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最新课件)
[课件]CCIF2016冠脉介入PPT
治疗时间窗
时间窗:STEMI发病12小时内 D to B(门到球)时间: 90Min+30Min
术中危急重症:
恶性心律失常 (窦缓 窦停 房室传导阻滞 室速 室颤) 低血压 心包填塞 肺栓塞 休克 急性左心衰 心脏泵衰竭 呼吸心跳骤停
缩短D to B关键流程改进
实行院前急救系统转运和外院转运的STMEI患者尽量绕行急诊及CCU直接 送入导管室
未来的介入治疗临床护理模式
术前访视
术中观察
术后交接
横向衔接介 入护理模式
急诊PCI术中精准配合
急诊PCI术:是指在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12小时内急诊(直接)所实 施的PCI技术
目的:通过造影尽快找出“罪犯”血管及其病变部位,对病变部位内行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和植入支架,使闭塞的血管得以再通,梗死相 关心肌得以及早的再灌注和功能恢复
IRS的防治成为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DES棘手问题
DES术后长期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是否安全 高危患者出血的风险 迟发的支架贴壁不良 晚期支架内血栓
冠脉介入的第四次革命 无植入物的介入治疗 可吸收全降解支架
可降解聚合物支架 可降解铁支架 可降解铝镁合金支架
Absorb 全吸收式生物 血管支架 (BVS)
CCIF2016冠脉介入
护理论坛
新理念 新亮点
噩梦来临时
介入治疗的发展
介入治疗发展史
心脏导管的奠基人 德国医生 Werner Forssmann
他于1929年第一次将一根润滑过的导尿管经肘正中静脉插入自己的身体 35cm。一周后插入了65cm,到达了右心房。
他开创了新的时代,为以后的现代心脏介入治疗
介入护理的发展
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6).
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6)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第44卷第5期第382页-第400页自"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2(简本)" [1]更新以来,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及其相关领域又积累了众多临床证据。
为此,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介入心脏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血栓防治专业委员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专家组,在2009和2012年中国PCI 指南[1,2]的基础上,根据最新临床研究成果、特别是结合中国人群的大型随机临床试验结果,参考最新美国心脏病学学院/美国心脏协会(ACC/AHA)以及欧洲心脏病学学会(ESC)等组织发布的相关指南[3,4,5,6,7,8,9]、并结合我国国情及临床实践,对PCI治疗领域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进行了全面讨论并达成一致共识,在此基础上编写了本指南。
为便于读者了解PCI对某一适应证的价值或意义,本指南对推荐类别的表述沿用国际通用的方式。
Ⅰ类:指已证实和(或)一致公认有益、有用和有效的操作或治疗,推荐使用。
Ⅱ类:指有用和(或)有效的证据尚有矛盾或存在不同观点的操作或治疗。
Ⅱa类:有关证据/观点倾向于有用和(或)有效,应用这些操作或治疗是合理的。
Ⅱb类:有关证据/观点尚不能被充分证明有用和(或)有效,可考虑应用。
Ⅲ类:指已证实和(或)一致公认无用和(或)无效,并对一些病例可能有害的操作或治疗,不推荐使用。
对证据来源的水平表达如下。
证据水平A:资料来源于多项随机临床试验或荟萃分析。
证据水平B:资料来源于单项随机临床试验或多项非随机对照研究。
证据水平C:仅为专家共识意见和(或)小规模研究、回顾性研究和注册研究。
概述一、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对于每一个开展PCI的中心,应建立质量控制体系(Ⅰ,C),包括:(1)回顾分析整个中心的介入治疗结局和质量;(2)回顾分析每个术者的介入治疗结局和质量;(3)引入风险调控措施;(4)对复杂病例进行同行评议;(5)随机抽取病例作回顾分析。
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6)
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6)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第44卷第5期第382页-第400页自"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2(简本)" [1]更新以来,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及其相关领域又积累了众多临床证据。
为此,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介入心脏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血栓防治专业委员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专家组,在2009和2012年中国PCI 指南[1,2]的基础上,根据最新临床研究成果、特别是结合中国人群的大型随机临床试验结果,参考最新美国心脏病学学院/美国心脏协会(ACC/AHA)以及欧洲心脏病学学会(ESC)等组织发布的相关指南[3,4,5,6,7,8,9]、并结合我国国情及临床实践,对PCI治疗领域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进行了全面讨论并达成一致共识,在此基础上编写了本指南。
为便于读者了解PCI对某一适应证的价值或意义,本指南对推荐类别的表述沿用国际通用的方式。
Ⅰ类:指已证实和(或)一致公认有益、有用和有效的操作或治疗,推荐使用。
Ⅱ类:指有用和(或)有效的证据尚有矛盾或存在不同观点的操作或治疗。
Ⅱa类:有关证据/观点倾向于有用和(或)有效,应用这些操作或治疗是合理的。
Ⅱb类:有关证据/观点尚不能被充分证明有用和(或)有效,可考虑应用。
Ⅲ类:指已证实和(或)一致公认无用和(或)无效,并对一些病例可能有害的操作或治疗,不推荐使用。
对证据来源的水平表达如下。
证据水平A:资料来源于多项随机临床试验或荟萃分析。
证据水平B:资料来源于单项随机临床试验或多项非随机对照研究。
证据水平C:仅为专家共识意见和(或)小规模研究、回顾性研究和注册研究。
概述一、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对于每一个开展PCI的中心,应建立质量控制体系(Ⅰ,C),包括:(1)回顾分析整个中心的介入治疗结局和质量;(2)回顾分析每个术者的介入治疗结局和质量;(3)引入风险调控措施;(4)对复杂病例进行同行评议;(5)随机抽取病例作回顾分析。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87页PPT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40、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 容忽视 的。— —爱献 生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2016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6)
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6)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第44卷第5期第382页-第400页自"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2(简本)" [1]更新以来,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及其相关领域又积累了众多临床证据。
为此,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介入心脏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血栓防治专业委员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专家组,在2009和2012年中国PCI 指南[1,2]的基础上,根据最新临床研究成果、特别是结合中国人群的大型随机临床试验结果,参考最新美国心脏病学学院/美国心脏协会(ACC/AHA)以及欧洲心脏病学学会(ESC)等组织发布的相关指南[3,4,5,6,7,8,9]、并结合我国国情及临床实践,对PCI治疗领域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进行了全面讨论并达成一致共识,在此基础上编写了本指南。
为便于读者了解PCI对某一适应证的价值或意义,本指南对推荐类别的表述沿用国际通用的方式。
Ⅰ类:指已证实和(或)一致公认有益、有用和有效的操作或治疗,推荐使用。
Ⅱ类:指有用和(或)有效的证据尚有矛盾或存在不同观点的操作或治疗。
Ⅱa类:有关证据/观点倾向于有用和(或)有效,应用这些操作或治疗是合理的。
Ⅱb类:有关证据/观点尚不能被充分证明有用和(或)有效,可考虑应用。
Ⅲ类:指已证实和(或)一致公认无用和(或)无效,并对一些病例可能有害的操作或治疗,不推荐使用。
对证据来源的水平表达如下。
证据水平A:资料来源于多项随机临床试验或荟萃分析。
证据水平B:资料来源于单项随机临床试验或多项非随机对照研究。
证据水平C:仅为专家共识意见和(或)小规模研究、回顾性研究和注册研究。
概述一、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对于每一个开展PCI的中心,应建立质量控制体系(Ⅰ,C),包括:(1)回顾分析整个中心的介入治疗结局和质量;(2)回顾分析每个术者的介入治疗结局和质量;(3)引入风险调控措施;(4)对复杂病例进行同行评议;(5)随机抽取病例作回顾分析。
2016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解读
2016中国经⽪冠状动脉介⼊治疗指南解读《中国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防治现状蓝⽪书2015》数据显⽰,我国⼼⾎管疾病患者⼈数已⾼达2.9亿,占我国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40%,其中冠⼼病的发病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中国⼼⾎管报告2015》显⽰,2014年我国城市居民冠⼼病病死率已达到107.5/10万,农村地区居民病死率为105.37/10万,较2013年明显上升。
作为临床上冠状动脉(冠脉)⾎运重建的重要⽅式,经⽪冠脉介⼊治疗(PCI)发展迅速,已成为恢复⼼肌⾎运再灌注的重要策略之⼀。
为规范临床介⼊诊疗操作、提⾼临床医师救治⽔平、改善冠⼼病患者的⽣命质量,中华医学会⼼⾎管病学分会介⼊⼼脏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管内科医师分会⾎栓防治专业委员会、《中华⼼⾎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于今年5⽉对《中国PCI指南》进⾏了正式更新与修订。
新指南在2012年指南的基础上,结合了近⼏年来最新的⼤型临床研究、欧美相关指南及我国的具体国情,对PCI治疗领域中危险评分、⾎运重建策略、术中操作、药物治疗、并发症处理及⼆级预防和⼼脏康复等多⽅⾯进⾏了说明及更新。
现对新指南的更新及要点进⾏解读,以期进⼀步指导临床⼯作。
重视质控⼯作规范质控体系随着介⼊技术的不断推⼴及完善,我国PCI治疗蓬勃发展。
据2015年冠⼼病介⼊质控数据显⽰,我国2015年PCI例数为567 583例,较2014年增长13.3%。
然⽽,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外医院牵头的CathPCI研究则显⽰,伴随着我国PCI数量的井喷式增长,临床介⼊⼯作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病变诊疗和处理不规范的现象仍普遍存在。
因此,加强介⼊质控⼯作的监督、制定规范的治疗策略是现今亟需解决的问题。
为此,新指南⾸次将“建⽴质控体系”列为Ⅰ类推荐,强调质控⼯作不仅是保证PCI持续发展的前提,且对指导我国介⼊规范化治疗具有重⼤意义。
优化危险评分评估风险预后新指南新增加了对EuroSCORE Ⅱ和SYNTAX Ⅱ评分的推荐,优化了原有的EuroSCORE和SYNTAX评分。
_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_2016_正式发布_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Special interest for the septalcoronary anatomy.Neth Heart J,2013,21(11):504-509.[13]Gersh BJ,Maron BJ,BonowRO,et al.2011ACCF/AHA guideline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hypertrophiccardiomyopathy: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Foundation/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PracticeGuidelines.Developed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AmericanAssociation for Thoracic Surgery,Amerian Society ofEchocardiography,American Society of Nuclear Cardiology,HeartFailure Society of American,HeartRhythm Society,Society forCardiovascular Angiography and Interventions,and Society ofThoracic Surgeons.J Am Coll Cardiol,2011,58(25):e212-e260.[14]Elliott PM,Anastasakis A,Borger MA,et al.2014ESC Guidelines on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hypertrophiccardiomyopathy:the Task Force for the Diagnosis andManagement of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of the EuropeanSociety of Cardiology(ESC).Eur Heart J,2014,35(39):2733-2779.(收稿日期:2016-01-23)·消息·《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6)》正式发布2016年6月19日《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6)》在沈阳东北心血管病论坛期间正式重磅发布!该指南由韩雅玲院士牵头,113位国内心血管领域顶尖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共同完成,是在2009年和2012年中国PCI指南的基础上,根据最新临床研究成果、特别是结合中国人群的大型随机临床研究结果(共收录了31篇中国专家的文章),参考ACC/AHA以及ESC等国际权威组织发布的最新相关指南,并结合我国国情及临床实践,对PCI治疗领域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进行了全面讨论并达成一致观点的基础上编写而成。
中国冠脉介入指南专业解读ppt课件
I
A
I
A
二支或三支冠状动脉直径狭窄>70%a, 且左心室功能受损(LVEF<40%)a
I
A
大面积缺血(缺血面积>左心室10%) 证据水I 平增加B, 增加冠脉狭窄程
单支通畅冠状动脉直径狭窄>50%a 度和LIVEF描述C的
针对症状
具体数值
任一冠状动脉直径狭窄>70%a,表现为
活动诱发的心绞痛或等同症状,并对药
更新评分 EuroSCORE II评分
更新原因和评分特点
由于EuroSCORE基于较早期的研究结果,过高估计了血运 重建的死亡风险,不建议继续使用,由EuroSCORE II替代。 EuroSCORE II通过18项临床特点评估院内病死率
SYNTAX评分
根据11项冠状动脉造影病变解剖特点定量评价病变的复杂程 度的危险评分方法。对于病变既适于PCI又适于CABG且预 期外科手术病死率低的患者,可用SYNTAX评分帮助制定治 疗决策,至今仍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2016中国PCI指南解读
仅供医疗专业人士进行医学科学交流,不可用于推广目的,审批号: 437720.022,有效期至2017年6月7日
2016 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公布
执笔者:韩雅玲 院士 发起单位: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介入心脏病学组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血栓防治专业委员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单中心、前瞻性研究纳入1528例无保护左主干接受PCI治疗的患者,术前应用SYNTAX II评分或其他评分对患者的基线特征进行评 估,术后平均随访4.4年,评估不同评分对患者全因死亡的影响。 LM-PCI:左主干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Xu B,et al. J Am Coll Cardiol Intv 2014;7:1128–37
2016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 ppt课件
PPT课件
4
危险评分系统
风险-获益评估是对患者进行血运重建治疗决策的基础。运用危险 评分可以预测心肌血运重 建手术病死率或术后主要不良心脑血管 事件MACCE)发生率,指导医师对患者进行风险分层,从而为选 择适宜的血运重建措施提供参考。常用的危险评分系统特点如下。 1.欧洲心脏危险评估系统Ⅱ(EuroSCORE Ⅱ): EuroSCOREⅡ通过 18 项临床特点评估院内病死率。
PPT课件
17
STEMI血运重建策略选择
对合并多支病变的STEMI患者,美国2013年及中国 2015年STEMI指南均建议仅对梗死相关动脉(IRA)进 行干预,除非合并心原性休克或梗死IRA行PCI后仍 有持续性缺血征象,不应对非IRA行急诊PCI。
对部分STEMI合并多支血管病变的患者行急诊PCI或 择期PCI时,干预非IRA可能有益且安全。美国2015 年STEMI指南更新中,建议对STEMI合并多支病变、 血液动力学稳定患者,可考虑干预非IRA(可与直接 PCI同时或择期完成)。
PPT课件
16
STEMI血运重建策略选择
如预计 FMC 至 PCI 的时间延迟>120 min,对 有适应证的患者,应于 30 min 内尽早启动溶 栓治疗。
对 STEMI 患者尽早溶栓并进行早期 PCI 治疗 是可行的,尤其适用于无直接PCI治疗条件的 患者。
溶栓后早期实施冠状动脉造影的时间宜在 3~ 24 h,其最佳时间窗尚需进一步研究。
2016介入指南
血运重建策略选择 :稳定性冠心病
针对合并左主干和(或)前降支近段病变、多支血
管病变患者,指南建议根据SYNTAX评分(Ⅰ,B) 和SYNTAX Ⅱ评分(Ⅱa,B)评估中、远期风险, 选择合适的血运重建策略。针对存在前降支近段病 变的单支病变和双支病变,PCI的证据级别由Ⅱa B 上升为ⅠA和ⅠB;左主干和三支病变的的适应证推 荐纳入到统一的SYNTAX评分标准;对于SYNTAX 评分≤22分的三支病变,PCI的推荐级别由(Ⅱa, B)上升到(Ⅰ,B)。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NSTE-ACS)
对于NSTE-ACS,在无心电图ST段抬高的前提下,
指南首次推荐应用高敏肌钙蛋白(hs-cTn)检测作 为早期诊断工具之一(Ⅰ,A)。指南推荐极高危 NSTE-ACS患者进行紧急冠状动脉造影(<2h) (Ⅰ,C),极高危因素包括:①血液动力学不稳 定或心原性休克;②顽固性心绞痛;③危及生命的 心律失常或心脏停搏;④心肌梗死机械性并发症; ⑤急性心力衰竭伴难治性心绞痛和ST段改变;⑥再 发心电图ST-T动态演变,尤其是伴有间歇性ST段抬 高。
据病变情况决定是否行侵入策略(<24h) (Ⅰ,A),高危因素包括:①肌钙蛋白升高; ②心电图ST段或T波动态演变(有或无症 状);③GRACE评分>140分。
PCI术中操作及PCI主要并发症防治措 施
针对血管内超声、FFR、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支架
选择、药物洗脱球囊、血栓抽吸装置、冠状动脉斑 块旋磨术、主动脉内球囊反博及左心室辅助装置等 术中辅助诊断及治疗技术,指南根据最新的临床研 究结果给出了推荐。支架选择方面,指南推荐 NSTE-ACS(Ⅰ,A)、STEMI直接PCI(Ⅰ,A)、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Ⅰ,A)及冠心病合并慢性肾 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Ⅰ,B) 患者置入新一代DES。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教学课件”
1
临床评估
学习如何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手术风险。
2
血液检查
了解术前必要的血液检查项目。
3
手术准备
探索术前患者的准备工作。
手术步骤
1
引导导丝
有效推进导丝至冠状动脉,确保手术的成功
应用及植入技巧。
3
冠脉成形术
介绍扩张球囊和冠脉成形术的操作步骤。
手术后护理与康复
监护室护理
1
新技术探索
了解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领域的最新技术和研
样本分析
2
究进展。
探索病例研究和数据分析在此领域的应用。
3
前沿趋势
展望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 势。
资源和学习机会
1 参考书目
2 技术培训
3 学术会议
推荐经典教材和研究资料供 进一步学习。
了解培训课程和工作坊,提 升技术和专业知识。
探索相关领域的学术会议和 研究交流机会。
详细了解手术后的护理措施和监察 指标。
康复训练
饮食与营养
介绍心脏康复的重要性和康复方案。 了解心脏病患者的饮食原则和营养 需求。
成功案例分享
患者故事
了解患者经受治疗后的康复过 程和生活变化。
成果评估
探索介入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 量和长期效果。
专家见解
听取专业医生关于冠状动脉介 入治疗的观点和推荐。
最新研究与发展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教 学课件
探索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全新视角,从手术技术到最佳实践,深入了解 这一领域的前沿知识。
治疗安全与注意事项
1 安全第一
2 麻醉与镇痛
3 预防并发症
介绍冠状动脉介入手术中的 风险与安全措施。
2016 中国PCI指南解读-医学版
I
A
I I
A C
eGFR: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LVEF:左室射血分数;CABG: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STEMI: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FMC:首次医疗接触;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MACCE: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介入心脏病学组等。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6;44(5):382-400
STEMI:溶栓后PCI的推荐
溶栓后PCI推荐 建议所有患者溶栓后24 h内送至PCI中心 建议溶栓成功24 h内行冠状动脉造影并根据需要对IRA行血运重 建 溶栓后出现心原性休克或急性严重心力衰竭时建议行急诊冠状动 脉造影并对相关血管行血运重建 建议对溶栓失败患者(溶栓后60 min ST段下降<50%或仍有胸 痛)行急诊补救性PCI 类别 I I I I 等级 A A B A
CABG 类别 IIb I I I I I I 等级 C A B B B B A
I B 大面积缺血(缺血面积>左心室10%) 证据水平增加, 增加冠脉狭窄程 I C 单支通畅冠状动脉直径狭窄>50%a 度和LVEF 描述的 具体数值 针对症状
任一冠状动脉直径狭窄>70%a,表现为 活动诱发的心绞痛或等同症状,并对药 物治疗反应欠佳 I A
STEMI:直接PCI是首选
减少时间延误是STEMI实施再灌注治疗的关键问题,应尽量缩短首 次医疗接触(FMC)至PCI的时间和初次接触至医院转出时间,从 而降低院内死亡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1-19
6
血运重建策略选择
2020-11-19
7
稳定性心绞痛( SCAD )
• 1、强化药物治疗下仍有缺血症状及存在较大范围心肌缺血证据、且预判选择 PCI 或 CABG 治疗其潜在获益 大于风险的 SCAD 患者;
• 2、对合并左主干和(或)前降支近段病变、多支血管病变患者,是选择 CABG 还是 PCI 仍有争 议,根据 SYNTAX 和 SYNTAX Ⅱ评分评,估中、远期风险,选择合适的血运重建策略;
2020-11-19
17
STEMI血运重建策略选择
• 对合并多支病变的STEMI患者,美国2013年及中国2015年STEMI指南均建议仅对梗死相关动脉(IRA)进行干预, 除非合并心原性休克或梗死IRA行PCI后仍有持续性缺血征象,不应对非IRA行急诊PCI。
• 对部分STEMI合并多支血管病变的患者行急诊PCI或择期PCI时,干预非IRA可能有益且安全。美国2015年 STEMI指南更新中,建议对STEMI合并多支病变、血液动力学稳定患者,可考虑干预非IRA(可与直接PCI同时 或择期完成)。
2020-11-19
11
NSTE-ACS
• 在无心电图 ST 段抬高的前提下,推荐用高敏肌钙蛋白检测作为早期诊断工具之一,并在 60min 内获取检测结果,根 据即刻和 1 h hs-cTn 水平快速诊断或排除 NSTEMI。
• 建议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心电图和肌钙蛋白作为风险分层的工具。 • 采用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预后评分进行缺血危险分层,分为紧急(2 h 以内)、早期(24 h 以内)和延迟(72
2016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治疗指南解读
2020-11-19
11
• 在2012年中国PCI指南基础上,根据最新临床研究成果、特别是结合中国人群的大型随机临床试验结果,参考 (ACC/AHA)以及欧洲心脏病学学会(ESC)等组 织发布的相关指南、并结合我国国情及临床实践,对 PCI 治疗 领域的热点和焦点 问题进行了全面讨论并达成一致共识,在此基础上编写了本指南。
h 以内)3 种血运重建策略(包括 PCI 和 CABG)。
2020-11-19
12
NSTE-ACS血运重建策略选择
2020-11-19
13
NSTE-ACS血运重建策略选择
2020-11-19
14
NSTE-ACS血运重建策略选择
对首诊于非 PCI 中心的患者 1、极高危者,建议立即转运至 PCI 中心行紧急 PCI; 2、高危者, 建议发病 24 h 内转运至 PCI 中心行早期 PCI; 3、中危者,建议转运至 PCI 中心,发病 72 h内行延迟 PCI; 4、低危者,可考虑转运行 PCI 或药物保守治疗。
• 3、建议以冠状动脉病变直径狭窄程度作为是否干预的决策依据,病变直径狭窄≥90%时,可直接干预; • 4、当病变直径狭窄<90%时,建议仅对有相应缺血证据,或血流储备分数 FFR≤0.8 的病变进行干预。
2020-11-19
8
2020-11-19
9
2020-11-19
10
血运重建策略选择
SCAD 血运重建方式选择应依据指南,不能开展 CABG 的医院,应将适宜患者转诊至有心脏外科 手术能力的医院手术治疗。
2020-11-19
5
2. SYNTAX 评分: 是根据 11 项冠状动脉造影病变解剖特点定量评价病变的复杂程度的危险评分 方法。对于病变既适于 PCI 又适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且预期外科手术病死率低 的患者,可用 SYNTAX 评分帮助制定治疗决策,至今仍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3. SYNTAXⅡ评分: 是在 SYNTAX 评分的基础上,新增是否存在无保护左主干病变,并联合 6 项 临床因素(包括 年龄、肌酐清除率、左心室功能、性别、是否合并慢性阻塞性 肺疾病和周围血管病)的风险 评估法,在预测左主干和复杂三支病变血运重建的 远期死亡率方面,优于单纯的 SYNTAX 评分。
2020-11-19
22
主要内容
• 危险评分和风险分层 • 血运重建策略选择 • PCI术中操作 • PCI主要并发症防治措施 • PCI围手术期抗栓治疗 • 其他围手术期药物治疗及术后管理
2020-11-19
33
建立质量控制体系
对于每一个开展 PCI 的中心,应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包括:(1)回顾分析整个中心及每个术者 的介入治疗结局和质 量;(2)引入风险调控 措施;(3)对复杂病例进行同行评议;(4)随机抽取病例作回顾分析。
接PCI 条件的医院。
2020-11-19
16
STEMI血运重建策略选择
• 如预计 FMC 至 PCI 的时间延迟>120 min,对有适应证的患者,应于 30 min 内尽早启动溶栓治疗。 • 对 STEMI 患者尽早溶栓并进行早期 PCI 治疗是可行的,尤其适用于无直接PCI治疗条件的患者。 • 溶栓后早期实施冠状动脉造影的时间宜在 3~24 h,其最佳时间窗尚需进一步研究。
2020-11-19
15
STEMI血运重建策略选择
• 减少时间延误是 STEMI 实施再灌注治疗的关键问题,应尽量缩短首次医疗接触(FMC)至 PCI 的时间和 FMC 至医院转出时间,从而降低院内死亡风险。
• 对首诊可开展急诊 PCI 的医院,要求 FMC 至 PCI 时间<90 min。 • 对首诊不能开展急诊PCI 的医院,当预计FMC 至 PCI 的时间延迟<120 min 时,应尽可能将患者转运至有直
• 资质要求:每年完成的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病例不少于 200 例,其中治疗性病例不少于100 例,主要操作者具 备介入治疗资质且每年独立完成 PCI>50 例,血管造影并发症发生率低于 0.5%,心血管病介入诊疗技术相关病死 率
危险评分系统
风险-获益评估是对患者进行血运重建治疗决策的基础。运用危险 评分可以预测心肌血运重 建手术病死率或术后主要不良心脑血管 事件MACCE)发生率,指导医师对患者进行风险分层,从而为选 择适宜的血运重建措施提供参考。常用的危险评分系统特点如下。 1.欧洲心脏危险评估系统Ⅱ(EuroSCORE Ⅱ): EuroSCOREⅡ通过 18 项临床特点评估院内病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