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心理学

个体心理学
个体心理学

个体心理是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组织中所表现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个人所具备的心理现象,概括起来可以分成认知、情绪、情感与动机、能力与人格等三个方面。

编辑本段个体心理分类

认知

认知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习惯上将认知与情感、意志相对应。这是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语言等。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再进而支配人的行为,这个过程就是信息加工的过程,也就是认知过程。人获得知识或运用知识的过程开始于感觉与知觉。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和特性的认识,如感觉到颜色、明暗、粗细等。而知觉是对事物的整体一以及其联系和关系的认识,如看到一面红旗、摸到一件轻软的毛衣等。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在知觉中,人的知识经验起着重要的作用。

情绪、情感与动机

情绪情绪,是人各种的感觉、思想和行为的一种综合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是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心理反应,以及附带的生理反应,如:喜、怒、哀、乐等。情绪是个人的主观体验和感受,常跟心情、气质、性格和性情有关。情感情绪更倾向于个体基本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而情感则更倾向于社会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情感包括道德感和价值感两个方面,具体表现为爱情、幸福、仇恨、厌恶、美感等等。真挚的情感来源于对人、对事真切、深刻的了解。情感会对认知产生巨大的影响。成为调节和控制认知活动的一种内在因素。动机动机,在心理学上一般被认为涉及行为的发端、方向、强度和持续性,推动人从事某种事情的念头或愿望。动机的基础来源于人的各种需求,即个体在心理和生理上的某种不平衡状态。动机有强度和性质的区别。动机不同,人对想、现实的态度以及相应的行为方式也会不同。

能力与人格

能力人们完成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有所不同。能力,就是指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总是和人完成一定的活动相联系在一起的。离开了具体活动既不能表现人的能力,也不能发展人的能力。人格人格是一种具有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具有感觉,情感,意志等机能的主体。(如同电脑的软件。)它可以离开人的肉体,离开人所处的物质生活条件。而独立存在在人类的精神文化维度里。人格主要是指人所具有的与他人相区别的独特而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

编辑本段个体心理发展的理论

(一)个体心理发展的内发论观点该观点认为人类个体的心理发展完全是由个体内部所固有的自然因素预先决定的,心理发展的实质是这种自然因素按其内在的目的或方向而展现的。外部条件只能影响其内在的固有发展节律,而不能改变节律。内发论观点又称自然成熟论、预成论、生物遗传决定论等。以美国心理学家霍尔(G.S.Hall)、奥地利心理学家彪勒(K.Bühler)等为代表,从生物发展来看心理发展,将个体的心理发展过程视为复演物种进化的过程,心理发展是按预先形成了的生物学形式,即按遗传程序进行的,一两的遗传胜过

一吨的教育(参见朱智贤,1980)。比如,霍尔认为胎儿的发展复演了动物进化的过程,而出生后的心理发展则复演了人类进化的过程。以弗洛伊德(S.Freud)为代表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存在于个体的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的心理发展的基本动力,是决定个人发展的永恒力量。以马斯洛(A.H.Maslow)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则认为,人的心理发展是人固有潜能的自我实现的结果。人不是被浇铸、塑造或教育成人的,环境的作用最终只是容许或帮助他,使他自己的潜能现实化。环境、文化等外界因素只是阳光、食物和水,但不是种子(马斯洛,1987)。从上述观点来看,内发论认为心理发展与生理发展没有什么根本的实质性的区别,心理发展是先天因素成熟的结果,完全否定后天学习、经验在其中的作用。这就导致了以生理发展曲解心理发展,这是内发论的根本错误所在,是庸俗进化论观点在心理发展问题上的一种表现。(二)个体心理发展的外铄论观点该观点与内发论相反,认为个体心理发展的实质是环境影响的结果,环境影响决定个体心理发展的水平与形式。这种观点又称心理发展的环境决定论、外塑论或经验论等。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心理发展观可以看作是外铄论的典型代表。华生(J.B.Watson)认为,环境与教育是心理发展的唯一条件,教育是万能的。他曾扬言,“给我一打健康和天资完善的婴儿,并在我自己设置的特定环境中教育他们,那我愿意担保,任意挑选一个婴儿,不管他的才能、嗜好、定向、能力、天资和他祖先的种族,都可以把他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商界首领乃至乞丐和盗贼”(赫根汉,1986)。斯金纳(B.F.Skinner)继承了华生的环境决定论观点,认为人的行为乃至复杂的人格都可以通过外在的强化或惩罚手段来加以塑造、改变、控制或矫正。外铄论把心理发展看作是外界环境影响的结果,否认心理发展的内因作用。其根本错误在于否认心理反映的能动性,是一种机械主义的发展观。(三)个体心理发展的社会文化历史观点该观点认为,人类个体心理发展的实质是在与周围人的交往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而不是与生俱来的固有本能,心理发展受人类的社会文化历史制约。这种观点是由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首先提出,后经列昂节夫和鲁利亚等人的进一步完善,形成了社会文化历史学派,又称“维列鲁”学派。维果斯基认为应区分两种心理机能:一种是作为动物进化结果的低级心理机能,这是个体早期以直接的方式与外界相互作用时表现出来的特征。另一种是作为文化历史发展结果的高级心理机能,以符号、语言等间接方式与外界相互作用时表现出来的特征。高级心理功能具有一系列的根本不同于低级心理功能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心理活动的主动、随意性,即心理活动是主体按照预定的目的而自觉产生的。第二,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性,这是由于语言的使用及其思维的参与而导致的。第三,心理结构的形成是以符号或词等为中介的,具有间接性。第四,心理活动的个性化,个性的形成是高级心理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低级心理机能和高级心理机能是两条完全不同的发展路线的产物,前者是种系发展的路线,后者是文化历史发展的路线。虽然两种机能在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是融合在一起的,但在人类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是其本质标志,也是不同于动物的根本所在。个体心理的发展是在教育和环境的影响下,在低级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的心理机能的转化过程。具体讲,就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历史条件下,个体借助于语言符号而进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相互作用,致使其心理活动逐渐由外部向内部转化,心理机能逐渐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编辑]

编辑本段群体心理与个体心理

我们知道,个体不只有其自然的,也有其心理的一面,即所谓的个体心理,它包括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一切心理现象和特点。同样,一个群体也有其自然的一面(如群体规模等)和心理的一面。群体的许多特点,是通过群体共同或主导的心理倾向表现出来的,如凝聚

力、心理气氛、士气、态度倾向等。个体心理的实质,是大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而群体心理则是普遍在其成员的头脑中存在,反映群体社会状况的共同或不同心理状态与倾向。由于群体成员的相互影响的存在,这种状态与倾向已不简单是个人的特征,而是群体的特点。群体心理与个体心理是密切关联的。没有个体心理,群体心理就没有基础。另一方面,个人作为群体的成员,其心理状况必定会受到群体心理倾向的感染与影响。一个人心情不快时,欢乐的群体心理气氛会使他受到感染,忘记烦恼。相反,如果群体有不良的心理气氛,如不信任、猜忌,这些特征也最终会投射到个人身上,成为个人的特点。

最新 积极心理学研究对管理心理学教学模式的启示-精品

一、积极心概述 积极(positive psychology) 是20 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创始人是美国当代着名的心理学家Martin E.P.Seligman,1997年在就任APA主席一职时首先提出“积极心理学” 这一概念,由Kennon M. Sheldon和 Laura King阐述了积极心理学的本质特点。随后,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开始这一领域的研究,掀起了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积极心理学是相对于过去传统的消极心理学,揭示了与传统心理学完全不一样的心理世界,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利用心理学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 将注意力转向对于人性积极面的研究。 积极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包括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积极的人格特征、积极社会环境。其中,积极的情绪和体验关注于如何通过积极环境下的积极情绪培养,激发个体的积极行为,开发其优秀品质,促进人们的积极行为,同时消除消极情绪。乐观的情绪,能增强个体的智力、体力、社会适应性和协调性等,增加人们的学习能力,更好的面对压力、失败和逆境。 二、积极心理学研究对管理心理学教学模式的启示 管理心理学属于应用心理学的另一个分支,是用以研究组织管理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作为一个在企业管理的改革与发展实践基础上产生的年轻学科,其主要任务是探索改进管理工作的心理依据,寻求激励人心理和行为的各种途径和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实现科学化管理的基本条件。所以管理心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对于这样的课程,仅仅通过单纯的理论教学很难帮助学生们真正了解和掌握管理工作中个体、群体和组织的心理活动规律,并制定出针对管理个体、群体和组织的科学管理政策和措施,提高分析与解决管理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可以结合积极心理学的应用研究,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去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在课堂上设置正向、积极的情境,创设条件让学生通过体验式和自助式模式去学习,转变以往传统单一的讲授式教学模式,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积极情绪和体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1.创设培养学生积极情绪的环境。根据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创设一种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情绪和体验的教学环境。管理心理学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获取知识,而学生积极情绪的培养有助于增强学习效果。 首先,通过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我们可以知道积极情绪的培养对于激发学生良好情绪,开发学生优质品质,增强学生学习能力都具有积极的影响。对学生积极情绪的培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引导和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让授课教师了解积极情绪和体验对于课程教授的积极影响,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做为指导,转变教学理念,在积极心理学范式下去建立师生关系,并发现和引导学生积极情绪。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

心理学

第三章第一节感觉和知觉 一、感觉 (一)感觉的概念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它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是认识的起点。可以说感觉是一切知识和经验的基础,是人正常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 (二)感觉的种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感觉分为不同的种类。如根据刺激的来源,可以将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根据刺激能量的性质,可以将各种感觉分为物理的和化学的两种;从距离和非距离的角度,又可将感觉分为距离感觉和非距离感觉;临床上把感觉分为特殊感觉、体表感觉、深度感觉和内脏感觉四大类。比较常见的感觉分类,是从感觉器官的角度来划分,即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外部感觉是指感受外部刺激,反映外部事物的个别属性,主要分为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肤觉五大类;内部感觉是指感受内部刺激,反映机体内部变化的感觉,主要分为机体觉、平衡觉和运动觉。 1.视觉 视觉是由外界物体所发生的或反射出的光波作用于视分析器而引起的感觉。眼睛的视网膜是视觉的感觉器官。光线通过眼球达到网膜上的神经细胞,转化为神经兴奋并产生冲动,经过传人神经至大脑视觉相应区的枕叶,就产生了视觉。视敏度,也称视力,是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 2.听觉 听觉是声波作用于听分析器所产生的感觉。内耳耳蜗是听觉的感觉器官。耳分外耳、中耳、内耳,外部波首先作用于外耳,外耳的耳廓和外耳道起聚集声波的作用,声波经过鼓膜进人中耳。中耳有三块听骨起传导作用,声波经听骨传人内耳。内耳耳蜗中的科蒂氏器上的感觉纤维,把声波转化为神经冲动,经过传人神经传至大脑皮质颞叶的听觉中枢,便产生音高、音强和音色等感觉。 3.嗅觉 嗅觉是对物质固有的气味的感觉。嗅觉是由散布在空气中有气味的物质微粒作用于鼻黏膜中的嗅觉细胞引起的。当嗅觉细胞兴奋后,并由传人神经传达到大

2018临床执业医师考前冲刺模拟习题(医学心理学三)

2018临床执业医师考前冲刺模拟习题(三) 39、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 A.新生儿期 B.婴儿期 C.乳儿期 D.幼儿期 E.学龄期 40、不属于心理健康标准的是 A.身体强壮 B.智力正常 C.人际和谐 D.情绪良好 E.人格完整 41、第一反抗期是在 A.婴儿期 B.幼儿期 C.新生儿期 D.学龄期 E.乳儿期 42、以下哪一项不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 A.感情丰富 B.认知功能全面和均衡发展 C.像一个疾风怒涛的时期 D.情绪体验敏感而稳定 E.性观念已基本形成 43、属于心理健康的范围的是 A.见人都热情相待 B.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C.不对别人说不 D.遇到困难,能忍则忍 E.保持乐观的心态 44、以下哪一项心理属于健康心理 A.抑郁情绪 B.不愿与人交往 C.感觉生活很乏味 D.感觉自己很无能 E.负性的情绪,能够积极调整 45、在人的心理健康中起着核心作用的是 A.正常的智力

B.良好的情绪 C.和谐的人际关系 D.适应变化的社会环境 E.人格的完整 46、下列哪一项属于人格完整主要表现的是 A.人格的各个结构要求不存在明显的缺陷与偏差 B.具有清醒的自我意识,不产生自我同一性混乱 C.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人格的核心 D.有相对完整统一的心理特征 E.以上都是 47、下列哪一项属于人际和谐的表现 A.乐于与人交往 B.交往中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 C.能客观评价别人 D.交往中积极态度多于消极态度 E.以上都是 48、智力包括一个人的 A.观察力 B.注意力 C.想象力 D.思维力 E.以上等能力的综合 49、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是 A.智力正常 B.情绪良好 C.人际和谐 D.社会适应 E.人格完整 50、下列有关心理卫生的描述正确的是 A.以积极有益的教育和措施,维护和改进人们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 B.个体在“察觉”到环境刺激构成威胁或挑战、必须作出适应或应对时作出的生理、心理及行为的适应性反应过程 C.依据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人的心理品质及水平所作出的鉴定。所谓心理品质包括心理过程和人格特征等内容 D.是以一定的理论体系为指导,以良好的医患关系为桥梁,应用心理学的方法,影响或改变病人的认识、情绪及行为,调整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 E.神经系统尤其是脑的功能,发育完善的神经系统是各种心理现象发生和发展的基础 51、心理卫生应从何时抓起 A.胎儿期 B.新生儿期

浅议心理学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新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浅议心理学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新版)

浅议心理学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新版)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其感知规律、动机激励及个性差异理论对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有着十分重要指导意义。在煤矿安全管理中,主要是对人、设备和矿井自然环境的安全防护管理,其中,对人的管理是核心。煤矿安全与否决定于人的安全行为和物的安全环境,而人的安全行为与人的安全心理密切相关。因此,在评价事故发生的原因时,应做多方面的考虑,不仅要从设备、工艺、培训、管理等方面找原因,还要分析矿工们的心理、生理或精神状态方面的变化对工作的影响,这样才能更好的预防事故的发生。煤矿发生的事故,多数情况下是人为事故,即责任事故。要克服人为事故的发生,也必须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培养训练矿工们养成自我控制的素质,从而减少不安全行为的出现,避免事故的发生。 一、感知规律在安全生产中的运用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映。人

心理学与管理

心理与管理 和几个朋友一起吃火锅,一个朋友喜欢吃鱼丸,就点了两盘。可是,饭局结束的时候,那两盘鱼丸似乎都没有怎么吃,有朋友就问“你点的鱼丸,你怎么没有吃多少啊?”那位朋友不好意思地说“我今天胃不太舒服,我觉得鱼丸很好吃,是给你们点的。”大伙儿不置可否。其实,这位朋友喜欢吃鱼丸,他就想当然地认为,别人也和他一样,这种常常导致我们犯决策错误的心理现象叫做虚假同感偏差。 虚假同感偏差又叫“虚假一致性偏差”,指的是人们常常会高估或夸大自己的信念、判断及行为的普遍性。当遇到与此相冲突的信息时,这种偏差使人坚持自己的社会知觉。 人们总是无意间夸大自己意见的普遍性,甚至把自己的特性也赋予他人身上,假定自己与他人是相同的,自己有疑心,就认为社会上的人都是疑心重重;自己好交际也认为别人好交际。这种虚假同感偏差使你通过坚信自己信念和判断的正确性,获得了自尊和自豪感,但同时也给你带来了决策和选择的错误。 1977年,斯坦福大学的社会心理学教授Lee Ross进行了两项简单而有效的实证研究,证明了虚假同感偏差是如何影响人们的知觉和决策的。 在第一项研究中,被试被要求阅读关于一起冲突的资料,并得知有两种对此冲突做出回应的方式。被试需要做以下三件事情: (1)猜测其他人会选择哪种方式; (2)说出自己的选择是什么; (3)分别描述选择这两种回应方式的人的特征属性。 实验结果则显示,无论被试选择了两种回应方式中的哪一种,更多的人认为别人会做出和自己同样的选择。这就证明了Ross和同事们的假设——我们每个人都觉得别人和自己想的一样,可是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这就是普遍存在人们思维中的虚假同感偏差。 当被试在描述和自己持不同意见者的特征属性时,Ross又发现了另一个有趣的现象,和与自己有相同选择的人相比,人们对于和自己有不同选择的人的人格,做出了更为极端的预测。也就是可以说,与自己的意见和观点不一致的人有点儿不正常!这其实也是一种偏见和偏差。 在第二项研究中,Ross和他的同事们放弃了假想的情境和纸笔的测试,而选择

积极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积极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方心如 12人力资源管理 M01214139 【摘要】积极心理学目前在西方心理学界引起了普遍的兴趣和关注,掀起了一股当代新兴心理学思潮。该文介绍了积极心理学的概念,着重探讨了积极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与影响。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应用 1776年, 《独立宣言》正式宣告“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从那时起,幸福就被明确地与生命、自由相提并论了, 这意味着追求幸福对人类的意义。2006年,哈佛大学的积极心理学成为最受欢迎的课程,俗称为哈佛“幸福课”,正式命名为哈佛心理学1504。有23%的哈佛学生说,这个课程改变了他们一生。 一、积极心理学概述 20 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了一股新的研究思潮——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这股思潮的创始人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Martin E.P.Seligman),谢尔顿(Kennon M. Sheldon)和劳拉·金(Laura King)。他们的定义道出了积极心理学的本质特点“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与美德的科学。”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其矛头直指过去传统的“消极心理学”。它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积极心理学当前主要集中在研究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积极的个性特征、积极情绪与健康以及创造力与培养天才等方面。 二、积极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1.在人员招聘与选拔方面 招聘与配置中的首要原则就是能位对应、人岗匹配。在员工招募的过程中,除了要考察相应职位所要求的职业技能和智商,更应该考察相应的心理素质。积极心理学研究显示,具有积极品质的个体有更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适应能力,这些品质能够让他们更好地应对工作中的压力与困境。其中,最主要的便是对情绪智力和心理资本的考察。情绪智力的考察可以通过组织面试,也可以通过情商问卷,如 Bar-on 的情绪智力量表等。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在考察个体的情商得分方面具有与专家评定相似的等级结果。相比于只考察学历和经验,当前人员招聘也注重对希望、乐观、热情、主观幸福感等心理资本的考察。另外聘请心理学家及人力资源专家来共同制定岗位胜任力模型, 根据个体的特点和差异, 实现人职匹配, 提高招聘技能。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已经证实, 和一般人相比, 那些具有积极观念的人具有更好的社会道德和更佳的社会适应能力,任何具有长远眼光的组织都希望所招聘的员工具有积极品质, 如责任感、工作热情等, 以便形成一股充满活力又能对抗问题的积极力量。 2.在培训与开发方面 从理论上讲,个体的积极心理资本是可以开发、管理、培育的。积极心理学认为,员工的培训,除了常规的企业文化的培训,规章制度的培训和岗位技能的培训,还应该包括心理素质的培训。应当更注意培育员工积极体验、良好品质与乐观向上的心理。例如,美国快递财务顾问公司将乐观主义纳入员工的培训内容;蓝盾公司和香港电信公司也把情绪智力作为培训与咨询的内容,培养员工处理涉剧烈情绪与工作情境变化的良好心态。其中最重要的

心理学

心理学 心理学(英文名称Psychology)是研究人和动物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心理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研究动物心理主要是为了深层次地了解、预测人的心理的 发生、发展的规律)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因此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一门科学 超个人心理学: 归纳起来,超个人的基本假设主要有如下几点: 人的本性主要是精神的 超个人心理学家坚信,只有将现代心理学和世界精神传统关于人性的理 论结合起来,才能形成完整的人性模型。我们在本性上既是心理的(psychological),又是精神的(spiritual),但在超个人观点看来,精 神处于首要地位,正是精神为自我(self)提供支撑性的架构。 人类确实具有精神追求的强烈驱力,表现为通过进入个体、社会和超越 意识的深处而寻求全体(wholeness)的倾向。精神的寻求不仅是健康的, 而且是个体的整体健康及其自我实现的实质。心理健康的定义必须包括精神 的维度才是完整的。 精神追求变得越来越重要并成为当事人生命的中心。大多数宗教的传统 神秘家也指出,人类存在的最深层动机是精神的追求。心理学已经关注到动 机的层次——生存需要、性与攻击、整合感的需要、亲密关系、形成一种内 聚的自我(cohensive self)、通过有意义的工作和活动实现自我的潜能。 但在超个人心理学看来,自我实现的层次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这就是精神的 追求。这样动机发展的历程就是从低级需要到自我实现的需要,最后达到精 神的或超越的境界。当然超越的境界又是无止境的。 很难理解以试图发现人类经验的真谛为己任的心理学,却如此长时间地 忽视了精神的领域,因为这一领域始终是每一种文化的贯穿历史的核心所在。西方历史上,天主教会的陈腐思想统治了若干个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科学 与宗教的分离极大地解放了人的怀疑精神,西方科学就逐步将形而上的沉思 放到一边而仅仅将焦点集中在可观察的实验上。心理学作为后来兴起的科学,要获得独立科学的地位,效仿其他科学的榜样,对一切宗教与哲学敬而远之,也就不足为怪了。然而现在是我们将精神带回到科学和心理学思想中来的时 候了。

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医学心理学模拟试题(一)及答案

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医学心理学模拟试题(一)及答案 [A1型题] 以下每一考题下面有A、B、C、D、E5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方框涂黑。 1.医学心理学是以下哪一门学科的分支学科 A.医学 B.社会学 C.伦理学 D.心理学 E.人体学 2.华生创立的学派认为主要研究人的 A.行为 B.本性 C.憎绪 D.欲望 E.冲突 3.不仅和嗅觉、听觉、视觉有关,而且对记忆也有重要影响的中枢区域为A.海马区 B.额叶 C.顶叶 D.枕叶 E.颞叶 4.瞬时记忆的信息,在大脑中保持的时间大约为 A.几秒钟 B.几十秒 C.几十分钟 D.一二分钟 E.十几分钟 5.有关感觉的相互作用 A.一般弱刺激能提高其他分析器官的感受性 B.红、黄、橙等暖色给人以温暖的感觉,主要体现了感觉的相互作用 C.强烈的声音刺激可使牙疼得更加厉害,符合感觉相互作用规律 D.以上均正确 E.以上均不正确

6.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A.人的心理活动和个体的行为 B.人的心理活动 C.生物的心理活动和行为 D.生物的心理过程 E.以上都不正确 7.以下哪位科学家绘成了遗忘曲线 A.弗洛伊德 B.马斯洛 C.华生 D.艾宾浩斯 E.魏特默 8.根据记忆的内容,记忆可分为四种,以下哪项不是 A.感觉记忆 B.情绪记忆 C.逻辑记忆 D.形象记忆 E.运动记忆 9.关于心理的过程所指的以下哪一个是正确的 A. 感觉、学习、想象、动机、情绪 B.感觉、兴趣、想象、动机、情绪 C.感觉、学习、性格、想象、情绪 D.思维、语言、情感、需要、自制力 E.注意、语言、情感、需要、目的性 10.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创造形成新表象的心理过程,称为A.迁移 B.创造 C.想象 D.思维 E.以上都不是 11.人类意识的产生与哪些因素相连 A.劳动 B.语言 C.以上都正确 D.生物规律 E.直立行走 12.关于“情绪”不对的说法是

从心理学角度看安全管理

从心理学角度看安全管理 安全生产的主体是“人”,但人不确定、不稳定的心理状态容易给安全生产埋下各种隐患。 目前,各企业虽然都有一套较完善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也编制了针对各工种、各工段、各岗位较为详尽的《安全生产作业指导书》,对职工实行了较为严格的安全生产三级教育,但仍无法杜绝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有些人认为,企业虽然实行严格、规范的安全生产管理,但随着安全理念的逐层传递,到达一线员工时,势必会产生衰减的情况,这是导致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的重大原因之一。 笔者认为,安全生产的主体是“人”,但人不确定、不稳定的心理状态容易给安全生产埋下各种隐患。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和把握职工的心理状态,并进行因势利导,正面干预,同时注重改善工作环境和作业条件,让职工在身心舒适的环境中保持细心、耐心和专心,非常有利于企业安全管理,具体有以下几个要点。 一、切实关心职工身心状况,改善工作条件和作业环境,合理安排作业时间,避免职工长时间疲劳作业、带病工作等。要真正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就不能漠视职工的心理需要。职工需要身心舒适的工作环境,需要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各种劳动工具,

需要劳逸结合、合理安排作业时间,而不单单只是像机器人一样“照章办事”。如果职工过度工作、带病工作,则会产生疲惫、焦虑和痛苦等负面情绪,这种状态可能导致精神不集中,无法保持工作所要求的耐心、细心和专心,也最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企业应该关心职工身心状态、改善工作环境和劳动工具、 合理安排作业时间,以达到调节职工的心理状态、预防危险事故发生的目的。 二、善于发现职工的各种心理压力、焦虑和痛苦,进行有效干预和疏导,鼓励职工追求工作、生活的平衡与和谐。工作和生活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面,要保证安全生产,就必须建立起职工工作、生活之间的平衡与和谐。鼓励职工建立正确的工作观和生活观。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论断:“疾病和意外都是我们的精神在身体战场上作战留下的证据。”心理学家认为,大部分疾病和意外都是我们的内在心理冲突在身体上的表现,大部分意外也有着“故意”的成分。据美国心理学家门林格尔在 《人对抗自己》一书中的论述,生活中有些人平时很少受伤,甚至连割破手指、磕伤膝盖这样的小伤都几乎没有;而另一些人则不然,他们似乎比普通人更容易遭受各种意外和伤害。深度探究后者的心理根源,发现这部分人似乎有着“自我伤害”的本能,他们因为工作压力、生存困境、生活失败、心理焦虑等原因而容易在内心深处产生一种无意识“自我对抗、自我伤害”的本

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班主任讲座稿)顾文斌 一、积极心理学简介 积极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界正在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以Seligman的2000年1月《积极心理学导论》为标志,愈来愈多的心理学家开始涉足此领域的研究,矛头直指向过去近一个世纪中占主导地位的消极心理学模式,现已逐渐形成了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 积极心理学英文为Positive Psychology,它是指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潜能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处于健康状态的普通人,它要求人们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一种新型的模式,它是相对于消极心理学而言的。所谓的消极心理学主要是以人类心理问题、心理疾病诊断与治疗为中心的。在过去一个多世纪的心理学研究中,我们所熟悉的词汇是病态、幻觉、焦虑、狂躁等,而很少涉及到健康、勇气和关爱。例如,在我们身边不乏有这样的经历:当你告诉对方你是一名心理教育工作者,在大多数情况下对方可能会说,“学心理学不错,可以帮别人排忧解难”。其实,这种观念是在严重受到消极心理学的影响之下而产生的。对于世界著名期刊《心理学摘要》电子版的搜索结果表明,自1887年至2000年,关于焦虑(anxiety)的文章有57800篇,关于抑郁(depression)的有70800多篇,而提及欢乐(joy)的仅有851篇,关于幸福(happiness)的有2958篇。搜索 结果中关于消极情绪与积极情绪的文章比例大约为14:1。这个统计数据显 示,一个多世纪以来,似乎大多数心理学家的任务是理解和解释人类的消

心理学三大流派简介

心理学三大流派简介 一、精神分析学派 对弗洛伊德大家都比较了解,他的学问很深,我在这里说一个最简单一点,就是人的现在是由过去所决定的,人的很多心理活动是可以理解的,是可以理解的。(小提示:人的现在是由过去所决定的,人的心理现象是可以理解和分析的)我这里面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四川灾区我做过一些灾后心理援助的工作,那么在这个地震的废墟里面你呆的时间很长的人,比如说48小时或者72小时才被救出来以后。那么他如果在这个过程当中没有得到及时的心理疏导,没有及时的得到心理援助的话,未来如果有机会他进到大城市,到了48层的这种电梯、那个高楼大厦去工作,他是不敢坐电梯的,为什么?就是因为他这个过去的经历会决定他未来会有很多障碍。就是人的现在的状态会受到过去的影响,因为你曾经在密闭的空间呆的时间太长,所以你就很害怕去面对这种密闭的地方,我们称之为“负性的心理能量”,一定要去释放,一定要去表达。所以我们讲碰到这样的人,就要用多鼓励他参加活动,多跟人交流。那么如果真正要帮他改变的话,就要看到他这个现象背后是有原因的。 二、行为主义心理学 它认为人之所以出现压力,容易碰到压力,就是因为他有不好的习惯。(小提示:人们常常遇到压力是由于人们习以为常的习惯所导致的)比如说我们现在很容易拖延,是吧,很容易形成很多坏毛病,生活方式不健康,所以他容易使得生活很乱,所以容易有压力。那么

大家就可以去体会一下这么一个经典的心理学故事,就是说这个跟我们这个干部的社会管理也有关系,是理解人性。

案例:从前有位老人家门口有一片公共草地,他非常喜欢在这安静的草地上享受阳光。可是某一天开始,一群小孩来到草地上玩,非常吵闹。老人想将小孩赶走,可他知道越赶他们,他们会玩得越开心。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他对小孩说:“孩子们,你们明天继续来玩吧,我给你们一人1美元”,这群小孩喜出望外,于是第二天真的来了。这样几天之后,老人说“孩子们,我不能再给你们1美元了,我只能给你们每人0.5美元。”孩子们有些不悦,但是也接受了。又过了几天,老人说“从明天开始,我只能给你们每人5美分了。”孩子们说“5美分太少了,以后我们再也不来了!” 那么这是一个心理学的一个小实验,在这个过程当中老人家就觉得人的行为是不好控制的,是吧,不好控制的,就像我们现在做管理的时候,有很多老百姓的行为是不好控制。但是,他可以,他所能控制的就是控制他自己口袋里的钱,他的智慧的地方就在于把他口袋里的钱和这个人的行为挂起钩来,通过控制钱来控制人的行为,这里面就是行为主义就强调的是要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人的行为习惯也是可以控制的,关键是要找到这个行为的背后受到哪些东西的一些影响,那么形成一个很好的管理机制。 三、人本主义心理学 那么人本主义强调的人是有他的动力的,特别强调要以人为本哪,关注人的感受。它强调的是有两种倾向性,第一种倾向性就是说每个人都想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大限度的去贡献自己的这种主动性、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但是他同时还会受到一种

执业医师医学心理学讲义0801

第八节患者的心理问题 患者角色和求医行为 一、患者角色的概念 患者角色又称患者身份,指被医生确认的患病者应具有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模式。 1.免除或部分免除社会职责(免责) 2.不必对陷入疾病状态负责(免责) 3.寻求帮助(求助) 4.恢复健康的义务(自助) 二、患者角色的转变 1.角色行为适应 患者基本上与患者角色的“指定心理活动和行为模式”相符合。 表现为比较冷静,客观地面对现实。关注自身的疾病,遵行医嘱,主动采取必要的措施减轻病痛。 患者角色适应的结果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2.角色行为缺如 多发生在常态角色向患者角色转化时,或发生在疾病突然加重时。表现为患者意识不到自己有病,或否认病情的严重程度,其原因是患者的社会角色或状态不能接患者角色而表现出否认心理。 这种行为的后果往往是疾病因治疗被延误而加重。 3.角色行为冲突 这是指个体在适应患者角色过程中与其病前的各种角色发生心理冲突,使患者焦虑不安、烦恼,甚至痛苦。

4.角色行为减退 已进入角色的患者,由于强烈的感情需要,或因环境、家庭、工作等因素,或由于正常社会角色的责任、义务的吸引,可使患者角色行为减退。 5.角色行为强化 角色强化多发生在由患者角色向常态角色转化时。由于适应了患者的生活,产生了对疾病的习惯心理,即按时打针、吃药,按医嘱办事成了自己的行为模式。 6.角色行为异常 这是患者角色适应中的一种异常类型。患者无法承受患病或患不治之症的挫折和压力,表现出悲观、绝望、冷漠,对周围环境无动于衷。 三、求医行为 1.概念:求医行为指人们发觉症状后寻求医疗帮助的行为。 2.影响求医行为的因素 (1)躯体原因 (2)心理原因 (3)社会原因

浅谈安全心理学在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及实际应用

浅谈安全心理学在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及实际应用 冯阳阳 200910044308 安全B093班 摘要 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的关键是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对象为人,而心理活动是影响人行为的关键因素。由此可见安全心理学在安全管理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要想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就要将安全心理学很好的运用其中。因此本论文就重点谈论了安全心理学在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及实际应用,以使人们能更好的认识并应用安全心理学,从而减少事故的发生。 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安全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其次又重点谈论了安全心理学在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并分析了常见的造成不安全行为的心理因素,针对这些因素最后总结出了应用安全心理学控制不安全心理产生的一些方法,以使人们能够更好的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关键字:安全心理学安全管理重要作用实际应用 1安全心理学 1.1安全心理学定义 安全心理学(safety psychology),研究劳动中意外事故发生的心理规律并为防止事故发生提供科学依据的工业心理学领域[1]。 1.2安全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及其作用 1.2.1安全心理学研究内容 其主要研究内容有: ①意外事故的人的因素的分析,如疲劳、情绪波动、注意力分散、判断错误、人事关系等对事故发生的影响。 ②工伤事故肇事者的特性研究,如智力、年龄、性别、工作经验、情绪状态、个性、身体条件等与事故发生率的关系的研究。

③防止意外事故的心理学对策,如从业人员的选拔(即职业适宜性检查),机器的设计要符合工程心理学要求,开展安全教育和安全宣传,以及培养安全观念和安全意识等。 1.2.2安全心理学作用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导致事故发生的种种原因中,人的不安全因素是一种很重要的原因。要想搞好安全生产,防止事故发生,必须及时矫正各种影响安全的不良心理和纠正各种违章行为。这就要求我们研究并运用安全心理学,探索人的安全心理,从而减少人的不安全因素[1]。 2安全心理学在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2.1事故致因与安全管理 安全科学已经揭示,事故的根本原因在于系统诸要素及其相互作用中存在着的各种危险或隐患,通常归为三类:即人、物和管理的因素[2]。 人的因素指人的不安全行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可以导致物的不安全状态,也可能出现管理上的缺陷,还可能形成事故隐患并触发事故隐患。 物的因素是指物的不安全状态。这是由于物质的固有的属性及其具有的潜在破坏和伤害能力的存在,它随着生产过程中物质条件的存在而存在,是事故的基础原因,事故的严重程度往往随着物质不安全程度的增大而增大。 管理的因素是指,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往往只是事故直接和表面的原因,根据对多年来发生的事故对比分析发现、发生事故的根源是管理缺陷。 事故的原因可简要概括为下述模式[2]: 不安全状态(物)+管理缺陷=事故隐患 不安全行为(人)+事故隐患=事故 凡是具有物态和能量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转化为事故的因素称为危险因素。在管理工作中人为地造成事故隐患或者是激发了危险因素而造成事故的任何缺陷称为管理缺陷。危险因素和管理

积极心理学在班级管理的应用

积极心理学在班级管理的应用 班级管理主要是对学生的管理,对学生的管理就要了解学生的心理,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进行管理。所以,从本质上来说,班级管理的实质就是对学生心理的管理。 积极心理学是指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 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潜能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处于健康状态的普通人,它要求人们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我觉得要倡导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是充分体现积极心理教育理论的一种教育策略。它是以人性为基础,以尊重学生人格为前提,以赏识为先导,通过表扬、肯定学生的某些闪光点,激发被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和潜在的巨大能力或者是人的良知与自觉性,实现对学生有效激励作用的“正强化”的教育形式,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看到学生每一点点的进步,用欣赏的眼光发现学生的可贵之处,使学生看到自己的闪光点,促进学生不断地进步和成长。具体来说,赏识教育具有如下作用: (1)赏识教育有利于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情感的润滑剂。(2)赏识教育可以维护学生的自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赏识教育能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其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4)赏识教育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耐挫折能力。 在运用赏识教育时,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1)赏识教育要深入到学生学习生活中去 赏识教育并不光是说几句美丽的话,它要能点亮学生内心的火花。所以实施赏识教育要求班主任老师能多了解学生,到学生中去,随时捕捉学生的一些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同时对学生要进行连续性的观察、了解、帮助,认真发现他的每一次进步,可以给每个学生建立起“成长记录袋”、“优点卡”等,通过一次次鼓励,不断促使学生进步。另外我们的工作要得到家长的配合,可以采取咨询(包括个人、学生与家长、集体咨询)和家长联谊会(包括座谈会、经验交流会、理论研讨会)等形式,转变家长思想,创造一个良好的以“赏识教育”为特色的人际环境,以达到家长、老师教育的一致性,共同搞好教育工作。 (2)赏识教育中要信任﹑尊重和理解学生 教师要给予学生信任的眼光,信任的语言,信任的手势和信任的力量。信任是连接教师与学生的通道,即使学生表现不尽如人意时,也不要感到失望。哪怕天下所有人都看不起你的学生,做班主任的也应欣赏

心理学:人类心理的5大弱点,控制人心原来如此简单

心理学:人类心理的5大弱点,控制人心原来如此简单 人类心理是不完美的,其中的弱点和缺陷非常的多。因此常常会被他人利用。从心理学角度上来看,下面这5种心理弱点,容易被掌控,而且对人的影响巨大,可以说,当你能掌控它们时,就掌控了一切。(1)证人的记忆效应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的记忆比想象的还要不可靠,我们的记忆并不是事情的真相,而是带有主观偏见的一种虚假构造。特别是当记忆不是很清晰的时候,我们会自主的脑补出合理的剧情,来使得记忆连贯。这种模式本来是大脑的自我保护的措施之一,如今却常常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通过适当诱导,完全能在你脑中构建一段虚假的记忆。(2)目标趋近效应我们越是趋近某个目标,越是愿意不惜一切代价去完成它,这在心理学上就叫做目标趋近效应。这个心理效应是沉没成本效应的升级版,往往更加难以避免。在日常生活中被运用的也更多,比如,每次安装软件的时候,前半部分安装的都特别快,而后半部分往往很慢,这种设定就是一个小应用。(3)互惠效应当有人给予了我们好处时,哪怕其对我们并没有任何帮助,我们也会产生一种必须要回馈对方的想法。否则我们就会产生负罪感。而且赠与的价值越高,产生的心理压力往往就越大。无论是营销还是人际交往中,通过这种方法,往往能不知不觉迫使对方做出某些行为。(4)权威效应无论

你表面对专家是如何鄙夷的,但是在你的心中,还是会迷信各种各样权威,因为这是人们固有的心理弱点。这种迷信权威的态度,实际上是我们对待父母态度的延伸。越是在小时候顺从父母长辈的人,其越容易受到权威效应的影响。现实中各种说服活动,往往都会给自己挂上各式各样权威的名头,来增强自己的说服力。(5)矫枉过正效应当我们内心的信念受到冲击,发生改变以后,我们的心理并不会回到中庸的位置,而是往往会从一个极端,转向另一个极端。这也就是常说的“爱之深,恨之切”。很多时候,当你以为你逃离了某个 陷阱时,往往只不过是进入了另一个陷阱。这种情况目前的心理学解释比较模糊,通常认为与人脑的注意力,熟悉性等有关。结语:上面5个人类心理的弱点,往往是难以避免,又是容易被他人利用的。现实中我们或多或少会受到他们的控制和影响。换个角度,我们也可以通过这些心理弱点去影响他人。

执业医师考试-医学心理学

医学心理学——一、绪论 [2140]一、A1 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 A、B、C、D、E 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人本主义理论认为心理障碍的原因是 A.不良的认知模式 B.潜意识内的心理冲突 C.获得性学习结果 D.个人成长受到阻抑 E.心理-神经-内分泌-免疫机制作用 [2141]2.不属于医学心理学基本观点的是 A.心身统一 B.被动调节 C.情绪作用 D.个性特征 E.认知评价 [2142]3.医学心理学的研究任务不包括 A.研制抗精神病药物 B.探讨心理评估、心理治疗与咨询的理论与方法 C.心理行为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 D.心理行为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中的作用和影响规律 E.通过心理行为调整达到预防、治疗疾病和促进健康的作用与机制 [2143]4.精神分析基本理论特点是 A.基本课题是心身问题,研究影响健康和疾病的心理与生理中介机制 B.研究对人类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关心人的价值和尊严 C.源于治疗精神病的临床经验,强调潜(无)意识的研究D.研究刺激和反应 E.认知是行为和情绪的中介,理性认识和合理评价影响人的心态和行为 [2144]5.医学心理学的分支学科有 A.生理心理学 B.心理生理学 C.精神病学 D.心身医学 E.行为医学 [2145]6.恩格尔于 1977 年提出医学模式向 A.生物医学模式转化 B.生物-社会医学模式转化 C.生物-心理医学模式转化 D.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化 E.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化 [2146]7.行为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华生 B.坎农 C.弗洛伊德 D.马斯洛 E.塞里 [2147]8.不属于医学心理学相关学科的是 A.健康心理学 B.变态心理学 C.神经心理学 D.药物心理学 E.教育心理学 [2148]9.《黄帝内经》提出的"天人合一"、"形神合一" 的心理学观点属于医学心理学发展的哪一阶段 A.神灵医学心理学时代 B.哲学医学心理学时代C.科学医学心理学时代 D.现代医学心理学时代 E.以上都不是 [2149]10.医学心理学是 A.研究心理变量与健康和疾病变量之间的关系 B.由德国人洛采首次提出 C.是应用心理学分支 D.促进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 E.以上都正确 [2150]11.(2000 年真题)关于医学心理学的实验研究方法,其主要特点是 A.只在实验室中完成 B.只以人为被试对象 C.只记录生物学指标 D.只在有目的的一定控制条件下进行 E.只使用各种现代仪器设备 [2151]12.医学心理学研究任务不包括 A.研究心理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其机制 B.研究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C.研究自我调节对防病、治病和康复的作用 D.研究疾病过程中的心理反应 E.研究心理因素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2152]二、B1 型题: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用在考题前列出的A、B、C、D、E 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与问题关系最密切的答案。某个备选答案可能被选择一次、多次或不被选择。 (13-14 题共用备选答案) A.调查法 B.临床观察法 C.个案法 D.实验法 E.心理测验法 13.通过交谈或问卷的方法了解一些人对某一事件的感受、态度和行为,在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中属于 14.通过 严格控制条件。研究行为或活动条件与心理的因果关系。 在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中属于 医学心理学——二、医学心理学基础 [2153]一、A1 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 A、B、C、D、E 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胆汁质气质的人,其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属于 A.强、均衡而灵活的活泼型 B.强、均衡而不灵活的安静型 C.强、不均衡而灵活的兴奋型 D.弱、不均衡、不灵活的抑制型 E.弱、均衡、灵活的灵活型 [2154]2.(2000 年真题)马斯洛将人的需要由低级到高级划分为 5 个层次,最高一层的是 A.尊重的需要 B.生理的需要 C.自我实现的需要 D.安全的需要 E.归属与爱的需要 [2155]3."想象"这种心理活动属于 A.情感过程 B.意志过程 C.意识过程 D.个性特征 E.认识过程

安全管理心理学复习模拟题

安全管理心理学复习思考题 一、填空 1、心理学是一门以解释、预测和调控人的行为为目的,通过研究分析人的行为及其表现的心理现象,揭示人的心理规律的科学。 2、人的心理现象非常复杂,但大体可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3、人的认识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注意等因素。 4、心理过程可分为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5、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气质、能力、性格。 6、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 7、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可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8、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其重要品质有思维的广阔性,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独立性、思维的批判性。 9、心理学的基本任务在于探讨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实现对人的心理活动的正确说明,准确预测和有效控制,从而提高人的实践活动的效率。 10、人的个性异常复杂,但其核心因素是性格因素。 11、指出下列语句所描述的是何种心理过程: (1)怒发冲冠(2)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泰山之形 (3)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4)明知山有虎,偏

向虎山行 (5)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二、判断题 1、所谓健康,既包括身体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 √ 2、能力是人的个性的核心因素。× 3、注意的分散也就是注意的分配。× 4、“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说明情感具有调节功能。√ 5、气质类型无好坏之分,但性格却有好坏之分。√ 6、人是有心理活动的,心理活动直接影响着工作和劳动的成效。√ 7、煤矿安全管理心理学就是煤矿安全生产管理领域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心理规律的科学,是直接服务于安全生产的一门作为科学。√ 8、直接推动人们劳动行为的内部动力就是劳动动机。√ 9、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一样,都是容易诱发事故的重要心理因素。 × 10员工的培训不仅包括技术、思想、身体等,心理的培训和辅导也应当成为其必不可少的内容。√ 11、外显的行为受内隐的心理活动所支配。√ 12、“万绿丛中一点红”和“鹤立鸡群”是由于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而引起的无意注意。√ 三、选择 1、“小王家兄弟五个,都未婚,他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姐妹,如果把王妈妈也算在内,试问他们家有几个女人?”本题答案是“两个女人”,兄弟的数目是无关信息,但它却使多数人费了许多思考,这是由于影响

积极心理学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心理健康教育初级认证资格培训 积极心理学原理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章节内容提要 1,积极心理学的理念 2,运用积极心理学原理解决学生心理问题 3,运用积极心理学原理,提高班级管理效能 一、积极心理学的理念 1,积极心理学的理念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的一场革命,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中的一个新里程碑,是一门从积极角度研究传统心理学研究的东西的新兴科学。积极心理学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的形成,以Seligman(马丁·塞里格曼)和Csikzentmihalyi的2000年1月发表的论文《积极心理学导论》为标志。它采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来研究幸福,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以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 起源: 积极”一词来自拉丁语positism,具有“实际”或“潜在”的意思,这既包括内心冲突,也包括潜在的内在能力。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 世纪30 年代Terman 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探讨,以及荣格关于生活意义的研究。20 世纪60 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

和由此产生的人类潜能研究奠定了积极心理学发展的基础。但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几乎中断,战争及战后心理学的主要任务变成了治愈战争创伤和治疗精神疾患,研究心理或行为紊乱以找到治疗和缓解的方法,心理学对人的积极性研究似乎被遗忘了。消极心理学模式在整个20世纪占据了心理学发展的主导地位。20 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这股思潮的创始人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Martin E.P. Seligman),谢尔顿(Kennon M. Sheldon)和劳拉·金(Laura King)他们的定义道出了积极心理学的本质特点“积 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的科学。”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其矛头直指过去传统的“消极心理学”。它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 研究内容: 积极主观体验研究 积极情绪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它主张研究个体对待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积极体验。在对待过去方面,主要研究满足、满意等积极体验;在对待当前方面,主要研究幸福、快乐等积极体验;在对待将来方面,主要研究乐观和希望等积极体验。 积极人格特质的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