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与写作(第三版)丁柏铨 绪论共47页
(最新整理)新闻采访与写作(第三版)丁柏铨第六章采访素材的整理加工
19
4.将好选题、好想法随时写进采访笔记 有的记者的采访笔记,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就一次采访所做
的笔记,而是随时记录自己想法的选题库、思想库。 例:《大众日报》记者陈中华的采访笔记
2021/7/26
20
第三节 对采访素材的分析取舍
经过对采访素材的浏览和补足,记者对所采访的内容已经形成 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在对采访素材进行取舍时,记者就要再一次 对素材进行分析,选择需要的,剔除冗余的,对采访素材进行 “深加工”。对采访素材进行取舍,最为关键的标准是报道的目 标和主题。报道新闻人物时,要选择体现人物特点的素材;报道 新闻事件时,要选择能清晰反映新闻事件真相的素材。要选择相 关背景,力图将报道写深。
录音设备能较为完整地记录采访对象的谈话。采访结束后, 记者应该把录音设备中的资料转化为文字。如果所要写的是访谈, 那么整理工作就应该是一字不漏地记录。如果是一般性体裁,记 者就可以根据写作的要求选择重点进行记录。
2.把记在心里的内容放进笔记
记者在与采访对象进行深入交谈时,由于要激发对方的谈兴, 往往来不及将一些谈话要点记录下来。记者临时观察的所得或所 思、所想,由于种种原因也没有及时记下来。有时,记者处于不 利的采访环境之中(如采访对象不友好、不配合等),难以很好 地完成笔录工作。那么回到工作地点,记者就应迅速地将记在心 里的材料补充到采访笔记里,以免遗忘,以便随时查找。
案例:《南方周末》对抛石护堤工地的采访
2021/7/26
18
3.将二手资料补充进行采访笔记 除却采访对象的叙述,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还应注意搜集对写作
有用的二手资料,记录在采访中的观察所得。对于这些资料,记 者应将它们与采访笔记视为一个整体,将相关记号标注在已经做 过分析、归类整理过的笔记旁边。
新闻采访与写作(第三版)丁柏铨 第十五章 新闻评论的写作(上)
自考英语专业学习顺序英语专业(根底科)的课程设置分为公共课,考察教材内容的课程,考察考生运用英语能力的课程三大类。
公共课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邓小平理论概论》、《法律根底与思想道德修养》、《大学语文》、《计算机应用根底》等,考生应首先学习这些课程,因为大多数考生曾学过这些课程的局部内容,心理上会觉得容易些。
考察教材内容的课程没有《综合英语(一)》、《综合英语(二)》、《阅读(一)》、《阅读(二)》等。
这类课程是学习英语专业的根底,《综合英语(一)》、《综合英语(二)》相当于大学一、二年级的精读课。
《阅读(一)、(二)》的难度差距并不大,只是要求的阅读量不同,考生可以准备充分些同时考,这样知识更具有连贯性。
考生有了第二类课程的学习根底就可以学习第三类课程-考察考生运用英语能力的课程了。
它们包括《水平考试(一)》、《水平考试(二)》、《英语写作根底》、《英语国家概况》等。
考生在学完《综合英语(一)》后所具备的能力应到达《水平考试(一)》的要求,可以将《综合英语(一)》与《水平考试(一)》一起考,同样,《综合英语(二)》可与《水平考试(二)》一起考。
《英语国家概况》和《英语写作根底》是所有课程中最难的,《英语国家概况》中不仅包括一些文学作品还包括英语国家的人文、历史、地理等内容,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有一定的阅读积累;《英语写作根底》对考生的词汇量、语法根底和运用语言的能力都有一定要求,把这两门课放到最后再考可能精力更集中,宜于学好这两门课。
英语专业本科段课程:考生仍先考公共课,然后按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那么安排其它课程的考试,建议按以下顺序学习:《英语语法》、《英语词汇学》、《英语翻译》、《口译与听力》、《高级英语》、《英语写作》、《英美文学选读》、《欧洲文化入门》。
《英美文学选读》、《欧洲文化入门》要求考生对作品有较多涉猎,其中《欧洲文化入门》的考试范围比《英美文学选读》要广、难度也要大,考生尤其要下功夫。
新闻采访与写作(第三版)丁柏铨 第一章 新闻采访的本质和主体
2.记者的三种角色身份 (1)社会守望者角色,例《中国经济现企稳迹象 紧货币短期难 改/利率市场化成关键突破口》 (2)信息传播者角色 (3)文化传承者的角色
(二)称职的记者必须具备的素养 1.必须具备优良的政治素养 在我国,新闻传媒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具有坚定的政治 立场,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这是新闻记者必须达到的基本要 求。
2.必须具备较高的法律与道德素养
*记者的法律意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他的采访写作以及日常其他行为必须合法, 他所进行的新闻报道不能传播违法的内容。
*一个记者应具备以下基本道德素养: 一是具有健全的人格。这是具有其他优良道德素养的先决条件。 二是不畏权势、坚持真理。在中外新闻史上,许多记者为了坚 持真理,秉笔直书,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 三是有社会责任感。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记者,不仅明白自 己对消息来源所承担的社会责任,而且也明白自己对公众文化 品位的提升所承担的重要责任。例“三鹿”奶粉事件 四是体现对社会公众的人文关怀。 记者首先是社会人,其次才 是新闻工作者。例汶川大:你叫什么名字? 答(嫌犯):(望问者,怔了怔)我叫××× 。 问:家住在哪里? 答:我家住××村××。 问:你过去是干什么的,为什么现在会干起这一行的呢? 答:因为……因为……所以……就…… 问:你当时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这样做? 答:我当时想……
问:如果当时不成功或者发生意外你又做如何打算?
(二)成功的新闻采访必须具备的条件 首先,采访应基于双方对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共同理解。 其次,采访者应当以前台的形象示人,并结合采访的具体情境 采用合适的行为方式。 最后,采访者应当学会换位思考,在认知和情感上去体验采访 对象的心态。
二、新闻采访本质上是特定主体的一种认知活动
新闻采访与写作(第三版)丁柏铨 绪论
新闻传播作为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有着诸多不同。其中一个 不同在于:新闻传播必须以具有专业性的调查采访为基础、为 前提。在此基础上和前提下,才谈得上严肃的新闻写作,才谈 得上负责任的新闻传播。 离开了专业性的调查采访,新闻写作就会如水无源、如木无本, 新闻传播就会沦为不实信息抑或虚假信息的传播。传播者通过 体现专业精神的调查采访,发现并抓住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 在进入写作阶段以后又进一步加深了对它的认识。发现、发掘 事实的新闻价值,离不开调查采访所奠定的坚实基础。 例:就业局长‚潜伏‛打工探扬州用工
然而在新的舆论格局中在许多情况下意见领袖的意见包括对媒体报道和评论的解读甫出立即就会得到许多粉丝的呼应其意见能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大批公众从而对公众舆论产生或正向或负向的程度不等的引领作用
新闻采访与写作
丁柏铨 主编
绪论
新闻文体是文章大家族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新闻写作是写作, 然而又不是一般的写作;它与其他写作相比,有同也有异。
这样一种特点,是从事其他工作的人员所不具备的。
二、新闻写作:为新闻传播提供文本
新闻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所获得的素材是丰富的,然而又是芜杂 的、散乱的,具有新闻价值的素材和不具有新闻价值的素材往往 混和在一起。
由于职业的特点,新闻记者每天都会大量地接触各种事实素材, 他们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有闻必录”,而必须用自己的专业眼 光,对各类素材进行精心选择。新闻写作的过程,也就是精心选 择并表现新闻事实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新闻选择也就 没有新闻写作。
第三,新的舆论格局改变了新闻传播的话语系统。 在以往,不少新闻传媒在报道相关内容时,几乎是不作任何改 变就将官方语言搬到了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之中。并不是说官 方语言一概不可取,而是说媒体不能将新闻话语系统等同于官 方话语系统和公文话语系统。而官方话语系统中的套话、假话、 空话、大话等话语病较多,当是不争的事实。如果新闻话语系 统与官方话语系统相同一,这样的新闻传播就不可能得到以满 足新闻需求为心理目标的广大公众的欢迎。 而在新的舆论格局中,相当一部分网络用语体现出公众的睿智, 以鲜活的群众语言的角色身份成为生命力强劲的流行语,成为 社会语言乃至新闻语言的重要来源和构成部分。在这种情势下, 新闻传媒的话语系统和话语方式必须有较大的改变,积极进行 创新,才有望赢得受众并牢牢掌握引领公众舆论的主动权。
新闻采访与写作(第三版)丁柏铨 第七章 新闻写作的共同规律
凸显事实的新闻价值,需要对此进行突出和放大。具体方法有
很多种:
1.以较大篇幅详细叙述。 2.以相应背景进行烘托。 3.造成鲜明强烈的对比。
例如,多年前一篇报道的标题为: 安徽省的一桩奇闻 6.2公里铁路建成10年不通车 原来:着急的无权,有权的不急果:忙坏了 公路,闲坏了铁路 上述事实的新闻价值在于,6.2公里铁路建成10年不 通车。但仅仅如此报道,其新闻价值尚不够突出。引题 ‚安徽省的一桩奇闻‛,突出一个‚奇‛字,吸引了受 众的注意力,为新闻价值的凸显进行了必要的铺垫。 ‚无权‛者的干着急与‚有权‛者的不着急、‚忙坏‛ 了的公路与‚闲坏‛了的铁路,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让 人感受到铁路建成10年不通车的不可思议。
1.新闻五要素真实准确
2.对现场的描写务求真实 3.追求细节的真实 例:《这个路虎司机,你好嚣张》
现场目击者用手机拍下了 路虎司机打人一幕
4.使用真实可靠的数据 例:英国《每日邮报》在一篇报道中说,近几年来,中国人在 英国的奢侈品消费一个月达到10亿英镑(折合成人民币105亿出头)。 负责退税的金融服务公司‚环球蓝联‛和英国旅游局以及中国旅游局 的统计数据,都无法支撑报道中提到的数据。那么,10亿英镑的数字 究竟从何而来呢?执笔记者汤姆•凯利事后承认,数字来自顾问公司 世拜魏理仕的商业分析师乔纳森•米罗,同时承认这并不是一个统计 数字,而是计算出来的估数。因为他们估算整个英国奢侈品销售中有 30%被中国人买走,他将这个数字除以12,再加上一些购物季带来的 打折诱因,得出10亿镑这个数字。 这是一个为吸引受众眼球不惜编造 虚假数据、造成恶劣影响的典型案例。 5.确保引语的真实准确
案例:《交口县委大院竟挖出‚升官符‛ 山西省委领导作出批 示要求严查》
(二)完全用事实说话
《新闻采访与写作》(丁柏铨)笔记-背诵版
《新闻采访与写作》(丁柏铨)笔记-背诵版新闻采访与写作绪论:新闻写作对新闻采访有很强的依赖性1、采访写作在新闻业务中的地位1)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基础:①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的起点。
②采访使新闻写作在摄取素材方面有别于文学创作。
③新闻采访体现了记者职业的重要特点。
2)新闻写作为新闻传播提供文本:新闻写作的过程就是精心选择并表现新闻事实的过程。
新闻写作对采访所得的原始材料进行整理。
3)采访写作是记者工作的重要内容:新闻写作需如实记录,秉笔直书,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
2、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新闻采访围绕事实为新闻写作提供原材料,前者是后者的认识基础。
两者功能又有着明显区分。
从另一个角度看,又是一个完整过程的两个联系十分紧密的段落。
1)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在认识论方面有着一致性:都是为了使采访主体和写作主体的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
2)新闻采访对新闻写作有制约作用:在真实性、深刻性和丰富性方面制约新闻写作。
新闻写作要写得好,唯一可取的办法是:通过深入采访,掌握丰富的真实的有新闻价值的素材。
3)新闻写作是对新闻采访的升华:一是对通过采访所得的材料进行整理加过,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二是对采访材料进行整体把握,做到对其的本质认识正确、理解深刻;三是对采访材料进行理性认识,做到能够发现材料中的深刻、耐人寻味、意蕴丰富之处。
3、新闻采访与写作对记者素质的要求1)敏于发现:具有察觉异常的能力。
①敏锐发现生活中的异常;②对异常现象进行价值判断;③发现异常并不是一味搜异猎奇。
2)勤于思考:具有创新思维的能力。
解决新鲜的报道内容和模式化的报道方式形成的矛盾,唯一方法就是提倡新闻创新思维。
①求异、求新、求变,特立独行,另辟蹊径;②发挥想象能力,进行积极有效地联想;③不断探索新方式、方法。
3)长于沟通:具有与人交流的能力。
①善于和各色人物沟通交流,②善于从交流沟通中发现线索,③善于与被访者碰撞出思想火花。
4)精于表达:具有驾驭语言的能力。
《新闻采访与写作》(第三版)目录(丁柏铨高等教育出版社)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新闻采访与写作》(第三版)目录(丁柏铨高等教育出版社)《新闻采访与写作》(第三版)目录(丁柏铨高等教育出版社)绪论第一节新的舆论格局对新闻写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新的舆论格局的特点二、新的舆论格局对新闻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二节采访写作在新闻业务中的地位一、新闻采访:新闻传播活动的基础二、新闻写作:为新闻传播提供文本三、采访写作是记者工作的重要内容第三节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一、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在认识论方面的一致性二、新闻采访对新闻写作的制约作用三、新闻写作是对新闻采访的升华第四节新闻采访与写作对记者素质的要求一、敏于发现:具有察觉异常的能力二、勤于思考:具有创新思维的能力三、长于沟通:具有与人交流的能力四、精于表达:具有驾驭语言的能力五、不畏艰辛:具有战胜困难的能力第一章新闻采访的本质和主体第一节新闻采访的含义和特点一、新闻采访的定义二、新闻采访的特点第二节新闻采访活动的本质一、新闻采访本质上是一种信息互动行为二、新闻采访本质上特定主体的一种认知活动第三节新闻采访活动中的双主体一、采访者:新闻采访的重要主体二、采访对象:新闻采访不可忽视的另一主体第二章新闻线索与报道策划第一节获得线索:采访的起点一、新闻线索的含义及其特点二、新闻线索在实践中的作用三、新闻线索的多种来源渠道第二节新闻敏感与新闻线索一、获得线索有赖于新闻敏感二、新闻敏感:发现和判断三、新闻线索离不开新闻敏感四、新闻线索的追寻与跟踪第三节采访与新闻报道策划一、报道策划的实际含义二、策划对于新闻报道的意义第三章新闻采访前的准备工作第一节新闻采访前的资料准备一、采访前资料准备工作的重要性二、采访前资料准备工作的内容三、资料准备的“十比一”原则第二节分析采访对象的心理特点一、从个性心理层面对采访对象进行分析二、从社会心理层面对采访对象进行分析第三节拟定切实可行的采访计划一、确立采访活动的意图目标二、制定行之有效的采访计划第四节想方设法创造采访机会一、在合适场合中创造采访机会二、在强硬交锋中创造采访机会三、在侧面迂回中创造采访机会四、在多次接触中创造采访机会五、在转换身份后创造采访机会第四章新闻采访的基本方法第一节新闻采访中的提问方法一、采访提问面临的诸多难题二、牢牢掌握采访提问主动权三、审时度势地问出精彩问题四、采访提问中应注意的问题第二节新闻采访中的倾听方法一、采访中仔细倾听的作用二、采访中倾听谈话的原则三、当倾听谈话的有心人第三节新闻采访中的观察方法一、放开多种感觉器官进行观察二、活用观察所得寻求更多发现三、采访中的几种常用观察方法第四节新闻采访中的记录方法一、新闻采访中笔录的作用二、新闻采访中记录的方法第五章新闻采访的其他方法第一节新闻记者的隐性采访一、隐性采访的含义及类型二、隐性采访的方法和程序三、隐性采访的法律道德风险第二节利用网络作在线采访一、使用E-mail进行采访二、使用搜索引擎进行采访三、使用网络聊天室和BBS进行采访四、使用微博、微信搜集信息进行采访第三节悄然兴起的精确新闻采访一、利用实验手段进行采访二、通过民意调查进行采访三、结合统计分析进行采访四、以跟踪调查的方式进行采访五、数据新闻及相应的采访工作第六章采访素材的整理和加工第一节整理采访素材: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一、防止有价值的材料被遗忘二、发现采访中被忽视的事实三、弥补采访中的不足与疏漏第二节整理采访素材的步骤一、对采访所得材料进行浏览二、对采访笔记进行回忆补充第三节对采访素材的分析取舍一、对素材进行分析和判断二、确定写作时使用的采访素材三、重视新闻素材中的“边角料”四、形成文章写作的思路和脉络五、形成副产品第七章新闻写作的共同规律第一节充分体现对象主体的价值一、报道对象或评论对象的价值二、发现和判断对象或评论对象的价值三、凸显报道对象的新闻价值和评论对象的议论价值第二节严格遵守新闻真实性原则一、新闻真实性:一个重要的命题二、与新闻真实性相关的诸多因素三、在写作实践中体现新闻真实性第三节注重发挥事实本身的作用一、新闻报道:用有价值的事实说话二、新闻评论:摆事实与讲道理结合第四节在真实的前提下追求时效一、新闻的时效性与记者的拼抢意识二、新闻的时效性与记者的新闻敏感三、新闻的时效性与新闻真实性四、新闻的时效性与记者的写作能力第八章新闻写作:因媒体而异第一节文字符号与视听符号一、不同媒体的报道方式不同二、两类符号各自的表意功能三、两类符号表意方面的异同第二节报纸媒体:拥有图文符号的优势一、以文字语言符号进行新闻写作二、图片符号在报道中发挥重要作用三、报纸在新闻报道中具有的优势第三节广播电视:彰显声画的感染力一、广播电视的优势与劣势二、广播:以有声语言报道新闻事实三、电视:凭借声音、图像传播新闻第四节互联网:包容诸多优点的新媒体一、网络在信息传输途径上的变革二、网络新闻信息编码的若干特征三、网络新闻写作和编辑的特殊要求第九章消息文体写作(上)第一节消息文体的分类和结构一、消息的含义二、消息的分类三、消息的结构第二节正确处理写作中的几组关系一、尊重事实与精选角度的关系二、语言精确与语言生动的关系三、用事实说话与发议论的关系第三节各类消息作品个案评析一、对动态消息个案的评析二、对述评消息个案的评析三、对综合消息个案的评析第十章消息文体写作(下)第一节消息标题的撰制一、消息标题的不同形态二、消息标题撰制的规律三、消息标题撰制的技巧技法第二节消息文本导语的写作一、消息导语的含义二、消息导语的特点三、消息导语的类型四、消息导语的写作要求第三节消息主体的写作一、消息主体的含义二、消息主体写作的几个关键环节第四节消息背景的写作一、消息背景的意义二、消息背景的类型三、消息背景运用的原则第五节消息结尾的写作一、消息结尾的作用二、消息结尾的写作方法第十一章通讯写作(上)第一节通讯写作概述一、通讯的含义二、通讯的特点三、通讯的分类四、通讯与相关文体的比较五、通讯对采访工作的要求第二节通讯主题的确立和提炼一、确立和提炼主题的重要性二、通讯主题的确立三、通讯主题的提炼第三节通讯的表达方式一、通讯中的叙述二、通讯中的描写三、通讯中的抒情四、通讯中的议论五、通讯中的说明六、不同表达方式的交融第十二章通讯写作(中)第一节通讯的结构一、通讯结构方式的多样性二、叙事记述型通讯的结构三、调查分析型通讯的结构四、谈话实录型通讯的结构第二节通讯的行文一、以精彩的开头吸引受众二、设法实现作品的主旨三、体现“文似看山不喜平”的原理第三节通讯的语言一、通讯中的标题语言二、通讯中的非标题语言第十三章通讯写作(下)第一节叙事记述型通讯的写作一、新闻小故事的写作二、新闻特写的写作三、大型人物通讯的写作第二节调查分析型通讯的写作一、调查分析型通讯的含义二、与叙事记述型通讯的比较三、调查分析型通讯的写作要诀第三节谈话实录型通讯的写作一、谈话实录型通讯的含义二、对谈话所作的分类三、写作之前的访谈程序四、访谈之后的写作阶段第十四章深度报道的写作第一节对深度报道相应理论的探讨一、深度报道的概念界定二、深度报道的具体分类三、深度报道的深度探源四、深度报道的写作原则第二节独立文体深度报道的写作一、化抽象为具体的故事化写作二、把新闻背景材料用足、用好第三节非独立文体深度报道写作一、连续性深度报道的写作二、组合式深度报道的写作第十五章新闻评论的写作(上)第一节新闻评论的特点及分类一、新闻评论的概念二、新闻评论的特点三、新闻评论的分类第二节新闻评论的选题一、新闻评论选题的来源二、新闻评论选题的角度三、新闻评论选题的技巧第三节新闻评论的立论一、新闻评论立论的要求二、新闻评论立论的方法第十六章新闻评论的写作(下)第一节新闻评论的结构一、新闻评论的常见结构二、新闻评论的特殊结构三、新闻评论的结构技巧第二节新闻评论中的论证一、新闻评论中论证的要求二、新闻评论中的论证技巧第三节新闻评论的行文一、新闻评论的文字表述二、新闻评论中的叙与议三、新闻评论中的理与情第十七章新闻写作的创新第一节新闻和思维创新一、新闻理念创新二、新闻思维创新第二节新闻题材内容创新一、准确拿捏有一定敏感性的题材二、触及此前尚未涉及的内容三、发人们心中所有而笔下所无之声第三节新闻文体的创新一、新闻文体发展的规律二、新闻文体创新的必然性三、新闻文体的推陈出新第四节新闻写作方法创新一、新闻写作方法创新的意义二、新闻习作方法创新的表现三、新闻写作方法创新的原则。
《新闻采访与写作》(第三版)目录 (丁柏铨 高等教育出版社)
《新闻采访与写作》(第三版)目录(丁柏铨高等教育出版社)绪论第一节新的舆论格局对新闻写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新的舆论格局的特点二、新的舆论格局对新闻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二节采访写作在新闻业务中的地位一、新闻采访:新闻传播活动的基础二、新闻写作:为新闻传播提供文本三、采访写作是记者工作的重要内容第三节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一、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在认识论方面的一致性二、新闻采访对新闻写作的制约作用三、新闻写作是对新闻采访的升华第四节新闻采访与写作对记者素质的要求一、敏于发现:具有察觉异常的能力二、勤于思考:具有创新思维的能力三、长于沟通:具有与人交流的能力四、精于表达:具有驾驭语言的能力五、不畏艰辛:具有战胜困难的能力第一章新闻采访的本质和主体第一节新闻采访的含义和特点一、新闻采访的定义二、新闻采访的特点第二节新闻采访活动的本质一、新闻采访本质上是一种信息互动行为二、新闻采访本质上特定主体的一种认知活动第三节新闻采访活动中的双主体一、采访者:新闻采访的重要主体二、采访对象:新闻采访不可忽视的另一主体第二章新闻线索与报道策划第一节获得线索:采访的起点一、新闻线索的含义及其特点二、新闻线索在实践中的作用三、新闻线索的多种来源渠道第二节新闻敏感与新闻线索一、获得线索有赖于新闻敏感二、新闻敏感:发现和判断三、新闻线索离不开新闻敏感四、新闻线索的追寻与跟踪第三节采访与新闻报道策划一、报道策划的实际含义二、策划对于新闻报道的意义第三章新闻采访前的准备工作第一节新闻采访前的资料准备一、采访前资料准备工作的重要性二、采访前资料准备工作的内容三、资料准备的“十比一”原则第二节分析采访对象的心理特点一、从个性心理层面对采访对象进行分析二、从社会心理层面对采访对象进行分析第三节拟定切实可行的采访计划一、确立采访活动的意图目标二、制定行之有效的采访计划第四节想方设法创造采访机会一、在合适场合中创造采访机会二、在强硬交锋中创造采访机会三、在侧面迂回中创造采访机会四、在多次接触中创造采访机会五、在转换身份后创造采访机会第四章新闻采访的基本方法第一节新闻采访中的提问方法一、采访提问面临的诸多难题二、牢牢掌握采访提问主动权三、审时度势地问出精彩问题四、采访提问中应注意的问题第二节新闻采访中的倾听方法一、采访中仔细倾听的作用二、采访中倾听谈话的原则三、当倾听谈话的有心人第三节新闻采访中的观察方法一、放开多种感觉器官进行观察二、活用观察所得寻求更多发现三、采访中的几种常用观察方法第四节新闻采访中的记录方法一、新闻采访中笔录的作用二、新闻采访中记录的方法第五章新闻采访的其他方法第一节新闻记者的隐性采访一、隐性采访的含义及类型二、隐性采访的方法和程序三、隐性采访的法律道德风险第二节利用网络作在线采访一、使用E-mail进行采访二、使用搜索引擎进行采访三、使用网络聊天室和BBS进行采访四、使用微博、微信搜集信息进行采访第三节悄然兴起的精确新闻采访一、利用实验手段进行采访二、通过民意调查进行采访三、结合统计分析进行采访四、以跟踪调查的方式进行采访五、数据新闻及相应的采访工作第六章采访素材的整理和加工第一节整理采访素材: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一、防止有价值的材料被遗忘二、发现采访中被忽视的事实三、弥补采访中的不足与疏漏第二节整理采访素材的步骤一、对采访所得材料进行浏览二、对采访笔记进行回忆补充第三节对采访素材的分析取舍一、对素材进行分析和判断二、确定写作时使用的采访素材三、重视新闻素材中的“边角料”四、形成文章写作的思路和脉络五、形成副产品第七章新闻写作的共同规律第一节充分体现对象主体的价值一、报道对象或评论对象的价值二、发现和判断对象或评论对象的价值三、凸显报道对象的新闻价值和评论对象的议论价值第二节严格遵守新闻真实性原则一、新闻真实性:一个重要的命题二、与新闻真实性相关的诸多因素三、在写作实践中体现新闻真实性第三节注重发挥事实本身的作用一、新闻报道:用有价值的事实说话二、新闻评论:摆事实与讲道理结合第四节在真实的前提下追求时效一、新闻的时效性与记者的拼抢意识二、新闻的时效性与记者的新闻敏感三、新闻的时效性与新闻真实性四、新闻的时效性与记者的写作能力第八章新闻写作:因媒体而异第一节文字符号与视听符号一、不同媒体的报道方式不同二、两类符号各自的表意功能三、两类符号表意方面的异同第二节报纸媒体:拥有图文符号的优势一、以文字语言符号进行新闻写作二、图片符号在报道中发挥重要作用三、报纸在新闻报道中具有的优势第三节广播电视:彰显声画的感染力一、广播电视的优势与劣势二、广播:以有声语言报道新闻事实三、电视:凭借声音、图像传播新闻第四节互联网:包容诸多优点的新媒体一、网络在信息传输途径上的变革二、网络新闻信息编码的若干特征三、网络新闻写作和编辑的特殊要求第九章消息文体写作(上)第一节消息文体的分类和结构一、消息的含义二、消息的分类三、消息的结构第二节正确处理写作中的几组关系一、尊重事实与精选角度的关系二、语言精确与语言生动的关系三、用事实说话与发议论的关系第三节各类消息作品个案评析一、对动态消息个案的评析二、对述评消息个案的评析三、对综合消息个案的评析第十章消息文体写作(下)第一节消息标题的撰制一、消息标题的不同形态二、消息标题撰制的规律三、消息标题撰制的技巧技法第二节消息文本导语的写作一、消息导语的含义二、消息导语的特点三、消息导语的类型四、消息导语的写作要求第三节消息主体的写作一、消息主体的含义二、消息主体写作的几个关键环节第四节消息背景的写作一、消息背景的意义二、消息背景的类型三、消息背景运用的原则第五节消息结尾的写作一、消息结尾的作用二、消息结尾的写作方法第十一章通讯写作(上)第一节通讯写作概述一、通讯的含义二、通讯的特点三、通讯的分类四、通讯与相关文体的比较五、通讯对采访工作的要求第二节通讯主题的确立和提炼一、确立和提炼主题的重要性二、通讯主题的确立三、通讯主题的提炼第三节通讯的表达方式一、通讯中的叙述二、通讯中的描写三、通讯中的抒情四、通讯中的议论五、通讯中的说明六、不同表达方式的交融第十二章通讯写作(中)第一节通讯的结构一、通讯结构方式的多样性二、叙事记述型通讯的结构三、调查分析型通讯的结构四、谈话实录型通讯的结构第二节通讯的行文一、以精彩的开头吸引受众二、设法实现作品的主旨三、体现“文似看山不喜平”的原理第三节通讯的语言一、通讯中的标题语言二、通讯中的非标题语言第十三章通讯写作(下)第一节叙事记述型通讯的写作一、新闻小故事的写作二、新闻特写的写作三、大型人物通讯的写作第二节调查分析型通讯的写作一、调查分析型通讯的含义二、与叙事记述型通讯的比较三、调查分析型通讯的写作要诀第三节谈话实录型通讯的写作一、谈话实录型通讯的含义二、对谈话所作的分类三、写作之前的访谈程序四、访谈之后的写作阶段第十四章深度报道的写作第一节对深度报道相应理论的探讨一、深度报道的概念界定二、深度报道的具体分类三、深度报道的深度探源四、深度报道的写作原则第二节独立文体深度报道的写作一、化抽象为具体的故事化写作二、把新闻背景材料用足、用好第三节非独立文体深度报道写作一、连续性深度报道的写作二、组合式深度报道的写作第十五章新闻评论的写作(上)第一节新闻评论的特点及分类一、新闻评论的概念二、新闻评论的特点三、新闻评论的分类第二节新闻评论的选题一、新闻评论选题的来源二、新闻评论选题的角度三、新闻评论选题的技巧第三节新闻评论的立论一、新闻评论立论的要求二、新闻评论立论的方法第十六章新闻评论的写作(下)第一节新闻评论的结构一、新闻评论的常见结构二、新闻评论的特殊结构三、新闻评论的结构技巧第二节新闻评论中的论证一、新闻评论中论证的要求二、新闻评论中的论证技巧第三节新闻评论的行文一、新闻评论的文字表述二、新闻评论中的叙与议三、新闻评论中的理与情第十七章新闻写作的创新第一节新闻和思维创新一、新闻理念创新二、新闻思维创新第二节新闻题材内容创新一、准确拿捏有一定敏感性的题材二、触及此前尚未涉及的内容三、发人们心中所有而笔下所无之声第三节新闻文体的创新一、新闻文体发展的规律二、新闻文体创新的必然性三、新闻文体的推陈出新第四节新闻写作方法创新一、新闻写作方法创新的意义二、新闻习作方法创新的表现三、新闻写作方法创新的原则。
新闻采访与写作(第三版)丁柏铨 第十七章 新闻写作的创新PPT课件
(三)倡导求异思维
进行求异思维的人,在已有的线索和原来的经验面前,进行有别 于以往思维方向和路径的思考。这样做,有时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具体而论,求异思维有如下几种:
一是进行逆向思维。即就已有定论的事物或观点进行逆向思考。 案例:《 方廷钰:教授专管鸡毛蒜皮》。
二是展开发散思维。即思维不应拘泥于某一个点上,应该从多点、 多角度去认识和思考问题,从而使对某一新闻事实的报道显示出亮点。
案例:《民主的细节》
二、触及此前尚未有所涉及的内容
案例:《香香臭臭话广东》等系列报道
自1989年1月16日至2月2日,《经济日报》以《香香臭臭话广东》为 开篇,推出了一组反映部分某些省市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形势的专题系 列报道。在半个多月的时间里,先后刊登了该报记者采写的《穷穷富富 话江西》、《高高低低话北京》等通讯,以《风风雨雨话龙年》为收篇, 共计11篇报道。
第十七章 新闻写作的创新
第一节 新闻理念和思维创新
一、新闻理念创新
不同时代的新闻理念,既有一脉相承的内容,也有与时俱进 的内容。今天的新闻理念,既须对过去时代的正确的新闻理念有所 传承,也须对某些不合时宜的新闻理念有所更新。
具体而言,需要通过创新形成如下有着新的内容的新闻理念: 其一,新闻宣传“以人为本”的理念。 现在的新闻和新闻传媒,重传播信息,重为受众提供服务。 而为受众提供服务,则必然重视民生问题、公众知情权问题;从理 论上讲,还必然重视新闻舆论监督和公众意见表达。
在屡屡发生夺人性命的人为事故的情况下,《人民日报》刊 发了评论《人没了,发展还有什么意义》,道明了虽并不深奥但以 往没人说过或说得不是很透彻的道理。《人民日报》微评论,则更 是经常主动触及上述等类问题,言说公众想说而未说、或不知该怎 么说、或说了以后也未必就能奏效的观点,并进行让人看了以后心 向往之、心认同之的意见表达,从而深得人心。
新闻采访与写作(第三版)丁柏铨 第十章 消息文体的写作(下)ppt课件
三、消息导语的类型
(一)归纳性导语 当报道的事实本身就很具吸引力时,大多数记者会选用归纳
性导语,把事件的大概力求简明地告诉读者。 案例:1.1949年4月20日午夜时分,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了震
惊世界的渡江战役。4月22日2时,新华社就此重大历史性事件 进行报道时,导语仅为如下一句话,可谓十分凝练、高度概括: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21日已有大约30万人渡过长江。
第二节 消息导语的写作
导语位于消息正文的开头。它在消息中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 作用。在当今时代,资讯从总体上说呈过量传播状态,媒体和新 闻从业人员深知吸引受众眼球的重要。对于消息来说,写好导语 是吸引受众眼球的重要方法。
一、消息导语的含义
导语是消息文本的开首部分。它和一般文体的开首部分有所不 同,并不用来介绍事由、缘起,也并不只是起一种导引作用。 消息的导语,从形式上看,它是文本的第一个自然段;从内容 上看,它必须对新闻事实用言简意赅的语言加以概括;从功能 上看,它必须对所报道的新闻事实进行浓缩、提炼,展示其最 新鲜、最精彩、最重要的部分,对受众形成看一眼就被吸引住 的力量。
2.一则题为《圣海伦斯火山大爆发》的消息的导语则更为简 短:“火山喷发。”
(二)描绘性导语 案例:《康涅狄格博彩公司员工横冲直撞致5人丧生》 作为一名会计,他是一个爱寻衅吵架的家伙,他在餐桌上也
零”……现在吃穿不愁,电脑、空调、手机、电视……家里 电器全齐了
36年36本家庭账本:记录生活“72变”
二、消息标题撰制的规律
(一)消息的一组标题可以有分工的不同,但都必须有相应的 标题担当起展示、点明新闻事实的任务。 案例:1.苏州博物馆推出秘色瓷莲花碗曲奇饼干,参观者体 验“舌尖上的国宝” “文物饼干”出炉记 2.内蒙古自治区纪委对内部人员动手术,力求自身正、 自身硬、自身净 纪委内部监督 破解“灯下黑”
新闻采访与写作
新闻采访与写作(丁柏铨主编)绪论:采访写作在新闻业务中的地位新闻采访:新闻传播活动的基础(一)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的起点所谓新闻传播,是指新闻传媒对广大受众进行的一信息为主要内容的传播。
这种传播,其对象是对新闻信息有所需求的受众,内容是各类新闻。
新闻传播是一种大众传播。
新闻传播与人际传播的不同点在于:新闻传播必须以调查采访为基础。
在此基础上才能谈得上负责任的的传播。
(二)采访使新闻写作在摄取素材方面有别于文学创作新闻写作的起步阶段是调查采访。
调查采访的目的,是获取关于报道对象的真实的、丰富的素材。
这些素材不仅是新闻写作的基础,而且其中的一部分也就是新闻写作的实际内容。
而文学创作的起步阶段,创作者必须深入生活获取创作素材。
在这一阶段创作者接触的人物,有可能被写入文学作品,但他们仅仅是创作所依据的原型。
(三)新闻采访体现了记者职业的重要特点新闻记者的职责在于发现新闻线索,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的调查采访,并制成新闻作品在媒体上刊播。
新闻采访充分体现了记者职业的重要特点。
新闻采访,从本质上说是新闻记者为了准确认识世界所进行的一项调查研究工作,然而它又不是一般的调查研究。
党政机关所进行的调查研究与新闻记者的新闻采访的相同点:一、都体现了深入实际,通过询问、倾听或文献检索等手段逼近对象实际的努力二、都以有效的调查方法作为占有与特定对象有关的材料的基本手段三、都要在调查占有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达到对对象的正确认识。
不同点:一、新闻记者调查采访的目的是从事新闻写作,作品形成之后用于通过新闻传媒进行公开传播,满足人们的知情欲望,也可以用作在一定范围内传播,供领导层了解有关情况,或作为决策参考;而后者的目的是了解真实情况,总结经验、加以推广或发现问题、找出症结,总之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工作。
二、前者所关注的可以作为新闻加以报道的事实,因而必须致力于发现、了解和收集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
新闻采访与写作(第三版)丁柏铨 第二章 新闻线索与报道策划
对于记者来说,采访中有两个环节特别重要:一是知道怎样才能 捕捉到新闻线索,二是通过策划更好地利用新闻线索。
第一节 新闻采访以获得线索为起始点
对于新闻记者来说,新闻采访、写作大抵都离不开新闻线索。在 社会生活中发现蛛丝马迹,进而寻找到新闻线索,这是新闻采访 的开端,是新闻记者的基本功。
一、报道策划的实际含义
一个好的报道策划应当由以下内容组成: 它要根据新闻线索的核心内容明确报道的主要目的; 它要预先决定报道的执行者或者执行小组,决定动用的物质资 源和媒体内外各种可以整合的资源; 它要决定报道进行的时间和程序,决定报道所涉及的空间; 它要根据预定的目标制定详细的采访计划、拍摄方法和注意事 项,采访和写作的形式以及版面的安排; 它还要根据预定的目标制定报道的预算,确定报道的预期效果, 用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效益。
记者捕捉新闻线索离不开新闻敏感。如果一个记者具有比较强 的新闻敏感,他就会表现出如下特点: 一是能从异常的情况中敏锐地捕捉到新闻线索。例中共中央总 书记的赫鲁晓夫下台
二是能根据当前的宏观形势,高屋建瓴地发现事实的新闻价值。 例《中国消费者报》打假宣传
三是能敏锐地寻找到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例《“黄豆行动” 诞生记》 四是以锲而不舍的精神捕捉新闻线索。 例《日照“海上救助殉 难案”发人深思》 五是通过一点一滴的积累获取新闻线索。例《古战场上电话多》
二、策划对于新闻报道的意义
首先,好的选题往往来自精心的策划。 例“东人西行记” 其次,策划为新闻报道提供了可行的方案。 例陈泉涌的经验之 谈 再次,策划为新闻采写提供了充足的背景和其他准备,从而可 以使记者充分地利用新闻线索,写出高质量的报道。 例《深圳, 你被抛弃了吗?》
新闻采访与写作(第三版)丁柏铨 第十三章 通讯写作(下)
其次,讲述具有新闻性的故事。
所谓“讲述具有新闻性的故事”,是指:
(1)此故事在生活中确实发生过,而不是由记者虚构而 成的;
(2)对生活中确实发生过的故事作符合新闻真实性要求 的报道,而不是在报道时进行艺术加工;
(3)所讲述的故事应当蕴涵比较高的新闻价值,而不是 无新闻价值可言的无聊谈资和段子; (4)所讲述的故事具有新鲜性和时效性,而不是“陈谷 子”、“烂芝麻”,也不是人们已经传播过的故事。
(二)在作品中突出分析议论 在调查分析型通讯中,议论这样一种表达方式占了很大的 比重。此类通讯依然负有报道新闻事实和提供新闻信息的重任, 但对于事实本身的报道已经退居相对次要的地位。
(三)在报道事实和分析事实的过程中追求理性深度 理性深度,首先体现在观点或论的精辟上。 理性深度,其次体现在对问题的深入思考上。 理性深度,最后体现在语言的精警、犀利、入木三分上。
(二)新闻小故事的特点
首先,报道具有故事性的事实。 所谓故事性,意为所写的事实或事件中具有吸引人的情 节。故事性是新闻小故事的重要构成元素。在写作中体现故事 性,主要是指所报道的事有头有尾;报道时并非斩头去尾,也 不是仅取一个片断(在这一点上,它异于特写);有相对曲折 的情节,能牢牢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在这一点上,它又异于其 他大部分通讯)。
一、新闻小故事的写作
(一)新闻小故事的含义 新闻小故事又叫“小通讯”,是“一种记述情节曲折 完整的新鲜事实的短通讯”。 它具有通讯的一般特征:较之消息,对人和事的叙写 更为具体,在表达方式的使用方面更为自如。而新闻小故事, 则又以故事性强、篇幅短小有别于其他通讯。它通常仅有几百 字,只占很小的版面,而并不像大型通讯那样洋洋洒洒;它是 围绕某个故事而写成的,离开故事就无法生存,而不像一般通 讯那样离开故事也可以存在。
《新闻采访与写作》优秀PPT课件
新闻写作
什么是新闻
狭义:指消息。广义: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 新闻多采用记叙的表达方式,兼有议论。
新闻内容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新闻的特点
真实性 及时性 简洁性
内容真实准确,不能虚构夸张。 报道迅速及时。 语言简明扼要。
新闻采访与写作
第一单元写作指导
新闻采访
有关术语
术语
简要释义
记者为获取适于传播的新闻事实而进行的观察、 新闻采访 询问、思索、倾听、查阅、记录等工作,它是新
闻写作的基础。
指迅速、准确地识别新闻事实,判断其新闻价 新闻敏感 值的能力,也被形象地称为“新闻眼”“新闻鼻”。
新闻采访
思考与讨论:“新闻采访”包括哪些发现、收集新闻的方式? 最主要的采访方式是现场访谈,但还包括观察、调查、材料 收集、笔录、摄影、摄像、录音等方式。 例:《一着京海天》(通讯) 观察——舰载机的飞行状况、着舰后人群的反应。 记录——航母与舰载机之间的通话 材料收集——航母舰载机的着舰难度、“某大国一名上将”的 话
你说人山人海边走边爱,我说人潮汹涌 该怎么 将就。 习惯了 周末的 时候, 坐在电 脑前, 手机里 播放着 常听的 歌曲, 双手在 键盘上 敲打着 心情, 当然我 不知道 这心情 是好, 还是坏 ,只是 说不上 来的感 觉,就 像飘浮 于蓝天 中的白 云,浮 浮沉沉 。什么 时候, 有了这 种空洞 的心际 ,什么 时候缺 少了一 份关爱 ,努力 的在过 往的岁 月里寻 觅可以 清晰可 见的记 忆,努 力的去 寻回原 本属于 内心欢 快的声 音,却 总是无 处可寻 。 习惯了一个人单枪匹马的日子,却也习 惯了和 友人朝 夕相伴 的情怀 ,在这 喧嚣红 尘中, 我曾努 力的让 自己有 一天可 以远离 这人情 深海, 却又因 为情到 深处而 跌落, 我渴望 可以惊 天动地 ,轰轰 烈烈, 却又同 时期待 ,在平 淡如水 的日子 里,和 你从青 丝走到 白丝, 我不求 有一天 ,我们 双宿双 飞,生 死与共 ,只求 这一生 自身可 为真爱 而追寻 。
新闻采访与写作(第三版)丁柏铨 第三章 新闻采访访前准备工作
一、在合适场合创造采访机会
(一)创造合适的采访环境
合适的场合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合适的采访环境,包括该地点 特殊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其二是合适的采访语境,主要是指在特 定的谈话情景中找到双方都感兴趣的话题。 (二)创造合适的语境 记者应当尽量谈论采访对象特别感兴趣的话题,以使采访对象兴 奋起来。
二、在强硬交锋中创造采访机会
记者:您的孩子在哪儿上学? 科学家:我早已决定把此生的精力贡献给自己的事业,因此我 一直独身至今,这个问题我不愿多谈。
记者威廉·曼彻斯特以采访肯尼迪而闻名。第一次采访肯尼迪 时,他只获得了10分钟的时间,然而实际上他们谈了三个半小 时。对此曼彻斯特解释说:“我认为事前准备至关重要。对美 国总统这样的人提出一个他早已回答过多次的问题,这是莫大 的侮辱,总统很可能随即对你下逐客令。因此,你的问话应该 是他前所未闻的,应该显示出你对他的生涯了如指掌。这样他 就可能尊敬你,有兴趣跟你交换意见,进行会谈。”曼彻斯特 的成功来自于他问肯尼迪是不是一个“同代人主义者”,这令 肯尼迪产生了兴趣,因此采访变得顺流直下。曼彻斯特为什么 能问出这样一个别人想都没有想过的问题呢?原因是他对总统 召见的特别助理的内阁顾问进行了一番调查,发现他们中有80 %的人与总统年龄相仿。可以不夸张地说,掌握了这个重要的 背景,曼彻斯特就获得了成功。
第三章 新闻采访访前准备工作
在获得新闻采访线索之后,记者的采访活动进入访前准备阶段。 此阶段虽因新闻时效性要求的不同而可长可短;但不管怎么说, 它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阶段。访前准备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 义访前准备应包括记者各种素质的提升,这在前文已有较为充 分的论述;狭义访前准备是指记者在明确采访任务后所进行的 特定的准备工作。前者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而后者则是一 个突击准备的过程。本章所讨论的是狭义的采访准备。访前准 备包括:准备资料,了解采访对象的基本情况,准备采访提纲 和寻找采访机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