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3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二、三册常用43个结论
高考数学人教A版(2019)选修1+选修2+选修3常用43个结论选修1+选修2+选修3常用43个结论1.直线的斜率3.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关系(1)直线都有倾斜角,但不一定都有斜率.(2)不是倾斜角越大,斜率k 就越大,因为k =tan α,当α∈⎣⎢⎡⎭⎪⎫0,π2时,α越大,斜率k 就越大,同样α∈⎝ ⎛⎭⎪⎫π2,π时也是如此,但当α∈[0,π)且α≠π2时就不是了.4.几种特殊位置的直线方程 (1)x 轴:y =0. (2)y 轴:x =0.(3)平行于x 轴的直线:y =b (b ≠0). (4)平行于y 轴的直线:x =a (a ≠0). (5)过原点且斜率存在的直线:y =kx . 5.两个充要条件(1)两直线平行或重合的充要条件直线l 1:A 1x +B 1y +C 1=0与直线l 2:A 2x +B 2y +C 2=0平行或重合的充要条件是A 1B 2-A 2B 1=0.(2)两直线垂直的充要条件直线l 1:A 1x +B 1y +C 1=0与直线l 2:A 2x +B 2y +C 2=0垂直的充要条件是A 1A 2+B 1B 2=0.6.六种常用对称关系(1)点(x ,y )关于原点(0,0)的对称点为(-x ,-y ).(2)点(x ,y )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x ,-y ),关于y 轴的对称点为(-x ,y ). (3)点(x ,y )关于直线y =x 的对称点为(y ,x ),关于直线y =-x 的对称点为(-y ,-x ).(4)点(x ,y )关于直线x =a 的对称点为(2a -x ,y ),关于直线y =b 的对称点为(x ,2b -y ).(5)点(x ,y )关于点(a ,b )的对称点为(2a -x ,2b -y ).(6)点(x ,y )关于直线x +y =k 的对称点为(k -y ,k -x ),关于直线x -y =k 的对称点为(k +y ,x -k ).7.圆心在坐标原点,半径为r 的圆的方程为x 2+y 2=r 2.2.以A (x 1,y 1),B (x 2,y 2)为直径端点的圆的方程为(x -x 1)(x -x 2)+(y -y 1)(y -y 2)=0.8.圆的切线方程常用结论(1)过圆x 2+y 2=r 2上一点P (x 0,y 0)的圆的切线方程为x 0x +y 0y =r 2. (2)过圆(x -a )2+(y -b )2=r 2上一点P (x 0,y 0)的圆的切线方程为(x 0-a )(x -a )+(y 0-b )(y -b )=r 2.(3)过圆x 2+y 2=r 2外一点M (x 0,y 0)作圆的两条切线,则两切点所在直线方程为x 0x +y 0y =r 2.9.两圆相交时公共弦所在直线的方程 设圆C 1:x 2+y 2+D 1x +E 1y +F 1=0,① 圆C 2:x 2+y 2+D 2x +E 2y +F 2=0,②若两圆相交,则有一条公共弦,其公共弦所在直线方程由①-②所得,即:(D 1-D 2)x +(E 1-E 2)y +(F 1-F 2)=0.10.直线与圆相交时,弦心距d ,半径r ,弦长的一半12l 满足关系式r 2=d 2+⎝ ⎛⎭⎪⎫12l 2. 11.和椭圆的常用性质有关结论(1)若点P 在椭圆上,F 为椭圆的一个焦点,则①b ≤|OP |≤a ; ②a -c ≤|PF |≤a +c .(2)焦点弦(过焦点的弦):焦点弦中以通径(垂直于长轴的焦点弦)最短,弦长l min =2b 2a .(3)与椭圆x 2a 2+y 2b 2=1(a >b >0)有共焦点的椭圆方程为x 2a 2+λ+y 2b 2+λ=1(λ>-b 2).(4)焦点三角形:椭圆上的点P (x 0,y 0)与两焦点F 1,F 2构成的△PF 1F 2叫做焦点三角形.若r 1=|PF 1|,r 2=|PF 2|,∠F 1PF 2=θ,△PF 1F 2的面积为S ,则在椭圆x 2a 2+y 2b 2=1(a >b >0)中:①当r 1=r 2,即点P 为短轴端点时,θ最大;②S =12|PF 1||PF 2|sin θ=c |y 0|,当|y 0|=b ,即点P 为短轴端点时,S 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bc ;③△PF 1F 2的周长为2(a +c ).(5)若M (x 0,y 0)是椭圆x 2a 2+y 2b 2=1(a >b >0)的弦AB (AB 不平行y 轴)的中点,则有k AB ·k OM =-b 2a 2.12.双曲线中的几个常用结论(1)双曲线的焦点到其渐近线的距离为b .(2)若P 是双曲线右支上一点,F 1,F 2分别为双曲线的左、右焦点,则|PF 1|min =a +c ,|PF 2|min =c -a .(3)同支的焦点弦中最短的为通径(过焦点且垂直于长轴的弦),其长为2b 2a ,异支的弦中最短的为实轴,其长为2a .(4)设P ,A ,B 是双曲线上的三个不同的点,其中A ,B 关于原点对称,直线P A ,PB 斜率存在且不为0,则直线P A 与PB 的斜率之积为b 2a2.13.巧设双曲线方程(1)与双曲线x 2a 2-y 2b 2=1(a >0,b >0)有共同渐近线的方程可表示为x 2a 2-y 2b 2=t (t ≠0).(2)过已知两个点的双曲线方程可设为mx 2+ny 2=1(mn <0). 14.与焦点弦有关的常用结论 (以图为依据)设A (x 1,y 1),B (x 2,y 2). (1)y 1y 2=-p 2,x 1x 2=p 24.(2)|AB |=x 1+x 2+p =2psin 2θ(θ为直线AB 的倾斜角). (3)1|AF |+1|BF |为定值2p .(4)以AB 为直径的圆与准线相切. (5)以AF 或BF 为直径的圆与y 轴相切. (6)过焦点垂直于对称轴的弦长等于2p (通径).15.圆锥曲线以P (x 0,y 0)(y 0≠0)为中点的弦所在直线的斜率如下表:16.奇函数的导数是偶函数,偶函数的导数是奇函数,周期函数的导数还是周期函数.17.[af(x)+bg(x)]′=af′(x)+bg′(x).18.函数y=f(x)的导数f′(x)反映了函数f(x)的瞬时变化趋势,其正负号反映了变化的方向,其大小|f′(x)|反映了变化的快慢,|f′(x)|越大,曲线在这点处的切线越“陡”.19.理清三组关系1.“在某区间内f′(x)>0(f′(x)<0)”是“函数f(x)在此区间上为增(减)函数”的充分不必要条件.2.可导函数f(x)在(a,b)上是增(减)函数的充要条件是对∀x∈(a,b),都有f′(x)≥0(f′(x)≤0)且f′(x)在(a,b)的任意子区间内都不恒为零.3.对于可导函数f(x),“f′(x0)=0”是“函数f(x)在x=x0处有极值”的必要不充分条件.20.若函数f(x)的图象连续不断,则f(x)在[a,b]上一定有最值.21.若函数f(x)在[a,b]上是单调函数,则f(x)一定在区间端点处取得最值.22.若函数f(x)在区间(a,b)内只有一个极值点,则相应的极值点一定是函数的最值点.23.数列与函数的关系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即数列是一个定义在正整数集或其子集{1,2,3,…,n }上的函数,当自变量依次从小到大取值时所对应的一列函数值.24.在数列{a n }中,若a n 最大,则⎩⎨⎧a n ≥a n -1,a n ≥a n +1;若a n 最小,则⎩⎨⎧a n ≤a n -1,a n ≤a n +1.25.等差数列与函数的关系(1)通项公式:当公差d ≠0时,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 n =a 1+(n -1)d =dn +a 1-d 是关于n 的一次函数,且一次项系数为公差d .若公差d >0,则为递增数列,若公差d <0,则为递减数列.(2)前n 项和:当公差d ≠0时,S n =na 1+n (n -1)2d =d 2n 2+⎝ ⎛⎭⎪⎫a 1-d 2n 是关于n 的二次函数且常数项为0.26.数列两个常用结论(1)关于等差数列奇数项和与偶数项和的性质 ①若项数为2n ,则S 偶-S 奇=nd ,S 奇S 偶=a na n +1; ②若项数为2n -1,则S 偶=(n -1)a n ,S 奇=na n ,S 奇-S 偶=a n ,S 奇S 偶=nn -1.(2)两个等差数列{a n },{b n }的前n 项和S n ,T n 之间的关系为S 2n -1T 2n -1=a nb n .27.等比数列的单调性当q >1,a 1>0或0<q <1,a 1<0时,{a n }是递增数列; 当q >1,a 1<0或0<q <1,a 1>0时,{a n }是递减数列;当q =1时,{a n }是常数列. 28.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当q ≠1时,a n =a 1q ·q n ,可以看成函数y =cq x ,是一个不为0的常数与指数函数的乘积,因此数列{a n }各项所对应的点都在函数y =cq x 的图象上.29.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A +B ·C n ⇔A +B =0,公比q =C .(A ,B ,C 均不为零)30.三种常见的拆项公式 (1)1n (n +1)=1n -1n +1.(2)1(2n -1)(2n +1)=12⎝⎛⎭⎪⎫12n -1-12n +1. (3)1n +n +1=n +1-n .31.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中,完成一件事的方法属于其中一类,并且只属于其中一类.32.分步乘法计数原理中,各个步骤相互依存,步与步之间“相互独立,分步完成”.33.解决排列、组合问题的五大技巧 (1)特殊元素优先安排. (2)合理分类与准确分步.(3)排列、组合混合问题要先选后排. (4)相邻问题捆绑处理. (5)不相邻问题插空处理.34.排列、组合问题三个常用公式(1)A m n=nA m-1n-1.(2)(n+1)!-n!=n·n!.(3)k C k n=n C k-1n-1.35.排列、组合问题两个常用公式(1)C0n+C1n+C2n+…+C n n=2n.(2)C0n+C2n+C4n+…=C1n+C3n+C5n+…=2n-1.36.(a+b)n的展开式形式上的特点(1)项数为n+1.(2)各项的次数都等于二项式的幂指数n,即a与b的指数的和为n.(3)字母a按降幂排列,从第一项开始,次数由n逐项减1直到零;字母b按升幂排列,从第一项起,次数由零逐项增1直到n.37.若X是随机变量,则Y=aX+b(a,b是常数)也是随机变量.38.随机变量ξ所取的值分别对应的事件是两两互斥的.39.相互独立事件与互斥事件的区别相互独立事件是指两个事件发生的概率互不影响,计算公式为P(AB)=P(A)P(B),互斥事件是指在同一试验中,两个事件不会同时发生,计算公式为P(A∪B)=P(A)+P(B).40.两个概率公式(1)在事件B发生的条件下A发生的概率为P(A|B)=P(AB)P(B).注意其与P(B|A)的不同.(2)若事件A1,A2,…,A n相互独立,则P(A1A2…A n)=P(A1)P(A2)…P(A n)... 41.均值与方差的七个常用性质若Y =aX +b ,其中a ,b 是常数,X 是随机变量,则(1)E (k )=k ,D (k )=0,其中k 为常数.(2)E (aX +b )=aE (X )+b ,D (aX +b )=a 2D (X ).(3)E (X 1+X 2)=E (X 1)+E (X 2).(4)D (X )=E (X 2)-(E (X ))2.(5)若X 1,X 2相互独立,则E (X 1·X 2)=E (X 1)·E (X 2).(6)若X 服从两点分布,则E (X )=p ,D (X )=p (1-p ).(7)若X 服从二项分布,即X ~B (n ,p ),则E (X )=np ,D (X )=np (1-p ).42.求解回归方程的关键是确定回归系数a^,b ^,应充分利用回归直线过样本中心点(x -,y -).43.根据K 2的值可以判断两个分类变量有关的可信程度,若K 2越大,则两分类变量有关的把握越大.。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三知识点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三知识点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三知识点(1)指数函数的定义域为所有实数的集合,这里的前提是a大于0,对于a不大于0的情况,则必然使得函数的定义域不存在连续的区间,因此我们不予考虑。
(2)指数函数的值域为大于0的实数集合。
(3)函数图形都是下凹的。
(4)a大于1,则指数函数单调递增;a小于1大于0,则为单调递减的。
(5)可以看到一个显然的规律,就是当a从0趋向于无穷大的过程中(当然不能等于0),函数的曲线从分别接近于Y轴与X 轴的正半轴的单调递减函数的位置,趋向分别接近于Y轴的正半轴与X轴的负半轴的单调递增函数的位置。
其中水平直线y=1是从递减到递增的一个过渡位置。
(6)函数总是在某一个方向上无限趋向于X轴,永不相交。
(7)函数总是通过(0,1)这点。
(8)显然指数函数无界。
奇偶性定义一般地,对于函数f(x)(1)如果对于函数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就叫做奇函数。
(2)如果对于函数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就叫做偶函数。
(3)如果对于函数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f(-x)=-f(x)与f(-x)=f(x)同时成立,那么函数f(x)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称为既奇又偶函数。
(4)如果对于函数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f(-x)=-f(x)与f(-x)=f(x)都不能成立,那么函数f(x)既不是奇函数又不是偶函数,称为非奇非偶函数。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三知识点一、函数的单调性1、函数单调性的定义2、函数单调性的判断和证明:(1)定义法 (2)复合函数分析法(3)导数证明法 (4)图象法二、函数的奇偶性和周期性1、函数的奇偶性和周期性的定义2、函数的奇偶性的判定和证明方法3、函数的周期性的判定方法三、函数的图象1、函数图象的作法 (1)描点法 (2)图象变换法2、图象变换包括图象:平移变换、伸缩变换、对称变换、翻折变换。
2022年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第六章计数原理 章末知识梳理
返回导航
第六章 计数原理
数学(选择性必修·第3册 RJA)
3.排列数公式:Amn =n(n-1)…(n-m+1)=(nn-!m). 4.全排列:一般地,n个不同元素全部取出的一个排列,称为n个 不同元素的一个全排列. 5.排列数的性质:Amn =nAmn--11=mAmn--11+Amn-1.
[解析] 从数字1,2,3,4,5中取出3个数字(允许重复),组成三位数,各
位数字之和等于6,
可分为三类情况:
(1)当三个数为1,1,4时,共有C
1 3
=3(种)排法;(2)
当三个数为1,2,3时,具有A
3 3
=6(种)排法;(3)当三个数为2,2,2时,只有1
种排法.由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可得,共有3+6+1=10(种)不同排法,即
返回导航
第六章 计数原理
数学(选择性必修·第3册 RJA)
要点专项突破
返回导航
第六章 计数原理
数学(选择性必修·第3册 RJA)
要点一
两个计数原理的应用
1.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和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很少单独命题,多与排 列、组合等问题相结合,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考查,难度适中,属 中档题.
2.应用两个原理解决有关计数问题的关键是区分事件是分类完成 还是分步完成,而分类与分步的区别又在于任取其中某一方法是否能完 成事件,能完成便是分类,否则便是分步.对于有些较复杂问题可能既 要分类又要分步,此时,应注意层次分明,不重不漏.
返回导航
第六章 计数原理
数学(选择性必修·第3册 RJA)
[解析] (1)第一步,先将4个舞蹈节目捆绑起来,看成1个节目,与6
新课标人教A版高中数学全部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三第一轮复习资料(注意保密)引言1.课程内容:必修课程由5个模块组成:必修1:集合、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指、对、幂函数)必修2: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必修3:算法初步、统计、概率。
必修4:基本初等函数(三角函数)、平面向量、三角恒等变换。
必修5: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
以上是每一个高中学生所必须学习的。
上述内容覆盖了高中阶段传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主要部分,其中包括集合、函数、数列、不等式、解三角形、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等。
不同的是在保证打好基础的同时,进一步强调了这些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和实际应用,而不在技巧与难度上做过高的要求。
此外,基础内容还增加了向量、算法、概率、统计等内容。
选修课程有4个系列:系列1:由2个模块组成。
选修1—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导数及其应用。
选修1—2:统计案例、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框图系列2:由3个模块组成。
选修2—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选修2—2:导数及其应用,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选修2—3:计数原理、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统计案例。
系列3:由6个专题组成。
选修3—1:数学史选讲。
选修3—2:信息安全与密码。
选修3—3:球面上的几何。
选修3—4:对称与群。
选修3—5:欧拉公式与闭曲面分类。
选修3—6:三等分角与数域扩充。
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选修4—2:矩阵与变换。
选修4—3:数列与差分。
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选修4—5:不等式选讲。
选修4—6:初等数论初步。
选修4—7:优选法与试验设计初步。
选修4—8:统筹法与图论初步。
选修4—9:风险与决策。
选修4—10:开关电路与布尔代数。
2.重难点及考点:重点:函数,数列,三角函数,平面向量,圆锥曲线,立体几何,导数难点:函数、圆锥曲线高考相关考点:⑴集合与简易逻辑:集合的概念与运算、简易逻辑、充要条件⑵函数:映射与函数、函数解析式与定义域、值域与最值、反函数、三大性质、函数图象、指数与指数函数、对数与对数函数、函数的应用⑶数列:数列的有关概念、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数列求和、数列的应用⑷三角函数:有关概念、同角关系与诱导公式、和、差、倍、半公式、求值、化简、证明、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三角函数的应用⑸平面向量:有关概念与初等运算、坐标运算、数量积及其应用⑹不等式:概念与性质、均值不等式、不等式的证明、不等式的解法、绝对值不等式、不等式的应用⑺直线和圆的方程:直线的方程、两直线的位置关系、线性规划、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⑻圆锥曲线方程: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轨迹问题、圆锥曲线的应用⑼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空间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棱柱、棱锥、球、空间向量⑽排列、组合和概率:排列、组合应用题、二⑾概率与统计:概率、分布列、期望、方差、抽样、正态分布⑿导数:导数的概念、求导、导数的应用 ⒀复数:复数的概念与运算 必修1数学知识点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1.1.1、集合1、 把研究的对象统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
高中数学必修3课件全册(人教A版)
二、程序框图
1、顺序结构
2、条件结构
3、循环结构
步骤n
步骤n+1
满足条件?
步骤A
步骤B
是
否
满足条件?
步骤A
是
否
循环体
满足条件?
否
是
循环体
满足条件?
是
否
先做后判,否去循环
先判后做,是去循环
二、程序框图
1、顺序结构
设计一算法,求和1+2+3+ … +100, 并画出程序框图。
算法:
第一步:取n=100;
否
是
循环体
条件
DO 循环体 LOOP UNTIL 条件
直到型循环结构
一、辗转相除法(欧几里得算法)
1、定义: 所谓辗转相除法,就是对于给定的两个数,用较大的数除以较小的数。若余数不为零,则将余数和较小的数构成新的一对数,继续上面的除法,直到大数被小数除尽,则这时较小的数就是原来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IF 条件 THEN 语句1 ELSE 语句2 END IF
满足条件?
语句1
语句2
是
否
IF 条件 THEN 语句 END IF
满足条件?
语句
是
否
(5)循环语句
①WHILE语句
②UNTIL语句
WHILE 条件 循环体 WEND
满足条件?
循环体
是
否
DO 循环体 LOOP UNTIL 条件
第二步:计算 ;
第三步:输出结果。
开始
结束
输入n=100
s=(n+1)n/2
输出s
二、程序框图
2、条件结构
高一数学(新人教A版必修3)《算法》知识点总结《1.3.2 进位制》(教材P40-45)
进位制
新课引入
有一俗语“半斤八两”不相上下,到底为什么?带上这个问题进入本节的学习.
自主预习
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进位制
()概念:人们为了计数和运算方便而约定的计数系统,“满进一”就是进制,是基数(其中是大于的整数).进制的数可以表示为一串数字连写在一起的形式为
…()(,-,…,,∈<<≤-,…,,<).
-
()非十进制的进制数(共有位)化为十进制数的算法步骤:
第一步,输入,,的值.
第二步,将的值初始化为,的值初始化为.
第三步,=+-,=+.
第四步,判断>是否成立,若是,则执行第五步;否则,返回第三步.第五步,输出的值.
程序框图如图所示.
程序:
“,,=”;,,
=
=
=
=+*^(-)
=\
=
=+
>
()十进制数化为非十进制的进制数的算法是除取余法.
算法步骤:
第一步,给定十进制正整数和转化后的数的基数.
第二步,求出除以所得的商,余数.
第三步,将得到的余数依次从右到左排列.
第四步,若≠,则=,返回第二步;否则,输出全部余数排列得到的进制数.
程序框图如图所示.。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三3
反思与感悟
解析答案
跟踪训练2 种植某种树苗成活率为0.9,若种植这种树苗5棵,求恰好成 活4棵的概率.设计一个试验,随机模拟估计上述概率.
解析答案
返回
达标检测
1.与大量重复试验相比,随机模拟方法的优点是( A )
A.省时、省力
B.能得概率的精确值
C.误差小
D.产生的随机数多Fra bibliotek1 2345
答案
2.用随机模拟方法估计概率时,其准确程度决定于( B )
A.产生的随机数的大小
B.产生的随机数的个数
C.随机数对应的结果
D.产生随机数的方法
解析 随机数容量越大,实际数越接近概率,故选B.
1 2345
解析答案
1 2345
3.在用计算器模拟抛硬币试验时,假设计算器只能产生0~9之间的随机数,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可以用0,2,4,6,8来代表正面 B.可以用1,2,3,6,8来代表正面 C.可以用4,5,6,7,8,9来代表正面 D.产生的100个随机数中不一定恰有50个偶数
述概率. 解 利用计算机或计算器产生0到9之间取整数值的随机数,用1,2,3,4,5,6表
示投中,用7,8,9,0表示未投中,这样可以体现投中的概率是60%,
因为投篮4次,所以每4个随机数作为1组. 例如5727,7895,0123,…,4560,4581,4698,共100组这样的随机数,
若所有数组中没有7,8,9,0或只有7,8,9,0中的一个数的数组的个数为n,则至 少投中3次的概率近似值为1n00.
6807 9706 5774 5725 6576 5929 9768 6071 9138 6754 如果在一组随机数中恰有三个数在1,2,3,4,5,6中,则表示恰有三次击中目 标,则四次射击中恰有三次击中目标的概率约为( D )
高中数学必修3(人教A版)第一章算法初步1.1知识点总结含同步练习及答案
描述:例题:高中数学必修3(人教A版)知识点总结含同步练习题及答案第一章 算法初步 1.1 算法与程序框图一、学习任务1. 了解算法的含义,了解算法的基本思想,能用自然语言描述解决具体问题的算法.2. 了解设计程序框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算法和程序语言的区别;了解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会用程序框图表示简单的常见问题的算法.二、知识清单算法 程序框图三、知识讲解1.算法算法(algorithm)是指按照一定规则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明确和有限的步骤 .可以理解为由基本运算及规定的运算顺序所构成的完整的解题步骤,或者看成按照要求设计好的有限的确切的计算序列,并且这样的步骤或序列能够解决一类问题.描述算法可以有不同的方式.例如,可以用自然语言和数学语言加以描述,也可以借助形式语言(算法语言)给出精确的说明,也可以用框图直观地显示算法的全貌.算法的要求:(1)写出的算法,必须能解决一类问题,并且能重复使用;(2)算法过程要能一步一步执行,每一步执行的操作必须确切,不能含混不清,而且经过有限步后能得到结果.下列对算法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一个算法应包含有限的步骤,而不能是无限的B.算法中的每一个步骤都应当是确定的,而不应当是含糊的、模棱两可的C.算法中的每一个步骤都应当是有效地执行,并得到确定的结果D.一个问题只能设计出一种算法解:D算法的有限性是指包含的步骤是有限的,故 A 正确;算法的确定性是指每一步都是确定的,故 B正确;算法的每一步都是确定的,且每一步都应有确定的结果,故 C 正确;对于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算法,故 D 错误.下列叙述能称为算法的的个数为( )描述:2.程序框图程序框图简称框图,是一种用程序框、流程线及文字说明来表示算法的图形.其中,起、止框是任何流程不可少的,表明程序的开始和结束.输入和输出框可用在算法中任何需要输入、输出的位置.算法中间要处理数据或计算,可分别写在不同的处理框内.一个算法步骤到另一个算法步骤用流程线连接.如果一个框图需要分开来画,要在断开处画上连接点,并标出连接的号码.①植树需要运苗、挖坑、栽苗、浇水这些步骤;②依次进行下列运算:,,,,;③从枣庄乘火车到徐州,从徐州乘飞机到广州;④ ;⑤求所有能被 整除的正整数,即 .A. B. C. D.解:B①、②、③为算法.1+1=22+1=33+1=4⋯99+1=1003x >x +133,6,9,12,⋯2345写出解方程组的一个算法.解:方法一:代入消元法. 第一步,由 得 ;第二步,将 代入 ,得 ,解得 ;第三步,将 代入方程 ,得 ;第四步,得到方程组的解为 .方法二:加减消元法.第一步,方程 两边同乘以 ,得 ;第二步,将第一步所得的方程与方程 作差,消去 ,得 ,解得 ;第三步,将 代入方程 ,得 ,解得 ;第四步,得到方程组的解为 .{2x +y =74x +5y =112x +y =7y =7−2x y =7−2x 4x +5y =114x +5(7−2x )=11x =4x =4y =7−2x y =−1{x =4y =−12x +y =7510x +5y =354x +5y =11y 6x =24x =4x =42x +y =72×4+y =7y =−1{x =4y =−1例题:画程序框图的规则(1)使用标准的图形符号.(2)框图一般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方向画.(3)除判断框外,大多数流程图符号只有一个进入点和一个退出点.判断框是具有超过一个退出点的惟一符号.(4)判断框分两大类,一类判断框是“是”与“否”两分支的判断,而且有且仅有两个结果;另一类是多分支判断,有几种不同的结果.(5)在图形符号内描述的语言要非常简练清楚.算法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结构:语句与语句之间,框与框之间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条件分支结构:在一个算法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条件的判断,算法的流程条件是否成立有不同的流向,条件结构就是处理这种过程的结构.循环结构:在一些算法中,经常会出现从某处开始,按照一定的条件反复执行某些步骤的情况,这就是循环结构.下列程序框图分别是解决什么问题的算法.解:(1)已知圆的半径,求圆的面积的算法.(2)求两个实数加法的算法.执行如图的程序框图,输出的 ______ .解:T =30四、课后作业 (查看更多本章节同步练习题,请到快乐学)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若输出的 ,则判断框内为( )A. B. C. D.解:AS =57k >4?k >5?k >6?k >7?已知函数 ,对每次输入的一个值,都得到相应的函数值,画出程序框图.解:f (x )={2x +3,3−x ,x 2x ⩾0x <0x答案:1. 关于算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算法就是某个问题的解题过程B .算法执行后可以产生不确定的结果C .解决某类问题的算法不是唯一的D .算法可以无限地操作下去不停止C()答案:解析:2. 下列运算不属于我们所讨论算法范畴的是 A .已知圆的半径求圆的面积B .随意抽 张扑克牌算到二十四点的可能性C .已知坐标平面内两点求直线方程D .加减乘除法运算法则B注意算法需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4答案:解析:3. 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 ,则输出的 属于 .A .B .C .D .D取 ,得输出的 ,即可判断.t ∈[−2,2]S ()[−6,−2][−5,−1][−4,5][−3,6]t =−2S =64. 某批发商按客户订单数额的大小分别给予不同的优惠折扣.计算客户应付货款的算法步骤如下: :输入订单数额 (单位:件);输入单价 (单位:元);:若 ,则折扣率 ;若 ,则折扣率 ;若 ,则折扣率 ;若 ,则折扣率 ;:计算应付货款 (单位:元);:输出应付货款 .S 1x A S 2x <250d =0250⩽x <500d =0.05500⩽x <1000d =0.10x ⩾1000d =0.15S 3T =Ax (1−d )S 4T。
2022年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第七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 章末知识梳理
返回导航
第七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
数学(选择性必修·第3册 RJA)
事实上,对于具体问题,若能设出 n 个事件 Ai(i=1,2,…,n),使之 满足AA1iA+j=A2∅+…+An=Ω,(任意两个事件互斥,i,j=1,2,…,n,i≠j).(1) 就可得 B=BΩ=BA1+BA2+…+BAn.(2)这样就便于应用概率的加法公 式和乘法公式.
返回导航
第七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
数学(选择性必修·第3册 RJA)
③二项分布与超几何分布的区别:有放回抽样,每次抽取时的总体 没有改变,因而每次抽到某物的概率都是相同的,可以看成是独立重复 试验,此种抽样是二项分布模型.而不放回抽样,取出一个则总体中就 少一个,因此每次取到某物的概率是不同的,此种抽样为超几何分布模 型.因此,二项分布模型和超几何分布模型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是有放回 抽样还是不放回抽样.
i=1
i=1
返回导航
第七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
数学(选择性必修·第3册 RJA)
P(Ai|B)=PAPiPBB |Ai
=
PAiPB|Ai
k
,i=1,2,…,n
PAkPB|Ak
i=1
3.独立性与条件概率的关系:当 P(B)>0 且 P(AB)=P(A)P(B)时,
有 P(A|B)=PPABB=PAPPBB=P(A)
率公式求解.
返回导航
第七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
数学(选择性必修·第3册 RJA)
[解析] 解法一:记“至少出现 2 枚正面朝上”为事件 A,“恰好出 现 3 枚正面朝上”为事件 B,所求概率为 P(B|A),事件 A 包含的基本事 件的个数为 n(A)=C52+C53+C54+C55=26,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三】[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_几何概型_提高(1)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三知识点梳理重点题型(常考知识点)巩固练习几何概型【学习目标】1.了解几何概型的概念及基本特点;2.熟练掌握几何概型中概率的计算公式;3.会进行简单的几何概率计算;4.能运用模拟的方法估计概率,掌握模拟估计面积的思想. 【要点梳理】要点一、几何概型 1.几何概型的概念:对于一个随机试验,我们将每个基本事件理解为从某个特定的几何区域内随机地取一点,该区域中每一点被取到的机会都一样;而一个随机事件的发生则理解为恰好取到上述区域内的某个指定区域中的点.这里的区域可以是线段,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等.用这种方法处理随机试验,称为几何概型.2.几何概型的基本特点:(1)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基本事件)有无限多个; (2)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 3.几何概型的概率:一般地,在几何区域D 中随机地取一点,记事件"该点落在其内部一个区域d 内"为事件A ,则事件A 发生的概率()d P A D的测度的测度.说明:(1)D 的测度不为0;(2)其中"测度"的意义依D 确定,当D 分别是线段,平面图形,立体图形时,相应的"测度"分别是长度,面积和体积.(3)区域为"开区域";(4)区域D 内随机取点是指:该点落在区域内任何一处都是等可能的,落在任何部分的可能性大小只与该部分的测度成正比而与其形状位置无关.要点诠释:几种常见的几何概型(1)设线段l 是线段L 的一部分,向线段L 上任投一点,若落在线段l 上的点数与线段l 的长度成正比,而与线段l 在线段L 上的相对位置无关,则点落在线段l 上的概率为:P=l 的长度/L 的长度(2)设平面区域g 是平面区域G 的一部分,向区域G 上任投一点,若落在区域g 上的点数与区域g 的面积成正比,而与区域g 在区域G 上的相对位置无关,则点落在区域g 上概率为:P=g 的面积/G 的面积(3)设空间区域上v 是空间区域V 的一部分,向区域V 上任投一点,若落在区域v 上的点数与区域v 的体积成正比,而与区域v 在区域V 上的相对位置无关,则点落在区域v 上的概率为:P=v 的体积/V 的体积要点二、均匀随机数的产生 1.随机数的概念随机数是在一定范围内随机产生的数,并且得到这个范围内任何一个数的机会是均等的.它可以帮助我们模拟随机试验,特别是一些成本高、时间长的试验,用随机模拟的方法可以起到降低成本,缩短时间的作用.2.随机数的产生方法(1)实例法.包括掷骰子、掷硬币、抽签、转盘等.(2)计算器模拟法.现在大部分计算器的RAND 函数都能产生0~1之间的均匀随机数. (3)计算机软件法.几乎所有的高级编程语言都有随机函数,借用随机函数可以产生一定范围的随机数. 要点诠释:1.在区间[a ,b]上的均匀随机数与整数值随机数的共同点都是等可能取值,不同点是均匀随机数可以取区间内的任意一个实数,整数值随机数只取区间内的整数.2.利用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结合随机模拟试验,可以解决求概率、面积、参数值等一系列问题,体现了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3.用随机模拟试验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的基本思想是:构造一个包含这个图形的规则图形作为参照,通过计算机产生某区间内的均匀随机数,再利用两个图形的面积之比近似等于分别落在这两个图形区域内的均匀随机点的个数之比来解决.4.利用计算机和线性变换Y=X*(b-a)+a ,可以产生任意区间[a ,b]上的均匀随机数. 【典型例题】类型一:与长度有关的几何概型问题例1.假设车站每隔10分钟发一班车,随机到达车站,问等车时间不超过3分钟的概率 ?【思路点拨】以两班车出发间隔( 0,10 )区间作为样本空间 S ,乘客随机地到达,即在这个长度是10 的区间里任何一个点都是等可能地发生,因此是几何概率问题.【答案】0.3【解析】 记“等车时间不超过3分钟”为事件a ,要使得等车的时间不超过 3 分钟,即到达的时刻应该是图中a 包含的样本点,P=的长度的长度S a =103= 0.3 .【总结升华】在本例中,到站等车的时刻X 是随机的,可以是0到60之间的任何一刻,并且是等可能的,我们称X 服从[0,60]上的均匀分布,X 为[0,60]上的均匀随机数. 举一反三:【变式1】 某汽车站每隔15 min 有一辆汽车到达,乘客到达车站的时刻是任意的,求一位乘客到达车站后等车时间大于10 min 的概率. 【答案】13【解析】 设上一辆车于时刻T 1到达,而下一辆车于时刻T 2到达,线段T 1T 2的长度为15,设T 是线段T 1T 2上的点,且T 1T=5,T 2T=10,如图所示.记“等车时间大于10 min ”为事件A ,则当乘客到达车站的时刻t 落在线段T 1T 上时,事件A 发生,区域T 1T 2的长度为15,区域T 1T 的长度为5. ∴11251()153T T P A T T ===的长度的长度.即乘客等车时间大于10 min 的概率是13. 0← S →10【变式2】在面积为S 的△ABC 的边AB 上任取一点P ,则△PBC 的面积大于4S的概率为( ). A .14 B .12 C .34 D .23【答案】C【变式3】某人午觉醒来,发现表停了,他打开收音机,想听电台报时,求他等待的时间不多于10分钟的概率. 【答案】16【解析】 因为电台每隔1小时报时一次,他在0到60之间任何一个时刻打开收音机是等可能的,所以他在哪个时段打开收音机的概率只与该时间段的长度有关,这符合几何概型的条件,因此,可以通过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得到事件发生的概率.于是,设A={等待报时的时间不多于10分钟}.事件A 是打开收音机的时刻位于50~60的时间段内,因此由几何概型求概率的公式得60501()606P A -==. 即“等待报时的时间不超过10分钟”的概率为16.类型二:与面积有关的几何概型问题 【几何概型 例4】例2.两人约定在20∶00到21∶00之间相见,并且先到者必须等迟到者40分钟方可离去,如果两人出发是各自独立的,在20∶00至21∶00各时刻相见的可能性是相等的,求两人在约定时间内相见的概率. 【思路点拨】两人不论谁先到最多只等40分钟,设两人到的时间分别为x 、y ,则当且仅当2||3x y -≤时,两人才能见面,所以此问题转化为面积性几何概型问题。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正态分布
[微判断] 1.函数
拓展深化 (x∈R)中参数 μ,σ 的意义分别是样本的均值与方差.( )×
提示 函数中σ的意义为标准差.
2.正态曲线是单峰的,其与x轴围成的面积是随参数μ,σ的变化而变化的. 提示 正态曲线与x轴围成的面积为定值1.
3.正态曲线可以关于y轴对称.
( )× (√)
[微训练]
1.若 X~N1,1D
[微思考] 函数 f(x)的解析式.
,x∈R 的图象如图所示.试确定函数
提示
由图可知,该曲线关于直线
x=72
对称,最大值为 1 ,由函数表达式可知, 10 2π
函数图象的对称轴为 x=μ,
∴μ=72,且σ
1= 1 , 2π 10 2π
∴σ=10.
∴f(x)=10
1
(x-72)2
2πe- 200 (x∈R).
故函数的解析式为 φμ,σ(x)=4 12πe-3x22,x∈(-∞,+∞).
题型二 利用正态分布的对称性求概率 【例2】 设X~N(1,22),试求:
(1)P(-1≤X≤3); (2)P(3≤X≤5). 解 ∵X~N(1,22),∴μ=1,σ=2, (1)P(-1≤X≤3)=P(1-2≤X≤1+2) =P(μ-σ≤X≤μ+σ)≈0.682 7. (2)∵P(3≤X≤5)=P(-3≤X≤-1),
3.正态分布的期望与方差 若X~N(μ,σ2),则E(X)= ____,μD(X)=______.σ2
4.正态变量在三个特殊区间内取值的概率 (1)P(μ-σ≤X≤μ+σ)≈__0_._6_8_2_7___; (2)P(μ-2σ≤X≤μ+2σ)≈_0_._9_5_4_5___; (3)P(μ-3σ≤X≤μ+3σ)≈__0_._9_9_7_3___.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认为服从于正态分布N(μ,σ2)的随机变量X只取[μ-3σ,μ+3σ] 中的值,这在统计学中称为3 σ原则.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全概率公式
2.贝叶斯公式 设A1,A2,…,An是一组两两互斥的事件,A1∪A2∪…∪An=Ω,且P(Ai)>0,i=1,2,…,n, 则对任意事件B⊆Ω,P(B)>0, 有 P(AiB)=P(Ai)P(P(B)BAi)
i=1,2,…,n.
事件发生,这时要求所研究事件的概率就可用全概率公式. ( ) √
3.全概率公式用于求复杂事件的概率,是求最后结果的概率.
( √)
[微训练] 1.一个盒子中有6只白球,4只黑球,不放回地每次任取1只,连取2次,求第二次取到
白球的概率为________. 解析 设A=“第一次取到白球”,B=“第二次取到白球”,
3.在贝叶斯公式中,P(Ai)和P(Ai |B)分别称为___先__验_概率和___后__验_概率.
拓展深化
[微判断]
1.全概率公式为概率论中的重要公式,它将对一个复杂事件A的概率求解问题,转
化为了在不同情况下发生的简单事件的概率的求和问题. ( ) √
2.所研究的事件试验前提或前一步骤有多种可能,在这多种可能中,均有所研究的
设A为事件“小孩说谎”,B为“村民觉得小孩可信”;不妨设可信的小孩说谎的 概率为0.1,而不可信的小孩说谎的概率为0.5, 经过第一次撒谎,第二次撒谎后,狼真 的来了,小孩第三次呼救的时候,村民都不再相信这是真的,觉得这是谁家熊孩子真 气人,没人再上山救他.于是,狼在前两次跳出来吓唬完小孩就跑走后,成功在第三 次抓走小孩,而且无人打扰,由此可见心理学结合概率统计学很重要! 问题 上述问题可以用哪种概率公式来解释? 提示 我们可以借助全概率公式来解读.
飞机被一人击中而击落的概率为0.2,被两人击中而击落的概率为0.6, 若三人都击 中, 飞机必定被击落, 求飞机被击落的概率. 解 设B=“飞机被击落”,Ai=“飞机被i人击中”,i=1,2,3,则B=A1B+A2B+ A3B,P(B|A1)=0.2,P(B|A2)=0.6,P(B|A3)=1, 由全概率公式,得
高中数学必修3(人教A版)第二章统计2.1知识点总结含同步练习及答案
⑤确定样本:从总体中找出与号签上的号码对应的个体,组成样本.
随机数表法是随机数表由数字 0 ,1 ,2,3,⋯,9 这 10 个数字组成,并且每个数字在表中 各个位置上出现的机会都是一样的,通过随机数表,根据实际需要和方便使用的原则,将几个数
组成一组,然后通过随机数表抽取样本.随机数表的优点是简单易行,它很好的解决了当总体中
样.因为 50 名官兵是从中挑出来的,是最优秀的,每个个体被抽到的可能性不同,不符合简单 随机抽样中“等可能抽样”的要求.(3)是简单随机抽样.因为总体中的个体数是有限的,并且
是从总体中逐个进行抽取的,是不放回、等可能的抽取.
2013年第27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在俄罗斯举行,为了支持这次运动会,某大学从报名的 20 名大 三学生中选取 6 人组成志愿小组,请用抽签法设计抽样方案. 解:(1)将 20 名志愿者编号,编号为 1,2,3,4,⋯,20; (2)将 20 个号码分别写在 20 张形状相同的卡片上,制成号签; (3)将 20 张卡片放入一个不透明的盒子里,搅拌均匀; (4)从盒子中逐个不放回地抽取 6 个号签,并记录上面的号码;
A.2
B.3
C.6
D.7
解:C
间隔相等,所以 126 − 8 × 15 = 6.
4.分层抽样
描述: 将总体中各个个体按某种特征分成若干个互不重叠的几部分,每一部分叫做层,在各层中按层在 总体中所占比例进行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这种抽样的方法叫做分层抽样.当总体由明显差 别的几部分组成时,为了使抽取样本更好地反映总体的情况,常采用分层抽样.
③简单随机抽样是一种不放回抽样.
④简单随机抽样是一种等可能的抽样,每个个体被抽取到的可能性均为
n N
.
常用的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有抽签法和随机数表法.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三课件高一第三章概率.pptx
“甲、乙都抽到选择题”的情况有:(x1,x2),(x1,x3), (x2,x1),(x2,x3),(x3,x1),(x3,x2),共6种;“甲、乙都抽 到判断题”的情况有:(p1,p2),(p1,p1),共2种.
专题4 几何概型问题
若试验同时具有基本事件的无限性和每个事件发生的等
可能性两个特征,则此试验为几何概型,由于基本事件的个
数和结果的无限性,其概率就不能应用P(A)=
m n
求解,因此
需转化为几何度量(如长度、面积、体积等)的比值求解.
几何概型是新增内容,在高考中很少考查随机模拟,主 要涉及几何概型的概率求解问题,难度不会太大,题型可能 较灵活,涉及面可能较广.几何概型的三种类型分别为长度 型、面积型和体积型,在解题时要准确把握,要把实际问题 作合理的转化;要注意古典概型和几何概型的区别,正确地 选用几何概型解题.
(2)设身高为176 cm的同学被抽中为事件A. 从乙班10名同学中抽中两名身高不低于173cm的同学 有: (181,173),(181,176),(181,178),(181,179), (179,173),(179,176),(179,178),(178,173),(178,176), (176,173)共10个基本事件. 而事件A含有4个基本事件:(181,176),(179,176), (178,176),(176,173),所以P(A)=140=25.
[解析] (1)第二组的频率为1-(0.04+0.04+0.03+0.02 +0.01)×5=0.3,所以高为05.3=0.06.频率直方图如下:
2023年高考数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人教版高考数学必修三考点汇总
高考数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人教版高考数学必修三考点篇一自变量某和因变量y有如下关系:y=k某+b则此时称y是某的一次函数。
特别地,当b=0时,y是某的正比例函数。
即:y=k某(k为常数,k≠0)二、一次函数的性质:1.y的变化值与对应的某的变化值成正比例,比值为k即:y=k某+b(k为任意不为零的实数b取任何实数)2.当某=0时,b为函数在y轴上的截距。
三、一次函数的图像及性质:1.作法与图形:通过如下3个步骤(1)列表;(2)描点;(3)连线,可以作出一次函数的图像,一条直线。
因此,作一次函数的图像只需知道2点,并连成直线即可。
(通常找函数图像与某轴和y轴的交点)2.性质:(1)在一次函数上的任意一点p(某,y),都满足等式:y=k某+b。
(2)一次函数与y轴交点的坐标总是(0,b),与某轴总是交于(-b/k,0)正比例函数的图像总是过原点。
3.k,b与函数图像所在象限:当k>0时,直线必通过一、三象限,y随某的增大而增大;当k当b>0时,直线必通过一、二象限;当b=0时,直线通过原点当b<0时,直线必通过三、四象限。
特别地,当b=o时,直线通过原点o(0,0)表示的是正比例函数的图像。
这时,当k>0时,直线只通过一、三象限;当k<0时,直线只通过二、四象限。
四、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已知点a(某1,y1);b(某2,y2),请确定过点a、b的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1)设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也叫解析式)为y=k某+b。
(2)因为在一次函数上的任意一点p(某,y),都满足等式y=k某+b。
所以可以列出2个方程:y1=k某1+b……①和y2=k某2+b……②(3)解这个二元一次方程,得到k,b的值。
(4)最后得到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高中数学必修3知识点总结篇二高中数学(文)包含5本必修、2本选修,(理)包含5本必修、3本选修,每学期学某某两本书。
必修一:1、集合与函数的概念(这部分知识抽象,较难理解)2、基本的初等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3、函数的性质及应用(比较抽象,较难理解)必修二:1、立体几何(1)、证明:垂直(多考查面面垂直)、平行(2)、求解:主要是夹角问题,包括线面角和面面角这部分知识是高一学生的难点,比如:一个角实际上是一个锐角,但是在图中显示的钝角等等一些问题,需要学生的立体意识较强。
精品数学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择性必修三第七章 7.4.2 超几何分布
7.4.2 超几何分布学习目标 1.理解超几何分布.2.了解二项分布同超几何分布的区别与联系.知识点 超几何分布1.定义:一般地,假设一批产品共有N 件,其中有M 件次品,从N 件产品中随机抽取n 件(不放回),用X 表示抽取的n 件产品中的次品数,则X 的分布列为P (X =k )=C k M C n -k N -MC nN,k =m ,m +1,m +2,…,r . 其中n ,N ,M ∈N *,M ≤N ,n ≤N ,m =max{0,n -N +M },r =min{n ,M }. 如果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具有上式的形式,那么称随机变量X 服从超几何分布. 2.均值:E (X )=nMN.1.超几何分布是不放回抽样.( √ ) 2.超几何分布的总体是只有两类物品.( √ ) 3.超几何分布与二项分布的均值相同.( √ ) 4.超几何分布与二项分布没有任何联系.( × )一、超几何分布的辨析例1 下列问题中,哪些属于超几何分布问题,说明理由.(1)抛掷三枚骰子,所得向上的数是6的骰子的个数记为X ,求X 的分布列;(2)有一批种子的发芽率为70%,任取10颗种子做发芽实验,把实验中发芽的种子的个数记为X ,求X 的分布列;(3)盒子中有红球3只,黄球4只,蓝球5只,任取3只球,把不是红色的球的个数记为X ,求X 的分布列;(4)某班级有男生25人,女生20人.选派4名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班长必须参加,其中女生人数记为X ,求X 的分布列;(5)现有100台平板电脑未经检测,抽取10台送检,把检验结果为不合格的平板电脑的个数记为X ,求X 的分布列.解 (1)(2)中样本没有分类,不是超几何分布问题,是重复试验问题.(3)(4)符合超几何分布的特征,样本都分为两类,随机变量X 表示抽取n 件样本某类样本被抽取的件数,是超几何分布.(5)中没有给出不合格产品数,无法计算X 的分布列,所以不属于超几何分布问题. 反思感悟 判断一个随机变量是否服从超几何分布,应看三点 (1)总体是否可分为两类明确的对象. (2)是否为不放回抽样.(3)随机变量是否为样本中其中一类个体的个数.跟踪训练1 (多选)下列随机变量中,服从超几何分布的有( )A .在10件产品中有3件次品,一件一件地不放回地任意取出4件,记取到的次品数为XB .从3台甲型彩电和2台乙型彩电中任取2台,记X 表示所取的2台彩电中甲型彩电的台数C .一名学生骑自行车上学,途中有6个交通岗,记此学生遇到红灯的数为随机变量XD .从10名男生,5名女生中选3人参加植树活动,其中男生人数记为X 答案 ABD解析 依据超几何分布模型定义可知,ABD 中随机变量X 服从超几何分布.而C 中显然不能看作一个不放回抽样问题,故随机变量X 不服从超几何分布. 二、超几何分布的概率例2 某市A ,B 两所中学的学生组队参加辩论赛,A 中学推荐了3名男生、2名女生,B 中学推荐了3名男生、4名女生,两校所推荐的学生一起参加集训.由于集训后队员水平相当,从参加集训的男生中随机抽取3人、女生中随机抽取3人组成代表队. (1)求A 中学至少有1名学生入选代表队的概率;(2)某场比赛前,从代表队的6名队员中随机抽取4人参赛,设X 表示参赛的男生人数,求X 的分布列.解 (1)由题意知,参加集训的男生、女生各有6人.代表队中的学生全从B 中学抽取(等价于A 中学没有学生入选代表队)的概率为C 33C 34C 36C 36=1100.因此,A 中学至少有1名学生入选代表队的概率为 1-1100=99100. (2)根据题意,知X 的所有的可能取值为1,2,3.P (X =1)=C 13C 33C 46=15,P (X =2)=C 23C 23C 46=35,P (X =3)=C 33C 13C 46=15.所以X 的分布列为X 1 2 3 P153515反思感悟 求超几何分布的分布列的步骤跟踪训练2 现有来自甲、乙两班学生共7名,从中任选2名都是甲班的概率为17.(1)求7名学生中甲班的学生数;(2)设所选2名学生中甲班的学生数为ξ,求ξ≥1的概率. 解 (1)设甲班的学生人数为M ,则C 2MC 27=M (M -1)42=17,即M 2-M -6=0,解得M =3或M =-2(舍去). ∴7名学生中甲班的学生共有3人. (2)由题意可知,ξ服从超几何分布.∴P (ξ ≥1)=P (ξ=1)+p (ξ=2)=C 13C 14C 27+C 23C 04C 27=47+17=57.三、超几何分布与二项分布间的关系例3 某食品厂为了检查一条自动包装流水线的生产情况,随机抽取该流水线上的40件产品作为样本称出它们的质量(单位:克),质量的分组区间为(490,495],(495,500],…,(510,515],由此得到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1)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求质量超过505克的产品数量;(2)在上述抽取的40件产品中任取2件,设X 为质量超过505克的产品数量,求X 的分布列,并求其均值;(3)从该流水线上任取2件产品,设Y 为质量超过505克的产品数量,求Y 的分布列. 解 (1)质量超过505克的产品的频率为5×0.05+5×0.01=0.3, 所以质量超过505克的产品数量为40×0.3=12(件).(2)质量超过505克的产品数量为12件,则质量未超过505克的产品数量为28件,X 的取值为0,1,2,X 服从超几何分布.P (X =0)=C 228C 240=63130,P (X =1)=C 112C 128C 240=2865,P (X =2)=C 212C 240=11130,∴X 的分布列为X 0 1 2 P63130286511130∴X 的均值为方法一 E (X )=0×63130+1×2865+2×11130=35.方法二 E (X )=2×1240=35.(3)根据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取一件产品,该产品的质量超过505克的概率为1240=310. 从流水线上任取2件产品互不影响,该问题可看成2重伯努利试验,质量超过505克的件数Y 的可能取值为0,1,2,且Y ~B ⎝⎛⎭⎫2,310,P (Y =k )=C k 2×⎝⎛⎭⎫310k ×⎝⎛⎭⎫1-3102-k ,k =0,1,2, ∴P (Y =0)=C 02×⎝⎛⎭⎫7102=49100, P (Y =1)=C 12×310×710=2150, P (Y =2)=C 22×⎝⎛⎭⎫3102=9100. ∴Y 的分布列为反思感悟 二项分布与超几何分布的关系在n 次试验中,某事件A 发生的次数X 可能服从超几何分布或二项分布.跟踪训练3 (1)100件产品中有10件次品,从中有放回地任取5件,求其中次品数ξ的分布列; (2)某批数量较大的商品的次品率为10%,从中任意地连续抽取5件,求其中次品数η的分布列. 解 (1)任取一件得到次品的概率为10100=0.1,有放回的取出5件,相当于5重伯努利试验,故ξ~B (5,0.1),所以ξ的分布列为(2)由于商品数量较大,从中只抽取5件,故η的分布列近似地为ξ的分布列.1.(多选)下列随机事件中的随机变量X 不服从超几何分布的是( ) A .将一枚硬币连抛3次,正面向上的次数XB .从7名男生与3名女生共10名学生干部中选出5名优秀学生干部,选出女生的人数为XC .某射手的命中率为0.8,现对目标射击1次,记命中目标的次数为XD .盒中有4个白球和3个黑球,每次从中摸出1球且不放回,X 是首次摸出黑球时的总次数答案 ACD解析 由超几何分布的定义可知仅B 是超几何分布,故选ACD.2.在100张奖券中,有4张能中奖,从中任取2张,则2张都能中奖的概率是( ) A.150 B.125 C.1825 D.14 950 答案 C解析 记X 为2张中的中奖数,则P (X =2)=C 24C 096C 2100=1825.3.从一副不含大、小王的52张扑克牌中任意抽出5张,则至少有3张是A 的概率为( )A.C 34C 248C 552B.C 348C 24C 552C .1-C 148C 44C 552D.C 34C 248+C 44C 148C 552答案 D解析 设X 为抽出的5张扑克牌中含A 的张数,则P (X ≥3)=P (X =3)+P (X =4)=C 34C 248C 552+C 44C 148C 552. 4.盒子里有5个球,其中3个白球,2个黑球,从中任取两球,设取出白球的个数为ξ,则E (ξ)=________. 答案 65解析 E (ξ)=2×35=65.5.某12人的兴趣小组中,有5名“三好学生”,现从中任意选6人参加竞赛,用X 表示这6人中“三好学生”的人数,则当X 取________时,对应的概率为C 35C 37C 612.答案 3解析 由题意可知,X 服从超几何分布,由概率值中的C 35可以看出“从5名三好学生中选取了3名”.1.知识清单:(1)超几何分布的概念及特征. (2)超几何分布的均值.(3)超几何分布与二项分布的区别与联系. 2.方法归纳:类比.3.常见误区:超几何分布与二项分布混淆,前者是不放回抽样,后者是有放回抽样.1.盒中有4个白球,5个红球,从中任取3个球,则取出1个白球和2个红球的概率是( ) A.3742 B.1742 C.1021 D.1721 答案 C解析 根据题意,得P =C 14C 25C 39=1021.2.一个盒子里装有大小相同的10个黑球,12个红球,4个白球,从中任取2个,其中白球的个数记为X ,则下列概率等于C 122C 14+C 222C 226的是( )A .P (0<X ≤2)B .P (X ≤1)C .P (X =1)D .P (X =2)答案 B解析 本题相当于求至多取出1个白球的概率,即取到1个白球或没有取到白球的概率. 3.有N 件产品,其中有M 件次品,从中不放回地抽n 件产品,抽到的次品数的均值是( ) A .n B.(n -1)M NC.nMN D.(n +1)M N答案 C解析 设抽到的次品数为X ,则有N 件产品,其中有M 件次品,从中不放回地抽n 件产品,抽到的次品数X 服从超几何分布,∴抽到的次品数的均值E (X )=nMN.4.在10个排球中有6个正品,4个次品,从中抽取4个,则正品数比次品数少的概率为( ) A.542 B.435 C.1942 D.821 答案 A解析 正品数比次品数少,有两种情况:0个正品4个次品,1个正品3个次品,由超几何分布的概率公式可知,当0个正品4个次品时,P =C 44C 410=1210,当1个正品3个次品时,P =C 16C 34C 410=24210=435,所以正品数比次品数少的概率为1210+435=542.故选A. 5.一批产品共50件,其中5件次品,45件正品,从这批产品中任意抽2件,则出现2件次品的概率为( )A.2245B.949C.47245 D .以上都不对 答案 A解析 设抽到的次品数为X ,则X 服从超几何分布,其中N =50,M =5,n =2.于是出现2件次品的概率为P (X =2)=C 25C 2-245C 250=2245.6.某手机经销商从已购买某品牌手机的市民中抽取20人参加宣传活动,这20人中年龄低于30岁的有5人.现从这20人中随机选取2人各赠送一部手机,记X 为选取的年龄低于30岁的人数,则P (X =1)=________. 答案1538解析 易知P (X =1)=C 15C 115C 220=1538.7.有10件产品,其中3件是次品,从中任取两件,若X 表示取得次品的个数,则P (X <2)=________,随机变量X 的均值E (X )=________. 答案14150.6 解析 X 表示取得次品的个数,则X 服从超几何分布,所以P (X <2)=P (X =0)+P (X =1)=C 03C 27C 210+C 13C 17C 210=715+715=1415,E (X )=2×310=0.6.8.数学教师从6道习题中随机抽3道让同学检测,规定至少要解答正确2道题才能及格.某同学只能求解其中的4道题,则他能及格的概率是________.答案 45解析 设X 表示解答正确的题的个数,由超几何分布的概率公式可得,他能及格的概率是P (X ≥2)=P (X =2)+P (X =3)=C 24C 12C 36+C 34C 02C 36=45.9.从4名男生和2名女生中任选3人参加演讲比赛,设随机变量ξ表示所选3人中女生的人数. (1)求ξ的分布列;(2)求“所选3人中女生人数ξ≤1”的概率. 解 (1)ξ可能取的值为0,1,2,服从超几何分布,P (ξ=k )=C k 2·C 3-k 4C 36,k =0,1,2. 所以,P (ξ=0)=C 02C 34C 36=15,P (ξ=1)=C 12C 24C 36=35,P (ξ=2)=C 22C 14C 36=15.所以,ξ的分布列为(2)由(1)知,“所选3人中女生人数ξ≤1”的概率为 P (ξ≤1)=P (ξ=0)+P (ξ=1)=45.10.从某批产品中,有放回地抽取产品二次,每次随机抽取1件,假设事件A “取出的2件产品都是二等品”的概率P (A )=0.04.(1)求从该批产品中任取1件是二等品的概率;(2)若该批产品共10件,从中任意抽取2件,X 表示取出的2件产品中二等品的件数,求X 的分布列.解 (1)设任取一件产品是二等品的概率为p , 依题意有P (A )=p 2=0.04, 解得p 1=0.2,p 2=-0.2(舍去),故从该批产品中任取1件是二等品的概率为0.2.(2)若该批产品共10件,由(1)知其二等品有10×0.2=2(件),故X 的可能取值为0,1,2. P (X =0)=C 28C 210=2845,P (X =1)=C 18C 12C 210=1645,P (X =2)=C 22C 210=145.所以X 的分布列为X 0 1 2 P2845164514511.(多选)10名同学中有a 名女生,若从中抽取2个人作为学生代表,恰抽取1名女生的概率为1645,则a 等于( )A .1B .2C .4D .8 答案 BD解析 由题意知,1645=C 110-a C 1aC 210,整理,得a 2-10a +16=0, 解得a =2或8.12.盒中有10个螺丝钉,其中有3个是坏的,现从盒中随机地抽取4个,则概率是310的事件为( )A .恰有1个是坏的B .4个全是好的C .恰有2个是好的D .至多有2个是坏的答案 C解析 设“X =k ”表示“取出的螺丝钉恰有k 个是好的”,则P (X =k )=C k 7C 4-k 3C 410(k =1,2,3,4).所以P (X =1)=130,P (X =2)=310,P (X =3)=12,P (X =4)=16,故选C.13.一只袋内装有m 个白球,(n -m )个黑球,所有的球除颜色外完全相同,连续不放回地从袋中取球,直到取出黑球为止,设此时取出了X 个白球,则下列概率等于(n -m )A 2m A 3n 的是( ) A .P (X =3)B .P (X ≥2)C .P (X ≤3)D .P (X =2)答案 D解析 当X =2时,即前2个拿出的是白球,第3个是黑球,前2个拿出白球,有A 2m 种取法,再任意拿出1个黑球即可,有C 1n -m 种取法,而在这3次拿球中可以认为按顺序排列,此排列顺序即可认为是依次拿出的球的顺序,即A 3n ,P (X =2)=A 2m C 1n -m A 3n =(n -m )A 2m A 3n .故选D. 14.某学校实行自主招生,参加自主招生的学生从8个试题中随机挑选4个进行作答,至少答对3个才能通过初试,已知在这8个试题中甲能答对6个,则甲通过自主招生初试的概率为________,记甲答对试题的个数为X ,则X 的均值E (X )=________.答案 11143 解析 依题意,甲能通过的概率为P (X =3)+P (X =4)=C 12C 36C 48+C 02C 46C 48=814+314=1114. 由于P (X =2)=C 22C 26C 48=314, 方法一 故E (X )=2×314+3×814+4×314=3. 方法二 E (X )=4×68=3.15.50张彩票中只有2张中奖票,今从中任取n 张,为了使这n 张彩票里至少有一张中奖的概率大于0.5,n 至少为________.答案 15解析 用X 表示中奖票数,P (X ≥1)=C 12C n -148C n 50+C 22C n -248C n 50>0.5,解得n ≥15. 16.在10件产品中,有3件一等品,4件二等品,3件三等品,从这10件产品中任取3件,求:(1)取出的3件产品中一等品件数为X 的分布列;(2)取出的3件产品中一等品件数多于二等品件数的概率.解 (1)由于从10件产品中任取3件的结果数为C 310,从10件产品中任取3件,其中恰有k件一等品的结果数为C k 3C 3-k 7,那么从10件产品中任取3件,其中恰有k 件一等品的概率为P (X =k )=C k 3C 3-k 7C 310,k =0,1,2,3. ∴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为(2)设“取出的3件产品中一等品件数多于二等品件数”为事件A ,“恰好取出1件一等品和2件三等品”为事件A 1,“恰好取出2件一等品”为事件A 2,“恰好取出3件一等品”为事件A 3.由于事件A 1,A 2,A 3彼此互斥,且A =A 1∪A 2∪A 3,而P (A 1)=C 13C 23C 310=340, P (A 2)=P (X =2)=740, P (A 3)=P (X =3)=1120. ∴取出的3件产品中一等品件数多于二等品件数的概率为P (A )=P (A 1)+P (A 2)+P (A 3)=340+740+1120=31120.。
新课标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3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3知识点一:算法初步1:算法的概念(1)算法概念:通常是指可以用计算机来解决的某一类问题是程序或步骤,这些程序或步骤必须是明确和有效的,而且能够在有限步之内完成.(2)算法的特点:①有限性:一个算法的步骤序列是有限的,必须在有限操作之后停止,不能是无限的.②确定性:算法中的每一步应该是确定的并且能有效地执行且得到确定的结果。
③顺序性与正确性:算法从初始步骤开始,分为若干明确的步骤,每一个步骤只能有一个确定的后继步骤,前一步是后一步的前提,只有执行完前一步才能进行下一步,并且每一步都准确无误,才能完成问题.④不唯一性:求解某一个问题的解法不一定是唯一的,但是答案是唯一的。
⑤普遍性:很多具体的问题,都可以设计合理的算法去解决。
2:程序框图(1)程序框图基本概念:①程序构图的概念:程序框图又称流程图,是一种用规定的图形、指向线及文字说明来准确、直观地表示算法的图形。
一个程序框图包括以下几部分:表示相应操作的程序框;带箭头的流程线;程序框外必要文字说明。
②构成程序框的图形符号及其作用学习这部分知识的时候,要掌握各个图形的形状、作用及使用规则,画程序框图的规则如下:1、使用标准的图形符号。
2、框图一般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方向画。
3、除判断框外,大多数流程图符号只有一个进入点和一个退出点。
判断框具有超过一个退出点的唯一符号。
4、判断框分两大类,一类判断框“是”与“否”两分支的判断,而且有且仅有两个结果;另一类是多分支判断,有几种不同的结果。
5、在图形符号内描述的语言要非常简练清楚。
3:算法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
(1)顺序结构:顺序结构在程序框图中的体现就是用流程线将程序框自上而下地连接起来,按顺序执行算法步骤。
如在示意图中,A 框和B 框是依次执行的,只有在执行完A 框指定的操作后,才能接着执行B 框所指定的操作。
(2)条件结构: 算法结构。
条件P 是否成立而选择执行A 框或B 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数学必修3知识点
第一章 算法初步
1.1.1
算法的概念
1、算法概念:
2. 算法的特点:(1)有限性;(2)确定性;(3)顺序性与正确性;(4)不唯一性 ;(5)普遍性; 1.1.2
程序框图
(一)构成程序框图的图形符号及其作用
(二)、算法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
1、顺序结构:如在示意图中,A 框和B 框是依次执行的,只有在执行完A 框 指定的操作后,才能接着执行B 框所指定的操作。
2、条件结构:
条件结构是依据指定条件选择执行不同指令的控制结构。
依据
条件P 是否成立而选择执行A 框或B 框。
无论P 条件是否成立,只能执行A 框或B 框之一,不可能同时执行A 框和B 框,也不可能A 框、B 框都不执行。
一个判断结构可以有多个判断框。
3、循环结构:在一些算法中,经常会出现从某处开始,按照一定条件,反复执行某一处理步骤的情况,这就是循环结构,反复执行的处理步骤为循环体,显然,循环结构中一定包含条件结构。
1.2.1
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
1一般格式
2
3、赋值语句
(1)赋值语句的一般格式 (2)赋值语句的作用是将表达式所代表的值赋给变量;(3)赋值语句中的“=”称作赋值号,与数学中的等号的意义是不同的。
赋值号的左右两边不能对换,它将赋值号右边的表达式的值赋给赋值号左边的变量;(4)赋值语句左边只能是变量名字,而不是表达式,右边表达式可以是一个数据、常量或算式;(5)对于一个变量可以多次赋值。
1.2.2条件语句
1、条件语句的一般格式:IF 语句的一般格式为图1,对应的程序框图为图2。
图1
图2
IF 语句的最简单格式为图3,对应的程序框图为图4。
1.2
.3循环语句
循环结构是由循环语句来实现的。
一般程序设计语言中有两种语句结构。
即for 语句和while 语句。
1、while 语句
(1)while 语句的一般格式是
(2)2、for 语句
for 语句的一般格式是 对应的程序框图是
(图3)
1.3.1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
1、辗转相除法。
用较大的数除以较小的数所得的余数和较小的数构成新的一对数,继续做上面的除法,直到大数被小数除尽,这个较小的数就是最大公约数。
2、更相减损术。
以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接着把较小的数与所得的差比较,并以大数减小数。
继续这个操作,直到所得的数相等为止,则这个数(等数)就是所求的最大公约数。
1.3.2秦九韶算法与排序
1、秦九韶算法概念:f(x)=a n x n +a n-1x n-1+….+a 1x+a 0求值问题
f(x)=a n x n +a n-1x n-1+….+a 1x+a 0=( a n x n-1+a n-1x n-2+….+a 1)x+a 0 =(( a n x n-2+a n-1x n-3+….+a 2)x+a 1)x+a 0
=......=(...( a n x+a n-1)x+a n-2)x+...+a 1)x+a 0
求多项式的值时,首先计算最内层括号内依次多项式的值,即v 1=a n x+a n-1
然后由内向外逐层计算一次多项式的值,即v 2=v 1x+a n-2 v 3=v 2x+a n-3 ...... v n =v n-1x+a 0 这样,把n 次多项式的求值问题转化成求n 个一次多项式的值的问题。
1.3.3进位制
(1)以k 为基数的k 进制换算为十进制:1
10110()110...n
n n n k n n a a a a a k a k a k a k ---=++
+
(2)十进制换算为k 进制:除以k 取余,倒序排列
第二章 统计
2.1.1简单随机抽样
1.总体和样本 ,个体,样本容量
2.简单随机抽样:从元素个数为N 的总体中不放回地抽取容量为n 样本,如果每一次抽取时总体中的各个个体有相同的的可能性被抽到。
3.简单随机抽样常用的方法:(1)抽签法;⑵随机数表法; 2.1.2系统抽样
1.系统抽样(等距抽样或机械抽样):当总体元素个数很大时,可将总体分成均衡的若干部分,然后按照预先制定的规则,从每一部分抽取一个个体,得到所需要的样本。
2.1.3分层抽样
1.分层抽样:当总体由明显差异的几部分组成时,将总体中各个个体按某种特征分层,在各层中按层在总体中所占比例进行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
三种抽样方法的区别和联系:
2.2.1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的分布 1、列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
(1)计算极差(2)决定组数和组距(3)决定分点(4)列频率分布表(5)画频率分布直方图 2、茎叶图
2.2.2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 1、平均值:n
x x x x n
+++=
21
2、.样本标准差:n
x x x x x x s s n 2
22212
)()()(-++-+-==
3、(1)如果把一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共同的常数,标准差不变 (2)如果把一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乘以一个共同的常数k ,标准差变为原来的k 倍 2.3.2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
1、概念:(1)回归直线方程:y a b x ∧
∧
∧
=+(2)回归系数:1
2
21
n
i i i n
i
i x y nx y
b x nx
∧
==∑-=
∑-,a y b x ∧∧
=-
2.应用直线回归的注意事项:回归分析前,最好先作出散点图;
第三章 概 率
3.1.1 —3.1.2随机事件的概率及概率的意义 1、基本概念:
(1)必然事件(2)不可能事件(3)确定事件(4)随机事件
(5)频数与频率:在相同的条件S 下重复n 次试验,观察某一事件A 是否出现,称n 次试验中事件A 出
现的次数nA 为事件A 出现的频数;称事件A 出现的比例fn(A)=n n A
为事件A 出现的频率:对于给定的随
机事件A ,在n 次重复进行的实验中,时间A 发生的频率,当n 很大时,总是在某个常数附近摆动,随着n 的增加,摆动幅度越来越小,这时就把这个常数叫做事件A 的概率
(6)频率与概率的区别与联系:随机事件的频率,指此事件发生的次数nA 与试验总次数n 的比值n n A
,
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总在某个常数附近摆动,且随着试验次数的不断增多,这种摆动幅度越来越小。
我们把这个常数叫做随机事件的概率,概率从数量上反映了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频率在大量重复试验的前提下可以近似地作为这个事件的概率 3.1.3 概率的基本性质 1、基本概念:
(2)若A ∩B 为不可能事件,即A ∩B=ф,即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那么称事件A 与事件B 互斥; (3)若A ∩B 为不可能事件,A ∪B 为必然事件,即不能同时发生且必有一个发生的两个事件,那么称事
件A 与事件B 互为对立事件;
概率加法公式:当事件A 与B 互斥时,满足加法公式:P(A ∪B)= P(A)+ P(B);若事件A 与B 为对立事件,则A ∪B 为必然事件,所以P(A ∪B)= P(A)+ P(B)=1,于是有P(A)=1—P(B) 2、概率的基本性质:
1)必然事件概率为1,不可能事件概率为0,因此0≤P(A)≤1; 2)当事件A 与B 互斥时,满足加法公式:P(A ∪B)= P(A)+ P(B);
3)若事件A 与B 为对立事件,则A ∪B 为必然事件,所以P(A ∪B)= P(A)+ P(B)=1,于是有P(A)=1—P(B);
4)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的区别与联系,互斥事件是指事件A 与事件B 在一次试验中不会同时发生,其具体包括三种不同的情形:(1)事件A 发生且事件B 不发生;(2)事件A 不发生且事件B 发生;(3)事件A 与事件B 同时不发生,而对立事件是指事件A 与事件B 有且仅有一个发生,其包括两种情形;(1)事件A 发生B 不发生;(2)事件B 发生事件A 不发生,对立事件是互斥事件的特殊情形。
3.2.1 —3.2.2古典概型及随机数的产生
1、(1)古典概型的使用条件:试验结果的有限性和所有结果的等可能性。
(2)古典概型的解题步骤;
①求出总的基本事件数;②求出事件A 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数,然后利用公式P (A )=总的基本事件个数包含的基本事件数A
3.3.1—3.3.2几何概型 基本概念:
(1)几何概率模型:如果每个事件发生的概率只与构成该事件区域的长度(面积或体积)成比例,则称这样的概率模型为几何概率模型;
(2)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P (A )=积)的区域长度(面积或体试验的全部结果所构成积)
的区域长度(面积或体构成事件A ;
(3)几何概型的特点:1)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基本事件)有无限多个;2)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