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心ppt课件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PPT课件
(一)心的主要生理功能
❖自《医学入门》提出心有血肉之心和 神明之心以来,一般认为血肉之心主 血液运行,而神明之心主人体的生理 活动和心理活动。
1.主血脉
❖涵义:心主血脉,是说心具有化生血 液、推动和调控全身血液运行的作用。
┌化血:水谷之精奉心化
∣ 赤而为血(浊气归心)
2.藏神
❖ 心藏神,又称主神明或主神志,是指心有 统帅全身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 活动和主司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心 理活动的功能。
❖ 人体之神,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之神, 是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和总体现;狭 义之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情 感活动及性格倾向等。
❖ 心所藏之神,既是主宰人体生命活动的广 义之神,又包括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狭义 之神。
之精向下输布到其它脏腑以濡
诸窍,外达皮毛肌腠
养之
─────────────────────────────
宣发卫气于体表肌腠,发挥保
将脏腑代谢产生的废水下输于
卫机体的作用
肾,成为尿液生成之源
─────────────────────────────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 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4 在液为涕
5 与秋气相通应
五行同属于金
三、脾
(一)生理功能 1、主运化 2、主统血
(二)生理特性 1、脾气主升 2、喜燥恶湿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一)生理功能
1.主运化
字面理解:运, 转运、转输; 化, 消化(变化)。
基本概念:
具有把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 微和津液,并将其吸收、转输到全 身各脏腑的生理功能。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ppt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ppt
第1页
❖中医学区分西医学基础特点 是什么?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ppt
第2页
中医学概念
❖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传统医学,经数 千年发展而形成,是中医研究人体生 理、病理以及疾病诊疗和防治一门科 学。其含有独特理论体系和丰富诊疗 技术和养生方法。它包含中医基础医 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康复医学等内 容。
第27页
❖ 2、说明人体生理功效——“阴平阳秘,精
神乃治”。
❖ 阴气平顺,阳气固密,阴阳双方在对 立制约消长中维持着相正确动态平衡,人 体生命就正常。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ppt
第28页
3、说明人体病理改变
(1)正、邪含义 正:正气,指人体结构与功效活动及
其抗病和康复能力。包含脏腑、经络、精 气血津液及其所产生维护人体健康能力。 用阴阳来区分其属性,可分阳气和阴精两 个别。
第6页
(一)整体观念 “整体”是指完整个体,“完整”
一词数学概念是不可分意思。
中医学整体观念是指机体本身完 整性和人与外环境统一性。
一个有机整体----五脏一体,形神一
体
(1)
组织结构——不可分割。
人体以五脏为中心,以心为主导,经过 经络内联脏腑,外络肢节作用,组成了心 肺脾肝肾五大生理功效系统。
病性质、疾病部位及邪正之间关系。如:
风寒表实证,
❖ 病因一风寒
❖ 病性一寒
❖ 病位一表
❖ 邪正关系一实
❖ 反应了疾病在现阶段本质,可作为治疗
疾病依据。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ppt
第18页
❖ (3)、病:疾病,
❖
疾病是指致病邪气作用人体后,
正邪斗争而引发阴阳失调所出现含有
中医基础理论篇_PPT课件
脏腑篇
五脏-肝、心、脾、肺、肾、心包
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 三焦
肝胆
一:主解毒
症状: ⑴皮肤:斑、痘、疹、暗黄、粗糙
⑵大、小便:胀气、腹硬、便秘、干
结大便色深、小便黄
二:主情志
症状:急躁、心烦易怒、情绪抑郁、乳腺增 生、胁肋胀痛、小腹胀痛
三:主藏血
症状:头晕、月经量少、色深、提前
四:主筋
症状:容易扭伤、崴脚、抽筋、酸痛
五:开窍于目
症状:干涩、疲劳、视力模糊、视力下降、
老花眼、白内障、青光眼
六:分泌胆汁,储藏于胆囊
胆
一:协助消化
症状:消化不良、胀气、 脂肪肝、酒精肝、
胆囊炎、胆结石、胆息肉等
二:主决断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症状:犹豫不决、 胆小
脾胃
一:主运化水湿
症状:眼袋、胸部结节、腹部肿胀、腿部肿胀、 白带多、经期坠胀感、赘生
(二)黑
肤色发黑、黑眼圈、嘴唇发黑、乳头发黑、腋 下发黑、鼠溪部位发黑、外阴发黑、肾的反射区 发黑
(三)痛 头痛、腰背酸痛、肌肉僵硬酸痛、关节疼痛
二:主运化气血营养
症状:气血不足、月经量少、易疲劳、肤色暗
黄或苍白
三:主肌肉紧实
症状:法令纹、面部松、胸部松、腹部松、 阴道松弛、全身肌肉松弛
四:主统血
症状:月经淋漓不断、易淤青、皮下出血点、 便血、尿血、崩漏
四:脾主免疫 症状:免疫低下、易感冒发烧、皮肤湿疹、慢性
疾病
五: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症状:口干、唇裂、嘴唇颜色深 六:脾固涉中气 症状:脏器下垂(胃下垂、子宫下垂)、低血压
大肠(排泄糟粕)
症状:便不尽、便秘、便溏、大便干、色 深
中医基础理论心ppt课件
心的功能及证治
常用的安神药朱砂、酸枣仁。 朱砂(HgS)
[性味归经]甘、寒,有毒。归心经。 [功效应用]
1.镇心安神,用于心神不宁之心悸失眠。 2.清热解毒,用于疮疡肿毒,口舌生疮,咽喉肿 痛。 使用注意:不可多服久服,忌火煅。 常用的中成药:朱砂安神丸。
6
心的功能及证治
中医与中国文化
心的功能及证治
1
心的功能及证治
(一)生理功能: 1.主血脉:心主血脉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 方面,是指心有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以 营养全身的功能。(心气充沛,心气不足, 心血瘀阻)
2
心的功能及证治
2.主神志:亦称心主神明,心藏神。 广义的神是指人体一命活动的外在表现。 狭义的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血是神的主要物质基础。 心血虚的表现:精神萎靡、反应迟纯。
朱砂1
7
心的功能及证治心、 胆经。 [功效应用]
1.养心安神,用于心悸失眠。 2.收敛止汗,用于体虚多汗。
8
心的功能及证治
酸枣
9
心的功能及证治
酸枣仁
10
3
心的功能及证治
(二)与体液志窍等的关系 1.在体合脉: 2.在窍为舌,“舌为心之苗”。 3.在液为汗。(汗为津液化生,津液是的 的重要组成部分) 4.在志为喜。 5.其华在面。 6.在腑合小肠。
4
心的功能及证治
心包络(简称心包)代心受邪, “热入心包” 痰迷心窍。----神昏谵语。 心病主要有心阴虚、心阳虚、心气虚、心 血虚、心火上炎、心血瘀阻等,多有心悸。 治疗由心引起的神志方面的病变分为镇心 安神和养心安神两种。
中医基础课程--心 PPT课件
生理:精神振奋,神志清晰,思维敏捷,反应灵敏。
病理:失眠、多梦、健忘、精神不振、谵妄、昏迷等。 心主血脉和心主神志关系密切。
一、五脏的主要功能与系统连属
2. 系统连属
(1)心在志为喜:心的生理功能与情志的“喜”有关。 (2)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全身血脉都属于心,面部色泽能反映心气 的盛衰。 (3)心开窍于舌:指心的气血与舌相通,舌的正常功能有赖于心主血脉 和主神的功能。通过对舌的观察,来了解心主血脉和心主神志的功能状 态。 (4)心在液为汗:“汗血同源”。
心火炽盛
概念:是指心火炽盛所表现出来的实热证候。 病因:
七情郁久化火 六淫内郁化火 证候:心胸烦热,失眠,面赤,口渴,舌尖红 赤,苔黄,脉数,或见口舌生疮,舌体 糜烂疼痛,或吐血,衄血,甚或狂躁, 谵语。
心火炽盛
病机分析:
内扰心神,轻者——心胸烦热,失眠 重者——狂躁,谵语 灼伤津液——口渴,尿黄,便秘 心火上炎——口舌生疮,舌尖红赤, 甚者舌体糜烂 灼伤络脉,迫血妄行——吐血,衄血
心血虚与心阴虚
病机分析:
心血虚 不能充盈脉管——脉细 不能上荣头面——眩晕,面白无华,唇舌色淡 心失所养——心悸,健忘,失眠多梦 心阳偏亢,虚火内扰——五心烦热,潮热,盗汗, 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 心失所养——心悸,健忘,失眠,多梦
心阴虚
治法与方药: 心血虚:补血养心,益气安神;归脾汤 心阴虚:滋阴降火,养心安神;天王补心丹
一、五脏的主要功能与系统连属
(一)心的生理与病理
位置:
心,位于胸腔之内,隔膜之上,两肺 之间,脊柱之前,形似倒垂未开之莲 花,外有心包护卫。
一、五脏的主要功能与系统连属
1. 心的主要生理功能
主血脉、主神志、与小肠相表里。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ppt课件(完整版).ppt
病理:
湿邪容易困遏脾气。
治疗:
“治湿不治脾,非其治也。”
最新.课件
45
(三)脾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在体合肉,主四肢 生理:
脾化生精气以养肌肉。 脾气健运 → 肌肉丰满壮实,四肢运动有力。
病理: 脾气虚 → 肌肉消瘦萎软,四肢失用。
最新.课件
46
足痿软
最新.课件
47
2、在窍为口,其华在唇
心悸心烦、失眠多梦、神志不宁、甚至 狂躁谵语
反应迟钝、健忘、精神萎靡、嗜睡、意 识朦胧甚至昏迷、不省人事
最新.课件
12
治疗方面
治法
清宫汤、清 营汤、安宫 牛黄丸
补心气、温心阳、滋心阴、 养心血、清心火、活血化 瘀、祛痰开窍
清心开窍
多种外感热病的危重阶段 热病神昏、危重急症等
最新.课件
13
(二)心的生理特性
精
狭义:指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
最新.课件
54
肾所藏之精
活力资助
先天之精
后天之精
不断培育充养
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
人出生后从饮食物中摄取的 营养成分和脏腑代谢所化生 的精微物质。
最新.课件
55
肾藏精,精化气,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
《素问.上古天真论》:“ 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 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 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 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 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 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 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 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 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 八八,则齿发去。 ”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学说(心篇)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学说(心篇)藏象学说五脏—心五脏五脏,即心、肺、脾、肝、肾的合称。
五脏的共同生理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并能藏神而成为“神脏”。
五脏—心*位于胸中,两肺之间,膈膜之上,外有心包络卫护。
形态尖圆,如未开之莲蕊。
*五行属火,为阳中之阳。
*主宰人的整个生命活动,故称心为“君主之官”“生之本”“五脏六腑之大主”01生理特性心主通明指心脉以通畅为本,心神以清明为要。
心位于胸中,五行属火,为阳中之太阳,称为“阳脏”或“火脏”。
心以阳气为用。
心阳推动心脏搏动,温通全身血脉,兴奋精神,以使生机不息。
心阳必须与心阴阴阳协调,维持心主血脉与藏神的正常功能,才能使心脉畅通,心神清明。
失常:*心阳不足失于温煦、鼓动,血液运行迟缓,瘀滞不畅——精神委顿,神识恍惚*心阴不足失于凉润、宁静,血行加速,心神不宁——心悸、心烦、失眠心火宜降人身之火,又称“少火”,即生理之火,具有温煦脏腑、养神揉筋作用的阳气。
人身之火又分君火、相火:心为君主之官,故称君火。
相对于君火,肝、肾为相火。
君火暖炽,下行以温肾阳,使人体上部不热,下部不寒,维持心肾两脏的水火阴阳平衡协调。
*心阳不能下行资助肾阳——上热下寒、阴阳失调失常:*心阳不能下行资助肾阳——上热下寒、阴阳失调02生理功能心主血脉指心气推动血液运行于脉中,流注全身,循环不休,发挥营养和濡润作用。
心主血脉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
(1)心主血《素问·五藏生成》“诸血者,皆属于心”①行血:心阳激发心的搏动,心阴抑制心的搏动,心气推动调控血液运行,营养全身。
失常:*心气不足——心脏搏动无力*心阴或心阳不足——血液运行失常②生血:“奉心化赤”,饮食水谷经脾胃运化而生成的水谷精微,其化成血液,须经心火(即心阳)的化赤。
(2)心主脉:指心气推动和调控心脏的搏动,维持脉道通利的作用。
血液的正常运行必须以心气充沛、血液充盈、脉道通利为基本条件。
失常:*心气虚:面色无华(苍白、萎黄),舌淡,胸闷气短,心悸怔忡,脉虚无力。
中医基础理论-脏腑学说ppt课件
最新版整理ppt
37
脏腑关系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1、心与肺: 生理:心主血脉,肺司呼吸。心主
血,肺主气。两者是气与血的关系、呼 吸与循环的关系。在气血的运行方面, 两者要密切配合,气行则血行。
病理:肺气不畅则心血瘀阻(肺心 病);心血瘀阻则肺失宣降(心力衰竭)
最新版整理ppt
38
2、心与脾:
生理:血液发挥正常的营养功能要依赖于脾的化 生、升清以及心气的推动运行(充盈与畅通) ,缺 一不可。心主血、主神依赖脾的化生和统血;脾的运 化依赖血脉的滋养。
病理:心血虚与脾气虚常相伴出现。思虑过度伤 心血,结脾气,出现心脾两虚的病症。
最新版整理ppt
39
3心与肝:
生理:心主血,肝藏血,血行方面 关系密切。心主神志,肝主疏泄,两者 在情志方面密切相关。
2、主藏血:
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意义:制约肝阳 过亢;防止出血;调节外周循环血量;月经;
最新版整理ppt
18
3、肝在志、在液、在体、在窍 (1)在志为怒:大怒伤肝;肝阴血不足易于发怒。 (2)在液为泪:目干涩或目眵增多、迎风流泪。 (3)在体合筋、其华在爪甲:依赖肝血濡养 (4)开窍于目:
最新版整理ppt
(4)在窍为鼻:
最新版整理ppt
11
最新版整理ppt
12
(二)脾脏
特点:脾主升清;脾喜燥恶湿
脾主运化、升清,统血。开窍于口, 其华在唇,在志为思,在液为涎。
最新版整理ppt
13
1、主运化: 运化是指脾脏具有把饮食物化生为精微,并将精微
运送至全身的生理功能。 (1)运化水谷精微:
营养脏腑、四肢百骸、筋骨皮毛。脾为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 (2)运化水湿:
中医基础理论ppt课件
经典中医著作
《黄帝内经》、《难经》 、《伤寒杂病论》等经典 著作对中医理论的发展起 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现代中医发展
现代中医在继承传统理论 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 ,与现代医学相互借鉴融 合。
中医的基本特点
整体观念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 整体,各个部分相互关联 ,需从整体角度考虑疾病 的治疗。
辨证施治
精神调养
保持心情愉悦
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避免过度焦虑和压力。
修身养性
通过修养身心来达到内心的平静和宁静。
良好的作息习惯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时间。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
治疗手段
中医治疗以中药、针灸等非手中医强调正气与邪气的平衡, 西医强调病因与病理机制的研
究。
CHAPTER 02
中医学的基本理念
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认为万物皆有阴阳两面,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 互制约。阳代表积极、向上、运动,阴代表消极、向下、静 止。人体的健康与疾病也受阴阳平衡或失调的影响。
中医基础理论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 录
• 中医基础理论概述 • 中医学的基本理念 • 中医诊断方法 • 中医治法 • 中医预防与保健
CHAPTER 01
中医基础理论概述
中医的历史与发展
01
02
03
起源与早期发展
中医起源于远古时期的医 疗实践,逐渐形成了独特 的理论体系。
经络学说
经络学说主要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循行路线和功能。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 道,与脏腑器官相连,具有联络全身各部,运行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
2024版年度《中医基础理论》ppt课件
注意事项
环境要安静,避免外界干扰;医生态 度要和蔼,注意保护病人隐私;手法 要轻柔、准确,避免过度用力或时间 过长;要结合望闻问诊,全面分析判 断。
2024/2/2
27
06
防治原则与策略
2024/2/2
28
预防为主,未病先防思想贯彻
强调养生保健
通过合理饮食、适度运动、调节 情志等方式,提高人体正气,预
望色
观察病人面部颜色与光泽,以及皮肤、 黏膜、舌苔、排泄物等颜色,以了解 脏腑气血盛衰和病邪性质。
2024/2/2
望形态
观察病人形体强弱、胖瘦及活动姿态 等,以诊察脏腑、经络、阴阳气血的 盛衰。
注意事项
要在自然光线下进行,避免有色光源 干扰;要全面观察,不可片面;注意 病人情绪变化对望诊的影响。
24
综合化
中医正在与西医相互融合,形成 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模式,为
患者提供更全面的医疗服务。
7
02
阴阳五行理论
2024/2/2
8
阴阳概念及其关系
阴阳定义
阴指事物的阴暗、寒冷、 静止、内敛等属性;阳指 事物的明亮、温暖、活动、 外放等属性。
2024/2/2
阴阳关系
阴阳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相互转化,是事物发展变 化的根本动力。
阴阳平衡
阴阳平衡是事物正常发展 变化的基础,阴阳失调则 会导致事物出现异常变化。
9
五行概念及其生克关系
五行定义
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或 能量状态,代表事物的不同属性和相 互关系。
五行相乘相侮
五行之间相乘指一行对另一行的过度 克制,相侮指一行对另一行的反向克 制。
五行生克关系
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 土生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 水克火、火克金。
中医基础理论--脏腑ppt课件
肺
输布和营养全身
糟粕→大肠。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31
生理: 气血生化有源,精力充沛,壮实。
病理: 气血生化不足,腹胀、纳差、便溏、 消瘦等。
32
运化水液
是指脾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排泄作用。
多余的水
肺宣发到皮毛→汗
肾与膀胱→尿液
生理:脾气健旺,水液运行正常
病理:水液内停 湿、痰、饮、
69
脾虚运化失调 痰饮水湿内停 肺失宣降 咳嗽喘息
70
肺气虚衰
无法通调水道 水湿内停 腹胀、便溏、水肿
71
肺与肝
肺与肝的关系主要涉及气机的调节。
肺气肃降,肝气升发,升降 协调,则气机通畅。
72
肝升太过 肺降不及
气火上逆
胁痛、易怒、 咳逆、咯血
73
肝火犯肺
肺失清肃 燥热内停
影响及肝
肝失疏泄, 气机郁结
3
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
膀胱、三焦, 其共同生理特点是主管饮食物 的受纳、传导、变化和排泄糟 粕; 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
4
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
胆、女子胞(子宫), 似腑非腑;似脏非脏。
5
脏腑学说的形成,主要有三个
方面: 一是来源于古代的解剖知识。 二是长期对人体生理、病理现 象的观察 三是长期医疗经验的总结。
24
主肃降:指肺气具有向下、向内通降和使呼 吸道保持洁净的作用。
①肺能吸入自然界的清气; ②将清气和水谷精微、津液向下布散 ③肃清肺和呼吸道异物。
25
3.通调水道
①概念:是指肺通过宣发与肃降调节 体内水液的运行、输布及排泄,起着 疏通和调节的作用。 ②与肺的宣发肃降有关
中医基础理论--脏腑ppt
中医提倡有规律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饮食 ,不过度饮食或饥饿。
中医认为劳逸结合是养生的重要原则,避免 长时间工作或学习导致的身体疲劳。
中医养生与现代医学的结合应用
中西医结合
中医和西医各有所长,中西医结合 可以取长补短,提高疗效。
病后调理
中医在病后调理方面具有独特的优 势,可以通过调理气血、调整脏腑 功能等方法帮助患者康复。
经络系统是人体统一整体的基础,当 经络系统某一局部发生病变时,可影 响到全身其他部位,并在全身出现各 种病理变化。
03
脏腑辨证
脏腑辨证的方法
01
02
03
观察症状
通过观察患者症状,如面 色、舌苔、脉象等,辨析 脏腑病变的性质和特点。
分析病因
根据患者病史、环境、饮 食等方面分析病因,推断 脏腑病变的位置和原因。
约本脏。
表里关系
五脏之间存在表里关系,即某一 脏腑与另一脏腑之间相互关联、 相互影响,如肝与酸味、绿色、 春季相应。
母子关系
五脏之间存在母子关系,即某一脏 腑为另一脏腑之母,负责滋生和促 进另一脏腑的功能。
02
脏腑经络系统
脏腑经络系统的组成
1 2 3
五脏
心、肝、脾、肺、肾的主要功能是贮藏和调节 人体的气、血、津液等精微物质。
脏腑病变的相互影响
脏腑虚实病变பைடு நூலகம்
人体各脏腑之间以及脏腑与经络之间 ,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当某一脏腑发生病变时,常影响到其 他脏腑,故在临证时应全面分析病情 ,掌握病变的规律。
虚证为正气不足,脏腑功能减退;实 证为邪气过盛,脏腑功能亢进;虚实 夹杂则为虚实并存,既有正气不足又 有邪气亢盛。
经络病变
预防保健
中医基础理论课件ppt课件
完整版ppt课件
26
●生理功能方面 各脏腑、形体、官窍有着各自不同的功 能。
是整体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这些不同 受到整体活动的制约和影响 的机能 又影响到其他机能活动,表现
出整体统一性
此期,涌现了许多各具特色的医学流派, 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金元四大家。
姓名 刘完素
张从正 李杲 朱震亨
派别
学术观点
代表著作
寒凉派 火 热 论 、 “ 六 气 皆 从 《 素 问 玄 机 火 化 ” “ 五 志 过 极 皆 原病式》 能生火”
攻下派 祛 邪 论 “ 邪 去 正 自 安 ”《 儒 门 事 亲 》
△病理方面 人类适应环境变化有积极的适应能
力,但有一定限度。
气候剧变,超过人体适应力
导致疾病发生 某些原因,削弱人体适应力
完整版ppt课件
38
与环境有关的病变如: 春多温病 夏多泄泻
季节性多发病 秋多疟疾 冬多伤寒 旦慧(好转)
昼夜疾病变化 昼安(稳定) 夕加(加重) 夜甚(严重、甚至死亡)
完整版ppt课件
完整版ppt课件
27
●病理方面
病理上的整体性即是生理整体性的反常
△任何一个脏腑发生病变,都能影响在生 理上与之相关的脏腑
例:
胆汁上泛
黄疸、口苦。
肝病→胆 胆汁排泄障碍 恶呕、厌油、
腹胀、腹泻。
△任何一个局部的病变都是整体生理பைடு நூலகம்能 失常的局部反应
完整版ppt课件
28
例:
目赤肿痛←肝火亢盛
舌体溃烂←心火上炎
成就: △ 以六经辨证和脏腑辨证等方 法,对外感疾病和内伤杂病进行辨证论治。 △ 《伤》载方113首, 《金》载方262首, 成为中医方剂学的鼻祖。 △运用了理、
中医基础课程心(精选)PPT文档23页
6
、
露
凝
无
游
氛
,
天
高
风
景
澈
。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
吁
嗟
身
后
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于
我
若
浮
烟
。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1
0
、
倚
南
窗
以
寄
傲
,
审
容
膝
之
易
安
。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心的功能及证治
(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体液志窍等的关系 1.在体合脉: 2.在窍为舌,“舌为心之苗”。 3.在液为汗。(汗为津液化生,津液是的 的重要组成部分) 4.在志为喜。 5.其华在面。 6.在腑合小肠。
4
心的功能及证治
心包络(简称心包)代心受邪, “热入心包” 痰迷心窍。----神昏谵语。 心病主要有心阴虚、心阳虚、心气虚、心 血虚、心火上炎、心血瘀阻等,多有心悸。 治疗由心引起的神志方面的病变分为镇心 安神和养心安神两种。
5
心的功能及证治
常用的安神药朱砂、酸枣仁。 朱砂(HgS)
[性味归经]甘、寒,有毒。归心经。 [功效应用]
1.镇心安神,用于心神不宁之心悸失眠。 2.清热解毒,用于疮疡肿毒,口舌生疮,咽喉肿 痛。 使用注意:不可多服久服,忌火煅。 常用的中成药:朱砂安神丸。
6
心的功能及证治
中医与中国文化
心的功能及证治
1
心的功能及证治
(一)生理功能: 1.主血脉:心主血脉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 方面,是指心有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以 营养全身的功能。(心气充沛,心气不足, 心血瘀阻)
2
心的功能及证治
2.主神志:亦称心主神明,心藏神。 广义的神是指人体一命活动的外在表现。 狭义的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血是神的主要物质基础。 心血虚的表现:精神萎靡、反应迟纯。
朱砂1
7
心的功能及证治
酸枣仁
[性味归经]甘、酸,平。归肝、心、 胆经。 [功效应用]
1.养心安神,用于心悸失眠。 2.收敛止汗,用于体虚多汗。
8
心的功能及证治
酸枣
9
心的功能及证治
酸枣仁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