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设计思路的书写归纳
初中化学实验设计思路
初中化学实验设计思路第一篇范文:初中化学实验设计思路化学实验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有助于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能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因此,在初中化学实验设计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实验技能和兴趣,以及实验的安全性、可行性和教育性。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初中化学实验设计的思路。
二、实验目标明确在设计初中化学实验时,首先要明确实验的目标,即学生通过实验要掌握哪些知识、技能和方法。
实验目标应具有针对性、可行性和层次性,以便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观察、思考和操作。
例如,设计一个关于“二氧化碳的性质”的实验时,实验目标可以包括:了解二氧化碳的溶解性、酸性和灭火原理,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和仪器实验材料和仪器的选择是实验设计的关键。
在选择实验材料时,要考虑到材料的稳定性、安全性、经济性和环保性等因素。
同时,要尽量选择学生熟悉且易于操作的仪器,以降低实验难度,提高实验效果。
例如,在设计“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时,可以选择石灰石和稀盐酸作为实验材料,使用试管、酒精灯、导管等仪器进行实验。
四、合理设计实验步骤实验步骤的设计应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原则,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逐步提高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
同时,实验步骤应具有可操作性和重复性,以便学生能够顺利地进行实验,并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和解决问题。
例如,在设计“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时,可以将实验步骤设计为:1. 准备实验材料和仪器;2. 组装实验装置;3. 进行实验操作;4. 观察实验现象;5. 分析实验结果。
五、注重实验安全与环保在设计初中化学实验时,要充分考虑实验的安全性和环保性,确保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环境保护。
教师应向学生讲解实验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加强实验过程中的监控和指导,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同时,要引导学生养成环保意识,减少实验过程中的废弃物产生,保护实验室环境。
新教材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 精品实验专题讲座4 实验设计思路的书写与完善
[技能必备]1.“四步法”规范书写实验步骤2.探究性实验与验证性实验的比较[技能训练]1.(2022·重庆一中调研)为了验证小鼠的特异性免疫既与来自胸腺的T细胞有关,也与来自骨髓的B细胞有关,科研人员做了如下实验:实验步骤:(1)切除小鼠的胸腺,并用大剂量X射线照射去除胸腺的小鼠,使小鼠完全丧失免疫功能。
(2)把完全丧失免疫功能的小鼠平均分为三组,标记为甲组、乙组、丙组。
(3)给甲组小鼠输入________;给乙组小鼠输入________;给丙组小鼠同时输入来自胸腺和骨髓的淋巴细胞。
(4)一段时间后,检测小鼠的免疫功能的恢复状况并记录。
实验结果:①甲组小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乙组小鼠细胞免疫功能不能恢复,但产生抗体的功能得到一定恢复。
③丙组小鼠免疫功能基本恢复。
实验结论:小鼠的特异性免疫既与来自胸腺的T细胞有关,也与来自骨髓的B细胞有关。
答案实验步骤:(3)来自胸腺的T细胞来自骨髓的B细胞(4)实验结果:①细胞免疫功能恢复,但不能产生抗体解析根据分析和题干给出的部分实验步骤可推知,(3)应为给甲组小鼠输入来自胸腺的T细胞;给乙组小鼠输入来自骨髓的B细胞。
根据实验步骤可知,甲组小鼠输入的是来自胸腺的T细胞,T细胞在细胞免疫中起重要作用,故实验结果①应为甲组小鼠细胞免疫功能恢复,但不能产生抗体。
2.(2022·福建厦门质检)疫苗从研制走向临床使用,需经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等多重检测,以保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陈薇团队对上述复制缺陷重组腺病毒疫苗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及其保护效果进行评价。
图1、图2表示不同的接种剂量和接种方式对小鼠免疫的影响,图3表示接种不同剂量疫苗,14天后接种新冠病毒,72小时后检测小鼠肺组织的病毒含量。
(1)IFNγ是一种能增强细胞毒性T细胞活力的细胞因子,在免疫系统组成中,它与抗体均属于________。
《实验设计思路的解题技巧》
有关生物实验思路的解题技巧遂川中学郭安玉近几年高考生物中实验思路是常考题型,同学们最害怕做这类题型,所以得分率很低。
下面介绍一下实验思路的解题技巧,愿对大家有所帮助。
探究或验证类实验都要先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然后弄清该实验要分为几组,实验思路基本上可以写出来。
一般实验设计思路的叙述是:将实验材料分为几组,然后施加自变量(空白对照:一般是一组有自变量,另一组不处理),最后观察(检测)因变量,并对结果进行比较。
例1.(2017全国理综卷I )29 、根据遗传物质的化学组成,可将病毒分为RNA病毒和DNA病毒两种类型,有些病毒对人类健康会造成很大危害,通常,一种新病毒出现后需要确定该病毒的类型。
假设在宿主细胞内不发生碱基之间的相互转换,请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方法,以体外培养的宿主细胞等为材料,设计实验以确定一种新病毒的类型,简要写出(1)实验思路,(2)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即可。
(要求:实验包含可相互印证的甲、乙两个组)解题方法:该实验的因变量是DNA或RNA,由于题目限定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方法,所以检测因变量的指标是放射性物质(DNA或RNA)。
怎样才能知道放射性物质出现在DNA还是RNA中呢?我们根据DNA和RNA的特有碱基(T和U)就能区分,所以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T或U就是该实验的自变量。
答案:(1)思路甲组:将宿主细胞培养在含有放射性标记尿嘧啶的培养基中,之后接种新病毒。
培养一段时间后收集病毒病监测其放射性。
乙组:将宿主细胞培养在含有放射性标记胸腺嘧啶的培养基中,之后接种新病毒。
培养一段时间后收集病毒病监测其放射性。
(2)结果及结论若甲组收集的病毒有放射性,乙组无,即为RNA病毒;反之为DNA病毒。
例2.(2019全国卷I )29、(3)有研究表明:干旱条件下气孔开度减小不是由缺水直接引起的,而是由ABA引起的。
请以该种植物的ABA缺失突变体(不能合成ABA)植株为材料,设计实验来验证这一结论。
科学实验的设计思路
科学实验的设计思路在科学的探索之旅中,科学实验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能够帮助我们打开未知世界的大门,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而一个成功的科学实验,其关键在于精心设计的思路。
这不仅需要我们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强烈的好奇心,更需要有严谨的逻辑和系统的方法。
首先,明确实验目的是设计思路的基石。
我们需要清晰地知道自己想要解决什么问题,或者想要验证什么样的假设。
这就好比我们在旅行前要确定目的地一样,只有明确了方向,才能规划出正确的路线。
例如,如果我们想研究某种药物对某种疾病的治疗效果,那么实验目的就是评估这种药物是否能够有效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以及探究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如果实验目的不明确,就会像在黑暗中摸索,不仅浪费时间和资源,还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
有了明确的目的,接下来就要提出合理的假设。
假设是基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实验结果的一种推测。
它为实验设计提供了一个初步的框架。
比如,在上述药物研究的例子中,我们可能假设这种药物能够通过抑制某种生物通路来发挥治疗作用。
假设的提出既要大胆创新,又要有一定的依据,不能凭空想象。
同时,我们也要做好假设不成立的准备,因为科学的探索往往是在不断的否定和修正中前进的。
实验变量的选择和控制是实验设计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变量可以分为自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
自变量是我们主动改变或操纵的因素,因变量是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产生相应变化的结果,控制变量则是那些可能影响实验结果但我们希望保持恒定的因素。
以植物生长实验为例,如果我们想研究光照时间对植物生长高度的影响,光照时间就是自变量,植物的生长高度就是因变量,而土壤质量、温度、湿度等则是需要控制的变量。
通过精确地选择和控制变量,我们可以更准确地揭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样本的选择也是不容忽视的一点。
样本要具有代表性和随机性,这样才能保证实验结果能够推广到更广泛的群体。
如果我们研究的是某种新型教学方法对学生成绩的影响,那么选择的样本应该涵盖不同学习能力、不同背景的学生,而不能只局限于某个特定的班级或群体。
科学实验设计思路
科学实验设计思路引言:科学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
为了帮助学生掌握科学实验设计的思路和方法,本教案将围绕科学实验设计思路展开讲述。
通过多种例子、实验步骤和实验设计策略,帮助学生了解科学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和流程,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学习和实践,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一、实验的目的与背景通过简单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引出实验的目的和背景,例如通过实验探究材料的导电性能、测量水的沸点等等。
通过这一步骤,学生可以对实验内容有一个初步了解,并理解为什么需要进行这样的实验。
二、实验的材料与装置在此部分,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实验所需材料和装置,并对其进行适当的解释。
通过展示实验器材和讲解各个材料的作用,引导学生了解实验所需的基本工具和材料。
例如,实验中可能需要用到显微镜、试管、温度计等。
三、实验步骤设计在本部分,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设计实验步骤。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实践,提出一些初步的实验步骤,例如将物质放入试管中,加入特定的试剂,进行加热或冷却等等。
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合理安排实验步骤的次序,保证实验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四、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在此部分,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收集实验所得的数据,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例如,可以要求学生观察实验进行过程中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然后,学生可以将实验数据用表格或图表的形式进行整理和分析,进一步得出实验结果。
五、实验结果的总结和讨论在本部分,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和讨论。
学生可以结合实验数据,回答一些相关的问题,例如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实验中是否存在误差等等。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结果的意义和可能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
六、实验的改进与拓展在此部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进实验的设计,以及如何拓展实验的内容。
学生可以提出一些有关实验步骤、实验变量等方面的改进意见,并尝试设计新的实验来深入研究相关问题。
生物实验设计思路
生物实验设计思路标题:口腔菌群及抗生素敏感性的生物实验设计思路一、引言在人体中,口腔是一个充满生物导管的环境,有着独特和复杂的微生物群落。
其中包括了许多有益的细菌,同时也存在一些有害的致病菌。
了解口腔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特点对于研究口腔相关疾病的发生机制以及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深入了解口腔微生物菌群的多样性以及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情况,我们设计了以下实验。
二、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分析来自不同个体口腔中的菌群样本,探索它们的多样性和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
三、实验方案1. 样本采集:从健康人群中随机选择50人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其口腔内微生物样本。
2. 样本分析:将采集到的微生物样本进行培养和分离,目的是获得单一菌落的纯种菌株。
3. 菌群核酸提取:从菌落中提取核酸,以获取菌群的遗传信息。
4. DNA测序和数据分析:对所提取到的菌群DNA进行测序分析,得到每个样本的菌群组成信息。
5. 菌群分类和物种分析:利用测序结果将菌群分类,并进行物种分析,对多样性进行统计分析。
6. 抗生素敏感性测试:对菌落进行抗生素敏感性测试,观察不同菌种对抗生素的反应情况。
四、数据分析与结果1. 菌群组成分析:根据测序结果,对菌群进行分类和物种分析,统计每个样本中不同菌属的相对丰度。
2. 菌群多样性分析:利用群落多样性指数(如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等),对不同样本的菌群多样性进行比较和分析。
3. 抗生素敏感性分析:对不同菌属/菌种进行抗生素敏感性测试,观察不同菌种对抗生素的反应情况。
五、讨论与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可以获得以下信息:1. 口腔菌群的组成:菌群分类和物种分析结果可揭示不同人口腔内的菌群组成情况,了解常见菌属/菌种的多样性和相对丰度。
2. 口腔菌群的多样性:多样性分析结果能够揭示不同人的口腔微生物多样性的差异,有助于研究口腔相关疾病的发生机制。
3. 口腔菌群的抗生素敏感性:抗生素敏感性测试结果可为临床上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提供参考。
化学实验设计思路如何合理设计实验方案
化学实验设计思路如何合理设计实验方案化学实验的设计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涉及到实验的目的、步骤、材料选择、变量控制等多个方面。
一个合理的实验设计能够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探讨如何合理设计化学实验方案,并提供一些建议和思路。
1. 实验目的的明确在设计化学实验方案之前,首先要明确实验的目的。
实验目的应该具体明确,并与所学的化学知识和课程内容相符合。
清晰的实验目的有助于指导实验的设计,确保实验的目标能够得到实现。
2. 实验步骤的合理性实验步骤的设计应该合理,并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
具体来说,实验步骤应该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进行,以确保学生能够逐步掌握实验技能和相关知识。
此外,实验步骤的顺序应该符合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和相关条件的要求。
3. 材料的选择与准备在实验方案中,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材料是非常重要的。
材料的选择应该符合实验的要求,并且能够提供可靠的数据和结果。
同时,材料的准备要求要细致入微,确保实验中每个材料的质量和纯度。
4. 控制变量的重要性在化学实验中,正确地控制变量可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因此,在实验方案中应该明确并控制对实验结果影响较大的变量。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改变和控制变量的过程中,要确保实验的安全性和实施的可行性。
5. 安全措施的考虑化学实验属于高风险的实践活动,因此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应该充分考虑实验的安全性。
合理的安全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控制危险物质的使用量、合理安排实验室操作时间等。
实验方案中应该明确指出相应的安全措施并确保实验操作过程中能够严格遵守。
6. 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设计实验方案时,需要考虑实验数据的处理和结果的分析。
合理的数据处理方法和结果分析方法有助于得出结论,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科学的解释。
因此,在实验方案中应该明确指出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的方法,并合理使用相关的统计分析方法。
综上所述,化学实验的设计要合理考虑实验目的、步骤、材料选择、变量控制、安全措施、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等多个方面。
实验设计思路的书写归纳
“实验设计思路”的书写方法归纳基本答题方法:讲出实验设计的原理和关键步骤,,确定自变量,控制无关变量,如何测量因变量,从而得出结论【高考真题】1(2007广东32)甲同学利用新鲜的玉米绿色叶片进行“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实验结束几天后,乙、丙两同学发现部分预留叶片已变黄。
乙同学认为这是由于叶片中某些色素降解所造成的,丙同学则认为某些色素含量增加。
根据所学知识,你将如何设计实验来判断两个同学的观点是否正确?(3)从预留的叶片中挑选出足量的、份量相等、大小相近(控制无关变量)的已变黄的叶片和尚未变黄的叶片(控制自变量)为实验材料,在相同条件下(控制无关变量),再次进行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实验,测定和记录实验结果(主要步骤),比较这两种叶片各种色素的组成及含量后(因变量的观测),得出结论(获得结论)。
2.(07宁夏28)回答I 、II 小题:I .将某种玉米子粒浸种发芽后研磨匀浆、过滤,得到提取液。
取6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溶液后,分为3组并分别调整到不同温度,如图所示,然后在每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玉米子 粒提取液,保持各组温度30分钟后,继续进行实验(提取液中还原性物质忽略不计): (1)若向A 、C 、E 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的班氏试剂或斐林试剂,沸水浴一段时间,观察该三支试管,其中液体颜色呈砖红色的试管是_______;砖红色较深的试管是______,颜色较深的原因是______;不变色的试管是______,不变色的原因是_________。
(2)若向B 、D 、F 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碘液,观察三支试管,发现液体的颜色是蓝色,产生该颜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以上实验的三种处理温度不一定是玉米子粒提取液促使淀粉分解的最适温度。
你怎样设计实验才能确定最适温度?(只要求写出设计思路)答案:28.I .(22分)(1)A 和C (2分) C (2分) 淀粉酶在40℃时活性相对较高,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产生的还原糖多(4分) E (2分) 酶失活(2分) (2)剩余的淀粉遇碘变蓝(2分)3)在20℃和100℃之间每隔一定温度设置一个实验组(控制自变量),其它实验条件保持一致(控制无关变量)。
科学实验设计思路
科学实验设计思路科学实验设计是科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决定了实验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一个好的实验设计思路能够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本文将探讨几种常见的科学实验设计思路,并讨论它们的应用和优劣势。
一、随机对照实验设计思路随机对照实验是一种常见的实验设计思路。
它通过将实验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两组进行不同处理,从而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
这种实验设计思路的优势在于能够排除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使得结果更加可靠。
然而,随机对照实验设计需要大量的样本和长时间的观察,从而增加了实验的复杂性和成本。
二、前后实验设计思路前后实验设计是一种实验对象在不同时间点接受不同处理的实验设计思路。
通过比较不同时间点的实验结果,可以评估实验处理对实验对象的影响。
这种设计思路的优势在于可以避免实验对象个体差异的干扰,比较相同个体在不同处理下的变化。
然而,前后实验设计需要较长时间的观察,可能会受到时间长短的限制。
三、对比实验设计思路对比实验设计是一种将实验对象与对照对象进行对比观察的实验设计思路。
通过对比两组对象的差异,可以评估实验处理对实验对象的影响。
这种设计思路适用于无法进行随机分组或时间上的限制的情况。
然而,对比实验设计可能存在其他因素的干扰,需要通过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和验证。
四、交叉实验设计思路交叉实验设计是一种将同一组实验对象按照一定的顺序分成不同的处理组的实验设计思路。
每个处理组都会接受不同的处理,并进行观察和比较。
这种设计思路的优势在于可以减少个体差异的影响,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然而,交叉实验设计需要较多的实验对象和较长的观察时间,使得实验的难度和成本增加。
综上所述,科学实验设计思路对于实验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选择实验设计思路时,需要根据实验目的、实验对象和时间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合理而科学的实验设计思路能够确保实验结果的真实性,并推动科学研究的进展。
因此,科学家们在进行实验设计时,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实验设计思路,以便取得有效的实验结果。
实验设计的思路
实验设计的基本解题思路一.审清题目要求首先要知道题目要求考生完成哪些任务,确保答题方向正确。
一定要认真审题,逐字逐句看清楚,提取一切有效的信息,挖掘一切隐含条件,排除干扰信息,切中问题准确作答,坚决避免所答非所问。
二.明确实验目的这是解题的关键,实验的灵魂。
考生要想准确地找出解题思路,就必须弄清实验目的。
明确实验目的以后,就要以实验目的为统帅,围绕“如何利用实验材料达到实验目的”这个中心来确定实验思路。
三.分析实验原理实验原理是实验过程中和实验结果检测时所遵循的理论依据。
它们多是生物学的基本理论或实验中所发生的化学变化等。
四.分析实验材料,确定实验思路这一阶段的核心任务就是围绕“如何利用实验材料达到实验目的”这个中心来分析问题,其中最关键的是抓住三个变量:实验变量、反应变量、无关变量。
具体实验设计中,要求:①根据自变量分组编号,并设置对照实验。
②实验过程中,保证无关变量适宜且相同。
③根据反应变量,思考实验结果如何检测。
五.书写实验步骤1.实验材料的预处理。
若提供的实验材料不能满足实验的需要,则需要这一步骤,以制备符合实验要求的材料。
如:研究生长素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时,为防止胚芽鞘自身产生生长素的干扰,需做如下处理:切去尖端(使其不再产生生长素),用清水浸泡(冲洗掉已产生的生长素)。
若提供的实验材料能满足实验的需要,则此步骤不需要。
2.分组编号,并设置对照实验。
注意“随机”、“等量”等词语的应用,保持单一变量,要求符合单因子变量的原则。
3.操作过程。
不同实验的具体操作过程不同,但一般要注意强调:“无关变量适宜且相同”。
另外,不确定的因素的最佳描述:“适量的”、“一定量的”、“适宜的”、“一段时间以后”等。
4.观察(或测定)记录。
根据反应变量,反应进行一段相同时间后,寻找具有可操作性的观察指标(如:颜色变化、沉淀反应、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变化等),或测定指标(如:生长发育速度、生化反应速度等),如实记录。
初中生物实验设计思路(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生物实验设计思路第一篇范文:初中生物实验设计思路在生物教学中,实验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重要手段。
本文主要探讨了初中生物实验设计的思路,包括实验选题、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和实验反思等环节。
1. 实验选题实验选题是实验设计的第一步,应遵循以下原则:1.符合教学目标:实验内容应与教学大纲和课本知识紧密相关,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生物概念。
2.激发学生兴趣:选择具有趣味性、生活化和前沿性的实验题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3.可行性分析:考虑实验材料的易得性、实验设备的完善程度以及实验操作的安全性等因素,确保实验的可行性。
4.适应学生认知水平:实验难度应适中,既要有一定的挑战性,又能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
2. 实验设计实验设计应遵循科学性、严谨性和创新性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实验原理:明确实验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为学生提供理论支持。
2.实验材料: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确保实验现象明显且易于观察。
3.实验步骤:详细规划实验操作步骤,保证实验过程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4.实验现象:预测实验可能出现的现象,引导学生正确观察和分析。
5.实验数据处理:设计数据记录和处理方法,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
6.实验安全:评估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3. 实验操作实验操作是实验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教师应关注以下几点:1.实验指导:在实验前向学生详细讲解实验步骤、实验材料和实验注意事项,确保学生掌握实验要领。
2.实验演示:教师进行实验演示,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实验现象。
3.学生操作: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
4.实验辅导: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操作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5.实验结果记录:学生应认真记录实验结果,为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打下基础。
4. 实验反思实验反思是实验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总结经验、提高实验能力。
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1.实验过程:回顾实验操作过程,总结实验成功的经验和不足之处。
高三生物写实验设计思路模板
我将分两个部分来回答,第一部分,生物实验设计题解题技巧,第二部分,生物实验设计题各种题型(验证型,探究型,评价型,综合类)重点突破。
生物实验设计,就是要求能够设计实验原理,选择实验器材、安排实验步骤、进行数据处理及分析实验现象,它不同于教材上的实验观察,其目的主要是考查学生是否理解实验原理,是否具有灵活运用实验知识的能力,是否具有在不同情境下迁移知识的能力。
加强实验能力的考查在近几年各地高考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而生物实验设计题往往是同学们感到很棘手的题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生物实验设计题的解题技巧。
一、准确把握实验目的实验目的是整个实验设计的灵魂,所有实验步骤的设计都要围绕实验目的这个核心来进行。
因此,同学们在进行实验设计前首先要认真审题,准确把握所设计实验的实验目的,否则整个实验设计就无从谈起。
例如;有关光合作用的设计是验证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O.还是吸收CO2;有关甲状腺激素的设计是验证它对代谢的影响,还是对发育的影响等。
二、细心弄清设计要求一个结论的证实,可通过许多不同的实验来证明,但究竟应选用何种设计方案,则要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来确定。
所以,在把握实验目的之后,要细心地弄清题目的设计要求。
否则尽管实验设计得很完美,若不合题意,还是不能得分。
例如:(1)鉴定高秆小麦是纯种还是杂种,题目中可能要求用最简易的方法,若用测交就错了。
(2)鉴定栗色雄马是否为纯种,题目中可能要求在一个配种季节里完成,若将该马与一匹白色雌马交配也是错的。
(3)怎样使植物茎秆弯向一侧生长,题目中可能不准用任何药剂和器具,若用单侧光或生长素处理就错了。
(4)培育无子果实,题目中可能要求用秋水仙素,若用生长素则是不对的。
三、精心策划实验方法科学实验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它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找到一些巧妙的实验方法。
例如,要证明光合作用产生O,就需要找到检测O.的方法;要证明甲状腺激素加快代谢速度,就需要找到显示代谢速度的巧妙方法(特别是在材料受限的条件下)。
实验设计方案怎么写
实验设计方案怎么写
写实验设计方案需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实验目的和背景(200字):
介绍该实验的目的和背景,解释为什么要进行这个实验,可以引用相关的文献来支持背景介绍。
2.实验假设(100字):
提出实验的假设,即研究的问题和要解决的问题。
3.实验设计(500字):
a.实验材料和方法:
描述实验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如试剂、仪器仪表等,并说明实验所用方法的具体步骤。
b.受试者/样本:
c.实验组和对照组:
根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设置,说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选择标准和方法。
d.变量和操作:
确定实验中所测量的变量和操作,包括独立变量和依赖变量,并详细描述如何测量和操作这些变量。
e.数据采集和分析:
描述实验过程中的数据采集方法和数据分析方法,包括统计分析方法和软件使用等。
4.实验预期结果(200字):
根据实验假设,阐述预期的实验结果,并解释结果的意义和可能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5.实验时间表和预算(100字):
给出实验的时间安排表,包括实验的起止时间,不同阶段的任务分配等;同时根据实验所需的材料和设备,估计实验的预算。
6.实验安全性和伦理(100字):
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和伦理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应对措施。
以上是写实验设计方案的基本要点,根据具体实验的需要,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改。
浅析小学科学实验报告书写方法
浅析小学科学实验报告书写方法科学实验报告是小学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的必备环节,通过写实验报告,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总结和归纳实验结果,培养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
本文将从标题、正文、结构和语言几个方面,浅析小学科学实验报告书写的方法。
一、标题科学实验报告的标题应准确地概括实验内容,简明扼要地表达实验的目的和主要结论。
标题应居中书写,使用黑体、加粗字体,并在标题下使用下划线进行强调。
例如:柠檬水的酸碱性测定实验。
二、正文1. 引言引言部分应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以及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等内容。
在写作时,要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进行解释,解答为什么要进行这个实验以及实验的重要性。
2. 实验材料和仪器列举实验所需的材料和仪器设备,并对其进行简要描述,确保可读性和准确性。
例如:试管、柠檬、蓝色石蕊指示剂等。
3. 实验步骤按照时间顺序详细描述实验的步骤,确保实验步骤的准确性和清晰性。
可以采用编号或者分条的方式进行排版,方便读者理解和操作。
4. 实验结果将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进行记录和整理,并通过表格、图表等方式展示实验结果。
在表格或图表下方进行简要解释,避免冗长而让读者难以理解。
5. 结果分析和讨论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读,结合实验原理和目的,提出合理的解释和推论。
可以列出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并对比不同实验条件下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6. 实验结论在本部分总结实验的结果和主要发现,并回答实验的目标是否达到,是否验证了假设等问题。
结论应简明扼要、准确明确,做到说到点子上。
三、结构科学实验报告应具备清晰的结构和层次感,方便读者阅读和理解。
通常可以分为引言、实验材料和仪器、实验步骤、实验结果、结果分析和讨论、实验结论等几个部分进行组织。
四、语言科学实验报告的语言应准确、简洁明了,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词汇和长句。
要遵循科学的文字规范,使用专业术语时要准确无误。
同时,要注意科学实验报告的语言风格应端正、客观,避免主观评价和价值判断。
综上所述,小学科学实验报告的书写方法需要注意标题的概括性和强调性、正文部分的引言、实验材料和仪器、实验步骤、实验结果、结果分析和讨论、实验结论的要点表述,以及结构清晰和语言准确简洁等方面的问题。
实验课教案总结怎么写初中
实验课教案总结怎么写初中一、前言生物实验教学是初中生物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教学,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生物现象,巩固生物学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
在实验课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准备教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并在实验过程中不断进行反思,以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二、实验课教案设计1. 明确实验目的:在设计实验教案之前,首先要明确实验的目的,确保实验教学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例如,在学习“植物细胞的结构”这一内容时,实验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植物细胞切片,认识植物细胞的结构。
2. 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
在上述例子中,可以选择洋葱表皮作为实验材料,因为它薄而透明,便于观察。
3. 设计实验步骤:将实验过程细分为多个步骤,引导学生逐步完成实验。
例如,实验步骤可以包括:制作洋葱表皮切片、滴加碘液、观察并描述植物细胞结构等。
4. 编写实验指导:为学生提供详细的实验操作指导,包括实验步骤、注意事项等。
在上述例子中,实验指导可以包括:如何制作洋葱表皮切片、如何观察植物细胞结构等。
5. 设计实验问题:提出与实验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例如,在实验过程中,可以提问:“你们观察到了植物细胞的哪些结构?它们有什么功能?”三、实验课教学实践1. 实验准备:在实验前,教师应检查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确保实验能够顺利进行。
2. 实验操作:引导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注意安全事项。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并纠正操作错误。
3. 实验观察与记录:学生应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及时记录。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术语描述实验现象,提高他们的科学表达能力。
4. 实验讨论与分析:在实验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思维解决问题。
四、实验课教案反思1. 教学目标:回顾实验目的,检查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例如,在“植物细胞的结构”实验中,学生是否掌握了植物细胞的结构特点。
浅谈高中生物实验思路与实验步骤的书写
浅谈高中生物实验思路与实验步骤的书写发布时间:2021-09-03T08:11:04.254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7月上作者:齐腾达[导读] 在生物教学中,实验设计题经常考察的角度有实验思路与实验步骤的书写,无论老师还是学生对这种题型感觉都是力不从心,为了帮助老师和学生能快速有效地解决这种的问题,同时为高中生物教学提供参考,特总结了实验思路与实验步骤的区别,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河南扶沟高中齐腾达河南省周口 461300摘要:在生物教学中,实验设计题经常考察的角度有实验思路与实验步骤的书写,无论老师还是学生对这种题型感觉都是力不从心,为了帮助老师和学生能快速有效地解决这种的问题,同时为高中生物教学提供参考,特总结了实验思路与实验步骤的区别,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关键词:实验思路实验步骤实验思路和实验步骤有何区别,很多学生在书写实验思路的时候答案的字数是标准答案的2倍以上。
本人之前也不懂,通过研究高考真题的标准答案,才弄清楚。
分享给诸位。
实验步骤是实验思路的具体实施,更加具体,重视操作,2016年之前高考非常重视实验步骤的书写,2017~2020年考试比较注重实验思路的书写,这是因为总体思想在改变。
高考的宗旨是指导教学,服务选才。
国家以前是需要实验的操作员,现在旨在培养决策者。
所以实验思路的考察便成为了重点。
一、设计实验思路规范表达:①控制自变量②观测因变量二、设计实验步骤规范表达:三步曲①取材、分组、编号:将若干生长发育状况、大小等相同的材料(用具)均分为若干组,并用A、B、C等(或甲、乙、丙等),分别进行编号。
②控制自变量和无关变量:对实验组(施加实验变量处理)和对照组(不施加实验变量处理)分别进行不同的处理;控制无关变量相同而且适宜。
③观察、记录:反应(生化反应类)或培养(生理实验类)相同时间后,观察指标(特异颜色变化、沉淀反应;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变化等)或测定指标(生长发育速度、生化反应速度等)、并记录相关数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高考真题】
1(2007广东32)甲同学利用新鲜的玉米绿色叶片进行“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实验结束几天后,乙、丙两同学发现部分预留叶片已变黄。
乙同学认为这是由于叶片中某些色素降解所造成的,丙同学则认为某些色素含量增加。
根据所学知识,你将如何设计实验来判断两个同学的观点是否正确?
(3)从预留的叶片中挑选出足量的、份量相等、大小相近(控制无关变量)的已变黄的叶片和尚未变黄的叶片(控制自变量)为实验材料,在相同条件下(控制无关变量),再次进行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实验,测定和记录实验结果(主要步骤),比较这两种叶片各种色素的组成及含量后(因变量的观测),得出结论(获得结论)。
2.(07宁夏28)回答I 、II 小题:
I .将某种玉米子粒浸种发芽后研磨匀浆、过滤,得到提取液。
取6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溶液后,分为3组并分别调整
到不同温度,如图所示,然后在每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玉米子 粒提取液,保持各组温度30分钟后,继续进行实验(提取液
中还原性物质忽略不计): (1)若向A 、C 、E 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的班氏试剂或斐林试剂,沸水浴一段时间,观察该三支
试管,其中液体颜色呈砖红色的试管是_______;砖红色较深的试管是______,颜色较深的原因是______;不变色的试管是______,不变色的原因是_________。
(2)若向B 、D 、F 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碘液,观察三支试管,发现液体的颜色是蓝色,产生该颜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以上实验的三种处理温度不一定是玉米子粒提取液促使淀粉分解的最适温度。
你怎样设计实验才能确定最适温度?(只要求写出设计思路)
答案:28.I .(22分)
(1)A 和C (2分) C (2分) 淀粉酶在40℃时活性相对较高,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产生的还原糖多(4分) E (2分) 酶失活(2分) (2)剩余的淀粉遇碘变蓝(2分)
3)在20℃和100℃之间每隔一定温度设置一个实验组(控制自变量),其它实验条件保持一致(控制无关变量)。
以反应液和上述试剂(或答碘液或答斑氏试剂或答斐林试剂)发生颜色反应的程度为指标(因变量的观测)确定最适温度(获得结论)。
(8分)
4.(2007海南)Ⅰ.已知在促进生长的浓度范围内,浓度相同时,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NAA )产生的促进生长的作用大于吲哚乙酸(IAA )。
为了验证NAA 和IAA 的这种差异,可分别用胚芽鞘和扦插枝条为材料进行实验。
请简单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并预测结果。
(1)以胚芽鞘为材料的实验设计思路及预测结果。
A B C D E F 甲组(20℃)乙组(40℃)丙组(100℃)
(2)以扦插枝条为材料的实验设计思路及预测结果
5.(2011浙江)31.(12分)为了探究某物质(X)的作用,研究者提出了以下实验思路:
(1)实验分组:(控制自变量)
甲组:培养液+Y细胞+3H-TdR(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生理盐水
乙组:培养液+Y细胞3H-TdR+X(用生理盐水配制)
每组设置若干个重复样品。
(2)分别测定两组的CRD(细胞内的放射性强度),求每组的平均值(因变量的观测)。
(2010广州二模)26.(16分)研究证实ATP既是“能量通货”,也可作为神经细胞间信息传递中的一种信号分子,其作为信号分子的作用机理如图8所示。
请分析回答
(4)一些神经细胞不仅能释放典型神经递质,还能释放ATP,两者均能引起受体细胞的膜电位变化。
据图分析,科学家当初推测ATP可作为神经细胞间传递信息的信号分子的实验思路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①科学家用化学物质阻断典型神经递质在神经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后(控制自变量),发现受体细胞仍能接受到部分神经信号(因变量观测);②科学家寻找到靶细胞膜上有ATP的受体(因变量观测)艾弗里的实验设计思路是:想办法将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思路:
促胰液素的发现实验思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