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公开课

合集下载

《孙权劝学》公开课教案范文

《孙权劝学》公开课教案范文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孙权劝学2. 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3. 年级学科:初中语文4. 教学目标:a.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课文《孙权劝学》的主要内容。

b.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c. 引导学生学会从历史人物身上汲取智慧,提高自身素养。

二、教学内容与步骤1. 导入新课a. 教师简要介绍孙权的历史背景。

b. 提问:“你们认为孙权是一个怎样的君主?”c.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2. 自主学习a. 学生自读课文《孙权劝学》。

b. 教师提问:“课文主要讲述了孙权劝学的过程和结果,请大家思考,孙权为什么要劝学?他是如何劝学的?劝学的结果如何?”c.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3. 合作探究a.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孙权的劝学方法和态度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b.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总结。

4. 课堂小结a.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b. 强调孙权劝学的精神内涵,引导学生从中汲取智慧。

5. 课后作业a. 请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我从孙权劝学中学到了什么”的作文。

b. 教师批改作文,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领悟程度。

三、教学策略与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介绍孙权的历史背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孙权劝学的目的、方法和结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在课堂小结环节,引导学生从孙权劝学中汲取智慧,提高自身素养。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和合作意识。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领悟程度,以及对孙权劝学精神的践行情况。

3. 长期效果:关注学生在后续学习中的进步和成长,检验教学目标的实现。

五、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孙权劝学》2. 相关历史资料:孙权生平简介3. 教学课件:孙权劝学相关图片、图表、动画等4. 课后作业批改记录: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三、教学目标与要求1. 知识与技能:a. 了解孙权劝学的背景和过程。

优秀公开课课件: 孙权劝学

优秀公开课课件: 孙权劝学
3、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译 文理通顺
1、 知关键词义: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明语言习惯: 蒙辞以军中多务.
3、晓古今异义: 博士
背 烂熟于心
关键:明确文章思路
用 内外相连
你能用本文中所积累的词语填空吗? 小平以前读初中的时候很调
皮,成天贪玩好耍,学习上是 “一问三不知”;后来,经过 老师的劝导,他刻苦学习,努 力钻研,还考上了重点高中, 现在已经不再是( 吴下阿蒙 ), 真是让人( 刮目相待 )。
但当涉猎,见往事
耳。
只要 粗略地阅读 了解
罢了
卿言多务,孰 若孤?孤常读书,
比得上
自以为大有所益
认为
蒙乃 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
于是,就
到了……的时候
蒙论议,大
惊曰:“卿今者
非常,十分
现在
才略,非复 吴下阿蒙!”蒙曰:“士
别 不再是 比喻学识尚浅的人
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
比喻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孙权劝学”想要告 诉我们什么?
请帮老师劝劝这位同 学!
孙权
字仲 谋,三国 时吴国的 国君。
吕蒙
三国时吴 国大将,武艺 高强,战功卓 著,深受吴王 孙权的信赖。
•鲁肃:字子敬,三国时孙权的谋士,
当时的饱学之士。
考考你,文中的红色字应该怎样 解释:
孤岂 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难道 想要
成为,做
《资治通鉴》
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1.读 死去活来 2.译 文理通顺 3.背 烂熟于心 4.用 内外相连

死பைடு நூலகம்活来
1、死去 读准字音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孙权劝学》公开课教案优秀6篇

《孙权劝学》公开课教案优秀6篇

《孙权劝学》公开课教案优秀6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胜利、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这次牛牛范文为您整理了6篇公开课教案,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挚友、小挚友们。

篇一:孙权劝学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2.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4.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

教学重难点重点:(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3)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难点: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以一段小故事作引,带出“吴下阿蒙”和“刮目相待”两个成语,进而带出两个成语的出处——该段文字。

吸引学生留意力,导入新课的同时也让学生懂得两个成语的运用。

同学们,上课之前来作一个听力小训练,我来说一段话,要求是你们专心听,并找出我这段话里的两个成语。

话说我初中的时候有个同学小刘,这人特殊不爱学习,成天脏兮兮挂着两条鼻涕,被同学戏称为“鼻涕虫”。

鼻涕虫是那种老师一提就摇头叹息,也没有什么伙伴的人。

在大家心目中他也就是混一初中文凭久完事的。

毕业以后我们就再没有见面。

多年后工作了,有天初中同学搞了个小聚会。

大家很久没见面,个个都觉得特殊簇新兴奋,大家聊得特殊兴奋。

这时候有人高喊:快看!我们一瞧,原来来了一辆亮银色宝马,车门一开,从车上下来一个穿着西装,戴着眼镜,特潇洒一“款哥”。

全部女同学都“哇”了一声,纷纷争论这帅哥是谁呀,这时候一同学说了:“他就是当年那个‘鼻涕虫’啊!人家上了中学以后就像变了个人似的,特刻苦努力,后来考上了一名牌高校。

人家现在已非‘吴下阿蒙’,而是一上市公司的主管了!”全部人都把嘴巴张得大大的,因为实在没方法把鼻涕虫跟眼前这个帅哥联系起来。

一同学不禁摇头叹了一句:“唉,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啊……”好,这段话就讲到这里,同学们能不能找出我刚才这段话里的两个成语呢?(如示)对了,这两个成语出自我国一部闻名的史学著作,大家知道是什么吗?——2、简介及作者司马光(课件显示,由学生看注释一起填入关键词语)资治通鉴,由司马光支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三国到五代1362年的历史。

《孙权劝学》 优质课公开课课件

《孙权劝学》 优质课公开课课件

预习检测
卿( qīng) 读 q ĭ 岂( ) 准 字 邪( yé ) 音 孰( shú ) 遂( suì)(多音) 即更( jí gēng )
读准 字音(生僻字、多音字、通假字),读准节奏
初,权/谓吕蒙(méng)曰:“卿/(qīng)今/当 (dāng)涂(tú)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 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é)! 但当/涉(shè)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 /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 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 别三日,即(jí)更(gēng)/刮目相待,大兄/何见 事之晚乎!”肃/遂(suì)拜蒙母,结友/而别。
有。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显得郑重亲切, 表明了君臣的关系:蒙、肃是同僚关系,对话 则有一种调侃的风趣幽默趣味在其中。
必要性:
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 目的和方法: 当涉猎,见往事耳。 可能性: 卿言多务,孰若孤?
现身说法: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吕蒙就学的内容是略写。
吕蒙学有所成又是如何表 现的?找出鲁肃赞学的相 关句子。
体会人物对话的语气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感叹句,要读出惊讶赞叹的语气。
2018年12月21日星期五 10
2018年12月21日星期五
11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 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qǐ)欲卿/治经为(wéi) 博士邪(yé)!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 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 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 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gēng) /刮目相待,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蒙母, 结友而别。

语文《孙权劝学》公开课教案

语文《孙权劝学》公开课教案

语文《孙权劝学》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孙权劝学》。

(2)理解并掌握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3)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及孙权的生平事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技巧。

(2)学会评价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孙权的智慧、胸怀和人格魅力。

(2)树立勤奋学习、不断进步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准确理解文中的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2. 分析孙权劝学的智慧和方法。

三、教学难点:1. 文中一些生僻词语的理解。

2. 体会孙权劝学的深刻内涵。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介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讲述孙权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对孙权劝学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字音、节奏和停顿,理解课文大意。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的结构、表达技巧和孙权劝学的智慧。

4.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句式和历史背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5. 情感体验: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谈谈对孙权劝学的感悟和启示。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孙权劝学的智慧和方法。

7. 布置作业:(1)熟读并背诵课文。

(2)总结孙权劝学的启示,写一篇短文。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孙权劝学的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孙权的劝学思想。

2. 小组讨论:分组让学生讨论孙权劝学的智慧和方法,促进学生思考。

3. 情景模拟:让学生模拟孙权劝学的场景,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4. 比较分析:将《孙权劝学》与其他文学作品进行比较,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孙权劝学》公开课教案范文

《孙权劝学》公开课教案范文

一、教案基本信息1. 《孙权劝学》公开课教案范文2. 适用年级:八年级3. 学科领域:语文4. 教学课时:1课时5.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孙权劝学》的内容,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孙权的劝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学习、勇于探索的精神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孙权劝学的背景、内容及其现实意义。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孙权劝学中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内涵。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视频等多种手段,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历史情境。

2. 合作探讨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案例分析法:以《孙权劝学》为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解读文本。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熟悉《孙权劝学》的内容,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

2. 学生准备:预习《孙权劝学》一文,了解孙权及其劝学思想。

3. 教学资源:历史图片、视频、音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孙权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孙权。

(2)简要介绍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

(3)提问:你们对孙权有什么了解?孙权为什么被称为“劝学皇帝”?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孙权劝学》一文,理解文本内容。

(2)教师提问:孙权劝学的背景是什么?他的劝学思想有哪些?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孙权劝学中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内涵。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案例分析(1)教师以《孙权劝学》为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解读文本。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5. 情感升华(1)引导学生思考:孙权劝学对我们今天的学习有什么启示?(2)学生分享感悟,教师点评并总结。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孙权劝学的现实意义。

7. 课后作业(1)背诵《孙权劝学》一文。

六、课堂拓展2. 教师点评学生的展示,补充讲解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

《孙权劝学》公开课教案(通用10篇)

《孙权劝学》公开课教案(通用10篇)

《孙权劝学》公开课教案(通用10篇)《孙权劝学》公开课教案篇1【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背诵课文,领会文章给人的启示。

(2)通过学生自编自演课本剧,揣摩文中言简意丰、生动传神的对话描写,品味文章用对话来刻画人物、剪裁内容的表达效果。

(3)理解刻苦治学、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修养,于国于己都意义重大的道理,从而勉励同学们重视学习,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4)对比阅读,比较《孙权劝学》和《伤仲永》的异同,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教学难点】1、演读课文,力求声情并茂,读出人物个性,读出文章特有的意味。

2、理解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体味这段话的情味。

【教学设想】1、以“朗读——译读——思读——演读”逐步理解课文,体会人物的心理和感情。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如教师范读、学生练读、分角色朗读等。

在反复的朗读过程中,理解文意,体味对话,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表现能力。

2、比较阅读。

延伸拓展,通过比较《孙权劝学》和《伤仲永》,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参与教学,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

把全班同学分成四组,分别为文学常识专家组、字词专家组,质疑专家组、名言专家组,分别收集有关本文相关资料,进行交流。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有个学生,他总是不肯下功夫学习,我劝他应该好好学习,他说自己的事很多,况且又不想当学者,不学也罢。

我很想好好跟他讲讲道理,可又不知该怎么说,大家看看我应对他说些什么呢?(学生回答后),教师:东汉时,吴国的国君孙权也遇到这种情况,大家想不想知道他是怎么做的?二、展示与交流。

1、文学常识专家组展示自己在课前收集到的与本文有关的文学知识。

2、教师展示自己收集到的与本文有关的文学知识。

(幻灯片演示)三、感知与理解1、朗读课文,准确认读。

(1) 教师范读。

要求:听清字音,明确句读。

(2) 学生练读。

要求:熟悉字音,练习断句。

语文《孙权劝学》公开课教案

语文《孙权劝学》公开课教案

语文《孙权劝学》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孙权劝学》的文意,掌握文中关键词汇和句式。

分析孙权的劝学思想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解读文本,领会孙权的劝学理念。

学会运用文本中的观点,进行思考和辩证。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孙权的劝学精神,培养热爱学习、勇于探索的价值观。

理解学习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文本分析:介绍《孙权劝学》的背景和作者。

分析文本的结构、内容和语言特点。

2.2 教学重点:重点讲解文中重要的词语、句子和表达方式。

重点探讨孙权的劝学思想和教育理念。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引入孙权的背景和历史,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学习的重要性和教育的意义。

3.2 朗读与理解:分组朗读文本,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韵律和情感。

引导学生理解文意,解答学生的疑问。

3.3 分析与讨论:引导学生分析文中的观点和论证方法。

分组讨论,让学生发表对孙权劝学思想的理解和看法。

3.4 应用与拓展: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和现实生活,思考孙权劝学的现实意义。

引导学生探讨如何将孙权的劝学思想应用到现代教育中。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思考程度。

评估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4.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表达能力、合作意识和思考深度。

4.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采用官方推荐的《孙权劝学》教材,提供权威的文本和解读。

5.2 多媒体:使用多媒体课件和视频资料,生动展示孙权的生平和思想。

5.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提供相关的文章、论文和讨论,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料。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运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孙权的劝学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其思想。

4《孙权劝学》逐字稿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4《孙权劝学》逐字稿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4 《孙权劝学》逐字稿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劝学的智慧——《孙权劝学》逐字稿(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听说过刮目相待和吴下阿蒙这两个成语吗?可能有一点陌生,其实这两个成语都和以下3 位人物有很大的关系,他们是孙权、吕蒙和鲁肃。

孙权、李蒙和鲁肃都是三国时代的风流人物。

下面我们先来看一看这三个人物在历史上所处的地位,以及与他们位置相同的人物。

二、人物介绍与孙权处于同一历史地位的人物是刘备、曹操。

他们分别是吴、蜀、魏的君主或实际“掌门人",是三国时代的“三雄”。

三、背景介绍四、读准字音、读出停顿五、疏通文意六、再读课文:大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的内容,注意读出人物的语气相信同学们现在已经了解了课文的大意,下面请大家跟老师一起大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的内容。

要注意读出人物的语气。

七、课堂小结劝学的智慧——《孙权劝学》逐字稿(第二课时)二、深入探究1.同学们,你们是用什么样的语气来朗读人物的对话的?下面让我们一起探究一下这些对话当中体现了人物什么样的心理。

2.同学们还记得上一节课的开始,老师提出了两个成语吗?现在你们能不能解释一下他们的意思?3.从一个学识浅薄的吴下阿蒙到智勇双全让人刮目相看的将军。

是什么原因促使吕蒙有了这种翻天覆地一般的变化?那就是学习的力量。

开卷有益,只要肯学习,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而且什么时候开始学习都不晚,关键在于你是否肯像吕蒙那样拿出时间来学习。

4.文章到表现出吕蒙学习有了惊人的长进就可以了。

为什么要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做结尾呢?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深意呢?5.读完这篇课文,我们可以从鲁肃、孙权和吕蒙三个人物身上获得哪些启示?鲁肃对吕蒙的进步刮目相待,没有因为心中有吴下阿蒙的成见,就轻视他。

这提示我们不能用老眼光看人,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物,要能够主动发现别人的努力和进步。

鲁肃能够主动与吕蒙结为朋友,这提示我们,交友要教不断进步的人,要尽才爱才,珍惜和有才能的人做朋友的机会。

语文《孙权劝学》公开课教案

语文《孙权劝学》公开课教案

语文《孙权劝学》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孙权劝学》的文言文内容,掌握重点字词的含义。

分析孙权的劝学思想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学会运用文本分析方法,深入解读孙权劝学的内涵。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树立正确的读书观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孙权劝学》的文言文词句理解。

孙权劝学思想的理解和分析。

2.2 教学难点:文言文中一些特殊句式和用词的理解。

对孙权劝学思想在现代教育中的实际应用。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历史背景,介绍孙权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问:“你们认为读书重要吗?为什么?”引导学生思考。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孙权劝学》,理解文意,掌握生字词。

教师提供学习资料,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孙权劝学的背景。

3.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孙权劝学的思想内涵。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学习心得。

3.4 文本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中的修辞手法、句式特点等。

举例说明孙权劝学思想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

3.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孙权劝学的重要性。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第四章:作业布置熟读《孙权劝学》,巩固生字词。

第五章: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总结收获,找出不足,制定改进措施。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自我评价,反思学习的优点和不足。

6.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进行互相评价,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经验,相互鼓励和促进。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指导,提出改进的建议。

第七章:教学拓展7.1 相关阅读材料:提供与《孙权劝学》相关的阅读材料,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加深对孙权劝学思想的理解。

语文《孙权劝学》公开课教案

语文《孙权劝学》公开课教案

语文《孙权劝学》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孙权劝学》的文言文内容,掌握重点字词的含义。

(2)能够分析孙权的劝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2)学会对比分析,了解孙权劝学与当代教育观念的异同。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1. 《孙权劝学》的文言文内容及其翻译。

2. 孙权的劝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中重点字词的含义理解。

2. 如何引导学生结合现实分析孙权劝学的价值。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孙权劝学》的背景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孙权的历史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理解文言文内容,记录不懂的字词。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共同解决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比分析孙权劝学与当代教育观念的异同。

4.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重点字词的含义,翻译课文,分析孙权的劝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5. 拓展延伸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分享解决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孙权劝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孙权劝学》,巩固文言文知识。

3. 预习下节课内容。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讲解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难度,确保学生能够跟上教学进度。

2. 课后收集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3.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课后作业,进一步了解学生对《孙权劝学》的理解和感悟。

七、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2. 教学方法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 课堂互动是否充分,学生参与度如何?4. 教学评估是否准确,能否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八、教学改进根据教学反思的结果,对教学进行改进,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具体措施包括:1. 对于学生难以理解的部分,可以采用更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图片、视频、案例等,帮助学生形象理解。

八年级语文下册《孙权劝学》公开课 课件 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孙权劝学》公开课 课件 语文版

表现鲁肃当 时怎样的神 情和心理?
爱才 敬才
从侧面反映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 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
孙权劝学
劝学
吕蒙 鲁肃 孙权
(就学)
《资治通鉴》 赞学
循循善诱 关爱部下 勤奋好学
虚心听劝 学有所进
爱才 敬才
司马光 (1019-1086) 字 君实,北宋 政治家,史学 家。
• 一个家庭中没有书籍,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子。 ——约翰 森
•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 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 书籍是伟大的天才留给人类的遗产。——艾迪生 • 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 希金
炳烛之明
晋平公问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 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 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 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 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于昧行① 乎?”平公曰:“善哉②!” ① 昧行:在昏暗里行走。 ②哉:语气词。 ⑴短文叙述了什么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⑵文中横线标注部分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你说„„
一、文学常识
《孙权劝学》选自《 资治通鉴 》,该书
是 司马光 主持编纂的一部
载了从 战国 到 五代
编年 体通史,记 共 1362 年的史实。
二、解释加黑的字词
1.卿今当涂掌事 2.蒙辞以军中多务
执政、掌权
借口 事务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4.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研究、专攻
广泛浏览群书,不作深入探究
2010/04/08
《孙权劝学》 课件原创:乐中语文组
我们班级有的同学天资聪颖,但 不刻苦学习;有的同学在学习上挑肥拣瘦, 有偏科现象;有的同学夸夸其谈,却不爱完 成作业。 针对这些现象,你能劝一劝某同 学改掉身上存在的缺点吗? 要求: 1.至少要用上刚学到的两个成语 “吴下阿蒙”、“刮目相待”中的一个。 2.别忘了《邹忌讽齐王纳谏》给 我们的启示,注意说话的态度。

《孙权劝学》公开课教案范文

《孙权劝学》公开课教案范文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题:《孙权劝学》公开课教案2. 科目:语文3. 年级:八年级4. 课时:1课时5. 编写人:[您的名字]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孙权劝学》全文;(2)掌握文中的重点字词及其含义;(3)了解孙权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地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分析课文内容;(2)学会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加强记忆力;(3)学会批判性思维,对文中观点进行分析和评价。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孙权的博大胸怀和远见卓识;(2)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2)重点字词的掌握;(3)孙权劝学的意义和价值。

2. 教学难点:(1)文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2)对孙权劝学观点的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孙权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地位;(2)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孙权会劝学?”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2)要求学生找出文中重点字词,并解释其含义。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孙权劝学的意义和价值;(2)引导学生对文中观点进行批判性思维。

4. 课堂讲解:(1)讲解文中重点字词的含义;(2)解析孙权劝学的内涵,阐述其现实意义。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朗读课文,加强记忆力;(2)默写文中重点句子,巩固知识点。

(2)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深入思考孙权劝学的现实意义。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孙权劝学》;2. 分析并评价孙权劝学的意义和价值;3. 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对学习的认识和体会。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多媒体展示孙权的历史背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启发式教学: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3.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语文《孙权劝学》公开课教案

语文《孙权劝学》公开课教案

语文《孙权劝学》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孙权劝学》。

(2)理解并掌握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了解《孙权劝学》的背景知识,理解其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方法,深入解读《孙权劝学》。

(3)学会欣赏古代文学作品,培养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孙权的智慧与魅力,学习他的博大胸怀和远见卓识。

(2)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文本:课文《孙权劝学》。

2.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了解课文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孙权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孙权劝学》,提问:“你们认为孙权为什么要劝学?”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美妙。

(2)要求学生默读课文,圈画出关键词语和句子。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读课文。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学习心得。

4. 探究学习:(1)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出问题:“孙权劝学的目的是什么?”(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等方式,寻找答案。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孙权的博大胸怀和远见卓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四、课后作业:1. 抄写并背诵课文《孙权劝学》。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学习感悟的短文。

3. 深入了解孙权的生平事迹,下节课分享学习成果。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抄写、背诵课文和课后作业的质量。

3. 学习成果展示:评估学生在课后短文和分享学习成果中的表现。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多媒体展示孙权的形象和时代背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兴趣。

初中七年级语文《孙权劝学》精选公开课教案一等奖

初中七年级语文《孙权劝学》精选公开课教案一等奖

初中七年级语文《孙权劝学》精选公开课教案一等奖《初中七年级语文《孙权劝学》精选公开课教案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初中七年级语文《孙权劝学》精选公开课教案一等奖【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有关《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

2、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

过程和方法目标1、能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正确断句和停顿。

2、通过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

情感目标学生能够懂得学无止境,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

【教学重点】品味鲁肃、吕蒙对话并说出其中表现的人物形象特点。

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教法学法】朗读法,揣摩探究法,点拨法【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老师有几个问题请教同学们:1、孙权是三国中哪一个国的开国君主()A、魏国B、蜀国C、吴国2、在孙权心目中胆识、学问、才能、谋略仅次于周瑜的大将是()A、关羽B、吕蒙C、鲁肃二、介绍故事出处和文中人物《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书名“资治”,说明本书编撰的目的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

孙权(182—252):字仲谋,吴郡富春人,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

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

三、朗读感知课文1、听朗读课文,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反问句,强调并不是要吕蒙研究儒家经典,当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而是有别的目的。

)(3)“卿言多务,孰若孤?”反问句,否定吕蒙辞以多务的理由。

要重读强调。

(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感叹句,要显出惊讶不解的语气。

(5)“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反问句,指责中带有自豪的语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读课文: 读懂文意
朗读课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 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 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 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 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 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 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 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
学了这篇文章,文中孙权劝 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对 你有什么启示?
恳请各位领导、老师 提出宝贵意见
2019 SUCCESS
POWERPOINT
2018 年12月12日星期三 18
2019 SUCCESS
THANK YOU
2018 年12月12日星期三 19
学 科:语 文 授课教师:莫莉莉 授课班级: 初二·八班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疏通文意。 2.通过朗读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人物
的神态、心理活动,进而治道
中国古代史学巨著。 《资治通鉴》是 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记 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 1362年间的史事。
司马光(10191086)北宋政治家、 史学家。字君实。 司马光学识渊博,尤 精于史。司马光因反 对王安石变法,退居 西京洛阳。历任闲职, 专志修史。历时十九 年完成了《资治通 鉴 》。
一读课文: 读正字音
朗读课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 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 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 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 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 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 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 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
孙权→ 劝学 吕蒙→就学 鲁肃→赞学
三读课文: 读准语气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先:辞-军中多务
后: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 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孙权→劝学 吕蒙→就学 鲁肃→赞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