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音乐能力的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生音乐能力的培养
法国大文豪雨果曾说过“开启人类的智慧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字,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符。”对音符的传承教育,理所当然是音乐教学,可见音乐教学对人类的智慧发展承担着举足轻重的巨大作用。音乐具有强烈的感染力,给人以美的享受。小学阶段由于年龄特点的决定,他们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他们对音乐所表达的生动形象最感兴趣、最容易接受。因此以音乐作为手段,去陶冶孩子的性格,净化心灵,升华感情,培养高尚的品德情操,启迪智慧都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同时孩子的能力也可以不断的提高。在音乐课中可以如何培养孩子的能力呢?
一、在音乐课中注重孩子模仿能力的培养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在模仿中孩子不断进步,不断掌握更多的知识。模仿是学习的重要方式。“模仿”一词在《辞海》里是这样解释的:“仿照一定榜样做出类似动作和行为的过程。人在掌握语言和各种技能的过程中,以及艺术学习的最初阶段,都要借助于模仿。自觉地仿效先进的榜样,可以吸取别人经验,扩大自己经验,作为进一步发挥创造性的基础。”认为,研究观察学习的发展及其决定因素要从儿童早期的即时模仿和延迟模仿开始。在儿童发展的早期阶段仅限于即时模仿。随着儿童的经验符号化和把经验转换成运动形态等技能的发展,儿童增强了对复杂行为模式进行延迟模仿的能力。班杜拉还指出,研究观察学习的发展水平可以通过测量儿童各部分
机能发展的程度来了解发展因素对观察学习能力的影响,这比以年龄为发展水平的指标更为有效。研究观察学习水平的另一个方法是在一段时间内以不同程度的训练来培养或提高儿童的部分机能。这个方法在找出观察学习的发展决定因素上是极为有效的.这样可以直接提取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
教师采用模仿的学习方式,带领学生从模仿进入创作,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创作的灵感,激发创作的兴趣。总之模仿的学习效益是不容忽视的。
二、在音乐课中注重孩子的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音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音乐课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音乐实践,那么,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有效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呢?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的音乐实践活动。《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音乐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音乐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在音乐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活动,结合学生直接参与教学的机会,以实现学生自主的学,主动的学,创造性的学,使学生真正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人,成为音乐课
堂的主人。比如在音乐课《小雨沙沙》中,学生在自主学习歌词之后,教师提问:大家都见过下雨,能说说大雨和小雨分别是什么样子的?下大雨前天空有什么变化?大家可以分组讨论,选派一位代表回答,小组之间进行比赛。这时,可以教学生合作学习歌曲,看谁学的好,看谁合作的好。歌曲学到一定时候,教师拿出各种乐器,让学生自由为歌曲配乐,进行实践探究,最后,歌曲圆满结束后,可以提问学生你都有哪些体会,可以说一说吗,孩子们会说出许多你想不到的话来,在这一节课中,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真正实施了素质教育。
三、音乐课中注重孩子创新能力的培养
音乐创新的突出表现莫过于音乐创造,但是在基础音乐教学中不可能培养专业的作曲家,而是应该通过音乐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去启动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发掘学生的聪明才智,去培养有创造性的会思维的人。世界上一切发明创造都与已知元素密切联系,都建立在旧的知识基础上。从某种意义上讲进行创新性教育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要求将会更高。问题是“那种填鸭式”的教育方法应该废止。那些并非经常使用的知识信息,不要强塞给学生,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途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变“学会音乐”为“会学音乐”。把这些基础知识换个方式来学习,要淡化教育活动中那些把知识直接的传递过程,代之以师生双方主动投入、互相吸引的情感交流活动。要
转变教育形式,首先要解决我们教师自身的观念问题,变“教书匠”为设计师、总导演、合作伙伴。
四、在音乐课中注重孩子审美能力的培养
音乐课程教学理念认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感和健全的人格。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的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全过程。”音乐的美,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活动的过程中,尽情感受歌曲所带来的美。兴趣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基础,游戏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桥梁,想象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基石,创造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摇篮。
首先,好的导入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建立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和教师都能以较好的状态及时地进入课堂教学的情境,同时进入课堂教学的角色。如在教学歌曲《小螺号》时,问学生“你去过海边吗?在沙滩上捡到过螺吗?”因为我们的孩子生活在海边,这是他们的生活经历,老师的问题一下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都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这时老师又说:“有个小朋友他有一个小螺号,他用小螺号吹起了好听的歌曲,让我们一起去听听他都吹了些什么?”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其次,儿童的心理特点是“玩”,把游戏引进课堂,让儿童感到音乐课是最有趣的课,上了还想上,从而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在学习歌曲《理发师》时,让学生同桌两人为一组,一人当理发师,
一人当顾客,边唱歌曲边做游戏;第二遍时两人交换。通过反复做游戏,学生熟悉,记住了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在游戏中享受到了音乐所带来的美。再次,从生活出发,展开丰富的联想。低年级的学生,他们活泼好动,天性爱玩,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音乐课就是要让学生在生活的积累中轻松地学习、想象,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让他们受到美的熏陶。
总之,音乐模仿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审美能力的培养是相互联系,相交织进行的,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地逐步发展的。通过以上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音乐能力的培养,经过初步尝试,本人认为是行之有效的,在今后的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的总结经验,更新音乐教育观念,不断完善自己,虚心向同行学习,取长补短,使我们的音乐教学更加完善。
(作者单位:辽宁省灯塔市西大窑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