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时性差异与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的比较剖析
永久性差异时间性暂时性差异及非时间性暂时性差异在新旧债务法下的处理例析
永久性差异\时间性暂时性差异及非时间性暂时性差异在新旧债务法下的处理例析作者:游翔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第26期摘要:以实例探讨了永久性差异、时间性暂时性差异与非时间性暂时性差异在新旧债务法下的处理异同。
新旧债务法对永久性差异的处理方式相同,对时间性暂时性差异的处理方法各异但结果相同,而非时间性暂时性差异仅在新债务法下得以处理,着重体现了新债务法的优势。
关键词:永久性差异;时间性暂时性差异;非时间性暂时性差异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6-0103-03在所得税会计处理中,会计制度与税法规定的差异分为不可转回差异(永久性差异)和可转回差异两类。
不可转回差异(永久性差异)指由于会计制度与税法规定的口径不同所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在某一期间发生,不会在以后期间转回。
可转回差异在新旧债务法中有不同的内涵。
在利润表债务法中,可转回差异被定义为时间性差异,即税法规定和会计制度在确认收益、费用时的时间不同而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该差异发生于某一会计期间并在以后期间转回。
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中,可转回差异被定义为暂时性差异,即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而产生的差异,该差异发生于某一会计期间并在以后期间转回。
暂时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从不同视角分析会计制度与税法规定的可转回差异。
以资产、负债的计税成本与账面价值相比较而得出的暂时性差异范畴较以收入、费用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相比较而得出的时间性差异范畴更为广泛。
暂时性差异包含了所有时间性差异和特殊类型的非时间性暂时性差异。
非时间性暂时性差异例示:(1)计入资本公积的各项资产、负债公允价值变动(包括各类资产评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等),税法依照原始成本计税;(2)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吸收合并时计入商誉的各项资产、负债公允价值变动,税法依照原始成本计税;(3)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因被投资企业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不含净损益变动),而按比例确认的计入资本公积的本企业长期股权投资变动,税法规定按原始投资成本计税。
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
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
1. 不同会计准则:会计利润是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会计报表所体现的利润,而应纳税所得额则是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缴纳所得税的利润。
不同的会计准则对于收入、费用的确认和计量等方面有不同的规定,因此会导致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
2. 会计政策选择: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会计政策进
行会计处理,而不同的会计政策会对会计利润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确认坏账损失、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等都会影响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
得额。
3. 暂时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暂时性差异是指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之间在一段
时间内存在的差异,这种差异在后续会计期间可以通过调整实现,企业在会计上确认了一
笔收入,但税法规定该收入暂时不纳税,因此会导致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存在差异。
永久性差异是指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之间在永久性的差异,这种差异在后续会计期间
无法调整,企业在会计上确认的费用在税法上不允许扣除。
4. 不同的核算对象:在一些情况下,企业会对单独核算的利润进行合并报表,或者
对合并企业的利润进行合并报表。
这些合并的过程会导致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在合并报表中一些内部交易可能需要进行调整。
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主要是由于不同的会计准则、会计政策选择、暂
时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以及不同的核算对象等原因所引起的。
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和计算
所得税时需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合理的会计处理和税务筹划,以确
保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的准确和合规性。
暂时性差异
暂时性差异免费编辑添加义项名暂时性差异是由税收法规与会计准则确认时间或计税基础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有"时间性差异"和"其他差异"之分。
前者源于会计准则对收入与费用的确认期间不同于税收法规要求的申报期间;后者则源于会计准则对资产或负债账面价值的确定不同于税收法规规定的收税基础。
暂时性差异不仅影响当期的应税收益,而且影响以后各期的纳税额。
因此,暂时性差异需要进行账务调整。
基本信息中文名暂时性差异列示在会计报表上产生应课税金额或扣除金额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差异目录1分析比较2所得处理3新所得税4暂时性5资产负债6所得税折叠编辑本段分析比较按照暂时性差异对未来期间应税金额的影响,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除因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产生的暂时性差异以外,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结转以后年度的未弥补亏损和税款抵减,也视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处理。
折叠应纳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应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
该差异在未来期间转回时,会增加转回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即在未来期间不考虑该事项影响的应纳税所得额的基础上,由于该暂时性差异的转回,会进一步增加转回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缴所得税金额。
在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当期,应当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通常产生于以下情况:(一)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一项资产的账面价值代表的是企业在持续使用或最终出售该项资产时将取得的经济利益的总额,而计税基础代表的是一项资产在未来期间可予税前扣除的金额。
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该项资产未来期间产生的经济利益不能全部税前抵扣,两者之间的差额需要缴税,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例如,一项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为200万元,计税基础如果为150万元,两者之间的差额会造成未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缴所得税的增加。
在其产生当期,在符合确认条件的情况下,应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
分类与核算: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第四条的规定企业在取得资产、负债时,应当确定其计税基础。
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存在差异的,应当按照本准则规定确认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
对当期所得税产生影响的差异分为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
一、对于永久性差异主要是财务上可以作为费用扣除而税法规定不能在当期扣除也不能在以后年度扣除的项目。
永久性差异不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者负债,但会对当期的所得税造成影响,尤其是在当年亏损(税法标准)的情况下会影响到以后年度的亏损弥补额,从而影响当期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永久性差异主要有:λ业务招待费的超支λ因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而交付的罚款、罚金、滞纳金λ工资及三项福利的超支(工效挂钩的另有规定外)λ业务宣传费超支λ利息超过规定部分λ资产损失的扣除(未经中介鉴定部分)λ销售佣金、λ社会保险超过规定部分λ总机构管理费超过标准部分λ公益性救济捐赠超过标准部分或者是不能扣除部门λ资产取得时没有合法有效的凭证,而在当期计提的折旧部分(区分具体情况)λ企业在纳税年度内应计而未计的扣除项目λ贿赂等非法支出λ免税的收入二、对于暂时性差异,本准则第七条规定,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未作为资产和负债确认的项目,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确定其计税基础的,该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也属于暂时性差异。
2.1依据资产、负债的帐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存在的差异,可产生以下四种情况:1、资产的帐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2、资产的帐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3、负债的帐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4、负债的帐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2.2对于未作为资产和负债确认的项目,其计税基础和帐面价值之间的差异也属于暂时性差异。
主要是指费用和收入,如:广告费超过2%的部分可以无限期留以后年度抵扣(粮食白酒的广告除外)、国产设备投资抵扣新增所得税的部分、接受捐赠的金额占当年应纳税所得额比较大的部分可以递延到以后的5个纳税年度中确认、一次性收取或支付超过一年以上租赁期的租赁费(国税发1997 191号文件规定出租方应按照合同约定的租赁期限分期计算收入,惩租方应相应分期摊销租赁费。
暂时性差异与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的比较分析
暂时性差异与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的比较分析【摘要】新所得税会计准则采用了暂时性差异的概念,但这并不意味着否认了会计实务中永久性差异的存在。
为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新所得税准则,笔者结合实例对暂时性差异与永久性差异、时间性差异做了比较分析,并进行了总结,以期更好地实施所得税准则。
【关键词】暂时性差异;永久性差异;时间性差异;递延所得税;比较一、暂时性差异与永久性差异的比较(一)暂时性差异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未作为资产和负债确认的项目,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确定其计税基础的,该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也属于暂时性差异。
按照对未来期间应税金额的影响,暂时性差异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具体见表1。
除了因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外,一些特殊项目也会产生暂时性差异,如:未作为资产、负债确认的项目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可抵扣亏损及税款抵减产生的暂时性差异。
(二)永久性差异永久性差异是指某一会计期间,由于会计准则和税法在计算收益、费用或损失时的口径不同所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
这种差异在某一时间发生,在以后时间还可能继续发生,但不能在以后的时期内转回,该种差异只影响当期,不影响其他会计期间。
有四种基本类型:(一)可免税的会计收入和收益。
即财务会计确认为收入、收益,但税法则不作为应纳税所得额的项目。
比如,企业从其投资单位分回的税后利润,若投资企业税率小于被投资企业的税率,则分回的利润无须缴纳所得税,但会计仍将其计入投资收益并入利润总额。
(二)税法作为应税收益的非会计收益。
即在财务会计中不确认为收入,但按税法规定要作为应税收入计税。
比较典型的就是视同销售业务,会计上只计成本费用,而税法同时做收入、费用,将它们的差额计入应税所得依法纳税。
(三)税法不作扣除的会计费用或损失。
有些支出,财务会计已列为费用或损失,但税法不予认定。
(完整版)所得税暂时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大全,推荐文档
2007 年度汇兑损益(收益、损失)根据《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
17 汇兑损益
2007 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的补充通知》 (国税函〔 2008 」264 号)不确认所得,在 2007 年汇缴时己作纳税调整的,
在实际处置或结算的年度,需作相反方向的调整。
应付账款、其 18 他应付款、预
收账款
(1)由于债权人原因导致债务不能清偿或不需清偿的部分,应并 入所得征税,实际支付时纳税调减:(2)逾期包装物押金或超过 12 个月未退还的包装物押金,应并入所得征税,实际支付时纳税 调减。
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的日期确认;(3)分期收款销售商品 付账款等
收入,税法允许分期确认收入而会计可能一次性也可能分期确认收
入,而且实质上构成融资性质的要按公允价值计量。
交易性金融资 2
产
会计上按公允价值计量,税法按历史成本作为计税基础。
可供出售金融 3
资产
会计上按公允价值计量,税法按历史成本作为计税基础。但由于公 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部分计入资本公积,故无需做纳税调整。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不得在税前扣除。
税额抵免
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 规定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 产等专用设备的,该专用设备的投资额的 10%可以从企业当年的应
纳税额中抵免;当年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后 5 个纳税年度结转
抵免。
创业投资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
创业投资额所 34
得额抵免
两年以上的,可以按照其投资额的 70%在股权持有满两年的当年抵 扣该创业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当年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后
企业的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投资当有确凿证据表明已形成 财产损失或者已发生永久或实质性损害时,应扣除变价收入、可收 回金额以及责任和保险赔款后,再确认发生的财产损失;可收回金 额可以由中介机构评估确定;己按永久或实质性损害确认财产损失 的各项资产必须保留会计记录,各项资产实际清理报废时,应根据 实际清理报废情况和已预计的可收回金额确认损益。
应用文-中、美及国际会计准则所得税会计比较
中、美及国际会计准则所得税会计比较'一、所得税中的相关定义各国在对会计利润与应税利润之间的差异分类时有所不同:美国及国际会计准则将差异分为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而我国则将差异区分为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
1.永久性差异。
它是指某一会计期间,由于会计制度和税法在计算收益、费用或损失时的口径不同所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
这种差异在本期发生,不会在以后各期转回。
2.时间性差异。
它是指税法与会计制度在确认收益、费用或损失时的时间不同而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
我国《企业会计制度》使用了时间性差异这一概念。
3.暂时性差异。
与我国不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109号公告(FAS\xa0109)及国际会计准则第12号公告(IAS\xa012)中,都采用了暂时性差异的概念。
它是指在资产负债表内一项资产或负债的账面金额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
4.时间性差异与暂时性差异的区别。
所有的时间性差异都是暂时性差异,但并非所有的暂时性差异都是时间性差异。
时间性差异侧重于从收入或费用角度分析会计利润和应税利润之间的差异,揭示的是某个会计期间内产生的差异。
暂时性差异则侧重于从资产和负债的角度分析会计收益和应税所得之间的差异,反映的是某个时点上存在的此类差异。
它是指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与其列示在财务报表上的账面金额之间的差异,该差异在以后年度当财务报表上列示的资产收回或列示的负债偿还时,会产生应纳税金额或可抵扣税金额。
二、中、美及国际会计准则关于所得税会计的比较1.主要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
①应付税款法。
该方法将本期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之间产生的差异均在当期确认为所得税费用。
这一方法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其所得税费用与收入不配比,资产负债表也未能很好地反映企业的资产与负债的真实情况。
②递延法。
是将本期时间性差异产生的影响所得税的金额递延和分配到以后各期,并同时转回原已确认的时间性差异对本期所得税的影响金额。
时间性差异与暂时性差异的比较分析
时间性差异与暂时性差异的比较分析《企业会计准则——所得税》(以下简称“《所得税准则》”)从《国际会计准则》中引入了“暂时性差异”的概念,并要求“按照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
目前大多数人仍然习惯于按照时间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对暂时性差异还很陌生,只要理解了时间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的内在联系和区别,就不难掌握暂时性差异。
一、时间性差异与暂时性差异的联系时间性差异是指因税法与会计制度在确认收益、费用或损失时的时间不同而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负债表内某项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按照税法规定的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
从两者的概念可以看出,时间性差异是从损益表的角度进行定义的,而暂时性差异是从资产负债表的角度进行定义的,两者的内在联系是:在一般情况下,如果税法与会计确认某项收入或支出的时间不同,则必然产生一项时间性差异,同时也会使一项(或几项)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产生差额,即产生一项暂时性差异。
(一)时间性差异与资产计税基础例1:2007年12月,甲公司购入一项办公设备,入账价值为150万元。
该公司确定该设备的折旧年限为5年,按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0。
税法规定该设备的折旧年限为不短于5年,按直线法计提折旧。
因税法与会计扣除折旧的时间不同而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如下表(企业所得税适用税率为25%)(见下表):注:《所得税准则》规定:“资产的计税基础,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的过程中,计算应税利润时能够抵扣应税经济利益的金额。
”因此,年末设备计税基础=设备初始价值-税前扣除的累计折旧额=上年末设备计税基础-本年税前扣除折旧额。
从损益表的角度分析,税法与会计扣除折旧的差异属于时间性差异。
甲公司在2008年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20万元(50-30),并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5万元(20×25%);2009年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0万元(40-30),并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2.5万元(10×25%);2010年不需要进行纳税调整;2011年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10万元(20-30),并冲减递延所得税资产2.5万元(10×25%);2012年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20万元(10-30),并冲减递延所得税资产5万元(20×25%)。
暂时性差异_中级财务会计教程_[共2页]
第十二章 收入、费用和利润 315外一个组成部分—当期所得税费用。
(5)将当期所得税费用与递延所得税费用之和或之差作为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三、永久性差异永久性差异是指由于会计和税法在计算收益、费用或损失时的口径不同产生的会计损益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分为入账范围差异和入账标准差异两类。
其特点是在本期发生,不能在以后各期转回。
1.入账范围差异入账范围差异是指会计确认为收益或支出而税法不作为收入或扣减项目或者相反情况的差异。
具体有:①违法经营的罚款、被没收财物的损失、各种税费的滞纳金和罚款、非公益性捐赠和赞助支出,会计据实列入营业外支出,但税法不允许税前扣除;②免税收入,会计计入利润总额,但按照税法规定予以免税;③不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会计据实列入成本费用,但税法不允许税前扣除。
2.入账标准差异入账标准差异是指有些费用或损失项目,税法允许加计扣除,或者虽允许扣除,但规定有限额,超过限额部分不允税前许扣除。
具体有:①利息支出,会计据实列支,但税法规定,企业向非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高于按照金融机构同类、同期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部分,不得税前扣除;②职工福利费支出,会计据实列入成本费用,但税法规定,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不得税前扣除;③拨缴的工会经费,会计按照工资薪金总额的一定比例计提并列入成本费用,但税法规定,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不得税前扣除;④公益性捐赠支出,会计据实列入营业外支出,但税法规定,超过年度会计利润总额12%的部分,不得税前扣除;⑤业务招待费支出,会计据实列入管理费用,但税法规定,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⑥企业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会计对于未形成无形资产的部分计入管理费用,但税法规定,未形成无形资产的,在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⑦安置残疾人员支付的工资薪金,会计据实列支,但税法规定,在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薪金的100%加计扣除;⑧其他超过税法规定的成本开支标准的事项。
解读所得税准则中的暂时性差异
所得税会计是以企业的资产负债 基础就是其账面价值 10万元 , 3
料 分析计算各 项资产 、 负债 的计 税基 款 , 假设计税 时该项罚款不可抵扣 , 则
础, 通过 比较资产 、 负债的账面价值与 该应付罚款的计税基 础也是其账面价
累 汁摊销 已提 的减值准备 税 法上 的计税 基 础 =实 际成 本 税法规定的累计摊销 如果会计选择的摊销年限不短于
一
1固定资产 、 当固定资产的会计折旧与税法折 旧不 同以及计提减 值准备时 , 就会产 生暂 时性 差异 。以折旧为例 , 假定某
账面价值 6 5万元。 ( 负债的计税基础 二)
,
暂时性差异的含义
暂时性 差异是指 资产或负债的账
负债 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 企 业 2 0 0 5年 1 2月购 进 某项 固定 资
为基 础确认 的暂时性差异要比以利润
资 产 的计税 基础 =未 来可税 前 表为基础确认的时间性差 异范 围广 。
于企业所 得税 会计处 理的规定 ( 文 列支的金额 下 某一资产负债表 日资产 的计税基 会计准 则第 1 2号- -—所得税》 的做 础 :该项资产 的成本 一该项 资产 以 法,在理念和做法上与旧规定有很大 前期 间已税前列支的金额 的变化。旧规定将会计利润与纳税所
其计税基础之 间的差异 , 确定应 纳暂 值 1 万元。 时性差 异和可抵扣暂时性 差异 。所得 计税基础 , 资产、 负债的计税基础一经
三, 暂时性差异与时间性差异的
税 会计的 关键在 于确定 资产 、 负债的 关系
旧规定 以利润表为 基础 , 会计 l , 将 O年 则二者 的差异 就源于会计上对
税基础与其账面价值之 间的差额也属 取得时其入账价值与计税基础是相 同
会计政策和估计变更对净利润的影响
会计政策和估计变更对净利润的影响【摘要】会计政策变更或会计估计变更,引起变化的损益项目,有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之分,而所得税的会计处理,又有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之别,因此对所得税费用和净利润的影响额也存在差异。
本文分别分析了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引起的损益项目为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对净利润的影响。
对于会计政策变更有两种会计处理方法。
即追溯调整法和未来适用法。
追溯调整法是指对某项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政策时,如同该交易或事项初次发生时就开始采用新的会计政策,并以此对相关项目进行调整的方法。
在追溯调整法下,应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额,并相应调整变更年度期初留存收益以及会计报表的相关项目。
而未来适用法是指对某项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政策时,新的会计政策适用于变更当期及未来期间发生的交易或事项的方法。
在未来适用法下,不需要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额。
也不必调整变更当年年初的留存收益,只是在变更当年和以后会计年度采用新的会计政策即可。
如果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无论是依据法律或会计准则等行政法规、规章要求变更会计政策。
还是由于客观经济环境发生变化而变更会计政策。
都可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会计处理。
会计估计变更的会计处理主要采用未来适用法。
其特点是在会计估计变更当年及以后会计期间,均采用新的会计估计,不改变以前期间的会计处理。
由此可以看出。
在未来适用法下,无论企业对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政策还是变更会计估计,都需要对变更当期和未来期间发生的交易或事项采用新的会计政策或会计估计进行会计处理,因此,需要计算因会计政策或会计估计变更对当期损益项目及净利润的影响额。
由于会计政策变更或会计估计变更引起变化的损益项目有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之分,而所得税的会计处理又有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之别,因此对所得税费用和净利润的影响额也存在差异。
一、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引起的损益项目为永久性差异的分析永久性差异是指某一会计期间,由于会计准则和税法在计算收益、费用或损失时的口径不同,所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有所差异。
所得税会计,永久性差异的归宿
所得税会计,永久性差异的归宿本文提纲:一、所得税会计演变史二、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三、暂时性差异所得税会计准则中,已不见永久性差异的痕迹,没有永久性差异了吗?一、所得税会计演变史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出生以来,所得税会计核算用过两个方法,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
从会计分录角度,简单解释一下这两个方法。
应付税款法,会计分录借:所得税费用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因此,应付税款法,会计分录借方的所得税费用=贷方根据税法规定计算,企业当期应实际交给税务局的“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纳税影响会计法,会计分录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资产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因此,纳税影响会计法,会计分录借方的所得税费用包括两部分所得税费用=“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敲黑板:按会计分录中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计算确认方法不同,纳税影响会计法细分两个方法,利润表债务法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利润表债务法按利润表项目,计算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按第一报表资产负债表项目,计算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
二、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清楚所得税会计的两种核算方法,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就是利润表债务法下的两个概念,关于这两个概念,就不详细解释,新所得税会计准则已不使用利润表债务法。
清楚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是过去式就可以了。
三、暂时性差异这个概念需解释一下,这是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的概念。
会计和税法是两门学科,会计有资产、负债,税法也有资产、负债。
会计的资产、负债价值是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
税法的资产、负债价值是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
会计的资产:特点是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金额=资产的账面价值税法的资产:特点是可以使企业少交税,计税基础金额=能减少未来应纳税所得额的金额会计的负债:特点是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金额=负债的账面价值税法的负债:特点是能让企业多交税,计税基础金额=未来不能减少应纳税所得额的金额=账面价值-能减少未来应纳税所得额的金额因此,暂时性差异就是会计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税法的价值【计税基础】不同产生的差额。
所得税会计中永久性差异与暂时性差异
所得税会计中永久性差异与暂时性差异关于永久性差异,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1)永久性差异是由于企业一定期间的会计收益与应税所得之间计算口径不同所产生的差异;(2)永久性差异产生于当期,以后各期不作回转处理;(3)永久性差异源于这样一些项目:a、计入会计收益而永不计入应税所得;b、计入应税所得而永不计入会计收益。
按永久性差异产生的原因和性质,可将其分为四类:(l)免税收入,如国库券利息收入。
(2)不可扣除的费用和损失,如超标准的业务招待费、各种税收滞纳金、罚款等。
(3)非收入性课税项目,如企业与关联企业以不合理定价手段减少会计收益,税法规定征税机关有权合理调整增加应税所得。
(4)非费用性扣减项目,如美国的超成本折耗(cost depletion),一些拥有消耗性资产的公司,在计算其应税所得时,税法允许扣除超过成本折耗的一定百分比折耗,目的在于鼓励对自然资源的开发。
关于时间性差异,也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l)时间性差异是由于企业某些收入和支出项目计入应税所得的时间与计人会计收益的时间不一致而产生的差异。
(2)时间性差异发生于某一时期,但在以后的一期或若干期内可以转回。
(3)如果只存在时间性差异,不存在永久性差异,那么从各期总和上看,应税所得和会计收益的总额将相等。
时间性差异按收入、费用计入应税所得和会计收益的时间先后,可以分为以下四类:(1)先在财务报表上确认、后列入应税所得的收入和利得,如权益法下的投资收益,只有当实际收到股利时,才计入应税所得。
(2)先列入应税所得、后在报表上确认的费用或损失,如会计上采用直线法折旧,税收上采用加速折旧法折旧。
(3)先列入应税所得、后在财务报表上确认的收入或利得,如提前收取的租金在收到时就计税,但要在实际提供服务时才列入财务报表。
(4)先在财务报表上确认、后列入应税所得的费用或损失,如预提的产品质量保证金。
鉴于前两类时间性差异会产生未来应纳税的金额,后两类差异会产生未来可抵减应税所得的金额,故将它们分别称为应纳税时间性差异和可抵减时间性差异。
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
分类与核算: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第四条的规定企业在取得资产、负债时,应当确定其计税基础。
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存在差异的,应当按照本准则规定确认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
对当期所得税产生影响的差异分为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
一、对于永久性差异主要是财务上可以作为费用扣除而税法规定不能在当期扣除也不能在以后年度扣除的项目。
永久性差异不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者负债,但会对当期的所得税造成影响,尤其是在当年亏损(税法标准)的情况下会影响到以后年度的亏损弥补额,从而影响当期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永久性差异主要有:λ业务招待费的超支λ因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而交付的罚款、罚金、滞纳金λ工资及三项福利的超支(工效挂钩的另有规定外)λ业务宣传费超支λ利息超过规定部分λ资产损失的扣除(未经中介鉴定部分)λ销售佣金、λ社会保险超过规定部分λ总机构管理费超过标准部分λ公益性救济捐赠超过标准部分或者是不能扣除部门λ资产取得时没有合法有效的凭证,而在当期计提的折旧部分(区分具体情况)λ企业在纳税年度内应计而未计的扣除项目λ贿赂等非法支出λ免税的收入二、对于暂时性差异,本准则第七条规定,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未作为资产和负债确认的项目,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确定其计税基础的,该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也属于暂时性差异。
2.1依据资产、负债的帐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存在的差异,可产生以下四种情况:1、资产的帐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2、资产的帐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3、负债的帐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4、负债的帐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2.2对于未作为资产和负债确认的项目,其计税基础和帐面价值之间的差异也属于暂时性差异。
主要是指费用和收入,如:广告费超过2%的部分可以无限期留以后年度抵扣(粮食白酒的广告除外)、国产设备投资抵扣新增所得税的部分、接受捐赠的金额占当年应纳税所得额比较大的部分可以递延到以后的5个纳税年度中确认、一次性收取或支付超过一年以上租赁期的租赁费(国税发1997 191号文件规定出租方应按照合同约定的租赁期限分期计算收入,惩租方应相应分期摊销租赁费。
所得税会计中永久性差异与暂时性差异
所得税会计中永久性差异与暂时性差异关于永久性差异,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1)永久性差异是由于企业一定期间的会计收益与应税所得之间计算口径不同所产生的差异;(2)永久性差异产生于当期,以后各期不作回转处理;(3)永久性差异源于这样一些、计入会计收益而永不计入应税所得;b、计入应税所得而永不计入会计收益。
按永项目:a久性差异产生的原因和性质,可将其分为四类:(l)免税收入,如国库券利息收入。
(2)不可扣除的费用和损失,如超标准的业务招待费、各种税收滞纳金、罚款等。
(3)非收入性课税项目,如企业与关联企业以不合理定价手段减少会计收益,税法规定征税机关有权合理调整增加应税所得。
(4)非费用性扣减项目,如美国的超成本折耗(cost depletion),一些拥有消耗性资产的公司,在计算其应税所得时,税法允许扣除超过成本折耗的一定百分比折耗,目的在于鼓励对自然资源的开发。
关于时间性差异,也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l)时间性差异是由于企业某些收入和支出项目计入应税所得的时间与计人会计收益的时间不一致而产生的差异。
(2)时间性差异发生于某一时期,但在以后的一期或若干期内可以转回。
(3)如果只存在时间性差异,不存在永久性差异,那么从各期总和上看,应税所得和会计收益的总额将相等。
时间性差异按收入、费用计入应税所得和会计收益的时间先后,可以分为以下四类:(1)先在财务报表上确认、后列入应税所得的收入和利得,如权益法下的投资收益,只有当实际收到股利时,才计入应税所得。
(2)先列入应税所得、后在报表上确认的费用或损失,如会计上采用直线法折旧,税收上采用加速折旧法折旧。
(3)先列入应税所得、后在财务报表上确认的收入或利得,如提前收取的租金在收到时就计税,但要在实际提供服务时才列入财务报表。
(4)先在财务报表上确认、后列入应税所得的费用或损失,如预提的产品质量保证金。
鉴于前两类时间性差异会产生未来应纳税的金额,后两类差异会产生未来可抵减应税所得的金额,故将它们分别称为应纳税时间性差异和可抵减时间性差异。
时间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
时间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会计的职能是核算和监督,而税收的职能是组织国家财政收入,由于会计和税收本身的目的和职能不同,所以他们各自对业务确认的原则和方法就不同;准则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税法规范企业税款的和缴纳,两者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两者的立法基础却不相同,前者注重企业会计信息提供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后者则强调立法的公平和效率,这就导致了会计准则和税法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企业的会计人员要协调好两者的差异才能最大限度的维护国家及企业的利益;收入是十分重要的会计要素,收入的会计核算和披露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企业财务成果和财务状况的反映是否恰当,而收入的确认在会计准则和税法规范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新准则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和谨慎性原则出发,侧重于收入实质性的实现;而税法从组织财政收入的角度出发,侧重于收入价值的实现;会计准则上对收入的确认与税法中确认征税对象的差异分为时间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所谓时间性差异是指确认时间的先后不同;永久性差异是指确认的金额不同;下面针对两种不同的差异分别进行比较;时间性差异一所得税方面销售货物收入确认的时间性差异准则中对销售货物确认时间的规定是:1企业己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己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3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计量;4相关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5相关的、己发生的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税法中对于所得税收入的确认不需要以“风险转移”为必要的条件,对于谁有效的控制商品也不是重要的考虑要素,对收入和成本的不易可靠计量是以是否合理为必要条件,也就是说是否可靠计量只是一个比较的对象而不是最终确认的数额,税法中以稳健原则要求收入金额的合理性而非可靠性来防止企业采取关联交易以及其他方式少计收入转移利润的行为这一条属于永久性差异;因此所得税法中对销售货物的收入的确认条件是:1企业获得已实现经济利益或潜在的经济利益的控制权;2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3收入、成本能合理的计量;符合上述条件就应当记入应纳所得税的收入中;这就造成了会计和税法上确认收入的时间差异;另外对一些特殊的确认方式也有时间上的差异;例如: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的情况;会计中以达到准则五个确认条件的时间为计入收入的时间,并且是一次性将总金额计入收入;而税法的规定是按照合同约定的收款日起确认收入的实现;也就是说某销售货物的合同约定某年11月支付30%的货款,另外的货款在次年的6月份支付,按照税法的规定该项收入分成两年进行确认,而会计中在满足准则五个确认条件下全额确认为某一年的收入,在不考虑亏损和以收入额作为比例的扣除项目的情况下,造成的会计和税法中确认收入的时间性差异;2、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确认的时间性差异准则中对于采取权益法核算的投资收益不作为收入进行计量,只有在企业转让该项金融资产时才计量起收入和盈亏,而税法中将权益性投资的全部收益作为股息、红利收益;因此确认的时间上有差异;3、补贴收入准则中对政府补助收入的规定是: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计入当期损益;但是,按照名义金额计量的政府补助,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税法中对于补贴收入按照全额一次性计入收入;而不是作为递延受益平均分配到使用寿命的各年度;4一次性收款分年度提供无形资产使用权的情况会计上作为一次性收入计入当期收入,而税法上按照提供无形资产使用权的年度平均计入收入;营业税方面对于提供劳务收入的确认:第十条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的,应当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提供劳务收入;完工百分比法,是指按照提供劳务交易的完工进度确认收入与费用的方法;第十一条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是指同时满足下列条件:1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2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3交易的完工进度能够可靠地确定;4交易中已发生和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第十二条企业确定提供劳务交易的完工进度,可以选用下列方法:1已完工作的测量;2已经提供的劳务占应提供劳务总量的比例;3已经发生的成本占估计总成本的比例;对于建筑收入的确认时间,准则第十八条在资产负债表日,建造合同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的,应当根据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合同收入和合同费用;第十九条固定造价合同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是指同时满足下列条件:1合同总收入能够可靠地计量;2与合同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3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能够清楚地区分和可靠地计量;4合同完工进度和为完成合同尚需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确定;第二十条成本加成合同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是指同时满足下列条件:1与合同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能够清楚地区分和可靠地计量;第二十一条企业确定合同完工进度可以选用下列方法:1累计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占合同预计总成本的比例;2已经完成的合同工作量占合同预计总工作量的比例;3实际测定的完工进度;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1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对于营业税确认纳税时间的规定是:纳税人收讫营业收入或者取得索取营业收入凭据的当天;对于采取预售款方式销售不动产和土地使用权的以收取预售款的当天;建筑业营业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1实行合同完成后一次性结算价款办法的工程项目,其营业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施工单位与发包单位进行工程合同价款结算的当天;2实行旬末或月中预支、月终结算、竣工后清算办法的工程项目,其营业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月份终了与发包单位进行已完工程价款结算的当天;3实行按工程形象进度划分不同阶段结算价款办法的工程项目,其营业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各月份终了与发包单位进行已完工程价款结算的当天;4实行其他结算方式的工程项目,其营业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与发包单位结算工程价款的当天;增值税、消费税方面增值税、消费税确认收入的时间均未发出货物或者应税消费品的当天,采用委托银行收款和分期付款方式销售货物的,前者的确认时间是发出货物并办妥托收手续的当天,后者是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二永久性差异会计和税法中确认收入的永久性差异主要是对收入金额的确定上存在差异;所得税方面视同销售行为会计中对将货物用于捐赠、广告、样品、职工福利或者利润分配等的行为不确认为收入,只是从产成品中间成本转出;而税法中对于企业上述行为,视同该单位进行了销售,税务机关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核定其收入金额:按纳税人当月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按纳税人最近时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按组成计税价格确定;组成计税价格的公式为: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关联交易或明显不合理价格进行交易会计准则中对于关联交易行为只要求企业进行相关的披露,并为对成交金额进行约束;另外,对于准则来说,对于企业间的交易金额,只要求其可靠计量,而对于其是否存在非正常交易行为不进行限制;企业间的交易达到了准则的五个条件,并且按照约定的价格计入了收入;但是对于税法来说,企业间的关联交易,如果存在转让定价的情形,税务机关可以按照以下方法调整期应纳税的收入1可比非受控价格法,是指按照没有关联关系的交易各方进行相同或者类似业务往来的价格进行定价的方法;2再销售价格法,是指按照从关联方购进商品再销售给没有关联关系的交易方的价格,减除相同或者类似业务的销售毛利进行定价的方法;3成本加成法,是指按照成本加合理的费用和利润进行定价的方法;4交易净利润法,是指按照没有关联关系的交易各方进行相同或者类似业务往来取得的净利润水平确定利润的方法;5利润分割法,是指将企业与其关联方的合并利润或者亏损在各方之间采用合理标准进行分配的方法;六其他符合独立交易原则的方法;企业不提供与其关联方之间业务往来资料,或者提供虚假、不完整资料,未能真实反映其关联业务往来情况的,税务机关可以采用下列方法调整其收入:1参照同类或者类似企业的利润率水平核定;2按照企业成本加合理的费用和利润的方法核定;3按照关联企业集团整体利润的合理比例核定;4按照其他合理方法核定;企业实施其他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的安排而减少其应纳税收入或者所得额的,税务机关有权按照合理方法调整;3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对不满足商业实质或者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按照换出商品的账面成本作为换入商品的成本,并且不作为收入进行计量;税法中对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对于换出商品按照销售行为进行处理,按照税务机关核定的价格计入应纳税收入;4试运行费收入会计中不将试运行费收入作为企业的收入进行核算;税法中将试运行费收入作为企业应纳税的收入营业税方面视同销售同企业所得税方面税法中纳税人的营业额是提供劳务、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向对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价外费用包括代收款项、代垫款项;准则中规定:企业代第三方收取的款项,应当作为负债处理,不应当确认为收入;这就造成了计入收入的金额有差别;建筑安装工程中的“甲供料”或者使用的原材料等,在会计上企业只将收到的合同约定的金额作为收入,不包括提供工程使用的原材料或者甲方提供的原材料的金额;但是税法上规定,建筑安装工程的计税金额为收到的款项和工程中使用的原材料以及其他物质和动力的金额;增值税、消费税方面视同销售同企业所得税代销收入的差异会计中将代销分为视同买断和收取手续费两种方式;其收入的确定也不尽相同;视同买断的代销双方均按照约定的价格计入收入和成本,代销方以实际出售的价格计入自己的收入,这一点税法和会计上是相同的;但是收取手续费的方式,会计上委托方的收入按照实际销售收入计量,受托方按照收取的手续费收入计量;但是在税法上规定:将货物交付他人代销和代销货物均视同销售;也就是说采取手续费方式代销的行为税收确认收入方式和视同买断一样;3准则规定合同或协议价款的收取采用递延方式,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应当按照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税法中对此种行为按照实际支付的价款确认收入;。
浅谈暂时性差异与时间性差异的区别与联系
浅谈暂时性差异与时间性差异的区别与联系作者:王永安来源:《消费导刊》2010年第03期《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准则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较为完全地体现了资产负债观,在所得税的会计核算方面贯彻了资产、负债的界定。
从资产负债表角度考虑,资产的账面价值代表的是企业在持续持有及最终处置某项资产的一定期间内,该项资产能够为企业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而其计税基础代表的是在这一期间内,就该项资产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
所得税会计的形成和发展是所得税法规和会计准则规定相互分离的必然结果,两者分离的程度和差异的种类、数量直接影响和决定了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改进。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是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的差异分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一会计期间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准则中规定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产生的差额。
可将暂时性差异进一步分解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应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该差异在未来期间转回时,会增加转回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即在未来期间不考虑该事项影响的应纳税所得额的基础上,由于该暂时性差异的转回,会进一步增加转回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金额。
在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当期,应当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一般产生于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和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的情况。
旧准则由于会计和税收的目的不同,所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存在差异,这个差异可分为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百科名片可抵扣暂时性差异(deductabletemporarydifference)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
目录差异分类词语解释相关关系产生原因计算方式主要作用展开编辑本段差异分类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
资产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或者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的,会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应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
资产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或者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的,会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编辑本段词语解释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负债表内某项资产或负债的帐面价值与其按照税法规定的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
帐面价值是指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有关资产、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中应列示的金额。
计税基础是指按照税法规定计税时应归属该资产、负债的金额,即资产与负债的实际价值。
计税基础对资产而言,是指资产将来处置时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
即:资产的计税基础=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如:企业取得货币资金捐赠1000万元,资产帐面价值为1000万元,税法规定企业接受捐赠的货币性资产须并入当期应纳税所得计算缴纳所得税,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即计税基础为0,因此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000万元。
支出明细支出明细计税基础对负债而言,是指负债帐面价值扣除未来支付时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即:负债的计税基础=帐面价值-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如:某企业2006年12月因违反政策被罚款10万元,尚未支付,会计上确认为负债,帐面价值为10万元,按税法规定这笔罚款不能税前扣除。
计税基础=帐面价值10万元-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0=10万元,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为0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暂时性差异与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的比较分析
【摘要】新所得税会计准则采用了暂时性差异的概念,但这并不意味着否认了会计实务中永久性差异的存在。
为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新所得税准则,笔者结合实例对暂时性差异与永久性差异、时间性差异做了比较分析,并进行了总结,以期更好地实施所得税准则。
【关键词】暂时性差异;永久性差异;时间性差异;递延所得税;比较
一、暂时性差异与永久性差异的比较
(一)暂时性差异
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未作为资产和负债确认的项目,按照税法规定可
以确定其计税基础的,该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也属于暂时性差异。
按照对未来期间应税金额的影响,暂时性差异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具体见表1。
除了因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外,一些特殊项目也会产生暂时性差异,如:未作为资产、负债确认的项目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可抵扣亏损及税款抵减产生的暂时性差异。
(二)永久性差异
永久性差异是指某一会计期间,由于会计准则和税法在计算收益、费用或损失时的口径不同所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
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
这种差异在某一时间发生,在以后时间还可能继续发生,但不能在以后的时期内转回,该
种差异只影响当期,不影响其他会计期间。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导致永久性差异的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相等,不形成暂时性差异。
因此,暂
时性差异不包括永久性差异,永久性差异也不属于暂时性差异。
例1,某企业国库券利息收入80万元,资产负债表中作为资产列示的应收利息账面价值为80万元,按照税法规定
该项收益为免税收益,该资产在未来期间计税时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为80万元,即该项资产的计税基础为80万元。
由于该项资产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相等,暂时性差异为零,因此,永久性差异不形成暂时性差异,暂时性差异也不包括永久
性差异。
例2,某公司因违反当地有关环保法规的规定,接到环保部门的处罚通知,要求其支付罚款100万元。
税法规定,企
业因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支付的罚款和滞纳金,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允许税前扣除。
应支付罚款产生的负债账面价值为100万元,该项负债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100万元-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0=100(万元),该项负债的账面价值100万元与其计税基础100万元相同,不形成暂时性
差异。
由于永久性差异发生后不会在未来期间转回,因此,对于永久性差异采取纳税申报前进行账外调整的办法处理,即在确定应纳税所得额时,在税前会计利润的基础上将永久性差异的金额扣除或加回,以消除该差异对所得税费用的影响。
在仅存在永久性差异的情况下,按照税前会计利润加减永久性差异调整为应税所得,根据应税所得和现行所得税税率计算的应交所得税等于当期所得税费用。
因此,永久性差异不会导致所得税费用与应纳所得税税额产生差异,但时间性的暂时性差异却会使所得税费用与应纳所得税税额产生差异。
二、暂时性差异与时间性差异的比较
时间性差异是指税法与会计准则在确认收益、费用或损失时的时间不同而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
时间性差异的基本特征是某项收益或费用和损失均可计入税前会计利润和应税所得,但计入税前会计利润和应税所得的时间不同。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差异会在以后的会计期间内发生相反的变化而得到冲减,使各个时期的总量相等。
(一)时间性差异都是暂时性差异
所有的时间性差异都将产生暂时性差异,暂时性差异涵盖了所有的时间性差异。
例3,某项固定资产原值20 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期末无残值。
税法允许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其他与会计核算一致。
假定所得税税率为25%,不考虑其他因素。
若采用利润表债务法计算,结果见表2。
时间性差异在一个期间内形成,可在随后的一个或几个期间内转回,根据表2,可以判断,这是一项时间性差异。
若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计算,结果见表3。
根据暂时性差异的定义:是一项资产或一项负债的计税基础及其在资产负债表中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该项差异在以后年度资产收回或负债清偿时,会产生应税利润或可抵扣税额,随着时间推移将会消除。
因此,时间性差异一定是暂时性差异。
(二)暂时性差异不都是时间性差异
暂时性差异除了包括所有的时间性差异以外,还包括未作为资产、负债确认的项目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可抵扣亏损及税款抵减产生的暂时性差异等。
因此,暂时性差异并不都是时间性差异,暂时性差异的范围比时间性差异更广泛。
以下情况将导致产生暂时性差异而不产生时间性差异:
1.企业并购的折价或溢价成本可以按购入的可辨认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进行分摊,但计税时通常不对这些资产和
负债按公允价值进行对应调整。
这样,企业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便形成了一项暂时性差异,而非时间性差异。
2.当母公司或投资者已经将子公司、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的利润作为投资收益入账并调整了股权投资账面金额,但
子公司、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却未将这部分利润分配给母公司或投资者,这就产生了一项暂时性差异。
3.资产被重估并调整了账面金额,但计税时不作对应调整,这时候不产生时间性差异但却产生暂时性差异。
4.构成报告企业整体组成部分的国外经营主体的非货币性资产和非货币性负债按历史汇率折算,这就产生了一项暂
时性差异。
5.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在税法上是不允许扣除的。
6.为鼓励科技创新,税法上可以加计50%扣除的当期研发费用,由于会计列支的数额与税法不同,产生了一项暂时性差异等。
例4,某项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10 000元,重估的公允价值为20 000元,会计和税法规定都按直线法计提折旧,剩余使用年限为5年,净残值为零。
会计核算上按重估后的资产价值计提折旧,而根据税法规定,重估增值并确认入
账的资产,计税时不作相应调整。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若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计算,结果见表4。
根据表5可以判断,这不是一项时间性差异。
其原因在于资产增值收益计入资产负债表的所有者权益类,而不是
计入利润表。
因此,暂时性差异有可能不是时间性差异。
(三)暂时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费用的影响
时间性差异侧重于从收入和费用角度分析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之间的差异,揭示的是某个会计期间内产生的差异。
暂时性差异则侧重于从资产和负债的角度分析某个时点上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与其列示在财务报表上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异。
除了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以及企业合并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外,其他暂时性差异的存在会导致所得税费用的跨期摊配,从而使所得税费用与应纳所得税税额不尽一致。
因此,时间性差异仅影响所得税费用,而暂时性差异不仅会影响所得税费用,还可能影响所有者权益或商誉。
三、四点总结
第一,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联系可用公式表示为: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税收调整项目金额,式中“税收调整项目金额”为永久性差异金额和暂时性差异金额之和。
第二,新所得税会计准则表述了暂时性差异,没有提及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但这并不意味着否认了永久性差异的存在,永久性差异在当前理论和实务中是存在的。
因此笔者建议,在新准则培训和会计出版文献中应同时表述暂时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以便会计工作者和学习人员对新所得税准则有一个全面理解,准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第三,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是从利润表的角度(收入费用观)考察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而新准则主要关注暂时性差异,暂时性差异是从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观)的角度考察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
应纳税时间性差异一定是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包含应纳税时间性差异,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范围要大于应纳税时间性差异的范围。
可抵减时间性差异一定是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包含可抵减时间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范围要大于可抵减时间性差异的范围。
第四,按照原所得税核算办法,时间性差异对未来所得税的影响反映在“递延税款”科目中,根据“递延税款”科目的余额来确定递延税款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列示,如是借方余额,则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项目;如是贷方余额,则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的负债项目。
按照新所得税准则,暂时性差异对未来所得税的影响应通过“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核算,并分别作为非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负债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栏和负债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