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心电图案例
心电图课件讲解与实例分析
2 运动心电图
结合体力活动来评估心脏在负荷下的 电活动,用于诊断冠心病和运动耐力。
3 动态心电图
记录长时间的心电图数据,可以检测心律失常和评估心脏健康。
心电图记录的方法
1 传统记录
使用心电图仪器将电信号 转换为图形记录。
2 无创记录
3 植入式记录
通过皮肤表面电极记录心 电活动,不需要刺穿皮肤。
将记录设备植入体内以获 取更长时间的心电图数据。
心电图的测量和分析
测量
• 心率 • 心电图波形特征 • ST段、T波等特征
分析
• 心律失常的类型和程度 • 心室肥厚和心脏缺血的指标 • 其他心脏问题的迹象
心电图的临床应用
心脏病的筛查
心电图可以提供早期发现心 脏疾病的机会,检测心脏结 构和功能的异常。
心律失常的诊断
通过分析心电图波形的变化, 可以确定心律失常的类型和 严重程度。
心电图可以帮助识别心脏病的风险因素和早期迹象。
2
心电图在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
心电图是诊断心脏病的常用工具,可以确定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和其他问题。
3
心电图在心脏病治疗中的价值
心电图可以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心电图在诊中的应用
辅助诊断
心电图结果可用作其他检查结果 的辅助,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监测
心脏缺血的评估
心电图可以显示心肌缺氧和 心脏供血不足的指标。
心电图的异常波形及其病理意义
QRS 波形异常
QRS波形增宽可能表示心室传导障碍,ST段抬高可 能表示心肌梗死,等等。
T 波形异常
高耸的T波可能与高血钾或心肌缺血相关,倒置的T 波可能表示心肌缺血或其他问题。
心电图与心脏病的关系
临床心电图-心电图解析案例及相关见解!
坏死型Q的发生机制:心室壁某部的心肌坏死以后即不能除极,而 其他部分心肌照常除极,因而置于坏死心肌表面的电极是记录其 他部分心肌的除极向量,是离开记录电极的,故形成一个负性的 Q波或QS波。坏死的心肌成了一个“窗口”,而置于这“窗口” 的电极却只记录其他部分心肌的除极。原则上说,坏死型变化是 不能恢复的。但在某些急性心肌缺血情况下,确可发现一些暂时 性Q波。解释是严重缺血使细胞内大量钾离子转移至细胞外,细 胞膜极化程度过低,已不能传导除极性激动。从电生理意义讲已 经“失活”,但形态结构尚未陷于“坏死”,一旦恢复血供,又 可恢复其“除极”性能,这种状态下的心肌称为“顿抑”心肌的 原因。
病例2
病例3
病例4
病例5
病例6
病例7
心电图解析案例及相关见解!
病例1
2019年8月2日 1:46
2019年8月2日 7:49
2019年8月2日 12:49
2019年8月2日 15:45
2019年8月2日 21:50
2019年8月3日 8:44
2019年8月3日 17:49
2019年8月4日 9:36
2019年8月5日 8:13
4解剖生理学基础—第六章 循环系统4
3.心室舒张期与充盈
1).等容舒张期 心室肌舒张
→室内压↓→>房内压→房室瓣关
<主动脉压→主动脉瓣关
→心室密闭腔→心室容积不变、压力急剧↓
房内压<室内压<动脉压;
2).快速充盈期 室内压↓<房内压→房室瓣开→心房血被“抽吸”入 室 房室瓣开放,半月瓣关闭; 血液由心房快速流入心室,心室容积增大。 房内压>室内压<动脉压 3).减慢充盈期 房室压力梯度
心脏的泵血功能随不同生理情况的需要而改变。最终 是通过改变搏出量和心率来调节心输出量的。
(二)影响心排出量的因素
博出量的多少则决定于前负荷、后负荷和心肌收缩能 力等。 1、心肌前负荷 心室的前负荷:心室肌的初长度决定于心室舒张末期 的血液充盈量,换言之,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相当于心 室的前负荷。 前负荷↑→心肌初长度↑→肌缩力↑→搏出量↑(一定范 围)
⑸4 期缓慢除去的发生机理也与快反应细胞不同。
4 期缓慢去极主要由K+外流的进行性减衰和以Na+为 主的缓慢内流所引起。
4期自动去极化过程是形成自动节律性的基 础,也是自律细胞与非自律细胞生物电现 象的主要区别。
二、心肌的生理特性
兴奋性 自律性 电生理特性 传导性 收缩性 机械特性
这种不需要神经和体液因素参与,只是通过心 肌细胞本身初长变化而引起心肌细胞收缩强度的 变化过程。
临床上静脉输液时要严格控制输液量和输液速度, 防止发生急性心力衰竭。
异长自身调节:在一定范围内,静脉回流量增加,心 室舒张末期容积(即初长度)增加,则心室肌收缩力量 增强,博出量增多。这种通过心肌细胞本身初长度的 改变来对博出量进行调节的方式,称为异长自身调节。
第六章 心跳骤停 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BLS(CAB)
人工呼吸 : 口对口:开放气道→捏鼻子→口对口→ “正常”吸气→缓慢吹气(1秒以上),胸 廓明显抬起,8-10次/分→松口、松鼻→气 体呼出,胸廓回落 避免过度通气
心肺复苏—BLS(CAB)
小儿心脏骤停 小儿常见原因: 非心脏性,如气道梗阻、烟雾吸入、 溺水、感染,中毒等 窒息是小儿心跳呼吸骤停的主要直接原因
环或2min评估脉搏、呼吸一次
当5个循环结束后先评估颈动脉搏动,如果没有马上继续第二个5个循环, 如果颈动脉搏动恢复,呼吸恢复,评估瞳孔、肢端等,将病人安置成复原 体位。
心肺复苏有效指征
触摸到颈动脉搏动 收缩压大于60mmhg
自主呼吸恢复
瞳孔缩小有对光反射。 面色、口唇、甲床、皮肤颜色转为 红润。
开放气道: 去除气道内异物:舌根后坠和 异物阻塞是造成气道阻塞最常 见原因。开放气道时应先去除 气道内异物。如无颈部创伤, 清除口腔中的异物和呕吐物时, 可一手按压开下颌,另一手用 食指将固体异物钩出,或用指 套或手指缠纱布清除口腔中的 液体分泌物。 ●仰头-抬颏法 托颌法(外伤时)
心肺复苏—BLS(CAB)
按压方式:单手掌根或 双手掌根重叠 按压深度:胸廓前后径的 1/3—1/2
婴儿的胸外心脏按压
按压部位:两乳头连线 下方水平 按压方式:双手拇指重叠 中指与无名指 按压深度:胸廓前后径的 1/3—1/2
六、开放气道(Airway , A )
开放气道前清理口鼻
腔可见异物。
开放气道
仰头举颏法
双手抬颌法 脊椎损伤时,专业人员用
的患者中,发现心脏骤停最高存活率者均为有目 击的心脏骤停,且初始心律是室颤(VF)或无脉 搏性室性心动过速(VT)。在这些患者中,基本 生命支持的关键操作是胸外按压和早期除颤。
第六章 心电图检查 一、名词解释 1心电图(ECG) 2心电向量
第六章心电图检查一、名词解释 1.心电图(ECG) 2.心电向量3.胸导联 4.导联轴 5.额面六轴系统 6.心电轴: 7.钟向转位 8.冠状T波 9.心律失常 10.室性早搏二联律 11. 室性早搏三联律 12.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二、填空题: 1.极化状态是指静息时膜外、膜内的相对恒定状态。
2.心脏的起搏传导系统由、、、、、束支及构成。
3.正常心脏的激动起源于,兴奋心房的同时,激动沿 --- --- 到达 --- --- 顺序传导,最后兴奋心室。
4.肢体导联包括标准导联、、及加压单极肢体导联、、。
5.常用胸导联包括,又称为。
6.心电图描记在由纵线和横线交织的小方格纸上,小方格各边均为,纵向距离代表,用以计算,当标准电压为1mV=10mm时,每两条横线间的一小格代表。
横向距离代表,用以计算。
当走纸速度为25mm/s时,每两条纵线间的一小格代表。
7.正常心电轴在额面上的投影指向,正常范围为。
8.心脏的钟向转位可通过心前区导联中过渡区波形出现的位置来判断,V、V导联出现过渡56区波形,提示心脏转位,常见于;V、V导联出现过渡区波形,提示心脏转12位,常见于。
9.P波形态为,P波方向在导联倒置,在、、、和导联直立。
10.P-R间期的正常范围为,QRS波群的正常范围为。
在任何导联中,S-T段下移不应超过。
11.左心房肥大的心电图特征为:P波,常呈,峰间距。
常见于,所以又称。
12.右心房肥大的心电图特征为:P波,电压 ,时间正常。
常见于,又称为。
13.心室肥大的心电图主要表现为:、、以及。
14.在心电图诊断中,是左心室肥大的一个重要特征。
病因多见于、、及某些先天性心脏病等。
15.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特异性心电图改变有和、及。
16.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演变及分期包括:、、、。
17.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心肌细胞的、、改变紧密相关。
18.根据发生机制,心律失常可以分为3类:、、。
19.房室传导阻滞按照阻滞的程度可分为,即、二度,即和,即。
心电图分析报告案例范文
心电图分析报告案例范文患者信息- 姓名:张三- 性别:男- 年龄:45岁- 体重:75kg- 身高:175cm- 病史:高血压病史5年,无其他重大疾病史检查日期:2024年4月20日检查编号:ECG-20240420-001检查设备:12导联心电图机检查目的:评估心脏功能,监测高血压对心脏的影响心电图特征分析1. 心率(HR):72次/分钟,正常范围(60-100次/分钟)。
2. 心律:窦性心律,规律。
3. P波:在I、II、aVF、V4-V6导联中正向,形态正常,无异常。
4. PR间期:0.16秒,正常范围(0.12-0.20秒)。
5. QRS波群:形态正常,无异常,无宽大畸形。
6. QT间期:0.38秒,正常范围(0.32-0.44秒)。
7. ST段:在II、III、aVF导联轻微下移,可能提示心肌缺血。
8. T波:在V2-V4导联轻微倒置,可能与心肌缺血有关。
心电图诊断- 窦性心律,心律规律。
- 无明显心律失常。
- 轻微ST段下移,可能提示心肌缺血。
- T波轻微倒置,可能与心肌缺血有关。
临床意义根据心电图结果,患者目前心律正常,无明显心律失常。
然而,ST段的轻微下移和T波的轻微倒置可能提示心肌缺血。
结合患者的高血压病史,建议进一步进行心脏彩超检查,以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排除心脏疾病。
建议1. 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监测心脏电生理变化。
2. 进行心脏彩超检查,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
3. 根据医生指导,调整高血压治疗方案。
4. 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和戒烟限酒。
总结本心电图分析报告提供了患者张三的心脏电生理信息,提示可能存在心肌缺血的情况。
建议患者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以确保心脏健康。
请注意,此范文仅供参考,实际心电图分析应由专业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
心电图读图50例(附参考答案)
心电图读图50例(附参考答案)第一题第一题:1.窦性心律 2.左心室肥大 3.ST-T改变第二题第二题:1.窦性心律 2.右心室肥大第三题第三题:1.窦性心律2.二尖瓣型P波(左心房肥大)3.ST段改变第四题第四题:1.窦性心律 2.肺型P波(右心房肥大)第五题第五题:1.窦性心律 2.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第六题第六题:1.窦性心律 2.急性下壁心肌梗死3.左心室高电压4.ST-T改变第七题第七题:1.窦性心动过速2.部分导联T波高尖(符合高血钾心电图改变)第八题第八题:1.窦性心律 2.ST-T改变3.U波明显(符合低血钾心电图改变)第九题第九题:1.窦性心动过速 2.频发室性早搏第十题第十题:1.窦性心动过缓11题第十一题:1.窦性停搏 2.交界性逸搏12题第十二题:1.窦性心律 2.频发房性早搏13题第十三题:1.窦性心动过速 2.频发交界性早搏14题第十四题:1.窦性心律 2.频发多形室性早搏3.ST-T改变15题第十五题:1.窦性心律 2.频发房性早搏伴差传16题第十六题:1.窦性心律 2.短阵房速 3.一度房室传导阻滞4.完全性右束支阻滞17题第十七题:1.窦性心律 2.频发室性早搏3.短阵室性心动过速18题第十八题:1.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9题第十九题:1.房颤20题第二十题:1.房扑 2.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3.ST-T改变21题第二十一题:室扑22题第二十二题:心室颤动23题第二十三题:房性逸搏心律24题第二十四题:1.窦性心律 2..完全性左束支阻滞25题第二十五题:1.窦性心律 2.完全性右束支阻滞26题第二十六题:1.窦性心律 2.房性早搏未下传3.一度房室传导阻滞27题第二十七题:1.窦性心律 2.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3.ST-T改变28题第二十八题:1.窦性心律 2.二度Ⅱ型房室阻滞3.部分导联ST段改变29题第二十九题:1.窦性心律 2.三度房室传导阻滞3.交界性逸搏心律 4.ST-T改变30题第三十题: 1.窦性心律 2.心室预激31题第三十一题:1.窦性心动过缓第三十二题:1.窦性心动过速 2.肺型P波33题第三十三题:1.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34题第三十四题:1.窦性心律 2.频发房性早搏35题第三十五题:1.窦性心律 2.频发室性早搏36题第三十六题:1.心房扑动37题第三十七题:1.心房颤动38题第三十八题:1.窦性心律 2.二度一型房室传导阻滞39题第三十九题:1.窦性心律 2.三度房室传导阻滞3.室性逸搏心律40题第四十题: 1.窦性心律 2.心室预激41题第四十一题:1.窦性心律 2.完全性左束支阻滞42题第四十二题:1.窦性心律 2.短阵房性心动过速43题第四十三题:1.窦性心律 2.急性广泛前壁心梗44题第四十四题:A.心室扑动 B.心室颤动第四十五题:1.窦性心律 2.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第四十六题:1.窦性心律 2.左心室肥大 3.ST-T改变4.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第四十七题:1.窦性心律 2.右心室高电压 3.P波异常48题第四十八题:1.窦性心律 2.左心房肥大(二尖瓣型P波)49题第四十九题:1.窦性心律 2.尖端扭转型室速3.长QT间期50题第五十题:1.窦性心律 2.频发室性早搏 3.交界性逸搏。
2024心电图课件课件完整版
针对学生在分析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进 行解释与指导
指出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 加以纠正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总结回顾本次课程重点内容
1
2
典型案例分析讨论中涉及的知识点及技能要点
3
实践操作演示及指导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及技巧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01
02
03
04
拓展延伸相关知识与技能点
介绍其他类型的心电图检查方 法及原理,如动态心电图、运
心律
指心脏跳动的节律,正常心律基本规 则,部分青年人可出现随呼吸改变的 心律。
心脏节律的识别
窦性心律
正常心脏节律由窦房结控制,称 为窦性心律。
异位心律
当心脏节律不是由窦房结控制时 ,称为异位心律,如房性、交界 性或室性心律。
心脏传导系统功能的判断
传导阻滞
当心脏传导系统发生病变时,可导致传导阻滞,如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 滞等。
结合临床病史进行心电图诊断
学生自主操作练习及反馈
学生分组进行心电图机操作练习
熟悉心电图机操作流程及注意事 项
掌握正确放置电极的方法及技巧
学生自主操作练习及反馈
学生自主阅读与分析心电图案 例
识别正常与异常心电图波形特 征
结合案例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 练习
学生自主操作练习及反馈
教师对学生操作及分析结果进行点评 与反馈
肌电干扰
由于肌肉颤动引起的干扰,可通过让 患者放松肌肉、避免紧张情绪来减少 干扰。
呼吸干扰
呼吸运动可引起心电图波形改变,应 指导患者保持平静呼吸,避免深呼吸 或屏气。
电极接触不良
电极片与皮肤接触不良可引起噪音干 扰,应检查电极片是否紧贴皮肤、导 联线是否连接紧密。
《心电图检查》PPT课件
精选ppt
14
测试题
1.以下心电图波段中,由心室除极产生的是 A.P波 B.QRS波 C.S-T段 D.T波 E.U波
2.由心房除极所产生的心电图波型是 A.P波 B.T波 C.S波 D.Q波 E.R波
3.心电图中,反映房室传导时间的是 A.P波 B.P-R(P-Q)间期 C.QRS波群 D.S-T段 E.T波
加压单极肢体导联 aVR aVL aVF
正电极位置 右上肢 左上肢 左下肢
负电极位置 左上肢+左下肢 右上肢+左下肢 左上肢+右上肢
精选ppt
7
胸导联正负电极位置
胸导联
正电极位置
负电极位置
V1
胸骨右缘第四肋间
左上肢+右上肢+左下肢同上
V2
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同上
V3
V2与V4连线的中点
同上
V4
左第5肋间与锁骨中线相交处 同上
精选ppt
11
心电图各波段的形成及意义
• P波:心房除极波,反映心房除极时的电位、时间 和方向的变化。
• P-R间期:反映心房除极开始到心室除极开始的时 间。
• QRS波群:心室除极波,反映心室肌除极的电位、 时间和方向的变化。
• ST段:反应心室除极刚刚结束后尚处在缓慢复极 的一段时间。
• T波:反映心室快速复极时的电位变化。 • QT间期:反映心室肌复极全过程所需要的时间。
• 常用心电图导联:12个。 标准肢体导联3个:Ⅰ、Ⅱ、Ⅲ 加压单极肢体导联3个:aVR、aVL、aVF 胸导联6个:V1、V2、V3、V4、V5、V6
精选ppt
5
标准导联正负电极的位置
标准导联 Ⅰ Ⅱ Ⅲ
正电极位置 左上肢 左下肢 左下肢
疑难心电图案例:患者女性,67岁,临床诊断为冠心病——心电图精解
疑难心电图案例:患者女性,67岁,
临床诊断为冠心病——心电图精解
患者女性,67岁。
临床诊断:冠心病。
该心电图的诊断是什么?有何依据?应与哪些心律失常相鉴别?
心电图Ⅱ中R1、R3、R5波等奇数之前有直立P波,P-R 间期0.15秒,为窦性搏动。
R2、R4、R6……等偶数为期前出现增宽的QRS波群,畸形程度不同,导联间期基本固定为0.48秒,符合多形性室性期前收缩。
R′1~R′2波之前有期前P′波位于前一心动的T波升支受阻未顺传,R′4波之前的P′波位于前一心动的T波降支,有可能顺传与室性期前收缩形成室性融合波群,R′1~R′2、R′4波之后的代偿间歇较短,乃是期前的P′波逆传侵入窦房结使窦性节律重整,从而出现不完全代偿间歇。
R′3、R′5波之前无P′波,代偿间歇较长,考虑为完全性代偿间歇,推测窦性周期为0.80秒。
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频发阻滞型房性期前收缩,频发多形性室性期前收缩呈二联律,房性期前收缩与室性期前收缩在房室交接区干扰。
鉴别诊断:①房性期前收缩伴干扰性P-R间期延长及心室内差异性传导。
本例P′-R′间期不固定,但R-R′间期的联律却固定,再则R′2及R′5波形态与联律均相同,但R′2波之前有P′波,而R′5波之前无P波,故此诊断可完全排除。
②房室交接区性超常传导,R′1~R′2、R′4波均由期前的P′波顺传,虽然R′1、R′2波位于绝对不应期因超常传导而得以顺传,但是R′3、R′5波之前无P′波,且R′2波与R′5波形态相同,再则超常传导发生于房室交接区传导功能有病理性障碍的情况下,而本例窦性搏动的
P-R间期均正常,故也可排除。
心电图临床应用PPT课件
如呼吸、运动等对心电图的影响,需嘱咐患 者保持静止并平稳呼吸。
04
心电图的临床案例分析
案例一: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表现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电信号的产生 和传导过程中出现异常,导致心 脏跳动的节律和频率发生改变。
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表现包括:早 搏、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房颤 等。这些表现可以通过心电图进
行诊断和监测。
心律失常可能是由于心脏疾病、 内分泌失调、药物作用等多种原 因引起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
行针对性的治疗。
案例二:心肌缺血的心电图表现
心肌缺血是指心脏肌肉因缺血缺 氧而产生的病变,是冠心病的一
种表现。
心肌缺血的心电图表现包括:ST 段压低、T波倒置、异常Q波等。 这些表现提示心肌缺血的存在,
根据心电图上的电压和电轴偏移 ,判断是否存在左心室肥厚、右
心室肥厚或心肌缺血等异常。
心电图的异常波形分析
窦性心律失常
分析P波形态,判断是否 存在窦性心动过缓、窦 性心动过速或窦性停搏
等异常。
房性心律失常
观察P波变化,判断是否 存在房性早搏、房颤或
房扑等异常。
室性心律失常
分析QRS波形态,判断 是否存在室性早搏、室
需要及时治疗。
心肌缺血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 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等,需 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案例三: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
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包括:异常Q波、ST段弓背抬 高、T波倒置等。这些表现提示心肌梗死的存在,需 要及时治疗。
心肌梗死是指心脏肌肉因缺血缺氧而坏死,是一种严 重的心脏疾病。
THANKS
感谢观看
心电图临床应用ppt 课件
目录
• 心电图基础知识 • 心电图的临床应用 • 心电图的解读与判读 • 心电图的临床案例分析 • 心电图的临床应用前景与展望
心电图诊断病例分析
• R30次/分,P115次/分,BP166/95mmHg,瞳孔 对光反射迟钝,口唇青紫,两肺干湿性罗音,有 大量哮鸣音HR120次/分,律不齐,可闻及早搏12 次/分,考虑合并心力衰竭,给予生理盐水40ml+ 西地兰0.3mgiv,生理盐水40ml+立其丁20mg泵 入,患者家属拒绝气管插管,23:25血气分析 P9.H46,.9呼6,吸P极a度O2困10难1,,P胸a闷CO气2促11加1,重H,C进O3行-2性5,B缺E氧- , 给予解痉平喘,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等呼吸困难 不能缓解,考虑II型呼吸衰竭,慢阻肺,肺性脑病, 呼酸并代酸,重症支气管哮喘,急性左心衰和急 性肺栓塞不排外,再次建议气管插管
• 给予改善心脏缺血和对症治疗好转出院。
讨论
特点和体会 • 老年 男性,有呼吸道病史多年,肺结核曾
经治疗过,肺气肿(慢阻肺),肺大泡等,否 认心血管病史,无明显胸痛
特点和体会 • 入院时生命体征T P R BP 尚平稳,入院第二天病
情明显加重,呼吸急促,瞳孔对光反射迟钝,口 唇青紫,两肺干湿性罗音,有大量哮鸣音,床旁 胸片,排外气胸 • p肺H性6.脑99病,,Pa呼C吸O2性93酸,中H毒C合O3并-2代3.谢9,性II酸型中呼毒吸,衰按竭, 慢阻肺治疗,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症状未 见改善,出现昏迷 • 气管插管有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1-2天后,呼吸 功能有所好转
病史
• 李某某,男,75岁,住院号62436,因咳嗽 咳痰胸闷气促一年余加重一月于9月6日入 院,患者有肺结核18年,近一月咳嗽,活 动后气促,胸闷且夜间气促不能平卧,少 量白色粘性痰,无咯血,无发烧盗汗, 1993年患肺结核曾规则抗痨半年,2006年 气胸治愈。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
第六章-心电图检查-一、名词解释-1心电图(ECG)-2心电向量
第六章心电图检查一、名词解释1.心电图(ECG)2.心电向量3.胸导联4.导联轴5.额面六轴系统6.心电轴:7.钟向转位8.冠状T波9.心律失常10.室性早搏二联律11. 室性早搏三联律12.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二、填空题:1.极化状态是指静息时膜外、膜内的相对恒定状态。
2.心脏的起搏传导系统由、、、、、束支及构成。
3.正常心脏的激动起源于,兴奋心房的同时,激动沿--- --- 到达--- --- 顺序传导,最后兴奋心室。
4.肢体导联包括标准导联、、及加压单极肢体导联、、。
5.常用胸导联包括,又称为。
6.心电图描记在由纵线和横线交织的小方格纸上,小方格各边均为,纵向距离代表,用以计算,当标准电压为1mV=10mm时,每两条横线间的一小格代表。
横向距离代表,用以计算。
当走纸速度为25mm/s时,每两条纵线间的一小格代表。
7.正常心电轴在额面上的投影指向,正常范围为。
8.心脏的钟向转位可通过心前区导联中过渡区波形出现的位置来判断,V5、V6导联出现过渡区波形,提示心脏转位,常见于;V1、V2导联出现过渡区波形,提示心脏转位,常见于。
9.P波形态为,P波方向在导联倒置,在、、、和导联直立。
10.P-R间期的正常范围为,QRS波群的正常范围为。
在任何导联中,S-T 段下移不应超过。
11.左心房肥大的心电图特征为:P波,常呈,峰间距。
常见于,所以又称。
12.右心房肥大的心电图特征为:P波,电压,时间正常。
常见于,又称为。
13.心室肥大的心电图主要表现为:、、以及。
14.在心电图诊断中,是左心室肥大的一个重要特征。
病因多见于、、及某些先天性心脏病等。
15.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特异性心电图改变有和、及。
16.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演变及分期包括:、、、。
17.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心肌细胞的、、改变紧密相关。
18.根据发生机制,心律失常可以分为3类:、、。
19.房室传导阻滞按照阻滞的程度可分为,即、二度,即和,即。
20.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即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表现为P-P间距和R-R间距,P波与QRS波群,P波频率QRS波频率。
疑难心电图案例:临床诊断:冠心病、心力衰竭(!级)——心电图精解
疑难心电图案例:临床诊断:冠心病、心力衰竭(!级)——心电图精解患者女性,82岁。
临床诊断:冠心病、心力衰竭(!级)。
上图分别为心电图Ⅴ1和Ⅴ5连续记录。
该心电图的诊断是什么?有何依据?应与哪些心律失常相鉴别?V1窦性P波频率62~65次/分,P4、P7、P14波提前出现,配对间期基本相等,代偿间歇不完全,系房性期前收缩。
其中P7波顺传心室,P4、P14波因P-R间期太短而未能顺传。
QRS形态有5种:①V1呈QS型、V5呈R型、R波平顶错折,时间0.14秒,系窦性P波顺传,呈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其P-R间期0.15~0.18秒,当P-R间期0.18秒时,是否存在一度右束支传导阻滞尚难确定。
②V1呈rs型,如R2、R4、R8等,V5呈R型,如R9、R11等,时间0.14秒,提前出现,其前无P波或无相关P波,配对间期大致相等,代偿间歇完全,属室性期前收缩,大部分呈二联律。
③V1呈rsR′型,V5呈qRs型,时间0.13秒,延迟出现,其前虽有窦性P波,但P-R间期0.09~0.11秒,故考虑P波与QRS波群无关,为室性逸搏,其逸搏周期固定1.36秒,可能起源于左束支传导阻滞区附近。
④V1呈QS型,如R3,时间0.10秒,其P-R间期0.18秒,与前一搏动的R-R间距刚好为室性逸搏周期,属窦性P波顺传激动与心室性逸搏激动在心室内相互融合,即室性融合波引起波形正常化。
⑤V5的R5提早出现,其前无P′波,QRS波群呈R型,代偿间歇完全,为交接区性期前收缩;而V5的R12延迟出现,其P-R间期0.08秒,与前一搏动的R-R间期1.32秒,较室性逸搏周期短0.04秒,QRS时间0.13秒,其形态与其他QRS期前收缩不一致,考虑为交接区性逸搏与室性逸搏的融合波,以前者激动大部分心室肌。
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频发房性期前收缩(顺传与未顺传),偶见交接区性期前收缩;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大部分呈二联律;偶见交接区性逸搏与室性逸搏的室性融合波群;频发室性逸搏伴室性融合波群(其波形正常化);V5T波直立提示有原发性T波改变。
以心电图为例的临床诊断课件
2 远程监测
利用移动技术进行心电图监 测和诊断。
3 个性化治疗
基于心电图数据定制化治疗方案。
总结与讨论
心电图作为一项重要的临床诊断技术,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心脏功能和状况,还可以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信息。 掌握心电图的解读技巧和应用将使医生在临床工作中更加精准和有效。
1 电极的放置
正确放置电极是获得可靠心电图的关键。
2 信号的测量
了解如何测量和记录心脏产生的电信号。
3 波形分析
学会分析心电图中的波形以提取相关信息。
4 测量参数
了解常见的心电图测量参数及其意义。
心电图的常见波形与诊断意义
P波
评估心房的激动与收缩情况。
QRS波群
判断室壁肥厚、心肌缺血和传导 阻滞等问题。
诊断偏差
分析错误和诊断误差会导致 误诊。
心电图的解读技巧与实例
掌握心电图解读的技巧是确保准确诊断的关键。让我们通过实例学习如何解读心电图。
正常心电图
学习正常心电图的特征和波形。
房颤心电图
了解房颤的心电图表现及其诊断 标志。
心肌梗死心电图
掌握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和诊 断方法。
心电图的新进展与趋势
1 智能化辅助诊断
以心电图为例的临床诊断 课件
通过深入研究心电图,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其基本原理、常见波形与诊断意义、 临床应用、注意事项和误诊分析、解读技巧与实例以及心电图的新进展与趋 势。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领域。
心电图的基本原理
心电图是通过记录心脏在工作中产生的电信号来评估心脏的功能和状况。了解心电 图的基本原理对于准确解读结果至关重要。
T波
观察心室的复极情况及心肌缺血 的可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5 左腋前线V4水平处
V6 左腋中线V4水平处
(4)胸导联的导联轴系统
V7导联:左腋后线与V4同一水平处;
V8导联:左肩胛线与V4同一水平处;
V9导联:左脊旁线与V4同一水平处。
V3R ~ V6R导联:在右胸部与V3~V6 对称部位。
三、心电图的组成与命名
(一)主要包括 1. 三个波 P波
正极位置 右上肢 左上肢 左下肢
负极位置 左上肢+左下肢 右上肢+左下肢 左上肢+右上肢
导联轴:在每个导联正负极之间可画出一假想直线, 称为该导联的导联轴。
+ ++
+ ++
把三个导联向三角中心推,产生三条交叉的参照线。 虽然把导联移向三角的中心,但是它们仍在原来的角度
上(仍是原来的导联,产生同样的信息)。
1. 设定心电图机 2. 连接导联线
(1)红色---右上肢,黄色---左上肢 (2)绿色---左下肢,黑色---右下肢 (3)红、黄、绿、棕、黑、紫分别代表V1~V6导联
3. 描记各导联心电图 4. 整理并记录
(二)控制心电图描记的质量
第二节 正常心电图
一、心电图的测量 二、心电图各波段特点和正常
心电图
学习目标
1.具有关爱病人、保护病人隐私的意识 2.掌握心电图导联、各波段特点及正常值 3.熟悉心电图的组成与命名 4.了解心电图产生的原理、分析方法与临床应用 5.熟练掌握心电图的描记方法,学会分析几种常见的异常心电图
重点难点
重点 难点
心电图导联体系。 心电图各波段的形成和命名、 特点及正常值。 心电图的描记方法。
面向下壁的导联:II、III、avF
+ +
+
++
_ +
正常右心室是左心室壁1/3,正常时心室 除极综合向量表现左心室占优势。
+
+
+ _
+
+
+
avR导联的QRS波群主波向下,可呈QS、rS、rSr‘、Qr型
Q波振幅≥ 1/4 R
时间≥0.04s
除avR外,正常人其它导联不能出病理性Q波 正常人V1、V2不应出现Q波,但偶尔可呈QS波
一个波有2个或以上的转折点。 8.书写表示法 一般可用英文字母的大
小写来代表波幅的大小,如Q、R、 S表示波幅较大者;q、r、s表示波 幅较小者
QRS 波群命名示意图
R
r qR
qRs
Qrs
QS
Qr
Rs
rS
qs
rSr’
rSR’
请确认主要的ECG波形(P、QRS、T波)
四、心电图描记
(一)描记方法
+ +
+
++
_ +
+ +
_
aVR
+ ++
正常心房除极的综合向量是:
向左、前、下
+ +
++
上图:P波的形态表明激动不是来自窦房结 这就是为什么能从这几个导联(I、II、avF、V4-V6、aVR)来推测是否是窦性心
率(激动来自窦房结)
(二)P-R间期
P-R间期与心率快慢有关,代表心房开始除极至 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成人心率在正常范围时, P-R间期为0.12~0.20秒;老年人和心动过缓 者可略延长,但一般不超过0.22秒
QRS波群 代表心室肌除极的电位变化
时间:<0.12s
波形和振幅:
正常人胸导联的R波自V1-V6逐渐增高,S波逐渐 变小。
V1 的 R/S<1 V5 的 R/S>1 V3V4 的 R 波 ≈S 波 avR导联的QRS波群主波向下,可呈QS、rS、rSr‘、 Qr型
面向左室的导联:V5、V6 、 I、avL 面向右室的导联:V1、V2、avR
指的是它投影在前额面上的心电轴。额面的四
周叫做上、下、左、右。
一侧心室肥大,该侧可出现较强的电活动,于是平均 QRS向量就向肥厚侧偏移。
梗死区处于电静止状态,不产生电活动,不产 生向量。故平均QRS向量就背离梗死区。(即反方 向向量已无对抗)
如果心脏转位,则向量也依同样的方向转位。
现在你可以看出,为什么平均QRS向量对心脏情况, 可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从6个角度观察比一个角度好,从6个不同角度监测心 脏的电活动给我们一个更为明确的图像。类似地,在某导 联你可能看不到某个波,但用6个不同的肢体导联位置,该 波在某些导联中将较好地显示出来
+ +
+
++
_ +
V1 胸骨右缘第4肋间
V2 胸骨左缘第4肋间
V3 位于V2与V4连线
中点
V4 左锁骨中线与第5
第一个R波出现在一条粗线上,然后寻找下一个R波
练习目测心率
心率:60次/分钟
A:100次/分钟 B:60次/分钟
C:150次左右/分钟 D:75分/分钟
心脏特殊传导系统
为说明电活动的方向性和强度,我们用心电“向量”表示。
向量表示电除极的方向性和强度。
我们用许多小的向量表示开始于心内膜并扩布到整个心室 壁的心室除极。(左心室产生较大的向量)
形态:一般呈圆钝形,有时可有轻度切迹。
方向:I、II、avF、V4-V6导联 向上
aVR导联
向下
时间:P<0.12s
振幅:肢导<0.25mV 胸导 <0.20mv
当心肌细胞内除极的正波向正的(皮肤)电极 移动时,在心电图上记录下来一个正的(向上的) 波。
+
+
+
+ ++
6个导联,I、II、III、aVR、aVL、aVF会合形成6条匀 称的交叉对称的参照线,位于平行于病人胸部的 平面上(前额面)。
2.12导联同步心电图仪 分别从12导联同步记录中最早的P波(QRS波 群)起点测至最晚的P波(QRS波群)终点。测量P-R间期应从最 早的P波起点测至最早的QRS波群起点;Q-T间期应自最早的QRS 波群起点测至最晚的T波终点
3.单导联心电图仪 P波及QRS波群时间应选择12导联中最宽的P波及 QRS波群进行测量;P-R间期的测量应选择12导联中P波宽大且有 Q波的导联;Q-T间期的测量应取12导联中最长的Q-T间期
标准肢体导联3个:Ⅰ、Ⅱ、Ⅲ
加压肢体导联3个:aVR、aVL、aVF
胸导联6个:V1、V2、V3、V4、V5、V6
(1)标准导联正负电极的位置
标准导联 Ⅰ Ⅱ Ⅲ
正极位置 左上肢 左下肢 左下肢
负极位置 右上肢 右上肢 左上肢
Ⅰ导联
Ⅱ导联
Ⅲ导联
(2)加压肢体导联正负电极的位置
加压肢体导联 aVR aVL aVF
心电图产生原理及测量。
第一节 心电图基本知识
一、心电图产生原理 二、心电图导联 三、心电图的组成与命名 四、心电图描记
一、心电图产生原理
心电图(ECG):心脏在机械收缩前, 产生的电激动可经人体组织传到体表。 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个心 动周期的电活动变化的曲线图形即为 心电图
心电图的产生原理
ST-T
造成ST-T异常有许多原因:
继发性改变:因心室除极异常(心室肥大、 室性早搏、预激综合征、束支传导阻滞等),引 起心室复极异常
原发性改变:因为复极本身的问题,而不是继 发于除极异常。冠心病是原发性复极异常的一个 最主要原因。
常见ST-T改变的原因:心室肥大、室性早搏、 束支阻滞、洋地黄影响、早期复极、心包炎、冠 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室壁瘤、高低钾等)
4. ST段 自QRS波群终点到T波起点间的线段, 代表心室缓慢复极的电位变化
5. T波 心室复极波,反映心室快速复极过程的 电位变化
6. Q-T间期 自QRS波群起点到T波终点的间距。 反映心室除极和复极全过程所需要的时间
(三) QRS波群命名
1.R波 第一个在等电位线以上的正向波 2.Q波 R波之前的负向波 3.S波 R波之后的第一个负向波 4.Rˊ波 S波之后再出现正向波 5.Sˊ波 R´波之后再有负向波 6.QS波 整个QRS波群均向下 7.顿挫或切迹 若位于等电位线同侧的
+
+
+
aVR、aVL、aVF导联在不同的角度上交叉,产生另 外三条交叉参照线。(平分导联I、II、III组成的角)
+
+
+
+ ++
6个导联,I、II、III、aVR、aVL、aVF会合形成6条匀 称的交叉称的参照线,位于平行于病人胸部的平 面上(前额面)。
+ +
+
++
_ +
心电图各导联记录同一个心脏的电活动,各导联 的波型看起来不一样,因为是从不同的位置监测 其电活动。
2. 心律不规则 需测量5个以上连续的R-R或P-P间 期,取其平均值,代入上述公式,计算出心率
(三)各波段振幅的测量
1.正向波 应从参考水平线上缘垂直测至波 的顶端
2.负向波 应从参考水平线的下缘垂直测至 波的底端
3.双向波形 应为上下振幅的绝对值之和
(四)各波段时间的测量
1.测量各波时间应从波形起点的内缘,水平测至该波形终点的内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目测下图的平均QRS心电轴
口对口向左走 电轴:左偏
电轴正常
尖对尖向右偏 电轴:右偏
心电轴偏移的临床意义
1. 心电轴左偏 常见于横位心(肥胖、 妊娠晚期、大量腹水等)及左心室 肥厚、左前分支传导阻滞等。 2. 心电轴右偏 常见于垂位心、右心 室肥厚及左后分支传导阻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