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经济学方法论

合集下载

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的整体性和层次性

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的整体性和层次性

形 态也 好 , 作马 克思 的价值 观念也 好 , 需要 强调 称 但 的是 : 理 论观 点和 主张 的得 出 , 这些 绝不 是在所 谓 的 : 该是 什么 ” ‘ 应 的规 范分 析 中得 出的 , 而是 在对 于经 济 现象 “ 什 么 ” 是 的科 学 研 究 中实 证 地 得 出 的。所


问题的提 出

科学 的经 济学 样板 , 而使 经 济学 的科 学 性 问题 从
在 马克 思主 义经济 学 的研 究 中 , 实证 研究 、 规范 研究 和政策 研究 通 常是 一 个严 格 而 完 整 的体 系 , 它
成为 能够借 助 自然科学 规则 多少 的游戏 。由此 形成
了一 种局 限性 的观念 , 是经 济 学 科学 性 的 看 法不 不 同形 成 了方 法论 上 的差 异 , 是 方 法论 的不 同 决定 而
卫兴华 , 张建 君
( 国人 民大 学经 济 学 院 , 京 10 7 ; 中 北 0 82 中共 中央 党 校 经 济 学教 研 部 , 京 10 9 ) 北 0 0 1
[ 摘
要] 同的 经济 学体 系, 经济学科 学性 问题 上存在 不 同的理论认识 , 不 在 由此形成 了不同的研 究方 法论 和
性和 说 服 力 。这 是 发 展 和 拓 宽 现 代 马 克 思 主 义 经 济 学研 究 方 法 的 重要 理 论视 角 。
【 关键 词]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 方法论 ; 整体性 ; 层次性
[ 图分类号]O l 中 F 1 [ 献标识码 ] 文 A [ 章 编 号 ]0 2—30 (0 8 0 — 0 1 0 文 10 99 20 ) 1 0 5 — 6
行, 并且 被一 些 马克 思 主义经 济学 的教科 书所接 受 。

202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全套课件

202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全套课件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全套课件contents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述•商品与货币•资本与剩余价值•资本积累与再生产•资本流通过程•分配过程与剩余价值的分割•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与周期性波动•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目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古典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对古典政治经济学进行了批判,揭示了其阶级本质和局限性。

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马克思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资本论》的出版马克思的《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经典著作,系统阐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运动规律。

研究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经济关系,揭示其本质和规律。

生产关系经济制度经济发展研究不同社会形态下的经济制度及其演变。

研究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过程和趋势。

03020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强调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辩证唯物主义运用辩证法的思想来分析和解决经济问题。

阶级分析方法从阶级关系出发来分析社会经济现象。

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既注重对经济现象的客观描述,又强调对经济现象的价值判断。

商品与货币商品的内在矛盾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存在矛盾,即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而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这种矛盾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得到了解决。

商品的定义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商品拜物教商品拜物教是指人们对商品所赋予的神秘性和超自然力量的崇拜,这种崇拜掩盖了商品背后的社会关系和劳动价值。

商品及其内在矛盾货币的产生与职能货币的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职能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等职能。

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货币的形式货币的形式经历了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币和信用货币等阶段。

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货币等新型货币形式也逐渐出现。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方法论研究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方法论研究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与恩格斯合作创作的重要哲学著作之一,这部手稿揭示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并提出了社会主义思想的雏形。

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还探讨了人的本质与解放的问题,并提出了他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本文将重点论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方法论研究。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方法论研究体现为对人的解放问题的探讨。

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出了解放的概念,认为解放是人类求解全部问题的根本途径。

他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一种逐渐解放的过程,人们需要通过解放自己的劳动来实现自我解放。

这种解放是对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解放,对被压迫阶级的解放,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解放。

这种解放是一种彻底的解放,解放劳动者不再受到资本主义剥削和压迫的束缚。

在研究方法上,马克思采用了一种批判性的方法。

他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中的私有制、商品社会和剥削关系,并揭示了这些制度中的矛盾和不合理。

他通过批判,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及其对劳动者的剥削,批判了资本主义经济学的范畴,用批判的眼光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问题。

马克思还采用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即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成因和发展。

他认为,资本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矛盾的结果。

他通过对历史的回顾,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起源和发展过程,并对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进行了设想。

此外,在方法的运用上,马克思还运用了辩证法的方法。

他从矛盾和斗争的角度来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和危机。

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和危机是不可避免的,它们将促使资本主义代替为社会主义。

他的辩证法思想体现在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矛盾的揭示以及对社会主义替代的设想中。

总的来说,《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方法论研究是一种综合运用批判性、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方法的分析模式。

通过批判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和矛盾,通过历史唯物主义分析资本主义的起源和发展,通过辩证法预测资本主义体系的未来发展。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方法论基础及其当代意义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方法论基础及其当代意义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法论基础及其当代意义2019-08-07摘要:马克思通过揭⽰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逻辑,在其内部发现了构成资本主义解体的根本⽭盾和促使共产主义⽣成的⾰命因素,从⽽构成了对资本主义的决定性批判。

这⼀发现正是借助于“⾰命的辩证法”来实现的。

辩证法作为科学的、⾰命的⽅法,在整个马克思主义体系中具有决定性的作⽤,⼀⽅⾯承载着“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的历史性重任;另⼀⽅⾯使政治经济学批判建⽴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基础之上。

马克思⼒图通过对⿊格尔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以新的实证科学超越现代知性科学。

辩证法在政治经济学中的贯彻,使马克思开创了⼀条通达社会现实的道路。

关键词:辨证法;政治经济学批判;社会现实中图分类号:F011 ⽂献标识码:A ⽂章编号:1005-2674(2013)05-014-06《资本论》第⼀卷出版以后,曾经遭到德国庸俗经济学家们的指责:⼀⽅⾯,他们认为马克思在形⽽上学地研究经济学;另⼀⽅⾯则指出,马克思没有为经济发展开出药⽅,⽽只限于分析既定的经济事实。

对此,马克思在《资本论》第⼆版的跋中⽆奈地说:“⼈们对于《资本论》中应⽤的⽅法理解得很差,这已经由对这⼀⽅法的各种相互⽭盾的评论所证明。

”保罗·斯威齐在研究马克思的⽅法时也认为,“⽅法论的讨论,似乎是令⼈⽣厌和吃⼒不讨好的。

但完全避开这个问题,却有招致严重误解的危险。

”对于《资本论》的有关争议,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多次提到,政治经济学是资产阶级的科学,⽽政治经济学批判则是“科学的、独⽴的、德国的经济学”,“它本质上是建⽴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础上的”。

对于写作政治经济学的⽬的,恩格斯表述得很清楚:“我们⾯前的这部著作,决不是对经济学的个别章节作零碎的批判,决不是对经济学的某些争论问题作孤⽴的研究。

相反,它⼀开始就以系统地概括经济科学的全部复杂内容,并且在联系中阐述资产阶级⽣产和资产阶级交换的规律为⽬的。

既然经济学家⽆⾮是这些规律的代⾔⼈和辩护⼈,那么,这种阐述同时也就是对全部经济学⽂献的批判。

马克思经济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及其中国化时代化运用

马克思经济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及其中国化时代化运用

马克思经济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及其中国化时
代化运用
马克思经济学作为一种独特的世界观,其方法论和思想体系在当今时代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中国化和时代化的运用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首先,马克思经济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强调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强调经济发展的历史性和辩证性。

在中国化时代化的运用过程中,我们可以借鉴这种方法论来认识和分析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轨迹以及特定时代的发展矛盾和问题,从而为中国的经济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其次,马克思经济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注重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超越,主张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

在中国化时代化的运用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批判性继承和创新,不断拓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为中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提供理论支持。

第三,马克思经济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注重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刻揭示,强调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制约和影响。

在中国化时代化的运用过程中,我们可以从这种关系的视角来认识和分析中国经济社会的总体结构和运行机制,找到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和规律,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最后,马克思经济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强调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的统一性,认为经济现象是政治经济学范畴的一部分。

在中国化时代化的运用过程中,我们应当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不断强化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的统一性,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和建设,为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总的来说,马克思经济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在中国化和时代化的运用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把握中国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走向,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基础,研究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的学科。

它强调历史唯物主义和阶级斗争的基本原理,并致力于揭示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内在矛盾和崩溃的趋势,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提供理论指导。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核心观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核心观点包括价值论,剩余价值理论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时间决定的。

商品交换是在等价交换原则基础上进行的,即交换的双方在交换中得到等价物。

商品的价值体现为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方面。

价值是社会劳动的凝结形式,是一种社会关系。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通过剥削工人创造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是指劳动者创造的价值与其劳动力所受到的报酬之间的差额。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要原理之一。

它认为,社会的经济结构决定了政治、法律、意识形态等上层建筑的特点和变化。

经济基础包括生产关系和生产力,而上层建筑包括政治制度、法律制度、文化等。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分析方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采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强调矛盾的普遍性和发展的辩证性。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经济基础发生变化后,上层建筑也会相应改变。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渐进到飞跃的过程。

辩证唯物主义强调矛盾的普遍性和发展的辩证性。

矛盾是事物内部存在的对立面,也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在经济领域,矛盾主要表现为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产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等。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还采用具体分析具体问题的方法,即具体的历史条件下的、有机的整体。

它强调研究经济问题要站在历史和现实的具体情况下,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

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价值与意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经济领域的具体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价值在于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和崩溃的趋势,为无产阶级的解放提供理论指导。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指以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创立和发展起来的一门以资本主义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理论体系。

它对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规律、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以及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内在逻辑从根本上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

它认为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经济的基本矛盾决定了社会的发展方向。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这也是资本主义制度自身所固有的矛盾。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通过对这种矛盾的剖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规律和发展的历史趋势。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有一些基本概念,如商品、货币、剩余价值等,这些概念是理论体系的基石。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方法论强调对经济现象进行历史和社会的分析,不仅要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还要关注其历史发展和社会作用。

在具体的研究方法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运用了批判性和历史性的方法,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剖析和批判,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建设提供了指导。

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要内容1. 价值理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商品价值和劳动价值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以劳动价值为基础的价值规律,揭示了价值在商品生产和交换中的作用。

2. 剩余价值理论: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经济的核心问题之一。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通过对剩余价值的分析,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阶级的本质和机制。

3. 经济危机理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经济危机的发生和发展规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指出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内在矛盾的表现,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

4.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原则。

它强调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注重生产力的发展和劳动人民的利益。

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方法论比较研究

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方法论比较研究

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方法论比较研究引言经济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社会科学,旨在研究资源的配置和利用问题。

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都是经济学领域中的两个重要思想流派,它们在方法论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对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方法论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它们的异同点。

马克思经济学的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方法论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通过内部的矛盾和斗争推动事物的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则强调历史的发展是由于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引起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前提条件的分析马克思经济学强调对经济问题的研究需要首先分析社会的物质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雇佣劳动是支撑经济制度的基础。

通过对这些前提条件的分析,马克思经济学试图揭示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

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之一是剩余价值理论。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存在剥削,资本家通过占有生产资料从而支配工人的劳动力,实现剩余价值的生产。

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分配是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基本特点。

社会历史的演进和阶级斗争的分析马克思经济学将经济问题置于社会历史的背景中进行分析。

马克思强调社会历史的演进是由于阶级斗争的存在。

资本家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不可避免地会导致阶级斗争,驱动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实证分析和革命实践的结合马克思经济学强调应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进行实证分析。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不仅仅是一种学术理论,更是一种为推动社会变革的实践工具。

马克思认为,阶级斗争的目的就是为了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共产主义社会。

西方经济学的方法论假设和简化模型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基于一系列假设和简化模型。

通过对经济模型的构建和分析,西方经济学试图揭示经济行为和现象背后的一般规律。

但这种抽象和简化的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完全反映真实的经济世界。

个体行为和市场均衡西方经济学更加关注个体行为和市场均衡的分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经济学观点与方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经济学观点与方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经济学观点与方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指对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发展规律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理论原则的总称。

其中,经济学观点与方法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角度探讨经济学观点与方法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应用。

一、马克思主义对经济领域的分析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即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下,雇佣劳动与资本家之间的剥削关系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这一观点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

同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侧重于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研究。

生产力是指劳动者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所具备的能够改造自然并为社会提供物质财富的能力,而生产关系则是指在特定的生产力条件下形成的各种社会经济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必须逐步改革和完善生产关系,以适应和推动生产力的不断提升。

二、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方法论1.辨析法学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经济现象的研究必须具备深入辨析和研究的能力。

这种方法要求我们在研究问题时要善于辨析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次序,辨析经济形态和经济发展阶段的转化过程,从而揭示问题的实质。

2.矛盾分析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倡导从矛盾的角度去研究经济领域的问题。

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而矛盾的存在和解决正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

因此,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我们应该深入分析和把握社会主义社会中各种矛盾的来源、性质和发展趋势,以便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和措施。

3.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法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方法论之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以自己的经济基础为依托,既要解决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问题,也要解决经济制度建设和经济政策问题。

因此,我们在研究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时,必须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从社会主义阶段的特点和规律出发,深入分析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和发展规律,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科学的指导。

马克思经济学方法论

马克思经济学方法论


二 、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研究方法的比较

(一 )总量研究方法和 个量研究方法 的比较与评析 在 《资本论 》中 , 马克思就运用 了 总量与个量研究方法 。 关于 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 马克思有时以个别资本为研究对象 , 有时以 社会总资本为研究对象 。马克思的总量分析总是以个量分析为前 提 , 因而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宏观分析具有坚实的微观基础 , 具有内 在的逻辑一贯性 。


二 、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研究方法的较

(三 )静态和动态研究方法的比较与评析 西方经济学的静态与动态分析法各有所长 。静态分析可有效说明均衡的条 件 , 而动态分析可观察到经济变化的过程 。 马克思认为物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中运动的 , 运动是普遍的 , 静止是 相对的 , 静止不过是运动的一种特例 , 并且认为静止是事物存在的必要条 件 , 否则任何事物都不具有质辑体系

1.《资本论》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范畴体系
利息

商品 → 货币 → 资本 → 剩余价值 → 利润
企业主收入
地租
一、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体系

2.《资本论》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结构
第一卷研究的是资本的生产过程
第二卷研究的是资本的流通过程
第三卷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
一、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体系
二、一般、特殊和个别的辩证法

1. 一般经济规律及其特殊和个别表现 时间节约和社会总劳动按比例分配,是人类社会一般经济规律,这 一规律不依任何社会形态的变化而变化,但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有 不同的表现形式。
二、一般、特殊和个别的辩证法

2. 生产方式的一般特殊和个别 劳动过程作为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 物质变换的过程,即创造剩余价值的过程,是人类生活的永恒的自 然条件,作为生产方式一般,它是人类生活的一切社会形式所共有 的。

马克思的方法论原则

马克思的方法论原则

马克思的方法论原则一、马克思的方法论简介马克思是伟大的政治思想家和经济学家,他的思想影响了世界范围内的社会运动和学术研究。

马克思的方法论是他独特的思考方式和研究方法的总结和体现。

本文将全面、详细、完整地探讨马克思的方法论原则。

二、实证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2.1 实证主义实证主义是一种以实证为基础的科学研究方法,它强调观察和实证数据的重要性,追求客观性和可测量性。

然而,马克思对实证主义持批判态度,他认为单纯的实证主义忽视了社会结构和历史变革的根本原因。

2.2 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的方法论基于辩证唯物主义,它与实证主义形成鲜明的对比。

辩证唯物主义强调对事物发展的全面分析,注重研究事物内部的矛盾和冲突,并将其视为推动事物演变的根本动力。

三、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历史研究3.1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学说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强调社会发展的历史动力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引起的。

马克思主张历史是人类社会不断变革和演进的过程,通过对社会结构和经济基础的研究,人们可以了解社会的历史发展规律。

3.2 社会历史研究方法马克思对社会历史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方法论原则。

首先,他强调要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出发,研究社会的阶级关系和生产关系。

其次,他主张要结合实践来进行研究,即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理论化,再由理论指导实践。

最后,马克思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唯物基础”原则,即认识论和方法论必须从社会实践出发,反映客观社会存在的规律性和内在联系。

3.3 历史唯物主义的意义和局限性历史唯物主义的意义在于帮助人们认识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揭示了阶级斗争的本质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所产生的社会问题。

然而,历史唯物主义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它对意识形态和文化因素的研究相对较少,不能完全解释社会运动和变革的全部复杂性。

四、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4.1 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的贡献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研究是其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剖析,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和内在矛盾,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和劳动价值论,并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进行了深入研究。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方法论之树常青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方法论之树常青

本文试图通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分析方法、演绎推理法和科学抽象法等方法论的学习,紧密联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中的基本问题,分析和说明其中所蕴含的方法论密码,以此来彰显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方法论高超的艺术魅力和强大的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一门生产关系经济学。

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具体运用和生动体现。

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仅要学习它科学的理论,也要学习它提供这种理论观点所使用的方法。

本文试图通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和方法论的学习,挖掘和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机制分析中所蕴含的科学的分析方法,以此来彰显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方法论高超的艺术魅力和强大的生命力。

历史与逻辑统一的分析方法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模式的确立历史与逻辑统一的分析方法,是辩证逻辑的分析方法。

这种方法要求理论的逻辑进程与客观现实的历史发展进程相一致。

也就是说历史走到哪,逻辑分析走到哪;逻辑走到哪,历史证实走到哪。

就方法论而言,历史方法属于感性的现象描述方法,描述事物自然演进的历史进程;逻辑方法属于理论性方法,是用理论概念、范畴等思维形式概括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中,关于价值形式的阐述典型地诠释了历史与逻辑统一分析法的既定要求,是这一辩证逻辑分析法的生动展现。

大家知道,商品的价值,是无差别人类劳动的凝结。

其价值实体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其形态是凝结的人类劳动,即物化劳动,可见,商品价值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它确实存在。

作为内在的确实存在的价值,一定要表现出来,这种表现形式就是价值形式。

价值形式在其演变过程中,经历了四个历史阶段,表现为四种逻辑形式。

把它演变的历史和逻辑作统一考察,充分展现了历史与逻辑统一分析方法的逻辑之美。

下面列表说明之(见表1)。

以上列表就是通过商品交换的四段历史过程展示的四种价值形式各自的逻辑,说明价值形式的演进过程,是历史和逻辑的统一的演进过程。

马克思的六个方法论

马克思的六个方法论

马克思的六个方法论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马克思是19世纪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他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提出了许多关于社会变革的理论。

马克思的方法论是指他在研究社会问题时所采用的方法和途径。

他不仅是一位理论家,更是一位实践者,他的方法论是通过实践来检验理论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马克思的方法论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辩证法是马克思方法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通过辩证法来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揭示事物发展的必然性和现实性。

辩证法是一种思维方法,通过对事物的矛盾运动、统一运动和发展规律的分析,揭示事物内在的运动规律和变化规律。

马克思运用辩证法来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矛盾和内在的发展规律,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必然会导致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然性。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核心之一。

马克思认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历史的发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马克思通过对历史和社会的分析,揭示社会的发展规律,认为社会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

在马克思看来,历史唯物主义是研究社会问题的基本方法,只有通过对社会历史的分析,才能揭示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阶级斗争是马克思方法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认为,社会是由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推动发展的,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马克思通过对阶级斗争的分析,揭示了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和不稳定性。

马克思认为,只有通过阶级斗争,才能实现社会的革命和变革。

第四,经济分析是马克思方法论的基础。

马克思认为,经济是社会的基础,经济生产和分配关系是社会的基本关系。

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分析,揭示了利润、剩余价值和剥削的本质,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内在矛盾和不稳定性。

马克思认为,只有通过对经济的分析,才能揭示社会问题的本质和根源。

第五,社会批判是马克思方法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知识概括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知识概括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知识概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它包括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各个方面。

下面将从这些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行概括。

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1. 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是辩证唯物主义,即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不断发展变化的,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2. 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是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有规律的,是由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由阶级斗争推动的。

二、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1. 辩证法: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是辩证法,包括对立统一规律、转化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以及对事物的全面、具体、历史的分析方法。

2. 实证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是实证主义,认为科学必须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对事实和经验的观察、实证和验证来揭示客观规律。

三、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1. 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是剩余价值理论,即劳动者创造的价值中除去维持和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剩下的部分是剩余价值,为资本家占有。

2. 马克思主义的生产方式: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包括奴隶制、封建制和资本主义制。

四、马克思主义的哲学1. 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是唯物史观,认为思维和意识的产生都是在物质基础上的。

2. 阶级斗争: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的动力。

五、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1. 阶级斗争理论: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以阶级斗争理论为基础,认为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变革的源泉。

2. 革命: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认为,无产阶级应该通过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六、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1. 生产资料公有制: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主张实现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即废除私有制,实现生产资料的公有化。

2. 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即消除阶级和剥削,实现全民共同拥有和管理社会财富。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与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与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与方法论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中,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与方法论是至关重要的,它们为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武器。

本文将从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不同方面,探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与方法论。

一、哲学观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点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无限复杂和多样化的,一切事物都是以矛盾为基础,并通过矛盾的斗争产生发展变化。

历史唯物主义则强调社会历史发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社会的进步和变革主要通过阶级斗争来实现。

二、政治经济学观点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观点主要集中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剖析和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设想上。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是剥削制度,它使富者愈富,穷者愈穷,主张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和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

马克思主义还批判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剥削本质和经济危机的不可避免性,主张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通过中央计划来合理配置资源。

三、科学社会主义观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观点是指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理想社会的描绘和实现路径的探索。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历史的必然发展阶段,是消灭剥削、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制度。

科学社会主义追求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剥削、没有社会不平等的社会,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最终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

四、马克思主义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主要包括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和批判性思维的应用。

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要求我们从事物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去寻找本质和规律,揭示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方向。

批判性思维是指对客观事物进行深入剖析和批判的思考方式,强调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改造能力。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与方法论为我们提供了科学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的理论基础。

在实践中,应该切实贯彻这些观点和方法,加强对社会现象的批判性思考,努力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思想方法,才能真正走向社会主义的彻底胜利。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商品经济的分析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商品经济的分析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商品经济的分析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作为一种深刻的经济学思想体系,对商品经济具有独特的分析观点和方法论。

在这个思想体系中,对商品经济的分析深刻影响了当代经济学的发展方向和研究思路。

本文将从商品的交换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生产的社会性和商品生产关系的本质等几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商品经济的分析进行探讨。

商品的交换价值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商品经济的分析首先集中在商品的交换价值上。

在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中,商品不仅仅是满足个体消费需求的产品,更是一种价值的承载体。

马克思主义强调了商品的交换价值是由劳动价值决定的这一理论观点。

他认为,商品交换的背后是劳动时间的交换。

这种观点深刻地揭示了商品交换背后的经济规律和内在机理。

商品的使用价值除了交换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也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分析的重要对象。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满足人们某种具体物质需要的特性。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指出,商品的使用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商品的交换价值。

特定社会形态下,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之间的关系将会产生重要的经济学影响,这一分析给当代经济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商品生产的社会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商品经济的分析强调了商品生产的社会性。

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商品的生产和流通过程具有明显的社会性质。

这种社会性质使得商品生产和交换不再是简单的私人经济行为,而转化为了一种社会经济行为。

这个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商品经济中的社会化生产和社会分工对整个经济体系的影响,对于理解当代经济结构的变化意义重大。

商品生产关系的本质最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商品经济的分析深入探讨了商品生产关系的本质问题。

他认为,商品生产关系的本质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这种生产关系以私有制和雇佣劳动为基础。

这一观点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些本质特征,对当代社会经济制度的研究和分析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总结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商品经济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深刻揭示了商品经济的内在规律和经济结构的本质属性。

《资本论》的方法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五个方法论命题 林岗张宇

《资本论》的方法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五个方法论命题  林岗张宇

《资本论》的方法论意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五个方法论命题林岗\张宇摘要:本文根据《资本论》的启示,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方法论概括为五个基本命题,即,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解释社会经济制度变迁,在历史形成的社会经济结构的整体制约中分析个体经济行为,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确定整个经济制度的性质,依据经济关系来理解政治法律制度和伦理规范,通过社会实践实现社会经济发展合规律与合目的的统一。

这五个基本命题构成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硬核”。

在经济分析中依循这五个命题,将坚持和发展统一起来,就能够创造出与新的历史条件相适应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现代形式。

引言恩格斯曾经指出,“随着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

”1在日新月异的变化面前,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证明的政治经济学,2同样要适时地改变自己的形式。

问题在于,改变什么,怎样改变,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坚持与发展的统一。

20世纪的后20年,在与新的科技革命相伴随的经济信息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现代资本主义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社会主义在东欧国家和前苏联遭受重大挫折,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影响日益增大,新老自由主义泛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又一次面临新的挑战,而且可以说是自第二国际叛卖以来最为严峻的挑战。

同时,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尤其是由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伟大实践,也提出了一系列前所未遇的新课题。

在这种情况下,联系变化了的实际发展马克思的经济学说,科学地回答新的历史阶段提出的一系列新问题,回击对马克思主义的各种非难和攻击,创造出适应时代需要的马克思主义的新形式,是每一个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而我们要承担起这个责任,首要的条件就是坚持作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硬核”的、它所特有的方法论原则。

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认识世界的方法论。

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方法论,特别是《资本论》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研究——结合中国实际摘要: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进行总结分析,找出研究马克思经济学的意义——对我国经济学研究的影响以及我国经济学研究对马克思主义的反作用,找出我国现在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存在的问题,提出新时代条件下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意义;问题及对策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概况(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的研究成果马克思在《资本论》的创作阶段,对以往的经济学方法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批判和总结,并明确提出了自己的方法论主张。

《资本论》第一卷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体系的基本形成,而《资本论》的方法则主要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它是作为一个辩证法体系包含以下四个层次: 1)第一层次是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一生中的两个伟大发现。

马克思把唯物史观看作是用于“指导”他们的“研究工作的总结果”,是《资本论》所应用的方法的唯物主义基础。

恩格斯认为唯物史观的原理“不仅对于经济学,而且对于一切历史科学”都“具有革命意义”。

唯物史观是《资本论》方法论的核心和基石,是《资本论》方法论区别于黑格尔唯心辩证法和其他资产阶级经济学方法论的根本所在。

[2]2)第二层次是辩证方法。

由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两大部分组成。

列宁曾指出“黑格尔逻辑学的总结和概要、最高成就和实质,就是辩证的方法。

”《逻辑学》包括有存在论、本质论、概念论三大篇,黑格尔把前两篇叫做客观逻辑,后一篇叫做主观逻辑。

客观逻辑意思是揭示客观世界运动的规律和范畴,主观逻辑是揭示主观世界运动的规律和范畴。

当然,黑格尔的逻辑学建立在绝对精神主宰一切的唯心主义基础上的,不过这一分法是有其可取之处的。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写道:“所谓客观的辩证法是支配整个自然界的。

而所谓主观的辩证法、即辩证的思维,不过是自然界中到处盛行的对立中的运动的反映而已。

”后者主要指“辩证逻辑和认识论”。

这一层次的辩证方法是马克思批判地改造黑格尔唯心辩证法的结果。

恩格斯指出,黑格尔的逻辑学“是一切现有的逻辑材料中至少可以加以利用的惟一材料”,但是应当“作一番透彻的批判”,而“马克思过去和现在都是惟一能够担当起这样一件工作的人,这就是从黑格尔逻辑学中把包含着黑格尔在这方面的真正发现的内核剥出来,使辩证方法摆脱它的唯心主义的外壳并把辩证方法在使它成为惟一正确的思想发展方式的简单形式上建立起来。

”3)第三层次是形式逻辑方法和数学方法。

《资本论》是从动态上把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揭示它的内在规律性,因此它主要运用的是“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的辩证法,但这并不排除在《资本论》的叙述过程中,也要遵守一定的思维规则,应用形式逻辑的基本原理。

例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为了论证劳动没有价值,劳动不是商品,就应用了形式逻辑的方法,指出论战对方犯了循环论证、偷换论题等逻辑错误。

“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真正完善的地步”他曾说过。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对各个经济范畴既注意定性分析,又注意定量分析。

在定量分析中,运用了各种数学方法,如模型法、图表法、公式法等,还进了大量的数学计算。

长期以来,人们忽视《资本论》中数学方法的应用,于是有人认为《资本论》中只有定性分析,没有定量分析,这实在是一个误解。

4)第四层次是把具体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中的研究方法移植到政治经济学中。

例如,自然科学研究中经常采用理想化方法,这一方法要求在科学思维中,做到完全排除次要因素的干扰,使研究条件达到理想化的程度,以便抓住事物的本质及其变化的规律。

马克思指出:“物理学家是在自然过程表现得最确实、最少受干扰的地方考察自然过程的,或者,如有可能,是在保证过程以其纯粹形态进行的条件从事实验的。

”马克思把这一方法移植到政治经济研究学中,表现之一就是选择英国作为他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典型地点”,在理论阐述上主要英国作为例证,从而英国成了资产阶级生产方式的“理想国家”。

此外,《资本论》中还把商品的价值形式比喻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细胞形式,也就是把生物学中细胞分析的方法移植到政治经济学中,把资产阶级社会看成是一个有机体,对这个社会的解剖应该从它的经济细胞形式开始。

由于马克思密切地注视各门具体科学、物别是自然科学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把它们所创造出来的最新研究方法及时地“引进”到政治经济学中来,这就是使得《资本论》的方法更加丰富,更加富有时代气息。

在以上四个层次的方法中,唯物史观是核心和灵魂,辩证方法是主体,它们和第三、四层次的方法一起构成了《资本论》方法的有机整体。

完整地说,这一方法整体叫做以唯物史观为核心的辩证法体系,简要地说,叫做唯物辩证法体系。

因此,对《资本论》方法乃至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的整体理解要力求深入、全面和正确。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马克思在《资本论》研究中的层次性方法,包括演绎主义的分析法、数理实证及建模分析法、引证法、实验研究法以及归纳和演绎分析的方法和历史主义的研究方法等等。

[1]这里所谓的演绎主义的分析法是在经济学发展史中被不同的经济学家所不断应用并且不断完善的研究方法,在马克思《资本论》研究中被以科学抽象法的形式得到最好的表述,但这并不影响演绎主义方法的进一步发展和在现代经济学中的运用。

引证法是马克思《资本论》研究中大量使用的方法,无论是把它作为理论研究前的文献综述,还是作为前人研究成果的引述,丝毫不能抹杀其在经济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这在现代经济学研究中仍然是最基本的研究规范,离开了这一方法我们的经济学研究就变得有些自言自语。

但过渡的依赖又有可能掉入引证堆积的尴尬,这种方法缺陷的产生主要是研究者运用引证法过程中“逻辑分析和推导”过程的缺位或者直接就是研究者的学识水平不合格。

对于马克思经济学研究中的引证法,恩格斯指出:“在大多数场合,也和往常一样,引文是用作证实文中论断的确凿证据。

但在不少场合,引证经济学著作家的文句是为了证明: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人第一次明确地提出某一观点。

”这可以说是中肯的评价,对于我们现在进行经济学研究同样适用。

所谓经验的实验研究法在马克思的研究中有大量的运用,例如对于鲁宾逊孤立经济生活的说明,以及对于北美洲移植欧洲经济制度的试验研究,都是非常经典的例子。

而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个根本性使命,其实就是对于马克思、恩格斯所提出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不断实验和探索,尤其是从自由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到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制度,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这是经济学发展史上最壮观的经济实验。

对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实验方法往往被忽略了,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至于归纳和演绎分析的方法,有可能独立于其他的研究方法,但更多的是和其他研究方法的结合,由于归纳和演绎分析的方法在西方经济学中表现为所谓的“现代装备以及学术规范”,似乎也成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短腿,只要看看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的所谓的学术规范及其步骤就可以使我们弄清究竟,这就是:A.假设,B.整理文献,C.归纳已有成果,D.引用并注明出处,E.同行评议。

所有这些经济学研究方法并不仅仅局限在西方经济学中,其实也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中的基本方法,在马克思《资本论》研究中更是以不同的研究得到了层次性的展现。

我们现在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更是要发扬光大这些方法,而不是以整体主义和个体主义方法的对立来局限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研究的意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马克思经济学的科学意义不仅在于其理论,而且在于其方法。

理论是人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创造性活动中,进行观察和感悟事物所形成的理性结论。

人类社会经大浪淘沙沉淀下来,并留传后世的所有理论都因历史的延续而被刻上时空的烙印,从而会在时间的光盘上显现出它的偏差。

我们现时研究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方法论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庞大思想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经典理论的理性阅读,通过对当代马克思主义领袖人物经济思想及其方法论的形成与发展的比较研究,我们不难发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在理性的当代马克思主义领袖人物身上的发扬与光大,同时也会顿悟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被非理性的当代马克思主义领袖人物的那种曲解与教条化。

马克思方法论与当代马克思者的方法论,其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马克思的方法论来源于研究实践,而当代马克思者则是用来在实践中创新并指导实践。

发扬与光大、曲解与教条化都深深地留着时空的烙印。

挥不掉抹不去的烙印若能警示并能使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领袖继承者们的偏差与失误减少,这不能不说是我们人类经济社会的福音。

(一)马克思经济学方法论在我国经济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诞生于一百多年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是人类文明宝库中的珍贵遗产。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然具有效力。

然而,正如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

”由于经济学研究的渗透性很强,几乎能与各有关学科嫁接,以至被人指摘为“经济学帝国主义”;在推进经济学发展的过程中,经济学方法论功不可没;从批判介绍到引进、吸收和借鉴;从大学教科书的一般介绍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中的运用和实行(金融政策和货币政策)。

从单一分析方法到多元分析方法;从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从规范分析到实证分析。

当时我国经济学界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观点、立场和方法出发,主要从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理论以及分配理论方面对西方古典经济学作了研究。

反映了当时中国经济学界对西方经济理论的掌握程度,胡寄窗教授在其《1870年以来的西方经济学说》的序言中指出:建国30余年来基于种种原因,我们对西方经济学的理解,除马克思分析过的古典经济学和早期庸俗经济学尚能基本掌握外,对19世纪末期以来大量涌现的西方经济学理论几乎一无所知,即使有少数涉及它们的著作问世,大都语焉不详并持全盘否定的态度。

这无疑客观地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前经济学研究的真实境况。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经济学研究取得了许多重大理论突破。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确遇到了挑战。

当前,我国应当在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上下功夫,创造性地运用、发展和变革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以适应揭示和阐述中国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

(二)我国经济学研究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影响这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学理论研究工作者加强了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研究,并且这些研究取得一系列新成果和新认识,具体表现为: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整体研究;对政治经济学的一些重要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对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所有制、按劳分配的概念和理论进行了热烈讨论,加深了理解);注重对经典作家关于资本主义新认识的研究;注重对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新认识的研究;注重对经典作家关于东方落后国家社会发展道路思想的研究;注重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全球化思想的研究;注重对经典作家关于社会协调发展思想的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