴趣等方式,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

教育心理学知识要点(最新版)

教育心理学知识要点(最新版)

教育心理学知识要点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的性质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学教相互作用过程模式:P4)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

(1)五要素①学生—- 学习的主体因素(其群体差异、个体差异影响学与教过程)②教师——教学中起关键作用(教学过程的主导)③教学内容——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④教学媒体——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影响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容量;影响教学组织形式及学生的学习方法) ⑤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及空间布置)社会环境(课堂纪律、同学关系、校风、社会文化)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认知发展过程,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2)三过程①学习过程—-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②教学过程--教师组织教学③评价/反思过程——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教学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教学后的检测、反思)3、学与教相互作用: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种过程,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

(P6)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P9—12(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代表人物:桑代克事件: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二)发展时期( 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补充发展时期30-—50年代见课本P10)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补充成熟时期60年代见课本 P10)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四)完善时期( 20世纪80年代以后)布鲁纳:认为教育心理学研究包括(4方面)第一,主动性研究;第二,反思性研究;第三,合作性研究;第四,社会文化研究。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研究什么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研究什么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研究什么一、教育心理学的对象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过程中各种心理现象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的学科。

人的本质特征是具有社会性。

人一出生就要接受社会的影响,特别是要接受社会中教育的影响。

最初是养育的问题,这大都由家庭负责,继之就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或群体教育,从而达到社会化。

人一生接受教育的过程,就是人的教育社会化的过程。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社会实践。

人从儿童、少年到青年,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中生活,学校是由受教育者──学生和教育者──教师组成的。

一方面教育者根据社会的要求,采取一定的措施去影响受教育者,同时受教育者也有接受教育的需求,通过自己的积极活动,主动地去获得知识和技能,形成个性品质和道德行为。

在这过程中,受教育者和教育者必然引起各种心理活动。

教育所引起的心理活动,不仅服从于在一般生活实践中人所产生的心理现象发展的普遍规律,同时也具有它自己的特殊规律。

例如,年幼儿童最初掌握的概念多属日常概念,日常概念一般既含有本质属性,也含有非本质属性,或者只含有非本质属性,经过一定的学习,接受了科学知识,通过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于是就分辨出概念的本质属性,形成科学的概念,达到理性认识。

儿童认识能力从感性水平提高到理性水平,是一个质的飞跃。

这就是受教育者在教育影响下产生的心理变化。

又如,人的个性品质和道德行为都是通过一定的教育过程逐渐形成的。

儿童、青少年在先天素质基础上,接受各种文化教育的熏陶,或者是受父母的影响,或者是受教师的影响,潜移默化地接受教导,于是便形成社会所要求的个性品质和道德行为。

所以,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受教育者在一定的学校教育条件下,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品质和道德行为的规律。

二、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教育心理学的对象既如上述,那么,这门学科的性质是什么呢?教育心理学从它的发展来看,最早是把心理学原理应用于教育的一门学问。

简述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

简述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

简述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活动中的心理过程和行为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教学环境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影响。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学习、记忆、思维、情感、动机、个性等方面的心理过程和行为。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对象是学习。

学习是人类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是教育的核心目标。

教育心理学通过研究学习的规律和机制,探索如何提高学习效果和质量。

学习的心理过程涉及注意力、感知、记忆、思维等方面,教育心理学研究这些过程的特点、规律和发展,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对象是记忆。

记忆是人类获取和保持信息的能力,对于学习和知识的积累至关重要。

教育心理学研究记忆的过程、机制和发展规律,探索如何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和记忆效果。

例如,教育心理学家通过研究记忆策略和记忆技巧,指导学生提高记忆效果,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考试和学习任务。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对象是思维。

思维是人类对信息进行处理和加工的过程,是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基础。

教育心理学研究思维的规律和特点,探索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

例如,教育心理学家研究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指导学生培养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提高问题解决和决策能力。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还包括情感和动机。

情感是人类对事物产生的主观体验,动机是驱使人类行动的内在力量。

教育心理学研究情感和动机的特点、发展和调节,探索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情感,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还包括个性。

个性是人类在心理特点、兴趣、能力和态度等方面的独特表现。

教育心理学研究个性的特点和发展,探索如何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需求,开展个性化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涵盖学习、记忆、思维、情感、动机和个性等方面的心理过程和行为。

通过深入研究这些对象,教育心理学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一、教育心理学的对象•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这一定义包含四层意思:第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学与教情境中人的心理现象,而不是研究一切教育领域中的心理现象;•第二,在学校学与教情境中人(施教者和受教者)是活动的主体、行为的承担者,是教育心理学研究关注的焦点;•第三,要密切结合教育过程来探讨、揭示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

学与教是教育过程中不可分割的方面。

无论是学习中的心理活动还是教学中的心理活动都是在教育过程中发生、发展并表现出来的,离开了教育过程就无从研究和无法理解它。

值得注意的是,教育心理学不同与教育学,它不研究教育过程本身,而是着重研究在教育过程中学习与教学活动中的心理学问题;•第四,教育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揭示学校教与学情境中人的心理活动及其交互作用的运行机制和基本规律,而不仅仅是对学与教中的心理现象进行描述。

•二、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从学科范畴看,教育心理学既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应用心理学的一种),又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从学科作用看,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兼备•的学科,并以应用为主。

•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概括为以下几部分(一)基本理论包括:“教育心理学概述”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二)学习心理包括:“学习的基本理论”,“学习动机”,“学习的迁移”,“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形成” ,“学习策略”,“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

(三)品德心理与心理健康包括:“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心理健康教育”。

(四)教学与教师心理包括:“教学设计” ;“课堂管理” ;“教学测量与评价” ;“教师心理” 。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作用一、教育心理学理论作用首先,教育心理学从教育过程这一侧面对一些心理规律进行探索、揭示的心理学规律不仅充实了普通心理学的一般理论,而且为整个心理学的理论发展作出了贡献。

其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也对教育学(特别是教学论、课程论和德育论)的理论发展起重要作用。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 50年代)
(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 70年代)

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和体系出现了某些变 化。教育心理学的内容日趋集中,有几个方面的研究为大多数人所公认, 如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学习心理、教学心理、评定与测量、个别差 异、课堂管理和教师心理等,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 学科正在形成。 这一时期,西方教育心理学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 育服务。60年代初,布鲁纳发起课程改革运动,自此,美国教育心理学 逐渐重视探讨教育过程和学生心理,重视教材、教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 人本主义思潮也掀起了一场教育改革运动。同时,美国教育心理学比较 重视研究教学中的社会心理因素。不少心理学家开始把学校和课堂看做 是社会情景,注意研究其中影响教学的社会心理因素。随着信息科学与 技术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美国教育心理学对计算机辅助教学(CAI) 的研究方兴未艾,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教学效果和条件做了大量的研究。




(二)智力差异 1.智力与智力测量 智力是使人能顺利地从事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认知 能力的有机结合。 为了对人的聪明程度做定量分析,心理学家创造了许 多测量工具,这些测量工具被称作智力量表,世界上最著 名的智力量表是斯坦福一比纳量表(简称S—B量表)。 智力测验中引进了一个重要概念——智商(IQ),智商是智 力商数的简称,是用来表示智力高低的一种相对指标。 IQ一智力年龄(MA)/实际年龄(CA)×100 2.智力的差异 由于智力是个体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故个体智力的发展存在明显的差异,包括个体差异和群体 差异。 智力的个体差异反映在个体间和个体内。个体间的差 异指个人与其同龄团体的稳定的平均数比较时所表现出来 的差异。 智力的群体差异是指不同群体之间的智力差异,包括 智力的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种族差异等。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教育心理学拥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那就是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

具体而言,教育心理学旨在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如学习的实质、动机、过程与条件等,以及根据这些理解创设有效地教学情境,如学习资源的利用、学习活动的安排、师生互动过程的设计与学习的管理学等,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一)学习与教学的要素1、学生学生这一要素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一是群体差异,包括年龄、性别和社会文化背景差异等;二是个体差异,包括先前知识基础、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和需要等差异。

2、教师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教师的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教学风格等基本的心理特征。

3、教学内容具体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

4、教学媒体教学媒体从简单的教具模型、口头语言、书本、录音、录像到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教学过程中一个具有独特意义的不可替代的因素。

5、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部分。

物质环境包括课堂自然条件(如温度和照明)、教学硬件设施(如桌椅、黑板、投影仪)和空间布置(如教室文化建设情况、座次排列)等要素;社会环境包括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班风、校风及社会文化背景等要素。

(二)学习与教学的三种过程模式1、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2、教学过程,教师通过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引导学生的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过程,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3、评价/反思过程,评价和反思过程虽是一个独立的成分,但它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包括教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反思。

在学与教的过程模式中,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种过程,而且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1.学习过程:研究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等。

学习者的认知过程、信息加工方式以及学习障碍等也是研究的内容。

2.记忆与遗忘:研究学习者的记忆过程和记忆策略、记忆性能以及遗忘曲线等。

这对于教师设计课程和教学活动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思维与问题解决:研究学习者的思维方式、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的策略。

如何培养学习者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也是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之一
4.情感与情绪:研究学习者的情感体验、情绪调节和情绪与学习的关系。

情感和情绪对学习动机和学习成绩都有重要的影响。

5.人格与发展:研究学习者的人格特征、性格类型和个体发展过程。

了解学习者的人格特点有助于个性化教育的实施。

除了上述内容,教育心理学还研究学习者的自尊和自我概念、动机与动力、兴趣和组织能力等心理特征,以及学校环境、教师行为和家庭教育等影响学习者心理发展的因素。

教育心理学第三版课后题答案(整理修订版)

教育心理学第三版课后题答案(整理修订版)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选择填空1.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诞生于(20世纪初)。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学与教以及二者相互作用的心理规律)。

3.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心理学家(桑代克)。

4.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研究,旨在创造性地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方法是(行动研究法)。

5.在研究实验过程中应该对被试产生积极性的影响,要避免对被试的身心发展产生伤害指的是(教育性)研究原则。

6.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与教及其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其心理规律的科学。

7.学习与教学过程主要包括(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等3种活动过程。

8.学习与教学的相互作用过程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5个要素。

简答1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一)学与教的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二)学与教的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2请简述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意义①增加对学校教育过程和学习过程的理解。

②教育心理学知识是所有教师的专业基础。

③有助于科学地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④提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

第二章中小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选择填空1.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是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

2.皮亚杰认为,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能够进行逻辑推理的儿童的认知发展处在(具体运算)阶段。

3.在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中,他认为(学龄期)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

4.皮亚杰认为,当儿童已经掌握了口头语言,从具体动作中摆脱出来,凭借象征在头脑中进行“表象性思维”时,儿童的认知发展则处在(前运算)阶段。

5.埃里克森认为人格发展的(青年期)正处于“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时期。

6.个体倾向于利用自己身体或内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依据的认知风格(场独立性)。

7.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现有发展水平与可能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在教育环境中的心理活动和过程的学科。

它主要研究教育中的学习、教学和发展等方面的心理现象,旨在促进教育教学的改善和个体的全面发展。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学习者、教师和教育环境。

首先,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之一是学习者。

学习者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接受知识和技能培养的个体。

教育心理学关注学习者的认知、情感和动机等心理过程。

例如,研究者可以探讨学习者的学习策略、记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认知方面的特点,以及对知识的兴趣、自信心、成就动机等情感和动机因素对学习的影响。

通过深入研究学习者的心理特点,教育心理学能够提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促进学习者的学业发展。

其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还包括教师。

教师是教育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人员,他们对学习者的学习和发展起着指导和促进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关注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态度和教学效果等方面的心理问题。

例如,研究者可以探讨教师的教学策略、教学风格、师生互动等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同时,教育心理学还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心理健康问题,帮助教师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心理素质。

最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还涉及教育环境。

教育环境是指学习者接受教育的具体场所和条件。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者关注教育环境对学习者学习和发展的影响。

例如,研究者可以研究学校的课堂氛围、学习资源的丰富程度、教师对学生的支持等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能够指导教育实践,改进教育环境,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和氛围,进一步促进学习者的发展。

综上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学习者、教师和教育环境。

通过深入研究学习者的心理特点,教育心理学能够提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促进学习者的学业发展。

同时,教育心理学还关注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心理健康问题,帮助教师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心理素质。

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环境对学习者的影响,提供改进教育环境的建议和措施,进一步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教育心理学概述

教育心理学概述
学》最早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 冯特(德):1879年;科学心理学
桑代克(Thorndike)(美):
第一章:绪论
1903年著成《教育心理学》西方第一本 1913~~1914年该书扩充成《教育心理学大
纲》,包括《人的本性》、《学习心理》 、《个性差异及其测量》→科学教育心理 学的创立的标志。 “教育心理学之父”
A. 实验法 B. 调查法 C. 观察法 D. 教育经验总结 法
(12)有目的地严格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人为 地引起或改变某种心理现象并加以记录的心理学 研究方法,叫做
A.观察法 B. 调查法 C. 实验法 D. 教育经验总 结法
结语
谢谢大家!
第一章:绪论
练习题
(1)教学系统五要素: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和________。
(2)教学过程三侧面: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
(3)教学环境包括________环境和________环 境两个方面,其中前者涉及课堂自然条件、教学 设施以及空间布置等。
他提出的学习三大定律(准备律、练习律 、效果律)及个别差异理论对教育心理学 研究有重要影响。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第一章:绪论
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s——50s末)
20s和30s: 吸取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验方面的成果 维果斯基(前苏联):文化发展论、内化说
40s: 弗洛伊德(奥地利)→重视情感在教育和教学过程 中的作用
第二节 第一章:绪论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三、成熟时期(60s—70s末)
布鲁纳(J.S.Bruner):课程改革运动。重视探讨 教育过程和学生心理,重视教材、教法和教学手 段的改进。 重视研究教学中的社会心理因素 罗杰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方便学习的人”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加涅对人类的学习进行了系统分类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性质精编WORD版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性质精编WORD版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性质精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第一章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性质一、论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性质。

有人会认为教育心理学就是研究心理学的一般原理如何在教育活动中加以应用的科学。

这种观点是将教育心理学看成是普通心理学的附属学科,忽视了教育心理学本身的独立性和特殊性。

事实上,教育心理学并不是将普通心理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拿过来简单地在教育领域中加以应用的学科。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情境中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基本心理学规律。

学校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的规律主要是指学生如何学习和教师如何教学的基本心理学规律。

也就是说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习与教师的教学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

对于“性质”一词可有两种理解:一是科学性质。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性质的中间科学。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生学习于教师教学的心理规律的科学,其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它与教育领域中人们的教育实践活动密不可分,教育心理学被看作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部分。

在这个意义上,教育心理学更偏重于社会科学的性质。

另一种理解是指学科性质,教育心理学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应用性,是一门基础理论与应用学科。

二、简述教育心理学产生、发展的简史。

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就是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并逐步形成一个独立的心理学分支的历史。

1.在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产生之前,历史上的一些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就曾运用心理学的观点,对教育问题进行过论述。

这便是早期的教育心理学思想。

我国古代的教育家、思想家,如孔子、孟子、荀子等人的教育思想中都具有一定的心理学观点。

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强调教育与灵魂(心理)的联系。

从17世纪到19世纪,欧洲的一些着名教育家,如夸美纽斯、裴斯塔洛齐、赫尔巴特等都在他们的教育思想中涉及了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一)教育心理学的概念教育心理学是教育与心理学结合的产物。

当今世界流行着各式各样的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各书的作者对教育心理学所持的观点不同,各国的社会背景不同,各书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的看法也不同,因此在具体内容安排上有很大的差异。

根据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现状和我国的具体情况,我们把教育心理学定义为: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

这里的“学”不仅指文化知识的学习,也指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学习。

这一定义的好处在于,它反映了教育心理学的对象的特殊性。

教育教学过程是学生与教师的双边活动,不仅有学生的学,也有教师的教。

教育心理学首先要研究学生如何有效地学习,同时又要研究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地学习。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

它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是一般心理学原理在教育中的应用,也不是教育中的所有问题它都研究。

学校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这个系统由多个要素构成,并非这个系统和这个系统中的要素的所有方面,都是教育心理学所要研究的对象,它们也是教育学、课程教学法、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从不同角度或侧面去研究的对象。

教育心理学拥有学校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中基本心理学规律这个独特的研究课题,那就是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教之间的相互作用。

具体而言,教育心理学旨在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如学习的实质、学习动机、学习过程与条件等,以及根据这些理解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如学习资源的利用、学习活动的安排、师生互动过程的设计与学习过程的管理等,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再具体一点,比如,学生是否想学、爱学或是否知道学习的目的、有何种学习动机、如何促使学生学习迁移;学生是否能够识记、理解、保持所传授的知识,学生可以掌握哪些学习策略,如何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如何通过教学或其他解决问题的活动使学生的智力、创造力得到发展;如何有导向性地去影响学生行为、品德的发展,如何促使学生拥有良好的心理健康等等。

35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35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美国)“ 教育心理学之父 ”
1903 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1913-1914,桑代克将该书发展成三大卷的《教育心理大纲》,奠定了教育心理发展的基础。包括《人的本性》《学习心理》《个性差异及其原因》三部分;
我国
房东岳
1908 年,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由房东岳译、日本小原又一著的《教育实用心理学》;
70 年代
奥苏贝尔:以认知心理学的观点系统阐述了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加涅 :对人类的学习进行系统分类。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教学效果和条件做了大量的研究。(特点:交互性、即时反馈、信息呈现生动形象、自定步调)
我国
1962 年,我国成立了心理学会教育心理学专业委员会,领导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工作;文革期间,我国心理学研究工作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乌申斯基
(俄国)“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1868 《人是教育的对象》 以普通心理学研究中获得的原理解释实际问题,被认为“奠定了俄国教育科学的科学研究基础” ,被誉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卡普捷列夫
(俄国)1877 《教育心理学》是俄国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
桑代克
学生、老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
(一)
学生
学习的主体因素,任何教学手段必须通过学生而起作用。
学生这一要素主要从两个方面影响学与教的过程。
第一是群体差异,包括年龄、性别、社会文化差异等。年龄差异主要体现在思维水平的差异;
第二是个体差异,包括先前知识基础、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和需要等差异。
第一节
一、教育
概念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研究如何学、如何教、学与教之间相互作用;

教育心理学(自己整理完整版详细版)

教育心理学(自己整理完整版详细版)

知识点(选择题+填空题):第一章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与规律,包括受教育者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和发展规律,以及教育者如何通过这些规律对受教育者进行有效的教育。

2、教育心理学的性质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的学科。

教育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作为指导教育实践活动的学科又具有极为鲜明的实践性与应用性。

3、教育心理学的独立与发展美·桑代克《教育心理学》(《人的本性》、《学习心理》、)标志教育心理学正式成为一门学科德·冯特,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心理学的诞生夸美纽斯,第一次明确提出,教育要遵循自然的思想裴斯泰洛奇,第一次提出“教育心理学”思想,主张因能力施教,主张从教育实践中探索和研究儿童心理特点和规律,并于教育具体改革结合赫尔巴特,近代第一次教学理论的研究要建立在科学基础(心理学)上俄·乌申斯基,近代最早在教育工作中尝试应用心理学知识第二章4、学习类别加涅,按学习结果划分:言语信息的学习,智力技能的学习,认知策略的学习,态度的学习,动作技能的学习五类;奥苏贝尔,按学习活动的性质划分,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或者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5、不同学习理论关于学习的实质行为主义桑代克,试误-联结学习理论,学习的实质是经过试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联结,即形成S—-R之间的联结。

(饿猫开迷箱)(巴甫洛夫,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华生,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关于学习的实质的基本观点:有机体的学习就是通过经典性条件作用的建立,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的过程。

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学习理论,学习的实质:学习是指有机体在某种自发行为由于得到强化而起稿了该行为在这种情境发生的概率,即形成了反映与情境的联系,从而获得了用这种反应应付该情境以寻求强化的行为实验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关于学习的实质问题的基本看法就是,学习是指个体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从而获得某些新的行为反应,或已有的行为反应得到修正的过程.认知主义苛勒的顿悟理论托尔曼符号学习理论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奥苏贝尔提出有意义的学习、接受教学(认知—接受学习理论)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人本主义罗杰斯马斯洛认为学习是人固有能量的自我实现过程。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性质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性质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性质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活动中人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规律的一门学科。

它主要研究教育过程中个体的身心发展、学习与教育的相互关系、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等问题。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学习、记忆、动机、智力、人格等心理活动与心理特征。

下面将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性质进行详细阐述。

1.学习:学习是人类知识和技能的获取过程。

教育心理学研究学习的本质、过程和规律,探讨诸如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习障碍等问题。

2.记忆:记忆是人类获取、储存和回忆信息的过程。

教育心理学研究记忆的形成、保持和遗忘规律,探讨如何提高学习者的记忆能力和应对记忆障碍。

3.动机:动机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内在力量。

教育心理学研究动机的形成和变化,探究如何调动学习者的积极动机,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动力和效果。

4.智力:智力是人类思维和认知能力的综合体现。

教育心理学研究智力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探讨如何提高学习者的智力水平和发展潜能。

5.人格:人格是个体在特定环境下表现出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

教育心理学研究人格的形成和塑造,探讨如何培养积极健康的人格,推动学习者的全面发展。

1.应用性: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应用性科学,其研究目的是为了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供实际操作的指导,改善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2.实证性: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实证研究,通过实验证据来验证理论假设和推理结论的正确性。

教育心理学倡导以事实为基础,提倡实证研究的方法和思维方式。

4.发展性:教育心理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学科,其研究内容和理论框架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需求而不断演进。

随着教育模式和方法的变革,教育心理学也在不断地适应和引领教育的需要。

综上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学习、记忆、动机、智力和人格等心理活动与特征,其研究性质主要表现为应用性、实证性、多学科性和发展性。

通过研究教育心理学,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人类的学习、思维和行为特点,为教育实践提供科学的指导和支持,促进学习者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以下几项属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以下几项属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以下几项属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学习、发展、教育和相关行为的科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它着眼于教育问题的认知心理解释,以及如何把这种认知心理影响到教育的实践,分析各种实践中存在的心理因素,以及教育活动如何影响和发展人们的思维和行为能力,从而推动教育的效能提高。

那么,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究竟有哪些呢?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学习心理、发展心理、教育心理和教育行为。

1、学习心理:学习心理研究学习者的心理特点及其对学习的影响,从心理角度出发,探究学习的过程,并对改进学习的有效性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2、发展心理:发展心理研究一个生物在一定时期内,经历着怎样的发展变化过程。

它不仅关注发展的过程,而且关注发展规律,发展现象及发展对于其他变量的影响,从而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和学习者的发展,进而改进教学过程。

3、教育心理:教育心理是教育心理学的核心内容。

它着重于通过研究社会环境、文化因素、教育机制等方面,弄清楚教育传递的内容,以及教育的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对学习的影响,进而改进教育的策略,以提高教育的效能。

4、教育行为:教育行为研究的是教育方案的设计、施行的时机、教学过程和学习者学习行为,以及教育行为如何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成果等。

教育行为研究开发了一些策略性行为,其目的是有效控制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对于奖励和惩罚的反应,从而增进学习者的学习效能。

教育心理学对于学习研究的积极作用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不仅仅是学生,还包括教育机构、教师和课程内容,因此,它在学习研究方面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首先,通过研究学习者的心理特点,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制定教育方案,提升教育的有效性。

其次,研究发展心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学生和学习者的发展,在教学活动中,可以更好地把握孩子的节奏,提高教学质量。

最后,教育行为研究可以有效控制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对于奖励和惩罚的反应,提高学习的技巧,从而提升学习者的学习效能。

教育心理学(概述)

教育心理学(概述)
教育心理学
一.教育心理学概述 二.学生心理 三.教师心理 四.学习与学习理论 五.学习心理 六.教学心理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01
02
教育心理学 的基本内涵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教育心理 学的发展
01 教育心理学的基 本内涵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四.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拥有独 特的研究课题,即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
一、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Q&A
学科范畴:是心 理学的一个分支; 是交叉学科。
学科性质:自然 科学和社会科学 的中间科学。
学科作用:以应 用为主。
02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一、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二、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巩固练习
1、在宏观上,教与学的过程是一个子系统过程。下列不属于该系统过程要
素的是( )。
A.学生
B.教师
C.教育机构
D.教学媒体
2、教育心理学是一门( ) A.理论性学科 C.具有理论性与应用性学科
B.应用性学科 D.边缘性学科
3、【判断】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 相互作用过程展开 的,由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这两个过程交织在一起( )
巩固练习
4、1898年《动物的智慧》一文公开发表,该文推动了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其作者也因此被称为教育心理之父,他是心理学家( )。
A.桑代克
B.斯滕伯格
C.卡特尔
D.华生
5、世界上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书是1877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性质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第一章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性质一、论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性质。

有人会认为教育心理学就是研究心理学的一般原理如何在教育活动中加以应用的科学。

这种观点是将教育心理学看成是普通心理学的附属学科,忽视了教育心理学本身的独立性和特殊性。

事实上,教育心理学并不是将普通心理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拿过来简单地在教育领域中加以应用的学科。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情境中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基本心理学规律。

学校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的规律主要是指学生如何学习和教师如何教学的基本心理学规律。

也就是说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习与教师的教学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

对于“性质”一词可有两种理解:一是科学性质。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性质的中间科学。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生学习于教师教学的心理规律的科学,其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它与教育领域中人们的教育实践活动密不可分,教育心理学被看作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部分。

在这个意义上,教育心理学更偏重于社会科学的性质。

另一种理解是指学科性质,教育心理学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应用性,是一门基础理论与应用学科。

二、简述教育心理学产生、发展的简史。

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就是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并逐步形成一个独立的心理学分支的历史。

1.在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产生之前,历史上的一些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就曾运用心理学的观点,对教育问题进行过论述。

这便是早期的教育心理学思想。

我国古代的教育家、思想家,如孔子、孟子、荀子等人的教育思想中都具有一定的心理学观点。

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强调教育与灵魂(心理)的联系。

从17世纪到19世纪,欧洲的一些着名教育家,如夸美纽斯、裴斯塔洛齐、赫尔巴特等都在他们的教育思想中涉及了心理学。

2.教育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其诞生需要满足三方面的条件即科学的心理学体系、科学的方法和适当的人才。

这些条件到了十九世纪后半叶至二十世纪初期已基本具备了。

教育心理学的诞生时期的重要人物有冯特和桑代克。

(1)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于1879年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将实验法引入心理学研究,形成完整的心理学体系,并培养一批心理学人才。

其中冯特的学生莫依曼、霍尔、卡特尔等都曾为教育心理学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2)桑代克是教育心理学的开山鼻祖,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并被誉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桑代克是致力于人类学习和动物学习领域的研究的先驱。

他创立了第一个完整的学习理论,使学习成为教育心理学的中心领域。

桑代克于1903年着《教育心理学》。

在1913-1914年,他又将此书扩展为三卷即《人类的本性》、《学习心理学》、《工作与疲劳以及个性的差异》。

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开始确立。

3.就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来看大致分为三个时期:初创时期、发展时期、成熟与完善时期。

每一时期都有它的特点。

初创时期,在美国、日本、德国都出现了一批与教育心理学有关的着作。

发展时期,教育心理学吸取心理学各分支中与教育有关的内容,研究范围不断扩大,但这一时期的教育心理学还有不少缺陷。

主要是:内容庞杂,不系统,未形成独立的理论体系。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不大。

成熟与完善时期,在这一时期,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建设进一步加强,并实现了理论成果的实际应用。

具体表现为:内容日趋集中。

注意为学校教育实践服务。

4.前苏联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俄罗斯着名教育家乌申斯基于1868年出版《人是教育的对象》一书,他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1877年,俄国教育家与心理学家卡普杰列夫发表《教育心理学》,这是最早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书。

20世纪30年代以后,理论探索为主,贡献较大的是前苏联的维果斯基、布隆斯基和鲁宾斯坦。

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末,苏联教育心理学重视结合教学与教育实际进行研究,广泛采用自然实验法,综合性研究的科学性提高。

这一时期存在的问题是:(1)忽视理论研究;(2)对西方全盘否定;(3)创造性应用马列主义理论不够,机械照搬。

60年代以来,苏联教育心理学出现了一些重大变化:(1)理论思想活跃。

(2)加强了同学校教育工作的联系。

(3)对西方教育心理学的态度明显变化,吸取了心理测验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前苏联的教育心理学与儿童发展心理学相结合,由此出现了所谓的“年龄与教育心理学”并出版了有关的着作。

5.中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1908年,由房东岳译,日本小原又一着的《教育实用心理学》是我国出现的第一本有关教育心理学的着作。

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三、简述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教育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又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为量的研究方法,具体包括实验法、测验法、调查法等;一类为质的研究方法。

主要有观察法、个案研究法、深入访谈法、教育经验总结法以及文件分析法等。

(1)实验法是创设并控制一定的条件,并对其引起的某种心理及行为现象进行研究的方法。

根据实验情境的不同,实验法可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两种。

(2)测验法是指运用某种测验测量人的某种心理现象,使之数量化并加以研究的方法。

(3)调查法是根据某一特定的要求,向被调查者提出有关的问题,让其回答,了解某一心理活动的发生及其条件,从而了解这一心理活动的方法。

调查法包括结构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两种主要的类型。

(4)观察法是在日常生活条件下,通过被观察者的外部行为表现,从而了解其心理现象的规律和特征的一种研究方法。

(5)个案研究法是对一个人或一组人的问题进行专门研究的方法。

个案法比较适合进行特例研究。

(6)深入访谈法是一种非结构式访谈,在访谈的过程中调查者无须按照预定的访谈结构和问题机械地提问,被调查者也无须按备选答案对问题做出回答,是就某一主题与被调查者进行自由、深入的交谈。

(7)教育经验总结法是指教育工作者对自己日常工作中获得的关于教育过程心理现象的整合性认识及总结,寻找其中规律性的方法。

(8)文件分析法是指通过对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积累的有关文件进行分析,以了解其当前问题形成的原因。

第二章心理发展与个体差异一、简述学生的心理发展学生的心理发展在这里主要是指其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

1.学生的认知发展指学生的认知能力随其年龄和经验的增长而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它主要包括注意、记忆及思维等方面的发展。

(1)注意(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对一定事物或对象的指向和集中的心理活动,就是注意。

注意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

所谓有意注意就是指有预定目的、且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无意注意是指无预定目的、也不需意志努力的注意。

注意有优劣之分,优劣的评价标准主要体现在注意稳定性、注意分配性和注意转移性等注意品质(或称注意的特征)上。

所谓注意稳定性是指人能够将注意在一定时间内相对稳定地保持在某个认识的客体或活动上。

注意的这种品质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

注意分配性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配到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与活动上。

注意转移性是指当环境发生变化或个体面临的任务发生变化时,需要注意从一个对象或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活动上。

学生有意注意、无意注意及注意品质在不同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的发展特点,在个体发展中,无意注意的发展先于有意注意。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无意注意已相当成熟,一切能引起成人无意注意的对象也能引起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注意。

他们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并且常带有很强的情绪色彩。

如听的高兴时,小脸上喜形于色,笑逐颜开。

引起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无意注意的条件主要是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教师所创设的教学环境等外部原因。

到了小学高年级,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的成熟及教学任务的不断提高,学生的无意注意从由外界刺激引起逐步向内部兴趣过渡,同时有意注意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

表现为他们逐步能理解自己的学习责任和社会义务,懂得了自觉、自动的学习。

到了中学,有意注意在学习中跃居主导地位,表现为他们能够有意识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主动地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专心致志地完成学习任务。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注意稳定性不断增强,注意分配和注意转移也在逐渐提高。

小学生由于高级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完全,其注意的选择性和稳定性都较差。

他们不太会控制自己的注意,容易被新鲜、奇特、突发的无关刺激吸引,因而容易分心。

到了中学,随着高级神经系统的发展和成熟,自控能力的提高,也由于经常性的学习行为训练,他们注意的稳定性也得到相应的提高。

小学生书写能力、阅读能力及思考问题能力都较差,很难边听、边写、边思考,故在课堂上,表现为注意分配能力很低。

到了中学,学生的书写能力不仅达到了自动化程度,而且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有了大幅度地提高,能够同时在几种活动上投入与调配注意,表现出灵活的注意分配能力。

学生注意转移快慢的标志是速度。

速度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方面,它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加快。

一般来讲,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注意转移速度慢于小学高年级的,中学生的注意转移速度高于小学生,中学高年级的又高于中学低年级的;另一方面,它还受原有注意的紧张度、引起注意转移的新事物或新活动的性质的影响。

原来注意的紧张度越高,新事物或新活动越不符合引起注意的条件,转移注意就越困难。

(2)记忆是人们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是人脑对外界输入信息进行编码、贮存和提取的过程,它包括识记、保持和再现三个环节。

记忆在人们的学习和其他一切活动中都是不可缺少的。

根据记忆的有无目的性,可将记忆分为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

有明确目的和意图的记忆活动是有意记忆,没有目的和意图的记忆是无意记忆。

根据记忆的不同方式可把记忆分为机械记忆和理解记忆。

机械记忆是指对记忆对象不知晓、不甚理解或无法理解而单靠重复背诵进行记忆的记忆方式。

理解记忆,又称意义记忆,就是根据对材料的理解,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而进行的记忆,它是一种更有效的记忆方式。

按照信息在头脑中记载和表示的方式可把记忆分为形象记忆和抽象记忆。

形象记忆是指对过去感知过的事物或活动的形象再现。

抽象记忆是指对概念、公式、定律、定理等的抽象材料的记忆。

学生记忆的发展主要集中在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的发展;机械记忆和理解记忆的发展;形象记忆和抽象记忆的发展三个方面。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都在发展。

一般来讲,一到三年小学生无意记忆占优势,即无意记忆的效果要优于有意记忆的效果。

到了小学高年级,学生有意记忆的发展逐步赶上了无意记忆的发展,即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有意记忆水平开始超过无意记忆水平。

中学以后,学生记忆的目的性、抗干扰性越来越强,而且中学生已能自己确定记忆任务,这为他们完成越来越繁重、复杂的学习任务提供了保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