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医疗安全协会(ISMP)
高危药品简介及管理
2 我国高危药品概念的提出
北京协和医院药剂科李大魁教授在国内首次引入提出 “高危药品”概念,但具体定义还不统一,主要有以下: 高危险药品是指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易危害人体的 药品。 高危药品即药物本身毒性大,不良反应严重,或因使 用不当极易发生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的药品。
美国医疗安全协会(ISMP)给出定义:高危药物(highalert medication),亦称为高警讯药物,即指若使用不当 会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或死亡的药物。
药品风险是医疗风险最常见风险之一。
药品风险带来医疗和经济双重后果
我国每年因药物不良反应住院的病人达250万,在住 院病人中,每年约有19.2万人死于药物不良反应。药源性 疾病的死亡人数竟是主要传染病死亡人数的10 倍,且有 逐年增长的趋势。 美国每年约有70多万人因药物不良反应就医。 事实上: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ADR)约50%是可以预防 的。
17. 全静脉营养液 脂肪乳 注射液 脂肪乳 注射液 脂肪乳氨基酸葡萄糖 注射液 TPN配置液 注射液
备注:硬膜外或鞘内用药目录争议大
高危药品的概念 高危药品的范围 高危药品的危害性
高危药品的管理
一 药害事故的几个典型案例
Case 1 硫唑嘌呤事件
2003年,某三甲医院门诊药房在发放硫唑嘌 呤片(依木兰)时,处方是硫唑嘌呤100mg qd,因 依木兰剂量由50mg增加为100mg, 药房发药人员未 留意,仍瞩其每天服用1次,每次2片,患者实际 服用为200mg, 1月后患者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 住院,患者大闹医院,要求赔偿。 最终,当事药师被迫辞职,医院培训4万。
1
2
两个药品的摆放位置相邻,无醒目标志。
急诊抢救患者时比较繁忙,未双人复核。
高危药品管理
高危药品管理
高危药品定义
1、高危药品是指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易危害人体的药品。美国的医 疗安全协会ISMP给出定义:高危药物(high-alert medication), 亦称为高警讯药物,即指若使用不当会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或死亡的 药物。
2、国内的定义:高危药物是指由于使用错误而可能对病人造成严重伤 害的药物。虽然错误使用这些药物不会比其他药物常见,但其后果却 严重得多。
C级高危药品
1神经肌肉阻断药 维库溴铵、琥珀酰胆碱、罗库溴胺 2生殖系统药 甲羟孕酮 3口服降糖药 盐酸二甲双胍片、阿卡波糖片、格列吡嗪缓释片 4中药注射剂 丹参注射液、参芪扶正注射液、注射用血栓通、参麦注射液、生 脉注射液、参附注射液 5脂质体药物 注射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
注射用抗肿瘤药
1作用于DNA化学结构的药物 阿霉素、环磷酰胺、卡铂、顺铂、丝裂霉素、、奥沙利铂、苯丁 酸氮芥、吡柔比星、表柔比星、卡莫司汀、柔红霉素、异环磷酰胺、 多柔比星 2影响核酸合成的药物 阿糖胞苷、氟尿嘧啶、甲氨蝶呤、羟基脲、氟达拉滨、吉西他滨、 卡培他滨、巯嘌呤、脱氧氟尿苷
注射用抗肿瘤药
3作用于核酸转录的药物 放线菌素D、平阳霉素 4作用于DNA复制的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 拓扑替康 5用于微管蛋白合成的药物 长春新碱、依托泊苷、长春瑞宾、多西他赛、替尼泊苷、依托泊苷、 紫杉醇 6其他细胞毒药物 门冬酰胺酶
高危药品分级管理中各级别的特点
A级高危药品是高危药品管理的最高级别,是使用频 率高,一旦用药错误,患者死亡风险最高的高危药 品,医疗单位必须重点管理和监护。
B级高危药品管理措施
1 药库、药房和病区小药柜等药品储存处有明显专 用标识。 2. 护理人员执行A级高危药品医嘱时应注明高危, 双人核对后给药。 3. B级高危药品应严格按照法定给药途径和标准给 药浓度给药。超出标准给药浓度的医嘱医生须加签 字。 4. 医生、护士和药师工作站在处置B级高危药品时 应有明显的警示信息。
高危药品的管理_27056
8. 20%以上浓度葡萄糖注射液 9. 腹膜透析液或血透析液 10. 硬膜外或鞘内给药剂 11. 口服降糖药 12. 影响肌收缩力药物,静脉给药(如:地高辛、米力农) 13. 脂质体剂型(如两性霉素B脂质体) 14. 中等作用强度镇静剂,静脉给药(如:咪达唑仑) 15. 中等作用强度镇静剂,小儿口服(如:水合氯醛) 16. 阿片类麻醉剂,静脉、经皮给药或口服(包括溶液剂、 即释和缓控释剂型) 17. 骨骼肌松弛剂(琥珀酰胆碱,罗库溴铵,维库溴铵) 18. 静脉放射性造影剂 19. 全胃肠外营养
10
2.麻醉剂,全身用药、吸入、IV 丙泊酚 注射液 200mg/20ml 丙泊酚 注射液 500mg/50ml 氯胺酮 注射液 100mg/2ml 异氟烷 吸入剂 100ml 七氟烷 吸入剂 120ml 3.抗心律不剂药,IV 利多卡因 注射液 2%20ml 胺碘酮 注射液 150mg/3ml 4.抗血栓药(抗凝剂), 华法林 片剂 2.5mg 肝素钠 注射液 1.25万u 低分子量肝素 注射液 0.4ml 低分子量肝素 注射液 0.6ml 替罗非班 注射液 5mg/100ml 5.心脏停博液 注射液 500ml、1000ml
高危药品的管理
1
一、高危药品的概念
二、高危药品的范围
三、高危药品的危害性 四、高危药品的管理
2
1 高危药品概念的首次提出
1995-1996:美国医疗安全协会(ISMP)调研最可能给患者带来伤害 的药物,结果表明多数致死或严重伤害的药品差错是由少数特定药物引起 的,首次提到高危药品,但当时未明确具体的药品目录。
24
Case4:大剂量环磷酰胺致死事件
乳腺癌患者,是一个I期临床治疗方案试验,环磷酰胺 的剂量是1.0g/m2,每天一次,连续4天,总剂量4g/m2,治 疗19天后,患者死亡。 几个星期后,研究人员在录入试验数据时才发现医嘱录 错为“4g/m2×4天”。 该药常规剂量是成人单药0.5-1.0g/m2,iv,qw,连用2次 ,休1-2w重复。
高危药品的管理
No.8
高浓度钾不得从外周静脉注射
No.9
用药差错分析
人数 4000 68.2% 人数 250 250
3000 2000
200 200 150 150 100 100
40.9%
16% 9.5%
1000 0 A
9.8%
50 50 00
B1 B1 B2 B2
B
B3 B3
用药差错5366例病患中 A:3660例造成严重后果 B:469例导致病人死亡
B1:给药剂量不当致病人死亡 B2:使用错误药品致病人死亡 B3:给药途径错误致病人死亡
高危药品常见风险因素
1、医院用药管理系统不完善:缺乏完善的双审核制度、药品存 放不合理、缺乏醒目的警示标记、缺乏标准操作流程等 2、医护人员本身导致的风险:医护人员过于疲劳:剂量换算错 误,医务人员交流不充分:字迹潦草,语言表述不等原因导致 剂量单位错误、缺乏相关药学知识导致的用药混淆等
2
3
咪达唑仑注射液
苯巴比妥钠注射液
3、硬膜外或鞘内注射液—注射用倍他米松
4、注射用抗肿瘤药
编号 药品名称
1
2 3 4 5
甲氨蝶呤
亚叶酸钙 氟尿嘧啶 丝裂霉素 托烷司琼
5、其他
氯丙嗪、异丙嗪、缩宫素、垂体后叶素、蛇毒凝血酶
C 级高危药品
C级高危药品
1
2
肌肉松弛剂
阿片类镇痛药 (口服) 口服抗肿瘤药 口服降糖药 7.医生、护士和药师工作站在处置高危药品时信息系统 应有明显的警示信息,提醒操作人员此药品为高危药 品,以提高用药安全性; • 8.药师应严格审方,实行双人复核,对不符合规定的高 危药品处方,拒绝调配; • 9.药师和护士向患者发放高危药品实行双人复核,并进 行专门的用药交代;
医源性皮肤损伤高危药物外渗护理不良急事件案例分析
医源性皮肤损伤高危药物外渗护理不良急事件案例分析美国医疗安全协会(ISMP)将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若使用或操作不当会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或死亡的药物,称为高危药物。
2008年ISMP公布了19类高危药物,包括所有抢救药物、麻醉剂、肌松药、抗凝溶栓药、催眠药、细胞毒性药、胰岛素、静脉用抗心律失常药物、高浓度电解质等,这些药物在治疗过程中输液外渗常有发生。
药液外渗是指由于输液管理疏忽造成腐蚀性药物或溶液进入周围组织。
0级:没有症状。
1级:皮肤发白,水肿范围的最大处直径<2.5cm,皮肤发凉,伴有或不伴有疼痛。
2级:皮肤发白,水肿范围的最大处直径为2.5〜15.0cm,皮肤发凉,伴有或不伴有疼痛。
3级:皮肤发白,半透明状,水肿范围的最大处直径>15.0cm,皮肤发凉,轻到中等程度疼痛。
4级:皮肤发白,半透明状,皮肤紧绷,有渗出;可有凹陷性水肿,皮肤变色、瘀伤、肿胀,水肿范围的最小处直径>15.0cm;循环障碍,疼痛程度可达中到重度。
随着患者法律意识的增强,因输液外渗导致组织坏死而发生的医疗纠纷也越来越多,临床高危药物的管理直接影响着患者用药的安全性,与患者的人身安全息息相关,是护理安全的一项重要内容。
因此提高病情观察与判断能力的同时,如何预防和减少输液外渗的发生,外渗后积极处理预防不良反应发生非常重要。
举例11.患者一般情况:患者,女性,85岁。
诊断:心律失常,主诉发作性心悸3月,加重3天,既往患有糖尿病、高血压,于今天9:05由急诊轮椅推住心内科病区。
患者来时神志清,精神差,活动能力好,医嘱给予甲级心电监护,一级护理、低盐低脂饮食、给予抗凝防血栓及药物转复治疗,入院后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及用药指导,并嘱患者如有需求及时呼叫护士,输液侧肢体尽量减少活动,如有肿胀疼痛及时告知。
2.事件发生经过:9:45分遵医嘱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17ml+盐酸胺碘酮注射液150mg缓慢静脉推注,10:00药物静脉推注完毕,心电示波:房颤,遵医嘱继续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46ml+盐酸胺碘酮注射液600mg以10ml/h的速度泵入,11:10护士巡视病房发现患者右侧手背静脉留置针穿刺处皮肤红肿变硬、局部皮温高,疑为药物外渗,立即拔针,更换部位重新穿刺,皮肤外渗处给予毛巾包裹冰袋冰敷,14:00药物外渗3小时后右侧手背及前臂皮肤逐渐呈紫红色,持续冷敷24小时后改用50%硫酸镁湿热敷.。
高危药品
• 在医生下达医嘱使用高危药品 时,要严格按照医嘱执行并复 述一遍,对有配伍禁忌、用法 用量不正确的处方,应拒绝调 配。
储藏管理
1、警示牌标识管理
• 为提醒医护人员注意,在高危药品区域 内设置色标性警示牌或包装加以区别。 • 对不能直接静脉注射的高危药品,如10 %氯化钾注射液、10 %氯化钠注射液等, 在专柜设置醒目红色标识:予以警示性 提示。 • 对外观相似的药物进行特殊标记,10 % 氯化钾注射液和10 %氯化钠注射液均为 10 ml 玻璃安瓿包装,外观极为相似,在 其标签上采用不同颜色进行区分。
• 激动 α 1 、β 1 肾上腺素能受体 ,DA受体 • 小剂量1-5ug/kg.min作用于DA受体扩张肠系膜 ,肾血管,冠脉,血流增加。 • 中剂量5-10ug/kg.min作用于 β 1肾上腺素能 受体,兴奋心脏,心肌收缩力增强,心排量增 加 • 大剂量>10ug/kg.min作用于α 1肾上腺素能受体 ,可使心率增快,血压增高。外周阻力增加, 也可是肾血管收缩,肾血流量减少。
外科ICU高危药、镇 静药、抗菌药的使用 规范
摘
要
• 前言 • 一.高危药品概念 • 二.高危药品的特点 • 三.高危药品目录 • 四.高危药品与其他药品的不同 • 五.高危药品的医疗安全协会( the Institute for Safe Medication Practices , ISMP) 在美国国内首先提出。 在1995—1996年间,ISMP对最可能给病人带 来伤害的药物进行了一项调查,共有161个医疗 机构提交了研究期间发生的严重差错。结果表 明,大多数致死或致严重伤害的药品差错是由 少数特定药物引起的。 ISMP将这些若使用不当会对病人造成严重 伤害或死亡的药物称为“高危药品”。
高警示药品 易混淆药品管理
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我院实际。
适用范围:适用于医院供应、调剂、使用、 监督管理易混淆药品的部门及人员。
22
2、易混淆药品目录——看似、多规108种
23
易混淆药品目录——听似96种
品说明书执行,对有配伍禁忌、用法用量不 正确的处方,应拒绝调配。
18
管理要点——使用
医师使用前必须进行充分安全性论证,有确切适 应症时才能使用。
医师在开具高警示药品用药时,严格按照说明书 用法用量执行,避免给药途径及给药剂量错误; 如病情需要,超说明书用药应按医院超说明书相 关规定执行。
护士使用前双复核,确保使用的准确无误。
中国药学会医药专业委员会正研究拟定高警示 药品分级管理目录以及管理SOP。
9
我国高警示药品推荐目录(2015年版)
4、我院高警示药品目录
为了切实加强高警示药品管理,参照美国 ISMP 2014年公布的高警示药品目录,我国高警 示药品推荐目录2015版,同时结合我院用药实 际情况,制定《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高警示药 品目录2016版》。
疗药 表柔比星注射剂、氟达拉滨注射剂、曲普瑞林注射剂、伊立替康
注射剂、环磷酰胺注射剂、达卡巴嗪注射剂、米托蒽醌注射剂、
门冬酰胺酶注射剂、放线菌素D注射剂、亚叶酸钙注射剂、依托
泊苷注射液、贝伐珠单抗注射液、利妥昔单抗注射液、高三尖杉
酯碱注射液、氟尿嘧啶注射液
5、管理要点——储存
高警示药品专区存放,设置警示标识,标识醒目。 专柜门应贴有柜内高警示药品的目录及数量。
高警示药品、易 混淆药品管理
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药学部 临床药学室 张小鹏 2016年3月
高危药品
瑞康医院高危药品目录
电解质制剂
1 2 3 4
10%氯化钾注射液 10%氯化钠注射液 复合磷酸氢钾注射液 25%硫酸镁注射液
10ml/支 10ml/支 2ml/支 10ml/支
降血糖制剂
5 阿卡波糖片 6 阿卡波糖片 7 伏格列波糖分散片 8 米格列奈钙片 9 瑞格列奈片 10 格列齐特缓释片 11 盐酸二甲双胍肠溶胶囊 12 盐酸二甲双胍肠溶片 13 盐酸二甲双胍片 14 盐酸罗格列酮胶囊 15 罗格列酮钠片 16 格列喹酮片 17 格列美脲片 18 格列美脲片 19 格列吡嗪片 20 格列吡嗪控释片 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 21 射液 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 22 射液(特充) 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 23 射液(预混30R) 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 24 射液(预混50R) 25 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 26 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特充) 27 门冬胰岛素注射液 28 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特充) 29 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 50mg*30 50mg*45 0.2mg*30 10mg*20片 1mg*30 30mg*30 0.5g*48粒 0.5g*45 0.5g*20 4mg*12 4mg*15 30mg*60 1mg*24 2mg*15片 2.5mg*100片 5mg*14 3ml:300IU/支 3ml:300IU/支 3ml:300IU/支 3ml:300IU/支 3ml:300单位/支 3ml:300单位/支 3ml:300单位/支 3ml:300单位/支 10ml:400IU/支 30 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 31 地特胰岛素注射液 32 地特胰岛素注射液(特充) 33 混合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30/70) 34 混合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50/50) 35 精蛋白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 36 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 37 中性胰岛素注射液 38 胰岛素注射液 39 低精蛋白锌胰岛素注射液 40 精蛋白锌胰岛素注射液(30R) 41 赖脯胰岛素注射液 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和注 42 射液(25R)(笔芯) 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和注 43 射液(50R)(笔芯) 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混合注射 44 液 45 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 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中效注射 46 液 47 甘精胰岛素注射液(预充) 48 重组甘精胰岛素注射液 3ml:300IU/支 3ml:300IU/支 3ml:300IU/支 3ml:300IU/支 3ml:300IU/支 10ml:400IU/支 10ml:400IU/支 400iu:10ml/支 400iu:10ml/支 400iu:10ml/支 300iu:3ml/支 300U:3ml/支 300iu:3ml/支 300iu:3ml/支 300iu:3ml/支 300iu:3ml/支 300iu:3ml/支 3mg:300IU/支 300iu:3ml/支
高危药品识别与危急值处理
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如何分级
• 分级依据:使用频率及用药错误时患者伤害程度
• 使用频率高,一旦用药错误,患者死亡风险最高的高危药品,医
A
疗单位必须重点管理和监护
• 使用频率较高,一旦用药错误,会给患者造成严重伤害,但给患
B
者造成伤害的风险等级较A级低
• 使用频率较高,一旦用药错误,会给患者造成伤害,但给患者造
17 (六)注射用化疗药(省略) (七)作用于子宫药
18 (八)静脉用中度镇静药
19
20
(九)小儿口服用中度镇静药 21
(十)阿片类镇痛药,注射给药 22 23 24 25 26
(十一)平喘药 27 28
(十二)其它
29
通用名
异丙嗪
催产素
咪达唑仑 苯巴比妥
苯巴比妥片
盐酸哌替啶 盐酸吗啡
芬太尼 舒芬太尼 瑞芬太尼
3
高危药品的概念
2 . 我国高危药品概念的提出 协和李大魁教授在国内首次引入提出“高危药品”概念,但具体定义还不统一,主要有以下: ✓ 高危险药品是指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易危害人体的药品 ✓ 高危药品范围为药物本身毒性大,不良反应严重,或因使用不当极易发生严重后果甚至 危及生命的药品
ISMP定义:高危药物(high-alert medication),亦称为高警示药物,即指若使用不当会对患者 造成严重伤害或死亡的药物。
5
尿激酶
(二)硬膜外或鞘内注射药
(三)放射性静脉造影剂
6
碘化油针
7
泛影葡胺针
8
碘海醇
9
碘帕醇
10
钆喷酸葡胺针
(四)全胃肠外营养液(TPN)
11
长链脂肪乳剂
ISMP简介
ISMP简介用药安全规范研究所(以下简称ISMP)位于费城郊区,是全美唯一一家致力于防止用药失误及药品安全使用的501c (3) 非盈利性组织。
ISMP帮助医疗保健业者维系患者的健康并持续致力于改善药品使用程序已超过30年。
该组织作为提供公正、及时和精确的用药安全信息的第一来源享誉全球并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尊重。
该研究所的成就有着悠久的历史。
其防止用药失误的研究起源于1975年,在医院药学杂志中设有具开创性的持续的专栏,使懂得并受到防止用药失误教育的医疗保健业者及其他相关人士不断增加。
2004年,该研究所庆祝了其作为一个官方法人组织和非盈利性组织成立十周年纪念。
今天,持续扩展的用药安全知识正不断激励着该研究所在改善药品使用程序领域中高度有效的首创性。
这些首创性建立于非惩罚性研究方法及以系统为基础的解决办法之上,分为5个重点领域:知识、分析、教育、合作和交流。
30多年前,ISMP开始了其在防止用药失误领域的研究——一个由医疗保健业者自愿自发参与的错误报告项目,用于学习研究在全美发生的用药失误,理解它们发生的原因,并与医疗机构团体分享其中的经验教训。
ISMP同时也负责审查所有由医疗机构向宾夕法尼亚州患者安全权威机构提交的用药失误报告。
每年,由美国药典(简称USP)与ISMP合作的国家用药失误项目(简称MERP)都能够收到来自医疗保健业者提供的数百份用药失误报告。
此外,由ISMP独自拥有的补充机构Med-E.R.R.S. (用药失误识别与修正策略)直接并机密地与制药行业共同合作,以防止关于药品名称、标签、包装和设计的混淆和误解。
此外,ISMP现已经过医疗保健质量与研究机构的鉴定成为一家患者安全机构(简称PSO) 。
因为批准成为一家患者安全机构(PSO)就相当于同时对其所报告的信息授予了特权与机密性,因此,当临床医生与临床机构向ISMP提出错误报告或向ISMP进行其他方面的咨询时,ISMP的患者安全机构(PSO)身份将给予其更高的保护性。
高危药物
1 高危药物概念1995~1996年间,美国的医疗安全协会(the Institute for Safe Medication Practices,ISMP)对最可能给患者带来伤害的药物进行了一项调查,共有161个医疗机构提交了研究期间发生的严重差错。
结果表明,大多数致死或严重伤害的药品差错是由少数特定药物引起的。
ISMP将这些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若使用不当会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或死亡的药物称为“高危药物”。
其特点是出现的差错可能不常见,而一旦发生则后果非常严重。
2003年ISMP第一次公布了高危药物目录,并在2007,2008年进行了更新,2008年高危药物目录见下表。
除了这19类高危药物,ISMP目录还包括以下13种高危药物:秋水仙碱注射液、依前列醇注射液、胰岛素注射液、硫酸镁注射剂、甲氨蝶呤片(口服,非肿瘤用途)、阿片酊、缩宫素注射液、硝普钠注射剂、浓氯化钾注射液、磷酸钾注射液、异丙嗪注射剂、浓氯化钠注射液、1OO mL或更大体积的灭菌注射用水(供注射、吸入或冲洗用)。
ISMP确定的前5位高危药物分别是:胰岛素、阿片类和镇痛药、注射用浓氯化钾或磷酸钾、静脉用抗凝药(肝素)和高浓度氯化钠注射液(>0.9%)。
表:2008年ISMP公布的19类高危药物序号高危药物类别1 静脉用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如肾上腺素、去氧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2 静脉用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如普奈洛尔、美托洛尔和拉贝洛尔)3 吸入或静脉全身麻醉药(如丙泊酚和氯胺酮)4 静脉用抗心律失常药(如利多卡因和胺碘酮)5 抗血栓药物(抗凝药),包括华法林、低分子肝素、注射用普通肝素;Xa因子抑制剂(如戊聚糖);直接凝血酶抑制剂(如阿加曲班、来匹卢定、比伐卢定):溶栓药物(如阿特普酶、瑞替普酶、替奈普酶);糖蛋白II b/llla抑制剂(如埃替非巴肽)6 心脏停搏液7 静脉用和口服化疗药8 高渗葡萄糖注射液(20%或以上)9 腹膜透析液和血液透析液10 硬膜外或鞘内注射药11 口服降糖药12 静脉用改变心肌力药(如地高辛和米力农)13 脂质体药物(如两性霉素脂质体)14 静脉用中度镇静药物(如咪达唑仑)15 儿童口服用中度镇静药物(如水合氯醛)16 静脉、透皮或口服吗啡类镇痛药物17 神经肌肉阻断药(如琥珀酰胆碱、维库溴胺和罗库溴胺)18 静脉用造影剂19 肠外营养除了这19类高危药物,ISMP目录还包括以下13种高危药物:秋水仙碱注射液、依前列醇注射液、胰岛素注射液、硫酸镁注射剂、甲氨蝶呤片(口服,非肿瘤用途)、阿片酊、缩宫素注射液、硝普钠注射剂、浓氯化钾注射液、磷酸钾注射液、异丙嗪注射剂、浓氯化钠注射液、1OO mL或更大体积的灭菌注射用水(供注射、吸入或冲洗用)。
胰岛素规范注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Danish Nurses Organization. Evidence-based Clinical Guidelines for Injection of Insulin for Adul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2nd edition, December 2006. Association for Diabetescare Professionals (EADV). Guideline: The Administration of Insulin with the Insulin Pen. September 2008. Johansson U. Amsberg S, Hannerz L, Wredling R, Adamson U, Arnqvist HJ & P Lins (2005) Impaired Absorption of insulin Aspart from Lipohypertrophic Injection Sites. Diabetes Care: Vol 28, No 8, 2025-2027. Ariza-Andraca CR, Altamirano-Bustamante E, Frati-Munari AC, Altamirano-Bustamante P, Graef-Sanchez A. Delayed insulin absorption due to subcutaneous edema. Arch Invest Med 1991;22:229-33. Saez-de Ibarra L, Gallego F. Factors related to lipohypertrophy in insulin-treated diabetic patients; role of educational intervention. Pract Diabetes Int 1998;15:9-11. Young RJ, Hannan WJ, Frier BM, Steel JM, Duncan LJ. Young RJ, Hannan WJ, Frier BM, Steel JM Diabetic lipohypertrophy delays insulin absorption. Diabetes Care 1984;7:479-80. Chowdhury TA, Escudier V. Poor glycaemic control caused by insulin induced lipohypertrophy. BMJ 2003;327:383-4. Johansson UB. Impaired absorption of insulin aspart from lipohypertrophic injection sites. Diabetes Care 2005;28:2025-7. Overland J, Molyneaux L, Tewari S., Fatouros R, Melville P, Foote D, et al. Lipohypertrophy: Does it matter in daily life? A study using a 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 Diabetes Obes Metab2009;11:460-3. Frid A, Linden B. Computed tomography of injection sites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Injection and Absorption of Insulin. Stockholm: Thesis, 1992. Gorman KC. Good hygiene versus alcohol swabs before insulin injections (Letter). Diabetes Care 1993;16:960-1. Schuler G, Pelz K, Kerp L. Is the reuse of needles for insulin injection systems associated with a higher risk of cutaneous complications? Diabetes Res Clin Pract 1992;16:209-12. Workman B. Safe injection techniques. Nurs Stand 1999;13:47-53. Bain A, Graham A. How do patients dispose of syringes? Pract Diabetes Int 1998; 15: 19-21. Chantelau E, Schiffers T, Schutze J, Hansen B. Effect of patient-selected intensive insulin therapy on quality of life. Patient Educ Couns 1997 Feb; 30(2): 167-73. Le Floch JP, Herbreteau C, Lange F, Perlemuter L. Biologic material in needles and cartridges after insulin injection with a pen in diabetic patients. Diabetes Care 1998;21:1502-4. McCarthy JA, Covarrubias B, Sink P. Is the traditional alcohol wipe necessary before an insulin injection? Dogma disputed (Letter). Diabetes Care 1993;16:402. Swahn A. Erfarenheter av 94000 osterilt givna insulininjektioner (Experiences from 94000 insulin injections given without skin swab). Sv Lakaresallskapets Handlingar Hygiea 1982;92:160(3O).
高警示药品的管理
高警示药品的定义
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避免医疗差错、用药安 全事故的发生,参照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 会推荐的高警示药品目录(2015年版),结合医 院的实际,对原有《高危药品管理办法》进行了修 订。
为与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推荐一致, 将“高危药品”统一改称为“高警示药品”。
特点:出现的差错可能不常见,但一旦发生则后 果非常严重。 目的:避免医疗差错的发生,减少不良反应,保 障用药安全,落实用药管理。
• 非肠道和口服化疗药 • 腹膜和血液透析液 • 高渗葡萄糖注射液(20%或以上) (如50%葡萄糖注射
液) • 抗心律失常药,静脉注射 (如胺碘酮、利多卡因、普
罗帕酮)
•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静脉注射(如肾上腺素、多巴胺、 间羟胺)
• 小儿用口服的中度镇静药
• 心脏停搏液
• 胰岛素,皮下或静脉注射(如诺和锐、诺和灵)
高警示药品的定义
是指药理作用显著、迅速,如果使用不当可 能对病人造成严重伤害或死亡的药品
1995-1996年间,美国的医疗安全协会(ISMP) 对最可能给患者带来伤害的药物进行了一项调査, 共有161个医疗机构提交了研究期间发生的严重差 错。结果表明,大多数致死或严重伤害的药品差错 是由少数特定药物引起的。ISMP将这些若使用不当 会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或死亡的药物称为“高警示 药物”。
•附注:引用于我国高警示药品推荐目录2015版 ,中 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
京山仁和医院高警示药品目录
1.高浓度电解质 氯化钙注射液、硫酸镁注射液、10%氯化钾注射液、10%氯化钠 注射液 2.高渗葡萄糖注射液 50%葡萄糖注射液(20ml) 3.胰岛素,皮下或静脉用
胰岛素注射液、甘精胰岛素注射液、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甘舒 霖R)、30/70混合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甘舒霖30R)、门冬 胰岛素30注射液、门冬胰岛素50注射液、精蛋白重组人胰岛素 混合注射液(30/70)、精蛋白重组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 (40/60)、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 4.灭菌注射用水(体积>100ml) 灭菌注射用水(供注射、吸入或冲洗用,严禁静脉注射)
高警示药品
高警示药品定义、管理目的及防范措施定义:高警示药品,是指药理作用显着、迅速,如果使用不当可能对病人造成严重伤害或死亡的药品。
1995-1996年间,美国的医疗安全协会(ISMP)对最可能给患者带来伤害的药物进行了一项调査,共有161个医疗机构提交了研究期间发生的严重差错。
结果表明,大多数致死或严重伤害的药品差错是由少数特定药物引起的。
ISMP将这些若使用不当会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或死亡的药物称为“高警示药物”。
特点:出现的差错可能不常见,但一旦发生则后果非常严重。
目的:避免医疗差错的发生,减少不良反应,保障用药安全,落实用药管理。
防范措施:1、参考ISMP的分类,结合我院实际用药情况,由药剂科、护理部及医务部共同制定本院高警示药品目录、管理制度及风险防范措施;定期对高警示药品目录进行更新,新引进高警示药品须经过充分论证,引进后及时将药品信息告知临床。
2、高警示药品在处方使用前要有安全性论证的证据,有确切适应症时才能开具处方使用。
3、警示措施:(1)各调剂部门对高警示药品设置专门的存放区域,单独存放。
(2)高警示药品存放药架应醒目,并设置警示牌提醒药学人员注意。
(3)警示牌应醒目,可采用红底黑字标签。
标签上加高警示药品字样。
4、药剂人员在调配高警示药品时,要严格审查处方,对不符合规定的高警示药品处方,拒绝调配。
高警示药品的处方调配发放要实行双人复核,确保发放准确无误。
5、发药时做到单独发放,并用高警示药品专用盒子盛放。
6、高警示药品在使用时,严格执行给药的5R原则,核对病人姓名、床号、药品名称、药物剂量及给药途径等5项内容7、药剂科定期检查本院的高警示药品管理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医疗安全协会(ISMP)?
2012年
ISMP高危药品目录 高危险药品是指若使用不当会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药物,其特点是出现的差错可能不常见,而一旦发生则后果非常严重。我们希望你们能够根据目录来确定哪些药品需要特殊防护,以减少危险的发生。可以采取这样的措施,例如,高危药品的摆放、储藏、制备以及管理的标准化;增加对高危药品信息的访问;限制对高危药品的接触;使用辅助标签和自动警示系统;必要时自动自主地进行双重复核。(注:人工自主地双重复核并不是减少差错的最佳方法,或许并不适用于本目录的药品) 高危药品类别: 1 静脉用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如肾上腺素、去氧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2 静脉用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如普奈洛尔、美托洛尔和拉贝洛尔) 3 吸入或静脉全身麻醉药(如丙泊酚和氯胺酮) 4 静脉用抗心律失常药(如利多卡因和胺碘酮) 5 抗血栓药物(抗凝药),包括华法林、低分子肝素、注射用普通肝素;Xa 因子抑制剂(如戊聚糖);直接凝血酶抑制剂(如阿加曲班、比伐卢定、达比加群酯、来匹卢定);溶栓药物(如阿特普酶、瑞替普酶、替奈普酶);糖蛋白Ⅱb/Ⅲa 抑制剂(如埃替非巴肽) 6 心脏停搏液 7 胃肠外和口服化疗药 8 高渗葡萄糖注射液(20%或以上) 9 腹膜透析液和血液透析液 10 硬膜外或鞘内注射药 11 口服降糖药 12 静脉用改变心肌力药(如地高辛和米力农) 13 皮下注射用和静脉用胰岛素 14 脂质体药物(如两性霉素脂质体) 和常规相似物(如两性霉素B去氧胆酸盐) 15 静脉用中度镇静药物(如咪达唑仑)16?儿童口服用中度镇静药物(如水合氯醛)??
静脉用依前列醇、硫酸镁注射液、甲氨蝶呤片(口服,非肿瘤用途)、阿片酊、缩宫素注射液、硝普钠注射剂、氯化钾注射液、磷酸氢二钾注射液、异丙嗪注射液、垂体后叶素(静脉用和骨内用)?背景?
根据ISMP国家用药差错报告计划收到的差错报告,文献资料中的有害差错报道和来自医师、安全专家的建议,ISMP创建了高危药品目录,并定期更新。2011年至2012年2月期间,772名医师对ISMP的调查做出了回应,以确定哪些药物是最需要个人和组织经常注意的高危药品。另外,为了保证目录的相关性和完整性,我们邀请了在ISMP的临床医务人员,咨询部的成员和整个美国的安全专家对目录进行了复审。该目录中的药品和药品类别,反映了提供资料的所有专家的思想结晶。?
??17?静脉、透皮和口服阿片类镇痛药物?(口服类包括浓缩液,即刻和持续释放剂型)?
??18?神经肌肉阻断药(如琥珀酰胆碱、维库溴胺和罗库溴胺)????19?静脉用造影剂体积的灭菌注射用水(供注射、吸入或冲洗用)?22?高浓度氯化钠注射液(>0.9%)?特殊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