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经济发展状况

合集下载

国家探索德国的地理特点和经济发展

国家探索德国的地理特点和经济发展

国家探索德国的地理特点和经济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德国作为一个重要的欧洲国家,以其独特的地理特点和强大的经济实力而闻名。

本文将探讨德国的地理特点以及其经济发展情况。

一、地理特点德国位于中欧,东临波罗的海和北海,与丹麦、波兰、捷克、奥地利、瑞士、法国、卢森堡、比利时和荷兰等国家接壤。

地处欧洲中心,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

1.地形地貌德国的地形地貌多样,主要分为北部沿海平原、中部丘陵地带和南部山地三个区域。

北部沿海平原地势平坦,是农业发达的地区。

中部丘陵地带分布着许多湖泊和小河,土地肥沃,适宜农业与林业。

南部山地包括阿尔卑斯山脉和黑森林,地势复杂,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

2.气候德国气候温和多变,受大西洋气流和大陆性气候的影响。

北部地区冬季较冷,夏季凉爽,降水较多;南部地区气候更温暖,冬季较短。

德国四季分明,春季花开如海,秋季金色的落叶让整个国家披上一层美丽的姿态。

二、经济发展作为欧洲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德国的经济发展长期居于世界前列。

以下是德国经济发展的几个重要方面:1.制造业德国以制造业为主要经济支柱,尤其在汽车制造、机械工程和化工等领域具有竞争力。

德国的汽车品牌如奔驰、宝马和大众等享誉全球,其机械工程产品和化工产品也深受世界市场的青睐。

2.出口贸易德国是全球最大的出口国之一,出口产品以制造业为主导,包括汽车、机械设备、电子产品、化工品等。

德国优质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很高的认可度,出口贸易对德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3.创新科技德国在科学研究和创新领域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德国拥有许多世界一流的科研机构和大学,科学家们在各个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发现和突破。

德国在工程技术、生物医药、能源等领域的创新能力备受瞩目。

4.旅游业德国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旅游业为德国经济作出了重要贡献,不仅为国家创造了可观的收入,也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酒店、餐饮、交通等。

总结起来,德国独特的地理特点和强大的经济实力使其成为世界的焦点。

德国服务业发展现状

德国服务业发展现状

德国服务业发展现状近年来,德国的服务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服务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就业增长,也为德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德国服务业的规模和贡献度不断扩大。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德国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占比逐年增加,已经超过了工业部门。

这一趋势表明,服务业正逐渐成为德国经济的主要引擎。

尤其是金融、保险、科技咨询等高附加值的服务领域,对国家经济的贡献度更是不容忽视。

德国的服务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数字化的推进,德国的服务业开始注重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

例如,电子商务、在线支付、共享经济等新兴业态快速发展,在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为服务业的创新带来了新的机遇。

此外,德国的服务业还注重研发和创新投入,积极推动科技与服务的融合,为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第三,德国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

作为欧洲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德国的服务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德国的服务企业以高质量、高效率、高附加值的服务赢得了国际客户的青睐。

尤其是在汽车、机械、工程咨询等领域,德国的服务企业享有盛誉。

此外,德国的服务业还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合作和投资,通过与其他国家的合作,提升了德国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

然而,德国服务业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服务业整体规模相对较小,与德国强大的制造业相比,服务业的发展仍有差距。

其次,德国服务业的劳动力结构问题突出,过多的低技能工作岗位和缺乏高级技术人才的矛盾突出,制约了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

此外,服务业的数字化转型仍面临一些困难,包括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等问题,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解决。

为了进一步推动德国服务业的发展,政府和企业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大对服务业的支持力度,包括提供财政和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和创新投入。

其次,加强职业教育和人才培养,提高服务业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和专业素质。

此外,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和条件。

3德国经济发展现状及前景

3德国经济发展现状及前景

3德国经济发展现状及前景3.1德国经济发展现状虽然经济危机给德国经济带来的最黑暗的一刻已经过去,经济严重衰退的谷底也已摆脱,但经济危机的影响尚未过时。

摆脱或战胜危机还需借以时日。

德国是外向性经济比较突出的国家,经济的增长对国际大环境的依赖比较严重。

只要世界经济不稳定,德国经济就仍处在风雨飘摇中。

从国家层面看,德国经济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失业人口增加。

2010年对绝大部分德国企业来说,优先考虑的课题是控制成本和优化结构,因此企业裁员不可避免。

根据科隆经济研究所最新的调查结果,在44个行业中,有27个行业准备在新的一年减少工作岗位;有16个行业打算保持现有岗位数量不变。

只有一个行业即制革产业明确表示将扩招工人。

从私人消费层面看,2009年德国私人消费比2008年增加了0.5%,对经济回暖或多或少起到了某种促进作用。

2010年德国私人消费很有可能将陷于停滞状态。

对于2010年的德国经济来说,私人需求将不会产生推动作用。

3.2德国经济发展前景德国经济面临的挑战是严峻的,经济前景不甚乐观。

结构性改革和调整不会一蹴而就。

德国结构问题是多年来累积起来的,解决这些问题,决非能一日而成。

尽管当前德国经济仍未摆脱衰退困扰,但德国政府未雨绸缪,从长远考虑制定了新的经济增长战略,计划大力发展绿色经济。

德国政府一方面希望将绿色经济作为摆脱经济危机的出路,更重要的是要努力谋求面向未来的经济可持续发展。

绿色经济能够刺激经济景气和建立新的经济行业。

同时,要谋求整体经济的现代化,使当前的工业核心向资源有效利用方向转变,也要努力实现经济长远、合理、低碳型、资源节约型增长。

环保技术是当下德国经济的稳定器,并将成为其未来经济振兴的关键。

如果德国经济能顺利实行生态变革,到2020年国内可新增100万个就业岗位。

德国环保技术和产品质量多年来处在世界领先水平,环保意识在德国已深入人心。

相信德国绿色技术具有极好的发展机会,将为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德国经济发展

德国经济发展

德国经济发展德国是欧洲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其经济实力与影响力在国际舞台上备受瞩目。

本文将探讨德国经济的发展历程、现状以及未来趋势,并分析德国经济成功的原因。

一、经济发展历程追溯德国经济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从20世纪初开始。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危机。

然而,在20世纪20年代,德国的经济开始迅猛增长。

这一时期,德国的工业逐渐崛起,以汽车、化工和机械制造业为主。

但是,这一繁荣在20世纪30年代初遭到了战争的破坏。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经历了短暂的恢复期,然后又进入了二战的废墟。

重建期过后,德国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迎来了所谓的“经济奇迹”。

德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改革,重点发展了汽车、石化、机械制造和电子等行业。

这些举措大大促进了德国经济的增长,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富裕和最有竞争力的国家之一。

二、经济现状如今,德国经济仍然强劲。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德国是全球第四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中国和日本。

德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位居欧洲之首,几乎是其他欧洲国家的两倍。

德国以其强大的制造业和出口业务而闻名,特别是在汽车、制药和机械制造领域。

同时,德国还是欧元区的核心经济体,对欧洲经济的稳定和增长起着重要作用。

德国的经济实力为其提供了在欧盟内发挥领导作用的机会,并参与欧洲经济和货币政策的决策。

然而,德国经济面临一些挑战。

近年来,德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这对社会保障体系和经济增长构成了压力。

此外,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也对德国的出口业务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因此,德国需要采取相应措施来应对这些挑战,以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成功原因分析德国经济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有以下几个关键因素:1. 制造业实力:德国以其高质量的制造业享誉全球。

德国的制造商注重创新、高效和可持续发展,不断推出高品质的产品以满足全球市场需求。

例如,德国汽车制造商以其卓越的工艺和可靠性而闻名于世。

2. 教育和职业培训:德国注重培养高素质的劳动力。

德国人均gdp

德国人均gdp

德国人均gdp德国人均GDP是一个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其中德国的人均GDP也是全球水平中居于前列的国家之一。

本文希望通过主要在分析德国近几年来发展状况、正在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以及影响德国人均GDP未来发展的潜在性,全面介绍德国有关人均GDP的现状和趋势。

一、德国近几年来发展状况1.1发展增长率截至2017年,德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8万亿欧元,7.1%的增长率,比2016年的6.9%稍微有所增加,而近5年间总体上维持在5.5%左右的增长势头,处于不错的发展状态。

1.2投资水平2015年至2017年期间,德国的投资水平比较稳定,从2015年的20.1%到2017年的19.6%,但总体上仍保持较高的水平,投资仍是全球经济发展中德国不可缺少的动力源。

1.3非贸易收入与外国经济贸易持续发展密切相关,德国非贸易收入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2016年至2017年期间,资本收入从2.7%增至2.9%,人力资本收入从0.7%增至1.1%,服务收入从14.2%增至14.7%,尤其是服务收入的增加,显示德国服务机构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正在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2.1多元经济德国经济拥有高度发达并多元化的特点,机械、汽车制造等制造业一直是德国重要的出口商品,此外,德国在服务业也发挥着超乎寻常的作用,如旅游、零售、信息技术、金融服务等,使德国的GDP增长率稳定维持在5.5%左右的水平。

2.2政策扶持近几年,政府改革和宏观经济政策积极影响了德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劳动力市场改革,它使得德国的劳动力市场更加灵活,促进了德国的经济发展,动摇了原先的低水平平台改革的重点在于推动就业和改善技能,不仅有助于提升德国的增长,而且还带动了消费和投资。

2.3货币政策德国最近几年一直在采取宽松货币政策,包括降低利率、放松货币政策,促进投资和消费,增强经济增长动力,同时也降低了外汇和债券市场的风险承受能力,使德国目前的经济处于较为稳定的发展状态。

现代德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特点

现代德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特点

现代德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特点作为欧洲大陆的中心国家之一,德国以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独特的社会特点而备受世界瞩目。

随着时间的推移,德国经济和社会也在不断地变化和演变,从“铁血宰相”俾斯麦时期的工业革命开始,到如今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的现代德国,这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特点也与时俱进,变化万千。

一、德国经济德国的经济实力源远流长,早在19世纪中叶,德国便以其精湛的制造业闻名于世。

自二战后,德国经济不断发展,在改革开放和全球化的大潮下,更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1. 创新驱动作为世界主要的高科技生产国之一,德国一直以来都以科研和创新为经济发展的基石。

德国拥有世界上最高水平的实验室和研究机构,研究领域也十分广泛,涵盖了机械制造、汽车、电子、环保、能源等各个领域。

德国还倡导并支持企业家,尤其是创新型企业的发展,不断推出创新政策和举措,为企业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

2. 制造业德国的制造业一直是其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

德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高质量、高技术和高附加值,这样的制造业特点也是德国经济成功的关键所在。

德国的汽车和机械制造业尤其突出,如梅赛德斯-奔驰、大众、西门子、博世等一批世界知名的企业,已经成为德国乃至全球的经济重要代表。

3. 服务业虽然制造业是德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但服务业的地位也在不断提高。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结构的转型,德国逐渐向高科技、知识和服务型经济转型。

金融、信息技术、媒体和旅游等服务业正在成为德国经济的新增长点,为德国经济和就业提供了新的动力。

二、社会特点除了经济实力的强大外,德国的社会特点也是值得关注的重要现象。

1. 教育德国的教育一直是世人所称道的。

德国拥有一套完善的教育体系,其聚焦于学生的创造力和能动性,力求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潜力。

德国的教育也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训练,不少大学开设了实践性课程和实习项目,使学生更容易找到工作和实现自我价值。

2. 社会保险德国的社会保险体系在全球范围内也是比较优秀的。

德国经济发展

德国经济发展

德国经济发展德国经济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欧洲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德国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德国经济发展的背景、特点以及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一、德国经济的发展背景德国作为一个高度工业化和出口导向的国家,其经济发展与其丰富的工业基础密不可分。

德国以汽车、机械、化工等制造业闻名于世,并拥有高度发达的科技创新体系。

此外,德国也是欧洲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其强大的内需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二、德国经济的特点1. 制造业优势:德国的制造业一直被认为是全球的标杆,其高品质和卓越工艺赢得了全球消费者的青睐。

德国的汽车制造业、机械制造业等在全球市场上具有竞争力,并为德国经济创造了巨大的价值和就业机会。

2. 创新驱动:德国一直致力于科技创新和研发投入。

德国拥有世界领先的研发和创新机构,这些机构与企业紧密合作推动了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的开发。

例如,德国在可再生能源、生物技术和医疗设备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3. 高水平的教育体系:德国拥有世界一流的教育体系,在高等教育方面享有盛誉。

德国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吸引了大量国际学生和研究人才,为德国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4. 强劲的出口表现:德国是出口大国,出口业一直是德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德国制造的汽车、机械设备、化工产品等在世界各地销售良好,并为德国创造了巨额贸易顺差。

三、德国经济对全球经济的影响1. 区域引擎:作为欧洲最大的经济体,德国经济的发展对欧洲经济有重要影响。

德国对欧盟其他国家的投资和贸易合作在促进欧盟内部经济一体化、增加就业和提升生活水平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 技术创新的驱动者:德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成就也对全球经济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德国的科技研发成果为全球科技进步做出了贡献,并推动了全球科技产业的发展。

3. 全球供应链关键节点:德国拥有发达的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系统,是全球供应链中的重要节点。

德国制造的产品通过高效的供应链网络迅速流向全球各地,对全球贸易和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德国经济发展与中国的对比

德国经济发展与中国的对比

德国经济发展与中国的对比近年来,德国经济一直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增长,而在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也是世界上最快的之一。

虽然两国之间有很大的文化和制度上的区别,但是它们在经济发展的方面也有很多共同之处。

德国和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德国和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德国是一个发达国家,它的经济发展是由科技创新和高端产品制造支撑的。

在过去几年中,德国一直致力于发展新的技术和制造高质量的产品。

这种模式在全球范围内非常成功。

德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之一,其汽车、机械和化学制品等高端产品备受欢迎。

与此相反,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是由大规模的工业产值、劳动密集型制造和出口支撑的。

虽然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很快,但类似的发展模式有时候对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存在一定的影响。

德国和中国的劳动力市场除了经济发展模式不同之外,德国和中国的劳动力市场也有很大的差异。

在德国,劳动力市场相对稳定,有着许多有保障的就业机会和良好的福利制度。

这些有保障的机会吸引了大量的高技术人才和优秀的工人。

与此相反,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呈现出一个不稳定的局面,一些企业采用的是灵活的用工制度,一些工人可能需要长时间工作,但是却得不到足够的赔偿。

德国和中国的财政制度德国拥有世界上最为强大的财政制度之一,其政府不仅有着强大的税收体系,而且还有着高效的支出机制。

财政制度的不断完善为德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与此相反,中国的财政制度还有一定的缺陷。

虽然政府实行了许多有效的改革,但是中国的经济体制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它的银行系统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平衡。

德国和中国对于创新的重视程度对于世界各国而言,在科技创新的赛道上领先是非常重要的。

德国和中国都十分注重科技创新。

德国表现出了其在基础科研方面卓越的实力,其在机械工程、汽车技术、生物医药和建筑和城市规划等领域的突出表现都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而中国则注重于应用研究和工程技术,并在人工智能、新能源、深度学习和区块链等领域取得了很多进展。

德国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德国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德国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德国作为欧洲最大的经济体之一,一直被誉为世界经济的引领者和创新驱动者。

本文将分析德国的发展现状和未来的趋势,并探讨可能的挑战和机遇。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德国目前的经济状况。

德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之一,其制造业部门一直以来都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

汽车、机械工程和化学制造等行业在德国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然而,近年来德国的经济增长放缓,主要原因是全球贸易摩擦和国内投资不足。

其次,德国在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就。

德国是全球可再生能源的领导者之一,特别是在太阳能和风能方面。

此外,德国的科研和教育体系也备受赞誉,培养出了许多领先的科学家和工程师。

这些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努力对于德国未来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未来,德国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机遇。

首先,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可能会对德国的出口产生负面影响。

德国的制造业可能会受到来自中国和其他低成本制造国家的激烈竞争,需要通过提高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来保持竞争优势。

其次,德国还面临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短缺的挑战。

随着德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劳动力市场将面临压力,这可能会对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德国需要采取措施鼓励年轻人参与工作,并吸引外国人才到德国工作和生活。

另外,数字化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也为德国带来了巨大机遇。

德国可以利用这些新技术来提高生产率和创新能力。

例如,德国可以在工业4.0的框架下进一步推动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实现智能制造和自动化生产。

此外,德国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改善医疗保健、交通运输和能源等领域的效率和可持续性。

与此同时,德国还应加强可持续发展的努力。

随着全球对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的关注不断增加,德国有机会在可再生能源、能效和环境保护方面继续发挥领导作用。

德国政府可以制定更加严格的环保政策,并鼓励企业和个人采取更加环保的行动。

总结起来,德国作为一个经济大国,在当前全球经济环境下面临一系列挑战和机遇。

德国地区产业结构变化趋势

德国地区产业结构变化趋势

德国地区产业结构变化趋势德国地区产业结构变化趋势引言:德国是欧洲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其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一直受到学者和政策制定者的关注。

在过去几十年中,德国的产业结构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从传统的重工业向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的转变。

本文将探讨德国地区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并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一、德国地区产业结构的演变1.1 重工业时代德国的工业化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当时以重工业为主导。

德国的钢铁、煤矿、化工和汽车等传统重工业在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这些产业位于西部和南部地区,如鲁尔区、巴登-符腾堡州等地,成为德国经济的支柱。

1.2 向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转变20世纪后半叶以来,德国的产业结构逐渐发生变化,由传统的重工业向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的转变。

这是由多种因素驱动的,包括全球化、科技进步、人口老龄化和环境意识的提高等。

首先,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德国的传统重工业在面对国际竞争的压力下逐渐衰落。

由于劳动力成本和环境标准的限制,德国的传统产业难以与低成本国家竞争,因此出现了大规模的产能转移和裁员现象。

其次,科技进步对德国经济的产业结构变化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德国一直以来都是创新和研发的先驱者,尤其在汽车、机械工程和化工等领域。

随着科技进步的加快和高科技产业的崛起,德国的经济开始向高附加值的行业转型,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新能源等。

此外,人口老龄化和环境意识的提高也对德国的产业结构变化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随着德国的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医疗服务和老年护理等服务业的需求增加。

同时,面对全球变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德国政府加大了对可持续发展和环保产业的支持力度。

1.3 地理分布差异德国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也带来了地理分布的差异。

传统的重工业主要集中在西部和南部地区,而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则主要集中在东部和北部地区。

在东部地区,由于社会主义时期的遗留问题和转型的需要,德国政府在改革开放后积极推动了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德国经济发展状况

德国经济发展状况

德国经济发展状况1.自然资源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属于自然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 在工业原料和能源方面主要依靠进口。

矿(钢、铝土矿、锰、磷酸、钨和锡)对外国的依赖特别大。

德国拥有少量铁矿和石油, 天然气需求之一可以由国内满足, 硬煤、褐煤、钾盐的贮量较丰富。

德国森林覆盖面积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以针叶林为主。

在西部, 私人林占43%, 国营林占32%, 其余属于社团或地方。

全国生产的木林国内木材需求的45%。

褐煤是采矿工业中最大的一个工业部门。

褐煤矿主要分布在莱茵兰勃兰登萨克森州, 有开采的储量为560亿吨。

由于铀的储量有限, 自1981年起, 不再开采铀矿。

核电缩铀由国外进口。

2.经济简史1949年德国分裂为两个国家,先后建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40多年来沿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经济体制,总的来讲经济发展比较迅速,经济实力也大为增强。

联邦德国济全面恢复的基础上,沿着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和社会市场经济体制,到60年代中期出现“经济来虽然经历了席卷西方世界的三次经济危机,但其经济增长速度仅次于日本,仍然高于西方其他家,成为西方第三大经济强国,民主德国沿着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和集中计划体制,到70年代中为先进的工业国家,是苏联东欧国家中居苏联之后的第二大经济强国。

但是,就两个德国相比,德国两个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大同小异,居民生活水平相差无几。

40多年后民主德国的经济发如联邦德国,劳动生产率和居民生活水平尚不及联邦德国的50%。

在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影响下,1989年东欧国家发生急剧变化,对民主德国产生最深刻的德国虽是东欧比较富裕的国家,但其领导人从60年代起放弃民族统一旗帜,在新形势下又拒绝引起群众不满、最后导致不得不开放柏林墙和边界。

与此同时,联邦德国凭借其巨大的经济实力时对其有利时机,首先在 1990年7月1日实现两个德国的经济和货币统一,然后在1990年10德国正式吞并民主德国,实现了统一。

自从两个德国货币统一以来,东德的经济形势急剧恶化,失业现象严重、西方商品充斥市场,物价飞涨,劳动力大批向西德滑动,资金筹集困难,1990总值比上一年下降16.4%。

德国经济发展

德国经济发展

德国经济发展德国,作为欧洲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其经济发展历程充满了曲折与辉煌。

从二战后的废墟中崛起,德国凭借其独特的经济模式、强大的工业基础和创新能力,逐步成为全球经济舞台上的重要角色。

德国经济的成功离不开其坚实的工业基础。

德国的制造业一直以来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特别是在汽车、机械制造、化工、电子等领域。

以汽车工业为例,德国拥有众多知名品牌,如宝马、奔驰、大众等,这些品牌以其高品质、高性能和精湛的工艺享誉全球。

德国的机械制造业同样出色,生产的机床、工程机械等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化工产业也是德国的优势产业之一,生产的化工产品种类繁多,技术含量高。

电子行业则在半导体、通信技术等方面有着突出的表现。

德国经济发展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是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

德国在研发方面投入巨大,拥有众多世界一流的科研机构和高校。

这些科研力量为德国的企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新成果,使得德国的产品在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例如,在工业 40 时代,德国率先提出并推动了智能制造的发展,通过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手段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德国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也对其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德国企业注重长期发展,追求品质和品牌价值,而不是短期的利润最大化。

这种经营理念使得德国企业能够在市场竞争中保持稳定,并逐步积累竞争优势。

同时,德国企业的管理模式也非常严谨和高效,注重员工培训和团队合作,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效率和创新能力。

德国的教育体系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才保障。

德国的职业教育非常发达,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技术工人和专业人才。

这些人才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为德国制造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德国的高等教育也在科研和创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企业培养了大量的研发人才和管理人才。

德国政府在经济发展中也发挥了积极的引导和支持作用。

政府通过制定产业政策、提供财政支持和优化营商环境等措施,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和创新。

德国经济发展历程简述

德国经济发展历程简述

德国经济发展历程简述德国经济发展历程简述德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之一,其经济在欧洲乃至全球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德国经济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从那时起,德国以其强大的制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成就,成为欧洲最大最富裕的国家之一。

本文将介绍德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从工业化到当前的国际地位。

一、工业化时期(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德国的现代工业始于19世纪中叶,当时工业革命正处于高峰时期。

德国政府大力推动工业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例如降低关税和促进国内贸易等,吸引了大量资本和技术投入。

德国的制造业快速崛起,成为当时世界主要的产业中心之一。

德国的工业化主要集中在机器制造、钢铁、煤炭开采等重工业领域。

德国以其先进的技术、高效的生产工艺和优秀的产品质量闻名于世。

在20世纪初,德国的钢铁产量已经超过英国,成为欧洲第一大钢铁生产国。

德国也在化学和电力等其他领域获得了巨大的成就。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德国经济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德国在经济和军事上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德国的生产能力在战争中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但同时也受到了破坏和损失。

德国在战争中所失去的资源和人力使得其经济长期受到限制。

三、经济崛起和大萧条(1920-1945)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之后经历了激进的政治变革和经济复苏。

20世纪20年代初,德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它成为了欧洲经济发展最迅速的国家之一。

德国制造业快速崛起,创造了一系列优秀的品牌,例如牛津布、巧克力和啤酒等等,它们的品质和形象在全球范围内的声誉都极高。

经济繁荣的背后,德国经济在1929年的经济危机中遭受了巨大打击。

随着大量的工人失业和公司关门倒闭,德国经济陷入了严重的困境。

德国在20世纪30年代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重振经济,例如制定新的财政政策和再次重视国家股份制,但这些举动在短期内未见成效。

四、二战和重建(1939-1949)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了惨重损失。

德国经济发展

德国经济发展

欧元与欧盟经济一体化
欧元区成员
德国是欧元区的成员之一,与其他国家共同使用 欧元作为货币。
欧盟经济一体化
德国积极推动欧盟经济一体化,加强欧洲国家之 间的经济联系和合作。
经济政策协调
德国参与制定和实施欧盟的经济政策,协调各成 员国的经济活动,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04
经济周期与未来展望
经济周期与波动
引领欧盟
德国是欧盟最大的经济体,对欧洲经济的发展起 着引领作用。
产业协同
德国与欧洲其他国家形成了紧密的产业链和供应 链关系,推动了欧洲产业协同发展。
科技创新
德国在欧洲科技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了 欧洲经济的转型升级。
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贸易大国
德国是国际贸易的重要大国之一,其对外贸易额在全球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
单一市场
02
德国积极推动欧洲单一市场的建设,加强欧洲国家之间的经济
联系。
贸易协定
03
德国与多个国家签署自由贸易协定,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
外资与外国投资
外资吸引力
德国因其稳定的经济环境、先进的科技和强大的 制造业而对外资具有吸引力。
外国投资政策
德国政府鼓励外国投资,并提供多种优惠政策, 如减税、简化审批程序等。
政策干预
德国政府通过制定产业政策、就业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 策等宏观调控措施,以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减少失业和维持 国际竞争力。
经济发展水平与阶段
高收入经济体
德国是欧洲最大的经济体之一,也是全球 最富裕的国家之一。德国的经济增长主要 依靠创新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具有很高 的生产效率和国际竞争力。
VS
发展阶段转型
德国经济经历了从传统制造业向服务业和 高科技产业的转型。在21世纪,德国政府 提出了“工业4.0”计划,旨在推动德国 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制造技术的发展。

德国经济发展

德国经济发展

德国经济发展德国作为欧洲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其经济发展一直备受世界瞩目。

本文将从德国经济的历史背景、关键驱动因素以及未来展望等角度,全面分析德国的经济发展情况。

一、概述德国的经济发展可以追溯到二战之后。

在经历了重建和转型的过程后,德国成功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如今,德国以其强大的工业基础和创新能力,成为了全球制造业和出口大国。

二、关键驱动因素1. 制造业的强大德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其制造业的强大是德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德国的汽车、机械、化工等产业在全球市场上享有盛誉,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促进了就业增长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

2. 高度的工匠精神德国人的工匠精神值得称道,他们注重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对细节有极高的要求。

这种工匠精神使得德国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推动了德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3. 教育和科研投入德国注重教育和科研的投入,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

德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世界闻名,为国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

同时,德国政府也积极支持科研项目,推动了科技进步和产业创新。

4. 强大的中小企业德国经济的一个特点是中小企业的兴盛。

这些企业具有灵活性和创新性,成为了德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德国政府通过税收优惠和金融支持等方式,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三、展望与挑战面对全球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和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德国经济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1. 人口老龄化德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这给社会保障和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政府需要采取措施,鼓励生育和接收移民,以保持劳动力的供给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 技术创新迫在眉睫随着全球科技的迅猛发展,德国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以适应新的经济格局。

德国政府已经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推动数字经济和新兴产业的发展,但仍面临挑战和调整的任务。

3. 能源转型德国致力于推动可持续能源转型,在清洁能源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然而,能源转型所带来的经济成本和能源安全等问题仍然存在,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解决。

德国经济的现实特征、影响因素及发展机遇

德国经济的现实特征、影响因素及发展机遇

【国际经贸】德国经济的现实特征、影响因素及发展机遇郭显龙1 陈 慧2(1.百色干部学院,广西 百色 533000;2.广西财经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3)[摘 要] 2019年全球经济整体下行,德国作为欧盟经济强国,外部遭遇美欧贸易争端加剧、英国“脱欧”等影响,内部遭遇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外贸依存度高等影响。

结合当前世界经济发展最新趋势,德国在“工业4.0”的基础上及时提出“国家工业战略 2030”,旨在进一步提升德国国际竞争力,继续保持世界强国地位。

[关键词]德国经济;影响因素;机遇[中图分类号] F13/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283(2020)05-0009-04 Realistic Characteristics,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of German EconomyGuo Xianlong1 Chen Hui2(1.Baise Cadre College, Baise Guangxi 533000;2.Gu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Nanning Guangxi 530003)Abstract:The global economy declined as a whole in 2019. As an economic power of the European Union, Germany suffered from the aggravation of trade disputes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Europe, the "brexit" of Britain, and the imbalance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development and high dependence on foreign trade. Combined with the latest trend of world economic development, Germany put forward "national industrial strategy 2030"in time on the basis of "industry 4.0", aiming to further enhance Germany's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nd continue to maintain its position as a world power.Key Words: German Economy; Influencing Factors; Opportunities一、德国经济发展现状德国工业实力雄厚是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在欧盟各国中经济实力最强。

德国pm 成分表

德国pm 成分表

德国pm 成分表德国PM(份额)成分表德国是一个位于欧洲的国家,也是欧盟的成员之一。

作为一个经济发达国家,德国的制造业和出口业非常强大,其中德国制造的汽车在全球享有盛誉。

本文将介绍德国的GDP构成、主要出口产品和德国经济的总体发展情况。

一、德国的GDP构成德国的GDP主要由制造业、服务业和建筑业构成。

德国的制造业非常发达,包括汽车制造、机械制造、化工等各个领域。

德国制造业的发展一直以来都是德国经济的重要驱动力,为德国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高附加值的产品。

此外,德国的服务业也相当发达,包括金融服务、医疗保健、旅游等。

建筑业是德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国不仅在国内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还为其他国家提供建筑工程服务。

二、德国的主要出口产品德国是全球最大的出口国之一,其主要出口产品包括汽车、机械设备、化学品和电子产品等。

德国汽车制造业以其高品质和先进技术而闻名于世,德国的汽车品牌如奔驰、宝马和奥迪在全球市场上有着很高的份额。

德国的机械设备也备受全球认可,德国的机械设备包括工业机器人、机床和电力设备等。

此外,德国的化学品和电子产品也在国际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

三、德国经济的总体发展情况德国是欧洲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其经济总量一直居于世界前列。

德国的经济发展稳定,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出口。

德国政府一直致力于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强企业竞争力。

此外,德国的劳动力市场也非常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然而,德国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人口老龄化和技术升级对劳动力市场的冲击。

结论总的来说,德国是一个经济发达、制造业强大和出口驱动的国家。

德国的GDP构成主要由制造业、服务业和建筑业组成,其中制造业是德国经济的核心部门。

德国的主要出口产品包括汽车、机械设备、化学品和电子产品等。

德国的经济发展稳定,政府致力于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企业竞争力。

然而,德国也需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技术升级等挑战。

通过持续的努力,德国将继续在全球经济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

东德西德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东德西德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东德西德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随着二战后德国分裂成东德和西德,两个地区以不同的经济、政治和社会体系发展起来。

然而,随着1989年柏林墙的倒塌和1990年的德国统一,东德和西德开始了融合的进程。

本文将对东德和西德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东德的发展现状。

东德在分裂的时期受到了苏联的影响,采用了计划经济和社会主义制度。

然而,与西德相比,东德的经济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

统一后,东德面临了充分市场经济的挑战,许多东德企业关闭或被西德企业收购。

此外,东德的失业率较高,人口减少的问题也比西德更加严重。

然而,东德也在努力实施各种政策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东德的教育和研究领域得到了大力支持,并且吸引了一些投资和企业。

此外,东德还在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

接下来,我们转向西德的发展现状。

西德采用了自由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体系,在分裂期间得到了美国的支持。

西德的发展较为成功,经济强劲,社会福利体系健全。

统一后,西德继续保持着相对的经济优势,并吸引了更多的投资和企业。

西德的就业率较高,人均收入较高,人口稳定增长。

然而,西德也面临一些挑战,如老龄化问题和能源转型的压力。

西德政府一直在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并通过提高养老金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政策等措施来应对。

回顾过去的几十年,东德和西德已经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然而,未来的趋势可能会有所不同。

首先,随着时间的推移,东德的相对落后状况可能会逐渐得到缓解。

东德政府在各个领域实施了许多政策和项目,以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此外,东德的地理位置和基础设施优势也将帮助其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企业,促进地区的发展。

其次,西德面临的挑战将继续存在。

老龄化问题和能源转型是目前西德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西德政府需要制定更多的政策来确保养老金的可持续性,并在能源领域推动更多的创新和可再生能源的使用。

此外,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重,西德还需要加大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投入。

德国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

德国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

摘要自1990年两德统一以来,德国疲软不振.究其原因是德国经济一直背负着欧洲其它国家不曾有的沉重包袱,即德国重新统一给德国经济带来的巨大负担,以及产业结构老化和经济结构特别是劳动力僵化.未来今年,德国经济前景不甚乐观.自1990年两德统一以来,在经历了1990-1991两年的经济繁荣后,德国经济从此疲软不振,增速缓慢.只是由于欧盟实行经济一体化和欧元区实行统一货币政策,世人的目光更多关注欧盟和欧元区作为一个整体的经济形势,作为15个成员国之一的德国不在像从前那么惹人注目.实际上,近10年来德国经济增长率仅为%,是欧盟成员国中最低的,比其他成员国的平均水平低1个百分点,和被认为失去的十年的日本经济相比好不到哪里去.德国经济不仅低迷,而且伴随经济的剧烈波动.自1990年统一到2001年,德国经历了四次经济衰退,经济周期仅为3年.1992/1993年德国统一后利率急升、马克升值以及欧洲汇率机制崩溃导致西欧经济深度衰退,其中德国经济连续5个季度出现负增长;1994年墨西哥危机引发德国1995/1996年经济小幅衰退;1997/1998年亚洲后1998年下半年德国出现轻微衰退;1999/2000年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和美国经济衰退引发的2001年下半年经济严重衰退.而在同一时间内,美国只经历2001年的一次衰退,欧盟其他国家一般只经历1992/1993年和2001年两次衰退.德国何以如此一、德国统一的后遗症是德国经济低迷的主要原因十多年来德国经济一直背负着欧洲其它国家不曾有的沉重包袱即两德统一.德国统一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地区和一个低生产率、高度计划、经济落后的地区的合并.为保证统一过程中平等和稳定,防止东德居民大规模移民西德,德国决定西德马克和东德马克按平价兑换、向东德大规模实行转移支付用于东德的基础设施建设、把西德的社会保障体系引入东德、实治经济转轨等.但统一的过程产生了三大问题影响了德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1.业持续负增长德国统一初期,由于大量的转移支付,东德的基础设施、商用和民用住房建设迅速增长,拉动了东德地区的经济增长并使东德地区的增长率高于西德.如此同时,在西德,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移民的增加刺激了住宅业的发展,建筑业也出现了较快增长.但自90年代中期以来,德国的建筑业出现停滞.一方面,东德的经济重建工作基本完成,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减少,东德地区的建筑业随之出现萎缩.另一方面,90年代后,西德移民潮基本停滞,住宅需求下降;同时,受欧盟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对各成员国财政预算占GDP的比重不能超过3%的限制,政府减少了对低住房建设的补贴,减少,西德地区建筑业萎靡不振.德国建筑业从1996年起已连续6年负增长,预计2002年仍将继续下降.可以说,该部门在经历了两德统一之后的短期繁荣后,进入自动调整过剩供给能力的时期,这可能是一个中长期的整合过程,目前这种调整仍未结束.根据欧盟委员会的估计,1996年以来,建筑业的萎缩使德国经济每年减慢个百分点.2.为增加财政转移支付和降低水平导致税率上升在经历了1973年和1979年两次世界石油危机带来的经济衰退之后,西德的财政预算状况不断改善,1981年,西德的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为%,到1989年,预算基本实现平衡并略有盈余,债务余额占GDP的比重不到40%.鉴于良好的财政状况,政府分三阶段1986年,1988年和1990年实施了500亿马克的减少收入税计划,其中,从1990年1月开始的第三阶段减税计划预计减税250亿马克.柏林墙的突然倒塌和两德的统一,打乱了西德的减税计划,给德国的公共财政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首先,西德社会保障体系引入东德使政府财政负担剧增.统一不久,西德的社会保障体系被引入东德,由于东德的工资上升幅度明显高于其劳动生产率,导致企业倒闭,大量工人失业,失业工人的增加使社会保障基金和政府财政负担剧增.其次,公共债务负担增加.东西德马克按1:1兑换,东德政府债务大幅增加,到1995年,前东德政府的公共债务达到1026亿马克,住宅部门的债务为290亿马克.为加快企业的私有化进程,政府加大了对企业私有化的补贴,到1995年,负责企业改革的企业托管局负债2100亿马克.所有的这些债务都被纳入德国的公共债务当中,使德国的债务总额占GDP的比重由1991年的40%突然上升到1995年的60%以上,突破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的各成员国公共债务占GDP的比重不能超过60%的限制.第三,实施大量的财政转移支付用于东德基础设施建设.自1991年以来,每年对东德的净转移支付约在1100-1500亿马克,相当于德国国内生产总值的4%.同时,为鼓励东德的住房达到西德的标准,对东德的住房建设实行减税,减少了财政收入.为解决统一后的财政负担问题,政府不得不放弃了从1990年1月份开始第三阶段减税计划,而且从1991年开始,通过推出团结税、税、能源税和增加社会保障贡献等措施增加,使德国的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由1991年的%上升到1999年%,德国随之成为欧盟成员国中税收比重最大的国家之一,财政赤字也居高不下.经济理论告诉我们,通过增加税收实行财政扩张,在初期可以刺激需求从而带动经济增长,但在对经济的推动效应消失后,增税会对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因为高税收减收了企业的预期利润,挤出了私人投资;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减少了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失业人员增加.根据欧盟委员会的估计,德国的税收增加和对东德的转移支付在1994年前拉动了德国的经济增长,但从1994年起,对德国的经济增长3.对外竞争优势受到损害两德统一恶化了德国的对外竞争能力.首先,统一初期,由于西德的工资谈判机制引入东德,东德的工资上升幅度明显高于其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幅度.1991年,东德的劳动生产率是西德的1/3,工资是西德的42%;到1997年,东德的劳动生产率是西德的1/2,工资是西德的68%.整个德国的单位劳动成本1990年到1995年的5年内上升了17%.马克和24个经济合作组织国家货币相比的实际有效汇率1995年比1990年升值了15%,和欧元区国家相比升值的更快.其次,马克相对美元、英镑、里拉等货币升值.统一初期,由于德国的扩张,物价上涨压力加大,到1992年德国的物价指数超过5%,为抑制经济过热和物价上涨,利率急剧上升,拆借利率从1990年初的6%上升到1992年初的%,高利率推升了德国马克.为维持欧洲汇率机制,其他欧洲国家不得不提高利率以维持和马克的汇率稳定,致使欧洲经济从1992底进入衰退,并最终导致英镑、里拉货币等退出欧洲汇率机制,使欧洲汇率机制崩溃.第三,东德马克高估,西德马克和东德马克按1:1实行兑换,而当时的实际汇率为1:.德国经济系高度出口型的经济,在欧盟的大国中对出口的依赖程度最高.马克升值和劳动成本上升,大大降低了德国的对外竞争能力.统一初期,东德产品几乎完全退出国际市场,西德的出口占GDP的比重也由1989年的25%下降到1993年18%,德国的经常项目一改长期顺差的局面从1991年开始连年出现逆差.只是到了2000年,由于欧元启动后不断走软,德国工资上涨比较温和,按实际有效汇率计算的德国竞争力才恢复到两德统一前的水平,但和欧元区内的国家相比,德国的竞争能力依然偏低,说明德国马克在欧元启动时定价过高.德国的对外竞争力减弱也是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和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两次诱导德国出现轻微衰退的主要原因.开始产生负面影响,使德国经济每年减慢至少个百分点.二、经济结构僵化德国的经济结构僵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劳动力市场僵化,二是产业结构老化. 1.劳动力市场僵化自1991年以来,德国的就业人数基本处于下降状态,只有到1998年以后,就业人数才略有上升,2000年的就业总人数和1991年基本持平,德国的就业人数不随经济增长而增长,说明劳动力市场缺乏弹性.相反,近几年来,其他欧盟国家如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国家的就业弹性就业弹性定义为就业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率之比显着提高,失业率明显下降.目前,德国的失业人数超过400万,失业率为8%,就业率仅为65%.在失业总人数中,一半以上是结构性失业.德国的劳动力市场僵化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社会福利过大,大量的失业补助金和社会福利,减少了人们工作的热情.比如,在美国,失业人员失业后第二年和第三年的平均收入只相当于失业前平均收入的10%左右,欧盟失业人员平均收入约为原工资的三分之一,但在德国,一个人失业后,在32个月内可得到工资的67%,如果以后继续失业,可永久性获得原工资的57%的收入.二是企业和职工的高社会保障贡献率和高税收率,抑制了企业雇佣工人和失业人员寻找工作的积极性.2000年,美国企业和职工的社会保障贡献和个人所得税合计占职工收入的%,欧盟平均为%,德国为%,是几个大国中最高的.三是德国实行部门内集中型工资谈判模式.经济合作组织的研究认为,就业立法和失业之间没有密切的关系,全国性的或者企业内集体谈判也不一定不利于就业,但产业中的工会组织集体谈判机制会严重影响就业,导致非熟练工人工资相对过高.欧盟估计,如果德国的就业增长弹性达到欧盟的平均水平,德国的经济增长潜力每年可增长个百分点.2.产业结构老化就经济规模而言,德国居世界第三经济大国,但就其经济结构、新产业比重和综合竞争水平与美欧其他新兴国家已出现不小差距.多年来产业结构变动不大,存在结构老化现象,传统产业汽车、、化工和冶金及建筑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高达30%以上,且多年未变.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IT产业和网络技术浪潮,德国虽然适时参与,但力度不突出,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动作不明显.多年来,德国一直对煤炭、造船等夕阳实行大量补贴.2002年4月,瑞士国际管理研究所公布的最新综合竞争能力排序,德国从上年的第12位跌至第15位.该研究所认为,德综合竞争能力之所以下降,一是经济增长多年来呈低速状态,二是德国经济结构和产业部门缺乏灵活性.三、德国的经济发展前景德国经济面临的挑战是严峻的,经济前景不甚乐观.结构性改革和调整不会一蹴而就.德国结构问题是多年来累积起来的,解决这些问题,决非能一日而臻其功.德国从不相信自由市场经济体制,坚持自己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在今年9月份的德国大选中,两位总理候选人都没有对劳动力市场的改革提出有效的办法,施罗德总理明确表示,不希望进行激烈的变革.另一总理候选人斯徳伊伯虽主张改革就业规定,但同时强调,不会对劳动力市场进行激进变革,不会实施把失业救济期由目前的32个月改为12个月的计划.两位总理候选人都主张继续对一些夕阳工业和实行补贴.今年的严重水灾使个人所得税减税计划被推迟.从长期看,由于老龄化带来的社会保证支出增加,在现行的社会保障体制下,德国的减税余地很小.德国经济增长潜力不高,十年来,德国的高失业、投资不振和产业结构老化制约了德国的经济增长潜力,经合组织等机构估计,德国的长期经济增长率仅为2%,比欧盟的平均水平低个百分点.。

德国经济发展

德国经济发展

德国经济发展德国历史悠久,经济发展亦绵延不绝。

自工业革命以来,德国经济实力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磨难,现代德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更是实现了跨越式进步。

一、德国经济的发展历程德国经济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时期:战后恢复期、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和现阶段高科技產业主导发展时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几乎遭受到了全面的破坏。

这一情况在战后尤为明显,很多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居民住房都被摧毁。

战后德国的经济情况非常困难,失业率高达20%,人民生活状况十分艰苦。

到了20世纪50年代,德国实现了经济的起飞。

汽车、机械制造和钢铁等传统制造业成为德国的经济支柱。

这一时期德国的制造业发展迅速,成为世界最大的出口国之一。

在80年代,德国又开始了电子产业的发展。

现今,德国经济大约有60%來自制造业。

虽然德国是一个人口稠密国家,但机械、汽车、电子、航空及建筑產業较为发达,位居世界先进水平。

二、论主要產业的发展1.机械制造业德国机械制造业是德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德国的机械工程技术和机械设计在全球范围内享有欣欣向荣的声誉。

德国的机械制造业主要分为两个领域:一是工业机械和生产机器;二是供应技术,包括食品加工机械、纺织机械和交通运输等领域。

2.汽车制造业德国汽车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1世纪初。

德国车企拥有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技术。

德国的汽车工业在种类上非常丰富,产生了奔驰、保时捷、宝马、大众等许多著名的汽车品牌。

3.电子产业德国的电子产业在全球市场上也拥有重要地位。

德国的电子产品品质高,技术含量高,销量也很不错。

德国是德欧两大电子产业之一。

德国电子专业人才众多,在包括半导体、光电、元器件、嵌入式系统、无线通信等在内的各类电子技术方面拥有强大优势。

三、德国的企业文化德国企业文化强调稳定性和长期性,重视员工和顾客的人文关怀,对社会责任和文化价值的承诺意识也很高。

德国的企业文化注重实干、人才引进和培训,同时也非常注重责任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国经济发展状况
刘学明
1.自然资源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属于自然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 在工业原料和能源方面主要依靠进口。

矿物原料(钢、铝土矿、锰、磷酸、钨和锡)对外国的依赖特别大。

德国拥有少量铁矿和石油, 天然气需求量的三分之一可以由国内满足, 硬煤、褐煤、钾盐的贮量较丰富。

德国森林覆盖面积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三分之一, 以针叶林为主。

在西部, 私人林占43%, 国营林占32%, 其余属于社团或地方。

全国生产的木林只能满足国内木材需求的45%。

褐煤是采矿工业中最大的一个工业部门。

褐煤矿主要分布在莱茵兰勃兰登堡州南部和萨克森州, 有开采的储量为560亿吨。

由于铀的储量有限, 自1981年起, 不再开采铀矿。

核电站所需浓缩铀由国外进口。

2.经济简史
1949年德国分裂为两个国家,先后建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40多年来,两个国家沿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经济体制,总的来讲经济发展比较迅速,经济实力也大为增强。

联邦德国在战后经济全面恢复的基础上,沿着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和社会市场经济体制,到60年代中期出现“经济奇绩”。

后来虽然经历了席卷西方世界的三次经济危机,但其经济增长速度仅次于日本,仍然高于西方其他的工业国家,成为西方第三大经济强国,民主德国沿着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和集中计划体制,到70年代中期已发展成为先进的工业国家,是苏联东欧国家中居苏联之后的第二大经济强国。

但是,就两个德国相比,战后初期德国两个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大同小异,居民生活水平相差无几。

40多年后民主德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远不如联邦德国,劳动生产率和居民生活水平尚不及联邦德国的50%。

在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影响下,1989年东欧国家发生急剧变化,对民主德国产生最深刻的影响。

民主德国虽是东欧比较富裕的国家,但其领导人从60年代起放弃民族统一旗帜,在新形势下又拒绝改革,从而引起群众不满、最后导致不得不开放柏林墙和边界。

与此同时,联邦德国凭借其巨大的经济实力,利用当时对其有利时机,首先在1990年7月1日实现两个德国的经济和货币统一,然后在1990年10月3日联邦德国正式吞并民主德国,实现了统一。

自从两个德国货币统一以来,东德的经济形势急剧恶化,企业倒闭,失业现象严重、西方商品充斥市场,物价飞涨,劳动力大批向西德滑动,资金筹集困难,199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一年下降16.4%。

在德国统一的影响下,1990年德国内部需求增加,投资扩大,刺激和促进西德经济的发展,经济增长率高达4.5%,其中将近1个百分点是通过东德消费需求增长取得的。

1991年德国东部地区经济形势继续恶化,国内生产总值再下降31.4%.已达谷底;另一方面在西德资助1350亿马克的作用下,手工业开始明显复苏,建筑业有所发展,商业、交通和服务行业的经营活动趋于活跃。

1991年上半年德国西部地区经济增势甚猛,经济又增长4.5%;但下半年经济增势减弱,其主要原因是:世界经济不景气使外国需求减少,高利率影响投资,增税措施影响私人消费,东部地区经济满足本地区市场的能力有所增强。

1991年西德地区经济增长3.1%。

l992年德国东部地区经济开始走出谷底,逐步回升,头三个季度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9.4%、3.4%和3.0%,预计全年增幅约为3—4%。

3.经济概况
德国是高度发达的工业国家。

经济实力位居欧洲首位,在国际上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第三经济强国和美国之后的第二大贸易国。

德国经济1993年经历了战后最严重的衰退,1994年回升强劲,国内生产总值增幅达2.9%,1995年增幅明显减缓,为1.9%。

1996年德国经济低速增长,增幅1.4%,主要得益于出口的增长,全年出口增幅达4.6 %。

国内设备投资趋于活跃,增长2.6%;建筑业投资则出现2.7%的负增长。

公共消费增加2.8%,但私人消费仅增长1.4%。

德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失业急剧上升,1996 年失业人数397万,失业率10.4%。

企业破产严重,达25530家,比上年增加14.3%。

东部经济重陷困境,1996年经济增幅仅为2%,远低于上年5.3%的增长速度。

另外投资环境恶化,产业结构调整相对滞后也是困扰德经济的重要问题。

4.行业概况
(1).农业概况
德国农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 农业从业人员约占总劳动力的4%, 拥有高度发达的农业,80%以上的农产品能够自给,部分进口也是出于调剂品种或价格因素。

劳动生产率40多年来有了极大提高,1950年一个劳动力只能养活10人,到1994年则能养活95个。

国家对农业实行补贴,农产品价格上涨低于工资的增长。

据统计,1950年一个中等收入四口之家的伙食费占家庭全部支出的45%,到1993年已下降到15%。

德国北部农户经营种植业较多,南部则饲养业较发达。

目前全国农用土地1700万公顷, 农户不足60万户。

德国农户年投资约300亿马克,年营业额700亿马克,其中400亿为饲养业,300亿为种植业,所生产的产品的85%作为食品工业用的原料,为90万人提供了就业机会。

在农业中,90%农户经营饲养业及普通种植业(谷物、甜菜等),10%农户是葡萄、啤酒花、水果、蔬菜、烟草等专业户。

专业户盈利高,但风险也大。

普通农户为减少风险,一般是饲养和种植并举,但有侧重,以应付万一的灾害。

每户农民年平均收入4.5万马克,在欧洲属中等水平。

以产值论,德国种植业中最大项目是谷物,其次是水果、甜菜、鲜花和观赏植物、蔬菜等。

在饲养业中,最大项目为奶牛,其次为猪、牛、鸡等。

(2).工业概况
德国经济的主要支柱是工业, 工业对于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工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5%, 从业人员约占总劳动力的40%。

重要的工业领域有钢铁、采矿、精密仪器和光学仪器、航空航天、纺织和服装、食品工业和造船工业等。

虽然国民经济逐年增长,但由于德国的工业技术水平不断地提高,其能耗反而持续下降。

虽然西德工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下降,但它仍然反映联邦德国的经济实力和对外经济交往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西德各工业部门之间发展不平衡, 一些传统工业--钢铁, 造船,采煤,纺织工业现都成为夕阳工业, 产量和产值都减少很多, 造船和采煤工业靠着国家补贴度日。

汽车工业、机械制造、化工工业、电工电子业、食品工业成为德国的五大工业支柱,其销售额占整个工业的58%, 就业人数占40%。

但近两年来受世界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发展速度减缓。

目前在西德属于高速增长的部门是塑料加工、有色金属、航天航空工业及电讯和数据加工工业。

(3).服务业概况
经过四十余年的发展,德国的工业和农林牧渔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均逐年减小, 而第三产业(包括商业、交通、服务等行业)则持续壮大。

国民生产总值中, 第三产业占将近60%。

从就业人数看,在全部就业人员中, 第三产业占50%。

主要包括商业、交通运输业、电信、银行、保险、出租房屋、旅馆、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部门。

旅游业发达, 每年有大
量游客在德国旅游。

5.主要经济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35387亿马克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43300马克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1.4%
国民收入:26650亿马克
汇率(1998年5月1日):1美元=1.7793马克通货膨胀率:1.5%
失业率:1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