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城市防御战

合集下载

北京保卫战的简介

北京保卫战的简介

北京保卫战的简介北京保卫战是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中国明朝在兵部尚书于谦领导下,将蒙古瓦剌首领也先所率攻打北京的大军击退的战争,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

下面就是给大家整理的北京保卫战的简介,希望对你有用!京师保卫战或称北京保卫战、北京之战、明京师保卫战。

明保卫京师之战是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中国明朝在兵部尚书于谦领导下,将蒙古瓦剌首领也先所率攻打北京的大军击退的战争,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

正统十四年(1449年)八月十六日,明军主力在土木堡遭遇惨败,几乎全军覆没,明英宗也被俘,消息传到京城,皇宫上下惊慌一片。

土木之变,使明王朝遇到严重的危机。

危急之时时任兵部尚书的于谦加强战备。

十八日,皇太后命郕王朱祁钰监国。

京城大官富户纷纷南逃,有的大臣也主张南迁。

于谦、陈循、王直坚决反对,主张保卫京师为天下根本。

于谦临危受命,任兵部尚书。

朱祁钰九月六日即皇帝位,是为明代宗,遥尊明英宗为太上皇,以明年为景泰元年。

也先挟明英宗要挟明廷之计不逞,遂于十月率大军进犯北京。

十月十一日瓦剌军抵北京城下,列阵西直门外,把明英宗放置在德胜门外空房内。

十三日,于谦、石亨率军与瓦剌军战于德胜门外,瓦剌军大败。

随后又转战至西直门进攻明军,也被明军击退。

瓦剌军不甘失败,又在彰义门组织进攻,明军佯装失利,瓦剌军追到土城,被潜伏在民居内的明军火枪手阻击,死伤无数,不得推进。

加上天寒地冻,京师外围守军的奋力抵抗,到十一月八日,瓦剌军退出塞外,京师解严。

于谦和主战派官员领导和组织的京师保卫战,取得了胜利,粉碎了瓦剌军企图夺取北京的野心,明王朝转危为安。

北京保卫战的背景原因明成祖朱棣率军在忽兰忽失温大败瓦剌军后,瓦剌开始接受明朝的称号,与明朝保持着臣属关系。

但瓦剌军仍然比蒙古族内诸部强大,他们经常发动战争,兼并弱小部落。

到明正统年间,瓦剌的势力空前强大,控制了西起中亚、东接朝鲜、北连西伯利亚、南抵长城以北的广大地区,成为继元而起的一个最大的蒙古政权,严重威胁着明朝的北部安全。

马面——中国古城墙防御体系中的杰作

马面——中国古城墙防御体系中的杰作

马面——中国古城墙防御体系中的杰作中国古代成熟的城防设施体系,有三个子系统。

一是城墙防御系统,二是城门防御系统,三是护城河防御系统。

我们今天先说一说由墙体、城墙四角的角楼、马面、敌楼、女儿墙、垛口共同构成城墙防御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马面无疑是整个系统中最精彩的篇章。

一、墙体——城防中的基础工程(一)由纯土墙到内土外包墙。

城池一般建在地势比较平整的地方,筑造城墙的材料主要是黄土。

早期城池的城墙,主要是用土夯筑(或版筑)而成的土城墙。

为保证质量,在管理上实行责任制,谁修谁负责;在技术上,多用粘土做材料,逐层夯筑,夯筑时土质必须保持一定的湿度,这样有利与土壤的凝结。

陕西、山西、河北等地的土质好,建造的城墙非常坚固。

开封、商丘城墙土都是就地取材的黄河冲积沙土,松散缺乏粘性,干燥无法凝结,遇水极易垮塌;在土城墙的质量检验方面,采取向土城墙上射箭,箭落合格,箭留为不合格。

尽管土城墙有雨水冲刷和浸泡的致命弱点,至今在全国还有不少百年、千年的土城墙遗存。

郑州3500前的商代都城土城墙为了解决土城墙的防水问题,东晋时期出现了用砖包砌的城墙。

砖石包封,使城墙的防水和防攻击功能大大增强。

到了唐、宋时期,一些较大的城池都用砖包砌城墙。

明、清时期,用整齐的条石、块石和大城砖包砌城墙已较普遍。

明代城池的城墙,重要部位砌砖用糯米石灰浆胶结,城门起拱处用桐油拌合石灰胶结,非常坚固。

坐落在西安市皇城东路上的一段土城墙,距今已经有600多年历史。

受财力和城池重要性的影响,土墙体包封又分全包封和半包封。

西安、南京、平遥城墙都是全包封。

这也是这些城墙保存下来的重要因素。

为解决墙顶排水,又保持外墙面光滑,外墙面不作任何排水设施,不给攻城者攀爬有可趁之物,墙顶平面外高内低,排水槽都修在内墙面上,只允许顶上的积水向内排。

全包封的西安城墙和内侧城墙上的排水槽开封明清城墙采用的是半包封,外墙面为厚约70厘米的包砖,内墙面和墙顶平面,则用七分白石灰和三分土掺和后夯筑。

古代守城、攻城术(图文)56张图

古代守城、攻城术(图文)56张图

古代守城、攻城术(图文)56张图城防体系城池的构筑在中国历史上是渊远流长的。

周人以城立国,武装殖民,统一了中国。

东周时代列国相互交征,攻城往往成为战争的关键时刻,田单复国的故事就是发生在攻城的情节里,讨论到攻守城技术最早的文献《墨子》也出现在此一时代。

现今所保存的古城以魏晋以后者较能反映城的规制,尤其以邺城、洛阳和匈奴王赫连勃勃于西元413年所兴建的统万城,已经可以略窥城防系统的演进。

尤其统万城虽为匈奴人所建,已可以见到墩台、马面、瓮城等设计的雏形。

唐代的城制有更进一步的发展,在杜佑所著《通典》中,也特别列有〈守拒法〉一章,叙述了城墙、城壕、弩台、羊马墙等设施。

宋代的城制总和了历代的经验,将城池的防御系统发展成由城墙、城门、瓮城、马面、钟楼、鼓楼、望楼、弩台、敌楼……等机制所构成的复杂体系。

且由于宋代外患频仍,面对敌人强大的骑兵,野战时常无法致胜,战争往往因而发展为旷日持久的城池攻防战,如北宋末年的汴京、南宋时的德安和襄阳城的攻防战都长达数月之久,更刺激了宋人对于城防的重视。

除了《武经总要》这样大部头的军事百科全书有《守城》和《攻城》的专章外,也出现了记录守城战术和经验的专书:如陈规等所著《守城录》和赵万年的《襄阳守城录》。

知识分子也在笔记中提到一些经验,此外士人也极为重视和城防相关的知识。

如沈括在《梦溪笔谈.官政门》即曾提及有关马面的资料。

一般而言,宋代城墙的高度约在11公尺左右。

城门外要构筑瓮城,一般是半圆形或方形的,厚度和城墙一样,在两侧设有门。

城外距离三十步(46.95公尺)的地方则掘壕沟,以吊桥交通往来。

靠近壕沟的内侧则在距离城墙十步(15.65公尺)的地方筑羊马城,羊马城高一丈至八尺(3.13-2.50公尺)之间,羊马城的城门要和瓮城的城门方向错开。

羊马城的女墙的高度为五尺(1.57公尺)。

城上都置有女墙,城上每十步(15.65公尺)就设有一个敌棚(楼),马面上也有。

四面设置有弩台,弩台的面积为宽一丈六尺(5公尺),长三步(4.67公尺),可以安置大型的床弩。

古代中国的城市防御与军事布防

古代中国的城市防御与军事布防

古代中国的城市防御与军事布防古代中国的城市防御与军事布防,是一项充满智慧和策略的任务。

城市的防御意味着保护人民和城市的安全,布防是为了增强军事力量和应对敌人的入侵。

通过合理的布局和组织,古代中国的城市能够有效地抵御外敌的进攻。

一、城市布局与城墙防御1. 城市的布局和规划是城市防御的第一步。

在古代,城市规划包括选择地理位置和确定城市的大小和形状。

地理环境是城市布防的基础,因为它决定了城市的易守与难攻。

城市通常建在战略位置,如山尖、岛屿或河流附近。

这样的地理位置可以为城市的防御提供有利条件。

2. 城墙是古代城市防御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墙的建设是保护城市安全的主要手段之一。

城墙通常由土坯、石头、砖石等材料构建,高大厚实,以抵挡攻击。

城墙上设有城门和瞭望台,方便守军观察敌情和投射攻击。

城墙的结构和护城河的设计都是经过精心计算的,以提高防御力。

二、军事设施与防御工事1. 军事设施是城市防御的关键部分。

军事设施包括箭楼、城楼、城门和堡垒等。

箭楼是建在城墙上的高塔,守军可以通过箭楼射箭攻击敌人。

城楼通常是城市的最高建筑,也是守军观察敌情和指挥作战的重要场所。

城门是进入和离开城市的主要通道,有时还设有陷阱和陷井来制止敌人的进攻。

堡垒是城市的后备力量,作为最后的防线,用来抵御敌人的长时间围攻。

2. 防御工事是城市防御的重要组成部分。

防御工事包括城墙、护城河、壕沟和障碍物等。

护城河是围绕城市建设的深沟,是为了增加城墙的防御力和难度。

城墙上的壕沟可以防止敌人靠近城墙,阻碍攻击的进行。

障碍物是在城墙前设置的物体,如石块、木桩等,旨在阻挡敌人的前进。

这些防御工事可以有效保护城市的安全,使敌人无法轻易攻破。

三、军事指挥与战略布局1. 军事指挥是城市防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军事指挥包括指挥官的任命和军队的部署。

指挥官需要具备智勇双全的能力,能够灵活应对不同的战况。

军队的部署则考虑到地理环境和预测敌人的行动,合理选择兵力和武器分布,以达到最佳的防御效果。

中国古代十大城池攻防战

中国古代十大城池攻防战

中国古代十大城池攻防战一、即墨莒城之战---公元前283年,战国时代说书先生的一张利嘴把齐国人田单火牛阵破敌的图景演绎成神话一般的传奇,以至于后人回顾这场化腐朽为神奇的战争时,记忆的画框里仿佛只剩下一群燃烧着愤怒的公牛。

几头超级神牛就踏平燕国的几十万大军?之前上演了弱燕破强齐神话的乐毅恐怕至死也想不明白,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阻住了燕军摧枯拉朽般的脚步?是一种什么样的魔术让仅剩下最后一口气的齐王国咸鱼翻身。

两坐伤痕累累的城市和一支伤亡惨重的孤军,居然能上演再造齐国的科幻剧?故事的背景相必大家清楚的很,齐缗王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看似指哪打哪威风的紧,却被志在复仇的燕国钻了空子,横扫四方也惹了众怒的齐国招来了战国诸侯的联手反攻,合纵破秦大家都没胆,合纵破齐一个个倒都积极的很。

燕将乐毅统帅的五国联军势如破竹,直杀得齐国片甲不留,国王死于乱兵中,新王在田单的扶持下凭着两坐孤城苟延残喘,对面是名将乐毅统帅的燕国重兵重围,齐国,这个曾经雄视东方的庞然大物,而今却已是奄奄一息,燕国的铁锤重重的砸来,仿佛是要捻死最后一只蚂蚁。

然而田单却叫乐毅知道,蚂蚁里也有铁蚂蚁。

都说燕赵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齐国人没有这么多的慷慨悲歌,却叫壮怀激烈的燕国人明白了什么叫坚韧。

攻城,守城,你用人海战术,我就凭城死战,城头下密密匝匝堆满了燕国人的尸首,预想中摧枯拉朽般的快感变成了相持中的煎熬。

六个月的拉锯战,每天都是杀戮与死亡,每天都是冲锋与搏斗,每天都有亲人和战友死去,每天空气里都弥漫着恶臭的血腥,任再坚强的精神也会垮,任再坚硬的身躯也会倒下,惟独乐毅和田单两位智将的脑子还在一刻不停的动:你田单发动群众,我乐毅就打攻心战,废暴政,赈灾民,大打攻心战,可我田单却告诉你,人心可不是这么容易收买的来,三斗米替代不了做亡国奴的耻辱,何况你攻心,我田单就反间,老燕王挂了,我在你新主子面前造谣言,这斗智斗力的过程其实是不公平的,你乐毅败了,大不了回家养老,你燕军败了,大不了解甲归田,可我田单败了,就死无葬身之地,我齐国败了,将再无重生之机,于是,燕王信谗言了,乐毅被调走了,换来了无能的骑劫,别说什么田单运气好,也别说什么燕王昏庸误事,阴谋诡计面前,大家都公平。

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与城市建设

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与城市建设

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与城市建设中国古代是一个长期处于军事战乱状态的国家,因此军事防御和城市建设一直是国家的重要议题。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古代人民创造了众多独特而又精巧的防御工事和城市建设,这些不仅仅是文化遗产,更是历史的见证。

本文将从军事防御和城市建设两个方面来探讨中国古代的壮丽之道。

一、军事防御1. 城墙的建设与改进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主要依靠城墙。

城墙建设开始于先秦时期,到明清时期达到鼎盛,经历了多次的修建和扩建。

城墙坚固厚实,且经过不断改进和加强。

魏晋时期,出现了瓦楞墙的建设,在城墙外部以其独特的形状加强了防御效果,有效抵御了敌人的攻击。

另外,城墙上设置了众多垛口、箭楼等,方便守军观察和防守。

2. 护城河的筑成护城河是中国古代城市防御的重要组成部分。

护城河主要起到障碍、防御和供水等功能。

河水可以有效地隔绝外敌的进攻,而且河水的运输功能也使城市的粮食等补给物资得以保障。

一些城市还会在护城河旁修建城门楼和桥梁,以加强城市的防护力度。

3. 营垒、堡垒的建设除了城墙和护城河,中国古代还建造了许多营垒和堡垒。

这些营垒和堡垒常常是军事要塞,用于守卫边境和重要通道。

营垒和堡垒通常采用高墙厚壁的构造,周围有护城河和一定数量的士兵进行防守。

在长城一带,还有一些烽火台、瞭望台等军事设施,用于发现和传递敌情。

二、城市建设1. 都城和皇家园林中国古代的都城和皇家园林是城市建设的代表。

都城作为帝王的居所和政治中心,其规模和建筑风格十分宏伟。

从商、周到明清,每个朝代都有不同风格的都城建设,如洛阳的洛阳城、北京的紫禁城等。

皇家园林则是帝王休憩和享乐的场所,典型的如北京的颐和园和苏州的拙政园,这些园林通过建筑、景观和艺术手法的精妙组合,展现了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精髓。

2. 街巷的规划与布局中国古代城市的街巷规划与布局十分讲究。

传统的中国城市通常采用方正的网格街巷布局方式,如北京的四合院和南京的石头城。

这种布局方式不仅便于市民居住和交通,还有利于城市管理和军事防御。

中国古代战争故事-钓鱼城之战的故事

中国古代战争故事-钓鱼城之战的故事

中国古代战争故事-钓鱼城之战的故事 钓鱼城之战⼜名合州之战,蒙古⼤军南下⼊蜀围攻钓鱼城。

钓鱼城军民为了保护城池,⽽奋起抵抗,终于挫败了蒙古⼤军的进攻。

下⾯⼩编给⼤家讲⼀讲中国古代战争故事-钓鱼城之战的故事。

钓鱼城之战 1258年七⽉,蒙哥汗率领蒙古⼤军,从六盘⼭(今宁夏境)兵分三路向四川推进。

⼤军很快攻取了川西、川北的⼤部分地区,抵达武胜⼭(今武胜县城附近),准备攻占合州钓鱼台。

蒙哥派⼈前往招降,遭到南宋将领王坚的严词拒绝并杀死使者。

蒙哥汗决⼼以武⼒踏平钓鱼城。

钓鱼台地理位置优越,易守难攻,城内物资充⾜。

1259年⼆⽉,蒙哥⾃恃兵⼒雄厚,不采纳术速忽⾥的避开坚城的建议,决⼼攻取钓鱼城。

蒙古⼤军进驻⽯⼦⼭,蒙古亲⾃督军攻城。

他派诸王末哥攻打礼义⼭城(今渠江东北,俗称三教寺寨),曳剌秃鲁雄攻打平梁⼭城(今四川巴中西),同时命南宋降将杨⼤渊率领⼤军突袭合州旧城,截断钓鱼城与诸外城之间的联系。

同时,命纽璘从成都赶赴涪州蔺市(今四川涪陵西)建造浮桥,截断南宋援军。

为阻⽌重庆宋军北上救援,他⼜派⼈在铜罗峡据险驻守。

从⼆⽉到五⽉,蒙古⼤军先后攻打钓鱼城的⼀字城,镇西、东新、奇胜、护国等城门及外城,都被宋军所击退。

钓鱼城久攻不下,术速忽⾥⼜建议坚城久攻不下对蒙军不利,不如只留下少量军队围困钓鱼城,主⼒沿长江东下,⽔陆并进与忽必烈等率领的⼤军会合,⼀举消灭南宋朝廷。

术速忽⾥的主张遭到骄横的蒙军将领的反对,他们坚持攻打钓鱼城。

蒙哥汗也没有采纳他的建议,决⼼继续攻打城池。

蒙军⼤举⼊川,南宋虽然采取了救援⾏动,但救援钓鱼城的宋军却被蒙军所阻拦,始终没能抵达钓鱼城。

尽管如此,被围困数⽉之久的钓鱼城依旧物资充⾜,将⼠们也⽃志⾼昂。

相形之下,蒙军的状况却很糟。

⾦军⼠兵⽔⼟不服,加之天⽓酷热难耐、疾病横⾏,⼠⽓低落。

六⽉初,四川副使吕⽂德率领上万艘战船,溯江⽽上,与蒙军激战后进⼊重庆。

后来他⼜率领⼀千多艘战船沿嘉陵江北上⽀援合州,但不幸被蒙古将领史天泽击败退回重庆。

中国古代的城市防御和军事建设有哪些特点

中国古代的城市防御和军事建设有哪些特点

中国古代的城市防御和军事建设有哪些特点知识点:中国古代的城市防御和军事建设特点一、城市防御特点1.城池建设:中国古代城市防御主要依靠城墙和护城河。

城墙高大雄伟,具有很强的防御能力。

城池建设还包括城门、角楼、敌楼等设施。

2.军事要塞:在战略要地,如边疆、边境等地,设立军事要塞,以巩固国防,防御外敌入侵。

3.城堡与烽火台:城堡是地方政权或豪绅为防御而建的坚固建筑,烽火台则是用于传递军情的设施,通过烟火信号与邻近城堡相互联系。

4.城市布局:古代城市布局一般呈方形或长方形,便于防守和调度兵力。

城市内部道路错综复杂,有利于巷战和抵抗外敌。

二、军事建设特点1.兵器制造:中国古代兵器制造技术高超,如剑、弓箭、战车、火器等,不断发展创新,提高战斗力。

2.兵种分类:古代军队分为步兵、骑兵、水军、弓箭手等,各兵种协同作战,发挥最大战斗力。

3.军事制度:古代实行征兵制度、世兵制度等,保证军队的兵源和战斗力。

4.军事训练:古代军队重视训练,提高士兵的战术素养和战斗力。

训练内容主要包括体能、技能、战术等方面。

5.军事工程:古代军事工程建设注重实用性和防御性,如长城、堡垒、护城河等。

6.军事理论:古代军事家提出了一系列军事理论,如“兵法”、“战术”等,对后世影响深远。

7.将领选拔:古代将领选拔注重才能和忠诚,选拔方式有世袭、举荐、科举等。

8.军事组织:古代军事组织结构严密,实行层级管理,确保军事行动的高效执行。

9.军事外交:古代通过和亲、结盟、互市等手段,展开军事外交,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

通过以上知识点,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城市防御和军事建设的主要特点。

这些特点在历史长河中,为我国抵御外敌入侵、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发挥了重要作用。

习题及方法:1.习题:古代城市防御设施主要包括哪些?解题思路:根据知识点“城市防御特点”中的“城池建设:中国古代城市防御主要依靠城墙和护城河。

城墙高大雄伟,具有很强的防御能力。

城池建设还包括城门、角楼、敌楼等设施。

北京保卫战—搜狗百科

北京保卫战—搜狗百科

北京保卫战—搜狗百科公元1449年(明正统十四年)的“土木堡之变”后,明王朝唯一的战略机动部队——20万京军全军覆没。

8月16日,瓦剌首领也先挟持被俘的明朝英宗皇帝,由今河北的新保安、宣化和山西的大同出塞休整。

9月,在与英宗皇帝一起被俘的明太监喜宁的唆使下,欲以送还英宗为名,趁势进取北京。

消息传来,满朝震惊。

当时京城只有弱兵数万,形势危急。

一些官员主张迁都南逃,主持兵部事务的侍郎于谦以“京师为天子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为由,拒绝迁都,并献策召天下勤王兵,誓守京城。

皇太后、监国成王和大多数大臣支持于谦的主张,遂定战守,调兵备战。

8月21日,朝廷任命于谦为兵部尚书,全权指挥军民守卫都城。

9月,确立成王为代宗皇帝,遥尊英宗为太上皇,粉碎了也先“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诡计。

按照明朝的体制,兵部尚书是不能直接指挥军队的。

为此,代宗皇帝专门下令,授予于谦“提督各营军马”的重任,命在京的各营将领皆接受其节制。

将士凡有违抗军令者,于谦有先斩后奏之权。

于是,于谦担负起了全权指挥北京保卫战的重任,其地位仅次于皇帝。

于谦认为,土木堡之战的失利,犯了许多兵家之大忌,其中后勤保障没搞好是重要原因。

20万明军长期在风雨中辗转,军粮不备、军械不习、运输不及时,连唯一的饮用水源都被切断,在人饥马渴的情况下,是不能打胜仗的。

因此,于谦上任后,首先实行正确的后勤方略,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做好后勤准备。

在人力准备方面,着重整顿、充实京军。

京军的主力在土木堡之战中覆没后,京城只剩下部分守城部队。

为了迎接战斗,于谦重组京军。

他急调两京、河南的备操军,沿海的备倭军,江北及北京诸府运粮的官军,以及浙江兵来到北京,使京城兵力由数万人迅速增加到22万多人,形成了兵力数量上对于瓦剌军队的优势。

并派监察御史白圭等15名重要官员,前往京畿、山东、山西、河南等地招募兵员,进行应急训练,以备补充。

在武器装备的筹措方面,于谦也想尽了办法。

当时,京城军中仅有1/10的将士有盔甲,兵器也严重不足。

战国时期的城防工事与攻城战术

战国时期的城防工事与攻城战术

战国时期的城防工事与攻城战术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各个诸侯国之间不断发生战争,因此城防工事和攻城战术在这个时期中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战国时期的城防工事和攻城战术,并分析其特点和影响。

一、战国时期的城防工事在战国时期,每个诸侯国都会建造城墙来保卫自己的国土和人民免受敌人的侵犯。

城防工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个坚实的防线,使敌人难以攻破城墙,同时保护城市内的人民和重要资源。

1. 城墙的种类战国时期的城墙主要分为两种:土墙和砖墙。

土墙以土土夯筑而成,它们简单、易建造,但相对脆弱。

砖墙则使用砖块砌筑而成,它们更加坚固,但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资源来建造。

2. 关隘和城门城墙上通常设有数个关隘和城门,以方便人员和物资的出入,同时也是攻守战争的重要位置。

关隘可以用来监视敌人的行动,并随时做出反应。

城门则是最主要的进出口,也是攻城战中重点被攻击的地方。

3. 城楼和烽火台为了更好地观察城外的情况,战国时期的城防工事经常会建造城楼和烽火台。

城楼通常建在城墙内,提供更高的视野,以便监视敌人的行动。

烽火台则用来传递紧急情况,当发现敌人接近时,可以点燃烽火向内部发出警报。

二、战国时期的攻城战术战国时期的攻城战术可以说是非常激烈和残酷的,各个诸侯国都会竭尽全力攻破敌人的城防工事,以获取胜利。

1. 攻城器械在攻城战中,攻城器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战国时期的攻城器械主要包括攻城车、云梯、投石车等。

攻城车可以作为移动的攻击平台,搭载士兵接近城墙并攻击敌人。

云梯则用于攀爬城墙,接近敌人的防线。

投石车则用来发射巨大的石块,摧毁城墙和其他城防设施。

2. 游击战术由于城防工事的坚固,直接攻城往往很困难。

因此,游击战术在战国时期的攻城战中非常常见。

采用游击战术的攻城队伍会利用地形和障碍物掩护,突袭城墙上的守军,利用火攻、偷袭等手段攻破城墙。

3. 转移敌人注意力攻城战中,为了减少自己的伤亡和提高成功率,有时会采取分散敌人注意力的策略。

中国古代防御技术与城防学

中国古代防御技术与城防学

中国古代防御技术与城防学在中国古代,战争是一种常态,各个王朝都有自己的防御技术。

古代中国的防御技术包括城防、兵器、士兵、情报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的防御技术与城防学。

一、城防城防是古代中国最重要的防御技术之一。

在古代,城防主要体现在城墙、城门、城楼等方面。

城墙是中国古代城市防御的核心,城墙的高度、厚度、防御设施等都是十分重要的。

城门作为城墙的入口和出口,在城市的交通流量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古代的城门都配有动、静两道门,前面的是市场,后面的是交通,以防止外敌闯入。

城楼则是城防的标志性建筑,能够俯视城墙和城门,让防御者可以快速掌握城内外的情况。

在城防技术上,古代中国与现代不同,古代中国的城墙大多是用土石夯筑而成,没有混凝土或钢筋水泥等现代建筑材料。

但是,古代城墙使用技艺十分高超,它的墙壁可以经受长时间的攻击,难以被摧毁。

同时,在城防研究方面,中国人还发明了一些独特的技术,如杨氏脱罗漏法,使用带水灵通的树皮阻拦入侵者。

二、兵器中国古代的兵器也是十分发达的。

其中,古代的长枪、弓箭、戟、刀等武器都是高度适应战争需求的。

中国的弓箭技术与中国的海外贸易密切相关,因为中国是一个发达的海上贸易国家,这使得生产弓箭的行业得以获得大量的材料和技术。

在古代,火器也开始被广泛使用。

提到中国的火器,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火药”,也就是今天的火药炮。

事实上,在中国古代,火器包括喷火器、手推车等。

但是,古代中国的火器远比其他兵器复杂。

在工程和技术上,火器是当时最复杂的技术之一。

三、士兵除了城防和兵器外,士兵也是古代中国防御的重要组成部分。

士兵是指武士、士兵等专门从事战争的人员。

在中国古代,士兵在防御战中至关重要,他们站守在城墙上,守卫着自己的家园。

中国历史上以爱国情怀和“出生入死”精神著称。

在战争中,尤其是保卫国家领土和民族自尊心受到挑战的时候,人民不顾自身生命安危,奋发向前。

除此之外,历史上也有不少战争爆发的原因是因为叛变的士兵。

中国古代攻守城技术等

中国古代攻守城技术等
连梃,是中国古代城市防御战中很常用的一种兵器。它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来源于一种农具——连枷。利用系在木杆顶端、可以转动的一段木棍,守军士兵可以在垛口后面攻击城外爬上来的敌人,同时降低对方弓箭对自己的威胁,颇有点曲射、间瞄射击的味道。它到宋代时还发展成铁链夹棒、连珠双铁鞭。
羊头石,是一种大小、形状类似羊头的石头,一般重约2、3千克,单手可以握持。在中国影视剧中,导演们都很喜欢让守城将士英勇地举起一块大石头,探出城外,狠狠地砸向下面的敌人。他们大概是董存瑞、狼牙山看多了,不知道下面的敌人会射箭,不知道石头和炸药的密度差了几倍,也没有考虑自己准备守几天城。但凡有人头那么大,这石头就已经10多千克重了,您一下一下地举过头顶,能够连续举多少次呢?而且你能抛出多远?砸得准吗?如果自己被敌人的箭射中,那这石头就会落到自己或者身后战友的脚上。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事小,更大的问题是不安全,还浪费。这10千克的石头就算从头顶落到脚头,也足以砸伤人了,再从数米高的城头落下呢?威力自然更大。但需要那么大吗?从至少5、6米的高度,10多千克石头和2千克石头落下,前一个能把敌人砸成肉饼,后一个把敌人砸死、砸伤或砸晕。就算砸晕也没关系,因为城脚下、护城河里应该都有尖尖的木桩,称为“裾”,晕倒的敌人多半也死定了,所以用那么大的石头,不仅效果比小石头差,还大大降低“弹药量”,徒然增加自己的战备负担。
战国时期、人们还经常在城门两侧向前筑起两段不长的墙,前端有宽大的高台,上面甚至有角楼。这称为“城阙”,与城门上的城楼一起组成了三面夹击的态势,加强对城门的防护。在没有护城河的城门外,这种防护措施就更为必要。现在的影视基地中就按照汉代画像的图案建造了城阙,但似乎没有在拍摄影片时把它作为守城的助力,仅仅当成了一件摆设。秦汉时期,西北边塞的小城缺水,又没有经济能力筑垒这种高台,于是有的小城在城门外再砌一道短墙,称为“障墙”或“曲墙”。它有点像四合院里的影壁,只不过一个在外,一个在里。这种障墙也是瓮城的起源。

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与城墙建设

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与城墙建设

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与城墙建设中国古代是一个悠久而辉煌的文明史,其军事防御与城墙建设一直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漫长的历史中,中国人民通过创造性的防御措施和坚固的城墙,保护了自己的安全和领土完整。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与城墙建设的发展与特点,以及对古代社会的影响。

一、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方式古代中国采用了多种军事防御方式,包括城墙、防线、陷阱以及军事设施等。

其中,城墙是最常见且最具代表性的军事防御手段之一。

1. 城墙的建设中国古代的城墙建设始于早期王朝,如商代和周代。

最著名的城墙之一是中国的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最具特色和规模最大的军事防御工程之一。

长城的建设开始于公元前7世纪,经过多次扩建和改造,一直延伸到明代。

长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抵御外族的入侵,保护国家的边疆安全。

此外,中国古代还有许多地方性的城墙,如西安的明城墙、开封的城墙等,它们也都有着重要的军事防御功能。

2. 防线与陷阱除城墙外,古代中国还采用了多种防御措施来保护领土。

这包括修建防线、挖掘陷阱和设立军事设施等。

防线常见于边境地带,如山区、河流等地形复杂的地区。

陷阱则布设在可能被敌人进攻的道路上,如山口、道路边缘等。

而军事设施则包括箭楼、烽火台等,用于观察和发射信号。

二、中国古代城墙建设的特点古代中国城墙建设有着独特的特点和规划。

下面将从建筑材料、结构特点和作用三个方面进行描述。

1. 建筑材料:古代中国的城墙建筑主要采用砖石、土坯和木材等材料。

其中,砖石是最常用的建筑材料,被认为是最坚固和耐久的。

土坯则常用于基础部分,木材则用于建设城门和箭楼等。

2. 结构特点:中国古代城墙具有一定的规划和结构特点。

城墙通常由一系列相连的城墙组成,分为外城和内城,内分为多个城堡和塔楼。

城墙上设有城垛、城门、箭楼等防御设施。

城堡和塔楼则起到观察敌情和防御作用。

3. 作用:古代中国的城墙建设主要是为了防御外侵,保护领土和居民的安全。

城墙不仅能够起到物理阻隔的作用,阻止敌人的侵入,还能从高处俯瞰周围地形,观察敌情,并通过箭楼进行防守。

古代的防御措施

古代的防御措施

古代的防御措施
古代的防御措施因时代和地域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下是一些古代常见的防御措施:
城墙: 古代城市通常被筑有坚固的城墙,城墙上设有城楼、角楼、城门等建筑,用于巡视、射击和阻挡敌军入侵。

著名的长城就是中国古代防御的代表之一。

城堡: 在中世纪欧洲,城堡是一种常见的防御建筑,其厚重的城墙、堡垒、护城河等构造,能够有效地抵挡敌人的攻击。

护城河: 建设护城河是一项重要的防御手段,通过水域的隔绝能够增加敌军攻城的难度。

护城河通常围绕城市或要塞,有时会充满水,有时则干涸。

箭塔和投石机: 在城墙上建设箭塔,使士兵能够在高处射击,以增加射程和命中率。

此外,古代使用的投石机、弩等攻城武器也是防御的有力工具。

地堡和壕沟: 地堡是一种在地面上挖掘的防御工事,有助于躲避敌军攻击。

壕沟则是一种挖掘在城墙前的深沟,用于阻挡攻城器械和步兵。

防御工事: 古代城市内常常设置一些防御工事,如烽火台、哨塔等,用于及时发现敌军的动向,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盾牌和铠甲: 士兵通常装备有大型的盾牌和重型铠甲,以提供有效的防御,减少对方攻击的伤害。

地道: 一些古代城市内建有地道系统,用于军队在紧急情况下撤退或进行出其不意的袭击。

警报系统: 通过鼓声、号角、火炬等手段构建警报系统,以便在发现敌军入侵时及时通知城内守军。

这些古代防御措施充分体现了古代文明中人们对于自身安全的关切,以及在面对敌军侵袭时采取的各种策略和手段。

这些防御工程也是古代建筑和工程学的杰出代表。

重庆之殇——不该被遗忘的重庆围城战

重庆之殇——不该被遗忘的重庆围城战

重庆之殇——不该被遗忘的重庆围城战文/司马青衫面目狰狞的蒙古铁骑横扫欧亚无敌手但是,在重庆,他们一头撞上了铁壁南宋端平3年,公元1236年。

这一年的冬天,重庆格外寒冷。

面目丑陋而狰狞的蒙古铁骑,驰过漫长的国土,在这一年年底,首次兵临重庆城下——从此,重庆长达43年的抗蒙战争,在中国历史上,竖起了一座伟岸的血色丰碑。

但是,重庆抗蒙的历史,近年来在媒体中,多被简化成钓鱼城之战。

钓鱼城,始筑于1243年,属于山城抗蒙筑垒体系的一个战略支点。

在重庆抗蒙之战的中后期,钓鱼城一直起着重要支撑点的作用,直到1279年力竭而降,其间凡36年之久。

经常被人们忽略的是,重庆主城力抗蒙军至1278年城破,只比钓鱼城早沦陷一年,而对蒙军作战的历史,则早在1236年就开始了,这时还没有钓鱼城。

▋ 前钓鱼城战事我把1243年修筑钓鱼城之前的重庆战事,称为重庆抗蒙战争的第一阶段,也可叫做前钓鱼城战事。

这7年,宋蒙之间,在四川、重庆一带,一共有两次比较大一点的战事。

第一次就是蒙军首次入侵四川。

1236年8月(农历。

下同),蒙军以塔海为元帅、汪世显为先锋,经大散关南下。

大散关,就是陆游著名的那首“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里面提到的这个地方。

此关位于现在的宝鸡市南,秦岭之上,为关中四关之一,历来是北上或南下的重要关隘。

蒙军南下,占领兴元府(即现在的汉中)。

10月,蒙军轻松攻占成都。

汪世显站在成都城头,四下一望,笑得咧开了血盆大口:我滴个天呀,四川这么富庶、宋军这么辣鸡,此时不抢更待何时?粗鲁的蒙古人也学会使诈了。

他们伪装成宋军,诈开一座座承平已久的城门,“毒重庆、下涪陵、扫荡忠、万、梁山、开、达,而夔峡之郡,仅存四五”。

此时,重庆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地级市,属于夔州路(治所现奉节县)管辖。

听说蒙军入川,夔州路的领导慌了。

急忙调来播州(现遵义)土司杨氏的雄威军,一部进驻夔州,守住三峡咽喉之地——让蒙古人闯出了三峡,那可是杀头的大罪。

中国古代的边疆防御

中国古代的边疆防御

中国古代的边疆防御中国古代历史悠久,边疆防御对于古代中国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保护作用。

几千年来,中国不断强调边防建设,采取了多种手段保护边疆安全。

本文将从军事战略、边疆防御体系以及边防力量中的精英等几个方面入手,介绍中国古代的边疆防御。

一、古代中国的军事战略中国古代的军事战略十分重视边防,尤其是在边境地区,建立了一系列严密的军事布防系统。

这些军事战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防守、攻击和平衡。

防守即建立边境防线,确保国家的安全。

攻击则表示对于敌方入侵时的强攻策略,以保护国家利益。

平衡则是指对邻国的外交平衡策略,通过外交手段维护国家的边疆安全。

二、古代中国的边疆防御体系古代中国的边疆防御体系主要包括边境防线、要塞和边疆城市等部分。

边境防线是指在边境地区建立的防御工事,以划定国界并阻拦敌人的入侵。

要塞是指在战略位置上修建的军事设施,用于防御和攻击目的。

边疆城市则是为了加强对边境的控制而建立的城市,以确保边疆地区的安全。

三、精英边防力量古代中国的边防力量中,有一支精英力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们被称为边防精英,是古代中国边防体系的中坚力量。

边防精英是由选秀、选拔等方式产生的,他们严格的纪律和强壮的身体素质使他们成为不可或缺的战斗力量。

他们守护边疆,保卫家园,为国家的安全立下了汗马功劳。

结语:中国古代的边疆防御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军事智慧和防御观念,更是保护了中国古代的边疆安全和国家利益。

通过对古代中国的边疆防御进行了简要的介绍,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中国的边防制度和军事战略,感受古代中国人民顽强抵抗外敌,保家卫国的精神。

北京保卫战的简介

北京保卫战的简介

北京保卫战的简介北京保卫战是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中国明朝在兵部尚书于谦领导下,将蒙古瓦剌首领也先所率攻打北京的大军击退的战争,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北京保卫战的简介,希望对你有用!北京保卫战简介京师保卫战或称北京保卫战、北京之战、明京师保卫战。

明保卫京师之战是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中国明朝在兵部尚书于谦领导下,将蒙古瓦剌首领也先所率攻打北京的大军击退的战争,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

正统十四年(1449年)八月十六日,明军主力在土木堡遭遇惨败,几乎全军覆没,明英宗也被俘,消息传到京城,皇宫上下惊慌一片。

土木之变,使明王朝遇到严重的危机。

危急之时时任兵部尚书的于谦加强战备。

十八日,皇太后命郕王朱祁钰监国。

京城大官富户纷纷南逃,有的大臣也主张南迁。

于谦、陈循、王直坚决反对,主张保卫京师为天下根本。

于谦临危受命,任兵部尚书。

朱祁钰九月六日即皇帝位,是为明代宗,遥尊明英宗为太上皇,以明年为景泰元年。

也先挟明英宗要挟明廷之计不逞,遂于十月率大军进犯北京。

十月十一日瓦剌军抵北京城下,列阵西直门外,把明英宗放置在德胜门外空房内。

十三日,于谦、石亨率军与瓦剌军战于德胜门外,瓦剌军大败。

随后又转战至西直门进攻明军,也被明军击退。

瓦剌军不甘失败,又在彰义门组织进攻,明军佯装失利,瓦剌军追到土城,被潜伏在民居内的明军火枪手阻击,死伤无数,不得推进。

加上天寒地冻,京师外围守军的奋力抵抗,到十一月八日,瓦剌军退出塞外,京师解严。

于谦和主战派官员领导和组织的京师保卫战,取得了胜利,粉碎了瓦剌军企图夺取北京的野心,明王朝转危为安。

北京保卫战的背景原因明成祖朱棣率军在忽兰忽失温大败瓦剌军后,瓦剌开始接受明朝的称号,与明朝保持着臣属关系。

但瓦剌军仍然比蒙古族内诸部强大,他们经常发动战争,兼并弱小部落。

到明正统年间,瓦剌的势力空前强大,控制了西起中亚、东接朝鲜、北连西伯利亚、南抵长城以北的广大地区,成为继元而起的一个最大的蒙古政权,严重威胁着明朝的北部安全。

宋朝的历史战役

宋朝的历史战役

宋朝的历史战役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王朝,其统治时期发生了许多重要的战役。

这些战役对宋朝的统治与周边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几个在宋朝历史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战役,并对其战略背景、参与方以及影响进行分析。

1. 襄阳保卫战(974年)襄阳保卫战是宋夏之间最重要,也是最具有标志性的战役之一。

夏朝军队在北方进行猛烈进攻,直指宋朝的首都襄阳。

襄阳是宋朝的重要战略要地,失去襄阳将严重削弱宋朝的地位与影响力。

此次战役中,宋朝统帅曾布指挥宋朝军队巧妙运用孟夏两地的地理优势,采取坚守策略,最终成功抵御了夏朝军队的进攻。

这场战役不仅巩固了宋朝的北方边界,还展示了宋朝军队的强大战斗力。

2. 淮南保卫战(990年)淮南保卫战是宋朝对抗北方契丹族的战役。

契丹族是当时北方边境最强大的敌对势力,其入侵威胁到宋朝的安全与稳定。

此次战役中,宋朝将领徐达采取了灵活的军事布局,采用诱敌深入的战术,最终成功击退了契丹族的进攻。

此战役的胜利巩固了宋朝对淮水流域的控制,加强了宋朝与北方民族的交流与贸易,对宋朝的统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 岳飞抗金战役(1127年-1142年)岳飞抗金战役是宋朝对金朝入侵的重要抵抗,在这一系列的战斗中,岳飞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坚定的抗金精神,成为当时宋朝军队的灵魂。

岳飞采用了策应荆湖、抢占山河要地的战略,成功地挫败了金朝的进攻。

然而,由于内部政治斗争,岳飞被朝廷陷害致死,这无疑是宋朝在抗金战役中的巨大损失。

4. 蒙古帝国入侵(1235年-1279年)蒙古帝国的入侵对宋朝来说是最致命的威胁。

蒙古军队的战斗力以及统一的指挥使得他们不断地征服周边地区。

在这场战役中,宋朝多次试图抵抗蒙古的进攻,但最终被蒙古军队征服。

蒙古帝国的入侵结束了宋朝的统治,也标志着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蒙古帝国的影响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为元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总结:宋朝的历史战役在当时中国历史中具有重要地位,这些战役的胜利与失败都对宋朝的统治有着深远的影响。

世界上最长的古代防御工事城市

世界上最长的古代防御工事城市

古代人的智慧是我们如今想要探索的奥秘,在是谁?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资料。

最长的古代防御工事城市;最著名的莫过于长城了。

长城GreatWa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

最大距离达到1万里。

再就是城墙了,又高又厚的城墙是防守的资本。

接着就是城墙外围的护城河,起到了保护城市的缓冲和预警的作用。

还有什么挖战壕,依据天险建立基地等等。

长城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始修于燕王,历史长达2000多年今天所指的万里长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长城,它东起鸭绿江秦长城建于公元前三世纪,已有2300多年的悠久历史。

如果追溯到西周末年及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齐国等长城,我国长城至少已有2700多年历史。

即使明代修筑的长城,至今也已600多年。

如此古老的伟大建筑,并能保存至今,这在世界上是非常稀有、珍贵与难得的。

从春秋战国到明朝,历代对长城都有不同程度的维修与增建。

长城遍布于黄河、长江流域的16个省、市、自治区,既有东西走向,也有南北走向,总长度达108000华里计五万四千公里。

其中超过一万里的就有秦长城、汉长城和明长城。

由于计达万里以上,所以称之为万里长城。

据科学家粗略计算,如果把明长城的土、砖、石方用来修筑一条1米宽,5米高的城墙,那么可环绕地球一周;假如用来铺筑一条厚03米,宽5米的公路,则可环绕地球三周。

据美国登月宇航员报告,他们在月球上不用天文望远镜而仅凭肉眼遥望,只能看到地球上的两个人造建筑物:一是荷兰须德海的围海造田工程--海堤,但短而小,模糊难辩。

一是中国的万里长城,横跨在地球的北半部,形似一条彩带,十分壮观,由此可见这一工程之伟大。

万里长城的位置;八达岭长城,慕田峪长城,司马台长城,金山岭长城,山海关长城,嘉峪关长城,虎山长城,九门口长城等。

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延庆的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中保存最完好,最具代表性的一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军事进攻的角度看,一座城池的最薄弱环节,自然是城门。因此城池的设计者自然会对其加大保护力度,强化其防御能力。规模小一点的城池,一般是设置悬门或吊桥,而大一些的城池,则要设置瓮城。瓮城是建在城门外的小城 ,又叫月城,是专为保卫城门而设的小城。《武经总要前集·守城》记载:“其城外瓮城,或圆或方。视地形为之,高厚与城等,惟偏开一门,左右各随其便。” 即便敌军攻破了瓮城城门,还有主城门防御,由于瓮城内地方狭窄不易于展开大规模兵力进攻,延缓了敌军的进攻速度,而城墙顶部的守军则可居高临下四面射击,给敌人以致命打击,正所谓关门打狗、瓮中捉鳖。《诗经·郑风·出其东门》云:“出其闉阇,有女如荼。”“闉阇”,指的便是瓮城。可见早在春秋时期,城池的城防技术已经达到相当完善的地步。由城墙、城楼、护城河、马面、敌楼、角楼、瓮城等组成的立体城防格局,基本在春秋战国时期即已成熟定型,并一直持续到明清时代。
另一个则是襄阳城。襄阳城和毗邻城市樊城位于今湖北省的北部边界,坐落在汉水两岸,二城隔水相望,汉水在更南部的武昌汇入长江。其重要性在于其独特的战略地位:它们是进入长江流域途中的最后堡垒,守护着通往长江中游江汉平原、东南和西部地区的交通要道。夺取这两座城镇将为蒙古人提供一个基地,可对南部其他地区发起攻击。也正是由于这样特殊的地理位置,南宋军队在襄阳依据有利地形,设立了“坚固的城堡、坚实的城墙和很深的护城河”的坚固防御工事,严阵以待。蒙古人在付出了惨重的伤亡代价后,历经五年的围困,才最终拔掉了这根眼中钉、心头刺。南宋襄阳守军能够坚持这样漫长时间的抵抗,其中一个很关键的因素也在于城防的特殊地理位置。
到了春秋战国时代,版筑的技术更是大大提高,普遍采用悬版夯筑法,即用木棍穿过两侧夹板,以绳索固定取直,中间填土夯实,《诗经》中的“其绳则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缩版以载”,说的便是这种方法。用这种版筑技术筑成的城墙,比以往更结实,因此可以取消旧法中两侧的护城坡,从而增加城墙的攀爬难度。当时有的城墙还采用土坯(单块土坯尺寸约为1米×0.4米×0.2米)垒砌,上下交错叠压,以此提高墙体的密度和强度。
从某种意义上讲,古代的战争史,也是一部城池的攻防史。
几千年来,“攻城拔寨”是历来战争的直接目标和关键动机。随着战事迭起,攻防相生,城池也因此成为最大最重要的战争舞台。特别是在春秋战国时代,诸侯纷争,群雄并起,战争极其频繁,也因此形成了各诸侯国割据自立的多中心城池筑城体系,仅《春秋》、《左传》、《国语》提及的城邑地名就达千余座。据不完全统计,仅战国时期较大规模作战行动就有230多次,其中2/3以上和攻城有关。根据《孙子·谋攻》中“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的说法推断,在那个冷兵器的时代,攻城往往会伴随着极高、极可怕的伤亡率。但这也同时说明当时的守城战术和器具,必然非常完备和发达。因此,有兵圣之称的孙子,也认为攻城是万不得已的“下下策”,并告诫道:“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城墙每座城门的正中央,都建有城楼,这是城墙顶上精致美观的高层建筑,平日登高瞭望,战时主将坐镇指挥,是一座城池重要的高空防御设施。而在高大的墙体外侧,每隔一定距离,还会有凸出于墙体外侧的一段,这就是马面(又称敌台、墩台、墙台)。马面有长方形和半圆形两种,因外观狭长如马面而得名。马面的使用是为了与城墙互为作用,消除城下死角,自上而下从三面攻击敌人。它的一般宽度为12~20米,凸出墙体外表面8~12米,间距为20~250米(一般为70米)。这符合宋·陈规《守城录·守城机要》中的记载:“马面,旧制六十步立一座,跳出城外,不减二丈,阔狭随地利不定,两边直觑城角,其上皆有楼子。”在使用冷兵器的时代,这个距离恰好在弓矢投石的有效射程之内。
一座城池的防御体系强大与否,除却城池的本身建设因素外,当然也与城址的地理选择有着极其紧密的关系。中国古代城池的选址,历来讲究“风水”,抛开迷信的说辞不谈,借天时地利之便,依山傍水,求取兵法上所说的“城有不可攻”的优越守势,自然会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在敌强我弱的态势之下,这一点尤为重要。在古代战争史上,以宋元时期发生的两座城市保卫战为例,颇能说明问题。
今天,我们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看到的正阳门,可以依稀一睹当年冷兵器时代城墙的雄伟风采。正阳门是老北京“京师九门”之一。它集正阳门城楼、正阳门箭楼与正阳门瓮城为一体,是一座完整的古代防御性建筑体系。明朝正统四年(1439),为了加强京师的防御能力,在京师各城门外添建箭楼,正阳门箭楼也是此时建成。在城楼与箭楼之间原有一座巨大的瓮城,南北长108米,东西宽88.6米,瓮城四向各辟一门,均为拱券式门洞。正阳门城楼通高43.65米,正阳门箭楼通高35.37米,均是中国乃至世界“城门”中最为高大雄伟的城楼和箭楼。
一个是钓鱼城。南宋晚期,宋蒙(元)战争爆发。四川制置使兼知重庆府余玠为抵御蒙古军队的进犯,采纳播州(今贵州遵义)人冉琎、冉璞兄弟“择险、任人、积粟、驻兵、徙城”的建议,于淳祐三年(1243)在钓鱼山筑城,徙合州及石照县治其上,屯兵积粮,控扼三江,以为重庆屏障。钓鱼城依山为垒,山便是城,城就是山,宛如金城汤池。它不但有构筑在陡峭山岩上的内外两道防线,而且还有纵向延伸的水军码头,以暗道出口、一字城墙相连接的给养补给通道,和天池泉井、水洞门为代表的给排水系统。在城中的两级台地上,还有良田沃土,豁然千亩。粮草充足、水源无忧,加上指挥得法、抵抗有力,使得蒙古大军纵是骁勇无比,也只能望城兴叹,束手无策。在攻打钓鱼城的战斗中,大名鼎鼎的蒙哥汗被飞丸击中,命丧黄泉。蒙哥汗战死之后,进军鄂州(今湖北武昌)的蒙哥之弟忽必烈和进攻漳州(今湖南长沙)的塔察儿,以及占领了大马士革正在与古埃及马木路克王朝军队作战的旭烈兀,为争夺汗位而匆忙班师,蒙古贵族集团遂即开始了长期的内部争战。钓鱼城由此在世界中古史上,赫然竖立了“延续宋祚、缓解欧亚战祸、阻止蒙古向非洲扩张”的不朽丰碑!当时,钓鱼城就以“东方的麦迦城”、“上帝折鞭处”的威名震惊了中外。如果说蒙哥汗命丧钓鱼城,还有偶然的巧合因素,那么钓鱼城军民一心,仅凭一座小小的石头城,坚持抵抗蒙元达36年之久的光荣历程,自然不能用“幸运”二字简单地加以概括。除却“人”的因素外,城的独特地理位置和以此为基础的山城防御体系,其功也莫大焉。
当然,这种“被动防御”的军事思想形成,除却“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平和民族性格因素外,还与中原民族的生存环境和经济特征是分不开的。中原民族的农耕经济,自然离不开长江、黄河广大流域的沃土滋养,中原民族已经习惯了定居的安乐和富足,自然不会,也不愿像游牧民族那样游击争斗。而平原之上,无险可守,要守卫自己的领土,保护自己的家园,特别是针对游牧骑兵部队骚扰的最好办法,自然是建造坚固的城墙堡垒。
当然,这只是特别的个例,大多数的土城墙,为保证牢固度和强度,只能往高、大、厚上靠拢。譬如两千多年前齐国的都城临淄,城墙宽度就达20米,楚国都城郢的墙厚也有14米之多。在冷兵器时代,这样的厚度,其抗击打能力,足以令人放心。此外,为保险起见,在高大厚实的城墙外,与城墙平行的还有人工挖掘的宽深壕堑(也可以引注河水,成为护城河)。大的都城,城外环周的护沟壕,通常宽度达到30米,深度也在4~5米。
今天,当我们从“术”的角度,细细梳理几千年来中国历史上的“守城”技术、理念和经验等古代军事文化遗产,在重新认知这些繁杂的机关、精妙的设计、丰富的战术时,除却折服古人的无穷智慧外,在那遥远时空里,也许还会隐隐约约听到祖先的一声幽叹。
一、古代城池的建筑特点
中国早期的城池,绝大多数是土筑,到了明代以后,各地的城墙才开始大规模包砖。因此在中国古代历史的绝大多数时间里,城池都是一副黄秃秃的模样。早在三千年前的殷商时代,我们的先民已经掌握了版筑的技术。所谓版筑,就是筑墙时用两块木板(版)相夹,两板之间的宽度等于墙的厚度,板外用木柱支撑住,然后在两板之间填满泥土,用杵筑(捣)紧,筑毕拆去木板木柱,即成一堵墙。
对此,同时代的墨子也持相同观点,并利用自己掌握的“完美守城攻略”,四处推行自己的“非攻”理念。在他的著作《墨子》中第十四、十五卷就专门介绍了守城的装备、战术、要点,共二十篇。虽然目前仅存十一篇,可已经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冷兵器时代的城池防守之术。
从军事博弈的发展脉络看,历代中原统治者,之所以都特别偏爱建立在城池防守基础上的“非攻”军事防御手段,也许正是得益于筑城技术的高度发达和城防之术的极高效率。于是,专守待敌、后发制人的“筑城防御”军事思想大行其道,并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历史文明的走向。从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开始至今,无论是历代对于长城防线的高度重视,还是今天我们依然用“钢铁长城”来形容我们的国防理念,都足以说明这种以城墙为基础的战略防御思想,对我们的影响是多么重要、多么深远。
自春秋以降,中国城池一直采用这种朴素的土筑办法,近两千年过后,大名鼎鼎的元大都(北京)城墙,依然是由夯土筑成。这种土筑的城墙,样子不太好看,而且不太结实,特别是一下雨就会因雨水淋蚀而损坏。当然也有例外,譬如东晋十六国时夏国赫连勃勃大单于(407~425年在位)修建的统万城,便是土筑史上的奇迹。统万城采用“蒸土筑城”法,即把糯米汁、白粉土、沙子和熟石灰掺和在一起夯筑而成,虽为土城,但具有石头一样坚硬的质地和抗毁力。传说负责施工的叱干阿利大将军要求非常严格,近乎残酷,修建好的城墙,他命人以铁锥检验,凡锥入一寸者,便立刻将工匠杀死,填尸于墙内。在这种疯狂的高压政策下,历时六年修建而成的统万城,建筑质量奇好,“其坚可以砺刀斧”,完全可以和现代水泥相媲美。
为了增强马面的防御和战争能力,在马面之上一般都建有敌楼,可以屯兵和瞭望,又可以储藏武器,使城墙的防御性能发挥到最高点。战时既可以利用它外凸和高大建筑的特点,观望敌人,观察敌情,防止敌人迂回城下攻城;又可以凭借敌楼从正面及左右两楼间三个方面的交叉火力,狙击敌人,随时点线相连,编织严密的高空火力网,是城墙防御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城墙四角的角台,各建楼橹一座,名为角楼。角楼的朝向与大墙呈135度角,楼的高度、体量介于城楼与敌楼之间,主要用以弥补守城死角即城墙拐角处的防御薄弱环节,从而增强整座城墙的防御能力。战时,角楼内的守御者居高临下,视野广阔,可监控和痛击来自多种角度的进犯之敌。
同时,高大的城墙还能提供防洪水、防强盗、防猛兽等多重安全功能。“四塞以为固”的中国,也因此能够在四四方方的城墙庇护下,码着四四方方的文字,迈着四四方方的脚步,从容又体面地延续着一种辉煌而伟大的黄色文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