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高职教育模式凸显教育的高职特色

合集下载

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是高职教育的突出办学特色——高职教育要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

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是高职教育的突出办学特色——高职教育要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

【 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要 】 高等职业教育是 以 能型、 技 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要特点的职业技 术教 育 , 负着培养 高技 能高素质人 才的使 命。 因此 , 肩 高等
职业院校要适 应经济社会发展 的需要 , 确定高技 能高素质人 才培 养 目 , 标 要适 应高等 职业教 育改革的新形 势、 新要求 , 以工学结合为切入 点大 力推行人 才培 养模 式改革 , 既要 重视 学生实践技 能的培养 , 也要 重视 学生综合 素质 的培养 , 力培养 高技能 高素质人 才。 努

挫折 。《 大学生就业违约暗流值得关 注》 指出 , 7 . %的单位 曾遭遇 有 86
学生违约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余祖光说 : 我们发 现用人单 “ 20 06年 , 教育部《 于全 面提 高高等职业 教 育教学 质量 的若 干意 位对 毕业 生的职业道德 和工作态 度要求最 高 , 关 甚至 超过 了对知 识和技 见》 文件是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当前 , 国高职教育 能 的要求 。但学 生和社会 青年 的价值观取 向与 用人单位 的要求还有 比 我 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 目标 、 以工学结合 为切入 点的人 才培 养模 式改革 较大 的差距 ” 0 8 。20 年初 全国人 代会 、 协会 的代表 在讨论 教育 时指 政
第 一 、 大 力 推 行人 才 培 养模 式 改 革 要
掉, 只开设实践操作技能课 。本人认为这是错误 的言论 , 应引起 高职教 育改革的推动者和实践者的重视 , 并加以预防和纠正。
1 明确 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 目标 、
以工学结合 为切入点的人才培养模 式改革是 改革的重点 。简单 的 说 , 学结合就是学 生在校 学习与在企业 工作相结合 的一种教育形 式。 工

浅谈高等职业学校如何实现特色办学

浅谈高等职业学校如何实现特色办学

浅谈高等职业学校如何实现特色办学[摘要]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必须突出办学的专业特色,而特色形成及其巩固的基石,只能倚藉于该领域教育工作者正视教育模式的转变、找准适应市场需求的定位、强化校企联合对学生能力培养等诸方面的认识和实践。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技术应用型人才专业特色高等技术教育在强势的社会需求和现行教育模式的矛盾中,应运而生并取得长足发展的。

然而在当代教育大发展的浪潮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也面临着市场、资金、环境、政策等多重压力。

从适应社会需求,促进学校发展的角度,正视现实,高瞻远瞩,明确学校自身的功能发展定位,寻求新的培养模式和确立与时俱进的发展目标,挖掘出适应社会整体需求的特色专业,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大胆改革,锐意进取。

一、经济发展呼吁教育模式的创新1.WTO促动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教育方面,是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强力和深远的促动。

WTO的运行,强调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公平竞争、自由贸易为原则,各成员必须遵守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国际多边贸易体制中的各种规则。

这些,就要求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变化,所培养的人才应当能够适应WTO新游戏规则,具备新的意识和新的能力。

2.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理念在改革中,应引入新的教育观点和理念。

它包括:注重产学研紧密结合,多纬度全方位满足区域和社区需要,而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办学模式,将为这一特征浇铸起天然产供渠道的基石;在管理模式中,要力求构建一个国家通过立法宏观调控、教育与劳动就业接轨、各项制度协调保障、具有多样而灵活的运行机制;在学制模式中建立一个开放的、柔性的、以学习者为本的动态学制体系;在教学模式中,须构建的是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导向的、柔性的现代教学模式,形成课程模式多样化。

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定位是为经济服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属于能力为本的教育,它是为了学生进入现实和未来市场就业或创业准备的教育。

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同时,在现代企业对一线劳动者能力标尺日新月异的今天,高职教育肩负着不断更新、提升职工素质的任务。

高等职业教育如何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

高等职业教育如何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

高等职业教育如何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摘要:本文从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教学手段、教师教育观念等方面论述如何在高职教育中何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提出高职教育应采取形式多样的、具有创新性和适用性的教育手段,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

关键词:高等教育职业教育职业体现特色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培养劳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为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注重的是对学生“技能”和“应用技术”的培养。

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学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当今大部分高等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教材组织上基本还沿袭着普通高等院校教育的思路,在教学手段上也没有什么独到的地方,没有真真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

更为重要的问题还是在于,高职教师观念上仍把高职教育看成高等教育中的“此等教育”,采用简化普通高校教学内容的办法进行教学,没有形成高职教育自身的体系,也没有突出高职教育的特点。

怎样突出高职教育的特色呢?应该在教学管理和教学实施诸多方面应该改进和完善,每个环节都应该突显出“职业”教育的特点。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要有机结合,应该把职业培养的思路“渗透”到高职教学的各个环节上。

具体而言:1、专业设置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上,应该体现“专”的特点。

应该是越具体、越明确越好,不要盲目求“大”、求“广”,学什么、学后干什么应该非常明确。

譬如,“食品”专业能不能具体到“酿酒”专业,“高分子材料”专业能不能具体到“塑料材料的加工与成型”专业,“工业加工”能不能明确到“模具加工”。

专业型人才的培养应该体现在“专”上,体现在“具体”上。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适用性专业人才的,专业设置上当然应该跟上整个经济的发展节奏,与时俱进。

社会需要什么专业,我们就培养人才,就开始什么样的专业。

其实,就应该赶这个“热潮”。

譬如今年开设的“房地产营销”专业,明年是不是改成“电子商务”专业。

高职教育要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要突出实用性的特点,这样,高职教育才有活力。

改革高职高数考核 凸显高职教育特色

改革高职高数考核 凸显高职教育特色
全 面 发 展 ,从 而 全 面 推 进 教 学 质 量 的 提 高 。
目前 《 高等数 学》考核 方法存在 的主要问题 1 教 师和学生没有真正树立与 高职教育 目标相适应的考 .

本技能外 ,还包括 对基 本知识和基本 理论 进行融汇贯通后 , 所 内化的提出 问题 、分 析问题 、解决 问题 的综 合应用能力和 创新 能力 。通过考试 内容的改革 ,使学生 在重视基础知识学 习 的 同时 ,提 高 应 用 数 学 知 识 来 解 决 专 业 实 际 问 题 的 能 力 。 考试 内容 可以分 为三个模块 :即基础模 块 、提高模块 、应用
挥 考 试 应 有 的功 效 。 2 .改革考试 内容 ,注重学生的能力考核 高职高等数学 的考 试 内容除 了基本 理论 、基本知识 、基
高等数学是高 等职业院校 的工科类 、管理类等专业 的必 修课程 ,内容 主要包括 函数 、极 限、微分 、积分和常微分方
程等 。但根据作者 对赣州几所高职 院校的不完全调查 ,约有 1 / 3的高职学生高等数学考试不及格 。 大家通 常习惯地把造 成 这种结局 的原 因归 咎于学生 的数学基 础差。面对如此情况 , 我们有必要对高等数学课 程考核方式进行 反思 ,针对学生 的 实 际 情 况 ,应 用 更 加 合 理 的 形 式 进 行 教 学 质 量 考 核 ,从 而 解 决传统考试 中存在 的一 些消极 因素 ,提高 学生学习高等数学 的热情 ,转变学习态度 ,掌 握正确的学 习方法 。需 要重新认 识考试的功能和意义 ,充分 发挥考试 的导 向功 能来 引导学生
学 园 l C D MY AE A
21 0 1年 5月
改革 高职 高数考核 凸显高职教 育特 色
何 超 赵 薇 江 西 应 用技 术 职 业 学 院

高职院校教学计划要突出职业教育特色

高职院校教学计划要突出职业教育特色
g i i g r e n r c ia rncp e fv c t n le u a in. u d n uls a d p a tc lp i i l so o ai a d c to o Ke y wor s: ih rv c to lc le e d h g e o aina o lg s;t a hig p a e c n ln;c a a t rsis h r ce tc i
Zh n Ga g i a g n y
( inR i a oao a & T c n a Istt) X h a w yV ct nl eh i l ntue l i c i
Absr c :W h n e tbl hi h e c i ln i i h r v c to a o lg s ta t e sa i ng t e ta hng p a n h g e o a in lc le e ,we s o l a r te in t h s h u d p y mo e atnt o te o su n s a ii r i i g a h i mp o me tt mp o e t e ta hng q a i .Th sp p rp i t u h tt e ta h tde t b lt ta n n nd t ere l y n o i r v e c i u l y y h t i a e o n so tt a h e c —
i g p a n v c t n l olg ss o l e c a a trz d b o ai n l d c t n a d b sa l h d a c r i g t h n ln i o a i a l e h u d b h r c e e y v c t a u ai n e e tb i e c o dn o t e o c e i o e o s

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内涵

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内涵

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内涵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经济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它与普通本科教育不同之处在于其特色内涵的独特性。

本文将探讨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内涵,以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这一教育模式。

1. 紧密结合产业需求高等职业教育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致力于培养技术技能人才。

为了更好地满足现代产业的需求,高职教育紧密结合产业,注重校企合作,通过开展实习实训、校企合作项目等形式,使学生能够实践应用所学知识,熟悉工作流程和操作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

2. 多元化经验的培养高等职业教育强调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除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外,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团队合作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等。

通过开设多元化的课程和活动,如学科竞赛、实践项目等,提供学生广泛的学习和锻炼机会,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使其具备适应复杂多变社会环境的能力。

3. 贴近社会需求的课程设置高等职业教育注重将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

通过调研社会行业需求,根据各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技术要求,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适应社会变化和发展。

4. 具有实用性的教学方法高等职业教育强调教学方法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教师在教学中注重贯通理论与实践,注重知识与技能的有机结合。

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实践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实际工作能力。

5. 职业发展的支持和引导高等职业教育注重学生的职业发展支持和引导。

学校和企业合作共同开展职业规划和实习就业指导,为学生提供专业的职业指导、岗位推荐和实习机会等资源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提高就业竞争力。

总之,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内涵在于紧密结合产业需求、多元化经验的培养、贴近社会需求的课程设置、具有实用性的教学方法以及职业发展的支持和引导。

这一教育模式通过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及其发展研究

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及其发展研究

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及其发展研究一、引言高职院校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热点之一。

高职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其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实践技能培养,课程设置更加贴近社会需求,教学模式更加注重“产学研”合作,能够有效地满足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本文就针对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及其发展进行研究和探讨。

二、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其培养模式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教学与实践的结合,充分发挥教育中实践的重要作用。

2.课程设置紧贴市场需求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更加贴近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注重教学与产业的结合,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实际操作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实践教学强化学生能力高职院校注重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教学,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4.产学研深度融合高职院校注重产学研合作,通过将学校培养的优秀人才引入企业实际操作中,推进产业技术进步和人才培养,真正实现校企共同发展。

三、高职院校发展的现状及趋势1.行业市场需求日益增长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特别是在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文化创意等领域,应用性强的高职人才更加受到行业市场的青睐。

2.教育质量不断提高高职院校在教育质量上不断提高,符合社会需求的优质应用型人才越来越多,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不断提升了深造和就业竞争力。

3.教学模式不断升级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正在不断升级,越来越多的实践学习、产学研合作、教学质量评估等新模式不断涌现,对未来高职教育的发展和提高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四、高职院校发展建议1.注重课程设置,紧贴市场需求高职院校应注重课程设置,从市场需求、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设计更加贴近实际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尤其是注重实践教学,推行多元化的讲授方式和评估方法。

高职教育“三教”改革的路径探寻与实践策略

高职教育“三教”改革的路径探寻与实践策略

高职教育“三教”改革的路径探寻与实践策略摘要:高职教育要培养能工巧匠和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必须围绕“三全”育人,深化“三教”改革。

高职“三教”改革应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职业能力为导引,以建设优质课程、“效能课堂”为重点,以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主线,以创新管理机制、教学模式为依托,着力打造具有结构化功能的高水平“双师”型队伍,开发凸显职教特色的多样化教材,探索符合学生学情特点和技能形成规律的教学方法,以推动“课堂革命”,重构“课堂生态”。

关键词:高职教育“三教”改革课堂革命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传统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完整的学科体系和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开发课程,培养人才,这对具有确定性、重复性和可分解性的职业技能的培养,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当劳动者的职业素质与创新工作能力逐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瓶颈时,按照完整学科体系和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建立的以传授书本知识为主的传统育人模式,便显露出在就业竞争中的茫然和无所适从。

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组织方式的变革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体经济逐渐由劳动密集向技术密集转变,“知识本位”的职教理论便被“能力本位”的职教理论所替代。

“能力本位”的职教理论在教育目标上,强调学生核心素养和职业行为能力的培养;在教育方法上,强调针对特定工作或工种进行“师傅带徒弟”的实践教学与岗位技能培训;在教育理念上,倡导按照人本主义与建构主义理论,重视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和个体的终身发展;在教学管理上,实行灵活的“学分制弹性银行”管理。

正因如此,基于能力本位的职教改革注重以学生职业升迁发展为导引,以专业服务的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知识、素质与能力为评价人才的标准,强调依托“双师结构”的教师队伍、工学交替的教学活动和任务驱动的探究式学习整体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鉴于此,笔者结合我校推进“三教”改革的实践,就其路径与策略谈点粗浅看法。

一、职业教育“三教”改革的路径探寻(一)“三教”改革应以培养“核心素养”、职业能力为导引。

(完整word版)高职教育八大特点

(完整word版)高职教育八大特点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新的类型。

高等职业教育的产生,加速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为我国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和综合国力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当前,党和国家把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加以实施。

探讨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对于我们把握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创办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一、培养目标的职业定向性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总原则和总方向。

高等职业教育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具有服务于特定职业岗位群或技术领域的强烈针对性,也就是说,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不是“通才”,而是具有综合职业能力、胜任某一具体岗位的专才,是能够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

这是一种具有明确职业价值取向和职业特征的高等教育。

它与本科教育的最大区别在于明确的职业价值取向和职业特征,而与中等教育的最大区别在于它的高等教育属性。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满足以下的要求:(1)要使学生获得就业谋生所必需的岗位技术能力与职业素质;(2)使学生具备一生职业发展与迁移所必需的相对完整的某一专业技术领域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3)尽可能在人文素质、思维方法及终身学习能力等方面,为学生成就其人生的事业打好一定的基础。

总之,其培养、培训过程及每一个环节都要以掌握岗位技能为目的,把培养目标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及生产一线的实际需要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培养目标具有明确的职业定向性。

二、教育教学的实践性高等职业教育为了实现其培养目标,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手段、教学方式上突破了普通高等教育的模式,凸显了教学的实践性.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以岗位需要、实践操作为目的,使受教育者和培训的对象熟练地掌握特定职业所需要的技术技能,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掌握技术原理、熟练技术操作。

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以应用技术为重点,在教学中突出教学的实践性,围绕实践组织教学内容.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注重理论为实践服务,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组织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

中专升格高职应实现3个“转变”

中专升格高职应实现3个“转变”

目前 , 国有相当一部分高等职业技术学 院是在原 中等职 我
业 学校 的基础上升格而成的。从客观上讲 , 这是产业结构调整 和地区经济发展对 高素质劳动者 和高层 次技术应用型人才培 养 的要求。 另一层面上讲 , 中等职业学校提高办学层次 、 从 是 增 强发展后劲 的一种探索途径 。笔者之所 以称其为探索途径 , 原 因有 : 1 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本 身发展 的历史 不长 , () 包括办学
学模式和师资队伍建设 的要求, 转变教育观念、 从 转变课程设置和转变教 学模式 3个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 - 高等职业教 育; 育观念 ; 教 课程设王 ; 学模 式 教
中 图分 类 号 :6 0 C 4 ,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6 1 2 6 20 )2— 0 7—0 17 —14 (0 6 1 0 1 3
首先应 当实现三个 “ 转变” 即转变教育观念 、 , 转变课程设置 、 转
变教学模式 。
1 实 现 由 中专 向高 职 的 整体 教 育观 念 的 转变
实现 由中专教育向高等职业教 育的转变 , 整体教育观的转 变起着先导作用。 1 1 实跣 由中等囊 育向 高等囊 育的囊育^更. . 吃的转变
知识 含量 的多少 和水平的高低 ,将各类专 业技术大致上划 分 为: 技艺 ( 手工技术 ) 技能、 、 技术 、 技 ( 科 理论技术 ) 高科技 ( 、 高
新理论技术 ) 5个层次。技术作为一种生产实践 的方法体系, 每
项专业技术又可分解 为生产经验、 科技知识、 技术实体 (r ) -具 和技术管理 4个要素。不 同层次的专业技术 , 4 其 个要素的 比 例是各不相同的。技术层次愈高, 科技知识和技术管理要素的 比例愈高 , 相应的技术实体也愈复杂 “。要掌握新技术 知识 , 】 操 纵高新技术实体必须要有更高 的文化和专业理论基础 。因此 ,

如何加强实践教学 突出高职教育特色

如何加强实践教学 突出高职教育特色

参与到人才培养 的全过程之 中 ,企业要 与学校共 同组 织好学生 的相关专业理论教 学和技能实训 作 ,提高 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 为学生就业 、 创业服务 。

高等 职业 教育是 以就业为 主的教育 ,人才培养要
突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 , 满足职业 岗位的知识 、 能力 、 素质 的需要 。因此就业导 向、 能力本位是高等职业教育 课程设置 的核心依据 。课程设置 与岗位群的职业标准 相融合 , 高职院校要积极与行业 、 企业合作开发课程 , 根 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 ( ) 群 的任职要求 , 参照相关的职 业 资格标 准 , 改革课程体 系和教学 内容 , 建立 突 出职业 能力培养 的课程 标准 , 规范课程教学 的基本要 求 , 提高
到企业 满 意 ” 。适 应 就业 市 场 , 职教 育就 是 就 业 教 育 。 高 高 职 教 育 要 以就 业 为 导 向优 化 教 育教 学 全 过 程 ,企 业
程体 系。建立健全实施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的制度 , 依据
与用人 单位和学生签订 的培养 目标协议 ,制 订培养计 划; 建立 有厢人单位参与 的专业建设 指导委员会 , 同 共
“ 高等 职业教育 ” 这个名 称 , 目前 为止 还是我 国 到
独 有 的 ,类 似 的教 育 形 式 和教 育 机构 在 大 多 数 国家 都
为宗 旨、 以就业 为导 向的方针。普通高等教育理论 型教 学居于主体地位 , 以培养学科型人才为特征 , 践教学 实 不是优势 , 强调实践为理论 服务。高职教育的培养 目标
动手能力的培养 , 使学 生掌握 最新的工艺和技能 , 将其 贯穿 丁学历教育 的全过 程 ,以此来组 织教学 内容 和课
适应社会 经济发展 ,当前我 国正处 于改 革与发展 的重要 战略机遇期 , 走新型] 业化道路 、 一 建设 创新型 国 家、 建设社 会主义新农 村 、 建社会 主义和谐 社会 , 构 都 需要培养一大批高技能人才 。当前我们所面 临的严 峻 问题是 面向生产 、 建设 、 管理和服 务第一线 的技能 型人 才尤其是 高技 能人才严重不足 。为此高职院校存课 程 改革过程 中要适应社 会需求 , 紧密联系经济发展实 际 , 走工学结合 、 校企合作 、 产学研相 结合 的道路 , 使高 职 教育成 为“ 企业 眼中的教育—— 反映企业需 求 , 企业 手 中的教育——实现企业参 与 ,企业心 巾的教 育——达

论高职院校的发展特色

论高职院校的发展特色

论高职院校的发展特色在当今社会,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高职院校以为社会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以满足社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为己任。

因此,高职院校的发展特色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产教融合是高职院校发展的主要特色之一。

通过将课堂教学与实际生产相结合,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还可以满足企业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更加灵活,能够及时适应市场的变化和需求。

除了传统的工科专业,高职院校还开设了许多新兴专业,如电子商务、新媒体营销等,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这种灵活的专业设置使得高职院校能够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满足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

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的重要特色之一。

通过大量的实践课程和实训项目,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同时,高职院校还与企业合作,开展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等项目,使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高技能水平。

这种实践教学的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企业的需求。

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批既有理论素养又有实践经验的教师。

这些教师不仅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还拥有在企业工作的经历,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

高职院校还通过引进企业人才、聘请行业专家等方式,不断优化师资结构,提高教学质量。

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浓厚,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社会责任感和感恩心态等方面的素质。

高职院校还通过开设人文素质课程、举办学术讲座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水平。

总之论高职院校的发展特色主要表现在产教融合、专业设置灵活、注重实践教学、师资力量雄厚和校园文化浓厚等方面。

这些特色使得高职院校能够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并且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具有特色。

高职教育的特色及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高职教育的特色及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高职教育的特色及创新创业教育模式高职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特色鲜明的教育模式和培养方式,为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传统的高职教育模式基础上,逐渐涌现出一系列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首先,高职教育的特色体现在注重实践教学和职业素养培养方面。

相比于普通本科教育,高职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注重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训机会,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中。

同时,高职教育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如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使他们更好地适应职业发展。

其次,高职教育的特色还体现在与行业紧密结合的就业导向上。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型人才,因此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紧密结合行业的需求。

高职院校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实习、校企合作项目等形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实际工作环境和行业需求。

同时,高职教育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鼓励他们在毕业后自主创业,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高职院校逐渐采取了一系列新的教育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首先是开设相关创新创业课程。

高职院校将创新创业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通过课程设置、案例分析、创业模拟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

其次是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高职院校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创业实践活动,如创业竞赛、创业讲座、创业实践基地等,提供平台和资源支持,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机会和条件。

此外,高职院校还与企业、产业园区等形成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创业支持和资源,帮助他们成功创业。

高职教育的特色与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实施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高职教育通过特色培养模式,使得学生能够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更好地适应职业发展。

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实施则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了机会和平台,培养了一大批具备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人才。

“职校特色”在高职英语中凸显论文

“职校特色”在高职英语中凸显论文

“职校特色”在高职英语中的凸显摘要高职教育兼具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是以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职业教育。

在英语教学中应该凸显职校特色,强调以职业教育为基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关键词高职职校特色英语教学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意见》明确指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

然而,现在一些高职院校一味向本科院校靠拢,在英语教学中沿袭本科教学模式,而没有挖掘职业院校的特色,不能妥善处理好职业性和学术性之间的关系,导致了学生的英语知识技能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毕业后面临很大的就业困难。

一、明确高职英语教学目标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的特征是重技能、重实用,有很强职业岗位针对性,注重以能力为本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提出了“以实用为主,以应用为目的”的教学思想,因此,高职英语的教学目标应该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相一致,关注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除了让学生掌握大纲要求的基础知识之外,还要侧重于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讲究实用化、特长化和专门化,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使学生在今后从业中能够在与所学专业相关的涉外场合进行熟练的语言交际,比如加入商务英语、会计英语、旅游英语、工业英语等方面的内容,让不同专业的学生都可以真正适应市场对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

二、实现职业性与学术性融合现行的高职院校英语课程体系无论是教材选择,还是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基本上沿袭了普通高校的英语课程,过分关注了英语的学术性,而忽视了英语的职业性。

高职英语承载着促进高职大学生健康、高效、优质就业的重务,因此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必须处理好普通高等教育重视基础理论和职业教育注重实用技能培养的关系,不应过分强调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的传授,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词汇、语法结构和其他一些理论知识即可,把传统的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内容转变到提高学生综合性实用能力的内容上来,发展学生的各项基本技能,在英语听、说、读、写、译诸项能力中根据高职学生的专业方向进行侧重培养,使学生通过英语学习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以便他们能够更好的适应今后工作岗位的需求。

高职教育的特色与优势

高职教育的特色与优势

高职教育的特色与优势高职教育是中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特色和优势使其在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专业设置、实践教学和就业潜力等方面,探讨高职教育的特色与优势。

一、专业设置多样化高职教育注重实践应用,因此专业设置更加多样化。

与普通大学相比,高职学院开设了更多与社会需求相契合的专业,涵盖了工商管理、旅游管理、电子商务、汽车技术等多个领域。

这些专业的设置紧密联系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并提高了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二、实践教学的突出优势高职教育注重培养实践能力,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项目,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实践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具有重要作用,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变化。

三、与企业合作的紧密联系高职教育与企业合作的紧密联系是其独特优势之一。

高职学院与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实践基地的合作模式,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和实践。

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行业需求和市场动态,提前适应职业规划和发展。

同时,企业也能够通过与高职学院合作,培养出更适应其需求的人才。

四、就业潜力的广阔性高职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其在就业市场上具备良好竞争力。

许多高职学生在校期间就有机会接触真实的工作岗位,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这为他们顺利就业提供了保障。

另外,高职教育相对于普通大学的学制较短,学生可以更快地进入职场工作,实现经济独立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综上所述,高职教育以其多样化的专业设置、突出的实践教学和与企业合作的紧密联系,以及广阔的就业潜力,展现出其在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方面的特色与优势。

高职教育的发展不仅需要政府的支持,也需要社会各界对高职教育的认可和重视,共同推动高职教育健康发展,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加强实训教学,凸显高职办学特色

加强实训教学,凸显高职办学特色

0 引 言
高职教育 的永恒主题 是培养社会需要 的高素质技
能型人才 , 具有实践教学时 间长、 实践教 学环节多 的特 点,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重点是 教学过程 的实践性 、 开 放性和职业性 的统一 , 倡导 “ 实一体 ” 结合 的学 习 理 相 模式 , 即做 中学 、 中做l 。建立起 校 内外相结合 的实 学 l j 践教学体系和完善的实训条件对保证高 素质技能型人 才培养 质量、 生职业技 能和素质 的养成起着 至关重 学
实验 、 电工 电子 技术 实验 等就是 如此 ; 对于一 些危 险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要 的作用 , 本文以校 内实训教学为主进行讨论 。
性 高 、 备投 资大且 利用率 低 的课 程实 验 , 通过建 设 可
立 虚拟 实验来 弥补 。
1 高职教育实践教学 的三个关键环节
实验, 即课 程 实验 , 主要 是 在 校 内实 验 室 进 行 。
On S r ng h n ng Pr c i a a ni g a d H i hlg i g t e t e i a tc lTr i n n g i htn t o e o a h ng o i e c to a u a i n he M d fTe c i fH g r Vo a i n lEd c to
加 强 实训 教 学 , 凸显 高职 办 学特 色
王 晓江 , 怀 晓 , 罗 梁熠 葆 , 普礼 张
( 陕西工业职业 技术学院 , 陕西 咸阳 720 ) 10 0

要: 实训 教 学是 高职 学 生 专 业 基 本技 能 、 业 综 合 技 能 和 就 业 能 力提 高 的 重 要 途 径 , 高 职 教 育 三 个 关键 性 实 专 是

科研课题论文:31585 高职教育凸显“职业性”之探索

科研课题论文:31585 高职教育凸显“职业性”之探索

职业教育论文高职教育凸显“职业性”之探索王浒在《跨世纪高等职业教育的思考》一文中依国际惯例(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提出教育事业包括两大体系,普通教育体系和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据此,高等教育被划进普通教育体系,而高职教育则归入职业技术体系。

而这一划分也明晰了高职教育与高等教育的不同之处,即其强化“职业性”之特点。

我国的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在发展过程中也不是很规范,既定目标和实际定位间存在巨大差异,与普通高等教育边界模糊,甚至有部分高职院校的功能基本和普通高等教育院校相同,完全体现不出职业教育的特点和所长。

社会的飞速发展急切需要我国高职跟上时代的步伐,突显“职业性”特色是中国高职教育走内涵式发展的必由路径。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该命题进行初步的探索。

一、高职院校是高职教育突显“职业性”的平台(一)工学结合,树立校企合作办学的理念“高职教育能否办出特色,培养的人才是否满足企业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参与程度”。

高职院校应大力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组建有企业人员参与的办学委员会,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企业和社会的实际需求来确定学院的专业人才培养方向。

(二)大力开展高职教学改革国家教育部要求高职院校“建立以基本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体系,专业课应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

通过广泛搜集相关行业、职业和岗位的信息,以提升高职学生职业岗位能力为主线,以帮助学生就业为导向,学习、借鉴其他院校的成功经验,促进专业课程体系的科学设置,积极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定期召开工作研讨会,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不断优化;进行IS9000,质量认证,建立有效的质量监控体系;全面推行绩效管理,完善人才激励体系。

(三)调动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积极性高职院校应主动承担企业的员工培训、技术服务等任务;组织骨干教师帮助企业编写《岗位培训标准》《技能考核标准》等培训教材;建立“职业技能鉴定站”,为企业提供职业技能鉴定;根据企业实际需要,为企业提供“订单式”人才培养。

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科特色

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科特色

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科特色高等职业教育是指培养具备一定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的职业人才的教育阶段,其学科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职业技能导向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科特色之一是职业技能导向。

与传统的学术型教育相比,高职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

各个专业的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实际工作需求,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在毕业后快速适应职业环境,并能胜任相关工作岗位。

在高职学科中,实训和实习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实践操作,学生能够真正掌握所学专业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

二、产教融合高等职业教育的另一个学科特色是产教融合。

为了更好地培养与社会需求相符的职业人才,高职教育与产业界的紧密联系十分重要。

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模式得到进一步加强,通过合作办学、项目合作、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方式,实现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的有效对接,促进学生就业和企业发展。

这种产教融合的模式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也有助于教师了解行业最新动态,提高教学质量。

三、应用研究导向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科特色还包括应用研究导向。

与传统的理论研究型教育相比,高职教育更加注重应用研究的开展。

学校根据行业需求和社会发展趋势,开展相关领域的应用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师也积极参与应用研究项目,将研究成果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最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四、终身学习意识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科特色还体现在培养终身学习意识方面。

高职教育不仅关注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职业技能的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学生必须具备不断学习和适应新知识的能力。

因此,高职学科特色之一是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能够不断学习、适应和发展。

总之,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科特色体现在职业技能导向、产教融合、应用研究导向和终身学习意识等方面。

这些特色使得高职教育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出适应职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推进高职教学改革凸显高职教育特色

推进高职教学改革凸显高职教育特色

这 些特色鲜 明的学校 , 受到社会 的欢迎 , 展潜力 就 发
大。
( ) 才培 养 方案 要 科 学 可行 二 人 人 才 培 养 方 案 是 确 保 人 才培 养 目标 实 现 的技 术 方 案 ,构 建 与 本 专 业 人 才 培 养 目标 高 度 一 致 的 人 才 培 养 方案 的关键 在于 建 立符合 职业 教育 教学 规律 、 可 调 控 的 教 学 内容 、 学 方 法 、 学 手 段 以 及 教 学 管 教 教 理 体系和教学评价体系 。
节进 行 大 刀 阔 斧 的改 革 。
二 、 职 教 学 改 革 的 主 要 内容 高
任 何 形 式 的教 育 的 最 终 目的 都 是 为 了 培 养 满 足 社 会 需 求 的各 种 层 次 和 各 个 领 域 的人 才 ,高 职 教 育 自然 也 不 例 外 。因此 , 准 确 把 握 高 职 教 育 人 才培 养 要 目标 , 人 才 培 养 目标 为 出发 点 , 现 在 的 人 才培 养 以 对

[ 文献标 识码】 A
[ 文章编号】0 2 4 0 (0 9 1 - 0 0 1 0— 17 2 0) 0 01 - 2 5
我 国 高 职 教 育 现 状 随 着 经 济 的 高 速 发展 ,我 国高 等 职 业 教 育 得 到 了 迅 猛 发 展 ,但 同 时 也 出 现 了 很 多 问 题 并 面 临 着 严 峻 挑 战 。 当 前 我 国 高 职 教 育 存 在 的 主 要 问题 是 培 养 的 人 才规 格 与 社 会 需 求 不 相 符 ,具 体 表 现 为 一 方 面 市 场 需 求 的 各 类 技 能 型 人 才 普 遍 缺 乏 ,企 业 高 薪 聘 请 高 级 技 术 人 员 而 难 得 ;另 一 方 面 则 是 各 高 职 院 校 培 养 出 来 的大 量 毕 业 生 找 不 到 工 作 ,培 养 目标 与 就 业 实 际 需 求脱 节 。可 见 , 国 高 职 教 育 已明 显 滞 后 于 我 社 会 经 济 发 展 对 高技 能 人 才培 养 的 需 求 【2 lJ 么 , J。那 I 出 现 这 一 问题 的原 因 是 什 么 ? 宏 观 上 , 因 为教 育理 念 相 对 落 后 。我 国 高 职 教 是 育理 念 已逐渐 向 “ 就业 为导 向 , 学生 为 中心 , 以 以 以 能 力为本位 ” 方 向转变 , 是 , 实践 过程 当 中还 的 但 在 没 有找 到 比 较 有 效 的 方 式 使 这 一 理 念 得 以 有 效 的 贯 彻和落实 。 微 观 上 , 因 为 我 国 高 职 教 育 在 课 程 体 系 、 学 是 教 内容 、 学方法和考 核方式 上 , 明显与现 代高职 教 教 都 育 要 求 不 符 ,不 能 适 应 现 代 高 职 教 育 人 才 培 养 的 需 要 。为 了 更 好 地 适 应 现 代 高 职 教 育 的 需 求 , 要 高 职 需 院 校 开 展 ~ 系 列 的 课 程 改 革 、 学 改 革 , 索 新 的人 教 探 才培 养模 式 。 目前 ,随 着 高 职 高 专 人 才培 养 水 平 评 估 和 示 范 性 高 职 院 申报 工 作 的相 继 开 展 ,高 职 教 育 教 学 改 革 达 到 了 前所 未 有 的高 潮 。

浅谈高职院校的特色教育

浅谈高职院校的特色教育
。 出 了 高职 院 校 应 从 “ 、 、 、 、 、 ” 方 面形 成 特 色教 育 的观 点 。 本 提 特 质 技 合 能 元 几 关 键 词 : 职 院校 ; 色教 育 高 特 参 边学 、 干 、 提 高 , 学 校 老 师 和 边 边 在 高 职 教 育 是 一 种 职业 教 育 , 国际 职 业 教 育 中 的 特 色 教 台 为 我 国 职 到 基 地 顶 岗 实践 , 与 生 产 和 管 理 , 孩 和 学 到 职 、社 业 教 育 的 发 展 提供 l广 阔 的 想象 空 间与 教 育 模 式 。 们 应 学 习 韩 国 为 企 业 人 员 的 共 同 呵 护 下 完 成 了 由 “ 子 ” “ 生 ” “ 业 人 ” “ 会 『 我 r提 高 职 业教 育 的 社 会地 位 所做 的 务实 的 具 有 强 大 力 度 的 改 革 ; 鉴 人” 借 的角色转变过程。 ④在互惠互利的基础 上, 发挥社会教育资源 充分 继 学 农 、学 工 等 借 英 园不 但 把 职 业 教 育 与普 通 教 育 等 同 并列 , 且职 教 学 生 能 够 就 滨 到 的 效 益 . 续 实行 “ 院+ 户 ” “ 院+ 厂 ” 实 训 模 式 , 鉴 德 国 职 而 双 模 建 批 研究生层 次 : 究澳大利亚 即使是大学本科 生 、 士生 , 研 硕 甚至 博 士 生 , 业 教 育 的 “ 元 制 ” 式 , 立 ・ 相 对 稳 定 的 校外 实 训 基 地 。 4产教 结 合 。 求 合 作 。 . 寻 也 必 须取 得 T F 技 术 和 继 续 教 育 ) 院 的 培 i 证 书 , 能 在 生 产 经 A E( 学 J I l 才
维普资讯
科技信 息
0治校方略 0
S I N E I F MA I N C E C N OR T O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变高职教育模式凸显教育的高职特色
我国高职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一直沿用大学本科教育体系和教学理念,不能很好的体现职业教育特色,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却缺少相应的实践能力。

为此就需要我们改变现状,及时更新高职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构建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全面凸显职业教育特色,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培养出的人才更加具有职业化特点,满足社会单位的用人需求。

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首先分析了高职教育现状,然后论述了转变高职教育模式,凸显高职教育特色的对策,以期对同行有所帮助。

标签:高职教育模式职业特色课程体系教学理念
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已经有30多年的时间,为社会各个领域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职业人才。

高职教育改革和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正逐步向着纵深化方向发展。

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高职教育本科化现象十分常见,导致所培养出来的人才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主要是缺乏实践能力、专业素质较差。

面对这种情况,就希望我们进一步加快课程体系改革,转变传统教育模式,摆脱本科教育局限,凸显职业教育特色。

一、高职教育现状
1.缺乏有效的教育定位
最近几年,随着高等职业教育不断向着市场化方向发展,但很多高职院校始终没有明确相关专业课程定位,学生职业人文素养、专业能力培养大多处于缺失状态。

从现阶段的高职院校教育体系来看,课程开设、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确立都存在较大的随意性,这就使得整个人才培养不科学,培养出来的人才适应不了具体的工作岗位要求。

2.教学体系缺乏创新性
高职院校在课程体系设置过程中,所沿用的教学体系脱胎于本科教学,很多教材来自于本科院校,实际上是本科传统教材的微缩版,只是将某些课程内容删减,降低了教学要求,不能很好地体现高职教育应有的职业特色。

由于专业理论课程设置一直沿用本科教学体系,高职院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导致高职学生缺乏应有的实践能力,他们进入工作岗位之后,难以适应相关工作岗位要求。

3.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很多高职院校在开展人才培养过程中,不能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不能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使得高职院校所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十分模糊。

高职学生在开展专业学习过程中,不能将理论学习应用到实践。

很多学生对于理论学习感到十分反
感,并且不具备很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在进入工作岗位后,缺乏竞争优势。

二、转变高职教育模式,凸显职业教育特色的对策分析
1.反思高职教育现状,转变教育理念
积极探索高职教育新模式,实现高职教育模式改革,首先就要对现阶段高职教育现状进行反思。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总体上还是沿用大学本科教学模式,以理论教学为主,忽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掌握教学节奏,将学生禁锢在课堂上,教师念教材,主要以黑板理论讲解为主,实践教学处于理论教学的从属地位。

实践教学训练环节,主要以演示实验为主,实训实习不是真正岗位上的实践操作,而是将理论课堂讲解演变成一种操作模仿,与真实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存在较大差距。

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并不是用灌输式教学模式或操作模仿就能培养出来的。

高职专业人才培养,虽然离不开课堂教学但课堂教学并不能沦为理论教学的阵地,应该进一步突出实践操作。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注重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培养,强化实践性教学主体地位,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创建高职教育新模式。

2.专业课程开发应该适应市场人才需求
高职院校能否培养出高素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高级技能型人才,专业课程设置是否科学成就为关键,而构成专业的课程体系又是主要影响因素。

因此科学进行课程开发,是转变高职教育模式,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核心内容。

高职院校任何专业在设置和课程开发过程中,必须要接受市场检验,必须要围绕职业能力培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学生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工作能力培养为主线,不断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定向选择,明确教育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有机整合、排列各种教育资源。

课程体系在建设过程中,要逐渐打破学科界限,要本着强化学生能力,培育优化教学体系,合理组合教学资源,尊重学生认知规律,本着缩减课堂教学课时、增加实践操作机会的原则,构建科学的教学管理体系,突出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实用性、先进性和就业岗位的适用性。

3.构建以职业为特征的高职教育模式
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职业教育开展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白,职业道德与职业能力之间的关系,只有职业道德高尚的专业技能人才,才能更好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赢得他人尊重;其次,要健全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在高职教育改革创新过程中,高职院校应该立足当地、服务企业,与区域内企业加强联系,掌握用人单位的用人信息,与用人单位签订人才培养协议,面向社会发布招生信息,说明人才培养方向、培养目标、就业去向,与学生签订就业培养协议。

同时,高职院校通过单独招生或提前录取等模式,招收高素质的学生,提高生源质量。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构建有用人单位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全面落实人才培养细则,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同时还要进一步创新高职院校管理模式,建立教学、学生管理、实习实训、就业指导等一体化的管理模式,构建全过程跟踪服务管理模式,建立与用人单位密切合作、沟通交流的有效机制,明确双方职
责和权力;再次,按照经济社会人才需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采用更加灵活的办学模式,开展分层教学。

继续推广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健全完善的学生顶岗实习制度。

最后,强化技能培训,推行双证制度。

要重视学生专业实习实训,创建完善的实训基地,在学校内外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使高职学生最后一年能够到实习单位进行顶岗学习,以适应未来工作岗位需求。

在教学计划制定过程中,应该进一步加大实习实训比重,提高人才培训质量。

在对人才考核评价过程中,由过去注重成绩考核向着注重实践能力转变,推行双证制度,将各专业职业资格证书考取纳入到教学计划,并在高职院校内部建设技能鉴定点,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就近提升学生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

參考文献
[1]丁贵英.深化改革实现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 2010(01):63-66
[2]万军.深化改革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商学院高职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职业技术教育研究. 2003(07):11-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