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曙松:香港能成为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曙松:香港能成为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吗?
现在,如果你在香港逛街购物时问:“付人民币行不行?”许多商店会给你一个干脆的回答:“可以”。你可能会很好奇,他们是如何处理这些收取的人民币的?店员们往往会很神秘地说:“这是我们的秘密”。
据一些熟悉香港的人说,香港有的店铺还能接受中国内地银行的信用卡。至于信用卡的账目如何清算,也是店铺的秘密。
香港的人民币流通遮掩在一团神秘色彩的迷雾中:在香港市场上的人民币规模究竟有多大?又是如何流动的?
迟早要考虑的问题
坦率地说,在目前人民币还不能合法地在香港流通,没有人能够准确地说出这个捉摸不定的规模究竟有多大。
但是我们可以作一个轮廓性的测算。从1993年开始中国政府实施规定,中国居民允许携带不超过6000元的人民币出境。据统计,在1996年到2001年之间,香港共接待了中国内地1890万游客,如果这些游客仅仅将6000元中的一半花在香港,则目前香港市场上就应当至少有570亿元人民币。
2002年,香港取消了中国内地居民来港旅游的配额限制,头4个月游客就增长达48%。
瑞银华宝公司作了一个测算,假定2002年内地游客增长50%,随后假定每年增长15%,如果内地游客将6000元中的3000元花在香港,则2005年香港市场的人民币规模会达到1570亿元;如果内地游客将6000元全部花在香港,则2005年香港市场上的人民币会达到3130亿元的规模。
3130亿元,这还是没有考虑人民币以地下方式出境的数额。这是任何金融机构、任何监管者都不能忽视的规模。如果不能清晰地把握这些资金的流动,就不能把握由此可能导致的对于金融体系的影响。
从这种态势看,允许人民币在香港流通,允许香港的金融机构经营人民币业务,进而将香港打造为人民币的离岸中心,是迟早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市场空间广大
人民币离岸市场在香港能否发展起来,除了中国政府的允许或者默许之外,最为关键的就是现实的市场需求状况如何。
除了中国游客带出的6000元人民币日益累积出来的巨大市场需求之外,人民币离岸业务更广泛的市场空间是企业的经营活动。目前,许多进入中国市场的香港企业或者一些跨国公司为了避免货币错配的风险,大幅减少借入外汇贷款,而对于人民币资金则保持了相当旺盛的需求。
边贸也以其独有的形式在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在中国与亚洲各国的贸易中,目前的计价货币主要是美元,这一方面有历史的因素,另外也可能是商品最终需要出口到美国市场。但随着中国经
济的发展,中国与亚洲各国的贸易中,亚洲各国出口到中国市场的比重不断上升。对于这些部分商品贸易用人民币计价,进而导致对人民币的资金需求是必然的趋势。据调查,在中国的边贸中,人民币已经成为相当有影响力的货币。
拯救香港金融
目前,伦敦之所以成为全球最大的外汇交易中心,并不是因为英镑是世界上最为重要的储备货币,而是因为伦敦拥有全球最为活跃的美元离岸交易市场(每天约4620亿美元),伦敦的美元交易量较之美国本土还要高(美国为日均2360亿美元左右)。全球金融市场上使用的美元利率的指导性市场指标利率至今还是伦敦的离岸市场美元LIBOR利率(London Inter-Bank Offered Rate)。
那么,香港之于人民币,能否像伦敦之于美元,从人民币的离岸业务中获得发展的新机遇?敏锐的香港金融界人士已经意识到人民币离岸市场可能带来的的巨大商机。当前香港金融管理机构正积极向中央政府游说,允许人民币在香港的流通,允许香港的金融机构吸收人民币存款。
实际上,把香港建设成为人民币离岸交易市场,对香港来说不仅仅是商机问题,而是决定香港未来发展的关键之举。
近年来,受到金融风暴的冲击,香港金融中心的国际化色彩正在褪色。香港的跨境借贷规模一度超过美国,但是在1997年金融风暴之后迅速下滑,目前仅仅与新加坡持平。香港市场上跨境负债业务占全球的市场份额也在迅速下降,1995年这一比率还是8.5%,到2001年底就下滑为2.4%了。
香港作为外汇交易中心的地位也在下滑,根据国际清算银行刚刚发布的调查,从每天的外汇交易量排名,香港已经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全球第5名下滑为2001年的第七名。
香港如果要设法维持其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就必须开辟新的金融产品市场,而人民币的离岸市场则是其中最富有吸引力的设想。
诸多的积极意义
人民币离岸业务对中国内地的积极意义也是显而易见的。
从长远来看,人民币的国际化是一个大的方向,中国能够从人民币的国际化中获得可观的铸币税收益,可以扩大中国在亚洲地区的经济政治影响,这符合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总体战略。
从眼前的实际情况看,人民币在香港的流通基本上是商业银行体系之外的,如果维持这种半地下的格局,那么要准确掌握人民币在境外流通的规模几乎是不可能的。香港金管局总裁任志刚先生曾经和笔者探讨过这个问题,他认为,如果允许人民币在香港流通,监管当局可以获得的一个重要收益,就是将境外流通的人民币纳入银行体系,便于监管当局掌握人民币境外流动规模的变动,从而相应采取措施。
人民币离岸市场对中国内地的金融改革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目前,中国金融市场化改革的一个重大障碍是,没有一个在市场化基础上形成的利率指标。这主要是受到国内国有银行的承受能力,主要的借款者国有企业的承受能力所制约。当前在国内积极发展债券市场无疑是一个可以考虑的选择,但是如果在香港建立人民币离岸市场,如同伦敦的
LIBOR利率一样,可以形成一个完全市场化的人民币利率指标。
人民币离岸市场可以为中国内地的外汇市场调节提供参照。目前中国国内的外汇市场缺乏回避外汇风险足够的金融工具,没有外汇市场的各种指标作为参考,中央银行的外汇政策调整也必然缺乏足够的市场依据,而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可以提供这样的一个参照。
人民币离岸市场还能够带动中国与亚太地区经济的合作深度。中国政府正在倡议在亚洲推行区域性的自由贸易区架构,在自由贸易区的框架下,区内各国的经济联系会趋于紧密,如果人民币具有足够的国际化程度,那么原来区内各国以前以美元计价的、向发达国家争夺出口市场的竞争对手,就可以转化为以人民币计价的、向中国市场出口的经济伙伴。
担心之处
从历史上看,离岸市场往往是针对货币发行国利率管制、资本项目管制的逃避而兴起的,因此自然会对货币发行国形成一定的冲击。
中国内地监管当局可能担心,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兴起是否会对境内的货币政策和人民币汇率形成冲击?例如,货币投机者可能会在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上积累人民币头寸,进而在相关市场冲击人民币汇率。
不过,这一担心是可以控制的,首先是能够开展这项业务的银行可以从大陆背景的银行、以及香港当地的银行中选取,香港金融监管当局必然也会加强对于相关金融机构吸收人民币业务活动的监管,以维护人民币汇率及其离岸市场的平稳。中国内地的金融监管当局也可以直接参与到人民币离岸市场的运作和监管中来,香港金管局可以对离岸的人民币存款规定一个准备金比率,通过准备金以及相关的机制,中国内地的监管当局也可以掌握相关市场上的人民币供求状况。
在人民币离岸市场的起步阶段,中国内地的监管当局也可以禁止或者限制香港市场上的人民币同业拆借,也可以禁止或者限制离岸人民币存款在同一金融机构在香港和内地分支机构之间的调拨使用,以减少其可能带来的冲击。
可以做一个这样的预测,中国政府很有可能默许在香港开展离岸人民币业务。因为采取视而不见的“鸵鸟政策”显然是不明智的。况且中国内地在利率市场化和资本项目市场化方面正在积极探索,此时在香港设立人民币离岸市场正好可以提供一个参照和缓冲。
(作者曾在香港长期从事金融工作,现为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展战略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员。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看法,不代表作者所在机构的观点)
经济月刊 2003年4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