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技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合集下载

《口技》公开课教学教案

《口技》公开课教学教案

《口技》公开课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文言文《口技》的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学会生僻字词,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3)了解口技这种表演艺术的特点和历史文化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2)运用多媒体手段,形象直观地展示口技表演,增强学生的感知力。

(3)模仿口技表演,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勇于挑战自我,积极参与的精神风貌。

(3)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理解《口技》这篇文言文。

(2)掌握生僻字词的含义和用法。

(3)了解口技表演的特点和历史文化背景。

2. 教学难点:(1)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和用词。

(2)口技表演技巧的掌握和运用。

三、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查找生僻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 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理解能力。

3. 示范法:教师示范口技表演,学生跟随模仿,提高表达能力。

4. 多媒体辅助法:运用多媒体展示口技表演,增强学生的感知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口技》全文2. 参考资料:关于口技的历史文化背景资料3.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等4. 口技表演道具:口技面具、乐器等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口技这种表演艺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查找生僻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理解能力。

4. 示范表演:教师示范口技表演,学生跟随模仿,提高表达能力。

5. 课堂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口技表演,锻炼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1. 教师需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思考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教学内容是否难易适中,教学过程是否流畅等,以便对后续的教学进行改进。

《口技》公开课教案(优秀3篇)

《口技》公开课教案(优秀3篇)

《口技》公开课教案(优秀3篇)在日常的学习中,许多人都对一些经典的文言文非常熟悉吧?文言文是与骈文相对的,奇句单行,不讲对偶声律的散体文。

为了让更多人学习到文言文的精华,该页是小编为家人们整编的《口技》公开课教案(优秀3篇),欢迎阅读。

语文《口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积累一些常用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翻译全文。

2、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3、感受我国古代多姿多彩的表演艺术。

3、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词语。

2、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一课时教学内容:带领学生通读课文,找准课文节奏,并让学生翻译文章内容一、导入:播放《洛桑学艺》模仿乐器演奏一段,引导学生:一张普通的嘴竟能将这些乐器模拟的惟妙惟肖,令人神往。

这种靠嘴模拟各种声音的艺术就是我国艺术园地的一朵奇葩——口技艺术,洛桑能做的还只是简单的模仿,现在我们就一起去欣赏林嗣环给我们带来的那位艺人的表演,看看他给我们营造了怎样的声音世界。

二、作家作品简介:本文选自清人张潮的《虞初新志》,这是一本笔记体小说集,本文作者林嗣环,清代文学家,字铁崖,著有《铁崖文集》,《口技》是他《自序》的一部分。

三、疏通字词,朗读文章1、教师范读,学生解决字词读音顷(qǐng) 呓(yì) 絮(xù) 叱(chì) 齁(hōu) 间(jiàn) 许(hǔ) 曳(yè) 几(jī)2、学生齐读,教师在读完后指点节奏3、点一到两人来朗读,要求注意节奏,语气。

四、翻译文段1、齐读一段,教师带领翻译疏通一自然段。

善:擅长,善于。

会:恰逢,正赶上。

宴:摆宴席。

于:在。

施:摆。

但:只。

闻:听见。

坐:通“座”。

寂然:安静无声。

2、请学生再读一、第二自然段,让学生自己梳理第二自然段,教师从旁指点字词。

欠:打呵欠。

伸:伸懒腰。

语文《口技》教案设计一等奖

语文《口技》教案设计一等奖

语文《口技》教案设计一等奖教案设计:语文《口技》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口技的特点和表演形式2.能够运用口技技巧进行表演3.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二、教学重点:1.通过学习了解口技的表演形式和技巧2.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技巧进行表演三、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2.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技巧进行口技表演四、教学准备:1.本课文《口技》2.多媒体设备3.学生的表演道具和服装五、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 (10分钟)1.热身训练:让学生自我介绍并表演一个小技巧。

2.引入新课:老师通过播放相关的视频,向学生介绍口技的特点,并向学生提问:你们对口技有什么了解?你们看过哪些有趣的口技表演?Step 2: 学习课文 (15分钟)1.学生跟读课文,老师帮助学生遇到的生字和难词。

2.学生分组朗读课文。

Step 3: 探究口技表演技巧 (25分钟)1.老师和学生共同分析课文《口技》中的表演技巧和特点。

例如:音乐节奏、语速变化、声音高低、语调变化等。

2.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体态、肢体和面部表情来增强口技表演效果。

3.学生们分组合作,设计并练习一个小的口技表演,并互相给予反馈和建议。

Step 4: 实践运用 (25分钟)1.学生展示自己的口技表演,班级共同欣赏。

2.老师和同学们给予鼓励和评价,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表演技巧。

Step 5: 总结与反思 (10分钟)1.教师帮助学生总结本课学到的口技表演技巧。

2.学生回答问题:你觉得自己在这堂课中进步了吗?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六、作业:请学生回家继续练习并准备一次完整的口技表演,下节课将进行个人展示。

七、教学评价:1.通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课后准备情况来评价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积极性。

2.通过观察和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演,来评价学生的口技表演技巧和表达能力。

八、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的才艺表演活动,展示自己的口技表演。

2.鼓励学生多观看一些优秀的口技表演,培养自身审美和表演能力。

《口技》的公开课教案

《口技》的公开课教案

《口技》的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了解口技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掌握口技的基本技巧和表现形式。

能够运用口技进行简单的表演和实践。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和模仿,培养学生的口技观察力和模仿力。

通过小组合作和表演,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通过实践和反馈,提高学生的口技表演技巧和自信心。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口技艺术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培养学生勇于表达和展示自己的勇气,培养自信心和自我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培养集体荣誉感和合作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文本《口技》选文:《口技艺人表演口技》。

教材:口技艺术教程。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口技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口技的基本技巧和表现形式。

难点:口技表演的实践和技巧运用,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培养。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口技表演的视频或邀请口技艺人现场表演,引起学生对口技的兴趣和好奇心。

3.2 教学内容讲解教师引导学生对口技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进行了解,讲解口技的基本技巧和表现形式。

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模仿口技艺人表演,培养口技观察力和模仿力。

3.3 小组合作与表演学生分组进行合作,选择一段口技表演进行练习和准备。

每组进行表演,其他学生进行观摩和评价,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口技表演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的表现和进步。

4.2 同伴评价学生互相评价合作伙伴的表现,给出建议和鼓励。

4.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口技表演和团队合作能力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课后作业学生可以选择一段口技表演进行观看和分析,写出口技表演的心得体会。

5.2 课堂拓展教师可以邀请口技艺人进行课堂教学,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学习口技艺术。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教材口技艺术教程。

口技表演视频资料。

6.2 教具口技表演道具。

视频播放设备。

第七章:教学方法7.1 观察与模仿学生通过观察口技艺人的表演,学习口技的基本技巧和表现形式。

《口技》教学教案(优秀3篇)

《口技》教学教案(优秀3篇)

《口技》教学教案(优秀3篇)《口技》教案篇一一)教学目的1. 了解摹状貌的说明方法。

2. 学习并积累文言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二)教学设想1. 本文虽是文言文,但不难懂,可以鼓励学生参照课本注释,用现代汉语讲述课文内容。

其中有学生不懂的词语,可以指导学生查工具书或由教师讲解。

2. 反复朗读,熟悉课文,背诵第(2)段。

3. 课时分配;第一课时朗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分析课文。

4. 课前准备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朗读流利。

一课时一。

导入(一)简介作者、作品。

本文作者林嗣环,字铁崖,清朝福建晋江人,顺治年间进士。

本文节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虞初新志》是清代人张潮编选的笔记小说。

(二)阅读“阅读提示”,明确本文描绘的是一场口技表演,口技表演者的表演可分两个阶段:摹拟深夜中一户四口梦中醒来继又入睡的情景,摹拟发生火灾,救火的情景。

明确学习本文要注意作者如何确切而真实的抓住口技表演者发出的声响和听众的反映进行描写,来突出口技人的高超技艺的。

二。

朗读课文(一)指名学生朗读课文,除课本注释中的注音外,还应注意以下字的读音。

屏障(píng) 犬吠(fèi) 惊觉(jué)叱(chì) 伸颈(jǐng)倾侧(qīng)几欲先走(jī)(二)注意以下句子中的自然停顿,朗读时正确的表达句子的意思。

(“|”表示句中停顿)1. 会|宾客在宴2.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3. 遥闻|深巷中犬吠4. 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5. 忽|一人大呼“火起”6.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7. 虽|人有百乎?8. 又夹|百千求救声?(三)学生自读或全班齐读三。

疏通文字,了解课文内容(一)指名学生参照注解讲解第一段内容,注意以下字的解释。

善长口技(擅长)会宾客大宴(适逢)施八尺屏障(设置、安放) 少顷(一会儿)但闻(只)满坐寂然(同“座”,这里指在坐的人)(二)指名学生参照注解讲解第(2)、(3)段内容,注意以下字的解释。

《口技》教案一等奖(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口技》教案一等奖(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特点:直接、简 便、高效
适用范围:适用于 各种年龄段的学生, 特别是低年级学生
注意事项:讲解内 容要精炼、生动、 易懂,注重学生的 反馈和互动
讨论法的定义和特点
讨论法
讨论法在《口技》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讨论法的教学效果和优势
讨论法与其他教学方法的对比和结合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PPT、音频、 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增强学生的视 听体验,提高学习兴趣和效果。
作业完成率
作业质量
作业提交时间
作业正确率
教学效果反馈
学生掌握情况: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课堂氛围: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估课堂氛围是否活跃,学生是否积极参与。 教学目标达成情况:根据教学目标,评估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等方面的达成情况。
教学效果反思:根据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等方面的有效性,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解决方法
重点:通过朗读、 讨论、归纳等方 法,掌握文章的 重点内容
难点:通过分析、 比较、联想等方 法,突破文章中 的难点问题
解决方法:采用 多种教学方法相 结合,如讲解、 示范、练习、讨 论等,以帮助学 生更好地掌握重 点和难点
注意事项:注重 学生的个体差异, 根据不同学生的 实际情况,采用 不同的教学方法 和手段,以达到 更好的教学效果
课堂表现评价
学生参与度:评价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包括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等 知识掌握情况:通过课堂测试或提问,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课堂纪律:评价学生的课堂纪律表现,如是否遵守课堂规定、是否认真听讲等 学习态度: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如是否积极思考、是否认真完成作业等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教学设计2:口技全省一等奖

教学设计2:口技全省一等奖

《口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够正确翻译课文;(2)能够流利顺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1)了解细腻生动的描写、清晰明了的思路;(2)体会作者从多方面表现表演者的高超技艺的写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赏析文中对口技表演者高超技艺的生动描述,感受中国古代民间艺术的精神奇妙。

【教学重难点】1.了解细腻生动的描写、清晰明了的思路。

2.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有机结合。

3.启发学生的想象,使之对文章的内容有深切的体会。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三课时一、检查作业小组长自主检查各小组作业。

二、讨论中心思想【交流探究】提问:这篇课文记叙了什么内容?通过口技表演,摹拟了哪些声响?你学了这篇课文以后,有什么体会?(发动同学讨论)要求明确:这篇课文记叙了一场生动的口技表演。

它着重描写了一家四口人深夜在卧室里发出的各种声响,以及一场大火场面中的各种声响,还写了听众的各种反应。

通过口技艺人的精彩表演,反映了我国民间艺人聪明才智和高超的艺术创造力。

我们今天应当学习古代艺人这种对技艺精益求精、追求绝妙境界的精神。

三、讨论写作特点《口技》作者林嗣环,在文章结尾时感叹说:“若而人者,可谓善画声矣!”《虞初新志》的编者张潮对《口技》的评价是:“绝世奇技,复得此奇文以传之。

”请同学讨论,本文作者在写作上有什么奇妙的地方:他是怎样把口技艺人“善画声”这一奇技,用文字表达出来的?要求明确:(一)叙事条理清楚,行文波澜起伏。

全文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从施屏障开始到撤屏障为止。

口技本身顺着宾客所听到的记叙了三个场面:一是犬吠引起一家四口人的活动;二是不久,全家逐渐入睡;三是寂静中突然火起,全家卷入火警。

三个层次,井井有条,互相联系,自然合理。

口技摹拟的声响也是由远到近,由外到内,由内到外,由少到多,由静到闹,由小到大,使读者有亲闻其声,亲临其境的感觉。

叙事条理清楚还算奇妙,这篇文章的传神之处,在于行文波澜起伏,跌宕多姿。

《口技》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口技》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口技》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教学,学生能够:1. 了解口技的概念及其特点;2. 掌握常见的口技技巧;3. 提高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4. 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 口技的概念1.1 口技定义1.2 口技在文化传统中的地位1.3 口技的特点和重要性2. 口技技巧2.1 语速和语调的控制2.2 声音的变化和模仿2.3 肢体和面部表情的运用2.4 手势和动作的配合2.5 利用道具和道具运动的技巧3. 口技表演3.1 单人表演3.2 双人或多人配合表演3.3 创意表演4. 口技训练方法4.1 语音训练4.2 肢体训练4.3 呼吸训练4.4 聚焦训练5. 口技的应用领域5.1 演讲和演示5.2 口才培养5.3 故事讲述5.4 企业培训5.5 文化交流活动三、教学方法1. 导入:通过引发学生的兴趣,介绍口技的定义和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

2. 授课:通过讲解口技技巧和表演方法,并结合示范进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掌握口技的基本要领。

3. 练习:分组或个人进行口技练习,通过实际练习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技巧。

4. 演示:安排学生进行口技表演,展示学习成果,并进行点评和鼓励。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梳理知识点,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口技的概念和特点,引起学生对口技的兴趣并激发学习的动力。

2. 授课2.1 语速和语调的控制:通过示范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快慢适宜的语速和抑扬顿挫的语调,提高表演的生动性和吸引力。

2.2 声音的变化和模仿:教授学生利用声音的音高、音量、音色和语调进行表演,培养学生的音乐感。

2.3 肢体和面部表情的运用:教授学生利用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来增强表演的表达力和感染力。

2.4 手势和动作的配合:让学生学会运用手势和动作与语言相互配合,提升表演的形式美和感染力。

2.5 利用道具和道具运动的技巧:教授学生利用道具和道具运动来丰富表演内容,增加吸引力。

3. 练习学生根据所学技巧进行小组或个人练习,通过反复训练提高表达能力和技巧。

口技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小学

口技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小学

口技教案小学导语:口技是一种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艺术形式,在中国流传已久。

口技不仅能够开发儿童的表达和沟通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想象力。

本教案将介绍如何在小学阶段开展口技教学,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口才和表达能力。

一、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口技的定义和传统文化背景;2.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观察力;3. 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想象力;4. 激发学生对口技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准备:1. PPT演示;2. 被子、面巾纸、鸡蛋等道具;3. 口技表演视频资源。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段精彩的口技表演视频,引起学生对口技的兴趣。

随后,提问学生对口技的理解和看法。

步骤二:了解传统文化(10分钟)引导学生了解口技的定义和传统文化背景。

讲解口技的起源和发展,介绍一些中国传统口技形式,如变脸、手影戏等。

通过相应的图片和文字资料,让学生对口技这一特色艺术形式有更多的了解。

步骤三:口技示范(15分钟)请一位擅长口技的学生进行示范表演,并解说自己的表演过程。

在表演结束后,引导学生一起分析口技的技巧和表达方式。

步骤四:分组练习(2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口技形式进行练习。

可以是变脸、手影戏或其他他们感兴趣的口技形式。

要求小组成员互相合作,进行自己的口技表演,并对其他小组的表演给予评价和建议。

步骤五:展示和评价(15分钟)请每个小组轮流上台进行口技表演,其他学生进行观摩并进行评价。

鼓励学生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建议,为他们的表演提供进一步的改进方向。

步骤六:总结和延伸(5分钟)回顾整个口技教学过程,让学生总结学到的知识和经验。

提醒学生继续关注和研究口技,可以观看更多的口技表演视频,提高自己的技巧和艺术水平。

四、教学评估:本教案通过学生的参与度、表演水平和评价反馈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估。

通过观察学生在口技表演中的表现和言辞表达能力,以及对其他小组表演的评价和建议,评估学生的口才和表达能力的提高情况。

口技复习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口技复习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口技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复习并掌握口技表演的基本技巧。

2. 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提高口技表演的技巧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1. 口技表演的基本技巧。

2. 各种传统和创新的口技表演形式。

3. 组织策划口技表演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步骤一:导入(10分钟)1. 向学生简要介绍口技表演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引入话题,让学生思考口技表演的特点和与其他表演形式的区别。

步骤二:基本技巧复习(30分钟)1. 温习舌头的灵活性训练,如舔鼻子、卷舌等。

2. 复习唇舌的协调训练,如快速吐字、连续咬字等。

3. 练习音调和节奏的控制,如高低音的切换、快慢节奏的转换等。

步骤三:口技表演形式介绍(20分钟)1. 介绍传统的口技表演形式,如变脸、手影戏等,并向学生演示。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传统形式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创造出新的口技表演形式。

3. 鼓励学生尝试自己设计口技表演形式,并与同学分享。

步骤四:团队协作与创造力培养(30分钟)1. 分组让学生合作,设计口技表演节目,并进行排练。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根据场地、观众和时间等具体情况进行口技表演的创造和调整。

3. 学生分组进行互相评估和改进,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和创造力。

步骤五:展示与总结(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口技表演的展示。

2. 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

四、教学资源1. PPT演示材料。

2. 各种传统口技表演的视频资料。

五、教学评估1. 学生完成口技表演的评估表,自我评估和互评。

2. 教师对学生的口技表演进行评估。

六、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加学校和社区的口技表演比赛。

2. 组织学生参观专业口技表演节目,开阔视野,提高学习兴趣。

七、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复习和掌握口技表演的基本技巧,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造力,使学生通过实践提高口技表演的技巧和表达能力。

通过引入传统和创新的口技表演形式,提供了多元化的学习体验。

《口技》经典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口技》经典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1、《口技》经典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掌握会凑乳舒名等文言实词的意思。

2、理解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并体会其作用。

3、了解我国古代民间艺人的聪明才智和高超的技艺,培养对祖国热爱的情感。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区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理解侧面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背诵课文【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具准备】生字词卡片、小黑板、问题卡片、录音机。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播放《洛桑学艺》模仿乐器演奏的片段。

趁学生情绪高涨之时,教师引导:普通的嘴,竟能将如此众多的乐器模拟的惟妙惟肖,可真是令人叹为听止。

我们把这种艺术叫做口技,它是中国传统曲艺园地中的一朵奇葩,具有悠久的历史。

三百多年前,清代作家林嗣环也描绘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他笔下那位艺人和洛桑相比,又是如何呢?他为我们营造了一个怎样的声音世界呢?(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热情以及学生主动探究的愿望)二、了解作者及作品《口技》作者林嗣环,字铁崖。

清代顺治年间进士。

本文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虞初新志》是一部笔记小说集,由清代人张潮所编,共20卷,所收集的大多是明末清初时人的文言短篇,并附评语,编者意在表彰轶事,传布奇闻。

三、揭示目标(出示小黑板)四、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林嗣环sì呓语yì狺狺yín 叱chì伸颈jǐng 嘿叹mò齁hōu 中间jiàn 意少舒shū曳屋许许声yèhǔhǔ几欲先走jī1、教师领读2、学生齐读3、学生领读(让学生掌握本课生字词)五、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六、串讲课文(让学生积累文言词语,并了解课文大意)1、第一段:⑴学生齐读。

⑵学生根据课下注释翻译本段。

⑶指名翻译。

⑷教师点拔:①善:善于。

②会:适逢,正赶上。

③于厅事:在客厅。

④施:设置。

⑤闻:听见。

⑥寂然:静悄悄的样子。

总结:介绍口技表演者和演出的场合、设施、道具、以及开演之时的气氛。

《口技》公开课教案

《口技》公开课教案
反馈与调整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及时调整教 学策略和方法,确保教学效果。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利用PPT展示课文内 容、注释、插图等,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和理解能力。
网络资源
引导学生利
使用口技道具、古代 戏曲服饰等实物,增 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
背诵全文
要求学生们能够熟练地背 诵全文,掌握文章的基本 内容。
完成课后练习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课后 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翻译全文
学生们需要将全文翻译成 现代汉语,理解文章的主 旨和意义。
作业要求
01
02
03
独立完成
作业需要学生们独立完成 ,不得抄袭或参考他人答 案。
限时完成
学生们需要在规定的时间 内完成作业,提高学习效 率。
难点
难点三: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在学习《口技》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 际生活相结合,通过实践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学生可能无法很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 结合。
重点
重点一:掌握古代汉语的语法和词汇
古代汉语的语法和词汇是学习《口技》的基础, 只有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 的内容和主题。因此,教师需要重点讲解这些知 识点,并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
过程与方法
01 通过朗读、翻译、讲解、讨论等多种方式,引导 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02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探究文 章的结构和写作技巧。
02 组织学生进行口技表演,体验古代口技艺术的魅 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古代口技表演者的技艺之高 超,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和敬意。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口技》的公开课教案

《口技》的公开课教案

《口技》的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口技的基本技巧和表演方法。

培养学生对口技艺术的兴趣和爱好。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和交流,让学生掌握口技的基本技巧。

运用小组合作和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口技表演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积极参与的精神。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水平的口技教材,如口技表演视频、口技技巧图解等。

结合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改编和调整,使其适合公开课的教授。

2.2 教学方法采用示范法、讲解法、实践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如播放口技表演视频,增强学生对口技的理解和兴趣。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以一段精彩的口技表演视频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向学生介绍口技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3.2 基本技巧学习讲解并示范口技的基本技巧,如口技发音、口技节奏等。

学生跟随老师一起练习,并给予个别指导。

3.3 小组合作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练习。

每个小组选择一段口技表演,共同练习并展示。

第四章:教学评估4.1 学生自我评估学生通过自我反思,评估自己在口技学习中的进步和不足。

学生可以写下自己的感受和经验,进行自我评估。

4.2 同伴评估学生之间相互评估,给予同伴在口技表演中的反馈和建议。

同伴评估可以帮助学生相互学习和进步。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有趣的口技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践。

练习可以包括口技发音、口技节奏、口技角色扮演等。

5.2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口技相关的课后作业,如观看口技表演视频、练习口技技巧等。

学生可以通过课后作业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第六章:教学活动6.1 课堂口技表演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口技表演。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口技技巧进行展示。

6.2 学生口技比赛组织学生进行口技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比赛可以设置不同的奖项,如最佳口技发音、最佳口技节奏等。

语文《口技》优秀教案设计一等奖3篇

语文《口技》优秀教案设计一等奖3篇

语文《口技》优秀教案设计篇11教材分析本节所复习的课文,记叙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表现了一位口技人的高超技艺,令人感受到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

七年级也需要运用灵活新颖的形式来激发学习兴趣。

运用多媒体等,都可以使文言文教学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新奇,变被动为主动,激起学生浓厚的情趣。

复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积累词语,掌握易读错、写错的字词的音形义。

2、品味精彩语句,培养自己的语感,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积累、认读、理解、鉴赏与评价等能力,力求从“文言”和“文章”两个层面复习文言文,提高阅读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1、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2、演示法、讨论法、点拨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惊叹我国古代口技艺术的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重点积累词语,掌握易读错、写错的字词的音形义。

培养自己的语感,品味精彩语句。

难点体会作者从多方面表现表演者的高超技艺的写法,力求从“文言”和“文章”两个层面学习文言文,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好授课内容及媒体课件,学生做好自主复习,为更好地理解复习内容做准备。

授课过程准备行囊(字词复习)导语: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乘着时空的列车,穿越时空的隧道,来一次惊险的的旅游。

一场大火灾突然而至,一家人还在睡梦中,这一危急时刻,是真是假呢?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背起行囊出发一起体验一下吧!哦,对了,出发前检查一下自己的行李,看看有没有疏漏的地方自我检查(1)给下列划横线字注音。

呓yì语齁hōu声?中间jiàn力拉崩倒之声曳yè屋许hǔ许声?几jī欲先走点拨:注意多音宇“几”的读音。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①会宾客大宴?会:适逢,正赶上。

②施八尺屏障?施:设置,安放。

③少顷:一会儿。

④既而:不久,紧接着。

⑤几欲先走几:几乎。

⑥众妙毕备?毕:全、都。

⑦未几:不久。

⑧意少舒?少:稍微。

?舒:伸展、松弛。

⑨中间力拉崩倒之声?间:夹杂。

?⑩虽人有百手?虽:即使。

七年级下册《口技》语文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

七年级下册《口技》语文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

《口技》语文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

2.分析课文语言特色,学习借鉴作者的写作技巧。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

难点:分析课文语言特色,学习借鉴作者的写作技巧。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口技的课文。

口技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它通过模仿各种声音,让听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那么,作者是如何描绘口技表演者的技艺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2.自学课文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

3.课堂讨论师:同学们,你们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有什么感受和体会?请分享一下。

生1:我觉得课文描绘的口技表演者技艺非常高超,能够模仿各种声音,让人仿佛置身于现场。

生2:我注意到课文中的描写很细腻,作者通过对声音的描绘,让读者能够感受到现场的氛围。

师:很好,同学们都注意到了课文中的这些特点。

我们来分析一下课文的语言特色。

4.分析课文语言特色师:请同学们找出课文中具有代表性的句子,并分析其语言特色。

生1:我觉得这句话很有特色:“于是,观众仿佛置身于一个奇妙的声音世界。

”这里用了“仿佛”这个词,让人感觉就像真的在现场一样。

生2:我找到了这句话:“表演者一张嘴,就能把听众带入一个奇妙的声音世界。

”这里用了“一张嘴”,形象地描绘了口技表演者的技艺。

师:很好,同学们都分析得非常到位。

课文通过生动的描绘,让我们仿佛置身于现场,感受到了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

5.小组讨论(1)课文中的口技表演者是如何展示自己的技艺的?(2)作者在描绘口技表演时,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你从这篇课文中收获了什么?6.小组汇报生1:我们小组认为,课文中的口技表演者通过模仿各种声音,展示了自己的技艺。

比如,他能够模仿鸟鸣、虫鸣、人声等。

生2:我们小组发现,作者在描绘口技表演时,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

口技教学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口技教学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口技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口技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2. 掌握口技表演的基本技巧。

3. 发展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了解口技的相关知识和表演技巧。

2. 学生准备:备课并准备适合口技表演的道具和布置。

三、教学过程1. 了解口技的定义和特点(15分钟)口技是一种通过嘴巴和声音来进行表演的形式,它注重手势、身体动作和声音的配合。

口技可以是单人表演,也可以是多人协作的团队表演。

口技的特点是既能带给观众欢乐,又能通过表演者的身体语言和声音传达情感。

2. 掌握口技表演的基本技巧(30分钟)(1)气息控制:口技表演需要掌握好气息的控制,通过练习深呼吸和吐气来提高气息容量。

(2)声音运用:让学生练习发出不同音调和节奏的声音,学会利用声音的变化来增强表演效果。

(3)手势和身体动作:学生需要练习灵活运用手势和身体动作来配合口技表演,使表演更加生动有趣。

(4)舞台礼仪:教授学生如何正确站立、走动和与观众互动,培养良好的舞台表现力和形象。

3. 发展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创造力(45分钟)(1)表达能力训练:通过练习口语演讲和朗读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流利的语言表达能力。

(2)创造力培养:引导学生思考和创作口技表演的故事情节和角色设定,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

四、教学总结通过口技教学,学生在表演中不仅可以锻炼身体、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口技的表演需要学生的勇气和自信,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和赞赏。

同时,教师也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给予个别辅导和指导。

五、延伸应用为了进一步提高口技表演水平,学生可以参加学校的文艺演出和社团活动,将所学口技技巧运用到实际的演出中。

此外,可以通过观看其他口技表演者的演出视频,学习他们的表演技巧和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口技表演水平。

六、教学反思在口技教学中,学生的兴趣和积极参与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学习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口技的兴趣。

教学设计2:口技【区一等奖】

教学设计2:口技【区一等奖】

第20课《口技》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学习本文层次清楚,首尾照应,言简意赅的记叙方法,同时了解记叙中描写的作用,使学生了解我国劳动人民高度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能力;2.掌握本文中的词类活用,省略句式与古今词义差别等古汉语知识。

【教学设想】1.安排三课时2.教学重点与难点:本文从三方面记叙口技表演的奇妙,一是写口技本身的声响,二是写听众的反应,三是交代表演的场面及所用的道具。

其中口技本身的记叙与描写,是本文的教学的重点。

关于本文中的词类活用,省略句式与古今词义辩析等古汉语知识,这对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不易理解与掌握,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3.教学方法:本文篇幅短小,文字不太难懂,串讲时,可以采取学生先讲,教师有重点地加以补充的方法。

归结中心思想与写作特点,可以用讨论式,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解题,介绍作者,范读课文,讲析课文第一、二段。

【教学内容和步骤】一、检查旧课,引入新课。

先让学生集体朗读或背诵《卖油翁》,然后告诉大家,《卖油翁》讲的是酌油技术精熟的故事,这篇《口技》(板书课题)讲的是民间艺人技巧高超的故事。

这两篇课文都体现了对所从事的工作精益求精便能熟能生巧的道理。

二、课题。

口技,是杂技的一种。

演员运用口腔发声技巧来模仿各种声音。

它能同时发出各种音响,这种技艺,清代属“百戏”之一种,表演者多隐身在布幔或屏风的后边,俗称“隔壁戏。

”这篇课文记述的就是一场在围幕中表演的绝妙的口技,反映了我国民间艺人技艺的高超。

三、作者介绍(请同学看注解)。

作者林嗣环,字铁崖,清代福建省晋江县人。

清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中进士。

晚年住在杭州。

著作有《铁崖文集》、《湖舫存稿》和《铁声诗》等,现在已经容易看到了。

《口技》就是节选自《铁声诗自序》(见清人张潮编辑的一部笔记小说《虞初新志》卷一),文字稍有删改。

〔《口技》这段文章,还见于金圣叹批本《水浒》第六十五回的前批。

林嗣环与金圣叹几乎是同时人,现在还找不到可靠的材料断定这段文章的作家究竟是谁,课文著名林嗣环,是依据《虞初新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技》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口技艺人高度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能力。

2、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3、正确朗读翻译全文,重点理解表示时间的词语。

4、揣摩语言,体会文中对口技表演者高超技艺的生动逼真的描写,并注意本文层次清晰、有条不紊的特点,以及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5、通过想象,关键抓住口技表演的艺术构思,深入思考,体会文章的精彩片断。

二教学时数:2 课时
三、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整体感知
口技是杂技的一种,运用口部发音技巧模仿各种声音,它是一种流传技艺,是艺人们长期在实际生活中仔细观察、认真揣摩、勤学苦练而获得的。

在中华民族灿烂多姿的表演艺术宝库里,就有这样一颗璀璨明珠——口技。

它用人的声音模仿大自然及人类生活的万事万物,惟妙惟肖,妙不可言。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口技》一课,就记叙了古代一位不知其名的口技表演艺术家的一场精彩的表演。

同学们读后一定会
有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的感觉。

(二)了解作者、出处。

林嗣环,字铁崖,明末清初福建晋江人。

清顺治初进土。

《口技》一文选自《虞初新志》。

《虞初新志》是清代张潮编写的一部笔记小说,以铺写故事记叙人物为中心。

全书20 卷,所收多为明末清初访拟传奇故事之作,形式近于搜奇志异,并加评语,实际上是一部短篇小说集。

林嗣环的《口技》一文被收入《虞初新志》。

(三)朗读全文,注意划出不会读、读不准的字,并标上注音。

少顷(sh巾)犬吠(f召)呓语(y i )夫叱大儿声(ch i)夫齁声起(h①)
意少舒(sh e)中间(ji cn )曳(y e)屋许许(h u)声几欲先走(j i)
(四)了解全文大意及结构。

很明显,全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进行记叙的。

也就是按“表演前”、“表演中”、“表演后”来叙事的。

全文可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 段,介绍口技表演的时间、地点以及表演的道具、演出前的气氛。

第二部分:第2、3、4 段,描绘口技表演的精彩场面。

第三部分:第5 段,写表演结束,再次强调所用道具的简单。

(五)研读第一部分。

1、朗读第1 段找出表演的地点、道具、气氛。

2、思考:
①第一段中写表演的场地在“八尺”屏障中,道具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这些数字
的运用有何作用?
说明表演地狭小、道具简单,衬托表演者技艺的高超。

②“满坐寂然,无敢哗者”一句说明了什么?
参加宴会者无不是京城的名门望族,大富人家,可表演者一声抚尺,使“满坐寂然,无敢哗者”,暗示表演者名声之大,技艺之高无人不晓,无人不服。

3、注意掌握本段中重点词句。

善:擅长厅事:大厅、客厅施:放置会:恰逢,正赶上但:只闻:听见坐:通假字,同“座”,座位
译文:京城里有一个善于表演口技的人。

一天,正好碰上有一家大摆酒席请客,在客厅的东北角上安放了一个八尺宽的围幕,这位表演口技的艺人坐在围幕中,里面只放了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

客人们围坐在一起。

过了一会儿,只听得围幕里醒木一拍,全场都安静下来,没有一个敢大声说话的。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
1 翻译第一段。

2 对照注释,口译其他段落
第二课时
(六)文章的第2、3、4 这三个文段是全文的中心部分,形象而逼真地描述了口技艺人精心摹拟的复杂而多变的声响,齐读这一部分,
1、找出口技人表演了哪三个场景?
(1)第一个场景:梦中惊醒。

(夜阑人静,一家人惊醒后的喧闹情景。


(2)第二场景:渐入梦乡。

(一家人闹而复静的情景。


(3)第三场景:火起群乱。

(深夜失火、救火的情景。


2、作者按什么顺序描摹的?描摹了哪些声音?
这一部分,作者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描摹,请同学们划出表示时间的词语:
遥闻……既而……当是时……未几……一时……未几……忽……俄而……忽然
①第一个场景的声音从“深巷犬吠”开始. 写到屋中四人的不同声音,由远及近,由小
到大;
②第二个场景“夫声起”、“妇梦中咳嗽”说明一家人由醒而睡. 声音变小.尤其通过
鼠倾盆器之言来衬托屋内的安静,甚是绝妙。

③第三个场景情形急转,由“一人大呼”到“夫大呼”、“妇大呼”、“两儿齐哭”再
到百千人“大呼”、“儿哭”、“犬吠”,再到各种风火声、救火声,“凡所应有,无所不
有”,说明声音由少而多、杂,也越来越大.
从三个场面总体来看,声音变化的情形是:小大小大,思路清楚有序,情节波澜起伏,扣人心弦,体现出表演者高超的技艺。

3、这三个文段中,除了描写口技艺人的表演外,还描写了其他方面吗?如果有,请一一找出来。

三个文段都描写了听众的情绪变化,有“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这些描写是侧面烘托,在于反衬与赞美艺人技艺高超。

4、小结
以上三个场景,既从正面突出描写了“善”,又从侧面反衬与赞美了艺人之技的“善”。

总之,三个场景的描述,都是先描摹表演的情节内容,再写听众的情绪变化,其间插入笔者的简要赞语,这种正面描摹与侧面相结合的写法,是本文一个显著的特点。

整个口技表演是由简单到复杂,由驰缓而渐趋紧张。

三个场景,则犹如三个乐章。

既各有不同的“乐”趣,又构成了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

文章按表演顺序依次描述,第一个场景描写四口人五声齐发,形成第一个波澜;第二个场景主要起过渡作用,承上启下,声情潜伏;
最后一个场景是整个表演的高峰,情节发展的高潮。

文章写得波澜叠起,变化万端,动人心魄。

5、这一部分需要重点掌握的字句。

j妇抚儿乳(动词,喂奶)手有百指.(名词,手指)儿含乳啼(名词,乳头)不能指血一端(动词,指出)宾客意少舒:心情;稍微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虽人有百手:即使不能名其一处:说出奋袖出臂:卷起两股战战:大腿
几欲先走:几乎、差点儿;跑
(七)朗读第5段、理解课文结尾一段的作用。

思考:这一段写到“抚尺一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向已。

”似乎与第1段相重复,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再次写到道具的简单,既与第1段相呼应.更是以侧面反衬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让人恍然醒悟,原来一场出神火化的表演完全出自人的口中,而不是借助于其他繁多的器物。

(八)总结本文的写作特点:
1、分析理解:课文除了直接从正面写表演的过程,还有侧面的衬托,哪些地方是侧面描写?有何作用?
侧面衬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开头和结尾部分对表演道具的交代,二是在表演过程中观众的神情举
止的反应。

这样从正面表现,从侧面衬托,生动地表现了口技表演者出神入化般的表演所带来的巨大艺术魅力。

侧面描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几个场面表演中观众的不同神情举止的变化,二是在首尾两段中对道具和场地气氛的描写。

侧面描写从不同角度衬托出表演者的高超技艺,使文章表现手法富于变化,增强了感染力,显得真实可信。

2、揣摩语言,领会主旨。

(1)课文中写犬吠用“遥闻”,写鼠声用“微闻”,有什么好处?“遥闻”表远远地听到之意,营造出小巷幽深、夜黑宁静的氛围,一开始便把人们带入了特定的生活环境中。

“微闻”是指声音轻而慢,从侧面突出房间的寂静。

这两个词用得恰如其分,符合人们在生活中的听觉感受。

(2)课文写小儿“含乳啼”,大儿“絮絮不止”,好在哪里?准确传神,让人一下子就在脑海里浮现出这幅画面。

(3)文中用了许多表示时间的词语,这些词语有何作用?表示突然发生的有“忽”、“忽然”;表示几件事同时发生的有“一时”;表示相继发生的有“既而”;表现在特定的某个时间内发生的有“是时”,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的有“俄而”、“少顷”、“未见”。

这些词语运用灵活多变,准确地反映了表演者在不同情况下制造出的声响种类和听觉效果,表现出其技艺之高深。

(4)课文第4 段中写起火。

救火场面,连用五个“百千”,表达效果怎样?
“百千”指多、杂,突出了火情急、火势猛的特点,也渲染出人们的紧张和慌乱。

(九)总结全文。

本文正是这样通过细腻的刻画描写展示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赞扬了口技艺术的魅力和表演者高超的技艺。

(十)布置作业
1、完成《新课标》
2、翻译2-5 段
3、完成文后练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