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对农村党员干部队伍老龄化思考
农村老龄化现状分析及思考
农村老龄化现状分析及思考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人口从农村流入城市,导致农村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的人口已经达到了2.49亿,占总人口比例的17.9%,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来自农村的老人。
那么,究竟农村老龄化现状是什么样的呢?一、农村老龄化现状1.老龄化速度快。
数据显示,中国老龄化进程加快,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口的比例不断增加。
尤其是农村老龄化速度更快,许多农村都已经进入了“空巢化”阶段,很多老人已经远离子女,独自生活,形成了相对孤立的生活状态。
2.老人抚养比例高。
一方面,农村青壮年一代不断流失到城市区域,留下了大批老人和儿童在农村。
另一方面,由于名义工资水平低、社会保障体系薄弱,青壮年也没有能力抚养父母。
3.农村普遍缺乏养老服务设施。
农村设施设备跟不上城市的步伐,很多农村还缺乏养老服务设施,如老年活动中心、医疗设施、老年公寓等,特别是在偏远的山区或贫困地区。
因此,如何改善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状况,成为了当前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二、应对农村老龄化的思考1.加强老年人的健康管理。
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他们的生活质量,因此,加强老人的健康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政府应出台政策,鼓励老年人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一些潜在疾病和健康隐患,同时,给予一定的经济补贴,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健身活动,增强体力和免疫力。
2.发展农村社区养老服务。
为了缓解老年人因生活孤独而导致的心理问题,可以考虑在农村建立一些社区养老服务项目,提供娱乐、文化、义务劳动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旨在增强老年人的社交能力。
除此之外,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还可以专门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上、护理以及照料等方面的服务,解决老年人生活上的困难。
政府应推出相关政策,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支持社区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
3.积极推进农村青年热爱家乡村庄建设。
虽然农村老龄化问题是一个大问题,但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增加青年人对家乡的认知和情感上的投入得以缓解。
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现状及建议对策
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现状及建议对策作者:刘翼来源:《青年与社会》2019年第19期摘要:基层党建工作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环节,起着牵动全局的关键作用。
尤其在我国农村地区,基层党委更是乡村建设及治理的主心骨,是我们党汇聚民声、倾听民意、服务民生的坚实桥梁。
本研究拟通过查阅相关工作资料、访谈、详录工作日志等社会调查方法,科学、客观、真实地记录和反思现今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并提出针对性意见建议,以期对基层党建工作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农村党建;基层;工作现状;建议对策根据中共中央新修订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党中央针对基层党建工作的基本队伍,基本活动等作出明确指示,各个地方高度重视,积极反思和完善,到目前确已取得一定成效。
但由于地域之間的发展差异及村镇实际情况的不甚相同,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还存在较大差异和不足。
为此,笔者以江苏省如皋市下原镇邹庄社区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农村社区基层党建工作作了一些调查和思考,以求探寻解决农村党建工作难题的方法和路径。
一、邹庄社区党建工作基本做法如皋地处长江三角洲北翼,东南西北与各大县市毗邻,所处方位四通八达,县域经济发展较好,在各项GDP排行榜中都位居前列。
下原镇是如皋市下属乡镇,其中邹庄社区位于下原镇东南,有花木盆景等特色农副产业作为经济支撑;在生态环境建设、文明建设、脱贫攻坚战略等各个方面工作也获得广泛认可,是如皋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该社区的党建基本做法是:(一)落实责任主体,搞好支部成员自身建设(1)重视支部班子建设,贯彻落实相关制度和机制。
邹庄社区已经建立起党员干部自我约束和互相监督的学习管理机制,充分发挥支部成员先进模范带头作用,要求支部全体成员主动了解国家的大事要事;在工作中主动总结得失,做好自我批评;参加各类党建教育活动后要主动将学习到的优秀经验总结反思,并与全体成员分享与探讨。
(2)明确党内责任义务,优化提升班子结构和活力。
(0809)农村党员队伍老龄化问题研究
农村党员队伍老龄化问题研究农村党组织是党在农村中的战斗堡垒,是带领贫困群众脱贫攻坚的中流砥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组织保证,也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政治保障。
然而,近年来,农村党组织建设面临诸多困难,特别是党员老龄化问题尤为严峻和突出,严重影响了党员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弱化了党员先锋模范和带头作用,制约了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的充分发挥,阻碍了基层党建工作任务的落实,解决农村党员老龄化问题迫在眉睫。
一、农村党员老龄化问题的现状及影响1.老年党员占比重大,队伍结构不合理。
从年龄分布上看,农村老龄党员人数多,所占比大,55岁以上党员占党员总数的X%,60岁以上党员已占全市党员总数的X%以上。
党员人数随年龄的递减而递减,35岁以下中青年党员仅占X%。
这充分说明农村党员老龄化程度高,中青年党员少,党员队伍未形成梯次结构,党员发展正面临“青黄不接”的现状。
2.内生发展动力不足,先锋作用不明显。
由于年龄较大党员占比较高,从其受教育程度、文化素质来看,学历普遍偏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多数,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党员的学历为初中、小学,有的甚至没有上过学。
据统计,全市党员中初中以下学历占全市党员总数的X%。
农村党员文化素质偏低,严重制约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部分党员自身存在缺致富门路、疾病缠身等原困,不仅难以带领群众发展经济,自己还需别人扶持;个别党员宗旨观念淡薄,理想信念动摇,对新时代党员职责和义务认识不清,把自己混同于普通群众,甚至行为、言语方面等表现不如普通群众,在农村各项事务中起负面影响。
3.优秀青年人才外流,党员吸纳发展慢。
改革开放40年来,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部分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经商,作为家庭经济收入主要来源,而留在农村务农的多为年龄较大的老人和妇女儿童,这部分人自主发展意识不强,成天劳作,安分守纪,对入党没有思想认识,缺乏入党意愿和积极性,部分有意愿加入党组织的,因年龄偏大或各种原因,入党条件不符合相关要求,致使入党积极分子无人可培养,造成党员发展后继乏人,农村党员队伍状大缓慢。
对基层党员干部队伍老龄化思考-精选模板
对基层党员干部队伍老龄化思考对基层党员干部队伍老龄化思考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骨干力量,担负着直接联系群众、团结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责任。
当前,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呈现严重的老龄化,队伍结构不合理,已经到了青黄不接的境地。
因此,配备一支结构合理、优秀的基层干部队伍,对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基本情况1、干部队伍年龄偏大。
在调查的过程中了解到村支部书记的年龄结构为:30—40岁占%,40-50岁的占%,50-60岁的%,60岁以上的占%。
由于党员干部年龄偏大,个别党员的理想信念有所淡化,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比较低。
2、领导班子后继乏人。
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经商,留在农村务农的人一般没有入党的愿望,成天劳作,安分守纪,不愿意加入中国共产党,认为入党没有必要,自己只要有衣穿、有饭吃,就足够了,有的村好几年都没有发展新党员。
由于二、原因分析1、中国人口老龄化是宏观影响。
一方面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进一步贯彻实施,生育率大幅度下降;另一方面,由于经济的快速增长、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医疗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死亡率也大幅度下降,人口寿命大大延长,我国开始呈现比较严重的老龄化问题。
人口老龄化给我国的经济、社会、政治、(:114 ://)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带来了深刻影响,同时也严重波及到了基层年轻党员干部班子的挑选和培养。
2、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客观因素。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和劳务市场的开放,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大量的农村轻壮年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尤其是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农村劳动力的流动规模急剧扩大。
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流动,一方面增加农村的人均土地面积,使农民占有更多的土地资源,增加了农民收入,但同时也使农村人口,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急剧减少,现在农村人口结构主要以小孩和老人为主,被人们戏称为“6061部队”。
基层党组织党员老龄化的一些看法
基层党组织党员老龄化的一些看法基层党组织党员老龄化的一些看法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骨干力量,担负着直接联系群众、团结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责任。
当前,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呈现严重的老龄化,队伍结构不合理,已经到了青黄不接的境地。
因此,配备一支结构合理、优秀的基层干部队伍,对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农村,老党员基本上都占了一半以上,老党员素质基本上都不太高,思想保守,严重影响党的先进性的发挥和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的增强,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党员的先锋模范和带头作用,阻碍了基层党建工作的落实,解决农村党员老龄化问题迫在眉睫。
基层党组织应注重在以下几方面落实解决党员老龄化问题。
一是启动村级人才工程。
从农村青年中推出党员,首先注重从35岁以下,有文化的青年农民、致富能手或转业、退伍军人中发展党员,注重从35岁以下党员中发展村级后备干部,保证村支两委班子中有35岁以下的干部。
其次发动农村党员每人确立1-2名优秀青年作为发展对象,与其缔结帮教对子,帮助其从思想上、行动上向党组织靠拢;发动村两委主要干部每人选择1名青年党员,结成村委助理对子,采取提前压担子、跟班锻炼等方式,努力使其尽快熟悉、掌握村两委工作。
把“村级人才工程”纳入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每名乡镇街道班子成员分包、联系一个村,指导村级后备干部培养发展工作,年终进行评比结帐,纳入考核内容,后进的支部要提出整改目标和具体措施。
二是加强培训,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素质。
基层党组织要以党员活动室为主要阵地,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作用,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在村阅览室借阅政治、经济、科技、历史、军事、文化等丛书,提高他们的政治理论、市场经济、实用技术和政策法规等知识水平。
我们要确保党员在提升自身能力素质的同时,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三是加强基层党组织班子建设,一个好的领导班子是一支好队伍的灵魂。
对村级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思考
对村级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思考嵩县县委党校教师李建强[摘要]村干部肩负着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职责,他们是党的农村政策的执行者和农村各项工作的组织者,是团结带领广大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带头人,是基层广大群众的当家人,是党在农村各项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做好农村工作的前沿阵地。
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村干部队伍中在作风、工作能力、执政水平还存在着种种不适应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损害了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导致一些地方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紧张,甚至造成矛盾激化,诱发群体性事件,严重影响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影响到党的威信和形象,影响到基层政权的稳固。
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予以解决。
针对存在的问题,建设一支素质优良、高效廉洁的村级干部队伍,主要是要着眼于“培、育、选、管”,积极探索出一套“选得准、留得住、于得好”的运行机制。
[关键词]村级干部队伍建设问题及对策思考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全国13亿多人口,8亿在农村,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根本性问题。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在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坚持把进一步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
党中央、国务院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制定并实施了新时期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新局面的重大政策措施,提出了建设新农村的战略性任务,农村出现了多年少有的好形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可喜的景象。
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加快推进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同时,大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积累了一些成功做法和有益经验。
村干部肩负着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职责,他们是党的农村政策的执行者和农村各项工作的组织者,是团结带领广大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带头人,是基层广大群众的当家人,是党在农村各项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做好农村工作的前沿阵地。
2019年整理党员队伍状况分析
党员队伍状况分析党员队伍状况分析高山镇党员队伍状况综合分析报告根据市委组织部[20xx]29号《关于进一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准备工作通知》精神,我镇于20xx年8月19日在四楼会议室召开了党员队伍状况专题研究会、对全镇党员队伍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的情况报告如下:一、党员基本情况。
我镇共有47个支部,党员总数1309人,其中,女114人;预备党员49人。
35岁以下276人,60岁以上466人;1992年10月以前入党834人,92年以后入党475人;大专以上114人,高中288人,初中及以下907人;非公有制企业30人,在岗职工305人,农村生产一线有916人,离、退休(退职)人员40人。
生活困难党员40人;入党积极分子160人。
二、党建工作的主要作法。
1、认真学习,坚定信念,不断加强思想建设。
(1)坚持政治学习制度,思想上与时俱进、吐故纳新。
坚持每季度2个小时组织党员政治学习,保证时间,保证人数,保证学习效果,定期召开研讨学习体会经验交流会。
本年度先后学习了十六大文献,新《党章》,国际国内重大时事,近期重点学习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
集中学习6次,统一布置内容自学10次,召开研讨交流会3次,镇党政领导下基层党建调研3次。
(2)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坚定党员的共产主义信念。
每个月召开一次党小组生活会,每个月召开一次党支部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支部党员大会,交流思想,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总结工作。
(3)“七·一”组织新党员开展了入党宣誓,并开展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评选活动。
2、培养后备力量,不断加强组织建设。
(1)建立稳定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
我镇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稳定在160人,每季度召开一次入党积极分子会议,组织他们学习党章,加强对党组织的了解,端正入党动机,明确奋斗目标,并安排专人培养,定期谈话,指导写思想汇报,按时认真填写入党积极分子考核表,接受党的教育。
(2)按期缴纳党费,增强党员组织观念。
当前农村基层党建存在的突出问题与对策建议
当前农村基层党建存在的突出问题与对策建议作者:樊友凯来源:《党政干部论坛》 2019年第11期樊友凯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是新时期党在农村工作的核心要义,内在要求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在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迫切需要农村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切实履行服务群众、凝聚群众、团结群众的功能职责。
但是,在实际调研中发现,少数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一定程度上存在软弱涣散的问题,亟待加以解决。
一、当前农村基层党建面临的突出问题1.党员结构老龄化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党员年龄普遍偏大,党员储备严重不足,党员结构出现断层,党员老龄化现象严重。
究其原因,客观方面,农村青年入党积极性不高,打工经济盛行下,青年外流现象突出,对村庄事务缺乏参与动力,年轻党员发展难;主观方面,基层党组织缺乏预见性,未能主动吸纳农村青年中的先进分子,而是被动“等人上门”,导致出现基层党员青黄不接的局面。
党员老龄化从多个方面限制了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一是难以适应日趋多样的党建任务,尤其难适应互联网背景下创新发展党建工作的时代要求,工作方法传统老套、工作效率不高;二是缺乏年轻党员直接导致了党建活动缺乏活力、缺乏创新;三是两委班子搭配不佳,没有形成老中青结合、优势互补的组织结构,尤其不利于党组织在青年群体中开展工作。
2.党员身份意识淡化部分农村党员“四个意识”不强,缺乏党员身份认同感。
第一,普通党员容易受到诸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风气的侵蚀,理想信念发生滑坡;第二,党组织缺乏对普通党员的关心和帮扶,普通党员对党组织有疑议,难以感党恩、念党情;第三,基层党组织未能履行好教育、管理、监督党员的职责,部分基层支部书记“老好人”思想严重,不敢较真碰硬,不敢与歪风邪气做斗争;第四,在半耕半农的生计模式下,不少党员往返于城乡两地,居所不定,参加党组织生活不积极,党员身份日渐模糊。
党员身份意识淡薄,对基层党组织政治生活的正常开展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形象形成了冲击。
最新-农村党员老龄化问题解决办法 精品
农村党员老龄化问题解决办法文章标题:农村党员老龄化问题解决办法近年来,**县针对农村党员老龄化问题,积极探索发展农村优秀青年入党的新途径、新办法,坚持定目标、扩民主、明责任等多策并举,认真做好农村发展青年党员工作。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制定目标,分步实施,突出解决发展党员“重点村”。
把“重点村”发展党员工作作为检验各基层组织建设状况、组织委员和支部书记工作是否称职的依据之一。
县、乡、村三级建立“重点村”发展党员工作目标责任制,着重把解决党员年龄偏大问题作为考核内容。
制订了2019~2019年发展党员5年规划,逐年制订“重点村”发展党员目标,对3年以上未发展党员的行政村党支部,争取发展1名以上党员;党员平均年龄55岁以上或61岁以上党员占13以上的村和没有妇女党员的村,重点发展35岁以下的农村优秀青年和优秀妇女入党。
三推一定,扩大民主,切实保证新发展党员质量。
所谓“三推一定”是指,先由党员、群众、群团组织民主推荐入党积极分子人选,再由支部决定的方式确定。
即党支部在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前,必须事先实行“三推”,重点培养35岁以下优秀青年,对其中推荐票数相对集中且经初步考察合格者,确定党员与他们“一对一”结对联系培养,并实行全程公示。
具体分三个环节抓细抓实:一是选“苗子”。
通过“三推”从群众中进行广泛推荐,发掘更多的优秀分子,尤其是35周岁以下青年,有针对性地鼓励他们积极自愿写入党申请书,努力壮大申请入党人队伍;二是挑“尖子”。
通过“三推一定”从所有写入党申请的人中“好中选优”,确定入党积极分子;三是定“调子”。
在确定发展对象、预备党员接收和转正环节上,事先要通过党员和群众的测评,作出评价,再由支部按规定程序确定。
强化责任,严肃纪律,形成常抓不懈工作机制。
建立健全发展党员责任追究制和考核激励机制,将发展党员工作执行情况和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与基层党组织评选先进,与党组织负责人评选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挂钩。
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者:刘会霞来源:《西部论丛》2019年第18期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战斗力的基础。
面对当前新的历史形势,农村基层党组织所处的环境、担负的任务、工作条件以及自身状况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在新形势、新任务、新机遇面前,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也必需真正实现与时俱进。
笔者对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作初步分析,提出对策。
一、当前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1、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能力水平参差不齐。
虽然全县部分乡镇部分村的村党组织书记能力强,工作出色。
但也存在着一些村党组织书记不熟悉基层党务工作,不会抓党建,有的自己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不强,在推动产业发展方面思路不新,措施不多,办法不活,成效不佳。
还有一些乡镇不注重在村里发现和培养优秀年轻人,选人用人视野狭窄,后备力量严重不足。
有些带头人是“说话没人听,办事没人跟”,无法树立起党组织的形象和威信,削弱了党的领导组织核心地位。
2、农村党员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不高,党员教育培训管理有待加强。
当前,农村党员的基数十分庞大,且党员队伍中也出现了“老龄化”现象。
农村党员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党员比例相对较低,党员的素质普遍偏低。
农村多数青壮年劳动力常年外出打工,有的村党组织长期不发展党员,党员队伍青黄不接。
另外,党员的教育、管理、发展与党员队伍实际不相适应。
一是青年党员发展对象后继乏人。
随着经济、文化、社会的转型,入党积极分子数量渐趋下降,青年新生力量处于分散、流动状态、党组织难于对他们开展有效的教育和培养。
二是流动党员缺乏有效管理。
许多农民党员外出务工经商、长年不归,不学习、不过组织生活,地方党组织在管理上缺少有效措施。
三是党员年龄严重老化、难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3,农村集体经济力量薄弱,农村党建工作缺乏强有力的经济保障。
很多农村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微薄,有的甚至没有收入,主要靠到外面找各个部门、以及有能力的乡友们支持一点微薄的资金。
对党的意见和建议
对党的意见和建议要完善工会维权机制,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关于对党的意见和建议,内容如下:【对党的意见和建议一】一、你认为我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还有哪些方面,您还有哪些建议或意见?1、不能按时召开“三会一课”,组织生活少。
2、干部不作力,等推靠。
3、利己思想严重,对工作应付。
4、经费不足,普通年轻党员对组织生活不关心,不积极。
5、党员家族化。
建议:加强党员干部教育管理,提高党的组织战斗力。
二、您对破解农村党员“老龄化”问题有何建议?1、积极发现培养年轻优秀青年入党。
2、希望新老有序衔接,合理培养锻炼。
3、创新党员发展举措,打破村支部不发展党员的思想,多发展先进人员入党内。
4、发展党员“两推”——群众推荐,党员推荐,发展年轻、优秀青年。
三、您对破解农村优秀青年“入党难”问题有哪些见解?1、对村支部书记个人不给入党问题,应加大对党组织负责人的党性教育;2、党员与村民代表“两推”。
3、突破农村家族式发展党员的方式。
4、突破农村入党书记一人说了算的格局,从培训开始应从全面考学。
四、您对规范基层组织生活有哪些好的建议?1、定期召开党员大会,坚持“三会一课”制度。
2、合理安排组织生活,保证成效。
五、您觉得你的单位在党建工作中还存在的薄弱环节?需要从那些方面着手改进?1、加强党员培训学习;2、加强党组织凝聚力,从思想上教育党员。
六、您对充分发挥单位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还有哪些独特见解和认识?把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作为基层组织的核心任务。
七、您觉得如何才能做好单位“从严治党”工作?1、重视党性修养,保持纯洁性和先进性。
2、落实责任体系,建立健全“从严治党”制度。
3、加强思想教育,从严管理党员干部队伍。
【对党的意见和建议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基础,也是工会组织维护好、发展好广大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的内在要求,对工会的意见和建议。
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在农村老龄社会治理中
区域治理THE BASIC LEVEL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在农村老龄社会治理中的价值实现*成都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徐刚,向锐摘要:目前我国人口结构发生巨大变化,老年人口快速增长,农村老龄社会治理的复杂性、艰巨性和迫切性比较突出,妥善解决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已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之一。
在乡村全面振兴的过程中,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老龄社会治理中的价值,是助力乡村振兴和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之一。
关键词: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农村老龄社会;价值实现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44-0148-0002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乡村发展进入了历史新阶段。
“乡村振兴的各项工作实施、开展、落实都离不开强大的党组织推动和引领。
”[1]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重,特别是农村地区老龄化问题尤为突出。
据国家统计局2018年发布的人口统计数据显示,全国2.49亿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中,农村占46.22%;同时,农村老龄化与城镇相比程度更深,农村60岁以上人口占农村人口的20.46%,城镇相应比重为16.13%;除此之外,农村人口高龄化也很严重,每100个60岁以上农村老年人中就有12个是80岁以上高龄老人。
不难发现,我国农村老龄化呈现出老年人口规模大、老龄化程度高、高龄化严重等特点。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对农村老龄社会治理的价值不仅是党的自我要求,更是新时代党全面引领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
一、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在老龄社会治理中的价值定位(一)领导核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2]”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基层的领导核心,要在新时代领导“三农”工作的全面建设和发展,不断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自然也是新时代农村老龄社会治理的领导核心。
基层党组织党员老龄化的一些看法
三一文库()〔基层党组织党员老龄化的一些看法〕基层党组织党员老龄化的一些看法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骨干力量,担负着直接联系群众、团结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责任。
当前,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呈现严重的老龄化,队伍结构不合理,已经到了青黄不接的境地。
因此,配备一支结构合理、优秀的基层干部队伍,对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农村,老党员基本上都占了一半以上,老党员素质基本上都不太高,思想保守,严重影响党的先进性的发挥和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的增强,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党员的先锋模范和带头作用,阻碍了基层党建工作的落实,解决农村党员老龄化问题迫在眉睫。
基层党组织应注重在以下几方面落实解决党员老龄化问题。
一是启动村级人才工程。
从农村青年中推出党员,首先注重第1页共3页从35岁以下,有文化的青年农民、致富能手或转业、退伍军人中发展党员,注重从35岁以下党员中发展村级后备干部,保证村支两委班子中有35岁以下的干部。
其次发动农村党员每人确立1-2名优秀青年作为发展对象,与其缔结帮教对子,帮助其从思想上、行动上向党组织靠拢;发动村两委主要干部每人选择1名青年党员,结成村委助理对子,采取提前压担子、跟班锻炼等方式,努力使其尽快熟悉、掌握村两委工作。
把“村级人才工程”纳入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每名乡镇街道班子成员分包、联系一个村,指导村级后备干部培养发展工作,年终进行评比结帐,纳入考核内容,后进的支部要提出整改目标和具体措施。
二是加强培训,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素质。
基层党组织要以党员活动室为主要阵地,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作用,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在村阅览室借阅政治、经济、科技、历史、军事、文化等丛书,提高他们的政治理论、市场经济、实用技术和政策法规等知识水平。
我们要确保党员在提升自身能力素质的同时,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三是加强基层党组织班子建设,一个好的领导班子是一支好队伍的灵魂。
村干部老龄化的成因及破解之策
村干部老龄化的成因及破解之策作者:樊翠娟来源:《安徽农学通报》2019年第12期摘; 要:当前村干部老龄化日益明显,已严重影响到农村的发展。
村干部老龄化的成因包括农村人口年龄结构失衡、重资历轻能力、忽视后备干部培养、待遇低工作难度大。
破解村干部老龄化:一要严格选拔标准,优化领导班子结构;二要加强后备干部培养,夯实人才更替基础;三要健全激励机制,吸引青壮年返乡任职;四要积极创造条件,助力村干部自我实现。
关键词:村干部;老龄化;成因;对策中图分类号 C922 文獻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12-0004-3村干部是农村发展的领头雁,乡村振兴能否取得预期效果、农村现代化能否实现与村干部密切关联。
当前村干部老龄化日益明显,已严重影响到农村的发展。
为了加快农村发展步伐,确保党和国家的农村事业取得更好成效,打造一支年龄结构合理、青壮年为主力军的村干部队伍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在剖析村干部老龄化成因的基础上,对破解策略进行了粗浅探讨,以期为化解村干部老龄化难题提供有益的借鉴。
1 村干部老龄化的成因1.1 农村人口年龄结构失衡老龄化趋势明显改革开放后随着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农村人口大量进入城市工作和生活。
这种现象在20世纪90年尤为突出,农村青壮年普遍外出务工,留在农村的基本是老人、妇女和儿童。
近年来,由于农村学校的不断撤并,学龄孩子逐渐到城市就读,妇女则跟随孩子就近照顾其学习和生活,农村老年人越来越多。
《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显示,农村老年人口占全国老龄人口的73.7%。
在陕北的调查发现,农村人口年龄结构失衡比预想的更为严重,部分村庄出现了无年轻人、老年人占比85%以上的情况,个别村庄几乎全部为老年人,农村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了老年人的世界。
在这一背景下村干部的年龄都比较大。
1.2 重资历轻能力加速了村干部老龄化虽然现有法律法规对村干部的选拔条件作出了原则性的规定,但实际执行中,乡村两级组织把当选者的资历排在首位,选拔村干部优先考虑资历,能力被放在次要位置。
对基层党员干部队伍老龄化思考-2019年文档
对基层党员干部队伍老龄化思考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骨干力量,担负着直接联系群众、团结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责任。
当前,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呈现严重的老龄化,队伍结构不合理,已经到了青黄不接的境地。
因此,配备一支结构合理、优秀的基层干部队伍,对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基本情况1、干部队伍年龄偏大。
在调查的过程中了解到村支部书记的年龄结构为:30—40岁占5.6%,40-50岁的占17.4%,50-60岁的52.8%,60岁以上的占35.2%。
由于党员干部年龄偏大,个别党员的理想信念有所淡化,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比较低。
2、领导班子后继乏人。
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经商,留在农村务农的人一般没有入党的愿望,成天劳作,安分守纪,不愿意加入中国共产党,认为入党没有必要,自己只要有衣穿、有饭吃,就足够了,有的村好几年都没有发展新党员。
由于二、原因分析1、中国人口老龄化是宏观影响。
一方面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进一步贯彻实施,生育率大幅度下降;另一方面,由于经济的快速增长、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医疗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死亡率也大幅度下降,人口寿命大大延长,我国开始呈现比较严重的老龄化问题。
人口老龄化给我国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带来了深刻影响,同时也严重波及到了基层年轻党员干部班子的挑选和培养。
2、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客观因素。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和劳务市场的开放,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大量的农村轻壮年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尤其是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农村劳动力的流动规模急剧扩大。
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流动,一方面增加农村的人均土地面积,使农民占有更多的土地资源,增加了农民收入,但同时也使农村人口,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急剧减少,现在农村人口结构主要以小孩和老人为主,被人们戏称为“6061部队”。
3、基层干部本身工作压力和待遇是直接缘故。
农业基层单位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业基层单位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者:于勇趁来源:《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2019年第01期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家对于农业农村问题的关注度大大提高。
作为服务农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基层单位的党建工作必须常抓不懈,然而,现阶段农业基层单位中,存在党建人员队伍老龄化、党建组织活动匮乏、党员教育管理松懈、理论联系实际不够等问题,这些问题困扰着农业基层单位的发展,因而亟待解决。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当前中国农业基层单位党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而找出更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并对未来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农业党建工作问题建议农业作为第一产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基础性产业,也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
每年1月份“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都体现了党对农业、农村以及农民问题的高度关注。
一直以来,各农业基层单位党组织作为推动和引领“三农”发展的先锋号,基层对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由于长期发展模式单一、形式缺乏创新性,一些农业基层单位的党建工作开展缓慢,推广应用的实效性和党建信息发布的时效性不足,出现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困扰着农业基层单位的发展,因此亟待解决。
一、农业基层单位党建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一)党建人员队伍老龄化现阶段,我国很多的农业基层单位特别是村党支部的党建工作人员工作缺乏活力与创新性,这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对农村基层事务的管理与服务热情不够高,另一方面是因为党建工作人员队伍年龄偏大。
结合具体实际来看,部分在农业基层单位从事生产操作实践的工作人员来自农村,这些人受教育程度不够高,年龄相对偏大,对于入党和党员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那么强烈。
长此以往,可能导致基层党委疏于管理,随意安排挂职和代理人员从事党建工作的情况出现。
这些基层党委工作人员,往往参与其他科室或部门的管理。
挂职的多,履责的少,最终造成党建工作活力不足等问题。
(二)党建组织活动匮乏为了更好地发挥共产党员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提高基层党支部的团结度和凝聚力,积极开展党员联系群众活动日、党建主题活动是很有必要的。
农村调研报告题目 切实解决农村党员‘老龄化’问题的调研报告 精品
农村调研报告题目切实解决农村党员‘老龄化’问题”的调研报告根据泉州市委组织部的统一部署要求,近期,我们专门组织人员深入农村基层一线,采取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及抽样调查等形式,就我市农村党员队伍现状、农村发展党员工作情况进行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市农村党员队伍现状总的说,我市农村党员队伍的数量稳步增长,结构不断优化.截至2019年底,我市现有党员39294人,其中农村党员人数达25336人,占全市党员总数的64.5%,农村入党申请人2200人,入党积极分子1257人,农村党员总数每年以0.7%左右的速度增长.特别是近三年来(2019年-2019年),全市发展党员总数为2413名,其中发展农村党员1134名,占46.9%;35岁以下1105人,占45.8%;高中以上文化1626人,占67.4%;女党员427人,占17.7%.新发展党员中,普通农民、村组干部、致富能手、外出务工人员分别占发展总数的31.3%、25.2%、20.3%和11.8%.通过各级党组织的不懈努力,全市农村党员队伍整体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截止2019年底,在全市农村党员队伍中,35岁以下年轻党员6851人,占27%,比2019年增长了2.8%;高中以上文化8616人,占34%,比2019年增长了31.7%;女党员3362人,占13.3%,比2019年增长了6.7%.二、我市农村发展党员工作主要做法近几年来,我市农村发展党员工作之所以能够在形势和任务不断发展变化的情况下得到加强和改进,主要采取四方面的措施:一是宏观指导有方,突出了工作重点.近年来,我市坚持从农村党的建设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有计划地加强农村发展党员工作的宏观指导.专门制定出台了《南安市2019-2019年发展党员工作规划》,且每年均制定《年度发展党员工作意见》和《发展党员目标预测表》,明确发展党员目标指导数,以及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结构性指标,有针对性地调整农村发展党员的方向,确保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发展有序,防止和避免了突击发展、长期不发展、发展数量大起大落等不正常现象.特别是把农村生产一线和青年中的优秀分子作为发展重点,明确总体调控要求,有效推动了农村党员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二是分类整改有效,促进了结构优化.为有效解决农村党员队伍年龄老化、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不高等问题,我们采取有力措施,分类指导,重点整改,促进平衡和优化.。
关于农村党员老龄化问题的思考
关于农村党员老龄化问题的思考作者:李何斌来源:《商情》2019年第24期[摘要]近年来农村党员老龄化严重的现象日益突出,农村青年党员的比例逐步下降。
拓宽农村青年党员来源、解决农村党员队伍老龄化问题,已成为新形势下急需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针对这个问题,要积极引导,强化教育管理,构建长效机制,真正把优秀的农村青年吸收到党员队伍中来。
[关键词]农村党员老龄化问题一、农村党员老龄化中存在的问题某镇共有农村党员1126名,其中60岁以上的486名,占党员总数的43.16%,46岁至59岁的238名,占比21.13%,36岁至45岁的213名,占比18.9%,35岁以下的189,占比16.79%。
调查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老龄化使党员队伍缺少活动,作用发挥不足。
中青年农村党员人数少,且年轻党员外出务工、经商较多;高龄党员年老体弱,不能党员队伍的作用发挥不足。
带领群众致富的实际能力减弱。
在日常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工作基本全部由支部书记、村主任、会计、计生专干分担。
作为群众活动组织者的农村党组织往往表现的软弱无力。
有的村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时,因到会党员不足半数而无法表决。
二是老龄化使党支部威望不高,党组织吸引力不强。
由于党员老龄化严重、党员素质不高,模范带头作用发挥不充分、部分党员干部作风不正、党建经费不足、办公条件差等,农村党支部在群众心目中的威信不高,对群众的吸引力不强。
干部时常拿群众没办法,基层干部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指标“跑断腿”、“磨破嘴”,依靠“关系”、“面子”等来组织群众,对诸多“钉子户”望难而止。
很多青年农民对入党持有无所谓的态度,主动要求入党的积极性不高。
三是老龄化使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明显。
一是部分党员自身困难,不仅难以带领群众发展经济,自己还需别人扶持;二是部分党员宗旨观念淡薄,理想信念动摇,混同于普通群众,甚至不如普通群众,在村级事务中起负面影响。
二、农村党员老龄化的形成原因一是近年来农村优秀人才减少。
关于解决农村党员老龄化问题的对策与思考
着力发展青年党员解决农村党员老龄化问题子农村党员的发展工作是加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基础,也是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切实加强农村党员发展工作,孟津县XXX镇对此进行了深入调研,查找在党员发展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为今后抓好党员发展工作明确了目标、理清了思路。
一、近年来党员发展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工作基本现状2005年至今,XXX镇共发展党员318名,其中农村党员257名,占发展总数的81%,但青年党员数量较少,35岁以下党员93名,仅占发展总数29%。
青年党员的发展工作已刻不容缓。
积极发展青年党员,可以有力地改变党员队伍的年龄结构,但意义并不止于年龄结构。
青年人是整个社会中最少保守、最具活力、最有进取意识、最富创造精神的群体,尤其是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人,受旧体制、旧思想、旧习惯束缚少,接受新事物快,发展要求强,敢闯敢试敢冒风险的精神足,把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能够有效改善农村党员队伍结构,能使党增添青春的活力,增强战斗力。
2、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部分村党支部对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认识不足,思想上不够重视。
二是党员分布结构不合理,部分村党支部发展党员工作进展缓慢,农村党员队伍老龄化严重,党员平均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农村妇女党员比例偏低,这使得农村党员队伍和领导班子“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情况越来越严重。
三是有相当部分青年农民思想比较陈旧,对党组织缺乏了解,认为入不入党无所谓,只要能挣钱就行,满足现状,政治上无所求。
四是一部分青年农民怕入党后在计划生育等政策上影响个人利益;一部分农民怕入了党每月还要交党费;一部分农村青年怕入了党,三天两头党支部找自己学习、开会,会耽误自己的赚钱时间。
五是部分党组织号召力不强。
很多村委会的集体经济基础薄弱,党组织既不能有效地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又无财力为群众办好事、实事,导致党组织威信不高。
以上情况严重削弱了党组织的吸引力,致使群众尤其是农村青年向往党组织的热情不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农村党员干部队伍老龄化思考
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骨干力量,担负着直接联系群众、团结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责任。
当前,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呈现严重的老龄化,队伍结构不合理,已经到了青黄不接的境地。
因此,配备一支结构合理、优秀的基层干部队伍,对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基本情况
1、干部队伍年龄偏大。
在调查的过程中了解到村支部书记的年龄结构为:30—40岁占 5.6%,40-50岁的占17.4%,50-60岁的52.8%,60岁以上的占35.2%。
由于党员干部年龄偏大,个别党员的理想信念有所淡化,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比较低。
2、领导班子后继乏人。
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经商,留在农村务农的人一般没有入党的愿望,成天劳作,安分守纪,不愿意加入中国共产党,认为入党没有必要,自己只要有衣穿、有饭吃,就足够了,有的村好几年都没有发展新党员。
由于
二、原因分析
1、中国人口老龄化是宏观影响。
一方面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进一步贯彻实施,生育率大幅度下降;另一方面,由于经济的快速增长、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医疗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死亡率也大幅度下降,人口寿命大大延长,我国开始呈现比较严重
的老龄化问题。
人口老龄化给我国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带来了深刻影响,同时也严重波及到了基层年轻党员干部班子的挑选和培养。
2、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客观因素。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和劳务市场的开放,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大量的农村轻壮年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尤其是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农村劳动力的流动规模急剧扩大。
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流动,一方面增加农村的人均土地面积,使农民占有更多的土地资源,增加了农民收入,但同时也使农村人口,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急剧减少,现在农村人口结构主要以小孩和老人为主,被人们戏称为“6061部队”。
3、基层干部本身工作压力和待遇是直接缘故。
首先,债务多,工作重,压力大。
由于农税免收,村社的合并,加上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使得村级债务越来越多,成了制约农村发展的一个沉重包袱。
另外,由于农民对公益事业的认知程度不一,集体意识淡薄,往往很难达成共识,许多公益设施老化陈旧却无人无钱整修,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难以得到明显改善。
再加上计划生育、综治维稳、移民安置等工作,都容不得半点懈怠,使得基层干部感觉到压力巨大,身心疲惫。
其次、经济待遇低,社会保障不到位。
村干部平均年工资3000—4000元,医疗保险和社会保险都没有落实,生老病死不能得到照顾。
干部基层工作达不到一定的年限,退休后没有任何待遇,组织上不能解决后顾之忧。
年纪轻,文化程度高的中专、高中生,看到农村干部
待遇低、工作难度大,也不愿意加入组织和基层干部队伍中来,造成后备干部短缺。
三、主要措施
1、上级党委应积极支持支部工作。
农村党支部作为基层党组织,直接和农民打交道,工作上的冲突、矛盾是难免的,认识上的差距也是存在的。
上级党组织要积极支持、热情鼓励村党支部的工作,营造支持支部工作的良好氛围。
行政干部驻村包点要真抓实干,切实帮助村支两委解决问题;遇到难题不推诿,村组解决不了的由党委政府协助解决,以减轻村组压力。
2、完善用人激励机制,解决村干部后顾之忧。
一是进一步明确村干部任用条件和职数,规范村干部选拔任用和教育管理办法,形成村干部进、管、出相配套的管理机制。
二是为切实提高村干部的待遇,稳定村干部队伍,实行财政划拨专项经费,确保村干部报酬,并且根据各村的具体情况适当提高工资待遇。
在保证村干部月报酬收入的基础上,出台一些激励办法,评比“优秀党支部”和“十佳村干部”,享受有关优惠(如参照事业单位干部管理)待遇,按其参加工作年限确定工资。
三是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把考核村干部的情况与村干部报酬和购买养老保险等结合起来,建立比较完善的激励机制和社会保障体系。
3、加大培养后备干部力度,夯实基层组织基础。
一是加大选派干部力度。
从县直单位和乡镇选派文化素质高,有专业特长,整体素质较好的年轻干部到基层任职。
一方面鼓励他们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