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七大手法(4).pptx
合集下载
QC七大手法培训课件PPT课件
用于描述一个过程或系统的 运作流程。
数据收集与整理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 完整性,避免遗漏和 错误。
使用合适的方法和工 具进行数据收集和整 理,提高效率和质量。
对数据进行分类和整 理,以便于分析和处 理。
分析问题原因
利用因果图、流程图等工具,深入分 析问题的原因。
考虑各种可能的原因,不遗漏任何潜 在的因素。
强调预防措施和持续改进,有助于企业不断优化生产流程和管理体系。
QC七大手法的优点与局限性
• 提供了可视化的图表和统计分析工具,有助于快速识别问 题和改进点。
QC七大手法的优点与局限性
01
局限性
02
03
04
过度依赖数据和统计分析,可 能导致忽略实际经验和直觉判
断。
某些方法可能不适合特定行业 或企业规模,需要灵活应用和
用于收集、整理和记录数 据,以便于观察和统计。
排列图
用于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 因素。
直方图
用于表示数据的分布情况, 以便发现数据的异常值。
选择合适的手法
01
02
03
04
散布图
用于分析两个变量之间的关 系。
因果图
用于分析问题的原因,找出 潜在的影响因素。
控制图
用于监控过程的稳定性,及 时发现异常。
流程图
详细描述
通过将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绘制在图 上,可以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 这种方法有助于团队成员更好地理解 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并找出它们之 间的规律和特点。
箱线图法
总结词
用于表示一组数据的最大值、最小值、中位数和平均数等统计指标,以便了解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 程度。
详细描述
通过将数据分成若干组,并计算每组的最大值、最小值、中位数和平均数等统计指标,可以绘制出箱 线图。这种方法有助于团队成员更好地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和离散程度。
数据收集与整理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 完整性,避免遗漏和 错误。
使用合适的方法和工 具进行数据收集和整 理,提高效率和质量。
对数据进行分类和整 理,以便于分析和处 理。
分析问题原因
利用因果图、流程图等工具,深入分 析问题的原因。
考虑各种可能的原因,不遗漏任何潜 在的因素。
强调预防措施和持续改进,有助于企业不断优化生产流程和管理体系。
QC七大手法的优点与局限性
• 提供了可视化的图表和统计分析工具,有助于快速识别问 题和改进点。
QC七大手法的优点与局限性
01
局限性
02
03
04
过度依赖数据和统计分析,可 能导致忽略实际经验和直觉判
断。
某些方法可能不适合特定行业 或企业规模,需要灵活应用和
用于收集、整理和记录数 据,以便于观察和统计。
排列图
用于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 因素。
直方图
用于表示数据的分布情况, 以便发现数据的异常值。
选择合适的手法
01
02
03
04
散布图
用于分析两个变量之间的关 系。
因果图
用于分析问题的原因,找出 潜在的影响因素。
控制图
用于监控过程的稳定性,及 时发现异常。
流程图
详细描述
通过将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绘制在图 上,可以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 这种方法有助于团队成员更好地理解 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并找出它们之 间的规律和特点。
箱线图法
总结词
用于表示一组数据的最大值、最小值、中位数和平均数等统计指标,以便了解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 程度。
详细描述
通过将数据分成若干组,并计算每组的最大值、最小值、中位数和平均数等统计指标,可以绘制出箱 线图。这种方法有助于团队成员更好地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和离散程度。
QC7大手法PPT课件
QC7大手法PPT课件
目录
• QC7大手法概述 • 检查表法 • 层别法 • 柏拉图法 • 因果图法 • 散布图法 • 直方图法
01 QC7大手法概述
QC7大手法的定义
定义
QC7大手法是一套用于质量管理 和改进的工具和方法,包括查检 表、层别法、柏拉图、因果图、 散布图、直方图和管制图。
解释
这些工具和方法可以帮助企业识 别、分析和解决质量问题,提高 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QC7大手法的重要性
01
02
03
04
提高产品质量
通过识别和解决质量问题, QC7大手法可以帮助企业提 高产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
提升生产效率
通过分析和改进生产过程, QC7大手法可以优化生产流
程,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成本
通过减少浪费和改进工艺, QC7大手法可以降低生产成
本。
增强竞争力
实施有效的质量管理可以帮助 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
分析因果图
对因果图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确定主 要因素和次要因素。
制定改进措施
根据分析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并制定 实施计划。
跟踪和评估
对改进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和评估,确保问题得到 解决。
因果图法的应用案例
提高产品合格率
通过绘制因果图分析产品不合格的原 因,针对主要原因制定改进措施,提 高产品合格率。
05 因果图法
因果图的定义和作用
01
02
因果图定义:因果图是 一种用于表示因果关系 的图形工具,通过将问 题拆分成各个因素,并 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 系,帮助人们系统地思 考问题产生的原因。
因果图的作用
03
04
目录
• QC7大手法概述 • 检查表法 • 层别法 • 柏拉图法 • 因果图法 • 散布图法 • 直方图法
01 QC7大手法概述
QC7大手法的定义
定义
QC7大手法是一套用于质量管理 和改进的工具和方法,包括查检 表、层别法、柏拉图、因果图、 散布图、直方图和管制图。
解释
这些工具和方法可以帮助企业识 别、分析和解决质量问题,提高 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QC7大手法的重要性
01
02
03
04
提高产品质量
通过识别和解决质量问题, QC7大手法可以帮助企业提 高产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
提升生产效率
通过分析和改进生产过程, QC7大手法可以优化生产流
程,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成本
通过减少浪费和改进工艺, QC7大手法可以降低生产成
本。
增强竞争力
实施有效的质量管理可以帮助 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
分析因果图
对因果图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确定主 要因素和次要因素。
制定改进措施
根据分析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并制定 实施计划。
跟踪和评估
对改进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和评估,确保问题得到 解决。
因果图法的应用案例
提高产品合格率
通过绘制因果图分析产品不合格的原 因,针对主要原因制定改进措施,提 高产品合格率。
05 因果图法
因果图的定义和作用
01
02
因果图定义:因果图是 一种用于表示因果关系 的图形工具,通过将问 题拆分成各个因素,并 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 系,帮助人们系统地思 考问题产生的原因。
因果图的作用
03
04
QC七大手法培训(较好)
PPT文档演模板
QC七大手法培训(较好)
PPT文档演模板
QC七大手法培训(较好)
•检查表
六、使用检查表的注意事项: 1.应尽量取得分层的信息; 2.应尽量简便地取得数据; 3.应立即与措施结合。应事先规定对什么样的 数据发出警告,停止生产或向上级报告。 4.检查项目如果是很久以前制订现已不适用的, 必须重新研究和修订
四、使用排列图的注意事项:
1.抓住“少数关键”,把累计比率分为三类:A80%、B80%90%、C90%-100%;
2.用来确定采取措施的顺序; 3.对照采取措施前后的排列图,研究各个组成项目的变化,可以
对措施的效果进行鉴定; 4.利用排列图不仅可以找到一个问题的主要矛盾,而且可以连续
使用找到复杂问题的最终原因; 5.现场应注意将排列图、因果图等质量管理方法的综合运用。
对比层别。
PPT品管七大手法之六:直方图
•一、直方图的简要说明: •直方图是针对某产品或过程的特性值,得用 •常态分布的原理,把50个以上的数据进行分组, •并算出每组出现的次数,再用类似的直方图形描 •绘在横轴上。通过直方图,可以将杂乱无章的数 •据,解析出其规则性,也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数 •据的中心值及数据的分布情形,并进一步分析判 •断整个生产过程是否正常。
PPT文档演模板
QC七大手法培训(较好)
直方图
•二、直方图的作用:看分布,示中心。
•三、使用直方图的目的: • 1. 了解品质分布的状况 • 2. 测知是否有虚假数据 • 3. 藉以订定产品的规格界限 • 4. 与规格或标准值比较 • 5. 调查是否混入两个以上不同群体。
PPT文档演模板
QC七大手法培训(较好)
PPT文档演模板
QC七大手法培训(较好)
QC七大手法ppt
6-3-1 平均值(X)
数据的总和/数据总数、
6-3-不2良不数良/X生率=产(P总x)1数+x2+nx3+…+xn 6-3-3 极差(R)
每一组的最大值-最小值 R=Max-Min
6-3-4 样本数(n)
所抽样品总个数
PPT文档演模板
2023/5/14
QC七大手法ppt
6-4 测量值管制图绘制
6-4-1 选定管制项目 在制程中选择对产品品质特性有重要影
●成本:损失总数、费用等 ●交货期:存货短缺、付款违约、交货期拖
延等 ●安全:发生事故、出现差错等
PPT文档演模板
2023/5/14
QC七大手法ppt
5-4-2 分析原因用排列图
这类排列图与过程因素有关,用来发现主 要问题
1、操作者:班次、组别、年龄、经验、熟 练情况以及个人本身因素;
2、机器:机器、设备、工具等;
PPT文档演模板
2023/5/14
QC七大手法ppt
3-4 特性要因实例
天气(Environment) 机器(Machine) 人(Man)
温
湿
度
度
误 判
方法(Method) 材料(Material)
焊
接电 池 内 阻 偏 高
日期﹕2003/8/18
作者﹕张三
小组成员:张三,李四,王二,赵五,孙六
8,各组中点简化值(u) 9,众数(M)
次数分配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
PPT文档演模板
2023/5/14
QC七大手法ppt
10,组中点 一组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平均值
11,标准差
12,样本标准差
PPT文档演模板
数据的总和/数据总数、
6-3-不2良不数良/X生率=产(P总x)1数+x2+nx3+…+xn 6-3-3 极差(R)
每一组的最大值-最小值 R=Max-Min
6-3-4 样本数(n)
所抽样品总个数
PPT文档演模板
2023/5/14
QC七大手法ppt
6-4 测量值管制图绘制
6-4-1 选定管制项目 在制程中选择对产品品质特性有重要影
●成本:损失总数、费用等 ●交货期:存货短缺、付款违约、交货期拖
延等 ●安全:发生事故、出现差错等
PPT文档演模板
2023/5/14
QC七大手法ppt
5-4-2 分析原因用排列图
这类排列图与过程因素有关,用来发现主 要问题
1、操作者:班次、组别、年龄、经验、熟 练情况以及个人本身因素;
2、机器:机器、设备、工具等;
PPT文档演模板
2023/5/14
QC七大手法ppt
3-4 特性要因实例
天气(Environment) 机器(Machine) 人(Man)
温
湿
度
度
误 判
方法(Method) 材料(Material)
焊
接电 池 内 阻 偏 高
日期﹕2003/8/18
作者﹕张三
小组成员:张三,李四,王二,赵五,孙六
8,各组中点简化值(u) 9,众数(M)
次数分配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
PPT文档演模板
2023/5/14
QC七大手法ppt
10,组中点 一组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平均值
11,标准差
12,样本标准差
PPT文档演模板
QC七大手法教程PPT课件
过程能力分析
总结词
过程能力分析是一种评估过程性能的方法,它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其过程是否能够满足客户要求。
详细描述
通过过程能力分析,可以确定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以及过程能力指数(如Cpk和Ppk)。这有助于企业识别过程的瓶颈和改进机会,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
持续改进与优化实施是一种不断改进和优化产品、过程和组织的方法,以提高其性能和效率。
QC七大手法的定义
QC七大手法的重要性
QC七大手法是质量管理的重要工具,能够帮助企业识别和解决质量问题,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通过运用QC七大手法,企业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改进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减少浪费和损失,提高经济效益。
QC七大手法的应用场景
QC七大手法适用于各种行业和领域,如制造业、服务业、医疗等。
详细描述
总结词
测量系统分析是一种质量控制方法,用于评估测量系统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详细描述
测量系统分析通过分析测量系统的变差来确定其准确性、稳定性和可靠性。它可以帮助组织了解测量系统的性能,并确定测量系统是否能够提供可靠、一致的测量结果。测量系统分析通常包括偏倚分析、线性分析、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等步骤。
QC七大手法教程
目录
contents
定义与概述 流程分析 数据分析 标准化 检查与测量 改进与优化 总结与展望
01
定义与概述
QC七大手法是一套用于质量改进和问题解决的工具集合,主要包括:特性要因图法、柏拉图法、查检表法、层别法、散布图法、直方图法和管制图法。
这七种工具各有特点和适用范围,通过灵活运用,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质量管理和改进。
02
流程分析
流程图是一种可视化工具,用于表示一个过程或系统的各个步骤和活动。
qc七大手法培训资料ppt完整版
提高员工对QC七大手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01
促进企业产品质量提升,降低生产成本 02
适应市场竞争,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03
qc七大手法简介
01 检查表
通过表格形式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便于分析和 解决问题。
02 层别法
将数据按照不同层次进行分类,找出数据间的差 异和规律。
03 柏拉图
根据数据大小排序,以直观的图形展示主要问题。
03
04
05
直观展示两组数据之间 的相关关系;
可用于判断数据之间的 相关程度;
为进一步的数据分析和 问题解决提供线索。
散布图绘制步骤与技巧
步骤 1. 收集两组相关数据;
2. 选择合适的坐标轴比例;
散布图绘制步骤与技巧
01 3. 在坐标轴上标出数据点;
02 4. 观察点的分布情况和趋势。
散布图绘制步骤与技巧
练习
提供几个实际案例,让学员尝试使用因果图进行分析,并讨论分析结果和改进措施的有 效性。通过练习加深学员对因果图原理和应用的理解。
06
qc七大手法之五:散布图
散布图原理及意义
01
02
原理:通过收集两组数 意义 据(自变量和因变量), 在坐标轴上以点的形式 表示出来,通过观察点 的分布情况和趋势,分 析两组数据之间的关系。
VS
直方图意义
能够清晰地展示数据的分布规律,帮助分 析人员快速识别数据中的异常值、偏态分 布等问题,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和质量控制 提供有力支持。
直方图绘制步骤与技巧
绘制步骤 收集数据并进行整理;
确定数据分组数和数据组距;
直方图绘制步骤与技巧
计算每个数据组的频数和频率; 绘制直方图,用矩形条的高度表示每个数据组的频率。
促进企业产品质量提升,降低生产成本 02
适应市场竞争,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03
qc七大手法简介
01 检查表
通过表格形式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便于分析和 解决问题。
02 层别法
将数据按照不同层次进行分类,找出数据间的差 异和规律。
03 柏拉图
根据数据大小排序,以直观的图形展示主要问题。
03
04
05
直观展示两组数据之间 的相关关系;
可用于判断数据之间的 相关程度;
为进一步的数据分析和 问题解决提供线索。
散布图绘制步骤与技巧
步骤 1. 收集两组相关数据;
2. 选择合适的坐标轴比例;
散布图绘制步骤与技巧
01 3. 在坐标轴上标出数据点;
02 4. 观察点的分布情况和趋势。
散布图绘制步骤与技巧
练习
提供几个实际案例,让学员尝试使用因果图进行分析,并讨论分析结果和改进措施的有 效性。通过练习加深学员对因果图原理和应用的理解。
06
qc七大手法之五:散布图
散布图原理及意义
01
02
原理:通过收集两组数 意义 据(自变量和因变量), 在坐标轴上以点的形式 表示出来,通过观察点 的分布情况和趋势,分 析两组数据之间的关系。
VS
直方图意义
能够清晰地展示数据的分布规律,帮助分 析人员快速识别数据中的异常值、偏态分 布等问题,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和质量控制 提供有力支持。
直方图绘制步骤与技巧
绘制步骤 收集数据并进行整理;
确定数据分组数和数据组距;
直方图绘制步骤与技巧
计算每个数据组的频数和频率; 绘制直方图,用矩形条的高度表示每个数据组的频率。
QC七大手法PPT课件
它是一种简单、实用的品质管制手法,通过收集数据、记录事实、积累资料,为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提 供依据。
目的
记录事实
查检表法可以用来记录事实,收集数据,以便后续分 析。
防止遗漏
通过列出需要检查的项目,可以确保每个项目都得到 检查,防止遗漏。
提高工作效率
使用查检表法可以减少重复和不必要的步骤,提高工 作效率。
使用步骤
1.
收集需要进行质量分析
收
的数据,确保数据的代
集
表性和准确性。
数
据
统计每个分组内的数据
2.
数量,可以使用计数器
数 据
或电子表格等工具进行
分
统计。
组
分析直方图的形状、分
3.
布和异常值等情况,并
统 计
根据分析结果进行质量
数
改进或控制。
据
将收集到的数据按照一定 的区间进行分组,分组的 数量和区间宽度可以根据
01
03
分析数据
观察散布图中数据的分布情况,分析 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制定措施
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措施来调 整或优化相关变量之间的关系。
05
04
判断关系类型
根据散布图中数据的分布情况,判断 两个变量之间是正相关、负相关、无 关还是存在某种异常点。
06 控制图法
定义
控制图法是一种通过绘制控制图来监控和分析数据的方法, 用于判断生产过程中的异常波动,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调整生 产过程,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稳定。
提高产品质量
通过控制图法,企业可以更好地控制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的一致 性和可靠性。
使用步骤
数据收集
收集生产过程中的实 时数据,包括产品尺 寸、重量、性能等。
QC七大手法培训课件(PPT 60页)
无意识作业 基盘碰撞
伤痕不良
过度接触基盘
方法 产品名:XXX 分管人:红魔
移动时插件互相 碰撞
设备
产品生锈 传送带间隔过大
题目:伤痕不良的原因分析 制作人:XXX 制作时间:08年7月27日
五、分层法
定义:
针对部门别,人别,工作方法别,设备,地点等所收集的数据,按照 它们共同的特征加以分类,统计的一种分析方法.即为了区别各种 不同的原因对结果的影响,而以个别原因为主,分别统计分析的一 种方法.
柏拉图测试题
三、散步图
定义:为研究两个变量间的相关性,而搜集成对二组数据(如温度与湿度或
海拔高度与湿度等),在方格纸上以点来表示出二个特性值之间相关情 形的图形,称之为“散布图”.
作用:用来发现、显示和确认两组相关数据之间的相关程度,并确定其
预期关系.
注意点:
§搜集足够的资料,至少30对; §横坐标表示资料(原因),纵坐标表示因变数(结果); §正确判断变数之间的关系; §因果图的后续工作,提供直观的相关性验证;
4.5因果图作法:
1. 明确要解决的质量问题,画出主干线(背骨)和鱼头。
2. 明确影响质量的大原因,画出大原因的分枝线(大骨) 。
3. 分析、寻找影响质量的中原因、小原因... ... 画出分叉线。
4. 对于主要的、关键的要因,分别用显著符号标记出来,以示突出和重要。要
因,以3-5个为宜,用圆圈“○”或方框“□” 框起来,作为制订质量改进措施的重 点考虑对象。
*收集数据的时间不宜太长,一般以1-3个月为好。 *视具体情况,首先解决紧迫问题, *在采取措施后,为验证其效果还要重新画出排列图,以进行比较。
(元)
支 出 金 額
QC七大手法简介及应用(ppt-41页)
X
(2)負相關 係 X增大時,Y反而減少 例如:溫度(X)和溼度(Y)之間的相關
X
*散佈圖之判讀II
Y
(3)無相關
係X與Y之間看不出有何相關關系
無相關 Y
例如:溫度(X)和氣壓(Y)之間的 相關 X (4)曲線相關
係 X開始增大時,Y也隨之增大;但 達到某 一值後,則當X再增大時,Y反而 減少
曲線相關
QC七大手法简介及应用 (ppt 41页)
I.圖表製作原則及要領 II. QC七大手法簡介 III.使用時機淺說
身為一個現場管理者,必須隨時掌握現況 瞭解其單位之績效與訂定之目標是否有差距, 再依據現狀擬定新的工作計劃,而在講求效率 的今天圖表就是管理者最佳的情報來源。
*圖表必備條件 (1)能把握全體---- 一看即能完全瞭解全體之狀況; (2)簡單明瞭-------繪製力求簡單明瞭; (3)迅速瞭解-------不必言詞說明,閱讀者一看即能
5. 並非對所有原因採取處置,而是先從影響較大的2~3項採 取措施,即所謂的重點管理: 柏拉圖。
*品管七大手法各手法功能表
P管制圖、nP管制圖、C管制圖、U管制圖
*管制圖之狀態 管制狀態
上管制界限
製程變化均在上、 中心線 下管制界限內
下管制界限
非管制狀態 有異常原因存在
上管制界限 中心線 下管制界限
製程變化超出上、 下管制界限,表示有 異常狀態
*計量值管制圖之使用I
種類
-R Chart(較普遍)
平均值與全距管制圖
-σ Chart(較精確)
*管制圖使用之注意事項 1. 管制圖使用前,現場作業應先標準化作業完成; 2. 管制圖使用前,應先決定管制項目,包括品質特性之選擇與
(2)負相關 係 X增大時,Y反而減少 例如:溫度(X)和溼度(Y)之間的相關
X
*散佈圖之判讀II
Y
(3)無相關
係X與Y之間看不出有何相關關系
無相關 Y
例如:溫度(X)和氣壓(Y)之間的 相關 X (4)曲線相關
係 X開始增大時,Y也隨之增大;但 達到某 一值後,則當X再增大時,Y反而 減少
曲線相關
QC七大手法简介及应用 (ppt 41页)
I.圖表製作原則及要領 II. QC七大手法簡介 III.使用時機淺說
身為一個現場管理者,必須隨時掌握現況 瞭解其單位之績效與訂定之目標是否有差距, 再依據現狀擬定新的工作計劃,而在講求效率 的今天圖表就是管理者最佳的情報來源。
*圖表必備條件 (1)能把握全體---- 一看即能完全瞭解全體之狀況; (2)簡單明瞭-------繪製力求簡單明瞭; (3)迅速瞭解-------不必言詞說明,閱讀者一看即能
5. 並非對所有原因採取處置,而是先從影響較大的2~3項採 取措施,即所謂的重點管理: 柏拉圖。
*品管七大手法各手法功能表
P管制圖、nP管制圖、C管制圖、U管制圖
*管制圖之狀態 管制狀態
上管制界限
製程變化均在上、 中心線 下管制界限內
下管制界限
非管制狀態 有異常原因存在
上管制界限 中心線 下管制界限
製程變化超出上、 下管制界限,表示有 異常狀態
*計量值管制圖之使用I
種類
-R Chart(較普遍)
平均值與全距管制圖
-σ Chart(較精確)
*管制圖使用之注意事項 1. 管制圖使用前,現場作業應先標準化作業完成; 2. 管制圖使用前,應先決定管制項目,包括品質特性之選擇與
QC七大手法ppt幻灯片课件
g、连接累计的曲线。
3、柏拉图绘制注意事项:
1.左纵轴最好以数量表示。因为绘图的目的是为了找出影响关键最大项。 2.其他项无论数量多少,应放于最左侧。
量化值
百分比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70~80%
机 人 法 料 环 其他
17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16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二、QC七大手法
b、收集数据并计算数据汇表; (可考虑与其他手法配合使用) c、画出坐标轴:横轴表示需层别的项目,左纵轴表示层别项目的数量,右纵轴
表示对应的百分比; d、决定收集数据期间,最好是一个固定期间; e、计算各项目的比率,并从大至小排列在横轴上; f、绘制柱状图;
19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二、QC七大手法
步骤2:计算累计不良数、百分比及累计百分比。
步骤3: 建立坐标轴,以左纵轴表示不良数,右纵轴表示百分比,横坐标轴 表示不良项目,根据累计不良数绘制成柱型图,将累计的不良数或百分比以 直线连接。以上即绘制成柏拉图。
柏拉图是意大利经济学家柏拉图(Pareto)在统计国民收入时,对贫富 收入分配不均统计使用的图表。通过柏拉图得出著名的“二八分配”原则, 即20%的富人却占有80%的国民收入。后来将这一原理引入判定问题中各原因 哪一个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3、柏拉图绘制注意事项:
1.左纵轴最好以数量表示。因为绘图的目的是为了找出影响关键最大项。 2.其他项无论数量多少,应放于最左侧。
量化值
百分比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70~80%
机 人 法 料 环 其他
17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16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二、QC七大手法
b、收集数据并计算数据汇表; (可考虑与其他手法配合使用) c、画出坐标轴:横轴表示需层别的项目,左纵轴表示层别项目的数量,右纵轴
表示对应的百分比; d、决定收集数据期间,最好是一个固定期间; e、计算各项目的比率,并从大至小排列在横轴上; f、绘制柱状图;
19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二、QC七大手法
步骤2:计算累计不良数、百分比及累计百分比。
步骤3: 建立坐标轴,以左纵轴表示不良数,右纵轴表示百分比,横坐标轴 表示不良项目,根据累计不良数绘制成柱型图,将累计的不良数或百分比以 直线连接。以上即绘制成柏拉图。
柏拉图是意大利经济学家柏拉图(Pareto)在统计国民收入时,对贫富 收入分配不均统计使用的图表。通过柏拉图得出著名的“二八分配”原则, 即20%的富人却占有80%的国民收入。后来将这一原理引入判定问题中各原因 哪一个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QC七大手法培训课件(PPT-49页)
18
分层的标志:
➢ 人员:可按年龄、工级和性别分层
➢ 机器:可按设备类型、新旧程度、不同的生产线或 工夹具类型等分层
➢ 材料:可按产地、批号、制造厂、规格、成分等分 层
➢ 方法:可按不同的工艺要求、操作参数、操作方法 、生产速度等分层
➢ 测量:可按测量设备、测量方法、测量人员、环境 条件等分层
➢ 时间:可按不同班次、日期等分层
缺陷集中发 生的部位
13
实例运用: 面电极磨损情况的跟踪:发现每叠产品的上层部分出 现磨损的情况较多,后经查证由于两叠产品之间的泡 沫隔片比产品矮,上面的产品在搬运过程中滑动磨 面损电。极磨损位置调查表
14
(3)质量分布调查表:主要是对计量数据进行现 场调查的有效工具。它是根据以往的资料,将某一 质量特性项目的数据分布范围分成若干区间而制成 的表格,用以记录和统计每一质量特性数据落在某 一区间的频数。
10
第一章 QC七大手法简介
调查表---收集、整理资料
作用:系统地收集资料和累积数据,确认事实并对数据进 行粗略的整理和简单分析的统计图表。
不合格项目调查表
使用范围分 类
缺陷位置调查表 质量分布调查表 矩阵调查表
11
(1)不合格项目调查表:主要用来调查生产现场 不合格品项目频数和不合格品率,以便继而用于排 列图等分析研究。
单值—移动 极差控制图
因各种原因(时间 简便省事,并能及时判 、费用等)每次只 断工序是否处于稳定状 能得到一个数据或 态。缺点是不易发现工 希望尽快发现并消 序分布中心的变化。 除异常因素 40
控制图种类及适用场合
31
第一章 QC七大手法简介
直方图---展示过程的分布情况;
定义:用一系列宽度相等、长度不等的长方 形表示数据的图(长方形的宽度表示数据范围的
分层的标志:
➢ 人员:可按年龄、工级和性别分层
➢ 机器:可按设备类型、新旧程度、不同的生产线或 工夹具类型等分层
➢ 材料:可按产地、批号、制造厂、规格、成分等分 层
➢ 方法:可按不同的工艺要求、操作参数、操作方法 、生产速度等分层
➢ 测量:可按测量设备、测量方法、测量人员、环境 条件等分层
➢ 时间:可按不同班次、日期等分层
缺陷集中发 生的部位
13
实例运用: 面电极磨损情况的跟踪:发现每叠产品的上层部分出 现磨损的情况较多,后经查证由于两叠产品之间的泡 沫隔片比产品矮,上面的产品在搬运过程中滑动磨 面损电。极磨损位置调查表
14
(3)质量分布调查表:主要是对计量数据进行现 场调查的有效工具。它是根据以往的资料,将某一 质量特性项目的数据分布范围分成若干区间而制成 的表格,用以记录和统计每一质量特性数据落在某 一区间的频数。
10
第一章 QC七大手法简介
调查表---收集、整理资料
作用:系统地收集资料和累积数据,确认事实并对数据进 行粗略的整理和简单分析的统计图表。
不合格项目调查表
使用范围分 类
缺陷位置调查表 质量分布调查表 矩阵调查表
11
(1)不合格项目调查表:主要用来调查生产现场 不合格品项目频数和不合格品率,以便继而用于排 列图等分析研究。
单值—移动 极差控制图
因各种原因(时间 简便省事,并能及时判 、费用等)每次只 断工序是否处于稳定状 能得到一个数据或 态。缺点是不易发现工 希望尽快发现并消 序分布中心的变化。 除异常因素 40
控制图种类及适用场合
31
第一章 QC七大手法简介
直方图---展示过程的分布情况;
定义:用一系列宽度相等、长度不等的长方 形表示数据的图(长方形的宽度表示数据范围的
QC7大手法ppt课件
» 依此类推. 精选版课件ppt
12
F.作次数分配表
最大值:48,最小值:1,极差=48-1=47
分组:10组
组距=47/10=4.7,精选取版课5件ppt
13
确定各组的界限:
第一组的下界=最小值-测量单位最小值/2 =1-1/2=0.5
第一组的上界=0.5+5=5.5=第二组的下界 第二组的上界=第二组的下界+5 。。。。。。
施: (1)表扬丙,并帮助总结经验,以便推广,勉励他再接再 厉,力争100%不跑位。 (2)号召甲、乙向丙学习。 (3)令甲暂停操作,认真检查原因,找出与丙的差距,采 取有效措施。 (4 )对乙,让其找出与丙精选的版课差件距ppt,边生产边采取措施,有24 效地降低跑位率。
调查表 调查表也叫检查表或核对表,它是一种为了便于搜集数据而 使用简单记号并予统计整理,并作进一步分析或作为核对、 检查之用而事先设计的一种表格或图表
分层的原则
分层的原则是使同一层内的数据波动尽可能小、而层与 层之间的差别尽可能大。
为了达到目的,通常按操作者、机器设备、材料、
工艺方法、测量手段、环境条件和时间等标志对数
据进行分层
精选版课件ppt
23
操作者 甲 乙 丙
跑位 12 5 2
不跑位 100 80 100
跑位率 11% 6% 2%
从例中可以看出甲、乙、丙三个操作者都存在LD点焊跑位 的情况,其中甲最为严重,跑位率为11%,丙最好,为2%。 因此,就可以根据三位操作者不同质量情况,采取不同的措
全部
6月 合计 223 1746 241 1537 107 913 72 493 32 130 675 4819
精选版课件pp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控制图的分类
1、计量值控制图:
用于产品特性可测量的,如长度、重量、面积、温 度、时间等连续性数值的数据有:
X-R:平均值与全距管制图 ~ X-R:中位数与全距管制图 X-Rm:个别值与全距移动管制图
X-σ:平均值与全距管制图
•控制图的分类
2、计数值控制图:
用于非可量化的产品特性,如不良数、缺点数等间 断性数据。有:
3、柏拉图
•定义:
通过找出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问题, 以便确定质量改进关键项目的图表, 是解决产品质量的主要问题的一种图 形化的有效方法。
•根据柏拉图确定主要因素、有影响因素 和次要因素
1、主要因素(A类因素) 累积频率在0%-80%左右的若干因素,它们是影响 产品质量的关键原因,个数为1-2个,最多为3个。
2、有时x的范围只局限于中间的那一段,则在此范围 内看,y与x似乎并不相关,但从整体看,x与y关系还 比较密切。
3、有时x与y的相关关系似乎很密切,但若仔细分析 一下数据,这此数据来自三种不同的条件。如果这些 点子分成三个不同层次,从每个层次来看,x与y实际 上并不相关。
•散布图与相关系数 ( r )
2、把中心线确定在被控制对象的平均值上,再以中 心线为基准向上或下量3倍标准偏差,就确定了上、 下限。
3、在求各种控制图时,3倍标准偏差并不容易求到, 故按统计理论计算出一些近似系数用于各种控制图
•管制图与产品规格比较:
将计算管制图之数据整理成直方图,然后再 与规格比较:
1、直方图在产品规格值上、下限内,则所计算出 来的管制上、下限可采用。
•因果图的结构
其他
机
人
问 题 点
料
法
环
5、散布图
•定义:
是通过分析研究两种因素的数据之间 的关系,来控制影响产品质量的相关 因素的一种方法
•制作与观察散布图应注意事项
1、应观察是否有异常点或离群点出现,即有个别点 子较远。如果有不正常点子应剔除;如果是原因不明 的点子,应慎重处理,以防还有其他因素影响。
•直方图的局限性:
尽管直方图能够很好地反映出产品质量的 分布特征,但由于统计数据是样本的频数 分布,它不能反映产品随时间的过程特性 变化,有时生产过程已有趋向性变化,而 直方图却属下正常性。
6、控制图
•定义:
是判断和预报生产过程中质量状况是 否发生波动的一种有效方法,其基本 思想是把要控制的质量特性值用点子 描在图上,若点子全部落在上、下控 制界限内,且没有什么异常状况时, 就可判断生产过程是处于控制状态。
9、绘图:
23
横坐标为测定值, 以组距分界
频 数
20 1156 1106
18 16 17
16 16 16 15
16
16
纵坐标为次数
156 2 2
34
123456789
组号
•直方图的用途:
1、观察与判断产品质量特性分布状况
2、判断工序是否稳定
3、计算工序能力,估算并了解工序能力对产品 质量保证情况
4、藉以订定规格界限
2、有影响因素(B类因素)
累积频率在80%-95%左右的若干因素,它们对产 品质量有一定的影响。
3、次要因素(C类因素)
累积频率在95%-100%左右的若干因素,它们对产 品质量仅有轻微影响。
4、因果图
•定义:
是表示质量特性与原因的关系的图, 主要用于寻找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
•作用:
在生产过程中,引起质量波动主要与 人、机、料、法、环等因素有关,因 果图通过层层深入的分析研究来逐步 把影响质量主要、关键、具体原因找 出来,从而明确所要采取的措施。
∑( x - x )( y - y )
r = √∑( x - x )2?∑( y - y )2
r仅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线 性相关,当r的绝对值很小 甚至等于0时,x与y之间可 能存在曲线关系
r值
两变量间的关系,判断
r=1
完全正相关
1>r>0 正相关(越接近于1,越强;越接近于0,越弱)
r;-1 负相关(越接近于-1,越强;越接近于0,越弱)
P-Chart:不良率管制图 Pn-Chart:不良数管制图 C-Chart:缺点数管制图 U-Chart:单位缺点数管制图
•控制界限的原理
1、根据正态分布的特点,在只有偶然性因素的生产 过程中,1000个数据中最多有3个数据(点子)可能 超出控制界限。一旦发现某点子在界外,就可判断生 产过程中发生了异常,需立即查明,这种判断的错判 率只有千分之三。
2、如超出规格上下限时,则认为制程不能满足规 格要求,则需要调整制程,作制程解析,把平均值 移到规格中心,或进行缩小变异措施。如果技术或 经济上有困难,则需考虑变更规格。
r=-1
完全负相关
6、直方图
•定义:
是适用于对大量计量值数据进行整理 加工,找出其统计规律,即分析数据 数据分布的形态,以便对其总体的分 布特征进行推断,对工序或批量产品 的质量水平及其均匀程度进行分析的 方法。
•直方图的绘制
1、收集50个以上的质量特性数据 2、找出最大值(L)及最小值(S)
3、计算全距(R=xmax-ymax) 4、确定组数: 50-100个数据
QC七大手法
一、统计质量控制的常用工具及方法
调查表 • 层别法 • 柏拉图 • 因果图 • 散布图 • 直方图 • 控制图
1、调查表(Check Sheet)
•定义:
为调查客观事物、产品和工作质量,或 为了分层收集数据而设计的图表。
•种类:
a. 点检用查核表 b. 记录用查核表
•制作调查表的注意事项
100以上
5、定组距:组距=全距/组数
6-10组 10-20组
•直方图的绘制
6、定组界:
最小一组的下组界=S-测量值的最小位数*0.5 最小一组的上组界=最小一组的下组界+组距 第二组的下组界=最小的上级界 依此类推
7、组中值:(上组界+下组界)/2
•直方图的绘制
8、制作次数分布表:
依照数值大小记入各组的组界骨,然后计算各 组出现的次数
a. 简单明了,突出重点
b. 应填写方便、符号好记、便于 识别 c. 调查表填写次序应与调查、加 工、检查的程序基本一致
2、层别法
•定义:
把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合理的分类,把 性质相同、在同一生产条件下收集的 数据归在一起,通过数据分层把错综 复杂的影响质量的因素分析清楚
•一般工厂所做的层别:
作业员:不同的班组别 机器:不同的机器别 原料、零件:不同供给厂商 作业条件:不同的温度、压力、 湿度、作业场所… 产品:不同产品别 不同批别:不同时间生产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